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到今天沒有吃過的人點個贊😇
我還真沒有吃過 對這種東西有點疑慮 不如泡麵 微波食品
第一次听说有这个东西
@@ben26865 真的
舉手🙋♀️ 沒吃過😂完全不想吃,感覺科技與狠活很多
台灣基本都是吃泡麵吧,再不濟附近一堆便利商店可以買便當,也就不會想去買那種網紅食品吃。
其實回歸到原本用途,讓軍隊能在荒郊野外靠自熱鍋吃上美味的食物,阿兵哥跟伙房兵都會很感謝的。在戰場,外賣是不可能使命必達送得到的。
既然是從軍糧演變而來,個人覺得不該拘泥於「火鍋或其他鍋物類的形式」,像是軍糧那樣往方便性、補充營養,少一點噱頭可能還不會太輸,不過味道上不做的突出會是個敗筆不過軍糧本身就不是針對消費性商品做設計,並不能直接照抄
當韭菜真可憐
現在敢用只有死路一條
沒錯 只能往罐頭那一類的儲備市場前進 家裡總是會儲備幾個罐頭 在停電 或是颱風天的時候使用 台灣的颱風天 外賣全部關閉 政府規定颱風天如果有外送 平台被抓到會罰錢 一案一罰無上限
@@Phoenix92831只是商業上敗北😅,實際上仍然有存在價值
日常三餐吃這個是在自找麻煩,又貴又不好吃,完全比不上吃館子現炒的但登山、或去沒餐廳的風景區,不能用明火的情況下這種自熱鍋是救星阿
所以这玩意就跟午餐肉还有各种罐头一样(甚至不如),属于有需求可是没有大到颠覆市场的那种
@@frankiejust3767 這東西以定位來說緊急食品保存時間又太短
@@tnpliuryaku 差不多,没有加热条件的特殊场景,所以昙花一现
去登山這玩意太太太重了,誰會想拉它上山然後又要把垃圾全往回帶??? 那麼重然後才吃幾口就沒了,夠誰在深山裡吃飽啊~
@@frankiejust3767 在艱難的地區,這東西還是比罐頭強的多,有熱有湯有各類搭配,罐頭總得配米飯吧? 午餐肉開了生啃,那簡直難以入口吧
這種類型的商品,真的登山超級好用,我連鍋具都不用背了,用野山泉就可以加熱自熱便當,在山上能不用開灶吃上一頓熱飯,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但是..這需要你把一堆的垃圾背回來再丟,而且這玩意的非食用部分的自重可不輕。如果是沒有戶外裝備,一年都去不了一次戶外的,那可能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啊..除非是完全禁止使用火的場合,否則,一包幾百克重的凍乾餐,提供約1200大卡的熱量,非食用部分的自重也就那麽10克左右,背回來再扔也完全不是問題。然後一個30克的酒精爐+40克的450毫升馬克杯就能煮夠凍乾餐用的水 + 一份飯後湯了..如果你當日來回只需要搞定午餐的話,那麽30毫升的酒精就足夠了。總體重量上比那些自熱鍋的外盒+内盒+吸水了的石灰輕多了,更別説這些重量是可重複利用,丟棄的就只有那十來克的包裝袋,比起那動則上百克的廢棄物環保多了
你只要吃过一次就不会想再碰它
原本設計就是軍事用途,登山肯定好用,……只是難吃!
你真的有在登山嗎?象山?
你確定有登過山? 專業登山鍋具比自熱鍋空間小多了。還可以重複使用又輕
這東西真的就是賣噱頭而已。價格偏貴 + 味道普通 + 煮起來麻煩 + 吃完還要處理大量的垃圾;嘗鮮過一次就不會想再買了.....
我的評價是 價格偏貴 + 味道奇差 + 煮起來麻煩 + 吃完還要處理大量的垃圾既然他主打方便,那怎會搞什麼這麼多包裝和步驟="=的確嘗過一次就不會再買
價格貴是硬傷而且沒辦法降低 他如果麥根 泡麵一樣價格 保證沒對手....
关键是体积还特别大,蠢蠢笨笨的,就像发明它的人一样
所有面向都要兼顧,反而會變成各面向都兼顧不到。反倒軍糧直接放棄口味,直接簡小體積簡單化,如果真要挽救的話應該要針對其中幾個點來做
我是去露營 朋友給我吃了 從此我都不買 第一垃圾太多 污染嚴重 我ㄧ般從不買包裝太過的產品 綠色腳印太高 第二塑膠微顆粒都吃到肚子裡 食品安全過不了 第三 實在貴 性價比不行 量少不夠吃也不好吃 我是女生都吃不飽 露營運動量大 要吃兩客 我們去露營吃的可好了
這種東西在台灣就絕對不會紅,光是吃完要收一堆垃圾,我不如騎車五分鐘去吃個小火鍋...還有飲料白飯吃到飽
這東西在中國就已經很貴了,來台灣加上運費等雜支直接變成天價
有小紅過,那時娃娃機都會擺海底撈的,我有夾了來吃,現在賣場也有,可是我不會去買,性價比真的差
就吃過一次嘗鮮一下,以後大概也不會再買,一堆火鍋店都比這便宜又好吃,半夜想吃超商也有微波麻辣鍋,超商滿地是且也比這便宜,還不用搞一堆垃圾,最多未來要登山可能還會考慮一下。
24hr火鍋店到處都有
幾十年前有 但真的沒紅就是
最主要是又貴又難吃,這個才是重點,沒有方便麵便宜,量也不夠,還死貴,要吃自嗨鍋,倒不如吃台灣的滿漢大餐或是一度贊,這個比自嗨鍋好太多了
米飯會自熱,不就是癌腫瘤開局
比泡麵麻煩,又沒比微波食品方便,定位已經很尷尬了,還貴
自熱鍋原型就是軍糧,除非荒郊野外又沒電,自熱鍋才有價値。
然後野外活動專家覺得我自帶小鐵鍋和乾米自己撿柴起火還方便點😅
以前曾經吃過家人買的自熱鍋牛肉麵,原本還想說,這是甚麼東西,怎麼不是用泡的,結果發現倒水加入自熱包,就會自動加熱😮,結果泡麵很辣又不好吃😢
關鍵是難吃... 不然貴點麻煩點還是會有客群,難吃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條
那價錢肯定不如吃外送就是露營還是旅行方便用,不然體積大又不環保
我覺得最適合自熱的其實是「加熱滷味」、「麻辣燙」,而不是各種飯類、麵類
一樣熱浪過了就必死
便利商店有阿,微波就能吃,幹嘛要開發這種?有些店有賣麻辣關東煮連加熱都不用。
@@kaocarol 真的定位就很尷尬 - 明明是軍糧跟登山等儲存用品結果這類品牌端出的東西跟這兩項都不搭邊
good idea
這種產品適合登山露營不方便升火、加熱的情況下使用要大眾化又被炒作得太貴超商微波麻辣燙不到100,自熱麻辣燙200那我超商買賣微波食品直接微波就好另外這也不是什麼新發明以前就有不用電的加熱便當盒加熱一次換一包不到10元的石灰包等個2X、3X年被遺忘的差不多又可以拿來當新創意包裝行銷
主要還是貴。就算在大陸本地,大一點的品牌都要20rmb/份起跳,都可以直接去找個小店吃黃燜雞米飯/沙縣/蘭州拉麵了。
没有那么贵,一般就是10块钱左右
@@uy467我这河南小县城1几年左右买的自热盒饭都不止十块了
只吃過海底撈自熱火鍋30-50....不便宜
台灣在二十幾年前有出過自熱便當,當初是為了登山客跟露營玩家食用,但是便當盒雙層下方需要生石灰導致高價位又吃不飽而且難吃,之後便利商店密集跟國外旅遊盛行就消失了
20幾年前我媽公司,在台北曾經經營自熱便當,主要是希望當時便當能吃溫的。而且還打算銷給學生午休賣,但也是一樣做不起來😂😂
是滿方便但價格高,料太少是最大缺點。
很多人會自己加料
在香港見到一般自熱火鍋定價在60 到90元左右要知道一般快餐都是四五十元自熱火鍋註定賣不動
原價邊有咁貴,賣一盒賺一盒,30人仔賣你60😅
亂講,香港定價在$40左右
現在的話應該是50左右 @@wilsonwong8680(至少我家樓下士多是這個價)
常見沒這麼貴吧 你是在黑店看到?
我也見到有藥房賣60~~到近期才掉價到40-50之間。
這自熱食品在外國一直是軍用和野外工用的應急食品,只有在中國因為年輕人的盲從性太利害才因為營銷而流行
是否因為要他們習慣才開發這個菜跟著不打了, 又下塲了😂😂
不用火😅但是昂貴的用那個價錢能買不少食材 😮💨😮💨😮💨加上小電鍋就不錯鳥 😂😂 😂😂
有肉塊料理包的泡麵,是方便、美味、售價,完美平衡的盡頭了
其實那個加熱包才幾塊錢而已 這個只能當救災或應急的場合 而且副產品對環境是不好的
我小學的時候將太的壽就有一個單元是講在火車站賣底層有石灰保溫的盒飯....也沒看日本跟台灣有業者大規模應用,真是佩服強國人.冷飯熱炒的廣告效應
7-11 在賣海底撈的!!一個269,我再貼三十塊就可以吃鼎王個人餐耶,台灣的便利店很方便,真的輪不到這種貨色上場,吃這種破爛東西就叫外送就好了!!
這價格不如吃錢都
这个比较适合美国,一碗拉面15美金
這台灣三十五年前就有類似產品,當時我還小,不小心看到電視上的廣告很想吃看看,只是後來不確定是什麼原因就從市場上消失了,可能是安全性因素。
一定會有人被蒸氣燙到受傷
我映像中是因為貴加上製造的垃圾多被嫌棄
速食包加熱水預熱取代自熱鍋。
非常燙,危險,另外就是貴
貴+重+份量少+口味普通 就下去了以前小學的時候校外教學有帶過 拿出來加熱的當下的確很吸睛但也就這樣了XD
買這麼麻煩的東西還不如把食物直接拿去微波,難怪台灣看不到這東西
7-11我有買過,不便宜兩百多,可是太鹹太辣不太喜歡😂😂😂
這東西是幫包子打仗的後勤準備,誰知道劇本不如二百斤所設想,到川普準備上台前都還打不起來,這行業也就要捲鋪蓋了不信我就問中國政府補貼這玩意幹嘛
自热火锅我不知道中国是不是麻烦,不过我个人觉得是有点贵
@@王皓平-q9s😅兩百可以吃一頓好的了
古早有過,一年不到就從店面消失了軍用品店倒是可以找找
就是吃到疫情的紅利,疫情結束就收攤了!🤭
疫情前已經非常流行了
自熱火鍋的話 雖然適合登山 吃 但是盒子太大不方便攜帶 ,或者是適合停電之類的吃 只能說泡麵價值比她高😂😂
從名字(好土), 包裝設計(不吸引), 味道調配(重油重咸比方便麵更嚴重)都很廉價原來"方便"的優點, 本質上的操作就不方便
大陸食飯都重油重鹽重辣,現在新Generation 都愛辣,無辣不歡,但辣就是要蓋掉食材的不新鮮
米不是米這點只要不是塑膠什麼不能吃的東西其實沒什麼問題真正的噱頭是自帶加熱的功能但一般在家裡有個熱水壺或者瓦斯爐(電磁爐)+鍋子 都沒什麼太大問題還不如做些略高單價的樣式放在戶外用品店讓戶外活動的人偶爾奢侈/方便一下
就是多一個煮的儀式感基本上靠熱水就能解決了還不用那麼貴
好麻煩 又貴 又不好吃 還產生一堆垃圾
吃過一次 只能加熱不能煮熟 連裡面附的河粉都煮不熟份量小 包裝大 一半以上都是給加熱預留的空間
我買過⋯感覺料不太多,然後又貴,後來我發現如果半夜想吃類似的東西,有24小時的火鍋店價錢差不多⋯如果我想迅速解決的話,直接去超商也有類似的麻辣燙之類的湯類,再不然去24小時火鍋店打包也可以而且小火鍋店的料還比較多
自熱成本超高 , 除非像戰場沒得選環境 , 否則日常生活你會選擇高成本的加熱方式 ? 還是低成本的加熱方式 ?
自熱鍋說穿了,就是自帶加熱器跟餐具的罐頭或乾燥商品付水。萬題是城市裡,食器跟熱開水都很好取得,所以這個部分的成本在新鮮感過去之後就會變成勸退的原因。其實如果有牌子趁之前的熱潮專攻戶外跟應急食品,反而可能留下來。
除非在荒野沙漠和深山野嶺裡,不然誰要吃這個東西
貴就完了,愈方便的東西,應該要愈便宜才對
感覺會爆紅是疫情原因,會沒落是被外送平台取代
要是没疫情它根本无人问津,又贵又麻烦又不健康,还产生一堆垃圾,性价比超低。
科技狠活沒人敢吃
我今年快50歲,我在我小學三年級時曾經在學校的福利社買過自熱鍋(咖哩飯),吃過2次感覺份量超少而且不便宜,後來就沒在台灣看過了,居然30幾年後反而在大陸紅起來
成本高?你開玩笑了,賣不動的重點就在於成本不是那麼高但末端銷售價就驚人,跟這幾年很流行的拌麵一樣
智熱火鍋?根本是致帳火鍋吧
這種東西 應該適用於登山或者露營食品 或者一些寒冬地方 有些燒熱水還需要材火 這個東西就適合在那邊賣
台灣吃過自熱鍋的,應該千分之一吧😂 以前在711,有賣自熱火鍋,根本沒人買,很貴又沒有料,小火鍋&吃到飽都贏過它太多了😂
料少又貴同樣價格可以吃一次外賣了 在台灣都能去石頭火鍋開一鍋了
Thank you for detail report.
根本就不用搞這麼複雜,麵體+油包+粉包,賣個10rmb當作泡麵的平替還是很有市場
每一個主題都說明得很詳細,值得訂閱
貴,同樣的價格可以吃外賣
難過的是,即使叫外賣,拿到的應該也是預製菜
高科技的外卖是不敢吃的
@@choubinshou 至少打開蓋子就能吃....
他內鍋如果用鋁箔包裝還可以,偏偏都是塑膠的,加熱之後都變形了,我直接整鍋倒掉不敢吃但有一說一,如果我遇難了沒東西吃,還是會吃,不是完全沒有存在的價值……
0:33 懶人火鍋=暖暖包
統一也沾鍋,可能統一自己也知道台灣炒熱不起來,難怪沒引進到台灣打廣告,我還第一次看到這種東西民用化!! 本來就是軍糧構想,現在的軍糧只是當臨時戰備用,不會叫你長期吃,所以方便但可能沒啥營養,看看俄烏戰爭有吃多少軍糧? 沒正規供給的到最後都是自己野地生火煮飯菜,這種過度食品拿來當正餐也很誇張,走下神壇是必然得的。
最大原因就是貴而已啦,你一個自嗨鍋賣到比盒飯還貴,外行人都可以猜到一定涼
假設我是租屋的,有個微波爐,所有料丟進去,用微波容器微波個10幾分鐘我就有熱騰騰的小火鍋吃了,為什麼我要選擇一個有可能熱到炸或是料、選擇超少且超久的自熱火鍋呢.... 更甚快煮鍋...
不知道台灣一份賣多少錢? 在美國一份賣$9.99而且都是以素菜口味為主不帶肉的。 吃過一遍就不買了,又貴又不好吃更是吃不飽。
台灣沒有流行起來,我們地小人稠到處都有便利商店,小吃餐廳,夜市⋯這種東西沒空間生存
台灣好像大都看到海底撈的,現在價格也是快300台幣
@@蒨-b5h 我說的$9.99還是那個叫「自嗨鍋」的品牌,海底撈的自熱鍋,素的,要價$16.99美金,太不值了. 一堆的藕片,馬鈴薯片,木耳跟筍片。
@@ikevonbaby 畢竟美國物價還是比較高但這個價格在哪感覺都蠻不值的
@@蒨-b5h 把自嗨鍋運過太平洋到美國的成本考慮進去,不可能賣得便宜(光運輸那包石灰自熱包的成本隨時比裡面的石灰貴)加上體積大,一個貨櫃裝不了多少自嗨鍋,成本就更貴相反,在美國賣牛肉涮片,可以直接在美國買牛肉來切片,運輸成本低,真正要從中國運過去的就只有切片機而已
了解,謝謝分享!
不如吃罐頭😮
台灣小七看過海底撈的 賣兩百多心想:要騙哪個北七買 這種價錢隨便都可以吃小火鍋🤣🤣🤣
還真沒吃過這末日小說必備食品
大概三十年前台灣也流行過一陣子當時泡麵一碗便宜的十五滿漢大餐一碗四十的年代這種要賣一百吃過一次就不再買後來就沒了前幾年我也買了這種自熱火鍋懷舊一樣的特別貴一樣的不怎麼好吃也是一樣的買過一次就好這種東西講價格不夠低講口味不夠好我是認為其實是廠商沒有足夠用心的去開發“新商品”都是走舊有產品的老路自然免不了要和現有商品比較與競爭
一看就是有化學味的東西
我覺得這種產品還是有適合的場景...畢竟總有不能叫外賣或者弄不到熱水的時候...
安全性不是夠安全。
有!但不多!資本家要的是爆火...跟少部分人需要沒任何一點關係!
有阿,登山、野外露營、戰爭時期
但各種考量來說它都不是首選,甚至連前幾名可能都排不上
@@jack30309 的確,不過這玩意在現代社會也就只有這幾種狀態下能用到了,除非我們遇到末世或戰爭
其實我覺得很好吃耶😂😂排除食安或是健康疑慮,是台灣賣太貴了,當年要不是禁止帶入肉品,我會多帶一些,這很適合在安全的環境下食用,自已加菜也很方便
真好 。我一次都沒碰過就涼了 。 垃圾這麼多就那小小一鍋,幾口就沒了,簡直不要太浪費 。
推分析
自熱火鍋,和三十年前的“妙手小廚師”中的自熱便當,根本沒有分別。
以前日本就嘗試商業化過了,最後還是比不過泡麵
剛推出價錢低 還是不錯的 海底撈的 最初特價9.9一盒 有肉有飯 當應急食品真的沒有很差 台灣可能比較少感覺到 在國內 有時開長途車去別的地方 中途出意 卡死在路上還是一卡就1x小時又冷又沒吃的 連泡麵都做不到 這種真的很方便
但这种意外情况,你有多少机会能遇到?粮食是有食用期限的,不能当一般救急物资那样来囤积吧
@tanqiyun4616 事實上就有很多 你應該不是常開長途車的吧 當你是跑長途車的就知這問題經常出現 只差時間長短 就算有期限 但快到期當成宵夜或是早飯吃掉就好 又不是要你買超多
想太多了,會開長途本身就會自備簡易的食物有那麼多食材做選擇怎樣也不會選這種自熱鍋所以才會被市場淘汰啊! 😂😂
@@kururu2447 就算是长途车,路途中总会有食肆、小餐厅之类的店可以用餐吧?除非你老是开往荒郊野外,不然有现煮食物的情况下谁会想吃预制菜。
難吃又貴!剛推出促銷時圖新鮮吃過一次,再也沒有第二次!.....現在肚子餓全靠美團外賣小哥
台灣太容易找到吃的,所以流行不起來
中國更容易找到吃的 這東西會賠錢 主要是 這幾年 中國正在大搞 無人機外送和外送配餐兩個選擇 都可以直接送熱的給你 連煮都不用煮 重點 價碼 都比這個便宜 會買的 真的是 盤 跟消費降級 一點關係都沒有
是貴所以流行不起來,這價錢都能去吃個大雞腿便當了
這價錢還不如台灣的小火鍋
感謝報導
把它設計成登山時能方便使用的就好了吧?
登山市場比大眾市場小太多了 而且登山市場本來就有方便加熱的料理太空包
誇大報導啊我去年在河北玩買了兩次來吃沒有啥問題就是美團外賣太好用自熱火鍋才會輸的而已
自熱火鍋市場在野外急難救助 戰爭後勤 硬生生想把市場對標到 一般使用情況 而且貴 當然死一片
跟器罐頭有什麼分別?要注意防腐劑。
吃過,特價還要200多元,料超少,吃完好餓😂😂😂😂😂
不如直接外食180元小火鍋店😂還有麵、爆米花、飲品、冰淇淋吃到飽
大概十年前有一次要上雪山時吃過一次,加水就能吃, 需然味道真的很一般但想起它的價格不貴, 又不用什麼器具, 等過5分鐘就能吃一個熱的肉便當, 也是很開心的😂
從來沒吃過@@ 呵呵 台灣太方便了
這種適合在露營或者是在深山吃, 才有那種幸福的感覺
6:55等等這什麼XDDDD
被蜜蜂螫到😂
那個是b站的up主他會把各種東西做成饅頭版本而且是開鍋即成型比方說各種零食、辣條什麼的而且撕開饅頭包裝之後裡面是真的可以拿出零食的
昨天提到的拼好飯,應該也是自熱火鍋退燒的原因之一?
太不環保了 包裝垃圾超多
台灣的統一企業、味全也曾經在2015年前後在台灣推出類似產品一樣失敗,原因好幾個,例如台灣到處都是飲食店吃東西其實方便不貴,這種自熱產品的CP值比不上飲食小吃店,但除了貴這個原因之外,主要是它不環保,台灣不少人出門在外都會自備環保餐具環保杯了,這種一次性又製造大量垃圾的產品自然不受歡迎
應該叫它武漢鍋、封城鍋、封控鍋、肺炎鍋,當疫情過去這東西就該消失了
買去小風口吃過,在那環境無法很熱,就溫溫的,不燙口。
9月出差時吃過海底撈的自熱鍋、我呸!
這錢不如單買發熱包 + 即時飯or泡麵 + 罐頭or調理包 + 醃漬蔬菜包加總都比起來的自熱鍋便宜發熱包30元+即食飯25元+肉罐頭(調理包)40~80元 + 各種蔬菜罐頭或者乾燥蔬菜或者真空包蔬菜35~100元(視保存或者美味而定)這些加總都比直接吃自熱鍋便宜還能隨時自由分配
其實我想買,但根本買不到,這個很適合當地震停電食品,停電連熱水都沒有。很適合
之前住宿舍的時候會買,月考前一起吃是一個美好的回憶。因為宿舍沒有微波爐也不能用高電壓?的電器,晚上也不能出去所以我蠻喜歡的料不多所以我都會在多加一份麵
目前在台灣賣場還是看的到自嗨鍋,但是也只有海底撈而已,只是都很少人買不說,一鍋239元讓台灣人覺得不如去小火鍋吃到飽還划算,有個新加玻美食網紅至今還介紹自嗨鍋產品,但是本人想問這在新加坡賣得好嗎?
老實說三十幾年前台灣就有流行過,那時小學的我出去遠足有同學帶自熱便當可以吃上熱飯超炫的!後來也消聲匿跡好一段時間。
蠻方便的, 好用。
適合露營或爬山時攜帶食用
其實很方便,絕對有市場,可以針對需求拓展
感覺適合荒郊野外,因為連生火都不必😂,只是這種市場本來就比較小。如果在用餐方便的城市,現做的食物肯定比較好吃。
好吃又有趣,不用洗碗很方便就是量比較少,算起來就是不太划算好在有吃到😀
1-2天的郊外露營還可以用,但是如果是露營5天的我建議帶登山用的小瓦斯爐不然很佔空間,東西不難吃,但是就是太大了
2022年上海封城2個月團購自熱鍋是我這種沒有廚房的租屋族救星,每天就吃一餐自熱鍋一餐泡麵
分析到位每次吃都提心吊膽, 擔心操作失誤會弄傷自己
或許適合在特殊時期使用,平常時期,這種價格不如去附近吃現煮,不敢說外面小火鍋多健康,但絕對比整碗都是高度加工食品好也好吃,而且自熱鍋製造太多垃圾。
在商言商。口味、飽足量、價格、販售機…調整好,在國外仍有市場的。印度、山海雪漠觀光區、巴黎(高物價)…。
這玩意台灣30幾年前就有了,但不是火鍋,是飯盒。在市面上出現不到一年就消失了,根本沒人買。
不是沒人買,而是市場沒有那麽大。
@ 市場就是需求,沒市場就是沒人買,抬什麼槓🤣
是啥?搜尋有圖嗎?好想看
之前買過自熱鍋,但是打開感覺米飯超怪,很像塑膠顆粒,最後我不敢吃,再來主要覺得它太不環保,吃一個飯 一堆塑膠袋、塑膠包裝,下面的石灰等,想到覺得對環境很不友善,也不想吃了!
吃過一次海X撈的,下一次吃鍋我直接自己買湯頭、蔬菜跟火鍋料自己煮一鍋,再方便我都不吃第二次😅
很精采(我訂閱了)
某種程度上微波加熱的預製菜 比自熱火鍋方便 只有登山露營之類的活動 會用自熱鍋
到今天沒有吃過的人點個贊😇
我還真沒有吃過 對這種東西有點疑慮 不如泡麵 微波食品
第一次听说有这个东西
@@ben26865 真的
舉手🙋♀️ 沒吃過😂完全不想吃,感覺科技與狠活很多
台灣基本都是吃泡麵吧,再不濟附近一堆便利商店可以買便當,也就不會想去買那種網紅食品吃。
其實回歸到原本用途,讓軍隊能在荒郊野外靠自熱鍋吃上美味的食物,阿兵哥跟伙房兵都會很感謝的。在戰場,外賣是不可能使命必達送得到的。
既然是從軍糧演變而來,個人覺得不該拘泥於「火鍋或其他鍋物類的形式」,像是軍糧那樣往方便性、補充營養,少一點噱頭可能還不會太輸,不過味道上不做的突出會是個敗筆
不過軍糧本身就不是針對消費性商品做設計,並不能直接照抄
當韭菜真可憐
現在敢用只有死路一條
沒錯 只能往罐頭那一類的儲備市場前進 家裡總是會儲備幾個罐頭 在停電 或是颱風天的時候使用
台灣的颱風天 外賣全部關閉 政府規定颱風天如果有外送 平台被抓到會罰錢 一案一罰無上限
@@Phoenix92831只是商業上敗北😅,實際上仍然有存在價值
日常三餐吃這個是在自找麻煩,又貴又不好吃,完全比不上吃館子現炒的
但登山、或去沒餐廳的風景區,不能用明火的情況下這種自熱鍋是救星阿
所以这玩意就跟午餐肉还有各种罐头一样(甚至不如),属于有需求可是没有大到颠覆市场的那种
@@frankiejust3767 這東西以定位來說緊急食品保存時間又太短
@@tnpliuryaku 差不多,没有加热条件的特殊场景,所以昙花一现
去登山這玩意太太太重了,誰會想拉它上山然後又要把垃圾全往回帶??? 那麼重然後才吃幾口就沒了,夠誰在深山裡吃飽啊~
@@frankiejust3767 在艱難的地區,這東西還是比罐頭強的多,有熱有湯有各類搭配,罐頭總得配米飯吧? 午餐肉開了生啃,那簡直難以入口吧
這種類型的商品,真的登山超級好用,
我連鍋具都不用背了,
用野山泉就可以加熱自熱便當,
在山上能不用開灶吃上一頓熱飯,
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但是..這需要你把一堆的垃圾背回來再丟,而且這玩意的非食用部分的自重可不輕。如果是沒有戶外裝備,一年都去不了一次戶外的,那可能是不錯的選擇。
畢竟啊..除非是完全禁止使用火的場合,否則,一包幾百克重的凍乾餐,提供約1200大卡的熱量,非食用部分的自重也就那麽10克左右,背回來再扔也完全不是問題。然後一個30克的酒精爐+40克的450毫升馬克杯就能煮夠凍乾餐用的水 + 一份飯後湯了..如果你當日來回只需要搞定午餐的話,那麽30毫升的酒精就足夠了。總體重量上比那些自熱鍋的外盒+内盒+吸水了的石灰輕多了,更別説這些重量是可重複利用,丟棄的就只有那十來克的包裝袋,比起那動則上百克的廢棄物環保多了
你只要吃过一次就不会想再碰它
原本設計就是軍事用途,登山肯定好用,……只是難吃!
你真的有在登山嗎?象山?
你確定有登過山? 專業登山鍋具比自熱鍋空間小多了。還可以重複使用又輕
這東西真的就是賣噱頭而已。
價格偏貴 + 味道普通 + 煮起來麻煩 + 吃完還要處理大量的垃圾;
嘗鮮過一次就不會想再買了.....
我的評價是 價格偏貴 + 味道奇差 + 煮起來麻煩 + 吃完還要處理大量的垃圾
既然他主打方便,那怎會搞什麼這麼多包裝和步驟="=
的確嘗過一次就不會再買
價格貴是硬傷而且沒辦法降低 他如果麥根 泡麵一樣價格 保證沒對手....
关键是体积还特别大,蠢蠢笨笨的,就像发明它的人一样
所有面向都要兼顧,反而會變成各面向都兼顧不到。反倒軍糧直接放棄口味,直接簡小體積簡單化,如果真要挽救的話應該要針對其中幾個點來做
我是去露營 朋友給我吃了 從此我都不買 第一垃圾太多 污染嚴重 我ㄧ般從不買包裝太過的產品 綠色腳印太高 第二塑膠微顆粒都吃到肚子裡 食品安全過不了 第三 實在貴 性價比不行 量少不夠吃也不好吃 我是女生都吃不飽 露營運動量大 要吃兩客 我們去露營吃的可好了
這種東西在台灣就絕對不會紅,光是吃完要收一堆垃圾,我不如騎車五分鐘去吃個小火鍋...還有飲料白飯吃到飽
這東西在中國就已經很貴了,來台灣加上運費等雜支直接變成天價
有小紅過,
那時娃娃機都會擺海底撈的,
我有夾了來吃,
現在賣場也有,
可是我不會去買,
性價比真的差
就吃過一次嘗鮮一下,以後大概也不會再買,一堆火鍋店都比這便宜又好吃,半夜想吃超商也有微波麻辣鍋,超商滿地是且也比這便宜,還不用搞一堆垃圾,最多未來要登山可能還會考慮一下。
24hr火鍋店到處都有
幾十年前有 但真的沒紅就是
最主要是又貴又難吃,這個才是重點,沒有方便麵便宜,量也不夠,還死貴,要吃自嗨鍋,倒不如吃台灣的滿漢大餐或是一度贊,這個比自嗨鍋好太多了
米飯會自熱,不就是癌腫瘤
開局
比泡麵麻煩,又沒比微波食品方便,定位已經很尷尬了,還貴
自熱鍋原型就是軍糧,除非荒郊野外又沒電,自熱鍋才有價値。
然後野外活動專家覺得我自帶小鐵鍋和乾米自己撿柴起火還方便點😅
以前曾經吃過家人買的自熱鍋牛肉麵,原本還想說,這是甚麼東西,怎麼不是用泡的,結果發現倒水加入自熱包,就會自動加熱😮,結果泡麵很辣又不好吃😢
關鍵是難吃... 不然貴點麻煩點還是會有客群,難吃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條
那價錢肯定不如吃外送
就是露營還是旅行方便用,不然體積大又不環保
我覺得最適合自熱的其實是「加熱滷味」、「麻辣燙」,而不是各種飯類、麵類
一樣熱浪過了就必死
便利商店有阿,微波就能吃,幹嘛要開發這種?
有些店有賣麻辣關東煮連加熱都不用。
@@kaocarol 真的定位就很尷尬 - 明明是軍糧跟登山等儲存用品
結果這類品牌端出的東西跟這兩項都不搭邊
good idea
這種產品適合登山露營不方便升火、加熱的情況下使用
要大眾化又被炒作得太貴
超商微波麻辣燙不到100,自熱麻辣燙200
那我超商買賣微波食品直接微波就好
另外這也不是什麼新發明
以前就有不用電的加熱便當盒加熱一次換一包不到10元的石灰包
等個2X、3X年被遺忘的差不多又可以拿來當新創意包裝行銷
主要還是貴。就算在大陸本地,大一點的品牌都要20rmb/份起跳,都可以直接去找個小店吃黃燜雞米飯/沙縣/蘭州拉麵了。
没有那么贵,一般就是10块钱左右
@@uy467我这河南小县城1几年左右买的自热盒饭都不止十块了
只吃過海底撈自熱火鍋30-50....不便宜
台灣在二十幾年前有出過自熱便當,當初是為了登山客跟露營玩家食用,但是便當盒雙層下方需要生石灰導致高價位又吃不飽而且難吃,之後便利商店密集跟國外旅遊盛行就消失了
20幾年前我媽公司,在台北曾經經營自熱便當,主要是希望當時便當能吃溫的。而且還打算銷給學生午休賣,但也是一樣做不起來😂😂
是滿方便但價格高,料太少是最大缺點。
很多人會自己加料
在香港見到一般自熱火鍋定價在60 到90元左右
要知道一般快餐都是四五十元
自熱火鍋註定賣不動
原價邊有咁貴,賣一盒賺一盒,30人仔賣你60😅
亂講,香港定價在$40左右
現在的話應該是50左右 @@wilsonwong8680(至少我家樓下士多是這個價)
常見沒這麼貴吧 你是在黑店看到?
我也見到有藥房賣60~~到近期才掉價到40-50之間。
這自熱食品在外國一直是軍用和野外工用的應急食品,只有在中國因為年輕人的盲從性太利害才因為營銷而流行
是否因為要他們習慣才開發這個菜
跟著不打了, 又下塲了😂😂
不用火😅但是昂貴的用那個價錢能買不少食材 😮💨😮💨😮💨
加上小電鍋就不錯鳥 😂😂 😂😂
有肉塊料理包的泡麵,是方便、美味、售價,完美平衡的盡頭了
其實那個加熱包才幾塊錢而已 這個只能當救災或應急的場合 而且副產品對環境是不好的
我小學的時候將太的壽就有一個單元是講在火車站賣底層有石灰保溫的盒飯....也沒看日本跟台灣有業者大規模應用,真是佩服強國人.冷飯熱炒的廣告效應
7-11 在賣海底撈的!!一個269,我再貼三十塊就可以吃鼎王個人餐耶,台灣的便利店很方便,真的輪不到這種貨色上場,吃這種破爛東西就叫外送就好了!!
這價格不如吃錢都
这个比较适合美国,一碗拉面15美金
這台灣三十五年前就有類似產品,當時我還小,不小心看到電視上的廣告很想吃看看,只是後來不確定是什麼原因就從市場上消失了,可能是安全性因素。
一定會有人被蒸氣燙到受傷
我映像中是因為貴加上製造的垃圾多被嫌棄
速食包加熱水預熱取代自熱鍋。
非常燙,危險,另外就是貴
貴+重+份量少+口味普通 就下去了
以前小學的時候校外教學有帶過 拿出來加熱的當下的確很吸睛
但也就這樣了XD
買這麼麻煩的東西還不如把食物直接拿去微波,難怪台灣看不到這東西
7-11我有買過,不便宜兩百多,可是太鹹太辣不太喜歡😂😂😂
這東西是幫包子打仗的後勤準備,誰知道劇本不如二百斤所設想,到川普準備上台前都還打不起來,這行業也就要捲鋪蓋了
不信我就問中國政府補貼這玩意幹嘛
自热火锅我不知道中国是不是麻烦,不过我个人觉得是有点贵
@@王皓平-q9s😅兩百可以吃一頓好的了
古早有過,一年不到就從店面消失了
軍用品店倒是可以找找
就是吃到疫情的紅利,疫情結束就收攤了!🤭
疫情前已經非常流行了
自熱火鍋的話 雖然適合登山 吃 但是盒子太大不方便攜帶 ,或者是適合停電之類的吃 只能說泡麵價值比她高😂😂
從名字(好土), 包裝設計(不吸引), 味道調配(重油重咸比方便麵更嚴重)都很廉價
原來"方便"的優點, 本質上的操作就不方便
大陸食飯都重油重鹽重辣,現在新Generation 都愛辣,無辣不歡,但辣就是要蓋掉食材的不新鮮
米不是米這點只要不是塑膠什麼不能吃的東西其實沒什麼問題
真正的噱頭是自帶加熱的功能
但一般在家裡有個熱水壺或者瓦斯爐(電磁爐)+鍋子 都沒什麼太大問題
還不如做些略高單價的樣式放在戶外用品店
讓戶外活動的人偶爾奢侈/方便一下
就是多一個煮的儀式感
基本上靠熱水就能解決了
還不用那麼貴
好麻煩 又貴 又不好吃 還產生一堆垃圾
吃過一次 只能加熱不能煮熟 連裡面附的河粉都煮不熟
份量小 包裝大 一半以上都是給加熱預留的空間
我買過⋯感覺料不太多,然後又貴,後來我發現如果半夜想吃類似的東西,有24小時的火鍋店價錢差不多⋯
如果我想迅速解決的話,直接去超商也有類似的麻辣燙之類的湯類,再不然去24小時火鍋店打包也可以
而且小火鍋店的料還比較多
自熱成本超高 , 除非像戰場沒得選環境 , 否則日常生活你會選擇高成本的加熱方式 ? 還是低成本的加熱方式 ?
自熱鍋說穿了,就是自帶加熱器跟餐具的罐頭或乾燥商品付水。萬題是城市裡,食器跟熱開水都很好取得,所以這個部分的成本在新鮮感過去之後就會變成勸退的原因。其實如果有牌子趁之前的熱潮專攻戶外跟應急食品,反而可能留下來。
除非在荒野沙漠和深山野嶺裡,不然誰要吃這個東西
貴就完了,愈方便的東西,應該要愈便宜才對
感覺會爆紅是疫情原因,會沒落是被外送平台取代
要是没疫情它根本无人问津,又贵又麻烦又不健康,还产生一堆垃圾,性价比超低。
科技狠活沒人敢吃
我今年快50歲,我在我小學三年級時曾經在學校的福利社買過自熱鍋(咖哩飯),吃過2次感覺份量超少而且不便宜,後來就沒在台灣看過了,居然30幾年後反而在大陸紅起來
成本高?你開玩笑了,賣不動的重點就在於成本不是那麼高但末端銷售價就驚人,跟這幾年很流行的拌麵一樣
智熱火鍋?根本是致帳火鍋吧
這種東西 應該適用於登山或者露營食品 或者一些寒冬地方 有些燒熱水還需要材火 這個東西就適合在那邊賣
台灣吃過自熱鍋的,應該千分之一吧😂 以前在711,有賣自熱火鍋,根本沒人買,很貴又沒有料,小火鍋&吃到飽都贏過它太多了😂
料少又貴同樣價格可以吃一次外賣了 在台灣都能去石頭火鍋開一鍋了
Thank you for detail report.
根本就不用搞這麼複雜,麵體+油包+粉包,賣個10rmb當作泡麵的平替還是很有市場
每一個主題都說明得很詳細,值得訂閱
貴,同樣的價格可以吃外賣
難過的是,即使叫外賣,拿到的應該也是預製菜
高科技的外卖是不敢吃的
@@choubinshou 至少打開蓋子就能吃....
他內鍋如果用鋁箔包裝還可以,偏偏都是塑膠的,加熱之後都變形了,我直接整鍋倒掉不敢吃
但有一說一,如果我遇難了沒東西吃,還是會吃,不是完全沒有存在的價值……
0:33 懶人火鍋=暖暖包
統一也沾鍋,可能統一自己也知道台灣炒熱不起來,難怪沒引進到台灣打廣告,我還第一次看到這種東西民用化!! 本來就是軍糧構想,現在的軍糧只是當臨時戰備用,不會叫你長期吃,所以方便但可能沒啥營養,看看俄烏戰爭有吃多少軍糧? 沒正規供給的到最後都是自己野地生火煮飯菜,這種過度食品拿來當正餐也很誇張,走下神壇是必然得的。
最大原因就是貴而已啦,你一個自嗨鍋賣到比盒飯還貴,外行人都可以猜到一定涼
假設我是租屋的,有個微波爐,所有料丟進去,用微波容器微波個10幾分鐘我就有熱騰騰的小火鍋吃了,為什麼我要選擇一個有可能熱到炸或是料、選擇超少且超久的自熱火鍋呢.... 更甚快煮鍋...
不知道台灣一份賣多少錢? 在美國一份賣$9.99而且都是以素菜口味為主不帶肉的。 吃過一遍就不買了,又貴又不好吃更是吃不飽。
台灣沒有流行起來,我們地小人稠到處都有便利商店,小吃餐廳,夜市⋯這種東西沒空間生存
台灣好像大都看到海底撈的,現在價格也是快300台幣
@@蒨-b5h 我說的$9.99還是那個叫「自嗨鍋」的品牌,海底撈的自熱鍋,素的,要價$16.99美金,太不值了. 一堆的藕片,馬鈴薯片,木耳跟筍片。
@@ikevonbaby 畢竟美國物價還是比較高
但這個價格在哪感覺都蠻不值的
@@蒨-b5h 把自嗨鍋運過太平洋到美國的成本考慮進去,不可能賣得便宜(光運輸那包石灰自熱包的成本隨時比裡面的石灰貴)
加上體積大,一個貨櫃裝不了多少自嗨鍋,成本就更貴
相反,在美國賣牛肉涮片,可以直接在美國買牛肉來切片,運輸成本低,真正要從中國運過去的就只有切片機而已
了解,謝謝分享!
不如吃罐頭😮
台灣小七看過海底撈的 賣兩百多
心想:要騙哪個北七買 這種價錢隨便都可以吃小火鍋🤣🤣🤣
還真沒吃過這末日小說必備食品
大概三十年前台灣也流行過一陣子
當時泡麵一碗便宜的十五
滿漢大餐一碗四十的年代
這種要賣一百
吃過一次就不再買後來就沒了
前幾年我也買了這種自熱火鍋懷舊
一樣的特別貴
一樣的不怎麼好吃
也是一樣的買過一次就好
這種東西
講價格不夠低
講口味不夠好
我是認為其實是廠商沒有足夠用心的去開發“新商品”
都是走舊有產品的老路
自然免不了要和現有商品比較與競爭
一看就是有化學味的東西
我覺得這種產品還是有適合的場景...畢竟總有不能叫外賣或者弄不到熱水的時候...
安全性不是夠安全。
有!但不多!
資本家要的是爆火...
跟少部分人需要沒任何一點關係!
有阿,登山、野外露營、戰爭時期
但各種考量來說它都不是首選,甚至連前幾名可能都排不上
@@jack30309
的確,不過這玩意在現代社會也就只有這幾種狀態下能用到了,除非我們遇到末世或戰爭
其實我覺得很好吃耶😂😂排除食安或是健康疑慮,是台灣賣太貴了,當年要不是禁止帶入肉品,我會多帶一些,這很適合在安全的環境下食用,自已加菜也很方便
真好 。我一次都沒碰過就涼了 。
垃圾這麼多就那小小一鍋,幾口就沒了,簡直不要太浪費 。
推分析
自熱火鍋,和三十年前的“妙手小廚師”中的自熱便當,根本沒有分別。
以前日本就嘗試商業化過了,最後還是比不過泡麵
剛推出價錢低 還是不錯的 海底撈的 最初特價9.9一盒 有肉有飯 當應急食品真的沒有很差 台灣可能比較少感覺到 在國內 有時開長途車去別的地方 中途出意 卡死在路上還是一卡就1x小時又冷又沒吃的 連泡麵都做不到 這種真的很方便
但这种意外情况,你有多少机会能遇到?粮食是有食用期限的,不能当一般救急物资那样来囤积吧
@tanqiyun4616 事實上就有很多 你應該不是常開長途車的吧 當你是跑長途車的就知這問題經常出現 只差時間長短 就算有期限 但快到期當成宵夜或是早飯吃掉就好 又不是要你買超多
想太多了,會開長途本身就會自備簡易的食物
有那麼多食材做選擇怎樣也不會選這種自熱鍋
所以才會被市場淘汰啊! 😂😂
@@kururu2447 就算是长途车,路途中总会有食肆、小餐厅之类的店可以用餐吧?除非你老是开往荒郊野外,不然有现煮食物的情况下谁会想吃预制菜。
難吃又貴!剛推出促銷時圖新鮮吃過一次,再也沒有第二次!.....現在肚子餓全靠美團外賣小哥
台灣太容易找到吃的,所以流行不起來
中國更容易找到吃的
這東西會賠錢 主要是 這幾年 中國正在大搞 無人機外送和外送配餐
兩個選擇 都可以直接送熱的給你 連煮都不用煮
重點 價碼 都比這個便宜
會買的 真的是 盤 跟消費降級 一點關係都沒有
是貴所以流行不起來,這價錢都能去吃個大雞腿便當了
這價錢還不如台灣的小火鍋
感謝報導
把它設計成登山時能方便使用的就好了吧?
登山市場比大眾市場小太多了
而且登山市場本來就有方便加熱的料理太空包
誇大報導啊
我去年在河北玩
買了兩次來吃
沒有啥問題
就是美團外賣太好用
自熱火鍋才會輸的而已
自熱火鍋市場在野外急難救助 戰爭後勤
硬生生想把市場對標到 一般使用情況 而且貴 當然死一片
跟器罐頭有什麼分別?要注意防腐劑。
吃過,特價還要200多元,料超少,吃完好餓😂😂😂😂😂
不如直接外食180元小火鍋店😂還有麵、爆米花、飲品、冰淇淋吃到飽
大概十年前有一次要上雪山時吃過一次,加水就能吃, 需然味道真的很一般但想起它的價格不貴, 又不用什麼器具, 等過5分鐘就能吃一個熱的肉便當, 也是很開心的😂
從來沒吃過@@ 呵呵 台灣太方便了
這種適合在露營或者是在深山吃, 才有那種幸福的感覺
6:55等等這什麼XDDDD
被蜜蜂螫到😂
那個是b站的up主
他會把各種東西做成饅頭版本
而且是開鍋即成型
比方說各種零食、辣條什麼的
而且撕開饅頭包裝之後裡面是真的可以拿出零食的
昨天提到的拼好飯,應該也是自熱火鍋退燒的原因之一?
太不環保了 包裝垃圾超多
台灣的統一企業、味全也曾經在2015年前後在台灣推出類似產品一樣失敗,原因好幾個,例如台灣到處都是飲食店吃東西其實方便不貴,這種自熱產品的CP值比不上飲食小吃店,但除了貴這個原因之外,主要是它不環保,台灣不少人出門在外都會自備環保餐具環保杯了,這種一次性又製造大量垃圾的產品自然不受歡迎
應該叫它武漢鍋、封城鍋、封控鍋、肺炎鍋,當疫情過去這東西就該消失了
買去小風口吃過,在那環境無法很熱,就溫溫的,不燙口。
9月出差時吃過海底撈的自熱鍋、我呸!
這錢不如單買發熱包 + 即時飯or泡麵 + 罐頭or調理包 + 醃漬蔬菜包加總都比起來的自熱鍋便宜
發熱包30元+即食飯25元+肉罐頭(調理包)40~80元 + 各種蔬菜罐頭或者乾燥蔬菜或者真空包蔬菜35~100元(視保存或者美味而定)
這些加總都比直接吃自熱鍋便宜還能隨時自由分配
其實我想買,但根本買不到,這個很適合當地震停電食品,停電連熱水都沒有。很適合
之前住宿舍的時候會買,月考前一起吃是一個美好的回憶。因為宿舍沒有微波爐也不能用高電壓?的電器,晚上也不能出去所以我蠻喜歡的料不多所以我都會在多加一份麵
目前在台灣賣場還是看的到自嗨鍋,但是也只有海底撈而已,只是都很少人買不說,一鍋239元讓台灣人覺得不如去小火鍋吃到飽還划算,有個新加玻美食網紅至今還介紹自嗨鍋產品,但是本人想問這在新加坡賣得好嗎?
老實說三十幾年前台灣就有流行過,那時小學的我出去遠足有同學帶自熱便當可以吃上熱飯超炫的!後來也消聲匿跡好一段時間。
蠻方便的, 好用。
適合露營或爬山時攜帶食用
其實很方便,絕對有市場,可以針對需求拓展
感覺適合荒郊野外,因為連生火都不必😂,只是這種市場本來就比較小。如果在用餐方便的城市,現做的食物肯定比較好吃。
好吃又有趣,不用洗碗很方便
就是量比較少,算起來就是不太划算
好在有吃到😀
1-2天的郊外露營還可以用,但是如果是露營5天的我建議帶登山用的小瓦斯爐不然很佔空間,東西不難吃,但是就是太大了
2022年上海封城2個月團購自熱鍋是我這種沒有廚房的租屋族救星,每天就吃一餐自熱鍋一餐泡麵
分析到位
每次吃都提心吊膽, 擔心操作失誤會弄傷自己
或許適合在特殊時期使用,平常時期,這種價格不如去附近吃現煮,不敢說外面小火鍋多健康,但絕對比整碗都是高度加工食品好也好吃,而且自熱鍋製造太多垃圾。
在商言商。
口味、飽足量、價格、販售機…調整好,在國外仍有市場的。
印度、山海雪漠觀光區、巴黎(高物價)…。
這玩意台灣30幾年前就有了,但不是火鍋,是飯盒。在市面上出現不到一年就消失了,根本沒人買。
不是沒人買,而是市場沒有那麽大。
@ 市場就是需求,沒市場就是沒人買,抬什麼槓🤣
是啥?搜尋有圖嗎?好想看
之前買過自熱鍋,但是打開感覺米飯超怪,很像塑膠顆粒,最後我不敢吃,再來主要覺得它太不環保,吃一個飯 一堆塑膠袋、塑膠包裝,下面的石灰等,想到覺得對環境很不友善,也不想吃了!
吃過一次海X撈的,下一次吃鍋我直接自己買湯頭、蔬菜跟火鍋料自己煮一鍋,再方便我都不吃第二次😅
很精采(我訂閱了)
某種程度上微波加熱的預製菜 比自熱火鍋方便 只有登山露營之類的活動 會用自熱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