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佳比TA差在哪?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3 янв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41

  • @michaelwu6673
    @michaelwu6673 Год назад +65

    王羽佳和拉赫玛尼诺夫演奏的前奏曲确实差别很大。王羽佳的技术和表现力也是无懈可击,但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琴声发自内心,可以动人心弦,使人无端的泪水盈眶。

    • @lr8845
      @lr8845 Год назад

      我有一次听柴科夫的第一交莫名的就流泪了,我还不知道为啥我老师也是看得我直觉得出奇

    • @阿高-y7w
      @阿高-y7w Год назад +1

      王拼的是速度感而已!

    • @paulmo15
      @paulmo15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大師與流量樂手的區別,前者是用生命塑造音樂,後者追星Lady Gaga!

    • @johnyen1188
      @johnyen1188 17 дней назад

      不知道有沒有Gulda 的彈奏板本?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超級弹法?感謝老師對古典音樂的解讀及開悟👍岩言

  • @sophiel7523
    @sophiel7523 Год назад +19

    感謝,說得很好。
    我不認爲是損人,這是欣賞的角度。

  • @sandralu4406
    @sandralu4406 Год назад +20

    感谢推荐了拉赫自己弹的这个版本,好听。

  • @paullastloveland
    @paullastloveland Год назад +28

    非常感谢雨思同学。我原来基本是乐盲,从孩子练琴开始正式接触古典音乐,渐渐被吸引,自已也有越来越多的感受、思考和疑问。好多问题在你这里得到了共鸣、解答和启发。谢谢你!

  • @Oleander3333
    @Oleander3333 Год назад +18

    王羽佳有号召力。能让古典音乐会在现在这种多种音乐形式并存,绝大多数年轻人听到长一点的没有歌词的音乐就头痛的年代大卖,把一大群人(包括年轻人)的注意力,哪怕是那么一点点,分给古典音乐,那就是了不起。古典音乐曾经也是流行音乐。那么多年后流传下来的东西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很多年轻人就是需要一个触碰它的环境。一旦被感动了,那就是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了。

    • @paulmo15
      @paulmo15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大師與流量樂手的區別,前者是用生命塑造音樂,後者追星Lady Gaga!

  • @sophiawang1314
    @sophiawang1314 Год назад +34

    雨思年紀輕輕就有如此強大的審美能力,今天的解說讓我增了一些音樂的思考能力!謝謝雨思分享!

  • @cloverh6993
    @cloverh6993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作曲家本人的演绎无疑最准确。演奏者如无法领会创作思路,技巧再高也无用。好比诗朗诵者不懂诗,也不会写诗,声音再美也无法将他人作品完美演绎。感谢雨思的分享和富有启发的提示。请继续这项有意义的努力🌹

  • @Mikly-tp5jl
    @Mikly-tp5jl Год назад +7

    感谢您的讲解分析,非常喜欢。希望多些这种对比分析。羽佳也是我非常心生敬佩的音乐家,没有煸人抬人之说,很赞同您的解说。衷心感谢!祝愿您的节目越办越好!

  • @taocunningham4557
    @taocunningham4557 Год назад +21

    I never thought YuJia Wang was a great artist, she is more of an athlete, running marathon on longer and faster pieces, it is a race that the crowd will cheer, but not music to listen for.

    • @LoritaStar
      @LoritaStar Год назад +3

      I agree with you

    • @artistwei8247
      @artistwei8247 Год назад +2

      4个月前 Her playing is superb... One of the best versions I heard, fantastic! ❤

    • @PS-kd1if
      @PS-kd1if Год назад

      Best commentary on RUclips about Wang Yujia’s piano playing. And the truest. Bravo! 👏 👏

    • @ltran6535
      @ltran6535 Год назад +2

      Agree. I would NOT want to see her or Lana Lang's performance.

    • @Y3llow_Submarin3
      @Y3llow_Submarin3 Год назад

      Yes no doubt, her piano skill is like almost perfect, she can play almost everything so perfectly, but I really sounded kinda robot because it was so perfect. I could barely finish listening her recording. 說到她 只會用 超高技巧 形容。不會覺得 她的音樂很優美/感動

  • @8i64e5
    @8i64e5 Год назад +4

    感谢。佩服你选择了这么一个高雅的阳春白雪领域!非常不易。尤其是对瞬间而逝而一般人难于评价的听觉艺术。祝成功🏆!

  • @lewischow2130
    @lewischow2130 Год назад +20

    今日某些鋼琴家喜歡絃耀技巧,因為這樣更能吸引一些不真正懂音樂的觀眾和聽眾,很有市場價值,這是功利主義作祟。

  • @chiangjudy
    @chiangjudy Год назад +38

    非常感謝老師的保母級別解說,真的有一種苦口婆心的感覺;非常感嘆,許多人類的感知越來越像機器人了,我許多朋友都聽不出真人歌手,與AI歌手的差別,人類真的不可思議,越活越像機器人,機器人可能以後越來越像人類了⋯⋯

  • @fighting_777
    @fighting_777 Год назад +4

    感谢! 很喜欢这种创作背景的介绍, 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才可以更加深刻

  • @Yuri-ming
    @Yuri-ming Год назад +17

    说的很对,现在这个时期,音乐家们同质化太严重了,音乐和音乐家有了标准化的束缚以后就很难再出现大的发展和天才级的理解和表达

  • @michaelbai5389
    @michaelbai5389 Год назад +6

    讲得太好了!非常有共鸣。

  • @nimrod-ec6re
    @nimrod-ec6re Год назад +19

    通常作曲者會在自己想要表達的重要處有所標示,此曲拉赫自己所彈與所寫出的譜是相異,甚至是矛盾的,一開頭標示Alla Marica (進行曲) ,雨思稱讚他的彈奏有彈性,節奏有變化,有時長些,有是短些,但是這根本不是進行曲風。又稱讚他A段進入B段時有自然的漸慢,但是拉赫卻只標示從很強漸弱到弱來作樂段的過渡。此曲我想到的不是讚美,而是(1) 請問拉赫先生,您倒底想要搞什麼?(2)雨思之前稱讚波哥雷里奇彈奏蕭邦第二號奏鳴曲第四樂章有穩健的進行曲節奏,現在則是完全相反的說法,為什麼會這樣?

    • @nimrod-ec6re
      @nimrod-ec6re Год назад +2

      更正 ,應是蕭邦第二號奏鳴曲的第三樂章。

    • @Ycbx-e9v
      @Ycbx-e9v Год назад +1

      因为她说自己不会乐理不会弹琴,这种情况就要小心下结论引起误导,毕竟是大众传媒了。

    • @yangting2672
      @yangting2672 Год назад +3

      她真的有时候在胡说八道

    • @yuwu4214
      @yuwu4214 Год назад +1

      原来如此!我听羽佳的开头就觉得很像是进行曲!不过霍洛维茨的演奏最开头节奏也是有些随意的。而且其实羽佳演奏的时候虽然节奏比较稳定,但其实她是一路渐强过来的,节选的是最后弹得最激昂的部分。去听全曲的话会觉得节奏、触键和色彩的差异都是有的,听完之后甚至有点让我路转粉😅

    • @christine4823
      @christine4823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Ycbx-e9v
      這𥚃說的”她”是指誰?

  • @artistwei8247
    @artistwei8247 Год назад +8

    Her playing is superb!音境莊丽 细緻滂沱妙玄也。

  • @guochenliu4468
    @guochenliu4468 Год назад +4

    谢谢雨思🙏开朗清新的风格👍👍

  • @KH-ct4zr
    @KH-ct4zr Год назад +8

    讲得太好了,我也可以听出区别了!

  • @XupremeHKG
    @XupremeHKG Год назад +9

    如同有些人的五官 分开都很漂亮 放一起就没味道 😂😂😂 王小姐就是这一类钢琴师

  • @noblechn
    @noblechn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 能夠形成風格的表達 “ 描述的真好,令人心動!

  • @Sophialiao1224
    @Sophialiao1224 Год назад +25

    拉赫的聲音比較沉,王羽佳手抬很高,運用重力加速度來增加力量,一觸底就馬上彈起因此聲音較脆,相對來說拉赫的彈法聽起來應該是比較貼近琴鍵,用手腕和手臂力量下壓琴鍵到底,琴鍵觸底的停留時間較長,因此較有厚重的感覺

    • @bobzhao5287
      @bobzhao5287 Год назад +2

      同意,俄式的风格有时就需要那种有点笨笨的触键。

    • @Sophialiao1224
      @Sophialiao1224 Год назад +3

      我之前的鋼琴老師是俄派,滿強調觸鍵要深的深重感@@bobzhao5287

  • @monicagu8513
    @monicagu8513 Год назад +5

    分析的精辟!

  • @rnoro
    @rnoro Год назад +3

    我倒覺得王姐的演奏很有時代性,她的聲音跟當代主流的感知滿一致,先不論優劣,從主流的觀點來說,拉赫曼尼諾夫的聲音代表他的時代,就像王姐的聲音代表這個時代,所以更悲觀的說是這個世代的整體審美有所退化,或是說變得更加直接了當更有時間壓力資本壓力,不像過往那般從容,或許我們也在等待下一場革命,如同工業革命,印象派旋風,重新開啟一個新的價值,新的世界觀~

  • @Peter-sq6yk
    @Peter-sq6yk Год назад +10

    羽佳彈琴很有自己的想法,很貼近現代人的胃口。
    這些都跟廚師烹飪是一樣,
    一樣的食材
    半世紀流行的烹調的方式跟現今當下流行的烹調方式一定完全不一樣。
    完全取決於廚師帶著什麼樣的想法做菜。
    技術方面絕對不是問題,只差在想法價值觀,僅此而已。
    過去動蕩的社會確實真的很多非常動人的音樂出產。
    而現在人對審美的角度也在改變,自然也就不會欣賞過去的音樂。

    • @tinatzang2006
      @tinatzang2006 Год назад +1

      不是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古典樂之所以古典,就是得還原那個時代的文化背景歷史而產出,不是用現代語氣能所取代,你可以再反覆咀嚼博主的苦心,我認同她的詮釋。

    • @CK-gd3lb
      @CK-gd3lb Год назад +2

      半世紀前的食材和現在的食材差異不小,鋼琴也是一樣

  • @thomaslian9997
    @thomaslian9997 Год назад +7

    演奏家对于音乐作品的领受和把握也是有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的。年纪、阅历、境界的不同都会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演绎产生影响。相信未来的羽佳会对这些作品有更深刻的展示

  • @alicechen7707
    @alicechen7707 Год назад +32

    其實呈現音樂表演也是隨著年齡不同而有不同的韻味,老年演奏家表達方式一定和年輕演奏家不同,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因素影響。也許王羽佳過十年再來彈又不一樣了。我認為只要技術層面一致,呈現出來的也是美的,基本不改變人們對這表演的評價。

    • @s.c.1494
      @s.c.1494 Год назад +3

      講的好! 其實音樂的表達及感受是受著無數因素的影響, 時間/時代,地點,文化,年齡,性別,身體的及心理的狀況,甚至當下的情境,等等等等。分析比較及學習也很好,但最終我認為還是個青菜蘿蔔的事情--各有所好。

    • @lr8845
      @lr8845 Год назад

      将来的东西我们可以拭目以待,能对比的只有现在

    • @mysterybae
      @mysterybae Год назад +2

      是的。而且假设王羽佳有一天自己作曲,那么拉赫玛尼诺夫连与她对比的可能性都没有。

  • @mysterybae
    @mysterybae Год назад +2

    说不定如果钢琴键的尺寸小一点点的话,女性们偏小的手也能更加灵活而快速,更具控制地盘旋其上…

  • @KZ-mw9th
    @KZ-mw9th Год назад +4

    现在学音乐的已经不能再潜心于音乐情感表达了。所以工匠很多,大师难觅。工匠只热衷炫耀技巧,大师却懂得如何得体地、有节制地运用技巧从而让音乐得到最好的表达。比如哈德里奇。

  • @翠翠-s5e
    @翠翠-s5e Год назад +4

    这么好的节目只有1.7万订阅,确实,现在的人很难静下心了。讲的真好。不过王羽佳已经是天才型钢琴家了,在这个时代,非常难得。

  • @-trueincollectors5425
    @-trueincollectors5425 Год назад +5

    我剛才專門聽了王羽佳和沈文裕各自演奏的拉三作了對比,真不容易⋯王:是彈得很好,但音樂情感的表達有點太露骨(我可以形容為不耐聽);沈:自若從容⋯感情內斂⋯⋯然後,我再比對了兩者演奏的野蜂飛舞(拉赫版),王:時間85秒(分別兩個不同的場次,時間一樣),音樂性-豪放、音量大⋯如果用一個字形容就是- 「粗」;沈:時間66秒(也是兩個場次,一個是2002年,一個是2019年,時隔7年,保持同一速度),音樂性-冷靜、從容、自若!每個音非常之清晰⋯速度比較:二者相差19秒;音樂性:這樣來形容吧⋯沈:好比海飛茲,王:好比李傳韻⋯⋯⋯不知看官是否有同感?找來看看吧😂⋯⋯

    • @-trueincollectors5425
      @-trueincollectors5425 Год назад

      更正一下:沈:野蜂飛舞(拉赫版)最快速度是39.9;大黃蜂最快速度83秒(比王羽佳快了兩秒)

  • @ZX-fg7wb
    @ZX-fg7wb Год назад +7

    王羽佳的版本已经很惊艳了。她很好地控制了速度,没有靠她拉爆的手速冲过去。好像她比其他人的版本都还慢一点,但是更有力量。

  • @qingqing3912
    @qingqing3912 Год назад +1

    说的太好了 完全赞同你的观点

  • @haleyw8601
    @haleyw8601 Год назад +1

    我非常认同你开头说的 我们并不是一直在进步。我男朋友是考古学家,我们常常会讨论到一些人文的话题。我很清楚记得他最早和我讨论过的就是,人类从不是一直在进步,现在人类的很多方面其实都不及从前,有时甚至是很久很久以前。包括我们如何与大自然相处,人类在以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了这么多个世纪,但是看看现在… 感谢又一集的分享!

  • @ay-mx1vi
    @ay-mx1vi Год назад +2

    每個人的感受,技巧、能力,各有不同,只能夠代表自己的看法和喜惡,不能代表羽佳或TA發言

  • @aqualiu321
    @aqualiu32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好喜歡教授的眼睛,聰明有溫暖的眼睛

  • @barbarawang77
    @barbarawang77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總言之,原創的作品,不論再如何解析。它們就是原始的情緒作品。他人是沒法複製的。
    拿著一起比較,會有點有失公允。但從介紹如何欣賞曲目這個點上來聽,值。

  • @sharemusicwithkids4059
    @sharemusicwithkids4059 Год назад +4

    感谢周老师的详细讲解,好棒好透彻。但我觉得王羽佳没有拉赫表现得好,主要也是两人的年代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所以说有丰富的经历才能产生美妙的艺术作品,不止是音乐,还有其他

  • @yuwu4214
    @yuwu4214 Год назад +3

    完整听了三个人的演奏,难得一次不完全同意雨思的看法。羽佳的开头听起来干净又激昂,拉赫的确实也有力量,而且更有深度,但我个人感觉并不是19岁更像是29甚至39岁。不过拉赫的演奏确实让人佩服,三分多钟的曲子每一段都有不同的情感杂糅进来,听到后面只觉得波澜壮阔心潮汹涌。羽佳的演奏,非常羽佳。当然任何人也不可能和拉赫比谁更像拉赫😂😂😂其实过渡段霍洛维茨和羽佳的处理是一样的思路,听起来也并不觉得割裂。拉赫的过渡段带着一丝嘲弄的黑色幽默在,是我觉得格外不像19岁的部分。。。

  • @Egmontwj
    @Egmontwj Год назад +3

    主要是踏板运用的高下之别 其次是力度控制

  • @larghedoggo9607
    @larghedoggo9607 Год назад +7

    蕭邦那個時代 其他人包括李斯特都在炫技,只有蕭邦自己堅持含蓄深情的表達寫作和沙龍演奏。

  • @yiy3429
    @yiy3429 Год назад +1

    拉赫演奏的那一段是拉赫本人什么时候演奏的?对 “热血” 和 “激昂” 的表达和阐释,可以因一个人的个性、心态、民族特性等不同而不同,当两个人都是顶流演奏家时,我们只有喜欢和更喜欢,而无好与不好之说。喜欢这种音乐欣赏频道。订阅!

  • @CH-zj7ku
    @CH-zj7ku Год назад +1

    感谢油管算法让我在仔细听拉赫本人如何处理过度阶段的时候,精准地投送了一个带有Disco音乐的的衣服广告🤣🤣

  • @happythoughts67
    @happythoughts67 Год назад

    说得好 给你鼓掌

  • @maggielin633
    @maggielin633 Год назад +1

    以后能不能评一下Alexander Malofeev? 谢谢!

  • @lizhang574
    @lizhang574 Год назад +14

    觉得人类在音乐,美术,文学诗歌等方面审美和能力都是在倒退中的

    • @飞了个羊
      @飞了个羊 Год назад

      以前普通人都不识字,现在能上网听歌看视频骂人了,品味能有多高

  • @yoyolo7911
    @yoyolo7911 Год назад

    谢谢老师-这个年代可以听到客观且诚恳的解说真的是太难得了。阿什肯纳齐诠释地版本也很棒

  • @-trueincollectors5425
    @-trueincollectors5425 Год назад +22

    說的太好了!⋯現代鋼琴家大多聽到的是喧鬧和浮躁,有些感覺、發音、控制他們做不到⋯⋯Horowitz 的演奏是輕鬆、淡定而從容,感情卻是從樂音中流露出來,而不是壓抑出來的⋯⋯

  • @wilkinx1
    @wilkinx1 Год назад +3

    王羽佳的手没拉赫的大,当然不能像拉赫的弹法,结果演释方法不ー样。这没什么好比的...

  • @sameultt
    @sameultt Год назад +4

    差在有讀書,或是沒讀書的不同,讀書可以增進思考的能力,可以提升表達的深度。

  • @zivmiyo
    @zivmiyo Год назад +5

    拉赫有很大的彈性和張力。雖然藝術性正在退步中,但是技術性卻在進步。有的時候有點像是變成體育表演了。

  • @garfieldhu
    @garfieldhu Год назад +2

    多年以前听到拉赫演奏的版本,一下子就被那种弹性抓住了

  • @-trueincollectors5425
    @-trueincollectors5425 Год назад +4

    羽思妹妹看來是很喜歡音樂的,她的表達是發自骨子裏的⋯⋯她說的很有見地,那段處理確實應該那樣⋯⋯

  • @haochide6500
    @haochide6500 Год назад +9

    拿出几个小节的演奏来进行比较并以此断言谁高孰低,似乎已经成了周老师的风格,或者说话术更准确。其实对真懂音乐的人根本无所谓,因为他们不嘲笑你这样的做法就算客气了,要命的是作为对入门者的节目这简直是误人子弟。王羽佳这个曲子我至少听过5,6个版本,包括一个现场。每个都不一样。

    • @MultiRozey
      @MultiRoze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必须得是观众得听得足够多才行。😢我懂你。可是我听得懂说不出来。挺想听懂行的人来讲

  • @YJ-sr7fh
    @YJ-sr7fh Год назад +3

    还是拉赫弹的弹性好、通透性强,左右手各自表达情感非常鲜明,有比较才有鉴别,除非耳朵有问题了。

    • @digitalmonkey23
      @digitalmonkey23 Год назад

      从来就没喜欢过王氏,感觉她的成就商业炒作的成分更多

  • @之-l3b
    @之-l3b Год назад

    谢谢姐的解说讲的好明白

  • @ecoleliao7995
    @ecoleliao7995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BRAVO ! BON CONTINUATION LOVE FROM PAIRS

  • @JL.lalaland
    @JL.lalaland Год назад +3

    我很喜欢王羽佳,从她小就认识她,应啊算是她的第一批粉丝。我觉得她的的音乐表达很不稳定,有些曲子也可以演绎得特别动人,但是有些就比较平,甚至是同一个作曲家的不同作品都不太稳定。当然技术是无可挑剔的。我也不知道我的看法是否正确

    • @yuwu4214
      @yuwu4214 Год назад +1

      去搜了这首曲子的完整版,我个人觉得羽佳弹得很好--甚至有一些路转粉了。起码是能感觉到她对这首曲子应该是什么样,节奏、触键、色彩等细节的处理是有思考过的。不像她的拉二有些时候确实觉得是在砸琴。。。不过和拉赫去比理解拉赫,有一些太不公平了。我其实三首听完最无感的是霍洛维茨🤣

  • @christmascactus40
    @christmascactus40 Год назад

    讲得太好了!

  • @wencici7785
    @wencici7785 Месяц назад

    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最容易掌握的其实反而是技巧,它是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而获得的。最容易获得成功和掌声。但是不走心,一个好的表达,去理解作曲家,他们的出身,背景,社会环境,去感同身受,把自己融进去是最难的。 每首曲子,不同作曲家不同时间的心境,作曲的目的的不同。他们沉不下心来

  • @袁志成-k2g
    @袁志成-k2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的天,讲的也太好了!

  • @peterrabbit3335
    @peterrabbit3335 Год назад +5

    這就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有名不代表就一定會詮釋音樂的內涵哦。畢竟彈奏的是別人的作品,還是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

  • @Thefare1234
    @Thefare1234 Год назад +8

    Well said!

  • @proturtle8715
    @proturtle8715 Год назад +3

    我認為評論區很多人方向都偏了,王羽佳能代表的僅是技術上的頂流,不能代表現代鋼琴家,而且對曲子的詮釋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不能一桿子打翻全船人。

    • @nimrod-ec6re
      @nimrod-ec6re Год назад +3

      不能怪他們,許多人是不懂音樂的入門者,是雨思帶錯方向了,詮釋拉赫瑪尼諾夫並非王羽佳的強項,雨思卻拿她當對象在講。

    • @abc-321
      @abc-321 Год назад +1

      ⁠@@nimrod-ec6re 都是有意識帶風向,隨他去反正大廈將覆,這兩天黑王羽佳拼命推送😅

  • @stingerwang6105
    @stingerwang6105 Год назад +2

    弹琴不是炫技,是对作品的理解和完美展现,是用心,用心不躁动,才能引起听众共鸣以致感动。而听王羽佳的演奏,我的感觉就是一直很躁动,尽管技巧精湛,演奏细节也挑不出毛病,这是个很糟糕的体验。
    其实看朗朗的演出也会有躁动的感觉,可一旦朗朗静下心,不那么张牙舞爪,尽心地演奏时,他完全可以把作品所需要的细腻情感处理做得非常到位。看朗朗与李云迪竞争后期他弹的肖邦,可以断定朗朗一直可以做到这些,只是他想不想这么做,有没有时间这么做,毕竟一位专业钢琴演奏家需要掌握大量的曲目以应对巡回演出,他们在每一部作品上的练习不可能都这么用心理解和推敲。总之,朗朗深情弹肖邦,颠覆了这些年我对他的看法。
    希望王羽佳哪一天也这么用心一次,感动我,让我不再看她演出时觉得是躁动的,而是激动和感动。

  • @ericzhang6577
    @ericzhang6577 Год назад +2

    不管你喜不喜欢,比较是一门学问,就是比较学。尤其是在文学艺术范畴。

  • @luanxi2008
    @luanxi2008 Год назад +4

    大师的三连音弹得确实更有弹性,让我想起了q弹的香肠,不知为啥😂

  • @leetony2337
    @leetony2337 Год назад +3

    以前的美是心靈的美,現在的美是以醜為美。

    • @PS-kd1if
      @PS-kd1if Год назад

      是的,穿着那么vulgar,却被拜为女神。

  • @mingwang373
    @mingwang373 18 дней назад

    雨思节目也是为还原大师们的原创,因为她说不是每个人的表达都能称之为风格,你的话因准确而犀利❤

  • @yangting2672
    @yangting2672 Год назад +2

    太过了。。。
    你咋知道人家王羽佳不去听拉赫的原版呢?

  • @xiangmmjg
    @xiangmmjg Год назад

    谢谢讲解。很想细听Rachmaninov自己弹奏的版本,请问哪里可以买到正版的C D吗?谢谢您

  • @robfrancisco8396
    @robfrancisco8396 Год назад +2

    音樂廳跟錄音室的聲音本來就有很大的差異,更何況錄製設備也不同,每一期影片都像張飛打岳飛

  • @麥番
    @麥番 Год назад +3

    懂音樂說的好跟不好.不懂音樂的不知道,但是王羽佳讓不懂音樂的喜歡音樂。

    • @ChinaTheLlama
      @ChinaTheLlama Год назад +2

      這個邏輯 就有沒有可能 不懂音樂的人最後喜歡到的也不是音樂

    • @PS-kd1if
      @PS-kd1if Год назад +1

      @ChinaTheLlama “不懂音樂的人最後喜歡到的也不是音樂” - 一针见血!👍

  • @dejunhao9956
    @dejunhao9956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您说的我很赞同。如果我们听过大师卢恰诺帕瓦罗蒂或恩里克卡鲁索的演唱,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音乐,和大师是怎样诠释及表现音乐的了。拉赫马尼诺夫正向那些大师一样,用心灵去诠释他自己从心灵里流淌出来的音乐🎵,这些,作为一个普通的钢琴家有时是很难理解和去表现的,这就是大师的不同和他的“奥秘”了。

  • @jiang808
    @jiang808 Год назад +19

    客观地说,王羽佳的技术不错,但音乐缺乏打动人心的情感内涵。这个需要人生阅历和修养,以及感悟力。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是超出普通人的不可企及的包括理解,表现力和感悟与共情于听众的能力,这就是拉赫。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人生成长经历和那样的天资,真正的天才音乐家。个人认为,这首曲子Kisin 演奏的版本和拉赫的版本有相似之处,非常感人,值得王羽佳学习。

    • @XupremeHKG
      @XupremeHKG Год назад

      点👍

    • @yunchungdu9545
      @yunchungdu9545 Год назад +2

      技術並不是指能夠淋漓盡致的高速或高難度的清晰發揮那樣單純。技術還應該包含能夠深刻理解作品內涵,從而準確表達、演釋。精準、精彩的抒情也是技術之一。所以她技術上仍有盲點甚或缺陷。

    • @jiang808
      @jiang808 Год назад

      @@yunchungdu9545
      完全同意!!👏

    • @jiang808
      @jiang808 Год назад +1

      另外,据说2022年王羽佳的全球演出场次高居前三。甚至还有一口气马拉松演奏拉赫钢协1,2,3 的超长记录。我真的不知道王羽佳这么急着曝光,而不是精益求精地追求艺术上的进步是为了什么?她的钢琴造诣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去完善,而向马拉松钢琴表演这种哗众取宠的演出在艺术上又有多少突破和进步呢?

    • @juliex822
      @juliex822 Год назад

      @@jiang808所以wyj被称为运动员嘛😂

  • @blitzbeats
    @blitzbeats Год назад

    有没有可能,有些东西是录音设备,场地等因素造成的,,,

  • @LoritaStar
    @LoritaStar Год назад +10

    怎麼沒人提到郎朗,他的豐富音色,音控都太讚了。
    yuga 的音樂沒感情,就是快,當然技術是有的

    • @arnoldtang5245
      @arnoldtang5245 Год назад +3

      郎朗的抒情部分是用他的脸部来表现的😅

    • @LoritaStar
      @LoritaStar Год назад +2

      @@arnoldtang5245 那是你太不懂音樂了

    • @jyostna1455
      @jyostna1455 Год назад +5

      朗朗的的音色真是顶级的

    • @Y3llow_Submarin3
      @Y3llow_Submarin3 Год назад

      Lang lang's ah vous di raj je maman is beautiful@@LoritaStar

  • @HangLiu-sf6em
    @HangLiu-sf6em Год назад

    哈哈哈哈讲的很棒

  • @wisetank135
    @wisetank135 Год назад +1

    需要把她拉赫马尼诺夫比看差距 她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了。😂 就好像拿一个诗人和李白比 讲差距。

  • @monuum
    @monuum Год назад +4

    自己有作過曲又讓他人表演過的話,就知道要讓別人理解自己的作品的程度相當於自己是非常難的,更何況拉赫曼尼洛夫的鋼琴技術高超如此,沒有多少人能及其演繹

    • @nimrod-ec6re
      @nimrod-ec6re Год назад +2

      拉赫曼尼諾夫所彈的並不是自己譜上所寫的,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麼了,別人還要怎麼彈!

    • @mysterybae
      @mysterybae Год назад +1

      用一个大师自己创作和弹奏的作品和一个当代后辈的水准作比较,结果其实毫无新意……
      真正勇敢的评论家是敢于反着来的……
      但批评家们肯定会说什么批评是为了让年轻人们更好…… 简而言之you are not enough😂

  • @phillipp-lg2zo
    @phillipp-lg2zo Год назад +2

    如果錄音機早發明幾百年😂說不定會發現那時候的巴哈、莫札特,貝多芬聽起來就跟現在表現的完全不一樣😂😂😂

  • @michaelwu6673
    @michaelwu6673 Год назад +20

    其实说白了,艺术家都是在表现自己。拉赫玛尼诺夫在表现他那个时代下他的感受和他的自己,王羽佳是表现她的时代的她的感受和她自己。因此才有了如此大的差别。

  • @mustang251883
    @mustang251883 Год назад

    一流的审美能力,分析能力。

  • @yehslu
    @yehslu Год назад +1

    雖然拉赫自己不喜歡被這首曲子定型,但是如果要用最短的時間認識他,果然還是得用這首曲子,感謝老師的解說!

  • @Daisy-eo9ml
    @Daisy-eo9ml Год назад +2

    我觉得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自然弹出来的风格就很不同。

  • @Run-Rec
    @Run-Rec Год назад

    說得好! 訂閱了!

  • @8624emmali
    @8624emmali Год назад +5

    因为现在的人普遍人文素养不够。书读得太少,停下来感悟的时间太少了

  • @Belcanto3721
    @Belcanto3721 Год назад +3

    周小姐的拉赫曼诺夫和我学音乐史与理论时认识的拉赫曼诺夫不一样。 他的G小调前奏曲第23号作品第5号不是1892年创作的,而是1901年创作的,并于1903年出版,他19岁时为钢琴和大提琴创作的五首音乐,直到他去世后才出版。 拉赫曼诺夫不是那种热血沸腾、青春热血、想要改变世界的人,虽然身处苏联革命时代,但他始终是这场运动的观众,没有参与其中。他甚至自我流放到德累斯顿,并且 后来居住在瑞士和美国之间。 他的作品主要是受到了他自己的自我怀疑、不安全感的影响,而不是周小姐所讲的青春、热血 革命等, 理所当然的空想.
    王羽佳和拉赫玛尼诺夫的演奏没有必要进行比较,拉赫玛尼诺夫作为作曲家有优势来演奏自己的作品,但王羽佳和现在的钢琴家却必须按照乐谱和指导进行自己的诠释。 G小调前奏曲作品23#5中的节奏是(alla Marcia),进行曲风格,著名钢琴家埃米尔·吉列尔斯、Emil Gilels, 斯维亚托斯拉夫·里希特 Sviatoslav Richter、安德烈·加夫里洛夫 Andrei Gavrilov 以及现在的王羽佳等都这样演奏,他们都各有特色。 这就是艺术之美,而音乐就像一片海洋,包容一切。 但拉赫玛尼诺夫自己的演奏,并不完全是进行曲,他的速度(tempo)是有变化的。
    周小姐只用一首前奏曲、一首王羽佳的演奏与拉赫玛尼诺夫自己的演奏作比较,得出了现在古典音乐质量低下的结论,她责怪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懒得听古典音乐的原因。 这冒犯了世界上成千上万天才努力工作的音乐家。 我参加了我侄子在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的毕业典礼,你可以想象学生们学习的强度和刻苦程度。 每天课后练习8小时。 在欧洲也是如此,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就不行了,你就完了。毕业后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不仅仅在古典音乐领域 但整个音乐市场. 请记住,在拉赫玛尼诺夫的时代,还没有摇滚乐队,但摇滚乐队更受年轻一代的欢迎,它抢走了70%以上的音乐市场。对于所有在市场上挣扎的古典音乐家,我只有崇高的敬意。 他们不应该被贬低并成为八卦的话题。

  • @gracewu23456
    @gracewu23456 Год назад

    仿佛是一首抒情诗,读了、抄了、朗诵了,并不代表懂了、理解了、感受了。

  • @缜密思维
    @缜密思维 Год назад +7

    音樂一旦被語言解釋了,就會失去其魅力。

  • @simon0yeung
    @simon0yeung Год назад +2

    这个:蹦…啪啪啪… 无敌

    • @ClarityWMJ
      @ClarityWMJ Год назад +1

      你居然打几个字就定位了这个段落😅

  • @hanningtung5970
    @hanningtung5970 Год назад

    我覺得主要原因是現在的鋼琴演奏家特別是年輕的演奏家,和古人都不同,不會遇到戰亂和顛沛流離的生活,也不需要做跟音樂無關的工作來養活自己和家人。
    很多人都是從小音樂班念到最高學位的,生活經驗和那些被迫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音樂家們差太多了。
    所以現代的演奏才流於形式,流於標準化。就算聽過音樂家的生平故事,要共情要表現一樣的情感,也實在困難。
    以現代人的條件來看,或許是莫札特的作品會比較容易展現出原作的情感特徵吧。就是以歡快的情感為基調的作品應該現代人就比較能展現這種感覺。

  • @cloverh6993
    @cloverh6993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是否可称得上风格不在于水平和接受度,而在于风格背后有没有深思熟虑的支持。凡经过思考而稳定发挥的就是风格。

  • @jiannongwang4772
    @jiannongwang4772 Год назад

    王羽佳宇他的生活经历吗

  • @tong0134atfutai
    @tong0134atfutai Год назад +1

    首先我絕對贊同周老師的評論。藝術本來就不是如同算數是定性的,1加1就是2。我們看影評常超出導演內心傳導的,錯嗎?一個作品每個人的感受不同,只要是它是一部好作品。再如Joni Mitchell的名曲Both sides now(或許有人認為以流行曲子來比,不倫不類),樂譜就在那,可是每個人詮釋就是不一樣,Joni Mitchell本人從年輕到老每個時期詮釋的也都不一樣(尤其是2000年時的),錯嗎?藝術性呢?我在想,拉赫曼尼洛夫他會在他每個時期的詮釋都一樣嗎?說紀辛的最接近拉赫曼尼洛夫,我不相信紀辛會天天聽著拉赫去作調整。再說有多少人會專業到去追究每個音節的快慢力量?我同意周老師講的差異性,或許藝術性不是原味,但拉赫每個時期就都一成不變?沒有了藝術性?我不會把自己限定在窄窄的縫裡來欣賞藝術,那太痛苦了。或許吧, 隨著時間王羽佳會更加細膩注意感情的融入,我寧可當她現在是另一種的詮釋,不會去貶低她。當然啦,每個人有每個人所好,我就是喜歡紀辛的。

    • @nimrod-ec6re
      @nimrod-ec6re Год назад +3

      不同的是,拉赫曼尼諾夫彈的是自己的作品,所彈與所寫是相反,那麼樂譜就只印出音符就好了,那些標示可通通去除,問題是拉赫每一首作品他都寫了不少標示,他願意自己的作品是被這樣看待嗎?如果不願意,他的作為就是一種自我矛盾,雨思的評論助長這種矛盾就成了負面的事。要彈出好的進行曲節奏這是高手才能彈的好,要以四小節從最強漸弱到弱來當作樂段的過渡這也是高手才能彈的漂亮。

  • @johnfu5831
    @johnfu5831 Год назад

    要产生音乐风格有两大要素:个人的纯粹专一,自由的创造力或者说生命力。 现在的社会讲求的是利益和效率,规则和服从,以及无处不在的生存和社交的压力。在这种生产消费主导一切的社会中,可预期稳定的能力输出是最重要的。音乐风格什么的本来就是可遇不可求,现在更是凤毛麟角的传说。要创造力或者说生命力可以从要求音乐生即兴演奏和魔改乐谱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改变节奏开始。而个人的纯粹专一是要环境的,在现在的社会中做得到是要堆钱精心培养的。 个人的天赋和性格与为了人生目标付出的努力更是至关重要。有音乐风格的大师要么就是社会大变局对个人命运的影响,要不就是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的体现不过到那时大师是标配了吧。

  • @xinchuan8188
    @xinchuan8188 Год назад +4

    拉赫在他不同的年代时,演奏这首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多的不同处。这说明除了对曲子的理解(这无人能与拉赫相比,因为他就是正宗。),演奏家经历的的生活经验,当时的心情的不同,其演奏的效果是也不同的。王羽佳的演奏即使与拉赫完全一样,也只是拉赫第二,反而失去意义,听拉赫本人的演奏不更好?基辛的演奏也与原作很多不同。

  • @xinyunzheng6026
    @xinyunzheng6026 Год назад +3

    录音技术差别很大 王羽佳是粉丝手机视角 麦克风成本一百元以下 单一角度+演奏厅硬墙 录的效果当然不好听,kissin 的专业录音室版本最少六个麦克风+后期做立体声微调+软墙不会反弹杂音,录音器材成本过万 录的效果才能清晰呈现演奏者真实水准,kissin 那段没有视频是因为录音室实在太丑了 各种器材电线堆满一小间 现场看像是电工仓库 但那么折腾完全是为了录出最美的音乐 拿两个录音技术悬殊的作品做比较实在对演奏者不公平

  • @uwocsoco
    @uwocsoco Год назад

    看这评论,我就想起语文课已经高考作文,老师比原文作者都理解得更透彻。19岁的男孩哪有那么多的想法,后人脑补出来的可能性更大。

  • @sian40
    @sian40 Год назад

    拉赫虽然19岁写的这个但是录音是他晚年的。录音设备那时候刚发明出来。而且他还有的地方没有按照谱子弹,所以感觉不一样。比如进入中间段和中间段结束谱面上都是ppp但是他弹的很重。王羽佳这版其实音乐性挺好的她也没有疯狂炫技。比某朗强多了😂 BTW,老师我好喜欢你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