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高手高手高高手 ,但一般來說高手都不會花時間作動畫,會採那種上課直播式的影片, 大師還用動畫來演釋,太厲害了
謝謝🙏!我是覺得這樣會比較清楚。
這動畫實在太精緻,好棒
看你的影片不只刺激大腦學習新知 同時也很爽快很療癒
謝謝🙏!
老師在各個語言的切換都可以立即個別的清晰發音,個人覺得這是種高語言力的能力展現,我個人相當佩服,因為我自己語言切換時發音很容易有腔調或混淆。
錄音可以重來跟剪接。👌
受教了。看了您的影片 才發現我根本不懂我講了一輩子的台語。
謝謝留言。我想像是內容「大規模重組」一般人對台語文法(其實是沿用中文文法習慣)的結構認知,造成習慣上的距離。如果台語是你的母語,你可放心,那內建入你血液中的母語直覺,是核彈都催不毀的。
行房、敦倫、周公之禮、一番雲雨、鳳倒鸞顛、春風一度、閨房之樂……
未的讀音我一直以為是腔調差異,原來有未定或肯定的差別!生活環境沒甚麼機會講台語,只有回家的時候才會跟家人講台語,常看看這裡的影片才不會忘記自己從小講到大的語言而且我很喜歡老師的影片裡會談很多文化內涵、民族性、歷史流變等等對語言的影響,對於了解自己的母語有很大的幫助
小時講猜拳(台語),叫做"相讓"現在茅塞頓開,互相拉扯談判,相讓很文雅~
如影片所言,當進入書寫時代,三個版本的「讓」需要進行系統化「分字」才不會在文字形式上產生混淆。
猜拳(剪刀,石頭,布) 日語じゃんけんぽん 和(讓跟扯)其音很類似,蠻有趣的.
太有意思了!
讓跟扯,那個"扯"就是閩南文的精華,如果"扯"不出來,雙方就會一直"扯"、"扯"、"扯"。
日語有不少跟台語發音相近甚至相同的
很讚! 感謝製作分享寶貴的資訊!
「馬雅文字的傳奇」令人期待!!
的確很值得分享一下。
精彩萬分🙏🙏
真的聽了一整天,真的受教了!
請教先生:陳老師个演講講了真好,第二個「講」是石為「詁」,詁,博雅:言也,正韻:通古今之言,而明其故也。
非也。請細查字義,這個字不是講話。
謝謝,超期待您的新作。
好
原來"讓金杯"是談判的意思,以前在廟埕聽長輩講過,還以為是要點香起駕了
是「讓」唯一還在用的原音。
「未」這個字,bue跟be我覺得比較接近腔調問題,「伊未來矣」有人唸做be也有人唸做bue,跟語音流變有關,為求方便發音,u的音容易被後面的e同化掉到後來只剩be,所以倒不一定是跟未定、否定的語義有關;但是表示未定的「亦未」這個詞,前面一定會有「亦」沒錯。但同字異義就義音這個理論是確實存在的。
非也。這二音不是漳泉音,也不是都可以。因為不知是哪個字而導致走音,這僅是一例。重點是:很多人和你們一樣已經二音相混,但還是有人到現在都還分得很清楚。包含很多非研究的母語者,他們還分得很清楚。
原來"猜拳"的日文應該是"讓拳"yang kang
哥你真是個傳說!
伊亦未來,我們都把「亦」這個雙元音簡化發音變成ㄚ了。🤣
阿嬤說弓是對的
本人當兵時,一位老兵,廣西人,叫張西強。每逢他人談及某人多行時,他常用「他懂個屣喔!」回應。正應了臺語的「伊 bat4 tse siau5 啦」的用意。
所以精液是鞋子?
很抱歉!看了大衛羊先生的回覆,發現本人上次的「留言」中,居然把「他懂個屣喔」的「尸+從」﹙念ㄙㄨㄥ2聲﹚」打錯成「屣」字。嘸蝦米裡沒有「尸+ 從」﹙ㄙㄨㄥ2 聲﹚這個字,但字碼和「屣」是一樣的。一時糊塗沒注意,很不好意思,請原諒!@@TaiwanHwa
剛剛又忘了把「「尸+從」ㄙㄨㄥ2聲」這個字交代清楚!請再略作說明:「尸+從」這個字電腦裡沒有,但字典裡有,意思是:俗稱精液。《普閩典》用「佋」﹙ㄕㄠ2聲﹚字代。@@TaiwanHwa
「㞞」也是近代新造字。
@2:32 您好,想請問那個ㄆㄚ ㄌㄚ ㄎ一ㄢˋ 是什麼意思,有國字可以寫嗎?在家裡聽過 "XX擱勒 喊(ㄏㄨㄚˋ) ㄆㄚ ㄌㄚ ㄎ一ㄢˋ ",家人說是 "未喘" 和 complaint 抱怨的意思跟影片中使用情景有出入,故發言問之,望您指點迷津,謝謝
「啪拉欠」(譯音)不是「抱怨」的意思,但偶爾會被用作bargain(取其來回談判的意思)。當作抱怨,不是對的。
@@TaiwanHwa 原來如此,感謝說明 家人使用語境是工廠內部生產線小姐跟先生在"投(ㄉㄠˊ )"說,要何時出貨和放假的問題,就會說 XX又在跟上面的喊"啪拉欠",這個情況過往我都以為是在抱怨,今天才知道是在談判,學到了,謝謝
ㄅㄎㄑ
【閩南方言大詞典】有(氵韶siau陽平)字對比潲字。
這是新造字,且應該是民國以後才造的。
近神人 欽佩 欽佩
佩服 景仰 受我一拜
不要啦。民間很多低調神人是不出面、或不被世俗待見的。這個頻道很大成分在幫我跟他們出口氣,但更多,是在幫講台語的台灣人爭一口鳥氣。
金瓶梅 水滸傳中 買布都是說去市集「扯幾尺」布
布都是用板子捲起來的,這三個字很傳神。
@@TaiwanHwa 跟您學到很多,修正之前的以字為因的錯誤觀念,甚為感謝🙏!
扯幾尺布,整片撕開零頭出貨叫「扯」:扯藥仔,扯散兮
請問羊老師,您說"潲"是豬食,那phun是哪個字?
每個漢字,在每個方言中,常常連詞性都不同,關於這個部分,正在後製的新影片有介紹說明。台語「潲」這個字是當動詞。台語的phun本意也不是豬食,這一系列的字群,我有安排介紹。
請問罵人"不識ㄒㄧㄠˊ鼻" ,要用哪個漢字?
別有一番見解,可惜未能系統化,而且結束得很突然。
夾在腋下的動作是否為“亦著”
不是。
此集真正足重要兮,koh來請教:你有教着"亦"个二元因果,"二元對立"偕"二元關係"無教,照我个理解,"二元對立"用宁[或]个意思,"二元關係"用宁[也]个意思,安耳敢着?
在留言區能表達的有限,但基本邏輯不難。「對弈」中的「弈」這個字,上面的「亦」是聲母,但其實也是字根(亦字本身就是指對稱的人體胳肢窩),於是隱藏其中,展現其「二元對立」的特性。另外,「心經」中這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意思就是:「上面說的,跟受想行識這四件人生行為的「二元關係」在本質上是一樣的。文體中「亦」這個字,銜接起兩個事實的「二元關係」如天秤中央的樞紐。你問的問題很關鍵,影片中我沒再進一步著墨,是因為節目會因此變得很無聊枯燥,並且都是在「形而上」與「哲學面」的應用,然後大家都用不到⋯⋯。但你問的是個好問題,相信你應可看懂我上面的回答。
@@TaiwanHwa 感謝。亦未挲着[大好]仔門,愛好好仔想看覓。
請問「亦未」可否寫作「猶未」?
不能。
我終於不會把水交社看成洨社了
我們這邊不是唸嚷欸?lióng那個字要怎麼寫0.0
漳泉音差異而已。
@@TaiwanHwa 謝謝您的解答
不客氣。
彈簧是不是此字“弓”
謝謝留言。先說結論:我認為是的。如影片開段所說,「弓」的具體物件本身、與形狀跟力學意象,分成兩種不同的音。「彈簧」是有著「弓」的力學意象的一個具體物件。會被取名「弓」為綽號,十分正常。自古哪有彈簧這種東西?那是近代工業革命後的新產物。因為是綽號,所以一般都會加個尾音,叫做「弓仔」。
「彈簧」臺語叫做「發條」。
@@徐清河 不是。 簧是"簧片",薄,容易反覆振動,故有彈力能反複者為彈簧,不論形狀,只論功能,台語接謂之"弓",車輛有葉片彈簧,板狀,叫"弓仔板"。 發條是一種圓型彈性鐵絲的特殊應用
請問羊老師,是"紅毛土"亦是"紅毛塗",佗一个巧好?
「土」。
@@TaiwanHwa 感謝
請問,如果幹沒有字,那phih會有字嗎?
即將推出的新影片,或許能回答你的問題。
香蕉,ㄍㄧㄣ糾 (北海岸腔)
謝謝分享!
老師,我有個問題,我阿嬤說的猜拳的台語比老師說的「讓跟扯」少一個字,只有「讓跟」兩個字,後來我查了一下日語的說法,叫「じゃんけんぽん」,音近「讓跟碰」,感覺上是同一個叫法的變異。但據傳猜拳這個遊戲是中國傳去日本的,能夠因此推測「讓跟X」這個說法比較接近古語嗎?補充 我阿嬤講的猜拳比較接近這個影片的講法:ruclips.net/video/otIRtJoTVJs/видео.html
是一樣的。也有人會隨著「握拳高舉手臂再切下」的動作,喊出有節奏感的「讓_跟_扯!」。也有孩子面對一些小爭議會說「不然來『扯』一下」。都是一樣的。
努力找路回家🤔
我聽過"作產氣(kwi)"的說法來形容夫妻做愛
台語~套用時空背景的話,個人偏向於相信是沒有實體文字的!它近似一種口語相傳的模式,二人或是多個人在對話,都會有口語音的差別。我的祖輩上也都是文盲居多,整個村會寫名字的都是村裡的能人了...講的人~希望可以廣傳或記錄,所以找會的人用方法記寫書畫下來。然後那個所謂會的人,用"他會的方法"幫講的人達成目的,表現出來是文字或繪畫....這一整套流程~還是會的"那個人"的"會"。挺抽象的....小時候~有幫過"不知道怎麼寫的阿公(嬤)"寫下"某個描述",曾體會這個過程比較能理解台語是怎麼轉成字體書寫吧....黃帝時代也是有~阿嬤不會寫....從古以來。
要不要多看我幾集影片再說。花時間研究的人,與只憑個人經驗憑空推理者,很難這樣溝通。
我粗人~記得小時候是先學講話才學寫字的...很小時候做土水的伯父就告訴我~"洗雅格"跟"泰魯"是日本話,只是不曉得現在人的台語...怎麼用的那麼順....
請期待接下來的影片。
俏,吳樂天說一字
莊子說「孔子俏然」,是講孔子一臉ㄒㄧㄠˊ樣嗎?
洨是女生的 男生的叫膏不叫洨
謝謝留言,這樣我有機會說明,讓大家了解。「洨」(暫用此字)跟「膏」都是男生的。還在體內的是「膏」;射出來的叫「洨」。人類吃螃蟹稱其體內「精華」也叫「膏」。其實很容易懂吧。歡迎常來玩。
不好意思,我原本是從另個頻道教學影片看來的,想詢問您對於“七逃”的看法是什麼?我在看那段教學影片,其實有點納悶為何“七逃”的本字是用以前古人在玩“得桃”遊戲的得桃,所以想詢問看看您的看法是什麼。不知道您以後會不會介紹到這個字?您的教學影片還滿有趣的,讓我受益良多。
前不久吃飯時,餐廳老闆娘跟我聊天,她聽信了LINE群組的謠言,說「武漢病毒」是假的,李文亮好可惡沒事亂講話,把全世界那麼多人明明沒病都活活嚇死!跟這個比起來,我覺得你留言說的那個比較離譜。有些靠常識、或甚至靠生物本能反應就能拆穿的荒唐,還是會有人信。「七逃」是我規劃中一定會介紹的字,歡迎常常來玩。
我也有觀看另一個頻道。但我認為就像美國漫畫的 DC 和漫威,又或者武俠小說的金庸與古龍;所以可以想成是各種流派。就像參加補習班,一味選擇大家公認的名師,他的講法如果自己無法吸收,成績沒有提升,可以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沒做研究的我們,就選擇能容易接受的,能學以致用的吧。
@@huang78728 很抱歉現在才看到你的留言。你寫了一大篇鄉愿的文字,無異只說了四個字:見仁見智。請問你是生理男性還是生理女性?有見仁見智的空間嗎?你如果不想接受自己過去的認知是錯誤的,我願意尊重你。但你非得如此鄉愿出來留言說這段幹話,你就真的很噁爛喔。
好像很多人都看了另外一個頻道的教學影片了,我支持如果有不對,這樣出來澄清的頻道,真的很好,另外想請問~隨便的台語漢字,真的像另外一個頻道說的是~秤採嗎?但是以往的一些說法,像請裁,也感覺說理的基礎不太有說服力,感恩解答,謝謝.
ㄒㄧㄠˊ 不是作 "洨" 嗎?
那是古時候一條河流的名字,發音剛好相同,就借來用。我覺得挺適合的。
有阿.幹..
就是粗話才有,而且也是借字寫的。
請問誰在學母語語言前有先學文法的啊! 沒錯講台語的人變少了, 要能傳下去 一定要系統化, 甚至要有文字, 中文有趣的是他不是只有音還有文化內涵在裡面, KMT普通國語化實行很成功, 年輕人幾乎沒人在講, 語言即思維邏輯, 表現出該民族性, 國民教育普及, 若母語只存在考試不是溝通, 那不就跟數學一樣, 留給大學教授去演算就好, 我們只要加減即可, 簡單普及的文句溝通要實踐
講出文法,就是提出字論背後的理論(省得一堆人以為我在胡扯)。你不學,請直接跳過過程,知道正字是哪個字就好。至於台灣一堆在教漢字的,他們要不要學文法?如果是寫錯字下不了台,來我這裡發脾氣,我就幫不了你。
我倒覺得台語的屈折語狀況蠻明顯的
台語?能舉出一二例子嗎?
@@TaiwanHwa 突然想起的念頭啦 之前有看wiki介紹 上古漢語的演變 中國跟部份國外學者有一些共同的結論說上古漢語有動詞時態變化 如同你影片說到的 同個字不同的音念法不同 他的用法就不同 那麼台語如果保留了許多古音或者古用法 那麼這些基本上就會保留下來 例如說 吃跟吃了 jia jia-a 多了一個a音讓這個動作完成 如同阿爾泰語的黏著語特性 使用不同的詞尾改變不同的屬性
這不是屈折語。這類「助詞」在台語非常多,但微妙是,台語的「助詞」往往又不是「單純的助詞」。台語的「助詞」與「發語詞」,往往足以改變詞性、甚至反轉語意。真湊巧,即將推出的影片(已製作完畢),剛好有講到這個狀況。也有指出原因。
@@TaiwanHwa 期待你的新影片講解這段!
我近期影片都內容多節奏快,所以這部分只點到為止(本次提出主要是為打教育部的臉而順道一提)。未來當然會陸續藉更多例子深入說明。
馬雅文明真的很可惜
被西班牙傳教士給毀光燒光。
老師說的是正解,馬雅人有書,殘卷有兩三卷現在放在德國;一般人受到西方傳播的洗腦以為馬雅文明是突然消失。其實是如同老師所說的被外來文明所毀壞,有點像是台語。
濠洨
正確寫法在這裡。【台語不要鬧】第7集ruclips.net/video/F1gkXIruzGg/видео.html
高手高手高高手 ,但一般來說高手都不會花時間作動畫,會採那種上課直播式的影片, 大師還用動畫來演釋,太厲害了
謝謝🙏!我是覺得這樣會比較清楚。
這動畫實在太精緻,好棒
看你的影片不只刺激大腦學習新知 同時也很爽快很療癒
謝謝🙏!
老師在各個語言的切換都可以立即個別的清晰發音,個人覺得這是種高語言力的能力展現,我個人相當佩服,因為我自己語言切換時發音很容易有腔調或混淆。
錄音可以重來跟剪接。👌
受教了。看了您的影片 才發現我根本不懂我講了一輩子的台語。
謝謝留言。
我想像是內容「大規模重組」一般人對台語文法(其實是沿用中文文法習慣)的結構認知,造成習慣上的距離。
如果台語是你的母語,你可放心,那內建入你血液中的母語直覺,是核彈都催不毀的。
行房、敦倫、周公之禮、一番雲雨、鳳倒鸞顛、春風一度、閨房之樂……
未的讀音我一直以為是腔調差異,原來有未定或肯定的差別!
生活環境沒甚麼機會講台語,只有回家的時候才會跟家人講台語,常看看這裡的影片才不會忘記自己從小講到大的語言
而且我很喜歡老師的影片裡會談很多文化內涵、民族性、歷史流變等等對語言的影響,對於了解自己的母語有很大的幫助
小時講猜拳(台語),叫做"相讓"現在茅塞頓開,互相拉扯談判,相讓很文雅~
如影片所言,當進入書寫時代,三個版本的「讓」需要進行系統化「分字」才不會在文字形式上產生混淆。
猜拳(剪刀,石頭,布) 日語じゃんけんぽん 和(讓跟扯)其音很類似,蠻有趣的.
太有意思了!
讓跟扯,那個"扯"就是閩南文的精華,如果"扯"不出來,雙方就會一直"扯"、"扯"、"扯"
。
日語有不少跟台語發音相近甚至相同的
很讚! 感謝製作分享寶貴的資訊!
謝謝🙏!
「馬雅文字的傳奇」令人期待!!
的確很值得分享一下。
精彩萬分🙏🙏
真的聽了一整天,真的受教了!
謝謝🙏!
請教先生:
陳老師个演講講了真好,第二個「講」是石為「詁」,詁,博雅:言也,正韻:通古今之言,而明其故也。
非也。請細查字義,這個字不是講話。
謝謝,超期待您的新作。
好
原來"讓金杯"是談判的意思,以前在廟埕聽長輩講過,還以為是要點香起駕了
是「讓」唯一還在用的原音。
「未」這個字,bue跟be我覺得比較接近腔調問題,「伊未來矣」有人唸做be也有人唸做bue,跟語音流變有關,為求方便發音,u的音容易被後面的e同化掉到後來只剩be,所以倒不一定是跟未定、否定的語義有關;但是表示未定的「亦未」這個詞,前面一定會有「亦」沒錯。
但同字異義就義音這個理論是確實存在的。
非也。這二音不是漳泉音,也不是都可以。因為不知是哪個字而導致走音,這僅是一例。重點是:
很多人和你們一樣已經二音相混,但還是有人到現在都還分得很清楚。包含很多非研究的母語者,他們還分得很清楚。
原來"猜拳"的日文應該是"讓拳"yang kang
哥你真是個傳說!
伊亦未來,我們都把「亦」這個雙元音簡化發音變成ㄚ了。🤣
阿嬤說弓是對的
本人當兵時,一位老兵,廣西人,叫張西強。每逢他人談及某人多行時,他常用「他懂個屣喔!」回應。正應了臺語的「伊 bat4 tse siau5 啦」的用意。
所以精液是鞋子?
很抱歉!看了大衛羊先生的回覆,發現本人上次的「留言」中,居然把「他懂個屣喔」的「尸+從」﹙念ㄙㄨㄥ2聲﹚」打錯成「屣」字。嘸蝦米裡沒有「尸+ 從」﹙ㄙㄨㄥ2 聲﹚這個字,但字碼和「屣」是一樣的。一時糊塗沒注意,很不好意思,請原諒!@@TaiwanHwa
剛剛又忘了把「「尸+從」ㄙㄨㄥ2聲」這個字交代清楚!請再略作說明:「尸+從」這個字電腦裡沒有,但字典裡有,意思是:俗稱精液。《普閩典》用「佋」﹙ㄕㄠ2聲﹚字代。@@TaiwanHwa
「㞞」也是近代新造字。
@2:32 您好,想請問那個ㄆㄚ ㄌㄚ ㄎ一ㄢˋ 是什麼意思,有國字可以寫嗎?
在家裡聽過 "XX擱勒 喊(ㄏㄨㄚˋ) ㄆㄚ ㄌㄚ ㄎ一ㄢˋ ",家人說是 "未喘" 和 complaint 抱怨的意思
跟影片中使用情景有出入,故發言問之,望您指點迷津,謝謝
「啪拉欠」(譯音)不是「抱怨」的意思,但偶爾會被用作bargain(取其來回談判的意思)。當作抱怨,不是對的。
@@TaiwanHwa 原來如此,感謝說明
家人使用語境是工廠內部生產線小姐跟先生在"投(ㄉㄠˊ )"說,要何時出貨和放假的問題,就會說 XX又在跟上面的喊"啪拉欠",這個情況過往我都以為是在抱怨,今天才知道是在談判,學到了,謝謝
ㄅㄎㄑ
【閩南方言大詞典】有(氵韶siau陽平)字對比潲字。
這是新造字,且應該是民國以後才造的。
近神人 欽佩 欽佩
謝謝🙏!
佩服 景仰 受我一拜
不要啦。民間很多低調神人是不出面、或不被世俗待見的。這個頻道很大成分在幫我跟他們出口氣,但更多,是在幫講台語的台灣人爭一口鳥氣。
金瓶梅 水滸傳中 買布都是說去市集「扯幾尺」布
布都是用板子捲起來的,這三個字很傳神。
@@TaiwanHwa 跟您學到很多,修正之前的以字為因的錯誤觀念,甚為感謝🙏!
扯幾尺布,整片撕開零頭出貨叫「扯」:扯藥仔,扯散兮
請問羊老師,您說"潲"是豬食,那phun是哪個字?
每個漢字,在每個方言中,常常連詞性都不同,關於這個部分,正在後製的新影片有介紹說明。台語「潲」這個字是當動詞。
台語的phun本意也不是豬食,這一系列的字群,我有安排介紹。
請問罵人"不識ㄒㄧㄠˊ鼻" ,要用哪個漢字?
別有一番見解,可惜未能系統化,而且結束得很突然。
夾在腋下的動作是否為“亦著”
不是。
此集真正足重要兮,koh來請教:你有教着"亦"个二元因果,"二元對立"偕"二元關係"無教,照我个理解,"二元對立"用宁[或]个意思,"二元關係"用宁[也]个意思,安耳敢着?
在留言區能表達的有限,但基本邏輯不難。
「對弈」中的「弈」這個字,上面的「亦」是聲母,但其實也是字根(亦字本身就是指對稱的人體胳肢窩),於是隱藏其中,展現其「二元對立」的特性。
另外,「心經」中這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意思就是:「上面說的,跟受想行識這四件人生行為的「二元關係」在本質上是一樣的。文體中「亦」這個字,銜接起兩個事實的「二元關係」如天秤中央的樞紐。
你問的問題很關鍵,影片中我沒再進一步著墨,是因為節目會因此變得很無聊枯燥,並且都是在「形而上」與「哲學面」的應用,然後大家都用不到⋯⋯。但你問的是個好問題,相信你應可看懂我上面的回答。
@@TaiwanHwa 感謝。亦未挲着[大好]仔門,愛好好仔想看覓。
請問「亦未」可否寫作「猶未」?
不能。
我終於不會把水交社看成洨社了
我們這邊不是唸嚷欸?lióng那個字要怎麼寫0.0
漳泉音差異而已。
@@TaiwanHwa 謝謝您的解答
不客氣。
彈簧是不是此字“弓”
謝謝留言。
先說結論:我認為是的。
如影片開段所說,「弓」的具體物件本身、與形狀跟力學意象,分成兩種不同的音。「彈簧」是有著「弓」的力學意象的一個具體物件。會被取名「弓」為綽號,十分正常。
自古哪有彈簧這種東西?那是近代工業革命後的新產物。因為是綽號,所以一般都會加個尾音,叫做「弓仔」。
「彈簧」臺語叫做「發條」。
@@徐清河 不是。 簧是"簧片",薄,容易反覆振動,故有彈力能反複者為彈簧,不論形狀,只論功能,台語接謂之"弓",車輛有葉片彈簧,板狀,叫"弓仔板"。 發條是一種圓型彈性鐵絲的特殊應用
請問羊老師,是"紅毛土"亦是"紅毛塗",佗一个巧好?
「土」。
@@TaiwanHwa 感謝
請問,如果幹沒有字,那phih會有字嗎?
即將推出的新影片,或許能回答你的問題。
香蕉,ㄍㄧㄣ糾 (北海岸腔)
謝謝分享!
老師,我有個問題,我阿嬤說的猜拳的台語比老師說的「讓跟扯」少一個字,只有「讓跟」兩個字,後來我查了一下日語的說法,叫「じゃんけんぽん」,音近「讓跟碰」,感覺上是同一個叫法的變異。但據傳猜拳這個遊戲是中國傳去日本的,能夠因此推測「讓跟X」這個說法比較接近古語嗎?
補充 我阿嬤講的猜拳比較接近這個影片的講法:
ruclips.net/video/otIRtJoTVJs/видео.html
是一樣的。也有人會隨著「握拳高舉手臂再切下」的動作,喊出有節奏感的「讓_跟_扯!」。也有孩子面對一些小爭議會說「不然來『扯』一下」。都是一樣的。
努力找路回家🤔
我聽過"作產氣(kwi)"的說法來形容夫妻做愛
台語~套用時空背景的話,個人偏向於相信是沒有實體文字的!它近似一種口語相傳的模式,二人或是多個人在對話,都會有口語音的差別。我的祖輩上也都是文盲居多,整個村會寫名字的都是村裡的能人了...講的人~希望可以廣傳或記錄,所以找會的人用方法記寫書畫下來。然後那個所謂會的人,用"他會的方法"幫講的人達成目的,表現出來是文字或繪畫....這一整套流程~還是會的"那個人"的"會"。
挺抽象的....小時候~有幫過"不知道怎麼寫的阿公(嬤)"寫下"某個描述",曾體會這個過程比較能理解台語是怎麼轉成字體書寫吧....黃帝時代也是有~阿嬤不會寫....從古以來。
要不要多看我幾集影片再說。花時間研究的人,與只憑個人經驗憑空推理者,很難這樣溝通。
我粗人~記得小時候是先學講話才學寫字的...很小時候做土水的伯父就告訴我~"洗雅格"跟"泰魯"是日本話,只是不曉得現在人的台語...怎麼用的那麼順....
請期待接下來的影片。
俏,吳樂天說一字
莊子說「孔子俏然」,是講孔子一臉ㄒㄧㄠˊ樣嗎?
洨是女生的 男生的叫膏不叫洨
謝謝留言,這樣我有機會說明,讓大家了解。
「洨」(暫用此字)跟「膏」都是男生的。
還在體內的是「膏」;射出來的叫「洨」。
人類吃螃蟹稱其體內「精華」也叫「膏」。其實很容易懂吧。
歡迎常來玩。
不好意思,我原本是從另個頻道教學影片看來的,想詢問您對於“七逃”的看法是什麼?
我在看那段教學影片,其實有點納悶為何“七逃”的本字是用以前古人在玩“得桃”遊戲的得桃,所以想詢問看看您的看法是什麼。
不知道您以後會不會介紹到這個字?
您的教學影片還滿有趣的,讓我受益良多。
前不久吃飯時,餐廳老闆娘跟我聊天,她聽信了LINE群組的謠言,說「武漢病毒」是假的,李文亮好可惡沒事亂講話,把全世界那麼多人明明沒病都活活嚇死!
跟這個比起來,我覺得你留言說的那個比較離譜。
有些靠常識、或甚至靠生物本能反應就能拆穿的荒唐,還是會有人信。
「七逃」是我規劃中一定會介紹的字,歡迎常常來玩。
我也有觀看另一個頻道。
但我認為就像美國漫畫的 DC 和漫威,
又或者武俠小說的金庸與古龍;
所以可以想成是各種流派。
就像參加補習班,一味選擇大家公認的名師,
他的講法如果自己無法吸收,成績沒有提升,
可以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沒做研究的我們,就選擇能容易接受的,能學以致用的吧。
@@huang78728 很抱歉現在才看到你的留言。
你寫了一大篇鄉愿的文字,無異只說了四個字:見仁見智。
請問你是生理男性還是生理女性?
有見仁見智的空間嗎?
你如果不想接受自己過去的認知是錯誤的,我願意尊重你。但你非得如此鄉愿出來留言說這段幹話,你就真的很噁爛喔。
好像很多人都看了另外一個頻道的教學影片了,我支持如果有不對,這樣出來澄清的頻道,真的很好,另外想請問~隨便的台語漢字,真的像另外一個頻道說的是~秤採嗎?但是以往的一些說法,像請裁,也感覺說理的基礎不太有說服力,感恩解答,謝謝.
ㄒㄧㄠˊ 不是作 "洨" 嗎?
那是古時候一條河流的名字,發音剛好相同,就借來用。我覺得挺適合的。
有阿.幹..
就是粗話才有,而且也是借字寫的。
請問誰在學母語語言前有先學文法的啊! 沒錯講台語的人變少了, 要能傳下去 一定要系統化, 甚至要有文字, 中文有趣的是他不是只有音還有文化內涵在裡面, KMT普通國語化實行很成功, 年輕人幾乎沒人在講, 語言即思維邏輯, 表現出該民族性, 國民教育普及, 若母語只存在考試不是溝通, 那不就跟數學一樣, 留給大學教授去演算就好, 我們只要加減即可, 簡單普及的文句溝通要實踐
講出文法,就是提出字論背後的理論(省得一堆人以為我在胡扯)。你不學,請直接跳過過程,知道正字是哪個字就好。
至於台灣一堆在教漢字的,他們要不要學文法?
如果是寫錯字下不了台,來我這裡發脾氣,我就幫不了你。
我倒覺得台語的屈折語狀況蠻明顯的
台語?能舉出一二例子嗎?
@@TaiwanHwa 突然想起的念頭啦 之前有看wiki介紹 上古漢語的演變 中國跟部份國外學者有一些共同的結論說上古漢語有動詞時態變化 如同你影片說到的 同個字不同的音念法不同 他的用法就不同 那麼台語如果保留了許多古音或者古用法 那麼這些基本上就會保留下來 例如說 吃跟吃了 jia jia-a 多了一個a音讓這個動作完成 如同阿爾泰語的黏著語特性 使用不同的詞尾改變不同的屬性
這不是屈折語。這類「助詞」在台語非常多,但微妙是,台語的「助詞」往往又不是「單純的助詞」。台語的「助詞」與「發語詞」,往往足以改變詞性、甚至反轉語意。
真湊巧,即將推出的影片(已製作完畢),剛好有講到這個狀況。也有指出原因。
@@TaiwanHwa 期待你的新影片講解這段!
我近期影片都內容多節奏快,所以這部分只點到為止(本次提出主要是為打教育部的臉而順道一提)。未來當然會陸續藉更多例子深入說明。
馬雅文明真的很可惜
被西班牙傳教士給毀光燒光。
老師說的是正解,馬雅人有書,殘卷有兩三卷現在放在德國;一般人受到西方傳播的洗腦以為馬雅文明是突然消失。其實是如同老師所說的被外來文明所毀壞,有點像是台語。
濠洨
正確寫法在這裡。
【台語不要鬧】第7集
ruclips.net/video/F1gkXIruzGg/видео.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