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Lily!! I'm so happy you made this video and I feel like it's really speaking to me!! 我感觉我移民美国之后一直都想摒弃自己的Chinese identity, 从高中到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说英文的人交流以为这样子英文水平可以提高,现在往回看感觉虽然是提高了,可我一直都是囫囵吞枣地消化我身边的英文信息,很少学习对其的中文意思。现在英文水平感觉到了瓶颈处没有说很大的词汇量也没有和厉害的文法,中文也因为自己缺乏沟通开始慢慢退步了,这样其实很大程度上让我感觉剥削了我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谢谢你做的这只影片让我也意识到强求用一种语言思考也是不利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让第一阶段的知识转化成第二阶段的知识。这只影片让我更加接受自己的Chinese identity 也让我感觉其实会说中文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重要的是如何用自己所拥有的语言的总和去经历这个世界❤️
I totally agree your opinions about how to practice learning English more naturally for people who like to be good at learning English! Your ideas also change my points for learning English. Please keep making so fantastic and knowledgeable videos, thanks for your passion..
This is informative; however, it is a bit hard to conceptualize on the practical level. Based on my observation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how to think is directly link to the logic of a language and its culture. In other words, the quickest way to think in another language is to immerse oneself in its culture. Hence, it is why learning English is much easier in the US or Great Britain than living in Taiwan. Anyway, thank you for the video.
来自一个想要达到英语母语水平,甚至比母语者好的人。个人觉得,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坚持和努力。(不讨论口音这个东西,因为口音和一个人的声线还有语言天赋有关,就像不是所有人都是歌手一样,口音需要太多的时间了)每天听说读写,复习旧东西,学习新东西,坚持几年,坚持每天的deep practice 学习英语。在网易有道词典和知乎看过的分享,基本上那些sat 接近满分的实验中学学生,或者GRE高分的,无一例外,都是大量的背单词,写作等,听说读写。一天背300~1000个单词,每天坚持。(之前有个人名校高材生说他一分钟记200个单词,目测也不像是说笑的)。其实所谓的英语自动化停止翻译,说白了就是大脑对英语的反应时间:翻译的时间缩短,反应时间缩短都很短,当反应时间缩短到和母语的反应时间一样时,这就是自动化。这个只有不停的练习,坚持坚持。简单的例子就是:1,你看见一个人向你走过来,你会下意识的说Hi, 和你下意识说你好,这样反应时间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平常人练打字,练到肌肉记忆,大脑反应时间无比断。2,数学运算不停练习,去到一定水平,数学可以毫秒间反应5步以上的计算步骤。英语自动化:其实就是秒反应,而且接二连三,滔滔不绝。滚瓜烂熟吧。现在很多人说什么停止翻译,不能看中文等,其实啊都是锻炼的时间不够。等你单词去到一个水平,你看到一些英文时,大脑就会自动用英文反应这些东西。但是一开始的看中文慢慢的坚持,积累,慢慢的缩短反应时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这是大脑的一个过程,需要大量练习和时间。俞洪敏写的GRE和托福红宝书,真的是想英文进入下一个层次必须学的。当你把任何一个单词书背到滚瓜烂熟时,高考3500词也行,听到这个单词,立即反应是什么,怎么拼,立即反应一个句子一个情景,你的英语就会自动化了。基本上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吧,只是有些人记忆力好,脑子好,需要的练习时间断一些。
路過,覺得蠻有感的。 我個人小學是讀雙語學校的,當我小時候聽外籍班導上課時,我現在回想回去都有種「怎麼她是在說華語」的記憶,但那明明是不可能的事! 然後我之後在學日文時,不知為何日語老師講的話,腦袋裡有時候會不小心變成英文,有時候還會變成台語。 我想這應該是當人在理解一個新語言時,會先傾向於用自己熟悉或跟該語言相似而自己更熟悉的語言(比如我學日語時遇到詞彙、文法更接近英語或台語時,就變成以英語腦、台語腦思考,當然有時候也會切換成華語)先翻譯一遍,再進一步理解,所造成的現象。 還有幾個月前,我日本同學想秀英文,脫口說出:「go to home 」,我就直接糾正他說,應該是「go home 」。可是,當他問我原因時,我竟然無法回答他.......因為我直覺就是這麼講的,自己也不知道理由,這或許就是影片中提到的 第二階語言吧。
好酷喔第一次在youtube上出現😆Lingoda我大概去年就知道,但下定決心上是春節時。和Lily介紹的不同,我選的是sprint而非super sprint ,也就是每個月上15堂,持續3個月,就可以拿到半額學費退款。選15堂的課是因爲怕大學開學後忙不過來,沒想到延到3/2才開學就是了😂我大概是每兩天上一堂,約一週前就預約好下一週要上什麼(每週7天,24小時都有課選,但建議提早ㄧ週選才能選到想要的),有一次還很幸運只有我一個選關於黑洞的課🥳所以雖說是group class但也有可能一堂課只有1-2人。而程度的話可分A1-C1,可在購買課程前先在官網的測驗檢測程度,我個人選C1,是因爲一年前考托福iBT閱讀跟聽力滿分,口說只剩20😰,所以終於等上大學後有較彈性的時間,來上這個可以練口說又相對省錢的Lingoda。另外,不用擔心課程主題無聊,一定會找到你有興趣的,且一定要持之以恆,我目前都全勤,剩一個多月就結束了。目前爲止,覺得自己自信提升,敢跟校內交換生聊天,比一個多月前的自己進步了,也維持英文不退步,總之推Lingoda,也感謝Lily把我剪進影片,跟妳一起上課很幸運也很開心🤩
謝謝分享餒🤗🤗🤗🤗🤗
還是由學生來分享心得最清楚了~~謝謝Ethan!!!
请问下一节课大概多长时间?
@夏冠庭 不是.........但你不相信我也沒辦法XD
想請問一下已付款,明天準備開始訂課程,但我上網查閱許多資料...有沒有訂課程的影片可以參考呢?
因為我剛看了我的帳戶裡的MY COURSE(我選的是B2.1),他給了我很多CHAPTER,裡面包含SKILLS、GRAMMER,READING等等。
但我不確定的是,我是要學完這些,還是直接從BOOK CLASSES那邊去選我想要的課,那是只能選SPEAKING CLASS呢?還是其他WRITING, READING都可以選...
因為他條款裡只有寫GROUP CLASS而已...然後又找不到其他資源所以才來這邊詢問,不好意思打擾了...或是有哪裡有LINGODA相關的資源推薦 我去那邊發問也可以~感謝您了
大致上同意你的觀點,可是小留學生的我,的確是經過用中文思考,變成用英文思考,那是一個自然的演變.因為我們思考,是透過語言,所以不可能不用某種語言思考.與其說使用英文思考,會幫助你的英文會話,不如說因為你的英文到了一個程度,你自然而然你會用英文思考.學習語言最好的方法是,棄老還童,嘗試用我們學母語的過程,從環境中自然而然的吸收.關鍵就是給自己製造吸收英語聽講能力的環境.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本片做的很不错,Lily 的描述也很形象。总结:英语学习其实就是从input 到output 的过程,通过第一阶段大量单字,语法,表达方式等的学习,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强化记忆,最终让它们变成第二阶段脱口而出(就像母语者一样的熟练度)的过程
這些資訊很重要,終於有人提出來了,很棒。
自動化是非常綿密的心智活動,有大量的修正與對照,只能大量練習才能建立自動化。
绵密 哈哈 好想吃芒果冰沙啊 一定很绵密🤗🤗🤗
我覺得這些只是接收量不夠導致的吧,如果平常有在接觸,你就可以很自然地用英文表達。當你覺得你無法正確表達你的想法的時候,其實可能並不是你的英文不夠好,而是外國人根本不會這樣思考這樣說話,試著從模仿外國人說話開始,很快就了解如何用英文思考了
沒錯,解釋非常好! 從小累積的中文語言腦跟幾十歲開始累積的程度當然不同!學不是交成績,而是應用出來!還需要自己繼續行走,繼續思考,繼續練習繼續開闢自己的“自動化”!甚至自我花錢下班找平台練習!甚或是必須先理出自己的“學習模式公式”來習慣“自動化英文邏輯”!所以太多資源了,必須個人先理解需要的是什麼!
個人可以提供建議是,亞洲人學習方式,從背英文單字、詞彙基礎,還要用英文定義背,這樣才是完整的,用詞更精確!
直到一個程度,英文腦就會自動出現,聽到那單字就會想到英文的解釋定義、單字意思、詞性,用在哪也會出現。
可能會覺得英文腦、英文腦,但認知出來之後跟自己認為的真實的“英文腦”是這樣有點差別!但事實是這樣的,那些ABC英文腦的邏輯就是英文定義的英文腦吧。慶幸是中文邏輯vs英文邏輯沒有差很多。日本人怎辦?(X)
只是我的個人經驗而已,我覺得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聊天"
但這有個前提是你最好找母語使用者,且對象是你的"朋友",因為如果你是付費找人陪你聊天你難免會有一些壓力
然後我建議隨時在你的腦內儲備幾個你感興趣的話題或是對方可能的回答你該怎麼回應
我自己進步最快的時候是有一陣子常常跟越南裔的朋友聊天的時候,聊天話題五花八門,族裔、台灣人對東南亞人種的態度、台灣的勞動環境、國際局勢、美國大選
一開始聊天的時候就別管文法了你只要能讓對方聽懂你的意思你也能聽懂對方的意思就夠了
所以當時雖然我們兩個都會中文但是我們都故意不說中文,他也樂得用他的母語(英文)跟我溝通,我也在聊天過程中交到新朋友開心學習:))
PS文法等你需要英語能力檢定再來搞定就好哈哈
学习一门外语,就是不但要扎扎实实地学,而且要大量地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才能达到自然而然地表达和交流。 这个视频形象地揭示了这个转化过程中的秘密,是我看到过的讲得最直接最形象最透彻的视频。大赞!👍👍
環境是很重要的一環,相同的單字生活在國外兩遍就能記得了,在中文環境可能要20遍甚至更多更久...因為學了不一定會用得到,買這些課不如去菲律賓語言學校,有許多國家的英文學習者一起交流是一個英語環境,生活也會讓你有壓力的短時間學大量的英文,真正的讓英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几乎是最优解
事實生活在國外很多單字都是從生活裡學來的,而且印象深刻一次就記得了
還是要看人,我有朋友去菲律賓學校一年多 回來還是講的不行...但有朋友從未出過國跟住在台灣的老外朋友講的很順暢...看自己有沒有動機要學好 到哪都一樣
利利非常認同你,我們的英文教育害了我們還有我的兒子,真的是要像最原始的方式,大量聽與說,進入二階。謝謝你的專業,很有價值
感謝Lily,這個觀念可以用在幾乎所有的事情上面,不管是運動或是學習專業都是要透過影片說的自動化來達成個人的本能去運用在實際情況裡面,這樣才算是真正的變成自己的東西,再次感謝提供這麼詳細的內容~~~
我小時候生活在印度,那時我的頭腦所有的思考都是印度語,小二來到台灣學習中文,腦袋邏輯思考常常為印度語,有時候還會不小心回別人印度語,但慢慢的我的頭腦不知何時起到現在已經是中文思考,但遇到印度人時可以直接轉變為印度語思考可以相互馬上切換,當用印度文思考時要去回別人中文時是需要一種頭腦自動產生的橋樑,可以很快的相互翻譯,分享給你參考
其實語言,只要經常使用,就會很直覺的理解,不需要翻譯
遇到不常使用的對話或單字時,就一定會思考,這也很正常的
很多從小出生在台灣,長大之後去了國外工作、生活、定居,
他們在國外住久了,突然要中文對話,有時都會忘記一些詞彙來表達
語言太久沒使用,就會生疏、忘記、需要思考,母語都如此,更何況第二語言
但有些人對語言非常有天賦,這類人算少數,當然與上所述不同
因為語言畢竟是記憶性的技能,若是能像游泳騎車這類學會就難忘的技術性技能就好了😂
@@manbeings 那是肌肉记忆。不是大脑记忆
其實就好像小時候,爸媽教自己在什麽情況下要説謝謝一樣。并不是理論而是反應。有了足夠的單詞量,多和英語使用者對話,被糾錯,久而久之,就習慣了。在加拿大呆了六年,好多語境已經不需要在大腦中翻譯了,而是自然而然地反應。
覺得英文學不好的問題,就是你需要的時候才學英文
想學好英文方法,就要是讓你的每日生活需要英文的時間變多
真的!說得很棒:)
同意
最近四個月我每天接觸至少兩小時英文,我的英文進步的幅度大於我其他時期的成長幅度,真的是要多接觸。
Lily 你好,我默默追蹤訂閱你的頻道有一陣子了,真的真的真的很喜歡,不管是你說話的方式,或是對於自己品牌/頻道的認真經營,我已經學英文學很久,目前在英國念書,即便如此,我還是對自己的語言能力很自卑,也常常困惑很多事情卻不知道怎麼形容這些困擾是什麼,像是你之前分享的code switching或是這支影片的題目。解答我的問題之外,不知道為什麼也讓我安定不少,減輕了我對英文的自卑感,只是很想說謝謝你,然後對這個90天的英文挑戰非常有興趣!謝謝你~
講得真好,學了一輩子英文,始終脫離不了「腦中翻譯」這件事情,想說是不是單字學得不夠多,還是文法不夠熟?看完這支影片後,才瞭解到自己應該加強的地方在哪裡,感謝Lily妳的分享,幫助到那些在英文學習路上遇到障礙的人!
被您溫柔的聲線以及知識所吸引!您好喔
确实,会说是英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断的学习会很自然的说出一个很长且正确的句子,如果过分的去想,会考虑语法及位置,反而不容易会!最近学着用英语写日记深有体会!听一些简单的句子似乎也没有翻译,而且还能用英语思考,,现在困难在于单词太多,记不来!美女可以出个记单词的!美女越来越漂亮了!
身為中英日3語教師。
這部影片完美詮釋了,
我想教會學生的語言學習。
學習外語很棒的一點是可以用另一個角度去理解世界。有些在中文沒有的概念在英文裡有,反之亦然,因此不用拘泥於只用一種語言思考(如影片中所說也是不可能的)。不過學得不好就會有晶晶體這種副作用XD
accessibility 像這種也是可翻但就怪怪的,還有approach可以翻出很多意思,但就是這一詞在原文裡所呈現的意象
有的人晶晶體只是單純矯情
沒有人想拘泥一個語言啊 , 問題你就是中文母語者啊 ,不然呢? 突然該口就是義大利文?
最好的方法是找个新加坡或者ABC的女朋友,她能明白你的中文意思,也能明白你的英文所要表达的东西,然后帮你翻译出最native的英文。
@@pengfeiwang9923 讚同
大多數時候,我們中文習慣於用動詞去表達一件事情。而英文更多情況傾向於表達一個進程。這就導致了我們大腦的翻譯出現問題。比如~自信地走進~不會表達為enter confidently 而是 make an confident entrance 。
簡單來說就是多練習英語會話,練熟了就變成英文腦了
無錯啊,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十分清晰而科學的講解,非常感謝,讓我腦洞大開!謝謝你的分享。
講得太好了 我也是經歷過自動化的過程,也要在家拼命練習然後再出門與人聊天,覺得情緒上的連結產生反饋才是慢慢進步的關鍵~!
“覺得情緒上的連結產生反饋才是慢慢進步的關鍵”,你的观点也很好。
作為從小接受三語教育的馬來西亞人,我大概是中學時才會用國文腦和英文腦。
小學是念華小,比較少異族朋友,上課媒介語除了英文和國文其他都是華文授課。沒有什麼機會使用。屬於會聽不會說。
然後就那樣子升上中學。念政府中學
,教學媒介語是國文和英文為主,每天聽每天說,然後就突然通了。/
因為我的數理都是用英文學的,所以說到數理的東西腦袋會浮出英文,然後開始用英文思考。
所以環境挺重要的。然後我發現我學其他的語言,日語和意大利語,速度會相較來自單一語言環境的人還快。
不過有個缺點是我的語言會在腦袋打架……然後很累的時候就會進入休眠模式,當我連母語華文也聽不下去的時候,就表示是時候睡覺了。
感謝Lily這麼詳細、循序漸進的解釋,語言學習不是許多人認知上,從A腦來思考B語言的方式。而正確來說,跳到第二階段的過程才是學習語言的道路! 真的很受用>
感謝這麼棒的學習主題~對於離開學校很久的學習者來說,真的是茅塞頓開、助益良多~再次感謝把這麼複雜的主題,說明的這麼清楚~
幫助就很大~
說的挺好的~~
語言學習確實是要proceduralization
而不是一直死記單字文法
多說多聽就能變成習慣了
真的很喜歡Lily做跟語言學相關的影片,超愛語言學的啊!
而且這些影片都跟我們日常生活極其相關!!大推讚👍👍👍
我曾經一整天聽英文news,結果當天夢到自己在跟人家講一大堆英文,結果睡醒後整個超累,比平常的夢還累。
我也有過用英文作夢的經驗
我会梦见我大段大段地讲我醒来后不会的英文
试过一整天看老友记,晚上做梦跟别人说英语,而且语速超快
@丟搞人生Crazy Life 美剧Friends
@丟搞人生Crazy Life 台灣翻譯為六人行
這是我所看到的語言學習影片, 表達最精準地將語言學習者的問題點出, 讓學習者發現問題, 知道如何做修正與調適. 而不致於花很多時間在單一種階段方式的努力. 您的專業值得尊重與肯定. 非常感謝 💜👍
當你發現中文翻譯比英文還難記的時候你就會用英文思考了,例如念生理相關的原文書的時候
真的需要一些時間,去轉換。
確實
其實不需要到那個時候,我光是背解剖、組織學跟微生物就寧願直接用全英文了,再記中文腦袋都快炸了⋯⋯
@@ulee5723 解剖真的不用 我也體驗過
所以很多教授或學生專有名詞都用英文,要轉換成中文反而不容易
个人理解是:母语是和体验/感情联系在一起的;
第2语言至少开始学的时候是建立在母语上的,所以共感会更少一点,而逻辑性会更强一点。
有时学外语时感觉外语更具逻辑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学习的时候运用到了更多逻辑对应而非感情对应。
比如说一个成语:五彩斑斓。如果你母语是汉语,那么脑中会联想到万花筒的模样
然后说一个英语单词:colorful。如果英语是第2语言,那么首先会想到的是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或者简单点就是多彩。脑子里不会像成语『五彩斑斓』那样直接对应到某种场景或体验。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五彩斑斓翻译成colorful,可能改卷老师会说你很俗。
但个人以为,对于母语来说,colorful和五彩斑斓给人产生的心理作用是一样的。
当然,五彩斑斓,对应更好的词可能是prismatic
我覺得真的像是Lily說的一樣 之前不願意學英文時就算背好幾遍單字一樣會忘記 後來大學學了日文反而變成了第二語言 且真的能用(中文/日文)思考和說話 (但需要一定的單字語文法量)後來搬到美國加州後因為工作需求而去上學而學到生活上所需要的英文 因為老師會糾正我們的中式英文 久而久之 我慢慢的會把我以前只用中文思考的方式慢慢轉換成用(中/英)來思考(但也需要一定的單字量和文法)而產生了語感 但就像Lily說的一樣 會話真的很重要 久了講習慣了 就會覺得原本的中式英文好像哪裡怪怪的 總之就是 不斷的練習 和母語者溝通 讓自己習慣這個語言 他就會變成你的語言了。
現在正在讀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真的覺得語言學系列的影片很實用!!!
同樣的語言學知識也可以套用在華語文學習上面
讓我反過來思考要教給學生什麼東西,使教學的效益最大化
期待未來能夠看到更多跟語言學理論有關的影片~~~
+1
Hi Lily!! I'm so happy you made this video and I feel like it's really speaking to me!! 我感觉我移民美国之后一直都想摒弃自己的Chinese identity, 从高中到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说英文的人交流以为这样子英文水平可以提高,现在往回看感觉虽然是提高了,可我一直都是囫囵吞枣地消化我身边的英文信息,很少学习对其的中文意思。现在英文水平感觉到了瓶颈处没有说很大的词汇量也没有和厉害的文法,中文也因为自己缺乏沟通开始慢慢退步了,这样其实很大程度上让我感觉剥削了我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谢谢你做的这只影片让我也意识到强求用一种语言思考也是不利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让第一阶段的知识转化成第二阶段的知识。这只影片让我更加接受自己的Chinese identity 也让我感觉其实会说中文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重要的是如何用自己所拥有的语言的总和去经历这个世界❤️
建议你还是经常阅读一些中文,尤其是“高级”的中文书籍(文言文,名家作品,社科类专著),同时英语的练习也应该经常使用一些人文类的词汇量巨大的著作(文学作品,社科类专著),双语然而双语又都不太熟练的人确实容易出现你说的问题
英语学到一定程度就是这种感觉。完全同意!中文有中文的,简洁的美。英文有英文的美,严谨的美。
身为华人还要摒弃Chinese identity,喜欢吃洋肠?
不仅说话很有逻辑,而且人也很美很有气质。感谢分享,帮助很大!
反過來說,我們大多數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如果不透過學習第一階知識,單憑母語環境和練習累積第二階知識,很容易就變成「表達能力不好」的人,被別人白眼、被罵是在公三小。尤其訴諸文句或整篇文章時,暴露的缺點比口語表達更為明顯。引此我認為學好母語的文法很重要,可以因熟練而縮短在腦中翻譯外文的時間,但絕不要省略這個過程。
Thanks for the explanation and wish you keep the beauty forever!
Lily今天的演講(外語學習)的內容,深深地吸引著我的注意力,好有"內涵"與極佳的"分析"(能力+技巧)。只可惜我的"英文腦",真的很"晶晶體"啊!(沒救了!)
這是因為很多新的單字和文法不是先學會母語,而是在首次接收時就是晶晶體型態,這個現象在職場上尤為明顯。工作時周遭環境充滿了已經融入晶晶體的人,沒時間也沒環境教你正確的母語,當我們上手之後,又從被害人轉換成加害人的角色。除非有意識制止這種亂象,否則晶晶體就會像已經適應宿主的病毒,不斷傳染出去。
謝謝Lily的分享,看妳的知識型影片總能帶給我啟發:用語言學的角度系統性的解釋說明出我從國小學習英文到現在成人階段過程和經驗(之前有一部第二語言會降低道德的那部也是)。從小到大學習英文幾乎都是第一階知識的累積,直到去年到菲律賓宿霧語言學校大量練習,那些曾經練習好幾年的翻譯,考試,竟然只花了約一週的時間就讓在台灣從來沒有和人用英文對話的我,和同學老師們暢所欲言。那對我是一個很神奇的經驗,原來有了一階段的累積,再加上練習實戰口語的機會,語言的學習就在那裡發生,成為二階段的知識和語感。而這個不需要透過翻譯直接表達讓對方懂得的過程真的很有成就感,也許正正是語言學習的魅力吧! 謝謝妳分享也期待推出更多和語言學有關的影片,也許我又會在哪裡有新的發現😁😁
有不一樣的練習效果真的差很多~
看來有時候要從一階進二階,只需要觸動一個開關
所以大概要什麼程度以上去菲律賓讀語言學校比較適合呢?
解釋的好清楚(尤其是用豆豆們),謝謝Lily解析了我在學習英文上一直有疑惑的地方:)
如果可以下次想看關於如何在外國人面前說話不會卡卡的也能說出完整句子的影片~
講的超讚!超級清楚
比喻超好(紅豆,綠豆)
謝謝妳
原來花了那麼久時間看完就只有兩個字,努力!
懂了,非常清楚且具體的解釋,謝謝!
可以感覺得出來我對語言的理解與大家完全不同
我自己會有意識的構建中文的邏輯 (不嚴謹SVO體系)
再另外一邊有意識的構建英文的邏輯 (嚴謹SVO體系)
我在講英文的時候一定先用模糊的中文搭一點英文構思我要講甚麼
然後在我腦袋裡面的英文邏輯區轉換整個句子的講法
最後在講出來或是寫出來
對我而言,我反而會刻意避免自己直接用英文思考
因為如果直接用英文思考沒有經過邏輯轉換的話
很容易變成Chinglish
另外,似乎感覺沒有甚麼人特別的注重中文邏輯和英文邏輯的差異
比如寫作文很多人都會講說要多多替換同義字(抽換詞面)
但其實我研究過大量的英美文學作品(比如梭羅莎士比亞或是邱吉爾的演講稿)
那些文學家其實並不會去抽換詞面(只換單詞)
而是很強調單詞的精準
比如像邱吉爾1940年Their Finest Hour演講的第十段
他會在兩句內接連出現三次be of large size而完全不更換單字
這是因為他要表達的意思,以large size表達是最精準的
如果把large換成 great huge enormous,反而會延伸出別的語感意象,而不精準
這方面是我覺得用中文母語者學習英文的人士最常有的迷思和舉動
看起來抽換詞面是加分,但其實用英語的邏輯來看,是大扣分
而「純用」英文思考反而會讓人無法注意到中英邏輯的差異,導致講的不夠道地
Too Big, Too Strong, Too Fast, Too Good!英文也會這樣用吧。而且抽換詞面本來就不是這樣無腦換吧,多數時候只是不要讓你的文章看起來一直有重複字眼笨笨的而已。plus那種重複語句加強語氣的方法中文也很常用到的
@@黃舜鈞 不 他們是真的很少抽換詞面
多個形容詞的目的是為了讓文章所描述的更加精確
@@黃舜鈞 如果你只有那個單詞才能表達最精確的意思
一直使用那個單詞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抽換詞面真的是一種迷思,常讀英文文獻就會發現英文並不特別講究抽換詞彙這件事,用字精確才是更重要的,很多文學作品或是理論評論都常常在一個段落裡大量使用同一個字,目的只是精確表達概念。(但並不是所有西方語言都這樣,據法國朋友所說,法語寫作也是很講究抽換詞面的)
問題在於中文是一種書寫行文跟口語的差異要比英文大滿多的語言,中文詩跟英文詩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中文詩裡面的華美的詞藻在口語中常會有一個「不那麼文學的」對應詞,像是「光陰、韶華」口語都是「時間」,但中文寫作就是不會只用「時間」,因為太口語。但英詩使用的字大多時候都是平常會出現的單詞,time就是time,作家也並不會去特意找更拗口的詞。當然不是沒有那種特別喜愛冷僻掉書袋的作家,但一般來說英文寫作並沒有那麼講究詞藻。
@@Dasistwunderbar928 莎士比亞劇本、拉丁語和一些法語應該可以對應到中文文言文的地位
聖經權威譯本可以對應到中文的四書五經
I totally agree your opinions about how to practice learning English more naturally for people who like to be good at learning English! Your ideas also change my points for learning English. Please keep making so fantastic and knowledgeable videos, thanks for your passion..
謝謝Lily這集的內容,真的非常實用,回想自己學英文的過程,確實是像Lily說的透過不斷的練習把第一階段的語言知識轉化成第二階段。另外個人覺得"模仿"也是很好的一種方式,從生活化的電視影集或短片裡去學習在不同情境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透過這樣的練習會更有效。
是說有件事想請教Lily的看法,我不曉得其他人是否有相同的經驗,也就是當英語的學習進入到第二階段時,在面臨到需要把英文翻譯成中文,或中文翻譯成英文時,常常會覺得有些地方無法非常準確地找到最佳的字詞,關於這點想請教Lily的專業見解。
不停學習 擴充自己的單字量 多聽 多學 是唯一解法
講解得很清晰, 十分讚同。我一直不認同中式英文或中式英語, 是腦子翻譯後的結果, 已經很熟悉的句子和各種場景, 絕大部分人都能即時用英語對答, 絕不會經母語(中文)思考和翻譯, 只有不熟悉的句子、情境、意境等, 根本不慬用英語表達時, 才會盡量用與中文相當或相近的意思去表達, 這才是中式英文和中式英語的根源。要刻克服這種困難, 唯有盡量參與實際的英語應用環境中, 慢慢積累進步。俚語和口語的習慣發音, 省略發音等等, 也會造成我們聽不懂電影對白, 也聽不懂語速快的外國人對話。
好喜歡Lily解釋語言學理論的方式喔!:)
我的母語是日文(黃豆). 在日本工作了十年左右英文(紅豆)還可以的程度時, 公司派我去加州工作了. 跟美國人的溝通時, 雖然我的紅豆沒那麼流利但大概沒問題. 一年後我開始跟台灣人學國語(綠豆)了. 剛剛開始的時候沒問題, 但是我的綠豆溝通能力進步到了有些水平的時候, 我發覺了我工作時講的紅豆裡有時出現綠豆單字. 這是個相當令我困惑的事情, 特別是要說比較抽象概念單字的時候常常發生了. 過了一段時間和經驗, 大概一年後吧, 這樣的現象不知不覺沒有了. 現在我在日本跟香港人學廣東話(黑豆). 最近我的綠豆能力被黑豆相當強力地感染, 特別是剛剛下黑豆課時我講的綠豆真的亂七八糟. 為了擺脫這個混亂我還要一段時間了. 從別的角度來說學語言的這種混亂是個很有趣的現象.
還沒出國前,英文補習班老師說用英文想事情,我想怎麼可能,後來去國外後,一開始還會頓一下想一下中文怎麼翻英文講出來,不過久了之後,真的就直接英文想。 有些英文單字,中文無法一語道盡,就會去看英英字典,因為它會去陳述那個情境。不過缺點是,不太能立即翻中文了。
謝謝Lily分享~ 大量input和練習真的很重要。只是被糾正錯誤中學習,需要一個「容錯」的學習氛圍,和願意承擔錯誤的「試誤態度、成長思維」,台灣的英文教育環境中,沒 ...有...,好吧 應該說不太有。以扣分為基調的學習環境中,難以成就容錯的學習環境。^^ 希望學校環境可以正視這個問題~ 把英文當作工具在學,不是當學科在學~。
好認同
不得不说:这个英语学习广告实在是太好了!因为这个蛋糕软件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英语学习途径。
說白了也就是母語者不懂文法卻可以說的流利,但相反的懂文法的學生在口說時因為短時間要思考的文法邏輯太多反而顯得遲鈍,練功的最高境界就是忘掉所有會的招式,無招勝有招
辛苦Lily,之前老在想英文思考很牛,看完通透了,學就完了,水到渠成。
Lily 用豆子比喻中文腦和英文腦太棒了,聽Lily一席言,就如上幾小時英文課
我真的很喜歡妳這次的解釋方式,太有趣了!
這種有科學佐證的資訊非常棒!
用視覺上的提示把自動化過程講得清楚明瞭~超強👍👍
This is informative; however, it is a bit hard to conceptualize on the practical level. Based on my observation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how to think is directly link to the logic of a language and its culture. In other words, the quickest way to think in another language is to immerse oneself in its culture. Hence, it is why learning English is much easier in the US or Great Britain than living in Taiwan. Anyway, thank you for the video.
這個影片完全解除我對會在腦中翻譯的疑惑。
很多時候語言真的需要在日常生活常常使用,
才能把語言自動化,並透過反射動作講出來。
一句话总结 :少想多说 别怕出糗 😂 所以语言环境很重要耶
影片結論,就是熟能生巧,常聽常用,讓他習慣。聽力可以從 戲劇、電影讓你習慣。
今年的目標是學日文,突然還要擠出時間給英文實在太困難,這次只好略過了...
最近學日文的心得:
除了去上大學推廣部日文課程,或者看日劇對話以外,
發現自己「不僅僅用中文學日文」,居然「還可以英文學日文」的方式,利用更多樣化的線上教材,
在學習文法、句子和記憶單字上,常會取得意想不到的幫助。
Edwin H. 當擁有的語言越多時,再學習新的語言就會有這種效果,尤其日文的外來語系統上有不少幫助
Use English to learn Japanese
太棒了啦,我正在這個學英日雙語言的狀態!你提醒我了!!!
第一語跟第二語可以幫第三語定座標
用豆子來說明學習語言的模式
實在是很貼切 讚爆了
好喜歡各種豆子梗哈哈哈哈哈
野生飽妮
Hi Lily, thank you for sharing. 可不可以推薦一些刻意練習的方式,來產生自動化呢
很有效~~希望頻道會和阿滴英文一樣茁壯 :D
Lily專業度阿滴是比不上的
fangming hsueh 也不能太专业,太专业了感兴趣的不多(⁎⁍̴̛ᴗ⁍̴̛⁎)
我是第一次看这个视频,其实感觉Lily的视频还是不错的 !
阿滴的英文發音沒有太標準, Lily 的發音很不錯
Lily 这一节课程讲的太棒了,受益颇深,本人在学习英文的过程中也很有同感,谢谢你
很喜欢这个系列!就是教我们学英文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 感谢Lily!
當我跟美國人講話時,我的腦會自動切換成不需翻譯的方式,但在台灣人面前時會一直習慣用翻譯的方式說英文。所以在台灣人面前講得不流利,但在美國人反而講得較流利。
還有,當我翻譯英文電腦程式設計書籍一段時間後(英譯中,當兼職工作以彌補我留美回來後找不到深度學術的工作),看電視(如CNN、HBO)時,感覺英文聽力功力大增。這也感到奇怪,我也覺得。居然可透過大量練習(英譯中)過程來讓大腦增強英文的理解力。
所以這並不是您說的紅豆綠豆是混合的原理,由以上經驗可知紅豆綠豆在大腦裡是分開的。
大意:1、需要加强练习会话。2、比如那个线上英语班
1)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词汇 双语言大脑 bilingual brain, 多种语言大脑multilingual brain. 你提出来了. 这是一个战略概念. 非常有用. 我收录到我的笔记里. 2) 我一生都在苦学英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法. 我选择了最好的教材. 新概念英语. 把课文打到笔记本上. 字体放大. 上面是中文的直接翻译. 把中文的语序变了.加 复数, 用颜色代表去式. 和过去分词. 比如 Should I go to the stores? 翻译成 应该 我去这商店们吗.... 我的方法非常笨. 但对我非常有效. 3) 看到视频里的你, 和 一群学英语 热情饱满的网友. 对我是很大的鼓舞.
第一,二階語言的概念有點像《思考快與慢》這書提及的系統一和系統二的概念,以直覺(不用太多的思考)和理性思維(需要仔細思考)區分。
沒錯,這個概念跟學習很多技能都是一樣的
很簡單一個道理:為什麼天天看球賽,球技沒進步?(因為從沒打過球。)Lily講的概念比我老師講的清晰多了哈👍🏻
有看過Lily之前拍過類似的主題耶! 只是當時主要是用手寫畫面呈現...雖然是比較簡單的剪輯風格,但引用了學術理論的精華,可說是內容非常紮實XD 👍👍 Nerd控很喜歡😝😍 (Lily常自稱nerd, 再度驗證了我真的是nerd控😂)(這樣有高級撩嗎😘)(拒捕)
感覺這部片是之前那片的華麗升級版!Lily真的很用心~~~
哇~你很用心耶,沒錯我之前有做過,不過這次想要講解地更詳細一些,謝謝你的支持 :)
這個理論是我聽過講的最好最清楚的耶~解決我多年來的迷思,感謝妳給我們帶來這麼好的影片՞⸝⸝ᵒ̴̶̷ 𓈞 ᵒ̴̶̷⸝⸝՞
来自一个想要达到英语母语水平,甚至比母语者好的人。个人觉得,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坚持和努力。(不讨论口音这个东西,因为口音和一个人的声线还有语言天赋有关,就像不是所有人都是歌手一样,口音需要太多的时间了)每天听说读写,复习旧东西,学习新东西,坚持几年,坚持每天的deep practice 学习英语。在网易有道词典和知乎看过的分享,基本上那些sat 接近满分的实验中学学生,或者GRE高分的,无一例外,都是大量的背单词,写作等,听说读写。一天背300~1000个单词,每天坚持。(之前有个人名校高材生说他一分钟记200个单词,目测也不像是说笑的)。其实所谓的英语自动化停止翻译,说白了就是大脑对英语的反应时间:翻译的时间缩短,反应时间缩短都很短,当反应时间缩短到和母语的反应时间一样时,这就是自动化。这个只有不停的练习,坚持坚持。简单的例子就是:1,你看见一个人向你走过来,你会下意识的说Hi, 和你下意识说你好,这样反应时间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平常人练打字,练到肌肉记忆,大脑反应时间无比断。2,数学运算不停练习,去到一定水平,数学可以毫秒间反应5步以上的计算步骤。英语自动化:其实就是秒反应,而且接二连三,滔滔不绝。滚瓜烂熟吧。现在很多人说什么停止翻译,不能看中文等,其实啊都是锻炼的时间不够。等你单词去到一个水平,你看到一些英文时,大脑就会自动用英文反应这些东西。但是一开始的看中文慢慢的坚持,积累,慢慢的缩短反应时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这是大脑的一个过程,需要大量练习和时间。俞洪敏写的GRE和托福红宝书,真的是想英文进入下一个层次必须学的。当你把任何一个单词书背到滚瓜烂熟时,高考3500词也行,听到这个单词,立即反应是什么,怎么拼,立即反应一个句子一个情景,你的英语就会自动化了。基本上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吧,只是有些人记忆力好,脑子好,需要的练习时间断一些。
基本上,把自己丟到國外,然後強迫每天都跟說英文的人有大量的對話,一年後你就可以停止翻譯並用英文思考了。
但這第一步就很困難,就像是車要開的好就是要常常開,但是沒有考過駕照是沒辦法開車的,然後要考過駕照就是車要開的不錯。
可是這個lingoda評價真的很差欸,不是毅力的問題,他們會用各種方式讓你達不到目標,例如自動訂閱課程、取消課程沒辦法累積點數,然後算你沒上課,建議大家要小心,可以先去找ptt或是dcard的評價,十個有九個都說完成真的不容易😂
Wu song hee 線上優惠課程好像都有這樣的問題,記錄沒辦法確實登錄 voicetube hero也有這樣的狀況🙈
我已經更新資訊欄了,對於規則有更詳細的說明
我剛剛也是誤會,得知原來是會先收費,但可惜訂金已經不能退回
1. 蠻難達成的!!!,而且信用卡資訊無法被取消,除非增加新的信用卡付費
2. 個人使用Cambly 一個禮拜七天 30分鐘,才付4096元(原價5400,優惠的時候訂閱的),而且可以隨時取消,自己提早準備好教材,然後跟老師討論其實都可以
3. Lingoda 也邀請其他youtuber 打廣告,外國某個youtuber的JOIN12 也可以折10歐元
4.很喜歡這個影片,但是不推Lingoda ~~網路還是有很多資源,其實不用再花這麼多錢~~
@@ChenLily 想問如何消Lingoda訂閱??? 在那裡?謝謝!
你的解说很棒,引用的比喻让人很好地理解外语学习者的痛点,关键还是需要刻意练习,thank U
第二次看到這部影片,感受又跟半年前完全不同!感覺跟我這半年的狀況超符合的!!
大量且刻意的练习,说得特别好!感谢!
想再次跟Lily說很喜歡妳的談吐
很真誠和有涵養!
當然也時候也很有趣🤣
例如:6:40 理解世界、創造意義
好清楚的說明,謝謝。bean諧音梗其實滿好笑的~
好生動的解釋!!!
好棒。這麼清楚且具體的介紹。
6:50 "經驗"這個世界=experience the world 英文用習慣到影響中文XD
oops!! 有種被抓包的感覺 :P
不斷的嘗試練習和錯誤修正後,才有機會從第一階(自動化)連結到第二階以自然的方式語言表達
這部影片有夠可愛的啦~
尤其是murmur倒豆子的部分XD
原來學習語言的模式跟方式是這樣
感謝Lily~如果再早一點知道的話我的英文應該就不會長這樣了XD
了解的真實的定義,謝謝分享
受到家庭影響,我都用閩南語思考XD,所以我在講中文時都會不自覺用台語的詞彙。
非常喜歡Lily談論到心理學與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和scientific evidence!
路過,覺得蠻有感的。
我個人小學是讀雙語學校的,當我小時候聽外籍班導上課時,我現在回想回去都有種「怎麼她是在說華語」的記憶,但那明明是不可能的事!
然後我之後在學日文時,不知為何日語老師講的話,腦袋裡有時候會不小心變成英文,有時候還會變成台語。
我想這應該是當人在理解一個新語言時,會先傾向於用自己熟悉或跟該語言相似而自己更熟悉的語言(比如我學日語時遇到詞彙、文法更接近英語或台語時,就變成以英語腦、台語腦思考,當然有時候也會切換成華語)先翻譯一遍,再進一步理解,所造成的現象。
還有幾個月前,我日本同學想秀英文,脫口說出:「go to home 」,我就直接糾正他說,應該是「go home 」。可是,當他問我原因時,我竟然無法回答他.......因為我直覺就是這麼講的,自己也不知道理由,這或許就是影片中提到的 第二階語言吧。
我讀德文的時候,腦袋也是自動跳出英文翻譯,中文完全被抑制掉XD
哦哦哦哦哦完全同意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分析,覺得停止翻譯超級重要。我個人是覺得,學習時候,(主要)用目的語來學習目的語的話,這樣其實是最快最準確的。
的确是,我会中日英三国语言,很多人问我用什么语言思考,还真是不太清楚,哈哈。
很混乱,
jason z 混乱倒是没有😊
我會普通話、日語、粵語、英語和少量的法語同客家話。不過大部分思考是通過粵語完成
涼雲 好厉害👍
内部言语肯定是第一母语,除非刻意用外语思考
感謝妳的影片,一直在煩惱學生學習英文的問題,透過妳的解說,比較了解問題所在。
今天的剪片風格很不錯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