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 mind sutra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ind, pure mind n false mind coexist and both mind has no form ' wuu siang ' . Pure mind is permanent/ eternal whereas false mind is impermanent/temporary ie exist vanish , exist vanish repeatedly . ln this mundane world ' sze chian fah ' (excluding mind ) everything keep on transforming / changes non stop and very very fast compare to eternity ' sa na sa na ' . .Hence we also say it is ' kong ' when compared to eternity/ permanency . lt existed temporary at that moment and vanish ie ' kong wuu ' after transform to something else just like ' lun huii '. its original self vanish/disappear and therefore become ' kong wuu ' So there are 2 aspects : 1 the mind ie the inside , 2 outside world/ universe Without our minds we cannot perceive/see/ hear outside world . Understand all these theory/science is a waste of our time in this world if we don't cultivate . Sometime what we understand is also not fully correct as many has explained Many keep on repeating and add new words/ phrases and ideas /explanation , add confusion and drifting further and further away from Buddha truth ie ( ' lu lai chern sze ee ' ) 1. Concentrate your mind on single objects/words/phrase continuously non stop while you are doing anything else ( sit or walk also can. the target is meditate on 1 object/subject only single mindedly ). 2 . must do good, kind, compassionate to accumulate your virtue and merit . 1 and 2 can help us to see our Pure Mind and get enlighten . hope l am right
最新《金剛經》解讀:世界是虛擬的?20分鐘讀懂金剛經 | 金剛終極含義 | 破煩惱原理 | 離四相 | 三段論 | 兩個四句偈
ruclips.net/video/LcP2G2wU2To/видео.html
(以下摘錄自某個網站的文章,好像是星雲法師之類的,借用各種引導和比喻來瞭解「空」這個的概念,清晰,有系統性)
如何才能認識「空」呢?從諸法的相用上可以認識「空」性:
1.「從相續假看空」:世間沒有恒久不變的東西,一切現象只不過是相續的存在,無時無刻不在剎那生滅之中。譬如我們身體細胞的新陳代謝,不斷地進行更新;世間上的人事更替,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又例如:「女嬰」日漸長大,就稱為「女孩」;成長到十幾歲,就成為「少女」;到了二、三十歲,就稱她為「小姐」;嫁了人,又成為某某「太太」;生兒育女,就是「媽媽」;兒女婚嫁,就多了「婆婆」、「岳母」,乃至「奶奶」等等稱呼。從這些名詞的轉移上,我們認識到「空」的真諦。說明了世間的事事物物是相續假有,無常而沒有實體,從這種相續無常的現象上,可以了解「有即是空」的真諦。
2.「從循環假看空」:因果故空。宇宙萬物,世間諸法,都離不開因果的法則,因為果,果為因。如一粒種子,有了陽光、空氣、水分、泥土等外緣後,於是發芽、開花,乃至結果。種子是因,結成的果實是果;如果再以結成的果實接受外緣,再一次的開花結果,則原有的果,又是另一個新生命的因,因因果果,相關相涉。因此,從這個循環的假相中,可以認識空
3.「從和合假看空」:緣起故空。諸法因緣和合而生,譬如人是由皮肉、筋骨、血液等和合而成;如果把各種組織分開,人的自體無從可得。因此,從和合之中,可以瞭解空。
4.「從相對假看空」:相待故空。世間萬物都是相互對待的,譬如有三層樓,一人在二樓,有人從一樓上到二樓來,二樓是「上」,一樓是「下」;三樓的人下到二樓來,此時原是「上」的二樓變成「下」,三樓才是「上」。由此可知,所謂上下的對待,是一種假相,所以是空。
5.「從相狀假看空」:無標準故空。以點燈為例,蠟燭、煤油燈、電燈的亮度是沒有一定標準的,如果從蠟燭先看,認為燭光很亮,再看電燈,燭光的亮度就顯得不夠了,「亮」這個相狀是無標準的,所以從無標準的相狀上,也可知道是空。
6.「從名詞假看空」:但有假名故空。宇宙間諸法萬象,各有不同的稱呼,而這些名稱都是假有,所以是空。譬如一塊布,穿在上身的叫做衣服;穿在下身的叫做褲子;穿在腳上的叫做襪子;戴在頭上的叫做帽子。同樣是一塊布,卻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名稱,這些名詞原來也都是假名而已,因此是空。
7.「從認識不同看空」:心境無定準故空。下雪的夜晚,詩人坐在窗前,詩興大發,歎為奇景,自語道:「若再下它三尺,景色將更綺麗。」此時,屈居於破屋簷下的乞丐,縮著身子,不勝酷寒,感歎的說:「大雪紛紛飄滿天,老天又降殺人刀,再落三尺方為景,我輩怎得到明朝?」同樣的事物,因心境的不同,就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可知,從不同的認識中,也可以了知空。
《大乘密嚴經》說:「離空無有色,離色無有空,如月與光明,始終恒不異;諸法亦如是,空性與之一,展轉無差別,所為皆得成。」萬法惟其性空,才能生起宇宙萬有;萬有徒具假相,才能顯示自性本空。因此,有不是空以外的有,空也不是有以外的空,空與有是相融相即的。
一般人以為佛教講「空」,是要人否定一切;其實佛教的空,並不是否定一切,相反的,「空」是諸法所以成就的根據。「空」並不是頑空,是具有建設性的,譬如,沒有空間就不能建房子;袋子不空,便不能裝東西;宇宙不空,人類就無法生存,所以要「空」才能「有」。宇宙萬法就是建立在這個空義上,因為「空」並不是虛無,而是一切法之所依,是一切法不離的真性,是一切法存在與活動的原理。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空性,一切法就不能從緣而有,也不可能有生有滅。
當我們認識了空,就能捨棄過去舊有的執著,以嶄新的角度來審視宇宙萬有;當我們瞭解了空,就能蠲除既有的成見,從頭開始反省自己的人生。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如果我們有了空的體驗,就能與宇宙萬物融為一體,「空」對於人生實在是太重要了!
(對應到這個影片老師舉的例子,分別是「從和合假看空」跟 「從認識不同看空」,應該吧)
我在接触佛教以前,以为拜神问卜就是佛教。我接触佛教后渐渐明白了很多神奇的东西。比如说空,听了一位师父上人讲过,空不是没有,也不是有,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心想的。我自己就想比如一个盲人他看不见,你放一张纸在他手里,他只知道这张纸,而不知道这是什么纸,心里想的是纸。当你跟他说这是钱。他的心就会从一张纸转想到这是钱。所以,他手里拿的是纸是钱完全是心念。后来我就明白了。而且我还把这种心念用在生活中试验。我以前肚子饿就要吃东西,不然就全身没力非常难受。后来我想:肚子饿只是我自己想吃东西,其实肚子并没有很饿,我就试着不去想肚子饿。慢慢的,习惯把吃饭当做给身体供应能量,不会再象以前哪样一天三餐都总是觉得饿,现在早午餐就基本足够,下午吃几颗坚果就可以是晚餐了,身体也好了好多。感恩!阿弥陀佛🙏🙏🙏
可以讀印順導師的妙雲集
😂佛(醒)是無神論、佛(醒)是科學,若有個神支配前生後世審判善惡支配命運不就違背佛學?一切皆為虛幻見相非相即見如來。佛講的是緣起性空無主宰者、無常、無我,也就是空,而所謂空字也是空。宇宙自然天成有無限個雲河系,宇宙是成住壞空循環著。每個人死亡後即隨波飄散宇宙中怎有前世來生?誰有能力超越緣起性空之自然法則讓人輪迴前世來生?睜閱以上文字當下的您是(醒)著也就是(佛)著,所以人人皆是佛。
這就是實修。
@@greenzaku8791實修要參加行法班的練習,那很實際有效。
馬勝比丘總結佛陀教法回答舍利弗:「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即時開悟。
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又說「實無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視頻所說完全有依據,演繹空的道理。是正說。我十分隨喜讚歎。
謝謝支持
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你好,「极微是否真实存在」在《楞严经》及《成唯识论》中已经开示的非常详尽了。《成唯识论》中,唯识论师破「执色法为识外实有」的声闻乘时说道:「汝等所执极微必有方分,有方分故便可分析,定非实有。故有对色实有不成。」此意是说:你等所执的极微必定有方分。但若极微有方分,便可分析,就定非实有,所以「有对色法是实有」的主张不成。用现代白话来讲则是:如果你许可某所谓最小单位物质依然是有其体积、质量等表达数值可言,就意味着此最小单位物质还可以分析下去,即一切有方分性质的物都能被无限分析下去,那么,一,也就称不上是极微,二,实有的极微并不真实存在。唯识论师在法理上已将一切色法的本质阐述清楚,斩邪见、灭戏论,无有异议。然而却在千百年后的现代知见领域中,对此困惑久久悬而未定。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諸法乃因緣和合所生,空無自性,隨著緣聚緣散而生滅變異,一切法「無常」,無常即苦,無常即空,無常即無我。+
解析得非常好,谢谢。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感谢支持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誠心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
願此功德
供養佛 供養法 供養僧
迴向冤親債主
迴向歷代祖先
迴向法界眾生
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普皆迴向♾️️🙏🌸💰🌷⭕️
非常感恩!🙏🙏🙏
凡所有相皆是因緣和合,緣盡則散,皆無自性。
”凡所有相,皆是虛幻“。虛幻非”空“,乃是妄念。
感恩分享🙏
空 要活進去才知道
一切語言的描述是毫無意義的
雙生紫焰頻道絕對值得去關注
莫子講的心經能讓你大跌眼鏡
結果讓你驚喜讚嘆 如获寶藏
受教了 谢谢
谢谢老师讲解,受益良多
老师讲的挺好的,讲空其实就是要破实有的执着。手表的例子如果理解了对粗大的实执就能消减一点,从这个角度理解这样讲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一上来就讲空性的真实义,要怎么讲?实际上也讲不了。实际上中观抉择空性的四步境界就是从单空,到双运,到离戏,最后到等性。手表的解释可以初步接近对于单空的理解,很直观。如梦的比喻也是非常贴切的。
理论的理解虽然不能代替证悟,但却是很好的开始。
肉眼,天眼都無法了達空義,慧眼觀空,卻就只是空!法眼觀世界,了達性空妙有。佛眼不着空有二邊,說空說有都只是角度問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唯識所現,唯識所變。心意識決定自我世界的風貌,另一方面眾生共業又是一方風貌。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可以理解为相,事物被感知到的样子,然而这并不是事物的本质。人有生死,万事万物都从生到最终的消亡。如果看穿事物的本质,那就是空,可以理解为所有的事物都是表相,本质是虚无的,即是空。等看穿万物的本质后,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太神奇了!我现在非常感兴趣
謝謝!
謝謝支持。
佛法是心法,如果了解因缘法和世间一切无常变化的规律,空和有是不二的,是不可分离的,所以不执着空也不执着有,不管外境如何的变化,内心不被外界所动,保持我们的自性清净,了解一切都是因缘生因缘灭,没有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空就是不执着,不住相,空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空,不執著不執念不執意,緣起緣滅觀自在
谢谢视频分享! "空"对我来说 是用于断除妄念雜念 一直到无念的壮态! 什么事或万物都不留住于心 或心灵不被任何事绑住 不执着 久而久之 思想念头会简单化 或许念头少了 一直到不起念! 念不起 脑袋空白壮态 一直会是这样 我觉得这是"空"! 连七情六欲的感觉都不起 这也是"空"! 可以说心不动和脑不动 这种状态! 对世间的一切"没知觉" 处于"没有"的壯态!
哇這講法真是淺顯易懂,我這種沒慧根的也稍微有點感覺了😮謝謝
法佈施 南無阿彌陀佛
佛(醒)是無神論、佛(醒)是科學,若有個神支配前生後世審判善惡支配命運不就違背佛學?一切皆為虛幻見相非相即見如來。佛講的是緣起性空無主宰者、無常、無我,也就是空,而所謂空字也是空。宇宙自然天成有無限個雲河系,宇宙是成住壞空循環著。每個人死亡後即隨波飄散宇宙中怎有前世來生?誰有能力超越緣起性空之自然法則讓人輪迴前世來生?睜閱以上文字當下的您是(醒)著也就是(佛)著,所以人人皆是佛。😂
實相中:我不是佛,佛卻識我。
混元中:我已成佛,佛卻不識。
虛相中:無我無佛,擁抱渡實。
渡己渡人眾生樂,
因緣和合佛自成,
不負如來不負卿。
以現象界來解釋空昰真燒腦。而且物體明明就在眼前,用分析到鄰虛塵的狀態,再來說是不存在的昰空的。昰ㄧ種很勉強的說法。ㄧ般人很難接受。
如果能夠用實相界的境界來說明。第八識空性心無生確生萬法,此萬法又是生滅無常的概念來說明。會讓人更真實的理解甚麼是空。
你加上時間和無常 它就是空的 所以色空不異 色中化空相
本來無一物 存在只是暫時的 故說 我是不存在的
世間指空是因緣生法的產物(物質)一出世間法的空指自性,真如夲性,實相,菩提,般若!
勿忘初心,一心念佛。 🙏🙏 莫名其妙説得
因為剛剛看了別的影片而被推薦這個過去的解說,再次理解先生確實在空的理解已經觸碰真實,殊勝,不過看了留言似乎多數人還是在字眼琢磨啊.....
太牵强的解释
空,非思想理解。對覺醒者而言,它是存在的,對非覺醒者來說就是空空如也。就像地心引力一樣,〔地心引力〕像不像〔空〕,對我們而言是‘’了解‘’,對牛頓而言是‘’覺察‘’,了解跟覺察的差別。
「空」的意思是洗白、轉換的意思~把五蘊六識(空掉)轉換成般若智慧。
「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意思是說第六與第七識是在修行的階段,於入法性時,就可以逐漸開始轉識成智的過程。 至於第八與前五識,等出法身時,就能圓滿「大圓鏡智」。
隨缘 和光同塵 依止您的神.
我对“空”的理解是万物消失与显现的一种流转过程状态,旧的消失及新的呈现刹那刹那太快了;根本留不住也得不到,就好像一枚硬币在快速转动时是完全看不见钱币的两面的。因为太迅速了,所以发生的事情犹如没发生过,还没发生的也应该当作也不会发生的一样,因为就算发生了很快的就流转过去了。生灭生灭刹那间,只要不要太在乎它,内心就会平静下来,一切横常变化没有人可以主宰,就顺其自然吧!
什麽都沒有
很多人就誤會這個地方,以為成佛了,自我意識,妄念都不好。不好的話你生活給我看!
哪裡是沒有自我的在那裡動?但是他不失控。“不放逸故得正覺!”釋迦牟尼佛講的那麼好,在臨走的時候講“我以不放逸故而得正覺!
什麽都沒有
不是這個樣子!你說我相不對,那好吧,你沒有我相,你怎麼說“你過來?”你說“我要喝茶,”你沒有我相,誰喝呀?'我'喝呀!
☀️大乘三派學說:
1.中觀派是印度大乘佛教教內的兩大主要學派之一,由龍樹、提婆所奠基,又稱作空宗、性空宗、破相宗、勝義皆空宗。中觀派主張依世俗諦,由語言、概念所成立的現象是存在的。但就勝義諦的角度,任何現象都沒有絲毫真實存在的自性!
2.瑜伽行派(法相宗)推尊彌勒為始祖,無著、世親時正式建立唯識學派,主張「境空識有,萬法唯識」,以阿賴耶識為萬法所依,由三自性而成立一切法。其修行方法是依妄分別識的有,遮遣外境的非有;再依外境的非有,了悟識也不可得的境空心寂,契入真如。
3.如來藏學說起源於華嚴經,主張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華嚴三祖法藏國師、在華嚴奧旨的顯一體「自性清淨圓明體」,此體即是阿賴耶識、轉識為智後即是如來藏識!原名稱菴摩羅識(無垢識)!
在未轉識為智之前、阿賴耶識含藏有善惡的知識種子、稱為「種識」,經不斷的去惡存善、而成為等待異熟的知識種子稱為「異熟識」,轉識為智之後、已清淨沒有善惡分別的知識種子稱為「種智」!此乃如來智慧種智即稱為「如來藏」!又稱為「正遍知」、「佛智」!
☀️行持大悲咒的12波羅蜜(善法)、就是在喚醒阿賴耶識裡「待熟的種識」、也就是「異熟識」、轉種識為成熟的清淨種智(如來藏)!
真如、如如、如是的意思=真的很像、很像很像、很像是!無數的修行人都陷在這個真如「如」的文字相裡而不能開悟(解悟)!誠心建議去種種草莓、每天好好觀察想想、也許可以從其中得到開悟(行悟及證悟)!
第八識阿賴耶識(藏識)含藏善惡的知識種子稱為種識、含藏此異熟種識的第八識稱為異熟識!種識經轉識為智後、稱為種智、待全部轉為清淨的一切種智即稱為正遍知、亦稱佛智或如來藏、此時的第八識因已全部清淨無垢了、所以稱為無垢識、即菴摩羅識!
所以:阿賴耶識(藏識)>>異熟識>>菴摩羅識(無垢識)>>大圓鏡智都是第八識的異名、只因其所含藏的知識種子清淨程度有所不同而給予不同的名稱!當第八識所藏的知識全部轉識為智、而成佛了就稱為大圓鏡智、此即華嚴經把正遍知波羅蜜(善法)排在最後一個的原因!
「真如」只是說是真的很像而已。真要像赤子之心、言不思善惡、不假修飾,如要像日常、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生活謹守規律。勸同修們莫再陷入此文字獄泥淖中!
空,是佛陀坐禪悟出來的,是悟後的結論,所以沒開悟到這種程度,是很難體會的。我們只能用歷代大德的解釋來稍微理解。「萬法惟心造」,佛教是以「本心」來理解世界,不是用眼耳鼻舌身意,所以只能透過學習這樣的理解方式,才可能去「悟空」,悟到了「空」,是修行至高的境界。
相,也是空,空是説因緣所生,沒有永久,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轉識成智,空有不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世界是緣起世界,空性,性空,八識,會遇緣現行,要緣起,因緣果報,因中間要有緣,才會果報,我不是佛教,但,知道,我法二空,不是自己的東西,你想把他佔有,貪,看人家不喜歡,是嗔,不明事理,是癡,煩惱也是空,心執著才有,一念不生 14:29
感谢讲解!确实不容易说明白,因为真的明白,就基本不用修了,自我进行空,人际关系进行空,周围所有的物质进行空,再往下就🎉🎉🎉空性如果掌握以后,在现实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更容易接近于所有看见事物的“真相”,但这样如果不能回归空自我就意义不大,甚至会滑向恶。
极乐世界 就是空(心 ) 的感受 。
心經:
五藴皆空,即五藴皆含空。五蘊是人的五種成分。
舍,利子。舍肉體; 利子看不到,即「空」。「空」近乎精神、靈魂。
佛教講輪迥,精神不滅。可投胎𨍭世,可以不近女色。
波罹僧揭諦,菩薩行,菩提薩婆訶!
心經重點在萻薩行深,才能度一切苦厄。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是我研究儒釋道三教哲學30餘年所得之概念!
我们通常读的《心经》是玄奘法师的译本,里面提到了“五蕴皆空”和“诸法空相”,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种译本,其中智慧轮法师的译本译为”五蕴自性皆空“,”诸法性相空“。
其實空表達的是一種狀態 讓你體悟換變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所有實體 包含五蘊 色受想形識 也是在換變 把時間空間拉長 就是生滅變化 當你深深體會 就像覺知 深入骨髓 帶入念想 整個生命觀態度都起大變化 重要在從此脫胎換骨 心不在外在變化中攀緣 徹底自由 所以空是要你去體會 證悟 也就是空性 心都安住在裡面 從表象認知到心領神會 因此也是解脫
佛經説「緣起性空」,要了解「性空」離不開「緣起」,「性空」是説物質是因緣合和而成非自身形成,本身無自性故空無所有。佛教中「法無我」所講的「物的性空」是勝義諦,證悟後即是入地菩薩,不是俗世諦的言語可以描繪。以物體拆解來了解「物的性空」最後會產生矛盾,即使將物體拆解至最小的粒子形態,它還是存在並不是空,我們給與物體的假名本身就是虛無的,這不是本性的空。但是「法無我」的另一面是「相空」,這是俗世諦可以了解的,如影像、做夢、乃至所有物體經由感官和意識被我們感知的都是「相」,將「相」當做空,如金剛經所講的「凡一切相皆是虛妄」,是我們在俗世諦能夠修行的目標。
想請問一下 多小才算是沒有?
@@kao5569 「性空」是本性空,「物境」並非是無,因此「性空」不是物體本身的空無。一個物體是「因緣」和合而生,本身是存在的,不因分解至微細部分或至原子及粒子而消失成為「空」,「性空」是説本性為空,物體本身並不是空。
@@jasonsung9261 執著空性容易落入頑空,性相就不是一如,非佛法,因為有空性,有六根,沒有色塵是起不了緣影(相)。物境沒有虛空作為背景便不是物境,不著有、不著空,實為中道義。一般人學佛法不容易體會空性,物質上的分解至微細部分或至原子及粒子而消失成為「空」。是方便說,用物質來譬喻比較好理解...。就如同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就是空性嗎?
@@kao5569 「頑空」是以物境為空,故萬事萬物皆空,這是對佛法「空」的誤解。「空」是説本性空,而物境是實有,然物境的「有」是「因緣」和合而生,「緣聚而生,緣散而滅」非自然生、非自然有,如朝露於夜間形成,但隨晨光而消失,故「有」是真實存在,然本性是「空」,這就是佛法「緣起性空」的真諦。但是佛法有「二諦」,「世俗諦」與「勝義諦」,「緣起」是屬於「世俗諦」,而「性空」是屬於「勝義諦」,佛法中講的是「二諦」兼具,亦即「有」與「空」並有,這就是「中道」。
@@jasonsung9261 六祖壇經: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
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金剛經: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
永嘉證道歌: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圓覺經: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
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
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
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
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
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
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
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
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善男子。覺成就故。
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
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
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
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住無止無作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 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 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 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 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 猶如虛空花
三世悉平等 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 及末世眾生
欲求入佛道 應如是修習
大乘起信論: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
唯是一心故名真,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
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非“唯一、主宰、不變”
大片的蔚藍晴空就是 ---- 空, 晴空中出現的雲朵就是 ---- 有, 真空妙有.
你完全没懂 重看一遍
心經及楞嚴經的空是指空如來藏,觀自在行深,照見五蘊皆空。
极乐世界也是一场空,懂的都懂
缘起性空,存在感是一种幻觉
色是物質,色即是空,空是繼壞之後的宇宙狀態,五識只對些許空性反應讓人產生色身才是本體的錯覺,世界曾經的成住壞狀態除非有神通或者對的科研儀器,不然是察覺不到的
两个例子解释了:缘起性空
天堂與理天是不同的地方,天堂是有生死,理天是不生不滅,長生不老天,
好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空不是什麼都沒有。依印順導師說法,空具有非有常、非自主、非單一性。萬法都是因緣所生,無法單獨出現,因緣所生法,都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例如一個人一歲到三歲,不斷的剎那變化,也因此一歲與三歲有了不同的樣貌,雖然這個人還是這個名字,但是他體內的細胞已經不知新陳代謝過多少次了。
我听了一点,我以为 想明白空,就要明白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教是解脱色,而不是追求空。
别舍近而求远。色都在你身边,心中梦中。空是你从来没接触过的没见过的。
居然是领悟,那别人的解说只会给你误导。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知道,那什么是色?又为什么戒色?只是肉欲的色吗? 那容易,找兽医静体就可以成佛啦😇
什么是色?为什么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每天问一遍。祝你早日觉悟。
提醒一下:坐在寺庙喜欢被人捧颂也是色。啊,露馅了,让你喜欢的都是色,你所不喜欢的也是色。现在,功课还是自己做吧。
身未證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墮地獄。舍利弗,如是因緣,如來悉知。
我諸弟子,以種種門、種種因緣、種種諸見,滅我正法。
小小建議, 不要稱佛教, 稱之為佛學或佛說會更好, 但不可否認的是, 佛教的存在的確可以更好的傳揚佛法
謝謝支持。有興趣可以看一下該系列第一集,講述了什麼是佛教。
佛教不是宗教.他是教學
請問影片用的甚麼電腦字型?
空不是空,空不是有,空中之有,有中之空。
空,是否定词;否定词是不能描述和定义世界的。比如:你说”这个东西不是红色的”,你只知道它不是红色的,至于它是什么颜色,你并不知道,你就不能得出结论:这个东西的真相是"不是红色"。同理,我们不能得出结论:世界的真相是"空"。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要做了就會有報,這是上帝佛都沒辦法改變,只能重業輕報。
--《龍舒淨土文》
唐代有一位居士,叫房翥。他有一天暴死,暴死就有一點像我們講的猝死,於是閻羅王把他找去了。
閻羅王一見他,還很客氣,笑眯眯地說:“我看君的案卷(還恭敬地稱呼他為君),君曾經勸一個老年人念佛,那位老人已經生到淨土了。君承此福德,也合生淨土,所以特別將你召來相見。”
房翥聽到後說:“噢,我還有願沒完成,我曾發願念萬遍《金剛經》,還要朝五台山,是不是等我願滿了,再到淨土去?現在還不想往生。”
閻羅王說:“念《金剛經》、巡禮五台山固然好,但不如早生淨土好。”
這是《龍舒淨土文》里所記載的事情,就表明你勸一個人念佛,你就可以往生;而且這樣的一樁事情能夠感動幽冥,連閻羅王都很恭敬讚嘆。
空是大乘佛教的法界平等觀亦稱法界體性智。
老師如果可以根據經文來解釋,比較能夠掌握佛陀要表達的原意!
空 = 五蕴皆空。
空即是 无常 无我 没欲望 不执着 不杂念。
四蕴本身就身色 :故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凡人都离不了欲望 。31 轮回 也不过是 心 (无常 )路过程 。迷人的幻想 把 三十一 轮回 想成 死后的 过程,这是 误见 。
分享一点体会:人的感受都是在一个叫头颅的黑暗盒子里面的大脑产生的。你并不能证明这个感受到底是不是真实,所以这个感受就是空
把微粒说成空(以实物来比较空)有点强说了。微粒再小也还有比它小的微粒,这些比微粒更小的微粒也还是存在啊!所以这种说法解释空是无法解释清楚空的本意。因为都是以微粒为基础来解释空。
比顆粒更小的顆粒是不存在的,佛教中有詳細的推理方式。只是本視頻是最初級的小白普及內容,所以對於比較深入的內容就略過不講了。簡單說,本視頻所說的空,也只是最初的解釋而已,並非最了義的解釋。
人也是空的
空,是指佛陀看见微观粒子,还是指人类对世界的了解来自感觉?佛陀认识到自己是缸中脑?
空就是一切都只是显现,而没有实质。
自己不懂,自己沒證得,空了半天,真難為你了!手錶的例子,拆散為空。佛在經典中明確批評過這種說法,不能破壞諸法因緣令諸法空。
那个意思是说当你面前有车的时候,你不能因为认为车是空的,你就把车给砸烂了,你不能因为人类世界也是空的就用核弹炸了,这才是佛经中的不能破坏诸法因缘令诸法空,这句话是说不叫你做这种行为,而不是说不叫你做这种比喻,在金刚经中如来用到三千世界碎为微尘的比喻,难道你也要说佛陀是错的吗,佛陀作这样的譬喻 ,你没有意见 ,视频作者作这样的譬喻 ,你有意见,这叫区别心
你觉得这种比喻不好,但是这种比喻让很多人看懂,佛陀在经书中也有很多乱七八糟的譬喻和奇怪的言论,我看了也觉得别扭,但是他能让有些人看懂,佛经不是写给一个人看的 ,是写给很多人看的,因为有些佛经这个人能看懂,但是那个人就不一定能看懂,所以佛经有这么多就方便了广大众生
空=無自性=緣生。
所以万物皆为空
原来“空”是乐高积木和“水中月”,“镜中花“…
空不是无常吗?老师所表达的这些东西不都可以用无常可以解释的吗?
觀修無常有助於通達空性,但空性並不是無常。空性是離開常和無常兩邊的。
空的本意 是空性的智慧
不是什麼都沒有
是萬物全部由空性能量幻化而成的相
空性就是本來面目 就是佛
就像黃金做的老虎 本質是黃金
手機螢幕上的美食 本質是螢幕像素
空是沒有煩惱的智慧。煩惱就是貪嗔癡!
组合起来就有了功能,人造手表汽车,神造人,那么人的功能是什么呢,人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呢
釋迦牟尼用四十九年解空,你就應該知道佛教的空不是一般的空。其实空就是宇宙万物真理,因为空才有色的现象。
什麼是菩薩什麼是佛人類大部分都是一知半解.、一個人想成為佛菩薩的路是非常非常的遙遠。一個人死後的靈魂連飛都不可能會飛.怎麼會想到成佛成仙呢?而且菩薩和佛都是1秒即可遁行10萬至百萬里的速度前行。身為人做好人的事即可、不必去想死後靈魂的去處。就算知道的也沒有用、什麼原因說也說不完說了也許還有人會不相信。以佛來說吧、我敢說所有的談佛和說道者99%的人、不知佛如何而成。1佛全身是金色的如何而來、2在哪裡上班他們的工作的職稱是什麼。就知道什麼皆空、回頭是岸
北川愚不可及👍
那所谓的人生也是空,有什么意义呢
可能是指世界的绝对运动性?
嗯,有點越描越黑,物質再怎麼拆還是有一物。可能要說空的觀念應該如此成語:1。身不帶來死沒帶去的理解。或者從做愛“結束的感受”:未上床前的激情到,心身疲憊後靜止哪一秒,無法把激情再提昇時,你會感受到,色也不過如此罷了!在能冷靜下理解這些觀念及感受....等等作為,才叫做空吧?而不是色空,表空,電視空之類的空說吧?
您的理解好像不太对,不说其他,所谓的色指的是色法,通俗地理解我们所说的物质。
@@jasonchen8997 對不起,我説的色不是佛說的色。我是做愛的色“況”,是色後有“空”的哪一刻吧!如果延伸出去的說,“可能”禁色者,沒有“資格”說色相,遠離色魔喔!
空是性空!存在---变化----变化就是空
虚拟世界,物质幻家;
肉身假我,灵魂真我。
每一細胞都有意识.联合起来是潛意识,有灵魂的,灵魂因子连合在一起就是(大我),所以别吃太多肉,会干扰(大我),太多外来(小我),不是有报道移植器官,改变了性格呢!。🙏🙏
再者,请如理思惟:学佛者面对唯物主义者的知见时,提出一个问题即可:你们是如何看待物质的?物质是否真实?借《观所缘缘论》中的正见便可破:为什么佛法中不许可物质是真实有的?假设将物质分析理解为极微,即会发现两件事:一,你对不准极微,所以不能成为清晰了知的所缘对境,由此明显不满足「所缘」的要求。二,如果你说分别了知的是极微的和合相,那么,和合义就是没有真实的体,因为要互相作用才得以显现,这种意义上的假和合相即便可以自欺是某一种所缘,但怎么能满足「缘」(增上缘)的要求呢?也就是说,没有真实自体的法如何能成为你缘得起来的对象?这两个问题必须解释清楚,否则,由种种此类不真实的物质体构成的所谓世界是如何成为现实基础的?并且意识、精神等是如何基于此类不真实的物质成为其产物或表现的?无力解释,即是邪见。
你的觀念錯誤了我們的世界不是空,證悟空只是一個中間的過程
我认为佛法所谓(空)...生来空,去也空!!!敢问佛教老板对(人仙乐)又有什么看法???
如果人生也是一场梦,也是有可能的,一切都是幻觉也有可能,永远都是梦,没有真正的东西,但梦怎么来的呢。这个空的理解是否太肤浅了
當然有真正的東西,只是我沒在這個視頻里說而已。這個視頻在一般人看來已經是很燒腦高深的了,但在佛教的理論體系中,這只是真正高深的第一課而已,後面的內容多得很。
@@beichuan2019 😄我也研究了很多年了,能把最后的结果告诉我吗?真正的东西,并不存在,因为存在本身就不合理,不存在难道就合理吗?真正的实体当然不存在,但车能撞死人,说明这些看起来的实体是本质的一种表现,并不是完全没什么,万物都是灵的表现。说到底灵的结论相对合理些,这个灵我目前还没搞清楚,可能永远搞不清楚,并不是意识,意识也只是现象。一切都毫无意义,无论佛和神以及外星人和地球人,所有的存在都毫无意义,永远都是空虚的。多么无聊的一切
@@honli9393 坦率說,最終的真相是需要去通過修持佛法而親身實證的,光說理論是無法體會的。但如果一定要說理論的話,那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佛性是宇宙的終極真理,是真實存在的,它是顯現宇宙萬法的基礎。但這種所謂的「真實存在」,不是像我們平時說「房間裡真的有桌子」那樣,它是離開「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四種狀態的,你無法用任何一種狀態去定義它。語言和文字至此已經很蒼白,要真實去理解和體會,只能去實修了。但我知道,對很多人來說,真正去實修佛法,恰恰是最難的。可惜的是,如果不能開始系統學修佛法,那任何理論上對宇宙終極真相的討論,意義都不大,這些討論既不能幫助我們真正了解真相,也不能幫助我們在面對煩惱痛苦時解決問題。
和道教的无有差别吗
和中國本土的原始道教思想有差別。但宋朝開始,儒道都大量借鑒佛教思想,所以此後的道教所說的空,並不排除有和佛教一樣的可能。
空就好比湖中月,鏡中像。
講了非我。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感官世界的限制,所以展示的物理世界不同呢? 你舉的例子說明物質無恆常狀態,暫時性的;而概念是人賦加上去,不存在自性本質,就是一堆暫時複合物,卻發揮到功能,及影響到人既情緒。佛教物理世界是不存在,一切都是人心投射出來幻象嗎? 那麼我們如果看穿空後,能不用食飯拉屎嗎?
僅僅「看穿」是沒有用的,要親身「實證」到空。佛教所有的理論都需要去親身實踐,否則對人生的幫助並不大。這些理論並不是心靈雞湯,不是用來麻醉自心的,而是需要用特定的方法去實踐,去實證。如果一個人真的完全證到了空性,他確實不用再吃飯拉屎,因為他的整個生命已經完全被轉化。如果一定要用現代語言來說的話,你可以理解他已經不是碳基生命,所以不需要碳基生命的生存方式(這種解釋是不太確切的,但為了現代人能理解,只能勉強這樣比喻)。
原則上錯得離譜
空性
佛教认为这个世界是 空
科学认为这个世界是 黑洞 也是空
heart/ mind sutra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ind, pure mind n false mind coexist and both mind has no form ' wuu siang ' . Pure mind is permanent/ eternal whereas false mind is impermanent/temporary ie exist vanish , exist vanish repeatedly . ln this mundane world ' sze chian fah ' (excluding mind ) everything keep on transforming / changes non stop and very very fast compare to eternity ' sa na sa na ' . .Hence we also say it is ' kong ' when compared to eternity/ permanency . lt existed temporary at that moment and vanish ie ' kong wuu ' after transform to something else just like ' lun huii '. its original self vanish/disappear and therefore become ' kong wuu ' So there are 2 aspects : 1 the mind ie the inside , 2 outside world/ universe Without our minds we cannot perceive/see/ hear outside world . Understand all these theory/science is a waste of our time in this world if we don't cultivate . Sometime what we understand is also not fully correct as many has explained Many keep on repeating and add new words/ phrases and ideas /explanation , add confusion and drifting further and further away from Buddha truth ie ( ' lu lai chern sze ee ' ) 1. Concentrate your mind on single objects/words/phrase continuously non stop while you are doing anything else ( sit or walk also can. the target is meditate on 1 object/subject only single mindedly ). 2 . must do good, kind, compassionate to accumulate your virtue and merit . 1 and 2 can help us to see our Pure Mind and get enlighten . hope l am right
空間阿
你的分析空是頭腦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