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如果有朋友需要门店名称可以找我,千人千味,仅供参考
富贵你真的是个很棒的博主,加油❤
@@karmagigi3187 感谢
我也非常喜歡上海,喜歡你的影片
卫生环境令人堪忧
富貴好可愛🥰有機會來臺灣玩喔✌️😄
看了口水都流出来了,特别是那个生煎小龙
下个月回国一定要去莱莱小笼❤。大饼,糍饭,菜饭,双档汤,浇头面这些,真的觉得自己做的才能还原老上海味道了。
幸福啊
侬晓得伐,上海宁咸大饼包油条是用淡豆桨或甜豆桨来搭配的。还有,侬千万要晓得,上海宁特别是吃早点时,根本不会吃生大蒜!
我喜欢甜大饼夹油条或者油条泡在甜浆里。不过从来没有时间在外面吃早点。只有周末老爸买回家来吃。
上海菜里几乎不太用到大蒜,用的最多的就是生姜和小葱,我从小到大家里人烧菜从来没用过大蒜,而且家里人也不喜欢有大蒜的菜
好几个店都没有听过,下个月回上海去吃
上海人切拌面从来不会加生蒜的
上海人从来不讲千张包的,格叫百叶结包肉。
好想吃
糍饭糕和糍饭团本来就不一样!以前也有糍饭团😮台式的糍饭团和上海的里面包的东西有点不一样而已,上海的以前一般只包油条。那个煤球炉双档砂锅店感觉很值得去探店。个人理解的清水派就是尖尖朝上,皮比较厚实,里面几乎没有汤汁。代表就是大壶春!浑水派一般尖尖朝下煎,皮相对比较薄,有不少汤汁。所以,个人还是更喜欢浑水派😂小时候不怎么喜欢吃生煎,更喜欢吃锅贴的原因也是因为锅贴比生煎多汤汁。浑水派好像是后来崛起,也可以算是对传统生煎的一种改良。代表就是小杨生煎。没记错的话,莱莱小笼好像是8点半开门(?)开门前就有几个客人等着了😂8月份带儿子去吃时是赶在它开店后大概半小时候左右,9点之前进店,没有排队🎉但好的坐位已经没有了。
烤的葱油饼比炸的好吃很多,炸的咬下去太油了
咸豆漿(不是咸豆花),燒餅來油條在台灣也是到處都是。。
@@jacksevensea4770 上海宁从来不叫咸豆花,简称咸浆。
其实奥地利也是炸猪排
各式碳水都是無法拒絕的美味形式出現在桌上/外帶/走吃----本幫菜來了----響油鱔絲你滿意嗎?
@@吳瑞珊-u6y 很满意哈哈
阿武卵
但是这个大饼也不是小时候的大饼
饭店的就餐环境直接影响了食欲😅
有地址吗?
刚刚更新简介,有的哦
如果有朋友需要门店名称可以找我,千人千味,仅供参考
富贵你真的是个很棒的博主,加油❤
@@karmagigi3187 感谢
我也非常喜歡上海,喜歡你的影片
卫生环境令人堪忧
富貴好可愛🥰有機會來臺灣玩喔✌️😄
看了口水都流出来了,特别是那个生煎小龙
下个月回国一定要去莱莱小笼❤。大饼,糍饭,菜饭,双档汤,浇头面这些,真的觉得自己做的才能还原老上海味道了。
幸福啊
侬晓得伐,上海宁咸大饼包油条是用淡豆桨或甜豆桨来搭配的。还有,侬千万要晓得,上海宁特别是吃早点时,根本不会吃生大蒜!
我喜欢甜大饼夹油条或者油条泡在甜浆里。
不过从来没有时间在外面吃早点。只有周末老爸买回家来吃。
上海菜里几乎不太用到大蒜,用的最多的就是生姜和小葱,我从小到大家里人烧菜从来没用过大蒜,而且家里人也不喜欢有大蒜的菜
好几个店都没有听过,下个月回上海去吃
上海人切拌面从来不会加生蒜的
上海人从来不讲千张包的,格叫百叶结包肉。
好想吃
糍饭糕和糍饭团本来就不一样!以前也有糍饭团😮台式的糍饭团和上海的里面包的东西有点不一样而已,上海的以前一般只包油条。
那个煤球炉双档砂锅店感觉很值得去探店。
个人理解的清水派就是尖尖朝上,皮比较厚实,里面几乎没有汤汁。代表就是大壶春!
浑水派一般尖尖朝下煎,皮相对比较薄,有不少汤汁。所以,个人还是更喜欢浑水派😂小时候不怎么喜欢吃生煎,更喜欢吃锅贴的原因也是因为锅贴比生煎多汤汁。浑水派好像是后来崛起,也可以算是对传统生煎的一种改良。代表就是小杨生煎。
没记错的话,莱莱小笼好像是8点半开门(?)开门前就有几个客人等着了😂8月份带儿子去吃时是赶在它开店后大概半小时候左右,9点之前进店,没有排队🎉但好的坐位已经没有了。
烤的葱油饼比炸的好吃很多,炸的咬下去太油了
咸豆漿(不是咸豆花),燒餅來油條在台灣也是到處都是。。
@@jacksevensea4770 上海宁从来不叫咸豆花,简称咸浆。
其实奥地利也是炸猪排
各式碳水都是無法拒絕的美味形式出現在桌上/外帶/走吃----
本幫菜來了----
響油鱔絲你滿意嗎?
@@吳瑞珊-u6y 很满意哈哈
阿武卵
但是这个大饼也不是小时候的大饼
饭店的就餐环境直接影响了食欲😅
有地址吗?
刚刚更新简介,有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