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仁謙書房 | 過度的保護,反而造成本世紀最大心理危機!? |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 快樂大學 EP6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3 фев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51

  • @jin6129
    @jin6129 4 года назад +35

    嗯⋯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聽你的書評,老實說我越聽越想哭。 會憂鬱的人,一定是有經歷過「忍」,至少我是,我學著忽略自己的感受,假裝沒有看到別人的惡意,催眠自己大家只是和自己玩,直到被第三者說「這樣扮著丑角,你真的快樂嗎?」 「我覺得你的笑和以前不一樣。」當下眼淚真的停不下來,原來有人有發現,終於有人戳破我的自欺欺人--我想說的是,請去相信自己的感受,如果覺得不舒服就儘快找個合適的時間說出來,情緒起伏比較大的人,務必等情緒穩定,並反覆思考用詞再說,理性的去瞭解雙方的意思真的非常重要。

    • @jin6129
      @jin6129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憂鬱症被戳到雷點,會有很大的反彈,主要是不知道如何理性面對(或是被其他人激烈的態度影響),這部分我自己也是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沈思,加上有遇到合適的人,在他身上學到我認為很適合自己的態度與應對方式,總之我很感謝這段經歷讓我成長:)

    • @queeniepeng9582
      @queeniepeng9582 3 года назад +8

      其實我也跟你有同樣的感覺
      只是我連影片都還沒開始看
      只看了標題及大家的留言
      就已經覺得不舒服了
      我想 大家對於憂鬱症患者
      可能沒有很深入的理解
      憂鬱症不只是心理上的疾病
      還包括大腦內的運作模式
      所以 期盼在未來
      大家能夠對憂鬱症多認識一些

  • @刘意可
    @刘意可 4 года назад +88

    我是多年抑郁症患者,也确实有一部分原因是一直以来父母的过度保护下,根本没有办法独立自主的面对一些挫折性的事情去做应对处理。仿佛顺水顺舟长大的,以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容易的美好的单纯的快乐的!后来突然让我这温室的花朵,放去狂风暴雨洗礼,就崩溃了!我确实太需要影片内这类心态的学习。改变认知!调整自己!

    • @user-nc8lw3gi7h
      @user-nc8lw3gi7h 4 года назад +10

      我也是因為家人過度保護又遇上求學階段的長期霸凌而有憂鬱與情緒問題..正在練習突破,真的感覺到很困難很辛苦很想放棄,但還是持續練習改變。也想給你鼓勵支持!一步一步來🍀

    • @GW-oz9sf
      @GW-oz9sf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希望你們都能夠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用用邏輯思考去突破困境、也能交到適合的朋友一起面對困境:)

    • @yujulie1267
      @yujulie1267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所以很羨慕早熟早出去一個人面對世界的人

    • @GW-oz9sf
      @GW-oz9sf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yujulie1267 其實各有優缺點
      畢竟每個人個性觀念不大一樣
      所以用同個標準看事情
      是不準確的
      彈性調整,才會適應各種情況

  • @joan-id8es
    @joan-id8es 4 года назад +127

    這本書很棒!
    不要以自己的感覺為優先,而是先釐清對方的真正涵義以免製造更多對立。
    人ㄧ定要接受挑戰就能適應外界的環境而不是ㄧ直待在舒適圈那樣只會讓自己更脆弱

  • @chacharabbit
    @chacharabbit 4 года назад +23

    最討厭的謬誤之一就是,很多人其實在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他們不會發現自己講話其實是帶有歧視或優越意識的話語。如果跟他說其實你說話是帶有歧視還會否認到底,直接放棄溝通。

  • @hoasd78215
    @hoasd78215 4 года назад +27

    我能認同「反脆弱」這個觀點,但如果只以施加壓力來形容是不是有點不妥。就像影片說的,肌肉是需要施加壓力,但其實我會給個建議是如果用「訓練」這個詞取代是不是會比較好。肌肉也是需要靠訓練來成長。創傷也是,如果只說應該要把創傷打開,但卻只告訴他你要堅強、你要能抗壓...當然有一點說的也沒錯是,不是要直接衝擊,但我覺得用「訓練」這個說法是不是會比較好?
    而第二點跟第三點起其實也是我常常跟朋友說的。尤其很多朋友在感情上與對方有些爭執的時候都會把對方的關心直接認定為否定卻看不到對方善意的出發點。尤其第三點,我覺得很多人都太把人固定化了,不認為每個人是單一的個體,例如有些朋友就會說你是什麼什麼星座,你就是怎麼樣怎麼樣。又不是所有星座所有的人的模式都一摸一樣?人應該還是該著重在相處,認清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想法、思考方式也都不同。有時候只是立場跟角度的問題,卻有大部分人都陷入這樣的謬誤。

  • @mr.jo_111
    @mr.jo_111 4 года назад +70

    解讀方式真的很重要!
    要怎麼去感受,全看自己的決定!
    喜歡今天的說書!希望大家都能從憂鬱中得到解放!學會愛自己:)

  • @tobey40
    @tobey40 4 года назад +40

    剛好最近我看阿德勒的被討厭的勇氣也有說到,我們把對方當伙伴不把對方當敵人 ,看的角度不一樣 也就不會有爭對了
    真的覺得是這樣,把對方當伙伴 就算有誤會或做錯會有更多同理去了解對方
    最近的感受^_^

  • @hiphopmusic25
    @hiphopmusic25 4 года назад +8

    「教育是會讓你思考」
    真的是一語道破耶~~~!!!!說得真對。

  • @miaventuraenespanol9198
    @miaventuraenespanol9198 4 года назад +7

    最難克服的是原諒別人,尤其是家人,可能是因為我對他們的期望較高,所以失望的話,而覺得他們做錯了而不會道歉與不明白做了什麼不好,我就覺得很難原諒。但我知道,這是我生命的課題之一

  • @uranus4U4
    @uranus4U4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我覺得對當事人來說,要適當地讓自己適應「刺激」,不要敏感是對的
    但假設有人開玩笑令他人感到冒犯,如果對方表示不快後還覺得「對方太敏感了」就很容易變大白目
    不懂要跟誰開玩笑,亂開傷害人的玩笑,把白目當有趣的人是很多的
    如果沒有把握,還是先反省一下自己比較好…。

  • @chiehyeh556
    @chiehyeh556 4 года назад +36

    正常智商的快樂大學復活了好開心

  • @bettychang4032
    @bettychang4032 4 года назад +20

    很喜歡書房系列,我也是愛書人,尤其這集說的很流暢,希望這系列能一直創作下去,謝謝!

  • @snowy5201025
    @snowy5201025 4 года назад +62

    現代人偏向注重自己的感覺和感受。就像老師提過的,把人類看的太單一。可以試著立體化~~多種面向。思想會更活絡也會活得自在

  • @劉世宜-i3p
    @劉世宜-i3p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我最難克服是好人和壞人的原則:因為我曾初入高中被嚴重霸凌過。當這霸凌被故意散播出去到不確定的空間和時間和人時這是非常漫長面對,很難去克服他莫名其妙霸凌我-他是好人!...當然我聽了你講的反脆弱...原來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就是反脆弱...其實這真的真的也很難很難,因為不僅要“適應環境”還要如何“面對自己”的克服...

  • @J珮詩
    @J珮詩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好人壞人! 玻璃心是大多父母必須正視的問題,自己及小孩。
    我是兒童運動教練及營隊老師,現今的家長及孩子普遍有這點問題讓我很擔心。

  • @dogand12co
    @dogand12co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我之前的老闆就是用這好人壞人的方式,將下面的人分化,將太過於有想法的人分隔開來,並透過聽他話的人去攻擊。
    我就是被攻擊的那個,而且是在我離職後去闖天下時透過各種管道抹黑、霸凌。
    他曾經說過,說只要有人認為對方針對自己,就是有針對。言下之意就是他覺得我有針對別人,即便我根本沒有這個意思,只要人家覺得有,就是有。這不就是靠「感覺」去製造對立和紛爭的最好證明嗎?他甚至覺得我搞小圈子,讓他難做人,於是我決定離開。
    我也因為他們的抹黑霸凌,一度懷疑自己、陷入憂鬱、想自殺,也進入好人壞人的惡性循環,夜裡睡不著都在想著如何報復、攻擊,但理性告訴自己:只有讓自己闖出一片天,讓自己過得更好,才是真正的報復。
    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 @cyt4638
      @cyt4638 4 года назад

      這就是真實的社會。這種老闆不是特例,換言之你還是有可能遇到這樣的人,這樣的做法,不管在國內或國外。

  • @阿嚕小捲
    @阿嚕小捲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很喜歡這集,尤其後面提到印度哲人說的地毯比喻,真是一針見血。另外,忽然想到書中所說的跟自己最近讀到佛教的「觀待、施設」似乎有部分可以融會貫通。😀

  • @yunjuwang7205
    @yunjuwang7205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知識是拿來分享,知識是拿來實踐。
    博客來,誠品等等,書籍層出不窮。跟吃到飽一樣,照單全收你會撐死。 知識也是,它需要過濾。 知識網紅做的是分享,立意是好的。 坊間還有其他不同角度和不同切入點的書籍,平衡報導自然中庸。

  • @pepper-v6i
    @pepper-v6i Год назад +1

    真的很難克服而且感情的事情那些自己私事被拿出來講 會整個超不爽臉直接臭掉然後自己私下哭被發現又被說玻璃心

  • @vickiehu2748
    @vickiehu2748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在最困惑的时候,看到快乐大学的视频。很多集都不错,这一集尤其好,太棒了,太棒了!反复听了很多遍,并且想立刻买了这本书读。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 @thethoreal
    @thethoreal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謝謝 熊仁謙 仁慈又謙虛 感謝你

  • @zorahwei9381
    @zorahwei938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如果可以早點聽到這本書,增加自己面對壓力的能力就好。謝謝你的分享。

  • @xyyej1016
    @xyyej1016 4 года назад +28

    養孩子真的不能過度保護,因為真的出社會後會過得很辛苦

    • @ya90375
      @ya90375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照你的意思來講,更不能過度保護女生囉?避免變成公主病。
      有的女的到50幾歲還比18歲的幼稚。😂

    • @xyyej1016
      @xyyej1016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ya90375 分兩種,一種是思維上的,不只幼稚三八,還容易被騙,甚至想法還天真到讓人覺得愚蠢,愛玩的男生覺得她們easy,去玩弄她們時,還不知道自己被當玩具,第二種是很嚴重的生活白痴,因為從小沒做過任何家事,連日常生活都處理不好,別說出來工作了,交代什麼事都做不好,還容易被上司罵和辭職。我覺得跟公主或王子相處都一樣累,被寵成王子的也很恐怖

    • @ryan7pupu
      @ryan7pup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ya90375 照你的意思來講,更不能過度保護男生囉?避免變成王子病。
      有的男的到50幾歲還比18歲的幼稚。😂

    • @ya90375
      @ya9037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ryan7pupu 那是樓主最先提出的意思,不是我提出的,請你自己看清楚,不要講到我這。而且樓主在後面有回覆了、樓主有提到公主王子的補充,你自己去看清楚,不要自己連看也沒看還來問我。不然覺得你就像被過度保護,才文章沒看完就開始提問樓主已經講過的。

  • @escher1725
    @escher1725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心中要有他人
    不是只看到自己
    試著去理解他人的思維
    一個人有一種思維
    十個人就有十種思維
    這是很正常的
    不要先下道德判斷
    這是錯的那是對的
    先不要
    情緒收起來
    其實人在無我的時候是最快樂的

  • @dianechen9937
    @dianechen9937 4 года назад +15

    我覺得人是時常在變的,而且對於不同人對一個人的解讀也不一定全是黑或白,判斷別人通常在之間遊走,有可能是深灰或淺灰,或正常灰等,全黑全白太單一邏輯了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沒錯
      但現代人很多對事物或人的判斷都覺得非黑即白
      這會很辛苦

    • @theroseofalice
      @theroseofalice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二元論只是方便在上位者管理的陰謀,為了管教方便大人根本很少會解釋前因後果,造成小孩玻璃心或檢討被害人,人活著真的不能太懶,要多接觸不同的人了解不同觀點,才不會一直製造仇恨

  • @派大豬
    @派大豬 Год назад

    確實把預設「敵意」拿掉後,會讓自己輕鬆許多!
    不過也有很多透過鄙視或否定他人而增加自己優越感的人~~
    並不覺得脆弱就是不好,每個人天生的防禦性就不同~
    好好的去享受自己喜歡的生活更為重要,人生是你的~
    當遭受對你而言不好的對待,請記得把你的感受說出來~
    如對方依舊或我就是這樣子,那我建議你遠離他~
    人生的旅程過客,不必每一位都要認識~有些人就是個路人~

  • @deepdarkfantnsy6083
    @deepdarkfantnsy6083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這集超真實 我很喜歡

  • @moonlin8714
    @moonlin8714 4 года назад +30

    6:55 太講出我遇到的困難了,我有幾個憂鬱症的朋友,自從我知道他們有憂鬱症後就如同社會上常常宣導的觀念那樣的包容他們,我從來沒有要開他們玩笑或欺負人的心態就真誠交友,但他們卻可以不管前後文只要詞不合意就要亂解讀成自己是受害者發作大爆罵,過一陣子再裝病人都是別人的錯..............因為他們自稱憂鬱症這些講出來政治不正確,即使他們還會主動跟我聯絡但我已經不知道要怎麼跟玻璃心相處了,直接禮貌遠離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4 года назад +9

      現在真的很常這樣
      這是一個玻璃心世代

    • @morganma3038
      @morganma3038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這種人也太討厭🙄️

    • @ladygraceck
      @ladygraceck 4 года назад +10

      人的心理是很複雜的。有憂鬱症的人可能合併其他層面(人格/道德/社會化)的問題,憂鬱症可能是當事人自我保護的策略,而非核心問題。心理遊戲、情緒勒索、道德偏執、⋯⋯都是用來操弄他人的策略。他人如果不究其真正的動機,直接順其意,使其可以輕易達成操弄的目的,就會陷入心理遊戲循環,相煎難了。

    • @gabrielle1626
      @gabrielle1626 4 года назад +14

      真正憂鬱症的人很少會拿自己的病來勒索別人的 因為他們通常已經看不起自己 覺得自己是負面的 很少會在拿自己的病來當勒索的工具

    • @雨鹿臻
      @雨鹿臻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現在身邊有些人真的都掛著自己憂鬱症口號在耍任性要大家聽他的不然他會怎樣…
      任由自己炸裂出口傷害他人,什麼憂鬱症我想應該是躁鬱症才對吧…

  • @哇嘎咿
    @哇嘎咿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有時跟患者聊下去,真的會慢慢發現真相而受不了他們,不離家獨立、繼續寄人籬下,腦子已經亂了也不接受治療或諮商或找其他辦法,然後再哭訴身邊人一直罵他,連關心他的人都要罵“假掰”⋯⋯
    對於不願治療憂鬱症、不願認識現實、不認命的人,就像故意一直感冒、不看醫生、不服藥⋯⋯
    怎麼能怪別人歧視他們呢?大家也都努力保持健康、避免生病啊⋯⋯
    我自己也是憂鬱症,工作頻頻遭開除,我感覺腦子亂掉時也都會看醫生或諮商師、按時服藥,我也會努力看免費的影片、書試閱或講座來學習處理我的困境,
    但就連我都會歧視“好手好腳智商及格卻不工作“的精神患者。
    我存款只剩1萬左右,也是離家出走,本身年紀輕輕就帶有糖尿病,那時靠一日一餐或零食一包、閱讀、4小時工,就撐過4個月直到新工作著落。
    痛苦不能比較,也能比較。

  • @hsuanlin8498
    @hsuanlin8498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創傷」這個詞在現在感覺上有點被濫用了,每次聽到誰的創傷,都會先想:「他是在說以前不愉快的經驗、記憶?還是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仁謙談的是思維上的謬誤,通常用在前者可以有效解決。用在後者可能效用不大,因為那牽扯到體內的分泌變化。仁謙如果對PTSD有興趣的話,推薦《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The Body Keeps The Score),裡面提到不少實驗研究,也是本厚書...。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我想表達的比較是對待創傷的方式
      現在的政治正確已經是過度保護
      但如你所說
      本身的受體已經到了所謂的需要治療的症候群
      那又是另一個討論區塊

  • @yaya1796
    @yaya1796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第二個謬誤很有感 常常發生在我自己身上
    明明理性知道對方只是講話大聲又急,沒有不高興的意思,我卻很容易覺得自己被罵了,原來就是總是把自己的感受擺第一
    玻璃心是我本人了ˊˋ

    • @yuliang6021
      @yuliang6021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也是QQ 要轉化思考了

    • @gkgkyy3
      @gkgkyy3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這個不算....
      人總是會有一點點社會化標準....
      如果你的環境只有你一個人認為如此才會比較有這個可能性....
      我有遇過只會對新人這樣的老人...但他對老的都不會...
      也就是反過來看..其實是對方有問題...但是周圍的人習慣了而已~.~
      不要因為單純條件否定了自己...那很危險...

  • @林玉書-m6h
    @林玉書-m6h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感覺與阿德勒理論中提到的「自卑情結」有所呼應,憂鬱也可能反應著需要憂鬱的心理狀態

  • @morganma3038
    @morganma3038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將心比心 天下太平
    君王當然愛權謀,看看古裝劇就知道
    皇上跟大臣就像是三角形的關係,君王是頂端,下方兩邊是不同派系的大臣,無論鬥的多厲害,皇上只要維持頂端的角色,鞏固自己的皇權即可

  • @jieying4254
    @jieying4254 4 года назад +9

    天哪謝謝你
    剛好很需要這一集
    差點就要在舒適圈裡轉圈圈了

  • @chiao629
    @chiao629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跳脫二元對立的思維,減少預設的立場,試著去了解事情的背後,世界會更寬容

  • @Purbow
    @Purbow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謝謝這集的內容,學到很多
    然後,我喜歡這髮型!

  • @Diehardanimefann
    @Diehardanimefann 4 года назад +9

    我童年受創過,所以也被過度保護過,所以成年後無法進入社會。我想我也是有嚴重的玻璃心,因為我的情緒很容易被人觸動,也很容易去對號入座。我希望我的思想模式可以改變。。。。。。

  • @kunlin4233
    @kunlin4233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講得真好!
    人人都應該成為自由的主人, 成為更好的自我
    若要超越自我, 就得面對玻璃心

  • @hhty6799
    @hhty6799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選擇最極端沒有錯,錯的是最初的根源
    因為保護自己會來的比寬容重要
    像我自己就是給別人太多寬容,才會傷害到自己,要知道有群體有社會就要選邊站,這就是人類社會,因為不選邊就會被所有人踢出這個社會。
    因為沒有信任的理由你就不存在。

    • @gkgkyy3
      @gkgkyy3 4 года назад

      那就是政治對立的原因~.~
      然而情況會更糟?沒錯吧?

  • @annieliao996
    @annieliao996 3 года назад

    6:12 弄清楚對方的真實意圖,而不是把自己的感覺放在優先
    世界不是好人跟壞人的戰爭,也許要會跟對方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 @tina19901119
    @tina19901119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最近開始接觸冥想課程,獲得很多有趣的體驗,也對自己有很棒的調整

  • @張品雯-w5f
    @張品雯-w5f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YES😃。熊大說這本書了,熊大之前提起後,我就去買書來看了,還沒有看完。
    身邊較常看見“信任你的感覺”這類,有時候覺得相處好難
    謝謝熊大分享與討論💕,我學習了很多
    按讚、留言
    訂閱、分享
    並開啟小🔔呦~❤❤
    期待下一集😊

  • @Francis1914-m2q
    @Francis1914-m2q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們之間只是不同而已,謝謝你的分享~

  • @kilo2622
    @kilo2622 Год назад

    這個時期的熊臉肉肉的可愛

  • @sin_35
    @sin_35 4 года назад

    喜歡熊書房這一系列的影片 💕

  • @flyingkitty3320
    @flyingkitty3320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還有些其他因素,現代人越來越毒舌

    • @vm0u4gji3
      @vm0u4gji3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真的!同理心很重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BettyHuangisme
    @BettyHuangisme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第二種人讓我好累,只能順從她的價值觀和感受講話,提到關鍵字她又一直被害者心態,我已經不知道怎麼跟他相處,跟他相處只會讓我負能量,我選擇遠離他,讓我自己更快樂

  • @reuentall
    @reuentall 4 года назад +9

    反脆弱 是 塔雷伯 在 [ 反脆弱@大塊文化出版]中提出的概念喔!當然他可能也是從其他地方學到這個概念的。

    • @catanngan6015
      @catanngan6015 4 года назад

      這本書的作者有看過,以及明白「反脆弱」是甚麼概念。同時,在華語社會裡面,明白、理解和實踐「反脆弱」這本書的人卻不太多。這本書蠻挑戰讀者的能力。 P.S. 我比較幸運,剛好因為某些原因,我比較容易吸收塔雷伯寫在書中的智慧。

    • @常被叫成有成的成有
      @常被叫成有成的成有 4 года назад

      @@catanngan6015 什麼原因?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對阿 我也好奇 什麼幸運可以比較容易吸收智慧

    • @catanngan6015
      @catanngan6015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幸好,我也是漫遊者(Flâneur),明白他正在做甚麼。就是這樣,我比較容易理解這本書的脈絡,明白怎樣把這本書的內容在生活之中運用。(其實還有多一個要求,如果你是博學的人,會更加理解書中的內容。)
      " -- 下面的連結是我分享關於《反脆弱》+《不對稱陷阱:當別人的風險變成你的風險,如何解決隱藏在生活中的不對等困境》
      一些心得的第一篇文章,共有三篇。這本書還啟發我把未來學(Future studies)和減重的原理融合而發現的Future detox(未來排毒),可以更進一步幫助更多人。
      medium.com/@snllab/article10-85682cadefb8

  • @nl1990116
    @nl1990116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這集講得真的很好

  • @uv_shsh_l5467
    @uv_shsh_l5467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覺得縮圖標題太聳動
    憂鬱症真的不是這樣子的
    我親身經歷之後才發現以前這樣想的自己錯的離譜🥺

  • @fionacheng3614
    @fionacheng3614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呢集好好睇吖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4 года назад

      幫我訂閱跟分享唷

    • @fionacheng3614
      @fionacheng3614 4 года назад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已經訂閱了,我是來自香港的粉絲,非常谢謝您認真用心儘力的教誨,感恩。

  • @susiech6674
    @susiech6674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原来第二和第三'造就'了我的玻璃心。 会时常 提醒自己。。 谢谢你。

  • @小俞魏
    @小俞魏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以前父母思維比較傳統,有時管教制式嚴肅表達想法老爸會覺得在頂嘴沒想到父母從小管教方向會影響小孩子很大。像一般後天因素也會照就人有精神壓力,像我們說的反社會或多重人格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不一定是父母
      小時候很多事情是認識這個世界的概念
      但長大意識到之後
      其實是可以慢慢練習跟修正的

    • @小俞魏
      @小俞魏 4 года назад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是人都會有多種性格這是好還是不好

  • @gabrielle1626
    @gabrielle1626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我想要推薦給小粉紅跟酸民看 😂

  • @ladygraceck
    @ladygraceck 4 года назад

    人的心理是很複雜的。有憂鬱症的人可能合併其他層面(人格/道德/社會化)的問題,憂鬱症可能是當事人自我保護的策略,而非核心問題。心理遊戲、情緒勒索、道德偏執、⋯⋯都是用來操弄他人的策略。他人如果不究其真正的動機,直接順其意,使其可以輕易達成操弄的目的,就會陷入心理遊戲循環,相煎難了。

  • @lilirenl
    @lilirenl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也喜歡拿掉書封,免去零落鬆脫省麻煩

  • @brianhau8060
    @brianhau8060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很多壞人的定義都是社會給我們的..

  • @shuyuanhsu1749
    @shuyuanhsu1749 4 года назад

    喜歡書房系列,可以吸收到不同想法。
    以前一直納悶,為何下面的人很團結,長官會要挑撥離間?終於稍稍理解了。

  • @dianechen9937
    @dianechen9937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推薦一本書
    心理韌性訓練-德國心理教練帶你平靜面對每天的挑戰
    丹尼斯.穆藍納著

  • @wei-rungtseng883
    @wei-rungtseng883 4 года назад

    影響我生活最大的謬誤是「永遠相信自己的感覺」,看完影片覺得一定要找這本書來看,也讓我反省,為什麼要選擇最具敵意的解讀方式,讓自己和別人都不快樂?

  • @tt-kg9ny
    @tt-kg9ny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最客觀的世界觀,存在於熊仁謙的大腦

  • @孔令翔-l3y
    @孔令翔-l3y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非常認同~~~~~

  • @小米-x3z
    @小米-x3z 2 года назад

    真的是个好频道

  • @敬逸静观
    @敬逸静观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很好的分享,就是語速太快,聽起來吃力。
    若是講話速度慢些,可以傳達得清晰些。
    謝謝誠懇的心意。

    • @iseeyoga
      @iseeyoga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您可以自己調整影片的播放速率喔。這樣主講者,就不用改變了。

    • @naihsu3702
      @naihsu3702 4 года назад

      很多人都覺得説話速度太快了,主講者也不用調整一下嗎?

  • @王宣方-z8j
    @王宣方-z8j 4 года назад

    唉呦!這集講到心坎裡

  • @chu6822
    @chu6822 Год назад

    超讚!😊

  • @nas4799
    @nas4799 4 года назад +12

    朋友間談到政治最容易有二元對立…

    • @jinotis9371
      @jinotis9371 4 года назад +7

      通常會對立都欠缺思考,認為自己是對的,很少會遇到是針對事件來討論分析

    • @Lucy-m9s
      @Lucy-m9s 4 года назад

      同感!!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對談論的目標體有太重的刻板標籤
      或是只注重極少數他們做過的事

  • @travelnana
    @travelnana 2 года назад

    除了好人壞人還有怪人。 常常被說是怪人。

  • @nancylemon9446
    @nancylemon9446 4 года назад

    凡殺不死你的讓你更脆弱,信任你的感覺,還有世界是好人与壞人的戰爭

  • @BB-yn6dh
    @BB-yn6dh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這集100分🥰

  • @tinsiubun
    @tinsiubun 4 года назад

    這眼鏡襯上去好cute!

  • @アルフレッド-o4s
    @アルフレッド-o4s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那請問遇到真的有惡意的人該怎麼處理?有時候不是你假裝沒事,對方就會放棄攻擊你,這時候該怎麼做?

    • @yunjuwang7205
      @yunjuwang7205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他說的,包括這本書非絕對論。
      多聽多看。不要擔心。

  • @marywu2387
    @marywu2387 4 года назад

    學習運動跟運動精神,讓自己更強壯

  • @5658-v8t
    @5658-v8t 2 года назад

    看完這本可以當輔導老師了

  • @澈嘯
    @澈嘯 3 года назад

    遇到困難副本 避開他就好:X
    遇到困難副本 要加強裝備:O

  • @李蔡慧貞
    @李蔡慧貞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您說話太快,又沒有字幕,我聽得很吃力,可是我又想要好好聽,好好思考!

    • @GW-oz9sf
      @GW-oz9sf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有字幕,RUclips也可以放慢速度

  • @alanh7480
    @alanh7480 3 года назад

    基本上會來頻道看的人有意識到自己的狀況。反而.....那些裝睡的人是叫不醒

  • @常被叫成有成的成有
    @常被叫成有成的成有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這個髮型比較好看 讚

  • @yj2634
    @yj2634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血清素確乏先天遺傳會產生憂鬱症,不要狹隘下定論,要積極就醫服藥控制會有所改變!不能直接用玻璃心或不夠堅強看待,會有嚴重後果!

    • @JLG5ever
      @JLG5ever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問題是那些人大多數都覺得自己不需要吃藥。

  • @106貿4陳巧林
    @106貿4陳巧林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其實這些我都知道,可國中的我被老師叫去死,她叫我不要參加畢旅。我都知道,我成績不夠好,如果我成績夠好,老師就不會對我這樣。後來我長大了,很多東西不是數據可以解讀的,數學可以,機械可以,但情緒和人不行,人性並不是數據可以解決的,情緒亦是如此,有時,還是要了解事情因果。玻璃心是個很傷人的字眼。請大家不要互相批評喔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老師對你不好的原因是因為成績嗎
      還認真叫你去死= =
      好驚人的師長

    • @106貿4陳巧林
      @106貿4陳巧林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 爸爸是醫生,有次他終於罵了一句,沒錯,我就是喜歡成績好的。有時渴望的,終究得不到,就讓自己釋懷

    • @楊咩咩-m7m
      @楊咩咩-m7m 4 года назад

      雖然不容易,但是恭喜你看的懂看的清,以後你會更有成就

  • @sistersister5385
    @sistersister5385 3 года назад

    好人壞人最難克服

  • @RA-cy3ls
    @RA-cy3ls 4 года назад

    可以講 有關家庭衝突的相關話題嗎? 謝謝

  • @美德冒泡
    @美德冒泡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熊大。可以教我們如何多元思考嗎。看再多書,看再多例子。只要一不小心掉入二元思維,就容易偏差。

    • @GW-oz9sf
      @GW-oz9sf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多元思考🤔
      我想最基本的
      就是從不同立場思考答案
      有沒下過棋?
      下棋就很像是思考
      你可以傻傻的跟進
      也能設局捕捉對方動態
      或者預判對方意圖
      多練習,就會慢慢的變好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思考怎麼呈現

    • @美德冒泡
      @美德冒泡 4 года назад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還是得多看你的影片,慢慢學習

  • @LovEyou1314999
    @LovEyou1314999 4 года назад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shriebrown3500
    @shriebrown3500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所以我們越保護環境,環境就越玻璃心。環保觀念很好,但是全世界搞環保的人都做得太過分了。不環保的人就政治不正確,但事實上,我認為搞環保的會搞到我發轟,得憂鬱症。

    • @vm0u4gji3
      @vm0u4gji3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也許跟環保不環保不一定有太大的關係,是有些推廣方式可能會造成您的不適。受眾有很多種,推廣的人也很多種,也許可以嘗試找找看哪些推廣環保的方式是適合您的,套用在各種事物也都一樣。只要越來越有意識的生活,比過去的自己更進步,都是很棒的🌱

  • @沈娃娃-b6n
    @沈娃娃-b6n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個人最難克服的是3。最不喜歡的是2

  • @beckychuan1031
    @beckychuan1031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說話可以在放慢一點⋯開了慢速0.75 才聽懂😂

  • @osera4284
    @osera4284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遇過一次以後就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 @kidd95d07
    @kidd95d07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我覺得熊大很解得很好,另外我也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好了。
    我想用知見心理學(Psychology of Vision)的角度來分享。
    如果在對談中,談到黑人白人的問題(這邊以歧視為例子)時會讓當事人激起異常大的情緒反應,代表當事人有著這類的創傷,也就是說,當事人曾經有過被歧視的過往,所以當他接觸到到黑人白人相關問題時,他總覺得對方一定在歧視自己、或是口出不恰當的言論,但真正原因其實是自己有問題,因為你穿白衣服,路人在罵穿黑衣服的人很醜,你一定不會覺得對方在批判自己,因為你是穿白色不是穿黑色呀。
    所以,用知見的角度來說,能夠把你激起劇烈情緒反應的事件,通常都代表你內心深處有事件被觸發,這時要好好內省,觀察自己的心怎麼了,去找到因,這才是最重要的,而這個因,大多可能來自小時候的童年家庭或過往。

  • @chanan0314
    @chanan0314 3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想了解為什麼只要談感情都會讓我的情緒起伏很大,如何改善

  • @hiphopmusic25
    @hiphopmusic25 4 года назад

    比較好奇,如何增強抗壓性以及碰到玻璃心的人該怎麼辦。

  • @eleeli17
    @eleeli17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有些人的真實意圖就不是良善的
    還要忍氣吞聲聽他繼續說下去嗎

  • @hengkarng6824
    @hengkarng6824 2 года назад

    希望可以继续出影片。😢

  • @5cmfinn
    @5cmfinn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想聽聽熊仁謙說村上春樹的《沒有色彩的多崎作與他的巡禮之年》,感覺裡頭的故事值得探討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挖屋

    • @5cmfinn
      @5cmfinn 4 года назад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表示挖屋找書中,還是台語我有的意思 😂😂

  • @angrysylvai3323
    @angrysylvai3323 3 года назад +4

    你真的認識憂鬱症嗎?如果有能力對抗創傷就不會是憂鬱症了!

    • @GW-oz9sf
      @GW-oz9sf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多數能夠從憂鬱症站起來的人
      都是講一樣的話:
      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
      定時服藥、轉換想法、不要死腦筋
      但問題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為什麼一堆憂鬱症患者做不到?
      說真的不是不能,是不想!
      不但不想,還會推開幫助的人
      自怨自艾、自以為是、自以為聰明
      所以不是沒能力⋯
      是堅決認定不要有能力
      我就爛、我就有病、我就垃圾廢物
      反正我爛命一條、死了也沒差
      任何事情都引不起興趣
      我什麼也不想⋯
      講白一點,過太爽了啦
      在戰亂國家
      要能存活、有乾淨飯吃、不生病
      都是一個奢求!怎麼人家不會憂鬱症?
      反觀先進國家太自由太爽了
      有乾淨東西吃、有床睡、有人講話
      沒人殺你、沒人見你一次揍你一次
      揍到你鼻青臉腫、手腳骨折等死
      憂鬱症這種可笑爽病
      就不要講出來讓人笑了啦
      就跟糖尿病一樣都自找的蠢
      爽人才會得到的病,真的可笑

  • @nanazhang5270
    @nanazhang5270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被精神虐待长大的。父母对儿子和女儿截然不同的态度到现在对我都还是一种刺激。我被母亲贬低,打压,忽视,冷暴力许多年。直到我逃到南半球。却没想,几天前她一句话又把我勾回所有不快乐的记忆里,很多我都以为我忘记了或者不会再对我有影响了...结果又陷进准抑郁状态,好可怕,我该怎么办?!

    • @uranus4U4
      @uranus4U4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有去找專業的諮商師嗎?這不是你的問題。但的確讓你有所困擾。

    • @GW-oz9sf
      @GW-oz9sf 3 года назад

      你長大了沒?
      你都能逃到南半球了
      照著鏡子看清楚你自己!
      你已經長大了
      不是以前那個任人宰割的小孩
      面對那些垃圾人、垃圾話
      請記得反擊!不要縱容垃圾存在

  • @Liu_01301
    @Liu_01301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我下意識常幫別人想,幫別人找藉口,說服自己可能誤會了,可是自己卻不被別人寬容,有時候很累.....
    你講出了我對反骨事件的看法
    我真的覺得美國的黑人來要求台灣的人不要這麼做,不看背後的原因,只看表面
    我們也太放縱別人的文化來影響我們的文化,那我們的語言文化自由多元的部分誰來尊重我們?

  • @bookeat8518
    @bookeat8518 4 года назад

    報到!

  • @0919peter
    @0919peter 4 года назад

    很累,要按照潮流,遵循專家說的活著,舒適圈 阿德勒 原子習慣 .......不管做什麼都是錯的,不夠好。
    到底要怎麼好好講,講了有用嗎? 反正又講不贏?
    常常會有這樣的想法出現,甚至自傷,看書也沒用吧?
    不,或許看書有用吧? 這樣書商賺錢,不. 不夠 ,要諮商吧? 這樣諮商師賺錢
    有用處嗎? 不管結果如何,必須承認是自己的決定吧,
    是我自己要決定的,沒有人逼你,也沒有人有義務了解你。
    他們只是在做他們能做的事情

  • @53ny
    @53ny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請問熊老師,我聽說人一生的福報是有上限的,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超越其上限,這是真的嗎?

    • @GW-oz9sf
      @GW-oz9sf 4 года назад

      福報為什麼有上限?
      但不為了福報而作出的行為
      才會真的有福報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一聽就是假的XD
      但你很容易用各種事情去相信他是真的
      比如你不順遂 失敗了 挫折了
      就歸類給福報上限
      這樣很鴕鳥

    • @53ny
      @53ny 4 года назад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原來是假的啊,謝謝熊老師回答.

    • @gkgkyy3
      @gkgkyy3 4 года назад

      若妳是要那種幅報?
      不是只有努力而已...
      還要自律!!
      努力只是代表你在這條路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