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群人裡面的照亮者還是削弱者?|《深刻認識一個人》|文森說書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4 фев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96

  • @veronica8180
    @veronica818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27

    過去的35年都在照亮別人,卻沒有人願意同樣照亮我,所以35以後開始照亮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我卻變得更幸福、更強大了。不一定所有人都會有一樣的情況,但我是如此。

    • @Vayy
      @Vayy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我比你晚5年才模糊意識到這件事。一起加油🤍

    • @曌-z9o
      @曌-z9o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要照亮願意懂感恩和回饋的人,才有用

    • @O_Oy404
      @O_Oy40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內求而外放,先向內穩定自己,才能照亮別人,才能當不滅的光。

    • @chiayuchung
      @chiayuchung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因為你早已不需要別人來照亮你了❤!自身已經很強大了

    • @user-iamateacher
      @user-iamateacher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

  • @derrick8634
    @derrick863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0

    試著讓自己成為一個照亮者當然是好事,但我不傾向認為照亮者能吸引照亮者,有時候正因為你是照亮者或能主動關心並給出良好回饋的人,周圍反而就全都是一些饞食掉你的能量的人。
    在成年以前我遭遇了不少生命中的變故,以至於常常日思夜想各種生命與人生的事情,思想上已經過度超齡,而不知不覺間就有很多人和我聊過他們的問題。直到我活到26歲的時候,累計已經有4個人曾經跟我說過認識我以及和我對談,改變了他們的人生這種評語;但當我自己身陷在人生中難以翻身的低谷裡面時,沒有半個人能夠給予我任何有意義的光明。

    • @TYYen-kp4vu
      @TYYen-kp4vu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照亮者本來就少

    • @世美呂
      @世美呂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3

      因為你是照亮者,卻沒有遇到比你能量更高的照亮者

    • @morality1004
      @morality100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0

      非常同意😢 削弱者只有在想汲取能量時才會來想到這樣的照亮者,我覺得根本就是一種情緒上的寄生

    • @mmm1238321
      @mmm123832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1

      謝謝你分享自己的低谷,祈禱你找到照亮者

    • @user-goooddetama
      @user-goooddetama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這樣要學會斷捨離,相比於分享喜事,有些人只會在吐苦水的時候才想到你,這種更累人。不過別急著下定論,有些人可能平時不善於言論,但偏偏跟你頻率對上,會"看似"單方面的對你瘋狂輸出,之後再碰面時他反而會主動請喝飲料,畢竟這是他的表達方式(用行動),像我曾對他說一句,之前的受過的傷一直沒好,好麻煩,結過下次碰面時他就帶上他家的藥與藥方來給我,順道問了我受傷多久跟怎麼受傷的。當然有時候是我們不太會自己表達自己的困境(也可能是不好意思),試著把困擾著的問題濃縮成簡短幾句,或找個對的人,對的時間跟他說,我現在遇到xx問題,你能聽我說完嗎?。建議要認識人還是擴大生活圈,而且是以非工性質的比較好。像是參與某些大型社區活動或是報名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程(當然也可以選則教會,但真的要慎選)合則可私下再連絡,不合則見面打哈哈即可。能量不足以成為照亮者時,照亮者也不是這麼好找,那就平時多注意可以互相的人吧,共勉之。
      目前遇到最會傾聽人心聲的,是教會的人,會不顧感受推人入水坑的,同樣是信奉耶穌的信徒(不同人)。本身並沒有信奉任何宗教,只是生活中認識的人,一個用包容跟理解,另一個用死纏爛打的狂熱來拉人入教。只能說自己當時識人不清(到現在還是跌跌撞撞的)。

  • @arusun7509
    @arusun750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92

    遇到照亮者要把握,互相照亮才能讓彼此更好
    如果只是照亮別人而內耗,那還是遠離吧,寧願把光留給更值得的人😤

    • @曌-z9o
      @曌-z9o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超級認同,要互相照亮才行

    • @nmslcc
      @nmslcc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如果削弱你的人是你的家人,我就看你如何解題

    • @兔-p4j
      @兔-p4j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nmslcc 我自己父母就是,我的解決方法就是大學離家越遠越好,久久打電話時只談他們的狀況自己的草草帶過

  • @shuttonliu6467
    @shuttonliu646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1

    我看了幾遍影片,列出我學到的重點:
    1. 我們要去充分聆聽他人在表達什麼,而不急著打斷他人,將自己的見解加諸在他人身上,即便對方有講到一些小瑕疵或你不認同的點。
    2. 在聆聽時,也不急著思考等等要問甚麼,會沒辦法專心聽(我本人也會這樣做,但不是因為尷尬的那幾秒,而是不先記起來,我會忘記要問什麼,所以希望有其他方法代替)。
    3. 不要在聆聽他人抒發情緒時,告知解法,對方有能力判斷,有需要會向你求助。
    4. 不要在他人抒發情緒時,進行攀比的行為,無法讓對方情緒得以釋放
    5. 用心傾聽他人,能放下自己的自以為是
    接下來要開始辯論了
    有時看文森的影片時,在講某東西時,會安插當下其實不重要的例子或是概念,導致話題突然被分散了,像是什麼是照亮者的定義。先整理一下兩者,在 4:33、 5:48 、 13:03 ,
    削弱者就是
    1. 把他人當成可利用的資源
    2. 覺得自己可以用最客觀的方式看待資訊
    3. 何必花時間了解他人
    4. 重點區別:聊天目的是把自己想法說給大家聽(我認為可以加上“無視他人想法”)
    而照亮者是
    1. 會對他人產生真正的好奇心
    2. 比起自己想法,優先聆聽他人意見,再進行分享
    3. 基於好奇心,照亮者願意先踏出第一步,去和人接觸相處(插話一下,這裡提這就很分散,後面還接到如何開啟對話的技巧,話題直接發散,可以統整成像是“如何成為照亮者”)
    4. 重點區別:聊天目的是了解另一個人
    接下來是我的看法,我認為對於削弱者的定義被第一點分散了,導致削弱者的形象扭曲成十分可怕,我想用課題分離講削弱者和照亮者,破壞第一點,文森也有提到,點亮者是因為自己真的想了解他人想法,所以才進行對話,那點亮者的利益就是能了解他人的所思所想,甚至為了此目的,還會主動找人開啟話題,所以點亮者也有將”把他人當成可利用的資源”的特質。但這也不算是壞事,因為人和人交際本來就是互利互惠的,若是沒有收穫,那自然不會走得長久。
    至於 11:05 的高階技巧,我認為那就是情商很高的削弱者,在知道對方在講什麼的情況下,依自己的想法進行指導棋,那當然對話會很舒服
    13:10 好的聆聽者也不代表就有好的聆聽者願意去傾聽他們說話,依課題分離去想就知道了。即便不以課題分離,今天好的聆聽者結交的朋友難道就是好的聆聽者?很明顯不是

    • @lian-cheng9998
      @lian-cheng999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會不會聆聽者只是來收集八卦資訊,然後為自己所用😂

    • @mmm1238321
      @mmm123832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謝謝你整理的重點,請問課題分離是什麼意思呢?
      是說用有無a特質來區分甲乙,但課題分離後會發現,其實甲乙雙方都有a特質的意思嗎?

    • @kokomi0102
      @kokomi010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謝謝你分享的意見
      我想提供一些身為照亮者的一些想法
      首先,照亮者並非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而去想要嘗試理解跟同理他人,因為你很懂別人並不代表你一定能獲得什麼利益,有時候看的太清楚反而自己會想遠離。照亮者理解他人是為了讓整個對話都能有益處,比如想講的人能抒發情緒並且得到比起跟非照亮者的人聊天來的更加舒服愉快的體驗,而照亮者能從別人的故事得到經驗跟啟發,同時判斷現在這個人適不適合我繼續照亮他。
      其他論點我覺得就是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都是很不錯的想法跟觀念。

    • @純純-t4u
      @純純-t4u Месяц назад

      因為你認真看待這影片,並表達個人觀點,不論意見是否有不同,對作者來說,也是一種照亮者。在我看來,是每個人其實存在著盲點,有時你認為很難的問題,在別人眼裡輕而易舉,並不是你能力真的不足以處理,而是沒看見問題的核心,無法針對問題去解決,就算是削弱者,能夠幫助你發現問題,或看見不同的觀點,對彼此來說,也是一種進步。至於那些自以為是的,就直接放生了,生命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不是用來照亮豬隊友的🤣

  • @chuanchuan8384
    @chuanchuan838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8

    這影片提醒我的是,如何好好用心的與他人對話,用自己想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人。謝謝你做這個影片!

    • @ElenaLee-y1o
      @ElenaLee-y1o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真的,我也嚇到原來自己是削弱者😢😮😅

  • @小影-w5w
    @小影-w5w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2

    我願意照亮他人,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受傷讓我開始畏懼,不是每個人都值得被照亮,珍惜身邊的光芒,請不要傷害那曙光:)

  • @similis_5526
    @similis_552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0

    如果照亮者遇不到其他的照亮者,
    那對於它自身的心理狀態會傷害非常大。
    書裡寫的那些技巧都是跟心理諮商等級的,
    而照亮者給了對方這類等級的"服務"時,
    對方有沒有辦法用同樣方式會饋都是未知數。
    而這樣一來就會形成惡性循環並產生集體沉淪,
    不是不希望世界變好,而是我真的會累。

    • @puikiwong97
      @puikiwong9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真的 身同感受 :')

    • @blackbrother6775
      @blackbrother6775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照亮者因為有對別人的好奇心,所以心靈是很敏感的
      如果在談話中,對方對自己沒有用同樣方式回饋,照亮者一定能夠感受到
      我想說的是身為照亮者也要時刻覺察自己的感受,如覺得對談不舒服,就應該想辦法中止離開而不是讓它繼續下去
      如果因為不好意思或其它原因硬要繼續進行對話,照亮者是會累壞的
      一個心靈健康的照亮者,是不會無差別地發光的,不過他們會走出第一步
      只要情況不對,照亮者最好就把光線收回,令自己回歸舒適的狀態
      照亮者應該是偏少數
      所以在人群中慢慢找也是合理的吧
      能不能遇上就靠緣份了

    • @lochun8296
      @lochun829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完全認同😢

  • @弓-12
    @弓-1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7

    削弱者很像是自戀型人格,我目前主管是這種類型,很難溝通,這種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只想要別人崇拜他、關注她,但是又不想認真聽別人要表達甚麼。
    這邊講的如何當個照亮者,跟心理師的養成過程非常相似的。培養對別人的好奇心、不批判不直接給建議、以當事人為中心、同理心、傾聽、啟發他人去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這些都很重要,但這也是逆著我們平常聊天的習慣的,所以要不斷的練習。

    • @nonameperson13579
      @nonameperson13579 Месяц назад

      我本身念心理諮商,但我已經很清楚,這個世界的照亮者太稀少,而且就算有照亮者存在也沒有用,基本上心理師、社工,就是此類角色,但世界有正向改善嗎,沒有,因為資本主義的世界製造出來的問題,是整體結構的問題,只有用資本主義的方式改善整體結構才有用,如果資源沒有被少數權力龍頭壟斷,資源足夠,90%的問題都能被解決,自然也就不需要照亮者

  • @a8888036
    @a888803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聽到課堂介紹家人的這部分。想起今天若要我介紹我生活中常見的朋友、親戚等
    我說的出來的可能都是它們的工作內容,薪資,生活狀況等等那些片面、現實成面的事。
    發覺到我時常在社交中,都是在關注自己和關注別人怎麼對我。而不是用心在了解對方😂

  • @elsonchen1150
    @elsonchen115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8

    幫助了他人但在你有需要時,曾受你幫助的人大多也不太會理你,還是先把自己顧好就好了,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再拿一部分出來就好了。
    曾經的我也是常幫忙同事、朋友,現在就是先顧好自己再說了,如果不會為難到自己或造成自己困擾再去幫忙他人。

  • @stacy6634s
    @stacy6634s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7

    太理想化了
    一直照亮別人 不代表別人也願意照亮他

    • @oenter007
      @oenter00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7

      我覺得喇...照亮別人的目的不一定是希望別人也照亮自己,沒有那麼等價交換。

    • @cheakimlong6079
      @cheakimlong607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就像勤奋的人帮忙懒惰的人一样,当需要懒惰的人帮忙的时候,他们总是很忙,也懒得去了解别人。

    • @stacy6634s
      @stacy6634s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oenter007 說得很容易 你總是在遇到單方面消耗你的人 沒有任何人願意跟你互相 再來說沒那麼等價交換吧

    • @mmm1238321
      @mmm123832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可能這世界真的病了,照亮者太稀少了,謝謝你的分享

    • @cheakimlong6079
      @cheakimlong607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oenter007 有些人只想利用你,消耗你,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面没有“照亮别人”这个词。

  • @月-r5t
    @月-r5t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我是削弱者
    之前在別人跟我說心事的時候,我都不自覺地以「我」為重心在回覆他,甚至還會比較,也是別人跟我反應了才知道這樣做很討厭
    長到快三十歲了才知道聽別人說話時可以藉由詢問更多細節讓對方說清楚,來把框架放回對方身上~
    謝謝文森做這期影片!

    • @jamylee2033
      @jamylee203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你好有勇氣與反思!我看一堆人只說自己是照亮者或是曾是照亮者,看到第一篇說自己是削弱者。

    • @cecelia6529
      @cecelia652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同樓上,你很棒捏,覺得有勇氣反思的人會慢慢成長成自己喜歡、他人也接納的樣子,只是需要一點時間,慢慢來~

  • @iamweakman
    @iamweakman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6

    身為一位照亮者,身邊朋友幾乎都是削弱者真的滿心累的。

    • @奏尼
      @奏尼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辛苦了,給你一個擁抱🤗

    • @裸體的貓
      @裸體的貓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換朋友

    • @jane199141
      @jane199141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辛苦了 😢

    • @shihchitsai392
      @shihchitsai392 Месяц назад

      這代表⋯你要去找照亮者幫你走出來😆

  • @股神星巴克
    @股神星巴克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0

    照亮者就是犧牲自己
    讓身邊的人在你面前可以當負能量輸出者
    最後自己變憂鬱症時
    那些人根本不會聽你訴苦
    反而還覺得你面具掉了
    所以適當的自私還是很重要的
    把自己當一回事
    別人也會顧及你的看法
    讓自私的人也能培養一部分傾聽者的思維

    • @blackbrother6775
      @blackbrother6775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照亮者也要顧及自己的感受
      一段令自己不舒服的對話,再進行下去都沒意思

    • @shihchitsai392
      @shihchitsai392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Omg正在經歷中

  • @mythekevin
    @mythekevin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乾貨 好內容👍👍

  • @AndroKK_i
    @AndroKK_i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1

    04:53 「插嘴聊自己的事」我深刻體會
    我發現很少人會願意聽別人講話
    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藉由「別人的話題」聊「自己」
    比方說:
    A:「我那天遇到一個怪人一定要坐在我旁邊」
    B:「對啊!我上次坐捷運也遇到這樣的人」
    A:「但我遇到那個比較噁耶⋯一直湊過來」
    B:「我遇到的那個更噁」
    兩個人聊的是完全是不同的經驗
    雖然貌似有共同話題 但完全只有在聊自己 完全沒有要搭理對方
    而這種「永遠聊回自己」的互動模式已經變成主流 讓願意傾聽別人的人變得非常疲憊 即使想要主動聊自己的感受 對方仍然不聽 一味聊回自己的經驗想法
    最後「照亮者」很有可能只是變成他人的「心聲垃圾桶」而已

    • @missagie-z7q
      @missagie-z7q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我慢慢(抱歉!自覺真的一個緩慢的過程)警覚到自己是這樣的人,但即使已經一次又一次提醒自己但改變真的很難!努力中⋯

    • @lochun8296
      @lochun829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最近就慢慢疏遠這種朋友了…

  • @tracew8155
    @tracew8155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4

    照亮者心態要很強,另外一群朋友要輪流當照亮者,不然對着長期削弱者我還真不想當那些人的照亮者

  • @anndu2008
    @anndu200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我年輕的時候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常常說錯話、說話傷到別人而不自知。
    後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我開始會換位思考,並且學會溫柔對待他人,並且在他人犯錯時理解他、並且站在客觀處聆聽。
    結果莫名其妙我發現好多人失落時很愛找我😂
    以前年輕時朋友很多,但我自知自己人緣不太好、不是中心人物。
    現在朋友很少,是我刻意斷捨離的結果,倒不是不交朋友,而是斷開有毒的關係,久了,那些有毒的人會離開我,磁場相近的人會靠近我。
    而且我甚至非常容易與不認識的人攀談、成為好友,並且還保有一些讓人舒適的邊界感,我真不知道這能力是如何而來的😂
    是長年閱讀累積的智慧?是生活的淬煉?是經歷過人生起伏後的換位思考?
    我想應該都有吧!🙂

  • @DARKLANE923
    @DARKLANE923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3

    我是照亮者,但我發現大家都只想講話,不想聽別人說話。久而久之太累了,0社交對我輕鬆多了

    • @Morpheus-z1c
      @Morpheus-z1c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我也是。

    • @bws8495cc
      @bws8495cc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真的

    • @JeusAlprime108
      @JeusAlprime10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我也曾是,but no more。

    • @kaoruyoshihito8683
      @kaoruyoshihito868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也是,寧可安靜的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 @lochun8296
      @lochun829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也是0社交…

  • @joliu3612
    @joliu361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文森講的很棒,我最喜歡最後南西短短的故事,讓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真的一瞬間感動到哭了,謝謝文森,希望你能持續推出新的影片

  • @晴-z4i
    @晴-z4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2

    我可以獨處也可以熱鬧,因為我一直讓自己不斷充電,有時侯覺得一直社交去當照亮者有點疲憊,我遇到許多削弱者只在乎自己感受,他們只希望自己被很多人注意到,我聆聽跟鼓勵到有點累,我最近希望自己工作完,只想選擇值得被照亮的人相處,要不然我寧願獨處。

  • @winsun0408
    @winsun0408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1.話題輕鬆小問題開始
    2.別糾正
    3.忍受停頓
    4.助產士模式
    5.把框架放在對方身上,引導對方
    聊天的目的 放在傾聽&了解對方
    我們在用自己的經歷解讀眼前的世界....... 身有感受!!

  • @小米-d9e
    @小米-d9e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文森分享自己爸爸的小故事很暖心
    最後南西的故事很感人❤❤❤

  • @Gracer-e1o
    @Gracer-e1o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3

    我在大部分社交情況是削弱者,大部分社交對我來說沒有意義,也不喜歡去社交,社交對我來說只是增加可挪用的人力資源,和取得資訊的來源。有人主動過來聊天反而會給我很大的壓力,生怕我提供的東西不符合他們所期待的,最後以為你是是來做諮詢,結過只是單純來抱怨。除非是戀人或崇拜的對象,才會成為照亮者。

    • @shuttonliu6467
      @shuttonliu646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8

      認同,過度的社交也不代表自己就能學到什麼,有時反而只是白白消耗自己的心力

    • @瑞瑞賣鬧
      @瑞瑞賣鬧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認同+1

    • @wanyinglim9659
      @wanyinglim965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3

      把精力留給對的人也很重要☀️

    • @安然-w2q
      @安然-w2q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1,有能力當照亮者,也要適當選擇人

    • @st.lavender4026
      @st.lavender402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認同🎉

  • @毛朋友出任務
    @毛朋友出任務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7

    ❤我很幸運 我自己是照亮者,周遭的人也都是❤

  • @ChingsTravelVlog
    @ChingsTravelVlog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生活有點卡住時剛好跑出這部片,覺得有所啟發!謝謝文森👍

  • @lucia_0902
    @lucia_090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赫然發現自己有點像照亮者,說話技巧也有一些類似。身邊朋友很常跟我聊他的困難,一開始因為想確認細節,會向對方提很多問題,確實提問過程中對方會有新的想法或發現盲點,激盪出思考的火花,對方也會因此在心情上釋懷。其實我從來就沒有想要幫對方解決問題本身,因為很多和人相關的問題是很複雜和長久積累造成的,只是好奇心(好奇對方的想法)和喜歡這種互相討論激盪出的火花的感覺,我自己也從討論過程中學到很多所以我很喜歡兩個人思考的過程。雖然我朋友不多但都蠻長久的,很常跟人聊到很深很心裡話的話題,然後我很喜歡獨處和思考。

  • @JT-yi9hu
    @JT-yi9hu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我们不是用眼睛在看世界
    而是用自己这一生的所有经历在解读眼前的每一刻
    赞同 很有同感

  • @VandaatToronto
    @VandaatToronto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謝謝文森!😊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不客氣喔,也很謝謝你的支持!

  • @O_Oy404
    @O_Oy40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要照亮別人之前,請先讓自己穩定和平靜,先內求在外放,如果內心足夠安穩平靜的人,是不會對任何事物有所求,也不會讓任何人事物干擾自己,這樣才能發散能量,才能真實的照亮別人。
    不會因為別人沒有回饋,而感到沮喪或是不滿,也不會因為別人的無理感到憤怒悲傷。要像一個觀察者、聆聽者,人在三界內,不在五行中。

  • @林蝦蝦-b7s
    @林蝦蝦-b7s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追蹤文森好多年 第一次留言
    雖然自認為自己算是個健談的人
    但還是從這個影片當中看到很多值得反思和學習的觀點
    製作這麼長的影片費時
    又要冒著可能流量不好的風險
    真的辛苦你了!
    但這部影片想傳達的觀點真的很棒
    也是現代社會人很值得關注的議題
    希望你可以持續製作相關類型的影片
    謝謝你

  • @Doris-tl9vp
    @Doris-tl9vp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一直能從文森的影片中,感到很用心之外,還有文森個人溫柔特質的這一面,以及希望大家生活中也能更好的良善,謝謝❤
    影片最後提到父母這一塊,我覺得可以理解他們成長經歷下的價值觀很棒,是個不為難自己也不為難他們的跳脫自我框架的思路。
    這裏想分享的是,我覺得理解後,也可以提供自己不同觀點的想法,以尊重他們的方式,讓他們參考做選擇。(當然還是多少期待他們會認同與執行🤣)
    有新思維的流入,就有觀念或視角轉化的可能。
    不強求結果,但至少為自己認為的好,做了一些努力😆

  • @matchalover08
    @matchalover0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我曾经是个照亮者,但是随着社会的冷漠风气和个人专注,我也变得没有想了解别人的好奇心。最近有在进步,会主动开启话题,即使别人也不太愿意说话

  • @ch24011
    @ch2401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身為高敏族群,我既是削弱者也是照亮者,因為這樣才不會發瘋,懂的都懂。

  • @equporn
    @equporn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如果一個照亮者想要傾吐心聲,那也只有另一個照亮者會接納他
    削弱者大多數都懶得聽他人訴說,哪怕這個人是平常當他垃圾桶的好朋友

  • @kahei0926-b3x
    @kahei0926-b3x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8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照亮者,別人是怎樣的,對不對我好,是不是削弱者
    i dont fucking care
    不論是照亮還是削弱,做喜歡的自己吧
    因為我喜歡見到身邊的人快樂,才想成為照亮者
    不用想太多,別人總不會跟自己一樣
    所以做自己喜歡的,或喜歡的自己就可以了
    如果我幫了一個削弱者而反被咬,沒問題的,因為我滿足了,因為我應該做的事情做了,我也不太管你給我的feedback

    • @裸體的貓
      @裸體的貓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好喔!😂

    • @JeusAlprime108
      @JeusAlprime10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说得很对,唯有一点需要警惕而已,就是自己的照亮是否会造成对方的负担与困扰,不太管对方的feedback很容易会从自以为的照亮者成为对方眼里的削弱者,除此以外,你说的确实很对。

    • @kahei0926-b3x
      @kahei0926-b3x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JeusAlprime108 是的,我們也要理性思考,自己做的事,是真是在好事還是在做壞事
      每個幫助別人的人也要想這個問題吧

    • @JeusAlprime108
      @JeusAlprime10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kahei0926-b3x 是啊,毕竟一种米养百种人。有的人可能是比较害羞不好意思求助的,则很需要主动型的照亮者。然而也有那种从小家里环境贫困长期求助于他人而成长的,长大后难免会对别人的热情帮助产生出一丝被施舍的不好回忆,毕竟自己可能是吃了很多苦才自强自立起来的,难免会敏感一些。更有一些社区里热心大妈照亮者总爱撮合他人,而完全不考虑对方的性取向可能不方便公开,亦或是对方有什么不方便对照亮者公开的隐私,例如大妈所想介绍的对象跟自己本是很分手分得很难堪的前任之类的情况,很容易让大妈们好心做了坏事。因此当照亮者想刻意去照亮他人时,并非是那么简单的学问。

    • @blackbrother6775
      @blackbrother6775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JeusAlprime108 嗯嗯,照亮者本身就是會在意對方的feedback所以他才是照亮者,只要開始無視就已經不是了
      照亮者並不是當你是一個照亮者時就永遠都是,只要有一刻走偏了,那個當下你就成為了削弱者
      這種狀態是會不斷轉變的,大家都應該時刻覺察自己

  • @linglingling6340
    @linglingling634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很深刻的點醒,期待自己也能更溫柔的對待別人,感謝製作此影片。

  • @as25121406
    @as2512140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謝謝!

  • @兒童知識頻道Brilliantkid
    @兒童知識頻道Brilliantkid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是不是還有一種獨善其身的人? 不想照亮別人也不想削弱別人的旁觀者!

  • @股神星巴克
    @股神星巴克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忍受是內耗
    最根本的解決就是要接受一切

  • @Branch977
    @Branch977 Месяц назад

    以前我也非常喜欢听知识类的节目,为什么二十年后才听到这种有用的东西。

  • @WalkerChuang
    @WalkerChuang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是一個愛旅行的人,搭機前總是下載你的podcast來聽,因為我不愛閱讀所以用聽的
    今天落地後特別來留言跟你說聲
    謝謝你,帶我讀了很多很棒的書🎉

  • @calvinting8327
    @calvinting8327 Месяц назад

    很棒的影片,有時候適當時機的陪伴及傾聽,往往能拯救一個人,已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 @bacconbear
    @bacconbear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5

    我覺得不是所有聆聽者的朋友會越來越多ㄟ
    這裡好像把這些朋友的性質模糊了,聆聽者也很容易吸引很多削弱者
    然後聆聽者自己也逐漸沒有發言權吧
    相處是互相ㄉ
    我覺得這些是要給削弱者聽ㄉ
    幾乎不太可能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有諮商師那種等級的願意聆聽的品質,不然諮商師不會收費那麼高😅

  • @yunting0620
    @yunting062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

    沒有很喜歡這種二分的標題,雖然知道這樣好理解也好標籤(別人/自己/環境)🥲
    覺得適度去看看自己怎麼對待別人(特別是生活最常接觸的幾個人)很重要,有時候脈絡背景我沒辦法做到把自己的光發散出去(適合的發問)也沒關係的~

  • @chinnychuang4099
    @chinnychuang409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謝謝你的分享☺️
    我收看你的影片好幾年了,我發現你說話跟配音的方式有改變,感覺很不一樣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嗨嗨,的確有點微調,但若你方便的話,可以詳細跟我說你感受到的不一樣是什麼嗎?

    • @chinnychuang4099
      @chinnychuang409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vincent_reading 我自己最近也開始在經營自己的Podcast,所以有稍微關注一下我平常就有在收聽的人的口語表達。以前Vincent感覺上比較像是說書跟介紹書的廣播模式,但是最近好像有特意使用,接近一對一聊天說話的方式,不知道這樣子的理解對嗎?☺️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chinnychuang4099 這是滿特別的陳述哈哈哈,老實說我只是想讓語調更自然一點,所以刻意不要那麼用力,因為我覺得每行每字都用力有點不那麼接近平時講話。

  • @指魚-z5b
    @指魚-z5b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常常聽到要做一個擅長傾聽者,但是第一次聽到作為照亮者(傾聽者(?))的意義,非常有趣!

  • @POPCATherine
    @POPCATherine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我現在才知道我這樣的人是‘’照亮者‘’
    但是很容易被其他人黏住一直講一直講她自己的事,其實我很困擾,因為我沒有那麼多時間照顧她們全部人的心情

    • @shihchitsai392
      @shihchitsai392 Месяц назад

      趕快假裝掉東西 轉移注意力 趕快結束對話

  • @candy_cat2444
    @candy_cat244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其實現代關於被看見的需求這件事有些過度誇張了,彷彿人一定要被別人看見才能得到幸福。
    但我覺得不是,我認為讓別人看見自己這件事,目的在於被人群接納,而歸屬於人群的目的就是藉由他者來找到或者說建立自己的價值。
    有沒有可能可以跨過讓別人看見就直接找到或建立自己的價值?
    有,就是讓自己深刻的看到自己,但這件事很困難,因為人不知為何很懼怕與自己相處,彷彿自己是多麼不堪的怪物,這其實也是孤獨感的來源之一。
    說回如何讓自己看到自己,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保持對自己狀態的覺察,有情緒生起時觀察其原因是什麼,觀察自己的思緒,久了就比較能深刻的認識到自己。
    想被別人看見這件事其實就是因為自己看不清自己,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裡,所以重點應該回歸到讓自己看到自己、與自身為友上。

    • @mmm1238321
      @mmm123832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看見你的細胞了嗎?
      你看見你的靈魂了嗎?
      你是否需要透過外物看到你的背影呢?
      我也是以自己孤單相處為主,但我看不到細胞與靈魂,所以往外找,發現回來看時,會看得更多,
      畢竟連我們自身都是不斷在變的,什麼才是自己呢?

    • @candy_cat2444
      @candy_cat244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mmm1238321 是的,確實需要與世界互動才能看到更多,但世界不是只有其他人,我否定的是現在普遍認為只有透過別人才能看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否定透過與世界互動來認識自己,相反的我認為要在與世界互動的同時,觀察自己內心的活動,來更深入的理解自己的心靈。
      被他人看見只不過是與世界互動的千千萬萬種方式之一,並不是獲得幸福與認識自已的唯一途徑,我認為真正要認識自己,正是在與世界互動後,更深刻的認識到自己與世界的聯繫,這份聯繫正是幸福的根源之一,被他人看見也是認識到這種聯繫的方法,但絕對不是唯一的方法。

  • @OORpiano鋼琴ピアノ
    @OORpiano鋼琴ピアノ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哦!!! 謝謝你花時間細心整理這本 還有那麼多分段 最近超想看這一本的!!!

  • @chuweii4762
    @chuweii476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每次聽文森說書都能得到很大的啟發,謝謝文森這麼用心的做影片❤

  • @kino7349
    @kino734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感覺想成為照亮者,
    除了同理能力、同情能力、溝通能力、情商要夠高外,
    其人生閱歷、對各領域法則的認知與觀察也要具有足夠的廣度、深度,且也有一定實踐度(因要實踐過才會知道細節)。
    否則即便有能力打開對方的心房,引導對方思考,
    但有一定機率會導出適用性、可行性或有效性不夠好的結果。

  • @耀-p5x
    @耀-p5x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真的很喜歡看文森的影片~ 內容很有深度,影片動畫製作也很用心!

  • @趙梵
    @趙梵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我是削弱者的削弱者
    哈哈哈哈哈哈😂
    因為我喜歡聆聽
    但是
    每次別人在說話時
    總有人愛插嘴盡說自己的事
    唯我獨尊的感覺
    只有自己的事才是事兒
    只有自己的話才值得聽
    於是
    我會冷冷的直接對插話者說:
    「我在問他/她,聽她/他說話」
    當下
    氣氛一定會尷尬😳
    我不怕這種尷尬😆

    • @裸體的貓
      @裸體的貓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但是得罪小人會被小人報復!

  • @MrLaurencewu
    @MrLaurencewu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最後一句話講得真好,不用多說,陪伴就好!

  • @lofisoul0369
    @lofisoul036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為什麼要區分(區別)削弱者&照亮者😊就像悟道,每個人有他們自己的『道』,我們無法干預😊因為他們正在自己的『道』上走😊而我們自己就做好自己❤️理解他人的分別性😊相信我們自己會活得更輕鬆、坦然、自在、快樂、幸福😊😊😊❤❤❤😊😊😊

    • @mmm1238321
      @mmm123832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可能道有許多種,每個人想法不同
      如果大家各行其道,不相互理解一下,
      難免有機率出現邪魔歪道,這個後果是全體人類要一起承擔的

    • @lofisoul0369
      @lofisoul036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mmm1238321 恭喜您❤️已覺醒😊悄悄跟您說😊沒有所謂的『善』 & 『惡』😊😊😊❤️❤️❤️😊😊😊如果您想知道為何,我可以再多說一點😊❤️😊

    • @mmm1238321
      @mmm123832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lofisoul0369 願聞其詳

  • @shihchitsai392
    @shihchitsai392 Месяц назад

    一個過程💝人真的比我們想像的還容易成長跟改變👏

  • @角落生物-e7y
    @角落生物-e7y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你的影片,讓這世界充滿溫暖!

  • @Azure_Gust931
    @Azure_Gust93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14:10 我家人真的是完全的削弱者,尤其是我爸,他就是完全的"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
    只要我講出什麼,他只會開始批評然後開始講自己的事,真的讓我開始很討厭這世界

    • @Azure_Gust931
      @Azure_Gust93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58 基本上亞洲教育就是這個樣子...

    • @Azure_Gust931
      @Azure_Gust93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15:32 我們好像無論多大,都還是會從別人中認識自己,身處在健康的人際關係真的很重要,如果身邊的人都在批評,就會一直覺得自己永遠都不夠好,但身邊的人會鼓勵,就可以從中知道自己的優點並渡過難關,如果我不是出生在這個有網路的時代,學習正確的價值觀,應該早就憂鬱到把自己消滅了

    • @Azure_Gust931
      @Azure_Gust93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15:45 我曾經有份工作,有個主管知道我做的偏慢,但他還是說"你是個很細心的人,不要輕易地捨棄這個特質"不論過了幾年,這句話仍然在我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地位,我真的覺得很不可思議,為什麼陪我最久的家人,講不出這些話呢?反而是外人把我點醒了

    • @mmm1238321
      @mmm123832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祝你找到照亮者,與謝謝我們面對這樣世界,還努力活著

    • @Azure_Gust931
      @Azure_Gust93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mmm1238321 謝謝你🥰

  • @林嫣-j5q
    @林嫣-j5q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個影片突破很多盲點,我覺得可以透過這些理論來改善自己的孤獨感

  • @YuhsinLin-d9i
    @YuhsinLin-d9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很喜歡您的分享 期待日後您的影片😊

  • @heyyohihat
    @heyyohihat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細微而且重要的提醒 ✨🌙

  • @DTDTT903
    @DTDTT90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49 有很多人都是這樣說話。很好的例子😂一起生寶寶❤

  • @atterb469
    @atterb46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覺得我有時是照亮者,有時是削弱者,取決於我當下的狀態跟對象是誰。當照亮者雖然很開心,但也會遇到不斷削弱的人,久而久之自己就會切換成削弱者了,所以照亮者們要適時保護自己的光~

  • @巧君張-z6u
    @巧君張-z6u День назад

    現在科技越發達,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就容易疏遠,我很喜歡中國文化家人間的連結,也喜歡歐洲國家對彼此的尊重,融合在一起應該是個適切的生活模式。😂😂❤❤

  • @Haki_094
    @Haki_09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喜歡你為我們的說書影片,每次看可以在生活中的實踐中獲得收穫,謝謝你!
    希望你的頻道能越來越好!最後也有個小小的請求是希望你在影片中引用的研究能放在資訊欄,能讓更多人看到和理解你所見到的知識。

  • @waohope
    @waohope 14 дней назад

    個人筆記
    14:47 超級重要各種誇誇一定要告訴身邊的人~
    17:00 自省

  • @tsesure3387
    @tsesure338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最後一個故事好溫暖❤

  • @史努比-o9h
    @史努比-o9h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最後這個故事好感人🥺

  • @murraygdccp
    @murraygdccp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謝謝文森,你照亮了我

  • @littlemusicianvideo
    @littlemusicianvideo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看到這部影片深深被療癒

  • @iGoodgram
    @iGoodgram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最後南西的故事好感動

  • @李庭聿-p9l
    @李庭聿-p9l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覺得這部影片好有意義哦!

  • @kickocc10k
    @kickocc10k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這影片直接清楚解釋了,我身邊遇到無奈的人事物,也一直希望能遇到照亮者,我是照亮者而且我很累

  • @a0123abcde
    @a0123abcde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哥最後面分享的好故事

  • @蔡彼得帕克
    @蔡彼得帕克 16 дней назад

    留言有很多的分享。很好的分享大家遇到的狀況,畢竟人性啊

  • @natalietang5312
    @natalietang531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謝謝文森 你是一會照亮者🩷

  • @0rexding0
    @0rexding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20
    這種方法也許要注意自己是否是發自內心的,還有使用的語氣跟態度也要小心,可能對方會覺得「我自己知道我的強項跟特質,還需要你來說?」的感覺,一種上對下的評價。

  • @uaua6555
    @uaua6555 26 дней назад

    提供另一種層面的例子,現實中我遇過一位談話時完全是影片中削弱者的人,他講話真的是太過不討喜了,很多人對他第一印象都很糟糕,但你遇到困難時,他卻是唯一一個會砸鍋賣鐵真正不求回報幫你的人,只有被他幫過的人才會喜歡他,但每次和他聊天還是忍不住會想要生氣XD。而我也遇過一個談話模式完全就是影片中照亮者的人,但他這麼做是有償的、有所求的,他記得他傾聽過你多少的話,一筆一筆記在心裡,時刻想著如何提醒你要記得還他這份人情,他的人緣確實很好,大家都很喜歡他,都說他是個好人,大概只有我覺得他很恐怖只想離得遠遠的;為什麼我會知道他實際很恐怖?因為按這影片的邏輯,他把我當照亮者來對待的,做過再恐怖的事有過再奇葩的想法都敢倒過來,然後還覺得我是世界有始以來最笨的那個人。

  • @inesy1772
    @inesy177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Vincent最後突然切洋蔥欸
    結尾小故事讓我突然聽到哽咽眼眶濕

  • @mo92788
    @mo9278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前面那段,社會對於金錢跟高分的追逐很有感,這就是明明是名校,學生自殺率卻比其他學校高很多的原因吧
    然後我自己應該算照亮者吧,跟別人聊天都會優先問他們的狀況,但是長期照亮別人,自己沒被照亮,真的很累

  • @yajie27
    @yajie27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這個世界有奇怪的現象,好的表現容易被認為是理所當然,不好的表現當作是外星人的存在;謝謝你的影片

  • @vivian4167
    @vivian416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很受用🎉謝謝您

  • @成冶
    @成冶 15 дней назад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發覺真正願意聆聽並理解自己說話的人少之又少

  • @juliaweii5352
    @juliaweii535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影片最后的小故事让我流泪了 🥲

  • @阿明-i2b
    @阿明-i2b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文森,愛你

  • @暗香晚风
    @暗香晚风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2:54这种可怕的行为--只会越来越多!!我在4年前就预感:
    由于全球大封锁,对病菌、疫苗的困惑等等,原本脆弱迷茫的人群,现在又“与世隔绝”---毫无悬念,将来抑郁、自闭、精神分裂、反社会案件... 将大面积爆发,并在全球范围!现在?您都看见了?
    还有一个当年的预感,我没有佐证现在情况如何?有心人去搜一下,那就是:
    赶快鼓励你的孩子上大学,去学眼科类专科吧!! 因为放眼世界,到处都在盯着手机和屏幕!小孩子也加入其中..... 多么美好的眼镜市场啊,商机来了.....

  • @游惠曲
    @游惠曲 15 дней назад

    聊天這件事情對我而言滿困難的,因為我的想法是很直接的:問我過年要不要包紅包,我回答了,話題就結束了…,後來看到某些聊天說法是:聊天要有來有往,我也該適時問一下讓話題接下去。
    也要經歷過人抱怨時,給予建議。然後當他後續一直重複相同抱怨,我才會明白的問:你是不是只是想發洩情緒。

  • @kayehsu5369
    @kayehsu536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剛好最近看完這本書!真的推薦!

  • @fax500
    @fax50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內耗自己跟內耗別人的差別XD

  • @yoyiteng5129
    @yoyiteng5129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很正能量
    謝謝😊

  • @βεΒο
    @βεΒο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文森的字幕都一直偷藏笑話,不知道為什麼這樣超好笑

  • @sylvicandothisallday
    @sylvicandothisallday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有點小小罪惡感,
    因為第一時間我的想法是「這世界上值得我照亮的人不多」。
    和人相處會產生內耗的話,我寧願獨處。
    但仔細一想,這樣的思維其實沒有錯,
    我們本來就可以選擇照亮的對象啊,又不是聖人。
    況且照顧好自己,才更能毫無保留的照亮那些我們在意的人。

    • @shihchitsai392
      @shihchitsai392 Месяц назад

      沒錯喔 你可以選擇你想要去照亮的對象喔

  • @tomato3347
    @tomato334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Im someone who inclined to be judgemental. This video is so enlightening, to c it like helping others to give birth to their thoughts, n understanding that all of us comments via our lens condensed from our life experience. Thanks for the great sharing

  • @Ch.雪
    @Ch.雪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禱告就是呼求上帝轉眼看顧

  • @jiangjing9
    @jiangjing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看过视频,觉得这是一本暖暖的书!希望我大多时候是个照亮者😅

  • @AIWEN_MANGO
    @AIWEN_MANGO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先愛自己吧,真的有能力有真心,再從自己身邊認識朋友開始照亮。而且那份光不是該持續性的嗎~今天照一下一個陌生人轉頭就背光了啦!或者是在外面照亮別人,回家對家人大小聲,是在哈嘍?

  • @yunglingchen5637
    @yunglingchen563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用自己一生的經驗在解讀這個世界。😢

  • @user-oy1kh9yn3q
    @user-oy1kh9yn3q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要認為自己做的一定是對的 更不要妄想看了幾本書就認為自己可以指導別人

  • @ula-h1e
    @ula-h1e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有很多朋友們都是從0到有,我是其中之一,而我還是保持節省節制,因為知足是永恆的信仰,買打折的物品或者...其實當中要有正確的觀念,我們都保持身心健康才是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