為什麼我不特別練後三角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5 фев 2025
- 【加入會員按鈕】 / @theolez_
三角肌是一個肌群
在解剖學上拆分成前中後,目的在於方便辨識它的功能
所以真的要清楚分辨出後三角的位置並不容易
很多人搞錯位置練錯動作,自然就沒辦法有效果
但我們可以利用肌肉本身的功能來推斷什麼動作可以練到它
看完本集後,你就會知道為什麼不一定要練像是反向飛鳥的單關節動作
或者為什麼練了後,效果也沒這麼顯著
任何疑問都歡迎IG私訊
IG: bit.ly/3FrE3Fr
#肩膀#後三角
健身常見疑問&推薦影片:
全新手篇 - 感受度其實是假議題
• 健身常見迷思Q&A|感受度重要嗎?多關節動作...
健身該吃多少蛋白質
• 不要再狂吃蛋白質了,傷身!|被加工的研究論文...
為何你一定要做機械式器材
• 只練自由重量其實很浪費時間|力線是什麼?為何...
組間休息該多久
• 90%的人搞錯訓練方向了|一個原因讓你增肌卡...
沒有所謂的標準動作
• 標準動作已死|脫離健身新手的進階觀念【肌肉密...
增肌最最最重要的事
• 增肌必學的訓練技巧|【力竭】非常重要【肌肉密...
如何設計課表
• 有效的課表設計 | 這些事一定要先想好【肌肉...
手臂練壯的秘訣
• 親身經歷教你把手臂從細變粗!【絕對有用】
手肘痛怎麼辦
• 手肘痛千萬別拉筋|手肘痛跟關節沒關係?|完整...
手腕痛怎麼辦
• 手腕痛怎麼辦?
立體肩膀怎麼練出來
• 為何魔獸的肩膀可以又大又圓|深度解析NBA球...
向心、離心收縮是什麼?移動行程為什麼很重要
• 教練沒教你的增肌秘方|不藏私公開
怎麼有效的模仿頂尖選手的訓練課表
• 大H、CBUM、Breon的課表為何對你無效...
為何練這麼認真視覺效果卻很差
• 提升肌肉量比減脂有效益
李茶的教學真的很適合非高手或沒辦法練太高強度的人,分析的很清楚,真心覺得很好👍
很喜歡這種講得很有邏輯的影片,而非單純給訓練建議
一切還是要看自己的目標,再來科學的衡量自己的訓練方式是否能更接近目標
2:02 名詞解釋
1.shoulder extension 肩膀關節伸直 (肩伸)
2.horizontal abduction 肩膀水平外展
3.external rotation 肩膀外轉 (外旋也行)
新手懶人包
讚喔😍👍
2.horizontal abduction 應該是肩關節水平「伸展」,也就是肱骨外開做後拉的動作,比如槓鈴划船;從兩手放下垂於地面往外開才是外展,比如啞鈴飛鳥練三角肌中束的動作,;然後跟外展方向相反的就是內收,對應的動作是滑輪下拉,然後從解剖構造看胸大肌也負責肩關節內收動作,所以理論上滑輪下拉時胸肌也會跟著出力,也就會順便練到。
我自己是會特別練側三角跟後三角,我覺得這樣形體比較好看。 不喜歡有些人二三頭很大三角卻很普通
你該筆記了
李茶說的是對的 目標真的很重要
我覺得還是要單獨練了,練好肌肉感覺,才可以在拉背動作時有後三角的感覺
沒搶到頭香,嗚嗚🥺
可是我覺得我練背時,好像常常都是大小圓肌那個位置很有感覺,後三角我還真的沒啥感覺🥺🥺
我是不是該先練個後三角的動作去啟動,暗示大腦改變一下各種肌群發力的次序🤔 話說這集貓貓沒有跑來擋鏡頭,真可惜,前幾集都有貓貓來擋個鏡頭還是燈光的說,超可愛😍
感謝李茶分享~每次都不藏私講到細節!
真的只怕會講不清楚!不怕大家聽
我赞同你的观点,保证高强度练背,那就不需要特地单独练后束
我覺得真的很在意的人
可以在拉背前做單關節的預先疲憊
我相信拉起來應該很有感
李茶的話題都很有意思
期待每週上片
對耶,預先疲勞也是好主意!
預先疲勞難道不會影響到正式組背的訓練嗎?
@@GOAT-PLAY 以我個人經驗,組間休息足夠的話,其實不影響
李茶說躺平的項目就好好躺平
腿躺平
後三角躺平
胸半躺 (被揍慘...
一起躺平 (誤
還差背肌半躺😅
每次都期待看到李茶的影片😁
那有建議的一周課表嘛!胸背腿肩手 有安排順序ㄇ
李茶的話題頗特別的
請問李茶依此理論我練下拉二頭肌是不是也不用特別去練?臥推三頭、前三角是不是也都參與到了?那為什麼您這些部位還要單獨拉出來訓練呢?
我目前的做法是訓練時特別下意識拉背盡量減少二頭發力,臥推也是盡量減少三頭的參與,平時也不敢練二頭三頭,因為擔心單獨拉出來訓練小肌群,疲勞恢復會無法配合上大肌群的訓練,導致因小失大,為此我自己目前只練胸背腿,只有肩膀是私心特別想練擺在第一優先會單獨拉出來練
因為想要他更好看 所以就拉出來單獨阿~
ruclips.net/video/uDoxE0pj4nE/видео.html
這集李茶就聊過以前都做複合動作,專注練手臂才有明顯成長。這集重點不是完全不練,是要思考怎麼安排比較好,後三角負重潛力較低(不像前三角、三頭等)後三角主要功能是穩定用途。
@@Manpa924-i8m 嗯啊,你解釋的很棒哩,其實也不是說後三角都不用練啦,主要是看你的目的是什麼,如果覺得少了後三角的訓練會卡關,那還是得安排適當的後三角訓練計畫,只是李茶的重點就不是後三角
茶茶的重點該不會是... 喔~😏
會用到跟有足夠刺激是兩回事,就拿臥推來舉例,臥推會用到前三角,但是前三角在這個動作的收縮不完整,給的刺激有限,也許剛開始練的時候前三角也會成長,但是蠻容易到一個階段就卡住,連帶臥推的重量也會卡住。
我自己是推拉腿三循環,原則上推日我比較建議不要用胸>肩>三頭這樣的想法去擬定課表,而是胸=肩=三頭的思維去做訓練,我剛開始也是都臥推>肩推>三頭這樣的順序去練,大概花了一年時間才發現胸其實是有力的,但是前三角跟三頭沒跟上。
因為我以前臥推三頭都會先沒力,那你可能會覺得沒力是不是代表有練到?其實未必,他不長就是不長😂,我跟李茶應該是遇到一樣的問題,我也是算手稍微長一點的人,後來解法就是練胸以槓片式的胸推為主,強化肩推、軍事肩推、三頭,之後就有慢慢穩定進步了,連帶原本的臥推也會進步。
另外不要太在意感受度,我記得有人發過研究只有在輕重量可以透過感受度去控制各肌群發力的比例,上比較大的重量的時候全部肌群就會一起發力無法控制了,其實反過來說,如果拉背的時候二頭小臂會覺得沒力,推胸的時候三頭會覺得沒力,不一定用力錯地方,可能是手臂的發展沒跟上了。
同樣的邏輯不能套用喔,這就是細節中的魔鬼
之前有提到這是為什麼只練臥推多數人沒辦法練好前三角、部分人沒辦法練好三頭的原因。
我認為在大多數肌群當中,恰好只有肩膀最能夠也必須依靠複合動作來發展。
有機會我會再補充詳細一點
我也沒練過 練背就會練到了
老兄 Underrated!
我是用啞鈴划船,做完三組,再加兩組啞鈴後飛鳥訓練
李茶哥好~健身前後的拉筋是有必要的嗎?
動態暖身就好了
拉筋有可能會降低運動表現喔!
結束後就看你自己
我個人是覺得影響不大
好想看關於等長收縮有關的系列
因為我常常在家用等長收縮方式訓練
好的,一直有在思考!
真的,對於健身愛好者來說,只要有練就會看得出效果了
思考一下,是不是因为你整个肩三角都是弱项呢?
李茶的肩不弱啊,只是我覺得他胸肌跟手臂非常發達,哈哈,但是他肩部真的不算弱了,尤其是前三角😍👍
@@flyisdancing 好吧,其实我想说,对于自然健身来说,肩膀是最难练的,如果说有一块肌肉不需要额外练习,我的建议是三头,因为三头肌肉量很大,也很容易练大,但是大了以后视觉上会抢戏,让肩三角看起来更弱。
@@周鹏-x9n 你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因為你一定是屬於手臂容易大的類型。
但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也有另外一大群人是屬於手臂很難大的類型。
要說肌肉量大,肩膀比三頭是過之而無不及的(你參考最高量級的奧賽選手體態就知道)
此外,不是要說我多強。但我肩膀的截面積已經快涵蓋二三頭肌了
@@周鹏-x9n 其實你講的也沒有錯哩🙂,的確對一般人來說肩膀真的很難練到很好看,尤其是男孩子會很在意肩膀的肌群,所以我覺得你的講法其實也沒有錯,重心擺在肩部肌肉是很有效率、投資報酬率高的一種練法。實際上我自己也是看完李茶之前介紹的肩膀訓練動作(還有前三角😅)才下定決心,好好開始練習肩推,不然我都一直逃避這件事😂(沒有信心自己能肩推大重量,害怕受傷),但是實際上排進菜單慢慢練習肩推之後,就覺得自己還是能做到的😊😊
我覺得李茶也不會反對你的看法哩😋,只是他自己想加強的部位不會是後三角(結果其實是個胸控?!?!🤭)
@@theolez_ 其实也不单单是我自己,就我长久以来的观察,很多人都容易把三头练的很大,自然健身的人,平时不充血状态,形态并不是很好,挂在手臂上就像是一块肥肉,视觉上的观感很差,整个前中后肩三角当然面积也不小,但是这块肌肉是360度覆盖在肩膀上,视觉上远没有三头来的突出。奥赛的选手咱们不论,毕竟他们连肚子都可以练的很大,没什么参考意义,我们自然健身,其实进步空间很少,当然也就不可能什么地方都大,需要适当做些取舍,健美健美,如果缺少了美感,那就失去这项运动的意义了。就普通人而言,肩膀对于视觉的收益,远远大过其他部分的肌肉,相信这点应该没有疑问才是。
說的太好了
好壯好帥
雙手水平打開 肩膀在0-30度向上舉可以都頭頂的最高點 不會痛也沒聲音 但是 原路放下時手臂低於肩膀後 會明顯感到肩膀內有東西被夾到 然後就會感到發炎 但過兩天會好 水平打開30度以上不會有這問題 這是肩夾擠嗎 有救嗎
你可以找Gandy的視屏看看,最近剛出的有講到
你是不是拉傷還沒好啊 要多休息啦
水平打太開本來就容易讓肩關節碰撞到~
所以我不推薦刻意把手張太開做肩推
這是人體的構造就長這樣😆
肩夾擠是結果不是成因
配上你原本肌肉、肌腱的疲勞或受損程度
會決定你最終的不適感
Thank you all ❤❤
你的背景音樂超超超正
有沒有歌名❤❤❤
哪一首啊啊啊啊😍
1.No.9_Esther’s Waltz - Esther Abrami
2.Blue Mood - Robert Munzinger
@@theolez_ blue mood ❤️
來了😂
我覺得這個說法不太好,如果是叫人不要練後三角的話,每人天生肌肉量不同身體構造也不一樣,如果後三角真的比較弱甚至完全沒肉,那他就必需要練而且肩推日更是首選動作呢😂
後三角我都還是會放1個動作 3組在肩日,1星期1次
教練幫我安排練肩菜單都把面拉和後三角排進去我有點問號,我目標是寬肩怎麼排這兩個進來,再加上之前影片說面拉是矯正用的。
我是不是該換教練了🤣
不至於啦🤣
如果整個課表設計是有前因後果的,排後三角獨立練還是有意義
所以這點要透過溝通然後自己來做判斷
假設是建立在我的思維體系下,我的教學會傾向以複合動作來培養中後三角為優先
其他飛鳥類的單關節當作輔助
如果要肩寬的話,長遠來講肩推好好做一定是首選
@@theolez_ 謝謝帥茶回覆!!!
从来不练😅
第二部欸 又特別強調後三角
看完上一集,有在想要是不是把後飛鳥動作和練背排在同一天比較好,這集有答案了🫡
常常ㄧ集知識點比較多~特別拉出來講一下應該會比較好理解😆真的想練的話放在同一天來講是最保險的!但也建議可以測試先專心做好拉背來試試看
簽到!!
那些人一定是用屁眼才看到後三角~
讚
不練就是自己的損失而已 好幾位奧賽選手都有在練
我自己的情況是最近背的強度重量拉高
後三角就跟著長了
原本是打算練
但是器材一直有人不想等😂
所以順便證實了這部影片
是不用特別說英文啦😅😅😅😅😅
要特別說英文,因為觀眾愛聽❤️ 李茶的fan service做的很好的說😍👍
你學歷爛就別說出來😅😅😅😅😅😅
是不用特別留言啦
我自己是覺得講肩膀屈曲屈伸不直覺,應該很少人能馬上看得懂?
然後中文的查詢資源也少
但如果你了解我的話,會知道我也沒必要炫英文啦
@@theolez_ 你給我多炫法文😍
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