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有改進就給讚,我們一步一步來總會變得更好 ! 同時也感謝記者能整理和報導這種有重要意義的新聞 !
看留言區就知道為什麼台灣道安不會進步,不去了解新概念,一直用過時的設計管理現代的交通,再把過時的想法加注在改革上,不斷的反對新概念阻止台灣進步
同意 天母真的是跨出很大一步了 畫點正常的東西絕對比放任大亂鬥好太多了
天母的那個路口才是往正確的道路設計在走,不過很多地方和民眾素質還跟不上,這就需要加強教育宣導了
金魚腦袋
密密麻麻的衝突
政府帶頭啊,駕照一試定終身,新的法規不用知道不用遵守?
拜託,這種報導多做一點長輩往往接觸不到網路上的交通議題,多做報導可以改變長輩的觀念,讓更多人意識交通工程的重要性
有改善就該誇獎建議把一些禁行標線實體化,如影片中的禁行路肩,應該鋪設實體人行道並設定避車彎或腳踏車道,把禁行的土地利用起來,也能避免不適任駕駛違規。還有改善交通關鍵是車輛數,不能阻止政府濫發駕照,就只能提高上路的難度。如車道縮窄、巷弄間劃設停再開標誌、偏心式左轉車道、開放更多檢舉,讓實際上路時的壓力變大,促使一些技術不好的人自然懼怕開車,達到減少路上行駛的車輛
我覺得一開始可以先劃標線驗證是否與預期的一樣,如果證實沒有問題再來實體化😊😊
我也覺得禁行路肩那裡可以直接推出去做實體化有需求的話還有空間可以做內凹的臨時停車格
那個位子也可以做荷式腳踏車道
如果原有人行道已足夠寬敞,槽化線就不需要特意實體化,槽化線可用於做大車的內輪差空間。
哇塞這個改造師 必須給讚,多少人因此避免喪失生命
辛苦了 讓交通更好的標線承辦!以用路經驗,禁行路肩部分可以改為停車格或實體人行道,形成障礙物強制擋住會較適合!
改人行道可以,不能改停車格,車輛停在路口附近會嚴重阻礙視野
沒辦法 目前這種標線、實體設施的負責單位不同,所以只能以標線先行的方式,看實體設施的負責單位什麼時候願意改變
@@chunhung76 兩端接近路口可以做實體的凸出就不會阻礙視野,中間就可以畫停車格。台灣處處都是那種寬度曖昧的混合車道,兩三台車的寬度卻也畫上紅線,與其讓人分割車道亂鑽或是違停,還不如把車道收窄,讓多出來的空間做停車格和人行道才是。
正確的標線劃法,在台灣倒成了非典型標線😂😂
就一步一步來吧,那禁行路間,應該要做實體人行道+避車彎
實體人行道的建設不歸交通局管所以只能畫標線型的
當年准許這個轉運站的規劃設計的所謂都市審議專家,才是大混蛋大笨蛋
如果可以 規劃成停車空間或是公車停靠站都很可以
該路口還在實驗階段,先收集實驗數據,後續修改為實體時比較不需再次修正,經費也會比較節省,如一次做成實體,如發現問題要再修改費用會非常可觀。該路口目前看來未來可改成避車彎形式的臨停車格,剩餘位置利用人行道填滿
就是要讓那路間的空間空著, 讓右轉車可以快速通過, 你又要在那邊亂做什麼??? 認真看影片好不好, 認真了解為什麼要有那個路肩
值得鼓勵,還要記得要教育民眾如何正確使用標線
畫線沒有統一的規範,就不會有固定邏輯,沒有固定邏輯開到哪就要思考到哪,開車要思考就分散注意力觀察路況,意外事故就只是機率問題而已
每個縣市都有自己的玩法。😂
一個縣市一個玩法,真的悲劇
@@miaoliwu9698 同一個縣市還有N種車道寬度、款式、偏移🤷
還記得我第一次在台中開車明明是開在中線車道,過一個紅綠燈我突然變左轉車道超傻眼
我也覺得奇怪🤔️
首先對願意跨出改變的第一步給個讚,但本人是專職外送經常經過這條路,禁行路肩的空間完全可以改成人行道,才不會讓機車為了閃槽化線而變換車道反而造成危險 。不做人行道你就得把整條路肩都畫滿線,標示清楚。
很棒的報導,需要多一點這樣子的新聞,辛苦了
可以請他加入交通部嗎 那邊都一堆外行欠改善
很棒的報導 肯定台視新聞
取消禁行機車就能完善了,車速分流.別再用老套的車種分流
道安99不死 部分道路無解
還有一個問題是機車同一車道並行或是超車的問題汽機車數量過多 這個問題真的難解...
又要開放時速更低的微型電動機車上路... 可以預見到時候外側車道擠成什麼樣了
同意,外側車道還給真正的慢車與右轉車
也要有腳踏車道
如果要禁行路肩就畫滿槽化線,你在地上寫個禁行路肩,等到駕駛看完時都騎過了。
沒錯👍
說得好,一堆沒駕照的根本不知道路肩線長什麼樣,一堆雞腿換駕照的還會說分不清車道線根路肩線寬度還有一群認為要畫滿槽化線才知道是路肩的,我也不好說是什麼人,畢竟有1+15+2個人認同
還有那白線分啥10cm、15cm的,每位用路人在路上要注意的已經一堆了還要特別去判斷白線到底多寬
@@alwang121212 真的,甚至有些人連槽化線不能行駛也不知道,這已經超越道路設計的問題,是從一開始就不該發駕照給他們
看到他像倉庫一樣的工作環境,以及全台北一半路口標線設計是他一個人負責,就知道台北這個首都有多不重視標線工程了
可是我們的交通部怎麼降低事故的測速照相 科技執法 禁行機車
還有強制待轉
@@廖益祥-d5k 哭了
但測速照相、科技執法、進行機車都是地方政府設置的,乾交通部屁事啊 XDXD
@@chengjames1594 交通部主管機關 應該統一規劃實施 現在是球踢給地方 地方又說是中央 前幾天立委才質詢 設置不只沒有降低事故 反而增加 速度高高低低 開罰地點應該規劃改善 不是拼命開罰 一連串錯誤政策
@@mizuno2007 這你就又跟過去搞錯的人一樣了,市區平面道路設計(包含速限)是內政部處理設計規範+地方政府新工相關單位蓋+交通局設計劃設標線+養工相關單位養護,取締規劃則是地方政府處理的。交通部設計規劃的,主要是高架道路、山區道路。也就是說過去5年以上,一堆人整天靠邀交通部市區道路規劃,都是靠夭錯單位
標線改善了,若有駕照的人還是對此表示擔憂…那麼下一步就是:改善交通工具駕照的題庫、合格門檻再要是有人對此表示擔憂,那麼再下一步就是在十二年國教中加強交通觀念
通常各縣市交通局能管的就只有標線,人行道安全島之類的是歸工務局管,有些改善並不是交通局不做,而是工務局太懶
單位不合作或是不整合 沒有上級介入調和 制度不改變 這樣問題永遠不會解決 還有就是台灣只存在政客 所以...
我家附近的路口先是在安全島挖了一個缺口要做庇護島,最後所有標線改造完,再將缺口用棒棒糖補起來(缺口離路口太遠),可見交通局、工務局之間的溝通是有問題的
@@yangho6213 可能根本沒有溝通😂
拜託部長下台,讓這位改造師上任
有改造是很好的,但如何讓每位駕駛都知道都懂去遵守也很重要,在媒體宣導的點線面要充足。
用路人素養問題依然是最大問題,太多人不按照標線指示行駛
正確的標線雖然不能改善真正低素質的人,但可以改善多數人
有改善與進步確實很值得,但另外一提覺得民權西路與承德路口的人行水泥庇護島對於機車騎士待轉真的是非常之友善的設計
建立規範,停止因地制宜的亂象啦
認同
高雄有好的標線改造,台南也有,當然台北也有,然後每個地方的標線都不一樣。我認為偏心左轉道,車道對齊,槽化線引導這些觀念國際上早就行之多年,可是我們還是沒辦法做到全國統一,去到不同縣市就得適應不同的標線,台北過了一個河到了新北就需要適應智障藍藍路。這就是為什麼標線需要中央出來訂規矩。報導只報導好的路口,事實上全台灣每天都在製造智障路口,智障路口的成長速度遠大於文明路口。中央訂下規矩地方就照做就對了,交通標誌本來就該全國統一。
環島完後你說的 特別有感
待轉區黏在斑馬線旁,待轉會跟行人有衝突點,連這都沒辦法改善,還要改啥交通
我這裡還改變成機車要停紅燈要改車道停左側第2車道,本來都是停外側第一車道的 ,符合機車靠邊騎的做法,忽然改成機車停紅燈停第二車道,我都騎的不習慣😂😂😂
👍喔那交通管制工程有的道路沒有單純紅燈的右轉燈那標線請不要只有右轉標線好嗎多加畫上直行線謝謝
加油下個路口要用怎樣的另外一個方式去劃設呢?台灣一直都沒有整個區去做交通改善的計畫只有這個路口或是下個路口的事
改善交通問題台北市:聘請專家研擬規劃改善新北市:設立區間測速
很棒,未來也可以找找貓頭鷹之類的網紅會有更好的交流跟結果以天母的標線貓頭鷹是覺得很棒的再補上一點點防撞保護先有好的標線再補上科技執法才是正確的,而不是反過來
可以讓他當交通部長嗎 他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設計可以降低危險和事故發生率 希望內政部的人本交通手冊可以變成台灣道路設計規範 別在因地制宜 別在擁護道安99
隨便抓一些用路人去考試,新式標線有幾個看的懂的?要用新式標誌,標線沒問題,但要透過各種管道宣導讓大家知道,那怕"每年筆試一次",沒考過,駕照吊銷,等那一次筆試過了,才能拿回駕照,這樣我都贊成,而不是使用新式標誌,標線後,99%的人沒看過,或看不懂。
每年筆試不就代表每次考試都沒意義? 英檢過了都有三年有效期限,一個每天都要用的知識居然要每年考,乾脆不用考了吧。
@@NSCYCU 都說是"新標線",你沒看到媒體報導,沒看到宣傳,你就能一眼看出這"新標線"的作用是什麼?你拿英檢作比喻,若有"新創英文單詞",因為你考過英檢,所以遇到"新創英文單詞",一看就懂? 不用學就會?至於我說的每年考一次筆試,指的就是要買最新的交通規則參考書來看,裡面才有說明"最新的標誌,標線"的作用是什麼。
@ 人如其名,每年都在改,不是擾民? 台灣是有多少新標線可以加,當馬路比大陸還多就是了?
難得有公務員願意花心思去改善跟改變的,值得鼓勵。
請問哪裡有這些新標線、科技執法的相關詳細說明書?
我想比較想改的是一些行人比較多的路口 行人就單獨一個燈號很常遇到右轉等行人 然後剩下幾秒可以轉彎 而後面的車就塞住 造成直行車受影響 右轉車也是行人單獨一個燈號 可以試試看可不可以解決塞很久問題 行人也比較安全
可以改 我也算看好 但標線的漆料改成日本那種可不可以? 台北橋那個藍色一整塊,雨天是想摔死人嗎?
交通實體工程最值得推崇
越來越多先進專業的安全工程執行者進入公部門體制內,超讚的~但最終還是亟須一本由中央政府訂定的、指示清楚、觀念先進的道安工程手冊,才能讓公部門的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執行正確的道路工程,否則台灣還是會出現很多過時的道路工程!雖然目前有很多交通倡議團體,但是擁有道安設計知識,而且能進入體制內的工程人員依舊是少數。台灣錯誤的道路設計有那麼多,現階段有一點一點在變好,但量能遠遠不足。期待安全道路工程在台灣如空氣般稀鬆平常的那天~
加油加油!
蠻有趣的點子而且成本也不高,可以繼續觀察改善程度。不過這大概只能在台北實施,其他城市的人可沒這麼會遵守交通規則😂😂
期待台灣交通環境愈來愈好
歐美日很多可以4線道的都做成2線道,甚至單線道, 因為一定要有人行道, 台灣人都很羨慕, 但如果在你家前面的道路這樣改,你會同意嗎?? 對了, 很多台灣人沒有腳...
門前有人行道,車就不能停家裡了,開進開出家門的瞬間就違規,外面停車場也不夠這就是為什麼 當初台北化綠色人行道還要里長去喬,要畫在巷弄的哪一側,被畫到的那一側就不能停車跟停車入庫
@@frogchu6757 那代表你不知道歐美的人行道是有出入口限制的
為停車或起駛跨越人行道沒違規,@@frogchu6757
@@frogchu6757 不然你以為真正好的都市規劃是臺灣的模樣嗎😂
台灣人不走路是因為大眾交通和人行道不足啊,完善大眾交通和行人安全就會有大部分人選擇走路了,不要倒果為因
人行道外推,可避免車輛誤闖。可能成本考量,或是其他部門業務?
我比較好奇 人車分流燈號 什麼時候要普及化????
整路口行專有等待週期過長問題,人車無衝突號誌的基礎則是路中庇護區、轉向專用車道與分段行穿,國內亦無相關號誌設計規範,我得說路還很長.....
最近我家附近也重劃斑馬線綠色地標,我覺得很好,路面也寬敞許多,只是如果多個臨時告示牌說明這次重劃的用意,我覺得會更好,宣導很重要,不是每個人都會看電視看YT,這種民生交通相關的議題,電視才需要一直播一直播,宣導再宣導,而不是一直用新聞造謠洗腦。
好奇為什麼沒有教學道路設計的相關科系 未來有沒有可能新設相關科系
這種人才其實不需要很多,我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現有的道路規劃者,很多都不願意去學習別人的好處,只會用自己刻板的想法去做規劃。
有改有進步,期待道路越來越順暢
這車禍撇除違規左轉的部分 還有兩個關鍵 1 分隔島種一堆樹 遮住視線 就算有心要預防這種不長眼的也無法 看看人家日本道路上跟不不會這樣種樹2 你轉彎車 就算是綠圓燈 本來就有義務確保完全沒車才可以轉
士林承德路也是他畫的嗎?
阿所以什麼時候全台都用????
感謝因地亂搞 還要等數千里長慢慢搞 然後數萬民代、政客、警局局長沒有亂搞才能全台都改
汐止往南港的機車道這樣改有比較安全嗎?
台灣道路的外側本身就是很大的問題 不管是畫設寬大路肩或是寬大慢車道 都淪為併排違停專區 當警察不嚴格執法時 就會使外側車道失去車道功能 當車道長期失去功能 拿掉這個車道本來就不會影響車流 反而更順暢 因為路本來就夠寬 再者平面道路不需要路肩 機車也不應該行駛慢車道 真正的慢車道應為自行車專用道 所以最終要改善路口事故 關鍵之一還是得恢復機車正常路權 把原本意義不明的外側車道拿來做更正常的規劃
用路人的素養源自於教育,政府要透過各種管道去教育用路人新的觀念,這樣大家才有所適從
0:27 進行路肩直接一台機車騎進來...不如直接人行道做滿
原來有人看到🤣不如放滿爆胎釘好了
真的,不做實體區隔,只會有一堆偷機取巧的駕駛人抄捷徑
所以台北的偏心左轉什麼時候要做?
敲碗!還有拜託不要做台中那種扭扭路
槽化線如果不想被行駛,那就應該用凸起(震動)型標線來畫槽化線,而不是用一般道路分隔線那種平面標線來畫
廢除禁行機車才能更好的規劃車道,車道不是多才能紓解交通,比如直行車與左轉車還共用也會造成塞車,外線車道如果有待轉機車也會造成塞車。
個人大貨車駕照在臺灣拿的,聯結車駕照在澳洲拿的,人車號誌要分開、廣設機車專用道,這兩項一定要做
請把市區所有中間綠化帶讓出端頭,專門做出左轉專用道,不然那一種又能直行又能左轉的内測車道,有夠塞車也有夠危險。
想法很好,但知識需要普及化,讓更多人了解,不然依舊是踩線通過無視它
現在開車真忙。要注意前面又要看上面路標又要看地面標示。看的懂還好,看不懂違規錢包又要縮水了。
依賴民眾素養?你以為日本人天生守規矩嗎?那都是罰出來的馬路上時不時就有交警騎著重機抓違規
台灣因為交通道路先天設計問題,很多人騎車開車真的是危機重重。
不得不說,限制往上加在用路上真的有必要,只是加了人車都要遵守,才會有期望的效果。
改了幾條線?行人專用號誌就是不想用。
所以內側車道可以開放機車通行嗎?
每個縣巿自己玩自己的規則,何時才能全面統一?
除了標線改進外,駕駛人不管是機車或汽車,都要先加強駕駛觀念跟守法觀念,但實際上就是很多的駕駛人違規根本像喝水一樣,有時候在路上,同一台車可以違規至少10項,或者乾脆就無照駕駛.所以要多管齊下,不然交通還是會亂七八糟
既然道路縮減了 那麼那個路肩應該要有其他用途吧比如把實體人行道更擴大 而不是丟一個空間放在那邊…台灣太多沒用處的路肩
這個路肩是為了優化從承德路往北右轉長安的一堆國道客運而設計的,因為大車需要比較大的轉彎半徑,讓他們在右轉的時候有路肩可以壓。但如果照現在路肩的形狀直接做成人行道,大車勢必還是轉不過去,所以要做人行道的話還是得讓轉角半徑再擴大然後變圓弧一點才行
1. 提升考照難度,汰除超高齡(75歲以上)及危險駕駛2. 全台縣市標誌、標線、明確、統一,依國際主流規範訂定法律3. 整合交通部和營建署,人行道實體化,廢除地方交通局4. 宣揚不歧視不對立,越弱勢者須受更大保護,優先權:行人>機車>汽車>貨車,所受責任反之5. 禁止媒體模糊焦點,例如:汽車違規撞上行人,應把報導主軸放在"汽車違規",而非放大"行人傷勢"
先把全部道路科技執法+區間測速,保證事故再降低
明天來交通部報到 去新北市當市長也可以 都適任
路肩可以考慮改成黃線嗎?
沒人看過那麼寬的路肩,只是在路口寫上「禁行路肩」,用路人難以及時判斷並正確遵行。
0:29 那摩托車很好的演示了台灣交通應有的樣子
一直不懂市區道路為什麼要有路肩?
在這個地方設定臨停區或是停車格也可以用畫線的車了增加科技執法外沒有人會遵守(會遵守的人很少
新生和平路口斑馬線退縮很難嗎
要有統一交通母法管理規範,立法院2023年12月才通過道路安全基本法。台灣要先學會如何簡短斑馬線要行走的距離,讓行人能簡短在馬路上行走的時間,目前多半斑馬線畫在車道轉彎處很危險是成轉彎車道和行人的視線死角,要把斑馬線退縮到非道路轉角處,還能簡短斑馬線行走距離。要立法院要立法在非直線道路上或轉彎處禁止畫斑馬線。
危險駕駛淘汰機制不落實,你規則標線訂再好都只是給會遵守的人參考的
或是用政府最愛的"開罰"解決
最近道路真的多了很多線,建議有改剁的地方能多作宣導。
請問斑馬線上畫那個直線是什麼意思
這個路肩應該可以做成避車彎,成為汽機車的臨時停車格。
線劃錯了,不小心走在禁行道,應劃外實内虚線,讓誤行車修正路線。
要有統一交通母法管理規範,立法院2023年12月才通過道路安全基本法。台灣要先學會如何簡短斑馬線要行走的距離,讓行人能簡短在馬路上行走的時間,目前多半斑馬線畫在車道轉彎處很危險是成轉彎車道和行人的視線死角,要把斑馬線退縮到非道路轉角處,還能簡短斑馬線行走距離。要立法院要立法在非直線道路上或轉彎處禁止畫斑馬線。所有要銜接斑馬線的人行道都要重新再施工導盲線。尤其十字路口道路彎處要讓行人走在人行道地磚上更安全。增加道路中間的水泥障礙只會提高機車事故碰撞後的重傷率和死亡率。
沒特定科系,自學而成少數人才。所以顯示之前都亂畫不改進,官員開會只是sop吃早餐聽報告不討論,各地方工程確沒統一規範和依據和法源,畫了又塗消。原本事故根源一半就道路工程與標線設計一直不改,只推給用路人應注意末注意,重大事故裝燈號、科技執法。源頭工程教育考照確沒改善,不良駕駛還在趴趴走。目前各縣市一堆2線以上大路分隔島,路口10公尺的灌木要不要拿掉呀,路口視線那麼差,看不到行人看不到對向是如何
國外行之有年的設計,台灣現在才開始跟進...
我是覺得啦 他們設計完道路實施後 是否要在上下班時間親自駕駛看看 太多紙上談兵了根本不了解現況😅
反觀新北一律區間測速
外側 不是車道 是路肩 本來就不是給行駛車輛使用的 還要特別標示出來 看看台灣的交通觀念到底是多落後
標線畫好了,用路人會照標線開很棒,不照標線開的警察到底有沒有心要去管? 考照都知道不能壓線,考完到馬路上一大堆沒事就壓線的
其實真的會很在意交通部只是口頭上重視這些車禍所造成的死亡,但沒看到的點是生育率一直下降的同時死亡率卻開始變高,這真的不是一個好現象
不太懂為甚麼路肩那麼寬,希望之後可以把它變成實體人行道或是腳踏車專用道
桃園跟台北都有在進步!!
叫那個發明禁行機車+兩段式左轉的學著點
槽化線 感覺改成停車格還比較好
結局總不讓我失望 會違規的就是會違規 就算是不懂好了是不是要全民重新補考? 道路法規持續完善,但是駕照始終不變?而且這個地方如果塞車 違規的就不只少數人了總歸來講 設計是一個問題 人品是一個問題設計再好 只要一個人帶頭違規 每個都持續漸進的違規了現今的人民素養低落,需要把罰則提高且容易檢舉成功道路不完善那是一回事,怎麼會把違規當成理所當然?那些機車不知道你只要貪圖自己方便突然不打方向燈變換車道,汽車完全不敢前進嗎?路上太多道路需要改善了,人民也是 加油 #惡有惡報 #人性本惡
8:11 考照制度也一定要改革 不然不該坐在駕駛座的、不會開車的 都在路上開 ,不然就算台灣道路工程終於改革完了也會天天發生車禍
考照確實要改革,不過發出去太多來不及了,而且像韓國人開車也跟台灣一樣野蠻,他們政府對道路工程改善就知道了,例如經過學區要減速,直接車道限縮外加做大減速坡,高速過去車子直接跳起來,或是尻破引擎底部漏油
台北市一堆內側車道的使用率低也不開放機車通行,結果外側公車卡機車,內側卻沒車
有改進就給讚,我們一步一步來總會變得更好 ! 同時也感謝記者能整理和報導這種有重要意義的新聞 !
看留言區就知道為什麼台灣道安不會進步,不去了解新概念,一直用過時的設計管理現代的交通,再把過時的想法加注在改革上,不斷的反對新概念阻止台灣進步
同意 天母真的是跨出很大一步了 畫點正常的東西絕對比放任大亂鬥好太多了
天母的那個路口才是往正確的道路設計在走,不過很多地方和民眾素質還跟不上,這就需要加強教育宣導了
金魚腦袋
密密麻麻的衝突
政府帶頭啊,駕照一試定終身,新的法規不用知道不用遵守?
拜託,這種報導多做一點
長輩往往接觸不到網路上的交通議題,多做報導可以改變長輩的觀念,讓更多人意識交通工程的重要性
有改善就該誇獎
建議把一些禁行標線實體化,如影片中的禁行路肩,應該鋪設實體人行道並設定避車彎或腳踏車道,把禁行的土地利用起來,也能避免不適任駕駛違規。
還有改善交通關鍵是車輛數,不能阻止政府濫發駕照,就只能提高上路的難度。如車道縮窄、巷弄間劃設停再開標誌、偏心式左轉車道、開放更多檢舉,讓實際上路時的壓力變大,促使一些技術不好的人自然懼怕開車,達到減少路上行駛的車輛
我覺得一開始可以先劃標線驗證是否與預期的一樣,如果證實沒有問題再來實體化😊😊
我也覺得禁行路肩那裡可以直接推出去做實體化
有需求的話還有空間可以做內凹的臨時停車格
那個位子也可以做荷式腳踏車道
如果原有人行道已足夠寬敞,槽化線就不需要特意實體化,槽化線可用於做大車的內輪差空間。
哇塞這個改造師 必須給讚,多少人因此避免喪失生命
辛苦了 讓交通更好的標線承辦!
以用路經驗,禁行路肩部分可以改為停車格或實體人行道,形成障礙物強制擋住會較適合!
改人行道可以,不能改停車格,車輛停在路口附近會嚴重阻礙視野
沒辦法 目前這種標線、實體設施的負責單位不同,所以只能以標線先行的方式,看實體設施的負責單位什麼時候願意改變
@@chunhung76 兩端接近路口可以做實體的凸出就不會阻礙視野,中間就可以畫停車格。台灣處處都是那種寬度曖昧的混合車道,兩三台車的寬度卻也畫上紅線,與其讓人分割車道亂鑽或是違停,還不如把車道收窄,讓多出來的空間做停車格和人行道才是。
正確的標線劃法,在台灣倒成了非典型標線😂😂
就一步一步來吧,那禁行路間,應該要做實體人行道+避車彎
實體人行道的建設不歸交通局管
所以只能畫標線型的
當年准許這個轉運站的規劃設計的所謂都市審議專家,才是大混蛋大笨蛋
如果可以 規劃成停車空間或是公車停靠站都很可以
該路口還在實驗階段,先收集實驗數據,後續修改為實體時比較不需再次修正,
經費也會比較節省,如一次做成實體,如發現問題要再修改費用會非常可觀。
該路口目前看來未來可改成避車彎形式的臨停車格,剩餘位置利用人行道填滿
就是要讓那路間的空間空著, 讓右轉車可以快速通過, 你又要在那邊亂做什麼??? 認真看影片好不好, 認真了解為什麼要有那個路肩
值得鼓勵,還要記得要教育民眾如何正確使用標線
畫線沒有統一的規範,就不會有固定邏輯,沒有固定邏輯開到哪就要思考到哪,開車要思考就分散注意力觀察路況,意外事故就只是機率問題而已
每個縣市都有自己的玩法。😂
一個縣市一個玩法,真的悲劇
@@miaoliwu9698 同一個縣市還有N種車道寬度、款式、偏移🤷
還記得我第一次在台中開車
明明是開在中線車道,過一個紅綠燈我突然變左轉車道
超傻眼
我也覺得奇怪🤔️
首先對願意跨出改變的第一步給個讚,但本人是專職外送經常經過這條路,禁行路肩的空間完全可以改成人行道,才不會讓機車為了閃槽化線而變換車道反而造成危險 。不做人行道你就得把整條路肩都畫滿線,標示清楚。
很棒的報導,需要多一點這樣子的新聞,辛苦了
可以請他加入交通部嗎 那邊都一堆外行欠改善
很棒的報導 肯定台視新聞
取消禁行機車就能完善了,車速分流.
別再用老套的車種分流
道安99不死 部分道路無解
還有一個問題是機車同一車道並行或是超車的問題
汽機車數量過多 這個問題真的難解...
又要開放時速更低的微型電動機車上路... 可以預見到時候外側車道擠成什麼樣了
同意,外側車道還給真正的慢車與右轉車
也要有腳踏車道
如果要禁行路肩就畫滿槽化線,你在地上寫個禁行路肩,等到駕駛看完時都騎過了。
沒錯👍
當年准許這個轉運站的規劃設計的所謂都市審議專家,才是大混蛋大笨蛋
說得好,一堆沒駕照的根本不知道路肩線長什麼樣,一堆雞腿換駕照的還會說分不清車道線根路肩線寬度
還有一群認為要畫滿槽化線才知道是路肩的,我也不好說是什麼人,畢竟有1+15+2個人認同
還有那白線分啥10cm、15cm的,每位用路人在路上要注意的已經一堆了還要特別去判斷白線到底多寬
@@alwang121212 真的,甚至有些人連槽化線不能行駛也不知道,這已經超越道路設計的問題,是從一開始就不該發駕照給他們
看到他像倉庫一樣的工作環境,以及全台北一半路口標線設計是他一個人負責,就知道台北這個首都有多不重視標線工程了
可是我們的交通部怎麼降低事故的
測速照相 科技執法 禁行機車
還有強制待轉
@@廖益祥-d5k 哭了
但測速照相、科技執法、進行機車都是地方政府設置的,乾交通部屁事啊 XDXD
@@chengjames1594 交通部主管機關 應該統一規劃實施 現在是球踢給地方 地方又說是中央 前幾天立委才質詢 設置不只沒有降低事故 反而增加 速度高高低低 開罰地點應該規劃改善 不是拼命開罰 一連串錯誤政策
@@mizuno2007 這你就又跟過去搞錯的人一樣了,市區平面道路設計(包含速限)是內政部處理設計規範+地方政府新工相關單位蓋+交通局設計劃設標線+養工相關單位養護,取締規劃則是地方政府處理的。交通部設計規劃的,主要是高架道路、山區道路。
也就是說過去5年以上,一堆人整天靠邀交通部市區道路規劃,都是靠夭錯單位
標線改善了,若有駕照的人還是對此表示擔憂…
那麼下一步就是:改善交通工具駕照的題庫、合格門檻
再要是有人對此表示擔憂,那麼再下一步就是在十二年國教中加強交通觀念
通常各縣市交通局能管的就只有標線,人行道安全島之類的是歸工務局管,有些改善並不是交通局不做,而是工務局太懶
單位不合作或是不整合 沒有上級介入調和 制度不改變 這樣問題永遠不會解決 還有就是台灣只存在政客 所以...
我家附近的路口先是在安全島挖了一個缺口要做庇護島,最後所有標線改造完,再將缺口用棒棒糖補起來(缺口離路口太遠),可見交通局、工務局之間的溝通是有問題的
@@yangho6213 可能根本沒有溝通😂
拜託部長下台,讓這位改造師上任
有改造是很好的,但如何讓每位駕駛都知道都懂去遵守也很重要,在媒體宣導的點線面要充足。
用路人素養問題依然是最大問題,太多人不按照標線指示行駛
正確的標線雖然不能改善真正低素質的人,但可以改善多數人
有改善與進步確實很值得,但另外一提覺得民權西路與承德路口的人行水泥庇護島對於機車騎士待轉真的是非常之友善的設計
建立規範,停止因地制宜的亂象啦
認同
高雄有好的標線改造,台南也有,當然台北也有,然後每個地方的標線都不一樣。我認為偏心左轉道,車道對齊,槽化線引導這些觀念國際上早就行之多年,可是我們還是沒辦法做到全國統一,去到不同縣市就得適應不同的標線,台北過了一個河到了新北就需要適應智障藍藍路。
這就是為什麼標線需要中央出來訂規矩。報導只報導好的路口,事實上全台灣每天都在製造智障路口,智障路口的成長速度遠大於文明路口。中央訂下規矩地方就照做就對了,交通標誌本來就該全國統一。
環島完後你說的 特別有感
待轉區黏在斑馬線旁,待轉會跟行人有衝突點,連這都沒辦法改善,還要改啥交通
我這裡還改變成機車要停紅燈要改車道停左側第2車道,本來都是停外側第一車道的 ,符合機車靠邊騎的做法,忽然改成機車停紅燈停第二車道,我都騎的不習慣😂😂😂
👍喔那交通管制工程有的道路沒有單純紅燈的右轉燈那標線請不要只有右轉標線好嗎多加畫上直行線謝謝
加油
下個路口要用怎樣的另外一個方式去劃設呢?
台灣一直都沒有整個區去做交通改善的計畫
只有這個路口
或是下個路口的事
改善交通問題
台北市:聘請專家研擬規劃改善
新北市:設立區間測速
很棒,未來也可以找找貓頭鷹之類的網紅會有更好的交流跟結果
以天母的標線貓頭鷹是覺得很棒的再補上一點點防撞保護
先有好的標線再補上科技執法才是正確的,而不是反過來
可以讓他當交通部長嗎 他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設計可以降低危險和事故發生率 希望內政部的人本交通手冊可以變成台灣道路設計規範 別在因地制宜 別在擁護道安99
隨便抓一些用路人去考試,新式標線有幾個看的懂的?
要用新式標誌,標線沒問題,但要透過各種管道宣導讓大家知道,
那怕"每年筆試一次",沒考過,駕照吊銷,等那一次筆試過了,才能拿回駕照,
這樣我都贊成,而不是使用新式標誌,標線後,99%的人沒看過,或看不懂。
認同
每年筆試不就代表每次考試都沒意義? 英檢過了都有三年有效期限,一個每天都要用的知識居然要每年考,乾脆不用考了吧。
@@NSCYCU 都說是"新標線",你沒看到媒體報導,沒看到宣傳,你就能一眼看出這"新標線"的作用是什麼?
你拿英檢作比喻,若有"新創英文單詞",因為你考過英檢,所以遇到"新創英文單詞",一看就懂? 不用學就會?
至於我說的每年考一次筆試,指的就是要買最新的交通規則參考書來看,裡面才有說明"最新的標誌,標線"的作用是什麼。
@ 人如其名,每年都在改,不是擾民? 台灣是有多少新標線可以加,當馬路比大陸還多就是了?
難得有公務員願意花心思去改善跟改變的,值得鼓勵。
請問哪裡有這些新標線、科技執法的相關詳細說明書?
我想比較想改的是一些行人比較多的路口 行人就單獨一個燈號
很常遇到右轉等行人 然後剩下幾秒可以轉彎 而後面的車就塞住 造成直行車受影響 右轉車也是
行人單獨一個燈號 可以試試看可不可以解決塞很久問題 行人也比較安全
可以改 我也算看好 但標線的漆料改成日本那種可不可以? 台北橋那個藍色一整塊,雨天是想摔死人嗎?
交通
實體工程最值得推崇
越來越多先進專業的安全工程執行者進入公部門體制內,超讚的~
但最終還是亟須一本由中央政府訂定的、指示清楚、觀念先進的道安工程手冊,才能讓公部門的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執行正確的道路工程,否則台灣還是會出現很多過時的道路工程!
雖然目前有很多交通倡議團體,但是擁有道安設計知識,而且能進入體制內的工程人員依舊是少數。台灣錯誤的道路設計有那麼多,現階段有一點一點在變好,但量能遠遠不足。
期待安全道路工程在台灣如空氣般稀鬆平常的那天~
加油加油!
蠻有趣的點子而且成本也不高,可以繼續觀察改善程度。
不過這大概只能在台北實施,其他城市的人可沒這麼會遵守交通規則😂😂
期待台灣交通環境愈來愈好
歐美日很多可以4線道的都做成2線道,甚至單線道, 因為一定要有人行道, 台灣人都很羨慕, 但如果在你家前面的道路這樣改,你會同意嗎?? 對了, 很多台灣人沒有腳...
門前有人行道,車就不能停家裡了,開進開出家門的瞬間就違規,外面停車場也不夠
這就是為什麼 當初台北化綠色人行道還要里長去喬,要畫在巷弄的哪一側,被畫到的那一側就不能停車跟停車入庫
@@frogchu6757 那代表你不知道歐美的人行道是有出入口限制的
為停車或起駛跨越人行道沒違規,@@frogchu6757
@@frogchu6757 不然你以為真正好的都市規劃是臺灣的模樣嗎😂
台灣人不走路是因為大眾交通和人行道不足啊,完善大眾交通和行人安全就會有大部分人選擇走路了,不要倒果為因
人行道外推,可避免車輛誤闖。可能成本考量,或是其他部門業務?
我比較好奇 人車分流燈號 什麼時候要普及化????
整路口行專有等待週期過長問題,人車無衝突號誌的基礎則是路中庇護區、轉向專用車道與分段行穿,國內亦無相關號誌設計規範,我得說路還很長.....
最近我家附近也重劃斑馬線綠色地標,我覺得很好,路面也寬敞許多,只是如果多個臨時告示牌說明這次重劃的用意,我覺得會更好,宣導很重要,不是每個人都會看電視看YT,這種民生交通相關的議題,電視才需要一直播一直播,宣導再宣導,而不是一直用新聞造謠洗腦。
好奇為什麼沒有教學道路設計的相關科系 未來有沒有可能新設相關科系
這種人才其實不需要很多,我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現有的道路規劃者,很多都不願意去學習別人的好處,只會用自己刻板的想法去做規劃。
有改有進步,期待道路越來越順暢
這車禍撇除違規左轉的部分 還有兩個關鍵
1 分隔島種一堆樹 遮住視線 就算有心要預防這種不長眼的也無法 看看人家日本道路上跟不不會這樣種樹
2 你轉彎車 就算是綠圓燈 本來就有義務確保完全沒車才可以轉
士林承德路也是他畫的嗎?
阿所以什麼時候全台都用????
感謝因地亂搞 還要等數千里長慢慢搞 然後數萬民代、政客、警局局長沒有亂搞才能全台都改
汐止往南港的機車道這樣改有比較安全嗎?
台灣道路的外側本身就是很大的問題 不管是畫設寬大路肩或是寬大慢車道 都淪為併排違停專區 當警察不嚴格執法時 就會使外側車道失去車道功能
當車道長期失去功能 拿掉這個車道本來就不會影響車流 反而更順暢 因為路本來就夠寬
再者平面道路不需要路肩 機車也不應該行駛慢車道 真正的慢車道應為自行車專用道
所以最終要改善路口事故 關鍵之一還是得恢復機車正常路權 把原本意義不明的外側車道拿來做更正常的規劃
用路人的素養源自於教育,政府要透過各種管道去教育用路人新的觀念,這樣大家才有所適從
0:27 進行路肩直接一台機車騎進來...不如直接人行道做滿
原來有人看到🤣
不如放滿爆胎釘好了
真的,不做實體區隔,只會有一堆偷機取巧的駕駛人抄捷徑
所以台北的偏心左轉什麼時候要做?
敲碗!還有拜託不要做台中那種扭扭路
槽化線如果不想被行駛,那就應該用凸起(震動)型標線來畫槽化線,而不是用一般道路分隔線那種平面標線來畫
廢除禁行機車才能更好的規劃車道,車道不是多才能紓解交通,比如直行車與左轉車還共用也會造成塞車,外線車道如果有待轉機車也會造成塞車。
個人大貨車駕照在臺灣拿的,聯結車駕照在澳洲拿的,人車號誌要分開、廣設機車專用道,這兩項一定要做
請把市區所有中間綠化帶讓出端頭,專門做出左轉專用道,不然那一種又能直行又能左轉的内測車道,有夠塞車也有夠危險。
想法很好,但知識需要普及化,讓更多人了解,不然依舊是踩線通過無視它
現在開車真忙。要注意前面又要看上面路標又要看地面標示。看的懂還好,看不懂違規錢包又要縮水了。
依賴民眾素養?
你以為日本人天生守規矩嗎?
那都是罰出來的
馬路上時不時就有交警騎著重機抓違規
台灣因為交通道路先天設計問題,很多人騎車開車真的是危機重重。
不得不說,限制往上加在用路上真的有必要,只是加了人車都要遵守,才會有期望的效果。
改了幾條線?行人專用號誌就是不想用。
所以內側車道可以開放機車通行嗎?
每個縣巿自己玩自己的規則,何時才能全面統一?
除了標線改進外,駕駛人不管是機車或汽車,都要先加強駕駛觀念跟守法觀念,但實際上就是很多的駕駛人違規根本像喝水一樣,有時候在路上,同一台車可以違規至少10項,或者乾脆就無照駕駛.所以要多管齊下,不然交通還是會亂七八糟
既然道路縮減了
那麼那個路肩應該要有其他用途吧
比如把實體人行道更擴大
而不是丟一個空間放在那邊…
台灣太多沒用處的路肩
這個路肩是為了優化從承德路往北右轉長安的一堆國道客運而設計的,因為大車需要比較大的轉彎半徑,讓他們在右轉的時候有路肩可以壓。但如果照現在路肩的形狀直接做成人行道,大車勢必還是轉不過去,所以要做人行道的話還是得讓轉角半徑再擴大然後變圓弧一點才行
1. 提升考照難度,汰除超高齡(75歲以上)及危險駕駛
2. 全台縣市標誌、標線、明確、統一,依國際主流規範訂定法律
3. 整合交通部和營建署,人行道實體化,廢除地方交通局
4. 宣揚不歧視不對立,越弱勢者須受更大保護,優先權:行人>機車>汽車>貨車,所受責任反之
5. 禁止媒體模糊焦點,例如:汽車違規撞上行人,應把報導主軸放在"汽車違規",而非放大"行人傷勢"
先把全部道路科技執法+區間測速,保證事故再降低
明天來交通部報到 去新北市當市長也可以 都適任
路肩可以考慮改成黃線嗎?
沒人看過那麼寬的路肩,只是在路口寫上「禁行路肩」,用路人難以及時判斷並正確遵行。
0:29 那摩托車很好的演示了台灣交通應有的樣子
一直不懂市區道路為什麼要有路肩?
在這個地方設定臨停區或是停車格也可以
用畫線的車了增加科技執法外沒有人會遵守(會遵守的人很少
新生和平路口斑馬線退縮很難嗎
要有統一交通母法管理規範,立法院2023年12月才通過道路安全基本法。台灣要先學會如何簡短斑馬線要行走的距離,讓行人能簡短在馬路上行走的時間,目前多半斑馬線畫在車道轉彎處很危險是成轉彎車道和行人的視線死角,要把斑馬線退縮到非道路轉角處,還能簡短斑馬線行走距離。要立法院要立法在非直線道路上或轉彎處禁止畫斑馬線。
危險駕駛淘汰機制不落實,你規則標線訂再好都只是給會遵守的人參考的
或是用政府最愛的"開罰"解決
最近道路真的多了很多線,建議有改剁的地方能多作宣導。
請問斑馬線上畫那個直線是什麼意思
這個路肩應該可以做成避車彎,成為汽機車的臨時停車格。
線劃錯了,不小心走在禁行道,應劃外實内虚線,讓誤行車修正路線。
要有統一交通母法管理規範,立法院2023年12月才通過道路安全基本法。台灣要先學會如何簡短斑馬線要行走的距離,讓行人能簡短在馬路上行走的時間,目前多半斑馬線畫在車道轉彎處很危險是成轉彎車道和行人的視線死角,要把斑馬線退縮到非道路轉角處,還能簡短斑馬線行走距離。要立法院要立法在非直線道路上或轉彎處禁止畫斑馬線。所有要銜接斑馬線的人行道都要重新再施工導盲線。尤其十字路口道路彎處要讓行人走在人行道地磚上更安全。增加道路中間的水泥障礙只會提高機車事故碰撞後的重傷率和死亡率。
沒特定科系,自學而成少數人才。所以顯示之前都亂畫不改進,官員開會只是sop吃早餐聽報告不討論,各地方工程確沒統一規範和依據和法源,畫了又塗消。原本事故根源一半就道路工程與標線設計一直不改,只推給用路人應注意末注意,重大事故裝燈號、科技執法。源頭工程教育考照確沒改善,不良駕駛還在趴趴走。目前各縣市一堆2線以上大路分隔島,路口10公尺的灌木要不要拿掉呀,路口視線那麼差,看不到行人看不到對向是如何
國外行之有年的設計,台灣現在才開始跟進...
我是覺得啦 他們設計完道路實施後 是否要在上下班時間親自駕駛看看 太多紙上談兵了根本不了解現況😅
反觀新北一律區間測速
外側 不是車道 是路肩 本來就不是給行駛車輛使用的 還要特別標示出來 看看台灣的交通觀念到底是多落後
標線畫好了,用路人會照標線開很棒,不照標線開的警察到底有沒有心要去管? 考照都知道不能壓線,考完到馬路上一大堆沒事就壓線的
其實真的會很在意交通部只是口頭上重視這些車禍所造成的死亡,但沒看到的點是生育率一直下降的同時死亡率卻開始變高,這真的不是一個好現象
不太懂為甚麼路肩那麼寬,希望之後可以把它變成實體人行道或是腳踏車專用道
桃園跟台北都有在進步!!
叫那個發明禁行機車+兩段式左轉的學著點
槽化線
感覺改成停車格
還比較好
結局總不讓我失望 會違規的就是會違規 就算是不懂好了
是不是要全民重新補考? 道路法規持續完善,但是駕照始終不變?
而且這個地方如果塞車 違規的就不只少數人了
總歸來講 設計是一個問題 人品是一個問題
設計再好 只要一個人帶頭違規 每個都持續漸進的違規了
現今的人民素養低落,需要把罰則提高且容易檢舉成功
道路不完善那是一回事,怎麼會把違規當成理所當然?
那些機車不知道你只要貪圖自己方便突然不打方向燈變換車道,汽車完全不敢前進嗎?
路上太多道路需要改善了,人民也是 加油
#惡有惡報 #人性本惡
8:11 考照制度也一定要改革 不然不該坐在駕駛座的、不會開車的 都在路上開 ,不然就算台灣道路工程終於改革完了也會天天發生車禍
考照確實要改革,不過發出去太多來不及了,而且像韓國人開車也跟台灣一樣野蠻,他們政府對道路工程改善就知道了,例如經過學區要減速,直接車道限縮外加做大減速坡,高速過去車子直接跳起來,或是尻破引擎底部漏油
台北市一堆內側車道的使用率低也不開放機車通行,結果外側公車卡機車,內側卻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