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五個研究生,就有一個休學?憂鬱、焦慮纏身的研究生,到底有多辛苦?|志祺七七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6 июн 2024
  • 🛌 日本製BrainSleep腦眠科技枕:為現代人睡眠時間較短而研發的選擇
    📌 支撐力良好
    📌 涼爽散熱、濕氣不聚集
    📌 可完全清洗乾淨、減少過敏原
    🛌 把握剛入睡的黃金90分鐘就靠他,快點來看看吧:
    r.zecz.ec/jMUZ
    #腦眠科技枕 #BrainSleep腦眠枕
    本集廣告與「BrainSleep 台灣總代理:SingleStep 聯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播出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團隊製作,不代表「BrainSleep 台灣總代理:SingleStep 聯智股份有限公司」立場
    ---
    🌟 English subtitle (auto-translated) is available.
    👬 如有業務需求,請至官網瀏覽「服務方案與說明」:bit.ly/2ZCQ5Jh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bit.ly/77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bit.ly/2ZpclGS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IG : / 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bit.ly/shasha77_fb
    🔥 加入志祺七七團隊: bit.ly/3pi8zrE
    【 志祺七七 Podcast 】
    🎧 Apple Podcast:apple.co/3sQ7jyH
    🎧 Spotify:spoti.fi/3Nu4jzH
    🎧 KKBOX:bit.ly/3sSRJlL
    🎧 RUclips Podcast 頻道:bit.ly/3PAd6Ca
    # #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59 【腦眠科技枕】廣告段落
    01:43 為什麼要念研究所?
    02:47 惡夢之一:找不到指導教授
    03:44 惡夢之二:養不起自己
    04:30 惡夢之三:做不好研究
    05:27 惡夢之四:改不完論文
    06:27 是研究生,還是廉價勞工?
    08:08 現今制度下,教授也是被壓榨的對象
    09:05 我們的觀點
    10:39 提問
    10:57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偶陣雨
    |腳本:偶陣雨
    |編輯:Wei
    |剪輯後製:歆雅
    |剪輯助理:ㄚ瑜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別再問我什麼時候畢業!網友熱議研究生最怕遇到的10大惡夢 - 網路溫度計:is.gd/yTlhgn
    → 畢業了沒?論文寫了嗎?不要再問了!研究生的十大地雷禁句 - 網路溫度計:is.gd/VJ6Yox
    → 該不該唸研究所? 網一面倒:沒理由不讀 - 聯合新聞網:is.gd/Jjg1q0
    → 為什麼要讀研究所?念研究所的目的、好處、薪資差距 - TKB購課網:is.gd/hG6qoM
    → 念研究所後,薪水有差嗎?4大數字,掌握研究所最新趨勢 - Cheers雜誌:is.gd/qk8WhC
    → 研究生必讀:進入研究所前該建立的心態|研究所學什麼? 真有必要讀嗎? - Tiff Lin@Medium:is.gd/ydmsLQ
    → 教授也有KPI!產出論文比輔導學生更受矚,師生關係變尖銳? - 天下雜誌:is.gd/nQKV99
    【 延伸閱讀 】
    → 台灣碩士為何要寫論文?歐美研究生不寫論文怎麼畢業? - 天下雜誌:is.gd/n9AilY
    → 台灣高教人才斷層危機!中研院報告直攻三大要害 - 遠見:is.gd/SEp1Uy
    → 教學升等難/做研究才是正途?台大教學升等掛零 教授:開小門是「制度墜落」- 聯合報:is.gd/vWf9hP
    → 博士生存戰/讀16年才畢業、台大年休學900人 博班2大黑數虛耗高教資本 - 聯合報:is.gd/aPPiNV
    → 台大慣老闆/指導教授變「包工頭」 研究生辛苦成果被陌生學者掛名捧去 - 聯合報:vip.udn.com/vip/story/122866/...
    ※ 影片中部分影像素材來自 Shutterstock、Envato與 Midjourney 。
    \每週7天,每天7點,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 如有業務需求需要聯繫,請洽:hi77@simpleinfo.cc
    🔴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2 тыс.

  • @shasha77
    @shasha7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3

    【公告】
    今天影片的收音有點瑕疵,不小心錄到了一些雜音,聽起來可能會有一點點干擾,真的很不好意思!
    ------
    🛌 日本製BrainSleep腦眠科技枕:為現代人睡眠時間較短而研發的選擇
    📌 支撐力良好
    📌 涼爽散熱、濕氣不聚集
    📌 可完全清洗乾淨、減少過敏原
    🛌 把握剛入睡的黃金90分鐘就靠他,快點來看看吧:
    r.zecz.ec/jMUZ

    • @chenlight
      @chenlight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我是一個出社會8年後,
      回去補學歷的人,上個月剛畢業,
      準備去研究所玩。
      職場上我掌握了某些東西後才回去的,
      而且也先唸了一學期的研究所課程,
      共12學分。也就是我剩18學分。
      我體驗下來,
      很多時候是我在主動,
      老師是完全跟不上我的,
      這導致他們根本壓不住我www
      所以我唸的很快樂。

    • @user-kf7tx4tz8f
      @user-kf7tx4tz8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怎麼辦 沒有送一些福利 我不會原諒哦!

    • @sevenbictsmotorsport
      @sevenbictsmotorsport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創新設計系,
      不用投paper
      兩年內參展3次即畢業
      推薦給各位。每月研究室case接滿,每月可達6~8萬。

  • @user-wq4ig8ut7m
    @user-wq4ig8ut7m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17

    我是四大理工科研究所的休學生,最多同時需要幫忙三個計劃,同時還要當助教改作業監考,並幫忙教授準備給新進新生的課程且授課。對於自己的課業與研究根本沒有時間,看著自己研究進度與別人的落差,以及每週meeting教授給的壓力,就在某次實驗延畢學長背後捅刀的情況下,我決定休學了。這一連串的事情使我憂鬱,人生也走向低谷,很謝謝在我跟家人傾訴我的決定時尊重我的決定,讓我還能退後一步看看這個世界。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運氣,願大家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的擁抱。

    • @user-gl2vv3ho4d
      @user-gl2vv3ho4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休學是假議題

    • @user-tk2tk1wu9c
      @user-tk2tk1wu9c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

      讚啦。希望你之後 生活也開心 活的開心較重要

    • @luthuthu
      @luthuthu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有些指導教授喜歡壓榨研究生的陋習時有耳聞 但這陋規多年來也依然持續存在?

    • @tilldowndusk5137
      @tilldowndusk5137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願你也能被這世界溫柔擁抱

    • @li-hanchen4526
      @li-hanchen4526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拍拍 你不孤單 我十年前讀四大理工時也遭遇學長霸凌 與教授不合 憂鬱等事情 好在精神科醫師鼓勵我不要放棄 勇於跟老師溝通 事情慢慢好轉 最後我還是有畢業 雖然研所幾乎吸乾我的精力 畢業後有2年多只能在家讀書考公職 後來還是決定出來工作 現在在職場上雖然沒什麼大成就 但是至少工作不討厭 也和同事處得不錯 慢慢在想人生下一步 有時候人生就像飛機飛入亂流 你永遠不知道何時能走出來 但是慢慢接受自己的無奈與現實 一定會慢慢好轉的 加油

  • @MTMTMT_
    @MTMTMT_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5

    看完太激動不小心打太長了……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甚至會影響臺灣的國力與未來的國際影響力。以我在的生命科學及醫學研究領域來說,普遍存在幾個很大的問題:
    第一、 大學研究單位經費缺乏多元管道,仰賴國科會經費來源。
    第二、 研究經費過少且不穩定,研究計畫難以執行。
    第三、 研究環境缺乏博士、博士後研究人員,難以與國際競爭。
    第四、 基層研究人員薪資過低,研究環境過於艱難,導致人才外流。
    第五、 市場撐不起人才,人才流出撐不起市場。
    第六、 成立工會,從照顧基層打破循環。
      這是一個可怕的循環,臺灣因為沒有大型生技公司能提供大學端研究經費,導致大學的研究經費都來自國科會。但國科會其實錢也不多,加上人民很看重國家經費換到的結果,導致國科會前幾年推資訊研究,然後推疫苗研究,然後推 AI,換來換去,經費互相排擠。這樣的狀況下,教授們為了「騙」到經費,硬是把自己的研究內容與國科會推行的東西湊上邊,寫出很多不倫不類亂七八糟的計劃。然後國科會還能開記者會說又花多少錢成立尖端研究中心,但其實這些中心的老師其實主力都不做這些研究。我問你,如果你的研究室過去五年都沒拿到錢,這時候拿到一年期計劃兩百萬,你能做甚麼尖端研究?當然是先拿錢去還欠廠商的材料費、還其他研究室借的經費、還動物中心儀器中心的欠款、添購早就該買的基礎儀器、好一點的老師會補償學生一點研究薪水,這樣算下來兩百萬還不夠花呢!2020年為了因應新冠肺炎,當時的科技部花了 1.85 億聯合台大陽明成大長庚等成立「防疫科學研究中心」。現在也有立委問說錢花了研究成果在哪裡,我跟你說根本沒有研究成果啦,業內的人就看得懂當時能用的研究就只有幾個團隊而已。那筆錢台大先拿了一半其他剩下大家分,分到各校後大佬先拿大部分,剩下個一千萬給十幾個教授分,每個老師只能拿個一百萬。阿一百萬能幹嘛啦,人事費、耗材費、儀器費,根本啥都買不了多少。這些窮得要死的研究室都久旱逢甘霖,早把錢拿去救命了,可能核心儀器壞了好久都沒錢修。這樣的情況怎麼可能用研究救國?怎麼開發疫苗?怎麼撐起國家的尖端研究?但話說回來你能怪那些老師嗎?沒研究經費是事實。
      於是我們來到第二點。先講解一下大學研究室的結構。在研究單位裡,無論是中研院、國衛院、公立大學、私立大學都以系所或是研究中心為單位聘請教授或是研究員。這些研究人員的經費可以分成系所給的、大學或是研究中心給的、國科會計劃經費、國衛院等機構計劃經費等等,但說來說去這些錢都是國家的錢往下分配的,很少有企業贊助的。於是教授們每年都要撰寫「研究計劃」向國家申請經費,這個計劃可以是一年期、三年期或是五年期,可以是個人計劃或是合作型計劃。多年期計劃在每年都設有考核點檢視你是否達到進度。而計劃的「審核」也是很多弊病的地方,臺灣本來就不大,細分之下每個領域可能也就一百個研究人員,互相審來審去都馬知道是誰,這當中的問題先不說。更嚴重的是審核標準通常是「應用性」,白話文就是如果國家給你每年一百萬,你最好可以成功治癒癌症哈哈哈。問題是科學的發展向來都不是從應用性出發的,大多的重大科學發現都是從基礎研究出發的。像是這幾年突飛猛進的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 就是從研究細菌防禦開始的(請問你會在意細菌如何抵抗病毒嗎?)。然而基礎研究都必須長時間支持培養,可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如果整天希望科學拿出點「成果」,根本是揠苗助長可笑至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當你相信這個研究人員且聘請他為國家開發研究時,讓他安安穩穩的花時間鑽研就是最有效率取得研究成果的道路。
      研究經費少的研究室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人才招募。我們都知道人才就是最大的資產,而臺灣目前的研究第一線多為碩士生,幸運一點的有博士生。博士後可謂日本壓縮機非常稀少。薪資是最大問題之一。國內最好的博士生學程該屬中研院國際研究學程(TIGP),2002年成立時博士生薪水為三萬多元,是當時的最高紀錄,當時博士生大多領一萬元或以下的補貼。時至今日二十年後,你猜 TIGP 博士生一個月領多少錢?答案是三萬六千元。你可能會覺得碩畢領三萬六很好啊,但這個數字需要扣除每個月五千元的學費支出,最可怕的是這三萬塊就是你未來五年的薪水。從二十五歲到三十歲做著一份隨時壓力爆棚沒有休假、薪水不會漲的工作,這絕對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更可怕的是,三萬算好的了,臺灣博士生領著兩萬八、兩萬二、一萬六、甚至六千的到處都有,你真把我唸博士班當成追求夢想不用吃飯?在這種環境下,願意念博士的人迅速消失,更不要說博士後研究人員。於是教授們被迫以碩士生為主力,與國際大國競爭科研。碩士生有個缺點,他們大多只念兩年。而且第一年太菜,通常第二年才是生產力的開始,然後學生就要畢業了,當然畢業後也不可能留下來唸博。
      於是進到第四個問題,人才流失。你說我說來說去都在嫌錢少,國外這麼香你幹嘛不出國?沒錯,於是那些臺灣教授們努力培養的優秀碩士生就出國了。不是我唬爛你,至少生科和醫學的臺灣碩士生出國都很強,強大的手做能力配上一點奴性,還有亞洲人的溫和與民主世界的創新能力,哎呀超讚。這些人一旦跳進出錢不手軟的歐美研究機構,你覺得有多少人會「學成歸國」?於是這些人成為其他國家的堅強生產力,臺灣白白幫別人訓練人才,國內教授卻都苦哈哈。為了解決人才不足的問題,政府也有提出「新南向」之類的政策,試圖延攬菲律賓、越南等國的人才加入。但說實話,臺灣大多的研究機構根本不國際化,連個廁所標誌都沒有英文更不要說文書作業或是系辦秘書根本不會講英文。在一個不國際化的地方塞入國際學生當成國際化 KPI 不但是個笑話更是悲劇,但這是另一個問題了。回到人才流失的部分,其實很多優秀的年輕學者還是有回到臺灣任教,當時的科技部也有提供如哥倫布、玉山等高額經費的計劃延攬人才回台,但很多這些老師回到臺灣也是面臨有錢沒人的窘境,拿著高額的經費只好自己挽起衣袖做實驗,看著難以達成的 KPI 壓力山大。
      薪資過低與人才外流帶來的效果就是研發能力低,也因此臺灣的生技產業大多沒什麼創新能力。做做相似藥之類的或是代工蛋白質生產。有時候全力衝刺做出個疫苗還要被砲太慢沒效,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經費跟規模,臺灣能這麼快做出疫苗真的是奇蹟,裡面一定有很多研究人員的血汗。沒有創新也就沒有大公司,打開臺灣的生技產業公司列表,混雜亂七八糟跟生技無關的企業不說,裡面大多又是國家經費支持的公司,像是國發基金的「台杉」或是國民黨執政時期自己也有的一些國發基金公司。也就是說從人才供給到營利模式,臺灣都沒有形成循環成長,而是無底洞的吃國家經費,而且還環境越來越差。臺灣的生技公司根本請不起博士,薪資低的可憐,還嫌你學歷太高薪水太貴。
      最後,我們必須談談未來,這些問題能解決嗎?我覺得很難,但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吧)。首先,政府跟人民要先改掉給錢就要看成果的壞習慣,至少忍耐個十年再抱怨。再者大幅提高研發預算,從 GDP 占比 7% 拉高(日本 12%;韓國14%;美國15%),再者鼓勵多年期計劃。教授部分,該換掉的就換掉,該退休的就退休,鼓勵年輕學者回國。薪資部分,助理教授薪資提升至十五萬元,博士生收入提升至每月五萬元,碩士生薪資兩萬元,同時輔導各校成立工會並修法納入研究助理、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須以勞基法保障這些研究人員並改善研究環境。這些改變應該可以在五年內看到效果,更多的人才將選擇留在國內,臺灣才有機會以這些人為生力軍闖蕩國際。當然,生技產業也必須推動改變,但這是另外一個重大議題了。大環境如果進步了,教授有了錢有了博士生壓力也小了,博士生有了工會保護老闆也比較不會欺負了,於是台灣的科技實力就又提升了。
      工會真的是很重要很重要,全國目前僅有台大有類似的工會,而博士生、碩士生因為沒有勞雇契約很難被勞基法保障。但沒有勞基法保障的老師學生關係太容易權力不對等造成碩士生要幫老師遛狗的亂象。在校園中或是北中南分區成立工會,納入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研究助理,保護好這些台灣重要人才!

    • @maynard_1024
      @maynard_102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沒用的,政治人物還是寧願把錢拿去選前大撒幣,也不會願意給大學和科研太多經費的,畢竟做科研的沒多少人,換不到多少選票。

    • @hhorace_hsu
      @hhorace_hs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寫得很好~
      根本來說 很多民眾不尊重專業 也不了解研究的不可預期性
      於是就會選出同樣的立委、民代 要求教授在一兩年內就端出世界級的應用成果
      如果做不出來就是教授尸位素餐 再轉頭說國外研究成果多厲害多好、台灣怎麼這麼爛
      普遍民眾對於什麼是「做研究」 都沒有正確的認知

    • @hi-zm1gr
      @hi-zm1g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激動到寫了個短論文

    • @user-od7dn7zb9u
      @user-od7dn7zb9u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本質上 這就是人才被歐美吸走了.......
      這種惡化會越來越嚴重

    • @Shiba-Inu_626
      @Shiba-Inu_62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認真讀完後超級認同,用清晰嚴謹的方式敘述問題並給一個合理的提案,我也在科研領域工作只能說滿滿的心聲

  • @user-qi4gl4bs9h
    @user-qi4gl4bs9h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04

    作為一個人文領域的研究生,真心覺得除非你心中有個強烈到非你來說不可的關懷或是題目,或是立志要當老師或公務員拿碩士的加分或加給,不然到職場累積工作經驗會是更好的選擇,畢竟如果只是喜歡讀書的話,工作之餘也可以讀書,不需要用研究生這個身分來強迫自己讀書。

    • @GTcoverArthur
      @GTcoverArthur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9

      公務員碩士只有加分沒有加給 除非是教職

    • @user-qi4gl4bs9h
      @user-qi4gl4bs9h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GTcoverArthur 感謝提醒,已經修正了

    • @hghjv6304
      @hghjv630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文領域的研究所算是簡單的了,機械所直接塞給你高等材料力學、高等熱傳學、高等工程材料,還要做ㄧ些比大學更難的研究

    • @hohoho_KJay
      @hohoho_KJa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文學士拿商管碩路過,覺得這是可以考慮的一條路,後面求職加分也順利不少。

    • @maynard_1024
      @maynard_102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2

      沒錯,做研究要有新知識產出,不只是光讀書就可以的,沒idea的時侯,讀再多也未必對發表有幫助。

  • @user-wade_liu_rome
    @user-wade_liu_rom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7

    大學寫論文時親眼所見:一個相貌出眾(平面模特)、品學兼優(書卷獎)、外文能力很強的博班學姐,口試提早通過、論文提早寫好了,只因為教授在外面開公司,硬生生被留了九年才畢業(完美的低薪公關兼特助太好用)。

    • @ZhiziKnowHow
      @ZhiziKnowHo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2

      9年...

    • @irissunshine1958
      @irissunshine195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6

      呵呵呵 垃圾教授還真不少

    • @user-pn8dm1mn5v
      @user-pn8dm1mn5v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8

      清交很多教授都偷開公司🙂

    • @sean5608
      @sean560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7

      這裡面還有沒有夾雜me too啊?

    • @chickenrice6606
      @chickenrice660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0

      那學姊真的太單純,幫教授做事本來就要有所保留,就是要在有點爛和還能用中間徘徊。

  • @user-sg7pp1lc7f
    @user-sg7pp1lc7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32

    身為一個下個月底就要口試正在撰寫畢業論文的研究生。
    要不要念研究所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每個人的個性、選擇的領域、指導教授、負責計畫都會造成不一樣的結果。
    以我個人的經歷為例,我的指導教授是我大學就認識的老師,他做事嚴格、認真且高標準。在他下面工作老實說非常辛苦。我碩一開始就同時要獨立承擔計畫、擔任助教、幫學長做實驗、管理實驗設備、帶專題生…等一大堆做不完的事等著我。週末、連假、過年待在實驗室對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為此我到兩、三個月前也產生內分泌失調、失眠等症狀,現在每天都要依靠藥物才睡得著。
    但要說這全部都是壞事嗎?那也不見然,第一我們老師很認真而且相較於其他老師他對於學生的薪資也寬裕了很多。第二待在我們實驗室的研究資源也是相對的豐富,做研究基本上都不太需要為預算感到煩惱。第三我也同時在這段期間學到很多知識和經驗。
    如果真的要我給建議的話,我只能說調適好自己的心態,以及做好時間管理真的很重要。另外,學歷真的不是萬能的,他只能幫助你找到第一份工作,但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經驗與知識,可以幫助你一輩子。
    最後,我要回去寫論文和做實驗了,各位研究生加油!😂

    • @user-yt6nz8ex3l
      @user-yt6nz8ex3l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你下個月就要口試,怎麼現在還在寫畢業論文? 不是要做簡報了嗎?

    • @user-sg7pp1lc7f
      @user-sg7pp1lc7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user-yt6nz8ex3l因為事情真的太多了,前面都在做計畫和實驗。只能說實驗室生態不同啦,在一個月內將計畫內容整理成論文並完成口試,已經是每年常態了。我已經一天work 16小時以上連續兩週了,習慣就好😂

    • @user-yt6nz8ex3l
      @user-yt6nz8ex3l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user-sg7pp1lc7f 你超強,我一個月要做完的話會崩潰。

    • @user-sg7pp1lc7f
      @user-sg7pp1lc7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user-yt6nz8ex3l 我兩年來因為實驗崩潰無數次,說真的開始寫論文這一個月是我這兩年最幸福的時光,因為至少知道該怎麼做,我現在每天都告訴自己加油已經在倒數了

    • @user-yt6nz8ex3l
      @user-yt6nz8ex3l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user-sg7pp1lc7f 一起加油。我剛丟口試簡報給指導,看他要不要再開個Meeting。

  • @WhoisSupernerd
    @WhoisSuperner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34

    台灣應該有個平台讓研究生匿名評價指導教授,有很多事情進去前是很難知道的

    • @mhchang1555
      @mhchang155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3

      太難 因為通常研究生每年就1-2個,匿名難度太高

    • @user-sv5bh8cp5i
      @user-sv5bh8cp5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3

      可以匿名,但100%被抓出來

    • @x1024ify
      @x1024if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3

      老師連Dcard PTT都會看,之前還有教授去告在PTT上面留下評論的學生

    • @WWangW
      @WWang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大陆以前有个导师评价网,不过现在已经被取缔了

    • @user-ghostgoat
      @user-ghostgoat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而且教授都學術近親繁殖,師師相護,難難難

  • @hhorace_hsu
    @hhorace_hs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1

    我投稿的題目終於作成影片了😭😭
    志祺七七團隊整理得蠻完整的
    可惜沒有提到我最想講的「教授的退場、淘汰機制」 其實也跟教授的升等機制有關
    今日評量一個教授的好壞 其指標完全建立在「學術成就」上:發表/被引用的論文數、產學合作、計畫成果、專利數等
    今天公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 也幾乎只看一所大學的學術產出
    因此 在沒有任何一個指標能衡量教授「帶研究生的能力」時
    很會教課、很會帶學生的、不願意勞役學生的教授可能因為論文點數沒達標而被解聘;
    所有計畫、實驗、產學都強迫學生做、習慣壓榨學生的教授卻比較有機會拿到終身聘
    與此同時 學校也把「學術能力」做為聘任新教授的首要需求(因為學術能力強才有機會多發論文、提高學校排名、爭取更多經費)
    因此 自然而然學校便充斥著不太會教課、很會指派學生做事的「慣」教授
    除非出違法(挪用公款、性騷)、意外(事故、鬧自殺、上新聞)
    不然學校也完全沒有權力解聘「不會教課(教學意見分數低)」、「不會帶研究生(多次被反應不合理勞役學生)」的"終身聘"教授
    (白話文:教授再爛、再慣、再惡名昭彰,只要不違法都沒事,沒有淘汰機制)
    同時,學校每年錄取滿研究生(通常是每個教授能收的人數總和)、且不慣的好教授會先收滿的情況下
    再爛的教授也會有新研究生進去當奴隸 只要教授願意收
    總結來說 學校目前沒有「篩選出合適教授」的規則、也沒有「解聘不適任教授」的機制
    (這裡的不適任對應到的是普遍對「老師」的期待,包含教學能力、指導學生能力等
    (教授仍是老師,只會做研究的學者應該去當研究員!!!
    目前學校仍有很好的教授(看看推甄「放榜前」就收滿的教授們就知道了)
    但一日沒有建立良好的制度 「劣幣驅逐良幣」 早晚學校會只剩下「慣老闆」
    然而 就像志祺 10:09 說的 還在學的人不會賭上自己後續的畢業生涯反抗、已經畢業的事不關己
    如今我也即將畢業 只能無力提醒研究室後輩:快逃🤐🤐
    BTW 其實2012年就有人在批評學校「病態的」追求卓越的教師評鑑制度 reurl.cc/zYpWrQ
    包含「限期升等條款」、「論文發表績效條款」、「研究計畫績效條款」、「產學合作績效條款」、「限期進修條款」、「限期取得學位條款」、乃至「每週在校天數之查核辦法」、「輔導學生與招生績效考核辦法」、「教師 office hours 服勤考核辦法」等
    但10年過去,學校依舊使用同套標準在衡量教授¯\_(ツ)_/¯
    連教授相對有聲量的團體都撼動不了,小小研究生怎麼可能爭取再加入「研究生意見反饋」之類的標準?!
    各位還是早點離開垃圾學術界比較實際

    • @jengshiun-wang
      @jengshiun-wan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感謝補充分享!祝你畢業順利

    • @sty61010
      @sty6101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幫前實驗室夥伴推推,畢業加油!

    • @user-wf9wu5zh6t
      @user-wf9wu5zh6t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推推

    • @johnsonzhao9684
      @johnsonzhao968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推推

    • @rax8784
      @rax878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可能要分上下兩集才講的完

  • @Syen5200
    @Syen520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85

    台灣頂大碩博2+7給大家參考。實驗室規模加博後約20人,碩士的時候還沒有台籍博士班,老師每年產出正常,也不挑期刊發表。因為喜歡學術,做得題目也有興趣,雖然實驗室偏硬(個人每天上午7:30會到所上,早的話11:00左右會離開過凌晨離開是家常便飯,偶爾還會撐滿兩天才回家)所以就在原實驗室逕讀博士班。
    博士班第三年原先題目做得差不多了開始試探性地跟老師提發表,但是開始被花式打太極。一路拖到博士班第五年,中間被叫去寫一個產學計畫,還要獨立完成計畫內容。重點是因為簽署保密協議被要求內容不能再實驗室進度報告做報告,要報告還要另外做實驗室原先的work。原先平日的工時就長的不能再長了,為了在進度上跟得上週末也兩天都會至少各加班八小時。最後結案了,內容不是專利就是營業機密不能寫論文也不能列計畢業標準。因為真的在兩年就要超過修讀年限了,我在第五年有稍微跟老闆嚴肅的提要如何畢業的話題。結果老闆只撇下我手上的題目大有可為想要在發展幾年再發表的說詞,然後假掰的說可是畢業要有發表才行,要我做新題目。一路到第六年心理治療成為我的研究生日常,每天早上起床只要想起又要進到實驗室我就會犯恐慌,只能靠咬自己做痛刺激才能平復。面帶不好的臉色被老闆看到老闆還會自以為在開玩笑的嘲諷問候我是不是得憂鬱症。第六年末我把新題目趕完後,又來了。老闆說他覺得不有趣要補其他實驗,所謂的其他實驗,要做得量與原先做的根本一樣多,完全是在做一個系列的題目。做到最後一年又說那兩個系列要做軟體的模擬一路拖到畢業還沒有發表。
    最後怎麼畢業呢?要寫信跟教授們解釋實驗如何困難我們如何沒能把握好時間發表。讓教授們投票,是否同意你在未滿足畢業標準下口試。最後口試完了也畢業了。這麼說但也許有點得了便宜還賣乖,但是這樣子畢業對我而言真的非常的屈辱。無論是在做基礎科學的實驗室做了九年拿不出實際發表,或是明明已經燃盡熱忱用每週極不合理的工時做了全職研究生最後落得只能「走後門」逃跑這件事。
    畢業後即便對學術仍有熱忱也沒有實驗室會要一個九年窩在同一個領域沒有發表的博士,要進業界也少不了嘲諷。我也才意識到,我念完博士了,我也用我的熱忱和努力毀掉我的人生了。謝謝我的指導教授也謝謝我。也勸有研究熱忱的後進,想為了走學術讀博士還是出國去吧,要走業界有碩士就快逃了,沒有什麼更好的未來在等你。

    • @chickenrice6606
      @chickenrice660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所以你看 你看你的時間流程,你再看看上面的打三份工然後有人說他很閒的,那個真的是有他的意思的

    • @chien020
      @chien02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6

      真的,一樣同為國內博士畢業的人留言,我曾經在美國參加演討會時認識一個中國人在香港唸博士班,他看我在美國買東西吃東西在很計較價錢,他就問我說妳們實驗是沒有薪水嗎?,我說有阿,那他問我多少,我反問她薪水,他說大概一萬塊人民幣,我當時的薪水是國科會最高薪水12K(教授還表現皇上一樣恩賜給你的),他想了想問我說,你這樣有辦法生活!?,我才開玩笑的跟她說不然以為我在哭窮什麼XD,我就反問他你不用帶學弟或還是管理實驗室的行政工作嗎,他說不用阿,你又不拿教授的薪水幹嘛帶學弟,而且你們沒有請行政助理嗎?我上述這些行為都是在台灣實驗室常見的工作,但在國外不是,而且在台灣把這些人才當作學生,領學生的錢,但要做的是比工作多的事情,寫計畫,開會,產學合作,一堆事情,其中還不包含當老師的私人助理,老師自己社區辦活動還想要要求學生去幫忙。當然我還有聽過要請學生去搬家的,
      我覺得博士班大概念到4、5年之後心態都會怪怪的,因為狗屁倒灶的事情太多。薪水不夠多,事情一堆,社會把你當作學生,根本不會給你什麼尊重。能力太好也畢不了葉,能力太差也畢不了業。我十分認同如果想讀博士去國外讀吧,在台灣念得半死被當奴隸畢業才"土博",出去國外泡一下就變成洋博了,在國外當博士生薪水也比較多

    • @chickenrice6606
      @chickenrice660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chien020 中肯

    • @user-jy9bw3zz5x
      @user-jy9bw3zz5x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

      感同身受,甚至我休學後找的工作都不是原本學的領域,熱忱燒光後,就會開始厭惡原本的專業

    • @i17tw
      @i17t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說的真好, 7年20個案子的土博路過。

  • @KK81025
    @KK8102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04

    謝謝志祺的節目,有系統性的整理了一部分研究生的壓力的來源。身為一個即將口試與畢業的研究生,所遇到的問題比志祺所提到的更多更令人難熬。志祺所提到的那些狀況基本上都有遇過,一年級時也真的很想休學,還好有一群好同學互相鼓勵走過來。 曾經被其他科系的研究生質疑說你們怎麼可能那麼辛苦,但不同科系間的壓力面相真的都不一樣,就算是同科系,上面跟旁邊的人也很重要。 好的"上面跟旁邊"讓你人生起飛,不好的"上面跟旁邊"讓你實驗報廢 ,我就遇到這種狀況,做了一年多的題目就這樣報廢,換第二個題目還是因為人為因素做不太出東西來。 要說研究所的辛酸真的可以講很多,只能奉勸相讀研究所的人自己多想想了

    • @pineapple7686
      @pineapple768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作為一個寫了一篇萬多字的畢業論文就已經有抑鬱症狀的本科生,我非常佩服你們這些讀研究能捱到最後的人。口試加油,你可以的

    • @a545s
      @a545s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辛苦你了。作為即將畢業的研究生,也是很能體會研究期間痛苦的地方。好在我所處的實驗室有不錯的同學和沒有很壓榨的教授,所以算是相對輕鬆了。教授曾說不同實驗室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你沒加入過,是真的不知道其他實驗室是開心或痛苦的。個人建議有心想要讀研究所,請多看、多聽、多想。去思考你適不適合該教授的研究風格,以及多與當前的研究生聊聊。我想大家剛好有空都很樂意分享的。

    • @googlesir9622
      @googlesir962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也會有不得教授心的研究生,如何討教授開心也是很重要

    • @yuuu8523
      @yuuu852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即將口試與畢業的研究生+1
      我也是換了一次題目,然後第二個題目做不太出什麼東西,所以後期超痛苦😭😭😭 終於要畢業了(淚奔)

    • @jimmyhsu2997
      @jimmyhsu299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不好好思考就去讀只能說後果必須承擔

  • @user-my1on2zq5y
    @user-my1on2zq5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13

    作為土木系的碩士生,很感謝老師的傾囊相授,他本人不喜歡每週Meeting ,但是歡迎隨時約時間直接面對面問他,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地方,請他指導怎麼修正都會欣然幫我們改正,雖然他的課真的很硬、要帶的課堂真的很多,但是他從不會刁難,也很急著讓我們趕快畢業,希望我們趕快考取專業牌照以貢獻社會。總而言之,很感謝老師、研究所同學,讓我們能好好取得學位步入社會。

    • @Vayy
      @Vay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3

      這種師生關係感覺好棒!

    • @eva9980
      @eva998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我也感謝我的研究所老師,只要我們認真寫,她一定認真修改,絕不刁難我們,讓我們順利趕快畢業,可以晉級加薪,我覺得我非常幸運。

    • @user-gt1dp5un7n
      @user-gt1dp5un7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土木研究所在做結構等大地都要跑套裝軟體,現在我快學不會
      但工作需要用到,跑軟體老師也沒有提示或者是說看電腦學。。。。。

    • @mr_yeti
      @mr_yet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哪個學校哪個教授 求推

    • @user-my1on2zq5y
      @user-my1on2zq5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user-gt1dp5un7n 我們這間是做實驗派的,很少跑軟體 QQ 你要加油~

  • @jackson00111
    @jackson0011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2

    身為一個延畢一年的資工所研究生,曾經崩潰到想休學,寫了四千字的信準備寄給指導教授,這部影片完全就是我研究生涯的心境呈現,想過無數次畢業後一定要在網路上黑爆老師,但最後隨著人生邁入下一階段也就學會放下了。我很認同如今無法撼動大體制的無奈,但我也相信成為一個「好教授」是一種選擇。

    • @tinaou6283
      @tinaou628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 @user-pn8dm1mn5v
      @user-pn8dm1mn5v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實驗室奴工這麼好用

    • @user-zo3xv3tp4w
      @user-zo3xv3tp4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合法奴役

    • @Kim_JongUn_csie
      @Kim_JongUn_csi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yc1042 並沒有甚麼300起跳.....那都是極端值

    • @francisli6688
      @francisli668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如果是熱門科系+能力頂不只300,只是這樣的人很少

  • @nl1990116
    @nl199011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18

    我是國立大學文組碩士,我覺得我真的是很幸運,有找到好的指導教授,還供應我獎金讓我寫論文,雖然還是要一邊打三份工一邊念書寫論文,簡直是要死不活,中間還休學半年,寫論文寫到懷疑人生,寫寫停停,我自己都要放棄了,最後還是完成了15萬字的論文,極限畢業,結果是收穫良多的,但出社會也比別人晚了好幾年,跟時間賽跑壓力超大,所以我只能說....搞不清楚自己要甚麼,不要念研究所XD
    更:我不太懂打三份工作為什麼很閒哈哈XD"我又不是下面說我很閒的富二代,我要養活自己啊XD研究所念了4年才畢業,念的時候都是要靠自己,一份教授的工讀,一份醫院的工作,一份房仲業,當時一個月至少要賺2萬才能養活自己跟家人....不過寫論文的時候,是最後只剩一份工作,全力拚這樣~我學姐也是打了4份工(研究助理2個、1個家教、1個補習班),用了2年半畢業,沒有很閒吧~

    • @guan-weihuang4660
      @guan-weihuang466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好奇你念文組碩士的動機是什麼?
      是真的熱愛這個領域?

    • @user-bv2kt2jm9b
      @user-bv2kt2jm9b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
      歐化
      …一。,

    • @fatmanbig3559
      @fatmanbig355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有夠閒 還可以打工😊

    • @ynice9158
      @ynice915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2

      不是吧 要打三份工代表的是她真的很缺錢 不一定代表她很有空吧
      畢竟如果沒錢 就算沒空也要擠出時間來養活自己 才能談能不能繼續唸書

    • @user-dz8qr4jf8d
      @user-dz8qr4jf8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2

      @@jjohnnystwsss 說不定人家有經濟需求阿,在這邊講屁話的你『們』才是最閒的那個吧

  • @garryhsieh5933
    @garryhsieh593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

    八年前國立傳播碩士畢業,花了三年念研究所,真心覺得研究所很不好混,如果只想混個學歷,你真的可能混不到那張文憑(我們班好幾個人休學..)。光是小論文/大論文/資格考試就是很硬,平常教授上課常常聊天,擺明要你回家自己讀書,碰到一堆研究問題,沒有學長姐人脈你真的是求助無門。我大學時發現自己很喜歡鑽研學術理論和研究,以為自己可以輕鬆勝任,結果也是花了超多時間才熬過去。更不用說你如果和老闆關係不好,你能力再好也畢不了業,如果是得罪系上大尾教授,也沒有幾個年輕教授敢收你。給想讀研究所的人建議,搶一個心地善良不奴役人的優質教授(這個可能需要吃人品)、找一個好做的研究項目(主題不要太過冷門,教授也覺得好做,你懂的)、和系上學長姐/助教保持良好關係(碰到事時超重要)、放下不必要的堅持與自尊(千萬不要和老闆對著幹,他要整你太容易了),未來很長,所以順利畢業才是王道 XDDD

  • @5438ya
    @5438ya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57

    目前碩二正在準備口試,曾經為了做老師的計畫連續工作50小時,也有為了做當助教的教材連續一學期每天工時15小時,真的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學校每年都會有好幾個學生從系館掉下來,我自己都常常在想下一個掉下去的會不會就是我,為了畢業後加幾個臭錢讓自己的身心壞光光真的沒必要,最近老闆終於同意下個月讓我口試了,希望最後一個月可以順順走完,不要再搞我了

    • @maru6551
      @maru655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加油

    • @Max-hd1tr
      @Max-hd1tr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可以的!祝你一切順利👌👌👌

    • @longlong8556
      @longlong855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哪一間有人跳

    • @user-ff6yp7tg3d
      @user-ff6yp7tg3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8

      @@longlong8556 我只能說,只要有研究所的地方就會有

    • @___9S
      @___9S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3

      下個月要回來留言串報平安🥺

  • @sampopo123
    @sampopo12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4

    與其說跟老師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莊園主與農奴關係

    • @user-pv6dv1gx4p
      @user-pv6dv1gx4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打倒那該死的資本主義高牆!(共產反串

  • @rita33cool15
    @rita33cool1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3

    我的指導教授每年逼走一個以上學生,我提論文題目他永遠不滿意,提了半年多要我去收拾被他逼到修學的學生的爛攤子,還在說你要想清楚喔可能要做一年,但明擺著不選就等著沒題目🙄。
    實驗室流傳進實驗室要學會不用睡覺的傳說。教授會深夜11,12點跟你開會,然後說他早上起床(6點多)想看到修改結果。每天很難睡超過5個小時,發paper前連續3天沒有睡覺,我在馬路邊走都能走到睡著。
    薪水只有第一年有,第二年後說計畫資金變少,砍掉他不喜歡的學生的薪水,美其名是看performance 給,但要做的事一件也沒有變少🙄
    最後延畢一年,可能還是因為我不畢業,那一年就沒有人畢業,我同屆的和學弟妹不是被他搞到修學、轉實驗室、免疫低下病毒感染休息、或是延畢。
    研究所前2年胖了10公斤,最後一年,我也胃潰瘍,一年瘦了快20公斤,直接挑戰身體極限,呵呵。
    已經讀的是四大的研究所,但還是聽到一堆不把研究生當人的故事。

    • @user-zc4de8us8g
      @user-zc4de8us8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電控考研仔請教一下,所以能不能準時畢業,主要還是看教授不是看學校嗎?

    • @rita33cool15
      @rita33cool1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user-zc4de8us8g 沒錯,教授要願意讓你提口試,才能提口試,過了口試,還要修改論文到教授同意才算完成,也才會簽你的離校申請。
      所以選教授前絕對要探聽教授的風評

    • @ZhiziKnowHow
      @ZhiziKnowHo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麼push的嗎....

    • @e227765425
      @e22776542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有時候 一些 教授真的很… 唉 指導教授真的 比外界一些老闆 更噁心

    • @user-jf4of8ty1f
      @user-jf4of8ty1f 2 дня назад

      不念尚大

  • @user-qw5jd8eg5o
    @user-qw5jd8eg5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9

    研究生太多了
    大學生太多了
    社會需要實際的人才,如技術與農業人員,但台灣不重視且輕視

    • @Dyvfivst
      @Dyvfivst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答錯囉,技術與農業人員? x頭生意有人做 沒人想做代表沒有吸引力

    • @deniselin656
      @deniselin65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農院也有研究生阿XD 講的好像農院研究生不存在一樣

  • @younghoganwang
    @younghoganwan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1

    自己是C,大學畢業後工作三年才去念研究所,有了就業經歷和儲蓄之後,選擇去美國念語言學碩士,反而對申請入學有幫助。有幾點想法:
    1. 文/社會組和理/工組念碩士的經驗相差滿大的,分享和交流之前或許要以此為前提。文組沒有什麼實驗,也沒有幫指導教授做計畫,可以專心做自己的研究並選擇有興趣的主題。
    2. 在美國念碩士沒有論文的畢業門檻,學分修滿就拿到學位。我因為有興趣所以有寫,過程還滿順利,但不太認同台灣碩士論文的要求,為寫而寫的結果就是很多血淚的故事(和濫竽充數的論文)。
    3. 文組碩士學歷好像對薪水的幫助不大,我真心覺得要先學會靈活地聊整心態,本身要對研究有一些興趣,同時不要對未來薪資或就業抱太大的期待以免落空。也就是說不要是否念研究所的決定不要過於功利主義,需要一部份研究的熱忱。
    4. 選教授可以先打聽,但是我覺得運氣成分太多,就不多講了 😅

    • @ingchou5242
      @ingchou524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想要請益,如果工作幾年又出國讀碩2-3年,是否會有無法銜接工作的狀況?
      我現在處在一個想去讀書,但深怕離開工作,回到台灣繼續的時候已經28-30歲左右,就算讀了藝術史哲類的專業,但回來會很難工作的狀況😢非常猶豫該不該下定決心

    • @younghoganwang
      @younghoganwan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ingchou5242 我回到台灣剛好就是28歲,這點確實有實際的考量,呼應上述第三點:
      #1 如果出國念碩班有求職考量,建議先打聽想要的職缺是否要求碩士學位,以及碩士學位是否有助調薪或傳換跑道。以我在文字產業來說,調漲幅度不是很大,但有增加就業的可能性。
      #2 連帶到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出國念碩視為一個人生經歷,除了滿足個人的求知慾也增廣見聞,對履歷有一些幫助(但還是要認知到可能不會太立即反映在工作機會上)。如果是這個角度來看,出國這段期間也不乏是個工作上的gap years。
      #3 最後附帶一點,若真出國念書,千萬不要只當學生,要建立在國內接觸不到的人脈。預祝順利~🤞

  • @user-sr1te9qk7g
    @user-sr1te9qk7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2

    我是今年準時畢業的研究生,一個好的指導教授真的很重要,論文100%自己單打獨鬥,參考非常多學長姐的文獻才能確定方向,教授要我做雜事不要處理的太好,不然直接變成教授的御用學生,碩一的時候最痛苦,一邊修課一邊想方向還要當大學部的助教再幫教授處理雜事(最常見的是報帳和改考卷),月薪只有2000塊,論文的部分教授也放牛吃草,想找教授討論方向總有各種理由抽不出時間,還好碩一把課全部修完,碩二可以專心弄論文,直到弄出一本初稿的成就感真的很棒!

  • @user-nl9ok8cs9d
    @user-nl9ok8cs9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91

    我在念碩士的時候,我的老師都在跟我們說
    真希望碩士生可以不用寫長篇論文,頂多寫個短篇期刊、論文,把論文該有的結構性顧好,然後碩士生的課程修滿就可以畢業了
    看來我待的學園環境還不錯,連老師們都不想看論文XD

    • @Anzs1152
      @Anzs115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5

      其實有在念的都知道
      碩士論文要生出長篇大論真的不難
      問題是難在寫
      要怎麼寫出來要有paper眼力的反射
      養成在什麼時候該寫什麼…
      而真正難過的博士班
      那才是真的生不出來
      因為就算會寫期刊也不一定要給妳面子
      往往是跟教授手牽手,掛名一個超難的case
      最後拿資料寫一大堆統計的題目交卷
      而且關鍵字可能從碩士就用到現在…

    • @ches51320
      @ches5132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5

      你的老師可能是參照美國的制度 美國碩士通常不用寫論文只要上課 有點像大學的延伸 真正的研究所都是博士班

    • @baddy148
      @baddy14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

      我現在就差論文⋯寫論文超無聊,還有規定格式⋯我大學唸建築系根本沒寫過論文這麼無聊的東西
      不說了
      我要繼續休學了😂

    • @user-pn8dm1mn5v
      @user-pn8dm1mn5v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因為現在長篇大論都是一堆引用而已,沒人敢寫新東西
      而且研究方法課沒上好很容易寫一寫圓不回去題目

    • @Anggieisgood
      @Anggieisgoo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碩士 真的是練習
      但台灣有點走成奇怪的調性
      像是MBA要寫論文(傻眼

  • @im_geoge
    @im_geog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3

    過來人的經驗,碩士班應該當成是工作而不是讀書,你付出時間勞力,而老闆給你畢業需要的支援,當其中一方給得少了另一邊就也會減少;如果是用讀書的心態,我越努力讀就必定會有收穫,最後只會淪為教授的廉價勞工,然後還痛苦的要死,共勉之~另外研究所改革的部分,直白點說那是不可能的,學術圈是非常封閉且狹小的,就算畢業了才來說要改革,你之前的指導教授會怎麼想,圈內人會怎麼想,最後他在你找工作的時候背後捅你一刀你都不知道,俗稱的學術界的黑暗面

  • @user-rl9sz4gr6n
    @user-rl9sz4gr6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3

    沒想到志祺七七會做研究生的這個題目啊 ,讓我回想起滿滿的回憶,才怪.........
    研究生的最佳金句就是這句話!! 什麼都是假的,只有畢業證書才是真的
    說說我的自己的經歷好了,我本身是後段私立學校,很幸運的備取的上了國立研究所.....雖然是後段= =
    但本身也是因為是後段私立學校畢業的,跟課真的很痛苦都聽不懂跟不上,只能說還好同班同學很照顧很幫忙
    就算是跨科系選課也遇到不錯的別系同學協助幫忙,雖然學期成績不好,但學期總成績至少都是低分過70多一點點
    接下來我盡可能地去講重點,要是全部都打出來文章會太長,反而影響觀看
    整個碩士讓我最痛苦的就是論文,我學長論文完成後,原先預定我要接後續,但老師不滿意學長的數據,所以要我不去接,我當下也沒有去反思
    指導老師說的是真的對嗎?因為我學長當初有跟我說我接後續的話,同時公司也打算將我作為研發替代役的人員,去內政部申請研發替代役
    但就是當下沒去在多方面思考所以導致自己讀了四年才畢業的分支阿
    我換了題目前跟老師說過我數理不好,能的話盡可能做實務類的研究,但老師每次都跟我說要去做跑分析這類有的沒的
    老師一進實驗室就會說,你的分析了?跑了嗎?然後我就要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跟老師說,實務類的研究我至少有辦法去搞出來
    單跑電腦分析模擬我是真的沒辦法,好.......反正最後就是變成實作類的研究,終於要實作了,但讓我最後整個人炸掉是
    真的要實作了,結果實作的機台沒有說明書..........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我問老師,老師請問設備的廠商還在嘛?
    老師只拍拍我的肩膀說,你說那台機台嗎?那個,廠商倒了
    我當下真的就要從嘴巴說過ㄍㄢ的四生字出來= =,但因為有專題生,所以硬拉住嘴巴了,要不然就真的脫口而出了
    這時候的我已經三年級了,延畢一年,已經是碩三的學生而且這學期結束,我還是沒有東西可以寫論文,二手空空沒有數據跟東西可以寫
    瞬間覺得自己是個白癡,為何碩一生碩二的時候,為何不去堅持繼續接學長後續了,這時候同班的同學們,有的在幾個月就要當完兵了
    有的已經在工作了,瞬間覺得我這三年的時光到底是為了什麼?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像我這樣的人是完全沒有資格讀研究所
    最後我也只能在自己的臉書上說,好了該好好的二選一吧!?繼續還是放棄
    要讀第四年然後堵有東西可以做研究寫論文嗎,還是認命的第四年一開學就申請休學,然後學期到沒去復學直接被退學
    最後是我打工的前輩開導我,然後我也想盡辦法最終老師同意讓我回學長以前做研究的公司
    這時候老師說了,有東西就放你走,只要有辦法生出數據跟論文,剩下都好說話!會讓你口試的
    大家是不是覺得,我終於有蜀光了?並沒有~不要瞎掰好嗎?
    反正一波三折,自己找資源,自已找設備以及基本教育訓練,在此真的非常感謝大學班導師的協助,雖然我讀的大學學校,今年正式倒了
    但也剛好有班導師的幫忙跟協助,才得以去人家公司做研究跟數據,但最後指導老師的話語是會讓人崩潰跟火大
    當我有東西開始寫之前說,有寫出來論文就放你走,正式寫的時候........
    你這論文可以看嗎?你這論文內容跟數據非常的爛了!,老早就說別去你學長做研究的地方做研究是聽不懂嗎?
    你這寫的東西出去也只會丟學校的面子,反正就是有東西開始寫的時候,每次討論寫的方向跟研究方向都被罵得很難聽
    到後面我真的也快炸了,而且是氣到手可能會直接砸玻璃的那種氣
    老師沒有資源沒有人脈,沒關係我自己想辦法,沒設備好沒關係我自己找,沒有機台操作的訓練,我想盡辦法找
    我什麼都自己找,什麼都自己親自去拜訪以及低下頭請求人家好心讓我這個沒錢的研究生可以做研究
    我已經做到自己想盡辦法找資源,終於有數據跟東西可以寫的時候,卻被唸得非常難聽,事後有跟我家人講到這件事情
    家人還特地的去拜訪當時研究所班的系上的系主任去跟我的指導老師說,我讀得這麼辛苦
    沒資源沒人脈沒設備,還可以靠自己想盡辦法找到願意提供機台的公司就已經很不錯了
    不該這樣出口惡言對待全部都靠自己找的研究生阿,然後指導老師就沒有再口出惡言說我的東西是圾垃,會丟學校的面子話語
    最後還是畢業了= =,也可能是因為是碩四了......外加系主任的協助,所以口試的當天,很幸運地沒有被砲轟,只說那邊用詞跟數據是否可以再修改
    不過會自我懷疑是真的,尤其碩三在延畢一年到碩四才畢業,不會有莫名的壓力絕對是騙人,尤其是同班同學一個接一個開始下個階段的時候
    在臉書上不停地發布自己新的階段的生活跟日常,不會羨慕根本是騙人的好嗎= =
    而且不會有壓力也是騙人的,雖然碩四時後開始有東西可以做研究跟寫論文,但人靜深夜也會想說,我真的有辦法把論文寫出來嗎?
    論文內容跟研究數據能很好的表顯出來我做這研究的想法跟方向嗎?有時候還會不經意地流下眼淚
    同時也會再想,自己真的可以畢業嗎?只能一邊擦拭眼淚,一邊繼續的想論文要如何寫才能去申請口試
    所以當我看到有人讀研究所讀到要看身心科或是去諮商中心,我懂那種無奈感跟情緒找不到出口所累積的壓力
    尤其是跟別人說的時候,如果得到的回應是.....你想太多,沒事了,別想太多了,別去想就好,在那邊想有的沒的還不去寫論文
    如果情緒沒辦法好好的發洩掉,久了就會像是壓力鍋一樣炸掉,所以自己也要想辦法找能讓自己發洩的方法跟東西
    最後也祝福還在努力的研究生們了~祝大家寫論文做研究機台都很乖很順(記得要放綠色乖乖喔)記得要養成多份備份點的習慣

    • @JJJ-will-be-the-next-nova
      @JJJ-will-be-the-next-nova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拍拍,辛苦了

    • @jiahaooya6494
      @jiahaooya649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辛苦了⋯準備升碩二的碩士生路過,希望能順利畢業

    • @user-rl9sz4gr6n
      @user-rl9sz4gr6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JJJ-will-be-the-next-nova 謝謝~還好最後還真的能口試跟畢業
      要不然四年的時光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

    • @user-rl9sz4gr6n
      @user-rl9sz4gr6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jiahaooya6494 加油,一定行的

    • @duo6106
      @duo610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雖然沒看完 不過辛苦了

  • @emersonchao9372
    @emersonchao937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9

    我讀國立大學文組碩士,現在口試完只需要小改論文就可以畢業了
    雖然我肯定我遇到很nice的指導教授,覺得上輩子燒了好幾捆好香
    但我也看到其他人為了自己的論文各種焦慮,甚至好幾天睡不著覺;或被各種雜事忙得焦頭爛額,常常待研究室待到非常晚
    可能當成一個工作來對待比較合適,以此留言讓各位好好想清楚

  • @user-he8hd4hh1v
    @user-he8hd4hh1v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我今年剛畢業,唸藝術類的研究所供參考。
    雖然是唸一個「可能未來會餓死」的科系。
    不過我的夢想是成為專業的藝文工作者,所以還是唸了。
    剛開始唸時算是非常痛苦,有很多不適應、需要調整的時期,畢竟學習的方式和大學很不一樣;
    當年看到很多學長姐在這階段熬不過就紛紛休學了。
    後來熬過了痛苦期,越唸越上手!最後是笑著、興奮著寫完論文的。
    (因為是自己想研究的東西所以很喜歡,但寫的時候有巨大壓力是必然的。)
    也很慶幸我的指導教授很開明,很支持我寫的論文。很謝謝我的教授。
    --
    唸完後覺得唸研究所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值得的事情。
    在研究所學習的東西,幾乎改變了我的人生整個價值觀,也接觸到很多人。
    (研究所的人脈是很特別的,這也是我想唸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做藝術工作時,我也是受益良多,比大學時期專業太多了。
    但畢業還是很難找工作就是了(笑)

  • @suan9999
    @suan999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6

    當教授變成指導教授,可以掌握生殺大權的時候,態度就會變得跟當初修課時完全不一樣,我自己和身邊同學都遇到過。

  • @user-by6yt8vf1p
    @user-by6yt8vf1p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01

    我正在交大讀資工系,幾乎所有同學之後都會唸研究所。
    認識的碩班學長姊普遍認為過得好不好主要在有沒有跟對老師,薪水、壓力會差很多。
    但他們有一個共識就是: 不要徑博。博士生錢少事多,是老師的便宜勞力。

    • @xeruslf2634
      @xeruslf263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選對領域也很重要 往EDA或數位IC走 在台灣比較餓不死
      或是靠刷題 拼外商SWE

    • @andrelee6054
      @andrelee605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3

      不要唸博士班吧...當年我也是論文寫得太快...碩二下差點被指導教授拐去直升博一...
      還好有堅持碩士論文先口試...還被硬拗發一篇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才肯放我畢業...

    • @Shake_OuO
      @Shake_Ou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3

      對電資領域的人來說,念不念研幾乎是不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人都有讀你沒讀,求職就輸一節了

    • @miro7676
      @miro767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Shake_OuO 你的電資跟我的電資是不是不一樣,我的同事很少有碩士學歷,除了大學比較差的會再洗一層,其他都是學士畢業就出來,起薪也是百萬起跳

    • @molting_penguin
      @molting_pengui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miro7676 我台大電機,百萬很低ㄟ

  • @user-pb5xg3tm8r
    @user-pb5xg3tm8r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5

    好的教授能讓你寫論文一路順暢,如魚得水。就算是同一間學校同一個系所,也會有分好教授和壞教授。

  • @user-qn5yn9hr3n
    @user-qn5yn9hr3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9

    很感謝志祺講這個議題
    很多人都不知道現在的學生比廉價勞工還沒有人權
    教授一開始出題定方向時會不斷給你畫大餅
    一年過去,原本說好的經費、協助全部變自費自助
    題目一改再改
    學生又不得不為了沉沒成本選擇繼續扛下去
    更不用提某些同事、學長姊的爾虞我詐
    同樣都是被壓榨
    不如早早出社會累積經驗、資歷
    遇到太離譜的慣老闆也能選擇離職
    至少成為名義上的勞工還有法律保護
    永遠不要成為法律灰色地帶的受害者

  • @Vayy
    @Vay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5

    在台灣念文組碩士班大概三、四年跑不掉,這段時間如果要另外工作養活自己,生活壓力就會非常大,甚至延後畢業的時間。博士班的時間更長,就更可怕了,還滿容易放棄的😭😭

    • @jeffreyshih842
      @jeffreyshih84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也不一定,我是國立大學的商學(不知道算不算文組)碩士班,我們系同學大部分都是兩年畢業。

    • @user-sh8bv9vb7x
      @user-sh8bv9vb7x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如果很猛呢,第一年就把論文寫完,然後教授也通過,那可能一年畢業嗎

    • @deepsoul_seaangel
      @deepsoul_seaangel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user-sh8bv9vb7x
      有個東西叫五年學碩士,可以Google 一下

    • @user-mt5ft1xy6i
      @user-mt5ft1xy6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user-sh8bv9vb7x 研究生要畢業不只是寫學位論文而已,還要修滿足夠學分,要投稿期刊或研討會,有些學系甚至規定碩二才可以找指導教授,或者要先提交研究計畫等等,一年畢業基本不太可能

    • @kuanweiwu2414
      @kuanweiwu241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有一年畢業的啊,我就有認識陽明醫學系的同時學、碩士畢業的。

  • @hungchingchung7712
    @hungchingchung771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7

    我碩士班、博士班到博士後都是遇到非常好的指導教授跟老闆。
    因此我自己的看法是,若真的想要讀研究所,一定要找到非常好的指導教授。
    研究所生涯真的會快樂跟輕省很多。

    • @kusalsophia
      @kusalsophia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博士後就是出來做研究了,是人家花錢請你做研究,怎麼還有指導教授

    • @kpe781114
      @kpe78111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kusalsophia 「我碩士班、博士班到博士後都是遇到非常好的指導教授跟老闆。」
      所以他的指導教授呼應一開始講的碩士班、博士班,老闆則是呼應最後提到的博後。

    • @user-wm3de1ut2n
      @user-wm3de1ut2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kusalsophia 能夠自己拿到計畫主持的通常是專任職缺,台灣的博士後研究基本是研究計畫、專案下的約聘職缺,上面會有計畫主持人,博士後大多是要執行教授、研究員或政府單位的計畫的高階約聘人力(我是現任博士後)

  • @user-uw7kn2dq8m
    @user-uw7kn2dq8m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研究所遇到貫老闆真的無藥可解,為了幫教授的忙,遇過寫研究提案、上台授課、買午晚餐給教授、還要考烘培證照,跑腿買咖啡、蛋糕、粽子,中元過年還要拜拜燒紙錢......,重點是還沒有薪水可以領,勞工都有勞基法,真希望有"研究生法"來保障研究生

  • @lindeanchuang8115
    @lindeanchuang811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1

    我大學就有在看dcard的研究所版,看到大家都說要挑涼的實驗室,我就真的挑了一個涼的,老師基本上也很佛,不會要求學生做奇怪的雜事,當助教的工作量比起其他人要少很多,平時課業有問題問老師,老師也很認真回答,真的很感謝老師!

    • @you-chenghseu7076
      @you-chenghseu707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認為你如果是生物醫學相關科系所,基本上未來也就廢了!

    • @user-mk2wl7kv2l
      @user-mk2wl7kv2l Месяц назад

      請問是同大學的研究所嗎

  • @francine124487641
    @francine12448764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

    感謝志祺製作了這一集的主題😢 身為已經畢業五年的國立大學文組研究生真的是心有戚戚焉,也感覺到原來念過研究所的人真的心得(怨念?)都滿多的🤣
    說真的覺得在台灣當教授外務滿多也是挺辛苦的,雖說錢也是他們在賺,但因此自顧不暇放生自己的學生真的也是很考驗研究生EQ的一件事欸😂
    也看過身邊一起努力的朋友後來口試一直被擋直接選擇休學工作,那種只有自己要一個人繼續前進撐下去的感覺真的是難以言喻
    說真的當初要死要活的時候,一直想著離開校門時會想飆一句乾,但真的領到畢業證書時,已經有種很淡然的滄桑感了,因為經歷太多😂

  • @00FMP
    @00FMP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謝謝志祺做這集影片,也謝謝會員們支持志祺七七這樣的好頻道、又選擇了這樣一個好題目
    能看到相關討論覺得很有幫助,真的謝謝志祺

  • @ddnqc1
    @ddnqc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感謝志祺七七讓我躲過研究生地獄,我個人因為是復讀生,必須要在兼顧家庭生計的前提下去讀大學,所以選課時間只能選擇上半天或是下半天,不然就會因為沒時間休息而猝死,但是即使用證照抵免了大部分的必修課程,還是難以在大四下滿足全部的畢業資格,在確定要念大五的情況下,就有朋友說學校有個優惠,先在大四加入預研生,大五畢業就能順便取得碩士學歷,反正都要念大五,不如乾脆一口氣念到碩士
    現在想想我有可能是被她PUA了,因為我本來就只是為了滿足當年年輕的時候沒有拿到大學學歷的遺憾才頂著經濟壓力以35歲的高齡回去復讀大學,沒有打算靠這個學歷拿到比較高的薪水之類的,最多就是用來解鎖之前因為沒有大學學歷所以無法去面試的職缺
    如果我真的去讀研,那我可能會畢不了業,因為我是絕對不能忍受被教授搞的,我不是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即使頂著高中畢業學歷,我也曾經在科技廠升到中層幹部的職位,校內老師對我來說不是什麼無法得罪的大人物,之所以能接受念大五,只不過是因為原本就有預定要用四年取得大學學歷,但轉學考試從大二開始念,所以才沒法在大四畢業,而即使念到大五對我來說也只是唸到第四年,並沒有超出個人的計畫時間範圍外
    而如果去讀研,哪怕是文科的研究所,我是無法負擔教授派給的任務的,因為我每天只有四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待在學校,很明顯這不符合教授對研究生的期待,如果還遇到爛教授,我絕對會直接翻臉,什麼玩意,老子在社會上打滾十幾年的資歷,不客氣的說,回去產線上也是能跟公司談年薪的級別,還需要看你個教授的臉色?因此,在看完之後我覺得還是單純的念大五取得學士學歷就好了,而且只需要念大五上學期,大概就夠了,不用拖到一整年

    • @Kay_English_aerialist
      @Kay_English_aerialist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以你的資歷跟你個人規劃來看,我真的覺得你不需要念碩班,碩班是給不知道做什麼的年輕人再多一點籌碼用的!而且會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又怕沒拿到文憑會被教授壓榨…我是四大理工研究所畢業但我們很多同學包括我自己覺得其實研究所並沒有學到比較多,感覺都是在做事!學習能力,邏輯思考,寫essay能力大致上大學建立好研究所感覺就是在吃老本
      而且我個人覺得研究所學術研究能力對工作技能本身並沒有太大幫助,除非你是要走學術或研發路線….不然學術界真的也是很黑,就是一個產業鏈,而學生是這個產業鏈最下層的,你大概就懂了…
      如果有業界經驗想再爬高只是要洗學歷但不想被壓榨,建議考慮EMBA,走高階主管路線,EMBA比較不會凹學生(很多所謂學生都高階主管了,不敢凹吧!😂)
      以上資訊希望有幫助

  • @user-mt5ft1xy6i
    @user-mt5ft1xy6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2

    本人國立大學國文系碩四生,上個月底通過口試,已經進入修改論文的最後階段,就等指導教授點頭就可以辦離校手續。
    這邊的環境跟理科那邊差別滿大的,沒有實驗要做,只要能力不是太差或者好死不死選了特別難搞的題目,即使被指導教授"放生",通常都還是能順利完成論文畢業。我高中國文老師就是在被老闆放生的情況下完成論文的XD,我的指導教授也基本讓我自由發揮。
    但有好有壞,文學院學歷高低對起薪影響不大,除非你跟我一樣要考教職,或者想考公務員,否則建議真的對學術研究有興趣再考慮考研。
    如果有國文系的學弟妹下定決心想走研究這條路,以下是我四年研究生生涯的心得:
    1.最好跟學長姊、尤其是修同一堂課的學長姊打好關係,至少不能交惡。從學長姊那裏可以知道很多重要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怎麼蒐集資料、哪些專書或論文必讀,怎麼想題目,寫論文的基本要領,哪些研討會比較容易投稿成功,教授的上課模式、帶學生的風格,甚至還有一些待人接物上的倫理規範等等,多了解能少走一些彎路。有些性格比較nice的學長姊還會願意幫忙看一下你的論文。
    2.一學期修3門課就好,再多會期中期末雙重爆炸。
    3.想不出期末報告的題目或者覺得想出來的題目很爛是正常現象且會在讀研生涯中一再發生,請平常心看待,盡你所能把報告寫完就好,教授不會因為你的報告沒有含金量就把你當掉,除非你抄襲。
    4.寫論文的時候沒靈感不知道要寫甚麼,強迫自己動筆寫下去就是了,寫了就知道缺什麼要補查甚麼。
    5.由於畢業門檻會要求在期刊或研討會中發表一篇論文,請盡早投稿,否則你會發現一下就到了碩三要畢業的時候,這時再投稿壓力會特別大。投研究生研討會比期刊容易得多。
    6.盡可能保持運動習慣,健康是奮鬥的基礎,運動還能紓壓。
    以上,祝每位想讀研或正在讀研的學弟妹都能順利取得學位!

    • @jenniferone999
      @jenniferone99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謝謝你的鼓勵跟建議🥺現在是文組碩二升碩三,目前也在研究瓶頸中,
      看到你的不知道要寫什麼就強迫動筆很有感觸,所以我要繼續寫了嗚嗚
      但還是很謝謝你的留言給我很大的動力

    • @user-mt5ft1xy6i
      @user-mt5ft1xy6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jenniferone999 學位論文算是畢業前的最後一道難關了,只要能完成初稿,後面的口試與修改其實不會太難。祝你順利完成論文畢業!
      ps:到時候提口試前建議先查一下近期有沒有新發表的、跟你研究題目相關的著作,因為如果有的話,口試可能會被問。

  • @user-jk7lu4tq9t
    @user-jk7lu4tq9t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

    我沒想過看志祺會看到眼眶泛淚

  • @kevinchen544
    @kevinchen54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

    最後的問題,我回答D(其他):換指導教授比較快啦,第一年發現怪怪的就要跑了,不要硬要呆著
    然後是 6:07 的情況,確實很焦慮

  • @JC-sb7gi
    @JC-sb7g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目前碩士在學中,這一年讀研給我的感想是:碩士的價值來自「取得學位前的過程」
    相較於大學課程,研究所需要針對細節做更深度的討論,寫論文或期刊的過程也會經歷很多獨自掙扎尋找出路的階段,因為這些內容其實沒有人能幫你,尤其文獻讀得越多就越覺得自己的知識含量還遠遠不夠,也變得更尊敬「知識」,到這邊都覺得是很不錯的磨練,但也不是非得要透過研究所取得這些能力,研究所只是取得這些能力的一種管道而已
    除此之外如同志棋提到,有些指導教授是真的「缺工」,大家時間都蠻滿的,沒打聽好接到屎缺真的會生不如死半年,這個問題真的很龐大,我提到的也只是所見的一部分而已
    說不定等拿到碩士後我的看法也會變得不一樣
    個人覺得如果方向明確就不用擔心要不要讀研,方向不明確可以先出社會,畢竟有過工作經驗,在連結學術跟實務的速度會比較快,也可以有更多東西跟教授討論

  • @louislouis117228
    @louislouis11722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研究生還有一個壓力是來自親朋好友的關心哦❤️
    我連常去吃的牛肉麵店老闆娘都會問我怎麼當學生當那麼久☺️

  • @user-gc1pl4ki2g
    @user-gc1pl4ki2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4

    我覺得讀研究所對自己最大的收穫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項能力在出社會後非常受用。
    另外,研究所確實有許多高壓的事情需要面對,所以也能提升自己在社會上面對逆境時的心態調整。

    • @duo6106
      @duo610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解決問題的能力,出社會不是自然就會學到嗎?還有薪水能拿。
      世界上不是一堆,不要說研究所好了,連大學都沒畢業的名人(太多了我就不列舉了)你覺得他們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嗎?
      說穿了 台灣的學風 就是陋習
      一堆為了讀而讀的
      我不是要嗆你 也不是要嗆其他有在讀研的
      是我們這整個社會所造成出來的問題😬

    • @jeweilui9109
      @jeweilui910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在我看來是奴性

    • @dadayue
      @dadayu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換個想法把研究所的過程當作是以後面對社會現實殘酷工作的前身 ,先歷練歷練 ,畢竟出了社會犯錯了,沒有第二次機會

    • @alantacoo570
      @alantacoo57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解決問題的能力反而是出社會才最能訓練,研究所的問題都是紙上談兵,實際發生的狀況複雜程度不是你在研究室能想像的

    • @ackj9766
      @ackj976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沒錢賺

  • @libra2917
    @libra291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2

    B,我是讀資訊的,完全是來當免費勞工的
    除了寫了各個計畫、、出四個班的學生作業、期中末的段考題目,程式資訊能力越好越累,研究室所有電腦都要管,到最後還要帶教授的專題生,每天早8晚11。
    再加上研究室有學長學弟制,學長對你不爽還可以來搞你,說吃苦當吃補...
    到最後身體就出狀況了...門檻還差論文的我...後來就直接休學了
    結果都休學了還夢到在趕論文,一整個就....乾!
    建議要讀的話 先去google看一下研究室風評,有一點問題就別了
    要一邊打工一邊讀的話 有問題沒法解決 立刻休學吧!別拿自己身體開玩笑

    • @Dyvfivst
      @Dyvfivst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笑死 你北X那個ㄇ

    • @user-fq7ls6pl5q
      @user-fq7ls6pl5q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真的要看實驗室,我呆的實驗室教授當時已經快退休了,所以每學期只有2、3堂,而且沒接計畫雖然沒薪水但也不用去忙
      然後論文的部分因為是系上資歷很老的,所以1來沒被刁(最好笑的是3個教授還有1個是我們實驗室出來的學長)2來很閒也幫忙看給意見
      每天就是早上9點到然後晚上6點走人

    • @libra2917
      @libra291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Dyvfivst
      不是,沒想到有其他人經歷跟我差不多

    • @ZhiziKnowHow
      @ZhiziKnowHo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身體最重要了!!

    • @libra2917
      @libra291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fq7ls6pl5q
      真好,還有人可以問意見
      我們教授學長也不少,不過問只能給你"方向"...
      也不知道上去報告時會不會被教授學長問爆
      直接下不來...
      研究室內報告 2小時起跳

  • @tkbgo
    @tkbg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感謝志祺的引用,有更多研究所的問題也可以來我們這邊看一看喔~

  • @yinipan5540
    @yinipan554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4

    碩博生不在教育部的管轄範圍內,當初疫情大爆發大家都停班停課但我們還是要冒著風險,13個人每天報到擠在小小的實驗室做實驗然後教授跑到美國打疫苗跟我們視訊^^。如果確診了請假一個禮拜還要每天留到半夜把請假的時數再補齊報告給老師。但如果想要檢舉你老闆也不用想了,因為最後申訴單也會跑到老闆那(實驗室同學就這樣被罵慘XD)

    • @YU_6627
      @YU_662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申訴單跑到老闆那邊太扯吧..

  • @JUMPERMANFLY
    @JUMPERMANFL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3

    現在差不多已出社會工作十幾年了,從事半導體業的工作,現在回想起研究所的日子真的是很苦.....再加上在碩二下苦於無東西生出來要延畢的情況下,又碰到感情上的重大波折..當時真的是有想去死的衝動......後來也靠著從大學就認識的同學慢慢地把我的情緒給拉回來,我也用壯志斷腕的意志力全力強攻研究成果來讓自己忘了感情痛苦,後來也終於完成畢業門檻之一的國際論文paper發表和最終碩士論文的寫作....即使到現在,只要一看自己的論文封面的時候,都還是覺得這是一本沾滿血跡的論文.....

    • @user-fuxk77
      @user-fuxk7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可是你這行業有沒有碩士出來錢差很多 比起其他可能被刁難出來錢也不會增加多少的好太多了 爛中比爛的話哈哈

  • @leejanice999
    @leejanice99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0

    難得留言這麼多研究生,看了心有戚戚焉
    也知道大家都在這個路上,非常感動qq
    我當初就是不知道就業要如何走,選擇繼續讀研究所
    讀到現在真的是理解到自己真的很不適合這個產業
    又想只差論文了,想說不搞文憑浪費
    但每天都改論文改到懷疑人生
    大家真的要深思熟慮呀
    By只差論文的碩二生

  • @kariszheng2134
    @kariszheng213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就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小編整理的內容可以說是全部都有遇到。研究所是需要花很多時間投入的地方(也許有些地方不用 但不好點出來),如果真的有個人經濟壓力,還是先入職場後在選擇在職專班,一般碩和在職碩畢業後的文憑我沒記錯的話長的是一樣的。
    我聽過的一個比較貼切的例子來描述碩班跟大學的差別: 以前做專題的時候是教授求著你趕快寫一寫滾蛋,現在是你求著教授讓你趕快寫一寫滾蛋。
    就我自己的經歷來看,碩士這個學歷本質上要求是: 一個人在有正常的相關知識背景下是否具有解決該產業專業問題的能力? 而領到碩士畢業證書這件事即代表那間大學以他的口碑來承認你這個人所研究的主題對這個研究領域是有貢獻的。(可以讓後人直接引述你的結論、引用你的調查結果之類的都是有貢獻的,不是說需要什麼跨時代的研究) 所以說碩士學歷確實在許多產業界的人或是你未來研發單位的組長眼中確實都是有價值的。
    這時候有人就會說,咦? 可是你是私立碩耶? 我只能說有時候碩士讀的不是腦袋而是社會服從性,再不濟選的研究所再爛至少也是碩士畢業,碩士學歷在社會的觀感上多數情況也是好過大學學歷,我就從職場前輩聽說過不少頂大學士因為被私校碩嘴沒碩士學歷,直接考個頂大碩嘴回去。 這些都是個人行為我就不再戰國立私立,頂大非頂大的問題了。
    另外想點出的是,因為社會中總是會比較誰排名一誰排名二,所以學校或多或少都給教授KPI的壓力。前瞻計畫補助的國科會計畫KPI要求更高,高到學生們都覺得教授本身短期也較難寫出符合該水準的論文,但國家就是覺得錢丟了你就要有結果,所以壓力就會從教授轉到指導的學生上面,這就是現實的無奈。上面講到的還不包含同儕之間的問題跟給教授當狗 (我是沒遇到)
    TL;DR 準時畢業來說: 選對老師 > 選對實驗室 > 選對學校 ; 學歷影響力來說: 選對老師 > 選對學校 > 選對實驗室

  • @chriswang9561
    @chriswang956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我是從工作職場一段時間回去念在職專班的現任研究生,很多身邊的人都認為我做了很瘋狂的決定,但是我偶爾會覺得自己蠻幸運遇到系所的老師都不錯,而且我認為研究所的老師會希望我們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深度思考某件事情、議題或是現象,而且也藉此從同學中認識到許多不同領域的專家,聽到很多不同的見聞,這些都是我認為現在在研究所時很棒的收穫。
    不過過程真的非常辛苦,往往得弄到晚上11點才能回家,甚至有次因為有工作上的緊急任務,下課後又直接與同事們加班到凌晨五點,而且在這途中也有可能會有同學因為生涯規劃或是有別的想法而暫時休學或是選擇不念下去的,往往對當下的自己心理上負擔是挺大的,另外就是因為私立大學的高昂學費,讓我也處在一個必須讓工作與課業同步進行的狀態,而現階段能儲蓄的金錢也比較少,有時假日休息或晚上空閒就得看看許多不一樣的文獻來思考論文要怎麼繼續寫下去,而忙碌的生活可能也多少影響到身體狀態與生活品質。
    痛苦歸痛苦,不過我認為心靈倒是有各種成長,而且在學習過程中的某些訓練或啟發,也對工作、生活周遭的事情有產生一些不一樣的改變或幫助。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有需求再念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 @asd-fghjkl
    @asd-fghjkl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1

    讀研究所真的要對學術有熱忱才會過得快樂一點,如果只是為了加薪才勉強去讀,真的要想清楚,尤其碩士是訓練自己的邏輯思辯和搜集資訊統整能力,其實讀完後自己看事情的角度會有所改變,我覺得可以提升自己工作的能力,個人覺得讀研最重要的是情緒管理,誰最能把自己的生活顧好並且沒有憂鬱傾向才是最大最難的課題,不管今天是在台灣還是在國外都一樣,唯有讓自己享受學術才是最適合的人
    (自己碩士畢業在工作,然後老公在美國讀博班的心得)

  • @chnet968
    @chnet96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5

    我在香港念的大學 (雖然我讀的是高職課程) 就在我就讀時發生了 新校長 要求 教職員們 都達到論文產出的 KPI, 然後下學年有很多公認教得好的 教授 和 助教 都被辭退的事件.
    那時候就有聯署要求學校保留這些教職員, 但學校最終不予理會.
    這事讓我體會到進大學唸書就花錢買文憑而已. 學校只著重提升世界排名, 學生學不學得到需要的知識在他們眼中是次要的事.

    • @wavelio7370
      @wavelio737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倒是覺得這沒問題,
      畢竟大學本來就是"研究學問"而不是"學習學問"的地方
      所以其實現代的大學反而是滲入太多學習的元素了,想學習政府可以多加二年中學沒差,為甚麼要把學習放在大學?實際結果亦可見大學畢業文憑變得相對不值錢了

    • @foodchi314
      @foodchi31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21世紀的知識和學科都發展、研究得很深入,要再研究新領域的話沒有大學知識很難應付。高中三年的課程放在大學可能就只是半年的內容。

    • @user-lp9vo5mi5l
      @user-lp9vo5mi5l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教學型教授跟研究型教授在亞洲就沒分很開...
      尤其華人社會又喜歡整天看這種名聲榜...
      歐美那邊有本錢的學校/機構才可以將此分很開

    • @hhorace_hsu
      @hhorace_hs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wavelio7370 大學還是教育機構吧... 不是應該「學習如何研究學問」嗎?
      怎麼會「滲入太多學習的元素」???

    • @ZhiziKnowHow
      @ZhiziKnowHo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有時候會覺得學校只是一種產業

  • @jojojhiu
    @jojojhi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這部整理的超好,去年才從人文相關的研究所深淵解脫,影片說的完全正中我心,也慶幸自己有順利畢業,不得不說在研究所生涯真的學到很多,還是很推薦喜歡唸書或想加深自己相關領域的知識人脈,可以試試看研究所。

  • @roberthill8475
    @roberthill847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8

    研究所在台灣已經是義務教育程度了,沒有碩班學歷,基本上很難進科技業。
    台灣碩士生氾濫的情況,我覺得台灣企業要背很大的鍋。
    btw我覺得美國碩班制度比台灣好很多,可以選擇不用寫論文,只修課就好,這樣就可以避免教授掌握學生生殺大權的現象。

    • @ZhiziKnowHow
      @ZhiziKnowHo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學士有沒有辦法進入外國科技業(IT)

  • @Skyjy10
    @Skyjy1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7

    以前以為讀研究所是為了找方向,誰知道讀研究所之後差點迷失了自我😂
    From碩士畢業門檻還差論文的me

  • @user-to1ic4df7n
    @user-to1ic4df7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

    8:16
    關於這個升等的問題 必須要說一下
    教授在進入學校任教後的等級主要分為三個,由低到高分別是:
    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另外有一種叫做特聘教授,通常是達到退休年齡並退休後,繼續被學校聘用任教的職稱
    所謂的「升等」是指"助理教授" 升到 "副教授" 這個階段
    通常要在7年內升等,升等條件就包括學術產出
    通常升上副教授之後就沒有升上教授的壓力
    不過還是有其他學術產出壓力
    不過近年教育部有再研議是否取消助理教授升等的相關規定

    • @alice-nckucsielee8265
      @alice-nckucsielee826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想請教您,對於已經取得“教授”資格的老師,其他學術產出壓力主要是來是於哪裡?謝謝😊

    • @user-to1ic4df7n
      @user-to1ic4df7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alice-nckucsielee8265
      這其實是一種由上到下的壓力關係
      1. 學校的學術產能:研究計畫爭取
      許多學校拼命生產學術研究成果是為了能得到更多來自政府或企業的研究計畫與經費,但學術的產能從何而來?自然就落到這些教授身上。
      2. 學校的核心任務:招生與教育
      這點與第1點有點像,縱使學校的經費再多,學校的生命線實際上是招生這件事情,如果單純做研究而沒有學生,那是工研院、中央研究院那種單位,裡面的人也不叫做教授,自從廣設大學之後迎來的少子化,現在是一個學生挑學校的時代(當然成績要先達標),學校要如何獲得學生的青睞?很大程度上還是得看學校的名氣,這就與學校本身在企業的印象如何,如果一間學校產出很多研究成果,大概綠企業自然也會比較喜歡某些學校的學生,從而學生也會去選擇這些學校,而需要達成這項任務的人也是第一線接觸學生的教授。
      3. 個人的經歷積累:教授的名氣
      這點就很像普通社會的情況,也是上面第一點的縮影,越老的教授所做過的學術研究越多,越容易拿到國科會(原科技部)的計畫與經費,獲得的資源也比其他相對年輕的教授要多的多。
      除了上面的3點,有些學術研究會變成是教授們不得不接下的任務,因為如果某個企業或委託研究,若拒絕的話,除了以後可能難以在同一個地方獲得計畫與經費,也可能在這個圈子難以獲得其他人的資源,有點像是混不下去的意思;如果你覺得:反正我領薪水就好,我要那麼多研究計畫和經費幹嘛。不好意思,學校為了達到前面兩點的目的,學術產出也可能會列入教師考核,也就是說學校的制度也會推著你走,不過這項教師考核的標準可能不同學校略有不同。

  • @chia-jungchang6520
    @chia-jungchang652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D.一定會再唸,我對科學很有興趣,能唸研究所讓我感到很幸福。

  • @user-qh4dv8hj9o
    @user-qh4dv8hj9o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我是法學研究生,現在寫論文覺得很痛苦,跟原本的指導教授相處不順利,又不想要放棄已經讀了很久的研究所。即時換了指導教授,過了一定的年紀還在讀研究所,也覺得自我評價低落。現在真的很憂鬱也很痛苦。後來才發現沒有足夠的資源的學校的研究所真的不要念。私立的學校希望留下一定的研究生,老師卻在之後不會對你負責。幫老師做事情根本沒有回報。趁年輕趕快畢業投入職場比較重要。

  • @vicky9806297
    @vicky980629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

    目前是心理所(臨床心理組)碩三,因為在法律規定要當心理師必須要碩士學歷(含一年全職實習),所以當初才會選擇念碩士。身邊很多同學(包含我)都志不在研究,都是為了達到門檻才念碩士,而且因為第三年卡實習,所以念臨心所(或諮商所)的人很多都是3.5~4年才畢業,幾乎是又念了一次大學😅

    • @user-gj2dd4fs1i
      @user-gj2dd4fs1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找到同溫層了
      現在實習地獄結束又要回去面對論文地獄

    • @user-eu3uv3ck1d
      @user-eu3uv3ck1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這樣會不會很多人當心理師之前
      先變成心理師的個案😢😢😢

    • @Booboochacha666
      @Booboochacha66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user-eu3uv3ck1d 就我認識的不少諮商所/臨床所學生都很需要心理師,但不一定全然是因為課業壓力,也可能是生命議題的整理,對於未來執業陪伴個案覺察也會有幫助~

  • @user-fp5yc3md1f
    @user-fp5yc3md1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6

    我是屬於B,然後單位主管很鼓勵去念研究所...早上上班,晚上念書,被工作跟論文追著跑的日子真的很可怕。
    也剛好很幸運的是我的大學及碩士是同一個科系,找到的指導教授是大學時期的老師,本來就對他比較熟悉,
    他即使自己很忙也會抽出很多時間告訴我方向及建議,印象深可我有一次改到很晚,凌晨把檔案傳給老師,老師還秒讀回覆。
    留言這段的現在剛好正在準備畢業口試的PPT,希望下周的畢業口試可以順利通過QQ!!

    • @lindeanchuang8115
      @lindeanchuang811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加油!
      by 碩一升碩二的菸酒生

    • @kedked1847
      @kedked184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加油 可以de r

    • @user-yt6nz8ex3l
      @user-yt6nz8ex3l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一起加油,我也在準備下周口試

  • @yiantern9761
    @yiantern976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現在流的淚就是當初考研腦袋進的水😊
    工作過幾年又回來讀研,目前答辯已通過,沒事真的不要讀,痛苦到我想要消失在這個世界上⋯老師很好,但是你有時間壓力,又在鬼打牆的時候,家裡打來的電話永遠都在問你論文進度,叫你做這個做那個,像索命一樣,真的受夠了

  • @julies3402
    @julies340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找到好的指導教授很重要!帶你上天堂過自由歡樂又充實的菸酒僧生活!
    上班族更焦慮壓力更大
    一堆又跑回去當學生壓力單純多了

    • @mlb1098
      @mlb109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想問什麼科系ㄉ

  • @axeon0259
    @axeon025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

    感謝志祺的節目,我是正在準備報考研究所的學生,雖然念的科系只是學士的工作就很好找了,但家裡仍認為要讀研未來升遷調薪才比較寬闊,畢竟個人能力不足光是在準備階段就滿痛苦的,雖然一直聽人說很好進,但想到好不好出壓力一下就上來了...

    • @yfs6666
      @yfs666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不要讓自己後悔阿

    • @user-le5lm1bm6e
      @user-le5lm1bm6e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如果你是理工科學生,建議一定要選好指導教授,選好就可以比較平安度過兩年,我當初就是選到比較嚴格的原本很認真的教授,後來疫情中間他變得不太愛指導學生,加上選了比較難的計畫,變得我的情況只能延畢...其他實驗室同學還能假日出去玩去看演唱會,我只能每天泡在實驗包含過年,三年了但是還好我有愛我的人支持我,不然真的很想休學
      (真的不要為了學歷和不重要的人例如教授放棄生命)

  • @user-bk1ld5pv3o
    @user-bk1ld5pv3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這部影片真的講到心坎裡😢

  • @user-jc2sl4ke3o
    @user-jc2sl4ke3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1

    研究生就是教授免費的肝...好用的勞動力
    而研究生也不能反抗...生殺大權在教授手上😢😢

  • @user-je6yc9pg3g
    @user-je6yc9pg3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好像理工科比較會遇到影片提到的事情,我是讀文組的研究所,雖然薪水不高、但事情不多,沒有感到被壓榨。遇到的教授雖然對學術要求很嚴格,但是非常認真看論文,教授大多希望學生準時畢業。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研究所最後一年家人去世了,論文開始卡關,教授不但沒有催我反而關心我的近況,真的很感謝教授的包容 🥹 對英語教學有興趣的歡迎來就讀清大喔!我畢業超過十年了,所以不是業配🤣
    學習方面,研究所一門課的量相當於大學4~5門課的量,幾乎每週都要讀好幾百頁的paper,還要能統整和批判,比較適合想要自己摸索答案、思考的人。另一方面,以台灣的教育來看,研究所做研究的方式在大學以前幾乎不會碰到,上研究所後還要”學習如何做研究”,這也是研究所為何和大學在難度上有落差的原因。如果對於研究沒有熱情,只是想繼續讀書的人可能要審慎思考是否要讀研究所。綜合來看,我還是很高興念過研究所,至少在很多事情的觀察以及如何找出還沒有解答的問題會知道怎麼尋找答案。

  • @davidlee1662
    @davidlee166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我在香港可能情況不一樣。我碩士剛畢業,是出來工作再半工半讀碩士的,感覺因為有工作經驗碩士課程難道不大,經濟壓力也可控,只是時間安排上一旦出問題都是用肝來換,掉頭髮胃痛等毛病都習慣了。
    我感覺先出社會再讀研換工作是比較有效率,只是要先自我審視自己是什麼人,首先是不是一個時間和金錢管理良好的人,第二是不是一個能忍的人,因為半工半讀需要放棄很多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也會受到很多誘惑。最後是身體和心靈健康上的自我審視,讀書有一個讀書的狀態,出社會後能不能重拾這個狀態,萬一不行的話,是否會過份勉強自己或者是否會被挫敗感引起心理健康問題例如自信心受挫等都應該先考量。
    最後,研不研不是你想像中重要,職場才不是這麼膚淺只看學曆,在面試前多做準備讓人知道你有心,談話時注意一下別人的感受,通常面試管就是你未來的同事,你想一想你希望未來數年和你在一起處理問題是什麼人就行,加油。

  • @Maso0310
    @Maso031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

    10年前研究所畢業的過來人,目前兩個工作都比較偏向學研單位,目前認為研究所對於個人的職涯確實小有幫助,最好把研究所視為一個自學經驗的訓練過程,然後培養自主獨立的能力,可以增加未來人生道路的選擇機會

  • @sudingkuang
    @sudingkuan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

    打開科技業 理工相關的工作
    學歷要求大多是碩士起跳
    為了薪水與職位的起步
    不念不行

    • @user-zl4xu1vk8s
      @user-zl4xu1vk8s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我猜這個基本要求也是公司在檢視學生夠不夠奴...

    • @Kai-ei8fq
      @Kai-ei8fq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產線歡迎你

    • @user-ef7qn6ze7m
      @user-ef7qn6ze7m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Kai-ei8fq不只產線你想進豬屎屋沒有碩只能去lay out打雜

  • @Li-Ting
    @Li-Tin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句句講進心坎裡 我後來從碩士畢業 結果也沒用到碩士學歷
    不過那只是一個過程 在此奉勸 還在苦海的研究生
    沒有一件事是過不去的 千萬不要想不開就好了

  • @Vincent-Lu-1997
    @Vincent-Lu-199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1

    作為一位經濟系研究所剛完成碩士論文且口試通過的人非常認同這部影片的內容。起初在找指導教授時苦惱了很久也花很多時間了解自己想研究的領域以及打聽哪些老師是會認真帶學生的指導教授。然而,也很慶幸的是能夠被我老闆指導。雖然花的時間心力比其他老師帶的學生多好幾倍,但學到的東西也比其他學生多很多很多。
    從一開始的學習程式語言到選定論文方向、閱讀大量文獻、找資料及寫程式沒有一個步驟不是心力憔悴的。到後來甚至3天只睡了2小時為了寫程式,寫不出來又要帶著焦慮的心情等到老闆有空的時間或是下次的咪挺。另外,ddl將近時又要帶著很抗拒的心情熬夜改論文彷彿經歷著無盡的文字獄直到口試通過後才能卸下一半的重擔,剩下的一半要等到口試完修改論文到老闆滿意為止才能真正卸下。在面對以上彷彿人間煉獄般的體驗後,當然收穫也是很豐碩的不僅僅是一張碩士學位而已。
    首先,在程式語言的能力上有很大的提升。其次,是在專業領域中學到了更深入的內容。最後,是邏輯思維、批判性思考上也有很大的提升。
    總結一下,是否會推薦讀研究所我會選擇「是」,但前提是找到自己想做的研究方向以及會認真對待學生的好老闆!不然真的會遇上惡夢之三、之四的內容,在選擇老闆時真的可以套用國軍招募的一句slogan: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很重要)

    • @maynard_1024
      @maynard_102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做實證的,讚。

    • @4611399f
      @4611399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 我也開始做好心理的準備了 我明年2月考試 唉看來爽爽人生只有入學前的半年可以放鬆了!

  • @-ms4985
    @-ms498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這個頻道

  • @Shouyu-kun
    @Shouyu-ku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1

    我還記得在碩士期間,因為實驗機台有限、碩博生又很多,要輪流用,研究室排的時間表甚至是24小時運作
    例如:這個條件的實驗花4個小時跑完,調到下一個條件要花3個小時,這段時間就可以分析拿到的data順便整理這禮拜發表的報告,再花4個小時拿到data就可收工把試劑從機台拿出來,機台交棒給下一個人,再繼續準備下一個試劑設定實驗條件,試劑放進機台等實驗條件到達之前可以睡4個小時就可以開始實驗…

  • @one-egg
    @one-eg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唸研究所的目的只有兩個:
    1. 洗學歷(大學考不好,唸到爛私校)。
    2. 找到起薪高至少幾千元的工作。

  • @whatabrilliantidea-2331
    @whatabrilliantidea-233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研究生是走學術研究的第一關卡,會遇到高標準、題目難做、指導教授難找這都是很正常的,也是持續學術研究之路會遇到的。問題是在大家認知研究生是個就業的好門票導致為了就業而去唸碩士。當然志祺講的的確都是問題,社會整體而複雜的問題很難解決,願意提出來討論很好。但是漏了一點,教改的失敗,導致企業用人不得不提高學歷標準,也是人人唸碩士的原因之一。
    我當初唸碩士就是為了就業,也遇到無良教授,延畢半年。最後半年幾乎都睡在實驗室做實驗改論文,才拼到畢業。自己選的自己承擔。

  • @user-pg9rp3ty1q
    @user-pg9rp3ty1q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好棒的主題

  • @cyh7470
    @cyh747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選教授真的很重要,絕對不能心慈手軟,否則最後只能挑剩的...

  • @user-be3yd7hq4f
    @user-be3yd7hq4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

    我就是休學的那部分,很多年過去還時常作夢夢到學校,還時常思考自己是否能做的更好是否自己不夠努力,算是一輩子的傷痕

    • @ingchou5242
      @ingchou524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你不孤單,大學休學兩次的我,還在猶豫到底該不該回學校

    • @ZhiziKnowHow
      @ZhiziKnowHo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曾經努力過就好了,自己最清楚,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 @user-be3yd7hq4f
      @user-be3yd7hq4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ZhiziKnowHow 感謝您的鼓勵,我會調適好心態

    • @user-be3yd7hq4f
      @user-be3yd7hq4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ingchou5242 主要看經濟狀態,還有自身學習心是否尚在,加油

  • @PaziPazzo
    @PaziPazz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B
    哇~我正好是想要休學的研一
    研究所是給對學術研究有興趣的人比較好,我在大學學動畫,上研究所卻進入了一堆論文導讀、做ppt等和學動畫的初衷沒關的事 (也是我的錯,錯過找指導教授的時間,挑了一個和自己方向無關的教授)
    當初面試的期間早就把我的自信打到谷底。身為歷屆大學畢業生的我旁邊坐的兩位都是有經驗的人,一瞬間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一度讓我想放棄自己對藝術和設計的熱誠。
    教授對待人的方式完全是照我們做的事的成果好不好,不會有什麼恩怨。好處是會覺得教授很公平,壞處是當自己的焦慮堆得像座山時...會很害怕教授。
    一年下來對我的影響,雖然我在觀看議題時的方法導入比以前精闢,我的精神所受到的煎熬卻讓我感覺很不值得。對人講話失去了信心、對自己也是充滿了很多自責的話語,一度被同學說該找個諮商師談談。
    心理狀況不穩定的人還是先對自己好一點吧。真的想念研究所的話,未來還有時間🥹

  • @yukiya2925
    @yukiya292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D
    1. 辛不辛苦跟教授有正相關
    2. 你要很清楚自己為了什麼而唸研究所、以及想要在研究所學到什麼
    以我來說,我直到大三才發現自己對於寫程式有興趣,而且是可以拿出點成果的
    但當時的我其實連pointer、object、class、struct、演算法什麼的概念都沒有,就這樣畢業,出去面試就連筆試都過不了
    然而身在私校電機系,系上的主要師資跟資源都安排給光電,想要在系上補強這些知識基本上不可能
    於是才有了「考個研究所晚點面對工作,利用研究所的時間補足相關知識(以及洗學歷)」的念頭
    然而因為那些個什麼電子電磁電路學我基本聽不懂,所以在校成績其實爛得可以,最後靠專題研究的成果勉強讓我推甄上國立地名大學
    還好遇到很好的教授,除了當助教以及延伸的業務(作業批改等等)之外,雜務基本只有幫忙實驗室報帳,以及幫忙專題生解決問題等等,也很順利地準時畢業了
    而且在研究所當助教補足的基礎知識,以及為了跑實驗而寫程式的實戰經驗,也終於讓我在面試的時候得以順利通過筆試
    現在的薪水至少讓我不需要擔心活不下去
    還是那句,想好自己念研究所的目的再決定要不要念,不要為了進職場好看的門票硬拚

  • @maybe0424
    @maybe0424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1:45 原因:大學畢業不知道要做什麼、研究興趣/學術、 職涯 (最高學歷高一點-洗學歷)
    2:52 修課、報告、找教授、研究方向不見得有興趣
    3:48 研究生的收入與工作、經濟壓力
    4:30 做不好研究、壓力、焦慮恐懼(休學、休學率) 5:28 改不好論文、被要求換題目 6:28 是廉價勞工嗎(勞資關係、權力不平等關係)
    8:10 教授也是被壓榨的對象、申請研究經費與計劃
    思考:
    就業市場飽和
    改革的力量
    想在研究所中學到什麼

  • @chenarthur8137
    @chenarthur813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我當初研究所就是教授太專心自己的事情
    我們研究生真的有被放生的感覺
    花了大把時間苦苦熬過研究生之後才是難題的開始
    找工作光是被問"你為什麼讀這麼久",的答案當然不能是"老師放生我啊"
    隨便講又很容易被拆穿,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 @eric810416
    @eric81041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碩班因為研究不順所以延畢了兩年,不過教授還算OK,至少沒被叫去做什麼雜事
    每次過節親戚團聚的時候最受不了的就是被問"研究所不是兩年畢業嗎 你怎麼還在唸?"、"怎麼不繼續唸博士?"之類的。對於沒接觸過的人好像都覺得研究所跟中學大學一樣單純。曾經跟系上一位教授聊的時候他就很直白的說"我想你應該也不會想不開唸博班啦"

    • @bokuwaTW3345678
      @bokuwaTW334567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大概87%長輩不知道研究所根本不是在讀書而是開發新知

  • @z7690496
    @z769049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

    選教授記得看教授有沒有兼任什麼行政職位,比如系主任之類的,沒兼任之前的學生2~3年畢業,兼任後最慘6年(4年研究所,2年名義上休學)才畢業,而且平均畢業花費時間越來越長

  • @user-qx4ii9yj8v
    @user-qx4ii9yj8v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7

    作為一個被迫延畢的研究生,在讀研究所第一年被迫當助教,幫老師出考卷、改考卷、 花自己的時間指導大學部學生課業,導致完全沒有任何時間休息、也沒時間做研究,到碩二看著其他研究室的同學在老師指導下順利的開始寫論文,自己的論文卻因為指導老師的刁難不斷卡關,最後在快完成時被迫要求換題目重寫,最後在身心俱疲下選擇在二下換指導老師。在台灣研究所體制下,老師有絕對的權利讓你畢業或不讓你畢業,作為學生沒有管道維權,跟老師鬧翻也等於未來找工作可能處處碰壁,因為很多老師說話在業界都很有份量,所以只能在這個病態的環境繼續隱忍,不然就是自認倒楣,換教授然後延畢一年。只能說如果要念研究所,找到會好好帶學生的教授是成功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就錯了,那接下來的兩年只會是付出得不到任何結果,外加被操壞的身體和焦慮憂鬱的心理狀態。

    • @hc3896
      @hc389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

    • @user-luchiyuan
      @user-luchiyua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跟你狀況一樣
      但我不是換教授 是換題目

    • @hc3896
      @hc389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人在做天在看,去年被玩到退學,口考委員都讓我過關了,恐龍教授還給你最後用一個但書;最後用11天再考上另一間學校,鳥事不是只有發生在你我身上,重點是怎麽站起來的,學校無法保護研究生的,遇到不好的教授也不是坐以待斃;站起來很重要的,雖然肄業找工作不順利,但還是會繼續努力的,九月要開學了!幸好還有推甄,感謝下一間學校的教授們

  • @megabits_mzq
    @megabits_mzq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我個人雖然沒有讀過研究所,但是我的朋友在讀,最近剛好要論文答辯。對於我們這些出國混的人,唸研究所主要是為了獲得出國的機會,其他的東西反而沒有那麼重要。不過話雖這麼說,他讀研究所的一直都讀得十分痛苦,教授喜歡 PUA 學生,上起課來簡直像是在搞辦公室政治。畢業論文寫起來十分艱難,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無意義感。修士的畢業論文寫完了之後只會放在學校地下室供校內查閱(幾乎沒人會去看),寫完了就像是埋在墓裡,偶爾有學弟學妹去瞻仰一下也就沒人來顧了。所謂的名校其實也是如此,真的不要只看光環。

    • @ZhiziKnowHow
      @ZhiziKnowHo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但是找工作不是很多公司都會優先看這份光環....

  • @itsjamie123
    @itsjamie123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讀研究所真的不是想像中輕鬆
    任何時間都有可能會出現在學校做實驗
    但遇到好教授以及可以在研究上一起努力的同儕
    實在是支撐我讀下去的動力啊!

  • @YaJoeLiu
    @YaJoeLi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兩年前會員投稿這題目沒機會選上,很高興這題目能再次受到關注。

  • @floralee1645
    @floralee164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哇⋯ 講到心坎裡了。我目前在國外當碩士生。我的指導教授算是好的,文章會幫忙改也會陪你練習演講。 唯二的壞處是1.薪資實在是太低了,2.原本都說好畢業時間了可是他找不到新的學生又想留我。 想找他談,可是他去放暑假了。壓力好大。我想畢業賺錢。

  • @don7410261
    @don741026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與其說研究所學了那些 不如說研究所讓你培養了什麼能力.研究生 真的有好好寫論文.自學的能力是會被加強的

  • @johnny_373
    @johnny_37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

    研究所越讀越想休學
    不過聽到碩士畢業起薪
    還是決定撐下去好了😢

  • @smithmai7405
    @smithmai740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我個人選C,因為我當初只是為了文憑念大學,科系完全沒有興趣
    出社會後的工作也跟大學念的完全無關,如果再念下去只是浪費時間
    所以直到工作後我選擇再念研究所,才真的學以致用

  • @Wei892
    @Wei89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研究所休學+1
    進研究所後 想做的研究因為太新了結果沒有指導教授可以指導
    再加上本來進研究所以為同學都會是有想法的未來可以一起創業或是當工作夥伴
    結果同學都是為了加薪而來的
    後來覺得待下去沒意義就休學去創業了
    *而且教授認真上課的沒幾個 還有整天約女同學喝咖啡吃早餐的@@

  • @babychang
    @babychan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出社會後十年再念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到第四年終於要進入初審的我⋯覺得讀研最好還是要選跟自己內在想望有關的,到構建論文階段才比較能堅持下去⋯⋯

  • @smoking1209
    @smoking120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

    約莫兩年前以在職名額報考某前四大國立大學研究所,好不容易筆試過了,到了面試的時候教授們口徑一致表示:建議把工作辭了,專心當學生,不然你四年都沒辦法畢業。
    (那開在職名額的意義在哪裡…)

    • @yufan5382
      @yufan538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就算辭掉也不一定是四年畢業

    • @smoking1209
      @smoking120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yufan5382 沒錯!後來我就逃了

    • @yingyingcc4543
      @yingyingcc454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考四大研究所也是遇到這種狀況 而且面試教授也明說不能做接案工作(可能是新系所的緣故)

  • @2741596
    @274159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5

    現在已在工作,真心覺得研究所比出社會還痛苦,選錯教授真的生不如死

  • @susanwu1704
    @susanwu170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研究所的訓練讓我思想更上一層樓,我很感謝研究所那段歲月.

  • @htt1223
    @htt122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過去曾經考上中字輩的研究所,進到實驗室就發現老師都把研究生當狗在罵,整天大呼小叫的,一問才知道原來休學比畢業還多,半夜也時常做惡夢,最後想想與其念了一兩年很痛苦抉擇是否要繼續,不如趕快停損快跑。還記得同期的碩士生非常有熱誠,即使被老師這樣對待也忍受的了,結果一年後他也休學了,只能說幸好當初跑得快~

  • @s98510038
    @s9851003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講的很有感 一路讀到博士班畢業現在在大專當助理教授還是感覺一直很辛苦 很多不合理的制度讓在學術領域的老師及學生感到非常無奈 ⋯

  • @jochen535
    @jochen53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我剛口考完~~~耶! 祝各位研究生順利畢業

  • @lianchauying5645
    @lianchauying564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感谢志祺今天的议题,因为我现在是大四学生,最近有想出国读研的想法,而且家里人也很支持继续深造,不过我最近很迷茫和不确定是否自己适合读研或者我可以深入什么领域的研究。希望我可以从大家的评论得到一些灵感。

    • @floralee1645
      @floralee164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我大學是美國念的、碩士是加拿大念的。美、加都是有分有論文(thesis) 跟沒有論文(no thesis)的方案。 差別是有些有論文的班會給你補助,可是補助很少,而且有可能會遇到上述所說的教授刁難或要延畢的情況。 沒有論文的碩士班就是個很貴的商品,基本上沒有補助,可是你如果選對學校,學校的人脈真的可以創造奇蹟。 沒有寫論文多出來的時間還能讓你去上part time。 我覺得有錢就去上沒有thesis 的碩士班,尤其文組的寫thesis 還不如去累積實際經驗。 可是如果你想轉學術或者想要走傳統科學(生物、化學、物理), 有實際在實驗室上班勝制發表的經驗是可以放到履歷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