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我台中人,我也很喜歡高雄市區的街景氛圍,特別是光榮碼頭到駁二那一帶,讓我覺得高雄真的是名符其實的港都👍👍
身為高雄人背出十條路很容易 但現在才知道命名背後意涵竟如此文雅 好感動!!!而且高雄騎車習慣了,就會覺得其他縣市的道路很難騎車XD
白牌嗎高雄的道路算是數一數二對白牌機車不友善的地方呢XD
@@LogoShot0514 不會吧?我在台北騎機車才痛苦,跟汽車搶道,火車站周圍一堆單行道,根本不知道怎麼騎
@@ForrestSung +1,我剛上去台北的時候超級不習慣的
@@LogoShot0514 屁拉,我高雄人,上了台中才知道高雄的道路有多好騎
台東比高雄好騎多了,馬祖圓環不用像高雄還要等紅綠燈你沒發現其他縣市要環島都避開高雄市區的原因嗎?
林金枝太有學問了~感謝她賦予高雄路名的意義和涵養
二聖如果是取自古文的話,那應該會是周文王跟周武王,《漢書‧韋賢傳》:「成王成二聖之業,制禮作樂,功德茂盛。」文武二聖是孔子跟關公的這個說法,應該在經典上是沒有記載的。
+1我聽過的說法也是周文王、周武王。
我聽過的是孔孟二聖
順帶一提,最早的文武二聖是仲尼老師跟岳武穆2D是在清帝國時期透過一連串的操作才被尊稱為武聖
岳武穆(岳飛)從武聖被換掉的其中一個原因:岳飛征討過清帝國皇室的祖先女真人
如果是影片裡所說的採用孔子跟關公.....與其說古文典籍 我覺得更偏宗教因素
我是台北人,過去在高雄服兵役所以都居住在高雄,所以我也背得出來一到十,老實說我挺喜歡高雄的,氣候佳且民風純樸,希望高雄可以再次偉大
負債三千億應該是爬不起來了,越來越誇張的房價跟不斷上漲的物價,再加上完全沒長進的南部等級薪水我自己就是純高雄人,曾在台北工作過2年多,我只看到高雄的不斷落後而已
@@jimmytu6648 爬不起來的應該只有你自己
台湾人搞政治就好,搞什么经济,饿不死就行。
@@楊孟慈-k1d 我年薪有70萬上下,雖然不高但還是屌打南部滿街都是的低薪情況了,所以感受才明顯,懂?
嘆息
高雄人對於中博高架橋拆除很有感這條高架橋是尖峰時段的重要道路,起初知道要拆除的時候覺得感覺不妙,一定附近小條路塞到爆,但是在拆除前,站西路已經蓄勢待發,我記得中博高架才拆不到一個禮拜,一條鮮豔又好懂的站西路就開通,有一種拆禮物的新鮮感,中博橋繼續拆了不久,就全部拆完(連夜拆)才不到一個月,火車站附近的市容完全改變,有一種高雄正在變得更好的感覺(當然還有非常多較無感但重要設施必須被重視)前陣子因為選舉,高雄到現在還很常被人酸言酸語超喜歡這個影片,讓我認識到自己的城市充滿故事跟特色有激勵人心的效果!
真的越來越有感。酸民永遠都會在,那裏都會有,反正酸言酸語對建設的進展也沒有妨礙。
好是好,但是離開太久剛回來路超不熟,突然間覺得怎麼這麼難騎XD
每次看到所長介紹高雄的影片就很感動,也學到很多知識,謝謝!(看到老高梗差點笑到噴飯!)
感謝所長分享(˶‾᷄ ⁻̫ ‾᷅˵)我再補充幾個冷知識:1 在高雄市區只要右轉四次就能回到原地,不用怕迷路。2 高雄鐵道以南的棋盤式道路是配合高雄港的方位設計的,而非像後驛、北高雄一樣是照正方位。3 美術館一帶的路名以前也都是中國地名,後來配合美術館設置才統一改成「美術XX路」,不過目前仍存有一條「青海路」。4 高雄市區有一到十,五甲也有一到七:一致、二儀、三光、四海、五常、六法、七雄。
台中右轉四次能穿越到異世界(つд⊂)
我覺得第一個不是什麼冷知識欸哈哈哈 有棋牌市規劃的地方都是這樣啊😂😂😂😂這不是很正常ㄇ
目前有中國地名的路名是在高雄後驛這個地方,例如大連街,遼寧街,重慶街,天津街,哈爾濱街,吉林街,西藏街,新疆路,而在美術館則保有最後一條以中國地名為名的路就是青海路
@@exat775 西藏街好像有改名成圖博街
@@海底活風箏 沒改是加了括號並存= 西藏街(圖博街)
在鳳山五甲,還有以數字一到七命名的路,分別是一致、二儀、三光、四海、五常、六法及七雄。
聽起來跟橫向一到十一樣有典故
離鳳山五甲很近的崗山仔居民來解答一致 : 這應該不用解釋二儀 : 出自易經,和太極相關,指天與地三光 : 指日、月、星四海 : 不確定,但應該是指東、西、南、北海五常 : 仁、義、禮、智、信六法 : 憲法 · 民法 · 刑法 · 商法 · 民事訴訟法 · 刑事訴訟法七雄 : 秦、齊、燕、楚、魏、趙、韓
恩,ㄇ字型的街道,尤其七雄街(鳳山區)、瑞春街(前鎮區)共同路段,以東、西向分別二區。
長知識了
我住鳳山靠大寮對五甲完全不熟!感覺好像是原高雄市的一部分,不屬於鳳山🤣🤣🤣
以前在高雄念大學 , 超喜歡高雄又直又寬棋盤狀規劃好的道路。方向感也很好培養
這點沒錯,小時候我從不認為會有路痴這種事。長大到台中後我信了!
我土生土長高雄人,唸了興大之後發現台中的路又小又彎,還是住高雄習慣
@@bigdavis6469 跟你相反,台中人,高雄唸書,高雄的路大條騎車開車都舒服,小缺點是高雄太狹長了,從小港要去左營需花費半小時,更別說更北的行政區不過要比路小條,台南的路應該是六都裡最小條的...
@@bigdavis6469 我台中人 唸書先後在高雄 台南 桃園 住過 你說台中路小 你一定沒去過台南跟桃園 這兩個路更小 三寶更多
台南、台中、台北我住過,雖然都有走錯路過,但都很好回來,但是台南的路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來,繞了好久,還是不知道我在哪裡😅
在香港新蒲崗區也有類似命名的街道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及八達街
新蒲崗我不太喜歡去,由鑽石山站走過去有點遠,啟德站也不是,走太子道東的巴士又會堵車
三祝&六合跟高雄是一樣的典故! 四美跟五芳典故是?
@@waili2435 不是, 沒有什麼典故, 當初命名時只是找一些好意頭的字
@@waili2435 中國四大美人?
順帶一提,雖然遠一些,但香港的中區也有個九如坊
想不到一個二十幾歲的科員林金枝,可以想出一~十這麼有深度的路名,也成為高雄道路的一大特色👍👍
我是高雄人,雖然已離開高雄五年,但很高興高雄建設的越來越好!謝謝這個頻道讓我重溫一到十,也看見了現在高雄的發展
身為半年前搬到高雄,最近考到駕照的外國人,一直覺得高雄的路不像台北一樣是一二段,而是一二路很新奇XD感謝神奇的演算法XD
40年老高雄人簽到,高雄目前俗稱北高雄及南高雄也是以火車站鐵道為界線,以北稱北高雄,以南稱南高雄
北高雄、南高雄是舊高雄市的俗稱出了舊高雄市就叫岡山地區、鳳山地區、旗山地區
@@sw5allow7sun 是的,舊高雄縣有三大經濟中心,俗稱三大山,鳳山(高雄縣政府所在地地位相當於台北縣板橋)、岡山(北高雄縣商業中心)、旗山(高雄縣山區商業中心)
我自己的分界是以(美術館-澄清湖-舊鐵橋)連線的東西向為界以北稱北高雄以南稱南高雄
@@z701062001 臺北人筆記,感謝分享!
舊高雄市以前不稱南北高雄,而是前驛 後驛。
還有一個很經典的說法,高雄在地長大的高雄人如果說「要去高雄」是指要去市區(熱鬧的地方,合併前的高雄市五福路中山路一帶)的意思
YT的演算法真的太猛了,上周剛搬到高雄讀書,對這裡很不熟,結果今天就刷到了高雄道路介紹的影片了,那天有經過高雄車站還在疑惑為什麼道路會漆成紅藍色的,原來是為了要防止民眾走錯
@名無し對阿
@名無し 路小條阿
因為高雄新舊車站正在施工原本那裡是有一個陸橋但已經拆除沒有漆顏色的話,大概連高雄在地人也不太會走
@@yun-feikung2804 很酷的設計
@@zayn0809 那期間限定的,要把握時間😁
當初高雄車站是打算重蓋中博地下道,然後把公車跟公路客運的轉運站蓋在地下用中博地下道來出入,不過之後工程難度實在是太高才作罷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高雄人簽到!
那個如果要重挖一定會挖超深🤣要避開地下化的火車站跟捷運車站
@@洪祥福當時印象中好像是要把地下道夾在台鐵跟捷運中間的樣子
@@MaxCheng95 這邊不是也留有高鐵的空間嗎?很難挖吧?
@@ForrestSung 高鐵的預留空間跟台北一樣是直接擺在台鐵旁邊,所以沒差
@@MaxCheng95 還是覺得高鐵沒進高雄跟鳳山火車站很可惜😢
讓住在高雄20多年,但身為路痴完全記不住路名跟路線的我更容易懂高雄的路了,這真是太讚了的影片呢!👍🏻
中博高架橋是本世紀因應車站地下化才出現的之前是用"中博地下道"來連通中山博愛路但由於地下化工程太久(16年),可能沒太多人還記得曾經有地下道存在順帶一提 曾經計畫完工後會恢復地下道行駛,不過後來取消了這座橋梁也跟臨時前站 臨時後站一起變成台灣最久的臨時站 臨時橋梁
是的,最早是中博地下道,比中華地下道寬一些。後來蓋高架橋時(大約是兩千年初),地下道就逐步縮減車道,上下班時...有點塞。
三多路之前也有到五路,後來三多五路和原本的海邊路合起來變成新的海邊路
高雄車站完全蓋好的那天我一定感動到不行
現在還沒好嗎?舊車站不是搬回來了?
超久的
+1 關注好久了
一直關注那四個壓克力板大字能不能拿掉,雖然也掛幾十年了
蓋好那天我可能會感動到哭
中博高架橋在三十年前到四十年前時其實有一個中博(中山)地下道,為了解決高雄車站前後站的聯絡交通,開通了「中山地下道」,終於被貫通的站前大道瞬間成為聯絡南北的主要幹道。這座地下道與中博橋相同,繞過了車站的中軸線,從站體的西邊繞過車站,與後來的中博橋形成歪曲角度相反的奇妙規劃配合捷運的興闢及隨即而來的鐵路地下化工程,交通部鐵工局通車了臨時鋼構橋,用來代替原本地下道車流,中山地下道的引道段被填平,而隧道中間的部分則封藏在了地底下。這條稍縱即逝的橋,僅啟用了16年的光陰,就這樣結束了他的一生。
我也因在高雄當了二年兵後也喜歡上高雄,預計10年搬至高雄居住。
很不錯,可惜介紹到中博高架橋拆除時,卻沒介紹更早之前的中博地下道。
高雄的路名真的蠻有文學氣息的~
喜歡今天詳細說明一到十的部分 以前都只有知道數字
可能很多高雄人,甚至市府一些資淺員工都不知道😂😂
不過可惜的是日本也會用中國古籍來取名,例如天皇,何謂去日本化XDD
真的很棒,很有文學底藴的命名!
@@うちは未来 的確!在令和之前的年號都是出自中國古書
@@dylanchen7126 好笑的是,日本去中國化,中國去日本化,結果兩國都是受中華文化影響的
時代的眼淚...高雄火車站遷移那天我還特別騎機車到現場去觀禮~看著他逐步往側面走,想著我高中搭火車、趕公車以及當時在火車站前機車停車場打工時的一點一滴~
其實高雄車站兩端中山博愛是沒有連通的 隨著交通需求而興建中博地下道於1987年10月10日通車車,2002年配合高雄捷運&鐵路地下化施工而興建中博臨時高架橋;而中博地下道壽命比中博臨時高架橋短中博地下道用了15年中博臨時高架橋用了19年;原本先地下化完工後要恢復地下道通行,後來為了平衡周邊店家發展才更改為現在環抱式道路設計
正確,是先有地下道後才是高架橋
中博高架橋的前身是中博地下道.但因為要鐵路地下化所以才建了這個便橋讓兩邊可以通行...
對 我還記得那個地下道很寬
而且地下道內的燈和中正路那個地下道差不多🤔
誰知一條便橋就用了十七八年
@@金宸樂 對啊 高雄鐵路地下化真的一波三折 舊高雄車站主體也移到旁邊19年了
@@ruddersummer6549 我還記得我高中時候那個地下道淹水的慘況🤣
這種主題很有趣,了解每個城市的小故事。希望每個城市都拍一部。
我是高雄人,以平面道路的規劃來說,高雄是做得很好的,但部分的道路鋪設質量、國道交流道的匝道設計,還有進步的空間。高雄也缺高架道路消化尖峰時段的車流。
I graduated from Kaohsiung high school 50 years ago, biked to school, never relaized why there is a cuve on my bike route, thanks for this young guy taught me why.
中博高架橋意義上算是施工便橋,其前身是中山地下道,因為地下化會通過所以就填起來了,地下道的銘牌原本還中在博中山路端的橋下,中博拆除後就不知道去哪了.....另外高雄OO一路名義上其實不算分段,應該和其他地方的OO一路等同視之,只是剛好接在後面,但效果上確實類似
例如市區也有玉竹一街、玉竹二街、玉竹三街,但三條完全不是按順序串的,而且玉竹街是很早期就有的道路囉!
@@roaerwang 不過文武、新盛、仁愛等街,就是串著連下去。
其實是高雄郡(不含左營庄、楠梓庄)升為高雄市,左營庄、楠梓庄劃入岡山郡(左營庄於1940年併入高雄市,楠梓庄於1944年併為高雄市)
是高雄街改制為市沒錯喔。高雄街原屬高雄郡轄下,高雄街單獨改制為市後,高雄郡其他的庄併到其他郡,高雄郡廢郡。
郡是街庄的上級行政區,與市同樣隸屬於州,高雄街升格成高雄市之後,高雄郡就廢除了。
意思就是左營跟楠梓還有小港本來就不是核心的「高雄街」,是後來拼上去的😂
嗯......隨便寫寫.0:49 三多路和中山路週圍包起來這塊, 長的是一心路, 上面"沒碰到"中山路的是二聖路.也因此, 中山路沒辦法一數到十, 以前要走光華/民族路才能全部數到.不過復興路打通自由路以後, 這條路也可以完成一數到十.(光華民族是一級幹道, 復興自由是二級幹道, 看道路規格就懂了)另一條沒碰到中山路的, 是一路三名: 一德, 管仲, 管仲南.原因是開闢時間的早晚問題, 其中管仲南路應該是跟光華三路同一個時期才新建的.光華三路, 在2000年以前尚未出現, 原本光華路的終點是在一心路上.順道一提, 一德路以前週一有夜市, 但隨著幾間新建築完工, 住戶和房東的反覆對高市府抗議後, 夜市被遷往凱旋路的黑洞, 現在應該已經沒落了.(上一個被黑洞消化掉的夜市是"鳳山青年路夜市")0:58 左到右: 文橫一二, 林森一二三四, 復興一二三四, 民權一二, 光華一二三, 凱旋一二三四.不過構圖時有個錯誤, 復興四路最後有"跨過"成功路, 路底是聲名狼籍的慶富造船.6:37 如我以前提過的, 中正路才不管你方不方便; 不過高雄比較有技巧的用一二三路, 避免分段的禁忌.但高雄開始的這套新命名方式, 後來被全國各地採用, 都開始出現一二三四路.不過用法就比較混亂, 常見是用在同樣走向的平行道路上, 屬於懶人命名法.7:58 前身是中博地下道. 但地下道早在捷運開挖後就廢除了. 中山路(南側)的入口還保留了相當長的時間, 最後跟著中博高架橋一起被拆除.
這樓很認真 幫忙頂 表示支持w
高雄人, 還沒有從一走到十過, 下次來試試.
24年來補充一下,光華三路過了中山路後延伸出光華四路,直至中華五路,對於從光華路來的車可以少繞時代大道這段彎路直接轉進中華五路進夢時代
彰化縣田中鎮也有高雄市十條路的名稱,而且一模一樣!
北高雄鼓山區有個美術館特區 其周邊道路都以"美術(東南西北)(數字)路"為界定當初規劃的時候就在想會不會有美術北七路XD 只可惜只到北五街
以前真的有 但是後來改名叫美明路了 🤣🤣
可以到台中朝聖市政北七路 XD
原來喔 難怪我覺得那條路名怪怪的
太諧音了所以後來改掉吧!
我是說美明街
看到路幅變寬變大就知道高雄到了XD
看到沒有混合車道只有禁行慢車道,就知道台南到了😂😂😂
新北過橋進台北也是一樣
騎台一線從高雄往台南,如果上二仁溪橋的時候在中間車道,下橋到台南後就直接原地合法變違法,禁行機車QQ
演算法帶我來,很優質的節目👏已訂閱加油
在香港新蒲崗工業區,也有以數字為系列的街道命名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八達街六合和高雄也是一樣的
好期待所長做一個"中永和"道路的專題,應該整集會變成繞口令吧!!
身為高雄人,很謝謝及喜歡你的介紹!
因為高雄都是一路、二路這樣的分段,所以一開始看到一段、二段的名稱覺得相當新奇
舊高雄縣人表示...澄觀路一段(???
建國路一段看見建國一路表示:
建國路一段和澄觀路一段都在鳳山,而鳳山屬於舊高雄縣,在原高雄縣還是可以看到很多路是用段來分的
@@Lee-gu7oi 痾....澄觀路 澄觀路一段 澄觀路二段都在仁武ㄟ
@@_ovo7577 ....搞清楚舊高雄市跟舊高雄縣地里分部在來講什麼是大高雄市仁武區澄觀路 澄觀路一段 澄觀路二段
高雄縣市合併之前,一般人口中的高雄,指的是南高雄(火車站以南到前鎮),或是一到十所涵蓋的區域。要認識高雄市區的道路,除了一到十之外,還有六條超大條的三中(中山、中華、中正)與三民(民族、民權、民生)基本上知道這16條好記又大條的馬路,想在市區迷路都很難
我以為最重要的路是建國路😂
@@ForrestSung 對喔,建國路很重要怎都沒人提,高雄車站還得靠他。不過實際是太難用了,路長路小車又多,還是拓寬過的。
@@ForrestSung 高鐵還沒取代高雄火車站地位前,建國路當然很重要啊。另外,我是以好記為出發點啦!😂
「一鄉二里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義,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膽!」
我在台北、台中跟高雄都住過,真心覺得高雄的路是規劃最好的。
不過也是最沒發展發展最差最可惜的
腹地大,規劃相對也比較方便
規劃是好,但是交通號誌控制最差
傍晚夕陽時從中博高架橋往南走,一越過高架橋最高點後邊慢慢地右轉整個高雄市中心的燈海與高樓的剪影會慢慢 (或是超快,真的看有沒有塞車呵呵) 的襯著一整片的夕陽浮上來,那是高雄最美的角度,很可惜那個路段無法停下來拍照,每次都看得很開心,無敵紓壓。很開心自己的成長有經歷到那段時期。
高雄前鎮人簽到在這裡和大家講一個冷知識如果有來前鎮玩的觀光客,一定都聽說過要吃瑞隆路上的華喜爌肉飯和新港鴨肉羹這兩家通常觀光客會這樣說 : 走 ! 去籬仔內吃華喜,很有名的 ! !但身為在地人聽得不太高興我們這裡以瑞字輩命名的地名叫崗山仔過凱旋路到一心路三多路那邊才是籬仔內喔!另外也是因為籬仔內和崗山仔的人口迅速擴張連帶形成了今日的鳳山五甲地區喔~~所以我們崗山仔居民和五甲居民算密不可分😂😂希望大家坐輕軌到籬仔內站時,往瑞隆路要記得這裡是崗山仔🥺現在年輕人都不知道這裡叫崗山仔了讓大家知道一下~~另外高雄的分段設計也是我滿驕傲的😤😤比起其他用一段二段稱呼的路名我們的一路二路更文雅一點😍😍高雄真的很棒👍👍身為高雄人非常驕傲 ~~~
前鎮崗山仔居民+1
@@黃識憲-g7s 沒想到這裡竟然也有崗山仔居民!!
我是不知道這個冷知識但以前從火車站搭計程車是都直接講籬仔內(車子就會直接從一心路開過平交道了)。
崗山仔居民+1當年臨港線等紅綠燈一等就是3分鐘起跳🥲🥲
@@tsaitsai 因為籬仔內比崗山仔發展的早,且籬仔內在地名上屬大字,所以居民會慣用籬仔內來稱呼籬仔內、崗山仔兩地區
高雄人簽到!高火旁的站東站西路改成這樣避免直接穿越,將車站還給市民的想法確實不錯!
高火bad 火車站good
中火=台中火力發電廠
高火= =
我是高雄人,我身邊的人都稱高雄火車站叫高火啊🤣
都叫高火吧?沒聽過別的說法欸🤣
應該很多高雄人跟我一樣,幼稚園時1~10都背起來了。不過典故我是到了高中才聽父母說的~ 後來大學在台北唸書,很不習慣台北有順口溜的路名只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四條,搞得我都要先查好地圖才敢出門去陌生的地點(那時還沒智慧型手機)XD
仁愛跟信義還單行道 一錯過左右轉就很麻煩
我很慶幸我訂閱了這個頻道能看到那麼專業的解說
老實說舊高雄市區我覺得是規劃不錯的僅次於台北市區台北市區跟高雄市區都是棋盤狀,但因為台北多單行道,巷弄小有點吃虧不過高雄市區的人行道等可以多加強
我覺得台北市區規劃僅次於高雄市區太多單行道、禁止左轉、路小
@@尤品敦 嗯嗯所以我覺得高雄都市規劃上有先天的優勢巷弄普遍也都大,如果把人行道跟騎樓用好會更讚
還有要嚴格取締違停人行道的車輛
@@zogizogi 老實說我覺得沒錯,取締是最快的方式除了市議員增設機退騎樓外,我覺得高雄的地方勢力已經在影響執法,我曾有跟鄰居說不要停巷口轉角處那邊危險且是紅線過三四天吧,里長跑來說唉唷大家以和為貴啦BLABLA,但我根本沒生氣,只是希望不要影響巷內大家出入我想在台北,里長這樣出來說,他應該就不用選下一屆了?
@@zogizogi 補充一下,我想執法這是頗具結構性的問題被罰的民眾找里長、民代施壓,再來就是執法者不敢執法了,造成惡性循環畢竟民意代表不願惹惱民意
在香港一個叫新蒲崗的地區也有類似的街道命名情況唷: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八達街另外在一個叫西營盤的地區也有「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高街」、「正街」、「東邊街」和「西邊街」。
我必須說那個是在整併前的高雄市區域的人才會記得欸,像我是高雄縣人,一直到大學到高雄市唸書才知道一到十的其他意涵XD
我三民區的,但我也不知道1~10怎麼背🤣
南高雄跟北高雄還是大有不同。(我北高雄人)
現在也不會ㄧ~十真的不要都說高雄人都知道餒只有合併前高雄市人才知道吧
@@noharashinnosuke2795 可是,三民區的人對中國地理就會很熟....
我高雄本地人難怪去外縣市時都感覺路名好不順口例如:別縣市:中正路一段高雄市:中正一路不過也算高雄獨有的特色吧
我雖然也是都看XX路一段,但我還是覺得XX一路比較好!
有建國路一段,也有建國一路😂😂😂
我台北人,第一次騎車去高雄旅行,還真的不知道一二三四路是怎麼回事XD因為在台北如果是XX一路(街)或XX二路(街),通常是不同的兩條路不一定會銜接在一起,所以第一次去還真的會覺得很意外直到有一個搬過去的同鄉,跟我講「你把它當成幾段幾段就好」才恍然大悟
中正路不會有段吧 因為蔣中正不能分段 這就是為什麼高雄是用一路二路 全台灣應該是找不到中正路分段的 中山路就沒這限制了
基隆不也有嗎?忠一路、孝二路等
4:57 可以說在看 高雄十條道路時,很像是在學習國文 ~ 😁高雄市 分最多段的路是 中華路 (5段),然而 臺北市 分最多段的路是 延平北路 (9段)
台中市 分最多段的路是 臺灣大道(10段)
十段是台灣最多段的路了同樣是十段的還有桃園的高鐵南路
@@SHYang-bf5pj 台中人只認中港路😂😂
我台中人 中港路還是比較直接啦 但你講台灣大道還是知道 (台中市區-台中港)
@@吳承哲-g6r 台中人:蛤?什麼台灣大道…中港路啦台中人真的習慣念中港路了
高雄還有明末鄭成功以兵力部署的[前鎮][後勁][左營][右昌]其中後勁、左營、右昌是在北高雄相鄰的區域而前鎮確實處於較遠的南高雄高雄是全台灣唯一一個擁有國際港口與機場的城市大部份重工業都在高雄,中鋼、中船、中油(已遷廠的五輕)少了許多軟性文化的東西...早年也才會有北(台北)文南(高雄)武的說法
分別住過台中台北高雄 覺得最喜歡的城市還是高雄❤️
我也是
我高雄人出生 住了15年 我覺得高雄最廢== 高雄缺點有夠多 水質差 每到秋天冬天空氣差 晚上開窗戶有夠臭 夏天熱到靠杯,可以玩的景點有夠少 旗津 旗山 美濃 駁二 岡山都跑到爛了 也沒什麼好玩的 幾乎都是去拍照打卡用 可玩性嚴重不足,真不知道還有哪好去,壽山動物園也很廢 只能期望他明年9月裝修完能看一點,台北動物園 木柵動物園 直接屌打== ,唯一好處就是路大條好開 停車位比台中、台北好找、剛上映電影票訂位不用搶破頭(但一堆動漫來台活動 國際歌手演唱會都輪不到高雄...) 就這樣,可以反請問你舉例最喜歡高雄的原因嗎== 我也很希望高雄好一點 但事實真的很廢== 如果你要問我為什麼不搬出去 啊我房子都買了 工作也在高雄打好基礎了,你給我錢給我事業 我一定毫不考慮搬去台中 或 台北 新北
@@danielzhong7489 看心態吧,很多人喜歡高雄是因為台中台北太擁擠了,高雄比較慢活,物價也便宜,路又直又寬,人行道也比台中桃園多,住起來輕鬆
@@danielzhong7489 你住高雄那個區?
@@danielzhong7489 我之前想法跟你一樣,但是最近去了一趟台中(逢甲校友),金典旁繞了一個小時找不到車位,台北士林也工作過一年。其實,高雄真的不差,有點錢退休生活真的不錯,但若要賺錢創業或一般民營企業就業,真的是相對會辛苦的多。
話說,是沒聽過這樣問的啦「你知道甚麼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嗎」😂在地人聽到這問法也是一頭霧水,應該要提到「路名」這個關鍵字啦🤣
只要講一心二聖,大部份高雄人都接的下去
沒聽過這問法+1 我是真高雄人啦😂
@@r0e0x01 我台北人都會接了XDDDDD
非常感謝所長再次介紹高雄,第一次知道一到十的來源和典故!
3:35這梗雖然蠻爛的,但我超喜歡(BTW有人不是高雄人但也會背一到十嗎)
所長老高上身 ~ 😂
有哇 常聽就會ㄌ 可能從小到大在電視上看過好幾次 不知不覺也會背 但完全不知道有什麼用哈哈
可以看白冰冰的來去高雄😂😂😂
有
我在高雄步校受訓, 小住一段時間也會記得一到十. 縱向的永遠記不起來.
十條以數字的道路 就屬二聖最難找了 因為其他九條路 只要沿者中山路就能找到 只有二聖路是被包在其他路裡面
再凱旋旁邊 不過相對比較小條
@@jaisealin 重點沒跟中山路相連!@@
@@楊小堂 的確 我一直懷疑當時應該是民生或大同叫五福 後面的順延退一 不過想到1945年 那時好像是那邊比較熱鬧 因為我自己是老高雄縣人對高雄市也只是玩為主而已
@@jaisealin 我第一次騎車到高雄市區。就剛好要去二聖,朋友說,十路都是直的,我就從一心路過去,就怎樣都找不到二聖,還跑去問人。
@@楊小堂 只能說你太會挑了 這條是數字路裡最難找的 不接3大南北主道
武汉东西湖区也有类似命名的十条平行道路,一清二雅三秀四明五环六顺七雄八方九通十全
@@odkillhe333 一心路居民來回覆一下,這到底有什麼可以扯到肺炎輿論的= =
@@zq8698 三多路長大的來作答。因為高雄是深綠、石頭綠的地盤,所以只要看到阿陸仔的影就開始砰砰砰了。他們心懷阿陸仔啊,放在心裡、含在嘴。說個無關的真人實事。以前聊天談到我在三多圓環附近長大的,有人說那應該要支持民進黨啊,我只想罵髒話。我還是在勞工公園當時的黨外聖地滾大的吔,管我支持誰喔。一堆政治瘋子。
@@odkillhe333 雖然我也很賭爛中共武漢肺炎,但也不是所有中國人都是粉紅跟五毛,沒必要這樣酸
@@odkillhe333 有啊,在高譚市,你自己去找
@@odkillhe333 没有,不过武汉有条高雄路
身為高雄人的我,現在總算知道從一心路到十全路的完整典故了。
除了楠梓百慕達之外高雄的道路基本上都很好找!
+1認同,以前在義守念書,第一次去楠梓百慕達。完全不懂方向。
身為高雄人在楠梓百慕達也迷路過 本來要往北 變成往東 想說右轉就對了 又往西邊去了
@@安安-t1t 哈哈哈 真的,而且那裡車速都很快,慢下來看指示,就會被後車叭。
@@安安-t1t 主要是太多匯流道了,一不小心走錯分支又會走回原地
認同,往楠梓這條路,我不管走多少次,每次都很挫
美麗港都、我愛高雄❤️
高雄人每次到其他城市自駕就會覺得在高雄騎車開車真的過太爽深刻體會都市計畫的差別在哪現今的高雄市區發展史算是台灣各地區城市中比較年輕的但也因此受惠於日本時期劃設的都市計畫
高雄市區騎摩托車60最低速,連阿伯都70
真的真的真的真的不能同意更多…道路規劃也差很多,希望高雄的大老能繼續這麼有遠見不要因為接下來的開發而失守了,特別是南高,南高的天際線,整片天空絕對是台灣所有高度開發城市裡最美的
棋盤式道路規劃真的好,可惜民族路、博愛路(有一小段即將拆除)的同向分隔島是最大敗筆
嗯嗯…原來還有如此深的含義,增廣見聞,謝謝您的解說👍👍👍
超專業的啊~高雄市是很美的城市,我覺得比台北好很多...又有美麗的港口。只可惜高雄太窮了,薪資待遇低而導致人口外移很多...真希望高雄能夠復興起來,成為全台最棒的城市
台積電來救贖了
所謂的高科技嗎建設這種東西只會更爛
謝謝你的介紹~即將到高雄生活覺得這些小知識很有趣
為什麼覺得所長最近的影片都很有喜感 XD
玩開了
不一樣的高雄道路介紹,長知識了!
说到高雄分段法,大陆也是这样诶!广州的中山路分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一直到中山八路延伸了整个老城区。以前念书也是沿着中山路念下去的hhh
個人還是覺得高雄路段應該改回明治町 大正町 比較好聽 中山路就...嗯...
@@黃建霖-r7t 町在台湾不是已经废除了嘛
@@uriahlevi8640 對啊 所以我希望改回
我是半個高雄市人,在台中市生長就業在高雄市老了定居台北,這十條路名既好記又合邏輯,比其他縣市的路名更科學。
沒在高雄生活過但覺得一到十路名超酷的~所以有特別記得XXXD
高雄的分段系統真的讓我當時被搞混了,依照北部的邏輯通常路名後面加上數字是指跟原本屬於不同條但卻是平行的路,那時候第一次去高雄真的一直打轉,我還以為我怎麼走錯路,結果卻是同一條路上 哈哈
最大的敗筆遺憾獨斷失諾..當年的三鐵共構呢??..高鐵還是沒進高雄車站..對高雄車站的復甦無助..商家情何以堪.左營高鐵周邊沒腹地不成氣候...不是兩頭空.
好想要公投
台灣的很多軌道運輸建設幾乎都死在毛X國任內
@@ForrestSung 之前有連署但人數沒有到(我也有連署
在廣州市中心有中山一路至中山八路,但是最有名的應該是路名和地標名完全和所在地無關係,像黃埔大道(天河區),海珠廣場(越秀區),海珠路(越秀區),白雲機場(花都區),越秀金融大廈(天河區),越秀星滙雲城住宅區(白雲區),南海神廟(黃埔區),黃埔古港(海珠區)
3:10並沒有,我身為高雄人才不會自己去咬餌炫一波🙄🙄🙄
希望高雄能夠在幾年的停滯後再次衝刺發展起來!
一到十真的是經典🤣
4:46能夠想出有趣又有意涵的路名,以前的公務員素質比現在高多了👍
住在九如二路的老高雄人長知識了!一到十我們從小就倒背如流 其中有幾個名詞也大略知倒是什麼含義,像四維..八德但有些還真的不知道這名稱的來由,像一心..三多..還有自己家九如(羞)
人長得可愛講話也好聽口條清晰 喜歡
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真的很重要前一個講不出來的市長就...被罷免了😅
他被罷免的原因不是這個吧! 是因為選上高雄市長後,才ㄧ年就去選總統,有誠信問題,這才是主因話說很好奇:是不是目前做交通、建設相關的youtuber都偏綠色呢? 至少不會是偏藍,例如:黑皮因爲ㄧ講到台灣高鐵沒進高雄火車站,基本上就把毛治國罵到臭頭
哎喲!是野生企鵝ㄋㄟ
在更早的時候, 是沒有中博地下道, 前站和後驛是要透過中華路地下道和民族陸橋來連接.
田中鎮也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跟高雄完全一樣,不知道是否和高雄有關係XD
真的跟高雄一樣的一心到十全,田中親切度+1😁。
好懷念田中🥺
好好聽的聲音,好可愛的RUclipsr ❤️
我小時候都一直以為三多是有三間百貨公司在那邊
其實以前有四間😏
咦 不是只有 大遠百 新光三越 SOGO而已嗎
@@samuel-vr9ey 85大樓開幕時有建台大丸百貨,後來倒了🤣
@@akira.charlotte 更早還有宏總百貨。
@@CZH-yz7bj 前輩好😁。宏總百貨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如何分辨高雄人」可以問另一個問題:「你是高雄人嗎?」這還全縣市通用,👍
希望所長也來做一集講講台南舊市區的道路
只看曼哈頓的話紐約也是狹長的都市😂
你的順序好像...顛倒了!?
高雄在旗津的部分 也是狹長的區域
敲完下集做臺南~
台南可能要做二集,路實在有點複雜。😂
@@akira.charlotte 哪會複雜?中華東南西北路繞一圈,東西南北門路(古城門),民族民權民生中正長榮林森青年...之類的很多路名還不是跟其他地方一樣。原台南縣鄉下有特殊地名。
身為一個對高雄5分熟的在地人,覺得講的很清楚、仔細讚!
其實在高雄真的TM不會迷路,例如你家住左營,而你人在三多迷路,這時候只要找四維五福六和七賢八德,到九如後直直期就到了 ..,如果我家住在鳳山五甲,我在五福路迷路,一樣的道理直接找到一心路就到了,很簡單= =!
真的很難迷路…而且附近都有捷運 …
還有北高與南高的分界是高雄車站 (以舊高雄市來說)
我小學的高雄鄉土教育課本裡還有教這麼一首歌,教你怎麼記路名和道路特色。【我愛高雄】(台語)詞曲:簡上仁阮是一個打狗兄 每日進出高雄城 前鎮鼓山到左營 大街小巷阮知影一心二聖接西東三多轉彎通小港四維大路水噹噹五福街路全全人來去六合迺夜市七賢八德喝咖啡九如十全好鄉里高雄高雄我愛你
三多四維五福大概是棋盤做最好的區域
根本沿著愛河🤣
五福可是有轉彎過愛河XD
我台中人,我也很喜歡高雄市區的街景氛圍,特別是光榮碼頭到駁二那一帶,讓我覺得高雄真的是名符其實的港都👍👍
身為高雄人背出十條路很容易 但現在才知道命名背後意涵竟如此文雅 好感動!!!
而且高雄騎車習慣了,就會覺得其他縣市的道路很難騎車XD
白牌嗎
高雄的道路算是數一數二對白牌機車不友善的地方呢XD
@@LogoShot0514 不會吧?我在台北騎機車才痛苦,跟汽車搶道,火車站周圍一堆單行道,根本不知道怎麼騎
@@ForrestSung +1,我剛上去台北的時候超級不習慣的
@@LogoShot0514 屁拉,我高雄人,上了台中才知道高雄的道路有多好騎
台東比高雄好騎多了,馬祖圓環不用像高雄還要等紅綠燈
你沒發現其他縣市要環島都避開高雄市區的原因嗎?
林金枝太有學問了~感謝她賦予高雄路名的意義和涵養
二聖如果是取自古文的話,那應該會是周文王跟周武王,《漢書‧韋賢傳》:「成王成二聖之業,制禮作樂,功德茂盛。」
文武二聖是孔子跟關公的這個說法,應該在經典上是沒有記載的。
+1
我聽過的說法也是周文王、周武王。
我聽過的是孔孟二聖
順帶一提,最早的文武二聖是仲尼老師跟岳武穆
2D是在清帝國時期透過一連串的操作才被尊稱為武聖
岳武穆(岳飛)從武聖被換掉的其中一個原因:
岳飛征討過清帝國皇室的祖先女真人
如果是影片裡所說的採用孔子跟關公.....與其說古文典籍 我覺得更偏宗教因素
我是台北人,過去在高雄服兵役所以都居住在高雄,所以我也背得出來一到十,老實說我挺喜歡高雄的,氣候佳且民風純樸,希望高雄可以再次偉大
負債三千億應該是爬不起來了,越來越誇張的房價跟不斷上漲的物價,再加上完全沒長進的南部等級薪水
我自己就是純高雄人,曾在台北工作過2年多,我只看到高雄的不斷落後而已
@@jimmytu6648 爬不起來的應該只有你自己
台湾人搞政治就好,搞什么经济,饿不死就行。
@@楊孟慈-k1d 我年薪有70萬上下,雖然不高但還是屌打南部滿街都是的低薪情況了,所以感受才明顯,懂?
嘆息
高雄人對於中博高架橋拆除很有感
這條高架橋是尖峰時段的重要道路,
起初知道要拆除的時候覺得感覺不妙,
一定附近小條路塞到爆,
但是在拆除前,站西路已經蓄勢待發,
我記得中博高架才拆不到一個禮拜,
一條鮮豔又好懂的站西路就開通,
有一種拆禮物的新鮮感,
中博橋繼續拆了不久,就全部拆完(連夜拆)
才不到一個月,火車站附近的市容完全改變,有一種高雄正在變得更好的感覺(當然還有非常多較無感但重要設施必須被重視)
前陣子因為選舉,高雄到現在還很常被人酸言酸語
超喜歡這個影片,讓我認識到自己的城市充滿故事跟特色
有激勵人心的效果!
真的越來越有感。酸民永遠都會在,那裏都會有,反正酸言酸語對建設的進展也沒有妨礙。
好是好,但是離開太久剛回來路超不熟,突然間覺得怎麼這麼難騎XD
每次看到所長介紹高雄的影片就很感動,也學到很多知識,謝謝!
(看到老高梗差點笑到噴飯!)
感謝所長分享(˶‾᷄ ⁻̫ ‾᷅˵)
我再補充幾個冷知識:
1 在高雄市區只要右轉四次就能回到原地,不用怕迷路。
2 高雄鐵道以南的棋盤式道路是配合高雄港的方位設計的,而非像後驛、北高雄一樣是照正方位。
3 美術館一帶的路名以前也都是中國地名,後來配合美術館設置才統一改成「美術XX路」,不過目前仍存有一條「青海路」。
4 高雄市區有一到十,五甲也有一到七:一致、二儀、三光、四海、五常、六法、七雄。
台中右轉四次能穿越到異世界(つд⊂)
我覺得第一個不是什麼冷知識欸哈哈哈 有棋牌市規劃的地方都是這樣啊😂😂😂😂這不是很正常ㄇ
目前有中國地名的路名是在高雄後驛這個地方,例如大連街,遼寧街,重慶街,天津街,哈爾濱街,吉林街,西藏街,新疆路,而在美術館則保有最後一條以中國地名為名的路就是青海路
@@exat775 西藏街好像有改名成圖博街
@@海底活風箏 沒改是加了括號並存= 西藏街(圖博街)
在鳳山五甲,還有以數字一到七命名的路,分別是一致、二儀、三光、四海、五常、六法及七雄。
聽起來跟橫向一到十一樣有典故
離鳳山五甲很近的崗山仔居民來解答
一致 : 這應該不用解釋
二儀 : 出自易經,和太極相關,指天與地
三光 : 指日、月、星
四海 : 不確定,但應該是指東、西、南、北海
五常 : 仁、義、禮、智、信
六法 : 憲法 · 民法 · 刑法 · 商法 · 民事訴訟法 · 刑事訴訟法
七雄 : 秦、齊、燕、楚、魏、趙、韓
恩,ㄇ字型的街道,尤其七雄街(鳳山區)、瑞春街(前鎮區)共同路段,以東、西向分別二區。
長知識了
我住鳳山靠大寮對五甲完全不熟!感覺好像是原高雄市的一部分,不屬於鳳山🤣🤣🤣
以前在高雄念大學 , 超喜歡高雄又直又寬棋盤狀規劃好的道路。
方向感也很好培養
這點沒錯,小時候我從不認為會有路痴這種事。長大到台中後我信了!
我土生土長高雄人,唸了興大之後發現台中的路又小又彎,還是住高雄習慣
@@bigdavis6469 跟你相反,台中人,高雄唸書,高雄的路大條騎車開車都舒服,小缺點是高雄太狹長了,從小港要去左營需花費半小時,更別說更北的行政區
不過要比路小條,台南的路應該是六都裡最小條的...
@@bigdavis6469 我台中人 唸書先後在高雄 台南 桃園 住過 你說台中路小 你一定沒去過台南跟桃園 這兩個路更小 三寶更多
台南、台中、台北我住過,雖然都有走錯路過,但都很好回來,但是台南的路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來,繞了好久,還是不知道我在哪裡😅
在香港新蒲崗區也有類似命名的街道
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及八達街
新蒲崗我不太喜歡去,由鑽石山站走過去有點遠,啟德站也不是,走太子道東的巴士又會堵車
三祝&六合跟高雄是一樣的典故! 四美跟五芳典故是?
@@waili2435 不是, 沒有什麼典故, 當初命名時只是找一些好意頭的字
@@waili2435 中國四大美人?
順帶一提,雖然遠一些,但香港的中區也有個九如坊
想不到一個二十幾歲的科員林金枝,可以想出一~十這麼有深度的路名,也成為高雄道路的一大特色👍👍
我是高雄人,雖然已離開高雄五年,但很高興高雄建設的越來越好!謝謝這個頻道讓我重溫一到十,也看見了現在高雄的發展
身為半年前搬到高雄,最近考到駕照的外國人,一直覺得高雄的路不像台北一樣是一二段,而是一二路很新奇XD
感謝神奇的演算法XD
40年老高雄人簽到,高雄目前俗稱北高雄及南高雄也是以火車站鐵道為界線,以北稱北高雄,以南稱南高雄
北高雄、南高雄是舊高雄市的俗稱
出了舊高雄市就叫岡山地區、鳳山地區、旗山地區
@@sw5allow7sun 是的,舊高雄縣有三大經濟中心,俗稱三大山,鳳山(高雄縣政府所在地地位相當於台北縣板橋)、岡山(北高雄縣商業中心)、旗山(高雄縣山區商業中心)
我自己的分界是以(美術館-澄清湖-舊鐵橋)連線的東西向為界
以北稱北高雄以南稱南高雄
@@z701062001 臺北人筆記,感謝分享!
舊高雄市以前不稱南北高雄,而是前驛 後驛。
還有一個很經典的說法,高雄在地長大的高雄人如果說「要去高雄」是指要去市區(熱鬧的地方,合併前的高雄市五福路中山路一帶)的意思
YT的演算法真的太猛了,上周剛搬到高雄讀書,對這裡很不熟,結果今天就刷到了高雄道路介紹的影片了,那天有經過高雄車站還在疑惑為什麼道路會漆成紅藍色的,原來是為了要防止民眾走錯
@名無し對阿
@名無し
路小條阿
因為高雄新舊車站正在施工
原本那裡是有一個陸橋但已經拆除
沒有漆顏色的話,大概連高雄在地人也不太會走
@@yun-feikung2804 很酷的設計
@@zayn0809 那期間限定的,要把握時間😁
當初高雄車站是打算重蓋中博地下道,然後把公車跟公路客運的轉運站蓋在地下用中博地下道來出入,不過之後工程難度實在是太高才作罷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高雄人簽到!
那個如果要重挖一定會挖超深🤣
要避開地下化的火車站跟捷運車站
@@洪祥福當時印象中好像是要把地下道夾在台鐵跟捷運中間的樣子
@@MaxCheng95 這邊不是也留有高鐵的空間嗎?很難挖吧?
@@ForrestSung 高鐵的預留空間跟台北一樣是直接擺在台鐵旁邊,所以沒差
@@MaxCheng95 還是覺得高鐵沒進高雄跟鳳山火車站很可惜😢
讓住在高雄20多年,但身為路痴完全記不住路名跟路線的我更容易懂高雄的路了,這真是太讚了的影片呢!👍🏻
中博高架橋是本世紀因應車站地下化才出現的
之前是用"中博地下道"來連通中山博愛路
但由於地下化工程太久(16年),可能沒太多人還記得曾經有地下道存在
順帶一提 曾經計畫完工後會恢復地下道行駛,不過後來取消了
這座橋梁也跟臨時前站 臨時後站一起變成台灣最久的臨時站 臨時橋梁
是的,最早是中博地下道,比中華地下道寬一些。後來蓋高架橋時(大約是兩千年初),地下道就逐步縮減車道,上下班時...有點塞。
三多路之前也有到五路,後來三多五路和原本的海邊路合起來變成新的海邊路
高雄車站完全蓋好的那天我一定感動到不行
現在還沒好嗎?舊車站不是搬回來了?
超久的
+1 關注好久了
一直關注那四個壓克力板大字能不能拿掉,雖然也掛幾十年了
蓋好那天我可能會感動到哭
中博高架橋在三十年前到四十年前時其實有一個中博(中山)地下道,為了解決高雄車站前後站的聯絡交通,開通了「中山地下道」,終於被貫通的站前大道瞬間成為聯絡南北的主要幹道。這座地下道與中博橋相同,繞過了車站的中軸線,從站體的西邊繞過車站,與後來的中博橋形成歪曲角度相反的奇妙規劃配合捷運的興闢及隨即而來的鐵路地下化工程,交通部鐵工局通車了臨時鋼構橋,用來代替原本地下道車流,中山地下道的引道段被填平,而隧道中間的部分則封藏在了地底下。這條稍縱即逝的橋,僅啟用了16年的光陰,就這樣結束了他的一生。
我也因在高雄當了二年兵後也喜歡上高雄,預計10年搬至高雄居住。
很不錯,可惜介紹到中博高架橋拆除時,卻沒介紹更早之前的中博地下道。
高雄的路名真的蠻有文學氣息的~
喜歡今天詳細說明一到十的部分 以前都只有知道數字
可能很多高雄人,甚至市府一些資淺員工都不知道😂😂
不過可惜的是日本也會用中國古籍來取名,例如天皇,何謂去日本化XDD
真的很棒,很有文學底藴的命名!
@@うちは未来 的確!在令和之前的年號都是出自中國古書
@@dylanchen7126 好笑的是,日本去中國化,中國去日本化,結果兩國都是受中華文化影響的
時代的眼淚...高雄火車站遷移那天我還特別騎機車到現場去觀禮~看著他逐步往側面走,想著我高中搭火車、趕公車以及當時在火車站前機車停車場打工時的一點一滴~
其實高雄車站兩端中山博愛是沒有連通的 隨著交通需求而興建中博地下道於1987年10月10日通車車,2002年配合高雄捷運&鐵路地下化施工而興建中博臨時高架橋;
而中博地下道壽命比中博臨時高架橋短
中博地下道用了15年
中博臨時高架橋用了19年;
原本先地下化完工後要恢復地下道通行,後來為了平衡周邊店家發展才更改為現在環抱式道路設計
正確,是先有地下道後才是高架橋
中博高架橋的前身是中博地下道.
但因為要鐵路地下化所以才建了這個便橋
讓兩邊可以通行...
對 我還記得那個地下道很寬
而且地下道內的燈和中正路那個地下道差不多🤔
誰知一條便橋就用了十七八年
@@金宸樂 對啊 高雄鐵路地下化真的一波三折 舊高雄車站主體也移到旁邊19年了
@@ruddersummer6549 我還記得我高中時候那個地下道淹水的慘況🤣
這種主題很有趣,了解每個城市的小故事。希望每個城市都拍一部。
我是高雄人,以平面道路的規劃來說,高雄是做得很好的,但部分的道路鋪設質量、國道交流道的匝道設計,還有進步的空間。高雄也缺高架道路消化尖峰時段的車流。
I graduated from Kaohsiung high school 50 years ago, biked to school, never relaized why there is a cuve on my bike route, thanks for this young guy taught me why.
中博高架橋意義上算是施工便橋,其前身是中山地下道,因為地下化會通過所以就填起來了,地下道的銘牌原本還中在博中山路端的橋下,中博拆除後就不知道去哪了.....
另外高雄OO一路名義上其實不算分段,應該和其他地方的OO一路等同視之,只是剛好接在後面,但效果上確實類似
例如市區也有玉竹一街、玉竹二街、玉竹三街,但三條完全不是按順序串的,而且玉竹街是很早期就有的道路囉!
@@roaerwang 不過文武、新盛、仁愛等街,就是串著連下去。
其實是高雄郡(不含左營庄、楠梓庄)升為高雄市,左營庄、楠梓庄劃入岡山郡(左營庄於1940年併入高雄市,楠梓庄於1944年併為高雄市)
是高雄街改制為市沒錯喔。高雄街原屬高雄郡轄下,高雄街單獨改制為市後,高雄郡其他的庄併到其他郡,高雄郡廢郡。
郡是街庄的上級行政區,與市同樣隸屬於州,高雄街升格成高雄市之後,高雄郡就廢除了。
意思就是左營跟楠梓還有小港本來就不是核心的「高雄街」,是後來拼上去的😂
嗯......隨便寫寫.
0:49 三多路和中山路週圍包起來這塊, 長的是一心路, 上面"沒碰到"中山路的是二聖路.
也因此, 中山路沒辦法一數到十, 以前要走光華/民族路才能全部數到.
不過復興路打通自由路以後, 這條路也可以完成一數到十.
(光華民族是一級幹道, 復興自由是二級幹道, 看道路規格就懂了)
另一條沒碰到中山路的, 是一路三名: 一德, 管仲, 管仲南.
原因是開闢時間的早晚問題, 其中管仲南路應該是跟光華三路同一個時期才新建的.
光華三路, 在2000年以前尚未出現, 原本光華路的終點是在一心路上.
順道一提, 一德路以前週一有夜市, 但隨著幾間新建築完工, 住戶和房東的反覆對高市府抗議後,
夜市被遷往凱旋路的黑洞, 現在應該已經沒落了.(上一個被黑洞消化掉的夜市是"鳳山青年路夜市")
0:58 左到右: 文橫一二, 林森一二三四, 復興一二三四, 民權一二, 光華一二三, 凱旋一二三四.
不過構圖時有個錯誤, 復興四路最後有"跨過"成功路, 路底是聲名狼籍的慶富造船.
6:37 如我以前提過的, 中正路才不管你方不方便; 不過高雄比較有技巧的用一二三路, 避免分段的禁忌.
但高雄開始的這套新命名方式, 後來被全國各地採用, 都開始出現一二三四路.
不過用法就比較混亂, 常見是用在同樣走向的平行道路上, 屬於懶人命名法.
7:58 前身是中博地下道. 但地下道早在捷運開挖後就廢除了.
中山路(南側)的入口還保留了相當長的時間, 最後跟著中博高架橋一起被拆除.
這樓很認真 幫忙頂 表示支持w
高雄人, 還沒有從一走到十過, 下次來試試.
24年來補充一下,光華三路過了中山路後延伸出光華四路,直至中華五路,對於從光華路來的車可以少繞時代大道這段彎路直接轉進中華五路進夢時代
彰化縣田中鎮也有高雄市十條路的名稱,而且一模一樣!
北高雄鼓山區有個美術館特區 其周邊道路都以"美術(東南西北)(數字)路"為界定
當初規劃的時候就在想會不會有美術北七路XD 只可惜只到北五街
以前真的有 但是後來改名叫美明路了 🤣🤣
可以到台中朝聖市政北七路 XD
原來喔 難怪我覺得那條路名怪怪的
太諧音了所以後來改掉吧!
我是說美明街
看到路幅變寬變大就知道高雄到了XD
看到沒有混合車道只有禁行慢車道,就知道台南到了😂😂😂
新北過橋進台北也是一樣
騎台一線從高雄往台南,如果上二仁溪橋的時候在中間車道,下橋到台南後就直接原地合法變違法,禁行機車QQ
演算法帶我來,很優質的節目👏
已訂閱加油
在香港新蒲崗工業區,也有以數字為系列的街道命名
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八達街
六合和高雄也是一樣的
好期待所長做一個"中永和"道路的專題,應該整集會變成繞口令吧!!
身為高雄人,很謝謝及喜歡你的介紹!
因為高雄都是一路、二路這樣的分段,所以一開始看到一段、二段的名稱覺得相當新奇
舊高雄縣人表示...
澄觀路一段(???
建國路一段看見建國一路表示:
建國路一段和澄觀路一段都在鳳山,而鳳山屬於舊高雄縣,在原高雄縣還是可以看到很多路是用段來分的
@@Lee-gu7oi 痾....澄觀路 澄觀路一段 澄觀路二段都在仁武ㄟ
@@_ovo7577 ....搞清楚舊高雄市跟舊高雄縣地里分部在來講什麼是大高雄市仁武區澄觀路 澄觀路一段 澄觀路二段
高雄縣市合併之前,一般人口中的高雄,指的是南高雄(火車站以南到前鎮),或是一到十所涵蓋的區域。
要認識高雄市區的道路,除了一到十之外,還有六條超大條的三中(中山、中華、中正)與三民(民族、民權、民生)
基本上知道這16條好記又大條的馬路,想在市區迷路都很難
我以為最重要的路是建國路😂
@@ForrestSung 對喔,建國路很重要怎都沒人提,高雄車站還得靠他。不過實際是太難用了,路長路小車又多,還是拓寬過的。
@@ForrestSung 高鐵還沒取代高雄火車站地位前,建國路當然很重要啊。
另外,我是以好記為出發點啦!😂
「一鄉二里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義,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膽!」
我在台北、台中跟高雄都住過,真心覺得高雄的路是規劃最好的。
不過也是最沒發展發展最差最可惜的
腹地大,規劃相對也比較方便
規劃是好,但是交通號誌控制最差
傍晚夕陽時從中博高架橋往南走,一越過高架橋最高點後邊慢慢地右轉整個高雄市中心的燈海與高樓的剪影會慢慢 (或是超快,真的看有沒有塞車呵呵) 的襯著一整片的夕陽浮上來,那是高雄最美的角度,很可惜那個路段無法停下來拍照,每次都看得很開心,無敵紓壓。很開心自己的成長有經歷到那段時期。
高雄前鎮人簽到
在這裡和大家講一個冷知識
如果有來前鎮玩的觀光客,
一定都聽說過要吃瑞隆路上的華喜爌肉飯和新港鴨肉羹這兩家
通常觀光客會這樣說 : 走 ! 去籬仔內吃華喜,很有名的 ! !
但身為在地人聽得不太高興
我們這裡以瑞字輩命名的地名叫崗山仔
過凱旋路到一心路三多路那邊才是籬仔內喔!
另外也是因為籬仔內和崗山仔的人口迅速擴張
連帶形成了今日的鳳山五甲地區喔~~
所以我們崗山仔居民和五甲居民算密不可分😂😂
希望大家坐輕軌到籬仔內站時,往瑞隆路要記得這裡是崗山仔🥺
現在年輕人都不知道這裡叫崗山仔了
讓大家知道一下~~
另外高雄的分段設計也是我滿驕傲的😤😤
比起其他用一段二段稱呼的路名
我們的一路二路更文雅一點😍😍
高雄真的很棒👍👍
身為高雄人非常驕傲 ~~~
前鎮崗山仔居民+1
@@黃識憲-g7s 沒想到這裡竟然也有崗山仔居民!!
我是不知道這個冷知識但以前從火車站搭計程車是都直接講籬仔內(車子就會直接從一心路開過平交道了)。
崗山仔居民+1
當年臨港線等紅綠燈
一等就是3分鐘起跳🥲🥲
@@tsaitsai 因為籬仔內比崗山仔發展的早,且籬仔內在地名上屬大字,所以居民會慣用籬仔內來稱呼籬仔內、崗山仔兩地區
高雄人簽到!
高火旁的站東站西路改成這樣避免直接穿越,將車站還給市民的想法確實不錯!
高火bad 火車站good
中火=台中火力發電廠
高火= =
我是高雄人,我身邊的人都稱高雄火車站叫高火啊🤣
都叫高火吧?沒聽過別的說法欸🤣
應該很多高雄人跟我一樣,幼稚園時1~10都背起來了。不過典故我是到了高中才聽父母說的~ 後來大學在台北唸書,很不習慣台北有順口溜的路名只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四條,搞得我都要先查好地圖才敢出門去陌生的地點(那時還沒智慧型手機)XD
仁愛跟信義還單行道 一錯過左右轉就很麻煩
我很慶幸我訂閱了這個頻道能看到那麼專業的解說
老實說舊高雄市區我覺得是規劃不錯的僅次於台北市區
台北市區跟高雄市區都是棋盤狀,但因為台北多單行道,巷弄小有點吃虧
不過高雄市區的人行道等可以多加強
我覺得台北市區規劃僅次於高雄市區
太多單行道、禁止左轉、路小
@@尤品敦 嗯嗯所以我覺得高雄都市規劃上有先天的優勢
巷弄普遍也都大,如果把人行道跟騎樓用好會更讚
還有要嚴格取締違停人行道的車輛
@@zogizogi 老實說我覺得沒錯,取締是最快的方式
除了市議員增設機退騎樓外,我覺得高雄的地方勢力已經在影響執法,我曾有跟鄰居說不要停巷口轉角處那邊危險且是紅線
過三四天吧,里長跑來說唉唷大家以和為貴啦BLABLA,但我根本沒生氣,只是希望不要影響巷內大家出入
我想在台北,里長這樣出來說,他應該就不用選下一屆了?
@@zogizogi 補充一下,我想執法這是頗具結構性的問題
被罰的民眾找里長、民代施壓,再來就是執法者不敢執法了,造成惡性循環
畢竟民意代表不願惹惱民意
在香港一個叫新蒲崗的地區也有類似的街道命名情況唷:
大有街
雙喜街
三祝街
四美街
五芳街
六合街
七寶街
八達街
另外在一個叫西營盤的地區也有「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高街」、「正街」、「東邊街」和「西邊街」。
我必須說那個是在整併前的高雄市區域的人才會記得欸,像我是高雄縣人,一直到大學到高雄市唸書才知道一到十的其他意涵XD
我三民區的,但我也不知道1~10怎麼背🤣
南高雄跟北高雄還是大有不同。(我北高雄人)
現在也不會ㄧ~十
真的不要都說高雄人都知道餒
只有合併前高雄市人才知道吧
@@noharashinnosuke2795 可是,三民區的人對中國地理就會很熟....
我高雄本地人
難怪去外縣市時都感覺路名好不順口
例如:
別縣市:中正路一段
高雄市:中正一路
不過也算高雄獨有的特色吧
我雖然也是都看XX路一段,但我還是覺得XX一路比較好!
有建國路一段,也有建國一路😂😂😂
我台北人,第一次騎車去高雄旅行,還真的不知道一二三四路是怎麼回事XD
因為在台北如果是XX一路(街)或XX二路(街),通常是不同的兩條路
不一定會銜接在一起,所以第一次去還真的會覺得很意外
直到有一個搬過去的同鄉,跟我講「你把它當成幾段幾段就好」才恍然大悟
中正路不會有段吧 因為蔣中正不能分段 這就是為什麼高雄是用一路二路 全台灣應該是找不到中正路分段的 中山路就沒這限制了
基隆不也有嗎?忠一路、孝二路等
4:57 可以說在看 高雄十條道路時,很像是在學習國文 ~ 😁
高雄市 分最多段的路是 中華路 (5段),然而 臺北市 分最多段的路是 延平北路 (9段)
台中市 分最多段的路是 臺灣大道(10段)
十段是台灣最多段的路了
同樣是十段的還有桃園的高鐵南路
@@SHYang-bf5pj 台中人只認中港路😂😂
我台中人 中港路還是比較直接啦 但你講台灣大道還是知道 (台中市區-台中港)
@@吳承哲-g6r 台中人:蛤?什麼台灣大道…中港路啦
台中人真的習慣念中港路了
高雄還有明末鄭成功以兵力部署的[前鎮][後勁][左營][右昌]
其中後勁、左營、右昌是在北高雄相鄰的區域
而前鎮確實處於較遠的南高雄
高雄是全台灣唯一一個擁有國際港口與機場的城市
大部份重工業都在高雄,中鋼、中船、中油(已遷廠的五輕)
少了許多軟性文化的東西...
早年也才會有北(台北)文南(高雄)武的說法
分別住過台中台北高雄 覺得最喜歡的城市還是高雄❤️
我也是
我高雄人出生 住了15年 我覺得高雄最廢== 高雄缺點有夠多 水質差 每到秋天冬天空氣差 晚上開窗戶有夠臭 夏天熱到靠杯,可以玩的景點有夠少 旗津 旗山 美濃 駁二 岡山都跑到爛了 也沒什麼好玩的 幾乎都是去拍照打卡用 可玩性嚴重不足,真不知道還有哪好去,壽山動物園也很廢 只能期望他明年9月裝修完能看一點,台北動物園 木柵動物園 直接屌打== ,唯一好處就是路大條好開 停車位比台中、台北好找、剛上映電影票訂位不用搶破頭(但一堆動漫來台活動 國際歌手演唱會都輪不到高雄...) 就這樣,可以反請問你舉例最喜歡高雄的原因嗎== 我也很希望高雄好一點 但事實真的很廢== 如果你要問我為什麼不搬出去 啊我房子都買了 工作也在高雄打好基礎了,你給我錢給我事業 我一定毫不考慮搬去台中 或 台北 新北
@@danielzhong7489 看心態吧,很多人喜歡高雄是因為台中台北太擁擠了,高雄比較慢活,物價也便宜,路又直又寬,人行道也比台中桃園多,住起來輕鬆
@@danielzhong7489 你住高雄那個區?
@@danielzhong7489 我之前想法跟你一樣,但是最近去了一趟台中(逢甲校友),金典旁繞了一個小時找不到車位,台北士林也工作過一年。其實,高雄真的不差,有點錢退休生活真的不錯,但若要賺錢創業或一般民營企業就業,真的是相對會辛苦的多。
話說,是沒聽過這樣問的啦「你知道甚麼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嗎」😂
在地人聽到這問法也是一頭霧水,應該要提到「路名」這個關鍵字啦🤣
只要講一心二聖,大部份高雄人都接的下去
沒聽過這問法+1 我是真高雄人啦😂
@@r0e0x01 我台北人都會接了XDDDDD
非常感謝所長再次介紹高雄,第一次知道一到十的來源和典故!
3:35這梗雖然蠻爛的,但我超喜歡
(BTW有人不是高雄人但也會背一到十嗎)
所長老高上身 ~ 😂
有哇 常聽就會ㄌ 可能從小到大在電視上看過好幾次 不知不覺也會背 但完全不知道有什麼用哈哈
可以看白冰冰的來去高雄😂😂😂
有
我在高雄步校受訓, 小住一段時間也會記得一到十. 縱向的永遠記不起來.
十條以數字的道路 就屬二聖最難找了 因為其他九條路 只要沿者中山路就能找到 只有二聖路是被包在其他路裡面
再凱旋旁邊 不過相對比較小條
@@jaisealin 重點沒跟中山路相連!@@
@@楊小堂 的確 我一直懷疑當時應該是民生或大同叫五福 後面的順延退一 不過想到1945年 那時好像是那邊比較熱鬧 因為我自己是老高雄縣人對高雄市也只是玩為主而已
@@jaisealin 我第一次騎車到高雄市區。就剛好要去二聖,朋友說,十路都是直的,我就從一心路過去,就怎樣都找不到二聖,還跑去問人。
@@楊小堂 只能說你太會挑了 這條是數字路裡最難找的 不接3大南北主道
武汉东西湖区也有类似命名的十条平行道路,一清二雅三秀四明五环六顺七雄八方九通十全
@@odkillhe333 一心路居民來回覆一下,這到底有什麼可以扯到肺炎輿論的= =
@@zq8698
三多路長大的來作答。因為高雄是深綠、石頭綠的地盤,所以只要看到阿陸仔的影就開始砰砰砰了。
他們心懷阿陸仔啊,放在心裡、含在嘴。
說個無關的真人實事。以前聊天談到我在三多圓環附近長大的,有人說那應該要支持民進黨啊,我只想罵髒話。我還是在勞工公園當時的黨外聖地滾大的吔,管我支持誰喔。一堆政治瘋子。
@@odkillhe333 雖然我也很賭爛中共武漢肺炎,但也不是所有中國人都是粉紅跟五毛,沒必要這樣酸
@@odkillhe333 有啊,在高譚市,你自己去找
@@odkillhe333 没有,不过武汉有条高雄路
身為高雄人的我,現在總算知道從一心路到十全路的完整典故了。
除了楠梓百慕達之外高雄的道路基本上都很好找!
+1認同,以前在義守念書,第一次去楠梓百慕達。完全不懂方向。
身為高雄人在楠梓百慕達也迷路過 本來要往北 變成往東 想說右轉就對了 又往西邊去了
@@安安-t1t 哈哈哈 真的,而且那裡車速都很快,慢下來看指示,就會被後車叭。
@@安安-t1t 主要是太多匯流道了,一不小心走錯分支又會走回原地
認同,往楠梓這條路,我不管走多少次,每次都很挫
美麗港都、我愛高雄❤️
高雄人每次到其他城市自駕
就會覺得在高雄騎車開車真的過太爽
深刻體會都市計畫的差別在哪
現今的高雄市區發展史
算是台灣各地區城市中比較年輕的
但也因此受惠於日本時期劃設的都市計畫
高雄市區騎摩托車60最低速,連阿伯都70
真的真的真的真的不能同意更多…道路規劃也差很多,希望高雄的大老能繼續這麼有遠見不要因為接下來的開發而失守了,特別是南高,南高的天際線,整片天空絕對是台灣所有高度開發城市裡最美的
棋盤式道路規劃真的好,可惜民族路、博愛路(有一小段即將拆除)的同向分隔島是最大敗筆
嗯嗯…原來還有如此深的含義,增廣見聞,謝謝您的解說👍👍👍
超專業的啊~高雄市是很美的城市,我覺得比台北好很多...又有美麗的港口。只可惜高雄太窮了,薪資待遇低而導致人口外移很多...真希望高雄能夠復興起來,成為全台最棒的城市
台積電來救贖了
所謂的高科技嗎
建設這種東西只會更爛
謝謝你的介紹~即將到高雄生活覺得這些小知識很有趣
為什麼覺得所長最近的影片都很有喜感 XD
玩開了
不一樣的高雄道路介紹,長知識了!
说到高雄分段法,大陆也是这样诶!
广州的中山路分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一直到中山八路延伸了整个老城区。以前念书也是沿着中山路念下去的hhh
個人還是覺得高雄路段應該改回明治町 大正町 比較好聽 中山路就...嗯...
@@黃建霖-r7t 町在台湾不是已经废除了嘛
@@uriahlevi8640 對啊 所以我希望改回
我是半個高雄市人,在台中市生長就業在高雄市老了定居台北,這十條路名既好記又合邏輯,比其他縣市的路名更科學。
沒在高雄生活過但覺得一到十路名超酷的~
所以有特別記得XXXD
高雄的分段系統真的讓我當時被搞混了,依照北部的邏輯通常路名後面加上數字是指跟原本屬於不同條但卻是平行的路,那時候第一次去高雄真的一直打轉,我還以為我怎麼走錯路,結果卻是同一條路上 哈哈
最大的敗筆遺憾獨斷失諾..當年的三鐵共構呢??..高鐵還是沒進高雄車站..對高雄車站的復甦無助..商家情何以堪.左營高鐵周邊沒腹地不成氣候...不是兩頭空.
好想要公投
台灣的很多軌道運輸建設幾乎都死在毛X國任內
@@ForrestSung 之前有連署
但人數沒有到(我也有連署
在廣州市中心有中山一路至中山八路,但是最有名的應該是路名和地標名完全和所在地無關係,像黃埔大道(天河區),海珠廣場(越秀區),海珠路(越秀區),白雲機場(花都區),越秀金融大廈(天河區),越秀星滙雲城住宅區(白雲區),南海神廟(黃埔區),黃埔古港(海珠區)
3:10
並沒有,我身為高雄人才不會自己去咬餌炫一波🙄🙄🙄
希望高雄能夠在幾年的停滯後再次衝刺發展起來!
一到十真的是經典🤣
4:46能夠想出有趣又有意涵的路名,以前的公務員素質比現在高多了👍
住在九如二路的老高雄人長知識了!
一到十我們從小就倒背如流 其中有幾個名詞也大略知倒是什麼含義,像四維..八德
但有些還真的不知道這名稱的來由,像一心..三多..還有自己家九如(羞)
人長得可愛講話也好聽口條清晰 喜歡
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真的很重要
前一個講不出來的市長就...被罷免了😅
他被罷免的原因不是這個吧! 是因為選上高雄市長後,才ㄧ年就去選總統,有誠信問題,這才是主因
話說很好奇:是不是目前做交通、建設相關的youtuber都偏綠色呢? 至少不會是偏藍,例如:黑皮
因爲ㄧ講到台灣高鐵沒進高雄火車站,基本上就把毛治國罵到臭頭
哎喲!是野生企鵝ㄋㄟ
在更早的時候, 是沒有中博地下道, 前站和後驛是要透過中華路地下道和民族陸橋來連接.
田中鎮也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跟高雄完全一樣,不知道是否和高雄有關係XD
真的跟高雄一樣的一心到十全,田中親切度+1😁。
好懷念田中🥺
好好聽的聲音,好可愛的RUclipsr ❤️
我小時候都一直以為三多是有三間百貨公司在那邊
其實以前有四間😏
咦 不是只有 大遠百 新光三越 SOGO而已嗎
@@samuel-vr9ey 85大樓開幕時有建台大丸百貨,後來倒了🤣
@@akira.charlotte 更早還有宏總百貨。
@@CZH-yz7bj 前輩好😁。宏總百貨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如何分辨高雄人」可以問另一個問題:
「你是高雄人嗎?」這還全縣市通用,👍
希望所長也來做一集講講台南舊市區的道路
只看曼哈頓的話紐約也是狹長的都市😂
你的順序好像...顛倒了!?
高雄在旗津的部分 也是狹長的區域
敲完下集做臺南~
台南可能要做二集,路實在有點複雜。😂
@@akira.charlotte 哪會複雜?中華東南西北路繞一圈,東西南北門路(古城門),民族民權民生中正長榮林森青年...之類的很多路名還不是跟其他地方一樣。
原台南縣鄉下有特殊地名。
身為一個對高雄5分熟的在地人,覺得講的很清楚、仔細讚!
其實在高雄真的TM不會迷路,例如你家住左營,而你人在三多迷路,這時候只要找四維五福六和七賢八德,到九如後直直期就到了 ..,如果我家住在鳳山五甲,我在五福路迷路,一樣的道理直接找到一心路就到了,很簡單= =!
真的很難迷路…而且附近都有捷運 …
還有北高與南高的分界是高雄車站 (以舊高雄市來說)
我小學的高雄鄉土教育課本裡還有教這麼一首歌,教你怎麼記路名和道路特色。
【我愛高雄】(台語)
詞曲:簡上仁
阮是一個打狗兄
每日進出高雄城
前鎮鼓山到左營
大街小巷阮知影
一心二聖接西東
三多轉彎通小港
四維大路水噹噹
五福街路全全人
來去六合迺夜市
七賢八德喝咖啡
九如十全好鄉里
高雄高雄我愛你
三多四維五福大概是棋盤做最好的區域
根本沿著愛河🤣
五福可是有轉彎過愛河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