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近體詩平仄 -《 蕭若元細說新高中中國語文範文.唐詩三首》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9 окт 2014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8

  • @longtimelong
    @longtimelong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萧老真才情,讲得是太好了,学到很好的文化,敬佩。以前看到你讲政治,很多都不认同,而离开政治,您就又回到才子的本色。

  • @sungchung3588
    @sungchung35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七言排律 ~ 送客。
    暮靄沉沉映碧川,雲帆漸遠伴江船。
    離魂獨飲紅樓內,斷雁孤鳴白水邊。
    易索枯腸堪放縱,難磨陋墨作流傳。
    哀花莫哭三千句,送客應彈五十弦。
    酒盡還該添薄酒,緣消未敢覓新緣。
    原知淚落於醒後,那料心傷在醉前。
    病少猶期風細細,衣單不恨雨綿綿。
    青絲一去尋無處,袋口空餘賣命錢。
    詩家重地
    燒山吾識寫詩,好難教人。
    押平水韻,用乜話包括普通話廣東韶都可以。

  • @sungchung3588
    @sungchung35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詩有喜怒哀樂,節奏有快有慢,吟詩,並非一定要搖頭晃腦的。

  • @ChaoRongWu
    @ChaoRongWu 9 лет назад +4

    蕭生如果這樣分析唐詩的平仄,是會較難理解。其實有一套簡單的公式可以完全理解完唐詩的平仄。首先,選擇好第一句的平仄,其實祇有四種可能性,對於五言,分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對七言,則祇有下面四種,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其次,偶數句同上句平仄相反。最後,第三、五、七句同前句相黏,相黏的意思是最後的三字平仄有改變,前面的兩字(五言)或者四字(七言)的平仄是同前句完全相同。最後確定整首詩的平仄之後,再採用“一三五不論”的方法,允許這些地方的字平仄變動就好了。

    • @sungchung3588
      @sungchung35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燒生自己好似吾識作詩,
      點識教人?

  • @lamsir54
    @lamsir54 3 года назад

    蕭才子關於「X起X收」的概念有偏差了。(視頻中6:03處)
    詩句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有「一三五不論」的寬容)。所以不宜以之辨別「X起X收」。
    實際上用來辨別「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的原則,是以第二字及尾字為準的。
    說王之渙這首五絕是「仄起仄收」格沒錯,那是因為第二字(「白日依山盡」中的「日」)是仄聲字,並非因為第一字「白」。若是當年王之渙寫了「紅日依山盡」它仍然是「仄起仄收」格,而平仄仍然符合唐詩格律要求的。
    這也解答了下面ChaoRong Wu君的質疑:第三句不一定要「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完全符合平仄條件。(一三五不論)
    原來兩年前Brandon Lau君已經指出蕭才子的錯誤了。

  • @sungchung3588
    @sungchung35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3/4句,5/6句要對仗,對仗分工對及寬對。
    用嚴格對去形容,並不適當。

  • @lobogojochoi3802
    @lobogojochoi3802 5 лет назад

    文言文朗讀唐詩一流

  • @jim_jim1674
    @jim_jim1674 3 года назад

    👍

  • @sungchung3588
    @sungchung35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對/黏,只需要2/4字,
    燒山並非詩人,要去教人寫詩,並不適合。
    自己都吾識,九吹去教人,累死街坊。

  • @andrewau1993
    @andrewau1993 3 года назад

    朝辭白帝彩雲間,輕舟已過萬重山,可否當一堆對聯。

  • @ChaoRongWu
    @ChaoRongWu 9 лет назад +2

    第三句似乎是不應該同第二句完全一樣的,是最後的三字平仄改變,例如,第二句平平仄仄平,則第三句要工整的話,應該為平平平仄仄。

    • @chencherry2859
      @chencherry2859 3 года назад

      是的,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通常要用平声,除非押的是仄声韵。

    • @sungchung3588
      @sungchung35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對與黏,只需要睇2/4/6字,1/3/5字並不一定要對/黏,
      好明顯燒山系吾寫識。

  • @jeremyinca
    @jeremyinca 8 лет назад

    對同對同對同對...受教

  • @lobogojochoi3802
    @lobogojochoi3802 5 лет назад

    如果用現在的广州白話文,一样朗讀不到好廳的唐詩。

  • @chencherry2859
    @chencherry2859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萧解释得很乱。昨天看一位台湾进师的讲座,清楚很多。先搞清楚哪些错误不能犯,再去记格律,会容易很多。

  • @brandonlau6323
    @brandonlau6323 6 лет назад +1

    蕭生教錯了:
    平仄的起與收,正確來說,是該句第二字和最後的字。第二個字是平聲,謂之平起。反之亦然。
    蕭生話計第一個字的平仄,是錯的。
    理由:一三五不論,第一字的平仄不重要,通常可平可仄,不能作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