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1孝瑋談軍事之時事軍事EP175: 孝瑋哥講解陸軍為何需要輪型砲車? 公播版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0 апр 2024
  • #RJ#孝瑋#施孝瑋#雲豹#陸軍#金門#馬祖#離島#砲車#105
    請按此重新加入會員: ruclips.net/channel/UCxIn...
    請填寫會員資料表(不強迫): forms.gle/8R8pt4VV1dLeQwBU9
    孝瑋談軍事FB: tinyurl.com/tw8bgqk
    廣告與行銷合作請洽 RJ: ronchowchang@gmail.com
  • НаукаНаука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78

  • @deepblue5601
    @deepblue5601 Месяц назад +8

    我在馬祖服役一年十個月,我是很贊成孝暐的觀點,目前的雲豹真的不是合馬組外島!

    • @kogado091006
      @kogado09100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如果持這種論點的話,那主講人的論點就自相矛盾了
      為了解決車高問題兵整中心不是沒有提出過固定砲塔的構型可是被打槍,陸軍就是要可以迴旋的砲塔
      我認為主講人一開始想定"採購量不會大,只會用外離島"的這個論點就蠻站不住腳的

  • @grandaurore
    @grandaurore Месяц назад +12

    輪炮不會到外離島,更不會到小金。小金蟠龍坑道連M60都進不去,何況是迴轉半徑更大的輪型裝甲車。小金的M41目前還沒看到替換計畫。
    輪車在本島才能發揮高速機動的優勢,外島就那麼點大,輪車跟履車的機動時間差異不大。但是在本島,時速70公里的輪車跟時速40公里的履車,跑150公里就差將近兩小時。
    輪炮未來有兩種部屬方式,一種是取代CM11戰車連,及配屬兩輛給機步連。

    • @HChungYu
      @HChungYu Месяц назад

      過往CM11戰車的配置與M60A3有什麼不一樣嗎?我一直以為是軍團地區分配的問題,簡化後勤。
      10幾年前我服役的時候機步營裡面不一定有戰車編制,現在改聯兵營,依照以前的裝甲旅/機步旅,下轄戰鬥連分成 2機步連1戰車連/2戰車連1機步連的組成。
      個人是覺得機步旅的戰車應該還是要輪甲化,畢竟養不起那麼多M1A2,整體輪甲化才能提升部署的機動性

    • @grandaurore
      @grandaurore Месяц назад

      CM11跟 M60 是以旅為單位配置,並不是以軍團為單位。
      M1量少到就只會配屬在那幾個旅。其他聯兵營會用M60跟輪炮。要看M1配屬也可以看有幾輛M88A2,目前14輛,扣除三軍聯訓/裝校兩輛/湖口聯保廠/兵整/北側,真正能配賦給實兵單位就那麼8輛,扣除一輛預備也就最多7個營。如果赴美輪訓要用一輛M88A2,那台灣最多六個營能配屬M1。
      未來CM11會逐漸改備役封存,養CM11砲塔要花太多人力,但改備役封存跟汰除差不多。CM11要維持作戰能力本來就要花人力維持液壓系統,漏油嚴重一點的要把鏡頭總乘拆下來才能處理漏油。實兵單位每年一次基地打實彈,其實跟備役封存每年打一次實彈檢驗射擊也是就用好那麼一次。在駐地/漢光/跑出門,沒有要打實彈就只處理漏比較嚴重的車,小漏不管他。改備役封存沒那麼多人力維護,每半年啟封維護大概率會漏油。我猜大概就小漏不管他,檢驗射擊打的準就繼續封回去,大漏或打不準就後送聯保廠或兵整。代連沒有戰連那麼多人力好好養每一台車。等到CM11後送量多到癱瘓聯保廠或兵整維修能量,就是CM11汰除的時間。
      個人猜測,輪炮未來會配給陸戰隊,裝騎連,從機步營(裝步營)改編兩步一戰的聯兵營,各機步連配屬兩輛當直射支援火力,這種偏向輕快火力的單位。傳統兩戰一步的聯兵營會配屬M60,當作重點突穿火力中心。

    • @HChungYu
      @HChungYu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grandaurore 大致上看法相同。
      只是我認為海陸實質上已經成為本島單位的重要有生力量,配付的是M109/AAV7,硬是塞了輪戰車進去也不搭嘎,所以我不覺得海陸會輪甲化。
      但是要讓CM11全部退下來,無論算盤怎麼打,M1A2/M60的數量還是不夠,但是把關指/蘭指/花防/外島也拖進來就能打平了,我想這就是孝偉哥的“消息來源”要先露出訊息打預防針做輿論的起因吧....

    • @grandaurore
      @grandaurore Месяц назад

      陸戰隊有兩個M60戰車營。10年前剛從M41換成M60。
      但是雲豹有一個問題:差速器無法鎖定。如果其中一輪懸空,幾乎所有動力都灌注到懸空輪上,整車只能原地空轉。輪炮不知道是否有差速器鎖定。這對陸戰隊跑沙地有點吃虧。

    • @seemt
      @seemt Месяц назад

      跟美軍要m2

  • @user-ri7vi3np4d
    @user-ri7vi3np4d Месяц назад +10

    4月6日自由時報的報導,軍備局將105公厘輪型戰車的雲豹底盤改造,使其車高降低30公分,並修改砲塔設計,終於獲得陸軍規劃建案採購。昨天星期六的報紙又報導,軍備局將一輛已經改造完成D3樣車送去陸軍裝甲單位做性能測試了。

    • @user-qb7ql1jf4m
      @user-qb7ql1jf4m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这车三米多高,尼玛生怕反坦克导弹找不到目标

    • @BR-tf3pj
      @BR-tf3pj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user-qb7ql1jf4m 中共的輪型砲車車高也3米,而雲豹降低之後車高將會是2, 6~7米,你確定你真的要這樣講雲豹很高?

    • @podawu1781
      @podawu1781 Месяц назад

      @@BR-tf3pj
      中共的輪型砲車車高也3米 ??
      ZBL-08 高度2.1m(不含 ZPT-99 30mm機砲砲塔)
      去了解一下雲豹甲車"發展"的歷史吧!! 再去了解一下 Timoney Technology Limited of Ireland, 這家公司後, 再來發表你的"高見"!!
      CM-32 高度2.3m(第一代 不含 TS-96遙控武器站), 同時期 新加坡的AV-81 高度2.1m(第一代 不含 RWS遙控武器站), CM-32 第二代, 外部構型重度參考AV-81+AV-82, 才將高度降至2.1m左右
      PS: 新加坡的RWS遙控武器站高度0.72m, M-41砲塔高度1.2m

    • @BR-tf3pj
      @BR-tf3pj Месяц назад

      @podawu1781 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高度3米,並不是ZBL-08,輪式裝甲車車高本來就很高,並不是台灣的雲豹特別高,日本的16式看起來很矮,但是實際高度卻是2,8米,相比之下,國軍的雲豹在世界上算是正常的吧!美國的史崔克因為使用無人砲塔所以才把車高降到最低

    • @user-qb7ql1jf4m
      @user-qb7ql1jf4m Месяц назад

      @@BR-tf3pj 云豹加上105炮的高度超过3米了吧,我记得将近4米

  • @doraemonxiao7122
    @doraemonxiao7122 Месяц назад +9

    現代戰爭下金馬是很難守住的,本島補給線距離又遠
    以往都是丟汰除裝備去各據點,戰損消耗掉才不可惜,
    M41 M48戰 M45 20 57砲 採固定式防務
    尤其南北竿高低起伏大,路窄,本來要迅捷 要機動性
    結果佈置8輪計程車在各據點,個子高就算了連轉身調頭都困難
    更不用說眼下烏俄血的經驗, 老共乾脆直接從福州廈門丟無人機
    從空中找幾輛8輪計程車撞下去太容易存活率極低
    淺見是倒不如配置德國鼬鼠裝甲車裝載2-3人
    許多現成防務坑道門敲掉或許都開的進去
    步兵連各排配一個鼬鼠火力班, 可掛機槍 機砲 反坦導彈 無後座力砲
    但以陸軍的懶惰尿性不可能有多大改動,吃飽洗洗睏作個夢平安退伍就好

    • @user-zp1ke9es6m
      @user-zp1ke9es6m Месяц назад

      只是你不想

    • @user-zp1ke9es6m
      @user-zp1ke9es6m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如馬英九不想努力吧了

    • @doraemonxiao7122
      @doraemonxiao7122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user-zp1ke9es6m 你八成少年仔, 二極分化法, 不是藍就是綠或是白, 整天戰顏色, 你需要仇恨滋養才能覺得活著有價值對吧

    • @doraemonxiao7122
      @doraemonxiao7122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user-zp1ke9es6m 怎麼不說話了 不是該努力用鍵盤敲幾下高見嗎? 還是只想戰顏色? 我今天內褲是穿黑色的, 這你要不要來戰一下?

    • @user-zp1ke9es6m
      @user-zp1ke9es6m Месяц назад

      @@doraemonxiao7122 因為你不值得~

  • @wbk5wbk
    @wbk5wbk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我覺得履帶更適合小金門,既然是小島那靈活度應該重於速度吧,而且在高低起伏的地形車高更不重要,在平地才會有明顯的高矮區別

  • @Pantc523328
    @Pantc523328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開一集陸軍或各軍種不需要什麼..傻子才選擇..當然全世界最好的武器都要
    當然是幻象升級,F15X,F18I
    ADF,F35全部要
    問題需要這麼多?能養的起?每個軍官都要18般武藝?每個F16或IDF飛官都要1,3,5練格鬥,2,4,6鍊投彈
    當然全部武器都要,但如果經費有限或各種限制..我們排優先順序

  • @taiwanfocus4385
    @taiwanfocus4385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輪型砲車可以裝配機步旅,現在機步旅的履帶戰車根本跟不上雲豹甲車。M60升級,等升級完加M1A2T成軍後CM11就可以除役了。
    另外軍備局也說會砍30公分達車高不超過3公尺的要求。量產型不但不會與現有雲豹相同,也不會與D1、D2樣車一樣。

  • @karlshomekitchen
    @karlshomekitchen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可以合理推想戰事這些道路會被打擊轟炸?那麽彈坑越野的能力很重要。

  • @barrycha2117
    @barrycha2117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重新開發輪型砲車,不是用舊有雲豹頂盤有修過,真正高度只比M1128機動炮車再高一點

  • @jackben1637
    @jackben1637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有個疑問,如果最近自由時報的專訪軍備局處長,
    有說到D1/D2有符合最初3.2M(兵監:裝甲兵)要求,
    那D2傳言接近4M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因為雲豹底盤高窄的緣故造成視線錯覺嗎?
    另外D3已經有新要求要降到3M以下,3.2M-0.3M(30CM)=2.9M,如果真的能成功,
    其實和世界各國的輪砲高度也沒差多少,希望能有更多資料和報導能討論,
    很期待D3的樣子,會比D2更加精進。
    參考來源: 自由時報 /自由追新聞
    ruclips.net/video/KLpi_pPii9s/видео.html

  • @weason22
    @weason22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工研院? 是工啥小朋友

  • @hanskaleido533
    @hanskaleido533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我覺得30機砲打漁船就夠了,坦克交給飛彈吧。
    到時候肯定是無人機滿天飛,機砲還有機會打一下無人機。

  • @johnhong62
    @johnhong62 Месяц назад

    謝謝!

  • @seemt
    @seemt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主砲用(Orbital ATK)Mk44鏈砲 50mm

    • @user-mp5rp2vu5n
      @user-mp5rp2vu5n 25 дней назад

      你怎麼不:主砲用76mm (射速85~100發)!

  • @harrischen6103
    @harrischen6103 Месяц назад

    可否更換較小輪胎以降低輪砲車高度?

  • @kevinhouse60
    @kevinhouse60 Месяц назад +6

    馬祖真的很陡,金門馬祖我都待過,開大車要心臟很大顆,真的開戰共軍還需要攻打金馬嗎?站在台灣看金門民眾很難想像金馬對廈門還有福州的依賴性,金馬民眾有多少人在大陸置產,工作,生活。

    • @doraemonxiao7122
      @doraemonxiao7122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兩岸太近,丟十來萬的無人機飛過來
      換一輛幾千萬輪砲車+車組4-5人
      碩大的8輪砲車在外島存活率會很不好
      我是在北竿,地形劣勢真的不適合8輪車
      開著開著不小心摔下山都有可能

    • @Pantc523328
      @Pantc523328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不管地理或血緣等因素金馬是更靠近大陸..現在就是政客在權力劃分..
      現在遠端投射根本跳過金馬
      簡單的說控制臺海澎湖首重然後就桃園直接上去即可

    • @kogado091006
      @kogado091006 Месяц назад

      沒人會浪費時間去打金馬,真的要在台海開戰會是分秒必爭,越早擊倒本島守軍越好,金馬不值得那個時間價值

  • @0918704
    @0918704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其次, 此案一開始就是機步提出案子, 目的為了填補以軍用吉普搭載106炮車退役後的機動直射火力, 車高從不是機步考量關鍵主體, 再來當初機步與海陸大約初步規畫快300台此款炮車需求, 這則說書卻一直把外島需求當主體以為本末倒置, 若外島需求只有50台說實在搞降低車高必要性還要連帶動到引擎室駕駛空間等配置這種調整要再搞一次研發投資的攤提似乎顯失比重, 外島如m41d車高不到2.8公尺, 105炮車再怎改車高降低也是大約3.2公尺上下
    背後根本考量也就是軍方沒說的理由, 外島等輕戰車也準備要規劃汰換, 但屬意的輕戰車如美軍m10, 每台單價2024年就要價快1400萬美金將近5億台幣, 還不含後勤必要零附件等費用, 1990年代開發的CM11MBT只要300萬美金每台, 就算經過30年通膨到現在, 加成後也只要710萬美金而已, 更不要說比M1A2T單價還貴(均單價也才1100多萬美金), 如此對照下老陸還有國防預算不可能如此投資採購國外輕戰車
    再者, 另一個沒說的現實是後勤能量等, 履帶車維護較輪車繁瑣, 遠的不說, 履帶車每行進最多100公里就要停下來敲打履帶俗稱敲豬鼻, 讓履帶歸位, 輪車沒有這種問題, 且搞歸位又很耗費人力時間多於輪車, 以軍方多次裁軍砍掉一堆後勤支援單位後還能有多少能量維持這些履帶車? 目前只是因尚未進入實質交戰狀態, 後勤萎縮問題看起來並不明顯,
    而輪車大致連民間各地車廠應可協助相當的維養, 履帶車若要民間協助保養, 恐只有施工機具業者才有辦法且少之又少

    • @grandaurore
      @grandaurore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當年M60買美軍汰除品實在太便宜,讓陸軍對戰車的預算概念就那麼4000萬台幣,搞到一億台幣以上的戰車都嫌貴。
      底盤敲履帶是小事,戰駕帶著裝填就能處理,比較大條的是砲塔。砲塔漏油才是榨乾人力的無底洞。
      早年陸軍戰車個連有編保養組,後來各連保養組解編集中到戰車營營部連二級廠保養排。最近搞連兵營把戰車打散到各營,等於是把很稀有的戰車保修人力又打散到各營保養排履車組。以前戰車營年代,履車組就那麼兩個砲保士,加各連出一個砲塔負責人,兩人一起拆鏡頭總成,到外面訂做油管拆換漏油,一台戰車要搞一兩周。 現在拆分戰車營到各聯兵營,各二級廠履車組砲保士就那麼一人,加上受訓/支援/休假,有時候根本就沒人;還要請保修連(以前聯保廠前支隊)下來支援。所以CM11砲塔漏油基本上就沒辦法在駐地修,原則上要後送。早期還能維持CM11 戰車連整個連的戰備車都打的準,現在一半漏油沒辦法處理,只剩底盤能動,可以表演用。所以M60才要改成電動伺服砲塔。如果CM11改成電動伺服砲塔,妥善率會立刻提升。
      至於把輪炮放外島,純粹本輯搞錯重點。

    • @0918704
      @0918704 Месяц назад

      @@grandaurore 感謝, 衍生議題是三軍後勤與支援部隊在精進案幾乎砍到見骨, 截至目前幾乎沒有補回, 臨戰時一定會陷入困境, 則現況注定保養維修繁複的履帶車系想要多養或者維持一定程度編裝幾乎沒有可能, 輪車系比重相對拉高實屬不得不然

    • @0918704
      @0918704 Месяц назад

      @@grandaurore另補充cm-11砲塔就是比60a3上要小, 當初cm-11就是個合作開發產物, 改成電動砲塔應沒有空間, 這也是為何只有二手60a3才搞局部升級, 因還有一些改裝升級空間
      此外, 若記得沒錯, 另一個理由讓機步單位需求輪型砲車開案, 機步單位現行所使用的現有直射火力載具主要就是cm-11, 狀況也愈來不好, 加上後勤能量大不如前, 照說法四百多台的cm-11只剩一半還能發揮功能不是只有表演又不具升級空間下, 以及機步等單位在雲豹甲車服役後發現趕赴地點速度高於這些戰車發揮兵貴神速機動力彰顯等優勢下, 對於輪砲車有所期待以取代這些保養不易的cm-11

    • @grandaurore
      @grandaurore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不是CM11沒升級空間,是M60砲塔穩定系統太落後,目前M60砲塔穩定系統是單軸穩定,CM11是雙軸穩定。M60要升級到雙軸穩定,就乾脆一起把液壓改成電控。改成電控所需要的空間需求比液壓要小,兩種砲塔都夠改。
      這兩型砲塔空間跟升級電控無關,主要是跟人員活動順暢度有差。
      機步旅跟是否使用CM11沒直接關係,有的機步旅用M60,有的用CM11。
      要論輪履兩型機動速度同步,CM11跟M60底盤相通,兩車速度一樣慢。個人猜測,各旅會有兩個聯兵營改成輪炮,留履車還是要顧及重點突穿火力及防護力。

    • @0918704
      @0918704 Месяц назад

      @@grandaurore 感謝更正, 不過沒有說105砲車要完全取代MBT, 只是CM-11看起來短期不在升級表列中, 命運似大致到此
      則另想到若CM-11若確定不再考慮升級, 將用能用下, 一想法何不轉為新編灘岸守備旅直射火力使用? 這些守備旅只有輕裝還有極其有限的人力攜帶的短程反裝甲火箭與拋物線迫砲而已, 連個陽春的機動直射重砲都沒有, 想靠步槍機槍還有迫砲等火力抵禦上岸敵軍水陸戰車甲車?
      不過想到這些CM-11轉用後的維保後勤資源不可能在灘岸守備旅(妥妥輕裝純步兵而已)駐地編成產生(比美軍的步兵旅還有機動偵查排騎兵等編裝還不如)..還是算了

  • @user-hx1eh1ug6p
    @user-hx1eh1ug6p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三突子: 長寬高6.85米/2.95米/2.16米 ! M41 :長寬高 5.82 m/3.2 m /2.71 m
    我看以M60的底盤拿來造3突子還比較好用!
    或是M1128當廢鐵買來拆掉自動裝填機!

  • @jasonlkk77
    @jasonlkk77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105輪砲車最大的好處是自製便宜數量不會受限制,維修保養跟雲豹甲車共通性高,要幾輛就有幾輛

    • @juweikwen4030
      @juweikwen4030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Only 60% local product rate, the engine, chassis, power integration and combat weapon system ( including 105mm cannon) are well controlled by US government by the regulated contract against Taiwan army.

  • @user-yu1iv9vs8u
    @user-yu1iv9vs8u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台灣可借授權捷克的軍車體改裝105砲車或120滑膛砲.還有盡快購155榴彈砲車.比台灣現有的老舊155榴彈砲好太多.可以说砲兵脫胎換骨.

    • @HChungYu
      @HChungYu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補充一下:
      1.你說的砲兵用的105/155mm榴彈砲都是有膛線的線膛砲,戰車砲/迫擊炮才會用滑膛砲。
      2.台灣本身沒有火炮科技,美國也沒有還沒現成已列裝的卡車砲模組,老美也是向以色列、法國、瑞典等國引進系統競標中,所以若是想要卡車砲還是要整組進口

  • @Pantc523328
    @Pantc523328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悍馬或新的偵防車加上各種反戰車飛彈,防空飛彈,40榴彈槍,機槍..無人機,灘頭遙控武器配和我們主場優勢各型山洞地形地貌..快速轉移打了就跑且整座山都是彈藥油料補給處..所以需要一台那麼大那麼高的雲豹砲車?

    • @user-qb7ql1jf4m
      @user-qb7ql1jf4m Месяц назад

      纯粹的技术不行,搞不了小型化

    • @user-sd6yw6py8b
      @user-sd6yw6py8b Месяц назад

      集成化能力不行

    • @user-hm9tk5ix1h
      @user-hm9tk5ix1h Месяц назад

      悍馬、偵防車載重跟抗彈能力如何?另外也要考慮攜行的彈藥數量....

    • @Pantc523328
      @Pantc523328 Месяц назад

      @@user-hm9tk5ix1h 一台雲豹砲車..那麼慢那麼大台機動性那麼差馬上就被打掉..且單一武器根本不足以改變態勢
      我們是主場我們是防衛作戰..那邊是地形要點,那麼可以躲,那邊可以轉移,那邊有油彈補給..我們比敵人有利很多
      自古攻防比都是3-5:1
      簡單的說一台大大的跑海灘被直升機打掉,我們不如單兵快速機動用刺針等各種小口徑藏了打,打了移,移了躲
      金馬不是主戰區也絕對不可能勝但他讓敵人犧牲多少能牽制多久會影響台澎的防衛作戰

  • @hsiangchang8036
    @hsiangchang803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M41D最佳的替代方案就是魔改M113無人砲車,知道的都知道,就是坑道路太小

  • @charliehua5261
    @charliehua5261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怎麼沒有考慮自走砲車這件事,台灣需要自走砲車遠比輪型裝甲車重要

    • @HChungYu
      @HChungYu Месяц назад

      (輪砲車)因為美國沒有現貨,歐洲輸出火炮還是要等國際情勢有所突破....
      (履砲車)之前A6的案子停了,美國可能有其他考量(建議改A7?建議以卡車砲為主?總統授權轉移M198?)

    • @erichuang7214
      @erichuang7214 Месяц назад

      MGS不就是輪砲車嗎?不然義大利也是很好的合作國家,M346都願意授權生產了,輪砲車很難?而且輪砲車的重點是當救火隊,趁解放軍立足未穩的時候揍他,主戰車再跟上,跟自走砲不衝突

    • @HChungYu
      @HChungYu Месяц назад

      @@erichuang7214 MGS這種配附直射火炮的八輪甲車,在軍武圈會稱作“突擊戰車”“輪式/輪型戰車”。
      通常講配附曲射火炮的自行車輛才會說是“砲車”“自走砲”。
      義大利是疫情後政壇的風向才轉向反中,否則義大利不但是唯一加入一帶一路的G7國,整個羅馬、威尼斯、米蘭、弗羅倫斯的精品店都有著中國籍的店員服務中國遊客,義大利親中的路線走了20多年,搞不好比法國人還不靠譜。
      目前還是要觀察義大利是真心脫離中國的經貿影響力,強化在歐盟中的話語權,還是藉著退出一帶一路坐地喊價,換取中共實質、更大的政治/經濟利益。

  • @paiiungchang1182
    @paiiungchang1182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其實是我們車身的比較窄 看起來就高很多 而且比較不穩

  • @user-qe8cj3fh3w
    @user-qe8cj3fh3w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或許外島配備皮卡+無後座力105砲是不錯方式,敘利亞戰場,IS組織,阿富汗塔利班常用..感覺機動性優,反正都是打個幾發就換點再射擊,機動性才是生存性保證...

    • @user-up2pj8ed4q
      @user-up2pj8ed4q Месяц назад

      是的,我也覺得,然後守軍佩槍都換成AK47才對味

    • @user-qb7ql1jf4m
      @user-qb7ql1jf4m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噗,外岛会被放弃,台军高层比谁都清楚,外岛根本守不住也不用守,弄点炮灰象征性守一下就行了

    • @user-hm9tk5ix1h
      @user-hm9tk5ix1h Месяц назад

      皮卡+高射機槍根本就是人肉收割車

  • @kwotc3401
    @kwotc3401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個人是比較好奇為何不用無人砲塔? 無人砲塔應該能減少裝甲的使用 降低重量 也降低重心

    • @Pantc523328
      @Pantc523328 Месяц назад

      遙控戰車..把駕駛艙都不用..

    • @HChungYu
      @HChungYu Месяц назад

      老美覺得裝彈機的可靠度不足,新的輕戰車也是不用裝彈機,畢竟人家是經過實戰洗禮,連星巴克必勝客都能送到前線去,也只能尊重了

    • @Pantc523328
      @Pantc523328 Месяц назад

      @@HChungYu 舊問題舊思唯..美國有很長時間不重視陸軍..換個問題項驅逐艦76砲有辦法用人工?
      又換個想法無人戰車全自動化?把駕駛室都拿掉這樣不就更小?
      用現在戰車雲豹去改是最佳解法?叫鴻海等去做機器人只攻不守往沙灘一直打?這樣夠輕夠小台成本低火力旺掉到山溝翻白肚都能轉回來

  • @7512gb
    @7512gb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M60A3在小金?

  • @victork1635
    @victork1635 Месяц назад

    我記得m1128也沒辦法側向開砲

  • @user-ox2ll7fv4k
    @user-ox2ll7fv4k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 @djiwu
    @djiwu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意思是自己沒能力別人又不幫忙那乾脆別抵抗算了,對吧😂這私貨帶的 哈哈,理想很飽滿,現實很骨感,那就繼續追求理想吧,大聰明

  • @ein1002
    @ein1002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車體本來就該從新設計。
    上個世紀設計的EBR都沒那麼突兀。

  • @me1ch
    @me1ch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軍備局自己說 ruclips.net/video/KLpi_pPii9s/видео.html

  • @user-rc1gt4tp8k
    @user-rc1gt4tp8k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輪型砲車真有比M60戰車小很多嗎?

    • @grandaurore
      @grandaurore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迴轉半徑一定是M60比較小,輪砲優勢是比較快,不怕斷履帶,養起來便宜省人力。

  • @cheungjoseph6680
    @cheungjoseph6680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更加上一點,台灣是一個島,海空軍重要一點還是陸軍重要一點?

  • @user-mf6ju1om2d
    @user-mf6ju1om2d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那如果買美製M10,會比較適合外島嗎?

    • @grandaurore
      @grandaurore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太貴

    • @juweikwen4030
      @juweikwen4030 Месяц назад

      You can wait for year 2080, after US gov ditched out M10 and will sell aged ones to Taiwan army.

  • @thelonglivethequeen
    @thelonglivethequeen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戰爭一打起來路壞了來得及修嗎?

  • @KB-eq4qc
    @KB-eq4qc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外島根本守不住。只是象徵性的⋯不要花太多人力金錢去搞那一些有的沒有的

  • @0918704
    @0918704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聽不下去後面都憑感覺講缺點,連根本原因都搞不清楚,當初七億台幣出頭的開發預算,頂多只有用在砲塔與整合費用2台,這點錢怎可能去動到原本以裝甲運兵為主的載台設計?此其一

    • @raylin2605
      @raylin2605 Месяц назад

      同感+1,最近點進來聽這個頻道,都會後悔浪費這時間......

  • @leechen463
    @leechen463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在無人機下 存活不了

  • @user-zg8es3hg7m
    @user-zg8es3hg7m Месяц назад

    還有4線道還說路小😂,我在北竿、西莒那路真的就卡車可通過,很多地方還要先讓一方先通過,這路才真的小!

  • @MarvinChenFantasy
    @MarvinChenFantasy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汉光军演,公路机动名场面,战时坐民车大概都比轮战安全

  • @user-sb8gz2ov8m
    @user-sb8gz2ov8m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省點錢,做點民生正經事,不是很好嗎!在北斗加無人機引導下,反正都是靶子,何必要浪費

  • @173kuon
    @173kuon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反登陸反空降反機降反滲透跨區支援只用壹佰多輛輪砲車移動
    是這樣嗎

  • @user-vf6vw5zk2n
    @user-vf6vw5zk2n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開打台灣有多少時間換外援!

  • @normalpeople-life
    @normalpeople-life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工研院? 施先生一直口誤,應該是中科院或兵整中心負責吧!

  • @jw0809
    @jw0809 Месяц назад

    105砲裝甲車適合快速火力打擊和公路地形移動,也適合絕大部分橋梁載重,各國在火力與機動力抉擇
    端看使用環境與遇到問題,來犯除了滾裝船能帶主力戰車,其餘空降或或兩棲火力車輛都無法抗衡105火炮
    而此款武器最先研發且觀念先進的義大利,已經將120砲上車,實現當時目標不輸主戰車火力兼具機動力
    聯勤應該至少能購買或技術轉移120火炮技術,轉而研製下一代120口徑裝甲砲車,就不用擔心主戰車上岸
    120砲技術不會從美國/德國移轉,因為德國向來親中共,最可能來源是英國挑戰者2的L30線膛砲改低膛壓
    犧牲了砲口初速但準確性更高,96A以下裝甲目標都能摧毀,L30砲也是M68火炮延伸的,對於升級雲豹甚佳

  • @7512gb
    @7512gb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輪砲車目的是要取代什麼?大概陸軍自己搞不懂,若是以火力支援車來取代裝步連或機械化步兵連的81迫砲車,或成為營級直接射擊支援火力,把這車拿去給裝訓部驗證,就直接當輪戰車在搞,怎麽搞都過不了關的,除非裝了一門120戰車炮。這應該是步訓部以其連級或營級支援火力來測考才對。

    • @Pantc523328
      @Pantc523328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曲射砲訓部,直射裝訓部
      步訓部負責步戰協同,反戰車飛彈,無人機..

    • @user-qb7ql1jf4m
      @user-qb7ql1jf4m Месяц назад

      轮式突击炮,你猜为啥叫突击炮

  • @user-gy1uh5rv6z
    @user-gy1uh5rv6z Месяц назад +8

    輪型砲車太高,應該是砲塔裝在運兵車上的結果。輪型砲車應捨棄運兵功能,發展成專用的輪型砲車款式,就能有效降低車高!

    • @gg887156
      @gg887156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那成本就會增加. 半人馬座突擊砲造價高昂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個.

    • @user-gy1uh5rv6z
      @user-gy1uh5rv6z Месяц назад

      @@gg887156 你能寫的詳細一點,看不懂你在說什麼?義大利的半人馬是各國類似武器價格最高的!雲豹最初設計就是裝甲運兵車,造價大約5-6000萬,車頂配置30鏈砲!運兵車高度再加砲塔自然高,軍備局兵工廠可能太高估自己設計輪型砲車的能力!

    • @user-qb7ql1jf4m
      @user-qb7ql1jf4m Месяц назад

      其他国家的轮式突击炮为啥价格又低高度也低呢,比如解放军最新的轮式突击炮,总高度才2米多

    • @kk-hk1qg
      @kk-hk1qg Месяц назад

      半人馬座驅逐戰車特別注重反戰車能力所以是貴在射控系統。

    • @ernalct1315
      @ernalct1315 Месяц назад

      @@user-gy1uh5rv6z半人馬是先有砲才有車,車是特別研發的 我認為底盤應該可以想辦法進口,在逆向開發底盤

  • @abyssvenus4413
    @abyssvenus4413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突击炮有机动性但是你谈啥不好谈云豹炮车的机动性……也不看看那发动机马力多少……

  • @chenghu9911
    @chenghu9911 Месяц назад

    大陆的山猫8*8才是最合适的,各种武器站都有,40mm内埋弹,120mm迫击炮,应有尽有,还可以无人遥控

  • @user-gv6jp5ky2p
    @user-gv6jp5ky2p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工研院

  • @yingyenchen6509
    @yingyenchen6509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輪砲車在金門不太適合 沒有制海制空權 金門易攻難受 容易被擄獲後在被研究 而且小金門戰車應該是M41D M60A3是在金門本島

    • @Yangx666
      @Yangx666 Месяц назад

      研究它干嘛?这样落后

    • @yingyenchen6509
      @yingyenchen6509 Месяц назад

      @@Yangx666 閉門造車的人才不會研究別人 就算落後也要研究 自以為什麼都行這叫自欺欺人

    • @HChungYu
      @HChungYu Месяц назад

      認同!就算是雲豹在金門小路上也沒有CM21好用,同理M41D能原地轉向,輪戰車要掉頭都是個問題,但是GD Griffin太貴,M551是個燙手山芋,76口徑說實話也不上不下,那還不如改成用30mm/紅隼/TOW/無後座力砲來取代

    • @yingyenchen6509
      @yingyenchen6509 Месяц назад

      如果總體太高 進入坑道也是個問題 如果再加轉向問題 可能就會卡在坑道裡

    • @easonliu3113
      @easonliu3113 Месяц назад

      @@yingyenchen6509 越战的东西连B52五十年前就研究过了,F5 有黄值诚飞过来的、F16有巴基斯坦的、APG66雷达八十年代就到了中国、幻影2000中国试飞员飞完没买才卖给的台湾,更别说退将政客交流。为什么F35不卖给台湾全身早被摸光了井里太深多出来走走台湾流口水的豹2A6 M1A1 M2M3步兵战车莫斯科胜利者公园有一堆。

  • @user-ur4gb2zs8h
    @user-ur4gb2zs8h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日本16式地盤可以參考,甚至外購。
    雲豹真的太高,
    高速行駛要轉彎時非常危險的,
    容易翻車。

    • @kogado091006
      @kogado09100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6式的車高2.87米耶

    • @podawu1781
      @podawu1781 Месяц назад

      @@kogado091006
      雲豹輪型戰車D1原型車"聽說"總共是4m; D2原型車"確定"總共是3.8m; D3原型車"期望"總共是3.6m
      D1的首輛原型車, 全車高度超過3.8米; D2的原型車, 使用同一砲塔, 全車高度降至3.8米; 據軍備局第209廠表示: 在代號D3的第三輛原型車上, 將使用重新設計的砲塔, 期望將全車高度降至3.6米
      那16式的車高2.87米, 你還會認為是"耶"嗎??

    • @kogado091006
      @kogado09100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podawu1781 雲豹甲車的車體2.3
      那個砲塔像是有1.5公尺的樣子嗎

    • @podawu1781
      @podawu1781 Месяц назад

      @@kogado091006
      再給你一個"完整參考數據"
      M41A2/A3: 車高: 3.09公尺(含50機槍座)/2.80公尺(至車長展望鏡護罩); 車身高度: 1.5公尺(地面至塔座-砲塔環位置); 底盤距地:45公分,(所以底盤實際只有不到 1.1公尺, 人站在砲塔內, 至裝填手頂門蓋的高度, 不足2公尺)
      有機會可以去找一輛"展示用"的M-41, 感受感受!!(M-41是76mm砲而已, 砲盾/砲架/砲座/砲栓都小很多)

    • @kogado091006
      @kogado091006 Месяц назад

      @@podawu1781 對照雲豹的車高2.3公尺跟輪子的比例,我就不覺得那個砲塔有1.5公尺高
      因為雲豹的車高是已知數字,所以只要看比例圖就推測出砲塔的概略高度

  • @akulalee6199
    @akulalee61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真的開打了,應該不可能在小金門進行什麼認真的防禦作戰吧....

    • @user-iy8cq5mk9o
      @user-iy8cq5mk9o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外島的定義有點像樂山大佛,砲一響真的保不住.但是阿共不打下來不能完整的拼登島(有被背刺的可能),但是打下來也沒什麼用 因為對台灣本島無傷~一動外島 直接喊獨立阿共會很尷尬到底要不要打到底~那就是政治層面 阿共先改變現狀 就算沒宣布獨立老美也找到理由各種程度的介入~其實還不用擔心到這個層次啦.因為阿共大規模部隊往東南沿岸集結的時候就被老美看光了~那時候戰備的層次就不會是平時這個樣子~

    • @kevinhouse60
      @kevinhouse60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現在而言大多的金馬民眾,對中國大陸的依賴是超乎台灣本島人民想像的,年輕人在中國上班,上大學,中老年人在那邊置產生活,有的時候我笑說你們這邊連個像樣的大賣場都沒有,他說怎麼沒有?我們坐船去廈門的沃爾瑪台灣還沒有呢。出國他們也不到桃園機場搭飛機,到廈門搭飛機還更方便,這還需要打嗎?

    • @user-iy8cq5mk9o
      @user-iy8cq5mk9o Месяц назад

      @@kevinhouse60 那就是另外一個狀態要考慮的是,假設阿共真的有動手的準備了 ,那到底外島這些"中華民國"的國民居民到底要怎麼處理?是盡可能的後撤 還是怎樣?畢竟對照2戰諾曼第大登陸的集結~阿共絕對不可能短時間就直接衝塔開戰~還是就地戒嚴軍管?換個角度想~如果你住在外島,尤其是金馬~那真的是戰爭最前線~島上的國民居民會你敘述有這種想法真的能理解~但是能不能接受就看各人囉 我在台灣本島~砲一響~我就是接受後備動員~拿起槍跟阿共拼了 就這樣~

    • @empirepenguintsai2077
      @empirepenguintsai2077 Месяц назад

      金馬 阿共認真打的話 不可能守得住 應非軍事化 固守台澎才是正確

    • @user-hm9tk5ix1h
      @user-hm9tk5ix1h Месяц назад

      大、小金門當然會守不住,但也要讓對岸付出代價才對吧!

  • @kk-hk1qg
    @kk-hk1qg Месяц назад

    金門、馬祖地形適合輪型裝甲車?輪型車無法做到360度原地迴轉。
    敵機只要沿著公路找就能找到裝甲部隊?
    雲豹寬度2.7公尺,高度3.X公尺;半人馬裝甲車寬度2.94公尺,高度2.73公尺;三號戰車寬度2.91公尺,高度2.59公尺;M41寬度3.2公尺,高度2.71公尺;CV90105寬度3.1公尺,高度2.7公尺;M-60A3寬度3.6公尺,高度3.27公尺。

  • @erwinchang4556
    @erwinchang455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不管輪型還是履帶式,防護力不足以抵抗共軍兩棲戰車105砲穿甲彈的火力都是沒有意義的武器,國軍現有戰甲車沒有一款可以抵抗105砲彈的,這只是讓裝甲兵去死而已!如果我們無法提升主炮口徑與彈藥,那結果顯而易見,雙方排除其他飛彈武器的攻擊,單拼主炮與防護力,我們沒有疑慮的輸定了,共軍卻能第二擊,有輪型砲車有意義嗎?

    • @user-hm9tk5ix1h
      @user-hm9tk5ix1h Месяц назад

      你覺得我們履帶戰車防護比人家兩棲戰車差嗎?😂😂😂😂😂

    • @erwinchang4556
      @erwinchang4556 Месяц назад

      @@user-hm9tk5ix1h 問問節目主持人,他肯定比你清楚,也會告訴你答案。

  • @user-kn6gu5fl8c
    @user-kn6gu5fl8c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如果數量不多,認真覺得別做了,跟美國買買看吧,中華民國重工業真的不行

    • @Pantc523328
      @Pantc523328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數量不多就沒存在的必要..一個島個位數的量可能連保養廠都開不起來..武器太多彈藥零件等後補成本就很高

    • @ChoukenLee
      @ChoukenLee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Pantc523328 美國沒產品,買不到

    • @Pantc523328
      @Pantc523328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ChoukenLee 恩~美國有我們買,美國沒有我們自己做
      不對稱戰爭武器是非常好的方向跟創新Ideas,金馬是好的驗證場域
      資源下放什麼鴻海等都可以做出非常多機器人
      無人機無人機器人我們只考慮攻擊不用考慮防禦..所有人員都躲在山洞,沙灘草叢全部地雷全部遙控武器..要炸就讓敵人炸..反正成本都很低

  • @ryanmusiclife6942
    @ryanmusiclife6942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果然是講陸軍就是差,輪砲車高,是因為原始的需求是步兵他們要的車就會高 ,而改後就會降,車輛數決對破150台以上,除了外島 陸戰隊也要換 陸軍的裝騎單位也需要150輛還說少了

  • @coffeey3200
    @coffeey3200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就是火力太弱了

  • @hakkapeter
    @hakkapeter Месяц назад

    外島根本不需要駐軍了⋯⋯

  • @bing-hungjin7130
    @bing-hungjin7130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那就是不好用。

  • @nansong0811
    @nansong0811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當然有須要(輪型砲車)啊!
    上一集,個人說出-捷克的自走砲車,自動裝填砲彈的八輪驅動砲車!
    請注意:只用2人而已!
    我覺得:我們的 雲豹裝甲車,應該製造另一個型號砲車(自動裝填砲彈)

  • @TheTanttant
    @TheTanttant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幹!工藝技術不好就不做嗎?哪一個國家的軍工業是第一次做就完美的啊!

    • @Pantc523328
      @Pantc523328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不是不做但時間成本..非常多限制..雲豹上面砲塔是唯一解法?
      台灣那麼小資源那麼少需要什麼都自己做都需要TW no1?
      有時候打掉重練做一台新的比疊床架屋越疊越高實際

    • @jaslu695
      @jaslu695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應該是說買得到更好的就優先考慮用買的,買不到當然只能自己做

    • @juweikwen4030
      @juweikwen4030 Месяц назад

      Taiwan home made sky leopard is struggling on it since year 1980s until today but still in year 1980s standard.

  • @jasonlkk77
    @jasonlkk77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D1D2就3米2的高度,4米高適哪裡來的數據差很大

  • @eu8047
    @eu8047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馬祖最後的戰車M-18在民國78年時已經後送除役, 自此馬祖就用其他甲車代替, 馬祖的地形不單考驗履甲車的重心, 當時M-24及M-41都曾在馬祖登陸試駕 , 連馬港坡都爬不上去 , 所以當時國軍才繼續讓M-18在馬祖服役. 如果沒有足夠的馬力爬坡, 馬祖的地形根本無法用.

    • @podawu1781
      @podawu1781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鬼扯!!
      馬祖最後的戰車M-18?? 在民國78年時已經後送除役??
      馬祖最後的M-18, 是民國77年由[猛沃港]後送返台除役
      當時M-24及M-41都曾在馬祖登陸試駕, 連馬港坡都爬不上去, 所以當時國軍才繼續讓M-18在馬祖服役??
      國防部史政檔案:
      民國57年中, 馬防部呈陸軍總部, 為配合步兵擔任反擊及緊急機動作戰任務, 希望撥發配置戰車, 以增強防務;
      陸總部第一次函覆同意撥交M5A1輕戰車, 但是馬防部在9月回函表示, 希望改撥M24輕戰車; 當時陸軍的M5A1車況甚差, 已列入淘汰裝備, 美援也不再提供零件, M24則因美援M41戰車換裝裝一師+裝二師後, 換下來的M24可再分配運用; 9月23日陸總部呈請國防部, 希望國防部同意改撥7輛戰車給馬祖, 但是M24要集中成立一個戰車營, 所以比照金門的前瞻步兵師裝騎連, 撥給駐馬祖的前瞻步兵師M18驅逐砲車7輛; 10月15日國防部函覆同意給12輛, 7輛給南竿的前瞻師裝騎連, 5輛給東莒
      民國85首次直選總統, 有情報說共軍要拿下東莒與烏坵, 4輛M-24A1,緊急送上東莒, 86年下半年, 又有4輛M41戰車上東莒島, 更別說南北竿島了!!
      M-18 17.7噸 R-975E-C2汽油引擎*1 400匹馬力
      M-24 18.4噸 44T24汽油引擎*2 共220匹馬力, M-24A1(民國72年後) 6V53T柴油引擎*1 275匹馬力

    • @eu8047
      @eu8047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podawu1781 你可以去搜一下193師戰搜連, 去那邊貼你所謂"國防部史政檔案" , 看有甚麼反映?

  • @edentsai0528
    @edentsai0528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我很難認同孝瑋哥的論點,國X國造的確問題不少,但是國人應該鼓勵。
    因為外商對技轉也意興闌珊,容易洩密、中共抵制、利小本大。
    在野黨成天扯後腿,成為最大洩密源,杯葛建軍自保。
    自己造自主度高,運維成本較低,台灣廠商參與大。

    • @LINLIN-mf5ke
      @LINLIN-mf5ke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

  • @jonathanliu7999
    @jonathanliu79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這頻道輸太多了

  • @flightdancer
    @flightdancer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一堆 scenario ..... 到底是有多喜歡這個字???

    • @grandaurore
      @grandaurore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那就用假想/模擬/預判/猜測情境

    • @juweikwen4030
      @juweikwen4030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Deployment scenario, combat scenario and withdrawal scenario in the combat field.

  • @easonliu3113
    @easonliu3113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海鲲艇 云豹塔车这种胜利武器台湾一定要多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