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外送不是一個長久之計的工作,看似自由但卻是一個替代性極高的工作,更學不到技術,現在產業界相當缺工,很多技術都要出現斷層了,鈑金汽修木工建造等等,去產業界學技術吧!長時間下必會看到回饋。
這也是這支影片主要想表達的👍
關於產業界缺工問題,以臺灣情況來說技職教育沒受到重視,以及過多的套錢大學,其實依照臺灣人口與土地面積來說,比較合適的是要文職教育四至五座大學就夠了,而技職卻需要10~15座大學甚至更多,在其次的問題是快節奏的資訊獲得,使的倖存者理論大肆深植人心,大家都想賺所謂的快錢,卻不想去理解背後的緣由,這點臺灣VT的帶風向導致保母一家被獵巫同樣意思。再說了,在臺灣光是為了所謂面子問題,很多基本叫做作業員或操作員,也進行改名叫技術員或操作師,可見社會上對工作所存在低人一等的羞恥感,或許應該把孩子都送到軍校進行所謂的再教育才能讓他們心態有所穩定(笑如果臺灣想改變對技職人員的心態偏差,那就得對技職人員進行薪資調整,但相對的社會上可能不待見其付出更多,像在美國光是通個水管,可能報價與處理時間就是臺灣的好幾倍,而臺灣只要少少的付出美國的1/5或更少金額,卻能獲得比美國更好的服務與品質。在未來產業界缺工只會更加明顯,不要說斷層了,光是隨便問個"一般"家庭的孩子,未來是否願意從事你說的那些產業,9成都是不願意的,但是你只要問家裡有相同事業,並且平時就有在幫家裡工作的孩子,有5至7成都是願意的,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習慣問題了,這種感覺就像有參加過補習的一般家庭孩子與沒參加過補習卻被父母叫去工作的孩子兩者在課業上學習的差距。綜上所述就是屁話一堆,最後的結論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真的要產業界不產生斷層,那就從小學開始教育起,並且讓這群小學生多多參加工廠以及一些工作實習,讓他們對其先感到適應與習慣,相對的父母無法認可孩子去參加這種普遍被社會認為低下且危險的工作吧,這樣就只能陷入無法解套的漩渦之中囉,哈哈哈。
感謝您精闢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之後再寫相關主題的重要參考🙏
我擁有技術的廚師證 但沒有讓我生活過的很好欸!! 反而外送薪水還比我當初在餐廳拼死拼活 賺還多 台灣各行技術活 遲早就會有技術斷層的問題 台灣本來就不缺低薪水的勞工 只不過上面老人覺得技術活三萬塊是合理的😂
@@阿浪-w6n 行行出狀元,如果你有五星級大廚的夢,那就不要管現在過的如何,而要學習學習再學習,直到你達到目標為止,所謂的證照只是你有這個經驗,卻不代表你算的上手藝人,炒好一盤菜不是本事,炒一百盤菜味道都一樣,才叫本事。
其實現在最可怕的事情,是在出現當年城市蜜蜂外送公司,捲走所有資金出走事件,當年城市蜜蜂欠下所有該付給店家的貨款,高達1000多萬,現在這兩大平台,隨便其中一間也這樣,到時候是會超過一億的貨款資金出走,也追不回來,最後最倒楣的還是店家
這種平台都是玩融資打市占的,未來熊貓或Uber誰燒不下去、或不想再燒了都會發生這種事,只是負責任點的會提前告知,該給的交代清楚再收攤,誠實蜜蜂應該是沒錢燒下去逃跑了後面乾脆擺爛
誠實蜜蜂一點都不誠實啊😂
欠店家與司機的錢,剛好是這幾年給的折扣,也剛好無成本進出市場
根據熊貓公布的數據,2022年第四季度,熊貓的營業成本為新台幣207.9億元,其中外送員薪資成本為新台幣151.9億元,占比73.3%;(從消費者付費的產品中抽出費用給外送員,論件計酬,這算是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不是左手換右手嗎?,這算是成本?)行銷推廣成本為新台幣29.7億元,占比14.2%;(誰賺走了?)技術研發成本為新台幣15.4億元,占比7.4%;(市場已搶下,過這麼久了,技術還沒穩定嗎?)其他成本為10.9億元,占比5.1%。
您提到的數據和問題都非常中肯,這些都是外送產業面臨的實際挑戰,數據確實引人深思。首先,外送員薪資成本占比高達73.3%。這個數字看似高,但實際上,這是外送平台的主要運營成本。正如彼得·德魯克說過,‘沒有利潤就沒有使命。’ 這筆費用確保了平台能夠持續運作。其次,行銷推廣成本占比14.2%。這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和提高品牌知名度,這也是投資的一部分。至於技術研發成本,占比7.4%。技術永遠需要持續的投資和升級,特別是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最後,其他成本占比5.1%,這可能包括了行政、物流等多方面的支出。總體來說,這些成本都是為了實現更長遠的利潤和可持續發展。”
外送公司令很多負面社會成本出現,例如熊貓沒規管及培訓下,人人能當騎手令交通更混亂造成更多交通意外。很多人都選擇做外送員,很多藍領行業及餐飲業都沒人願意做,造成很多行業的人手的服務產品質素都出現問題。熊貓的壟斷性太高,很多人在這幾年間都被養成用平台點餐的習慣,很多餐廳被迫加入熊貓,不加入的話本來的客人只會被別的加入平台的餐廳搶走,但加入了就要被抽分成,熊貓現在這種平台模式像是黑社會的保護費,餐飲業者雖然可以不加入熊貓不交平台保護費但後果自負政府應該要好好規管外送公司,不然錢就是熊貓賺,代價就整體社會承受
簡單來說:1、交通安全:同意,政府應加強規管和培訓,以提高交通安全。2、勞動力問題:確實,外送行業的興起影響了其他行業的人手,需要全面解決。3、平台壟斷:熊貓等大平台的壟斷行為應受到限制,以保護小型業者。4、社會成本:最終,這些問題的代價會由社會承擔,政府需要嚴格規管。總之,這是一個多方面的問題,需要政府、業界和社會共同解決。
如果各夜市公共管理委員會可以自行聘請外送員,只送自己夜市的內部的餐飲,並且如果有平台設計一個很方便就能上架的各夜市點餐平台,也不用讓熊貓抽費了
您提出了一個極具創意和實用性的想法,’透過夜市公共管理委員會自行聘請外送員和建立專屬平台,不僅能維護夜市商家的利益,也能提供更加個性化和高效的服務。這樣的模式有潛力打破現有的市場格局,並為夜市帶來更多的商機。
你的主意非常好👍🏻,台灣夜市夠成熟,天天都有,怎麼目前都沒有夜市實行!😣
@@Melbourne_Taiwan 1:資本與人力問題[要招多少外送員才足夠?] 2:規模問題[每個店每天會收到多少訂單?] 我家附近以前也有外送業者,不到一年就倒了==這是20多年前的事
@@ad19812004 中肯你不要那麼專業好嗎,重點是不穩定誰要做
台灣夜市很多黑道把持,很多事根本推不動
11:23說到店家都願意被平台抽30~40%了其實沒有人店家願意被平台抽30~40%根本是必須無奈忍受並接受餐飲利潤一般就是這30~40%店家不是轉嫁給消費者就是從食材分量做手腳才能維持回30~40%利潤所以想要增加產品CP值.最終還是回到消費者身上惡的循環其實現在熊貓外送已經不需要再廣告費上做太多行銷把行銷成本省略下來.靠累積下來的廣告與口碑如同視頻主播說:帳目上是賺錢.可是母公司那卻虧錢意味著母公司還在不斷膨脹泡沫化公司只要行銷成本先止損.營利就出來了營利出來.外送員薪資得以保障.店家也不會一直提高外送費轉嫁消費者讓消費者覺得自己一直就是大盤子
沒有利潤的企業是社會的負擔。” 平台抽成高達30~40%確實對店家造成了巨大壓力,這也反映在產品的CP值和消費者負擔上。熊貓外送或其他平台如果能夠合理調整其營運模式,不僅可以保障外送員的薪資,也能減輕店家和消費者的負擔。這樣才能實現一個健康的商業生態系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外送平台的誕生.也悄悄發酵助長物價通膨。不少店家試探性將外送費轉嫁給消費者。之後發現在平台販售業績也還不錯。乾脆也把現場價格跟上外送平台。外送平台反而成為不少店家調漲的試水溫平台。我有朋友開的小舖就是這樣做。調漲後雖然業績拉低了。營業利潤卻沒有變少。導致不再是上一代經營概念"薄利多銷"。完全變成以營利為目標經營.少了人情味價格。我倒支持立法將外送平台實際消費額與外送酬庸給分開。政府稅收部分也分成兩部分。實際消費與外送酬庸分開.讓消費者看清自己消費狀態.避免平台或商家魚目混珠漲價.避免成為通膨幫兇。
店家若能省下店租也會是一筆可觀營收。
餐飲很難在外送上在擠出30%利潤 幾乎扣掉抽成跟食材成本 利潤只會剩下10%不到 但是不做平台 也是被其他家做平台的店賺走 外送市場就是瓜分市場的 每有一個叫外送的客人 等於少一個實體客 所以不做也不行 做了就是非常難賺
現在的物價提高,菜肉都一直往上調,還有租金跟薪水也提高,政府還要抽稅金,競爭的店家太多,,,等等,現在要經營一家店要獲利很難,不如給大企業請,還有固定的福利和薪水,不用煩惱今天賺的錢不夠付所有的開銷,最重要的就是,不會累積一身職業病....
經營一家店確實面臨諸多挑戰,從物價、租金到稅金等。然而,擁有自己的事業也帶來更大的自由和創造力空間。大企業雖有穩定福利,但也可能限制個人發展,只要有充分的準備和策略,經營自己的事業仍有成功的可能。
1.熊貓已經具高知名度,故廣告不需再花大錢請明星來拍,2.廣告投放也不見得要在有線電視媒體,如此才能大幅降低營運成本才能有更多獲利,3.是該善待資深外送員,畢竟資深熟門熟路的外送員其出錯率低且能快速運抵,提高消費者取餐滿意度與繼續訂餐意願。
以上您的見解都是最有效率的經營方式,只是有可能廣告是投給母公司看,不要這些資源,母公司也是把獲利轉到其他賠錢的國家去燒掉,善待資深外送員的確是一個長遠的優良策略,但對於新創的資本市場,這件事不見得能在檯面上馬上實現帳面效果,母公司跟投資人那邊都不好糊弄,我想這有可能是癥結點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提高外送費才是根本 但大家能不能接受又是另一個問題 如果要公司可以營利外送員又能生活 那就必須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1.您說的法我也能理解,好比一個家族經營中有敗家的父母,想要生活得下去,那就只得辛苦自己的小孩創造出更好的收入,以讓家族能延緩破產或在扭轉頹勢後找到更多的增加收入機會。2.公司收入:消費者(必須收足金額) + 店家,以及自有品牌周邊商品的販售 a.消費者想當懶人或大爺,只要肯付費不管消費端有無電梯自然皆可送:依時間就是金錢來算,目的地無電梯懶人費(依目前時薪來調整)外送員每爬1樓加收5元,搭電梯送上樓每5樓加收3元,不足5樓以5樓計之;不論實體店加或網購大型家電商品,運送至消費者指定樓層,無電梯者每爬1樓則加收100~300搬運費,外送餐點亦須比照辦理。 b.對消費者每單基本運費必收取(即使有加入會員或預先儲值者皆然),每次依消費金額達標程度才享有相應折扣,絕無免費情事,即使用者必須付費。 c.同時間就是金錢觀點,平台須向消費者加收外送員送至指定目的地後,消費者拖時取餐費(等待超過5分鐘後開始計時)例如:等待8分鐘,則向消費者加收8分鐘等待費用,每分鐘家收3元共計須加收24元來補給外送員。3.落實消費者實名登記,甚至強制線上付費機制(刷卡、銀行帳戶授權扣款),避免消費者無故棄單或惡搞下單,致使平台、商家與外送員多方得自行吸收造成的損失。 4.其實不管熊貓會不會因母公司問題而退出台灣市場,懶人與便利經濟在忙碌的現代肯定有其相當大的市場,觀看便利商店全聯、家樂福超市的營運規模就可見一般,正所謂的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5.萬物可送在現代社會已非新創公司才可做之產業,畢竟,在手持裝置與網路便利的時代,無須親臨實體商家購物儼然是現代人消費行為改變後採用更為便利之方式,Foodpanda做不做的下去,也不會讓此便利的消費模式消失,畢竟,即時外送市場有千億市場規模,相信屆時也會有別家具有誠信經營團隊來加入此外送市場一同競爭。6.利己利他,創造多贏,ESG be upgrade EGS。順道一提,今天我才發現此影片標題中的 Foodpabnda 多打了一個 ”b” 字。
笑了...你要是有去了解熊貓的經營.就知道你說的熊貓根本就不想做.尤其是對於外送員.他們更喜歡一批換一批.因為資深的外送員懂得挑單.所以很多雷單都不跑.這些雷單怎麼辦?就要有新手接.然後就會想辦法逼退老少.各種噁心的控單方式.雷單轉了不想跑.就想辦法遛外送員.再給一張雷單給你.讓你花時間跑去店家轉單.然後繼續遛.喜歡轉單嗎?轉了等2分鐘後.在給你一張取餐5分種路程以上的單...
就我觀察,因為疫情,外送員只要線上上課,不需要實體上課,才是致勝的關鍵,所以可以找大量的大學生加入,然後因為找的外送員夠多,就可以開始一直降外送費,成本壓下來後,外送不遲到,客人既不太會遇到餐點遲到,外送費也降低。
這個觀點也有道理,不過現在已經進入後疫情了,就看平台經濟的後勢發展還能不能突破
但是不把外送費降低,可以賺更多錢賣更多裝備。
我是覺得之前有一波流行大家叫潮的其實真的有外送剛需或消費得起的就是少數多數人發現叫爽都會回饋到存款上自然少叫少吃或多走幾步從房間到廚房的冰箱裡找吃的。
外送費降低 熊貓是要賺捨麼 需要懶成這樣嗎台灣小 又說便利 但台灣井蛙 還整天外送?? 然後懶得走 甚至懶到騎車都懶 寧花多一點錢外送在喊沒錢??然後再花錢去健身房減肥???
不會降低啦!一直以來有幾樣漲價的物品會降價的!!!???
講的很棒 其實我覺得外送員最重要的不是那短期的薪水,是可以認識各種老闆為自己以後創造各種創業機會,很多東西都是聊著聊著就有了!可是一堆只看到眼前的稍為高薪,也沒想過這個只是短期的工作而且沒什麼增加自己技能的東西,這跟餐廳高薪水端盤子有什麼不同?從每個老闆中學到東西自己拿去創業才有未來性,目前開了n間店的老闆路過
您提到的非常對,外送員的工作不僅僅是短期的收入來源,更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去認識各行各業的老闆,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短視近利只會讓人錯過更大的機會。如果能夠善用這個平台,不僅能賺取收入,還能為未來鋪路,那才是真正具有遠見的選擇。
請問你開了什麼店?
@@Hucu-gf1ch 二手車行 娃娃機 內衣店 美容護膚店 雜物批發 想了解哪個嗎?
@@Home-rf7bo 請問雜物批發是🈯️?你在電商賣的嗎?
@@Home-rf7bo 你都是跟別人聊天開的?再請員工嗎?你資金原本應該就很多嗎?
基本上,缺工的問題已經延燒到其他基層勞動類型,台灣產業的失衡不會只有多數年輕人跑去跑外送就能造成的,台灣的勞動收益真的看價值的只有專業技能,非專業工作(服務業等)的勞動薪資真的太低,是過往問題累積而成,此時調整薪資也無法根除台灣勞動市場缺工問題以外,以當前環境制度,物價聯動上漲,其實就等同沒有調漲,大環境下最大的問題仍舊是產業失衡,只靠專業性質產業死撐台灣經濟🤷♂️
台灣的產業結構確實存在失衡,這不僅影響了基層勞動力,也對整體經濟構成了威脅。專業技能的高報酬確實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但這也意味著其他非專業領域,特別是基層服務業,面臨著嚴重的人力短缺和低薪問題。單純提高薪資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這會引發物價上漲,進一步加劇經濟壓力。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全面性的產業升級和轉型,以及勞動市場的深度改革。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並確保所有人都能從經濟成長中獲得合理的回報。
後面有一點我看到的現象是,餐飲業者把平台抽成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其實並不會影響消費者來現場購物,相反地他們會因為來現場比較划算而增加來店裡消費的機率,但重點是你的東西要好吃有特色。另外為什麼要轉嫁消費者呢?因為一般餐飲毛利扣掉所有人事、房租、水電瓦斯等開銷後,大概就剩下30-40%毛利,剛好就是被平台抽走,等於你累了一天結果完全做白工,那我幹嘛不去外面上班?所以這是不得不的結果,目前消費者會點外送也是有”使用者付費”的共識才會點外送,真的會在意的就會來現場。
我家附近看到的事依賴外送的店家很忙當地客的生意都作不到或作不好單字少就倒了好幾間都如此反而沒接外送的一直都開著
如您提到的「轉嫁消費者」問題,這確實是一個兩面性的策略。一方面,轉嫁成本到消費者確實能夠緩解平台抽成帶來的壓力,但這也需要餐飲業者提供出色和具特色的食品來吸引消費者親自到店消費。正如您所說,這是「不得不的結果」
這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點。過度依賴外送平台確實可能會影響到店內的生意,尤其是當地的常客。這也提醒了我們,平衡是關鍵
有點不太理解1.平台抽成35%以上2.餐飲外送費客人付拿客人付的外送費發給外送員當薪資,外送員也非正式員工,就一個團保成本,沒有勞健保勞退成本,更沒有外送車等硬體維運成本,客服人員也沒幾席,光一個平台營運成本也能賠錢?收一收吧
35%的抽成看似多,但背後的營運成本和風險也不小。不過,如果真的賠錢,那確實值得深思。
廣告很貴(?)
廣告做大才能賣到好價錢。外送餐飲我只用過披薩,其他外送平台我還真的沒用過。餐飲我還是親自到店自取,因為餐品無法管控。時間、客製化、運送包裝。時間會讓餐品口味急速下降,客製化,我要酸一點、鹹一點、辣度多少。包裝方面,為運送方便都採最穩妥方法,炸物須透氣。
你說得很對,廣告固然重要,但產品品質和客戶體驗才是王道。像你提到的,時間、客製化和包裝都會影響食品的口感和質量。這些都是品牌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很多人不相信熊貓沒有賺錢(2022前)在台灣疫情起來的那兩三年是熊貓跟其他外送平台擴張最快的時期熊貓的大招就是1.免運費 2.給外送員高薪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策略,就是賠本經營的砸大錢當佔住市場龍頭及優勢位置後,不再虧本經營,然後就開始轉虧為盈了
台灣是成功的,影片中也有提到主要是母公司在其他國家仍然是虧損的
笑了...你去查一下吧.沒記錯的話.在疫情破口出現前一年.就將薪水由一單70調降到1單44.這叫做給外送員高薪?而且疫情破口後.沒有調高任何福利.只有越來越多的剝削.加碼也越來越薄.而熊貓有沒有賺錢.不是有報導花了幾十還是上百億.好像蓋了個甚麼中心的...
@@jackiexdx 沒記錯的話? 很明顯你就是記錯了🤣 44塊是疫情過一半後才出現的疫情期間尤其前兩年,基本上,跑正職的都月入6萬起跳,10萬的都大有人在都是熊貓大撒幣
台灣飲食夠方便,沒有疫情的限制.自己出門,看到什麼吃什麼很快樂的.😄
您的觀點很實用,台灣的飲食確實方便,選擇自己出門或使用外送服務都是個人的自由和責任。
利潤就這麼多,商人三年前願意自掏腰包提供高額車資搶佔市場,現在回收是意料之中,假設一份餐店家賣150元,外送價格210元,而外送員車資提取70,平台站穩腳步後不想辦法平衡盈虧各位認為可能嗎
提到的確是一個實際的問題。商人在初期自掏腰包搶佔市場是一種常見的策略,但長期下來,平衡盈虧是不可避免的的,平台如果想要持續經營,就必須找到一個能讓所有參與者都能接受的價格點。
當然撐的下去,試問那些以外送為本業的人,你們過慣了為自己工作,可以自己選擇什麼時候放假、睡覺,不用聽老闆嘮叨的生活時,你能放下這些,去公司行號過著沒有自由的日子嗎,答案如果是不行,那熊貓絕對撐的下去,還可以不斷壓榨外送員,因為你離不開。
萬一是熊貓平台撐不下去⋯⋯
我就不會,最近跑一單連成本都打不平了,我就準備要轉換跑道了
壓榨?最後連渣都沒有。再者,資金投入的效益比剝削外送員及餐廳利益來得高!
熊貓或許可以把單件報酬砍到連油錢都無法回填的程度、而有些走投無路的人或許也願意去跑這個來生存吧還會天真的以為外送員的機車耗損跟油錢能像永動機一樣能自動修復可能有些智障自以為這些"離不開"的人能像永動機一樣被公司剝削吧都能發明永動機了怎還去跑外送、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呵呵
連店家都不合作,那真的會倒,熊貓也是疫情紅利,現在的回歸現實,我也刪掉外送app
公司獲利撐的住,股東要更多利,外送員想活下來只能面對未來的不確定。
外送員如果只單壓平台,沒有其他後路是很危險
確實熊貓在營運資源整合的效率令人堪憂
台灣算相對比較好的了
其實臺灣外送不會獨大 有些業者還不是自己外送+外送業
早期用熊貓叫外送.後來發現屋波的外送費用比熊貓便宜一半.之後就用屋波叫外送了.熊貓真的比較貴
消費者自然會尋找更具性價比的選項。這也是市場競爭的本質
不斷的砍薪,政府不管,才是公司賺錢的營運方式!
如果是指熊貓,他們不認為跟外送員是給薪的僱用關係,他砍的是分潤,能接受再來接單的概念
公司根本是補貼在營運,以前外送高薪也是補貼來的,現在收回來很正常的ㄚ,又不是慈善,合不合理看財報就知了
這就是民主自由的體現了不是嗎?再說了,政府只管大方向的員工權益,並非管到細枝末節,況且他們在工作合約上並非僱佣關係,而是承攬關係,承攬關係就像政府招標,所有人都能開價以及提出自身能提供的品質,裡面就是各憑本事爭取標案,你覺得標案不划算,那就不要投標接標就好了。未來你只會看見對勞工更加剝削的方式,原因無他,就只是人口基數太多罷了。以企業層級來說,外送是藍海,以員工層級來說,外送其實是紅海,錢怎麼賺隨個人囉。仔細聽好,攤開你的雙手看看你掌握什麼,再望向你所向前進的方向與目標,並且回頭看看你負擔了那些,再穩穩邁步前行,同時做好所有捨棄與獲得的選擇,心中永遠不變的應該是你想要的未來。嘛聽聽就好不用認真。(茶
其實本就不是老闆與員工的關係,而是承攬承包關係,利潤公告遊戲規則透明化,願意承接就接單,政府沒資格管
一個大餅越來越多人分,當然分的少。
Foodpabnda的服務品質真的是超差的那一種,但我必須說uberEat也沒好到哪去......
可惜現在除了這兩家,也沒什麼新選擇
就我看來這種行業不可能消失. 平台退出台灣勢必會有其它平台出現,,這未必不是好事. 與其讓熊貓跟UBER這2個平台作大,我寧願他早一點倒掉讓這行更有競爭力,外送員的福利也會好一點.
一個平台的退出可能會為其他競爭者提供機會,從而增加市場競爭力和改善外送員的福利。
寡佔的現實已經讓兩大平台成為定價的角色,外送員外送一單值多少他們說了算
"人都被吸走了".......那中小企業要用更高的薪水待遇把人吸回來 很簡單的想法 老闆卻做不到
事實上不完全是薪水問題,很多人跑外送圖更多的是自由,最後遲早都卷在一起
外送現在時薪不到150元,是要怎麼吸引人啊?你們還真以為像電視報導的那樣月入10萬喔?那是騙人進來跑外送的,這行早就剩下9成下班兼職的而已,要觀察市場區勢最好的方式就是親自下來跑3個月就知道了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自由?你還真以為跑外送是圖自由喔!新聞報導跟網路謠言,誤導了你們的看法,下來跑3個月就知道了
所以吸引您跑的誘因是什麼呢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賺個200元,一餐便當飲料錢
外送真的這麼好賺嗎?很多人沒有想到背後的成本,只有想到手上拿到的現金。勞保、健保、特休、年終獎金、6%提撥、機車保養費及油資,這些扣一扣其實跟一位有專業技能領月薪的相差不遠…
剛開始時,業者在做推廣補貼,外送員還有賺頭。現在外送員供過於求,加上業者調整外送費,對於外送員已無利可圖了。只剩想做彈性工時的較不受影響。真的還不如去做一些尚有一技之長可學的工作。明年基本工資,基本時薪再度調漲,外送員的平均實質時薪又會相對降低。
您的觀點非常中肯。外送看似短期收入高,但長期來看,背後的成本和風險也不容小覷,許多人忽略了勞保、健保等隱藏成本,這些都會影響實際收入。因此,在選擇職業時,全面性的考量才是明智之舉。
絕對撐得下去啦! 為什麼要出售 東南亞業務因為在那邊人家可不會讓你為所欲為而台灣剛好顛倒,沒有專法保障,全都平台說了算... 所以台灣才是做得最成功看看人家日本2.2公里折合台幣1百多一點台灣5公里給你100多一點講好聽的點叫做人力成本低,講難聽點就是可以各種剝削..反正台灣政府不管他們只管怎樣貪汙而已
法律和道德不總是一致,但商業總是走在兩者之間,您的觀點揭示了台灣和其他國家在勞動法規和市場環境方面的差異。台灣的外送平台確實因為較寬鬆的法規而獲得了更多的發展空間,但這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勞工剝削問題。日本和東南亞的情況則反映了不同的市場需求和法規環境。政府的角色在這裡確實值得商榷,但最終,這也是一個市場供需問題。如果台灣的外送員和消費者開始要求更高的待遇和服務,那麼市場自然會做出調整。然而,這需要一個集體行動,而非單一平台或個體能夠解決的。
店家->不想被抽高%的費用。(目前35%以上)外送員->想要領高外送費。消費者->不想要付太多外送費。外送平台->要賺錢。看這模式,不可能四方都能得到自己要的,犧牲誰都會有問題。看看大陸目前的發展情況。1.店家因高抽成,轉而變幽靈廚房和降低材料成本加上把售價拉高。(衛生問題和品質差的問題頻出)2.外送員:大量外送員競爭,導致外送平台大量降低外送費用,外送員收入越來越少。(你不送後面一堆人排隊送)3.消費者:拿到品質不佳食物和價格更高的商品。(使用者付費)總之,外送這行業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有害無益。
這確實是一個難以平衡的生態系,如果各方都能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和底線,並透過創新和調整來達成共贏,這個模式是有可能持續發展的。例如,店家可以透過提供更多價值來吸引消費者,外送員可以透過提供更好的服務來獲得更多的小費,而平台則可以透過更有效的運營來降低成本,當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自由市場競爭,外送平台能擴張有它的需求跟道理,平台雖然抽成30趴,但有些店家卻省下了店租成本,過於昂貴的房價與店租難道不是台灣長年的痛嗎?青年投入外送自然也是知道外送業只是過渡行業,並非有前景的行業。但是反觀台灣所謂的傳產與服務業又有何前景?事實上就是台灣的產業的競爭力太差,除了產業轉型失敗外,產業可能也充斥著惡質的文化,這些公司若是真的拿出有競爭力的環境與待遇,年輕人是不可能會大量投入外送的。
您的觀點揭示了台灣產業結構的核心問題。外送平台的崛起不僅是需求驅動的結果,也是傳產和服務業無法提供具競爭力待遇的反映。這實際上是一個多變量問題,涉及到產業轉型、勞動力市場、房地產價格,以及社會文化等多個方面。
外送服務在台灣比較難長久,是剛好遇到疫情才做起來,在疫情前就有其他平台營運不起來退出市場。
疫情確實為外送行業帶來了短期的機會,但長遠成功還需適應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
説一千道一萬,為什麼熊貓可以在台灣短時間內轉虧為盈,甚至還進一步的打敗無博毅,因為全世界只有台灣公司敢說降你薪資就降你薪資,還敢說扣你錢就扣你錢,不與客戶溝通提高外送運費,只會說你違規公司虧錢來降薪資扣薪水,你說這樣的公司不成功什麽樣的公司會成功😒
由此可以推估熊貓現在是外送員過多,反而需要的是叫餐客戶,當然不敢去提高外送費
跑外送的同仁,有時間還是要培養第二專長,要不然平台倒了,沒工作很慘
正解,影片就是要表達這個
外送平台如果真的倒了,外送員頂多是流去餐飲業,也還不會餓肚子。真的別想太多。
為什麼熊貓可以以天價請到五月天為他們公司品牌洗形象 卻不願意善待員工 (?)
我想以熊貓的角度,外送員並不是員工,他們砸廣告燒聲量,對提升投資信心跟叫餐率有多方面幫助,現在外送員夠多了,加獎金燒在外送員身上沒多大意義,熊貓燒錢提升更多叫餐量,你不送多的是有人要送,聲量越大也不愁源源不斷新外送員投入,這是我們推測熊貓的角度。
台灣有多少外送員,對外送員好只會虧更多
其實送餐系統有問題是比較糟糕的點,多單合併做得不好
畢竟系統並不是熊貓強項,至少跟Uber比
富胖達從它一開始平淡到慢慢興起,到最後外送員氾濫,我一次都沒有使用,簡單說,我就是喜歡自己徒步走去店家坐下來吃一頓飯的人,我的觀點是,那些外送帶來的便利性,會直接反應在外面每個月繳租金的商家業者,一堆人用手指點一下就等外送送到你家的概念我很不苟同,店家不得已只能跟進,而且外送員素質參差不齊,最怕遇到那種態度差的吧~我們常常看到排隊人潮坐在店內等著店家製作食物直接送到你手中的那個年代何時才能回來?外送平台轉不賺錢我不理會,因為這種消費行為本身就建立在消費者懶得出門才造就出來的趨勢,那種大訂單,就打電話過去店家,讓店家製作完食物,想辦法用自己人力送去給消費者我還能接受
您的觀點很有道理。外送服務確實改變了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互動方式。但我們也不能忽視,這種便利性對於某些特定群體,如行動不便的人或忙碌的上班族,是一種福音。
聽君一席話 如聽一席話 缺工問題是資方市場造成的付出≠報酬自然就造成缺工快速食時代 每個都想撈快錢專業技能不被重視時 鬼才想去做不要跟我說你專精後可以拿多少多少十個人裡面有幾個能夠真正的專精?還不都是騙吃騙吃而已台灣社會上要賺錢要嘛你人脈夠 實力夠 錢夠要嘛你夠會騙 否則一般老百姓也是處在"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下
您的見解深刻,確實反映了當前社會和勞動市場的一些現實問題。缺工和專業技能不被重視,的確是許多行業面臨的挑戰。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那些透過努力和專業技能,創造出自己道路的人。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專精的層次,但這並不意味著努力就是無用的。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持續學習和適應新技能,對於個人的成長和職業發展依然至關重要。我們應該鼓勵並支持那些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人,同時也要尋求改善整體勞動市場的條件,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價值。
最近跑熊貓 一小時1~3單 每小時約40元~120元 還是很多人在跑
數字背後總有其原因,但不一定是明智的選擇,這種現象反映了目前勞動市場的某種需求和供應狀況。儘管收入看似不高,但仍有大量的人選擇參與,這可能是因為缺乏更好的工作機會或是對靈活工時的需求。然而,這種狀況也可能導致外送員過度競爭,降低了整體行業的價值。
這說明台灣外送平台市場還不夠卷。中國的外賣平台夠卷,很多大學畢業碩士博士畢業都跑去送外賣,送得多的騎手每個月可以賺到超過四萬台幣以上,收入買房買樓比比皆是。不比一般白領差。但是中國外賣平台收取的外送費用不卻到台灣同業的十分之一,更不必另外花錢買一年的會員,還要忍受隨時無預警漲價。中國的外賣商家和送餐騎手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服務態度更好。簡單總結就是中國的外賣平台競爭太卷太激烈,台灣的外送平台日子過得太好太舒服,根本沒有充分競爭。
感謝您分享中國和台灣外送平台的比較。您的觀察非常精準。首先,中國的外送平台確實在規模和競爭力上有著明顯的優勢,這也反映在騎手的收入和效率上。然而,我們也要考慮到市場規模和消費文化的差異。如同古人所言,“各有各的活法”。其次,台灣的外送平台或許在某些方面還有待提升,但這也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和空間。正如您所提到的,台灣的外送平台相對較為「舒適」,這也提供了一個反思和改進的契機。最後,我們不能忽略每個市場都有其獨特的挑戰和機會。台灣和中國雖然相近,但在許多方面仍有不小的差異。正如孟子所言,“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中國是有那個經濟規模跟量體,所以運費比較便宜,店家被抽成也少很多,由於量體大非常多,所以價格可以壓低店家多客人就多。台灣不太可能做到那樣…而且台灣的人力成本本身就比中國高。順道一提,中國的美團某個城之前要把傭金從23 %變為24 %(我不確定實際是幾趴,但就是提升一%的事)店家直接集體罷工不上線,逼得美團下來降店家抽成。平台、店家、客人、外送員四方都在這個模式中取得自己要的部分,高達35 %的抽成對店家來說是非常吃不消的(尤其是真正好食材好質量的餐廳),我認為從獲利的角度真正好的餐廳根本不上平台,因為平台的高抽成讓整個服務根本沒有價值…線上那些單數很多的店家99 %都是在打價格戰,傳統的品類由於準備比較容易,所以特別競爭甚至可以用點那一家在平台上販售…但回推毛利絕大部分都是非常的辛苦。當然如果運用專業,盡可能壓低成本找到那些最便宜的替代方案在平台上是可以賺錢的。這一段我想說的是好多餐廳完全沒有辦法透過平台去為自己的餐廳獲利;對客端來說,平台上根本沒有什麼好的食物,可以說是填個肚子行個方便,餐廳愈不想透過平台,客人就越少。平台上幾乎就是連鎖店、加盟店為大宗…;如果店家不多,客人就不會多外送員就不會有單。看起來是四方皆不好的局面。 我是一人店家,一個人做,一整年下來沒存到錢,平台拿了100初頭萬,我也退場了
之前大陸遝發生外送員因外送費調整事件,某個城區外送員集體罷工,搞到外送平台直接由外城高價調騎手來送。
光在這各位留言就道盡台灣勞工的工作生態。柯文哲也點出了台灣企業文化、勞工等等這一環。並不是外送員不懂居安思危,而是台灣工作生態造就。
台灣的工作生態就像一部連續劇,大家都在演,但劇本需要改寫。
在這世上有甚麼工作是長久的 也有人60年沒工作過也活的很好 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就好
也就是說,做自己想做的事,並不一定需要社會的全面認可。有些人選擇不按照傳統的職業路徑走,卻也過得充實,這正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價值。
門檻低導致一塊大餅太多人分,這真的無解
現在一張外送費好像15元還好我從49元就開始找工作了外送員還是太多了這樣都有人跑才會價格那麼低降低到三單十元我看都有人跑
確實,外送員的供應過多導致了價格競爭激烈,這是經濟學中供需平衡的基本原則。但這也揭示了台灣勞動市場的某些不平衡因素。
其實還是看各人條件,表面上覺得去干某樣專業未來發展更穩定,但我想問 有那個方向是百分百穩定的?沒有吧?外送本身就是一份流動性大的職業,也幫到很多人渡過失業期是吧?怎樣看一份工作人人不同,再說 要從事某樣專業也得看自身條件,現實就是不是每個人勞力去干就一定做到,天生的條件家庭的條限制才是現實,一個個自己條件比別人好而不自知在那教人向上走的連根本都不知道。
穩定性是相對的,保持一顆在不確定中找到機會心,會比尋求絕對的穩定的人,更能找到真正的穩定
想太多了,台灣人大多無法接受高運送費及小費,再拉高消費者就減少,不砍外送員那來獲利…
就是一塊有限蛋糕,想分的人太多,大家又多想分多一點
不盡然是無法接受高運費跟小費制度,我當任熊貓外送這幾年的經驗,這幾年多的是會給小費的消費者,熊貓消費者圈縮小的真實原因是,偏遠地區的消費者使用外送的原因,熊貓無法滿足,聽不懂我說甚麼?我說個簡單的例子:"偏遠區域的消費者會用熊貓,通常就是因為我住這麼遠,周圍又沒店家,我要吃東西,就是需要外送配合,但是,我訂熊貓東西,要嘛不是常常拖個1-3小時才送到,否則就是直接被平台取消餐點,我要怎麼繼續信任熊貓來訂餐?",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這位使用者,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繼續用熊貓?我曾經因為送了別人不送,進而延遲1-3小時才送到的單,被三個消費者"當面"破口大罵,我能理解他們的心情,換成是我,我也會罵啊!你不會?我才不信。熊貓的問題,他是四方關係,只要有一方沒做好,他就是會惡性循環,現在台灣熊貓遇到的問題,就是四方陷入高度惡性循環;營收不如預期->縮小里程分潤->偏遠地區沒人送->消費者流失->營收繼續減少->棄單條件下只願意給店家40%製餐價格->熊貓給我抽30-40%傭金又不願意給我足額棄單價格,那店家我只好將損失價格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消費者消費金額變相加高,訂餐意願降低->營收繼續減少熊貓不知道這些問題嗎?相信我他知道,他一直都知道,他不調整而已,或是說,他不在乎
熊貓專門店不需要開店面喔! 可以省下更多錢喔!
是指不開店,純做外送市場嗎?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對,而且還有品質很差的網路店
沒錯,感覺沒店面也不怕評價,做壞名聲改個名就好了,好糟糕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其實這個現象一直在反覆發生。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還有台灣大型連鎖小吃店,例如鬍鬚張,也開始開設專門負責外送的門市了,他們沒有內用區,應該是可以省下不少店租。
麥爽!
👍
以我實際在這個外送業~薪資與風險不成正比~很多外送員都出走~我斷言~在免洗外送員到達頂峰~熊貓外送就會失去台灣所有市場
薪資跟風險不成正本,很同意您
外送的風險相當高,尤其是想拼單的人。而且現在檢舉達人這麼多,只要被多檢舉幾張,就白做工了。
台灣駕照太好考外送員過多,那些歐美日韓駕照難考,不可能會那麽多外送員,薪水不會跟台灣一樣火速砍薪
歐美好像很多騎單車的
錯了…單純是歐美日韓的工作薪資更高而已😅今天給你做咖啡店員一個月6萬台幣你會想做外送?
@@chishizzz 是這樣為什他們服務業還缺工
請問有人知道背景音樂的名稱嗎?
這是素材網付費音樂
外送話題引流還是給力!
其實還是要看YT心情
……9成國家賠錢,但偏偏有1成賺錢,然後賣掉賺錢的。應該不會這樣吧!就要收母公司,但那賺錢的幹嘛收,所以賣給自己,或者找可以合作的對象 交叉持股。留下會賺的,倒掉賠的
您提到的9成國家賠錢,1成賺錢的情況,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一個成功的企業會尋找方式來改善或淘汰那些不盈利的部分,而不是簡單地賣掉賺錢的部分。交叉持股或收購賺錢的部分更符合長期發展的戰略。
哈
😃
其實, 平台撐得下去...所謂的等小孩長大回報, 指得是"無人機器送餐"; 外送員只是過度時期的替代品! 等無人駕駛科技跟上, 平台會立刻捨棄外送員的. 至於, 無人送餐的法律門檻很低, 打翻餐食就是銷單送折價券罷了...不需要像是載人運具這般嚴謹, 很快就能運營! 可憐的是這些投入黃金歲月的年輕人, 用最重要的年輕時光, 換來一個中年失業!
無人機器送餐確實有可能是未來的趨勢,而當前的外送員可能只是過渡期的產物。然而,這也提醒我們,技術的進步雖然帶來便利,但也可能帶來社會問題,如就業不穩定。因此,對於投入黃金歲月的年輕人來說,持續學習和自我提升才是避免未來失業的最佳策略。
無人機的概念就好像各大公司老闆整天威脅勞工說AI自動化會取代勞動力,但是過了好多年一點起色也沒有,原因很簡單,不要說全自動化,光是半自動化的成本就非常高,高到不如請廉價勞工實在,尤其台灣企業競爭力很差,根本不敢投入前瞻資金去砸這種自動化。無人機送外送即使真的設計出來,肯定在很多國家會受限於法規而無法使用,台灣光是民用無人機就受到了一堆限制,商用就更難了。況且大量無人機也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無人機設備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做保養的。
這個觀點實在很有趣 所以似乎不是IT技術而是這個社會其他方面的生產力決定了目前自動化跟IT產業發展的上限
應該是要一人付一邊吧平台跟店家抽成消費者付運費給司機這樣比較正常一點
確實,平衡的商業模式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平台、店家和消費者都應該各自承擔一部分責任和成本,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商家馬上全部轉ubereat
熊貓算是門檻低的職業,不是說他不好,只是波動很大,其實是否有參考,看看大陸就知道,還有台灣從來不是尊重專業的國家,我是不知道喊底薪多少,誰他娘的在用底薪過日子?連現在執政黨都是用外行人去當各國主管高官,這也是台灣經濟不好主要原因之一
台灣的確存在對專業不夠尊重的問題,但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多專業的人才來引領各個領域,而不是依賴外行人。
因為能擴展市場已飽和~最後只會剩下願意花高額運費與較貴餐點的消費者,能接受低報酬的外送員,還有拉高外送餐價的店家,單量少,平台卻能盈利,回歸正常市場機制。
就是各方找到一個平衡點,但平台賺錢不代表母公司賺錢,未來熊貓的路還是前途未知
只要是能下蛋的雞,主人要退休了,雞也能賣個好價錢。@@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其實,熊貓的母公司也是把以前倒閉的熊貓買下來的,站在熊貓母公司的立場,熊貓這個品牌也只是個賺錢的工具,隨時可以是棄子。
孵胖達 送For盤那 售
您是想說盤子爽是嗎
裡面提到技術職沒人做的問題,剛好最近跟朋友就聊到人很難找,像是冷氣維修,水電維修這類已經找不到學徒,甚至不用說油漆或送瓦斯工人。我們現在所看到未來的台灣,將會碰到需要找技術職的工作找不到人或是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來找人。
您提到的問題確實非常現實且迫切。技術職缺乏新血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不僅限於台灣。這樣的趨勢將導致這些行業的勞動成本上升,進一步影響整個社會和經濟結構。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但不限於教育改革、行業形象提升,以及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只有當這些因素綜合作用,才能逐步改變目前的局面。
反正沒熊貓還有UE 拉拉,反正台灣也沒有分熊貓或UE的外送員,現在沒多開的都活不下去
辛苦了,感覺有點卷
熊貓有錢請明星 然後 兩單才給40塊?
您的觀察非常精準,這種不平衡的資源分配確實值得質疑,熊貓應該重新考慮其資源分配策略。
是呀 看到有錢給通告 有錢搞行銷 沒錢給第一線合作夥伴就不想使用這個平台
疫情過後我現在盡量不叫外送平台,一.太貴 二.台灣缺工嚴重希望少些外送多些師傅
經濟的正常,希望多一些專業人力,因為太多的純粹人力,只會加速一個國家的經濟不健康
人云亦云.見報的東西東湊西湊
事實就是要根據資料來分析,不然用瞎掰的嗎
胖達的功能涵蓋率可能比博益高台南市某家鹽酥雞店在胖達 APP 上可選擇自取或外送但在博益 APP 上卻只能選擇外送
UE右上角可以切換自取或外送,至於台南某家鹹酥雞,就要看他們有沒有在平台上開自取選項
其實做吃的這一行是入門簡單要專精很困難現在是因為味素跟雞粉大行其到才會有如此多的店家所以才會有店家願意被抽成因為店家太多競爭太大
餐飲業的入門門檻確實較低,但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則需要高度的專精和創新。依賴味素和雞粉等快速解決方案只是短期內的競爭手段,長遠來看,還需要更多的差異化和品牌建設。
屁啦! 熊貓退費超級乾脆好嗎? Uber超難成功!! 我每個月外送至少都訂三萬 我有資格發聲吧?
您每月在外送上的消費確實讓您有資格發表意見。每個平台都有其優缺點,每個人也都有各自的消費體驗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最近一次是熊貓外送拿到餐後不知道為什麼繞了一堆地方,我不開心直接取消訂單!結果客服讓我取消並且還退款+60元補償金。Uber 則是不會給退~~~ 從此不再用他
那些薪水小偷情願跟外送鬥氣或亂花錢不倒也難
您是指店家嗎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我指平台除了砍薪外的規定,比如台灣獨創的強迫接單,讓外送員有意無意對討厭如遠單或上樓的不想叫,還有沒過勞就拿到趟獎少1/4的收入,比如週日15小時45單二千多達標不到三千平均也不到二百,我三天150就累攤了怎麼學東西還不如存錢比較實在
年轻 是最好记忆力 (用以学习) 最好体力( 应付某些技术瓶颈) 的年华。居然跑去做几乎最低技术門檻的工作....其浪费程度, 已经十几倍超越了 送餐的时薪。就是你的青春 你的时间 你的劳动造就客户的 学术研究时光。好啦, 餐到啦, 先停下手上工作.....送餐员 甘心吗?起來吧, 脱下你的送餐装备
年輕人選擇做外送員可能是短期的經濟考量,但長遠來看,投資在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識會帶來更高的回報。
從来不敢叫外送太可怕了,萬一被下毒或者是毒品想想就怕,而且外送員啊猫啊够都能送,想想都後怕
所以外送平台還是再磨合民眾信任,想用時間慢慢擴大消費者的習慣性
要有良民證的證明才能送
@@millethan2570 館長都敢自爆過去年輕時混過黑道去年還是申請到"良民證"......
@@邱致意 沒留下什麼紀錄嗎?不過的確 有良民證也不代表什麼不過說回做吃的店家也是 不太需要什麼良民證很多都需要回歸到人民素質..
為什麼本土公司出來做這塊都失敗, 可以對店家少一點抽成,提高一點對外送員收入,對顧客外送費少收一點,公司賺一點點就好,這樣不就贏了嗎
簡單的數學問題,卻隱藏著複雜的商業邏輯,問題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涉及到供應鏈管理、營運成本、市場策略等多個面向。降低抽成或外送費用可能會短期吸引更多用戶和商家,但長期來看,這樣的策略可能會影響平台的營運穩健性。成功不僅僅是數字遊戲,還需要全面的戰略規劃。
為什麼台灣的外送平台能損益兩平? 因為台灣外送員的酬勞被壓低到很不可思議的地步 還是很多人在跑
外送員的薪資確實被壓得很低,這反映了整個行業和社會環境的問題。但我們也不能忽視,這樣的狀況下仍有大量的人選擇從事這個行業,這也是值得深思的一點
其實到現在一職好難理解這麼小這麼便利的台灣 怎麼這樣的外送平台模式能經營得起來???
您的疑問非常合理。台灣雖小,但人口密度高,這正是外送平台能夠經營的一個重要因素。高人口密度意味著需求集中,外送員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
以外送為本業的人,等到年紀大一些還能長時間的工作嗎?等那時沒體力又沒技術,最後只能淪為做基層工作(清潔員、保全)領低薪資!!
對於年紀大一些的外送員:“您的觀點有道理。外送工作確實是一個體力勞動密集型的職業,長期來看,它的可持續性有限。因此,我建議在工作之餘積極學習和提升自己,以備不時之需。
建地工人表示....
其實目前外送員的平均時薪也不高。外送風險高也沒比較好。
餐點價位高,又要加收一堆費,被熊貓扒好幾層皮,早就刪除APP不用了
高價位和多重費用確實是一個考量,但有些人願意為方便付出。不過,選擇是在消費者手上。
最好的居哀思危就是換工作~像這種毫無技術,超低門檻.人人可做的工作~員工就注定被欺負~
正解,這是影片想要講的重點
台灣所有各階層的勞工其實都是被欺負的。你直接去看東南亞那些國家的外勞就知道,很多外勞也都是高學歷,精通不少技職,比台灣人還勤奮,但就是因為他們國內薪水真的太低,他們寧可到別國當看護,薪資還比較高。只是台灣人都直接將外勞當下等人,從來不關注他們。台灣勞工目前正在往東南亞國家看齊。
這行真的當作打工賺錢可以,但是得背負沒未來發展就無法生活的後患😢
門檻低 替代率高 真的就是你不做別人搶著做
門檻低、替代率高的市場中,競爭是無法避免的,唯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品質和效率,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
外送員供過於求的狀態,只會拉低外送平均時薪,到時只留得住想做彈性工時的人。明年基本時薪又會再度調漲,做外送員真的沒比較好,風險又高。
我都自己去買,沒叫過外送😂
親自購買確實能更好地控制品質,這也是一種選擇。
看到後面感觸 護理人員缺口很大 導致人員不足
是的,很多專業人士缺口越來越大,因為大家都想賺快錢,所以外送、開車的滿街跑
加價太多了
的確,方便即是成本
送他嗎的
我明白您的發洩
因為荷蘭的國色是橘色。開1.25倍看。
不太懂耶,求解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語速稍慢。
我前同事說,錢越來越少,事情不變。
這就代表越來越卷了
整天靠北政府、老闆、環境不好,但卻沒有人,願意去成為自己理想中的...老闆、政府。台灣人的民主自由,大概就是這樣吧。😅
如果我們都願意成為自己理想中的老闆或政府,那麼社會將會是一個更好的地方。
也許領導的老闆本來就不會那麼多 人大多還是依附 或是服從更大的勢力(?)
老闆整天也是抱怨公司難經營,但就是不肯收一收回去當勞工。
有一點 國外老闆不想讓你做的時候不需要付資遣費 加上有所謂的小費制度 所以員工基本上都很珍惜工作 老闆在投入成本比台灣高很多 會更珍惜員工 老闆穩定賺的多 當然員工薪水所得就比較高 當然人才不容易外流 在後續員工本人離職後 因為員工所得與其他行業沒有差很多 所以在找人才上很快 台灣就是輸在這點 不願意給高薪 人才當然留不住都想自己創業 因為門檻低嘛 前期資金有限的情況下 在開業後也想賺錢 開給員工的薪水就低 員工覺得薪水低不想做了 擺爛就是不提離職 老闆只能再多花一筆錢資遣他 惡性循環下台灣薪水就低
外送就是賣裝備 然後想辦法把外送員開除的獲利模式
有這麼黑呀@@
熊貓時代過去了如果現在熊貓外送員如不好跑就找正當工作吧幹嘛要跑怎麼累又沒人逼你跑😂
選擇成為熊貓外送員是個人選擇,但這也反映了目前勞動市場的某些不平衡。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可是現在他在靠北靠母
我都用吳柏毅
不錯喔,退費比較阿莎力
政府不做事漠視勞工權力的關係
政府有時候就是這樣,我們自己要更強大
本來就不是靠那個在賺錢 靠股票跟融資賺錢的.....
外送平台確實多數是透過股票和融資來賺錢。
一堆外送員去抗議政府平台減分潤,還是建議以中長期做規劃,偏偏一堆看外送好賺就一窩蜂去做
您提到的中長期規劃非常重要” 外送員和平台都需要有更全面的規劃。」
沒有專業技術的工作取代性高不是長久之計😢
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專業技術和持續學習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對於那些沒有專業技術的人來說,他們需要意識到這一點並採取行動,以避免未來的職業風險。
可以去當半導體工程師啊。台灣人人都應該轉行去當半導體工程師,因為長遠來看,台灣除了半導體,其他所謂的技術行業,都沒有競爭力,也沒有什麼未來,台灣半導體也很缺廉價勞工,因為外國半導體工程師行情更高,台積電需要台灣本土的半導體工程師,好操耐用,薪水跟前景起碼比其他行業好。
商家抽佣35%+每月的平台費500元+客人的運費30元,再給外送員45元外送費,這樣能不賺錢嗎!請大明星廣告,提升業績嗎?還是雙方的相關人員都有利可圖?你真的懂內情嗎?
應該是做個給股東或母公司及投資人看的吧,廣告可以不斷增加聲量,聲量對於即便是還在賠錢的新創公司,也是一個重要的估值,簡單說聲量就是影響力,他甚至會影響到要增資的時候,有沒有投資人願意丟錢進來
薪水不到位 各種刊登薪資各種騙 不然就是高薪資要跨性質做很多事 😂
這個問題是當前勞動市場中一個普遍而棘手的問題。薪資不透明和工作內容與薪資不匹配,這些都是導致員工流失和工作滿意度下降的主要因素。
應該先探討581撐的住嗎?
您指的581是什麼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U平台,吳柏億,直接翻譯成581
瞭解囉謝啦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UberEat
大概半年沒叫了,平台抽的太兇餐點太貴了
確實,平台費用高,但也方便。
外送員是很好的工作,想叫吃什麼都可以叫外送
的確,外送就是提供一個方便的選擇
本土牌的愛鄰也不給力
本土公司較缺乏資本力量
兩大平台花太多錢在廣告了 其實看了很煩 不如把錢給那些辛苦的外送員
可以講UBER EATS嗎
收到🫡
超級內卷
各行各業都挺卷的
找不到方向才去外送吧???基本上沒有未來性,只能暫時擋一下,完全就是走一步算一步,一點計畫都沒有,還用一種「自由」不斷說服自己⋯⋯
有些人選擇外送可能是暫時的選擇,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未來或計劃。每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不同的,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從沒用過我還以為熊貓是中資品牌
這不能怪你,畢竟粉紅色+熊貓,聯想到中國是合理的
外送費越來越低,送😢
這是趨勢⋯
外送不是一個長久之計的工作,看似自由但卻是一個替代性極高的工作,更學不到技術,現在產業界相當缺工,很多技術都要出現斷層了,鈑金汽修木工建造等等,去產業界學技術吧!長時間下必會看到回饋。
這也是這支影片主要想表達的👍
關於產業界缺工問題,以臺灣情況來說技職教育沒受到重視,以及過多的套錢大學,其實依照臺灣人口與土地面積來說,比較合適的是要文職教育四至五座大學就夠了,而技職卻需要10~15座大學甚至更多,在其次的問題是快節奏的資訊獲得,使的倖存者理論大肆深植人心,大家都想賺所謂的快錢,卻不想去理解背後的緣由,這點臺灣VT的帶風向導致保母一家被獵巫同樣意思。
再說了,在臺灣光是為了所謂面子問題,很多基本叫做作業員或操作員,也進行改名叫技術員或操作師,可見社會上對工作所存在低人一等的羞恥感,或許應該把孩子都送到軍校進行所謂的再教育才能讓他們心態有所穩定(笑
如果臺灣想改變對技職人員的心態偏差,那就得對技職人員進行薪資調整,但相對的社會上可能不待見其付出更多,像在美國光是通個水管,可能報價與處理時間就是臺灣的好幾倍,而臺灣只要少少的付出美國的1/5或更少金額,卻
能獲得比美國更好的服務與品質。
在未來產業界缺工只會更加明顯,不要說斷層了,光是隨便問個"一般"家庭的孩子,未來是否願意從事你說的那些產業,9成都是不願意的,但是你只要問家裡有相同事業,並且平時就有在幫家裡工作的孩子,有5至7成都是願意的,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習慣問題了,這種感覺就像有參加過補習的一般家庭孩子與沒參加過補習卻被父母叫去工作的孩子兩者在課業上學習的差距。
綜上所述就是屁話一堆,最後的結論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真的要產業界不產生斷層,那就從小學開始教育起,並且讓這群小學生多多參加工廠以及一些工作實習,讓他們對其先感到適應與習慣,相對的父母無法認可孩子去參加這種普遍被社會認為低下且危險的工作吧,這樣就只能陷入無法解套的漩渦之中囉,哈哈哈。
感謝您精闢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之後再寫相關主題的重要參考🙏
我擁有技術的廚師證 但沒有讓我生活過的很好欸!! 反而外送薪水還比我當初在餐廳拼死拼活 賺還多 台灣各行技術活 遲早就會有技術斷層的問題 台灣本來就不缺低薪水的勞工 只不過上面老人覺得技術活三萬塊是合理的😂
@@阿浪-w6n 行行出狀元,如果你有五星級大廚的夢,那就不要管現在過的如何,而要學習學習再學習,直到你達到目標為止,所謂的證照只是你有這個經驗,卻不代表你算的上手藝人,炒好一盤菜不是本事,炒一百盤菜味道都一樣,才叫本事。
其實現在最可怕的事情,是在出現當年城市蜜蜂外送公司,捲走所有資金出走事件,當年城市蜜蜂欠下所有該付給店家的貨款,高達1000多萬,現在這兩大平台,隨便其中一間也這樣,到時候是會超過一億的貨款資金出走,也追不回來,最後最倒楣的還是店家
這種平台都是玩融資打市占的,未來熊貓或Uber誰燒不下去、或不想再燒了都會發生這種事,只是負責任點的會提前告知,該給的交代清楚再收攤,誠實蜜蜂應該是沒錢燒下去逃跑了後面乾脆擺爛
誠實蜜蜂一點都不誠實啊😂
欠店家與司機的錢,剛好是這幾年給的折扣,也剛好無成本進出市場
根據熊貓公布的數據,2022年第四季度,熊貓的營業成本為新台幣207.9億元,
其中外送員薪資成本為新台幣151.9億元,占比73.3%;
(從消費者付費的產品中抽出費用給外送員,論件計酬,這算是成本?)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不是左手換右手嗎?,這算是成本?)
行銷推廣成本為新台幣29.7億元,占比14.2%;
(誰賺走了?)
技術研發成本為新台幣15.4億元,占比7.4%;
(市場已搶下,過這麼久了,技術還沒穩定嗎?)
其他成本為10.9億元,占比5.1%。
您提到的數據和問題都非常中肯,這些都是外送產業面臨的實際挑戰,數據確實引人深思。
首先,外送員薪資成本占比高達73.3%。這個數字看似高,但實際上,這是外送平台的主要運營成本。正如彼得·德魯克說過,‘沒有利潤就沒有使命。’ 這筆費用確保了平台能夠持續運作。
其次,行銷推廣成本占比14.2%。這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和提高品牌知名度,這也是投資的一部分。
至於技術研發成本,占比7.4%。技術永遠需要持續的投資和升級,特別是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
最後,其他成本占比5.1%,這可能包括了行政、物流等多方面的支出。
總體來說,這些成本都是為了實現更長遠的利潤和可持續發展。”
外送公司令很多負面社會成本出現,例如熊貓沒規管及培訓下,人人能當騎手令交通更混亂造成更多交通意外。
很多人都選擇做外送員,很多藍領行業及餐飲業都沒人願意做,造成很多行業的人手的服務產品質素都出現問題。
熊貓的壟斷性太高,很多人在這幾年間都被養成用平台點餐的習慣,很多餐廳被迫加入熊貓,不加入的話本來的客人只會被別的加入平台的餐廳搶走,但加入了就要被抽分成,熊貓現在這種平台模式像是黑社會的保護費,餐飲業者雖然可以不加入熊貓不交平台保護費但後果自負
政府應該要好好規管外送公司,不然錢就是熊貓賺,代價就整體社會承受
簡單來說:
1、交通安全:同意,政府應加強規管和培訓,以提高交通安全。
2、勞動力問題:確實,外送行業的興起影響了其他行業的人手,需要全面解決。
3、平台壟斷:熊貓等大平台的壟斷行為應受到限制,以保護小型業者。
4、社會成本:最終,這些問題的代價會由社會承擔,政府需要嚴格規管。
總之,這是一個多方面的問題,需要政府、業界和社會共同解決。
如果各夜市公共管理委員會可以自行聘請外送員,只送自己夜市的內部的餐飲,並且如果有平台設計一個很方便就能上架的各夜市點餐平台,也不用讓熊貓抽費了
您提出了一個極具創意和實用性的想法,’透過夜市公共管理委員會自行聘請外送員和建立專屬平台,不僅能維護夜市商家的利益,也能提供更加個性化和高效的服務。這樣的模式有潛力打破現有的市場格局,並為夜市帶來更多的商機。
你的主意非常好👍🏻,台灣夜市夠成熟,天天都有,怎麼目前都沒有夜市實行!😣
@@Melbourne_Taiwan 1:資本與人力問題[要招多少外送員才足夠?] 2:規模問題[每個店每天會收到多少訂單?] 我家附近以前也有外送業者,不到一年就倒了==這是20多年前的事
@@ad19812004 中肯你不要那麼專業好嗎,重點是不穩定誰要做
台灣夜市很多黑道把持,很多事根本推不動
11:23說到店家都願意被平台抽30~40%了
其實沒有人店家願意被平台抽30~40%
根本是必須無奈忍受並接受
餐飲利潤一般就是這30~40%
店家不是轉嫁給消費者就是從食材分量做手腳才能維持回30~40%利潤
所以想要增加產品CP值.最終還是回到消費者身上
惡的循環
其實現在熊貓外送已經不需要再廣告費上做太多行銷
把行銷成本省略下來.靠累積下來的廣告與口碑
如同視頻主播說:帳目上是賺錢.可是母公司那卻虧錢
意味著母公司還在不斷膨脹泡沫化公司
只要行銷成本先止損.營利就出來了
營利出來.外送員薪資得以保障.店家也不會一直提高外送費轉嫁消費者
讓消費者覺得自己一直就是大盤子
沒有利潤的企業是社會的負擔。” 平台抽成高達30~40%確實對店家造成了巨大壓力,這也反映在產品的CP值和消費者負擔上。熊貓外送或其他平台如果能夠合理調整其營運模式,不僅可以保障外送員的薪資,也能減輕店家和消費者的負擔。這樣才能實現一個健康的商業生態系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外送平台的誕生.也悄悄發酵助長物價通膨。
不少店家試探性將外送費轉嫁給消費者。
之後發現在平台販售業績也還不錯。乾脆也把現場價格跟上外送平台。
外送平台反而成為不少店家調漲的試水溫平台。
我有朋友開的小舖就是這樣做。調漲後雖然業績拉低了。營業利潤卻沒有變少。導致不再是上一代經營概念"薄利多銷"。完全變成以營利為目標經營.少了人情味價格。
我倒支持立法將外送平台實際消費額與外送酬庸給分開。政府稅收部分也分成兩部分。實際消費與外送酬庸分開.讓消費者看清自己消費狀態.避免平台或商家魚目混珠漲價.避免成為通膨幫兇。
店家若能省下店租也會是一筆可觀營收。
餐飲很難在外送上在擠出30%利潤 幾乎扣掉抽成跟食材成本 利潤只會剩下10%不到 但是不做平台 也是被其他家做平台的店賺走 外送市場就是瓜分市場的 每有一個叫外送的客人 等於少一個實體客 所以不做也不行 做了就是非常難賺
現在的物價提高,菜肉都一直往上調,還有租金跟薪水也提高,政府還要抽稅金,競爭的店家太多,,,等等,現在要經營一家店要獲利很難,不如給大企業請,還有固定的福利和薪水,不用煩惱今天賺的錢不夠付所有的開銷,最重要的就是,不會累積一身職業病....
經營一家店確實面臨諸多挑戰,從物價、租金到稅金等。然而,擁有自己的事業也帶來更大的自由和創造力空間。大企業雖有穩定福利,但也可能限制個人發展,只要有充分的準備和策略,經營自己的事業仍有成功的可能。
1.熊貓已經具高知名度,故廣告不需再花大錢請明星來拍,
2.廣告投放也不見得要在有線電視媒體,如此才能大幅降低營運成本才能有更多獲利,
3.是該善待資深外送員,畢竟資深熟門熟路的外送員其出錯率低且能快速運抵,提高消費者取餐滿意度與繼續訂餐意願。
以上您的見解都是最有效率的經營方式,只是有可能廣告是投給母公司看,不要這些資源,母公司也是把獲利轉到其他賠錢的國家去燒掉,善待資深外送員的確是一個長遠的優良策略,但對於新創的資本市場,這件事不見得能在檯面上馬上實現帳面效果,母公司跟投資人那邊都不好糊弄,我想這有可能是癥結點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提高外送費才是根本 但大家能不能接受又是另一個問題 如果要公司可以營利外送員又能生活 那就必須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1.您說的法我也能理解,好比一個家族經營中有敗家的父母,想要生活得下去,那就只得辛苦自己的小孩創造出更好的收入,以讓家族能延緩破產或在扭轉頹勢後找到更多的增加收入機會。
2.公司收入:消費者(必須收足金額) + 店家,以及自有品牌周邊商品的販售
a.消費者想當懶人或大爺,只要肯付費不管消費端有無電梯自然皆可送:依時間就是金錢來算,目的地無電梯懶人費(依目前時薪來調整)外送員每爬1樓加收5元,搭電梯送上樓每5樓加收3元,不足5樓以5樓計之;不論實體店加或網購大型家電商品,運送至消費者指定樓層,無電梯者每爬1樓則加收100~300搬運費,外送餐點亦須比照辦理。
b.對消費者每單基本運費必收取(即使有加入會員或預先儲值者皆然),每次依消費金額達標程度才享有相應折扣,絕無免費情事,即使用者必須付費。
c.同時間就是金錢觀點,平台須向消費者加收外送員送至指定目的地後,消費者拖時取餐費(等待超過5分鐘後開始計時)例如:等待8分鐘,則向消費者加收8分鐘等待費用,每分鐘家收3元共計須加收24元來補給外送員。
3.落實消費者實名登記,甚至強制線上付費機制(刷卡、銀行帳戶授權扣款),避免消費者無故棄單或惡搞下單,致使平台、商家與外送員多方得自行吸收造成的損失。
4.其實不管熊貓會不會因母公司問題而退出台灣市場,懶人與便利經濟在忙碌的現代肯定有其相當大的市場,觀看便利商店全聯、家樂福超市的營運規模就可見一般,正所謂的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5.萬物可送在現代社會已非新創公司才可做之產業,畢竟,在手持裝置與網路便利的時代,無須親臨實體商家購物儼然是現代人消費行為改變後採用更為便利之方式,Foodpanda做不做的下去,也不會讓此便利的消費模式消失,畢竟,即時外送市場有千億市場規模,相信屆時也會有別家具有誠信經營團隊來加入此外送市場一同競爭。
6.利己利他,創造多贏,ESG be upgrade EGS。
順道一提,今天我才發現此影片標題中的 Foodpabnda 多打了一個 ”b” 字。
笑了...你要是有去了解熊貓的經營.就知道你說的熊貓根本就不想做.尤其是對於外送員.
他們更喜歡一批換一批.因為資深的外送員懂得挑單.所以很多雷單都不跑.這些雷單怎麼辦?就要有新手接.
然後就會想辦法逼退老少.各種噁心的控單方式.雷單轉了不想跑.就想辦法遛外送員.再給一張雷單給你.讓你花時間跑去店家轉單.然後繼續遛.
喜歡轉單嗎?轉了等2分鐘後.在給你一張取餐5分種路程以上的單...
就我觀察,因為疫情,外送員只要線上上課,不需要實體上課,才是致勝的關鍵,所以可以找大量的大學生加入,然後因為找的外送員夠多,就可以開始一直降外送費,成本壓下來後,外送不遲到,客人既不太會遇到餐點遲到,外送費也降低。
這個觀點也有道理,不過現在已經進入後疫情了,就看平台經濟的後勢發展還能不能突破
但是不把外送費降低,可以賺更多錢賣更多裝備。
我是覺得之前有一波流行大家叫潮的
其實真的有外送剛需或消費得起的就是少數
多數人發現叫爽都會回饋到存款上
自然少叫少吃或多走幾步
從房間到廚房的冰箱裡找吃的。
外送費降低 熊貓是要賺捨麼
需要懶成這樣嗎
台灣小 又說便利
但台灣井蛙 還整天外送??
然後懶得走 甚至懶到騎車都懶 寧花多一點錢外送
在喊沒錢??
然後再花錢去健身房減肥???
不會降低啦!
一直以來有幾樣漲價的物品會降價的!!!???
講的很棒 其實我覺得外送員最重要的不是那短期的薪水,是可以認識各種老闆為自己以後創造各種創業機會,很多東西都是聊著聊著就有了!可是一堆只看到眼前的稍為高薪,也沒想過這個只是短期的工作而且沒什麼增加自己技能的東西,這跟餐廳高薪水端盤子有什麼不同?從每個老闆中學到東西自己拿去創業才有未來性,目前開了n間店的老闆路過
您提到的非常對,外送員的工作不僅僅是短期的收入來源,更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去認識各行各業的老闆,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短視近利只會讓人錯過更大的機會。如果能夠善用這個平台,不僅能賺取收入,還能為未來鋪路,那才是真正具有遠見的選擇。
請問你開了什麼店?
@@Hucu-gf1ch 二手車行 娃娃機 內衣店 美容護膚店 雜物批發 想了解哪個嗎?
@@Home-rf7bo 請問雜物批發是🈯️?你在電商賣的嗎?
@@Home-rf7bo 你都是跟別人聊天開的?再請員工嗎?你資金原本應該就很多嗎?
基本上,缺工的問題已經延燒到其他基層勞動類型,台灣產業的失衡不會只有多數年輕人跑去跑外送就能造成的,台灣的勞動收益真的看價值的只有專業技能,非專業工作(服務業等)的勞動薪資真的太低,是過往問題累積而成,此時調整薪資也無法根除台灣勞動市場缺工問題以外,以當前環境制度,物價聯動上漲,其實就等同沒有調漲,大環境下最大的問題仍舊是產業失衡,只靠專業性質產業死撐台灣經濟🤷♂️
台灣的產業結構確實存在失衡,這不僅影響了基層勞動力,也對整體經濟構成了威脅。專業技能的高報酬確實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但這也意味著其他非專業領域,特別是基層服務業,面臨著嚴重的人力短缺和低薪問題。
單純提高薪資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這會引發物價上漲,進一步加劇經濟壓力。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全面性的產業升級和轉型,以及勞動市場的深度改革。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並確保所有人都能從經濟成長中獲得合理的回報。
後面有一點我看到的現象是,餐飲業者把平台抽成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其實並不會影響消費者來現場購物,相反地他們會因為來現場比較划算而增加來店裡消費的機率,但重點是你的東西要好吃有特色。
另外為什麼要轉嫁消費者呢?因為一般餐飲毛利扣掉所有人事、房租、水電瓦斯等開銷後,大概就剩下30-40%毛利,剛好就是被平台抽走,等於你累了一天結果完全做白工,那我幹嘛不去外面上班?所以這是不得不的結果,目前消費者會點外送也是有”使用者付費”的共識才會點外送,真的會在意的就會來現場。
我家附近看到的事
依賴外送的店家很忙
當地客的生意都作不到或作不好
單字少就倒了
好幾間都如此
反而沒接外送的一直都開著
如您提到的「轉嫁消費者」問題,這確實是一個兩面性的策略。一方面,轉嫁成本到消費者確實能夠緩解平台抽成帶來的壓力,但這也需要餐飲業者提供出色和具特色的食品來吸引消費者親自到店消費。正如您所說,這是「不得不的結果」
這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點。過度依賴外送平台確實可能會影響到店內的生意,尤其是當地的常客。這也提醒了我們,平衡是關鍵
有點不太理解
1.平台抽成35%以上
2.餐飲外送費客人付
拿客人付的外送費發給外送員當薪資,外送員也非正式員工,就一個團保成本,沒有勞健保勞退成本,
更沒有外送車等硬體維運成本,客服人員也沒幾席,光一個平台營運成本也能賠錢?收一收吧
35%的抽成看似多,但背後的營運成本和風險也不小。不過,如果真的賠錢,那確實值得深思。
廣告很貴(?)
廣告做大才能賣到好價錢。
外送餐飲我只用過披薩,其他外送平台我還真的沒用過。餐飲我還是親自到店自取,因為餐品無法管控。時間、客製化、運送包裝。時間會讓餐品口味急速下降,客製化,我要酸一點、鹹一點、辣度多少。包裝方面,為運送方便都採最穩妥方法,炸物須透氣。
你說得很對,廣告固然重要,但產品品質和客戶體驗才是王道。像你提到的,時間、客製化和包裝都會影響食品的口感和質量。這些都是品牌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很多人不相信熊貓沒有賺錢(2022前)
在台灣疫情起來的那兩三年是熊貓跟其他外送平台擴張最快的時期
熊貓的大招就是1.免運費 2.給外送員高薪
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策略,就是賠本經營的砸大錢
當佔住市場龍頭及優勢位置後,不再虧本經營,然後就開始轉虧為盈了
台灣是成功的,影片中也有提到主要是母公司在其他國家仍然是虧損的
笑了...你去查一下吧.沒記錯的話.在疫情破口出現前一年.就將薪水由一單70調降到1單44.
這叫做給外送員高薪?
而且疫情破口後.沒有調高任何福利.只有越來越多的剝削.加碼也越來越薄.
而熊貓有沒有賺錢.不是有報導花了幾十還是上百億.好像蓋了個甚麼中心的...
@@jackiexdx 沒記錯的話?
很明顯你就是記錯了🤣
44塊是疫情過一半後才出現的
疫情期間尤其前兩年,基本上,跑正職的都月入6萬起跳,10萬的都大有人在
都是熊貓大撒幣
台灣飲食夠方便,沒有疫情的限制.自己出門,看到什麼吃什麼很快樂的.😄
您的觀點很實用,台灣的飲食確實方便,選擇自己出門或使用外送服務都是個人的自由和責任。
利潤就這麼多,商人三年前願意自掏腰包提供高額車資搶佔市場,現在回收是意料之中,假設一份餐店家賣150元,外送價格210元,而外送員車資提取70,平台站穩腳步後不想辦法平衡盈虧各位認為可能嗎
提到的確是一個實際的問題。商人在初期自掏腰包搶佔市場是一種常見的策略,但長期下來,平衡盈虧是不可避免的的,平台如果想要持續經營,就必須找到一個能讓所有參與者都能接受的價格點。
當然撐的下去,試問那些以外送為本業的人,你們過慣了為自己工作,可以自己選擇什麼時候放假、睡覺,不用聽老闆嘮叨的生活時,你能放下這些,去公司行號過著沒有自由的日子嗎,答案如果是不行,那熊貓絕對撐的下去,還可以不斷壓榨外送員,因為你離不開。
萬一是熊貓平台撐不下去⋯⋯
我就不會,最近跑一單連成本都打不平了,我就準備要轉換跑道了
壓榨?最後連渣都沒有。再者,資金投入的效益比剝削外送員及餐廳利益來得高!
熊貓或許可以把單件報酬砍到連油錢都無法回填的程度、而有些走投無路的人或許也願意去跑這個來生存吧
還會天真的以為外送員的機車耗損跟油錢能像永動機一樣能自動修復
可能有些智障自以為這些"離不開"的人能像永動機一樣被公司剝削吧
都能發明永動機了怎還去跑外送、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呵呵
連店家都不合作,那真的會倒,熊貓也是疫情紅利,現在的回歸現實,我也刪掉外送app
公司獲利撐的住,股東要更多利,外送員想活下來只能面對未來的不確定。
外送員如果只單壓平台,沒有其他後路是很危險
確實熊貓在營運資源整合的效率令人堪憂
台灣算相對比較好的了
其實臺灣外送不會獨大 有些業者還不是自己外送+外送業
早期用熊貓叫外送.後來發現屋波的外送費用比熊貓便宜一半.之後就用屋波叫外送了.熊貓真的比較貴
消費者自然會尋找更具性價比的選項。這也是市場競爭的本質
不斷的砍薪,政府不管,才是公司賺錢的營運方式!
如果是指熊貓,他們不認為跟外送員是給薪的僱用關係,他砍的是分潤,能接受再來接單的概念
公司根本是補貼在營運,以前外送高薪也是補貼來的,現在收回來很正常的ㄚ,又不是慈善,合不合理看財報就知了
這就是民主自由的體現了不是嗎?
再說了,政府只管大方向的員工權益,並非管到細枝末節,況且他們在工作合約上並非僱佣關係,而是承攬關係,承攬關係就像政府招標,所有人都能開價以及提出自身能提供的品質,裡面就是各憑本事爭取標案,你覺得標案不划算,那就不要投標接標就好了。
未來你只會看見對勞工更加剝削的方式,原因無他,就只是人口基數太多罷了。
以企業層級來說,外送是藍海,以員工層級來說,外送其實是紅海,錢怎麼賺隨個人囉。
仔細聽好,攤開你的雙手看看你掌握什麼,再望向你所向前進的方向與目標,並且回頭看看你負擔了那些,再穩穩邁步前行,同時做好所有捨棄與獲得的選擇,心中永遠不變的應該是你想要的未來。
嘛聽聽就好不用認真。(茶
其實本就不是老闆與員工的關係,而是承攬承包關係,利潤公告遊戲規則透明化,願意承接就接單,政府沒資格管
一個大餅越來越多人分,當然分的少。
Foodpabnda的服務品質真的是超差的那一種,但我必須說uberEat也沒好到哪去......
可惜現在除了這兩家,也沒什麼新選擇
就我看來這種行業不可能消失. 平台退出台灣勢必會有其它平台出現,,這未必不是好事. 與其讓熊貓跟UBER這2個平台作大,我寧願他早一點倒掉讓這行更有競爭力,外送員的福利也會好一點.
一個平台的退出可能會為其他競爭者提供機會,從而增加市場競爭力和改善外送員的福利。
寡佔的現實已經讓兩大平台成為定價的角色,外送員外送一單值多少他們說了算
"人都被吸走了".......那中小企業要用更高的薪水待遇把人吸回來 很簡單的想法 老闆卻做不到
事實上不完全是薪水問題,很多人跑外送圖更多的是自由,最後遲早都卷在一起
外送現在時薪不到150元,是要怎麼吸引人啊?
你們還真以為像電視報導的那樣月入10萬喔?
那是騙人進來跑外送的,
這行早就剩下9成下班兼職的而已,
要觀察市場區勢最好的方式就是親自下來跑3個月就知道了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自由?
你還真以為跑外送是圖自由喔!
新聞報導跟網路謠言,誤導了你們的看法,下來跑3個月就知道了
所以吸引您跑的誘因是什麼呢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賺個200元,一餐便當飲料錢
外送真的這麼好賺嗎?
很多人沒有想到背後的成本,只有想到手上拿到的現金。
勞保、健保、特休、年終獎金、6%提撥、機車保養費及油資,這些扣一扣其實跟一位有專業技能領月薪的相差不遠…
剛開始時,業者在做推廣補貼,外送員還有賺頭。現在外送員供過於求,加上業者調整外送費,對於外送員已無利可圖了。只剩想做彈性工時的較不受影響。
真的還不如去做一些尚有一技之長可學的工作。
明年基本工資,基本時薪再度調漲,外送員的平均實質時薪又會相對降低。
您的觀點非常中肯。外送看似短期收入高,但長期來看,背後的成本和風險也不容小覷,許多人忽略了勞保、健保等隱藏成本,這些都會影響實際收入。因此,在選擇職業時,全面性的考量才是明智之舉。
絕對撐得下去啦! 為什麼要出售 東南亞業務
因為在那邊人家可不會讓你為所欲為
而台灣剛好顛倒,沒有專法保障,全都平台說了算... 所以台灣才是做得最成功
看看人家日本2.2公里折合台幣1百多一點
台灣5公里給你100多一點
講好聽的點叫做人力成本低,講難聽點
就是可以各種剝削..反正台灣政府不管
他們只管怎樣貪汙而已
法律和道德不總是一致,但商業總是走在兩者之間,您的觀點揭示了台灣和其他國家在勞動法規和市場環境方面的差異。台灣的外送平台確實因為較寬鬆的法規而獲得了更多的發展空間,但這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勞工剝削問題。日本和東南亞的情況則反映了不同的市場需求和法規環境。
政府的角色在這裡確實值得商榷,但最終,這也是一個市場供需問題。如果台灣的外送員和消費者開始要求更高的待遇和服務,那麼市場自然會做出調整。然而,這需要一個集體行動,而非單一平台或個體能夠解決的。
店家->不想被抽高%的費用。(目前35%以上)
外送員->想要領高外送費。
消費者->不想要付太多外送費。
外送平台->要賺錢。
看這模式,不可能四方都能得到自己要的,犧牲誰都會有問題。
看看大陸目前的發展情況。
1.店家因高抽成,轉而變幽靈廚房和降低材料成本加上把售價拉高。(衛生問題和品質差的問題頻出)
2.外送員:大量外送員競爭,導致外送平台大量降低外送費用,外送員收入越來越少。(你不送後面一堆人排隊送)
3.消費者:拿到品質不佳食物和價格更高的商品。(使用者付費)
總之,外送這行業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有害無益。
這確實是一個難以平衡的生態系,如果各方都能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和底線,並透過創新和調整來達成共贏,這個模式是有可能持續發展的。例如,店家可以透過提供更多價值來吸引消費者,外送員可以透過提供更好的服務來獲得更多的小費,而平台則可以透過更有效的運營來降低成本,當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自由市場競爭,外送平台能擴張有它的需求跟道理,平台雖然抽成30趴,但有些店家卻省下了店租成本,過於昂貴的房價與店租難道不是台灣長年的痛嗎?青年投入外送自然也是知道外送業只是過渡行業,並非有前景的行業。但是反觀台灣所謂的傳產與服務業又有何前景?事實上就是台灣的產業的競爭力太差,除了產業轉型失敗外,產業可能也充斥著惡質的文化,這些公司若是真的拿出有競爭力的環境與待遇,年輕人是不可能會大量投入外送的。
您的觀點揭示了台灣產業結構的核心問題。外送平台的崛起不僅是需求驅動的結果,也是傳產和服務業無法提供具競爭力待遇的反映。這實際上是一個多變量問題,涉及到產業轉型、勞動力市場、房地產價格,以及社會文化等多個方面。
外送服務在台灣比較難長久,是剛好遇到疫情才做起來,在疫情前就有其他平台營運不起來退出市場。
疫情確實為外送行業帶來了短期的機會,但長遠成功還需適應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
説一千道一萬,為什麼熊貓可以在台灣短時間內轉虧為盈,甚至還進一步的打敗無博毅,因為全世界只有台灣公司敢說降你薪資就降你薪資,還敢說扣你錢就扣你錢,不與客戶溝通提高外送運費,只會說你違規公司虧錢來降薪資扣薪水,你說這樣的公司不成功什麽樣的公司會成功😒
由此可以推估熊貓現在是外送員過多,反而需要的是叫餐客戶,當然不敢去提高外送費
跑外送的同仁,有時間還是要培養第二專長,要不然平台倒了,沒工作很慘
正解,影片就是要表達這個
外送平台如果真的倒了,外送員頂多是流去餐飲業,也還不會餓肚子。真的別想太多。
為什麼熊貓可以以天價請到五月天為他們公司品牌洗形象 卻不願意善待員工 (?)
我想以熊貓的角度,外送員並不是員工,他們砸廣告燒聲量,對提升投資信心跟叫餐率有多方面幫助,現在外送員夠多了,加獎金燒在外送員身上沒多大意義,熊貓燒錢提升更多叫餐量,你不送多的是有人要送,聲量越大也不愁源源不斷新外送員投入,這是我們推測熊貓的角度。
台灣有多少外送員,對外送員好只會虧更多
其實送餐系統有問題是比較糟糕的點,多單合併做得不好
畢竟系統並不是熊貓強項,至少跟Uber比
富胖達從它一開始平淡到慢慢興起,到最後外送員氾濫,我一次都沒有使用,簡單說,我就是喜歡自己徒步走去店家坐下來吃一頓飯的人,我的觀點是,那些外送帶來的便利性,會直接反應在外面每個月繳租金的商家業者,一堆人用手指點一下就等外送送到你家的概念我很不苟同,店家不得已只能跟進,而且外送員素質參差不齊,最怕遇到那種態度差的吧~我們常常看到排隊人潮坐在店內等著店家製作食物直接送到你手中的那個年代何時才能回來?外送平台轉不賺錢我不理會,因為這種消費行為本身就建立在消費者懶得出門才造就出來的趨勢,那種大訂單,就打電話過去店家,讓店家製作完食物,想辦法用自己人力送去給消費者我還能接受
您的觀點很有道理。外送服務確實改變了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互動方式。但我們也不能忽視,這種便利性對於某些特定群體,如行動不便的人或忙碌的上班族,是一種福音。
聽君一席話 如聽一席話
缺工問題是資方市場造成的
付出≠報酬自然就造成缺工
快速食時代 每個都想撈快錢
專業技能不被重視時 鬼才想去做
不要跟我說你專精後可以拿多少多少
十個人裡面有幾個能夠真正的專精?
還不都是騙吃騙吃而已
台灣社會上要賺錢
要嘛你人脈夠 實力夠 錢夠
要嘛你夠會騙
否則一般老百姓也是處在"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下
您的見解深刻,確實反映了當前社會和勞動市場的一些現實問題。缺工和專業技能不被重視,的確是許多行業面臨的挑戰。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那些透過努力和專業技能,創造出自己道路的人。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專精的層次,但這並不意味著努力就是無用的。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持續學習和適應新技能,對於個人的成長和職業發展依然至關重要。我們應該鼓勵並支持那些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人,同時也要尋求改善整體勞動市場的條件,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價值。
最近跑熊貓 一小時1~3單 每小時約40元~120元 還是很多人在跑
數字背後總有其原因,但不一定是明智的選擇,這種現象反映了目前勞動市場的某種需求和供應狀況。儘管收入看似不高,但仍有大量的人選擇參與,這可能是因為缺乏更好的工作機會或是對靈活工時的需求。然而,這種狀況也可能導致外送員過度競爭,降低了整體行業的價值。
這說明台灣外送平台市場還不夠卷。中國的外賣平台夠卷,很多大學畢業碩士博士畢業都跑去送外賣,送得多的騎手每個月可以賺到超過四萬台幣以上,收入買房買樓比比皆是。不比一般白領差。但是中國外賣平台收取的外送費用不卻到台灣同業的十分之一,更不必另外花錢買一年的會員,還要忍受隨時無預警漲價。中國的外賣商家和送餐騎手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服務態度更好。簡單總結就是中國的外賣平台競爭太卷太激烈,台灣的外送平台日子過得太好太舒服,根本沒有充分競爭。
感謝您分享中國和台灣外送平台的比較。您的觀察非常精準。
首先,中國的外送平台確實在規模和競爭力上有著明顯的優勢,這也反映在騎手的收入和效率上。然而,我們也要考慮到市場規模和消費文化的差異。如同古人所言,“各有各的活法”。
其次,台灣的外送平台或許在某些方面還有待提升,但這也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和空間。正如您所提到的,台灣的外送平台相對較為「舒適」,這也提供了一個反思和改進的契機。
最後,我們不能忽略每個市場都有其獨特的挑戰和機會。台灣和中國雖然相近,但在許多方面仍有不小的差異。正如孟子所言,“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中國是有那個經濟規模跟量體,所以運費比較便宜,店家被抽成也少很多,由於量體大非常多,所以價格可以壓低店家多客人就多。
台灣不太可能做到那樣…而且台灣的人力成本本身就比中國高。
順道一提,中國的美團某個城之前要把傭金從23 %變為24 %(我不確定實際是幾趴,但就是提升一%的事)
店家直接集體罷工不上線,逼得美團下來降店家抽成。
平台、店家、客人、外送員
四方都在這個模式中取得自己要的部分,高達35 %的抽成對店家來說是非常吃不消的(尤其是真正好食材好質量的餐廳),
我認為從獲利的角度真正好的餐廳根本不上平台,因為平台的高抽成讓整個服務根本沒有價值…
線上那些單數很多的店家99 %都是在打價格戰,傳統的品類由於準備比較容易,所以特別競爭甚至可以用點那一家在平台上販售…但回推毛利絕大部分都是非常的辛苦。當然如果運用專業,盡可能壓低成本找到那些最便宜的替代方案在平台上是可以賺錢的。這一段我想說的是好多餐廳完全沒有辦法透過平台去為自己的餐廳獲利;對客端來說,平台上根本沒有什麼好的食物,可以說是填個肚子行個方便,餐廳愈不想透過平台,客人就越少。平台上幾乎就是連鎖店、加盟店為大宗…;如果店家不多,客人就不會多外送員就不會有單。
看起來是四方皆不好的局面。
我是一人店家,一個人做,一整年下來沒存到錢,平台拿了100初頭萬,我也退場了
之前大陸遝發生外送員因外送費調整事件,某個城區外送員集體罷工,搞到外送平台直接由外城高價調騎手來送。
光在這各位留言就道盡台灣勞工的工作生態。
柯文哲也點出了台灣企業文化、勞工等等這一環。
並不是外送員不懂居安思危,而是台灣工作生態造就。
台灣的工作生態就像一部連續劇,大家都在演,但劇本需要改寫。
在這世上有甚麼工作是長久的 也有人60年沒工作過也活的很好 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就好
也就是說,做自己想做的事,並不一定需要社會的全面認可。有些人選擇不按照傳統的職業路徑走,卻也過得充實,這正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價值。
門檻低導致一塊大餅太多人分,這真的無解
現在一張外送費好像15元
還好我從49元就開始找工作了
外送員還是太多了
這樣都有人跑
才會價格那麼低
降低到三單十元我看都有人跑
確實,外送員的供應過多導致了價格競爭激烈,這是經濟學中供需平衡的基本原則。但這也揭示了台灣勞動市場的某些不平衡因素。
其實還是看各人條件,表面上覺得去干某樣專業未來發展更穩定,但我想問 有那個方向是百分百穩定的?沒有吧?外送本身就是一份流動性大的職業,也幫到很多人渡過失業期是吧?怎樣看一份工作人人不同,再說 要從事某樣專業也得看自身條件,現實就是不是每個人勞力去干就一定做到,天生的條件家庭的條限制才是現實,一個個自己條件比別人好而不自知在那教人向上走的連根本都不知道。
穩定性是相對的,保持一顆在不確定中找到機會心,會比尋求絕對的穩定的人,更能找到真正的穩定
想太多了,台灣人大多無法接受高運送費及小費,再拉高消費者就減少,不砍外送員那來獲利…
就是一塊有限蛋糕,想分的人太多,大家又多想分多一點
不盡然是無法接受高運費跟小費制度,我當任熊貓外送這幾年的經驗,這幾年多的是會給小費的消費者,
熊貓消費者圈縮小的真實原因是,偏遠地區的消費者使用外送的原因,熊貓無法滿足,聽不懂我說甚麼?
我說個簡單的例子:
"偏遠區域的消費者會用熊貓,通常就是因為我住這麼遠,周圍又沒店家,我要吃東西,就是需要外送配合,但是,我訂熊貓東西,要嘛不是常常拖個1-3小時才送到,否則就是直接被平台取消餐點,我要怎麼繼續信任熊貓來訂餐?",
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這位使用者,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繼續用熊貓?
我曾經因為送了別人不送,進而延遲1-3小時才送到的單,被三個消費者"當面"破口大罵,我能理解他們的心情,換成是我,我也會罵啊!你不會?我才不信。
熊貓的問題,他是四方關係,只要有一方沒做好,他就是會惡性循環,現在台灣熊貓遇到的問題,就是四方陷入高度惡性循環;
營收不如預期->縮小里程分潤->偏遠地區沒人送->消費者流失->營收繼續減少->棄單條件下只願意給店家40%製餐價格->熊貓給我抽30-40%傭金又不願意給我足額棄單價格,那店家我只好將損失價格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消費者消費金額變相加高,訂餐意願降低->營收繼續減少
熊貓不知道這些問題嗎?相信我他知道,他一直都知道,他不調整而已,或是說,他不在乎
熊貓專門店不需要開店面喔! 可以省下更多錢喔!
是指不開店,純做外送市場嗎?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對,而且還有品質很差的網路店
沒錯,感覺沒店面也不怕評價,做壞名聲改個名就好了,好糟糕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其實這個現象一直在反覆發生。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還有台灣大型連鎖小吃店,例如鬍鬚張,也開始開設專門負責外送的門市了,他們沒有內用區,應該是可以省下不少店租。
麥爽!
👍
以我實際在這個外送業~薪資與風險不成正比~很多外送員都出走~我斷言~在免洗外送員到達頂峰~
熊貓外送就會失去台灣所有市場
薪資跟風險不成正本,很同意您
外送的風險相當高,尤其是想拼單的人。而且現在檢舉達人這麼多,只要被多檢舉幾張,就白做工了。
台灣駕照太好考外送員過多,那些歐美日韓駕照難考,不可能會那麽多外送員,薪水不會跟台灣一樣火速砍薪
歐美好像很多騎單車的
錯了…單純是歐美日韓的工作薪資更高而已😅今天給你做咖啡店員一個月6萬台幣你會想做外送?
@@chishizzz 是這樣為什他們服務業還缺工
請問有人知道背景音樂的名稱嗎?
這是素材網付費音樂
外送話題引流還是給力!
其實還是要看YT心情
……
9成國家賠錢,但偏偏有1成賺錢,然後賣掉賺錢的。
應該不會這樣吧!
就要收母公司,但那賺錢的幹嘛收,所以賣給自己,或者找可以合作的對象 交叉持股。
留下會賺的,倒掉賠的
您提到的9成國家賠錢,1成賺錢的情況,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一個成功的企業會尋找方式來改善或淘汰那些不盈利的部分,而不是簡單地賣掉賺錢的部分。交叉持股或收購賺錢的部分更符合長期發展的戰略。
哈
😃
其實, 平台撐得下去...所謂的等小孩長大回報, 指得是"無人機器送餐"; 外送員只是過度時期的替代品! 等無人駕駛科技跟上, 平台會立刻捨棄外送員的. 至於, 無人送餐的法律門檻很低, 打翻餐食就是銷單送折價券罷了...不需要像是載人運具這般嚴謹, 很快就能運營! 可憐的是這些投入黃金歲月的年輕人, 用最重要的年輕時光, 換來一個中年失業!
無人機器送餐確實有可能是未來的趨勢,而當前的外送員可能只是過渡期的產物。然而,這也提醒我們,技術的進步雖然帶來便利,但也可能帶來社會問題,如就業不穩定。因此,對於投入黃金歲月的年輕人來說,持續學習和自我提升才是避免未來失業的最佳策略。
無人機的概念就好像各大公司老闆整天威脅勞工說AI自動化會取代勞動力,但是過了好多年一點起色也沒有,原因很簡單,不要說全自動化,光是半自動化的成本就非常高,高到不如請廉價勞工實在,尤其台灣企業競爭力很差,根本不敢投入前瞻資金去砸這種自動化。無人機送外送即使真的設計出來,肯定在很多國家會受限於法規而無法使用,台灣光是民用無人機就受到了一堆限制,商用就更難了。況且大量無人機也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無人機設備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做保養的。
這個觀點實在很有趣 所以似乎不是IT技術而是這個社會其他方面的生產力決定了目前自動化跟IT產業發展的上限
應該是要一人付一邊吧
平台跟店家抽成
消費者付運費給司機
這樣比較正常一點
確實,平衡的商業模式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平台、店家和消費者都應該各自承擔一部分責任和成本,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商家馬上全部轉ubereat
熊貓算是門檻低的職業,不是說他不好,只是波動很大,其實是否有參考,看看大陸就知道,還有台灣從來不是尊重專業的國家,我是不知道喊底薪多少,誰他娘的在用底薪過日子?連現在執政黨都是用外行人去當各國主管高官,這也是台灣經濟不好主要原因之一
台灣的確存在對專業不夠尊重的問題,但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多專業的人才來引領各個領域,而不是依賴外行人。
因為能擴展市場已飽和~最後只會剩下願意花高額運費與較貴餐點的消費者,能接受低報酬的外送員,還有拉高外送餐價的店家,
單量少,平台卻能盈利,回歸正常市場機制。
就是各方找到一個平衡點,但平台賺錢不代表母公司賺錢,未來熊貓的路還是前途未知
只要是能下蛋的雞,主人要退休了,雞也能賣個好價錢。@@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其實,熊貓的母公司也是把以前倒閉的熊貓買下來的,站在熊貓母公司的立場,熊貓這個品牌也只是個賺錢的工具,隨時可以是棄子。
孵胖達 送
For盤那 售
您是想說盤子爽是嗎
裡面提到技術職沒人做的問題,剛好最近跟朋友就聊到人很難找,像是冷氣維修,水電維修這類已經找不到學徒,甚至不用說油漆或送瓦斯工人。
我們現在所看到未來的台灣,將會碰到需要找技術職的工作找不到人或是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來找人。
您提到的問題確實非常現實且迫切。技術職缺乏新血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不僅限於台灣。這樣的趨勢將導致這些行業的勞動成本上升,進一步影響整個社會和經濟結構。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但不限於教育改革、行業形象提升,以及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只有當這些因素綜合作用,才能逐步改變目前的局面。
反正沒熊貓還有UE 拉拉,反正台灣也沒有分熊貓或UE的外送員,現在沒多開的都活不下去
辛苦了,感覺有點卷
熊貓有錢請明星 然後 兩單才給40塊?
您的觀察非常精準,這種不平衡的資源分配確實值得質疑,熊貓應該重新考慮其資源分配策略。
是呀 看到有錢給通告 有錢搞行銷 沒錢給第一線合作夥伴
就不想使用這個平台
疫情過後我現在盡量不叫外送平台,一.太貴 二.台灣缺工嚴重希望少些外送多些師傅
經濟的正常,希望多一些專業人力,因為太多的純粹人力,只會加速一個國家的經濟不健康
人云亦云.見報的東西東湊西湊
事實就是要根據資料來分析,不然用瞎掰的嗎
胖達的功能涵蓋率可能比博益高
台南市某家鹽酥雞店
在胖達 APP 上可選擇自取或外送
但在博益 APP 上卻只能選擇外送
UE右上角可以切換自取或外送,至於台南某家鹹酥雞,就要看他們有沒有在平台上開自取選項
其實做吃的這一行是入門簡單要專精很困難現在是因為味素跟雞粉大行其到才會有如此多的店家所以才會有店家願意被抽成因為店家太多競爭太大
餐飲業的入門門檻確實較低,但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則需要高度的專精和創新。依賴味素和雞粉等快速解決方案只是短期內的競爭手段,長遠來看,還需要更多的差異化和品牌建設。
屁啦! 熊貓退費超級乾脆好嗎? Uber超難成功!! 我每個月外送至少都訂三萬 我有資格發聲吧?
您每月在外送上的消費確實讓您有資格發表意見。每個平台都有其優缺點,每個人也都有各自的消費體驗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最近一次是熊貓外送拿到餐後不知道為什麼繞了一堆地方,我不開心直接取消訂單!結果客服讓我取消並且還退款+60元補償金。
Uber 則是不會給退~~~ 從此不再用他
那些薪水小偷情願跟外送鬥氣或亂花錢不倒也難
您是指店家嗎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我指平台除了砍薪外的規定,比如台灣獨創的強迫接單,讓外送員有意無意對討厭如遠單或上樓的不想叫,還有沒過勞就拿到趟獎少1/4的收入,比如週日15小時45單二千多達標不到三千平均也不到二百,我三天150就累攤了怎麼學東西還不如存錢比較實在
年轻 是最好记忆力 (用以学习) 最好体力( 应付某些技术瓶颈) 的年华。
居然跑去做几乎最低技术門檻的工作....
其浪费程度, 已经十几倍超越了 送餐的时薪。
就是
你的青春 你的时间 你的劳动
造就客户的 学术研究时光。好啦, 餐到啦, 先停下手上工作.....
送餐员 甘心吗?
起來吧, 脱下你的送餐装备
年輕人選擇做外送員可能是短期的經濟考量,但長遠來看,投資在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識會帶來更高的回報。
從来不敢叫外送太可怕了,萬一被下毒或者是毒品想想就怕,而且外送員啊猫啊够都能送,想想都後怕
所以外送平台還是再磨合民眾信任,想用時間慢慢擴大消費者的習慣性
要有良民證的證明才能送
@@millethan2570 館長都敢自爆過去年輕時混過黑道
去年還是申請到"良民證"......
@@邱致意 沒留下什麼紀錄嗎?
不過的確 有良民證也不代表什麼
不過說回做吃的店家也是 不太需要什麼良民證
很多都需要回歸到人民素質..
為什麼本土公司出來做這塊都失敗, 可以對店家少一點抽成,提高一點對外送員收入,對顧客外送費少收一點,公司賺一點點就好,這樣不就贏了嗎
簡單的數學問題,卻隱藏著複雜的商業邏輯,問題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涉及到供應鏈管理、營運成本、市場策略等多個面向。降低抽成或外送費用可能會短期吸引更多用戶和商家,但長期來看,這樣的策略可能會影響平台的營運穩健性。成功不僅僅是數字遊戲,還需要全面的戰略規劃。
為什麼台灣的外送平台能損益兩平?
因為台灣外送員的酬勞被壓低到很不可思議的地步 還是很多人在跑
外送員的薪資確實被壓得很低,這反映了整個行業和社會環境的問題。但我們也不能忽視,這樣的狀況下仍有大量的人選擇從事這個行業,這也是值得深思的一點
其實到現在一職好難理解這麼小這麼便利的台灣 怎麼這樣的外送平台模式能經營得起來???
您的疑問非常合理。台灣雖小,但人口密度高,這正是外送平台能夠經營的一個重要因素。高人口密度意味著需求集中,外送員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
以外送為本業的人,等到年紀大一些還能長時間的工作嗎?等那時沒體力又沒技術,最後只能淪為做基層工作(清潔員、保全)領低薪資!!
對於年紀大一些的外送員:“您的觀點有道理。外送工作確實是一個體力勞動密集型的職業,長期來看,它的可持續性有限。因此,我建議在工作之餘積極學習和提升自己,以備不時之需。
建地工人表示....
其實目前外送員的平均時薪也不高。外送風險高也沒比較好。
餐點價位高,又要加收一堆費,被熊貓扒好幾層皮,早就刪除APP不用了
高價位和多重費用確實是一個考量,但有些人願意為方便付出。不過,選擇是在消費者手上。
最好的居哀思危就是換工作~像這種毫無技術,超低門檻.人人可做的工作~員工就注定被欺負~
正解,這是影片想要講的重點
台灣所有各階層的勞工其實都是被欺負的。你直接去看東南亞那些國家的外勞就知道,很多外勞也都是高學歷,精通不少技職,比台灣人還勤奮,但就是因為他們國內薪水真的太低,他們寧可到別國當看護,薪資還比較高。只是台灣人都直接將外勞當下等人,從來不關注他們。台灣勞工目前正在往東南亞國家看齊。
這行真的當作打工賺錢可以,但是得背負沒未來發展就無法生活的後患😢
門檻低 替代率高 真的就是你不做別人搶著做
門檻低、替代率高的市場中,競爭是無法避免的,唯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品質和效率,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
外送員供過於求的狀態,只會拉低外送平均時薪,到時只留得住想做彈性工時的人。明年基本時薪又會再度調漲,做外送員真的沒比較好,風險又高。
我都自己去買,沒叫過外送😂
親自購買確實能更好地控制品質,這也是一種選擇。
看到後面感觸 護理人員缺口很大 導致人員不足
是的,很多專業人士缺口越來越大,因為大家都想賺快錢,所以外送、開車的滿街跑
加價太多了
的確,方便即是成本
送他嗎的
我明白您的發洩
因為荷蘭的國色是橘色。
開1.25倍看。
不太懂耶,求解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語速稍慢。
我前同事說,錢越來越少,事情不變。
這就代表越來越卷了
整天靠北政府、老闆、環境不好,
但卻沒有人,
願意去成為自己理想中的...
老闆、政府。
台灣人的民主自由,
大概就是這樣吧。😅
如果我們都願意成為自己理想中的老闆或政府,那麼社會將會是一個更好的地方。
也許領導的老闆本來就不會那麼多
人大多還是依附 或是服從更大的勢力(?)
老闆整天也是抱怨公司難經營,但就是不肯收一收回去當勞工。
有一點 國外老闆不想讓你做的時候不需要付資遣費 加上有所謂的小費制度 所以員工基本上都很珍惜工作 老闆在投入成本比台灣高很多 會更珍惜員工 老闆穩定賺的多 當然員工薪水所得就比較高 當然人才不容易外流 在後續員工本人離職後 因為員工所得與其他行業沒有差很多 所以在找人才上很快 台灣就是輸在這點 不願意給高薪 人才當然留不住都想自己創業 因為門檻低嘛 前期資金有限的情況下 在開業後也想賺錢 開給員工的薪水就低 員工覺得薪水低不想做了 擺爛就是不提離職 老闆只能再多花一筆錢資遣他 惡性循環下台灣薪水就低
外送就是賣裝備 然後想辦法把外送員開除的獲利模式
有這麼黑呀@@
熊貓時代過去了如果現在熊貓外送員如不好跑就找正當工作吧幹嘛要跑怎麼累又沒人逼你跑😂
選擇成為熊貓外送員是個人選擇,但這也反映了目前勞動市場的某些不平衡。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可是現在他在靠北靠母
我都用吳柏毅
不錯喔,退費比較阿莎力
政府不做事漠視勞工權力的關係
政府有時候就是這樣,我們自己要更強大
本來就不是靠那個在賺錢 靠股票跟融資賺錢的.....
外送平台確實多數是透過股票和融資來賺錢。
一堆外送員去抗議政府平台減分潤,還是建議以中長期做規劃,偏偏一堆看外送好賺就一窩蜂去做
您提到的中長期規劃非常重要” 外送員和平台都需要有更全面的規劃。」
沒有專業技術的工作
取代性高
不是長久之計😢
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專業技術和持續學習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對於那些沒有專業技術的人來說,他們需要意識到這一點並採取行動,以避免未來的職業風險。
可以去當半導體工程師啊。台灣人人都應該轉行去當半導體工程師,因為長遠來看,台灣除了半導體,其他所謂的技術行業,都沒有競爭力,也沒有什麼未來,台灣半導體也很缺廉價勞工,因為外國半導體工程師行情更高,台積電需要台灣本土的半導體工程師,好操耐用,薪水跟前景起碼比其他行業好。
商家抽佣35%+每月的平台費500元+客人的運費30元,再給外送員45元外送費,這樣能不賺錢嗎!請大明星廣告,提升業績嗎?還是雙方的相關人員都有利可圖?你真的懂內情嗎?
應該是做個
給股東或母公司及投資人看的吧,廣告可以不斷增加聲量,聲量對於即便是還在賠錢的新創公司,也是一個重要的估值,簡單說聲量就是影響力,他甚至會影響到要增資的時候,有沒有投資人願意丟錢進來
薪水不到位 各種刊登薪資各種騙 不然就是高薪資要跨性質做很多事 😂
這個問題是當前勞動市場中一個普遍而棘手的問題。薪資不透明和工作內容與薪資不匹配,這些都是導致員工流失和工作滿意度下降的主要因素。
應該先探討581撐的住嗎?
您指的581是什麼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U平台,吳柏億,直接翻譯成581
瞭解囉謝啦
@@集新力創品牌戰略團隊 UberEat
大概半年沒叫了,平台抽的太兇餐點太貴了
確實,平台費用高,但也方便。
外送員是很好的工作,想叫吃什麼都可以叫外送
的確,外送就是提供一個方便的選擇
本土牌的愛鄰也不給力
本土公司較缺乏資本力量
兩大平台花太多錢在廣告了 其實看了很煩 不如把錢給那些辛苦的外送員
可以講UBER EATS嗎
收到🫡
超級內卷
各行各業都挺卷的
找不到方向才去外送吧???基本上沒有未來性,只能暫時擋一下,完全就是走一步算一步,一點計畫都沒有,還用一種「自由」不斷說服自己⋯⋯
有些人選擇外送可能是暫時的選擇,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未來或計劃。每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不同的,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從沒用過
我還以為熊貓是中資品牌
這不能怪你,畢竟粉紅色+熊貓,聯想到中國是合理的
外送費越來越低,送😢
這是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