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 喜歡我們的影片、想支持我們, ┃┃ 或是想看更多不同的主題內容嗎? ┃┗+☆+・━・━・━・━・━・━・━・━+☆+┛ 。゚+. \(๑ >ω
可以延伸討論,台灣法律規定子女是必須撫養父母親的,一位朋友從小就幾乎是靠自己長大,離家後漸漸經濟穩定,甚至能夠貸款買房,跟父母也已經斷了聯繫,卻在自己有家庭後收到父母親提告惡意遺棄,房子因此被法拍……
阿姨超棒的真希望全世界家長都把兒女當一般人尊重
幫補時間點 5:00這個阿姨真的有認真與時俱進,滿了不起的
真的
阿姨觀念好到有點懷疑是不是演員了
阿姨是被孝道鐵拳教訓過的阿姨覺悟很高
@@柳家豪-j6x 阿姨有說年輕時,發放薪水的前一天,他媽媽就窮追不捨的陰影。所以她非常能感受年輕人的心情,挺合理的
是你選擇生小孩,不是小孩選擇被生下來。所以養小孩是責任跟義務,不要在那邊說付出多少,那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孩子不是你的保險,也不是你的投資。
我也是這樣跟我媽說的。我媽: 當初是你選擇要著床的我: 好...夠了 我給就是了
@@ja820225 不內射哪有機會著床XD
@@劉品驛 結論 是爸爸的問題
把小孩當提款機,肯定當父母之前,財務觀念就不是很好了。除非長大後,當家族企業的員工,讓家裡的人都有錢。
東方社會感覺會把小孩當投資,就是想讓他賺大錢以後自己退休能爽爽過,如果抱持這種想法,真的是建議拿錢去買股票學投資搞定存更好
第三位阿姨真的講得最好,這個話題打從一開始就不宜用「應該不應該」這個詞彙來討論,不然把情感(親情的孝順)與實際的行為(孝親費)綁在一起,過程就很容易歪樓,諸如阿姨說的被媽媽追著要,反過來看,媽媽也可能不自覺地漸漸用這種方式來確信自己有被愛。所以比起該不該給、該給多少,不如更去一起正視關係中的溝通、了解、包容和尊重,找到每個家庭、每段親情中最平衡舒服的模式就好了。跳脫這個項目,很支持那位中國留學生所說的,人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因為深知這一點,才能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也唯有此,才能拓展到一切言行互動都能有所平衡,不會彼此觀念綁架,走得長久。
挺奇妙的,就個人的印象來說。人們都是獨立的個體這點從來自中國的人口中說出來還蠻違和的XD 畢竟目前經常能看到那邊的主流觀點裡所有人應該要是屬於華人這個大群體之一,為了這個大群體要犧牲奉獻自己,不能有任何獨立的個體存在。我是知道有各式各樣的人存在,會有認為人與人之間都是互相獨立的個體的人也不奇怪但是就是蠻奇妙的,主觀印象影響真深
@@Kanadesaioshi 這就像是國家刻板印象,本來單用出身來判斷一個人的個性思想就不是很好的行為,但這種刻板印象早就深入大家心中。也就是理性上知道,但感性上沒辦法的感覺。
我也是會一直被追著要給 如果發薪日沒給 後面連續好幾天下班回家都會一直要 要到你給他們了 才會停止碎念 我從大學就要給了 不過我從高職就要半工半讀自己養活自己了 ; 重點在於我哥卻可以不用給
那種說的天經地義的根本就是不適任的父母,這是有生育能力的大孩子,一點也沒有大人的成熟,巨嬰一枚
說的太好!
孝親費這個詞真的蠻妙的,明明本來是為了表示對養育者的感謝而給的,但是在東方人的觀念下變成了一種義務,然後搞到現在失去了孝字的意義,還引起一堆家庭爭吵
只剩下費的意思
有些父母要的''孝順'',真的只是順而已(甚至不分對錯),明明是重在心意的事情
然後孝親費的多少 就變成用來衡量子女到底孝不孝順 .....
窮人生仔正仆街 完
有錢=孝順,沒錢=拖油瓶¯\_(ツ)_/¯
身為一位哲學系的學生,這訪問真的非常有哲學素養,當年大一一進去就是被這種問法問到有心理陰影
第一個老人就是台灣社會最可怕的人之一21世紀最大的謊言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就是會有不對的地方就好比台灣人總是會覺得啊你過了生日又長一歲囉就會更成熟這種自以為是的勉勵話語聽聽就好如果人會因為時間的推移或角色轉變就自動成長那如今我們早就發現宇宙真理了不要永遠在那邊說什麼我養你很辛苦,以後要報答我,會說這種話的多數心理也清楚自己對孩子也不怎麼樣不想養就是套子戴好,不然就是孩子流一流,沒有人可以逼迫你去生孩子養孩子養兒防老是東方人最可恥的觀念之一同理孩子也不要覺得反正未來等父母掛了就可以拿他們的東西假設他們賺了5000萬退休金他們就有權利在掛掉之前花完他們賦予你生命賦予你健全的身體和腦袋不是讓你當米蟲的。
正解
可是那個阿伯看起來也沒有逼小孩給(畢竟他也沒收到xD)
@@tjryan4281 討債也不一定討得到的啊!🥱
非常正確的觀念。
正解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成长的话 那么1000岁的时间够不够成长呢?我是说时间的长短或许可以成长(?)但是一方面如果像你说的人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成长 我的理解是人的成长未必是时间 而是因为环境(?)或者接触的事物
給5:00的阿姨一個讚👍 看到現在有這樣願意學習反省的父母真的很感動,生小孩真的應該是自我實現,把他們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看,而不是為了綁架彼此,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應該說你的孩紙不是你的工具吧
@@slausmalayus4913 那是一部電影
很正常
難怪一堆人會說沒能力給孩子一個衣食無憂的生活環境就別生,就是有這種孝親費的概念才會有一堆養兒防老的人。養一個小孩18歲,往後30年就可以榨取小孩的收入,雖然我不是數學家,但聽起來很不錯對吧?生小孩是父母的決定,做了決定就要負責到成年為止,這才是義務。而小孩沒能夠選擇要不要出生,唯一能選擇的就是開始賺錢後基於對父母的情感下,要不要讓父母過得舒服一點,但這種是發自內心的付出,而不是孝順或應該。大家普遍喜歡講孝順孝順,但孝順本身就是華國千年陋習,要你對父母百依百順,成為父母的魁儡,講直白一點就是:「我生你養你,所以你什麼都要聽我的」,而這也是台灣中老年人嚮往的生活。
原來孝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啊,生小孩就是為了把痛苦傳承下去
我覺得那個氣質女生(?)的精神狀態好像有點問題XD...
@@azuresky1009 我反而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欸。就像我們平常說犧牲奉獻,父母給予我們照顧的同時,犧牲了他們的時光和心血,我們反哺予他們時,也應該有所犧牲,她所說的心痛的感覺,大概就是在凸顯那種犧牲的過程、讓這個經驗更深的烙印在心中。從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體會到了父母曾經撫育我們時做過了多少,這也是一種學習與成長吧。所以當她說希望小孩也有點"心痛的表示",也就是在希望他們能有同樣地學習、同樣地體悟啊!也許在你聽起來是不同的意思,但就這樣說別人精神狀態有問題好像稍稍有點過了吧...
是ㄚ,人生來痛苦.......
@@陳昶文-d5s 可是她孝親費只給1/12雖然沒有人規定要給多少但我以為一個抽不出時間陪伴父母只能給孝親費的人 提供的孝親費佔比會多一些1/12的薪水 也在「心痛的感覺」
他說自己給的時候心痛,父母收的時候也心疼,覺得好像互相折磨XDD
突然覺得我有跟第三位阿姨的老爸感覺很幸福,我爸都跟我說我的責任就是把你養到大學畢業之後你的人生就要自己過,我不會跟你拿孝親費但可能會跟你借錢會還,你有你的人生要過我的任務就是不要讓你的人生更難過
你爸爸很偉大,這樣的父親生下的孩子也一定很有出息。
你有一個很愛你和有獨立人生的爸爸,恭喜。
第三位姊姊真的很講得很好,互相尊重常常聽到小孩隨便(窮)養長大孝親費要得很勤的那種如果互相尊重,我相信小孩也會自願付出自己的心意
阿姨好棒!!這就是溫柔溫暖的人都是曾經受過傷的最佳例子!!真的很謝謝這世界上有你這種人存在~~
最喜歡第三位阿姨的回答,沒有應不應該的問題,與其不知道孩子未來會不會給錢回來,不停強迫孩子要給孝親費,搞得關係破裂,不如從年輕時先存好退休金,金錢不該跟親情劃上等號,那樣太廉價了
我覺得這部影片讓我收穫最多的不是孝親費的議題 是採訪的方式讓我學習最多志琪的參訪團隊好專業 他們發現受訪者的立場不同時 會進一步得針對他們問不同的問題 在最後結論的時候 也會發現他們的受訪者都有特別挑選過 不會有所有受訪者都是相似族群的問題
在這低薪,以及物價跟租金不斷飆漲的世代,還保持每個月都能給孝親費的人 真的很強。
只能說這時代選對行業住對地方很重要,一個選擇錯誤直接陷入惡性循環
@@andyho6647 如果體制會讓某個職業某個環境是錯誤的那這個體制或政府才是錯誤的根源
也是父母有栽培我才有辦法這樣給他們
沒把握給小孩穩定的經濟裝況,還是不要生好了
@@HazeGolden 而且是長期的錯誤
父母以前因為被索取孝親費而度過很長一段經濟壓力很大的時光,所以比較接近影片阿姨的想法,他們很認真存退休後要使用的生活費,希望以後不要跟子女要錢。身為子女,在父母養育長大的過程中漸漸知道家裡經濟負擔等等,希望能給予一些自己能力所及的部分,前提真的是因為感受到、知道父母愛自己。另外,像是住家裡會覺得省了房租,所以能更有機會存錢,就可以讓父母知道自己是有做財務規劃,讓他們能放心,如果跟著家裡吃,就會想給一些補貼費用,也有一種證明自己長大了,不是白吃白住。
最喜歡 5:00 的阿姨,她的年紀有這種觀念真的不容易,除了願意與時俱進學習、加上自己的經歷分享,這真的是大智慧!9:19 那位完全沒有邏輯,個人覺得上馬賽克剛剛好😂
我想馬賽克先生大概是想要表示,雖然他覺得小孩應該要給孝親費,但是實際決定權還是在小孩自己手上?(我只是猜ww
孝親費給或不給是小孩自己的選擇,不可以感情勒索,因為每個小孩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誕生,小孩沒有要求父母生下他們
強烈同意
5:16 每次看到這種有自己想法的上一代的長輩都會讓人覺好感動喔,不是因為別人怎麼樣、社會怎麼樣,而是自己覺得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我覺得這阿姨真的有資格說自己是適任父母,至少比很多還沒站在‘’什麼才是對孩子好的‘’父母都還要了不起很多了💓😭💓
阿姨真得很棒,看哭😭真希望這種長輩多一點
小孩有耳無嘴這類,就已經道盡台灣或是中國文化圈一種畸形的傳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是典型案例,好像父母就一定是對小孩最有利的選項。這讓我想到半澤直樹那句經典台詞,部下的功勞是上司的功勞,上司的責任是部下的責任。是一種很類似畸形並且風險不對襯的理由,重點是這種理由深植人心才可怕。不過台灣現實一點來說,主管還是用來背責任的,不然每月多那麼多薪水是來做什麼?就算找屬下也是多拖人下水,要甩乾淨除非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是一直喊去中國化?我覺得與其去改掉什麼中正中山這類名義上的東西,從根本去除這種畸形的傳統比較實在,這種中國化傳統跟裹小腳沒啥區別,這才是真正該去的中國化。棄養也早該修法了,棄嬰跟棄老人,罰則兩方差太多,棄嬰完全沒法比,但認真實行都丟到街上,老人就算有障礙也能跟路人求助,因為他是個成年人,就算癡呆導致思緒混亂,身體也比較能扛接上的環境,嬰兒呢?最多就是哭,哭啞了就更難了,嬰兒虛弱得很快,很快棄嬰就容易變成棄屍,明明是嬰兒更危險,這種行為更可恥,可以接近故意謀殺的程度,但懲罰上卻沒有棄養老人來的重,就因為棄養法律在編寫時估計還是以濃厚的醜陋畸形文化在編寫,棄嬰不過是附贈的玩意,意思一下就好,這才是真正需要去的中國化,去掉醜陋有利於民生或是後代有影響的文化,不是整天抓著中山中正這些名詞上的玩意在花納稅人的錢來去。
講到想給這位阿姨孝親費
@@海皮-u1y 沒錯,這種小孩就會主動想給
有能力自立自強,父母多數都不想靠小孩生活,但假若父母真的有困難,卻要被講成「不適任父母」,我想是過頭了。世界上總是有各種不同的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困難,不能永遠以理想狀態來評論什麼叫「適任」,只要在既有狀況下做好了自己的責任,就已經是適任了,至於要不要再更好,那是個人選擇。
孝順這個詞根本就是既得利益者創造出來的,很多人都拿父母從小養你到大付出了很多,怎麼不說生小孩是父母自己的決定,應該為自己的決定去負責,而不是反過來講得一副很偉大的樣子父母跟小孩之間的愛跟互相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個阿姨好棒,論述跟邏輯都很清楚,而且有不堪的過去卻沒有陷入負面循環中
給粉紅色阿姨一個大大的讚!把自己照顧好,給孩子資源,而不是剝奪孩子的資源。謝謝您自身經驗的分享!
養小孩是父母的選擇,被養育不是小孩的選擇Q1:你生小孩前有經過他的同意嗎?Q2:如果人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你覺得會有人選你當他的父母嗎?
很重要的問題
「孝順」已經變成一種道德綁架兼情緒勒索了,父母把孩子生下來是他們自己的事,孩子可從來沒有要求父母讓自己誕生,憑什麼孩子一定要為了父母的後半生負責?如果子女願意,孝順本身不是壞事,但它不該變成一種社會標準、甚至還成為法律的一部分(《民法》第1084條第1項:「子女應孝敬父母。」)。
道德就是一種社會標準呀……不是很懂為什麼不該成為社會標準……(當然,至於該不該成為法律的一部分,我個人覺得沒必要那麼嚴格的變成具體法規,但是也許憲法可以……)至於父母和孩子的誕生,我是覺得父母給了父母生與死的選擇,關鍵在於你有在這個充滿一定變數的世界存在與否的權利。你當然也可以再次選擇回去哪個一成不變的黑暗,但是,父母給了繼續存在在這個與多人交互、充滿變數的世界的選擇的機會……
@@garymixsonzheng 「父母給了父母」?你在說啥?
這個公投怎麼就沒廢掉呢太可惜了
該修法了
這種法應該修
不認為是義務,但從恩情層面來講這確實是報恩的一種形式,如果寬裕的話,給也確實可以讓父母過得更舒服一些,自己會也心安理得,不寬裕的話則專心在自己的生活好了,等日後生活更好再回饋父母就好。
一直覺得「…這是人情世故嘛」跟「按道理來說…」感覺超矛盾的嗎XDDD人情世故應該是屬於你因為感性因素作出的決定,而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屬於你因為理性作出的決定,雖然在討論問題時刻意割裂理性跟感性未必是件好事,但是大家卻很喜歡一起這樣講,有一種「我先打感情牌再追加理性combo的組合」真的是非常有趣XDD
畢竟應該沒有完全純理性或純感性的人類,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象限的兩端之間,只是各自是比較偏向理性或感性是因人而異。
我有朋友每個月也才30K就要給家裡10~15K雖然在外人眼裡看起來很孝順這樣每個月自己也沒剩多少,根本沒辦法規劃自己的未來等家人走後,戶頭也沒剩多少錢,那誰要來照顧他?但通常這種狀況也都是家庭經濟本來就不富裕的狀況好像常發生的事我覺得也是造就所謂階級複製的悲哀
呃,他該不會還在外租房吧?是的話簡直地獄模式。
咦?原來我是地獄模式嗎?
真的,雖然沒給到這麼多但我也是這樣......為了工作將來發展也是離鄉在外地租房,以前努力讀書覺得可以不複製父母階級,出了社會才發現我雖然拿到入場券了卻還要背著比別人重的負擔前行😭😭😭,更慘的是這種父母都不會理財不會規劃養老,生小孩就是為了養兒防老最近父母又失業了,剛好看到這個影片,簡直講出了我心裡的辛酸
很多父母搞砸自己的人生 順便拖累小孩的未來沒有未來的小孩如果勉強結婚生子 搞砸自己的人生 順便拖累小孩的未來對 就是 階級複製
這種情況 家裡有義務要提供他住宿及確保他未來的退休生活。畢竟因為孝親費的原因,他沒有額外的金錢可以規劃自己的未來。
孝順就是發自內心想要為了長輩做些什麼事情,不論是任何形式。
確實,人是互相的,如果父母有用心地養你,那麼「孝順」父母就是應該的,反之就不用
@@梁奕強 是的,但是如果是侷限於孝親費的話那就不一定了。如同周杰倫的歌詞「他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塊,比你給的還簡單」然而有時候你給的孝親費不是孝親費,而是切割費或者只是要讓父母閉嘴而給的費用。有些甚至只是為了讓自己心裡好過而給的,這樣的心情給出去的錢,還能稱之為孝親費嗎?
不要把情感拿金錢衡量。不要強加自己的價值在別人身上。
這扯到一個問題,父母在未經孩子同意把孩子生下,那撫養孩子應該也是義務。既然是盡義務那孩子也沒責任回報,就好比別人打傷你賠你醫藥費,你也沒義務要感謝打傷你的人(聲明一下,我很愛我父母而且我們感情都很好,我父母為我付出的也超過基礎撫養範圍了,所以我會感謝他們)
我不知道賦予生命還需要經過同意欸,哪裡來的小屁孩覺得爸媽都對不起自己🤓
@@鱷魚鱷魚 所以你覺得孤兒院的小孩父母有沒有對不起他們?
@@鱷魚鱷魚 他也只是提出一個想法觀點 你連思考這件事情的邏輯都沒有 張口就指責對方是屁孩 我不覺得你有比他高上多少
@@鱷魚鱷魚 沒有經過他人同意賦予生命,這不是自私是啥?
@@鱷魚鱷魚 搞不清楚狀況的井底之蛙ww
養兒防老根本就是自私的想法
我覺得自立自強的阿姨超棒的,真的有被爸媽要過錢,傷害真的恨大。特別是那種有問題的父母
努力活著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孝親費
還有不造成父母的負擔跟困擾
老話一句==。做父母,不要讓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得不到他原本該得到的關愛。進而導致;小孩感謝父母的唯一理由只剩下 “你把我扶養長大”。
沒有扶 只有養
第三位阿姨的觀念真的推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家長!!
父母都是說為了你好,所以你必須聽我的安排人生。能夠在台灣聽到阿姨說出尊重子女,我感到很欣慰。
能力不夠,先把自己顧好就好孝親費不能強求的,畢竟自己付出心血所賺來的錢你還有人生的規劃,需要自己賺來的錢來投資孝親費不應該是遵循傳統,不應該是必須要給的畢竟每個家庭的狀況都不同,不能以自身或社會上看到的表面來想七七這主題其實做得很好,我們可以在底下留言更多自我的想法並不會侷限於一些小地方,而且說真的,有些家庭很好,有些家庭很惡劣我到覺得不用以"孝親費"這倫理道德來勒索綁架目前在社會上打拼的年輕人人真的需要互相尊重,而且影片中也有提到一個象限,就是工作時數長工作的人其實都無法有空去陪伴父母,也沒自己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台灣這一點就已經讓所有人徹底的無法自由的活用時間所以我說就業環境與工作時常以及企業的將心比心,甚麼時候才能體現出來既然要替公司謀取到利益,這點應該是全體都該做到的吧?
一個健康的家庭,孝親費反而會變成一種默契(金額也是可以直接討論)如果家裡真的需要錢,孩子一定會盡力幫忙如果父母自己有(計畫或是能力)打理自己晚年, 可能會幫小孩存起來"應該不應該"這已經是一種變相強迫或勒索,任何人都不喜歡被強迫5:00 這位阿姨的觀念真的很棒年紀大退休了不代表觀念或知識不用更新
❤❤❤其實我覺得子女長大成年了,只要她的工作能力經濟收入是夠的就應該要固定每個月給父母孝親費,因為不是每個父母的經濟狀況都很好,那麼養育孩子也花了他們一輩子的金錢跟時間,他們老了退休了沒有什麼錢,或者是想去社大上課,子女能力夠本來就應該給孝親費也是感恩他們的 撫養的恩情,我自己以前大學畢業进銀行工作,那時姐姐弟弟還在唸書家裡還有房貸,媽媽當家庭主婦,只有我跟爸爸在賺錢養家,我當然是每個月給一半的薪水當作家用錢,後來慢慢的姊姊弟弟也工作賺錢的我就一個月給約8000塊意思意思,那現在收入比較不穩定就是結婚後有回來家裡才會給爸爸 錢或者是過年包紅包看每個人能力吧但是你願意給爸媽錢就是你有這份心意跟孝心❤❤❤❤❤
自從工作賺錢後,每月都會固定給父母孝親費(大約佔薪水的10%~15%),作為對父母的回報.可能是父母的無心,有幾次他們會在我的面前聊天,談論他們朋友的兒女拿薪水50%當孝親費,好棒棒之類的話題.當下我心想,我的薪水要養自己的家庭已顯得捉襟見軸,省吃儉用辛苦產出的孝親費,對於父母不是欣慰而是嫌棄.當時內心很難受,但我裝作沒聽見,繼續照著自己的步調與能力,按時給父母親費.直到看到這視頻我釋懷了,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挺不容易的.
給孝親費還被比較確實非常不高興…如果比較對象是其他兄弟姊妹更不爽
辛苦了
養不起就不要生小孩自己的痛苦再轉移再下一代是甚麼邏輯父母自己選擇生小孩然後要小孩負責根本沒道理如果真的對小孩好的話小孩自己會感受到父母真的有經濟困難的話也不會不幫忙除非他真的沒有能力所以根本沒有成為義務,固定給孝親費的必要
孝親費給不給的標準1.先看父母有沒有養育,誰養就給誰2.看子女能力,即使父母很有錢,也意思意思一下3.如果父母生活艱難,那就盡量省吃儉用
很贊同那位阿姨講的,我自己也有小孩子,養小孩很多錢大家也知道,但我媽是每個月跟我要我薪資的四分之一,說是會幫我存,他年輕賺錢養我供唸書,我有賺錢時本來就覺得要給,但某天突然要求要跟我拿錢,感覺是用親情綁架,我只好當作是還他的,所以我不會去灌輸小孩以後賺錢非得要給我什麼錢才叫孝順,我不想讓小孩長大時面臨這問題,給錢並不是就代表孝順,沒必要用錢去控制小孩
我一直覺得用餘額來評估比較合理,之前新聞一直吵月收五萬給一萬五合不合理在那邊戰。用收入來評估有很多因素,每個人條件和習慣不同,如果把他改成月餘(扣除所有貸款、生活費保險等的剩餘)有五萬,給一萬五大部分人應該都沒甚麼問題。
@銀Xiuilb 對啊,但不知為何大部分人都在糾結月收多少應該給多少。用餘額來評估那大家心中那把尺也比較相同。
@@toastmeow 彷彿月收5萬月底還有5萬似的 水費電費租屋費什麼鬼都直接無視但比起網路上的外人去針對這些 真正難過的應該是連現實中的親人都這樣
我一個月有五萬,但我只給五千。 我從高中就申請學貸到大學,大學半工半讀勉強撐完,一路自己從22k活到現在。 無房無車,家中母親的國民年金,保險費,醫療保險,連同自己保險費一年下快十萬。房租我們兩個小孩分,家中絕對讓長輩不愁吃穿,看得到的,出去玩的,都是我們小孩在付的。我還還要再給到一萬五。我除非真的連自己積蓄都放棄,我就能這樣給。
現在母親領國民年金,兩個小孩包他吃住,各給五千給她月零用錢。 已經我們盡自己孝意讓她安詳晚年。真的不是每個父母都是兒女的最大防護罩,我相信有人懂我在說什麼
@@hermanjhan3147 完全懂,就是孩子工作了家裡經濟情況才改善,你還每個月多給5000算很好了
這一集議題做得真棒!👍負責街訪的主持人也非常稱職!👍讓我來轉發分享出去。謝謝您!
很多是親情勒索,雖然養小孩很辛苦,但那不是應該的嗎?!要生就要養,那是責任,父母不要拿這個說嘴了。好像子女拖累了你的人生一樣...
這樣訪問的阿伯 阿姨 姊姊 都好有水準好有內涵 那個顧好自己不要給小孩負擔不要讓人看不起 跟我個性好像
其實我來台灣才知道"孝親費",香港通常稱"家用","家用"概念上是"家庭開銷",通常跟父母同住才會給"家用",大部分各種原因離家的子女都不會給"家用",除非父母經濟有甚麼狀況。香港比較常是給予陪伴&送禮,我的話是家人來台灣玩按能力支援部分費用,然後直接請長期陪他們玩,不然就是包裹寄來寄去。
家用在台灣不是給父母的 而是給老婆的因為生活開銷是老婆在管 所以家用是給老婆給父母的則是零用錢 讓父母出門在外喜歡啥可以買在家父母已經是包吃包住的情況下 花費不多但偶爾也會有出門和朋友親戚之間的人情往來就像父母給我們零用錢一樣 出門在外想買啥就買啥
我是台灣人,我也會使用"家用"這個詞。不過我家的"家用"不會經過長輩的手,開銷費用都是我直接去支付繳掉,日用品採購、水電瓦斯帳單、姪女的開銷 都是我在付。長輩只會拿到家用以外的錢。像是房租、三大節慶的拜拜贊助金、農曆年紅包。
@@lunac.8035 香港差不多也是跟你一樣,基本上"家用"就直接拿去付各種開銷了
新加坡和香港應該比較像..我們是稱為allowance..意思也算家用..同輩朋友間都好像會有共識要給父母錢但是都沒有特定多少..都是看個人能力..我是都給我媽..都是用於家庭開銷..
不對喔! 香港這裡大家都是給家用,因為家裡太小所以不可能住在一起,通常也只有星期天約出來喝茶, 你沒聽過香港是個講錢不講心的地方嗎?
認同孝親費沒有應該不應該,也沒有義務給。但自己會選擇給媽媽,儘管能力不夠也會給一點心意,因為她世界上最愛我的人,而我也愛她,希望她過更好~
看到影片中的阿姨這樣講,真的覺得阿姨的思想很成熟很豁達,超棒的~
覺得給孝親費如果心裡有壓力就不應該給,而給孝親費應該是自己主動,而不是父母開口要。
很欽佩自立自強阿姨,希望自己到老也能貫徹一樣的理念。
第三位大姊說的就是我們現在的做法,不給小孩負擔多少能給些資源養老金自己賺,小孩每月能陪吃個飯心滿意足,趁還能動就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找心靈寄託吧!
父母從沒要求我要給錢,但從小的經歷、體會,讓我從大學快畢業時就拿錢給媽媽做為家用。生養真的是一件極度耗損(又愚蠢)的事情,想到這點,給家用跟外出時付錢就成了一種(對於我)應該的行為。他們好過,我也好過,大家都好過才是最棒的。(當然,我也會有怨懟和不爽的時候)
這樣説有點想像力太豐富,不過我認為生者單方面自以為是地認為降生到這世上單純是種恩惠這種想法本來就很傲慢,畢竟我們永遠無法理解在別的維度有意識存在時到底是不是幸福的,或者說,能不能用現世所理解到的幸福快樂套用在別的維度上
給不給孝親費,就跟借不借朋友錢一樣,是基於「愛」與「能力」所做出的決定「有愛有能力」那麼給孝親費的原因就很單純「沒愛沒能力」那麼不給孝親費的原因也很單純「有愛沒能力」,那麼孝親費可能會有點少,或是暫時給不出孝親費「沒愛有能力」,那麼孝親費也可能淪為形式孝親費是孝順的表現之一而不是唯一,大部分的人也認為陪伴甚至更加重要孝親費之所以會臭掉的原因我覺得跟那套傳統的孝順觀念有關什麼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血緣關係無法斬斷之類的,往往會有情緒勒索的感覺。孝順這個詞本身就是單向,但是父母與小孩都是獨立的個體,兩者是會互相影響的。賺錢不容易,願意把辛苦賺來的錢花在自己以外的地方,不管是孝親費還是借錢給別人,都是基於「愛」與「能力」所做出的決定。另外我覺得孝親費變得複雜的原因是因為比較金錢的多寡但就像我說的,每個人的愛與能力不同,無法比較。
我們家留下來的傳統(?)或者說習慣蠻好的。舉例來說:我阿嬤是把我爸匯給她的錢全部強制退回(雖然我爸還是會匯過去),阿嬤基本上不會想去跟我爸收錢,有蠻多原因的,聽過幾個:1.不要當個不要臉的老人。2.小孩有小孩的生活,他應該拿這筆錢去幫助自己更好。3.那不是父母應該跟小孩拿的錢,因為那是小孩自己賺來的,不是父母賺的。4.她知足了,覺得拿再多錢也用不到,現在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退休老年生活。之前不知道為啥回鄉下跟阿嬤聊天就聊到這裡,意外發現跟我說這些的阿嬤超強,我超敬佩這觀點。而我之前有工作後沒多少能力,孝親費變成過年包個兩千紅包給爸媽,我爸也是退給我說:「你這年紀先存錢。」
以下自己的觀點:1.孝親費該不該給?為何要給?我覺得想給就給,給孝親費的出發點可以有很多,孝順、感謝、祝福,但我認為絕對不是義務,特別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是我最雷的一句話。2.如果父母在年老生活沒有退休金,有經濟困境,那麼會跟子女拿孝親費嗎?拆兩件事情來說:一是如果是我,會替自己未雨綢繆,避免自己老年沒錢用,而且我會認為如果我自己老了需要小孩撫養,是對於自己的人生沒負責任規劃所導致。二是如果真的因為各種因素沒錢用了,我會傾向先選擇尋找社會資源,最後還是可以尋求社會局幫忙,如果也沒辦法,最後的最後才跟小孩請求,但同時跟對方說衡量自己能力就好,他們自己的人生應該放在他們的本位。3.是否認同因為父母有養育小孩,因此小孩需要撫養年老的父母來作為回報或義務?我其實不認同這點,因為父母有權力選擇是否擁有小孩,但反過來小孩是無法決定自己要不要出生的。我認為撫養小孩長大是父母義務,至少到法定年齡之前;但小孩是否要回頭報答父母,我覺得隨緣。如果一對情侶決定這一生中要擁有孩子,那他們就應該在成年之前對他負責,即使後來單親了,頭洗一半還是要洗完。事實上,我在小四之前也是單親家庭,我爸也是這樣想辦法尋求協助把我家的小孩們拔起來的。如果小孩願意報答父母,那其實可以當作是自己在擔任父母這個身分時做得好,但沒報答到也不見得不好就是了。4.如果未來有子女,會不會跟子女收?我想我應該蠻難有的,不過如果有,我不會跟子女收。特別是他們如果來到我現在這年紀,薪水低得可憐,同時存款還很少,我會強制退回,而且跟他們說以後更有能力想給再給,就跟我爸一樣。特別是他們初次想給孝親費的時機應該跟我現在差不多年紀,我會覺得正是他們要早日累積存款,到老才會因為複利讓自己不愁吃穿。所以這時候跟他們拿錢,對他們來說的成本非常大。5.對自己來說,給孝親費的意義是甚麼?一種對於父母的祝福,或有感謝的意味在。但如果我是被說有義務要給,那我大概是礙於社會道德價值觀底下會給。然後就只剩下給錢了,是一種「那麼要錢就給你吧,但我的時間就不給你了。」的心情。
最愛第三位的那位阿姨,如果我家人有她的一半就好了,我家是經濟狀況不好不用給孝親費,但時常催說子女一定要「貢獻」會有壓力,變成錢賺得再少,一定要付水電費、買食物
我會選擇給~~但不是孝親費 是還債🤣 爸媽送我來美國唸書 每一張匯款單據都留著等我畢業有能力之後開始還😆 其實很感謝他們這樣做,可以讓我對自己的花費和學業更負責 而不是當成理所當然的隨便亂花🙌🏼
感謝七七的訪問提出這個議題!!各位訪問的工作人員都好專業!!非常喜歡價值觀探照燈的小細節~這邊想討論一下為什麼很多受訪者都會出現價值觀瘋狂搖動(?的現象(笑基本上孝道這個概念很大程度是由儒家思想去發揚的而這邊要注意的是儒家是為了讓社會更穩定,君主可以更好的統治整個國家的這樣一個理論它強調的是一個家庭本位的思想就是說以家庭為單位,希望家庭裏如果出了事情是家庭成員之間可以互相幫助而不是需要朝廷政府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矛盾的出現就是說今天的社會注重個人的分化多於以前的家庭本位大家都會覺得每個個體是獨立的大家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給孝親費但是來到父母有困難這個情境大家就會回到儒家的家庭本位概念但事情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儒家的君子之交的概念意外的很接近我們今天講的個人分化概念君子之間的交往就是講如果你的朋友出現困難我選擇幫助他是處於情分,也不求回報但如果我自己沒有余裕就不會幫助他,而我也不會有負罪感因為朋友的家庭成員會幫助他是的就算是君子之交看起來這個現代的思想他可以實行的基礎就是家庭本位思想所以說孝道和個人分化的概念在今天來講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啊~如果有什麼說錯的地方歡迎指正討論!!
孝親費這句話本身就是陷阱,對父母或小孩雙方都有義務及責任的關係,只是行為的不同,能收錢的父母當然最"便宜"的方式就是給錢,等父母年齡大到給錢已經沒有意義時,就是要付出心力及時間
第三位阿姨的想法真的很 現代化這想法很棒但是像在很多父母卻完全沒想過這些絕大多數還是保留著 因為我把你養大 所以你回饋我是應該地;某種程度來說 這想法沒有對錯但就我的立場 這筆錢其實根本不用不用給畢竟你在成長環境裡給我的只有:你現在好好讀書 以後找工作 有工作之後就要養我們 我們以後要靠你養但實際上呢 你退休前 退休後 都比我出社會領的還多 口口聲聲說沒錢 口口聲聲說我們現在的年輕人賺不到什麼錢貶低我們卻又想從我們身上詐取資金我給你這筆費用的意義到底何在總是說著你們很開明 很現代化 卻對著我們說你不給我錢那我養你做什麼 我不結婚生子找老婆來照顧你們 你[們以後怎麼辦 你們這叫開明? 那這位(第三位受訪者)阿姨不就是時代最前端的先鋒?
真的是辛苦羊羊跟歡歡了,而且我注意到有時候外面還有下雨,真的很不容易,這次的訪談很完整的呈現出了「探照」的概念,可以看出企劃花了很多心力事前準備,不論是轉換一個情境去追問或反問,還是總結對方的話確認原意,又或是跳出既有邏輯,都是試著一層一層去釐清每位受訪者真正的立場與背後的原因。除了企劃,我覺得也絕對不能忽視了剪輯師的功勞!雖然是長達快二十分鐘的一集,卻很意外的輕鬆看完了,像是配樂會隨著受訪者的話題轉變,談論到陪伴時音樂變得柔和,遇到逗趣的受訪者就變得活潑,彷彿我也跟著融入了當時訪談的氣氛,而最後總結的配樂讓人感到溫馨,我也很喜歡;或是透過一些街景的轉場,喘了一口氣之餘,感覺也跟著企劃一起移動前往下一個地點。我很喜歡價值探照燈系列,很多時候選擇很難說有對錯,因為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不同,透過這支影片,我可以看見不同世代,甚至是不同地區的人,他們真正在意的價值是什麼。感謝志祺七七!
你們是20世紀蘇格拉底,好喜歡這系列,問題都很有素養不是亂問,而是真的基於受訪者的回答更進一步,讓受訪者跟觀眾都可以挖掘內心對價值觀的定義。我看你們頻道2-3年了這是第一次留言,真的很希望這個系列可以維持這樣的品質,多出一點
看到"我的人生就是錢,給錢就是給一部分的自己"這句話令人感慨
雖然自己現在也還沒有小孩,但我從以前就告訴自己我不會要我小孩給我孝親費,我以前也是有被父母追過錢的狀況,雖然後來就沒有了,但我一直都認為生下小孩是夫妻自己的選擇,並不是小孩的選擇,你自私的生下小孩卻要求要孝親費我個人認為真的是在養兒防老,以後的小孩在經濟狀況下只會越來越辛苦,我們自己都是苦過來的,為什麼要強壓在小孩身上,所以自己跟另一半都要把自己顧好,小孩長大後不要給小孩壓力是最好的事,未來小孩都還是會有自己的家庭,我相信你不要施加壓力給小孩,反而會更想要感恩父母。
這個世代日子真的不好過,機會也沒以前多了大家互相體諒,錢是小事,家人的感情才是大事
很喜歡街訪的方式耶!而且團隊有說明問問題的原因和思考的方式~很推!!!希望有更多!!!路人說的都會不自覺讓人產生共鳴,比起讀文章或文獻來的生活化🤣讓人不自覺投入在議題當中~
首先撇除感情,假設父母一生可賺的錢是固定,兒女出生是必然的。基本上兩個選擇:1)把養老金投資在兒女等未來兒女養2)把養老金存起,大家自己顧自己選1理論上回報比較大,所以父母慈子孝是最好。但總有選2的父母要子女選1...
5:00阿姨給妳respect!! 即使自己承受那樣的陰影還能保持如此的信念, 尊重真的非常重要。
13:21 的反出生主義先生完全表達了我的心聲!不是義務,想給再給。家長收入遠高於剛出社會的子女,然後要求子女給出收入的20%,我一直沒搞懂為什麼是這樣運作...
對 5:00 的阿姨非常敬佩 也認為這才是正確的觀念 互相尊重 互相知道對方的難處 不互相施加壓力跟負擔 讓一切選擇回歸親情與能力 才能長期維持良好關係 而不是情緒勒索
6:47 的小姐 也認為算是現實考量 能夠互相溝通得出結論 選出更為適合雙方的方式 也算是一種教育一種學習 而不是純粹的綁架
哈哈街坊蛮有意思的 我倒是很认同13:28 先生的想法而且我感觉如果孝亲费如果不是自愿的 感觉意义也不存在了
我認同孩子出生沒有選擇權,因此沒有義務給父母孝親費。會這樣想有很大原因是,在我有記憶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都是給我錢卻不願陪伴我,造成我心理上很大的傷害,我小時候也因為覺得不被關愛所以非常叛逆常常被打。直到現在我長大,我父母依舊是只給我錢,但我感受不到親情是什麼。而且人會對輕易到手的東西,不太產生珍惜感。只有付出自己努力和心血的東西,才覺得珍貴。我就是被養成這樣的典型例子。因此對我而言,陪伴及精神支持父母,才叫孝順、孝親。我父母退休了最近開始跟我要錢,我反而認為他們很冷血,為什麼你們多了時間卻不願意陪伴我?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剛當完兵出社會,薪水才36K就給家裡15K了,因為家裡有些狀況,所以才做出了這樣的承諾,後來的幾年也直接拉高到20K孝親費,至今也持續了十多年之久。畢竟沒法陪伴,多少彌補一下吧,而且孝親費也是另一種「我過得很好,不用擔心我」的證明。不過說真的,很難存錢,也過過一整年都吃泡麵的生活,也不敢跟家裡說。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比看看誰的經比較難念而已。
我家是單親,母親把我跟姐姐養大,我從18歲就沒讀大學,離家工作到現在也20年了。從領到第一份薪水後就固定有給母親錢,現在雖然已結婚生子,負擔變大後依然堅持著。
阿姨超棒欸!有看過另一種想法,父母要求小孩要感恩,感謝父母生養,但小孩又不是自己願意被生出來,為什麼要被父母道德綁架
謝謝志祺77團隊的用心製作。我個人覺得孝親費是一種肩負責任的展現。沒有人天生可以靠自己存活下去,不論出生我們能不能選擇,但能成長到一定年紀、擁有了一些經濟基礎,代表我們在這過程中受到許多人/團體直接或間接的協助。等到我們有能力了,換我們要協助後起的世代和年邁的世代,讓幼有所長,老有所終。我們每一個人是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也是社會/團體/家庭的一份子,我想這多重的每個角色都需要好好去經營才能過上有意義的人生。至於每個世代能擁有的資訊和接收資源的管道不盡相同,一定會有極少數不稱職的父母,但猜想大多數是沒有機會接受這些資訊的家長。他們在經濟起飛的年代用錢取代/代替對子女的陪伴,在各項資訊封閉的狀況下,可能也沒有像這樣的團隊街訪/網路影片讓他們有機會去反思在這之間,有什麼事錯了、有什麼消失了,而我們有這樣的機會實屬萬幸,也讓我們得以重新去看待這些議題,讓彼此關係更加緊密。再次謝謝團隊製作如此優質影片。
完全看父母的財務狀況。 如果父母不缺錢, 子女應該用時間來孝敬父母, 陪他們。 如果父母缺錢, 就孝敬他們錢, 給他們有安全感。
我不是台灣人,也不是華人,所以我的看法或許不一樣,但因為爸媽來自於印度,所以觀念還是有點像,也就是不管是錢還是跟他們同住,你都一定要幫助他們。不過,因為他們比我還有錢多了,所以錢不是問題,而是我沒在父母身邊陪伴著他們。我爸爸還好,他從印度移民到美國,所以他也可以稍微理解在台北的我的狀況和想法,媽媽反而還想念我,每次打電話的時候會問我什麼時候回去看她之類的。我以後的確要回去美國照顧媽媽,但也不想回去,那代表什麼呢?還有很多可以說的,但現在不說好了
有時候無法陪在父母身邊的虧欠感可以透過孝親費來壓抑住
每次看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就想抓狂。。。都是我的错行了吧
再加上一句「家是永遠的避風港」,效果有機率翻倍。總之這些話像是心靈毒雞湯,要看人啦。每個人人生經歷不同,一句話無法概括、合適所有的情境。
@@Yivlen 这句我倒是没感觉,一般只出现在安慰别人的时候吧
儒家思想害死人...完全專制
@@陈孝谊 但跟父母那句其實差不多,都是只要 父母 或是 家 對說那句話的人來說給他們的是 好的印象,感覺是幸福的,就多半會覺得這兩句話是對的。以利害關係來說是這樣,有受益所以會贊同,所以真別被這些話框住了。不同意也一點問題也沒有。
然後再加上長輩無論如何都是對的 ㄏㄏ
我媽就是買好自己的保險、長照險、顧好自己的身體,我跟她各自不要造成雙方的負擔就好,孝親費完全沒關係。我高中就開始打工,大學學費我貸款自己繳、生活費打工賺,到現在財務比較鬆一點,可以開始買自己想買的東西、出國,我媽能理解我,所以也從來不會硬性要求,只是偶爾她會託我買東西但沒給我錢或是耍賴要我去尾數,不過我覺得這是我能力範圍內可以付出的我樂意付出。我自己是覺得萬一哪天我媽真的無法自理,我就會承擔照顧她的事情,但我覺得這不能算是「義務」因為父母是有在思考過後去備孕懷孕生產的,他們有義務要照顧無行為能力的幼兒,直至幼兒成長成能負擔自己的人(養兒防老根本上就是一個親情+情緒勒索)互相尊重,兒女願意心甘情願付出那才是最大的孝順
對於一個一出生直接在底層的人來說一開始個人發展就極容易因為環境而受限對應現在通膨 物價起飛成年後很可能進而拿到無法支撐個人生活的報酬如果遇到會主動跟小孩要錢的爸媽不給會有心理壓力 給了會有生活壓力人生真的會是地獄模式
安樂死父母是個選項🙃
第三位阿姨超讚,respect你的respect孝親費這個詞是被錯置的,給父母錢不等於孝順,像第四位小姐父母收得覺得難過,自己給得心痛,雙方都不開心,這算什麼孝順?如果父母需要的是陪伴,給再多的錢父母也不會覺得開心。孝順=互相愛彼此,小孩的愛讓父母感受到才是孝順。錢不是絕對的。
喜歡這次的訪談方式,衝撞出很多有趣的角度,這麼高難度的訪談,給訪問人一百分~
我們家的部分比較特別,曾經小時候給過(因為當時還蠻被母親控制的),後來因為某些原因就暫時沒給。等到後來到近期跟兄弟姐妹討論這件事,本來是討論要給多少,但後來不給的原因是父母理財觀念極差,非常容易把錢借或者給予別人,所以就停擱這個計畫。給予的原因是希望父母不要太辛苦工作,可以對自己好點或者少工作多休息,但他們都不願意花少錢在自己身上,卻對別人或者親戚過份慷慨。現在只有節日或需求(比如說換手機平板之類的)透過紅包或者送禮給予。
覺得要仔細到"該給到什麼程度"父母在小時候都說家裡窮 這個不能買 那個不能學 小孩不能質疑結果老了 小孩上班沒賺幾個錢 就拼命要錢 小孩給的不夠多不夠好還要被羞辱我就曾經被要錢要到自己學貸繳不出來現在是乾脆不給了 反正她沒有把我的經濟狀況當一回事 殺雞取卵的態度小時候擺著一副 我出錢我老大 覺得小孩忤逆就趕出家門之類的老了之後伸手跟小孩拿錢 還是跩的我是老大的樣子......合適嗎?我是屬於就算父母有撫養也不一定非要給孝親費的狀態啦誰是知道所謂的撫養 是當人養 還是當狗養 ...?(甚至有些人童年還不如現在養狗的待遇呢...)
看你的發言,好像從小有滿滿的委屈,不曾被安慰,感覺你心裏在哭泣...也似乎,家裡的環境僅僅小康,但是,在過去30~40年前,大多數人家不都是這樣的嗎?誰家不是這樣緊巴得過呢?從你的觀點,父母沒有滿足你的需要,那,可否請你跳出一下自己,看看父母是否也是這樣?是否他們也有很多想要的不能滿足,而選擇放棄? 另一方面,你說的這些話,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他們,是不是與他們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你一樣? 一樣的方式,一樣的態度。家,是讓人學習愛的地方,學習如何付出愛與接受愛。可是,卻常常是,先為對方設想的就落入弱勢,好像陷入對方網羅。"我就曾經被要錢要到自己學貸繳不出來" "小孩給的不夠多不夠好還要被羞辱" 這真的也有點太過了..."小孩給的不夠多不夠好還要被羞辱"...也許是他們對你期望高,認為你可以賺得更多,卻又不會柔和音,用了最生硬的說法;又或許,他們是故意用這種最傷人的方式來刺激你進步?
亞洲人上班都是早出晚歸,把時間都用在工作上,只是將時間換成金錢給家人歐洲人或西方國家工作自由,甚至可以說做他們喜歡的工作,沒有太強烈的限制,可以把時間用來陪伴家人所以我覺得這本質上差異跟工作有關,就看雙方彼此更能接受哪一個。
如果小孩獨立後有能力回饋當然是好事但不該強求,否則就不能叫孝親費該叫情緒勒索費
確實,畢竟人是互相的嘛
我覺得大家對於孝親費之類相關的觀念其實都蠻健康的,都不存在逼迫的態度,我覺得再這樣下去,其實可以把現在的"給孝親費的義務"改成正向回饋,用錢與陪伴付出,用錢與陪伴回饋(重點在於期間皆是自願與愛)
養兒防老是以前留下來的錯誤觀念,現在不試用以後也是,結案
我們剛好處在父母對爺奶還有養兒防老的用處已經小孩對父母沒有養兒防老用處的交接
講真的沒有這觀念現在的少子化程度真的是不敢想
第三位阿姨講的其實很棒,講的就是家庭之中的關係就是愛與尊重,因為我家就是這樣,把小孩當作獨立的個體,認為那是孩子靠自己努力賺的錢就該自己學習規劃,也不想造成孩子的負擔,因此我們家的關係裏面沒有所謂的"理所當然"或是"應該"這件事情,所以關係很融洽,孩子們感受到長輩不想給自己壓力而心懷感恩,反而更願意去為家庭付出。但我也知道有些家庭很恐怖,各種情緒勒索通通來,什麼養你到大你就該給錢,各種理所當然的態度,還指定金額,不到指定金額就在咆哮非要逼死孩子拿出薪水的父母大有人在,而理所當然的,當子女的只會想跑而已,更不要說什麼關係融洽了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結婚與否自己的選擇,是否生孩子也是自己的選擇,退休金更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該自己處理,如果只會把拿錢的理由歸咎於子女(例如什麼辛苦養大你balabala),不覺得很丟臉嗎? 沒錢就別生,生了就別抱怨,沒人拿槍抵著你讓你一定得生,有些父母還總愛說"你就不要你以後的孩子這樣對待你(給太少孝親費不滿意金額的)" 有時候電視電影或身邊故事有出現這種情節的,我真的都笑笑,很想回說"抱歉,我沒想過要成為像你一樣的父母,因為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很可憐,因此這件事情不會發生" 因為我壓根沒想過要跟我的孩子拿任何錢,因為我真心覺得生養孩子是自己的決定,不該歸咎於子女,退休金更是自己的事情,如果連自己夫妻兩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退休金),又怎麼有那個臉把這個重擔丟給孩子呢? 都不會覺得當你的孩子很可憐嗎....都是成年人了,三思而後行,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難吧..家庭關係裡,只有愛與包容,沒有孝順二字,少用孝順去綁架孩子如果父母真待孩子好,孩子勢必也會去反饋的,就像我們家。孝親費,只有心甘情願,絕不能有應該,更不能有理所當然。
父母有把小孩養好教好 小孩自然知道該給錢養父母 所以沒什麼好討論的且若是父母直接強制要求給的孝親費 根本不是孝親費 只是費而已 這個社會對父母都太好了 應該要有父母養成義務教育才對 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我是個母親。孩子們只要做個善良/勤儉/健康/上進的好人,勇敢/豁達的活著, 就是最好的孝親費!至於我本人,就是以這樣狀況勇敢的活著(爸爸也是),因此,我們靠我們自己,不富裕但在經濟上沒問題。孩子們如果敬重我們,當我們老去時,保護我們,別讓我們被欺負,也別受過度醫療的折磨,這樣就算有孝心了。
如果養小孩長大是為了小孩長大可以養自己,那就不要生小孩。
我講講我的對金錢的價值觀,我現在十九歲是一個大二生,從很小到現在都是抱持著我的錢就是父母的錢,父母的錢就是我的錢,小時候沒有工作能力的時候,父母給我的錢我都會很省著花,覺得爸媽工作很辛苦不可以花太多,到了十六歲後就馬上去找打工,那個時候媽媽一直跟我說爸爸媽媽養得起你你不要去找什麼打工,我不聽,升上大學一年級上去找學校附近的打工,整整打工了一年,而錢就是能養活自己就好剩下給家裡,很多人說我太孝順了,但我只是覺得父母養了自己十幾年,如果還要繼續跟家裡拿錢自己的自尊心不允許而已。
自己本身單親家庭,母親離婚結婚好幾次,自然沒什麼心思花在我身上。我和她也只同住了中學六年的時間,18歲之後就用學貸和打工的錢讀書生活了,没錢生活過得很寒酸,而她因為本身收入不錯,過得還滿不錯,經常旅遊買東西母女關係雖然生疏,但外人看來會覺得我們關係不錯,只是我心裏其實有點討厭母親,能不見就盡量不見畢業出來背著幾十萬貸款,還要繳房租,但我能感覺到母親有期待我養她,說想要早點退休。說真的我不想給,但又怕被人指點不孝順,壓力好大
這種事情只要心一橫 別人的話當耳邊風就好你自己過得開心最重要
@@佳琦-i5s 同意,我真的覺得那些都是人家施加在你的壓力,其實狠心一點,頂多切斷聯繫而已,你還是可以正常生活。
看你文字我相信你很清楚你母親的問題我只能說 不要想太多 先找個理由說服自己 然後不要過度檢討自己你很負責也會為人著想所以你才會有這個煩惱加油
你可以反問她有沒有幫你準備嫁妝,多少這樣。
因為你的母親正在變老,所以她會開始恐慌老後的生活品質,並希望像其他有好好照顧孩子的父母那樣,兒女承歡膝下,被關懷照顧,好好享受享福的年紀;也是要看你的想法,但多種多收才公平吧…
我們家小孩是從打工開始薪水就給媽媽一半,但如果沒有特別穩定的工作,就不用給。我覺得是家人之間互相吧,有多賺錢就分攤家裡,自己沒有收入,家裡也會幫你支出(雖然我們家現在都是學生啦),養成某種承擔責任的習慣,而不是自己賺了錢就糊裡糊塗全花掉。老實說我們家這種作法應該也會有很多小孩不能接受,自己辛苦打工還要一半給家裡(家裡沒有強迫),不是一種義務,也不是「應該不應該」,而是我們確實也從家人身上獲得很多支援以及想要的東西,心意還是最重要的,當我們有餘力(比起自己拿去玩樂買東西),我們「願意」也付出點什麼,我覺得這才是核心概念吧。(作為學生平常生活開銷基本上還是花家裡的,不會有任何生活困難,所以一切還是看每個家庭的個別狀況。)
個人覺得不必給孝親費,如果人與人之間要算的那麼清楚的話感情就沒了,要跟孩子要每個月1萬的孝親費那是不是以前有每個月給孩子1萬的零用錢呢?如果孩子把錢還清了是不是你老了就可以不管你了?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父母可以按自己能負擔的程度給予照顧,為何長大後孩子就不能按自己能負擔的程度給予孝親費?父母不如自己好好賺錢自己花,等到你真的賺不動的時候那才是你真正需要被人孝順的時候
我要推出一個 我現在都不給孝親費,等我年老的時候也不能收孝親費,講個超級實際面,父母養育之心血用在我們身上,本質就不是要回饋回去的,而是要像活水湧泉一樣接續下去,把同樣的心血都花在下一代上面,所以阿公阿罵一直催生的道理就在這裡,生孩子養育下一代才是對父母而言最有價值的心意,而不是淪落於表面給點錢代表我有心意的面子功夫,就我的解讀,天倫之樂的樂,就在於一切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的過程終於有個根本實質上的意義,一個獲利了結,發自內心的愉悅,所以如果一直排斥生小孩,我的觀點啦,根本上比不給孝親費更嚴重,會讓阿公阿罵失去自己不計一切犧牲代價而應得至高無上的喜悅,就是一切的犧牲終於圓滿了。
┏+☆+━・━・━・━・━・━・━・━・+☆+┓
┃ 喜歡我們的影片、想支持我們, ┃
┃ 或是想看更多不同的主題內容嗎? ┃
┗+☆+・━・━・━・━・━・━・━・━+☆+┛
。゚+. \(๑ >ω
可以延伸討論,台灣法律規定子女是必須撫養父母親的,一位朋友從小就幾乎是靠自己長大,離家後漸漸經濟穩定,甚至能夠貸款買房,跟父母也已經斷了聯繫,卻在自己有家庭後收到父母親提告惡意遺棄,房子因此被法拍……
阿姨超棒的真希望全世界家長都把兒女當一般人尊重
幫補時間點 5:00
這個阿姨真的有認真與時俱進,滿了不起的
真的
阿姨觀念好到有點懷疑是不是演員了
阿姨是被孝道鐵拳教訓過的阿姨
覺悟很高
@@柳家豪-j6x
阿姨有說年輕時,發放薪水的前一天,他媽媽就窮追不捨的陰影。
所以她非常能感受年輕人的心情,挺合理的
是你選擇生小孩,不是小孩選擇被生下來。所以養小孩是責任跟義務,不要在那邊說付出多少,那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孩子不是你的保險,也不是你的投資。
我也是這樣跟我媽說的。
我媽: 當初是你選擇要著床的
我: 好...夠了 我給就是了
@@ja820225 不內射哪有機會著床XD
@@劉品驛 結論 是爸爸的問題
把小孩當提款機,肯定當父母之前,財務觀念就不是很好了。
除非長大後,當家族企業的員工,讓家裡的人都有錢。
東方社會感覺會把小孩當投資,就是想讓他賺大錢以後自己退休能爽爽過,如果抱持這種想法,真的是建議拿錢去買股票學投資搞定存更好
第三位阿姨真的講得最好,這個話題打從一開始就不宜用「應該不應該」這個詞彙來討論,不然把情感(親情的孝順)與實際的行為(孝親費)綁在一起,過程就很容易歪樓,諸如阿姨說的被媽媽追著要,反過來看,媽媽也可能不自覺地漸漸用這種方式來確信自己有被愛。所以比起該不該給、該給多少,不如更去一起正視關係中的溝通、了解、包容和尊重,找到每個家庭、每段親情中最平衡舒服的模式就好了。
跳脫這個項目,很支持那位中國留學生所說的,人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因為深知這一點,才能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也唯有此,才能拓展到一切言行互動都能有所平衡,不會彼此觀念綁架,走得長久。
挺奇妙的,就個人的印象來說。
人們都是獨立的個體這點從來自中國的人口中說出來還蠻違和的XD
畢竟目前經常能看到那邊的主流觀點裡所有人應該要是屬於華人這個大群體之一,為了這個大群體要犧牲奉獻自己,不能有任何獨立的個體存在。
我是知道有各式各樣的人存在,會有認為人與人之間都是互相獨立的個體的人也不奇怪
但是就是蠻奇妙的,主觀印象影響真深
@@Kanadesaioshi 這就像是國家刻板印象,本來單用出身來判斷一個人的個性思想就不是很好的行為,但這種刻板印象早就深入大家心中。也就是理性上知道,但感性上沒辦法的感覺。
我也是會一直被追著要給 如果發薪日沒給 後面連續好幾天下班回家都會一直要 要到你給他們了 才會停止碎念 我從大學就要給了 不過我從高職就要半工半讀自己養活自己了 ; 重點在於我哥卻可以不用給
那種說的天經地義的根本就是不適任的父母,這是有生育能力的大孩子,一點也沒有大人的成熟,巨嬰一枚
說的太好!
孝親費這個詞真的蠻妙的,明明本來是為了表示對養育者的感謝而給的,但是在東方人的觀念下變成了一種義務,然後搞到現在失去了孝字的意義,還引起一堆家庭爭吵
只剩下費的意思
有些父母要的''孝順'',真的只是順而已(甚至不分對錯),明明是重在心意的事情
然後孝親費的多少 就變成用來衡量子女到底孝不孝順 .....
窮人生仔正仆街 完
有錢=孝順,沒錢=拖油瓶¯\_(ツ)_/¯
身為一位哲學系的學生,這訪問真的非常有哲學素養,當年大一一進去就是被這種問法問到有心理陰影
第一個老人就是台灣社會最可怕的人之一
21世紀最大的謊言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就是會有不對的地方
就好比台灣人總是會覺得啊你過了生日又長一歲囉就會更成熟
這種自以為是的勉勵話語聽聽就好
如果人會因為時間的推移或角色轉變就自動成長那如今我們早就發現宇宙真理了
不要永遠在那邊說什麼我養你很辛苦,以後要報答我,會說這種話的多數心理也清楚自己對孩子也不怎麼樣
不想養就是套子戴好,不然就是孩子流一流,沒有人可以逼迫你去生孩子養孩子
養兒防老是東方人最可恥的觀念之一
同理孩子也不要覺得反正未來等父母掛了就可以拿他們的東西
假設他們賺了5000萬退休金他們就有權利在掛掉之前花完
他們賦予你生命賦予你健全的身體和腦袋不是讓你當米蟲的。
正解
可是那個阿伯看起來也沒有逼小孩給(畢竟他也沒收到xD)
@@tjryan4281 討債也不一定討得到的啊!🥱
非常正確的觀念。
正解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成长的话 那么1000岁的时间够不够成长呢?我是说时间的长短或许可以成长(?)
但是一方面如果像你说的人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成长 我的理解是人的成长未必是时间 而是因为环境(?)或者接触的事物
給5:00的阿姨一個讚👍 看到現在有這樣願意學習反省的父母真的很感動,生小孩真的應該是自我實現,把他們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看,而不是為了綁架彼此,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應該說你的孩紙不是你的工具吧
@@slausmalayus4913 那是一部電影
很正常
難怪一堆人會說沒能力給孩子一個衣食無憂的生活環境就別生,就是有這種孝親費的概念才會有一堆養兒防老的人。養一個小孩18歲,往後30年就可以榨取小孩的收入,雖然我不是數學家,但聽起來很不錯對吧?
生小孩是父母的決定,做了決定就要負責到成年為止,這才是義務。而小孩沒能夠選擇要不要出生,唯一能選擇的就是開始賺錢後基於對父母的情感下,要不要讓父母過得舒服一點,但這種是發自內心的付出,而不是孝順或應該。大家普遍喜歡講孝順孝順,但孝順本身就是華國千年陋習,要你對父母百依百順,成為父母的魁儡,講直白一點就是:「我生你養你,所以你什麼都要聽我的」,而這也是台灣中老年人嚮往的生活。
原來孝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啊,生小孩就是為了把痛苦傳承下去
我覺得那個氣質女生(?)的精神狀態好像有點問題XD...
@@azuresky1009
我反而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欸。就像我們平常說犧牲奉獻,父母給予我們照顧的同時,犧牲了他們的時光和心血,我們反哺予他們時,也應該有所犧牲,她所說的心痛的感覺,大概就是在凸顯那種犧牲的過程、讓這個經驗更深的烙印在心中。從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體會到了父母曾經撫育我們時做過了多少,這也是一種學習與成長吧。
所以當她說希望小孩也有點"心痛的表示",也就是在希望他們能有同樣地學習、同樣地體悟啊!
也許在你聽起來是不同的意思,但就這樣說別人精神狀態有問題好像稍稍有點過了吧...
是ㄚ,人生來痛苦.......
@@陳昶文-d5s 可是她孝親費只給1/12
雖然沒有人規定要給多少
但我以為一個抽不出時間陪伴父母
只能給孝親費的人
提供的孝親費佔比會多一些
1/12的薪水 也在「心痛的感覺」
他說自己給的時候心痛,父母收的時候也心疼,覺得好像互相折磨XDD
突然覺得我有跟第三位阿姨的老爸感覺很幸福,我爸都跟我說我的責任就是把你養到大學畢業之後你的人生就要自己過,我不會跟你拿孝親費但可能會跟你借錢會還,你有你的人生要過我的任務就是不要讓你的人生更難過
你爸爸很偉大,這樣的父親生下的孩子也一定很有出息。
你有一個很愛你和有獨立人生的爸爸,恭喜。
第三位姊姊真的很講得很好,互相尊重
常常聽到小孩隨便(窮)養長大孝親費要得很勤的那種
如果互相尊重,我相信小孩也會自願付出自己的心意
阿姨好棒!!
這就是溫柔溫暖的人都是曾經受過傷的最佳例子!!
真的很謝謝這世界上有你這種人存在~~
最喜歡第三位阿姨的回答,沒有應不應該的問題,與其不知道孩子未來會不會給錢回來,不停強迫孩子要給孝親費,搞得關係破裂,不如從年輕時先存好退休金,金錢不該跟親情劃上等號,那樣太廉價了
我覺得這部影片讓我收穫最多的不是孝親費的議題 是採訪的方式讓我學習最多
志琪的參訪團隊好專業 他們發現受訪者的立場不同時 會進一步得針對他們問不同的問題 在最後結論的時候 也會發現他們的受訪者都有特別挑選過 不會有所有受訪者都是相似族群的問題
在這低薪,以及物價跟租金不斷飆漲的世代,還保持每個月都能給孝親費的人 真的很強。
只能說這時代選對行業住對地方很重要,一個選擇錯誤直接陷入惡性循環
@@andyho6647
如果體制會讓某個職業某個環境是錯誤的
那這個體制或政府才是錯誤的根源
也是父母有栽培我才有辦法這樣給他們
沒把握給小孩穩定的經濟裝況,還是不要生好了
@@HazeGolden 而且是長期的錯誤
父母以前因為被索取孝親費而度過很長一段經濟壓力很大的時光,所以比較接近影片阿姨的想法,他們很認真存退休後要使用的生活費,希望以後不要跟子女要錢。
身為子女,在父母養育長大的過程中漸漸知道家裡經濟負擔等等,希望能給予一些自己能力所及的部分,前提真的是因為感受到、知道父母愛自己。另外,像是住家裡會覺得省了房租,所以能更有機會存錢,就可以讓父母知道自己是有做財務規劃,讓他們能放心,如果跟著家裡吃,就會想給一些補貼費用,也有一種證明自己長大了,不是白吃白住。
最喜歡 5:00 的阿姨,她的年紀有這種觀念真的不容易,除了願意與時俱進學習、加上自己的經歷分享,這真的是大智慧!
9:19 那位完全沒有邏輯,個人覺得上馬賽克剛剛好😂
我想馬賽克先生大概是想要表示,雖然他覺得小孩應該要給孝親費,但是實際決定權還是在小孩自己手上?(我只是猜ww
孝親費給或不給是小孩自己的選擇,不可以感情勒索,因為每個小孩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誕生,小孩沒有要求父母生下他們
強烈同意
5:16 每次看到這種有自己想法的上一代的長輩都會讓人覺好感動喔,不是因為別人怎麼樣、社會怎麼樣,而是自己覺得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我覺得這阿姨真的有資格說自己是適任父母,至少比很多還沒站在‘’什麼才是對孩子好的‘’父母都還要了不起很多了💓😭💓
阿姨真得很棒,看哭😭真希望這種長輩多一點
小孩有耳無嘴這類,就已經道盡台灣或是中國文化圈一種畸形的傳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是典型案例,好像父母就一定是對小孩最有利的選項。
這讓我想到半澤直樹那句經典台詞,部下的功勞是上司的功勞,上司的責任是部下的責任。是一種很類似畸形並且風險不對襯的理由,重點是這種理由深植人心才可怕。
不過台灣現實一點來說,主管還是用來背責任的,不然每月多那麼多薪水是來做什麼?就算找屬下也是多拖人下水,要甩乾淨除非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是一直喊去中國化?我覺得與其去改掉什麼中正中山這類名義上的東西,從根本去除這種畸形的傳統比較實在,這種中國化傳統跟裹小腳沒啥區別,這才是真正該去的中國化。
棄養也早該修法了,棄嬰跟棄老人,罰則兩方差太多,棄嬰完全沒法比,但認真實行都丟到街上,老人就算有障礙也能跟路人求助,因為他是個成年人,就算癡呆導致思緒混亂,身體也比較能扛接上的環境,嬰兒呢?最多就是哭,哭啞了就更難了,嬰兒虛弱得很快,很快棄嬰就容易變成棄屍,明明是嬰兒更危險,這種行為更可恥,可以接近故意謀殺的程度,但懲罰上卻沒有棄養老人來的重,就因為棄養法律在編寫時估計還是以濃厚的醜陋畸形文化在編寫,棄嬰不過是附贈的玩意,意思一下就好,這才是真正需要去的中國化,去掉醜陋有利於民生或是後代有影響的文化,不是整天抓著中山中正這些名詞上的玩意在花納稅人的錢來去。
講到想給這位阿姨孝親費
@@海皮-u1y 沒錯,這種小孩就會主動想給
有能力自立自強,父母多數都不想靠小孩生活,但假若父母真的有困難,卻要被講成「不適任父母」,我想是過頭了。世界上總是有各種不同的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困難,不能永遠以理想狀態來評論什麼叫「適任」,只要在既有狀況下做好了自己的責任,就已經是適任了,至於要不要再更好,那是個人選擇。
孝順這個詞根本就是既得利益者創造出來的,很多人都拿父母從小養你到大付出了很多,怎麼不說生小孩是父母自己的決定,應該為自己的決定去負責,而不是反過來講得一副很偉大的樣子
父母跟小孩之間的愛跟互相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個阿姨好棒,論述跟邏輯都很清楚,而且有不堪的過去卻沒有陷入負面循環中
給粉紅色阿姨一個大大的讚!把自己照顧好,給孩子資源,而不是剝奪孩子的資源。謝謝您自身經驗的分享!
養小孩是父母的選擇,被養育不是小孩的選擇
Q1:你生小孩前有經過他的同意嗎?
Q2:如果人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你覺得會有人選你當他的父母嗎?
很重要的問題
「孝順」已經變成一種道德綁架兼情緒勒索了,父母把孩子生下來是他們自己的事,孩子可從來沒有要求父母讓自己誕生,憑什麼孩子一定要為了父母的後半生負責?
如果子女願意,孝順本身不是壞事,但它不該變成一種社會標準、甚至還成為法律的一部分(《民法》第1084條第1項:「子女應孝敬父母。」)。
道德就是一種社會標準呀……不是很懂為什麼不該成為社會標準……(當然,至於該不該成為法律的一部分,我個人覺得沒必要那麼嚴格的變成具體法規,但是也許憲法可以……)
至於父母和孩子的誕生,我是覺得父母給了父母生與死的選擇,關鍵在於你有在這個充滿一定變數的世界存在與否的權利。你當然也可以再次選擇回去哪個一成不變的黑暗,但是,父母給了繼續存在在這個與多人交互、充滿變數的世界的選擇的機會……
@@garymixsonzheng 「父母給了父母」?你在說啥?
這個公投怎麼就沒廢掉呢太可惜了
該修法了
這種法應該修
不認為是義務,但從恩情層面來講這確實是報恩的一種形式,如果寬裕的話,給也確實可以讓父母過得更舒服一些,自己會也心安理得,不寬裕的話則專心在自己的生活好了,等日後生活更好再回饋父母就好。
一直覺得「…這是人情世故嘛」跟「按道理來說…」感覺超矛盾的嗎XDDD
人情世故應該是屬於你因為感性因素作出的決定,而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屬於你因為理性作出的決定,雖然在討論問題時刻意割裂理性跟感性未必是件好事,但是大家卻很喜歡一起這樣講,有一種「我先打感情牌再追加理性combo的組合」
真的是非常有趣XDD
畢竟應該沒有完全純理性或純感性的人類,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象限的兩端之間,只是各自是比較偏向理性或感性是因人而異。
我有朋友每個月也才30K
就要給家裡10~15K
雖然在外人眼裡看起來很孝順
這樣每個月自己也沒剩多少,根本沒辦法規劃自己的未來
等家人走後,戶頭也沒剩多少錢,那誰要來照顧他?
但通常這種狀況也都是家庭經濟本來就不富裕的狀況好像常發生的事
我覺得也是造就所謂階級複製的悲哀
呃,他該不會還在外租房吧?是的話簡直地獄模式。
咦?原來我是地獄模式嗎?
真的,雖然沒給到這麼多但我也是這樣......為了工作將來發展也是離鄉在外地租房,以前努力讀書覺得可以不複製父母階級,出了社會才發現我雖然拿到入場券了卻還要背著比別人重的負擔前行😭😭😭,更慘的是這種父母都不會理財不會規劃養老,生小孩就是為了養兒防老
最近父母又失業了,剛好看到這個影片,簡直講出了我心裡的辛酸
很多父母搞砸自己的人生 順便拖累小孩的未來
沒有未來的小孩如果勉強結婚生子 搞砸自己的人生
順便拖累小孩的未來
對 就是 階級複製
這種情況 家裡有義務要提供他住宿及確保他未來的退休生活。畢竟因為孝親費的原因,他沒有額外的金錢可以規劃自己的未來。
孝順就是發自內心想要為了長輩做些什麼事情,不論是任何形式。
確實,人是互相的,如果父母有用心地養你,那麼「孝順」父母就是應該的,反之就不用
@@梁奕強 是的,但是如果是侷限於孝親費的話那就不一定了。
如同周杰倫的歌詞「他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塊,比你給的還簡單」
然而有時候你給的孝親費不是孝親費,而是切割費或者只是要讓父母閉嘴而給的費用。
有些甚至只是為了讓自己心裡好過而給的,這樣的心情給出去的錢,還能稱之為孝親費嗎?
不要把情感拿金錢衡量。不要強加自己的價值在別人身上。
這扯到一個問題,父母在未經孩子同意把孩子生下,那撫養孩子應該也是義務。
既然是盡義務那孩子也沒責任回報,就好比別人打傷你賠你醫藥費,你也沒義務要感謝打傷你的人
(聲明一下,我很愛我父母而且我們感情都很好,我父母為我付出的也超過基礎撫養範圍了,所以我會感謝他們)
我不知道賦予生命還需要經過同意欸,哪裡來的小屁孩覺得爸媽都對不起自己🤓
@@鱷魚鱷魚 所以你覺得孤兒院的小孩父母有沒有對不起他們?
@@鱷魚鱷魚 他也只是提出一個想法觀點 你連思考這件事情的邏輯都沒有 張口就指責對方是屁孩 我不覺得你有比他高上多少
@@鱷魚鱷魚 沒有經過他人同意賦予生命,這不是自私是啥?
@@鱷魚鱷魚 搞不清楚狀況的井底之蛙ww
養兒防老根本就是自私的想法
我覺得自立自強的阿姨超棒的,真的有被爸媽要過錢,傷害真的恨大。特別是那種有問題的父母
努力活著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孝親費
還有不造成父母的負擔跟困擾
老話一句==。
做父母,不要讓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得不到他原本該得到的關愛。
進而導致;小孩感謝父母的唯一理由只剩下 “你把我扶養長大”。
沒有扶 只有養
第三位阿姨的觀念真的推
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家長!!
父母都是說為了你好,所以你必須聽我的安排人生。能夠在台灣聽到阿姨說出尊重子女,我感到很欣慰。
能力不夠,先把自己顧好就好
孝親費不能強求的,畢竟自己付出心血所賺來的錢
你還有人生的規劃,需要自己賺來的錢來投資
孝親費不應該是遵循傳統,不應該是必須要給的
畢竟每個家庭的狀況都不同,不能以自身或社會上看到的表面來想
七七這主題其實做得很好,我們可以在底下留言更多自我的想法
並不會侷限於一些小地方,而且說真的,有些家庭很好,有些家庭很惡劣
我到覺得不用以"孝親費"這倫理道德來勒索綁架目前在社會上打拼的年輕人
人真的需要互相尊重,而且影片中也有提到一個象限,就是工作時數長
工作的人其實都無法有空去陪伴父母,也沒自己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台灣這一點就已經讓所有人徹底的無法自由的活用時間
所以我說就業環境與工作時常以及企業的將心比心,甚麼時候才能體現出來
既然要替公司謀取到利益,這點應該是全體都該做到的吧?
一個健康的家庭,孝親費反而會變成一種默契(金額也是可以直接討論)
如果家裡真的需要錢,孩子一定會盡力幫忙
如果父母自己有(計畫或是能力)打理自己晚年, 可能會幫小孩存起來
"應該不應該"這已經是一種變相強迫或勒索,任何人都不喜歡被強迫
5:00 這位阿姨的觀念真的很棒
年紀大退休了不代表觀念或知識不用更新
❤❤❤其實我覺得子女長大成年了,只要她的工作能力經濟收入是夠的就應該要固定每個月給父母孝親費,因為不是每個父母的經濟狀況都很好,那麼養育孩子也花了他們一輩子的金錢跟時間,他們老了退休了沒有什麼錢,或者是想去社大上課,子女能力夠本來就應該給孝親費也是感恩他們的 撫養的恩情,我自己以前大學畢業进銀行工作,那時姐姐弟弟還在唸書家裡還有房貸,媽媽當家庭主婦,只有我跟爸爸在賺錢養家,我當然是每個月給一半的薪水當作家用錢,後來慢慢的姊姊弟弟也工作賺錢的我就一個月給約8000塊意思意思,那現在收入比較不穩定就是結婚後有回來家裡才會給爸爸 錢或者是過年包紅包看每個人能力吧
但是你願意給爸媽錢就是你有這份心意跟孝心
❤❤❤❤❤
自從工作賺錢後,
每月都會固定給父母孝親費(大約佔薪水的10%~15%),
作為對父母的回報.
可能是父母的無心,有幾次他們會在我的面前聊天,
談論他們朋友的兒女拿薪水50%當孝親費,好棒棒之類的話題.
當下我心想,我的薪水要養自己的家庭已顯得捉襟見軸,
省吃儉用辛苦產出的孝親費,對於父母不是欣慰而是嫌棄.
當時內心很難受,但我裝作沒聽見,繼續照著自己的步調與能力,按時給父母親費.
直到看到這視頻我釋懷了,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挺不容易的.
給孝親費還被比較確實非常不高興…如果比較對象是其他兄弟姊妹更不爽
辛苦了
養不起就不要生小孩
自己的痛苦再轉移再下一代是甚麼邏輯
父母自己選擇生小孩然後要小孩負責
根本沒道理
如果真的對小孩好的話
小孩自己會感受到
父母真的有經濟困難的話也不會不幫忙
除非他真的沒有能力
所以根本沒有成為義務,固定給孝親費的必要
孝親費給不給的標準
1.先看父母有沒有養育,誰養就給誰
2.看子女能力,即使父母很有錢,也意思意思一下
3.如果父母生活艱難,那就盡量省吃儉用
很贊同那位阿姨講的,我自己也有小孩子,養小孩很多錢大家也知道,但我媽是每個月跟我要我薪資的四分之一,說是會幫我存,他年輕賺錢養我供唸書,我有賺錢時本來就覺得要給,但某天突然要求要跟我拿錢,感覺是用親情綁架,我只好當作是還他的,所以我不會去灌輸小孩以後賺錢非得要給我什麼錢才叫孝順,我不想讓小孩長大時面臨這問題,給錢並不是就代表孝順,沒必要用錢去控制小孩
我一直覺得用餘額來評估比較合理,之前新聞一直吵月收五萬給一萬五合不合理在那邊戰。
用收入來評估有很多因素,每個人條件和習慣不同,如果把他改成月餘(扣除所有貸款、生活費保險等的剩餘)有五萬,給一萬五大部分人應該都沒甚麼問題。
@銀Xiuilb 對啊,但不知為何大部分人都在糾結月收多少應該給多少。
用餘額來評估那大家心中那把尺也比較相同。
@@toastmeow 彷彿月收5萬月底還有5萬似的 水費電費租屋費什麼鬼都直接無視
但比起網路上的外人去針對這些 真正難過的應該是連現實中的親人都這樣
我一個月有五萬,但我只給五千。 我從高中就申請學貸到大學,大學半工半讀勉強撐完,一路自己從22k活到現在。 無房無車,家中母親的國民年金,保險費,醫療保險,連同自己保險費一年下快十萬。房租我們兩個小孩分,家中絕對讓長輩不愁吃穿,看得到的,出去玩的,都是我們小孩在付的。我還還要再給到一萬五。我除非真的連自己積蓄都放棄,我就能這樣給。
現在母親領國民年金,兩個小孩包他吃住,各給五千給她月零用錢。 已經我們盡自己孝意讓她安詳晚年。真的不是每個父母都是兒女的最大防護罩,我相信有人懂我在說什麼
@@hermanjhan3147 完全懂,就是孩子工作了家裡經濟情況才改善,你還每個月多給5000算很好了
這一集議題做得真棒!👍負責街訪的主持人也非常稱職!👍讓我來轉發分享出去。謝謝您!
很多是親情勒索,雖然養小孩很辛苦,但那不是應該的嗎?!要生就要養,那是責任,父母不要拿這個說嘴了。好像子女拖累了你的人生一樣...
這樣訪問的阿伯 阿姨 姊姊
都好有水準好有內涵
那個顧好自己不要給小孩負擔
不要讓人看不起 跟我個性好像
其實我來台灣才知道"孝親費",
香港通常稱"家用",
"家用"概念上是"家庭開銷",
通常跟父母同住才會給"家用",
大部分各種原因離家的子女都不會給"家用",
除非父母經濟有甚麼狀況。
香港比較常是給予陪伴&送禮,
我的話是家人來台灣玩按能力支援部分費用,
然後直接請長期陪他們玩,
不然就是包裹寄來寄去。
家用在台灣不是給父母的 而是給老婆的
因為生活開銷是老婆在管 所以家用是給老婆
給父母的則是零用錢 讓父母出門在外喜歡啥可以買
在家父母已經是包吃包住的情況下 花費不多
但偶爾也會有出門和朋友親戚之間的人情往來
就像父母給我們零用錢一樣 出門在外想買啥就買啥
我是台灣人,我也會使用"家用"這個詞。
不過我家的"家用"不會經過長輩的手,開銷費用都是我直接去支付繳掉,日用品採購、水電瓦斯帳單、姪女的開銷 都是我在付。
長輩只會拿到家用以外的錢。像是房租、三大節慶的拜拜贊助金、農曆年紅包。
@@lunac.8035 香港差不多也是跟你一樣,基本上"家用"就直接拿去付各種開銷了
新加坡和香港應該比較像..我們是稱為allowance..意思也算家用..同輩朋友間都好像會有共識要給父母錢但是都沒有特定多少..都是看個人能力..我是都給我媽..都是用於家庭開銷..
不對喔! 香港這裡大家都是給家用,因為家裡太小所以不可能住在一起,通常也只有星期天約出來喝茶, 你沒聽過香港是個講錢不講心的地方嗎?
認同孝親費沒有應該不應該,也沒有義務給。但自己會選擇給媽媽,儘管能力不夠也會給一點心意,因為她世界上最愛我的人,而我也愛她,希望她過更好~
看到影片中的阿姨這樣講,真的覺得阿姨的思想很成熟很豁達,超棒的~
覺得給孝親費如果心裡有壓力就不應該給,而給孝親費應該是自己主動,而不是父母開口要。
很欽佩自立自強阿姨,希望自己到老也能貫徹一樣的理念。
第三位大姊說的就是我們現在的做法,不給小孩負擔多少能給些資源養老金自己賺,小孩每月能陪吃個飯心滿意足,趁還能動就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找心靈寄託吧!
父母從沒要求我要給錢,但從小的經歷、體會,讓我從大學快畢業時就拿錢給媽媽做為家用。
生養真的是一件極度耗損(又愚蠢)的事情,想到這點,給家用跟外出時付錢就成了一種(對於我)應該的行為。他們好過,我也好過,大家都好過才是最棒的。
(當然,我也會有怨懟和不爽的時候)
這樣説有點想像力太豐富,不過我認為生者單方面自以為是地認為降生到這世上單純是種恩惠這種想法本來就很傲慢,畢竟我們永遠無法理解在別的維度有意識存在時到底是不是幸福的,或者說,能不能用現世所理解到的幸福快樂套用在別的維度上
給不給孝親費,就跟借不借朋友錢一樣,是基於「愛」與「能力」所做出的決定
「有愛有能力」那麼給孝親費的原因就很單純
「沒愛沒能力」那麼不給孝親費的原因也很單純
「有愛沒能力」,那麼孝親費可能會有點少,或是暫時給不出孝親費
「沒愛有能力」,那麼孝親費也可能淪為形式
孝親費是孝順的表現之一而不是唯一,大部分的人也認為陪伴甚至更加重要
孝親費之所以會臭掉的原因我覺得跟那套傳統的孝順觀念有關
什麼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血緣關係無法斬斷之類的,往往會有情緒勒索的感覺。
孝順這個詞本身就是單向,但是父母與小孩都是獨立的個體,兩者是會互相影響的。
賺錢不容易,願意把辛苦賺來的錢花在自己以外的地方,
不管是孝親費還是借錢給別人,都是基於「愛」與「能力」所做出的決定。
另外我覺得孝親費變得複雜的原因是因為比較金錢的多寡
但就像我說的,每個人的愛與能力不同,無法比較。
我們家留下來的傳統(?)或者說習慣蠻好的。
舉例來說:
我阿嬤是把我爸匯給她的錢全部強制退回(雖然我爸還是會匯過去),阿嬤基本上不會想去跟我爸收錢,有蠻多原因的,聽過幾個:
1.不要當個不要臉的老人。
2.小孩有小孩的生活,他應該拿這筆錢去幫助自己更好。
3.那不是父母應該跟小孩拿的錢,因為那是小孩自己賺來的,不是父母賺的。
4.她知足了,覺得拿再多錢也用不到,現在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退休老年生活。
之前不知道為啥回鄉下跟阿嬤聊天就聊到這裡,意外發現跟我說這些的阿嬤超強,我超敬佩這觀點。
而我之前有工作後沒多少能力,孝親費變成過年包個兩千紅包給爸媽,我爸也是退給我說:「你這年紀先存錢。」
以下自己的觀點:
1.孝親費該不該給?為何要給?
我覺得想給就給,給孝親費的出發點可以有很多,孝順、感謝、祝福,但我認為絕對不是義務,特別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是我最雷的一句話。
2.如果父母在年老生活沒有退休金,有經濟困境,那麼會跟子女拿孝親費嗎?
拆兩件事情來說:
一是如果是我,會替自己未雨綢繆,避免自己老年沒錢用,而且我會認為如果我自己老了需要小孩撫養,是對於自己的人生沒負責任規劃所導致。
二是如果真的因為各種因素沒錢用了,我會傾向先選擇尋找社會資源,最後還是可以尋求社會局幫忙,如果也沒辦法,最後的最後才跟小孩請求,但同時跟對方說衡量自己能力就好,他們自己的人生應該放在他們的本位。
3.是否認同因為父母有養育小孩,因此小孩需要撫養年老的父母來作為回報或義務?
我其實不認同這點,因為父母有權力選擇是否擁有小孩,但反過來小孩是無法決定自己要不要出生的。
我認為撫養小孩長大是父母義務,至少到法定年齡之前;但小孩是否要回頭報答父母,我覺得隨緣。
如果一對情侶決定這一生中要擁有孩子,那他們就應該在成年之前對他負責,即使後來單親了,頭洗一半還是要洗完。
事實上,我在小四之前也是單親家庭,我爸也是這樣想辦法尋求協助把我家的小孩們拔起來的。
如果小孩願意報答父母,那其實可以當作是自己在擔任父母這個身分時做得好,但沒報答到也不見得不好就是了。
4.如果未來有子女,會不會跟子女收?
我想我應該蠻難有的,不過如果有,我不會跟子女收。
特別是他們如果來到我現在這年紀,薪水低得可憐,同時存款還很少,我會強制退回,而且跟他們說以後更有能力想給再給,就跟我爸一樣。
特別是他們初次想給孝親費的時機應該跟我現在差不多年紀,我會覺得正是他們要早日累積存款,到老才會因為複利讓自己不愁吃穿。
所以這時候跟他們拿錢,對他們來說的成本非常大。
5.對自己來說,給孝親費的意義是甚麼?
一種對於父母的祝福,或有感謝的意味在。
但如果我是被說有義務要給,那我大概是礙於社會道德價值觀底下會給。
然後就只剩下給錢了,是一種「那麼要錢就給你吧,但我的時間就不給你了。」的心情。
最愛第三位的那位阿姨,如果我家人有她的一半就好了,我家是經濟狀況不好不用給孝親費,但時常催說子女一定要「貢獻」會有壓力,變成錢賺得再少,一定要付水電費、買食物
我會選擇給~~但不是孝親費 是還債🤣 爸媽送我來美國唸書 每一張匯款單據都留著等我畢業有能力之後開始還😆 其實很感謝他們這樣做,可以讓我對自己的花費和學業更負責 而不是當成理所當然的隨便亂花🙌🏼
感謝七七的訪問提出這個議題!!
各位訪問的工作人員都好專業!!非常喜歡價值觀探照燈的小細節~
這邊想討論一下為什麼很多受訪者都會出現價值觀瘋狂搖動(?的現象(笑
基本上孝道這個概念很大程度是由儒家思想去發揚的
而這邊要注意的是儒家是為了讓社會更穩定,君主可以更好的統治整個國家的這樣一個理論
它強調的是一個家庭本位的思想
就是說以家庭為單位,希望家庭裏如果出了事情是家庭成員之間可以互相幫助
而不是需要朝廷政府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矛盾的出現就是說今天的社會注重個人的分化多於以前的家庭本位
大家都會覺得每個個體是獨立的大家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給孝親費
但是來到父母有困難這個情境大家就會回到儒家的家庭本位概念
但事情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儒家的君子之交的概念意外的很接近我們今天講的個人分化概念
君子之間的交往就是講如果你的朋友出現困難我選擇幫助他是處於情分,也不求回報
但如果我自己沒有余裕就不會幫助他,而我也不會有負罪感
因為朋友的家庭成員會幫助他
是的就算是君子之交看起來這個現代的思想
他可以實行的基礎就是家庭本位思想
所以說孝道和個人分化的概念在今天來講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啊~
如果有什麼說錯的地方歡迎指正討論!!
孝親費這句話本身就是陷阱,對父母或小孩雙方都有義務及責任的關係,只是行為的不同,能收錢的父母當然最"便宜"的方式就是給錢,等父母年齡大到給錢已經沒有意義時,就是要付出心力及時間
第三位阿姨的想法真的很 現代化
這想法很棒但是像在很多父母卻完全沒想過這些
絕大多數還是保留著 因為我把你養大 所以你回饋我是應該地;某種程度來說 這想法沒有對錯
但就我的立場 這筆錢其實根本不用不用給
畢竟你在成長環境裡給我的只有:你現在好好讀書 以後找工作 有工作之後就要養我們 我們以後要靠你養
但實際上呢 你退休前 退休後 都比我出社會領的還多 口口聲聲說沒錢 口口聲聲說我們現在的年輕人賺不到什麼錢貶低我們卻又想從我們身上詐取資金
我給你這筆費用的意義到底何在
總是說著你們很開明 很現代化 卻對著我們說你不給我錢那我養你做什麼 我不結婚生子找老婆來照顧你們 你[們以後怎麼辦 你們這叫開明?
那這位(第三位受訪者)阿姨不就是時代最前端的先鋒?
真的是辛苦羊羊跟歡歡了,而且我注意到有時候外面還有下雨,真的很不容易,
這次的訪談很完整的呈現出了「探照」的概念,
可以看出企劃花了很多心力事前準備,
不論是轉換一個情境去追問或反問,還是總結對方的話確認原意,又或是跳出既有邏輯,
都是試著一層一層去釐清每位受訪者真正的立場與背後的原因。
除了企劃,我覺得也絕對不能忽視了剪輯師的功勞!
雖然是長達快二十分鐘的一集,卻很意外的輕鬆看完了,
像是配樂會隨著受訪者的話題轉變,談論到陪伴時音樂變得柔和,遇到逗趣的受訪者就變得活潑,
彷彿我也跟著融入了當時訪談的氣氛,而最後總結的配樂讓人感到溫馨,我也很喜歡;
或是透過一些街景的轉場,喘了一口氣之餘,感覺也跟著企劃一起移動前往下一個地點。
我很喜歡價值探照燈系列,
很多時候選擇很難說有對錯,因為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不同,
透過這支影片,我可以看見不同世代,甚至是不同地區的人,
他們真正在意的價值是什麼。
感謝志祺七七!
你們是20世紀蘇格拉底,好喜歡這系列,問題都很有素養不是亂問,而是真的基於受訪者的回答更進一步,讓受訪者跟觀眾都可以挖掘內心對價值觀的定義。我看你們頻道2-3年了這是第一次留言,真的很希望這個系列可以維持這樣的品質,多出一點
看到"我的人生就是錢,給錢就是給一部分的自己"這句話令人感慨
雖然自己現在也還沒有小孩,但我從以前就告訴自己我不會要我小孩給我孝親費,我以前也是有被父母追過錢的狀況,雖然後來就沒有了,但我一直都認為生下小孩是夫妻自己的選擇,並不是小孩的選擇,你自私的生下小孩卻要求要孝親費我個人認為真的是在養兒防老,以後的小孩在經濟狀況下只會越來越辛苦,我們自己都是苦過來的,為什麼要強壓在小孩身上,所以自己跟另一半都要把自己顧好,小孩長大後不要給小孩壓力是最好的事,未來小孩都還是會有自己的家庭,我相信你不要施加壓力給小孩,反而會更想要感恩父母。
這個世代日子真的不好過,機會也沒以前多了
大家互相體諒,錢是小事,家人的感情才是大事
很喜歡街訪的方式耶!而且團隊有說明問問題的原因和思考的方式~很推!!!希望有更多!!!
路人說的都會不自覺讓人產生共鳴,比起讀文章或文獻來的生活化🤣讓人不自覺投入在議題當中~
首先撇除感情,假設父母一生可賺的錢是固定,兒女出生是必然的。
基本上兩個選擇:
1)把養老金投資在兒女等未來兒女養
2)把養老金存起,大家自己顧自己
選1理論上回報比較大,所以父母慈子孝是最好。
但總有選2的父母要子女選1...
5:00阿姨給妳respect!! 即使自己承受那樣的陰影還能保持如此的信念, 尊重真的非常重要。
13:21 的反出生主義先生完全表達了我的心聲!
不是義務,想給再給。家長收入遠高於剛出社會的子女,然後要求子女給出收入的20%,我一直沒搞懂為什麼是這樣運作...
對 5:00 的阿姨非常敬佩 也認為這才是正確的觀念 互相尊重 互相知道對方的難處 不互相施加壓力跟負擔 讓一切選擇回歸親情與能力 才能長期維持良好關係 而不是情緒勒索
6:47 的小姐 也認為算是現實考量 能夠互相溝通得出結論 選出更為適合雙方的方式 也算是一種教育一種學習 而不是純粹的綁架
哈哈街坊蛮有意思的
我倒是很认同13:28 先生的想法
而且我感觉如果孝亲费如果不是自愿的 感觉意义也不存在了
我認同孩子出生沒有選擇權,因此沒有義務給父母孝親費。
會這樣想有很大原因是,在我有記憶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都是給我錢卻不願陪伴我,造成我心理上很大的傷害,我小時候也因為覺得不被關愛所以非常叛逆常常被打。
直到現在我長大,我父母依舊是只給我錢,但我感受不到親情是什麼。
而且人會對輕易到手的東西,不太產生珍惜感。只有付出自己努力和心血的東西,才覺得珍貴。我就是被養成這樣的典型例子。
因此對我而言,陪伴及精神支持父母,才叫孝順、孝親。我父母退休了最近開始跟我要錢,我反而認為他們很冷血,為什麼你們多了時間卻不願意陪伴我?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剛當完兵出社會,薪水才36K就給家裡15K了,因為家裡有些狀況,所以才做出了這樣的承諾,後來的幾年也直接拉高到20K孝親費,至今也持續了十多年之久。畢竟沒法陪伴,多少彌補一下吧,而且孝親費也是另一種「我過得很好,不用擔心我」的證明。不過說真的,很難存錢,也過過一整年都吃泡麵的生活,也不敢跟家裡說。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比看看誰的經比較難念而已。
我家是單親,母親把我跟姐姐養大,我從18歲就沒讀大學,離家工作到現在也20年了。從領到第一份薪水後就固定有給母親錢,現在雖然已結婚生子,負擔變大後依然堅持著。
阿姨超棒欸!
有看過另一種想法,
父母要求小孩要感恩,感謝父母生養,
但小孩又不是自己願意被生出來,
為什麼要被父母道德綁架
謝謝志祺77團隊的用心製作。我個人覺得孝親費是一種肩負責任的展現。
沒有人天生可以靠自己存活下去,不論出生我們能不能選擇,但能成長到一定年紀、擁有了一些經濟基礎,代表我們在這過程中受到許多人/團體直接或間接的協助。等到我們有能力了,換我們要協助後起的世代和年邁的世代,讓幼有所長,老有所終。我們每一個人是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也是社會/團體/家庭的一份子,我想這多重的每個角色都需要好好去經營才能過上有意義的人生。至於每個世代能擁有的資訊和接收資源的管道不盡相同,一定會有極少數不稱職的父母,但猜想大多數是沒有機會接受這些資訊的家長。他們在經濟起飛的年代用錢取代/代替對子女的陪伴,在各項資訊封閉的狀況下,可能也沒有像這樣的團隊街訪/網路影片讓他們有機會去反思在這之間,有什麼事錯了、有什麼消失了,而我們有這樣的機會實屬萬幸,也讓我們得以重新去看待這些議題,讓彼此關係更加緊密。再次謝謝團隊製作如此優質影片。
完全看父母的財務狀況。 如果父母不缺錢, 子女應該用時間來孝敬父母, 陪他們。 如果父母缺錢, 就孝敬他們錢, 給他們有安全感。
我不是台灣人,也不是華人,所以我的看法或許不一樣,但因為爸媽來自於印度,所以觀念還是有點像,也就是不管是錢還是跟他們同住,你都一定要幫助他們。不過,因為他們比我還有錢多了,所以錢不是問題,而是我沒在父母身邊陪伴著他們。我爸爸還好,他從印度移民到美國,所以他也可以稍微理解在台北的我的狀況和想法,媽媽反而還想念我,每次打電話的時候會問我什麼時候回去看她之類的。我以後的確要回去美國照顧媽媽,但也不想回去,那代表什麼呢?
還有很多可以說的,但現在不說好了
有時候無法陪在父母身邊的虧欠感可以透過孝親費來壓抑住
每次看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就想抓狂。。。都是我的错行了吧
再加上一句「家是永遠的避風港」,效果有機率翻倍。
總之這些話像是心靈毒雞湯,要看人啦。
每個人人生經歷不同,一句話無法概括、合適所有的情境。
@@Yivlen 这句我倒是没感觉,一般只出现在安慰别人的时候吧
儒家思想害死人...完全專制
@@陈孝谊 但跟父母那句其實差不多,
都是只要 父母 或是 家 對說那句話的人來說給他們的是 好的印象,感覺是幸福的,
就多半會覺得這兩句話是對的。
以利害關係來說是這樣,有受益所以會贊同,所以真別被這些話框住了。
不同意也一點問題也沒有。
然後再加上長輩無論如何都是對的 ㄏㄏ
我媽就是買好自己的保險、長照險、顧好自己的身體,
我跟她各自不要造成雙方的負擔就好,孝親費完全沒關係。
我高中就開始打工,大學學費我貸款自己繳、生活費打工賺,到現在財務比較鬆一點,可以開始買自己想買的東西、出國,我媽能理解我,所以也從來不會硬性要求,只是偶爾她會託我買東西但沒給我錢或是耍賴要我去尾數,不過我覺得這是我能力範圍內可以付出的我樂意付出。
我自己是覺得萬一哪天我媽真的無法自理,我就會承擔照顧她的事情,但我覺得這不能算是「義務」
因為父母是有在思考過後去備孕懷孕生產的,他們有義務要照顧無行為能力的幼兒,直至幼兒成長成能負擔自己的人
(養兒防老根本上就是一個親情+情緒勒索)
互相尊重,兒女願意心甘情願付出那才是最大的孝順
對於一個一出生直接在底層的人來說
一開始個人發展就極容易因為環境而受限
對應現在通膨 物價起飛
成年後很可能
進而拿到無法支撐個人生活的報酬
如果遇到會主動跟小孩要錢的爸媽
不給會有心理壓力 給了會有生活壓力
人生真的會是地獄模式
安樂死父母是個選項🙃
第三位阿姨超讚,respect你的respect
孝親費這個詞是被錯置的,給父母錢不等於孝順,像第四位小姐父母收得覺得難過,自己給得心痛,雙方都不開心,這算什麼孝順?
如果父母需要的是陪伴,給再多的錢父母也不會覺得開心。
孝順=互相愛彼此,小孩的愛讓父母感受到才是孝順。錢不是絕對的。
喜歡這次的訪談方式,衝撞出很多有趣的角度,這麼高難度的訪談,給訪問人一百分~
我們家的部分比較特別,曾經小時候給過(因為當時還蠻被母親控制的),後來因為某些原因就暫時沒給。
等到後來到近期跟兄弟姐妹討論這件事,本來是討論要給多少,但後來不給的原因是父母理財觀念極差,非常容易把錢借或者給予別人,所以就停擱這個計畫。
給予的原因是希望父母不要太辛苦工作,可以對自己好點或者少工作多休息,但他們都不願意花少錢在自己身上,卻對別人或者親戚過份慷慨。
現在只有節日或需求(比如說換手機平板之類的)透過紅包或者送禮給予。
覺得要仔細到"該給到什麼程度"
父母在小時候都說家裡窮 這個不能買 那個不能學 小孩不能質疑
結果老了 小孩上班沒賺幾個錢 就拼命要錢 小孩給的不夠多不夠好還要被羞辱
我就曾經被要錢要到自己學貸繳不出來
現在是乾脆不給了 反正她沒有把我的經濟狀況當一回事 殺雞取卵的態度
小時候擺著一副 我出錢我老大 覺得小孩忤逆就趕出家門之類的
老了之後伸手跟小孩拿錢 還是跩的我是老大的樣子......合適嗎?
我是屬於就算父母有撫養
也不一定非要給孝親費的狀態啦
誰是知道所謂的撫養 是當人養 還是當狗養 ...?(甚至有些人童年還不如現在養狗的待遇呢...)
看你的發言,好像從小有滿滿的委屈,不曾被安慰,感覺你心裏在哭泣...
也似乎,家裡的環境僅僅小康,但是,在過去30~40年前,大多數人家不都是這樣的嗎?誰家不是這樣緊巴得過呢?從你的觀點,父母沒有滿足你的需要,那,可否請你跳出一下自己,看看父母是否也是這樣?是否他們也有很多想要的不能滿足,而選擇放棄?
另一方面,你說的這些話,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他們,是不是與他們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你一樣? 一樣的方式,一樣的態度。
家,是讓人學習愛的地方,學習如何付出愛與接受愛。可是,卻常常是,先為對方設想的就落入弱勢,好像陷入對方網羅。
"我就曾經被要錢要到自己學貸繳不出來" "小孩給的不夠多不夠好還要被羞辱" 這真的也有點太過了...
"小孩給的不夠多不夠好還要被羞辱"...也許是他們對你期望高,認為你可以賺得更多,卻又不會柔和音,用了最生硬的說法;又或許,他們是故意用這種最傷人的方式來刺激你進步?
亞洲人上班都是早出晚歸,把時間都用在工作上,只是將時間換成金錢給家人
歐洲人或西方國家工作自由,甚至可以說做他們喜歡的工作,沒有太強烈的限制,可以把時間用來陪伴家人
所以我覺得這本質上差異跟工作有關,就看雙方彼此更能接受哪一個。
如果小孩獨立後有能力回饋當然是好事但不該強求,否則就不能叫孝親費該叫情緒勒索費
確實,畢竟人是互相的嘛
我覺得大家對於孝親費之類相關的觀念其實都蠻健康的,都不存在逼迫的態度,我覺得再這樣下去,其實可以把現在的"給孝親費的義務"改成正向回饋,用錢與陪伴付出,用錢與陪伴回饋(重點在於期間皆是自願與愛)
養兒防老是以前留下來的錯誤觀念,現在不試用以後也是,結案
我們剛好處在父母對爺奶還有養兒防老的用處已經小孩對父母沒有養兒防老用處的交接
講真的沒有這觀念現在的少子化程度真的是不敢想
第三位阿姨講的其實很棒,講的就是家庭之中的關係就是愛與尊重,因為我家就是這樣,把小孩當作獨立的個體,認為那是孩子靠自己努力賺的錢就該自己學習規劃,也不想造成孩子的負擔,因此我們家的關係裏面沒有所謂的"理所當然"或是"應該"這件事情,所以關係很融洽,孩子們感受到長輩不想給自己壓力而心懷感恩,反而更願意去為家庭付出。
但我也知道有些家庭很恐怖,各種情緒勒索通通來,什麼養你到大你就該給錢,各種理所當然的態度,還指定金額,不到指定金額就在咆哮非要逼死孩子拿出薪水的父母大有人在,而理所當然的,當子女的只會想跑而已,更不要說什麼關係融洽了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結婚與否自己的選擇,是否生孩子也是自己的選擇,退休金更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該自己處理,如果只會把拿錢的理由歸咎於子女(例如什麼辛苦養大你balabala),不覺得很丟臉嗎? 沒錢就別生,生了就別抱怨,沒人拿槍抵著你讓你一定得生,有些父母還總愛說"你就不要你以後的孩子這樣對待你(給太少孝親費不滿意金額的)" 有時候電視電影或身邊故事有出現這種情節的,我真的都笑笑,很想回說"抱歉,我沒想過要成為像你一樣的父母,因為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很可憐,因此這件事情不會發生" 因為我壓根沒想過要跟我的孩子拿任何錢,因為我真心覺得生養孩子是自己的決定,不該歸咎於子女,退休金更是自己的事情,如果連自己夫妻兩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退休金),又怎麼有那個臉把這個重擔丟給孩子呢? 都不會覺得當你的孩子很可憐嗎....
都是成年人了,三思而後行,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難吧..
家庭關係裡,只有愛與包容,沒有孝順二字,少用孝順去綁架孩子
如果父母真待孩子好,孩子勢必也會去反饋的,就像我們家。
孝親費,只有心甘情願,絕不能有應該,更不能有理所當然。
父母有把小孩養好教好 小孩自然知道該給錢養父母 所以沒什麼好討論的
且若是父母直接強制要求給的孝親費 根本不是孝親費 只是費而已
這個社會對父母都太好了 應該要有父母養成義務教育才對 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我是個母親。孩子們只要做個善良/勤儉/健康/上進的好人,勇敢/豁達的活著, 就是最好的孝親費!至於我本人,就是以這樣狀況勇敢的活著(爸爸也是),因此,我們靠我們自己,不富裕但在經濟上沒問題。孩子們如果敬重我們,當我們老去時,保護我們,別讓我們被欺負,也別受過度醫療的折磨,這樣就算有孝心了。
如果養小孩長大是為了小孩長大可以養自己,那就不要生小孩。
我講講我的對金錢的價值觀,我現在十九歲是一個大二生,從很小到現在都是抱持著我的錢就是父母的錢,父母的錢就是我的錢,小時候沒有工作能力的時候,父母給我的錢我都會很省著花,覺得爸媽工作很辛苦不可以花太多,到了十六歲後就馬上去找打工,那個時候媽媽一直跟我說爸爸媽媽養得起你你不要去找什麼打工,我不聽,升上大學一年級上去找學校附近的打工,整整打工了一年,而錢就是能養活自己就好剩下給家裡,很多人說我太孝順了,但我只是覺得父母養了自己十幾年,如果還要繼續跟家裡拿錢自己的自尊心不允許而已。
自己本身單親家庭,母親離婚結婚好幾次,自然沒什麼心思花在我身上。
我和她也只同住了中學六年的時間,18歲之後就用學貸和打工的錢讀書生活了,没錢生活過得很寒酸,而她因為本身收入不錯,過得還滿不錯,經常旅遊買東西
母女關係雖然生疏,但外人看來會覺得我們關係不錯,只是我心裏其實有點討厭母親,能不見就盡量不見
畢業出來背著幾十萬貸款,還要繳房租,但我能感覺到母親有期待我養她,說想要早點退休。
說真的我不想給,但又怕被人指點不孝順,壓力好大
這種事情只要心一橫
別人的話當耳邊風就好
你自己過得開心最重要
@@佳琦-i5s 同意,我真的覺得那些都是人家施加在你的壓力,其實狠心一點,頂多切斷聯繫而已,你還是可以正常生活。
看你文字
我相信你很清楚你母親的問題
我只能說 不要想太多 先找個理由說服自己 然後不要過度檢討自己
你很負責也會為人著想所以你才會有這個煩惱
加油
你可以反問她有沒有幫你準備嫁妝,多少這樣。
因為你的母親正在變老,所以她會開始恐慌老後的生活品質,並希望像其他有好好照顧孩子的父母那樣,兒女承歡膝下,被關懷照顧,好好享受享福的年紀;
也是要看你的想法,但多種多收才公平吧…
我們家小孩是從打工開始薪水就給媽媽一半,但如果沒有特別穩定的工作,就不用給。
我覺得是家人之間互相吧,有多賺錢就分攤家裡,自己沒有收入,家裡也會幫你支出(雖然我們家現在都是學生啦),養成某種承擔責任的習慣,而不是自己賺了錢就糊裡糊塗全花掉。
老實說我們家這種作法應該也會有很多小孩不能接受,自己辛苦打工還要一半給家裡(家裡沒有強迫),不是一種義務,也不是「應該不應該」,而是我們確實也從家人身上獲得很多支援以及想要的東西,心意還是最重要的,當我們有餘力(比起自己拿去玩樂買東西),我們「願意」也付出點什麼,我覺得這才是核心概念吧。(作為學生平常生活開銷基本上還是花家裡的,不會有任何生活困難,所以一切還是看每個家庭的個別狀況。)
個人覺得不必給孝親費,如果人與人之間要算的那麼清楚的話感情就沒了,
要跟孩子要每個月1萬的孝親費那是不是以前有每個月給孩子1萬的零用錢呢?
如果孩子把錢還清了是不是你老了就可以不管你了?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父母可以按自己能負擔的程度給予照顧,為何長大後孩子就不能按自己能負擔的程度給予孝親費?
父母不如自己好好賺錢自己花,等到你真的賺不動的時候那才是你真正需要被人孝順的時候
我要推出一個 我現在都不給孝親費,等我年老的時候也不能收孝親費,講個超級實際面,父母養育之心血用在我們身上,本質就不是要回饋回去的,而是要像活水湧泉一樣接續下去,把同樣的心血都花在下一代上面,所以阿公阿罵一直催生的道理就在這裡,生孩子養育下一代才是對父母而言最有價值的心意,而不是淪落於表面給點錢代表我有心意的面子功夫,就我的解讀,天倫之樂的樂,就在於一切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的過程終於有個根本實質上的意義,一個獲利了結,發自內心的愉悅,所以如果一直排斥生小孩,我的觀點啦,根本上比不給孝親費更嚴重,會讓阿公阿罵失去自己不計一切犧牲代價而應得至高無上的喜悅,就是一切的犧牲終於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