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正宏先生。您的论述会误导很多人。首先,吃草的动物不是只吃碳水化合物。您可能会说植物纤维也是碳水化合物。但plant fibre是不会影响insulin resistance index的。而且KETO饮食的指导中没有任何一条陈述表示insulin resistance是万病之源。但有完整的研究显示80%以上的疾病与inslin resistance有关。有关和源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观念。医学是非常严谨的科学。下面有提供给你的医学院基础教材作为参考。帮助您更了解胰岛素和糖尿病。其次,医生替大家找到的证据不应该是某一篇报道。报道和研究报告,以及医学论文的差别,大家都可以明白。作为专业领域的从业者,应该遵守最基础的职业道德。我没有见过用新闻报道作为实际指导准则的医生。请不要误导。另外Insulin Resistance: Insulin Action and its Disturbances in Disease这本基础医学院教材提供给您参考。作者Sudhesh Kumar (Editor), Stephen O'Rahilly (Editor)。医院院基础教材和市场上能买到的以商业为目的的健康指导书,我想应该不用强调他们的差别。希望您能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医生。
大家好,我們是邱醫師的團隊。謝謝大家對於影片提出許多反饋與自身看法,如果大家對於邱醫師影片中分享的研究資料有興趣,歡迎至以下網址觀看詳細論文資料,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唷,也別忘了分享影片、訂閱頻道,讓更多對於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人可以一起參與討論,謝謝大家!www.gscline.com/%e4%b8%8d%e8%a6%81%e5%86%8d%e7%9b%b8%e4%bf%a1%e3%80%8c50%e6%ad%b2%e4%bb%a5%e5%be%8c%e4%b8%8d%e8%a6%81%e5%90%83%e7%a2%b3%e6%b0%b4%e5%8c%96%e5%90%88%e7%89%a9%e3%80%8d%e7%9a%84%e9%8c%af%e8%aa%a4%e8%aa%aa/
台灣會成為洗腎王國是因為政府的腐敗造成一堆食安問題 日本人平均每人都吃的比台灣還重鹹他們就沒事
希望现在的网络使用者,多弥补科学知识,从最基础学起,最好拿中学课本开始,要不然看一些网络或者博士写的书籍,完全无法判断真伪
我媽76歲,前年下肢水腫,住院檢查尿蛋白,血液蛋白降到2.8.自從看了柏格醫生的視頻,我把她每餐的碳水減掉,兩周後下肢水腫消失,血液中蛋白上昇到3.2.而且我媽的體質從以前的陰性體質逆转成陽性體質,摸她的手沒有像之前那樣冷冰冰的.抵抗力上昇,現在也不容易感冒.
我50歲後個人經驗:不吃碳水化合物,好處比比皆是。
以前一日三餐都是碳水55%+45%其他蛋白質與脂肪。身體健康出很多問題。三高患者。
現在把55%的碳水去掉。同時我不增加其他45%食物的份量。三高問題戛然而止!逆轉了糖尿病,藥不用吃啦!
我就是低碳水饮食的受益者,我明确反对碳水55%供能,我明确反对高碳水饮食
Me too.
对啊。我也五十多岁,不吃碳水,是指不是白米白面。谁说不吃蔬菜水果了。
這個醫生是中國人
水果是高碳水類...
蛋白不會造成腎臟有問題,但腎臟有問題(常由糖尿病引起)加高量蛋白質會加速惡化,但好玩的是生酮飲食在許多研究發現對糖尿病產生腎疾病有復原的幫助。
是生酮化吧!斷食超過12小時身體就開始生酮化了,什麼都不用吃!
生酮重點是油,而不是增加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最後也是醣!
@@yumoyeh 生酮最重要的不算是油喔,蛋白質也會糖質新生喔,會變成碳水,但一般情況不會做因為其是基本身體的building block ,要做糖質新生是最後手段,如果有看到以前非洲難民四肢瘦瘦肚子大大,那就是蛋白質分解變能量,身體有水腫,叫kwashiorkor
生酮最重要的是讓身體只能走beta氧化分解脂肪,所以有幾種方法可以達到,把碳水抽走變少,身體碳水熱量消耗完就只能走beta 氧化生酮,另一個就是讓身體習慣beta 氧化,你還是會不知不覺生酮,你長期生酮或斷食的人,偶爾飲食不生酮還是身體生酮,還有一種是做有氧運動的人如馬拉松選手,在跑步時你給他喝糖水他還是生酮
一般的生酮飲食,主要確定糖夠少,不會成為主要熱量來源,蛋白質足夠你不會受到肌肉,油不用刻意到一般想的70%左右,因爲你想用生酮飲食瘦身的話,你身體的油脂就會補足剩下不夠的熱量
@@lengyeowang4147斷食總要復食的一天,生酮飲食卻是個每日餐單,能一樣嗎?
@@nicolask9295 錢的花費不一樣!
生酮飲食現在飽受懷疑, 重要的是, 多數進行
生酮飲食者, 根本沒有酮化!
草為植物葉,同蔬菜,為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屬於不會誘發胰島素的碳水化合物,跟我們一般提到的碳水化合物(麵、飯等澱粉)性質完全不同,如此混為一談是完全不對的
大象吃的是膳食纖維,不是澱粉,當然活得久,如果一個人天天大量吃澱粉類碳水化合物,將來產生胰島素阻抵抗的可能性非常高,再不改善就請心理準備接受糖尿病治療吧
對啊,怎麼會把草和蔬菜歸到碳水化合物,真的有點傻眼
@@ych0617碳水化合物完本就是個化學定義,纖維素的確是碳水的一種,但人類跟草食生物的反應不一樣
邱正宏先生。您的论述会误导很多人。首先,吃草的动物不是只吃碳水化合物。您可能会说植物纤维也是碳水化合物。但plant fibre是不会影响insulin resistance index的。而且KETO饮食的指导中没有任何一条陈述表示insulin resistance是万病之源。但有完整的研究显示80%以上的疾病与inslin resistance有关。有关和源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观念。医学是非常严谨的科学。下面有提供给你的医学院基础教材作为参考。帮助您更了解胰岛素和糖尿病。其次,医生替大家找到的证据不应该是某一篇报道。报道和研究报告,以及医学论文的差别,大家都可以明白。作为专业领域的从业者,应该遵守最基础的职业道德。我没有见过用新闻报道作为实际指导准则的医生。请不要误导。另外Insulin Resistance: Insulin Action and its Disturbances in Disease这本基础医学院教材提供给您参考。作者Sudhesh Kumar (Editor), Stephen O'Rahilly (Editor)。医院院基础教材和市场上能买到的以商业为目的的健康指导书,我想应该不用强调他们的差别。希望您能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医生。
同意,草是碳水?鬼話連篇
@@sfcheah纖維素的確是碳水,不過人類無法消化而已,另外植物作用於草食生物跟人類是完全不同的,根本無從比較
邱先生,你的資訊真的需要 update 了,膳食纖維應大量攝取,但絕非那些不是膳食纖維的碳水化合物,多位國外治療糖尿病的權威專家建議每餐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在20克以下,如果常期吃到55%,請有心理準備接受糖尿病治療吧!台灣的金字塔飲食把碳水化合物放在底下一大塊是幾十年前從美國那套搬過來的,現已被更多的新知推翻,那樣吃真的會害死人的 >_<
(膳食纖維是極少數不會誘發胰島素的碳水化合物,請不要把它跟我們一般所說的碳水化合物如麵、飯、麵包、餅類混為一談,你要知道這兩者對身體造成的結果是完全不同滴!)
非常同意你的觀點,據我理解,飲食金字塔宋晏仁醫生有解釋過,他在當政府官員時引用美國的資料當作台灣的飲食指南,但是後來他有發現這個金字塔是不好的,有在節目中特別提出且更正,碳水化合物比例是嚴重失調。
根治飲食的標準也是將碳水降到每餐20% 才不會讓血糖震盪,引起各方面的慢性疾病
最近才知道豆類含有蛋白質,黑豆達55%,另外40%是澱粉,花豆澱粉更高,澱粉及糖無所不在,不可能無糖飲食,邱醫師說55% 我是相信,除非每種食物你確定他們無醣類或澱粉成分
@@hsueh-meichang2809是,所以份量不能多
其實現代人生活根本不可能零碳水飲食的,最多是低碳,生酮飲食也主張多吃綠色蔬菜,沒有人只吃蛋白質和脂肪。我戒了糖和澱粉質食物,每週斷食一天,感覺身體狀況非常好。
不能再同意!👍👍 我也是这样的饮食,已经减重35磅了,身体状况非常好精力充沛晚上都不想睡觉,绝对是生酮饮食的受益者,这位医生简直了!
每天澱粉約30-80g(紅棗為主可配清熱補氣的中藥)+
蛋白質60-100g(主要是豆漿一罐2000c)+
脂肪約60-105ml(橄欖油),
喝洛神花,薑黃,綠茶,
兩天一顆高麗菜,
維他命c1000-2000mg,
維他命b,維他命D,整腸酵素,
,深蹲,(鋅錠)
長期精神好,增肌減脂。
同樣戒了糖跟碳水 ,每餐綠葉蔬菜200g 蛋白質120-150g(含一顆蛋) 餐後六顆堅果,一周2-3次高強度間歇運動,每日柔軟操,維持八個月,大概瘦下32公斤,精神跟體能也比以前好很多,而且不會總是在渴望吃更多食物,從食慾中解放。
我不吃碳水,吃生酮饮食,身体比以前好多了,不用吃糖尿病的药了,体脂率也降到了11%左右。我已经60岁了。我赞成生酮饮食,不吃碳水。
同感
大部分推低醣、無醣飲食的人都有說要多吃蔬菜阿
因為纖維不被吸收,舉食草動物來駁斥無醣飲食也太荒唐
人體的代謝很複雜,但很有「智慧」。每個人轉化適應能力各異。有長壽無乜病老人每天三餐主吃麵,另一個經常都吃五花腩,另一個又話每天都飲酒! 真係百思不得其解! 自己找對自己最有益的飲食就是了。最重要還是自身的各項機制平衡。良好心態不能缺少,很多長壽無病痛者多數是心境開朗豁達,生活簡單!
日本醫學諾貝爾獎得主者說,一日吃三餐是錯誤的,要時常保持饑餓狀態,要時常斷食超過16個小時,或20個小時可降糖達20%,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这样活一趟也没啥意思
@@JohnWick-xy7nz 就是呀,不吃不喝等死算了。别太作了。
看來兩位還都是小年輕⋯
@@奉養四老 兩個小年輕,年紀到了就知道了。尤其是這樣活沒意思的那一位,指沉溺於感官刺激,定義甚麼有意思甚麼沒意思,這樣的信念是在為自己的人生找痛苦。整天泡在多巴胺裡面成為多巴胺的奴隸
那是整天不用勞動的人才可以,一天到晚就衹想著如何斷食,如何健康,如何推視頻😆
講得蠻多都是錯誤的!以下特別幫忙更正!
1,生酮飲食是可以攝取膳食纖維的碳水化合物!
2,攝取動物性脂肪並不會造成心血管疾病!
3,有胰島素阻抗才會脂肪失養症(肥胖)!不是先肥胖才胰島素阻抗!
4,胰島素阻抗是胰島素分泌過多,不是衰竭!
5,米飯麵食還是不要吃超過自己的負荷,確定是造成胰島素阻抗的原兇!
6,其他不勝枚舉……
而且,牛吃草吃的主要是纖維,説得太籠統了。植物的碳水化合物儲藏在根莖和枝幹内,牛不同人,操作并不一樣,吃得起。總之拿這來做比較讓我直接停止看下去了。
7,碳水化合物55%真的是太多了!長期性是會導致胰島素阻抗的!
@@igria
現在的養牛不給吃草,都吃榖類玉米飼料,牛會產生胰島素阻抗,脂肪肌就會生出脂肪來,這就是和牛,雪花牛的由來!
如果一个医生支持一般碳水饮食,那么说生酮饮食的东西医生只会选择性无视,很少遇到支持生酮饮食的,遇到不反对生酮饮食的已经很好了,饮食模式还得个人的偏好
肥胖造成胰島素阻抗,不是反過來,別倒因為果
蔬菜這種膳食纖維的碳水化合物,人體不能直接轉為血糖,應該和澱粉、糖區分開來,否則概念會很混淆。此外現在的生酮飲食都提倡大量蔬菜,少量澱粉和糖,中等的但是好的蛋白質,稍高的但是必須是omiga-3等不易引起發炎反應的好的油脂,這些細節忽略的話,就會造成極大的混淆。
這個就正確,這個醫師多數收了糧油商的錢,不能亂說話
說得好!
基於對碳水美食的本能渴望,無論如何都難以一輩子完全戒除的我來說,不管這個醫生的論點長遠來看正確性有幾%,至少減低了我對碳水的恐懼和壓力,對精神壓力有一個很不錯的緩解效果。
碳水本身不是邪惡,這是份量的問題。現在飲食糖分太多,如不控制碳水的攝入,糖幾乎一定超標。如果平常飲食都是低糖低碳,偶爾吃小量碳水是沒問題的。
你低糖饮食,很可能已经血管堵塞差不多了。你去查一查颈动脉斑块吧。
的確 是如邱醫師您所說的。 我家人當中 有眼睛失明了。 因為 他雖然一直都有吃 青菜(外來食有加了 味精。)是有糖尿病用藥以 緩解身體狀況。 但卻 長時期的吃 高熱量的肉類(雞肉魚肉海鮮 等)油炸食品、餅乾、麵食,再加上愛吃 夜宵。一天四餐 所以吃的 太頻繁是病因病灶。吃太多易造成睡眠不好。結果是很慘痛的。
不管是吃生銅 還是吃碳水 一日三餐太多了 人體的設計本來就是一日一餐 為什麼會變三餐 就想學貴族一日三餐 結果得的都是富貴病!
人體的設計本來就是一日一餐????哪個白癡告訴你的?你看牛~一天吃12個小時~不斷地吃
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确定饮食和运动。无论如何营养均衡才是科学的。生酮饮食不是适合每个人的。邱医生说的有道理👍。不赞成盲目跟风国外学者的提倡。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来制定自己的饮食是最好的选择。
碳水化合物是一個集合名詞,萬病之源是「精緻」碳水化合物及「精煉」化學油脂。至於優質碳水應該合理攝取,各色蔬菜、蕈菇類、穀類、堅果種子類。
阿金醫師也不是生酮飲食,他推薦的是全肉飲食。跟生酮飲食差別很大!
生酮飲食強調的是大量蔬菜、優質油脂、中量蛋白質以及少量碳水,6:15 的研究中,蔬菜只有50克根本不夠,還有油脂只有橄欖油10克也是少的可憐!即使低熱量生酮,蔬菜至少要300克,油脂至少要60克,而且要有飽和脂肪跟Omega3。
至於心血管疾病的元凶,一直都是高糖高碳水+高Omega6飲食+人工反式脂肪。
天然飽和脂肪可以保護血管,減少受到糖類及自由基攻擊。
戒糖、戒高糖水果、果汁、戒牛奶、戒含糖優酪乳、戒高糖甜點、戒酒、Omega6減量、小麥製品減量,天然澱粉減量,增加蔬菜攝取、增加飽和脂肪及Omega3攝取,適量海鮮、肉、蛋、豆製品,可以減肥、降三高及減少多種退化性疾病。
只要消耗熱量大於供給就一定瘦下。 剩下的是減肥快慢的問題。 如果身體有糖尿病, 那就必須大量減糖。 我為了糖尿病從70減到60花了4個月每天依168飲食,4月後恢復少量碳水攝取, 並加上運動。現在是每天一餐加上堅果當零食。 感覺身體機能年輕10歲。真要健康, 其實還是要恆心。
你無法知道熱量的消耗量的,別自欺欺人了
医生知识渊博、对人对事判断逻辑清晰👍,我父亲也是内科医生、至今卷不释手,91周岁了还是不肯和儿女居住,坚持独居、不用保姆或钟点工。保持运动、营养均衡、控制体脂含量
感謝邱醫師指出重要觀念:碳水化合物來源不僅是飯麵,同理,蛋白質來源不只是豆魚蛋肉,脂肪來源不必為食用油,吃各種天然食物就能攝取完整營養素。
都能这样就不需要医生了
這些誰都知道,但幾乎沒有人可以吃完推薦的每日營養素,有閒錢吃保健品例外
我是亲身经验只是吃菜水果不吃淀粉两个月后和邱老师说的一样便秘
后来看到中国视频说,饭的纤维非常好!平衡饭食才有健康身体,👍🏻👍🏻👍🏻谢谢您!60岁看起来像45岁.🙂
在生酮饮食的时候,你要摄入好油,就不会便秘
油太少會便秘,吃豆腐就不會,不過豆腐會結石
感谢大家,听老师说油的问题,现在吃橄榄油非常棒,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祝福~新年快乐,龙年行大运。😊
生酮饮食坚持6个月,体重减轻21磅,精神体力恢复到年轻时,身体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5岁,内脏脂肪3.4…特别意外的发现头脑异常的清晰,以前说话总注意力不集中断片儿,现在简直我都惊讶自己滔滔不绝逻辑清晰是怎么了。生酮饮食收益太大了,会继续坚持。
您好,先恭喜您成功生酮。我想请教您,您坚持6个后,对甜食🍰您是还需要克制自己不去吃,还是真的像挺多生酮饮食的朋友说的,习惯了,根本不想吃甜食了?
@@nicopeaceworld 你習慣了就不會特地想去吃,我以前喝啥都要加糖晚上也老想吃零食,現在健康生酮後就沒特別想吃,也沒特地維持酮體偶爾也會聚餐,反正你得喜歡這個方式不要強迫自己那都做不久的或者會反彈,要減肥重點還是熱量缺口,不吃碳水化合物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你的飢餓感就會消失了,不像以前我一沒吃零食含糖飲料吃飯會餓到快死手抖一樣。
@@chiahungchen125 谢谢您留言🌷对我是鼓励!
@@nicopeaceworld 我去年生酮饮食三个月减了五公斤体重,但是开始失眠,疯狂吃甜食(吃了我十年累计的数量),而且六年前痔疮手术后首次再爆发,一个月痔疮折磨的我生不如死,当时开始怀疑生酮饮食的利大于弊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适度进行
@@MGWONGLX谢谢回复!我也有类似的困惑,还在摸索中。生酮期间即便吃饱了,还是特别想吃甜食,以至于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一小会就很想吃甜的零食。可是我在生酮前几乎不吃任何甜食,完全不买甜食回家,不会很想吃~ 打算增加运动量,希望可以帮助分泌多巴胺,缓解我对甜食的渴望。因为没有时间,我选择每天跳绳两组,发现运动之后的两个小时可以较好的集中精力。争取坚持到减重达标再恢复低碳。
飲食可能有差異性,我阿嬤長年只吃白米飯當主食菜肉少量,一餐兩碗飯七十歲前從事農事勞力活,七十之後廟裡當義工做到95歲,一生無病無痛瘦瘦的,90前兩碗白飯90後一碗白飯活到99。她最常說吃米飯才健康,可是我一吃就變胖,老公也是以白飯為主食,不吃麵、麵包他身體比我好很多。
你知道嗎 有些人一出生就有糖尿遺傳基因 有些人沒有 加上體力勞動 對很多人只能羨慕的份
應該是遺傳吧?
以前的長輩活動量都超乎想像,沒有車子跟機械,都是用雙腳雙手工作。現在的人一天能堅持訓練個一小時就很了不起了,消耗太少。
帥哥邱医師 很感恩感謝 苦口婆心 用心的分享指導我們如何能健康 生活飲食 過安心有品質的美好人生 。
根本不可能完全無碳的,連蔬菜都會有碳的,最多低碳而已!以往根本是高碳 高到太高 現在只是降低碳!但是肥胖要先減肥是絕對正確!
吃草的、吃肉的還有雜食的生物消化系統有差異,吃的內容應該不能拿來比較
對啊...他這樣比喻有點不倫不類
然後他還以獅子老虎因為只吃肉所以短命
這種說法更是不倫不類
吃草 跟白米面反 高碳 不一樣
糖食:糖食
素食:糖食+蔬食
蔬食:蔬食
肉食:肉食
雜食:糖食+蔬食+肉食
葷食:蔬食+肉食:(無麩質飲食)
疾病源:糖食
健康源:蔬食+肉食
抵抗力源:蔬食(維生素礦物質)
(只有蔬菜能分解糖醣澱粉碳水化合物)
糖的變化型為酒。糖癮酒癮皆屬毒癮。糖.酒.藥.毒品:屬於身體四大攝入毒物。
糖就是醣就是澱粉就是碳水化合物,其特性為 黏 和 甜 。
碳水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吃對份量跟質量(一餐大概1個拳頭大小),要吃原型的碳水(米飯.地瓜),不是吃精緻碳水(麵包.吐司.蛋糕),我用211餐盤(2份纖維.1份蛋白質.1份碳水)進行減肥,3個月後體脂肪從25掉到14,體重從80掉到69,所以證明碳水是可以吃,只要吃對份量跟品質,對身體依然是健康的~!!
邱医师,非常感谢您和团队高质量的健康信息分享!!一个小小的建议:音效真的让人分散注意力,有时甚至是让人惊到哎,相信有不少人感受类似,建议能不能改成其它形式,祝您和团队越来越成功,再次感谢!
建议不要听了,都是陈旧的理论,听越多被误导约严重😄
蔬菜的膳食纖維,地瓜芋頭馬鈴薯以及糙米五穀米的澱粉都是很好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原形食物的澱粉而非加工後的精緻澱粉~~其實不管你是不是生酮,健康的飲食本來就是低醣減碳(戒糖和精緻澱粉很重要)
胆固醇上升,和心脏病高发间没有直接关系,真正的风险因素是载脂蛋白lpa和triglycerides/hdl,60%的脂肪饮食并不会升高这些风险因素。另外红肉导致血脂胆固醇上升,这个并没有根据,况且不是一定要去吃红肉,椰子油,牛油果,奶酪都是很好的能量来源。现在的观点认为并不是胰岛素阻抗了才会危害健康,任何的胰岛素上升都会激活mtor通路,阻断ampk通路,这些都会增加炎性因子,促进衰老。
均勻飲食應該是避免缺失和極端較理智的策略。
从邱医师的视频学到了许多知识,但是在碳水这一点不同意邱医师的观点!我“低碳均衡饮食+断食法+健身运动”进行两年,戒糖戒饮料、少吃米面水果等碳水,体重由87公斤降到69公斤并且不反弹,高血压全面消失不用吃药了,身心与身体越来越健康!
我也是体重由87公斤降到70公斤并且不反弹.身體更健康
废话你都做到断食和运动了体重减轻本来就是正常现象啊
这不能说明碳水是造成你问题的唯一原因啊 只能说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只是不吃碳水 总能量摄入不变 你也不会减重和回复血压正常的
所以说碳水并不会直接造成健康问题并没有逻辑错误 是你整体的生活习惯造成健康问题
只係你不知你食了多少,有無超過你所需,幾多卡路里是廢話,每個人所需不同,要試,食比自己身體所需少,自然就減重啦,血糖就自然低
@@junweihe8229 注意力放在熱量上就是個錯誤觀念。真正要注意的是新陳代謝能力,而碳水刺激大量胰島素就會降低新陳代謝能力。不要去糾結碳水是不是“唯一”問題,它是主要問題沒跑的。生酮飲食和斷食就沒限制熱量,你吃多了頂多是減得慢點甚至不減,很難像“主流意見”說的一樣會胖
@@maouengekiha 生酮可以不限制总量随便吃???那你觉得只吃肉的动物绝对不会胖对吧?你知道加菲猫吗?
劝你不要看一些三流莫名其妙的健康医师 除了妖魔化碳水化合物让你去买一些什么鳄梨什么鬼东西什么都不会
我是糖尿病二型患者 低碳飲食改善了我的併發症
請問你是使用淨碳30嗎?低碳飲食使用後需要跟醫生討論停藥,低碳造成低血糖的問題?
邱醫師動物性的脂肪酸並非會帶來心血管疾病!反倒是強調所為健康的精鍊植物性脂肪酸,會讓身體不斷發炎和水腫!這是我個人的飲食經驗,僅供參考
很多過去時代長大的人很難接受酮能量的概念…尤其台灣,因為白飯吃習慣了
非常赞同说,生酮饮食很容易吃错,需要精确的计算,根据身体状态不断地调节。
問題在於現代人食的白米,口感的確好,但高升糖(古人時的人無白米食)。
古人勞力也比現代高
其实是要戒的是精质糖,不要吃过量的果糖,蛋白质要够,脂肪适量,选择好油如橄榄油。碳水化合物-选择原形食物的碳水如南瓜,土豆,番薯等,米饭是加工过了,所以可以减少。
精制糖造成的糖尿病远比谷物要低,谷物才是健康的真正杀手,一碗米饭就多少糖去了
点题《碳水化物定义的不同理解,引起的争议》:看了影片和评论,感觉就是对碳水化合物的理解不同,导致了观点的不同。博主对碳水化物的理解是按照科学教科书的定义,所以蔬菜都是碳水化合物;但是在低碳或者生酮圈子里,一般情况所说的碳水化物是不包含蔬菜的。不是说低碳/生酮实践者,不知道蔬菜属于碳水化物,而是默认/约定俗成谈碳水化物的时候,不包含蔬菜。其实,双方的观点都没有问题,只是表述有差别。。。。谢谢博主,医师!
50岁以上,是否需要戒断除了蔬菜以外的碳水。个人认为,如果蔬菜吃的够,所谓的米面不吃也无影响。如果身体本身就有代谢疾病,最好对蔬菜以外的碳水少吃,也就是低碳;如果身体没有代谢性疾病,体重各方面都正常,吃蔬菜以外的碳水,也无妨。
好好吃飯,好好運動,好好睡覺,這就是健康之道,也是減肥之道,沒有捷徑,也不用花錢找任何醫生
对,越作越挑食越肥胖。吃什么都要控制好量。
幹~說的真好~
貪是本性,貪財貪色貪吃,貪权貪名貪睡,人的一生都在貪中生憂°抽時間断食幾天,之後你會感到食物的真味道,感到戒貪之後的滿足,當然,復食後要做負重運動,重練肌肉
确实如此 如果不运动身体超弱谈任何饮食方式都是浪费时时间
太对了,返璞归真,比什么千奇百怪副作用一大堆的减肥法都可靠和有效。
1:30 邱醫師在這裡的觀念完全錯誤啊……生酮飲食絕對不是低熱量飲食,尤其是一開始接觸生酮飲食的人,依照台灣的飲食習慣,平常習慣吃大量白米飯以及甜食導致糖尿病的患者根本不可能採取低熱量的生酮飲食,豬梅花豬五花牛梅花牛五花等等,加上利用奶油烹飪,還有一些十字花科蔬菜,這些組合當你要一個傳統飲食到糖尿病的人「吃飽」,根本不可能低熱量,但是卻仍然可以因為這些飲食而徹底控制好血糖,就是因為我們身邊的碳水化合物早就已經不是自然界的原型食物,而是超精緻超濃縮的劇毒碳水,單吃還行,混合脂肪下去就是劇毒,遺憾邱醫師的觀念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雖然早已減肥成功
但每次有點發胖時就回來看邱醫
我媽有遺傳性糖尿病
她其實食量小也不愛甜食更不貪吃
四肢極瘦就是有個肚子
總是有各種奇異的長輩群組資訊在“教”飲食
當然到老了她還是想瘦肚子
而我是肚子超好瘦的型(加上是個慢跑咖)
她又很愛指點人怎麼瘦
還說運動會各種傷害😑
自己也是醫學相關科系出身
家裡還有藥師
沒人能矯正她的觀念
三不五時我就傳邱醫的影片給她
加減有些幫助歐
雖然我沒吃邱醫的輕卡飲
但聽著聽著也曾瘦掉25公斤
就算偶爾大吃也是按照規則很容易再瘦回來
大家真的要多支持邱醫啊
真假有代言輕卡飲料
最容易累積脂肪的就是吃 零食, 外食(太油)和便當(因白米飯, 太油的蔬菜和炸肉類), 只要吃健康的食物 少吃加工食品, 適度的運動 對體重和體態就容易維持. 但台灣的外食(小吃)太誘人了 不容易做到
任何外食、外卖……都不会健康。卖者只为迎合顾客的口味(甜油辣……)好卖好赚钱,所以少吃外卖外食。
台灣的美食產生五百多萬前期糖尿病患者!要小心!
以伯格醫生的頻道來說的話,生酮反對的比較是澱粉和糖,水果因為果糖的緣故也需要盡量減少
而蔬菜的纖維因為難以被消化吸收+是微生物的養分來源反而應該要多吃,一般生酮在計算碳水時也會把蔬菜排除(除非是根莖類蔬菜),且許多營養素的維持也都需要靠蔬菜來補充,他也提倡補充十字花科植物,但需要靠海帶與海鹽來補碘
伯格醫生本身也反對過量的蛋白攝取,實際上蛋白的攝取不應超過25~30%的總熱量,熱量來源則應用相對健康的油脂替代(魚油、橄欖油等,不過油本身不能有變質的問題)
不過生酮的確很容易會被人誤會與吃錯,如果沒有詳細理解就幹下去問題肯定不小,所以建議要嘗試前最好先從減醣開始
博格是个骗子,他本身又不是医生,是个按摩的人。他有什么临床证据吗?全是在互联网上搜索的东西。
他不是醫生,我在美國的親戚跟我說柏格是推拿師不是醫生,所以他講的話要斟酌一下,你可以聽他講的話,但是最好聽專業醫師比較好。
反正就自己判斷,過於極端的飲食都不可取,就目前211吃法看起來是最好的,2蔬菜1蛋白質1碳水,這樣吃也不用忌油。
最重要的是食物的質素,不管那種飲食方式,身體要攝取到所須營養,吃了太多加工或化學食品你用什麼比例去吃也只會差,好質素食物之餘要配上肌肉鍛鍊,吃得好却行動不便又有何用
就是呀。很多人光是讲究吃,从不锻炼身体,身体机能未老先衰。
根莖類植物和水果都有碳水,如果再加大量飯就很易碳水超標了...我不是說飯有害,而是大家把飯減少一半再做檢查就明白了..可能早餐1/3碗,中午晚上各半碗
邱医师的知识太陈旧了!关于胰岛素阻抗的描述也是过时的观点。
我靠低醣跟204斷食1年內瘦了25kg,體脂肪也掉了10%,我也認為多數台灣人飲食很不健康,是標準的糖尿病飲食,所以減醣減碳水絕對能讓身體更健康,但每個人生活型態、基因、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想要維持健康的忌口程度一定會不相同,有些人就覺得人生苦短,什麼都不能吃太辛苦,某些人工作需要力氣想吃米飯,價值觀不同飲食也會不同,但看到一些非常極端的留言真的很傻眼,總感覺因為自己身體不好什麼都不能吃出現了反心態,詛咒那些能吃得好的人準備要生病了來讓自己心理好過一點,自己發一堆飄在雲端的言論還敢說自己是醒世文....但若聽他們靠杯能舒緩那些人心理缺陷或是沒吃碳水造成的壞脾氣,也是功德一件~~
邱醫師說得很對,受益了
其實跟油品一樣,有好油和壞油,碳水也有好碳和壞碳,學習生酮和斷食,重要的是學會分辨食物的好壞,掌握自己的健康~
對呀
比上边的医生说的有道理!!!!
碳水還分好壞?好油壞油??這個說法會把一堆營養學系畢業的笑死吧~~
@@214yeh 蔬菜也是碳水,洋芋片也是碳水,不然你碳水只吃洋芋片試看看~
@@214yeh 喔~對了,之前還有餿水油事件呢~如果油品沒有好壞之分的話,你餿水油、反式脂肪、氫化油多吃一點看看好了~
對於肥胖和有糖尿病的人來說斷食+生酮很有效,但要小心留意肝和腎的狀態,蛋白質能量轉換的代謝物會增加肝腎的負擔,要多喝水和吃很多菜
但對於本來健康就沒有問題的人來說其實低糖低油+吃少一餐就行了,葡萄糖的代謝物對身體是最沒負擔的,只要控制好攝取量不要讓糖堆積就行
還有真應該把奶茶店都燒了,太影響健康了
@@fengyanbudreau9509 我沒試過生酮,太難了 🤣 最多只試過低碳。
我沒有過重 or 重大健康問題,低碳就減掉幾公斤了。
但可能因為我吃素,低碳會讓我一直想找東西吃 orz
後來接觸一點 阿育吠陀 悅性飲食 和 中醫的觀念,
就試試 "五穀為養"... 吃白飯or糙米飯 粥 麵 地瓜...
發現 肌肉皮膚的狀態和體能變好,也沒變胖...... (我本來就吃大量蔬果)
後來發現,原來也有 "澱粉減重法" 這種流派的 😂 誤打誤撞......
我想 "五穀為養 五果為助 五菜為充" 加上 悅性飲食觀念,可能最適合我長長久久吃下去了
碳水沒有不好,但吃對碳水很重要。現在生酮飲食也非當初阿金飲食只吃蛋白質,現在生酮提倡多吃蔬菜,大量蔬菜吃飽再補充適量蛋白質。並且蔬菜中補充大量健康油脂,將脂肪拉到60~70%,我個人也不吃牛油與椰子油。
生酮飲食熱量絕對不是重點,我沒聽過生酮飲食還在考慮熱量的,大量脂肪熱量一定高,一天預估1800大卡,裡面應攝取的脂肪大約要100~120克,蛋白質約100克(約兩片排骨),碳水化合物25克上下(不包含蔬葉菜類,但根莖類與水果除外),這些飲食搭配下來這樣才會正常有效。
生酮飲食派沒有什麼極低熱量生酮飲食,生酮重點是油,燃燒脂肪產生酮體,一開始吃先適應燃燒脂肪,再來減少攝取油脂,靠本身油脂來提供熱量,最好配合斷食加速效果。
生酮飲食碳水是以蔬菜豆類為主與少量根莖類為輔。這樣才能降緩胰島素升高,生酮觀念是有道理的。
很贊同你的觀點。
獅子老虎的壽命是自然界維持物種數量平衡所產生的結果
如果讓獅子老虎像大象一樣長壽
結果就是子孫滿堂其他動物都被吃光
你拿什麼跟什麼在比
會不會有點不倫不類了
現代人3餐隨便吃熱量就破表了,減少碳水是最簡單的做法,反正就自己判斷,過於極端的飲食都不可取,就目前211吃法看起來是最好的,2蔬菜1蛋白質1碳水,這樣吃也不用忌油。
非常贊成邱醫師的理論!
應該要選擇天然食物,不要攝取精緻糖類及高糖的飲料。 大腦是需要碳水化合物分解的醣。
不是吃米饭就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这个观点我觉得也蛮重要的。也就是说吃饭的时候吃点米饭面食,需要结合其他蛋白质,脂肪,蔬菜的膳食纤维,一起吃的话,倒也无所谓。
醫師說支持生酮,卻在標題寫出醣類攝取要55%,矛盾。
更矛盾的又來了,口說生酮飲食號稱中立,卻說高脂肪飲食造成疾病。
高脂肪飲食更不是造成疾病的問題,必須是壞的油(多元不飽和)。
飽和脂肪,單元不飽和,omega3比例高的油都是對人體好的。
你隨便亂吃大豆油,炸物,高反式脂肪的油當然會造成問題。
美國自從1970年代推這個高碳水比例飲食(45-55%就是高碳 不要辯解說自己這樣是低碳了好嗎@@)後,心血管疾病比例極速飆升,然後Statin上市 更是伴隨膽固醇假說毒害世人一整代。
自己去看美國之前說的高脂肪假說(動物脂肪,紅肉等),剛在2020美國心臟醫學會"自己"就又公布了早已解除限制,打臉自己之前講幾十年的說法,這位醫師還在捧舊資訊。
我知道老一輩的醫生follow國外最新論文資訊比較慢,但信誓旦旦的再次散播以前老一代的錯誤資訊 對大眾只是繼續這幾個世代的錯誤而已。
台灣糖尿病都200多萬人口了,亞洲第一,這種鼓吹所謂"正常吃""高碳",的飲食方法出的問題絕對揹一半以上的鍋。
當然,大部分都是從美國醫學界來的,新的資訊推翻也是從那邊來的。
懂英文的朋友可以看Low carb down under 頻道,每一位醫師和演講者都會伴隨論文和數據,而不是這位醫師這樣單純用嘴巴講他的個人經驗,然後一句話"相信醫生"就要大衆信服。
但是問題來了,有那麼多醫生跟您的見解相反呢
這時候怎麼辦呢?
當然就是看論文數據,給大眾自己判斷啊
對於時間有限的國人可以yt直接搜尋宋晏仁 維他命S statin這篇。
以及其他低碳講解翻譯,依據自己的智慧和研究數據判斷究竟是高碳還是高脂肪出了問題。
阿金非生酮, 阿金的蛋白質太高了。 選對脂肪是其中的要點。
你重新看一遍,他没说支持网络上的生酮饮食,他已经详细描述他所谓的生酮饮食,网络上的生酮饮食是非常极端的,只是为了大量且快速的产生酮体
醫生在動物壽命講錯了。 牛的壽命跟獅子差不多,而且牛的胃能消化纖維,所以他們其實是在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況且不能單憑飲食去解釋生物的壽命,好比鱷魚只吃肉卻能活70年。不同生物構造不能比較。
碳水化合物不是萬病之源,過量的碳水化合物才是。
相對地,就是缺乏等量的運動量。
看 做體力勞動工作的人,哪能不吃碳水化合物?😅
覺得宋晏仁醫師的低炭飲食、211餐盤,最安全、簡單、有效
按自己身体健康和要求,我想两个都可以
健康的碳水 , 優質蛋白質 , 飽和脂肪酸 , 依照你有沒有做運 , 還是中度運動 , 高強度運動去增加跟調配
我也是在减肥,邱医师分析到位,细致。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会学着了解自己的身体,用比较和缓的方法减肥,我认为像我这样60岁的人了,身体不适宜强烈波动。谢谢你!
建議這位醫生不要在教過去三,四十前錯誤的醫學觀念,應該多參考一下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最新研究報告. 上面告訴你的很多營養飲食的知識是過時而且是不正確的,你對胰島素阻抗的成因認知也是一知半解!參考一下新的研究報告可以幫助很多人
楼上回复的极好
醫學知識需要與時代并進
醫學和所有科學都是在慢慢進步,這位邱醫師仍停留在以前已被推翻的舊理論,不能跟上新的醫學發展,還在推廣舊理論,可惜了。
我同意你的看法。他是在誤導別人⋯⋯
這個醫師好像沒有專注於新的醫學研究
觀念一直停留在幾十年前
甚至更大問題在於顛倒是非
台灣洗腎人口大增在於中藥?????
美國柏格醫生一而再再而三指出
服用西藥必然傷肝傷腎
以及
現在的土壤污染,除草劑,農藥…這些才是元凶吧???
白米饭这种精制米除了热量根本没有营养素,而且生酮要求你吃很多的蔬菜啊,生酮进行到一定阶段就要减少肉的摄入
不光是除了吃饭以外喝糖水会升糖,吃蛋白质脂肪都会升糖只是升的比糖水少,所以除了吃饭以外不要喝糖水,有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吃蛋白质bar之类的。这个医师对生酮感觉也没有非常了解。。。。。
最大問題是澱粉質 同精制糖吸收過多😂 每個飲食方法都有缺點 注意飲食保護身體❤
我聽的時候一開始真的有點錯亂醫生的邏輯,後來才搞清楚您把所有的植物蔬菜都當成碳水化合物,也就是除了蛋白質和油脂其他都歸類於碳水化合物,一般都不是這樣子歸類的,難怪他會到處炮轟別人錯誤
邱醫師是對的。基本的營養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和脂肪。
@@jessicachiu2385纤维类的碳水化合物人体不会吸收,所以对生酮饮食来说不算碳水
植物蔬菜是碳水化合物,小学的書也有記述,這是常識,並不是專業知識😮
發音太有力
影響專心
人類是雜食性動物 但肉並不需要特別多
除了蔬菜的碳水 其他碳水不是人類的必須品
但實行上無碳水其實很難 保持低量其實就很顯著了
所以不用想得太複雜
高蛋白要配超高纖中低碳水,人只有單一營養才是萬病之源,人要飲食均衡比例要對,必要營養素要有但要適量,所有的東西超過那個上限都會傷身體!!
忽略个体差异就是纸上谈兵,各人情况都不同,需要各人自己长期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是科学的态度。
支持邱醫師
碳水化合物與植物蛋白質我們都平均在吃,棒棒的。
生酮飲食起初不錯,但是會製造更大災難。
因為懷孕有妊娠糖尿病,開始接觸低碳飲食,發現這種方式,可以維持身材和健康,現在不吃白麵包,不吃白飯,改成地瓜,糙米飯,大麥,蕎麥等等,也不吃糖,真的抵抗力也好很多,幸好我現在就發現自己有糖尿病風險,早一點開始健康飲食,小時候吃的真的太不健康,早餐都是菠蘿麵包,非常甜,配奶茶,不但是甜的,又是人工奶茶,不知道為什麼大家以前都不知道這些不健康,現在我給小孩吃的也是少糖,盡量自己煮新鮮食物,少買食品,尤其是別人送的飲料,果汁,糖果,巧克力,在我們家都是放到過期😂小孩也知道,不能多吃
第一點 大象跟老虎的比喻真的聽得讓人尷尬 不同物種有甚麼可比性 物種就不一樣了你拿它來比人??
第二點 你如果 覺得碳水化合物是好的 應該強調精緻澱粉 對於人的危害 講清楚一點 米飯麵食就是精緻澱粉 高gi的食物 你還一直拿米飯麵食來比喻碳水
第三點 你講高蛋白飲食 會產腎臟方面的疾病 這點我不認同 所以職業健身人士每個都腎虧??? 是有腎臟疾病的人不適合高蛋白飲食不是吃高蛋白會造成腎臟疾病
我也認同 碳水化合物是有好處的 但碳水有分好的和壞的 我認為你該教導的是區分 而不是抹黑高蛋白飲食
他是兽医
蔬菜水果也含碳水。50以后严控精制米面的摄入,可能邱医生就同意了。
醣類分解其實就是葡萄糖,當然不是說完全不能吃,而是已經有慢性疾病、或不想患上慢性疾病的人,就要有意識地少吃醣。
这位医生不太了解生酮饮食,他对碳水化合物的定义跟生酮饮食的都不一样,生酮的碳水特指淀粉和糖,蔬菜是不属于碳水,而且主张多吃膳食纤维
同感,醫生說的Atkins 飲食是2000年早期開始盛行的飲食法,過了這麽多年如今被淘汰很衍生至改良了的生酮飲食,建議醫師對於醫學資訊還是需要與時代并進,從多方面搜索資料和研究,特別是海外其他語言的咨詢,加以吸收才做定論。
carbohydrates是什么这位医师说的就是什么,所谓生酮定义就是为了方便用现有的名词编的,难道饮食方法里面一个笼统的说法还能超越该词本身的化学意义吗?
我吃很多碳水化合物,但就是不包含澱粉和糖的碳水化合物。
感恩邱医生!
不是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草里面肯定还有其他的营养素和膳食纤维,所以没问题。说低碳水的意思是是要减少各种糖(葡萄糖,蔗糖,红糖,冰糖,果糖)和精加工,精致碳水化合物(米,面,淀粉)。
吃草动物吃的是草呢,那是高纤维的,很少吃全米或全糖。而且,它们结构不一样,例如蜜蜂是昆虫,活动量高过人类很多,多糖对于它们是必须的。只是我的看法啦,还是少糖为妙
沒聽過哪一個活過100歲的人是利用生酮飲食的, 我個人利用生酮來減肥,是不是比較健康那要幾十年後來驗證,是否生酮真的讓人活的更久更健康
生酮會吃出那三個風險(便祕、膽固醇與腎臟病)是因為吃了dirty keto。Clean keto就不會這樣
感謝醫師分享 非常清楚 🙏
我聽到什麼?
不吃碳水會減少膳食纖維攝取? 8:54
if you are past 50years old, you still need a little bit of carbs. cannot completely cut carbs. i tried before and nearly fainted from low sugar
可是有的蔬菜農藥殘留很嚴重,還是要挑一下。
我需要的是增胖,不是減肥。這兩個難度一樣高😩
視頻中的鈴聲太刺耳,晚上聽很不舒服。它壓過了正常的內容。希望改善一下。你的內容很好,不必用其他方式去吸引人,人們也愛聽。
非常感谢邱医生的详细说明 受益匪浅
對膽固醇與飽和脂肪酸的認知還處於昔日的觀念
个人认为其实油脂和糖类应该占主要能量供应,然后注意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蛋白质对于身体已经发育完全的成年人来说,少摄入或者不摄入比较好吧
您是一位非常有專業素養醫師而且都不藏私令人敬佩
平衡之道 才是王道😊
碳水比例吃這麼多,身體受得了嗎?長期下來內臟系統會全面惡性循環。
您好,我們是邱醫師的團隊,先謝謝大家提出各自的看法相互交流,影片內主要是提醒大家,碳水化合物對人體也是重要的營養能量來源,還是要適量吃喔!
是一種營養來源沒錯,但不是必要的營養來源,必要這兩個字很重要,而且會造成很嚴重的代謝症後的疾病,據我理解身體根本無法代謝這麼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我們一般人的飲食已經碳水大大失控,是否可以給觀眾強調此點?也可以說是從1980起多種慢性病每年急速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蔬菜裡面都有少量碳水不可能不吃蔬菜的😊
蔬菜里的碳水减-纤维=0!这才是纯碳水的概念.
@@xiaomeimei666 好哦謝謝你
今天干貨滿滿!
阿金饮食不是生酮,这个早就说得很清楚了,生酮是要用高脂肪热量补足基础代谢的部分,不然谁可以做到阿金饮食里每天只能1200大卡这样生活下来。简单来说阿金是低碳,生酮是低碳高脂。
是說米麵碳水化合物類不要吃太多,免造成血糖超高,營嚮健康!😃😃
有聽說營養素有:必需脂肪酸、必需胺基酸…,卻沒聽說『必需碳水化合物』。。。。。
邱医师是有良心的好医生
@@Yingchanlan 那全世界基本上全都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