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練如何摧毀你的健身成效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5 фев 2025
  • 【加入會員按鈕】 / @theolez_
    其實只有「真正」的單關節動作是適合、也只能用高次數去做訓練的
    大多數耳熟能詳的肌群其實都是力量為主、耐力為輔
    雖然不是不能做高次數的訓練組
    但整體的效率普遍不高,如果做多了也很可能適得其反
    #高次數#輕重量
    IG: bit.ly/3FrE3Fr
    健身常見疑問&推薦影片:
    全新手篇 - 感受度其實是假議題
    • 健身常見迷思Q&A|感受度重要嗎?多關節動作...
    健身該吃多少蛋白質
    • 不要再狂吃蛋白質了,傷身!|被加工的研究論文...
    為何你一定要做機械式器材
    • 只練自由重量其實很浪費時間|力線是什麼?為何...
    組間休息該多久
    • 90%的人搞錯訓練方向了|一個原因讓你增肌卡...
    沒有所謂的標準動作
    • 標準動作已死|脫離健身新手的進階觀念【肌肉密...
    增肌最最最重要的事
    • 增肌必學的訓練技巧|【力竭】非常重要【肌肉密...
    如何設計課表
    • 有效的課表設計 | 這些事一定要先想好【肌肉...
    手臂練壯的秘訣
    • 親身經歷教你把手臂從細變粗!【絕對有用】
    手肘痛怎麼辦
    • 手肘痛千萬別拉筋|手肘痛跟關節沒關係?|完整...
    手腕痛怎麼辦
    • 手腕痛怎麼辦?
    立體肩膀怎麼練出來
    • 為何魔獸的肩膀可以又大又圓|深度解析NBA球...
    向心、離心收縮是什麼?移動行程為什麼很重要
    • 教練沒教你的增肌秘方|不藏私公開
    怎麼有效的模仿頂尖選手的訓練課表
    • 大H、CBUM、Breon的課表為何對你無效...
    為何練這麼認真視覺效果卻很差
    • 提升肌肉量比減脂有效益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20

  • @hugh791030
    @hugh791030 Год назад

    李茶讚讚 今天交流很有幫助!

  • @rex88980
    @rex88980 Год назад +34

    我的想法
    安全範圍內的最大重量就是好重量
    高次數我覺得很浪費時間😂
    最喜歡8-10下左右的重量,比較安全又能有效刺激肌肉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4

      高次數做起來是真的很累的 不過也很安全

  • @微笑-n5e
    @微笑-n5e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永远不去和别人比,李老师说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资讯是有限制的,好哲学的一句话

  • @lushikuyo1866
    @lushikuyo1866 Год назад +9

    個人習慣的練法就是只要能獨立完成六下的重量就會再往上加,進步是真的神速,比起8-12下的重量。
    當然還是很看人,我不用大重量壓不出肌肉來

    • @chen-yuyang2288
      @chen-yuyang2288 Год назад

      我也有6下加重的規則,但我前面還是會做到12下

  • @Coach_kuma
    @Coach_kuma Год назад +2

    三頭下壓以及二頭彎舉本來就是單關節動作,如果你要說三頭跟二頭是跨兩個關節所以是”雙關節肌肉”那你的概念對
    但你不能因為在這兩個動作你無法穩定你的肩關節而把單關節動作定義成雙關節動作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你怎麼知道我不能做到穩定呢?其實這件事不難。按照你的邏輯,也不能因為「刻意」固定住肩關節,而把這兩個動作當作單關節動作對吧?單雙多關節都是人給定義出來的。

  • @微笑-n5e
    @微笑-n5e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所以我以前做的递减组,是不是在这里还能有点效果?先大重量干,做不动了,换小重量,力竭会很快

  • @junbro0207
    @junbro0207 Год назад

    今天鏈鉅娃娃換地方!
    小明的舉例我覺得超讚,讓我心裡有舒服一些
    這集也是超精華,收藏起來!

  • @dog1373
    @dog1373 Год назад +1

    好一個富貴險中求 有畫龍點睛之效 讚

  • @poki189
    @poki189 Год назад +3

    關於輕重量高次數增肌的說法,有一個都市傳說「每個輕少年都應該擁有粗壯的(左)右手」,你懂的。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22

    因為我感覺每個人對於大小重量的定義都有所不同
    所以在影片中沒有給出一個太具體的框架
    但想想可能還是會有人想要參考,所以我來提供我自己的版本給大家
    超大重量=低於5下
    大重量=6-10下
    -我大多數動作不會超過8下,因為我更喜歡8下以內的負重強度
    -但做到10下是大多數人包括職業選手的範圍
    輕重量高次數=12下以上
    此外我不是完全不做高次數的喔,除了有提到的單關節動作外
    我很偶爾會在某個動作的最後一組做高次,但其實也不是這麼必須重要的
    主要還是依你的目標

    • @rex88980
      @rex88980 Год назад

      我連單關節動作都不喜歡大次數,重量小就沒有感受度,講白一點爽度不夠😆

    • @liguanyan9692
      @liguanyan9692 Год назад

      做完8下後重量減半再補個幾下應該不錯吧

  • @benjaminlutseng
    @benjaminlutseng Год назад +3

    舉例那個小明,感覺很像楷教練啊😂

  • @Rnb598
    @Rnb598 Год назад +1

    我自己大概都是用15下力竭的重量去做,一方面訓練正確姿勢與感受度,一方面安全性也高,而且我也是一個人上健身房,沒有請教練或朋友來幫忙看動作,如果新手在接觸新動作就用10RM以下的重量去做,通常很容易代償或用很奇怪的姿勢借力但本人都沒察覺
    當然有些動作已經練到很熟悉後就可以漸漸增加重量、減少次數,畢竟高次數很花時間😂

  • @melukidos
    @melukidos Год назад +4

    謝謝茶哥的分享😘~我就是看到有些朋友重量怎麼那麼輕,又可以練那麼壯?🤔,卻忽略了他們的訓練長度與經驗,還有本身日積月累的肌肉量~😂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3

      有時候跟基因也有關係~ 肌肉只是外顯的一個特徵算是很個人化的

    • @melukidos
      @melukidos Год назад

      @@theolez_ 謝謝茶哥~🙂

  • @lovewoenru
    @lovewoenru Год назад +2

    對我來說輕重量就是大重量後要把剩下的力氣榨乾才會做輕重量,
    但這樣練真的很累又花時間又很難恢復,
    現在都改成前面做大重量,
    最後一組或兩組才會做遞減

  • @小啊啊
    @小啊啊 Год назад +2

    你講話的聲音很適合睡前看😄

  • @林宗儀-d9s
    @林宗儀-d9s Год назад +4

    輕重量高次數力竭,我比較傾向跟楷教練一樣,就是大重量正式組練完後,再增加一組輕重量高次數

  • @倫哥-n2z
    @倫哥-n2z Год назад +4

    確實,自從啞鈴上胸臥推單邊突破30Kg後,每次舉起來都需要勇氣... 很怕關節受傷
    深蹲超過120Kg之後做組也是一樣 都怕怕的

    • @peterson53047
      @peterson53047 Год назад

      我也覺得啞鈴30kg以上都很可怕…

    • @spiderman9606
      @spiderman9606 Год назад

      超過40KG的啞鈴更可怕

    • @jjohnnystwsss
      @jjohnnystwsss Год назад +1

      我臥推單邊能32.5 但深蹲頂多85 QQ

    • @jimlai3093
      @jimlai3093 Год назад

      ​@@jjohnnystwsss我剛好跟你相反欸~我是深蹲120臥推連40就晃的要命

  • @梁-t1r
    @梁-t1r Год назад +1

    6:13 那個抖🥰

  • @chiming12081208
    @chiming12081208 Год назад

    感謝茶哥淺顯易懂的教導

  • @jasonjames99881
    @jasonjames99881 Год назад +2

    請問李茶指的輕重量跟高重量是多重,8~12RM是算什麼重量?

  • @shareLive
    @shareLive Год назад +3

    輕重量真的是意志力 你以為力竭了 其實很多時候還可以再五下 然後再五下 再五下... 天啊還要多久啊

  • @j0972319506
    @j0972319506 Год назад

    想問問李茶!
    若是我想增大胸肌的大小
    我可以安排胸肌機械胸推進到每部的訓練之後嗎?
    例如:
    今天是練肩日,練完肩膀後再加一個部位機械胸推的加強
    後天是練背日,練完背後再加一個部位機械胸推的加強
    以此類推!
    這樣的安排是可以的嗎?
    對於增大胸肌是否幫助?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1

      可以是可以,但其實我覺得有點多此一舉😆
      因為臥推通常大重量加上很多肌群參與
      它需要的恢復時間長
      我覺得重點是在你的主訓練日把它練好練滿比較有實質效益(強度夠高、該做的都做了就好)

    • @j0972319506
      @j0972319506 Год назад

      @@theolez_ 謝謝李茶!

  • @瑞駿孫
    @瑞駿孫 Год назад

    顯而易見的常識 有肌肉才有力量 反之有力量就會有肌肉 不吃技巧的情況下 要吃多大的重量 勢必身體也要有相對的肌肉量
    剛接觸健身 我只接觸健力三項 只跑力量課表 卻比很多練多次數(力竭?)複合組 粗很多 還問我手臂怎麼練的…我根本沒獨立訓練手臂…再給一個常識 引體向上 可以拉20下以上要在進步很難 這時一般人就會負重為啥? 因為加重之後身體才會再被強迫成長 神經適應 再回過頭空身拉你會發現 更輕鬆了(七龍珠看一下)

  • @minmao2157
    @minmao2157 Год назад +1

    我個人覺得
    以一家餐廳而已
    高次數訓練就好比甜點一般吧
    該吃的主菜都吃了(大重量訓練)
    剩下就看是哪些肌群覺得練得不夠
    再去補強

  • @pmjdvke1005
    @pmjdvke1005 Год назад +3

    茶哥,使用超級組訓練達到的力竭也不算力竭嗎?
    另外請問你對於超級組的看法,感謝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6

      算力竭,你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種高次數訓練,所以缺點就跟影片提到的重點是一樣的。沒有特殊原因或安排的話,一般人其實不太需要用超級組訓練,通常是弊大於利。

    • @sonatouwa2016
      @sonatouwa2016 Год назад +1

      小弟我新手時期滑輪下拉和cable划船作超級組(其實叫複合組?),幾乎可以說沒什麼效果,之後拆開來進步飛速
      就真的想省時間可以用,訓練效果應該差不多就是維持的感覺

    • @benjaminlutseng
      @benjaminlutseng Год назад +1

      @@sonatouwa2016我前一段時間也是,現在取消超級組而且以純機械式訓練為主,背部比以前進步一些,力量也穩穩的上升了

  • @改赤柱遊學修
    @改赤柱遊學修 Год назад

    準時報到!

  • @自由靈魂-m5y
    @自由靈魂-m5y Год назад +2

    不知道哪天李茶可以脫上衣拍影片(替廣大茶粉謀福利

  • @Louis20110326
    @Louis20110326 Год назад +1

    我當兵的時候那個年代還不是很盛行健身,男生在意體能大過於體型,那麼會有體型的差異,除了高矮胖瘦,為何有些人看起來就是比較壯,這些人並沒有健身的知識或基礎打底,以我認識的朋友來說,不外乎食量大、運動量大,有些還是搬貨打工的,和現如今的重量訓練比較起來,那時候的他們就類似有氧跟輕重量高次數⋯⋯
    其實我是認同李茶的觀念的,只是說對於每個人想要訓練的目的和目標會有所不同,實踐的過程也會不同,所以那麼多健身網紅講的也會略有不同⋯⋯
    對於不參加比賽的一般上班族的我而言,保持身體健康比什麼都來得重要,所以,有些時候我會傾向低風險的訓練模式。(當然不是所有訓練都低強度,不然也不會追蹤李茶了嘛)

    • @Louis20110326
      @Louis20110326 Год назад +1

      btw 我們館裏的健友,臥推隨便都100公斤以上,但出健身房看起來就是個死肥宅;帶妹子一起來玩器材的,一看就知道「你有在健身齁」,但訓練的重量不到前者的一半
      我廢話比較多,抱歉啦

    • @melvinchong4481
      @melvinchong4481 Год назад +1

      @@Louis20110326 死肥宅那些就是飲食沒有控制嘛,帶妹子來玩的基本就是為了外形才來訓練的所以才會控制一下飲食,不用刻意衝重量,有外形就好了啊。兩者的目的不一樣啊

    • @jacobfang4029
      @jacobfang4029 Год назад +1

      @@Louis20110326LS说的对,力与美的侧重不同。器材组在保持低体脂上一定下了更多的功夫。

    • @chen8484
      @chen8484 Год назад +1

      我前幾天看到一個研究說
      一直長時間使用肌肉,肌肉會適應,變得更強壯且更大,這叫做nucleus overload (細胞核過載),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不去健身房的搬運工也很壯,也說明了為什麼有些運動員不做重訓也可以練出一身肌肉
      細胞核過載跟輕重量訓練無關,因為它需要持續好幾十分鐘

    • @Louis20110326
      @Louis20110326 Год назад

      我覺得自己卡到了😅
      一定是🫣

  • @stalin5955
    @stalin5955 Год назад +2

    一堆人肩膀飛鳥都拿超重😅
    我心想矮殺是在練哪😂

  • @shawn0309
    @shawn0309 Год назад +7

    關於力竭跟痠痛不同這點
    真的深有體會
    痠到心裡不想撐了
    跟身體扭來扭去代償都推不下去還是不一樣的
    不過李茶有說到側平舉不是合用大重量
    那我會想問究竟多少RM是剛好的
    我自己都是20 15 然後 15 10 10的遞減組
    但總感覺中束都沒有進步
    上面說的20 15 遞減後幾下是會需要甩上去然後慢離心的做完
    老實講已經不知道是痛到做不了還是沒力了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我個人的經驗認為側平舉本來就不是一個很好增肌的動作XD
      針對肩膀的發展來說,我推薦把心思更放在可以舉起大重量的複合動作,像是拉背和肩推或各種臥推
      你可以參考肩膀練大系列其實都有講到細節喔!

  • @edwardng7404
    @edwardng7404 Год назад +2

    如果側平舉可以大重量8-10下那該多好...高次數力竭太考驗意志了

  • @Karotfittnessplaying
    @Karotfittnessplaying Год назад +1

    重點在於每個人對於動作品質的掌控吧
    大重量成效高動作品質維持的技術門檻很高,對大眾而言高次數較為安全
    影片中針對因為使用藥物,在高次數也有很好成效,相對於自然這點,那只是因為訓練肌肉量夠高,只是針對肌肉質量細節去做調整

    • @benjaminlutseng
      @benjaminlutseng Год назад +1

      當然,訓練都是非常個人化的。以我自己而言,就覺得很受用。因為我是地中海型貧血帶因,體力比較差一點,如果用輕重量高次數來做我已經做了3、4年的動作,那效果就會很差,肌肉還沒力竭,心肺就先爆掉了。
      當然如果是健身一兩年內、需要耗費很大的心力才能控制動作品質的新手而言,輕重量高次數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 @yichun0904
    @yichun0904 Год назад

    大重量訓練對核心很要求,但我還是最喜歡大重量

  • @beer1004
    @beer1004 Год назад +2

    想請問第一組可以做10下 第二組只能做8下 第三組只剩7下 第四組6下就舉不動 這樣在第四組的時候算大重量嗎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1

      算 但如果是這樣的下降趨勢
      我覺得做三組就ok了

  • @ac.23z
    @ac.23z Год назад

    手臂的部分我終於解惑了🎉

  • @kuge5694
    @kuge5694 Год назад

    我喜歡大重量😂
    輕重量太累了,而且要練很久,我只想趕快練完哈哈

  • @Zero-nb6we
    @Zero-nb6we Год назад +16

    富貴險中求 面對大重量比搶銀行還緊張😢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4

      難道你搶過銀行!失敬失敬

    • @benjaminlutseng
      @benjaminlutseng Год назад

      @@theolez_碧血狂殺跟GTA裏的銀行,想必很多人是搶過的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2

      @@benjaminlutseng 我原本要講PAYDAY 想說還是算了
      不過這兩款我都有玩過

  • @Liang6547
    @Liang6547 Год назад +1

    增肌大重量是最關鍵的,但我個人實務認為肌肥大中輕重量的訓練也很重要,
    適度的穿插安排進步會更快,輕重量會建議加入RP式訓練法跟遞減組效果會比較好。
    會覺得沒效通常都是掌控度的問題,輕重量不像大重量訓練感覺那麼清晰,
    大重量通常組間休息夠、組數練完到最後沒力就差不多了,而輕重量不是操到沒力然後超脹累到爆就行的,
    輕重量常常會因為垃圾容量跟過度疲勞導致一點訓練效果都沒有,甚至還會影響後續的訓練,我以前就犯過這種錯。
    所以我會推薦中階以上訓練者都試試看,當然只練中大重量也是很OK的。
    我是覺得大部分用藥選手的訓練課表,自然的只要減些訓練量都還是不錯的參考(天賦異稟的可能不用減量),重點是要能掌握得到感受度,
    像米洛斯那類操到只會訓練過度的課表除外。XD

  • @mingrong6721
    @mingrong6721 Год назад

    請問李茶,轉換周期的練法對增肌有效嗎?比如三個月練大重量低次數拚重量提升,在三個月轉換中低重量高次數拚容量提升跟控制力,到下一次週期再把重量拉高於上個週期,這樣循環練法有用嗎?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關鍵在於不同週期所做的改變的目的是什麼
      一開始重後來輕一點是為了讓身體休息嗎?
      又或者是換一個方式去刺激它
      其實不管做什麼樣的次數跟訓練量安排的目的,都應該是達成提升「重量」這個目標,因為重量提升緊接著就是肌肉提升。
      這是訓練的主軸,其他輔助動作則另當別論~
      而在高次數追求控制力的想法我覺得反過來了
      應該是要再更難控制的中高重量來訓練控制力才對。試想12-15下的重量,其實是非常容易控制的
      最大重量1-5下又幾乎無法好好控制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我個人經驗會覺得大部分人是適合維持「高一點」強度去訓練的。如果中間三個月突然降低強度,應該會馬上反應在力量和身材上。再後三個月大概只會變成很努力地先練回前三個月的強度...
      所以如果是為了讓身體從前一週期的高強度能修復一下,我覺得不用這麼長,甚至一個月就ok。

  • @聖蹤-z5x
    @聖蹤-z5x Год назад

    應該是要看訓練目標
    我的教練給的課表兩種會循環
    除了增肌還要追求運動表現
    所以會有輕重量高次數增加耐力

  • @heyu6772
    @heyu6772 Год назад +11

    可能是太多人看到選手備賽減脂時期,做較高下數的訓練影片,忽略了他們平時也會做大重量。

    • @wpchang9780
      @wpchang9780 Год назад +2

      減脂更要做大重量來保留肌肉

  • @張文-b1d
    @張文-b1d Год назад

    我想請問當我某個部位已經練得夠大了,只想維持粗度跟變更精實,該怎樣做?

  • @josephchain7181
    @josephchain7181 Год назад +1

    想問茶茶 關於部位細分化
    要把肩分前中後束
    腿分 下肢推/拉
    背分 水平/垂直拉
    手除了二三頭再分前臂
    核心/腹 加入全身訓練這樣會不會太複雜😂😅?

    • @benjaminlutseng
      @benjaminlutseng Год назад +1

      你講到核心,我才想到我這禮拜的訓練,都忘了練到腹肌(我會希望自己訓練完主要肌群後加練個腹肌再回家)

    • @josephchain7181
      @josephchain7181 Год назад +1

      @@benjaminlutseng 我也是想到才練 所以核心一直很弱

    • @benjaminlutseng
      @benjaminlutseng Год назад

      @@josephchain7181被遺忘的核心😢

  • @chingtinghi9539
    @chingtinghi9539 Год назад

    我也是屬於適合大眾量練法的人,可以做到八下就會加重量😊

  • @allen1527
    @allen1527 Год назад

    輕重量高次數 自覺比較偏向增加心肺體能與拉高代謝量的練法了 感覺使用在減脂期效益比較高(?

  • @Squaterrday
    @Squaterrday Год назад

    讚讚👍🏼💪🏽

  • @chrispaul9170
    @chrispaul9170 Год назад +3

    輕重量做到力竭 會做到懷疑人生 會一直想著 做到20幾下了 怎麼還沒力竭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1

      🤣🤣🤣有畫面

    • @foxwang9478
      @foxwang9478 Год назад

      😂😂😂真的⋯⋯而且很浪費時間

  • @chunkantse7603
    @chunkantse7603 Год назад

    多少下數算高次數?

  • @jty810929
    @jty810929 Год назад

    大重量聽著就好累,我就一屆臭勞工階級手機重量一定就是我的下班PR還RM什麼的隨便啦,重訓跟我無緣

  • @genesisluk
    @genesisluk Год назад +2

    我通常會把一個6下的重量一直加次數到能14下才再次加強度,是不是太多了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2

      6-14 那你已經橫跨兩個重量區間了耶
      比方說臥推80 14下應該有個100 3-4下
      等於快進步了20公斤才加重
      其實我覺得6-10就很可以加了
      我大概7就加

  • @moklulu1
    @moklulu1 Год назад +1

    輕重量做飛鳥經常在內心對自己說,我真的力竭了嗎?
    但真的舉不起來了,休息5秒再來,然後又重複以上內心戲一次
    通常我會休兩次5秒,那肯定百份百力竭

    • @brucelin8950
      @brucelin8950 Год назад

      其實可以5下小組,或是4下一小組
      3小組 中間休息兩秒 為一大組
      做三大組
      這樣能減少力竭帶來的精神損耗
      又能滿足足夠機械張力(重量)
      畢竟力竭很珍貴
      最好是最後一或兩組力竭 是最好的狀態
      第一組就力竭,會影響後面得狀態

  • @rivenbest6476
    @rivenbest6476 Год назад

    應該是要讓身體超負荷所以重量要大一點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1

      沒錯,讓身體嚇一跳

  • @s9209122222
    @s9209122222 Год назад

    好奇大家說的大重量到底是哪個區間?我記得定義不是 1-5 下的區間嗎?

  • @BeWaterMyFriend1127
    @BeWaterMyFriend1127 Год назад +1

    沒吃藥才會摧毀你的成果

  • @Manpa924-i8m
    @Manpa924-i8m Год назад

    追起來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1

      這樣也追的到!

    • @Manpa924-i8m
      @Manpa924-i8m Год назад

      @@theolez_ 那當然😗 這週嘗試輕重量高次數真的很難操作,隨之而來是延遲性痠痛😂😂

  • @Dorian_body_builder
    @Dorian_body_builder Год назад +1

    我覺得高次數(5~12)是拿來在爆發力期後增加肌耐力但又想維持重量在用的,比方下放重量至PR的85%左右但組數加倍在加倍 那個真的是累到哭 尤其是練腿然後有教練在旁邊逼你40秒後繼續時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你這個是特別的玩法了XD
      很多人是把高次數當基本盤在練的😆

    • @Dorian_body_builder
      @Dorian_body_builder Год назад

      @@theolez_ 高次數當基本盤可能只適合減脂備賽 反正一開始斷碳那週重量確實無法增加

  • @rogerhau8
    @rogerhau8 Год назад

    富貴險中求

  • @gu9351
    @gu9351 Год назад +2

    寧願做重低次數也不想做輕高次數浪費時間, 時間寶貴~

  • @brothersluxury788
    @brothersluxury788 Год назад

    所以高次數訓練令你變口吃了嗎?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2

      不用為了我造口業

  • @jacobfang4029
    @jacobfang4029 Год назад

    高次数训练会抹杀你的健身成效!!! 😅😅😅

    • @JohnSmith-ms3il
      @JohnSmith-ms3il Год назад

      Jeff: 每組12下會抹殺你的成效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2

      難怪我覺得這標題在哪看過...

  • @yuyang1146
    @yuyang1146 Год назад

    有些人就想偏耐力来发展,并不想要太大的肌肉,这个探讨应该先教人确定方向,鸡肥大并不是无止境,而且得分年龄段,年轻追求鸡肥大,年龄稍大一些的人普遍更多喜欢追求鸡耐力,次数多汗流的爽流的多快感不同

    • @theolez_
      @theolez_  Год назад

      有,我在0:30有提到

  • @davidjou1981
    @davidjou1981 Год наза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