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扶林村鶴佬擂茶 - 咸茶 Pokfulam Village Hoklo Lui Cha - Ham Cha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2 фев 2021
  • 「咸茶」是擂茶的⼀種,平日勤勞的鶴佬婦⼥忙完⼯作後會聚⾸下來閒聊休息,同時製作「咸茶」⼀⿑吃茶,閒話家常。
    The hardworking Hoklo women gather after their work to chat and rest, and make Ham Cha. They enjoy it and have small talks together.
  • КиноКино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7

  • @user-mq5ph6mb8u
    @user-mq5ph6mb8u Год назад

    我係中國大陸嘅學佬人❤

  • @joerover
    @joerover Год назад

    細個都係潮州/鶴佬人區長.. 咸茶、咸雜菜都係主要飲食文化! 語音都好相近,因為都同潮汕頭/汕尾一帶!早排TVB雙祥節目耀祥就曾經示範"鶴佬菜茶"啦!一種好健康有益雜菜、蝦米、芝麻、花生、魚絲、粉絲等... 節日喜宴才會制作,工夫極多又好好食既少有傳統😋

  • @hongcaptain
    @hongcaptain Год назад

    多謝有心人,承傳傳統文化,但呢的工具想買也不易。擂茶盤邊度買,擂漿棍係咩樹斬?

  • @kampiuchan6998
    @kampiuchan6998 Год назад +1

    原來薄扶林村是鶴佬人,

  • @Jordantan53
    @Jordantan5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係陸豐福佬儂

  • @mrlo2969
    @mrlo2969 Год назад

    海陸豐/鶴佬話
    香港非遺清單項目名稱 海陸豐/鶴佬話
    類別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
    清單編號 1.7
    簡介 1911年香港人口普查報告中,記載海陸豐/鶴佬話(Hoklo)是當時的一種主要方言。今天香港的海陸豐/鶴佬群體仍有年長成員以海陸豐/鶴佬話溝通。
    地區 不分地域
    年代 宋代
    活動日期 全年
    歷史沿革
    海陸豐文化承傳自中原的河洛(河南洛陽)文化。五胡亂華時,民眾紛紛逃難,其中一批逃至山谷,成為後來的客家族群;另一群則向福建、潮州、海陸豐、惠東等沿海地區遷移,因而形成河洛文化的分支。
    有記載指宋朝年間,已有閩潮地區的鶴佬族群南遷到新界東部沿岸地區。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後,部分海陸豐族群移民至東南亞地區,亦有部分移居香港,多從事苦力,如拉車、搬運等工作。1950年代後期至1960年代初是第二次的移民潮,大批海陸豐族群因家鄉天災來港定居。1970年代後期為第三次移民潮,不少海陸豐人以水路及步行方式到港,與早已移居香港的親戚團聚。
    鶴佬人來港後,最初居於上環一帶,後來定居於筲箕灣、老虎岩、藍田、觀塘雞寮、慈雲山、鑽石山、牛頭角及柴灣等地;而操鶴佬話的水上人則移至長洲、三門仔、香港仔等地,以捕魚為生。1950年代,移居香港的海陸豐人日增,並相繼成立三輪車工會、搬運工會、碼頭工會、生豬商會、蛋業商會、海豐商會及陸豐商會等組織。
    活動內容
    海陸豐人又稱「福佬」,按閩南話發音而寫成「鶴佬」或「學佬」。其祖先源自福建,其後聚居於粵東,即潮汕、海陸豐(即汕尾)和今日的惠州縣區,使用閩南語系方言。

  • @user-yg8zy9hx7c
    @user-yg8zy9hx7c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粤語破壞很多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