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過曝世代》新書資訊: cplink.co/HkzUyORB
遊戲也是問題,如果可以回到過去,運動型遊戲就是個笑話,賽車型遊戲就是個笑話,還我40歲生命,絕對不碰,現在都在運動(室內室外),碰那些真的變笑話
希望文森能在bilibili也持續發影片,因為bilibili有緩存功能能直接緩存想看的影片
@@user-vg4co2zvh 再回歸40年,那些遊戲依然會被發明,但這次你可以選擇不去玩他們。用不著用笑話來形容
你確定沒抖音ㄧ份嗎💩
「我們在想像中比在現實中受更大的痛苦」好true
這句話不就是山道猴子裡說過的話嗎
@@TMU-rr4nw這是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說過的話
把哀居關帳之後,真的變得快樂,我只和重要的人傳訊息,不用為了表現而表現,不用為了發限動晚吃東西或是做做樣子
沒吧 你可以選擇噤聲不想看的人 繼續使用IG阿
@@stevenlai4772 我是考生 所以順便🤣
@@stevenlai4772演算法會持續推薦更多人,所以不能避免😅😂
也可以就隨便發限動不用做樣子再發
其實關帳之後,可以順便確認到底誰是真的朋友,假朋友會完全沒注意到你關了 XD
我在某一天突然頓悟為什麼我要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去關注他人的生活之後,我就放下了!把時間留給自己和值得的人事物上才是最重要的
❤❤❤
我觉得你说得对
握手一下
贊同到我還以為是自己的留言
我也是
以前也是每天打開哀居看好幾小時的人目前戒了快一年不用在乎別人想法真的很舒服
我戒了大概5年以上(笑)
我創帳號放了十年,每次都被問你有沒有哀居?(我都回沒有)不然就是你帳號是忘了密碼嗎?都不上線的!
@@so3160 哈哈
我本來就不太用 但還是偶爾會看 直到上陣子不再用了 跟妳感受一樣
超爽
最近我學到一課我們能愛的只有自己愛自己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有時間在意別人的看法與感受去取悅別人先取悅自己、尊重自己、愛自己、傾聽自己的內心雖然很像是老生常談但是這真的是真理
說得太好了,非常同意你的說法
以前只是發個限動都會很焦慮有誰看、別人看了會有什麼想法,或是某人為什麼只有追蹤誰,或我會不會錯過好朋友的動態,後來發現我常常會莫名覺得很煩躁,所以決定停用一陣子社群軟體,結果整個人都好多了,多了很多時間跟自己好好相處和認識自己。
向你學習⋯⋯😮
@@41810chun❤❤
太棒了👏!
所以都该问问自己 ‘这是你要的,还是你想别人知道你有的’
太真實
不只是想要跟需要的不同更是學會一件事不關注商人個國家都需要資本主義讓人類心理攀比跟享受去消費花費或者更願意奴役自己工作去賺取這些錢支付不是說不能消費犒賞自己,就是取得平衡更不要去借貸花費這些支出
沒錯,做自己,好自在😂
都要
說得太好了
謝謝自己早已關閉這些社群軟體,只拿來當有需要時的工具、資源,不再被那些流量給綁架了從此自己的心靈不僅平靜許多,也多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所以我沒用IG也沒用FB很閒的人才會花一堆時間關心別人的生活,不然就是想辦法讓別人關心自己的生活
IG 臉書 還是詐騙廣告的溫床 不打算控管 超瞎
我有用,但也沒在乎上面的點讚數看到好友發美美的照片,我還是願意真心給他一個讚
看到IG上不少人三不五時出國玩,分享光鮮亮麗的照片,我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要去羨慕他們,除了避免互相比較之外,自己隱約也察覺到有部分人只願意分享對自己有利的內容,這背後是什麼你永遠也不曉得,凡事有好有壞,所以真的沒必要去仰慕這些人,社群媒體對於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現在除非必要,我也幾乎不用IG了,追隨自己的內心&朝著對的方向前進是最重要的,謝謝你願意分享❤🎉
很少人會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煩惱跟辛苦,所以也不用太羨慕他人,大家幾乎差不多!
@@黃毓嫻-c3e yes 😊❤️
很容易出現社交媒體表現亮麗的人,實際上根本沒那麼好,甚至比你更慘。
就在昨天,我厭倦了成天注意著網路動態,把ipad賣掉換買電子書閱讀器,把關注重新放回自己身上他強由他強 清風拂山崗
👍你領悟的快
就在昨天呀!恭喜你,希望你過得開心自在
那你這篇是用什麼裝置留言的
@@hqchen3356 我只是把iPad 賣掉,但是蘋果手機還是留著呀,我是SE3,故意買小尺寸,電話就是電話,不想搞得太複雜
@@QtrainQ 每天看到差不多內容又沒有營養的短影片,煩都煩死了,不看我也沒差
我之前也深受讚數影響,覺得自己長不好看,讚數很少,在大一時看到ig 上很多人都過很好,讓我產生為什麼只有我一人大學沒朋友的感覺,陷入一學期的憂鬱,也沒人會想要接觸憂鬱的人吧😁。後面暫時不用ig,發覺自己想要的,後面調整自己憂鬱心態也交到不錯的朋友,有同樣問題的朋友,共勉之❤
自從有社交媒體之後,我已經忘記了怎麼讓自己快樂。人真的無法比較,網路上多的是姣好面貌的人,亮麗的人生成績單,良好的人際關係,令人稱羨的另一半,美好的家庭生活….等。表面上是分享別人的快樂,但是每到夜深人靜時,難免憂鬱懷疑人生。不只忘了如何快樂,似乎也不在為他人而感到快樂。不在乎,也不過是想讓自己平靜一些。
承認自己不如人,要花一段時間去接受
每次滑完IG後總是會有種空虛感,後來就不愛打開IG了
還有人為了粉絲數增加去冷落別人,因為怕自己的粉絲數還有讚數減少,比較多了以後心態能不病態嗎?😂
抱著攀比,容貌焦慮,玻璃心,嫉妒心態,去使用這些社群軟體,會讓自己生病的。既然這樣不如好好充實自己。
很多年前,也是受夠了在臉書上和人家比較的心態,才下定決心把臉書刪除加關閉,想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幾年下來,身心靈也明顯有提昇和改變,當初的決定果然是正確的,持續自我成長中...
其實不用刪除帳號,像我也曾經跟你一樣有比較心態,我就乾脆隱藏好友跟家人以外的人的貼文跟動態,首頁只會出現我追蹤的粉絲專頁或想看的資訊,不在乎別人之後,我真的覺得生活豐富很多
@@macherie06262002我也一樣,幾年前就不再發文只和一些志同道合的討論事情
臉書抖音上炫富炫什麼一大堆,搞的跟智障一樣,越自悲的人才會炫耀
看完真的心有戚戚焉,尤其是一堆人到了某個景點或吃某個東西都在喬角度拍照錄影,重點反而不是在眼裡所見心有所感,而是為了跟其他人證明我過得很精彩
除了社群影響之外,另一個壞處是習慣短影音的資訊,且接觸年齡逐漸縮小,很難培養閱讀長文的理解力,耐心以及專注力,除了影響學習力之外還包括情緒和受挫力,這個問題最近也很常被探討😢有人稱作是媒體中邪😅
真的 我家教兩個小孩,一個喜歡看抖音,一個打遊戲,打遊戲的理解能力都很好,看抖音的連題目都看不完,思考能力也很差 超可悲
@@stevenlai4772 為了你的孩子 請停止看短影音的行為鼓勵看10分鐘的影片1分鐘內的真的先不要
@@林翔-s4n 不要 那不是我的孩子,我是家教老師
@@stevenlai4772 好好笑 我理解成 我在家裡教兩個小孩原本還想說怎麼會說自己孩子超可悲笑死
@@林翔-s4n完了完了,大人理解力也退化了….但我也跟你理解的一樣😂😂😂想說怎麼會說自己小孩可悲😂😂😂
我好像使用社群軟體完全沒有比較心態。很喜歡看旅遊文,但只是開開眼界,要是真的很喜歡就收藏地點,以後有經濟能力就去。除了旅遊之外,追蹤最多的就是知識文,每次滑哀居都是獲得。也不會比較讚數,大概是因為自己只是想紀錄生活,別人看不看對我來說沒有太大的差別,只希望自己幾年後回來看看會有很多幸福的感受。
同意妳的說法耶❤
@@黃小婷-v4p 💓💓
我也是👍回歸自己的中心想法 ,單純紀錄生活
我也是通常看旅遊、運動、知識類的文章,自己幾乎不po文
最重要的還是回歸本質:心態問題。只要知道自己使用這東西的目的不是扭曲偏差的觀念就好。但對於年紀較小的朋友,還有許多都是心智尚未成熟不懂得如何分辨的人很多,這才是未來社會環境可能產生的許多問題源🥲
幾年前我也有這個問題,後來我把Fb刪掉,少了一些比較,自己心裡會比較健康。運動和充足的睡眠很重要,能幫助自己的大腦重開機詢問自己現在的心理狀況如何,可以理性去判斷事物時,再把社群媒體載回來,不夠理性的話就刪掉。我目前是這樣做。
文森說的第一個例子就是我的感觸,我學生時代被排擠、跟同學吵架,只要我回到家或放個週休二日,這些事情都可以被沖淡、被緩解,但是現在的孩子不能,因為有智慧型手機、有網路,所以他們的紛爭、小小的爭吵都不會有緩和的時間,相反地還會因為網路、社群媒體,被放大放大再放大,最後可能無法收拾……
頭香。最常用的是手機,手機裡沒有這些社交軟體後身心比以前穩定很多很多畢竟裡面難免會想比較很排斥這個感覺
哇草,整篇都超級真實,從開頭的吵架到結尾的內耗我基本都有過我以前是個幾乎沒在用IG的人,但前陣子我喜歡上了一個女生,我變得常用IG,常發現動,常常找她聊天,也開始出現攀比心以及有沒人關注我的問題,然後整天都在因為一些想像中的事情內耗。後來我覺得我本來就不會PO那些東西,我幹嘛跟著別人去PO,我不需要讓大家都知道我在幹嘛,其他人沒興趣知道,我也沒那麼多心力關注別人的生活。所以最近比較少用IG了,心情確實也好了不少
嗯。的確是朋友快速減少的時代~~
約出來面對面交流,講電話都好多了總是看狀態會讓自己變成腦殘還有IG就是抓住女人渴望被關注的心理
@@Tube-bh5ud 這跟性別有啥關聯啊==
@@dermot864 當然啊女性市場你看有幾個男人天天發動態的
@@Tube-bh5ud嗯,你的想法真獨特
@@weiweicun4385 事實,看過兩性跟資本主義影片學到了認知一直都在浪費時間跟關注那沒有意義的事跟沒有結果的人幹嘛呢?工程師一直在思考怎麼人滑機者上癮女人也在靠著吸引人的影片幫忙打廣告,想經營的怕不紅普妹就愛求關注各種化妝跟美圖,男人還傻傻的追求跟捧,事實是女生有對象或有男友只是在享受你的關注得到愛心就好像被注意了一樣IG的設計是極度浪費男人時間的東西,你們還要看一堆假美圖這些知識慢慢都會會被看到的,男人清醒的人會變得多,女人仍然想活在被關注的幻想中
我自己目前就是意識到這件事我正在設法讓自己脫離這個心態謝謝文森講這些實用且自我意識覺察的議題。
我3年前就脫離了IG,記得當時還在追求一個長得還行也沒有太漂亮的小妹妹關注自己的重要性同時多打開多去聊天增加自己的朋友圈我自己不依賴看狀態跟追蹤也不看那些大奶大眼不認識也不會有現實的交流的人這些操作的背後都是大老闆希望工程師思考如何讓我們對螢幕滑動產生上癮我更在5年前開始不再常常看FB每次打遊戲需要時不小心按到都是一年後看一看了或是朋友結婚因此在喝完喜酒後半年內看一次並留言祝福這都會讓我們回歸以前沒有網路電腦手機的時期一樣的健康節奏關注自己愛自己,然後生活中就認識到愛你的人
受歡迎的人一定有吸引人的人格特質,羨慕他們就去改變自己如果覺得改變自己很痛苦那就繼續當邊緣人也沒關係啊交際應酬其實也很累樂得輕鬆
難免會比較 但盡量不要 自己心理也好過點
好文值得分享🎉
3年已把FB IG 關掉 真的減壓很多 也學了很多其他的興趣 真的不用知道那麼多的事情
我沒有哀居😊也戒掉了FB線上線下人際關係斷捨離每天輕鬆又Happy 👍
非常認同文森說的看完我也突然覺察到自己之前的心理狀態不只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讚數甚至會下意識地否定很在意這些的自己(覺得不應該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至少我現在可以很清楚看到自己的狀態有勇氣去面對接下來再繼續學習和自己和諧相處
已經關FB跟IGㄧ個多月了,反而變的更加快樂,日子更充實
我很喜歡你的觀點謝謝分享❤ 我自己最近也是常常提醒自己在每個當下要享受體驗跟能量的流動,不要過度的關注手機或者是社群,而忘了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有時候都已經出去玩了好久才發現,當時出去玩的照片都沒有在社群分享,不過也覺得沒有關係,畢竟當下的快樂跟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自己生在跨足智慧型手機從無到有再到越來越發達這條路的年代,我確實深深感恩,因為不同於一開始就被3C籠罩的孩子們, 我還能在鋪天蓋地的資訊洪流裡做出讓自己感到快樂的選擇。
其實我一直很不喜歡朋友約出去見面,然后大家面對面滑自己手機的樣子,或是出去玩大家忙著拍照上傳分享,卻忽略好好體會當下感受與身邊人分享的樣子,大家明明身在現實,心卻在虛幻網絡上⋯⋯
懷念以前那個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
那時候沒有網路,真的都會花時間閱讀、畫畫、彈琴,現在真的太可怕了
以前可以看一下午的書,中間不用一直拿手機出來看,但現在看書看個半小時就會坐不住,去看手機也只是app的無用推播
真的⋯當兵和教召時 手機被收走後 整個人都清爽許多
工具並沒有錯而是中性的,是人使用的問題
有時候我也會懷念以前
很懷念即時通、無名小站的年代,突然覺得那時純真好多,沒有那麼多的比較。也不用一直盯著手機看,畢竟那時手機功能講電話、拍照📷、聽音樂而已。
懷念此時代+1 大約20年前 桌機網路時代其實就很方便了 至少離開電腦桌 生活還是很自由自在 不會被這些3C綁死死的😆
@@siangchan258 真的,現在都是離不開網路🛜+都被3C綁死
但那個年代其實是新手村喔,有人在網站上和狀態寫一些東西,隔天就像頭條新聞一樣
這些軟體的設計,是經過思考的,藉由讓大家互相比較,增強黏著性,讓大家更愛用,畢竟黏著性能帶來瀏覽量,廣告收入,才能獲利,但某些人的確就無法自拔了😅
我為我自己從來沒玩哀居而感到幸運
某天開始不發動態被問怎麼了 只是懶得發文也會被”關心“ 感覺實在太麻煩了 就把所有人刪除 帳號只留著找需要的訊息跟紀錄自己的生活 輕鬆許多
限時動態那裡講的真的太真實了,想到看演唱會的時候都是透過手機在看😔
現在人真幸福,小時候只要長輩帶我去國內遊樂園就要感謝父母了,可以去日本,已經很爽了
長輩至今沒去過日本..我也
比較心其實不分年紀,放下才能脫離痛苦,很簡單,卻又很不簡單
叔本華: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這是一種依靠他人肯定獲得存在價值的生存方式,而人另一種弱點讓人關注別人的人生,從而消磨當下應該投注在努力的時間。所以不圍觀他人的人生於不看腦殘新聞是智力正常的人基本素養。除非文化有民主積極性(例如襲警、扔燃燒彈這種美式正常遊行),不然知道這些破事與自己並無意義。
還好我本來就是不發文也不會去關注別人生活的人,所以有時候FB看到別人po 一些穿美美或是出國旅遊的照片或文章,我反而看了覺得很開心,而不是嫉妒別人,因為我關注的是我自己,而且是現實的自己,而不像有些人只活在虛擬世界期待受到別人的關注,這樣只會永無止境跟別人做比較,過著不踏實的生活
我也是,FB不po文然後也幾乎看不到朋友po文,因為喜歡看的東西太多,都看不到朋友😆😀
10:20 片尾的陰謀論:很認同!在處處陷阱的世界,能獨立思考很重要🌟.
感謝Vincent分享,今天也在思考「讚數」這件事 。以前也會受「讚數」影響,有一陣子不太會拿捏ig的使用,發文前會顧慮太多😂後來看開了,ig其實就只是一個社交工具,重點不是這些社交app而是自己的想法~學會把ig和自己心事分開處理,真正的心事我會在家手寫日記(罵得多難聽、講得多好聽都沒關係?XD)主要寫日記才是真正能幫我梳理想法的方法。至於能分享的我內容我就還是會隨心所欲的分享我也不在乎幾人看,反正我也看不完所有人的😂
兩年前開始不用臉書IG 之後真的快樂非常多
謝謝Vincent,自從不用IG之後心情平靜許多也不會患得患失
嗯這個說的真好,真的沒在用社群軟體後,身心健康多了,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這篇文章的標題真的讓我深有同感,這世代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卻又沒福氣。幸福是說他們生長在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光鮮亮麗的社會;沒福氣是說他們生錯了年代,這個年代的政府課綱亂改,不教導他們應懂的中華傳統文化,四維八德也不見了,不學無術只學會了偷拐搶騙,這是社會亂象的主因。可憐的世代更適合他們。
所以我幾年前就關閉個人帳號。 現在我一年旅行幾次 吃好住好,也不需要po上網讓人知道。大家不要互相傷害😂 過好自己生活就好了。
如果出國 決不讓任何人知道
今年25歲,我記得十幾年前認真經營無名小站,後來這個沒落後,FB興起,一開始也很認真經營,大概可以100多讚,在那時期其實不錯了,因為那時期才14、15歲,還是一個不太敢太過肯定自己的年齡,結果後來剛好有段戀情談一談沒結果,我從那時起就不再經營臉書,就是覺得不會真正喜歡你的,再怎麼認真經營都一樣,會喜歡妳的就是會在妳身邊好好經營你們彼此的生活。 而現在臉書愈來愈沒落,就覺得好險16歲那時就沒什麼再經營了。
過曝世代某種程度上也是...自我迷茫的世代虛偽衝突的世代
真是很有用的一篇,非常感謝,我要跟好友分享,讓她更了解她的孩子。網路的好處就在這😊
開頭那吵架的例子真的深有同感....也不見得要有衝突,想孤立一個人時就能這樣搞了,被排擠的人連被邊緣都發現不了
不用社群媒體快10年了,如果有想分享的也只會傳給少數幾個要好的朋而已。多了很多時間專注在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上🙂
我也是,確實如此!
每次看文森的影片內心都能得到撫慰,解決迷思和困惑❤。
完全認同,所以現在10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去看身心科,因為每天都處在到處焦慮的環境中
有時候用ig只是想為生活留下一點痕跡,留個記念,就像是一本電子的記錄簿一樣,有天離開這世界後仍然能為身邊內心有自己的人留個念想😜
也是我知識的來源之一,但我都會不停提醒自己不要觀看短片,因為短片都會很影響自己的大腦吸收,而且大多數都是沒有知識點和內容的。
社群影響真的滲入很大,說明得很精闢透徹!非常有同感這世界的價值觀很容易被社群讚數給影響了😢累😮💨
自從我刪掉ig 我也覺得自己過的還不錯 不比較以後 真的會幸福很多❤
我從現實到網路世界,徹頭徹尾都是邊緣人,因為這些經歷,我內心已經養成管他們這麼多的想法。別人動態出國,換工作賺大錢,裝潢新屋等等,反正有興趣的內容一樣照看,興致沒了自然會停下,比較焦慮是自己想像出來困擾自己的東西,也不用特別刪除臉書或IG。我既能夠充實自己,也能瀏覽別人的生活,所以重點是自知自制。
風光的東西才會想展現出來社交平台很多營造出來的假象評價在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比較重要陪著孩子使用網路多關心
認同
想像比現實更痛苦 感觸好深😢
父母陪伴小孩使用網路、社群媒體 這個觀點第一次聽到~覺得很不錯 幫助小孩建立好心態很重要呀
還好我作為FB世代的人沒有去轉到IG這玩意,現在連FB也沒在用,先不說我沒朋友外,我也不認為IG會帶給我生活快樂我一直獨自一人生活著,沒有這些煩惱,每天就是工作和做喜歡的事,快樂的很,我只能說,不愧是我😁😁
今年開始我也減少了使用手機的時間,只在必要跟看動漫時使用,頂多再看個YT…沒了。就發現…我一天能用的時間根本超多,但是過去都花在接收FB、IG的「無用資訊」上,覺得有夠沒營養…現在我把時間拿來做些對自己有意義的事(運動、學外文、閱讀文學作品…),一整天下來接收到的資訊比以前少很多,但是生活反而感覺更加充實。
真的很懷念手機沒有網路、沒有應用程式的年代。☺在電腦上按下離線就真的離線了,專心做不須網路就可完成的事。😇
你可以關掉WiFi
@@wangbochieh5255 哈哈,那是不一樣的。現在能隨時關,也能隨時開。
至少離開電腦桌 不會一直被LINE來LINE去^^
一陣子沒有看這個頻道,怎麼覺得說書的方式好像改變了 也是不錯啦😊
我覺得這集很讚!講到很多點我都深有同感~🥹😌
我自己po文時會開始有比較誰按讚比較多 我都會安慰說“那是因為我粉絲基數比較少啦” 還有“我三分之一的粉絲按讚但他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按讚 我還行吧”但我ig現在充斥的一堆貓貓跟梗圖來滿足我的心靈
粉絲有自己的人生,不然可以雇用機器人(不是開玩笑,能讓自己開心就好
很多網站(當然非指全部)的瀏覽都是往下拉的,其弊害如下:1、不僅僅有如捷運/區間車站站停,都要慢慢跑出來2、只要一個重新整理或當機就需要從頭再拉,徒增時間3、容易消耗大量裝置資源.雖然說分頁瀏覽(如10則留言一頁)也有利弊就是了
是好是壞只是取決於觀點與角度 如果連自己的心都控制不到 無論哪個年代都注定了是失敗的
文森舉的例子都非常貼近生活,非常感謝分享!
但覺得還是看自己所屬的群體我自己周遭就是只是正常分享生活而已比不過我也認同現在網路環境真的不是很健康就是了 一堆奇奇怪怪的東西 真的超憨覺得原因是過去會使用網路的我覺得都差不多一個同溫層現在網路門檻太低已經是每人的必需品用的人越多會出現的各種怪事就更多我因為家人工作類型的原因算是蠻早就開始使用網路 大概4、5歲 2005年左右都在玩魔獸世界跟need for speed CS1.6😂真的很懷念那個時期的網路世界當時也有透過網路認識到人 真的覺得那時的環境真的比較純粹大家很認真的在討論一些事 不管是遊戲也好生活也罷現在資訊太好獲取以及在網路上太簡單就可以和人交流反而讓我覺得有奇怪的感覺
很有趣的影片😊雖然我的世界從來沒有出現過臉書還有IG這種東西!
培養內心強大、心理素質的能力
文森你好棒!
社交軟體po高興的,根本不會去特別關注誰,反而都是看購物和ㄧ些新鮮話題圖片推薦,覺得很開心,很容易忘記時間ㄧ直滑
這部份真得很值得自省跟思考
幸好當個自邊人時便知道這種問題,依賴他人對他人目光的索取,短期建立信心來說很好但是如果變成長期便是嚴重的毒藥,好像少了他人就甚麼都做不到一樣所以要有對自己實力與環境的認知,再來是了解虛榮心的意義與背後,這真的需要嗎 對自己有幫助嗎 為什麼要在意?雖然我是用更暴力的解法 "傲慢" 但是不自大,他人的意見如果沒有幫助那就是不重要 只要結果好就好過程能夠複製就行 偏門的解法也是解法
這影片太貼切了!!!
我的人生格言「人活著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羨慕,而是別人發自內心的認同與尊敬」,不要想著帶給別人痛苦而是帶給別人智慧與利益
那些社群存在真的多餘😊 我也變得越來越不想用 腦子變得清晰 開心
本來就用來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卻把心的距離拉得更遠
社群軟體和短影音帶來的充實度完全不如看一本書。真實的感受自己的生活快樂多了
回到了動畫影片,開心
吵架的部分,太貼切了,早在無名小站即時通的時代就這樣了XD
當你凝望深淵,深淵也凝望著你。
其實網路的世界 久了 會變成互相傷害的比較....我覺得看看跟學會沒依賴比較快一點 但我看很難很難住得好很有錢很愛現的但快不快樂 我覺得更重要了...對吧?總之沒必要活在別人的時間 世界 自己活得好好的比較重要點
求一整首🤩
我不看社群快10年了,刷手機都是看YT廢片或學習知識,雖然頗與世隔絕,但對我來說這樣的生活舒服多了
原來文森也有這麼可愛的過去(偷笑)哀居的陰謀論我也相信😂
很有道理
我都不看臉書 也不看別人的IG限時貼文 我都發自己的 發完就關掉 當作日記
加1 很想有功能是一打開都不要看到一個人的照片 每次直接忽略 趕緊放自己照片 然後關掉 當作紀錄生活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反而用RUclips看影片的時間比較多😔 成癮
我以為最大陰謀論是,社群媒體讓大眾追求財富,改變自我。忽略世上有人受苦受難,也忽略階級固化,就不會想做社會運動推翻。
關心你認為重要的人的現況,是純粹出自於關心。生活是自己的,沒必要活給別人看⁉️
超級真實 而且開頭舉的例子就曾經在我們班上發生過..
《過曝世代》新書資訊: cplink.co/HkzUyORB
遊戲也是問題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運動型遊戲就是個笑話,賽車型遊戲就是個笑話,還我40歲生命,絕對不碰,現在都在運動(室內室外),碰那些真的變笑話
希望文森能在bilibili也持續發影片,因為bilibili有緩存功能能直接緩存想看的影片
@@user-vg4co2zvh 再回歸40年,那些遊戲依然會被發明,但這次你可以選擇不去玩他們。用不著用笑話來形容
你確定沒抖音ㄧ份嗎💩
「我們在想像中比在現實中受更大的痛苦」好true
這句話不就是山道猴子裡說過的話嗎
@@TMU-rr4nw這是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說過的話
把哀居關帳之後,真的變得快樂,我只和重要的人傳訊息,不用為了表現而表現,不用為了發限動晚吃東西或是做做樣子
沒吧 你可以選擇噤聲不想看的人 繼續使用IG阿
@@stevenlai4772 我是考生 所以順便🤣
@@stevenlai4772演算法會持續推薦更多人,所以不能避免😅😂
也可以就隨便發限動
不用做樣子再發
其實關帳之後,可以順便確認到底誰是真的朋友,假朋友會完全沒注意到你關了 XD
我在某一天突然頓悟為什麼我要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去關注他人的生活之後,我就放下了!
把時間留給自己和值得的人事物上才是最重要的
❤❤❤
我觉得你说得对
握手一下
贊同到我還以為是自己的留言
我也是
以前也是每天打開哀居看好幾小時的人
目前戒了快一年
不用在乎別人想法真的很舒服
我戒了大概5年以上(笑)
我創帳號放了十年,每次都被問你有沒有哀居?(我都回沒有)不然就是你帳號是忘了密碼嗎?都不上線的!
@@so3160 哈哈
我本來就不太用 但還是偶爾會看 直到上陣子不再用了 跟妳感受一樣
超爽
最近我學到一課
我們能愛的只有自己
愛自己都來不及了
怎麼還有時間在意別人的看法與感受
去取悅別人
先取悅自己、尊重自己、愛自己、傾聽自己的內心
雖然很像是老生常談
但是這真的是真理
說得太好了,非常同意你的說法
以前只是發個限動都會很焦慮有誰看、別人看了會有什麼想法,或是某人為什麼只有追蹤誰,或我會不會錯過好朋友的動態,後來發現我常常會莫名覺得很煩躁,所以決定停用一陣子社群軟體,結果整個人都好多了,多了很多時間跟自己好好相處和認識自己。
向你學習⋯⋯😮
@@41810chun❤❤
太棒了👏!
所以都该问问自己 ‘这是你要的,还是你想别人知道你有的’
太真實
不只是想要跟需要的不同
更是學會一件事不關注
商人個國家都需要資本主義讓人類心理攀比跟享受
去消費花費或者更願意奴役自己工作去賺取這些錢支付
不是說不能消費犒賞自己,就是取得平衡更不要去借貸花費這些支出
沒錯,做自己,好自在😂
都要
說得太好了
謝謝自己早已關閉這些社群軟體,只拿來當有需要時的工具、資源,不再被那些流量給綁架了
從此自己的心靈不僅平靜許多,也多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所以我沒用IG也沒用FB
很閒的人才會花一堆時間關心別人的生活,不然就是想辦法讓別人關心自己的生活
IG 臉書 還是詐騙廣告的溫床 不打算控管 超瞎
我有用,但也沒在乎上面的點讚數
看到好友發美美的照片,我還是願意真心給他一個讚
看到IG上不少人三不五時出國玩,分享光鮮亮麗的照片,我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要去羨慕他們,除了避免互相比較之外,自己隱約也察覺到有部分人只願意分享對自己有利的內容,這背後是什麼你永遠也不曉得,凡事有好有壞,所以真的沒必要去仰慕這些人,社群媒體對於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現在除非必要,我也幾乎不用IG了,追隨自己的內心&朝著對的方向前進是最重要的,謝謝你願意分享❤🎉
很少人會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煩惱跟辛苦,所以也不用太羨慕他人,大家幾乎差不多!
@@黃毓嫻-c3e yes 😊❤️
很容易出現社交媒體表現亮麗的人,實際上根本沒那麼好,甚至比你更慘。
就在昨天,我厭倦了成天注意著網路動態,把ipad賣掉換買電子書閱讀器,把關注重新放回自己身上
他強由他強 清風拂山崗
👍你領悟的快
就在昨天呀!恭喜你,希望你過得開心自在
那你這篇是用什麼裝置留言的
@@hqchen3356 我只是把iPad 賣掉,但是蘋果手機還是留著呀,我是SE3,故意買小尺寸,電話就是電話,不想搞得太複雜
@@QtrainQ 每天看到差不多內容又沒有營養的短影片,煩都煩死了,不看我也沒差
我之前也深受讚數影響,覺得自己長不好看,讚數很少,在大一時看到ig 上很多人都過很好,讓我產生為什麼只有我一人大學沒朋友的感覺,陷入一學期的憂鬱,也沒人會想要接觸憂鬱的人吧😁。後面暫時不用ig,發覺自己想要的,後面調整自己憂鬱心態也交到不錯的朋友,有同樣問題的朋友,共勉之❤
自從有社交媒體之後,我已經忘記了怎麼讓自己快樂。人真的無法比較,網路上多的是姣好面貌的人,亮麗的人生成績單,良好的人際關係,令人稱羨的另一半,美好的家庭生活….等。表面上是分享別人的快樂,但是每到夜深人靜時,難免憂鬱懷疑人生。不只忘了如何快樂,似乎也不在為他人而感到快樂。不在乎,也不過是想讓自己平靜一些。
承認自己不如人,要花一段時間去接受
每次滑完IG後總是會有種空虛感,後來就不愛打開IG了
還有人為了粉絲數增加去冷落別人,因為怕自己的粉絲數還有讚數減少,比較多了以後心態能不病態嗎?😂
抱著攀比,容貌焦慮,玻璃心,嫉妒心態,去使用這些社群軟體,會讓自己生病的。
既然這樣不如好好充實自己。
很多年前,也是受夠了在臉書上和人家比較的心態,才下定決心把臉書刪除加關閉,想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幾年下來,身心靈也明顯有提昇和改變,當初的決定果然是正確的,持續自我成長中...
其實不用刪除帳號,像我也曾經跟你一樣有比較心態,我就乾脆隱藏好友跟家人以外的人的貼文跟動態,首頁只會出現我追蹤的粉絲專頁或想看的資訊,不在乎別人之後,我真的覺得生活豐富很多
@@macherie06262002我也一樣,幾年前就不再發文只和一些志同道合的討論事情
臉書抖音上炫富炫什麼一大堆,搞的跟智障一樣,越自悲的人才會炫耀
看完真的心有戚戚焉,尤其是一堆人到了某個景點或吃某個東西都在喬角度拍照錄影,重點反而不是在眼裡所見心有所感,而是為了跟其他人證明我過得很精彩
除了社群影響之外,另一個壞處是習慣短影音的資訊,且接觸年齡逐漸縮小,很難培養閱讀長文的理解力,耐心以及專注力,除了影響學習力之外還包括情緒和受挫力,這個問題最近也很常被探討😢有人稱作是媒體中邪😅
真的 我家教兩個小孩,一個喜歡看抖音,一個打遊戲,打遊戲的理解能力都很好,看抖音的連題目都看不完,思考能力也很差 超可悲
@@stevenlai4772 為了你的孩子 請停止看短影音的行為
鼓勵看10分鐘的影片
1分鐘內的真的先不要
@@林翔-s4n 不要 那不是我的孩子,我是家教老師
@@stevenlai4772 好好笑 我理解成 我在家裡教兩個小孩
原本還想說怎麼會說自己孩子超可悲
笑死
@@林翔-s4n完了完了,大人理解力也退化了….
但我也跟你理解的一樣😂😂😂
想說怎麼會說自己小孩可悲😂😂😂
我好像使用社群軟體完全沒有比較心態。很喜歡看旅遊文,但只是開開眼界,要是真的很喜歡就收藏地點,以後有經濟能力就去。除了旅遊之外,追蹤最多的就是知識文,每次滑哀居都是獲得。
也不會比較讚數,大概是因為自己只是想紀錄生活,別人看不看對我來說沒有太大的差別,只希望自己幾年後回來看看會有很多幸福的感受。
同意妳的說法耶❤
@@黃小婷-v4p 💓💓
我也是👍回歸自己的中心想法 ,單純紀錄生活
我也是通常看旅遊、運動、知識類的文章,自己幾乎不po文
最重要的還是回歸本質:心態問題。只要知道自己使用這東西的目的不是扭曲偏差的觀念就好。但對於年紀較小的朋友,還有許多都是心智尚未成熟不懂得如何分辨的人很多,這才是未來社會環境可能產生的許多問題源🥲
幾年前我也有這個問題,後來我把Fb刪掉,少了一些比較,自己心裡會比較健康。
運動和充足的睡眠很重要,能幫助自己的大腦重開機
詢問自己現在的心理狀況如何,可以理性去判斷事物時,再把社群媒體載回來,不夠理性的話就刪掉。我目前是這樣做。
文森說的第一個例子就是我的感觸,我學生時代被排擠、跟同學吵架,只要我回到家或放個週休二日,這些事情都可以被沖淡、被緩解,但是現在的孩子不能,因為有智慧型手機、有網路,所以他們的紛爭、小小的爭吵都不會有緩和的時間,相反地還會因為網路、社群媒體,被放大放大再放大,最後可能無法收拾……
頭香。
最常用的是手機,手機裡沒有這些社交軟體後
身心比以前穩定很多很多
畢竟裡面難免會想比較
很排斥這個感覺
哇草,整篇都超級真實,從開頭的吵架到結尾的內耗我基本都有過
我以前是個幾乎沒在用IG的人,但前陣子我喜歡上了一個女生,我變得常用IG,常發現動,常常找她聊天,也開始出現攀比心以及有沒人關注我的問題,然後整天都在因為一些想像中的事情內耗。後來我覺得我本來就不會PO那些東西,我幹嘛跟著別人去PO,我不需要讓大家都知道我在幹嘛,其他人沒興趣知道,我也沒那麼多心力關注別人的生活。所以最近比較少用IG了,心情確實也好了不少
嗯。
的確是朋友快速減少的時代~~
約出來面對面交流,講電話都好多了
總是看狀態會讓自己變成腦殘
還有IG就是抓住女人渴望被關注的心理
@@Tube-bh5ud 這跟性別有啥關聯啊==
@@dermot864 當然啊女性市場
你看有幾個男人天天發動態的
@@Tube-bh5ud嗯,你的想法真獨特
@@weiweicun4385 事實,看過兩性跟資本主義影片學到了認知
一直都在浪費時間跟關注那沒有意義的事
跟沒有結果的人幹嘛呢?
工程師一直在思考怎麼人滑機者上癮
女人也在靠著吸引人的影片幫忙打廣告,想經營的怕不紅
普妹就愛求關注各種化妝跟美圖,男人還傻傻的追求跟捧,事實是女生有對象或有男友只是在享受你的關注
得到愛心就好像被注意了一樣
IG的設計是極度浪費男人時間的東西,你們還要看一堆假美圖
這些知識慢慢都會會被看到的,男人清醒的人會變得多,女人仍然想活在被關注的幻想中
我自己目前就是意識到這件事
我正在設法讓自己脫離這個心態
謝謝文森講這些實用且自我意識覺察的議題。
我3年前就脫離了IG,記得當時還在追求一個長得還行也沒有太漂亮的小妹妹
關注自己的重要性同時多打開多去聊天增加自己的朋友圈
我自己不依賴看狀態跟追蹤也不看那些大奶大眼不認識也不會有現實的交流的人
這些操作的背後都是大老闆希望工程師思考如何讓我們對螢幕滑動產生上癮
我更在5年前開始不再常常看FB每次打遊戲需要時不小心按到都是一年後看一看了
或是朋友結婚因此在喝完喜酒後半年內看一次並留言祝福
這都會讓我們回歸以前沒有網路電腦手機的時期一樣的健康節奏
關注自己愛自己,然後生活中就認識到愛你的人
受歡迎的人一定有吸引人的人格特質,羨慕他們就去改變自己
如果覺得改變自己很痛苦
那就繼續當邊緣人也沒關係啊
交際應酬其實也很累
樂得輕鬆
難免會比較 但盡量不要 自己心理也好過點
好文值得分享🎉
3年已把FB IG 關掉 真的減壓很多 也學了很多其他的興趣 真的不用知道那麼多的事情
我沒有哀居😊也戒掉了FB
線上線下人際關係斷捨離
每天輕鬆又Happy 👍
非常認同文森說的
看完我也突然覺察到
自己之前的心理狀態
不只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讚數
甚至會下意識地
否定很在意這些的自己
(覺得不應該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
至少我現在可以很清楚看到自己的狀態有勇氣去面對
接下來再繼續學習和自己和諧相處
已經關FB跟IGㄧ個多月了,反而變的更加快樂,日子更充實
我很喜歡你的觀點謝謝分享❤
我自己最近也是常常提醒自己在每個當下要享受體驗跟能量的流動,不要過度的關注手機或者是社群,而忘了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有時候都已經出去玩了好久才發現,當時出去玩的照片都沒有在社群分享,不過也覺得沒有關係,畢竟當下的快樂跟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自己生在跨足智慧型手機從無到有再到越來越發達這條路的年代,我確實深深感恩,因為不同於一開始就被3C籠罩的孩子們, 我還能在鋪天蓋地的資訊洪流裡做出讓自己感到快樂的選擇。
其實我一直很不喜歡朋友約出去見面,然后大家面對面滑自己手機的樣子,或是出去玩大家忙著拍照上傳分享,卻忽略好好體會當下感受與身邊人分享的樣子,大家明明身在現實,心卻在虛幻網絡上⋯⋯
懷念以前那個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
那時候沒有網路,真的都會花時間閱讀、畫畫、彈琴,現在真的太可怕了
以前可以看一下午的書,中間不用一直拿手機出來看,但現在看書看個半小時就會坐不住,去看手機也只是app的無用推播
真的⋯當兵和教召時 手機被收走後 整個人都清爽許多
工具並沒有錯而是中性的,是人使用的問題
有時候我也會懷念以前
很懷念即時通、無名小站的年代,突然覺得那時純真好多,沒有那麼多的比較。
也不用一直盯著手機看,畢竟那時手機功能講電話、拍照📷、聽音樂而已。
懷念此時代+1 大約20年前 桌機網路時代其實就很方便了 至少離開電腦桌 生活還是很自由自在 不會被這些3C綁死死的😆
@@siangchan258 真的,現在都是離不開網路🛜+都被3C綁死
但那個年代其實是新手村喔,有人在網站上和狀態寫一些東西,隔天就像頭條新聞一樣
這些軟體的設計,是經過思考的,藉由讓大家互相比較,增強黏著性,讓大家更愛用,畢竟黏著性能帶來瀏覽量,廣告收入,才能獲利,但某些人的確就無法自拔了😅
我為我自己從來沒玩哀居而感到幸運
某天開始不發動態被問怎麼了 只是懶得發文也會被”關心“ 感覺實在太麻煩了 就把所有人刪除 帳號只留著找需要的訊息跟紀錄自己的生活 輕鬆許多
限時動態那裡講的真的太真實了,想到看演唱會的時候都是透過手機在看😔
現在人真幸福,小時候只要長輩帶我去國內遊樂園就要感謝父母了,可以去日本,已經很爽了
長輩至今沒去過日本..我也
比較心其實不分年紀,放下才能脫離痛苦,很簡單,卻又很不簡單
叔本華: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這是一種依靠他人肯定獲得存在價值的生存方式,而人另一種弱點讓人關注別人的人生,從而消磨當下應該投注在努力的時間。
所以不圍觀他人的人生於不看腦殘新聞是智力正常的人基本素養。
除非文化有民主積極性(例如襲警、扔燃燒彈這種美式正常遊行),不然知道這些破事與自己並無意義。
還好我本來就是不發文也不會去關注別人生活的人,所以有時候FB看到別人po 一些穿美美或是出國旅遊的照片或文章,我反而看了覺得很開心,而不是嫉妒別人,因為我關注的是我自己,而且是現實的自己,而不像有些人只活在虛擬世界期待受到別人的關注,這樣只會永無止境跟別人做比較,過著不踏實的生活
我也是,FB不po文然後也幾乎看不到朋友po文,因為喜歡看的東西太多,都看不到朋友😆😀
10:20 片尾的陰謀論:很認同!在處處陷阱的世界,能獨立思考很重要🌟
.
感謝Vincent分享,今天也在思考「讚數」這件事 。
以前也會受「讚數」影響,有一陣子不太會拿捏ig的使用,發文前會顧慮太多😂
後來看開了,ig其實就只是一個社交工具,重點不是這些社交app
而是自己的想法~
學會把ig和自己心事分開處理,
真正的心事我會在家手寫日記(罵得多難聽、講得多好聽都沒關係?XD)主要寫日記才是真正能幫我梳理想法的方法。至於能分享的我內容我就還是會隨心所欲的分享
我也不在乎幾人看,反正我也看不完所有人的😂
兩年前開始不用臉書IG 之後真的快樂非常多
謝謝Vincent,自從不用IG之後心情平靜許多也不會患得患失
嗯這個說的真好,真的沒在用社群軟體後,身心健康多了,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這篇文章的標題真的讓我深有同感,這世代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卻又沒福氣。幸福是說他們生長在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光鮮亮麗的社會;沒福氣是說他們生錯了年代,這個年代的政府課綱亂改,不教導他們應懂的中華傳統文化,四維八德也不見了,不學無術只學會了偷拐搶騙,這是社會亂象的主因。可憐的世代更適合他們。
所以我幾年前就關閉個人帳號。 現在我一年旅行幾次 吃好住好,也不需要po上網讓人知道。大家不要互相傷害😂 過好自己生活就好了。
如果出國 決不讓任何人知道
今年25歲,我記得十幾年前認真經營無名小站,後來這個沒落後,FB興起,一開始也很認真經營,大概可以100多讚,在那時期其實不錯了,因為那時期才14、15歲,還是一個不太敢太過肯定自己的年齡,結果後來剛好有段戀情談一談沒結果,我從那時起就不再經營臉書,就是覺得不會真正喜歡你的,再怎麼認真經營都一樣,會喜歡妳的就是會在妳身邊好好經營你們彼此的生活。 而現在臉書愈來愈沒落,就覺得好險16歲那時就沒什麼再經營了。
過曝世代
某種程度上也是...
自我迷茫的世代
虛偽衝突的世代
真是很有用的一篇,非常感謝,我要跟好友分享,讓她更了解她的孩子。
網路的好處就在這😊
開頭那吵架的例子真的深有同感....
也不見得要有衝突,想孤立一個人時就能這樣搞了,被排擠的人連被邊緣都發現不了
不用社群媒體快10年了,如果有想分享的也只會傳給少數幾個要好的朋而已。多了很多時間專注在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上🙂
我也是,確實如此!
每次看文森的影片內心都能得到撫慰,解決迷思和困惑❤。
完全認同,所以現在10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去看身心科,因為每天都處在到處焦慮的環境中
有時候用ig只是想為生活留下一點痕跡,留個記念,就像是一本電子的記錄簿一樣,有天離開這世界後仍然能為身邊內心有自己的人留個念想😜
也是我知識的來源之一,但我都會不停提醒自己不要觀看短片,因為短片都會很影響自己的大腦吸收,而且大多數都是沒有知識點和內容的。
社群影響真的滲入很大,
說明得很精闢透徹!非常有同感
這世界的價值觀很容易被社群讚數給影響了😢
累😮💨
自從我刪掉ig 我也覺得自己過的還不錯 不比較以後 真的會幸福很多❤
我從現實到網路世界,徹頭徹尾都是邊緣人,因為這些經歷,我內心已經養成管他們這麼多的想法。
別人動態出國,換工作賺大錢,裝潢新屋等等,反正有興趣的內容一樣照看,興致沒了自然會停下,比較焦慮是自己想像出來困擾自己的東西,也不用特別刪除臉書或IG。
我既能夠充實自己,也能瀏覽別人的生活,所以重點是自知自制。
風光的東西才會想展現出來
社交平台很多營造出來的假象
評價在自己
過好自己的生活比較重要
陪著孩子使用網路多關心
認同
想像比現實更痛苦 感觸好深😢
父母陪伴小孩使用網路、社群媒體 這個觀點第一次聽到~覺得很不錯 幫助小孩建立好心態很重要呀
還好我作為FB世代的人沒有去轉到IG這玩意,現在連FB也沒在用,先不說我沒朋友外,我也不認為IG會帶給我生活快樂
我一直獨自一人生活著,沒有這些煩惱,每天就是工作和做喜歡的事,快樂的很,我只能說,不愧是我😁😁
今年開始我也減少了使用手機的時間,只在必要跟看動漫時使用,頂多再看個YT…沒了。
就發現…我一天能用的時間根本超多,但是過去都花在接收FB、IG的「無用資訊」上,覺得有夠沒營養…
現在我把時間拿來做些對自己有意義的事(運動、學外文、閱讀文學作品…),一整天下來接收到的資訊比以前少很多,但是生活反而感覺更加充實。
真的很懷念手機沒有網路、沒有應用程式的年代。☺
在電腦上按下離線就真的離線了,專心做不須網路就可完成的事。😇
你可以關掉WiFi
@@wangbochieh5255 哈哈,那是不一樣的。
現在能隨時關,也能隨時開。
至少離開電腦桌 不會一直被LINE來LINE去^^
一陣子沒有看這個頻道,怎麼覺得說書的方式好像改變了 也是不錯啦😊
我覺得這集很讚!講到很多點我都深有同感~🥹😌
我自己po文時會開始有比較誰按讚比較多 我都會安慰說“那是因為我粉絲基數比較少啦” 還有“我三分之一的粉絲按讚但他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按讚 我還行吧”
但我ig現在充斥的一堆貓貓跟梗圖來滿足我的心靈
粉絲有自己的人生,不然可以雇用機器人(不是開玩笑,能讓自己開心就好
很多網站(當然非指全部)的瀏覽都是往下拉的,其弊害如下:
1、不僅僅有如捷運/區間車站站停,都要慢慢跑出來
2、只要一個重新整理或當機就需要從頭再拉,徒增時間
3、容易消耗大量裝置資源
.
雖然說分頁瀏覽(如10則留言一頁)也有利弊就是了
是好是壞只是取決於觀點與角度 如果連自己的心都控制不到 無論哪個年代都注定了是失敗的
文森舉的例子都非常貼近生活,非常感謝分享!
但覺得還是看自己所屬的群體
我自己周遭就是只是正常分享生活而已比
不過我也認同現在網路環境真的不是很健康就是了
一堆奇奇怪怪的東西 真的超憨
覺得原因是過去會使用網路的
我覺得都差不多一個同溫層
現在網路門檻太低已經是每人的必需品
用的人越多會出現的各種怪事就更多
我因為家人工作類型的原因算是蠻早就開始使用網路
大概4、5歲
2005年左右
都在玩魔獸世界跟need for speed CS1.6😂
真的很懷念那個時期的網路世界
當時也有透過網路認識到人
真的覺得那時的環境真的比較純粹
大家很認真的在討論一些事
不管是遊戲也好生活也罷
現在資訊太好獲取以及在網路上太簡單就可以和人交流反而讓我覺得有奇怪的感覺
很有趣的影片😊
雖然
我的世界
從來沒有出現過
臉書還有IG這種東西!
培養內心強大、心理素質的能力
文森你好棒!
社交軟體po高興的,根本不會去特別關注誰,反而都是看購物和ㄧ些新鮮話題圖片推薦,覺得很開心,很容易忘記時間ㄧ直滑
這部份真得很值得自省跟思考
幸好當個自邊人時便知道這種問題,依賴他人對他人目光的索取,短期建立信心來說很好
但是如果變成長期便是嚴重的毒藥,好像少了他人就甚麼都做不到一樣
所以要有對自己實力與環境的認知,再來是了解虛榮心的意義與背後,這真的需要嗎 對自己有幫助嗎 為什麼要在意?
雖然我是用更暴力的解法 "傲慢" 但是不自大,他人的意見如果沒有幫助那就是不重要 只要結果好就好過程能夠複製就行 偏門的解法也是解法
這影片太貼切了!!!
我的人生格言「人活著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羨慕,而是別人發自內心的認同與尊敬」,不要想著帶給別人痛苦而是帶給別人智慧與利益
那些社群存在真的多餘😊 我也變得越來越不想用 腦子變得清晰 開心
本來就用來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卻把心的距離拉得更遠
社群軟體和短影音帶來的充實度完全不如看一本書。真實的感受自己的生活快樂多了
回到了動畫影片,開心
吵架的部分,太貼切了,早在無名小站即時通的時代就這樣了XD
當你凝望深淵,深淵也凝望著你。
其實網路的世界 久了 會變成互相傷害的比較....我覺得看看跟學會沒依賴比較快一點 但我看很難很難
住得好很有錢很愛現的但快不快樂 我覺得更重要了...對吧?總之沒必要活在別人的時間 世界 自己活得好好的比較重要點
求一整首🤩
我不看社群快10年了,刷手機都是看YT廢片或學習知識,雖然頗與世隔絕,但對我來說這樣的生活舒服多了
原來文森也有這麼可愛的過去(偷笑)
哀居的陰謀論我也相信😂
很有道理
我都不看臉書 也不看別人的IG限時貼文 我都發自己的 發完就關掉 當作日記
加1 很想有功能是一打開都不要看到一個人的照片 每次直接忽略 趕緊放自己照片 然後關掉 當作紀錄生活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我反而用RUclips看影片的時間比較多😔 成癮
我以為最大陰謀論是,社群媒體讓大眾追求財富,改變自我。忽略世上有人受苦受難,也忽略階級固化,就不會想做社會運動推翻。
關心你認為重要的人的現況,是純粹出自於關心。生活是自己的,沒必要活給別人看⁉️
超級真實 而且開頭舉的例子就曾經在我們班上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