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為什麼討厭鴨翼布局,F-15鴨翼版本性能如何?未來美軍會不會采用鴨翼布局?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9 июн 2024
  • 介紹:
    00:00 摘要
    00:31 鴨式布局和常規布局
    04:57 F15 S/MTD戰機
    08:58 美軍的優勢
    不知道大家在關注各國裝備的時候
    有沒有發現這麼一個問題
    無論是我們熟知的F-16、F-35
    或者是更早些的F-117、F-4
    美軍的戰機幾乎從不使用鴨翼設計
    在美國空軍中甚至流傳著這麼一句話
    最好的鴨翼
    是安裝在敵人的飛機上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為什麼美軍如此討厭鴨翼
    I don’t know if everyone i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quipment of various countries.
    Have you found such a problem?
    Whether it is the F-16 or F-35 we are familiar with
    Or the earlier F-117 or F-4
    US military fighter planes almost never use canard design
    There is even a saying among the U.S. Air Force
    Best duck wings
    is installed on the enemy's aircraft
    Let’s talk today
    Why the US military hates canards so much
    #鴨翼#美國#軍事#武器#萊特飛行器#IFPC四通道線傳綜合飛控系統#F15S/MTD#F15#B-2A#F-16XL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568

  • @raychen9332
    @raychen9332 Месяц назад +159

    「如果推力夠大,甚至不需要機翼」

  • @yukin1990
    @yukin1990 Месяц назад +134

    在美軍角度
    第一引擎動力足夠
    第二鴨翼增加風阻
    第三如果為隱形戰機就會減弱隱形效果

    • @judgekchen
      @judgekchen Месяц назад +6

      鴨翼增加風阻、也可當air break用。

    • @sdhxbsj
      @sdhxbsj Месяц назад

      ​@@judgekchen鸭翼就是烂飞机来有的

    • @aaden666
      @aaden66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1

      美軍 主要是遠程打擊 現在很少在近距離纏鬥 鴨翼就不是很重要 F117隱形打擊機 出來之後 美軍就已經決定 走向隱形戰機計畫

    • @sdhxbsj
      @sdhxbsj Месяц назад +59

      @@bunnahabhain6699 想问下歼20 拿什么跟f22 比?没一样比得过,实战都没有 还在这嘴炮 真的是丢人现眼

    • @peterhihi4488
      @peterhihi4488 Месяц назад +23

      ​​@@bunnahabhain6699你有看過大家一直強調,F22多強多強以及美國加油嗎?這就對了,你可以在天堂說這是地獄,但在地獄,你只能讚賞你猶如在天堂,這,就是差距,而且你把煎-20跟20年前的東西對比,老哥,要知廉恥

  • @chunma9616
    @chunma9616 Месяц назад +7

    ❤清楚解說!

  • @user-mw1gr8rb4c
    @user-mw1gr8rb4c Месяц назад +18

    其實經國號就很適合鴨翼,畢竟f125😊不過飛控是個大問題需要解決,但更大問題就是當初製造被美國各種限制,作戰半徑被限制,搞得機體小載彈少

  • @voliticity912
    @voliticity912 Месяц назад +28

    结论基本是正确的,但里面有些解释很不准确。首先什么是气动中心?气动中心的英文是 aerodynamic center. 它的定义为:The aerodynamic center is the point on a body about which the aerodynamic moment is independent of the angle of attack. 它的意思是当飞机在加大攻角时,最初的瞬间,aerodynamic center 前面的部分向上移,后面部分向下移,center 的位置不变,可以在瞬间看成飞机以纵向以气动中心为轴转动。气动中心的位置在飞机设计时应该是在飞行中保持不变的。一般气动中心的位置靠近主翼。里面 F-16 图片的气动中心明显不对,太靠后。
    一般说来,飞机有两对机翼,正常布局前大后小,鸭翼布局前小后大,一般气动中心的位置靠近主翼。当飞机的重心在气动中心和小的机翼之间时,这种设计叫纵向静不稳设计,当飞机重心在这之外时,叫静稳定设计。常见的鸭翼战斗机都是不稳定设计来增强机动性。但是这并不是说只有鸭翼才是静不稳设计,常规布局也可以是静不稳设计,比如F16就是静不稳设计。所以那张3:11处的图片错的离谱。因为F16的重心是在气动中心和水平尾翼之间的。普通客机的重心是在气动中心的前面,这种是静稳定设计,这要求水平尾翼产生向下的负升力,但F16不是这样的,它的水平尾翼也是正升力,所以F16也有非常高的机动性。另外也有过鸭翼的静稳定遥控飞机模型,所以理论上鸭翼并不是静不稳设计的专利。
    静稳定设计的飞机可以气流微扰动时自己调节保持飞行状态,但是这也就影响到飞机的灵活性。Cessna 172 是初学者常飞的一种飞机,为了安全,飞机有极强的纵向和横向静稳定性。所以初学开cessna 172时往往不习惯飞机反应延迟,比如你开始转向或爬升时,变动操纵盘后,飞机往往不会马上反应,有个延迟后再反应,和开汽车的感觉完全不同。

    • @saitoichi
      @saitoichi Месяц назад

      你寫這麼多,可惜這邊的人沒幾個有能看懂的水準的

    • @cheungyam2390
      @cheungyam2390 15 дней назад +1

      這是熟悉飛行器原理,設計工程的看法,十分專業!

    • @user-ll2lh7uo1d
      @user-ll2lh7uo1d 10 дней назад +1

      气动中心在各种组合形态下是会变的,不是固定的点。

  • @ngchongheing3998
    @ngchongheing3998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解說得好好👍🏻

  • @zickhung
    @zickhu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164

    美軍表示:當發動機推力不再是考慮的問題時,我管你什麼翼!

    • @kkhc1068
      @kkhc1068 Месяц назад +25

      力大磚飛,連「高達」也可以飛🤣

    • @cuibird
      @cuibird Месяц назад +17

      美軍F-35走聯合視距外空優戰略,不鼓勵狗鬥,那機動性就不是那麼重要,自然鴨翼也不是必要的了。

    • @abccba7654321
      @abccba7654321 Месяц назад +38

      沒錯,這就是硬道理,美軍戰機的載彈量也比別人大就因為如此,就像投手每球都能投出160公里時,我還管你什麼變不變化球

    • @tcp0023
      @tcp0023 Месяц назад

      @@cuibird 殲16曾經近距離對戰F35,中國飛行員一直以為F35近距離狗鬥機動性差,殲16就主動衝上前挑戰:
      「全軍『四鐵』先進單位標兵經驗專輯」,真實記錄了一次在東海上空2架殲-16與美軍F-35近距離遭遇戰。
      中國江西南昌航空兵40旅 「杜鳳瑞大隊」是王牌部隊之一, 在一次東海應對行動中,「杜鳳瑞大隊」2架 中國最強4代半戰機 殲-16 與 美軍F-35近距離對峙,其中一架殲-16長機頭對頭衝向 美軍F-35戰機挑戰近身狗鬥,在交叉之後,F-35利用自身的機動性能迅速轉彎,通過較高的轉彎速率和較小的轉彎半徑,搶先占據攻擊位置,將機鼻指向殲-16的尾巴。在這樣的情況下,F-35可以用機炮將殲-16擊落,或者是發射導彈輕鬆將殲-16擊落。而殲-16並不在攻擊位置上,無法對F-35形成有效反擊。在這種情況下,第二架殲-16緊急加入支援,這才能解救了長機之圍,兩架殲16慌忙離開。
      而在事後復盤中,中國空軍承認了2點:第一點就是飛機的機動性有差距,這就相當於承認殲-16的近距離空戰性能比不上美國的F-35。第二點是美軍經驗豐富,換句話說就是,不僅美國的戰機更好,而且美國飛行員的實戰經驗非常豐富,知道在什麼情況下做什麼樣的機動。

    • @tcp0023
      @tcp0023 Месяц назад

      @@cuibird 殲16曾經近距離對戰F35,中國飛行員一直以為F35近距離狗鬥機動性差,殲16就主動衝上前挑戰:
      「全軍『四鐵』先進單位標兵經驗專輯」,真實記錄了一次在東海上空2架殲-16與美軍F-35近距離遭遇戰。
      中國江西南昌航空兵40旅 「杜鳳瑞大隊」是王牌部隊之一, 在一次東海應對行動中,「杜鳳瑞大隊」2架 中國最強4代半戰機 殲-16 與 美軍F-35近距離對峙,其中一架殲-16長機頭對頭衝向 美軍F-35戰機挑戰近身狗鬥,在交叉之後,F-35利用自身的機動性能迅速轉彎,通過較高的轉彎速率和較小的轉彎半徑,搶先占據攻擊位置,將機鼻指向殲-16的尾巴。在這樣的情況下,F-35可以用機炮將殲-16擊落,或者是發射導彈輕鬆將殲-16擊落。而殲-16並不在攻擊位置上,無法對F-35形成有效反擊。在這種情況下,第二架殲-16緊急加入支援,這才能解救了長機之圍,兩架殲16慌忙離開。
      而在事後復盤中,中國空軍承認了2點:第一點就是飛機的機動性有差距,這就相當於承認殲-16的近距離空戰性能比不上美國的F-35。第二點是美軍經驗豐富,換句話說就是,不僅美國的戰機更好,而且美國飛行員的實戰經驗非常豐富,知道在什麼情況下做什麼樣的機動。

  • @leomak959
    @leomak959 Месяц назад +30

    同等科技水平,鴨式比傳統機就是超音速阻力減、低速攻角變大、強瞬盤而弱穩盤,美軍自身的空戰經驗認為穩盤比瞬盤重要,發動機也足夠強大用不上鴨式的超音速減阻,低速大攻角不好上艦,所以美軍就不用了。
    鴨式還有飛控難寫這問題,颱風拆機炮後,之前就寫好的帶機炮飛控不好改,只好把機炮加回去。

    • @timwang6705
      @timwang6705 Месяц назад

      不要不懂装懂,你说的和视频里都不一样

    • @banditx4960
      @banditx4960 Месяц назад +6

      @@timwang6705 视频又不是真理

    • @timwang6705
      @timwang6705 Месяц назад

      @@banditx4960 你还顶撞我,知道我有多强壮吗

    • @user-ed3ke5rn6y
      @user-ed3ke5rn6y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說是很好👍
      總結一下
      鴨式布局雖然更靈活,但是更不穩定造成的後果是如果改裝戰機就會造成飛機的飛控與新的造型不匹配

    • @timwang6705
      @timwang6705 Месяц назад

      @@user-ed3ke5rn6y 从6分钟起再好好看看

  • @waffenss1234567
    @waffenss1234567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前翼是繼承三角翼的缺點
    就是三角主翼先天的翼展較小
    導致翼下掛架的數量受限
    不利於現代多用途任務
    所以你會發現10噸的J10的翼下掛架很少,沒翼尖掛架也是因為翼展太小,且三角翼翼尖太後面.
    F16明明空重更小 但卻掛架更多
    多用途能力更好 就是因為常規布局優勢.
    主翼翼展超大 可以並列更多掛架,且翼尖在重心附近機體中間,所以翼尖能掛彈
    甚至連超小的IDF都能4中2短2油
    而大一級的J10卻只能2中2短3油,那是三角翼宿命問題
    常規布局掛彈優勢 常常能讓機群有更大作戰能量
    美軍是攻勢作戰,戰機架次常常耗費大量航程在往返,
    所以每架次都要攜帶多一點油彈,不能像保護自己頭頂的守勢國家,只帶2中2短就上天
    守勢國的戰機不用往返戰場,可以再次掛彈

    • @user-gj7xb5tq8l
      @user-gj7xb5tq8l Месяц назад

      才不是,那是早期中共國力弱野心小,當初J10定位國土防禦,對掛點設計要求不高,去看看歐洲使用三角翼戰機,都有翼尖掛架。這個問題,J10最後使採用複合掛架來提升載彈量,不修改早期設計。

  • @mmoon9242
    @mmoon9242 Месяц назад +9

    美國:你的引擎比較鬆弛,但是你的鴨翼呢又彌補了這一部分

    • @johnmh3180
      @johnmh3180 Месяц назад

      🤣🤣🤣

    • @ntr1381
      @ntr1381 Месяц назад

      這是什麼梗

    • @leopoldchen353
      @leopoldchen353 23 дня назад

      所以在屁股上裝一對鴨翼,就能改善鬆弛的屁股?

  • @kavinlife1
    @kavinlife1 Месяц назад +30

    沒有鳥的尾羽長在頭上❤

  • @user-ld7gl8do6b
    @user-ld7gl8do6b Месяц назад +34

    有著強大的發動機,根本不需要鴨翼,另外鴨翼會造成更大雷達反射!

    • @liuzhang-zs3il
      @liuzhang-zs3il Месяц назад

      为什么呢?主机翼在前面的话面积更大啊

    • @mjk7530
      @mjk7530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liuzhang-zs3il 影片中有提到,鴨翼偏轉時會增加雷達反射截面積

    • @user-qo9vy5cg7k
      @user-qo9vy5cg7k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mjk7530副翼翻转同样有这个问题,这个就是伪命题

    • @mjk7530
      @mjk7530 Месяц назад

      @@user-qo9vy5cg7k 影片中有說明,主翼會遮住尾翼,所以一樣的偏轉角度鴨翼的截面積大於尾翼

    • @user-un1rd2wp1x
      @user-un1rd2wp1x 29 дней назад

      并不会,否则美军的六代概念机就不可能有鸭翼布局了,虽然鸭翼布局和yf23的v尾或b2的无尾布局没法比,但和f22这样的常规布局并没有质的差别

  • @meDarkmask
    @meDarkmask Месяц назад +13

    我觉得美国的自信来自足够精确计算,不需要投机取巧再使用鸭翼,加上对自身飞机引擎的自信,就不需要补助用的鸭翼。

  • @powang9716
    @powang9716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引擎推力大,才是核心技術

  • @yih-binnan312
    @yih-binnan312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遠方制敵,不靠身纏鬥,更高科技的倚靠,減少失事率(犀利的俯衝及上仰)

  • @36CGMA
    @36CGMA Месяц назад +18

    美國:大力出奇積

    • @titanfall27970
      @titanfall27970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錯,是大力飛磚,美式肌肉車也是一樣的

    • @ricky92612
      @ricky92612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Fast & Furious I
      Dodge challenger
      900匹馬力...

    • @Half_Potato
      @Half_Potato 18 дней назад

      ​@@titanfall27970現在這年頭的美式肌肉車轉起彎來也是很犀利的了
      一票歐系轎跑都已經看不到影子了

  • @user-nj6tg8ww2o
    @user-nj6tg8ww2o Месяц назад +26

    進入追求隱身的時代 鴨翼就有點累贅了 美國執引擎發展的牛耳 大推力才是王道……蓋過了所有鴨翼優點。

    • @yudogcome5901
      @yudogcome5901 Месяц назад

      如果用复合材料做鸭翼,是不是可以忽略隐身的干扰?

    • @cdPride
      @cdPride Месяц назад

      但是问题是,你怎么知道你的隐身是真的隐身了?假如 中国或者俄罗斯其实已经有了破解隐身的雷达技术,正常逻辑下,难道不是瞒下去,让美国继续这么搞下去,然后真正战争爆发的时候……

  • @yuanzhang7385
    @yuanzhang7385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以前看動畫(好像是日本的無敵鐵金剛還是鐵人28號之類的)
    支援的飛機就是鴨翼,然後機身被打落了,前面還可以分離開來,變成一架小飛機
    我還以為鴨翼就是這樣玩的(當時年紀小)

    • @user-rc3jq4ii4i
      @user-rc3jq4ii4i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應該是無敵鐵金鋼美版的設定

  • @nightmareseal
    @nightmareseal Месяц назад +14

    還有鴨翼普遍比較小,需要打較大攻角配平,導致較容易到失速攻角讓配平不如水平尾翼,結果純鴨翼的極限高攻角都普遍輸給傳統構型

  • @keepcalmandcarryon8353
    @keepcalmandcarryon8353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發動機不夠力使機首上抬起飛,才需要鴨翼協助機首上抬。

  • @user-xw3sx4by4g
    @user-xw3sx4by4g 29 дней назад +1

    那客機裝鴨翼會不會更安全??像在一些小機場可能就很好用,可是我覺得鴨翼還是配後三角翼,這種配法會比較好

  • @jamehuang8901
    @jamehuang8901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除非你的發動機不是常規布局,通常鴨鴨的使用就是多點讓對方雷達發現你發動機的動作。美國喜歡把進氣口藏起來也就放棄更有效率的鴨一進氣口配置

  • @user-kc8qb8qf7r
    @user-kc8qb8qf7r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用鸭翼会增大后期压力,鸭式布局断掉一个鸭翼或水平翼都会影响直接无法控制,f15非鸭翼断掉一半的机翼凭借大推理一样能飞回基地,非鸭翼和鸭翼的出动效率不是一个档次,j20发动机不行,又有鸭翼,而还是使用降落伞降落,每次飞完都得检查半天才能再飞,f35就不用检查那么久,基本上装完弹就能飞

  • @lastspringcoldness6049
    @lastspringcoldness6049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鸭翼是通过复杂的气动布局来改善某些情况下的飞行性能。而美国航发无论GE,还是普惠都遥遥领先,飞控系统上霍尼韦尔Honeywell
    等也一样。(大概05-06年GE和霍尼韦尔企图合并,但两家美国公司的合并,遭到了欧盟的强烈反对--你们哥俩儿一合并,罗罗等欧盟公司就没法玩了。最终合并失败)
    美军飞机的航发过于强大,就犯不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美军对鸭翼只是觉得很有意思,也仅此而已。

    • @qingtaoli7535
      @qingtaoli7535 17 дней назад

      欧盟有实力干预美国公司和政府决策?我保持怀疑😅

  • @user-yh1jo6ym9h
    @user-yh1jo6ym9h Месяц назад +39

    完美的解釋殲20為何使用鴨翼,引擎不行動力貧弱。

    • @user-kb5wv8oe1d
      @user-kb5wv8oe1d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

    • @user-qy2sh5ur4w
      @user-qy2sh5ur4w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完全没必要担心,20只是歼10改而已

    • @jonathanliu7999
      @jonathanliu79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可是奸兒子有肉眼隱身

    • @jacobfang4029
      @jacobfang4029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嘘🤫🤫🤫

    • @csywashington
      @csywashington 20 дней назад +1

      歼20好像不是正常的鸭式布局,因为正常的鸭式,是无水平尾翼的,而歼20是有水平尾翼的,虽然与传统布局的水平尾翼相比要小。歼20应该是变形的三翼面布局--正常三翼面布局实际是在传统布局上加鸭翼,所以三翼面的鸭翼较小,水平尾翼大,而歼20是鸭翼大,水平尾翼小!

  • @user-ny4mo8gs5g
    @user-ny4mo8gs5g Месяц назад

    英國垂直升降戰機的引擎推力夠利害。翼展可細。升降出風口又細。可知其引擎推力有多大了。

  • @xenonc7000
    @xenonc7000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F-16 CCV 早在1976年就開始試飛, 鴨翼裝在進氣口兩側下傾約45度, 能夠讓機身保持在水平狀態下, 左右橫移、上下垂直移動
    1978年 AFTI F-16 也有相同的鴨翼; 1990年日本F-2早期方案構型就跟F-16 CCV一樣
    然而, 這些功能在現代超視距空戰中大概都沒有什麼用處 😄
    最早的鴨翼, 萊特兄弟那台以後, 大概就屬二戰末期日本海軍的震電, 把飛機頭尾倒過來飛, 只是試飛一週後, 日本就投降啦 😅

  • @efa2000x
    @efa2000x Месяц назад +15

    9:23,F-35使用的是F135-PW-100/600/400型發動機。
    在2008年的Red Flag 08,
    美帝的F-15C在進氣道的貼身掛架掛載了4枚飛彈,翼下還有兩具副油箱的情況下,
    在近身纏鬥科目多次痛宰「無掛載+前翼+TVC引擎」的印度Su-30MKI。

    • @yuan7404
      @yuan7404 Месяц назад

      真假?!F-15痛宰Su-30喔?!

    • @efa2000x
      @efa2000x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yuan7404
      2008年的美國紅旗演習Red Flag 08,
      印度派了6架Su-30 MKI、兩架 IL-78 空中加油機,
      以及一架 IL-76 運輸機參加。
      印度的Su-30 MKI是有前翼+TVC引擎+西方航電的高檔貨。

    • @jerrytao1026
      @jerrytao102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efa2000x TVC引擎是啥引擎?我记得苏-30用的是AL-31引擎。

    • @zzzwohoya
      @zzzwohoya Месяц назад

      ​@@jerrytao1026Su-30的AL-31引擎有推力向量(thrust vectoring;thrust vector control;TVC)是指飛行器將其推力從它的發動機平行方向引向其它方向的技術。

    • @leomak959
      @leomak959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jerrytao1026 TVC就是矢推、或者叫推力矢量控制,Su-30MKI的矢推不和飛火控聯動,要人手控制,印度人又喜歡炫技亂開矢推,結果就是大量失去能量,被F15吊打

  • @chiennelson4342
    @chiennelson4342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鴨翼必須有電腦計算當時的情況來應對操控,液壓在連續G力大轉彎或閃躲飛彈、連續變換位置,液壓系統不可能100%理想工作,電腦與鴨翼機構靈敏度也不比手桿需求的轉向快,尤其在連續閃躲、切位,鴨翼會發生跟不上飛行員操作,反而要等鴨翼角度到位才會正常幫助轉向或上下,緊急時候…往往0.5秒的遲滯都會令人害怕!
    加上機身受損時,萬一液壓異常,當下角度都不對,反應不來,反而造成飛行阻力與歪斜,閃飛彈應該會很靠北!
    而且多了一堆重量與成本。

  • @huasongtang2202
    @huasongtang2202 Месяц назад

    对,分析的好。
    另外一个原因是鸭式布局垂直转向速率低一点

  • @user-pe3xm4se8k
    @user-pe3xm4se8k Месяц назад +7

    都沒人說鴨翼佈局在連續轉彎的情況下,就是所謂的穩盤,速度會掉的比常規佈局多
    多繞幾圈就可能會被同級的常規佈局戰機追尾
    三角翼佈局也是如此

    • @nightmareseal
      @nightmareseal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主要是現役的鴨翼機搭配的通常都是帶高g轉彎就會有很大阻力的三角翼,關鍵是三角翼…;反觀Su-30就沒這問題

    • @theoldmanofhk
      @theoldmanofhk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nightmareseal g和轉彎半徑以及速度有關, 人的極限是9G, 但會造成短暫視障和昏迷, 這已是穿上保護衣的情況. 根據力學原理, G和半徑成反比, 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和是否鴨翼無關.

    • @option7310
      @option7310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幻象2000的水平轉彎感覺上就沒有F-16、IDF有迫力🎉

    • @theoldmanofhk
      @theoldmanofhk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請問這種說法是否根據流體力學, 還是瞎猜, 還是人云亦云 ? 法國的陣風, 以色列難產的LAV原來也是胡亂設計 ?

    • @user-pe3xm4se8k
      @user-pe3xm4se8k Месяц назад

      @@theoldmanofhk
      美軍1956年就量產過三角翼戰機F-102,實際操作經驗

  • @erickuo2786
    @erickuo2786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美國表示: 老子的引擎可靠推重比世界第一 用甚麼鴨翼

  • @ronaldc577
    @ronaldc577 Месяц назад

    👍

  • @user-dk9vm5kd1z
    @user-dk9vm5kd1z 29 дней назад

    平尾 :你在大聲什麼啦

  • @viscourtroy
    @viscourtroy 23 дня назад

    反雷達技術跟波動學和材料學關係密切,基本上電腦模擬過多次試出來的。

  • @user-fk7nh7vq8g
    @user-fk7nh7vq8g Месяц назад

    渦輪增壓

  • @qwerty841120
    @qwerty841120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美軍的鴨翼機不是沒有,只不過都是實驗機(例如X-29),但是現行的實驗機F/A-XX有可能會不一樣,也許可能替代F/A-18成為下一代艦載攻擊機

    • @waterxu790
      @waterxu790 Месяц назад

      實驗完成的技術都沒有應用在量產機上,還需要解釋嗎?

    • @qoo168888
      @qoo168888 Месяц назад

      事實是美國早期的飛控系統沒辦法跟上鴨翼的靈活, 不然連前掠翼也都試過了, 用常規布局只是能夠快速交差

    • @waterxu790
      @waterxu790 Месяц назад

      @@qoo168888 當初SU-27做出眼鏡蛇,到F-22落葉飄什麼的,一堆鴨翼說我也行,???,不是說鴨翼更靈活,那為什麼是別人會,你才會???

    • @qoo168888
      @qoo168888 Месяц назад

      @@waterxu790 明知故問,那只是別人的發動機噴嘴會轉向,不然連現在的殲10c也做到了,F16呢?

    • @waterxu790
      @waterxu790 Месяц назад

      @@qoo168888 SU-27可沒矢量推力,純憑氣動優秀,F-16首飛都50年了,J-10C也做到了呀,嗯,"也"做到了

  • @jonathanliu7999
    @jonathanliu79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隨地大小便軍:
    我們的鴨翼可厲害了
    肉眼隱身
    飛行員到現在都找不到

  • @fu1968
    @fu1968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這標題根本是搞錯重點,評論要有先後邏輯順序:鴨翼是輔助搭配用在大三角翼飛機上使用,而美國戰機設計不偏愛大三角翼飛機,所以根本沒有設計鴨翼的需求,而不是美國不愛鴨翼

    • @tomhawkreal
      @tomhawkreal 15 дней назад

      美國的三角翼戰機/轟炸機 都是Convair製造 (F-102, F-106, B-58), 別家沒有

  • @user-xd3zw4gf9l
    @user-xd3zw4gf9l 15 дней назад

    有鴨翼的設計,對轉向控制,較為簡單。

  • @C-wg2vp
    @C-wg2vp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現代戰爭都是遠距攻擊,飛機只是一個載具而已。

    • @jonathanliu7999
      @jonathanliu79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其實也不需要戰機了
      一堆螺旋槳固定翼無人機
      超視距 防區外 投彈作戰
      防空都防不到

  • @asaman99
    @asaman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如果要整個空軍找一輪...B-1轟炸機其實有個可愛的小鼻翼喔(相對他的身形來看)

    • @waterxu790
      @waterxu790 Месяц назад

      等等,B-1轟炸機不論是垂直還是水平尾翼都不小喔(相對他的身形來看)

  • @judgekchen
    @judgekchen Месяц назад

    邊條翼和鴨翼有類似的效果!

  • @Adam_Tse
    @Adam_Tse Месяц назад +6

    力大磚飛…要什麽鴨翼

  • @agilek6273
    @agilek6273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应该也不是讨厌鸭翼布局,应该是觉得那没必要,或者发现了什么不可接受的弱点,这不是这个一定比那个好的问题,不会是这么简单的比较。这些还是相信美军自己的选择,不论从技术储备,科技水平,与实战经验。AI控制的无人F16都在模拟作战了,还在为小翼放前面还是后面纠结么?

    • @leopoldchen353
      @leopoldchen353 23 дня назад

      知識範圍有限,太艱深的不懂,自然談些不重要的外型,吃瓜群眾只討論瓜的口感,不會討論瓜的種植技術、病蟲害、適合土質、氣候影響;如果這顆瓜頭長了一對鴨翼,那顆瓜尾長了一對尾翼,就會成為吃瓜群眾的爭議焦點。

  • @Lancacee
    @Lancacee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我設想過蝴蝶一樣的隱身戰機

  • @user-zt8te8hx5l
    @user-zt8te8hx5l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XB-70 😇

  • @user-rd7gy7vg9g
    @user-rd7gy7vg9g Месяц назад

    发动机够用

  • @hongwhc5369
    @hongwhc5369 Месяц назад

    😊😊😊

  • @klac8196
    @klac8196 Месяц назад

    發動機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 @a2463080
    @a2463080 15 дней назад

    強功能勝一切翼

  • @KHHKUO-TW
    @KHHKUO-TW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主要是鴨翼會影響隱身效果...
    至於角度 美軍往 向量引擎研發

  • @zushao5384
    @zushao5384 Месяц назад +15

    沒鴨翼不壓抑

  • @user-zl5mm4hx7e
    @user-zl5mm4hx7e Месяц назад

    基本上不同理念不會用,

  • @user-bb7be6hd1c
    @user-bb7be6hd1c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剛看了一下 鴨翼提高最大起飛重量 可是J20比F22的最大起飛重量還要小耶~~

    • @Jfhfbcu
      @Jfhfbcu Месяц назад

      墙国的发动机都是抄袭俄罗斯,连俄罗斯本家都不如,更别说美国了。

    • @user-qo9vy5cg7k
      @user-qo9vy5cg7k Месяц назад

      当年f22吹牛逼说自己升力系数二点零,所以老共才搞出j20这个升力怪兽

  • @opt25590
    @opt25590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鴨翼很潮嗎?多了一個RCS被偵測 不尷尬嗎?

  • @user-uc3qk9jk4i
    @user-uc3qk9jk4i Месяц назад

    因為 阿姨壓一壓一壓一壓~🤣🤣🤣jojo

  • @bobchen8253
    @bobchen8253 3 часа назад

    美國表示,我們只用鷹翼! 鴨翼留給鴨子吧!

  • @user-ul1ld3us9x
    @user-ul1ld3us9x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正式服役的機種
    好像沒有鴨翼式設計的
    但是招標廠商競爭
    和 NASA 實驗機種中倒是有的
    不管哪種設計一定都有優缺點
    鴨翼式的設計對美軍而言
    還是弊大於利吧

    • @jamiehsiao4283
      @jamiehsiao4283 Месяц назад

      NASA那架應該就是美軍對鴨翼的實驗機吧?

    • @efa2000x
      @efa2000x Месяц назад

      美帝玩過
      F-15 S/MTD
      F-15 ACTIVE
      X-36
      X-29
      XB-70

    • @nightmareseal
      @nightmareseal Месяц назад

      @@efa2000x漏了X-31

  • @ReviveHF
    @ReviveHF Месяц назад

    如果傳統氣動佈局設計得好例如殲35、F-15、F-16、F-18和經國號,根本就不需要三角翼+鴨翼,除非你需要攔截機。

  • @user-dx9jl7bo3w
    @user-dx9jl7bo3w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並不是討厭鴨翼佈局!是以隱身為最優先順序考量喔!
    鴨翼佈局固然好,以美軍長遠計劃為視距外,鴨翼狗鬥固然強但並不是討厭而是條件不允許吧!如果鴨翼佈局不影響隱身我想美軍很樂意裝上,或如果解決了鴨翼佈局雷達截面積的問題肯定會裝上,畢竟太甜了!誰不想。

    • @nightmareseal
      @nightmareseal Месяц назад

      如果沒很嚴格要求匿蹤,早30年前的海軍版YF-23和ASTOVL/JAST概念機,都是鴨翼機

    • @waterxu790
      @waterxu790 Месяц назад

      因為現實不存在這種情況,所以那些鴨翼機都畫在圖紙上

  • @seansun9411
    @seansun9411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現代空战不用近身纔鬥,隱形視距外射飛彈擊落敵机。😂

  • @9aaaaaaaaaaa
    @9aaaaaaaaaaa Месяц назад

    小小建議,影片盡量十分鐘左右就好。

  • @user-so4bu7ys6h
    @user-so4bu7ys6h Месяц назад

    六代機NGAD只剩下波音與洛馬在玩 諾斯諾普已經退出主承包商的競標 最重要的是"波音"在這個競標的項目指標似乎是領先

    • @bocro5699
      @bocro56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哦?你觉得大陆没人玩吗?

    • @jeffhuang1895
      @jeffhuang1895 Месяц назад

      ​@@bocro5699南級極大陸還是非洲大陸?

    • @jeffhuang1895
      @jeffhuang1895 Месяц назад

      ​@@bocro5699南級極大陸還是非洲大陸?

    • @bocro5699
      @bocro56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jeffhuang1895 那肯定是南亚次大陆啊。不过玩笑归玩笑,大陆在搞6代机不是什么秘密。大陆那么多零配件厂,基本都可能透漏这事

  • @fantasticmoon1815
    @fantasticmoon1815 Месяц назад

    美國也有俱備鴨翼的實驗機
    就是數據測過不行才放棄的
    不然現在五代六代機的建模
    新機種誰還在用鴨翼?

  • @user-mt5rt6vn4p
    @user-mt5rt6vn4p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在現代空對空飛彈的精準度和彈容物來說,強調近戰纏鬥性能的鴨翼就是笑話吧!

  • @cwang5796
    @cwang5796 Месяц назад

    雖然不太確定因果關係,但F22及F35 雖有強大推力的航發,卻也都是短腿的戰機。大引擎耗油?

    • @jonathanliu7999
      @jonathanliu79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因為人家不後燃就能超音速巡航

  • @user-14-002
    @user-14-002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SU-27可以大玩特技,但是條件是禁止裝滿彈藥甚至是燃料,這樣的實力自然不及F-15,更不用說航電系統。至於除了美俄日歐的驗證機是可靠外,其他的都不可信。

  • @pkking0928
    @pkking0928 16 дней назад

    "航發水平不高的戰機 才會採用這種氣動布局 彌補機動性不強的缺陷"

  • @angus0414
    @angus0414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因為鴨翼太壓抑了...

  • @siuhung7083
    @siuhung7083 Месяц назад

    把發動機装在牛車上還需要牛嗎

  • @user-hx1eh1ug6p
    @user-hx1eh1ug6p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其實F-18的大型翼前緣延伸板幾乎就是半個鴨翼! YF-17 做出眼鏡蛇機動比一九八九年巴黎航展上蘇愷二十七做出早了十四年 !

  • @user-Steven6614
    @user-Steven6614 16 дней назад

    外星人:幽浮已經告訴你們什麼才是真的先進設計了

  • @evenhsufly
    @evenhsufly Месяц назад

    當美軍發現自己的電戰雷達系統可以鎖定一切敵機 而對方不一定能抓到你 戰機除了載飛彈射飛彈好像就沒什麼事情做以後
    發展方向就跟其他國不太一樣了😂

  • @ws9284
    @ws9284 Месяц назад

    打擊夠力,管投什麼球!

  • @LuxakyBall
    @LuxakyBall Месяц назад

    DELTA+LEVCON大概是美軍最可能採用並服役的了,鴨翼這種嚴重影響RCS的沒機會了

  • @JackeyLin
    @JackeyLin Месяц назад

    幻象2000三角翼

  • @akowakow
    @akowakow Месяц назад

    懷疑老美當年就是用x-31把歐洲拐向高機動方向發展,結果自己回頭做匿蹤跟資料鏈

  • @wongwong95
    @wongwong95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動力不夠,鴨翼補救。

  • @hiucollo2402
    @hiucollo2402 Месяц назад

    Thank you 兵器說 😊 ✍ 😇 ☘ 😎 🀄 😀 👍🧧

  • @NathanielZhang-mf2zi
    @NathanielZhang-mf2zi Месяц назад

    F35用的是f135发动机

  • @changszuchin856
    @changszuchin856 12 дней назад

    因為控制程式很難寫

  • @user-pj8hu4op6z
    @user-pj8hu4op6z Месяц назад

    正如賽車,我後輪驅動快過四輪驅動,何解我要弄四驅?

    • @jonathanliu7999
      @jonathanliu79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什麼鬼?
      完全不是這道理
      你連四驅是幹嘛的都不懂吧😅

  • @bluestsky1999
    @bluestsky19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萨博战机看起来还是很漂亮的。

  • @houseguy2000
    @houseguy2000 Месяц назад

    F16三角翼不錯啊怎麼不做來玩玩?

  • @nightgod6087
    @nightgod6087 18 дней назад

    F-35不是F135發動機嗎?怎麼變成F119發動機了?

  • @theoldmanofhk
    @theoldmanofhk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原來瑞典的sa-39, 法國的陣風也是敵人的戰機 ? 流傳中的美國的六代機也考慮鴨翼設計, 原來美國的六代機也是美國的敵人 ? 鴨翼設計的難點在於氣流動力和飛行控制特別複雜, 需要的風洞測試特別多, 特別是全動鴨翼, 根本和推力無關.

    • @where8113
      @where8113 29 дней назад

      鴨翼設計只是解決方案罷了

  • @user-uh7ne2xd5e
    @user-uh7ne2xd5e Месяц назад

    F104

  • @DeZug
    @DeZug Месяц назад

    11:16 世界上第一部翼身一體機是納粹德國Ho229.... 軍盲. 而且鴨翼近身空戰指向性比傳統高

  • @poir345
    @poir345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競標輸給對手而已,沒什麼絕對原因。

  • @user-ls7os9pq7x
    @user-ls7os9pq7x Месяц назад

    影片有的時候不會顯示在訂閱內容裡面提醒也沒叫

  • @lincedar
    @lincedar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J-20😢😢

  • @awless
    @awless Месяц назад

    對於注重全性能, 不喜歡做取捨的美軍, 是不會接受鴨翼這玩意的

  • @user-sd7jn5gn2t
    @user-sd7jn5gn2t Месяц назад

    F-35用的是F-135發動機不是F-119

  • @user-lh4tx3cm9o
    @user-lh4tx3cm9o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殲二零是鴨翼,播主不怕被圍毆?

  • @jacklee2756
    @jacklee2756 Месяц назад

    看看法國的事故率就知道鴨翼較差。掉一架幾千萬美元,如果失去飛行員也是大損失。

  • @gregwang8628
    @gregwang8628 Месяц назад

    你所説的雷達反射面的問題中俄歐不會不知道😂

  • @nlw4592
    @nlw4592 15 дней назад

    發動機夠強,貨櫃都能飛上天

  • @TheYonyon668
    @TheYonyon668 Месяц назад

    鴨翼布局對於匿蹤的功能並非無解,誠如影片所云,設計以及構型非常複雜,要達成匿蹤又要滿足5代機的要求,構型上就會變得複雜又不易於維修,既然有多款強力的發動機選擇就不需要那麼麻煩了~鴨翼布局的另一缺點是對於武器外掛的侷限性,這就類似於在1970年代以後美軍發展的戰機,除了戰略轟炸機之外,沒有甚麼類似於三角翼構型的空優多用途戰機是一樣的意思,因為鴨翼構型的戰機主翼在後面,所以是以類似於三角翼的構型,而三角翼構型對於武器掛載的侷限性就會產生比較多的問題~當然對於5代機而言,為了匿蹤問題而沒有外掛武器,是因為外掛武器的雷達訊號反射源要比鴨翼來得大多了,因此影片提及那些1970年代設計的F-15/16...等的這些4代機考量到匿蹤性能的內容,根本就是想要指桑罵槐啦~光F-15那對巨大進氣口的雷達反射源,都不知道要比鴨翼高幾個等級的雷達反射源了,更何況F-15還號稱是炸彈卡車的戰機咧~最好是那些外掛武器都不會有雷達反射的問題~不然最近美國廠商幹啥還要開發推銷出來雷達反射源沒那麼大,基於F-15修改而來的"沉默鷹"呀 ? 所以: 1. 影片提到美軍因為鴨翼不利於匿蹤而選擇不用的說法是不成立的,這有指桑罵槐之嫌。2. 影片也沒有提到和鴨翼配套主翼的構型會影響到武器的掛載。

  • @yiuwail
    @yiuwail 13 дней назад

    美國都己研發了更實用的DSI進氣道系統,鴨翼已經變成沒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