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 傳統與科技碰撞、讓復古與創新激盪,actto 美感機械軸鍵盤讓你全部擁有 🕹台灣獨家!只在一起剁手平台👉 pse.is/57p2rl📌 機械軸體,每次打字都給你滿滿回饋📌 支援 Android / iOS / Windows / MAC 多元平台📌 有線 / 藍牙無線最多分別連接 1 + 3 台不同設備📌 自動睡眠模式,聰明省電沒煩惱輸入「shasha77」優惠碼,即日起到 9/30 (六) ,買就送 #雙模式無線滑鼠,快點去看看吧!
這支影片被黃標了!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或是你想讓這個內容被更多人看到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和我們一起協助 RUclips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根據 RUclips 官方表示,大家的hashtag是有幫助的!)
物化女性的只有女性,在ig上待30秒就知道。那個醜T,只是因為自己沒有,所以才靠北,另一個可能就是利用偽女權,實際是推廣限制自由的極左覺醒主義,二選一。
@@shasha77 ま?笑死每次碰上同\女權議題就是各種玻璃碎w
這家鍵盤的軸體是用哪一家的,Gateron?
@@shasha77 説實在的,在二次元尋找政治正確,不就是特地到厠所找午餐吃----找麻煩嗎?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這應該綠標
我看很多RUclipsr都會在標題後面加上中秋烤肉 77好像可以試試看
#這應該綠標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先不說物不物化,物化本身就是人類對待自己或對待他人的方式。姑且不談企業家對勞工的物化,也就是其原本的定義,只談論性物化這點,難道性物化就一定是錯的嗎?認為性物化是錯誤的觀點,大多是站在批評消費女性身體,或將父權審美觀壓在女性之上,以及所謂的「父權資本主義的商業性行為」,例如性交易、色情行業。也有些人認為,個人的自由意志深受父權與資本主義影響,社會化的過程使我們自我物化,並認為受到支配宰制是自己的選擇。就像奴隸不認為被奴役有問題,人們認為自己穿衣的自由意志,是被灌輸父權與資本主義觀念而受害。因此,在部分女性主義者(通常是基進女性主義者)的眼中,即便女性出自自己的愛好與選擇,而自由的做出職業的選擇或穿衣風格的選擇,也是受到父權主義影響的受害者。然而,這個論點隱含的價值觀卻有根本性的問題。其一,這種思想本質上反對各種性實踐的可能,他否認了即使不受到父權主義主導的教育,男性或女性也並非就一定不會選擇性感的,或依照她們的說法:「受父權資本主義影響的穿著」或者喜歡類似穿著的異性或同性。其二,這種思想限制了因個人自由意志選擇物化的可能,為了避免受到父權意識影響而失去自由意志,但其解決方案卻是否認自由意志,這本身就極其荒謬。另外,出於現實與個人的意志選擇物化,讓物化本身就構成了人類社會重要的運行方式之一,讓我們能夠透過自身的勞動力換取價值,讓商業活動脫離了實體物件以物易物的範疇,因此否定物化,某種意義上也是否定人類的生活方式。就算不提上面的論點,性物化本身就不只發生在女性身上,也不僅有令女性穿著性感的這個面向。對於男性性器官大小的比較、各種藝術與廣告對於肌肉的崇拜、希望男性具有所謂的陽剛特質……這些也都屬於父權主義下對男性的性物化。忽略這點而只談論對女性的性物化並不公平。最後,令女性穿著性感,或希望女性保持貞潔、希望女性穿著保守,雖然矛盾,卻同時都是性物化的體現,因此根本的問題並非性物化本身,而是女性的自由意志是否受到剝奪。與其認為賣弄性感或可愛是對於女性的剝削,不如從教育做起,讓下一代知道「你們可以喜歡你們喜歡的所有東西,無論性感與否、是否符合大多數人的期望,在不傷害自己與他人的前提下,你們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生活的方式被人歧視或傷害。」,才能讓社會變得更公平,更能做到平權吧?
沒錯,這應該推上去吧
我稱你為:言神
說實在的我覺得所謂的進步應該是: 各種價值都應該得到傳播, 但不應該為了特定族群的價值而去限制其他族群的價值, 而為了避免人們被非主動性的帶往任何一端, 政府和家長都應該透過「教育」「教育」「教育」,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但每次好像都是最會被忽略的, 因為每次提到教小孩時家長和政府就好像飼主而已( 然後就會幾集中討論在這種價值觀怎麼可以存在呵呵), 宣導家庭主婦家庭主夫地存在, 正確且完善的宣導各種價值, 才不會跑出「 女人就是不會開車」 照著這種病態發展未來可能發生的「 我明明是男生但卻只喜歡女孩子是不是很奇怪」, 可能是我見識短淺這類的宣傳好像真的沒看過
這則留言該至頂吧?很多種時候都是父權與教育的觀念下所產生的產物該教導的是如何去看待這些事情而不是在那邊議論紛紛這些作品怎樣怎樣的那些都是創作者嘔心瀝血創作出來的這樣被炎上真的不值得
物化在我看來就是種自然的人類行為,尤其性物化更是,而這很大程度是被審美觀影響,非常個人且主觀
沒有,日本動畫是物化一切,萬物平等
沒錯,萬物皆可娘化
@@湯丞 萬物皆可漢化
Rule34:既存在,必有圖。
全部物化😂全部色色的意思?😂那這樣證明那抗議的女性是對的哈哈🤣
用物化來形容其實是錯誤,按日本人來說這叫做 娘化/萌化 才對
B.這太主觀了,要討論藝術品是否能出現在公共空間本身就是個笑話,主觀來講,那對我來說就是一幅畫,雖然沒有爆炸但也是藝術。
其實男女都是好色的,像我平時也常常看到各種男上加男,兩具赤裸結實的男體,彼此交纏的廣告,好像也沒看哪個男生站出來說,這樣物化男性啊…所以這種表面上好像在幫誰討公道,但實際上就是對某些群體的性癖的歧視與公審,真的很不優欸😮💨
大姐,不好意思,我超討厭男上加男沒錯,你沒聽錯這就是從一隻支持同性戀合法化的竹節蟲口中說出的話
社會框架就是這樣告訴男人不能婆婆媽媽不要哭 要堅強 要勇敢 所以當男人在這方面就算被物化 也不會有人跳出來講 直男已經被教育成看到這些沒什麼大不了的
合理化雙標
在性方面,男女的觀感有極大的差異,不管性向,男性群體自己本身就在不斷物化自己群體。雅婷姐會有一定知名度,也是因為像妳這樣可以在公共場合開放的女性不多見。雖然我也覺得這個廣告投放沒什麼問題,不過有意識討論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具有意義。
BL是最能滿足女性意淫的好物
治標不治本,而且干預創作自由,弊大於利。解決問題的方法比起設立障礙,不如打通更多關節進一步地開放,比如,我們絕對需要更多物化男性的色色廣告 😍
原本想到阿諾(rm
這讓我想到了星期一的豐滿物化女性事件
我笑了😂
@@palma6563 講個笑話內衣不會物化
樓上草爆
並沒有不贊成萌圖或比較性感的女性廣告,只是我在法國住了幾年發現路上的廣告或是媒體對女性的多面向呈現,不管高矮胖瘦或是皮膚自然的有細紋、沒有濾鏡的粗糙有雀斑,常常就超巨幅海報貼在地鐵站(一開始還想說是忘了Photoshop嗎),看久了讓我有"這樣的自己也可以被接受"釋然的感覺。雖然喜好是個人的,但是巨型廣告會成為環境氛圍的一環,尤其在日本女性非常常被電車騷擾的環境下,大概會更強烈的把性感圖片根被騷擾的恐懼連結再一起,2公尺的廣告原地變壓力。(我要幫二次元說話,不是只有二次元在物化女性,只是比較好抓出來鞭
同感。我不太能接受把任何族群的價值建立在性吸引力這件事上,除非是性工作者,因為至少那還可以算屬於專業的一種。尤其是很多有種把年齡增長當做是什麼疾病一樣的心態,甚至搞得好像每個人都應該崇尚"不老"的邏輯,我覺得不只不實際,更是很不尊重人。很多國家社會大多人因為從成長時就很習慣接受這些,常常被物化時不覺得怎麼樣,甚至很多人傾向指責的人太敏感,然後又來拿創作自由及言論自由當子彈。當然,這不是只有亞洲,其實美國現在也差不多。自由很重要,但是只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成立。當別人的族群必須面對這總總不尊重人的性別框架,每天被情緒綁架,這就不是可以拿言論及創作自由一筆勾銷的事。
日本男性被女性誣告性騷擾以至於開始興起「寧可立刻毆打反擊女性把事態變成打架鬥毆,好過被誣性騷擾丟工作社會性死亡」的應對法也是一大問題
@@avo5499不太能全盤同意你的言論。今天問題不應該是某族群價值建立在性吸引力上,而是「只」建立在性吸引力上,性吸引力本身並不是傷害人的東西,它是作為構成個人魅力的重要一環,也有人對於自己「性感」感到自信的(並不只有性工作者),難道你想全盤否定這些人的自信來源嗎?性吸引力並不應該被否定,該否定的是人只把性吸引力看在眼裏的態度,這種態度只會讓特定族群的印象被定型,進而讓那族群無法符合社會期望的人被視為異類,受到歧視和排斥。該做的不是把性感廣告踢出公共場所,而是積極推廣更多女性多元化呈現,讓社會大眾看到更多女性「性感」以外的一面,才能有助女性更多元價值,不是嗎?
@@DevilflyHK 可是在日本那種性犯罪比較多的地方,文化中就存有對女性存在各種不合適性幻想的情況。在公眾場合存在性相關的東西,那就更刺激了在當地可能為數不少的潛在犯罪者。外國人在這邊支持展示相關內容,是能替當地受害者代受罪過嗎?
這就要歸咎到廣告這種東西的用途是甚麼了廣告就是要宣傳這個東西好讓廠商賺錢,如果某種宣傳模式不能勾起目標族群的消費,那麼這種宣傳模式就會消失所以你看到的那些廣告可能目標的消費族群是女性,所以你會看得比較舒服反過來看看那些目標客群是男性的廣告,你看了可能比較不會有舒服的感覺,畢竟你不是他們的目標客群
D,我建議那些不喜歡這類型廣告的人可以合資把放廣告的區域買下來放他們喜歡看的有錢就是老大
女性會有被物化的感覺,與生活接觸到的環境;太相關了。環境使然,有時物化了也不自覺;甚至覺得理所當然。失衡的男女圖比,只是其中一部分。眼見的圖像多了,自然會影響討論度。或多或少的,增加了女生被討論的機率。------------------------------------------女性角色的張貼率,感覺就是比男性還高。男女環境互換一下吧:------------------------------------------如果只張貼男性的性感萌圖,與不時傳達,男生這麼帥、這麼性感、這麼好看,就是欠騷擾;男性被騷擾,不論騷擾的女性是高矮胖瘦美醜、是不是喜歡的菜,都會因身理反應害羞 覺得爽。騷擾男性只要女生覺得爽,就算是被強迫的,被騷擾的男生就是會覺的爽。性感的男圖也到處貼貼,談跳式廣告也時常蹦出;然後女性時常在公開群組或公眾環境下,對男性品頭論足、時常討論男生路人的偷拍照,這個男的沒有腹肌、感覺很矮、這個長相我不行、哇那個看起來好帥、好清秀、好Mam、這個看起來好壯。然後看到這些發言的男生,自覺沒有女生喜歡的那些既定標準,就自卑,懷疑女的是不是都用這種標準衡量自己;然後再對自己外型不滿意、焦慮、缺乏自信,然後女性看男生沒自信,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更加鄙夷;女性 鄙夷男性後有了優越感,然後忽視自己也未達到男生的審美觀。看到男性外觀不滿意就繼續嘴...看到滿意的二次元男圖到處有、賞心悅目的性感圖、心癢癢的男性美圖遊戲到一半就時常蹦。這麼美好的事怎麼能讓它不見呢?反對!反對!反對!------------------------------------------以前就聽說,日本很多都是男權主義,女生被騷擾的比例似乎也比較高;感覺本身就容易忽視女性的心理觀感。若真要日本來帶動,男女圖的失衡比;會不會沒那麼容易?
只要是討論「某方是否弱勢或被打壓」,個人覺得最好的先決判斷就是:「將兩方(多方)立場反過來思考」例如,「這做法用在女性身上是帶有性意味,但反過來用在男性身上就覺得沒有」可能代表這麼想的人對於「自己所認為的弱勢方」有先入為主的弱勢印象(也就是主觀者本身自己的標準會根據對象不同而有所變動,簡單說就是雙標);「這做法用在女性、男性,甚至是多元性別都具有性意味」若主觀者這麼想的話,那就代表這樣的標準並非雙標,這樣的情況才夠格拿出來進行有效討論。(不然瘋狂鬼打牆、又更加深彼此間的隔閡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請讓任何房屋仲介或房地產廣告都不要出現在公共場合,因為那對我,甚至是大部分買不起房的人都是環境型騷擾。這嚴重程度不亞於這次性化女性的議題。
那個房地產廣告在歧視我買不起啦QQ
笑死,真的,每次停紅綠燈,都會看到燈柱上貼五顏六色的房屋廣告,價格都貴到靠腰,看了心酸而已,應該重罰這行為😂
看了馬上PTSD
真的!一直看到18-23坪只要1000萬+(超小字的起),我就覺得他在嘲笑我😂 應該要立法禁止宣傳,他對我造成不適😂
沒錯,還有打電話來問有沒有土地要買賣的,根本是霸凌
記得歐美幾個公司就採用那堆性平和LGBT推崇的主題來做廣告,結果是......更多人對廣告感到厭惡,要宣傳銷售的商品也因此拖累而滯銷,公司更不顧形象地把所有厭惡的人打成「歧視」和不願「進步」者這樣對比以往有比較棒嗎?根本一目瞭然
是呀,大企業當然應該不管不顧地迎合社會的一切歧視和刻板印象,反正「人多就是正義」嘛❤
@@C_Y_1893 所以應該迎合少部分人的旨意去刪改廣告,反正人類社會也不是沒有搞過封建嘛
@@C_Y_1893 又來引戰了ww
@@路西法-f9x對呀對呀,法律也應該順便規定「女人必須順從男人」和「非異性戀者不享有人權」,這才是真正的公平正義。
社會上很多人支持同志、也有恐同,但更多人是不在乎這議題的,就是他們對這件事無感,不想表態,我認為就尊重每個人的看法,沒有必要將事情一分為二,硬要強迫大家一定要選邊站,這也不是推廣性平的初衷。
我贊成👍以後各種影視作品還有海報看板,應該要有更多的肥宅男性那些又高又帥的男星出現在檯面上根本就是物化男性,只符合女性期待,壓抑男性的主體性這些高帥男星應該讓想看的人自己找來看就好,隨便張貼在車站,等於是強迫像我這樣不想看到的人也要一起看到,形成環境騷擾
:你竟敢用我的咒語對付我?
那就會變成什麼人型的都不該出現在上面了🤣。
@@秀一-s1q 克蘇魯嗎?我可以
best comment
所以日本有没有六块肌的二次元男角色的擦边广告?我真的想看到。
女生:你這是在物化女性還是女生:ㄝ你看那個男生在摸另一個男生腹肌
7:50 貼“只要兩種性別”對抗也可以啊
給所有上面看得到的動漫妹子廣告都加上ㄐㄐ,不只尊重多元性別,不會冒犯到女性,妹子也還是一樣很萌很可愛
不要扶他,謝謝
扶他讚啦~
不要電磁砲,謝謝
那深色皮膚、多元種群、身心障礙、多元宗教、多元語言這些怎麼加?
魚住 不要扶他
我覺得沒有物化這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而已,並且我認同車站能展示各種的海報代表著自由打個比方:之前蔡桃貴也是沾滿捷運站的版面,我不是粉絲,看了覺得很奇怪,甚至有點反感,但還是尊重他展出的權利
不錯的例子,基本上不要傷風敗俗就好
推你
我是覺得還好 蔡桃貴展也只是維持一個月後面是其他照片
我覺得正常跟不正常真的是隨時在變動的舉個例子在幾十年前即使是女性自己本身都會覺得重男輕女是正常而現今大家會覺得男女平等才是正常所以或許我們現在覺得這些萌圖很可愛,很"正常"但這有可能是長久以來被潛移默化的結果是整個大環境告訴你這很"正常"所以就算有人覺得這個議員是來亂的這不失為一個好的討論畢竟共識這種東西就是需要溝通討論的我忘記在哪看到,即使是吵架也是一種溝通大家吵愈兇就愈容易被看見就會引發大家的思考或許未來的哪天在車站看到的就不是萌娘而是猛男呢XD
那樣算不算物化男性?
@@ToyotaAsh 到時候如果男性覺得不舒服也可以發起討論,大家一起理性討論互相制衡,最後達到一個各方人馬還能接受的平衡,我認為這是最理想的
@@yfs6666 結論就是這社會會變得死氣沉沉,SJW 對社會造成的傷害已經是最有利的證據了。
這在其他領域還說得通,但女權主義者就跟宗教狂熱份子或特定政黨的鐵票支持者一樣,根本不打算給你討論空間哪怕你只是呼吸,在她們眼中都是在壓迫女性
@@青霆 你不接觸女性主義就算了,可以不用這樣亂說話。這種行為才是在壓縮討論空間。
女權:公共場合不應該出現這種萌圖廣告也是女權:(女性穿比基尼拍夏日廣告)
不知道遊戲的人:這一定是什麼給宅男玩的色情遊戲雀魂玩家:原來我的性癖是麻將
性別認同是五桶
我們需要更多的萌化男性廣告 對啊
沒有錯!
yoooooooooo!
那同時弄個物化男性出來吧, 例如放出BL廣告...當兩者都平等對待, 就不能單純只針對被物化的女性同時又能保持自由度 XD男生也能感受被迫看BL的感覺一起接受
GL廣告也應該來一下
可是BL廣告一直都有欸,但只有女性角色的廣告被拿出來嘴,連這個雀魂明明也有男角的廣告,但他們也只拍女角的部分😂
日本有名的搞基動畫也不少你有看過哪個男生出來喊不要物化男性嗎XD
歡迎啊,最後是他們自己不敢平等對待拿這種條件去和那些人談,他們反而會閃躲
@@davidhsu5171 @V@對啊~ 但至少能這樣能說, 是誰不持平HAHAHA~~
希望留言能被看見!建議志祺的聲音團隊可以把人聲的compressor關小一點或是做平行壓縮,語音忽大忽小的聽起來不太自然。你們超讚!
你不孤單
同意,不確定是Compressor還是自動增益控制工具,壓縮的比例設定太高了,聽得很折磨 (剛好前幾天才跟朋友討論,但朋友們大多聽不出來
+1,前面幾集一直都沒注意到反映這個問題的留言,還以為是自己的耳朵或播放端的問題....
推推
我也觉得,我在看这个视频之前不小心摔了耳机,我以为耳机坏了😢
支持這類型議題被更多地討論
這次討論很哲學!
關於「環境型騷擾」, 如果要用「在公眾場所張貼會引起部份人士不快」為理由而認為不應該張貼在公眾場所, 我想不如乾脆把所有政治廣告也一起禁掉好了.反正不管張貼那一派候選人的廣告也會引起另一派的支持者不快. 而這比例我夠膽說絕對會比因為看到萌圖而不快的人多.
要顧及所有人的話..... 想不到還有什麼可以貼呢....
說的很有道理,每天新聞都有選舉和政治八卦新聞,一年365天沒有一天缺席,這也令我很不快,乾脆都禁止在新聞頻道播出。
"那個房子廣告騷擾我了,因為他賣那麼櫃我買不起我感覺被歧視了"如果覺得這句話荒唐那就請想想,其實這就跟那些覺得影片中的廣告是環境行騷擾是同本質的概念
媽的想到就氣,價格寫這麼高根本是看我沒有
如果同樣的姿勢、角度變成真人的話,大圖輸出貼在車站等公共場所,的確是會怪怪的啦
哥,這是二次元,沒人會把她變成三次元擺出來==
@@activepro5758 cosplay:不過不會在那裡就是了w
我本人身為一個藝術創作者,我認為創作的價值體現在它可以不用受到現實的拘束,不論是繪畫還是影音都應該可以自由表現,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大量限縮創作自由。 什麼FB被祖...還是youtube被黃標......。我就打個比方,就連文藝復興時期的創作自由都比現在高,更何況是用"物化"這種用主觀客觀很難界定的東西去限創作的自由。 而且就拿我身邊的女性友人們來舉例,她們有的本身很喜歡看動漫,更不會因為看到什麼"疑似物化女性"的內容反感。 所以現在針對創作的自由其實本質上其實就是用少部分人的利益去大量限縮另一少部分人的自由,也是現在世界範圍內大量民主倒退的一個象徵之一......。
對我來說我會用藝術的角度來觀察一張圖像與其思考該圖像是否有令部分人感到不適我看的則是整張圖像是否有美感、構圖與角度如何建置-即使今天張貼的是競選廣告我也會試著去分析這張圖像的設計者想傳達的概念
動漫界:「你說這是物化女性?沒問題!看看這個!」(端出一個漂亮又可愛的腳色插畫)SJW:「這還是物化女性啊!」動漫界:「不,『他』是偽娘,是男的。還是你要說這是物化男性呢?」SJW:「這男的???」
你企圖召喚另一團體來個多方混戰對吧?我爆米花準備好了
@@bonker8385 被識破了~XDD
魚住:我先聲明,不關我的事
動漫界:「你好大膽居然不先過問他的 Pronouns 就斷定他是女性!SJW 就是雙重標準。」
我盲猜那肯定是秀吉的圖😂😂😂
合理懷疑這集用一堆疑似ai 圖是不是要避免太多版權問題😂我個人覺得這種討論其實有點模糊焦點⋯除了物不物化太主觀之外,這個討論在任何主題都非常容易無限上綱,你隨便帶入任何議題都會吵一樣的流程(試想宗教、政治、經濟⋯)所以問題不在哪個東西適合公共場合廣告,廣告與否只是每個議題的延伸吵架戰場而已。最公平就是只要符合最低標的國家法律,假如法律規定不能露、不能暴力血腥或詐騙,只要不踩線就沒啥好吵的,任何議題的討論就直接討論就好,別牽扯太多也比較不會失焦
真的 美國就經常看到拿言論自由跟拿個人的行為自由來無限上綱結果真正的問題最後也討論不出個所以然來
你有沒有想過就是因為知道法律打不過, 所以只好用 「網路討論 」😂😂
物化其實很容易判斷啊,簡單說就是有沒有把這人當人看就知道了,如果發現一個角色除了跟飛機杯/按摩棒一樣的工具性外,完全沒其他該有的人物複雜度與特色那就是啦。就像有些人追星是去了解明星包括價值觀、思維想法,有些人只是把偶像當成皮囊好看的性幻想對象,同樣是粉絲前者就不算物化但後者是
@@mudamudawrrry oh wow 這個論點簡單粗暴...但我喜歡不能同意更多
@@mudamudawrrry 可是有一群就是喜歡講物化但卻無法判斷的😁😁😁 該不會把這些當成定義成只有性幻想價值的的不是宅宅而是那些人吧!!!!你這話真是簡單粗暴且正確!
法律只能做到最低限度的保障,比起討論物化不物化,最重要的是從教育做起,教導所有性別的人們如何尊重他人,因為被物化的人最大的痛苦就是被歧視和不尊重。
學校教育和家教很重要,不管是什麼立場和主張都應該互相尊重,而不是單方面污名化或指責對方。
問題女權並不想「改善」教育啊,要是大家都明白誰是真的被冒犯,誰只是在無病呻吟,那女權可是會立即喪失發言權與生存空間的
@@青霆 所以才需要讓大家辨識咩
@@jIncel 歧視+偏激言論,送你檢舉慢走不送
建議人生重來,我想看到新的你@@jIncel
比起那些車站廣告的什麼環境騷擾,大家基本都還是低著頭看手機居多會不會引起注意還是另一個問題我覺得最傷眼睛的是YT推送的看起來很詐欺的投資廣告跟找一些正常的部落格文章找資料,旁邊一整排奇奇怪怪不堪入目的廣告還有那些很吵的全部都做得大同小異抽卡遊戲廣告才是真正的騷擾
在下是輕度動漫迷,但我不支持性暗示意味的萌圖進入車站,原因是宅圈已經受到太多社會上鄙視的眼光了,要跟圈外的人解釋也很心累。(但如果是出於公益,畫一些健全的圖當然OK)就跟cosplay玩家有共識不要出現在一般公共場合給大家困擾,只出現在動漫展這樣。換句話說,我覺得二次元有必要跟三次元之間畫下一道結界,讓二次元迷們能夠在其中盡情享受,非動漫迷自然也不會進入而感到被冒犯。總之就是彼此尊重,並理解對方的想法,適度地做出一些妥協吧。
你要秋葉原站硬是和秋葉原分割就是一種顢頇,性暗示和賞心悅目以及健康與否的分界往往也是你這種人擴大解釋,只能在動漫展出現更是在破壞創作者以及相關產業生存空間的想法。歐美動漫和電玩就因為你這種論調逐步影響鯨吞蠶食到整個動漫遊戲主角幾乎都醜不拉基的,好看的遊戲漫畫近年來幾乎只能是韓國日本了,我認為這才是種不健康。
你可以很紳士的尊重不喜歡二次元的群體但那些人絕對不會以同等的禮儀尊重你那些SJW已經很清楚明白的告訴你了所以我的結論是沒有必要忍讓,那些人關注的性別議題可以瘋狂霸佔社會資源各種占用版面沒道理他們不喜歡看到的東西就要滾出他們視野之前的公投我也是投下同意同性婚姻的一票,那時有多祝福這些族群的人現在就有多討厭他們,那些人就是不可能做出你口中適度的妥協也不要跟我說不是整個群體的人都是這樣,他們不站出來用同樣聲量撻伐那些代表他們講出這些幹話的人那就別怪群體外的人把他們當成同一種人
等什麼時候含有性暗示的吃女性豆腐行為在綜藝節目和鄉土八點檔消失再來跟我提消除動漫性暗示萌圖動漫相對小眾還要承受太多不必要的壓力,綜藝節目和鄉土劇才是大多數家庭不分年齡都容易接觸,不停物化女性給大家帶來困擾的東西
看看有時在一些"那些"網站看到乙女向的色情廣告真的很噁,就算是在公眾地方,看那些男角的穿着只穿背心外套露腹肌,整條手臂都看得到,部份角色還會穿寛褲顯得下半身很壯,這些就不叫色色!!在公眾地方都不懂收斂一下??反之,女角本來就該穿得像這樣色色各種暴露才正常,憑什麼我們不能在公眾地方賣這種廣告?女角本來就該穿超短裙絕對領域,屁屁奶大當然得好好突顯出來,還得超大胸且一定要有乳溝(最好還看到胸罩吊帶更色~),還得擺些前凸後翹的姿勢而已,廣告就得這樣暴露才吸引人啊?再說這根本就不色!在公眾地方賣女性角色穿暴露衣服並擺出色色的姿勢的廣告本來就是理所當然!
女角本來就該穿得像這樣色色各種暴露才正常,憑什麼我們不能在公眾地方賣這種廣告?女角本來就該穿超短裙絕對領域,屁屁奶大當然得好好突顯出來,還得超大胸且一定要有乳溝(最好還看到胸罩吊帶更色~),還得擺些前凸後翹的姿勢而已,廣告就得這樣暴露才吸引人啊?再說這根本就不色!在公眾地方賣女性角色穿暴露衣服並擺出色色的姿勢的廣告本來就是理所當然!
定義用的不對物品是不能被物化的,人才可以被物化例:初音是個軟體,所以初音不能被物化其他同理
你是打算引爆核彈?
請正名:性客體化
這是活化😂
要開戰了,先卡個
卡 這裡死傷會比二戰還多
現在某些維護(自稱)弱勢的方法跟本就是刪減法,結果只是減少人類性格的多樣性,某些團體跟本就只是想把現在世界的樣子換成只屬於他們的樣子,而非他們自己所說的多元包容。
限制級動漫的男主角都沒有五官,甚至完全沒到拍臉部,過分聚焦隱私部位,這是不是涉嫌物化男性?👀
是物化大鵰
按照他們的標準,是喔,不過他們從不會為了別人的權益發聲就是了
這種狀況是霧化男性....
那個好像是為了方便帶入自己?因為沒有一個具體形象所以可以更容易的想像主角就是自己
@@GuLiu-l8p為自己的權益發聲也要被批評嗎?🥲 這種利他主義不是觀音聖母都做不到同意你的看法這是在物化男性,如果讓你覺得不適的話大可為自己發聲的沒有要戰物不物化的,ACG就是在平等地物化所有人
應該是說同樣類型重複太多了才會有人特別反感吧,這類的動畫創作打廣告確實會讓收益大增,所以大家才會爭相模仿,如此一來就會讓每個廣告都會做類似的創作,也不是只有男性會喜歡看,很多女性也會喜歡看,畫的好看的創作會喜歡看是正常的,最主要的差別可能就是類似的重複性質太多了,看多了有些人會厭煩有些人不會,可能還會造成反效果,大概掌握一下比例會比較好,比如一個車站有10個廣告牌,以5:5的比例去實施會比較平衡一點
男人不懂是因為路上沒有「充滿」放大性徵的肌肉帥哥的照片跟圖片,如果路上都是focus在下面一大包男性的照片,男性自己也會不舒服(gay在網路上放幾張肌肉男照直男就會不舒服了,更何況是整條街都是)
以一個正走在繪師路上的人的角度來說,一張作品的構圖要是美的,是需要每個部位和諧的吸引觀看者的視覺,在畫面中循環,而且「臉」絕對是整個繪製過程中最需要下功夫的,自己的視覺因爲某種潛在認知讓你只看到畫的一部分,就用一句下流否定創作者的心血,順帶把日系畫風排除到「藝術」之外…看完影片後我只想說,藝術跟色情往往只有一線之隔,而這取決於觀看者的眼神😢
我覺得“藝術”跟“性化”有一個比較方便但不保證完全正確的判斷方式可能是角色有沒有“刻意的示弱”,比如說臉上的紅暈啊,手刻意放在具有性意味的任何器官上啊(這個的前提是臉上是否具有紅暈)或者有不自然的汗啊。或其他“奇怪的水”之類的假如今天一個作品的主角全裸,但身上非常乾淨,面部表情也十分正常,這時候相信絕大部分人是不會刻意將這個作品與“性暗示”聯想在一起的以上只是我的小技巧,不知道各位覺得這樣的判斷方式有沒有道理,跟準確度怎麼樣
日系風格的特色就是頭部以外的軀體基本是真實的所以畫人體基本就是這樣日系風格女性基本等於真實女體按照他們這個道理那要不要大家都不要整形不要化妝不要維持體態美了直接提倡女性愛美是在物化女性?道理沒錯啊,身材好就是物化女性長得漂亮就是物化女性因為就是有人看到就會起性幻想別說男的,女的有些也喜歡看我是覺得那些sjw真的很可悲根本是為了搞事而搞事
其實對某些人來說,在三次元的叫藝術,在二次元的叫色情
@@tsai_niaw藝術創作中,性不是一個少見的主題畢竟那就是「人」的一部分,不管是文學、繪畫作品、劇作過去希臘崇拜肉體,諸神眾人關係混亂(反正都跟宙斯有一腿),酒神巴飛斯系列的雕像更是淫穢雖然迫於宗教等因素,曾遭封殺一時,但近代思想開放以來卻如雨後春筍般猖獗不管是單刀直入的談論性或藉由性討論關注其他議題繪畫中畢卡索《雅維農的少女》、提香《烏爾比諾的維納斯》、魯本斯《莉達與天鵝》西方小說裡D.H.勞倫斯《查泰拉夫人的情人》、約翰.福爾斯《法國中尉的女人》、納博科夫《蘿莉塔》、朱娜.巴恩斯《夜林》東方文學裡,明著《紅樓夢》便能看見賈寶玉做春夢還有跟丫鬟襲人行雲雨之事、對林黛玉和薛寶釵意淫,《牡丹亭》中也可以見到豐富的性描寫大家不能明著說,就會暗著來為何要回到過去那陳舊的時代?「性」由心生,「性」是構成人的一部分,我們為何卻要屏棄?創作是自由的,就算描寫亂倫、出軌、強暴,也總比那些高談道德卻背地盡幹齷齪骯髒事的人好上太多了至少藝術家幹直面人「性」的部分,而非以道德掩飾貪婪與醜惡的偽君子
@@puddingkunhsym0322 上面的觀點同意,但最後的就...描寫任何風格的作品都不該被禁止,但帶有宣揚意味或者乾脆以它為賣點的話我個人是不太能接受的(意思是我不建議別人因為好奇去觀賞,但他想觀賞我並不阻止)然後關於古典藝術對於“性”的描寫...我同意一部分大多數古典藝術描繪的性感覺是“我們是旁觀者”多一些而現代的則是“我是其中一員”多一些不過這也不能當作比較誰好誰壞的標準啦!我覺得現代的藝術對性的描寫也不全然是壞事,只是更加分化成了“只是欣賞”跟“可望參與其中”這樣兩種立場罷了
說到「表達自由」>「反對看到別人表達的自由」這方面,就想到近幾年很多作品(不論電影、影集、或是遊戲作品)都因政治正確,有越來越保守的趨勢,一些原本有潛力的作品題材因為SJW炎上所以在不敢表現的開放點,導致沒有發揮原本的潛力,成為平庸無奇的作品。我個人覺得,除非真的有很直接強烈的性、暴力或歧視表現,不然其實不應該禁止任何廣告(不論法律或輿輪)張貼在公共場所,因為不論那種方式都會讓創作者在創作時考慮更多被炎上的風險,進而間接影響創作者的創作自由。所以如果你認為今天有那些在公眾場合的廣告或宣傳真的有「性化」問題,或者更應該具體說它怎樣讓你覺得不舒服,怎樣讓你覺得是「物化」女性,而不是一來就像討伐異端一樣禁止它。#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想起八九十年代的電影比現在的更大膽呢.....
好笑的是這些攻擊者講來講去不是太裸露就身材太好,搞得好像漂亮是原罪一樣,乾脆修法限制女性穿著和禁止美女上街好了。
直接強烈的性其實才是最不物化的,那通常是藝術的表達,只有淺在有瑟瑟思想的人才會遮遮掩掩
@@sitanrasashoola253 原來阿拉伯女性穿著才是他們理想中的未來?
各種論點都好深奧啊...我是喜歡畫畫所以在欣賞畫的美,沒注意色不色XD
改天日本都掛上充滿美男裸露的廣告,所有女性的萌圖全部收掉,女拳們的口水和馬腳全部露餡😂😊😂🎉日本可以考慮只用取悅女性的角度看待廣告,就沒有爭議了!男性都去D槽看就好😊
女生在社會刻板印象的影響上,更容易產生自己是潛在被害者的想法舉例:男孩跟女孩在深夜的公車站一起等公車,男方大概率不會產生害怕的心情,但如果站在女方的角度,其實是非常恐怖的雖然女方的心態就是刻板印象本身,但我認為還是要多少尊重女性的情況可以溝通但請以「互相理解」為主要目的,而非「應激反應」或「指責」為主要目的先擺正好自己的心態,討論不要一定要有結果,但至少能了解雙方的立場,願大家友善溝通,不要動不動就吵起來PS.同樣受過教育的情況下 我覺得看動漫長大的小孩比老一輩保守群體更能尊重女性大部分的動漫價值觀真的很正
我認為這件事根本的原因除了性別地位不平等外,還有大家對於「性」還是處在一個私領域和不可公共化的想像。說起來很矛盾,但我的意思是如果今天「性」不被特殊化、私密化,那這種將具有性意味的圖樣放置在公眾場合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它刺激不了任何人,無法達到廣告宣傳的效果,就是因為「性」今天仍被特殊化、私密化,所以在公眾場合放上具有這性意味或擦邊的圖樣才會造成爭議。
雖然短時間要讓「性」不被特殊化很困難啦、還有性別平權也是。另外,我要說「二次元歸二次元」,這種說法是種鄉愿。它今天就造成爭議了,誰跟你二次元歸二次元。所有價值觀都是從各種日常和你所接收到的文本而累積而成,性別意識也是。
挺有趣的一種看法,只能說很多時候根本沒有歧視的意思,卻被認為有
公開化也是行不通啦,有的人就是討厭看到這些內容,不管是什麼理由都不管用,實際上太過公開也可能會有爭議。就像之前美國有間大學就有男學生就是君子坦「蛋蛋」的全裸去教室上課,教授和其他學生也都尊重他的身體自主權不表示意見,但是他坐過的椅子別人可就不敢再坐了。
明明就是自己思想污,卻要別人不能用,如果今天大家都把沒穿衣服當作正常的事,他們還是能找出獵巫的理由
性就是特殊化,但不是坏事,它是人類傳承的起點。不過當性被濫用,人們不是基於愛慕彼此而發生性關係就會傷害了別人。我們應該要思考性可以被娛樂化嗎?
謝謝志祺做這個主題,我身為女性也覺得這些吵的人真的莫名其妙……同樣是萌圖廣告,就沒看他們靠北過猛男廣告人物⋯⋯
相由心生不是假的整天說別人歧視的真的有病,別人根本沒那個意思
而且我記得以前也有女性向手游廣告阿,而且還開鈕扣露胸肌之類的,還有一堆BL,就沒人跳出來說物化男性,說實在的那議員就是沒事找事而已。
@@gn6228 SJW和右翼就日本小粉紅啊
@@huangsam2551 我前陣子就在台北捷運的大型電子廣告板上看到裸露的二次元男性,當時想的是這放在這不會被家長投訴對小孩不好嗎?
@@gn6228 請參考星期一的豐滿物化女性事件,根本如出一轍
A.有吧。構圖很明顯是放在女性的性感,而不是角色的個性,更不是遊戲或是麻將。這題很難,但像是拿西門町跟被日本議員提出的車站,兩方的圖片風格一比較,差距就非常的大。其實即便我是個30好幾的動漫宅,仍然認為日本目前的廣告&創作對我而言仍然有相當多的性化角度,很支持日本議員多提出相關問題改善。#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PS.我同意「公共討論」的重要性!
你少來這套風向豬,光看你取名USER這麼懶就覺得你帶風向很不敬業,支持女拳的議員更是無藥可救,我們需要更多像赤松健這樣對創作自由友好的議員不需要那種女權垃圾,不要把日本也帶偏像歐美那樣處處虛擬角色作品選角醜不拉基的反人類操作。
其實只是這次廣告的遊戲面向的是男玩家較多的遊戲,要賣給男玩家的遊戲那當然女角要多、要可愛、要性感,男性向遊戲多於女性向,因為男生玩遊戲的比例比女性高,這是商業考量。這就跟化妝品廣告一樣,99%都是女模特,為什麼? 因為99%化妝的人都是女性,為了銷量好,所以採用女模特表示出"你用了我們家的化妝品也能跟我一樣美麗",那這樣應該也算物化女性跟刻版印象? 不,這就只是商業考量,因為就算換成男模特也並不會提升什麼銷量,等於做了無效廣告,會賠錢,所以不用男模特而已。這時候不用說男生也可以化妝,這是性別刻版,男生當然可以化妝,只是人太少了啊,如果化妝的男生多還好說,但目前市場小的可憐,那模特肯定大多還是都用女性的。我是玩了20年的遊戲看了25年動漫的女性,如果我喜歡的、很多帥氣男性角色的遊戲或動漫被做成廣告張貼在公共場合,我也會開心,所以這其實是互相的關係,比起去討論為什麼萌圖被貼得到處都是,我更偏向於讓更多女生玩遊戲接觸動漫不害羞不偏見,讓該類市場打開且長存,那麼廣告與遊戲的性別設計就會更加平衡,今天是美女遊戲廣告,明天是帥哥遊戲廣告,有時一起廣告,這樣不就沒有什麼物化爭議了嗎?
D.身為喜歡動漫和遊戲的宅宅,加上家中媽媽的喜好也不同,所以能稍稍理解有些人的不理解或厭惡點😮但說真的,看到自己喜歡的角色或者可愛的插圖,我只會想到可愛還沒想到會有那方面的問題😅感謝志祺七七團隊的小影片,讓我認識到這個議題😊❤
真的哭,我只是喜歡欣賞漂亮的二次元妹子,請別剝奪我為數不多的樂趣😢
可以理解癡漢或是騷擾主題的瑟瑟漫畫廣告不要放在車站這個論點,畢竟日本電車癡漢蠻嚴重的,會讓人有一點害怕會不會有人分不清漫畫與現實,直接實行騷擾,尤其是對被騷擾過的人更是一種傷害。但我覺得普通內容的動漫廣告就算穿得比較露都是完全沒問題的。
重點是世界上不會有這種人,有的也就只是成為唐吉軻德不會影響到你想幹你的人單純就小頭控制不住,也不關ACG,反倒是ACG滿足了部分幻想而減少這些人犯案所以更因該推廣才對
在日本不去處理醫學院錄取學生性別不平等之類的實質問題(應該不只這一個吧?),跑去吵虛擬角色順便惹怒宅宅敗人品,看到某些結果只能說不意外
這些左派真的有病,不去對抗真正的加害者卻去迫害想置身事外的無辜者
7:49 harm principle,人有犯错的自由,唯一合理的限制自由的理由是危害管制的原理。观点和非事实性陈述从来都不会构成任何形式的危害(因为非事实性的陈述不可能构成欺诈),无论是公开发言还是指着鼻子骂都不应该受到限制,否则思想的自由市场就不可能发挥作用。
女拳越反對 我畫的女角就穿越少 爽
我認為爭議點是說究竟二次元女性是否能代表三次元女性。我想大部分的漫迷們的答案都是不能八。就像我 我是個100%的蘿莉控,是個看小女彈珠汽水的狠人。但談到那些兒童性案件我就感到噁心,我永遠不會將這些想法帶到真實世界上。我認為女權實在太過把自己跟二次元放在一起看。真正的漫迷們才是最能感受二次元與三次元差別的人群。
推
基本上可以說會分不清二次元與三次元的人本身問題大於二次元的問題,所以會拿二次元開槍的女權有問題,對兒童或女性或男性性犯罪的人無論今天他是多麼喜歡看某部作品都不代表喜歡這部作品的人的立場,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就很有問題了,事實上我認為其實應該要有所謂男權出來發聲,比如教育,男性被教育的總是在隱忍,真的被壓死的不在少數甚至是多數⋯⋯要說為什麼有這些歧視物化的問題,都是教育的鍋!!
漫畫宅也只是一部分,動漫宅女看這些圖可能感覺習以爲常,但不是宅的人會不理解萌圖的意義。畢竟車站屬於公衆地方,廣告會受到很多人的審視。二次元游戲公司爲了賺錢,把二次元推廣到大衆面前就免不了有這些爭議。
希望日本理性點囉,我可不想在將來某一天出現黑皮膚的蒂法。
然後克勞德是LGBT族群,跟賽菲羅斯…等等怎麼好像聽起來不錯(X
最後爭論點主要應該會圍繞在"誰是弱勢"和"如何保障弱勢"這兩點身上很不幸的這世界不僅只有"女性"是弱勢"宅圈"也是弱勢而誰又比較弱勢又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最終又會形成一種"競爭誰比較弱勢"的狀況發生那如果今天因為"男性向萌圖"有性化疑慮而禁止,那"女性向BL萌圖"是否又能以同樣的理由禁止呢?到底是性壓迫,還是某些人延續了父權保守勢力的影響,繼續壓迫女性的性自主意識?
沒事 放一個男性穿兔女郎裝吃冰棒 就平等了
更香❤️
對我來說,廣告物化女性的標準:1. 圖像總是採用可愛外觀、上圍豐滿的娃娃臉女性。2. 沒有明顯產品訊息如功能特點,主視覺就是以女性的物體象徵。3. 沒有更多創作元素,只強調女性的性特徵與造型。物化在亞洲十分普遍,從前在美國也很普遍,直到A&F的廣告引起多宗官司,A&F曾經只用男模在門店跟人合照,廣告海報也都是赤裸上身的男模進而引起很多的批評,之後有多起歧視官司。最終整個品牌重新調整定位回歸到服裝本身。
反正好看就好了 XD 都很香Yee
記得初中上公民課時同學已經提出:解決物化女性的最佳方法就是:去物化男性😂
好像解決了又好像沒解決🤣
當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就沒有加害人了
歧視平等,男女都物化
@@青霆那很好啊😂
要傷害就互相傷害
現代人已對色情麻痺了…特別是動漫美少女的袒胸露乳or絕對領域⋯日本就算是正常向的創作者,好像除了賣肉創作以外都畫不出來🤷♀️🤷♀️🤷♀️其他還都是R18居多🤦♀️🤦♀️🤦♀️本來就失衡很久了
有問題的是人萌圖即是正義
看完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之前蔡阿嘎把它兒子照片放在捷運站的事情我本身是不喜歡蔡阿嘎的影片形象跟他的做事態度所以就把這次的討論帶入到蔡阿嘎的捷運合作來思考(畢竟站在喜歡看萌圖的人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的話可能會比較難理解與認同別人反對的想法)雖然我目前還沒有很明確的態度是站在支持還是反對但是換位思考之後,志祺後面提到的幾個論點帶入進去後真的可以拓展很多之前沒想過的面向光是這點我就覺得很有收穫
我也是+1
突然注意到貌似有ai圖,我是認同可能會影響兒童認知(陪伴的人一方面要加強教育相關的知識)又覺得萌圖又不是很暴露的話其實也滿愉悅的⋯⋯
人本身就无时无刻在被影响,而比起社会、经济、家庭和教育等等,娱乐是影响最弱的,就像校园枪击案怪不到游戏头上。
@@allanslaine2547我覺得那也需要去區分正向還是負面的
@@user-ty7wq2os9g 我不觉得这点娱乐层面的还能扯上正负面,有也只是自己的判断,没有绝对的正负,就像我觉得吸大麻是负面的,但在欧美很多地方合法且受青少年追捧,欧美零元购和裸体骄傲游行又要不要考虑对未成年影响?现实中人的穿衣自由是不是也要限制,人要穿的少算不算性骚扰,游泳池和海滩上还能不能穿泳装?人不能既进步又保守,或者对纸片人开喷这事本身就是保守的体现。再者说了,二次元里也有很多面向女性受众的,要限制,是不是也要一视同仁一起倒霉?
很多廣告的影響力其實沒那麼大,基本上就是看過就忘的內容。如果廣告的效果有那麼好,每天出門、看電視、用手機都不知道要接收到多少廣告,真的很有影響人不就要精神分裂了。
@@sitanrasashoola253確實,現代兒童需要的是專注力
想要讓BL題材,來平衡市場,就說出來嘛!反正媒材終究有性化可能,乾脆各種形式的性化,不論男、女、LGBTQ通通來一點平衡,誰還感有意見就默認是在壓迫特定性別。
本來就是,從來沒有人反對這些族群,但卻有人把屬於主流族群的角色強行變成這些族群,而不是替這些族群創作他們專屬的故事。
@@李毘蔚 確實,不過可能一班大企業還是頃向與主流族群做生意,畢竟人多賺的多,就像有些軟體開發成本高,一開始都只跟windows系統相容,畢竟用的人就比較多,市場比較大比較好賺這時可能Mac用戶會感到有點不爽希望那些軟體也能服務Mac用戶,但也沒辦法,畢竟就哪裡需求高,供給就會比較高
@@李毘蔚黑美人魚
3:48 視覺焦點不是放在女性本身身上。
「女性本身」本來就很難定義😂😂 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有,他廣告不是就想傳達:這個遊戲好多可愛、性感的妹子 快來玩啊 不是嗎XD這些可愛的萌妹傳達的意象:女生必需要可愛!大眼睛!溫溫柔柔楚楚可憐!胸部大!大腿要有點肉!但同時腰也要很細!所以放在公共空間,兒童、青少年也會經過的地方,在這些未成年、還沒有足夠的判斷力、對於身體價值尚未了解的情況下,就是一直在傳遞「你要像圖片這樣才會有人喜歡」「才是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哦」
我感覺這個問題不能用針對廣告本身進行判決的方法來解決只能夠借助科技的力量把現實的廣告全部變成AR讓人自已選想要看到什麼就好了
等著同溫層厚到把鄰居也變得像外國人嗎?現在光是社群媒體演算法已經讓政治同溫層厚到不太能交流了
好啦、那車站一邊美少年正太、另一邊美少女蘿莉兩性互相物化就沒話說了吧
追求有美貌與良好的線條的對象並對此懷抱憧憬是人類作為動物的天性不論男女都一樣這東西躲也躲不掉的
所以作者如果是男的,他只是把自己理想的樣子(女圖)畫出來當做廣告不就是物化男性了😮所以那些女性小說封面都是物化男性🤔都是政治手段而已啦😂我也寧可車站或是大樓的廣告,可以是一些二次元廣告圖或是一些美食廣告圖,也不要是一些人臉前面圈著有顏色的數字,旁邊寫著凍蒜的宣傳圖🙄那對我來說才真的是騷擾😅
那也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来的更好啊
@@vincentchow9646太平洋都給你抽乾
我覺得不管是不是ACG相關,其實任何公眾場合的廣告如捷運公車上的,都應該是普通級才對,有些看起來明明就是保護級、輔導級以上的圖片並不太適合。
🤔討論「物化女性」的背後核心,可能是女性在現實生活長期遭遇各種不被尊重而他們擔心這是環境長期潛移默化所造成的可以猜測日本女性可能相較台灣女性,對這個題目更加的有感也可以理解男性總是對於男性廣告並不特別偏向物化來解讀如果是這樣的話只討論物不物化(或者那也來物化男性)或消除多元存在,對尊重彼此不太有幫助(或者流於形式尊重而將問題地下化)向來都是開啟更廣的對話,會更有助於讓大家認知到要尊重彼此至於商業廣告,多半是如實反映社會部份共鳴居多環境想法改變了,它多半是會跟著改變
也許 物化人其實是反傳統的產物 以前都說萬物都有靈 而物化人其實是在挑戰傳統 值得嘉獎
比較不相關的也許 這世界上其實只有一個語言 華語以外的語言都是在我們面前捏造出來的 平常那些 所謂的外語使用者 都是故意趁我們不注意時講華語
蠻認同的,其實很多廣告對於某些族群會帶來很大的傷害,也許普通人不認為,但自己其實不知不覺已經被影響了。像是一些醫美、健身廣告說什麼怎樣怎樣就會變美,然後貼美女圖...
真的阿 身為一個印度穆斯林在路上看到那些和牛,日式炸豬排的廣告,都給我帶來很大的傷害ˊ ˋ
思想極端才會覺得物化女性,穿著性感的女性路上就一堆,難道要說這些敢做自己的女性是在物化自己嗎?把這些稍微煽情的虛構人物當成一般LOGO看看就好,身為女性不覺得這些動漫角色有什問題!?
其實有研究證實那些性感女性是真的在物化自己
@@MengHuaHung 物化就物化,有什么不好的,又不是被当成奴隶强迫
其實我看動漫又不是看你性化性化的羅浮宮的雕像就是在性化人類囉
物化對我來說根本是假議題這世界所有東西都是商品只是價值和代價不一樣罷了小到食衣住行育樂大到政策制定全都是商品政治人物提出的政策就是他的價值人民決定要不要用4年時間買下一個位置給他這也是種買賣人也是一樣法律只不過是禁止金錢交易人類罷了提升自己的價值,讓公司或其他人發現、接受這在廣義上不也是種買賣嗎
我是C,覺得有點踩線,但是這樣就以偏概全有點不OK,我個人覺得萌廣告可以,我自己也是常看動漫的人,以這部影片出現的全部圖片來說我只對麻將少女中間那一張覺得有點踩線,其他的圖我覺得OK,我覺得公共場所只要不要放露胸、與明顯是想凸顯某些部位的姿勢就OK,我是覺得是很香啦,但在公共場所還是服裝整齊一點的美圖比較能附和不管是誰都能開心欣賞的作品。
個人覺得,如果把圖片中所有性別更換,讓你還有歧視的感覺才算是有問題
@@gn6228公共場所貼18禁的東西,不論男女都不合適😂
準確來說,像後宮番,常常顯現古代皇帝,一人坐擁好幾個女生的概念反而女生的後宮不常見這就有點固化,但說真的,我是覺得若要放廣告,需要挑一下角色,畢竟有些角色是牽扯到和H有關,很多都是擦邊球所以我覺得最好是選純戀愛的作為廣告會比較好但是你說角色的注意力在胸部上,我覺得,是因為動漫角色的臉部,除了笑沒有特別的表情,自然不會有注意力而“胸部大”不過就是這個角色的特色而已,反而有點大驚小怪了那不然再平衡一點,把男主也放上去不就好了再說了,日本主要問題是癡漢比較多,A片多,又不禁,甚至還有性產業,我是覺得啦!癡漢台灣也有,只不過比較少,日本是太誇張了,10個女生,有8個都被癡漢騷擾過,應該是要立法,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外,還要增加一些宣導,除此之外,要和民眾組成的反癡漢群體合作推廣這樣議題,以及多多宣傳,看到有癡漢就要幫忙制止,還有受害者的處理方法,隨身攜帶防狼噴霧等等
女生後宮不常見??? 看來需要收集資料比較一下了。
@@SuccubusStudio 男後宮,我自己知道的,手指可以數得出來大部分看到的都是女後宮
@@詹穎柔 《BROTHERS CONFLICT》《櫻蘭高校男公關部》《彩雲國物語》《魔法水果籃》《轉生成女性向遊戲只有毀滅END的壞人大小姐》《晨曦公主》《我太受歡迎了,該怎麼辦?》《Code:Realize~創世的公主/創世の姫君》《聖女魔力無所不在》《戀與製作人》《廚病激發BOY》《A3! Season Spring & Summer》《明治東京戀伽》《夢王國與沉睡中的100位王子殿下》《暮光幻影》《冷然之天秤》《廢柴王子》《青春×機關鎗》算了太多了不打了,我還沒加韓漫,我看最多的是逆後宮的韓漫,加上去至少幾百部,如果去翻近十年全世界所有逆後宮作品應該能上千部,還有乙女向遊戲也加進去大概就幾千部了,總之,逆後宮作品也許比後宮作品少,但仍然非常多。
@@詹穎柔 這就是生物生理本身的問題了,你要找受向男才能放在後宮,一般來說"受"的女生太多了,男生的生理性別就是攻所以你要怎麼讓"攻"變成"受"進到後宮女生有八成九成都是受只有不到兩成是攻,男生則是有八成九成都是攻只有不到兩成是受。
@@okrabbit8707 嗯...所謂的“後宮”是,好幾個男生喜歡1個女生,所以是男後宮那跟性向沒什麼關係裡面的女主不會真的嫁給其中一個人,不會愛上任何人,但是劇情中會出現的男配,都會愛上女主頂多就是這個女主個性很好,很受歡迎而已相反女後宮也是同個道理統稱:“後宮番”我真的很討厭後宮番,不有趣,而且愛上的理由都很莫名其妙主角都很中央空調就算主角個性再怎麼爛,只要一個“強”字,人人都會愛上主角,就是這麼現實
那月曆 健身房上的肌肉男也是在物化男性嗎?換個例子就很好懂 市面上也不少BL作品吧我覺得都是假議題
是的,那樣也是在物化男性,也是不對的
但肌肉這種東西女性也有阿 只是女生有肌肉卻不能當色圖賣點我覺得純粹就是肌肉的話 並不能讓人聯想到性意味的東西 健身房前面放一些肌肉男的照片 服務對象也只是男性不是嗎物化男性的話 至少胸阿腹肌阿胯下阿 得凸出來 還有要有一定的暴露度 跟姿勢性感...因為一般來說 電影中的英雄.超人之類的男性 並不會讓女生覺得想嫁 反而男性崇拜者更多吧 與其說是在服務女性 不如說是在馴化男性
自己腦子裡慢慢都是歧視才會覺得這種東西都是歧視
剛好有廠商花錢請畫師剛好有廠商願意下預算買版面剛好廠商知道在那個地段的受眾或許以男性居多為了讓廣告效益最大化就花錢做了個服務主要受眾眼睛的廣告這一切都是商業考量真不知道有什麼好爭議若是這麼喜歡BL那自己掏錢買個版面不就好了?😅最後補一槍,我認為透過「製造爭議」來搏取同情與聲量的人都他媽是個弱逼
難不成阿諾或巨石強森秀ㄐㄐ也算物化男性嗎
如果有男性因此認為不受尊重,那確實有討論空間呦。你的論調其實完美凸顯不同性別在討論性別議題時的盲點:因為男性「不在意自己的權利」,所以就認為「女性也不應該在乎這些權利」。
對 是 人家是人 其他人還把他物化成石頭
@@ursowrongwrongisaid 他本人也承認自己如石頭般有鋼鐵意志
@@九五智尊 天網決定終結你
@@Konata他同意就沒差 每個人都有選擇被物化的自由
要是都覺得會物化女性,那就會漸漸把一切變得保守到政治正確化,像是在美國,說一句世界上只有兩個性別一定會被打,但是生理性別的事實卻會被否定。要是物化動不動就成立,那麼就不再存在客觀標準啦~只要大家覺得「我認為」就能去檢舉人,那這世界應該沒救了
一堆人想太多... 是真的有害到誰並且證明出來?根本被害妄想就當做沒看到不然勒?我看到大彩虹旗或藍粉白我都不介入了
這個事件第一個讓我想討論的是:為甚麼以女性作為廣告動漫的主角?只是本次活動的單一事件?還是認為能夠以此吸引男性玩家?現今的各種手遊中大量充斥以‘‘異性’’為賣點的遊戲廣告,不論是以男性動漫主角吸引女性玩家,或是以女性為代言、遊戲設計吸引男性玩家,顯然遊戲廣告已經習慣以異性作為工具來達成吸引特定性別玩家的目的。不論男女,都只是工具而已,都已經被物化。(也潛藏著以異性戀為社會主流的預設)假設是為了吸引男性玩家才選擇女性作為動漫主角,女性在其中經常被凸顯性特徵、強調性感,在遊戲中也容易以男性為強者,讓遊戲能滿足男性的性欲和權力慾望。女性就會淪為滿足男性需求的工具,也就是物化女性。要討論物化女性除了男性之外,女性本身也可能透過物化自身來取得利益,(例如直播常見的裸露來換取人氣或禮物),就是一種把自身當作工具,放棄自主權的行為。然而部分女性這種行為,卻又會影響到所有女性,使得男性加強把女性當作工具的習慣。除了物化,以下還有幾個是在這個事件中觀察到的點,第一,沒有被這類廣告吸引到的男性玩家,可能被貼上不男人或不正常的標籤(隱藏的社會觀念是男性應該對於性和女體有更高的興趣和積極度)第二,為什麼動漫主角大部分都只是年輕的少男少女,或是小孩,為何沒有以老人為動漫主角?(社會的年齡歧視第三,動漫人物可以視為是作者對於‘’人‘’的理解與期待,作者透過動漫人物傳達對於人的理想面貌。單一的審美和失真容易導致 讀者會陷入焦慮,使得人們最終難以接受原本真實狀態下的自我
Women☕
@@waiting0.0 你只會women☕還會什麼?說點東西啊?
@@Seven77twwomen☕
men☕️
[假設是為了吸引男性玩家才選擇女性作為動漫主角,女性在其中經常被凸顯性特徵、強調性感,在遊戲中也容易以男性為強者,讓遊戲能滿足男性的性欲和權力慾望。女性就會淪為滿足男性需求的工具,也就是物化女性。]作為經常玩遊戲的人,我不明白在遊戲之中有這些元素有什麼問題:說到底遊戲就是一種實現我們在現實之中實現不了的幻想的渠道, 其中就包括了色情以及暴力(就像是GTA等)這些遊戲令一般人能夠透過無害的方式滿足慾望
在路上可以看到比較多的女角都是強調性器官胸部,或是用露內褲來暗示第一性徵。但是男角頂多是大胸肌,沒印象看到有畫大屌的,而且男女角色的廣告比例也差很多。如果要物化或性化,就應該讓兩者比例平均。不過就算現在價值觀已經開放很多,還是很少在公眾場合看到男性性徵被凸顯的廣告。我覺得要物化就讓更多種類別的廣告出現,不然怎麼看都是女生,當然會讓女性覺得不公平。
他們覺得露胸露內褲沒有問題,大多是因為他們不是女性感受不到啊,換個視角就感受到了
所以賣甲本賣女性向BL本就是物化男性,懂了。而且創作自由要受到這種限制,跟中國沒什麼兩樣,乾脆每個都包的和粽子一樣就好了,笑死。
BL本就是物化男性不是嗎?
萌圖是物化女性 那"姐夫""消防月曆"不就是物化男性女權主義很多都是雙標
什麼是姐夫
@@HuakenStickberg 某種女用情趣用品的別稱
百貨公司也很多性感美妝照阿…就只是一個討厭二次元的人罷了…心理學角度,二次元其實拯救很多人,一昧的要真實,卻忘記大部分的人是無法接觸到更上流的事物,透過文學創作,讓人更感覺自身有接觸過,並對世界抱有一定希望。
廣告畫的那不是女性,是男人的夢想!!!是你的心讓你看到物化女性我們根本沒有把她跟現實中的女性做連結,請別自以為有可能像我婆一樣吸引人好嗎?#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有在長期關注動漫發展的人都知道,這幾年來動漫題材都是不斷在加強女性自主人格特徵的以前少年漫後宮漫的女角有一大堆花瓶,主角男的Boss男的,女角好一點的可能有點實力但很少比得上主角,壞的就是個整天哭整天等著被救的花瓶這幾年來動漫女權反而是進步的,女生可以自己組團玩音樂,可以參加各種運動競技,甚至是戰鬥漫畫裡最強的戰力就連日常番都是女生跟女生混,不需要成為男主攻略對象這種附屬品。結果這時候女權團體才開始發作,根本腦袋有問題
首先我們要先搞清楚物化的定義,參考社會學家松浦所撰寫的文章,引用其定義為 :「對其存在強加一種社會意義,將其定義為在性方面可利用者。」既然如此,最重要的問題便是:「這些廣告內容是否真的是以『二次元』完整地將性物化的價值強加在『三次元』的女性之上」。在我看來,任何主張性物化二次元的內容會反映到三次元的觀點,都是可笑至極的謬論,這些觀點只說明他們根本不了解二次元文化的現況,便將自己先入為主的價值觀與標籤強貼在這文化上。「將『二次元』性物化強加在『三次元』的真實女性身上」,這種想法並不實際,亦違背多數二次元文化愛好者的價值觀。以大多數二次元文化的愛好者而言,其喜好乃至性愛好通常都無法完整反映在三次元上。而在這當中,甚至有非常大比例的人是對三次元的人毫無興趣的,他們只對二次元感興趣,面對這些人,更無法將任何的性價值強加到三次元女性身上。這些在日本是更為常見,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他們並不受到女性的歡迎,因此將自己關在了二次元的幻想之中,久而久之,他們對三次元女性失去了任何的期待與遐想,將一切的幻想寄託在二次元文化上。因為只有二次元的角色願意對這些人表達喜歡與愛。以具備某些「偏好」的族群來說,比方說蘿莉控,或者百合(女女戀愛)愛好者也好。這裡我就拿自己來舉例,因為這兩個都是我的偏好。若放到三次元身上,別說是我了,大多數的蘿莉控都不會有興趣,以我來說甚至還會非常反感,因為我非常討厭死小孩,更不可能對這些死小孩產生任何的性遐想。那為什麼我會喜歡二次元蘿莉呢,因為她們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缺點,但三次元小孩卻是毛一堆,所以我非常討厭小孩,唯獨不討厭二次元的。以百合來說,之所以會喜歡二次元百合,是因為二次元的角色都畫得非常漂亮、可愛,換句話說就是兩個香噴噴妹子的戀愛。但現實不然,現實中的百合,不見得是香噴噴的妹子,戀愛的過程也通常不會像動漫那麼得甜蜜,我自然也不會有什麼興趣。上面這幾個例子已經說明了「不同次元」的文化很難直接反映任何的喜好,更別說不同次元的性價值了。*媽我光是看到三次元死小孩就已經厭惡至極了,更別說性化他們了吧==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二次元與三次元存在的差異實在太大,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一概而論。讓我們先看回到性物化的定義,性物化指的是將一個對象定義為「性方面可利用者」。因此我們先不討論這些廣告是否有將這些二次元女性角色定義為「性方面可利用者」,我相信這是有疑慮的。為了迎合廣大二次元愛好者的喜好,我相信即便有性物化這些角色,也確實是非常常見的事情。然而,我們必須思考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也就是它是否有將「女性」,也就是三次元女性定義為「性方面可利用者」呢?如果這個前提不成立,那麼前面這一切都不過是無稽之談罷了。而前面已經說明過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倘若我們退一萬步,即便承認這些廣告確實都存在性物化,但問題就在於其性物化的對象並非「女性」,乃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二次元角色。同時,二次元文化愛好者看待這些二次元角色的眼光,既不會,更無法投射到三次元女性身上。請思考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性物化二次元女性角色」真的可以等同於「性物化三次元女性」嗎?這真的是基於父權壓迫而違背當事者自由意志的行為嗎?二次元角色並不具備自由意志,那麼這樣的性物化自然不可能會是基於父權壓迫而違背其自由意志的行為。說到底,女性根本沒有立場說:「性物化二次元女性違背了女性的自由意志」。因為被性物化的對象根本不是女性,既然連「性物化女性」這點都不存在,那就更不用說這有可能違背女性的自由意志了,很顯然與妳們無關。如果這些女權執意要將兩者做連結,那這只說明他們無知、高傲,且毫不尊重二次元文化,只知道一昧亂貼標籤、無視這個文化真正的內涵,選擇性看見、解讀自己想看的。女權主義,當之無愧是2023年人類文明進步的笑話,緊追其後的是SJW正義魔人、歐美取消文化。我當然支持兩性平權,但擁有平權就必須負擔一些代價,而不是一昧地予取予求。
恩...我喜歡你的頭像XD
真正的女權運動只存在於1960年前1960年後的女權就開始慢慢變成把各種自我認知強加於他人身上的精神強姦還逼迫他人接受
這個議題本來說是物化女性, 變成圖片有性意味, 變成環境騷擾, 又變成壓迫女性. 這些人真的很能轉移話題, 不能說服他人就不斷換戰場, 開啟新的爭議.
😂
你最透徹
就是會有一群人,讓人不舒服了還要嘴硬,賤的很
照他的邏輯所以我沒有房子卻一直看到房子的廣告代表開發商歧視我是窮鬼嘍?
笑死
我認為每種人物都要有一點,如果女性角色廣告長期大於男性角色廣告,你說沒有物化女性,我很難認同,而且把二次元的思想帶入進三次元的人並不少,我倒是希望手遊類型的廣告直接變遊戲畫面,比只單純放角色來的健康,公益廣告應該也會有繪師願意畫健康類型的作品,比起有點瑟瑟的內容來說大眾很多,也比較沒有紛爭
🕹 傳統與科技碰撞、讓復古與創新激盪,actto 美感機械軸鍵盤讓你全部擁有 🕹
台灣獨家!只在一起剁手平台👉 pse.is/57p2rl
📌 機械軸體,每次打字都給你滿滿回饋
📌 支援 Android / iOS / Windows / MAC 多元平台
📌 有線 / 藍牙無線最多分別連接 1 + 3 台不同設備
📌 自動睡眠模式,聰明省電沒煩惱
輸入「shasha77」優惠碼,即日起到 9/30 (六) ,買就送 #雙模式無線滑鼠,快點去看看吧!
這支影片被黃標了!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或是你想讓這個內容被更多人看到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RUclips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根據 RUclips 官方表示,大家的hashtag是有幫助的!)
物化女性的只有女性,在ig上待30秒就知道。
那個醜T,只是因為自己沒有,所以才靠北,另一個可能就是利用偽女權,實際是推廣限制自由的極左覺醒主義,二選一。
@@shasha77 ま?
笑死
每次碰上同\女權議題就是各種玻璃碎w
這家鍵盤的軸體是用哪一家的,Gateron?
@@shasha77 説實在的,在二次元尋找政治正確,不就是特地到厠所找午餐吃----找麻煩嗎?
這支影片被黃標了!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或是你想讓這個內容被更多人看到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RUclips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根據 RUclips 官方表示,大家的hashtag是有幫助的!)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這應該綠標
我看很多RUclipsr都會在標題後面加上中秋烤肉 77好像可以試試看
#這應該綠標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先不說物不物化,物化本身就是人類對待自己或對待他人的方式。
姑且不談企業家對勞工的物化,也就是其原本的定義,只談論性物化這點,難道性物化就一定是錯的嗎?
認為性物化是錯誤的觀點,大多是站在批評消費女性身體,或將父權審美觀壓在女性之上,以及所謂的「父權資本主義的商業性行為」,例如性交易、色情行業。
也有些人認為,個人的自由意志深受父權與資本主義影響,社會化的過程使我們自我物化,並認為受到支配宰制是自己的選擇。就像奴隸不認為被奴役有問題,人們認為自己穿衣的自由意志,是被灌輸父權與資本主義觀念而受害。
因此,在部分女性主義者(通常是基進女性主義者)的眼中,即便女性出自自己的愛好與選擇,而自由的做出職業的選擇或穿衣風格的選擇,也是受到父權主義影響的受害者。
然而,這個論點隱含的價值觀卻有根本性的問題。其一,這種思想本質上反對各種性實踐的可能,他否認了即使不受到父權主義主導的教育,男性或女性也並非就一定不會選擇性感的,或依照她們的說法:「受父權資本主義影響的穿著」或者喜歡類似穿著的異性或同性。其二,這種思想限制了因個人自由意志選擇物化的可能,為了避免受到父權意識影響而失去自由意志,但其解決方案卻是否認自由意志,這本身就極其荒謬。
另外,出於現實與個人的意志選擇物化,讓物化本身就構成了人類社會重要的運行方式之一,讓我們能夠透過自身的勞動力換取價值,讓商業活動脫離了實體物件以物易物的範疇,因此否定物化,某種意義上也是否定人類的生活方式。
就算不提上面的論點,性物化本身就不只發生在女性身上,也不僅有令女性穿著性感的這個面向。
對於男性性器官大小的比較、各種藝術與廣告對於肌肉的崇拜、希望男性具有所謂的陽剛特質……這些也都屬於父權主義下對男性的性物化。忽略這點而只談論對女性的性物化並不公平。
最後,令女性穿著性感,或希望女性保持貞潔、希望女性穿著保守,雖然矛盾,卻同時都是性物化的體現,因此根本的問題並非性物化本身,而是女性的自由意志是否受到剝奪。
與其認為賣弄性感或可愛是對於女性的剝削,不如從教育做起,讓下一代知道「你們可以喜歡你們喜歡的所有東西,無論性感與否、是否符合大多數人的期望,在不傷害自己與他人的前提下,你們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生活的方式被人歧視或傷害。」,才能讓社會變得更公平,更能做到平權吧?
沒錯,這應該推上去吧
我稱你為:言神
說實在的我覺得所謂的進步應該是: 各種價值都應該得到傳播, 但不應該為了特定族群的價值而去限制其他族群的價值, 而為了避免人們被非主動性的帶往任何一端, 政府和家長都應該透過「教育」「教育」「教育」,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但每次好像都是最會被忽略的, 因為每次提到教小孩時家長和政府就好像飼主而已( 然後就會幾集中討論在這種價值觀怎麼可以存在呵呵), 宣導家庭主婦家庭主夫地存在, 正確且完善的宣導各種價值, 才不會跑出「 女人就是不會開車」 照著這種病態發展未來可能發生的「 我明明是男生但卻只喜歡女孩子是不是很奇怪」, 可能是我見識短淺這類的宣傳好像真的沒看過
這則留言該至頂吧?
很多種時候都是父權與教育的觀念下所產生的產物
該教導的是如何去看待這些事情
而不是在那邊議論紛紛這些作品怎樣怎樣的
那些都是創作者嘔心瀝血創作出來的
這樣被炎上真的不值得
物化在我看來就是種自然的人類行為,尤其性物化更是,而這很大程度是被審美觀影響,非常個人且主觀
沒有,日本動畫是物化一切,萬物平等
沒錯,萬物皆可娘化
@@湯丞 萬物皆可漢化
Rule34:既存在,必有圖。
全部物化😂全部色色的意思?😂那這樣證明那抗議的女性是對的哈哈🤣
用物化來形容其實是錯誤,按日本人來說
這叫做 娘化/萌化 才對
B.這太主觀了,要討論藝術品是否能出現在公共空間本身就是個笑話,主觀來講,那對我來說就是一幅畫,雖然沒有爆炸但也是藝術。
其實男女都是好色的,像我平時也常常看到各種男上加男,兩具赤裸結實的男體,彼此交纏的廣告,好像也沒看哪個男生站出來說,這樣物化男性啊…所以這種表面上好像在幫誰討公道,但實際上就是對某些群體的性癖的歧視與公審,真的很不優欸😮💨
大姐,不好意思,我超討厭男上加男
沒錯,你沒聽錯
這就是從一隻支持同性戀合法化的竹節蟲口中說出的話
社會框架就是這樣告訴男人不能婆婆媽媽不要哭 要堅強 要勇敢 所以當男人在這方面就算被物化 也不會有人跳出來講 直男已經被教育成看到這些沒什麼大不了的
合理化雙標
在性方面,男女的觀感有極大的差異,不管性向,男性群體自己本身就在不斷物化自己群體。
雅婷姐會有一定知名度,也是因為像妳這樣可以在公共場合開放的女性不多見。
雖然我也覺得這個廣告投放沒什麼問題,不過有意識討論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具有意義。
BL是最能滿足女性意淫的好物
治標不治本,而且干預創作自由,弊大於利。解決問題的方法比起設立障礙,不如打通更多關節進一步地開放,比如,我們絕對需要更多物化男性的色色廣告 😍
原本想到阿諾(rm
這讓我想到了星期一的豐滿物化女性事件
我笑了😂
@@palma6563 講個笑話
內衣不會物化
樓上草爆
並沒有不贊成萌圖或比較性感的女性廣告,只是我在法國住了幾年發現路上的廣告或是媒體對女性的多面向呈現
,不管高矮胖瘦或是皮膚自然的有細紋、沒有濾鏡的粗糙有雀斑,常常就超巨幅海報貼在地鐵站(一開始還想說是忘了Photoshop嗎),看久了讓我有"這樣的自己也可以被接受"釋然的感覺。
雖然喜好是個人的,但是巨型廣告會成為環境氛圍的一環,尤其在日本女性非常常被電車騷擾的環境下,大概會更強烈的把性感圖片根被騷擾的恐懼連結再一起,2公尺的廣告原地變壓力。(我要幫二次元說話,不是只有二次元在物化女性,只是比較好抓出來鞭
同感。
我不太能接受把任何族群的價值建立在性吸引力這件事上,除非是性工作者,因為至少那還可以算屬於專業的一種。尤其是很多有種把年齡增長當做是什麼疾病一樣的心態,甚至搞得好像每個人都應該崇尚"不老"的邏輯,我覺得不只不實際,更是很不尊重人。
很多國家社會大多人因為從成長時就很習慣接受這些,常常被物化時不覺得怎麼樣,甚至很多人傾向指責的人太敏感,然後又來拿創作自由及言論自由當子彈。當然,這不是只有亞洲,其實美國現在也差不多。
自由很重要,但是只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成立。當別人的族群必須面對這總總不尊重人的性別框架,每天被情緒綁架,這就不是可以拿言論及創作自由一筆勾銷的事。
日本男性被女性誣告性騷擾以至於開始興起「寧可立刻毆打反擊女性把事態變成打架鬥毆,好過被誣性騷擾丟工作社會性死亡」的應對法也是一大問題
@@avo5499不太能全盤同意你的言論。
今天問題不應該是某族群價值建立在性吸引力上,而是「只」建立在性吸引力上,性吸引力本身並不是傷害人的東西,它是作為構成個人魅力的重要一環,也有人對於自己「性感」感到自信的(並不只有性工作者),難道你想全盤否定這些人的自信來源嗎?
性吸引力並不應該被否定,該否定的是人只把性吸引力看在眼裏的態度,這種態度只會讓特定族群的印象被定型,進而讓那族群無法符合社會期望的人被視為異類,受到歧視和排斥。
該做的不是把性感廣告踢出公共場所,而是積極推廣更多女性多元化呈現,讓社會大眾看到更多女性「性感」以外的一面,才能有助女性更多元價值,不是嗎?
@@DevilflyHK 可是在日本那種性犯罪比較多的地方,文化中就存有對女性存在各種不合適性幻想的情況。
在公眾場合存在性相關的東西,那就更刺激了在當地可能為數不少的潛在犯罪者。
外國人在這邊支持展示相關內容,是能替當地受害者代受罪過嗎?
這就要歸咎到廣告這種東西的用途是甚麼了
廣告就是要宣傳這個東西好讓廠商賺錢,如果某種宣傳模式不能勾起目標族群的消費,那麼這種宣傳模式就會消失
所以你看到的那些廣告可能目標的消費族群是女性,所以你會看得比較舒服
反過來看看那些目標客群是男性的廣告,你看了可能比較不會有舒服的感覺,畢竟你不是他們的目標客群
D,我建議那些不喜歡這類型廣告的人可以合資把放廣告的區域買下來放他們喜歡看的
有錢就是老大
女性會有被物化的感覺,與生活接觸到的環境;太相關了。
環境使然,有時物化了也不自覺;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失衡的男女圖比,只是其中一部分。
眼見的圖像多了,自然會影響討論度。
或多或少的,增加了女生被討論的機率。
------------------------------------------
女性角色的張貼率,感覺就是比男性還高。
男女環境互換一下吧:
------------------------------------------
如果只張貼男性的性感萌圖,與不時傳達,男生這麼帥、這麼性感、這麼好看,就是欠騷擾;男性被騷擾,不論騷擾的女性是高矮胖瘦美醜、是不是喜歡的菜,都會因身理反應害羞 覺得爽。騷擾男性只要女生覺得爽,就算是被強迫的,被騷擾的男生就是會覺的爽。性感的男圖也到處貼貼,談跳式廣告也時常蹦出;然後女性時常在公開群組或公眾環境下,對男性品頭論足、時常討論男生路人的偷拍照,這個男的沒有腹肌、感覺很矮、這個長相我不行、哇那個看起來好帥、好清秀、好Mam、這個看起來好壯。
然後看到這些發言的男生,自覺沒有女生喜歡的那些既定標準,就自卑,懷疑女的是不是都用這種標準衡量自己;然後再對自己外型不滿意、焦慮、缺乏自信,然後女性看男生沒自信,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更加鄙夷;女性 鄙夷男性後有了優越感,然後忽視自己也未達到男生的審美觀。
看到男性外觀不滿意就繼續嘴...
看到滿意的二次元男圖到處有、賞心悅目的性感圖、心癢癢的男性美圖遊戲到一半就時常蹦。這麼美好的事怎麼能讓它不見呢?反對!反對!反對!
------------------------------------------
以前就聽說,日本很多都是男權主義,女生被騷擾的比例似乎也比較高;感覺本身就容易忽視女性的心理觀感。
若真要日本來帶動,男女圖的失衡比;會不會沒那麼容易?
只要是討論「某方是否弱勢或被打壓」,個人覺得最好的先決判斷就是:「將兩方(多方)立場反過來思考」
例如,「這做法用在女性身上是帶有性意味,但反過來用在男性身上就覺得沒有」可能代表這麼想的人對於「自己所認為的弱勢方」有先入為主的弱勢印象(也就是主觀者本身自己的標準會根據對象不同而有所變動,簡單說就是雙標);「這做法用在女性、男性,甚至是多元性別都具有性意味」若主觀者這麼想的話,那就代表這樣的標準並非雙標,這樣的情況才夠格拿出來進行有效討論。(不然瘋狂鬼打牆、又更加深彼此間的隔閡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請讓任何房屋仲介或房地產廣告都不要出現在公共場合,因為那對我,甚至是大部分買不起房的人都是環境型騷擾。這嚴重程度不亞於這次性化女性的議題。
那個房地產廣告在歧視我買不起啦QQ
笑死,真的,每次停紅綠燈,都會看到燈柱上貼五顏六色的房屋廣告,價格都貴到靠腰,看了心酸而已,應該重罰這行為😂
看了馬上PTSD
真的!一直看到18-23坪只要1000萬+(超小字的起),我就覺得他在嘲笑我😂 應該要立法禁止宣傳,他對我造成不適😂
沒錯,還有打電話來問有沒有土地要買賣的,根本是霸凌
記得歐美幾個公司就採用那堆性平和LGBT推崇的主題來做廣告,結果是......
更多人對廣告感到厭惡,要宣傳銷售的商品也因此拖累而滯銷,公司更不顧形象地把所有厭惡的人打成「歧視」和不願「進步」者
這樣對比以往有比較棒嗎?根本一目瞭然
是呀,大企業當然應該不管不顧地迎合社會的一切歧視和刻板印象,反正「人多就是正義」嘛❤
@@C_Y_1893 所以應該迎合少部分人的旨意去刪改廣告,反正人類社會也不是沒有搞過封建嘛
@@C_Y_1893 又來引戰了ww
@@路西法-f9x
對呀對呀,法律也應該順便規定「女人必須順從男人」和「非異性戀者不享有人權」,這才是真正的公平正義。
社會上很多人支持同志、也有恐同,但更多人是不在乎這議題的,就是他們對這件事無感,不想表態,我認為就尊重每個人的看法,沒有必要將事情一分為二,硬要強迫大家一定要選邊站,這也不是推廣性平的初衷。
我贊成👍
以後各種影視作品還有海報看板,應該要有更多的肥宅男性
那些又高又帥的男星出現在檯面上根本就是物化男性,只符合女性期待,壓抑男性的主體性
這些高帥男星應該讓想看的人自己找來看就好,隨便張貼在車站,等於是強迫像我這樣不想看到的人也要一起看到,形成環境騷擾
:你竟敢用我的咒語對付我?
那就會變成什麼人型的都不該出現在上面了🤣。
@@秀一-s1q 克蘇魯嗎?我可以
best comment
所以日本有没有六块肌的二次元男角色的擦边广告?我真的想看到。
女生:你這是在物化女性
還是女生:ㄝ你看那個男生在摸另一個男生腹肌
7:50 貼“只要兩種性別”對抗也可以啊
給所有上面看得到的動漫妹子廣告都加上ㄐㄐ,不只尊重多元性別,不會冒犯到女性,妹子也還是一樣很萌很可愛
不要扶他,謝謝
扶他讚啦~
不要電磁砲,謝謝
那深色皮膚、多元種群、身心障礙、多元宗教、多元語言這些怎麼加?
魚住 不要扶他
我覺得沒有物化
這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而已,並且我認同車站能展示各種的海報代表著自由
打個比方:之前蔡桃貴也是沾滿捷運站的版面,我不是粉絲,看了覺得很奇怪,甚至有點反感,但還是尊重他展出的權利
不錯的例子,基本上不要傷風敗俗就好
推你
我是覺得還好
蔡桃貴展也只是維持一個月
後面是其他照片
我覺得正常跟不正常真的是隨時在變動的
舉個例子
在幾十年前即使是女性自己本身都會覺得重男輕女是正常
而現今大家會覺得男女平等才是正常
所以或許我們現在覺得這些萌圖很可愛,很"正常"
但這有可能是長久以來被潛移默化的結果
是整個大環境告訴你這很"正常"
所以就算有人覺得這個議員是來亂的
這不失為一個好的討論
畢竟共識這種東西就是需要溝通討論的
我忘記在哪看到,即使是吵架也是一種溝通
大家吵愈兇就愈容易被看見
就會引發大家的思考
或許未來的哪天在車站看到的就不是萌娘而是猛男呢XD
那樣算不算物化男性?
@@ToyotaAsh 到時候如果男性覺得不舒服也可以發起討論,大家一起理性討論互相制衡,最後達到一個各方人馬還能接受的平衡,我認為這是最理想的
@@yfs6666 結論就是這社會會變得死氣沉沉,SJW 對社會造成的傷害已經是最有利的證據了。
這在其他領域還說得通,但女權主義者就跟宗教狂熱份子或特定政黨的鐵票支持者一樣,根本不打算給你討論空間
哪怕你只是呼吸,在她們眼中都是在壓迫女性
@@青霆 你不接觸女性主義就算了,可以不用這樣亂說話。這種行為才是在壓縮討論空間。
女權:公共場合不應該出現這種萌圖廣告
也是女權:(女性穿比基尼拍夏日廣告)
不知道遊戲的人:這一定是什麼給宅男玩的色情遊戲
雀魂玩家:原來我的性癖是麻將
性別認同是五桶
我們需要更多的萌化男性廣告 對啊
沒有錯!
yoooooooooo!
那同時弄個物化男性出來吧, 例如放出BL廣告...
當兩者都平等對待, 就不能單純只針對被物化的女性
同時又能保持自由度 XD男生也能感受被迫看BL的感覺
一起接受
GL廣告也應該來一下
可是BL廣告一直都有欸,但只有女性角色的廣告被拿出來嘴,連這個雀魂明明也有男角的廣告,但他們也只拍女角的部分😂
日本有名的搞基動畫也不少
你有看過哪個男生出來喊不要物化男性嗎XD
歡迎啊,最後是他們自己不敢平等對待
拿這種條件去和那些人談,他們反而會閃躲
@@davidhsu5171 @V@對啊~ 但至少能這樣能說, 是誰不持平HAHAHA~~
希望留言能被看見!
建議志祺的聲音團隊可以把人聲的compressor關小一點或是做平行壓縮,語音忽大忽小的聽起來不太自然。
你們超讚!
你不孤單
同意,不確定是Compressor還是自動增益控制工具,壓縮的比例設定太高了,聽得很折磨 (剛好前幾天才跟朋友討論,但朋友們大多聽不出來
+1,前面幾集一直都沒注意到反映這個問題的留言,還以為是自己的耳朵或播放端的問題....
推推
我也觉得,我在看这个视频之前不小心摔了耳机,我以为耳机坏了😢
支持這類型議題被更多地討論
這次討論很哲學!
關於「環境型騷擾」, 如果要用「在公眾場所張貼會引起部份人士不快」為理由而認為不應該張貼在公眾場所, 我想不如乾脆把所有政治廣告也一起禁掉好了.
反正不管張貼那一派候選人的廣告也會引起另一派的支持者不快. 而這比例我夠膽說絕對會比因為看到萌圖而不快的人多.
要顧及所有人的話..... 想不到還有什麼可以貼呢....
說的很有道理,每天新聞都有選舉和政治八卦新聞,一年365天沒有一天缺席,這也令我很不快,乾脆都禁止在新聞頻道播出。
"那個房子廣告騷擾我了,因為他賣那麼櫃我買不起我感覺被歧視了"
如果覺得這句話荒唐那就請想想,其實這就跟那些覺得影片中的廣告是環境行騷擾是同本質的概念
媽的想到就氣,價格寫這麼高根本是看我沒有
如果同樣的姿勢、角度變成真人的話,大圖輸出貼在車站等公共場所,的確是會怪怪的啦
哥,這是二次元,沒人會把她變成三次元擺出來==
@@activepro5758 cosplay:
不過不會在那裡就是了w
我本人身為一個藝術創作者,我認為創作的價值體現在它可以不用受到現實的拘束,不論是繪畫還是影音都應該可以自由表現,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大量限縮創作自由。 什麼FB被祖...還是youtube被黃標......。我就打個比方,就連文藝復興時期的創作自由都比現在高,更何況是用"物化"這種用主觀客觀很難界定的東西去限創作的自由。 而且就拿我身邊的女性友人們來舉例,她們有的本身很喜歡看動漫,更不會因為看到什麼"疑似物化女性"的內容反感。 所以現在針對創作的自由其實本質上其實就是用少部分人的利益去大量限縮另一少部分人的自由,也是現在世界範圍內大量民主倒退的一個象徵之一......。
對我來說我會用藝術的角度來觀察一張圖像
與其思考該圖像是否有令部分人感到不適
我看的則是整張圖像是否有美感、構圖與角度如何建置
-
即使今天張貼的是競選廣告
我也會試著去分析這張圖像的設計者想傳達的概念
動漫界:「你說這是物化女性?沒問題!看看這個!」
(端出一個漂亮又可愛的腳色插畫)
SJW:「這還是物化女性啊!」
動漫界:「不,『他』是偽娘,是男的。還是你要說這是物化男性呢?」
SJW:「這男的???」
你企圖召喚另一團體來個多方混戰對吧?我爆米花準備好了
@@bonker8385 被識破了~XDD
魚住:我先聲明,不關我的事
動漫界:「你好大膽居然不先過問他的 Pronouns 就斷定他是女性!SJW 就是雙重標準。」
我盲猜那肯定是秀吉的圖😂😂😂
合理懷疑這集用一堆疑似ai 圖是不是要避免太多版權問題😂
我個人覺得這種討論其實有點模糊焦點⋯除了物不物化太主觀之外,這個討論在任何主題都非常容易無限上綱,你隨便帶入任何議題都會吵一樣的流程(試想宗教、政治、經濟⋯)
所以問題不在哪個東西適合公共場合廣告,廣告與否只是每個議題的延伸吵架戰場而已。
最公平就是只要符合最低標的國家法律,假如法律規定不能露、不能暴力血腥或詐騙,只要不踩線就沒啥好吵的,
任何議題的討論就直接討論就好,別牽扯太多也比較不會失焦
真的 美國就經常看到拿言論自由跟拿個人的行為自由來無限上綱
結果真正的問題最後也討論不出個所以然來
你有沒有想過就是因為知道法律打不過, 所以只好用 「網路討論 」😂😂
物化其實很容易判斷啊,簡單說就是有沒有把這人當人看就知道了,如果發現一個角色除了跟飛機杯/按摩棒一樣的工具性外,完全沒其他該有的人物複雜度與特色那就是啦。就像有些人追星是去了解明星包括價值觀、思維想法,有些人只是把偶像當成皮囊好看的性幻想對象,同樣是粉絲前者就不算物化但後者是
@@mudamudawrrry
oh wow 這個論點簡單粗暴...但我喜歡
不能同意更多
@@mudamudawrrry 可是有一群就是喜歡講物化但卻無法判斷的😁😁😁 該不會把這些當成定義成只有性幻想價值的的不是宅宅而是那些人吧!!!!
你這話真是簡單粗暴且正確!
法律只能做到最低限度的保障,比起討論物化不物化,最重要的是從教育做起,教導所有性別的人們如何尊重他人,因為被物化的人最大的痛苦就是被歧視和不尊重。
學校教育和家教很重要,不管是什麼立場和主張都應該互相尊重,而不是單方面污名化或指責對方。
問題女權並不想「改善」教育啊,要是大家都明白誰是真的被冒犯,誰只是在無病呻吟,那女權可是會立即喪失發言權與生存空間的
@@青霆 所以才需要讓大家辨識咩
@@jIncel 歧視+偏激言論,送你檢舉慢走不送
建議人生重來,我想看到新的你@@jIncel
比起那些車站廣告的什麼環境騷擾,大家基本都還是低著頭看手機居多
會不會引起注意還是另一個問題
我覺得最傷眼睛的是YT推送的看起來很詐欺的投資廣告
跟找一些正常的部落格文章找資料,旁邊一整排奇奇怪怪不堪入目的廣告
還有那些很吵的全部都做得大同小異抽卡遊戲廣告
才是真正的騷擾
在下是輕度動漫迷,但我不支持性暗示意味的萌圖進入車站,
原因是宅圈已經受到太多社會上鄙視的眼光了,要跟圈外的人解釋也很心累。
(但如果是出於公益,畫一些健全的圖當然OK)
就跟cosplay玩家有共識不要出現在一般公共場合給大家困擾,只出現在動漫展這樣。
換句話說,我覺得二次元有必要跟三次元之間畫下一道結界,
讓二次元迷們能夠在其中盡情享受,非動漫迷自然也不會進入而感到被冒犯。
總之就是彼此尊重,並理解對方的想法,適度地做出一些妥協吧。
你要秋葉原站硬是和秋葉原分割就是一種顢頇,性暗示和賞心悅目以及健康與否的分界往往也是你這種人擴大解釋,只能在動漫展出現更是在破壞創作者以及相關產業生存空間的想法。
歐美動漫和電玩就因為你這種論調逐步影響鯨吞蠶食到整個動漫遊戲主角幾乎都醜不拉基的,好看的遊戲漫畫近年來幾乎只能是韓國日本了,我認為這才是種不健康。
你可以很紳士的尊重不喜歡二次元的群體
但那些人絕對不會以同等的禮儀尊重你
那些SJW已經很清楚明白的告訴你了
所以我的結論是沒有必要忍讓,那些人關注的性別議題可以瘋狂霸佔社會資源各種占用版面
沒道理他們不喜歡看到的東西就要滾出他們視野
之前的公投我也是投下同意同性婚姻的一票,那時有多祝福這些族群的人
現在就有多討厭他們,那些人就是不可能做出你口中適度的妥協
也不要跟我說不是整個群體的人都是這樣,他們不站出來用同樣聲量撻伐那些代表他們講出這些幹話的人
那就別怪群體外的人把他們當成同一種人
等什麼時候含有性暗示的吃女性豆腐行為在綜藝節目和鄉土八點檔消失再來跟我提消除動漫性暗示萌圖
動漫相對小眾還要承受太多不必要的壓力,綜藝節目和鄉土劇才是大多數家庭不分年齡都容易接觸,不停物化女性給大家帶來困擾的東西
看看有時在一些"那些"網站看到乙女向的色情廣告真的很噁,就算是在公眾地方,看那些男角的穿着只穿背心外套露腹肌,整條手臂都看得到,部份角色還會穿寛褲顯得下半身很壯,這些就不叫色色!!在公眾地方都不懂收斂一下??
反之,女角本來就該穿得像這樣色色各種暴露才正常,憑什麼我們不能在公眾地方賣這種廣告?女角本來就該穿超短裙絕對領域,屁屁奶大當然得好好突顯出來,還得超大胸且一定要有乳溝(最好還看到胸罩吊帶更色~),還得擺些前凸後翹的姿勢而已,廣告就得這樣暴露才吸引人啊?再說這根本就不色!在公眾地方賣女性角色穿暴露衣服並擺出色色的姿勢的廣告本來就是理所當然!
女角本來就該穿得像這樣色色各種暴露才正常,憑什麼我們不能在公眾地方賣這種廣告?女角本來就該穿超短裙絕對領域,屁屁奶大當然得好好突顯出來,還得超大胸且一定要有乳溝(最好還看到胸罩吊帶更色~),還得擺些前凸後翹的姿勢而已,廣告就得這樣暴露才吸引人啊?再說這根本就不色!在公眾地方賣女性角色穿暴露衣服並擺出色色的姿勢的廣告本來就是理所當然!
定義用的不對
物品是不能被物化的,人才可以被物化
例:初音是個軟體,所以初音不能被物化
其他同理
你是打算引爆核彈?
請正名:性客體化
這是活化😂
要開戰了,先卡個
卡 這裡死傷會比二戰還多
現在某些維護(自稱)弱勢的方法跟本就是刪減法,結果只是減少人類性格的多樣性,某些團體跟本就只是想把現在世界的樣子換成只屬於他們的樣子,而非他們自己所說的多元包容。
限制級動漫的男主角都沒有五官,甚至完全沒到拍臉部,過分聚焦隱私部位,這是不是涉嫌物化男性?👀
是物化大鵰
按照他們的標準,是喔,不過他們從不會為了別人的權益發聲就是了
這種狀況是霧化男性....
那個好像是為了方便帶入自己?因為沒有一個具體形象所以可以更容易的想像主角就是自己
@@GuLiu-l8p為自己的權益發聲也要被批評嗎?🥲 這種利他主義不是觀音聖母都做不到
同意你的看法這是在物化男性,如果讓你覺得不適的話大可為自己發聲的
沒有要戰物不物化的,ACG就是在平等地物化所有人
應該是說同樣類型重複太多了才會有人特別反感吧,這類的動畫創作打廣告確實會讓收益大增,所以大家才會爭相模仿,如此一來就會讓每個廣告都會做類似的創作,也不是只有男性會喜歡看,很多女性也會喜歡看,畫的好看的創作會喜歡看是正常的,最主要的差別可能就是類似的重複性質太多了,看多了有些人會厭煩有些人不會,可能還會造成反效果,大概掌握一下比例會比較好,比如一個車站有10個廣告牌,以5:5的比例去實施會比較平衡一點
男人不懂是因為路上沒有「充滿」放大性徵的肌肉帥哥的照片跟圖片,如果路上都是focus在下面一大包男性的照片,男性自己也會不舒服(gay在網路上放幾張肌肉男照直男就會不舒服了,更何況是整條街都是)
以一個正走在繪師路上的人的角度來說,一張作品的構圖要是美的,是需要每個部位和諧的吸引觀看者的視覺,在畫面中循環,而且「臉」絕對是整個繪製過程中最需要下功夫的,自己的視覺因爲某種潛在認知讓你只看到畫的一部分,就用一句下流否定創作者的心血,順帶把日系畫風排除到「藝術」之外…看完影片後我只想說,藝術跟色情往往只有一線之隔,而這取決於觀看者的眼神😢
我覺得“藝術”跟“性化”有一個比較方便但不保證完全正確的判斷方式
可能是角色有沒有“刻意的示弱”,比如說臉上的紅暈啊,手刻意放在具有性意味的任何器官上啊(這個的前提是臉上是否具有紅暈)
或者有不自然的汗啊。或其他“奇怪的水”之類的
假如今天一個作品的主角全裸,但身上非常乾淨,面部表情也十分正常,這時候相信絕大部分人是不會刻意將這個作品與“性暗示”聯想在一起的
以上只是我的小技巧,不知道各位覺得這樣的判斷方式有沒有道理,跟準確度怎麼樣
日系風格的特色就是頭部以外的軀體基本是真實的
所以畫人體基本就是這樣
日系風格女性基本等於真實女體
按照他們這個道理
那要不要大家都不要整形不要化妝不要維持體態美了
直接提倡女性愛美是在物化女性?
道理沒錯啊,身材好就是物化女性
長得漂亮就是物化女性
因為就是有人看到就會起性幻想
別說男的,女的有些也喜歡看
我是覺得那些sjw真的很可悲
根本是為了搞事而搞事
其實對某些人來說,在三次元的叫藝術,在二次元的叫色情
@@tsai_niaw
藝術創作中,性不是一個少見的主題
畢竟那就是「人」的一部分,不管是文學、繪畫作品、劇作
過去希臘崇拜肉體,諸神眾人關係混亂(反正都跟宙斯有一腿),酒神巴飛斯系列的雕像更是淫穢
雖然迫於宗教等因素,曾遭封殺一時,但近代思想開放以來卻如雨後春筍般猖獗
不管是單刀直入的談論性或藉由性討論關注其他議題
繪畫中畢卡索《雅維農的少女》、提香《烏爾比諾的維納斯》、魯本斯《莉達與天鵝》
西方小說裡D.H.勞倫斯《查泰拉夫人的情人》、約翰.福爾斯《法國中尉的女人》、納博科夫《蘿莉塔》、朱娜.巴恩斯《夜林》
東方文學裡,明著《紅樓夢》便能看見賈寶玉做春夢還有跟丫鬟襲人行雲雨之事、對林黛玉和薛寶釵意淫,《牡丹亭》中也可以見到豐富的性描寫
大家不能明著說,就會暗著來
為何要回到過去那陳舊的時代?
「性」由心生,「性」是構成人的一部分,我們為何卻要屏棄?
創作是自由的,就算描寫亂倫、出軌、強暴,也總比那些高談道德卻背地盡幹齷齪骯髒事的人好上太多了
至少藝術家幹直面人「性」的部分,而非以道德掩飾貪婪與醜惡的偽君子
@@puddingkunhsym0322 上面的觀點同意,但最後的就...
描寫任何風格的作品都不該被禁止,但帶有宣揚意味或者乾脆以它為賣點的話我個人是不太能接受的(意思是我不建議別人因為好奇去觀賞,但他想觀賞我並不阻止)
然後關於古典藝術對於“性”的描寫...
我同意一部分
大多數古典藝術描繪的性感覺是“我們是旁觀者”多一些
而現代的則是“我是其中一員”多一些
不過這也不能當作比較誰好誰壞的標準啦!
我覺得現代的藝術對性的描寫也不全然是壞事,只是更加分化成了“只是欣賞”跟“可望參與其中”這樣兩種立場罷了
說到「表達自由」>「反對看到別人表達的自由」這方面,就想到近幾年很多作品(不論電影、影集、或是遊戲作品)都因政治正確,有越來越保守的趨勢,一些原本有潛力的作品題材因為SJW炎上所以在不敢表現的開放點,導致沒有發揮原本的潛力,成為平庸無奇的作品。
我個人覺得,除非真的有很直接強烈的性、暴力或歧視表現,不然其實不應該禁止任何廣告(不論法律或輿輪)張貼在公共場所,因為不論那種方式都會讓創作者在創作時考慮更多被炎上的風險,進而間接影響創作者的創作自由。
所以如果你認為今天有那些在公眾場合的廣告或宣傳真的有「性化」問題,或者更應該具體說它怎樣讓你覺得不舒服,怎樣讓你覺得是「物化」女性,而不是一來就像討伐異端一樣禁止它。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想起八九十年代的電影比現在的更大膽呢.....
好笑的是這些攻擊者講來講去不是太裸露就身材太好,搞得好像漂亮是原罪一樣,乾脆修法限制女性穿著和禁止美女上街好了。
直接強烈的性其實才是最不物化的,那通常是藝術的表達,只有淺在有瑟瑟思想的人才會遮遮掩掩
@@sitanrasashoola253 原來阿拉伯女性穿著才是他們理想中的未來?
各種論點都好深奧啊...我是喜歡畫畫所以在欣賞畫的美,沒注意色不色XD
改天日本都掛上充滿美男裸露的廣告,所有女性的萌圖全部收掉,女拳們的口水和馬腳全部露餡😂😊😂🎉日本可以考慮只用取悅女性的角度看待廣告,就沒有爭議了!男性都去D槽看就好😊
女生在社會刻板印象的影響上,更容易產生自己是潛在被害者的想法
舉例:男孩跟女孩在深夜的公車站一起等公車,男方大概率不會產生害怕的心情,但如果站在女方的角度,其實是非常恐怖的
雖然女方的心態就是刻板印象本身,但我認為還是要多少尊重女性的情況
可以溝通但請以「互相理解」為主要目的,而非「應激反應」或「指責」為主要目的
先擺正好自己的心態,討論不要一定要有結果,但至少能了解雙方的立場,願大家友善溝通,不要動不動就吵起來
PS.同樣受過教育的情況下 我覺得看動漫長大的小孩比老一輩保守群體更能尊重女性
大部分的動漫價值觀真的很正
我認為這件事根本的原因除了性別地位不平等外,還有大家對於「性」還是處在一個私領域和不可公共化的想像。說起來很矛盾,但我的意思是如果今天「性」不被特殊化、私密化,那這種將具有性意味的圖樣放置在公眾場合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它刺激不了任何人,無法達到廣告宣傳的效果,就是因為「性」今天仍被特殊化、私密化,所以在公眾場合放上具有這性意味或擦邊的圖樣才會造成爭議。
雖然短時間要讓「性」不被特殊化很困難啦、還有性別平權也是。另外,我要說「二次元歸二次元」,這種說法是種鄉愿。它今天就造成爭議了,誰跟你二次元歸二次元。所有價值觀都是從各種日常和你所接收到的文本而累積而成,性別意識也是。
挺有趣的一種看法,只能說很多時候根本沒有歧視的意思,卻被認為有
公開化也是行不通啦,有的人就是討厭看到這些內容,不管是什麼理由都不管用,實際上太過公開也可能會有爭議。就像之前美國有間大學就有男學生就是君子坦「蛋蛋」的全裸去教室上課,教授和其他學生也都尊重他的身體自主權不表示意見,但是他坐過的椅子別人可就不敢再坐了。
明明就是自己思想污,卻要別人不能用,如果今天大家都把沒穿衣服當作正常的事,他們還是能找出獵巫的理由
性就是特殊化,但不是坏事,它是人類傳承的起點。不過當性被濫用,人們不是基於愛慕彼此而發生性關係就會傷害了別人。我們應該要思考性可以被娛樂化嗎?
謝謝志祺做這個主題,我身為女性也覺得這些吵的人真的莫名其妙……
同樣是萌圖廣告,就沒看他們靠北過猛男廣告人物⋯⋯
相由心生不是假的整天說別人歧視的真的有病,別人根本沒那個意思
而且我記得以前也有女性向手游廣告阿,而且還開鈕扣露胸肌之類的,還有一堆BL,就沒人跳出來說物化男性,說實在的那議員就是沒事找事而已。
@@gn6228 SJW和右翼就日本小粉紅啊
@@huangsam2551 我前陣子就在台北捷運的大型電子廣告板上看到裸露的二次元男性,當時想的是這放在這不會被家長投訴對小孩不好嗎?
@@gn6228 請參考星期一的豐滿物化女性事件,根本如出一轍
A.有吧。構圖很明顯是放在女性的性感,而不是角色的個性,更不是遊戲或是麻將。
這題很難,但像是拿西門町跟被日本議員提出的車站,兩方的圖片風格一比較,差距就非常的大。
其實即便我是個30好幾的動漫宅,仍然認為日本目前的廣告&創作對我而言仍然有相當多的性化角度,很支持日本議員多提出相關問題改善。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PS.我同意「公共討論」的重要性!
你少來這套風向豬,光看你取名USER這麼懶就覺得你帶風向很不敬業,支持女拳的議員更是無藥可救,我們需要更多像赤松健這樣對創作自由友好的議員不需要那種女權垃圾,不要把日本也帶偏像歐美那樣處處虛擬角色作品選角醜不拉基的反人類操作。
其實只是這次廣告的遊戲面向的是男玩家較多的遊戲,要賣給男玩家的遊戲那當然女角要多、要可愛、要性感,男性向遊戲多於女性向,因為男生玩遊戲的比例比女性高,這是商業考量。
這就跟化妝品廣告一樣,99%都是女模特,為什麼? 因為99%化妝的人都是女性,為了銷量好,所以採用女模特表示出"你用了我們家的化妝品也能跟我一樣美麗",那這樣應該也算物化女性跟刻版印象? 不,這就只是商業考量,因為就算換成男模特也並不會提升什麼銷量,等於做了無效廣告,會賠錢,所以不用男模特而已。這時候不用說男生也可以化妝,這是性別刻版,男生當然可以化妝,只是人太少了啊,如果化妝的男生多還好說,但目前市場小的可憐,那模特肯定大多還是都用女性的。
我是玩了20年的遊戲看了25年動漫的女性,如果我喜歡的、很多帥氣男性角色的遊戲或動漫被做成廣告張貼在公共場合,我也會開心,所以這其實是互相的關係,比起去討論為什麼萌圖被貼得到處都是,我更偏向於讓更多女生玩遊戲接觸動漫不害羞不偏見,讓該類市場打開且長存,那麼廣告與遊戲的性別設計就會更加平衡,今天是美女遊戲廣告,明天是帥哥遊戲廣告,有時一起廣告,這樣不就沒有什麼物化爭議了嗎?
D.
身為喜歡動漫和遊戲的宅宅,加上家中媽媽的喜好也不同,所以能稍稍理解有些人的不理解或厭惡點😮
但說真的,看到自己喜歡的角色或者可愛的插圖,我只會想到可愛還沒想到會有那方面的問題😅
感謝志祺七七團隊的小影片,讓我認識到這個議題😊❤
真的哭,我只是喜歡欣賞漂亮的二次元妹子,請別剝奪我為數不多的樂趣😢
可以理解癡漢或是騷擾主題的瑟瑟漫畫廣告不要放在車站這個論點,畢竟日本電車癡漢蠻嚴重的,會讓人有一點害怕會不會有人分不清漫畫與現實,直接實行騷擾,尤其是對被騷擾過的人更是一種傷害。
但我覺得普通內容的動漫廣告就算穿得比較露都是完全沒問題的。
重點是世界上不會有這種人,有的也就只是成為唐吉軻德不會影響到你
想幹你的人單純就小頭控制不住,也不關ACG,反倒是ACG滿足了部分幻想而減少這些人犯案
所以更因該推廣才對
在日本不去處理醫學院錄取學生性別不平等之類的實質問題(應該不只這一個吧?),跑去吵虛擬角色順便惹怒宅宅敗人品,看到某些結果只能說不意外
這些左派真的有病,不去對抗真正的加害者卻去迫害想置身事外的無辜者
7:49 harm principle,人有犯错的自由,唯一合理的限制自由的理由是危害管制的原理。
观点和非事实性陈述从来都不会构成任何形式的危害(因为非事实性的陈述不可能构成欺诈),无论是公开发言还是指着鼻子骂都不应该受到限制,否则思想的自由市场就不可能发挥作用。
女拳越反對 我畫的女角就穿越少 爽
我認為爭議點是說究竟二次元女性是否能代表三次元女性。我想大部分的漫迷們的答案都是不能八。就像我 我是個100%的蘿莉控,是個看小女彈珠汽水的狠人。但談到那些兒童性案件我就感到噁心,我永遠不會將這些想法帶到真實世界上。我認為女權實在太過把自己跟二次元放在一起看。真正的漫迷們才是最能感受二次元與三次元差別的人群。
推
基本上可以說會分不清二次元與三次元的人本身問題大於二次元的問題,所以會拿二次元開槍的女權有問題,對兒童或女性或男性性犯罪的人無論今天他是多麼喜歡看某部作品都不代表喜歡這部作品的人的立場,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就很有問題了,事實上我認為其實應該要有所謂男權出來發聲,比如教育,男性被教育的總是在隱忍,真的被壓死的不在少數甚至是多數⋯⋯要說為什麼有這些歧視物化的問題,都是教育的鍋!!
漫畫宅也只是一部分,動漫宅女看這些圖可能感覺習以爲常,但不是宅的人會不理解萌圖的意義。畢竟車站屬於公衆地方,廣告會受到很多人的審視。二次元游戲公司爲了賺錢,把二次元推廣到大衆面前就免不了有這些爭議。
希望日本理性點囉,我可不想在將來某一天出現黑皮膚的蒂法。
然後克勞德是LGBT族群,跟賽菲羅斯…等等怎麼好像聽起來不錯(X
最後爭論點主要應該會圍繞在"誰是弱勢"和"如何保障弱勢"這兩點身上
很不幸的這世界不僅只有"女性"是弱勢"宅圈"也是弱勢
而誰又比較弱勢又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最終又會形成一種"競爭誰比較弱勢"的狀況發生
那如果今天因為"男性向萌圖"有性化疑慮而禁止,那"女性向BL萌圖"是否又能以同樣的理由禁止呢?
到底是性壓迫,還是某些人延續了父權保守勢力的影響,繼續壓迫女性的性自主意識?
沒事 放一個男性穿兔女郎裝吃冰棒 就平等了
更香❤️
對我來說,廣告物化女性的標準:1. 圖像總是採用可愛外觀、上圍豐滿的娃娃臉女性。2. 沒有明顯產品訊息如功能特點,主視覺就是以女性的物體象徵。3. 沒有更多創作元素,只強調女性的性特徵與造型。物化在亞洲十分普遍,從前在美國也很普遍,直到A&F的廣告引起多宗官司,A&F曾經只用男模在門店跟人合照,廣告海報也都是赤裸上身的男模進而引起很多的批評,之後有多起歧視官司。最終整個品牌重新調整定位回歸到服裝本身。
反正好看就好了 XD
都很香Yee
記得初中上公民課時同學已經提出:解決物化女性的最佳方法就是:去物化男性😂
好像解決了又好像沒解決🤣
當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就沒有加害人了
歧視平等,男女都物化
@@青霆那很好啊😂
要傷害就互相傷害
現代人已對色情麻痺了…特別是動漫美少女的袒胸露乳or絕對領域⋯日本就算是正常向的創作者,好像除了賣肉創作以外都畫不出來🤷♀️🤷♀️🤷♀️其他還都是R18居多🤦♀️🤦♀️🤦♀️本來就失衡很久了
有問題的是人
萌圖即是正義
看完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之前蔡阿嘎把它兒子照片放在捷運站的事情
我本身是不喜歡蔡阿嘎的影片形象跟他的做事態度
所以就把這次的討論帶入到蔡阿嘎的捷運合作來思考
(畢竟站在喜歡看萌圖的人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的話可能會比較難理解與認同別人反對的想法)
雖然我目前還沒有很明確的態度是站在支持還是反對
但是換位思考之後,志祺後面提到的幾個論點帶入進去後真的可以拓展很多之前沒想過的面向
光是這點我就覺得很有收穫
我也是+1
突然注意到貌似有ai圖,我是認同可能會影響兒童認知(陪伴的人一方面要加強教育相關的知識)又覺得萌圖又不是很暴露的話其實也滿愉悅的⋯⋯
人本身就无时无刻在被影响,而比起社会、经济、家庭和教育等等,娱乐是影响最弱的,就像校园枪击案怪不到游戏头上。
@@allanslaine2547我覺得那也需要去區分正向還是負面的
@@user-ty7wq2os9g 我不觉得这点娱乐层面的还能扯上正负面,有也只是自己的判断,没有绝对的正负,就像我觉得吸大麻是负面的,但在欧美很多地方合法且受青少年追捧,欧美零元购和裸体骄傲游行又要不要考虑对未成年影响?现实中人的穿衣自由是不是也要限制,人要穿的少算不算性骚扰,游泳池和海滩上还能不能穿泳装?人不能既进步又保守,或者对纸片人开喷这事本身就是保守的体现。再者说了,二次元里也有很多面向女性受众的,要限制,是不是也要一视同仁一起倒霉?
很多廣告的影響力其實沒那麼大,基本上就是看過就忘的內容。如果廣告的效果有那麼好,每天出門、看電視、用手機都不知道要接收到多少廣告,真的很有影響人不就要精神分裂了。
@@sitanrasashoola253確實,現代兒童需要的是專注力
想要讓BL題材,來平衡市場,就說出來嘛!
反正媒材終究有性化可能,乾脆各種形式的性化,不論男、女、LGBTQ通通來一點平衡,誰還感有意見就默認是在壓迫特定性別。
本來就是,從來沒有人反對這些族群,但卻有人把屬於主流族群的角色強行變成這些族群,而不是替這些族群創作他們專屬的故事。
@@李毘蔚 確實,不過可能一班大企業還是頃向與主流族群做生意,畢竟人多賺的多,就像有些軟體開發成本高,一開始都只跟windows系統相容,畢竟用的人就比較多,市場比較大比較好賺
這時可能Mac用戶會感到有點不爽希望那些軟體也能服務Mac用戶,但也沒辦法,畢竟就哪裡需求高,供給就會比較高
@@李毘蔚黑美人魚
3:48 視覺焦點不是放在女性本身身上。
「女性本身」本來就很難定義😂😂 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有,他廣告不是就想傳達:這個遊戲好多可愛、性感的妹子 快來玩啊 不是嗎XD
這些可愛的萌妹傳達的意象:女生必需要可愛!大眼睛!溫溫柔柔楚楚可憐!胸部大!大腿要有點肉!但同時腰也要很細!
所以放在公共空間,兒童、青少年也會經過的地方,在這些未成年、還沒有足夠的判斷力、對於身體價值尚未了解的情況下,就是一直在傳遞「你要像圖片這樣才會有人喜歡」「才是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哦」
我感覺這個問題不能用針對廣告本身進行判決的方法來解決
只能夠借助科技的力量
把現實的廣告全部變成AR
讓人自已選想要看到什麼就好了
等著同溫層厚到把鄰居也變得像外國人嗎?
現在光是社群媒體演算法已經讓政治同溫層厚到不太能交流了
好啦、那車站一邊美少年正太、另一邊美少女蘿莉
兩性互相物化就沒話說了吧
追求有美貌與良好的線條的對象
並對此懷抱憧憬
是人類作為動物的天性
不論男女都一樣
這東西躲也躲不掉的
所以作者如果是男的,他只是把自己理想的樣子(女圖)畫出來當做廣告不就是物化男性了😮
所以那些女性小說封面都是物化男性🤔
都是政治手段而已啦😂
我也寧可車站或是大樓的廣告,可以是一些二次元廣告圖或是一些美食廣告圖,也不要是一些人臉前面圈著有顏色的數字,旁邊寫著凍蒜的宣傳圖🙄
那對我來說才真的是騷擾😅
那也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来的更好啊
@@vincentchow9646太平洋都給你抽乾
我覺得不管是不是ACG相關,其實任何公眾場合的廣告如捷運公車上的,都應該是普通級才對,有些看起來明明就是保護級、輔導級以上的圖片並不太適合。
🤔討論「物化女性」的背後核心,可能是女性在現實生活長期遭遇各種不被尊重
而他們擔心這是環境長期潛移默化所造成的
可以猜測日本女性可能相較台灣女性,對這個題目更加的有感
也可以理解男性總是對於男性廣告並不特別偏向物化來解讀
如果是這樣的話
只討論物不物化(或者那也來物化男性)或消除多元存在,對尊重彼此不太有幫助(或者流於形式尊重而將問題地下化)
向來都是開啟更廣的對話,會更有助於讓大家認知到要尊重彼此
至於商業廣告,多半是如實反映社會部份共鳴居多
環境想法改變了,它多半是會跟著改變
也許 物化人其實是反傳統的產物
以前都說萬物都有靈 而物化人其實是在挑戰傳統 值得嘉獎
比較不相關的
也許 這世界上其實只有一個語言 華語以外的語言都是在我們面前捏造出來的
平常那些 所謂的外語使用者 都是故意趁我們不注意時講華語
蠻認同的,其實很多廣告對於某些族群會帶來很大的傷害,也許普通人不認為,但自己其實不知不覺已經被影響了。像是一些醫美、健身廣告說什麼怎樣怎樣就會變美,然後貼美女圖...
真的阿 身為一個印度穆斯林在路上看到那些和牛,日式炸豬排的廣告,都給我帶來很大的傷害ˊ ˋ
思想極端才會覺得物化女性,穿著性感的女性路上就一堆,難道要說這些敢做自己的女性是在物化自己嗎?
把這些稍微煽情的虛構人物當成一般LOGO看看就好,身為女性不覺得這些動漫角色有什問題!?
其實有研究證實那些性感女性是真的在物化自己
@@MengHuaHung 物化就物化,有什么不好的,又不是被当成奴隶强迫
其實我看動漫又不是看你
性化性化的羅浮宮的雕像就是在性化人類囉
物化對我來說根本是假議題
這世界所有東西都是商品
只是價值和代價不一樣罷了
小到食衣住行育樂
大到政策制定
全都是商品
政治人物提出的政策就是他的價值
人民決定要不要用4年時間買下一個位置給他
這也是種買賣
人也是一樣
法律只不過是禁止金錢交易人類罷了
提升自己的價值,讓公司或其他人發現、接受
這在廣義上不也是種買賣嗎
我是C,覺得有點踩線,但是這樣就以偏概全有點不OK,我個人覺得萌廣告可以,我自己也是常看動漫的人,以這部影片出現的全部圖片來說我只對麻將少女中間那一張覺得有點踩線,其他的圖我覺得OK,我覺得公共場所只要不要放露胸、與明顯是想凸顯某些部位的姿勢就OK,我是覺得是很香啦,但在公共場所還是服裝整齊一點的美圖比較能附和不管是誰都能開心欣賞的作品。
個人覺得,如果把圖片中所有性別更換,讓你還有歧視的感覺才算是有問題
@@gn6228公共場所貼18禁的東西,不論男女都不合適😂
準確來說,像後宮番,常常顯現古代皇帝,一人坐擁好幾個女生的概念
反而女生的後宮不常見
這就有點固化,但說真的,我是覺得若要放廣告,需要挑一下角色,畢竟有些角色是牽扯到和H有關,很多都是擦邊球
所以我覺得最好是選純戀愛的作為廣告會比較好
但是你說角色的注意力在胸部上,我覺得,是因為動漫角色的臉部,除了笑沒有特別的表情,自然不會有注意力
而“胸部大”不過就是這個角色的特色而已,反而有點大驚小怪了
那不然再平衡一點,把男主也放上去不就好了
再說了,日本主要問題是癡漢比較多,A片多,又不禁,甚至還有性產業,我是覺得啦!癡漢台灣也有,只不過比較少,日本是太誇張了,10個女生,有8個都被癡漢騷擾過,應該是要立法,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外,還要增加一些宣導,除此之外,要和民眾組成的反癡漢群體合作推廣這樣議題,以及多多宣傳,看到有癡漢就要幫忙制止,還有受害者的處理方法,隨身攜帶防狼噴霧等等
女生後宮不常見??? 看來需要收集資料比較一下了。
@@SuccubusStudio 男後宮,我自己知道的,手指可以數得出來
大部分看到的都是女後宮
@@詹穎柔
《BROTHERS CONFLICT》
《櫻蘭高校男公關部》
《彩雲國物語》
《魔法水果籃》
《轉生成女性向遊戲只有毀滅END的壞人大小姐》
《晨曦公主》
《我太受歡迎了,該怎麼辦?》
《Code:Realize~創世的公主/創世の姫君》
《聖女魔力無所不在》
《戀與製作人》
《廚病激發BOY》
《A3! Season Spring & Summer》
《明治東京戀伽》
《夢王國與沉睡中的100位王子殿下》
《暮光幻影》
《冷然之天秤》
《廢柴王子》
《青春×機關鎗》
算了太多了不打了,我還沒加韓漫,我看最多的是逆後宮的韓漫,加上去至少幾百部,如果去翻近十年全世界所有逆後宮作品應該能上千部,還有乙女向遊戲也加進去大概就幾千部了,總之,逆後宮作品也許比後宮作品少,但仍然非常多。
@@詹穎柔 這就是生物生理本身的問題了,
你要找受向男才能放在後宮,一般來說"受"的女生太多了,男生的生理性別就是攻所以你要怎麼讓"攻"變成"受"進到後宮
女生有八成九成都是受只有不到兩成是攻,男生則是有八成九成都是攻只有不到兩成是受。
@@okrabbit8707 嗯...所謂的“後宮”是,好幾個男生喜歡1個女生,所以是男後宮
那跟性向沒什麼關係
裡面的女主不會真的嫁給其中一個人,不會愛上任何人,但是劇情中會出現的男配,都會愛上女主
頂多就是這個女主個性很好,很受歡迎而已
相反女後宮也是同個道理
統稱:“後宮番”
我真的很討厭後宮番,不有趣,而且愛上的理由都很莫名其妙
主角都很中央空調
就算主角個性再怎麼爛,只要一個“強”字,人人都會愛上主角,就是這麼現實
那月曆 健身房上的肌肉男也是在物化男性嗎?
換個例子就很好懂 市面上也不少BL作品吧
我覺得都是假議題
是的,那樣也是在物化男性,也是不對的
但肌肉這種東西女性也有阿 只是女生有肌肉卻不能當色圖賣點
我覺得純粹就是肌肉的話 並不能讓人聯想到性意味的東西 健身房前面放一些肌肉男的照片 服務對象也只是男性不是嗎
物化男性的話 至少胸阿腹肌阿胯下阿 得凸出來 還有要有一定的暴露度 跟姿勢性感...
因為一般來說 電影中的英雄.超人之類的男性 並不會讓女生覺得想嫁 反而男性崇拜者更多吧 與其說是在服務女性 不如說是在馴化男性
自己腦子裡慢慢都是歧視才會覺得這種東西都是歧視
剛好有廠商花錢請畫師
剛好有廠商願意下預算買版面
剛好廠商知道
在那個地段的受眾或許以男性居多
為了讓廣告效益最大化
就花錢做了個服務主要受眾眼睛的廣告
這一切都是商業考量
真不知道有什麼好爭議
若是這麼喜歡BL
那自己掏錢買個版面不就好了?😅
最後補一槍,
我認為透過「製造爭議」來搏取同情與聲量的人
都他媽是個弱逼
難不成阿諾或巨石強森秀ㄐㄐ也算物化男性嗎
如果有男性因此認為不受尊重,那確實有討論空間呦。
你的論調其實完美凸顯不同性別在討論性別議題時的盲點:因為男性「不在意自己的權利」,所以就認為「女性也不應該在乎這些權利」。
對 是 人家是人 其他人還把他物化成石頭
@@ursowrongwrongisaid 他本人也承認自己如石頭般有鋼鐵意志
@@九五智尊 天網決定終結你
@@Konata他同意就沒差 每個人都有選擇被物化的自由
要是都覺得會物化女性,那就會漸漸把一切變得保守到政治正確化,像是在美國,說一句世界上只有兩個性別一定會被打,但是生理性別的事實卻會被否定。
要是物化動不動就成立,那麼就不再存在客觀標準啦~只要大家覺得「我認為」就能去檢舉人,那這世界應該沒救了
一堆人想太多... 是真的有害到誰並且證明出來?根本被害妄想
就當做沒看到不然勒?我看到大彩虹旗或藍粉白我都不介入了
這個事件第一個讓我想討論的是:為甚麼以女性作為廣告動漫的主角?
只是本次活動的單一事件?還是認為能夠以此吸引男性玩家?
現今的各種手遊中大量充斥以‘‘異性’’為賣點的遊戲廣告,不論是以男性動漫主角吸引女性玩家,或是以女性為代言、遊戲設計吸引男性玩家,顯然遊戲廣告已經習慣以異性作為工具來達成吸引特定性別玩家的目的。不論男女,都只是工具而已,都已經被物化。(也潛藏著以異性戀為社會主流的預設)
假設是為了吸引男性玩家才選擇女性作為動漫主角,女性在其中經常被凸顯性特徵、強調性感,在遊戲中也容易以男性為強者,讓遊戲能滿足男性的性欲和權力慾望。女性就會淪為滿足男性需求的工具,也就是物化女性。
要討論物化女性除了男性之外,女性本身也可能透過物化自身來取得利益,(例如直播常見的裸露來換取人氣或禮物),就是一種把自身當作工具,放棄自主權的行為。然而部分女性這種行為,卻又會影響到所有女性,使得男性加強把女性當作工具的習慣。
除了物化,以下還有幾個是在這個事件中觀察到的點,
第一,沒有被這類廣告吸引到的男性玩家,可能被貼上不男人或不正常的標籤(隱藏的社會觀念是男性應該對於性和女體有更高的興趣和積極度)
第二,為什麼動漫主角大部分都只是年輕的少男少女,或是小孩,為何沒有以老人為動漫主角?(社會的年齡歧視
第三,動漫人物可以視為是作者對於‘’人‘’的理解與期待,作者透過動漫人物傳達對於人的理想面貌。單一的審美和失真容易導致 讀者會陷入焦慮,使得人們最終難以接受原本真實狀態下的自我
Women☕
@@waiting0.0 你只會women☕還會什麼?說點東西啊?
@@Seven77twwomen☕
men☕️
[假設是為了吸引男性玩家才選擇女性作為動漫主角,女性在其中經常被凸顯性特徵、強調性感,在遊戲中也容易以男性為強者,讓遊戲能滿足男性的性欲和權力慾望。女性就會淪為滿足男性需求的工具,也就是物化女性。]
作為經常玩遊戲的人,我不明白在遊戲之中有這些元素有什麼問題:
說到底遊戲就是一種實現我們在現實之中實現不了的幻想的渠道, 其中就包括了色情以及暴力(就像是GTA等)
這些遊戲令一般人能夠透過無害的方式滿足慾望
在路上可以看到比較多的女角都是強調性器官胸部,或是用露內褲來暗示第一性徵。但是男角頂多是大胸肌,沒印象看到有畫大屌的,而且男女角色的廣告比例也差很多。如果要物化或性化,就應該讓兩者比例平均。不過就算現在價值觀已經開放很多,還是很少在公眾場合看到男性性徵被凸顯的廣告。我覺得要物化就讓更多種類別的廣告出現,不然怎麼看都是女生,當然會讓女性覺得不公平。
他們覺得露胸露內褲沒有問題,大多是因為他們不是女性感受不到啊,換個視角就感受到了
所以賣甲本賣女性向BL本就是物化男性,懂了。而且創作自由要受到這種限制,跟中國沒什麼兩樣,乾脆每個都包的和粽子一樣就好了,笑死。
BL本就是物化男性不是嗎?
萌圖是物化女性 那"姐夫""消防月曆"不就是物化男性
女權主義很多都是雙標
什麼是姐夫
@@HuakenStickberg 某種女用情趣用品的別稱
百貨公司也很多性感美妝照阿…
就只是一個討厭二次元的人罷了…
心理學角度,二次元其實拯救很多人,一昧的要真實,卻忘記大部分的人是無法接觸到更上流的事物,透過文學創作,讓人更感覺自身有接觸過,並對世界抱有一定希望。
廣告畫的那不是女性,是男人的夢想!!!
是你的心讓你看到物化女性
我們根本沒有把她跟現實中的女性做連結,
請別自以為有可能像我婆一樣吸引人好嗎?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有在長期關注動漫發展的人都知道,這幾年來動漫題材都是不斷在加強女性自主人格特徵的
以前少年漫後宮漫的女角有一大堆花瓶,主角男的Boss男的,女角好一點的可能有點實力但很少比得上主角,壞的就是個整天哭整天等著被救的花瓶
這幾年來動漫女權反而是進步的,女生可以自己組團玩音樂,可以參加各種運動競技,甚至是戰鬥漫畫裡最強的戰力
就連日常番都是女生跟女生混,不需要成為男主攻略對象這種附屬品。結果這時候女權團體才開始發作,根本腦袋有問題
首先我們要先搞清楚物化的定義,參考社會學家松浦所撰寫的文章,引用其定義為 :
「對其存在強加一種社會意義,將其定義為在性方面可利用者。」
既然如此,最重要的問題便是:
「這些廣告內容是否真的是以『二次元』完整地將性物化的價值強加在『三次元』的女性之上」。
在我看來,任何主張性物化二次元的內容會反映到三次元的觀點,都是可笑至極的謬論,這些觀點只說明他們根本不了解二次元文化的現況,便將自己先入為主的價值觀與標籤強貼在這文化上。
「將『二次元』性物化強加在『三次元』的真實女性身上」,這種想法並不實際,亦違背多數二次元文化愛好者的價值觀。
以大多數二次元文化的愛好者而言,其喜好乃至性愛好通常都無法完整反映在三次元上。
而在這當中,甚至有非常大比例的人是對三次元的人毫無興趣的,他們只對二次元感興趣,面對這些人,更無法將任何的性價值強加到三次元女性身上。
這些在日本是更為常見,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他們並不受到女性的歡迎,因此將自己關在了二次元的幻想之中,久而久之,他們對三次元女性失去了任何的期待與遐想,將一切的幻想寄託在二次元文化上。因為只有二次元的角色願意對這些人表達喜歡與愛。
以具備某些「偏好」的族群來說,比方說蘿莉控,或者百合(女女戀愛)愛好者也好。
這裡我就拿自己來舉例,因為這兩個都是我的偏好。
若放到三次元身上,別說是我了,大多數的蘿莉控都不會有興趣,以我來說甚至還會非常反感,因為我非常討厭死小孩,更不可能對這些死小孩產生任何的性遐想。那為什麼我會喜歡二次元蘿莉呢,因為她們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缺點,但三次元小孩卻是毛一堆,所以我非常討厭小孩,唯獨不討厭二次元的。
以百合來說,之所以會喜歡二次元百合,是因為二次元的角色都畫得非常漂亮、可愛,換句話說就是兩個香噴噴妹子的戀愛。
但現實不然,現實中的百合,不見得是香噴噴的妹子,戀愛的過程也通常不會像動漫那麼得甜蜜,我自然也不會有什麼興趣。
上面這幾個例子已經說明了「不同次元」的文化很難直接反映任何的喜好,更別說不同次元的性價值了。
*媽我光是看到三次元死小孩就已經厭惡至極了,更別說性化他們了吧==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二次元與三次元存在的差異實在太大,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一概而論。
讓我們先看回到性物化的定義,性物化指的是將一個對象定義為「性方面可利用者」。
因此我們先不討論這些廣告是否有將這些二次元女性角色定義為「性方面可利用者」,我相信這是有疑慮的。
為了迎合廣大二次元愛好者的喜好,我相信即便有性物化這些角色,也確實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然而,我們必須思考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也就是它是否有將「女性」,也就是三次元女性定義為「性方面可利用者」呢?
如果這個前提不成立,那麼前面這一切都不過是無稽之談罷了。
而前面已經說明過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
倘若我們退一萬步,即便承認這些廣告確實都存在性物化,但問題就在於其性物化的對象並非「女性」,乃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二次元角色。
同時,二次元文化愛好者看待這些二次元角色的眼光,既不會,更無法投射到三次元女性身上。
請思考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性物化二次元女性角色」真的可以等同於「性物化三次元女性」嗎?
這真的是基於父權壓迫而違背當事者自由意志的行為嗎?
二次元角色並不具備自由意志,那麼這樣的性物化自然不可能會是基於父權壓迫而違背其自由意志的行為。
說到底,女性根本沒有立場說:「性物化二次元女性違背了女性的自由意志」。
因為被性物化的對象根本不是女性,既然連「性物化女性」這點都不存在,那就更不用說這有可能違背女性的自由意志了,很顯然與妳們無關。
如果這些女權執意要將兩者做連結,那這只說明他們無知、高傲,且毫不尊重二次元文化,只知道一昧亂貼標籤、無視這個文化真正的內涵,選擇性看見、解讀自己想看的。
女權主義,當之無愧是2023年人類文明進步的笑話,緊追其後的是SJW正義魔人、歐美取消文化。
我當然支持兩性平權,但擁有平權就必須負擔一些代價,而不是一昧地予取予求。
恩...我喜歡你的頭像XD
真正的女權運動只存在於1960年前
1960年後的女權就開始慢慢變成把各種自我認知強加於他人身上的精神強姦
還逼迫他人接受
這個議題本來說是物化女性, 變成圖片有性意味, 變成環境騷擾, 又變成壓迫女性. 這些人真的很能轉移話題, 不能說服他人就不斷換戰場, 開啟新的爭議.
😂
你最透徹
就是會有一群人,讓人不舒服了還要嘴硬,賤的很
照他的邏輯所以我沒有房子卻一直看到房子的廣告代表開發商歧視我是窮鬼嘍?
笑死
我認為每種人物都要有一點,如果女性角色廣告長期大於男性角色廣告,你說沒有物化女性,我很難認同,而且把二次元的思想帶入進三次元的人並不少,我倒是希望手遊類型的廣告直接變遊戲畫面,比只單純放角色來的健康,公益廣告應該也會有繪師願意畫健康類型的作品,比起有點瑟瑟的內容來說大眾很多,也比較沒有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