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緣起就是菩薩的道場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6 сен 2021
  • 法界緣起就是菩薩的道場
    我們別業裡面有共業,共業裡面有別業,對不對?每一個人來到這個地方,你只能盡力,盡力就是說,我盡量讓對方好,但是不一定能夠可以轉動對方的業力。所以我們要了解,別業裡面有共業,共業裡面有別業,共業裡面有共業,別業裡面有別業,個別業任何人都轉不了的。簡單講,我們一出生,幾乎都被命運所固定,只有一種,唯有智慧可以改變命運。只有智慧,那智慧的話,你有智慧你就知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要培養福,要培養慧。
    在這個世間,學佛跟不學佛不一樣。學佛的人我寧可受一點委屈、退讓、包容,寧可讓人家,終身讓路,不失尺寸。所以忍辱、退讓、包容,他這個是成佛必要的過程跟條件。換句話說,你今天忍辱,你今天包容,是在培養你自己的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一般人都忍不下來,忍不下來法界的真心就是僅只於此,我看到這件事情我忍不住,那就有所住,那你的心就是這樣子。那我再擴大一點,對不對?我擴大一點,這個事情不要去住著,另外一個,又另外一個住著,你的範圍就這樣子。那麼我無所住的時候,就可以一直遍滿法界,就可以遍滿法界,而且這個是自性本自具足的。無師智不需要人家教的,教的東西是生滅的東西。
    師父講,徒弟接受,能教能受這還是屬於生滅的範圍,你要所有的生滅都要慢慢慢慢得契入不生不滅,這個是整個佛教的根本思想,核心價值。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唯有學佛,同時具足大智慧,他可以徹底改變命運,而且才知道體悟什麼叫做永恆。因此我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如果你有受到什麼委屈啊!受到什麼生氣的事情,不必跟人家攪和進去。學佛就是一股清流,獨樹一擲,不孤單,也不孤獨, 何以故?佛性是絕待的東西。
    我們不需要參雜到無明,參雜無明叫作毒素,無明叫作毒素。如果一股清流,你還參雜了一點點無明,就是一點點毒素,深重的無明就是深重的毒素。我們無明就是讓自己的清淨自性中毒。那很簡單,如果我們以佛陀來做我們榜樣的話,佛陀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佛陀受到人家的陷害,佛陀也不辯解;汙衊、汙謗,佛陀也不辯解;受到一切的苦難,佛陀也歡喜的去接受,所以我們以佛陀為榜樣的話,學佛就容易成就。
    你要碰到這些不愉快的事情,我們想想看佛陀的偉大,他就是我們的模範生,沒有什麼。你妄想一產生你就有什麼。萬法如果本閒,體會到萬法本閒,你就發現真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是這個還是站在空相、空性、第一義諦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是指見性,或者是證阿羅漢果,究竟寂滅的角度來說的,行菩薩道還不能只是這樣子。
    法界就是你菩薩的家,布施就菩薩的家,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就是菩薩的家。菩薩沒有家,以法界六度為家,菩薩沒有道場,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四念處、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全部都是菩薩的家,菩薩的道場,何以故?自性本空。
    如果你要行菩薩道,還不能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還是站在第一義諦大空的角度說的,你要講法界盡所有的緣起都是菩薩的道場,這樣講就對了,無量無邊。所以那個度量大的跟度量小的,不要講成佛,就講過日子就過完全不一樣的日子。你一念全部徹底放下,別人的是非、生死、取捨跟我無關。佛講的,說簡單很簡單,我們就是把無明的魔爪伸的太遙遠了,管得太遠了,不關自己的事情我們也管,對不對?我們把自己的真如自性弄得變成一個距離,心就是最大的距離。你動念,你動這個無明就是跟如來的本心就是最大的距離,其實本來就沒有距離。無明本空,真如自性就顯露出來,所以什麼叫做如來?一切來皆是如,一切如不離來,來就是緣起,如就是自性本空的意思。所以會活跟不會活全在一念之間,我們今天之所以活的痛苦,就是把自己變成別人的老師,認為我夠資格教育你,我夠資格訓誡你,我夠資格教育你,然後把自己抬得太高。所以這個念頭,阿含經裡面也是這樣講,只要我們動一個念頭,勝過對方,從取捨當中這個就是束縛。因為你不能退掉取捨這一念,能所的東西,你就永遠不管你怎麼修行,你都拚不掉我執、我念、我相、我慢的包袱,永遠沒有辦法,說簡單很簡單,從現在起,我們扛起責任,卻在責任裡面,發現如來的真理,空相跟空性的道理,所以性空是一切諸佛智慧的本源。
    諸佛菩薩為什麼他有智慧?因為了解諸法空無自性,就是性空。萬法其性本空,這是永恆的真理,我們用虛空來比喻還不怎麼貼切,我們如果用水來比喻,還沒有辦法,水跟波浪來比喻,還不怎麼貼切。
    現在我用我個人的角度來比喻,你就知道。我現在跟你講話,師父的心性本不生本不滅,本不增本不減。即於如來的當下,自清淨自性,我可以隨緣說法給你聽起作用,雖然我起作用,我的心性也是不增不減。即於作用也是不增不減的本體,即於本體就是能夠用妙智起語言文字,來啟動內心裡面的心靈世界。所以這個語言文字顯示出來的義理,這是我們正確的思想跟內心世界在溝通的一種空間跟工具,少了這個就沒有辦法產生聖賢。
    真正的聖人,他跟眾生是一樣的,他跟你生活在一起,他不會標新立異,他也不會讓你覺得高高在上,有高高在上那就是有低啊!聖人的生活跟你是一樣的,佛陀也是一樣,拿著缽跟僧團一樣去托缽啊!可是自性的智慧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要在行為舉止,行住坐臥標新立異,感覺好像異軍突起一樣,真的聖人事法平等,無有高下。沒有有為也不著無為,也不著無為,沒有取也沒有捨,沒有所謂智也沒有所謂的境,沒有能也沒有所謂的所。平等當中還不見有平等之相,叫做徹底平等,連這個也不存在。好了,那我們就知道,佛法掃蕩了一切所有的邊見,連中道都不立,那這樣你就知道,過的日子是什麼日子。只要你肯,下定決心就可以做得到,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出在生生世世帶來的習氣種子太重,這一輩子也被這個環境觀念所束縛,所以你要把一個人刻板的概念改變,比改變他的生命更困難,你把一個人的刻板的行為舉止要去改變,那比打破虛空更困難。所以我們從出生到死亡,差不多依循一個模式在走路。喔!這個就是命,運就是這樣子!
    你沒有如來的大智慧,你根本就沒有辦法翻轉命運,幾乎沒有辦法。
    所以真正的,佛陀第一個用教化,二用感化。世間人套一句話,知性、感性跟理性是達到平衡,這世間的角度。那我們是感情、理性跟智慧達到最高的平衡點,世間人的知性、感性、理性達到一個平衡,那我們佛法是感情、理性還有智慧達到一個平衡,平衡就是無相的意思,無相就是有相,如果無相怎麼講平衡呢?有相叫做平衡嘛!千差萬別裡面的平等叫做平衡嘛!空相裡面不能講平衡啊!空相裡面無一物怎麼講平衡?是說他的終極點是這樣,可是出發點是在相,出發點在相回歸到最後,也是終極點啊!所以你行菩薩道就必須在緣起裡面下功夫啊!所以就變成與人和善,我們講話要溫和,要每一個人都把他看成為來的佛菩薩,這樣的恭敬。
    好了,今天就這樣子,謝謝大家。

Комментари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