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去過林口一次之後...就被車陣嚇到不敢再去惹
加上那邊泰山往林口南下方向是上坡 大家不敢踩油門加速造成更容易塞車
看地點,看時間!可以利用林口第二個交流道
沒去過,想比較一下跟早上8點的市民大道比哪個會比較驚險? 程度如何?PS. 騎機車的情況
這裡真的鬼地方要不是上班 根本不想來
不是要唱衰~~國道一能承受的流量就這麼大多幾個孔只是讓進出的車更多交流道這邊就算通了還是會從泰山塞回來得搭配多開幾條聯外快速道路當然可能又要幾年幾金主要還是用地規劃住商分離容易造成人口遠距移動加上只有一條捷運還很難轉車和很貴得再加油啦~~
先感謝台灣解碼中竟然這麼快的談到了林口的交通問題(畢竟台灣的交通問題很多,沒想到這麼快就解碼到林口地區的),身為一個住在林口21年的人,可以說是見證這個地方的發展,我就住在國家檔案館這個附近(影片中街景圖有帶到9:52),早上7~8點的時候我們這邊麗園一街出去文化一路就變停車場了,這個情況下雨天的話會更嚴重,所以說實在的交流道的改善工程我個人是抱著懷疑的態度,換一個塞車的地方而已,更不要說未來A7那邊也還沒有飽和。我看大多數留言都在討論用私家車的一些問題,我這邊就來講一下林口的大眾運輸吧。第一種通往雙北的交通工具:公車由於林口到台北的公車都是要經過國道一號,所以說不開放站位,一般車就40幾個座位吧(應該不超過45個吧),客滿的話就司機就不會再讓人上車,通往台北、板橋和蘆洲的公車,路線大概就是會先在林口市區繞一繞,先在林口粉寮路以西,中華路以南,文化北路以東的那一塊服務,最後一站就會到林口長庚醫院然後上國道一號(大概除了967以外其他路線都是這樣),這樣其實就導致一個結果,只要是在越靠近長庚醫院的站點,基本上顛峰時間要等公車是很痛苦的,因為時間完全無法掌握,誰也不會知道那天會不因為天氣狀況導致搭公車的人數增加,在前面的站就坐滿,眼睜睜看著坐滿的車子從眼前開走,即便現在有跳蛙公車和加班車在尖峰時段服務(更不要說加班車的資訊不是很透明),這樣早就降低了林口民眾選擇公車作為交通工具的意願,更不要說現在交流道的慘況。第二種通往雙北的大眾運輸:機場捷運機捷當初真的是林口人殷殷期盼交通解決方案,讓林口人對於交通時間的不確定性排除了很多。但是就像影片當中所提到的票價讓人難以接受,到北車來回140元,即便你買月票來回大約100,還要加上到北車轉乘之後的交通費用,對比到現在可以通用全林口公車的1280月票,真的吸引力不是太高。再來就是捷運到林口之後的轉乘,在交流道還沒有狀況這麼差的時候,如果是住忠孝路以北的居民,搭捷運的時間跟搭公車的時間其實差不了多少(有時公車更快),畢竟到了A8或A9之後,也還是要轉乘從台北回來的公車或是騎Ubike回家,然而在交流塞車情況變嚴重之後,變成從台北搭機捷回林口的乘客必須在A8或A9捷運站去等待卡在交流道或是國道上的公車去接他回家,怎麼想就是不對阿。最後一個機捷的問題,就是班次的間距,以疫情前的情況是直達車15分一班,普通車7.5分一班,現在來看好像還好,但是未來等A7站跟A10都開發完之後,班次的間距應該還有縮小的空間。以下就是現在可以做的1.增加林口市區的公車路線,讓通往林口台地以外的公車都到公車轉運站去,現在機捷A8站和機捷A9站都有公車轉運站,只要地區公車把人送到公車轉運站,民眾也可以依照選擇看是要捷運或者是客運,只不過公車轉運站可能要增加一些面積。有其他留言提到林口市區輕軌,但是我想等公車需求快要飽和之後再來講輕軌,畢竟現在林口的道路還要在加輕軌,恐怕只有文化一路中央分隔島拆掉看看有沒有可能,還要找輕軌機廠的地吧,若這條輕軌要連到林口台地以外的地方,勢必就得要克服高度的問題。2.九合一大選之前一直在講的北北基桃月票趕快生出來,四個縣市都同黨執政了,真的不要再拖了。3.希望機捷還是能回到疫情前的班次間距。我想大眾運輸可以因為花費高低或是時間長短有所選擇,但是各項大眾運輸的穩定度要盡量提高,歡迎大家理性討論。
感謝分享 ! 月票方面前幾天有看到新聞是說目前打算推北北基桃1200月票方案,不過機捷有沒有納入還不確定,是一大重點 !
現有的轉運站...跟本只是公車多一個停靠站而已~而不是把林口市區和上國道的公車相互轉換~1280月票~把機捷納入~讓有需要的人來選擇加購機捷服務~
即便提高各種什麼的公眾交通工具再怎麼方便會開車的人永遠只會開車所以林口交通就跟內科一樣無解要解要馬你在林口上班要馬就不要住在林口工作不在林口
@@john-pcjohn-pc7685 真的,不太懂現有的轉運站作用到底是啥,特別是A9那個,A8這個現在把國道客運集中在一起就很不錯啊,這樣周邊道路的大型車輛又減少了一種
@@迷人的壞蛋 內科也不是無解,只是要花很多時間去解而已。能夠在林口上班住林口當然是最好的,問題是現在這些人也被要往台北的人給塞住了,高速公路剛好把整個林口台地切一半,從林口要往華亞跟長庚的人就是必須要跨越高速公路,然而在台北工作的人也不太可能全部都住在台北,這不符合大城市發展的方向
才住不到15萬人的區域、塞車的問題,就是交通規劃隨便畫畫!
基本上如果思維只停留在改善國道1號進出的話,對林口未來的發展只會更加壅塞而已(畢竟你到泰山新莊出口還是得大塞),我們不可能永遠用拓寬國道1號來解決問題。如何發展合宜的軌道建設、大眾運輸,青山路等往泰山五股方向的道路如何調整⋯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林口只能下,不能上,就不會塞車了,沒車上,所以一定不是林口的問題
對,就是因為出入的方式過於單一,像我們騎機車的不能上國道就會發現林口不管去哪裡都要走山路,沒有一條順暢好走的平面道路跟其他區域連結,軌道運輸也只有那個機場捷運。
塞車>拓建車道>更多人買私家車>塞車 這個無限循環許多國家已經表演給我們看了
解決林口~換塞在五股~減少私家車才是根本
應該要加強大眾交通 搬來林口幾年不開車真的不方便 寧願塞
@@RiceLeeTW 沒有記錯的話同時期五股交流道也有改善工程但提昇大眾運輸工具的使用量的確才是重點
改善後會比較順暢一陣子,大家覺得很方便又把車都開來,然後又開始塞到爆,一堆人又再抱怨。大眾運輸的老問題,如果要搭接駁車,或是轉乘再轉乘,那幹嘛不開車直接去目的地就好。
台灣少子化 人口以後只會越來越少, 車子也是
我覺得你要看整個林口台地,林口和龜山要一起觀察和統計。林口台地除了國道一號從中心點穿過,台地對外的一般聯外道路幾乎都不好走,大條好走的只有往桃園方向的忠義路、振興路,林口B交流道旁往南崁的路超級小,往新莊的青山路、壽山路太陡常出事,往泰山的泰林路、大科路很小,往八里台北港的後湖路又陡又窄又彎(要蓋新路了,有圓圈狀高架)。因為林口台地對外道路幾乎都是山間小道,所以大部分的人還是仰賴國道一號進出林口台地。下班時間的國道一號南下方向超級可怕,五股交流道從三重蘆洲交界開始排隊,林口交流道從以前的泰山收費站開始排隊,南崁交流道從林口台地下坡就開始排隊,國二南桃園交流道從國一的南崁開始排隊,往機場方向請小心切換穿越排隊的車流過去。
聽完覺得想辦法讓桃捷成為有吸引力選擇降低居民開車需求才是唯一解,否則就算交流道改好也是換地方塞而已
前提桃園捷運票價減低,車列增加才有用
最根本是要讓居民工作不要如此依賴台北市吧,雖然非常難。
@@Bustycat 林口工作機會跟基隆市一樣慣老闆低薪
@@Bustycat 你這個根本建議百年內有沒有辦法解決都不知道
讓桃捷有吸引力也沒用第一 各位想的方法比如降價、班次距離等不是沒人提過,但前市長任內都用府庫空虛,桃捷虧損為由回絕,這新聞現在應該還查的到,關鍵字應該是1280納桃捷第二 桃捷行經的地方過於荒涼,沒有經過蛋黃區,且大眾運輸轉乘相當不方便,價格也貴
講到林口塞車就不得不說內湖塞車,雙方各有限制造就了一條完美的塞車之旅,有認識一些同事就是這樣通勤的。內湖工作機會多,但受限於地形導致進出動線稀少且狹窄,大眾運輸路線也單一,可是停車位的供應量卻是非常的大,因此開車上下班幾乎是首選。同樣的林口把工作機會換成居住環境,其餘狀況幾乎相同,簡直是完美結合。所以不管交流道怎麼改,如果主線容納不下的話,一整路還是會塞住。但不開車的話既有的捷運要從林口到內湖卻又非常的貴而且不方便,因為機捷過了疏洪道之後就一路往南到台北車站,往內湖方向可說是一片空白。這問題起碼要等到北環甚至東環通車之後才會改善,但是北士科先發展起來的話可能又會加重塞車的情況了。有同事於是選擇坐客運進內湖,雖然便宜而且不太需要轉車,但因為國道客運不能站人,在長庚那邊往往要等3班車才上得了。而且即便上了車也是跟大家一起塞在高速公路,天氣不好有狀況的話可能還會多塞一小時。如果可以像新加坡榜鵝輕軌那樣蓋輕軌以機捷為中心8字型繞行林口、龜山的住宅區,對塞車應該會有幫助。
你寫的真好!如果有林口龜山-內湖的替代運輸工具應該會改善許多
內湖是早上的時候大家都要進去林口是早上的時候大家都要出去都是塞車哈哈
最大的問題不能怪這兩個交流道的位置,畢竟當年開通交流道的時候,林口就是鄉下沒有疑問,我在林口通勤兩年13,14年,都是靠大科路,喜歡看著旁邊的國道塞到變停車場
您內行 XD
@@twcode158 你也內行,知道大科路!
大科路超好開 根本就是國道的平行平路版不用錢而且還不會塞車
大科路. me too
低調XD
桃捷的林口龜山線和新北捷的林口輕軌基本都把林口龜山軌道放中長期路網,基本我看可以兩條整合做優先考量了,林口龜山一帶基本是全台人口成長最快的地方,以後還有東森 三立 tvbs進駐 三井二期也在建 工一工業區以後還有ASML,A7還有大面積土地人口遷入,塞車情況只會更嚴重,全台灣很少有科學園區 商場 醫療 媒體集中在交流道附近,發展比淡海還有規模,可以考慮以A7 A8 A9做核心規劃輕軌路網,類似淡海輕軌連到紅線淡水紅樹林一樣,運量一定可觀。
林口塞車也和五股複雜高架狀況有直接關係五股的64、65、國一、64連接國一的高架橋所呈現的設計,也是導致五股塞車的原因,尤其無論是北上或南下都是易塞路段,北上塞車,那麼林口也不用想的絕對塞車
這個奇葩的設計就是車流回堵的主因,所以立體交流道增設要改善交流道的壅塞狀況我認為有限
一般來說最好的設計應該是 先下交流道 才有上交流道 避免車流交會的機會 另外市區道路的部分 若可以再增加一條從市區到華亞科技園區 (不與交流道相會的道路)相信就可以大幅度分流主幹道的負擔
真的要先下再上⋯!國四新通車的潭子太平接上74的路段剛通車卻車禍不斷就是下閘道車流交織上閘道車流然後再遇下閘道回堵車流,快慢快慢奇怪的車流速度造成車禍頻繁
@@cmpunk1701 真的 有時候會懷疑 那些交通部官員的學歷 是不是花錢買來的
問題點1.復興街那裡為什麼會塞一整天,因為要跟文化一路做匯流的動作,有些車不讓,又加上匯流點沒有紅綠燈,所以就會一直回堵2.林口A交流道屬於 A北上入口與B南下出口交叉或 A南下入口與B南下出口交叉,那地方要上交流道與下交流道互不相讓,所以就會塞到國道一號上面去(也就是影片中7:30所提到的)改善方法1.公車路線調整讓行駛至林口市區的路線改行駛至八德路進林口轉運站,讓副線去行駛至長庚,如果從林口市區至轉運站轉乘副線,副線第一段票不收費(例如說:我從林口高中要搭966到成淵高中,我可以先搭到林口轉運站轉乘副線至成淵高中,票價本來是45元,但因為是轉乘關係,所以只收30元的票價)2.在林口匝道~三重匝道的路肩擴寬至3.5米,並在尖峰時段時路肩作為公車專用道使用3.把B北上出口忠義路紅綠燈的秒數調整為龜山一路/八德路綠燈70秒左轉燈25秒紅燈110秒文化北路/忠義路綠燈70秒左轉燈40秒紅燈100秒4.把南下B出口(文化北路)及北上A出口(文化一路)給封(拆)閉(掉),或像影片中提到的湘涵式做法5.機捷的台北車站~林口及台北車站~桃機的票價都降低(為啥我要提到北車~桃機的票價呢?因為現行北車坐到桃機為150元,但在林口長庚這站下車出站再進站省了35元,也就是115元)然後影片中7:30中提到文化三路要新增北上出口匝道,我個人是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性未來我覺得的問題點1.林口長庚轉運站與復興街、林口A出口匝道因為目前林口長庚轉運站一天至少有1000班次的公車進進出出2.麗園國小往交流道的外車道,如果交通觀念不再更新的話,那裡之後可能會是B級事故的大熱點
我覺得,把新閘道設到復興街實在應該再重新考慮一下,那邊的路幅不大,又是好幾個方向的車流交會,本來就塞車,現在又把南下出口拉到那邊,只會雪上加霜罷了。
要改善林口交通,機捷降價,讓大家大量使用機捷來往台北,桃園,減少車輛上路。
難啊,看到A7重劃區,想到幾年後,林口龜山根本不能住人了。正確來說,是根本不能住每天上班要去台北的人
如果國道往北五股交流道沒有改善,個人認為壅塞狀況應該還是一樣慘!下班時段,仍然會從五股交流道回堵至林口,然後車子又卡在新建的聯通道上😅實地走過一次就會發現國道的路線的交會,導致車輛減速是個嚴重問題。當然林口市區的車流確實也過於龐大,加上號誌的設置及駕駛人的用路觀念,都是需要改善的。感謝您辛苦的剪輯及分享。
五股交流道麻花得更噁心了
XDD 之前進林口也是塞在文化一路上
@@twcode158 尖峰時段走林口二接文化北會好一點
覺得遺憾,因為三十七億有更好的花法,比如說完善林口市區及周遭的道路分級,明確分出通過性車流的道路、生活街道和界於兩者之間的過渡性道路;完善整個林口的自行車基礎設施,大眾運輸專用道等等。
你說的光一個大眾運輸專用道就蓋不了了因為沒有地了別說自行車基礎建設了
@@迷人的壞蛋 地不夠反而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政府和民眾願不願意從根本上改變對交通問題的看法。想想看,道路跟車輛同樣是照著「供需原則」在走的,車輛的多寡是需求,道路的多寡是供給,塞車代表供不應求,大家都很生氣,沒車在走代表供過於求,但沒人在乎。那我們就來討論最多人關心的道路「供不應求」的解決之道,比較多人第一個想到要「增加供給」,也就是道路的新闢或拓寬,這個方法短期有效,但長期無效,因為供給創造需求,於是開車的人又更多了,政府又要編列幾十億的預算繼續增加供給,雙向四車道不夠、六車道不夠,給你雙向十二車道夠了吧,可以預期,照樣不夠,那到底該怎麼長期有效地解決問題?別忘了「供不應求」還有另一種解決之道,那就是「縮減需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供民眾開車以外的替代方案;間接地「縮減需求」,那就是減低供給來降低需求,我相信你懂我要表達的意思了,如此一來,地不夠就不會是問題了。
底下留言真的很不錯,真的完善的大眾運輸很重要,還有擁車人口比例太高也是一大問題,政府要加油啦
同樣人口高速成長的竹北直到現在卻連一個交通改善的建設都沒有(有智慧交控系統),國一幾乎每天都是湖口塞到頭份
主要問題是真的太多車子了另外因為林口龜山的工作者大部分都還是來自外地,都要通過高速公路往返因此下班都會擠到唯二的交流道,導致一路漫延到市區都是塞的上班的部分感覺還是因為林口交流道只要出匝道就是要往不同方向的車子,不管南入或北入下交流道就是先等一個紅綠燈但是那個紅綠燈也包含要管理上高速、直行車、下交流道等方向的車輛上下班如果沒有交警,經過交流道路口就先卡死
疫情後搬到林口送了一年多的外送,我對於這裡造成塞車的想法,基本跟改善方向差不多,塞車最嚴重的時候不只塞到仁愛一路,塞到仁愛路信義路都是有可能的,而龜山方向曾經發生過國道車禍回堵到平面道路上,文化二路的停車場內要出停車場就可以等到兩小時😩基本上要開車進出林口我只走山路 泰林路大科路都比國道好走
也希望林口輕軌能早日和龜山輕軌整合興建,現有的公車一樣會被要上國道的車流堵住,能有更可靠的軌道路網是件好事。
沒錯,尤其沒有站位讓運載量也沒辦法提高QQ
輕軌是要高架嗎?否則只是瓜分現有道路面積
一定是要高架單軌輕軌呀,不然怎麼跨越交流道,光想就會造成交流道交通壅塞更慘,
新加坡榜鵝輕軌這種形式和路線可說是唯一正解,而且林口龜山也最有條件去做。
@@yu-chiehlee8031林口文化北路連接龜山忠義路,可興建高架捷運
有聽過類似作法,尖峰時間乘機捷林口進站到市區工作給折扣,下班則方向反過來,這樣能帶動林口大眾交通的使用率,舒緩國道壓力
有玩CSL的我表示:這種集散交流道一開始就是錯誤,只能再花錢跟時間去修改,而且市區有大量紅綠燈,一樣會回堵的。
紅綠燈路口才是關鍵
講到這不尤得說說台中74快速道路進出閘道過於接近導致易塞車回堵的設計真是又強又棒⋯
我台中 我驕傲 😂😂😂 不知道哪個白痴設計的
林口塞車的鼎盛時期(2011-2016)我剛好讀體大,還記得有一次禮拜五下課我要回雲林時從國立體大校門口一出來進文化一路整整塞了快三小時我才抵達菸酒公司而已連長庚醫院都看不到更看不到國一,於是我左轉進文化二路開回學校睡覺去了.....
神了...我只有從壽山路出文化一路要回林口時塞一小時才快到酒廠,後來到統一加油站前左轉到大崗國中轉文化三路再接文化七路,最後繞忠義路接文化北路回到林口的家樂福這
先來留言,等到蓋好之後一樣塞車。 重點根本不是蓋多少路的問題,是車輛無限制性的增加。
身為五股人,有感於五股交流道跟林口交流道互相影響。通常只要看五股交流道塞車狀況即可大致預測林口交流道的塞車狀況。尤其五股交流道短短的新五路就塞入64、65銜接國道交織的匝道,近年新莊五股泰山這一帶的人口增長,每到通勤時間五股交流道也多半是新五停車場的狀況。路況混亂機慢車可以通行,加上很多大型車連結車都會利用新五路的一些路口進行迴轉,種種因素導致新五路時常出現車禍,甚至曾經看過同時段一條新五路上4起車禍的慘狀。或許林口交通改善後,希望五股交流道的問題未來也能獲得改善。
林口+五股是雙生落難兄弟。下班時間,站在大科路上看,國1北上全是紅色的車尾燈,滿滿的+慢慢的,看的讓人不敢出門。【我是林口人,幾乎不敢用國1北上台北市,都跑二省道】
林口上班將近20年的我...覺得很難改善~光這兩天大霧~就讓平面道路的車行速度減慢一個極致...然後高速公路這一段又很常車禍導致回堵...
還有林口坡的太陽XD
真的好常車禍回堵...
其實塞車還有一部份原因是駕駛習慣差導致的,要下交流道的某些車輛不提早排隊,反而從第三車道一直尋找機會插隊,有時甚至直接煞停!還有就是開放路肩,主要是讓小客車下交流道往右轉的能順順的走,但總是會有從路肩硬要往左邊車道切切切的這些也會導致塞車
早上騎ubike去A9坐捷運時,都會看到所有車都塞在文化三路上,我騎腳踏車還比他們快XD
麗林國小、林口國中、長庚大學,在林口住了27年的拿靠囝仔表示,早上的長庚不塞車就不是林口了 XD
我就是林口人,每次尖峰時間7:30以後絕對塞到不行,我有一次7:40出門,8:20才到學校
塞都是塞在龜山區比較多,因為林口那邊根本塞車之苦只有早上和下午上下班2小時,龜山林口長庚醫院這邊每天都塞上8小時以上,比林口地區還長,車輛都塞在這裡週邊。
林口會塞車也跟附近的五股有關吧!同時有五楊、台64、台65都匯集一處全部的車在短短幾公里塞在一起
感謝這麼詳細解答林口交通身為林口通勤族很有感平日光等上交流道 有時就花近半小時 相比禮拜五 禮拜一更是有感 雨天更是有加乘作用 不誇張最高紀錄從A9站7:40 約9:10才到行天宮套票包含桃捷或許可以舒緩些但對二路三路居民轉乘便捷度不提高或許捷運的吸引力仍然不高(而且到北車換車還要再走一大段路)
北車換車真的超大段,我無法想像如果是身障民眾,倚賴這條運輸工具有多不方便= =
剛好身為華亞科外圍的上班族來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南下:國一出林口要左轉文化一路會跟文化一路進國一的車流重疊,導致國一南下回堵復興街右轉接文化一路又會與龜山一路右轉車輛再加上國一出來的車流全部匯集再一起,其中還有部分往長庚的車輛北上:64出口閘道無法消化同時間五楊+桃園+林口的車流量(五楊接平面又會與平面要下64閘道的車輛匯流)新莊地區本來就容易塞車,就會一路回堵到林口路段這麼一來北上回堵就會影響到南下閘道往文化一路的車流(車速變慢或是沒有留足夠空間給其他車流行走)華亞科又很多大車行駛,更會拖慢車速(再加上不依規定亂插隊的駕駛)不論平面道路或是閘道沒已經沒辦法容納如此大的車流量,導致交通癱瘓老實說依照實際用路人的我來看的確有可能會稍微順暢一些些但說會緩解或不塞車則是不可能
這頻道優質到一定要開鈴鐺🔔❤️
謝謝支持❤️
就算機捷變成1280我也不會去搭,因為沒有支線靠近我家(家窮無法住蛋黃區)從我家出發到搭機捷再轉乘北捷到西湖站中間轉乘來轉乘去,大概就需要花一個半小時。目前是選擇搭客運上班(上國道的公車),乘車時間大概也是一個半小時,反正都規定一定要坐著,乾脆搭客運睡覺補眠,一路塞到內科還輕鬆多了。但一定要趕在七點半之前上車,否則塞車時間就是兩小時起跳。所以我雖然九點半上班,但依然要搭上七點半之前的公車。
會有大量車潮其實就是因為住那邊的不在附近工作,在那邊工作的都不住那邊,不塞也難。要解決不是有龐大的公共運輸體系就是要避免工作機會過度集中。否則蓋再多的交流道和公路也解決不了塞車問題
其實不用,如果住商分離也可以(同時段車流都單方向湧入,就可以配合調撥車道。這是美國很經典的案例,只可惜台灣現在在市區重劃還是一樣喜歡住商混合。住商混合就會有這些問題
看完系列影片,再去玩城市:天際線會非常有感,反之亦然玩家在遊戲裡面也要面對車流動向不良,或是舊有車道不敷車流量成長,必須改建交流道的問題。只是差別在於,玩家可以無腦剷平住宅和商辦,車道秒建秒完工,還能試營運發現效果不好剷平重來。現實世界要事前就規劃好,憑著腦海想像車流的問題和解決之道,計劃定案之後,還要處理土地徵收或是新匝道引起居民反彈等問題,甚至遇到當地反對而修改,修到最後發現效果不如預期只好整個計畫推倒重來。計畫和當地居民的問題解決後,才是開始招標和建造。只能說解決現實世界問題的人,真的是辛苦了。另外,這不是遊戲葉配
之前搭機場捷運在A8逛又是另一種感動了,明明位於新北市與桃園的邊緣卻如此繁榮媲美新北蛋黃區了
林口應該算自成一個生活圈了
@@陳仕翰-m9v 吃著港龘看著旁邊中年男女(可能是華亞科技園區員工)愜意的吃飯聊天,很喜歡這種小生活圈的fu,台中的話就是豐原那樣
在長庚讀書特別有感,希望可以順利🥲星期五想吃個晚餐要坐一小時的校車很崩潰
重點就是車子太多,應該是縮減車道+建設人行道+增設腳踏車道和腳踏車,讓大家可以騎腳踏車到大眾運輸地轉車,砍掉路邊公有停車格+提高立體及私人廠商停車費率+加強檢舉,路上開車的就會變少了,也較少會有8+9拿球棒在那邊揮,也會開得很順不用擔心被別人恍神撞到之類的
我不是林口人也不是北部人,但偶爾會經過林口高速公路,市區那邊會塞車我不清楚,但北上及周邊會塞車倒是非常清楚,這之所以會塞車,根本就是入、出高速公路的引道,犯了低級錯誤的設計,短距內一出一進又一出一進,前二出一進必然造成高速公路及周邊道路對叉及對擠的..............改善之道在於將北上第一出口提前,第二出口東向設立體交叉,免等候東西向紅綠燈(西向北入也設立體交叉),取消第一入口,將第二入口擴大車道或是改成二出後再二進。這樣高速公路北上及周邊塞車情況一定可以改善很多。
是進跟出完全交叉,要下高速跟上高速的車流撞在一起,下班尖峰要是沒義交指揮根本動彈不得因為大家都要搶著過,路口沒淨空,綠燈方向的完全動不了,然後眼睜睜看著綠燈變紅燈,自然就塞死了我以前曾經只是要從龜山側,過個橋到林口送貨,塞了半小時...
我覺得效果有限,重點在於文化一路 文化二路的吞吐量已經到達極限結果新匝道出入口還是塞在這兩個地方其實我覺得比較好的解決方式 應該是在龜山樂善科技園區附近增設匝道讓要往返華亞科、桃園的車流避免再次行經林口長庚處
我覺得沒用,只是轉移塞車點而已。
應該配合匝道出入口位置,改成單行道,把文化幾路,全部配對起來,就能改善很多。
我一直有印象之前有人提出這個方案過,不過這樣就是換高速公路塞而已
林口人表示感動,謝謝妳把林口介紹的那麼詳細!林口真她喵塞,林口人表示笑死哈哈哈😭話說到底何時A9站的預留線會動工...
感謝支持!笑著笑著就哭了惹QQ
身為一個林口在地33年居民 林口的交通真的有夠塞的...
林口要解決塞車,就要等到北部通勤月票1200元,再加上林口輕軌系統了。
林口已跟內湖狀態一樣,應該要禁止車輛進入,全靠大眾交通運輸,不然那塊區域根本變垃圾區域了...而且現在一堆公司進駐那裡 員工根本上不了班
我是跑林口國道公車司機,政府沒有找到重點,每天下班時間北上國道塞車,導致林口和龜山市區塞車都是五股交流道車流回堵過來的,只要五股交流道沒有先改善,下班塞車還是無法避免。
林口~~真的是非常感謝 五楊的出現,不然以前到林口交流道前必堵車
最大問題是捷運不夠方便至少希望可以給公車上交流道優先一台公車可以在多少人比起汽車
比照國道五號 免排隊上雪隧
對,優先給公車,公車專用道
要感謝國軍~還好當初林口有國軍部隊駐守,不然以當時那個年代,林口還不繁榮,怎麼可能匝道建那麼寬又哪麼多~意思就是說:如果當初沒有甲車營區在林口龜山的話,現在看到的交流道會更窄更少(雙向各只有一個) 塞車更嚴重
看完之後我覺得工程做完改善的幅度有限,塞車的主因是進入市區會有紅綠燈需要等待,高速公路來的車子是一直近來,減少匯車只能降低車禍發生並不能解決壅塞,應該做的是類似快速道路把車流快速的引導到目的地附近分散下市區的車流量,還有林口塞車很多時候也跟五股有關係不是單一解決某個交流道就會有用!!
林口問題就是房蓋太多太快加上林口長庚醫院在高速公路旁,道路規劃太差,在加上北上五股交流道大塞導置高速公路周邊的道路上擁塞
林口雖然說是台地,想簡單一點就是在山上的一塊平地,一般道路肯定都是山路很難走又花時間,只好都使用高速公路。一個山頭住那麼多人,你匝道怎麼開都只是塞在不同地方而已
車就是那麼多,怎麼蓋效果都有限,除非在其他地方新設交流道把車流導開或交流道連接市區高架把車流導到其他地區散掉,不然交流道周邊這個區域要進來的車就是那麼多還是會塞
國道跟平面道路的用路人本來就是應該要錯開,現在很多人都是利用高速公路跑短程上下班,這也是高速公路在某些特定交流道在上下班時間會嚴重回堵的原因,基本上要根治交流道回堵,就要廢除免費里程,並且提高短程使用的費率,讓一些剛上去就下來的短程使用者卻步,把高速公路的使用正常化,兩個用路者族群錯開,平面道路再另外想辦法處理塞車問題,而不是到了特定時段所有人一起塞在高速公路
建議地圖的方位說明 像是右上角、左下角可以改成東北方、西南方 會更加專業👍👍👍
收到,感謝您的建議 !
還有一個癥結點,當出現車潮時,文化一路往林口方向車輛回堵到長庚醫院院前2路時,有些車輛要左轉文化一路,但已經看到沒有空間左轉匯入,等到紅燈時,不會把路口淨空硬要開過去,結果3~4部車就把內跟中線車道堵住,使得文化一路往復興一路方向的車流,即使綠燈也無法通行。
根本主因太多車流從桃園方向北上要往台65 整個從五股系統開始堵 林口交流道 是能改善北上段 林口以南 與南下段林口以北 ((早上塞到不行是五股到林口 與交流道拓寬是否完全相關待確認)) 但能肯定五股系統真的有必要檢視 國一北上要接65塞到不可思議 更別說65要接國一 真的很複雜 而且車流是必須交叉
我很好奇,如果30年前林口重畫區就是規劃要容納350,000以上的居民那為什麼相對應的交通措施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 公共建設不是應該領先於民眾入住的嗎?為什麼感覺反倒是要利用民眾作為排頭兵來拉動公共建設?
應該說有規劃,但政府完整程序沒走完,被環團抓包後才開啟了漫漫長路
在地的都知道上下班時間走山路絕對比國道快得多好懷念以前林口光禿禿紅土地還有從長庚到交流道不用等20分鐘的日子….
10:14那裡北上林口A出口已經可以直接右轉復興街了,不需要往前走等文化一路的右轉燈,雖然限小型車但這陣子有經過都覺得快了不少南下林口A要左轉華亞園區的車真的爆炸多,常常紅燈了硬要擠,害文化一要左轉國1南下的車卡住,新增紅色那條感覺好像可以舒緩下交流道左轉的車潮,但前提是文化一路往華亞園區不塞吧最塞的地方就交流道到醫院那段,怎麼消化這的車流應該要下點功夫
曾在林口上班五年 每天汐止林口開車來回的我 每天早上七點半就在南下38K 一路慢慢塞 然後從41A離開高速公路 每天傍晚五點 再從41A 設法北上 帶賽的時候 可能要花兩個小時才能回到汐止儘管已經有許多改善或者後續規劃 但既有道路線型與空間限制 以及五股大魔王的威力 以及沒有有效且獨佔路權又具有經濟的大眾運具 這些建設與規劃能有多大效益 我還是持保留立場 有人說 有客運可以來往台北市和林口 可是 照樣卡在高速公路啊最後 我權衡了許多原因以及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開車通勤與塞車上 我選擇了離開林口
淡水 林口 最大的問題就是都市規劃TM最初計畫人口太多了,什麼容積獎勵有的沒的到處亂給,根本就沒辦法負荷,完全沒考慮原先地方的地理條件
把各種容積率的獎勵降低才是根本解決之道,捨本逐末,然後花更多的錢作建設,被有心人賺走錢就算了,重點是最後還是塞塞塞,汐止,內湖,南崁,竹北,淡水,八里,哪一個不是這樣
林口那二座交流道的路網,對外地人來說,那複雜的路網,真的會駕駛驚慌,為了看清楚各路標指示牌,一定會減速慢行,加上周遭一大群車輛緊迫盯人的包圍著,正在猶豫著該行駛那一線車道,該轉哪一個彎時,後方催促的喇叭聲馬上響起,駕駛會更警張,交通事故於是常常發生.交流道路網的規劃,目的就是要提高車流速度,才能改塞車發生,但必須考慮到不是所有用路人對該路網系統都非常孰悉,過於複雜的路網反而是造成塞車的因素.
其實講到人口成長,從民國90年新莊人口開始才是穩定成長到現在穩居新北第二大。(板橋始終第一) 新莊的交通才是慘阿,經歷過挖最久的捷運,越野賽車道中正路就持續多久。後面好市多建案起來後,都不敢想南新莊會有多恐怖的車潮,因為道路真的很小。
太讚了。從板橋搬來林口不到一年我就想搬去台中了,適合退休來不適合青壯年人
台中房價都追平林口了
我對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之後的效益,是較偏向悲觀的,因為,林口交流道的問題不只是交流道動線交錯的問題,還包括高速公路上下班時間,在五股、林口之間車流龐大,車流速度變慢,造成回堵的問題,增設林口北上專用匝道,在上下班時間,可能讓高速公路瞬間出現更大車流,造成更嚴重回堵,結果,省了原來平面道路口交錯的等待時間,但增加了高速公路回堵塞車的時間。林口交流道雖然有先天上的限制,但這個限制在幾十年前是不存在的,是因為林口、龜山後來的人口發展,才變成是個問題,而這個問題雖然透過改善匝道可以解決一點問題,但難以根本解決問題,因為這林口、龜山連外道路太少,目前快速道路都只能依賴國道一號,這才是林口交流道大塞車的原因,也是國道一號林口、五股之間經常堵車的原因,要明顯改善問題,還是要增闢林口往五股、蘆洲、三重,龜山往泰山、新莊的快速道路,以分散車流。
其實台灣很多類似像林口集散道的設計,像我自己開過的我都會把速度放很慢,我舉例就像國一轉六六大溪東西向快速道路那個匝道一樣,每次都要非常小心右邊的來車,然後轉上來往大溪,又會碰到從觀音方向要準備轉國一往台北方向的車子,又是另一個交織點,國一轉大溪的車子轉上來,也是要非常小心左邊來的車子,而且從觀音方向過來要轉國一往北的車子,緩衝真的太短,一定要硬卡要不然沒辦法轉,然後又是一個奇怪的設計,一直持續好幾百公尺,又碰到楊梅方向要轉上來六六的交織點,然後這幾百公尺又用一個水泥護牆擋著,不讓往大溪的車子匯入,然後一直到交織點再往前一點點的距離,馬上碰到下台一線平鎮跟中壢的匝道,知道這條的人,那個地方只要車多就必塞,完全會排隊到快速公路上,也讓從楊梅轉上來要往大溪的人很麻煩,也讓從國一轉上來的六六車子,想下台一線匝道,在交織點就先遇到前面的台一線塞車,也會影響到往大溪方向的車子,這種設計真的會塞死人。
如果我是交通部長我要從泰山到蘆竹間打通一條隧道當作國1主線再把現在的林口上下坡路段做為林口交流道的引道在將AB交流道立體化匯入匯出林口各路口以目前林口地區的地形來看也可以朝地下化閘道來規劃
住了15年塞車還好吧...尖峰時間只要半小時就能出門上國道,提早點出門就好了,要改善應該在交流道口與集散道跟周邊多設立智慧執法,減少一堆車利用直行車道插隊下交流道而導致車流回堵至平面道路
紅綠燈的問題,一下交流道就要停紅燈,就算匝道有三線道還是一定會塞阿
照塞!! 以這樣的規劃可能只是改善不到10%成效工業區 醫院 城市人口數是最大因素 如何把車輛交錯的問題降低或許還能有到25%的成效
希望這建設,是經過長期統計而規劃出來的,比如收集車輛行經數據用電腦模擬,模擬增設這些道路能改善多少,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好,畢竟公家機關你們懂的.....
區域發展好詳細,讚讚
大家喜歡就好
我是希望增加林口龜山來往的專屬高架就好,這樣車流就不用和進出交流道的車交織爭道,機車也可以更安全通行。
林口真的塞到不行,之前帶跟朋友約去outlet吃飯,光是開車進去就等了快一小時,以後大家再也不約林口吃飯了
林口會塞車基本上是因為1. 人變多2.商場變多 3.交流道 新北跟桃園各佔一半 基於政治考量短期內不會變而且大家往台北都是走國道為主 我記得沒錯的話 樹林 五股泰山都有山路可以走但是大家都忘記有這些東西
1.集散道 分開為獨立車道 不在讓車輛交會是個好方法 而這個我也早想過就是不懂當初設計的人怎麼會這樣設計其2 .五股交流段 全線拓寬至7車道 也早想過 明明都是國家的土地 為什麼不做其3. 雖然這麼說有點天馬晴空 我認為除去平時上班民眾需求的車輛。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大車應該是要國道拓寬的基礎下 增設專門給大車行駛的省道 可直接通往龜山市區 只有大車不在跟小車需要互相爭道 交通量才能增加4.最後的根本請在上面快車道增設測速相機 媽的 誰低於100就開單 同車道可連續開3張 真的 一堆死龜車在那邊開80 怎麼搞 10車道也不夠開 幹💢😡
臺灣是民主國家,不可能增設大車專用道的。
治標不治本,最根本應該是提高汽車的使用成本,讓民眾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還能稍微解決行人地獄的問題。
你不懂啦,塞車才是ROC進步的象徵XDDD
問題是機捷不想跟北捷的月票整合呀😂
當時為什麼不考慮採單點鑽石型來規劃?至少減少一次等待,讓車流可以更順利消化,若單點鑽石型改善無效,再來改成立體式,初期成本也低一點。此外,新的改善方式,雖讓南下車流可直接進入市區,但另一個瓶頸是長庚醫院復興一路,到時候大量的車流從高架下來,一樣堵在文化一跟復興一路口,改善塞車成效有限。這個路口堵住,連帶使得北出北入的改善打折。不然就是直接把立體化把出口拉到捷運站之後,避開復興一路路口,這才有機會。
會在黎明技術學院變塞最合理的原因就是那邊插了一支白痴速限,每次都會有人在那邊急煞車流自然就回堵了,就只要想像公園溜滑梯最尾端放一支速限那上面自然撞成一團
國道一號就很愛讓上下車流交會啊像重慶北匝道也是下去的車要跨過上高速公路的車流直接把林口AB改成單上單下像國道五號一樣我猜可能會比較快解決問題
那個集散道問題真的只會越來越塞 如同忠孝橋往市民大道一樣
林口塞車最佳解就是想辦法讓一人汽車用其他交通工具代步
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2027順利完工屆時龜山A8區域的新建案也陸續完工數千戶住民進住唉!恐怕會比現在還要更塞車其實塞車最最根本的問題就是這個政府,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都市規劃只想著哪裡可以蓋房子,哪裡有利可圖
林口重劃區 包含林口區和部份龜山區 統計數字和規劃要合併加以考量
住新店 每天開車通勤林口上班 之前疫情科學園區沒人 只要約40.50分鐘到公司 真的塞過2小時直接遲到過 而且還要特別早起 不然越晚上國道塞越久
目前的癥結點在於為什麼大家都寧願自己開車來塞,也不願意搭大衆運輸?1.再怎麼塞也比坐大眾運輸到目的地快很多。2.油錢跟票價差距不大。林口台地的地理位置,交通就是他的硬傷。雙邊超長的爬坡道,讓車速遲緩,而林口定位是工業區還是住宅區,從一開始就在畫超級大餅,大車小車一起擠。如此惡性循環,就將後果交給子孫去承受了。國道1將林口台地硬生生切成兩塊,最早只有一個跨越點現在增為3個,但已註定雙向跨越和進出國道有大問題。各地會鐵路地下化就是這個原因。不是在潑冷水,林口的交通不要再惡化下去就不錯了,繼續蓋大型建案就繼續塞,跟內湖南崁一樣。先期的國土規劃非常重要!一昧的要政績會禍延子孫。只剩挖南北向隧道這條路了,現有國道填平構成東西向道路網,大林口地區的市內交通才有解。現行所有拿上檯面的方式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題外話,王永慶把長庚設在交流道旁真是老謀深算,他賺飽飽大家去塞,位置卡好卡滿耐他何!泰山五股交流道下不去和五楊的匯入是整起案件的幕後藏鏡人……。。
看不出來難在哪裡, 有兩個出口 / 入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1. 南北交錯 分別封閉其中一個出口/入口 2. 基於第1點, 管制出口紅綠燈, 讓車流離開出口/入口 分流後 在停紅綠燈#1. 問題很簡單就是 紅綠燈時間永遠不夠, 根本原因為 [下高速公路的車流] 與 [市區路線] 交錯太多次#2. [交流道] 與 [區域主幹道] 多次交錯, 當初設計根本便宜行事, 潦草至極
非常好很多人都不曉得 林口 跟龜山的區分 令人頭痛
每次來回南部或中部 都要爬坡到林口再下坡到桃園 放眼經過的車輛 很少部分是到林口的。當初設計為何不能像高鐵 以隧道穿越的方式 可以節省許多時間與能源
挖洞沒那麼簡單吧??所以有五楊跳過林口車潮阿
不要用現在TBM的技術去想4,50年前的情況。我是林口人,75年退伍回家時,林口還沒有紅綠燈。甚至從林口飆到中壢的新街國小,不用等紅綠燈。長庚第一棟大樓地下室是直接把泥土挖開,蓋好了再覆土回去,當時是鳥不生蛋的地方。
市區本身的交通有很大的問題, 建立這些閘道 真的只是轉移塞車的位置希望交通能越來越好 謝謝分享
你最中肯開設閘道只是轉移塞車位子而已
交通一定不會越來越好。原因是交通部他們認為設置閘道就是改善可是問題本身就是台灣擁車率太高。他們這樣也只是治標不治本而已我們上面的日本從交通戰爭結束50年了每年還有在進步反觀台灣則是跟50年前一樣有可能還更爛。台灣每年死亡人數快3000多人死傷人數是亞州地區數一數二的。
@@吳俊聰-s3r 問題點出在於土地資源不夠加上什麼都要民主政府不能隨意徵收土地如果我們的土地資源同日本一樣我們會發展的更好你信不
@@迷人的壞蛋 那麼土地那麼少了為什麼不去限制擁車量?而且日本如果照你說的資源多土地大為什麼要限制車輛總數因為他們很早就知道不限制車輛總數一定會塞車。這也是他們強大跟進步的原因他們的交通設計都是有數據去參考。
@@吳俊聰-s3r 違憲懂?依照這個邏輯嘉義苗栗很多空地為什麼這些人不去住那?就是因為這是民主國家人民基本人身自由的權利沒有人有權干涉擁車量就像你有錢但政府不准你買房子一樣道理你覺得如何?
等他蓋好,我都退休了,這邊有林口龜山科學園區,工業園區,也代表著有大量的上班族群,這大家都知道,重點是,這邊的捷運系統規劃站無法cover這些上班族,導致大部分的人口都是開自家車上班是造成高速公路瘋狂塞爆的原因,因為捷運站的設計是長庚醫院跟體育大學站,並不是在科學園區與工業園區附近,也就是說這兩個捷運站在這邊根本是廢了,交通部長,新北,桃園市長這許多年來都在混,早就該發現並且正視處理這些問題,我曾經幾次在下班時段光在文化一路上就塞了超過一小時才上高速公路,30,40分鐘以上都是常態,大台北地區已經有完善的捷運系統明明可以連接善用,而北上的桃園地區,也因為捷運蓋得非常緩慢,遲遲無法連接上,若捷運系統能夠連接在一起,這塞車情況會改善非常多
改善還是有限,林口人口成長,還有龜山區也多很多建案,登建案完成後,又移入更多人口,光靠一條高速公路很難,最好還是再去規劃幾條快速道路,連接林口龜山直下新莊或泰山!
常常去送貨 基本上6早上.30過後 要下林口交流道 往忠義路 在下面國道2號之後就開始大塞車了...在那裏排30分鐘是基本...而且每天都這樣...但是多半都是走路肩的違規切車道造成的比較多
去過林口一次之後...就被車陣嚇到不敢再去惹
加上那邊泰山往林口南下方向是上坡 大家不敢踩油門加速造成更容易塞車
看地點,看時間!
可以利用林口第二個交流道
沒去過,想比較一下跟早上8點的市民大道比
哪個會比較驚險? 程度如何?
PS. 騎機車的情況
這裡真的鬼地方
要不是上班 根本不想來
不是要唱衰~~
國道一能承受的流量就這麼大
多幾個孔只是讓進出的車更多
交流道這邊就算通了
還是會從泰山塞回來
得搭配多開幾條聯外快速道路
當然可能又要幾年幾金
主要還是用地規劃
住商分離容易造成人口遠距移動
加上只有一條捷運還很難轉車和很貴
得再加油啦~~
先感謝台灣解碼中竟然這麼快的談到了林口的交通問題(畢竟台灣的交通問題很多,沒想到這麼快就解碼到林口地區的),身為一個住在林口21年的人,可以說是見證這個地方的發展,我就住在國家檔案館這個附近(影片中街景圖有帶到9:52),早上7~8點的時候我們這邊麗園一街出去文化一路就變停車場了,這個情況下雨天的話會更嚴重,所以說實在的交流道的改善工程我個人是抱著懷疑的態度,換一個塞車的地方而已,更不要說未來A7那邊也還沒有飽和。
我看大多數留言都在討論用私家車的一些問題,我這邊就來講一下林口的大眾運輸吧。
第一種通往雙北的交通工具:公車
由於林口到台北的公車都是要經過國道一號,所以說不開放站位,一般車就40幾個座位吧(應該不超過45個吧),客滿的話就司機就不會再讓人上車,通往台北、板橋和蘆洲的公車,路線大概就是會先在林口市區繞一繞,先在林口粉寮路以西,中華路以南,文化北路以東的那一塊服務,最後一站就會到林口長庚醫院然後上國道一號(大概除了967以外其他路線都是這樣),這樣其實就導致一個結果,只要是在越靠近長庚醫院的站點,基本上顛峰時間要等公車是很痛苦的,因為時間完全無法掌握,誰也不會知道那天會不因為天氣狀況導致搭公車的人數增加,在前面的站就坐滿,眼睜睜看著坐滿的車子從眼前開走,即便現在有跳蛙公車和加班車在尖峰時段服務(更不要說加班車的資訊不是很透明),這樣早就降低了林口民眾選擇公車作為交通工具的意願,更不要說現在交流道的慘況。
第二種通往雙北的大眾運輸:機場捷運
機捷當初真的是林口人殷殷期盼交通解決方案,讓林口人對於交通時間的不確定性排除了很多。但是就像影片當中所提到的票價讓人難以接受,到北車來回140元,即便你買月票來回大約100,還要加上到北車轉乘之後的交通費用,對比到現在可以通用全林口公車的1280月票,真的吸引力不是太高。
再來就是捷運到林口之後的轉乘,在交流道還沒有狀況這麼差的時候,如果是住忠孝路以北的居民,搭捷運的時間跟搭公車的時間其實差不了多少(有時公車更快),畢竟到了A8或A9之後,也還是要轉乘從台北回來的公車或是騎Ubike回家,然而在交流塞車情況變嚴重之後,變成從台北搭機捷回林口的乘客必須在A8或A9捷運站去等待卡在交流道或是國道上的公車去接他回家,怎麼想就是不對阿。
最後一個機捷的問題,就是班次的間距,以疫情前的情況是直達車15分一班,普通車7.5分一班,現在來看好像還好,但是未來等A7站跟A10都開發完之後,班次的間距應該還有縮小的空間。
以下就是現在可以做的
1.增加林口市區的公車路線,讓通往林口台地以外的公車都到公車轉運站去,現在機捷A8站和機捷A9站都有公車轉運站,只要地區公車把人送到公車轉運站,民眾也可以依照選擇看是要捷運或者是客運,只不過公車轉運站可能要增加一些面積。有其他留言提到林口市區輕軌,但是我想等公車需求快要飽和之後再來講輕軌,畢竟現在林口的道路還要在加輕軌,恐怕只有文化一路中央分隔島拆掉看看有沒有可能,還要找輕軌機廠的地吧,若這條輕軌要連到林口台地以外的地方,勢必就得要克服高度的問題。
2.九合一大選之前一直在講的北北基桃月票趕快生出來,四個縣市都同黨執政了,真的不要再拖了。
3.希望機捷還是能回到疫情前的班次間距。
我想大眾運輸可以因為花費高低或是時間長短有所選擇,但是各項大眾運輸的穩定度要盡量提高,歡迎大家理性討論。
感謝分享 ! 月票方面前幾天有看到新聞是說目前打算推北北基桃1200月票方案,不過機捷有沒有納入還不確定,是一大重點 !
現有的轉運站...跟本只是公車多一個停靠站而已~
而不是把林口市區和上國道的公車相互轉換~
1280月票~把機捷納入~讓有需要的人來選擇加購機捷服務~
即便提高各種什麼的公眾交通工具
再怎麼方便
會開車的人永遠只會開車
所以林口交通就跟內科一樣無解
要解要馬你在林口上班
要馬就不要住在林口
工作不在林口
@@john-pcjohn-pc7685 真的,不太懂現有的轉運站作用到底是啥,特別是A9那個,A8這個現在把國道客運集中在一起就很不錯啊,這樣周邊道路的大型車輛又減少了一種
@@迷人的壞蛋 內科也不是無解,只是要花很多時間去解而已。
能夠在林口上班住林口當然是最好的,問題是現在這些人也被要往台北的人給塞住了,高速公路剛好把整個林口台地切一半,從林口要往華亞跟長庚的人就是必須要跨越高速公路,然而在台北工作的人也不太可能全部都住在台北,這不符合大城市發展的方向
才住不到15萬人的區域、塞車的問題,就是交通規劃隨便畫畫!
基本上如果思維只停留在改善國道1號進出的話,對林口未來的發展只會更加壅塞而已(畢竟你到泰山新莊出口還是得大塞),我們不可能永遠用拓寬國道1號來解決問題。
如何發展合宜的軌道建設、大眾運輸,青山路等往泰山五股方向的道路如何調整⋯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林口只能下,不能上,就不會塞車了,沒車上,所以一定不是林口的問題
對,就是因為出入的方式過於單一,像我們騎機車的不能上國道就會發現林口不管去哪裡都要走山路,沒有一條順暢好走的平面道路跟其他區域連結,軌道運輸也只有那個機場捷運。
塞車>拓建車道>更多人買私家車>塞車 這個無限循環許多國家已經表演給我們看了
解決林口~換塞在五股~減少私家車才是根本
應該要加強大眾交通 搬來林口幾年不開車真的不方便 寧願塞
@@RiceLeeTW 沒有記錯的話同時期五股交流道也有改善工程
但提昇大眾運輸工具的使用量的確才是重點
改善後會比較順暢一陣子,大家覺得很方便又把車都開來,然後又開始塞到爆,一堆人又再抱怨。
大眾運輸的老問題,如果要搭接駁車,或是轉乘再轉乘,那幹嘛不開車直接去目的地就好。
台灣少子化 人口以後只會越來越少, 車子也是
我覺得你要看整個林口台地,林口和龜山要一起觀察和統計。
林口台地除了國道一號從中心點穿過,台地對外的一般聯外道路幾乎都不好走,大條好走的只有往桃園方向的忠義路、振興路,林口B交流道旁往南崁的路超級小,往新莊的青山路、壽山路太陡常出事,往泰山的泰林路、大科路很小,往八里台北港的後湖路又陡又窄又彎(要蓋新路了,有圓圈狀高架)。
因為林口台地對外道路幾乎都是山間小道,所以大部分的人還是仰賴國道一號進出林口台地。
下班時間的國道一號南下方向超級可怕,五股交流道從三重蘆洲交界開始排隊,林口交流道從以前的泰山收費站開始排隊,南崁交流道從林口台地下坡就開始排隊,國二南桃園交流道從國一的南崁開始排隊,往機場方向請小心切換穿越排隊的車流過去。
聽完覺得想辦法讓桃捷成為有吸引力選擇降低居民開車需求才是唯一解,否則就算交流道改好也是換地方塞而已
前提桃園捷運票價減低,車列增加才有用
最根本是要讓居民工作不要如此依賴台北市吧,雖然非常難。
@@Bustycat 林口工作機會跟基隆市一樣慣老闆低薪
@@Bustycat 你這個根本建議百年內有沒有辦法解決都不知道
讓桃捷有吸引力也沒用
第一 各位想的方法比如降價、班次距離等不是沒人提過,但前市長任內都用府庫空虛,桃捷虧損為由回絕,這新聞現在應該還查的到,關鍵字應該是1280納桃捷
第二 桃捷行經的地方過於荒涼,沒有經過蛋黃區,且大眾運輸轉乘相當不方便,價格也貴
講到林口塞車就不得不說內湖塞車,雙方各有限制造就了一條完美的塞車之旅,有認識一些同事就是這樣通勤的。
內湖工作機會多,但受限於地形導致進出動線稀少且狹窄,大眾運輸路線也單一,可是停車位的供應量卻是非常的大,因此開車上下班幾乎是首選。同樣的林口把工作機會換成居住環境,其餘狀況幾乎相同,簡直是完美結合。所以不管交流道怎麼改,如果主線容納不下的話,一整路還是會塞住。
但不開車的話既有的捷運要從林口到內湖卻又非常的貴而且不方便,因為機捷過了疏洪道之後就一路往南到台北車站,往內湖方向可說是一片空白。這問題起碼要等到北環甚至東環通車之後才會改善,但是北士科先發展起來的話可能又會加重塞車的情況了。
有同事於是選擇坐客運進內湖,雖然便宜而且不太需要轉車,但因為國道客運不能站人,在長庚那邊往往要等3班車才上得了。而且即便上了車也是跟大家一起塞在高速公路,天氣不好有狀況的話可能還會多塞一小時。
如果可以像新加坡榜鵝輕軌那樣蓋輕軌以機捷為中心8字型繞行林口、龜山的住宅區,對塞車應該會有幫助。
你寫的真好!
如果有林口龜山-內湖的替代運輸工具
應該會改善許多
內湖是早上的時候大家都要進去
林口是早上的時候大家都要出去
都是塞車哈哈
最大的問題不能怪這兩個交流道的位置,畢竟當年開通交流道的時候,林口就是鄉下沒有疑問,我在林口通勤兩年13,14年,都是靠大科路,喜歡看著旁邊的國道塞到變停車場
您內行 XD
@@twcode158 你也內行,知道大科路!
大科路超好開 根本就是國道的平行平路版
不用錢而且還不會塞車
大科路. me too
低調XD
桃捷的林口龜山線和新北捷的林口輕軌基本都把林口龜山軌道放中長期路網,基本我看可以兩條整合做優先考量了,林口龜山一帶基本是全台人口成長最快的地方,以後還有東森 三立 tvbs進駐 三井二期也在建 工一工業區以後還有ASML,A7還有大面積土地人口遷入,塞車情況只會更嚴重,全台灣很少有科學園區 商場 醫療 媒體集中在交流道附近,發展比淡海還有規模,可以考慮以A7 A8 A9做核心規劃輕軌路網,類似淡海輕軌連到紅線淡水紅樹林一樣,運量一定可觀。
林口塞車也和五股複雜高架狀況有直接關係
五股的64、65、國一、64連接國一的高架橋所呈現的設計,也是導致五股塞車的原因,尤其無論是北上或南下都是易塞路段,北上塞車,那麼林口也不用想的絕對塞車
這個奇葩的設計就是車流回堵的主因,所以立體交流道增設要改善交流道的壅塞狀況我認為有限
一般來說最好的設計應該是 先下交流道 才有上交流道 避免車流交會的機會
另外市區道路的部分 若可以再增加一條從市區到華亞科技園區 (不與交流道相會的道路)相信就可以大幅度分流主幹道的負擔
真的要先下再上⋯!
國四新通車的潭子太平接上74的路段剛通車卻車禍不斷就是下閘道車流交織上閘道車流然後再遇下閘道回堵車流,快慢快慢奇怪的車流速度造成車禍頻繁
@@cmpunk1701 真的 有時候會懷疑 那些交通部官員的學歷 是不是花錢買來的
問題點
1.復興街那裡為什麼會塞一整天,因為要跟文化一路做匯流的動作,有些車不讓,又加上匯流點沒有紅綠燈,所以就會一直回堵
2.林口A交流道屬於 A北上入口與B南下出口交叉或 A南下入口與B南下出口交叉,那地方要上交流道與下交流道互不相讓,所以就會塞到國道一號上面去
(也就是影片中7:30所提到的)
改善方法
1.公車路線調整
讓行駛至林口市區的路線改行駛至八德路進林口轉運站,讓副線去行駛至長庚,如果從林口市區至轉運站轉乘副線,副線第一段票不收費
(例如說:我從林口高中要搭966到成淵高中,我可以先搭到林口轉運站轉乘副線至成淵高中,票價本來是45元,但因為是轉乘關係,所以只收30元的票價)
2.在林口匝道~三重匝道的路肩擴寬至3.5米,並在尖峰時段時路肩作為公車專用道使用
3.把B北上出口忠義路紅綠燈的秒數調整為
龜山一路/八德路綠燈70秒左轉燈25秒
紅燈110秒
文化北路/忠義路綠燈70秒左轉燈40秒
紅燈100秒
4.把南下B出口(文化北路)及北上A出口(文化一路)給封(拆)閉(掉),或像影片中提到的湘涵式做法
5.機捷的台北車站~林口及台北車站~桃機的票價都降低
(為啥我要提到北車~桃機的票價呢?因為現行北車坐到桃機為150元,但在林口長庚這站下車出站再進站省了35元,也就是115元)
然後影片中7:30中提到文化三路要新增北上出口匝道,我個人是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性
未來我覺得的問題點
1.林口長庚轉運站與復興街、林口A出口匝道
因為目前林口長庚轉運站一天至少有1000班次的公車進進出出
2.麗園國小往交流道的外車道,如果交通觀念不再更新的話,那裡之後可能會是B級事故的大熱點
我覺得,把新閘道設到復興街實在應該再重新考慮一下,那邊的路幅不大,又是好幾個方向的車流交會,本來就塞車,現在又把南下出口拉到那邊,只會雪上加霜罷了。
要改善林口交通,機捷降價,讓大家大量使用機捷來往台北,桃園,減少車輛上路。
難啊,看到A7重劃區,想到幾年後,林口龜山根本不能住人了。
正確來說,是根本不能住每天上班要去台北的人
如果國道往北五股交流道沒有改善,個人認為壅塞狀況應該還是一樣慘!
下班時段,仍然會從五股交流道回堵至林口,然後車子又卡在新建的聯通道上😅
實地走過一次就會發現國道的路線的交會,導致車輛減速是個嚴重問題。
當然林口市區的車流確實也過於龐大,加上號誌的設置及駕駛人的用路觀念,都是需要改善的。
感謝您辛苦的剪輯及分享。
五股交流道麻花得更噁心了
XDD 之前進林口也是塞在文化一路上
@@twcode158 尖峰時段走林口二接文化北會好一點
覺得遺憾,因為三十七億有更好的花法,比如說完善林口市區及周遭的道路分級,明確分出通過性車流的道路、生活街道和界於兩者之間的過渡性道路;完善整個林口的自行車基礎設施,大眾運輸專用道等等。
你說的光一個大眾運輸專用道就蓋不了了
因為沒有地了
別說自行車基礎建設了
@@迷人的壞蛋 地不夠反而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政府和民眾願不願意從根本上改變對交通問題的看法。想想看,道路跟車輛同樣是照著「供需原則」在走的,車輛的多寡是需求,道路的多寡是供給,塞車代表供不應求,大家都很生氣,沒車在走代表供過於求,但沒人在乎。那我們就來討論最多人關心的道路「供不應求」的解決之道,比較多人第一個想到要「增加供給」,也就是道路的新闢或拓寬,這個方法短期有效,但長期無效,因為供給創造需求,於是開車的人又更多了,政府又要編列幾十億的預算繼續增加供給,雙向四車道不夠、六車道不夠,給你雙向十二車道夠了吧,可以預期,照樣不夠,那到底該怎麼長期有效地解決問題?別忘了「供不應求」還有另一種解決之道,那就是「縮減需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供民眾開車以外的替代方案;間接地「縮減需求」,那就是減低供給來降低需求,我相信你懂我要表達的意思了,如此一來,地不夠就不會是問題了。
底下留言真的很不錯,真的完善的大眾運輸很重要,還有擁車人口比例太高也是一大問題,政府要加油啦
同樣人口高速成長的竹北直到現在卻連一個交通改善的建設都沒有(有智慧交控系統),國一幾乎每天都是湖口塞到頭份
主要問題是真的太多車子了
另外因為林口龜山的工作者大部分都還是來自外地,都要通過高速公路往返
因此下班都會擠到唯二的交流道,導致一路漫延到市區都是塞的
上班的部分感覺還是因為林口交流道只要出匝道就是要往不同方向的車子,不管南入或北入下交流道就是先等一個紅綠燈
但是那個紅綠燈也包含要管理上高速、直行車、下交流道等方向的車輛
上下班如果沒有交警,經過交流道路口就先卡死
疫情後搬到林口送了一年多的外送,
我對於這裡造成塞車的想法,
基本跟改善方向差不多,
塞車最嚴重的時候不只塞到仁愛一路,
塞到仁愛路信義路都是有可能的,
而龜山方向曾經發生過國道車禍回堵到平面道路上,文化二路的停車場內要出停車場就可以等到兩小時😩
基本上要開車進出林口我只走山路 泰林路大科路都比國道好走
也希望林口輕軌能早日和龜山輕軌整合興建,現有的公車一樣會被要上國道的車流堵住,能有更可靠的軌道路網是件好事。
沒錯,尤其沒有站位讓運載量也沒辦法提高QQ
輕軌是要高架嗎?否則只是瓜分現有道路面積
一定是要高架單軌輕軌呀,不然怎麼跨越交流道,光想就會造成交流道交通壅塞更慘,
新加坡榜鵝輕軌這種形式和路線可說是唯一正解,而且林口龜山也最有條件去做。
@@yu-chiehlee8031
林口文化北路連接龜山忠義路,可興建高架捷運
有聽過類似作法,尖峰時間乘機捷林口進站到市區工作給折扣,下班則方向反過來,這樣能帶動林口大眾交通的使用率,舒緩國道壓力
有玩CSL的我表示:
這種集散交流道一開始就是錯誤,只能再花錢跟時間去修改,而且市區有大量紅綠燈,一樣會回堵的。
紅綠燈路口才是關鍵
講到這不尤得說說台中74快速道路進出閘道過於接近導致易塞車回堵的設計真是又強又棒⋯
我台中 我驕傲 😂😂😂 不知道哪個白痴設計的
林口塞車的鼎盛時期(2011-2016)我剛好讀體大,還記得有一次禮拜五下課我要回雲林時從國立體大校門口一出來進文化一路整整塞了快三小時我才抵達菸酒公司而已連長庚醫院都看不到更看不到國一,於是我左轉進文化二路開回學校睡覺去了.....
神了...我只有從壽山路出文化一路要回林口時塞一小時才快到酒廠,後來到統一加油站前左轉到大崗國中轉文化三路再接文化七路,最後繞忠義路接文化北路回到林口的家樂福這
先來留言,等到蓋好之後一樣塞車。 重點根本不是蓋多少路的問題,是車輛無限制性的增加。
身為五股人,有感於五股交流道跟林口交流道互相影響。通常只要看五股交流道塞車狀況即可大致預測林口交流道的塞車狀況。
尤其五股交流道短短的新五路就塞入64、65銜接國道交織的匝道,近年新莊五股泰山這一帶的人口增長,每到通勤時間五股交流道也多半是新五停車場的狀況。
路況混亂機慢車可以通行,加上很多大型車連結車都會利用新五路的一些路口進行迴轉,種種因素導致新五路時常出現車禍,甚至曾經看過同時段一條新五路上4起車禍的慘狀。
或許林口交通改善後,希望五股交流道的問題未來也能獲得改善。
林口+五股是雙生落難兄弟。下班時間,站在大科路上看,國1北上全是紅色的車尾燈,滿滿的+慢慢的,看的讓人不敢出門。【我是林口人,幾乎不敢用國1北上台北市,都跑二省道】
林口上班將近20年的我...覺得很難改善~光這兩天大霧~就讓平面道路的車行速度減慢一個極致...然後高速公路這一段又很常車禍導致回堵...
還有林口坡的太陽XD
真的好常車禍回堵...
其實塞車還有一部份原因是駕駛習慣差導致的,要下交流道的某些車輛不提早排隊,反而從第三車道一直尋找機會插隊,有時甚至直接煞停!
還有就是開放路肩,主要是讓小客車下交流道往右轉的能順順的走,但總是會有從路肩硬要往左邊車道切切切的
這些也會導致塞車
早上騎ubike去A9坐捷運時,都會看到所有車都塞在文化三路上,我騎腳踏車還比他們快XD
麗林國小、林口國中、長庚大學,在林口住了27年的拿靠囝仔表示,早上的長庚不塞車就不是林口了 XD
我就是林口人,每次尖峰時間7:30以後絕對塞到不行,我有一次7:40出門,8:20才到學校
塞都是塞在龜山區比較多,因為林口那邊根本塞車之苦只有早上和下午上下班2小時,龜山林口長庚醫院這邊每天都塞上8小時以上,比林口地區還長,車輛都塞在這裡週邊。
林口會塞車也跟附近的五股有關吧!同時有五楊、台64、台65都匯集一處全部的車在短短幾公里塞在一起
感謝這麼詳細解答林口交通
身為林口通勤族很有感
平日光等上交流道 有時就花近半小時
相比禮拜五 禮拜一更是有感 雨天更是有加乘作用 不誇張
最高紀錄從A9站7:40 約9:10才到行天宮
套票包含桃捷或許可以舒緩些
但對二路三路居民轉乘便捷度不提高
或許捷運的吸引力仍然不高(而且到北車換車還要再走一大段路)
北車換車真的超大段,我無法想像如果是身障民眾,倚賴這條運輸工具有多不方便= =
剛好身為華亞科外圍的上班族來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南下:國一出林口要左轉文化一路會跟文化一路進國一的車流重疊,導致國一南下回堵
復興街右轉接文化一路又會與龜山一路右轉車輛再加上國一出來的車流全部匯集再一起,其中還有部分往長庚的車輛
北上:64出口閘道無法消化同時間五楊+桃園+林口的車流量(五楊接平面又會與平面要下64閘道的車輛匯流)
新莊地區本來就容易塞車,就會一路回堵到林口路段
這麼一來北上回堵就會影響到南下閘道往文化一路的車流(車速變慢或是沒有留足夠空間給其他車流行走)華亞科又很多大車行駛,更會拖慢車速(再加上不依規定亂插隊的駕駛)
不論平面道路或是閘道沒已經沒辦法容納如此大的車流量,導致交通癱瘓
老實說依照實際用路人的我來看的確有可能會稍微順暢一些些
但說會緩解或不塞車則是不可能
這頻道優質到一定要開鈴鐺🔔❤️
謝謝支持❤️
就算機捷變成1280我也不會去搭,因為沒有支線靠近我家(家窮無法住蛋黃區)
從我家出發到搭機捷再轉乘北捷到西湖站中間轉乘來轉乘去,大概就需要花一個半小時。
目前是選擇搭客運上班(上國道的公車),乘車時間大概也是一個半小時,反正都規定一定要坐著,乾脆搭客運睡覺補眠,一路塞到內科還輕鬆多了。但一定要趕在七點半之前上車,否則塞車時間就是兩小時起跳。
所以我雖然九點半上班,但依然要搭上七點半之前的公車。
會有大量車潮其實就是因為住那邊的不在附近工作,在那邊工作的都不住那邊,不塞也難。
要解決不是有龐大的公共運輸體系就是要避免工作機會過度集中。
否則蓋再多的交流道和公路也解決不了塞車問題
其實不用,如果住商分離也可以(同時段車流都單方向湧入,就可以配合調撥車道。這是美國很經典的案例,只可惜台灣現在在市區重劃還是一樣喜歡住商混合。
住商混合就會有這些問題
看完系列影片,再去玩城市:天際線會非常有感,反之亦然
玩家在遊戲裡面也要面對車流動向不良,或是舊有車道不敷車流量成長,必須改建交流道的問題。只是差別在於,玩家可以無腦剷平住宅和商辦,車道秒建秒完工,還能試營運發現效果不好剷平重來。
現實世界要事前就規劃好,憑著腦海想像車流的問題和解決之道,計劃定案之後,還要處理土地徵收或是新匝道引起居民反彈等問題,甚至遇到當地反對而修改,修到最後發現效果不如預期只好整個計畫推倒重來。計畫和當地居民的問題解決後,才是開始招標和建造。只能說解決現實世界問題的人,真的是辛苦了。
另外,這不是遊戲葉配
之前搭機場捷運在A8逛又是另一種感動了,明明位於新北市與桃園的邊緣卻如此繁榮媲美新北蛋黃區了
林口應該算自成一個生活圈了
@@陳仕翰-m9v 吃著港龘看著旁邊中年男女(可能是華亞科技園區員工)愜意的吃飯聊天,很喜歡這種小生活圈的fu,台中的話就是豐原那樣
在長庚讀書特別有感,希望可以順利🥲星期五想吃個晚餐要坐一小時的校車很崩潰
重點就是車子太多,應該是縮減車道+建設人行道+增設腳踏車道和腳踏車,讓大家可以騎腳踏車到大眾運輸地轉車,砍掉路邊公有停車格+提高立體及私人廠商停車費率+加強檢舉,路上開車的就會變少了,也較少會有8+9拿球棒在那邊揮,也會開得很順不用擔心被別人恍神撞到之類的
我不是林口人也不是北部人,但偶爾會經過林口高速公路,市區那邊會塞車我不清楚,但北上及周邊會塞車倒是非常清楚,這之所以會塞車,根本就是入、出高速公路的引道,犯了低級錯誤的設計,短距內一出一進又一出一進,前二出一進必然造成高速公路及周邊道路對叉及對擠的..............改善之道在於將北上第一出口提前,第二出口東向設立體交叉,免等候東西向紅綠燈(西向北入也設立體交叉),取消第一入口,將第二入口擴大車道或是改成二出後再二進。這樣高速公路北上及周邊塞車情況一定可以改善很多。
是進跟出完全交叉,要下高速跟上高速的車流撞在一起,下班尖峰要是沒義交指揮根本動彈不得
因為大家都要搶著過,路口沒淨空,綠燈方向的完全動不了,然後眼睜睜看著綠燈變紅燈,自然就塞死了
我以前曾經只是要從龜山側,過個橋到林口送貨,塞了半小時...
我覺得效果有限,重點在於文化一路 文化二路的吞吐量已經到達極限
結果新匝道出入口還是塞在這兩個地方
其實我覺得比較好的解決方式 應該是在龜山樂善科技園區附近增設匝道
讓要往返華亞科、桃園的車流避免再次行經林口長庚處
我覺得沒用,只是轉移塞車點而已。
應該配合匝道出入口位置,改成單行道,把文化幾路,全部配對起來,就能改善很多。
我一直有印象之前有人提出這個方案過,不過這樣就是換高速公路塞而已
林口人表示感動,謝謝妳把林口介紹的那麼詳細!
林口真她喵塞,林口人表示笑死哈哈哈😭
話說到底何時A9站的預留線會動工...
感謝支持!笑著笑著就哭了惹QQ
身為一個林口在地33年居民 林口的交通真的有夠塞的...
林口要解決塞車,就要等到北部通勤月票1200元,再加上林口輕軌系統了。
林口已跟內湖狀態一樣,應該要禁止車輛進入,全靠大眾交通運輸,不然那塊區域根本變垃圾區域了...
而且現在一堆公司進駐那裡 員工根本上不了班
我是跑林口國道公車司機,政府沒有找到重點,每天下班時間北上國道塞車,導致林口和龜山市區塞車都是五股交流道車流回堵過來的,只要五股交流道沒有先改善,下班塞車還是無法避免。
林口~~真的是非常感謝 五楊的出現,不然以前到林口交流道前必堵車
最大問題是捷運不夠方便
至少希望可以給公車上交流道優先
一台公車可以在多少人比起汽車
比照國道五號 免排隊上雪隧
對,優先給公車,公車專用道
要感謝國軍~還好當初林口有國軍部隊駐守,不然以當時那個年代,林口還不繁榮,怎麼可能匝道建那麼寬又哪麼多~意思就是說:如果當初沒有甲車營區在林口龜山的話,現在看到的交流道會更窄更少(雙向各只有一個) 塞車更嚴重
看完之後我覺得工程做完改善的幅度有限,塞車的主因是進入市區會有紅綠燈需要等待,高速公路來的車子是一直近來,減少匯車只能降低車禍發生並不能解決壅塞,應該做的是類似快速道路把車流快速的引導到目的地附近分散下市區的車流量,還有林口塞車很多時候也跟五股有關係不是單一解決某個交流道就會有用!!
林口問題就是房蓋太多太快加上林口長庚醫院在高速公路旁,道路規劃太差,在加上北上五股交流道大塞導置高速公路周邊的道路上擁塞
林口雖然說是台地,想簡單一點就是在山上的一塊平地,一般道路肯定都是山路很難走又花時間,只好都使用高速公路。一個山頭住那麼多人,你匝道怎麼開都只是塞在不同地方而已
車就是那麼多,怎麼蓋效果都有限,除非在其他地方新設交流道把車流導開或交流道連接市區高架把車流導到其他地區散掉,不然交流道周邊這個區域要進來的車就是那麼多還是會塞
國道跟平面道路的用路人本來就是應該要錯開,現在很多人都是利用高速公路跑短程上下班,這也是高速公路在某些特定交流道在上下班時間會嚴重回堵的原因,基本上要根治交流道回堵,就要廢除免費里程,並且提高短程使用的費率,讓一些剛上去就下來的短程使用者卻步,把高速公路的使用正常化,兩個用路者族群錯開,平面道路再另外想辦法處理塞車問題,而不是到了特定時段所有人一起塞在高速公路
建議地圖的方位說明 像是右上角、左下角可以改成東北方、西南方 會更加專業👍👍👍
收到,感謝您的建議 !
還有一個癥結點,當出現車潮時,文化一路往林口方向車輛回堵到長庚醫院院前2路時,有些車輛要左轉文化一路,但已經看到沒有空間左轉匯入,等到紅燈時,不會把路口淨空硬要開過去,結果3~4部車就把內跟中線車道堵住,使得文化一路往復興一路方向的車流,即使綠燈也無法通行。
根本主因太多車流從桃園方向北上要往台65 整個從五股系統開始堵 林口交流道 是能改善北上段 林口以南 與南下段林口以北 ((早上塞到不行是五股到林口 與交流道拓寬是否完全相關待確認)) 但能肯定五股系統真的有必要檢視 國一北上要接65塞到不可思議 更別說65要接國一 真的很複雜 而且車流是必須交叉
我很好奇,如果30年前林口重畫區就是規劃要容納350,000以上的居民
那為什麼相對應的交通措施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
公共建設不是應該領先於民眾入住的嗎?
為什麼感覺反倒是要利用民眾作為排頭兵來拉動公共建設?
應該說有規劃,但政府完整程序沒走完,被環團抓包後才開啟了漫漫長路
在地的都知道
上下班時間
走山路絕對比國道快得多
好懷念以前林口光禿禿紅土地
還有從長庚到交流道不用等20分鐘的日子….
10:14那裡北上林口A出口已經可以直接右轉復興街了,不需要往前走等文化一路的右轉燈,雖然限小型車但這陣子有經過都覺得快了不少
南下林口A要左轉華亞園區的車真的爆炸多,常常紅燈了硬要擠,害文化一要左轉國1南下的車卡住,新增紅色那條感覺好像可以舒緩下交流道左轉的車潮,但前提是文化一路往華亞園區不塞吧
最塞的地方就交流道到醫院那段,怎麼消化這的車流應該要下點功夫
曾在林口上班五年 每天汐止林口開車來回的我 每天早上七點半就在南下38K 一路慢慢塞 然後從41A離開高速公路 每天傍晚五點 再從41A 設法北上 帶賽的時候 可能要花兩個小時才能回到汐止
儘管已經有許多改善或者後續規劃 但既有道路線型與空間限制 以及五股大魔王的威力 以及沒有有效且獨佔路權又具有經濟的大眾運具 這些建設與規劃能有多大效益 我還是持保留立場
有人說 有客運可以來往台北市和林口 可是 照樣卡在高速公路啊
最後 我權衡了許多原因以及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開車通勤與塞車上 我選擇了離開林口
淡水 林口 最大的問題就是都市規劃TM最初計畫人口太多了,什麼容積獎勵有的沒的到處亂給,根本就沒辦法負荷,完全沒考慮原先地方的地理條件
把各種容積率的獎勵降低才是根本解決之道,捨本逐末,然後花更多的錢作建設,被有心人賺走錢就算了,重點是最後還是塞塞塞,汐止,內湖,南崁,竹北,淡水,八里,哪一個不是這樣
林口那二座交流道的路網,對外地人來說,那複雜的路網,真的會駕駛驚慌,為了看清楚各路標指示牌,一定會減速慢行,加上周遭一大群車輛緊迫盯人的包圍著,正在猶豫著該行駛那一線車道,該轉哪一個彎時,後方催促的喇叭聲馬上響起,駕駛會更警張,交通事故於是常常發生.
交流道路網的規劃,目的就是要提高車流速度,才能改塞車發生,但必須考慮到不是所有用路人對該路網系統都非常孰悉,過於複雜的路網反而是造成塞車的因素.
其實講到人口成長,從民國90年新莊人口開始才是穩定成長到現在穩居新北第二大。(板橋始終第一) 新莊的交通才是慘阿,經歷過挖最久的捷運,越野賽車道中正路就持續多久。
後面好市多建案起來後,都不敢想南新莊會有多恐怖的車潮,因為道路真的很小。
太讚了。從板橋搬來林口
不到一年我就想搬去台中了,適合退休來不適合青壯年人
台中房價都追平林口了
我對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之後的效益,是較偏向悲觀的,因為,林口交流道的問題不只是交流道動線交錯的問題,還包括高速公路上下班時間,在五股、林口之間車流龐大,車流速度變慢,造成回堵的問題,增設林口北上專用匝道,在上下班時間,可能讓高速公路瞬間出現更大車流,造成更嚴重回堵,結果,省了原來平面道路口交錯的等待時間,但增加了高速公路回堵塞車的時間。
林口交流道雖然有先天上的限制,但這個限制在幾十年前是不存在的,是因為林口、龜山後來的人口發展,才變成是個問題,而這個問題雖然透過改善匝道可以解決一點問題,但難以根本解決問題,因為這林口、龜山連外道路太少,目前快速道路都只能依賴國道一號,這才是林口交流道大塞車的原因,也是國道一號林口、五股之間經常堵車的原因,要明顯改善問題,還是要增闢林口往五股、蘆洲、三重,龜山往泰山、新莊的快速道路,以分散車流。
其實台灣很多類似像林口集散道的設計,像我自己開過的我都會把速度放很慢,我舉例就像國一轉六六大溪東西向快速道路那個匝道一樣,每次都要非常小心右邊的來車,然後轉上來往大溪,又會碰到從觀音方向要準備轉國一往台北方向的車子,又是另一個交織點,國一轉大溪的車子轉上來,也是要非常小心左邊來的車子,而且從觀音方向過來要轉國一往北的車子,緩衝真的太短,一定要硬卡要不然沒辦法轉,然後又是一個奇怪的設計,一直持續好幾百公尺,又碰到楊梅方向要轉上來六六的交織點,然後這幾百公尺又用一個水泥護牆擋著,不讓往大溪的車子匯入,然後一直到交織點再往前一點點的距離,馬上碰到下台一線平鎮跟中壢的匝道,知道這條的人,那個地方只要車多就必塞,完全會排隊到快速公路上,也讓從楊梅轉上來要往大溪的人很麻煩,也讓從國一轉上來的六六車子,想下台一線匝道,在交織點就先遇到前面的台一線塞車,也會影響到往大溪方向的車子,這種設計真的會塞死人。
如果我是交通部長
我要從泰山到蘆竹間打通一條隧道當作國1主線
再把現在的林口上下坡路段做為林口交流道的引道
在將AB交流道立體化匯入匯出林口各路口
以目前林口地區的地形來看
也可以朝地下化閘道來規劃
住了15年塞車還好吧...尖峰時間只要半小時就能出門上國道,提早點出門就好了,要改善應該在交流道口與集散道跟周邊多設立智慧執法,減少一堆車利用直行車道插隊下交流道而導致車流回堵至平面道路
紅綠燈的問題,一下交流道就要停紅燈,就算匝道有三線道還是一定會塞阿
照塞!! 以這樣的規劃可能只是改善不到10%成效
工業區 醫院 城市人口數是最大因素
如何把車輛交錯的問題降低或許還能有到25%的成效
希望這建設,是經過長期統計而規劃出來的,比如收集車輛行經數據用電腦模擬,模擬增設這些道路能改善多少,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好,畢竟公家機關你們懂的.....
區域發展好詳細,讚讚
大家喜歡就好
我是希望增加林口龜山來往的專屬高架就好,這樣車流就不用和進出交流道的車交織爭道,機車也可以更安全通行。
林口真的塞到不行,之前帶跟朋友約去outlet吃飯,光是開車進去就等了快一小時,以後大家再也不約林口吃飯了
林口會塞車基本上是因為
1. 人變多
2.商場變多
3.交流道 新北跟桃園各佔一半
基於政治考量短期內不會變
而且大家往台北都是走國道為主 我記得沒錯的話 樹林 五股泰山都有山路可以走但是大家都忘記有這些東西
1.集散道 分開為獨立車道 不在讓車輛交會是個好方法 而這個我也早想過
就是不懂當初設計的人怎麼會這樣設計
其2 .五股交流段 全線拓寬至7車道 也早想過 明明都是國家的土地 為什麼不做
其3. 雖然這麼說有點天馬晴空 我認為除去平時上班民眾需求的車輛。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大車
應該是要國道拓寬的基礎下 增設專門給大車行駛的省道 可直接通往龜山市區 只有大車不在跟小車需要互相爭道 交通量才能增加
4.最後的根本
請在上面快車道增設測速相機 媽的 誰低於100就開單 同車道可連續開3張
真的 一堆死龜車在那邊開80 怎麼搞
10車道也不夠開 幹💢😡
臺灣是民主國家,不可能增設大車專用道的。
治標不治本,最根本應該是提高汽車的使用成本,讓民眾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還能稍微解決行人地獄的問題。
你不懂啦,塞車才是ROC進步的象徵XDDD
問題是機捷不想跟北捷的月票整合呀😂
當時為什麼不考慮採單點鑽石型來規劃?至少減少一次等待,讓車流可以更順利消化,若單點鑽石型改善無效,再來改成立體式,初期成本也低一點。
此外,新的改善方式,雖讓南下車流可直接進入市區,但另一個瓶頸是長庚醫院復興一路,到時候大量的車流從高架下來,一樣堵在文化一跟復興一路口,改善塞車成效有限。這個路口堵住,連帶使得北出北入的改善打折。
不然就是直接把立體化把出口拉到捷運站之後,避開復興一路路口,這才有機會。
會在黎明技術學院變塞最合理的原因就是那邊插了一支白痴速限,每次都會有人在那邊急煞車流自然就回堵了,就只要想像公園溜滑梯最尾端放一支速限那上面自然撞成一團
國道一號就很愛讓上下車流交會啊
像重慶北匝道也是下去的車要跨過上高速公路的車流
直接把林口AB改成單上單下像國道五號一樣我猜可能會比較快解決問題
那個集散道問題真的只會越來越塞
如同忠孝橋往市民大道一樣
林口塞車最佳解就是想辦法讓一人汽車用其他交通工具代步
我可以確定的是
如果2027順利完工
屆時龜山A8區域的新建案也陸續完工
數千戶住民進住
唉!
恐怕會比現在還要更塞車
其實塞車最最根本的問題就是
這個政府,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都市規劃
只想著哪裡可以蓋房子,哪裡有利可圖
林口重劃區 包含林口區和部份龜山區 統計數字和規劃要合併加以考量
住新店 每天開車通勤林口上班 之前疫情科學園區沒人 只要約40.50分鐘到公司 真的塞過2小時直接遲到過 而且還要特別早起 不然越晚上國道塞越久
目前的癥結點在於為什麼大家都寧願自己開車來塞,也不願意搭大衆運輸?1.再怎麼塞也比坐大眾運輸到目的地快很多。2.油錢跟票價差距不大。
林口台地的地理位置,交通就是他的硬傷。雙邊超長的爬坡道,讓車速遲緩,而林口定位是工業區還是住宅區,從一開始就在畫超級大餅,大車小車一起擠。
如此惡性循環,就將後果交給子孫去承受了。
國道1將林口台地硬生生切成兩塊,最早只有一個跨越點現在增為3個,但已註定雙向跨越和進出國道有大問題。
各地會鐵路地下化就是這個原因。
不是在潑冷水,林口的交通不要再惡化下去就不錯了,繼續蓋大型建案就繼續塞,跟內湖南崁一樣。
先期的國土規劃非常重要!一昧的要政績會禍延子孫。
只剩挖南北向隧道這條路了,現有國道填平構成東西向道路網,大林口地區的市內交通才有解。現行所有拿上檯面的方式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題外話,王永慶把長庚設在交流道旁真是老謀深算,他賺飽飽大家去塞,位置卡好卡滿耐他何!泰山五股交流道下不去和五楊的匯入是整起案件的幕後藏鏡人……。。
看不出來難在哪裡, 有兩個出口 / 入口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1. 南北交錯 分別封閉其中一個出口/入口
2. 基於第1點, 管制出口紅綠燈, 讓車流離開出口/入口 分流後 在停紅綠燈
#1. 問題很簡單就是 紅綠燈時間永遠不夠, 根本原因為 [下高速公路的車流] 與 [市區路線] 交錯太多次
#2. [交流道] 與 [區域主幹道] 多次交錯, 當初設計根本便宜行事, 潦草至極
非常好很多人都不曉得 林口 跟龜山的區分 令人頭痛
每次來回南部或中部 都要爬坡到林口再下坡到桃園 放眼經過的車輛 很少部分是到林口的。當初設計為何不能像高鐵 以隧道穿越的方式 可以節省許多時間與能源
挖洞沒那麼簡單吧??
所以有五楊跳過林口車潮阿
不要用現在TBM的技術去想4,50年前的情況。我是林口人,75年退伍回家時,林口還沒有紅綠燈。甚至從林口飆到中壢的新街國小,不用等紅綠燈。長庚第一棟大樓地下室是直接把泥土挖開,蓋好了再覆土回去,當時是鳥不生蛋的地方。
市區本身的交通有很大的問題, 建立這些閘道 真的只是轉移塞車的位置
希望交通能越來越好 謝謝分享
你最中肯
開設閘道只是轉移塞車位子而已
交通一定不會越來越好。
原因是交通部他們認為設置閘道就是改善可是問題本身就是台灣擁車率太高。
他們這樣也只是治標不治本而已我們上面的日本從交通戰爭結束50年了每年還有在進步反觀台灣則是跟50年前一樣有可能還更爛。
台灣每年死亡人數快3000多人死傷人數是亞州地區數一數二的。
@@吳俊聰-s3r 問題點出在於土地資源不夠
加上什麼都要民主
政府不能隨意徵收土地
如果我們的土地資源同日本一樣我們會發展的更好你信不
@@迷人的壞蛋 那麼土地那麼少了為什麼不去限制擁車量?
而且日本如果照你說的資源多土地大為什麼要限制車輛總數因為他們很早就知道不限制車輛總數一定會塞車。
這也是他們強大跟進步的原因他們的交通設計都是有數據去參考。
@@吳俊聰-s3r 違憲懂?依照這個邏輯
嘉義苗栗很多空地為什麼這些人不去住那?
就是因為這是民主國家人民基本人身自由的權利
沒有人有權干涉擁車量
就像你有錢但政府不准你買房子一樣道理
你覺得如何?
等他蓋好,我都退休了,這邊有林口龜山科學園區,工業園區,也代表著有大量的上班族群,這大家都知道,重點是,這邊的捷運系統規劃站無法cover這些上班族,導致大部分的人口都是開自家車上班是造成高速公路瘋狂塞爆的原因,因為捷運站的設計是長庚醫院跟體育大學站,並不是在科學園區與工業園區附近,也就是說這兩個捷運站在這邊根本是廢了,交通部長,新北,桃園市長這許多年來都在混,早就該發現並且正視處理這些問題,我曾經幾次在下班時段光在文化一路上就塞了超過一小時才上高速公路,30,40分鐘以上都是常態,大台北地區已經有完善的捷運系統明明可以連接善用,而北上的桃園地區,也因為捷運蓋得非常緩慢,遲遲無法連接上,若捷運系統能夠連接在一起,這塞車情況會改善非常多
改善還是有限,林口人口成長,還有龜山區也多很多建案,登建案完成後,又移入更多人口,光靠一條高速公路很難,最好還是再去規劃幾條快速道路,連接林口龜山直下新莊或泰山!
常常去送貨 基本上6早上.30過後 要下林口交流道 往忠義路 在下面國道2號之後就開始大塞車了...在那裏排30分鐘是基本...而且每天都這樣...但是多半都是走路肩的違規切車道造成的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