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驗教育到人生探索,體制外教育塑造的成長故事|實驗教育養大的孩子|公視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5 янв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5

  • @abyronbyron
    @abyronbyron Месяц назад +39

    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家庭的文化資本都比一般家庭還高出許多,第二第三不確定。家庭文化資本、孩子是體制外學生的比例、自學生以後的社經地位之間可能有某種相關性。假如有的話可以看到:高文化資本的家庭透過體制外教育讓下一代思辨能力更強,這有助於從事領導階級的工作;低文化資本的家庭的下一代繼續留在體制內這種強調服從、聽話的環境,這有助於較不具創造力的工作。

    • @陳成-d4g
      @陳成-d4g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從事領導階級?...你錯了喔。應該說他們會去創業(小團隊經營)這樣而已

    • @weiiic2669
      @weiiic2669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陳成-d4g啊創業經營團隊不就是要領導嗎

  • @峰-u7o
    @峰-u7o Месяц назад +24

    看起來還是需要資本,有資本才能讓小孩從事高風險的夢想(不一定能兌現,賺錢),像服裝設計、音樂、體育基本上都是風險很高的,成功了賺很多錢,失敗了只能吃父母老本,也只有高資本家庭能讓小孩這樣探索。

    • @WII50135
      @WII50135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家裡沒資本的只希望用最少的錢讓孩子畢業然後找份工作養家

  • @sss50119
    @sss50119 Месяц назад +23

    好有趣的報導!感謝公視
    這樣看下來,我覺得體制內外的學生,最大的差異是家長的「資本」和小孩的「自主」
    教育體制內可以將學生的素質拉到一定平均值,可以帶給孩子一定水平的觀念和知識
    但因為是體制,所有東西就必須要一致,並且都是等著老師、組長、隊長這些領頭人的指令
    一定程度喪失了孩子對於「追求某些事物」的本性,都是等著別人提供答案
    體制外的孩子必須從小嘗試多方領域,同時家長須要具備一定的知識水平,才能引導孩子
    學習平台、實驗課程、才藝班級等,都不是課綱內必要的東西,摸索與引導更重要
    但也從這邊四位孩子可以看出,某些領域上會比體制內學生弱,甚至完全沒概念
    所以感受下來,也許是要去看我們教育希望孩子具備的本能是什麼?
    但無疑體制外出來的孩子,不但講話台風穩健、具有獨立且獨特的見解與想法、本身具備自我探索的能力、懂得提問與質疑
    這些跟我同屆的朋友、學長姊弟妹比起來,真的厲害很多
    同時也會很希望自己也曾受過這樣的訓練或課程
    但從家長的打扮、談吐、時間程度上來看,還是擺脫不了家長的資本與知識水平
    有個家長還為此考了證照,這對一般的雙薪家庭根本不可能...連房子都不一定買得起了
    所以現今的教育體制真的有公平嗎?真的有在讓孩子能夠具備「學習的本能」嗎?
    起碼80年代出生的我們沒有,也因此更希望未來的學習環境能夠更好!

  • @shainshainc
    @shainshainc Месяц назад +8

    不知道可不可以有一集,實驗教育出來的人,也是對自己沒想法對未來迷惘,跟受一般教育的人一樣
    不然都挑好的講,體制內也是有很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人啊...

  • @rkogary1130
    @rkogary1130 4 дня назад

    白石真琴?!

  • @yusonni4068
    @yusonni4068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還以為去讀都市計畫,結果是土木系阿

  • @tonychen871
    @tonychen871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笑死 我合作計畫3個禮拜前才被學校拒絕
    直接白打計劃

  • @wei_tseng_0609
    @wei_tseng_0609 Месяц назад

    用的是蘋果筆電......

  • @KCLemon817
    @KCLemon817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覺像全人中學的行銷推廣,一學期15萬,對一般家庭來說還是很吃力吧。

  • @gn019226581
    @gn019226581 Месяц назад

    試驗的是資本的厚度吧,你出社會前不管是體制外體制內,終究是要出社會賺錢的,現在台灣社會不是二類的就是3萬~4萬,你體制外你體制內有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