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篇一(全)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3 янв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9

  • @aliciahung3878
    @aliciahung387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點傳師慈悲,後學受益良多
    感謝前賢整理上傳!

  • @moonchan5856
    @moonchan5856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好開心,期待整部論語,三年、五年、十年都不要緊,後學也會耐心等待👏🙏

  • @黃鈺芳-z8i
    @黃鈺芳-z8i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感謝經理
    感謝上傳資訊準備的前賢
    愿大家多分享善知識
    更不要吝嗇按讚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一、學而
    ★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文意:
    孔子說:「學著認識各種事物的原理和法則,並且時時練習不忘,直到能夠靈活運用,這樣完整無缺的學習,不是令人喜悅而快樂的事嗎?」
    ★ 原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文意:
    「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辭艱辛,從遠方而來共聚一堂,暢談所學,彼此慰勉,這樣的事情,不是令人歡欣且鼓舞的嗎?」
    ◆ 義解:
    如百年老店,真材實料,客人自各方而來。表為「認同」、「支持」、「讚許」之意。修學有成,如香遠聞,聞香之客,自遠而來。自知有成,朋友肯定,豈非樂耶?
    ★原文: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文意:
    「他人不認識我或不了解我,以至於誤會我,甚至於攻擊我,但是我不會因此生氣、發怒,這樣不是更加顯示自己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君子嗎?」
    ◆ 義解:
    他人知亦不喜,人不知亦不慍。他人頗知我學而有成,我亦不喜;何故不喜耶?緣我所學本非求他之肯定,是故何喜之有?世人不知我學之成否,我亦不怒;何故不慍耶?緣我所學本非為他之否定而學故,是以何慍之有?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若我在學,應知為己;若我學成,方可為人也。
    ★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 文意:
    孔子說:「說話很擅長修飾、包裝;表達的態度,卑顏屈膝,笑臉迎人;這不會是仁慈不害的人。」(註:參考《孟子》滕文公下,曾子曰:「脅肩諂笑、病於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觀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
    ◆ 義解:
    「巧言令色」就是花言巧語,裝模作樣。如此投其所好,所為何來?事必有因,行必有本。如此表現,所求何事?一為求生,二為求樂。求生或許身不由己,求樂則為享受;貪戀享受如債務無窮,似深淵無底。由於享樂成癮,所以永不知足。
    人為求生,或患不生;為求其樂,或患不樂,則不管他人之生死苦樂,這是因為已經無力顧他了。「巧言令色」之人,只想求生與享樂,所作所為並非出自真心和誠意,正是世人所說的「虛情假意」的人。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文意: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自我檢討三項事情。為人服務,或受人所託的事,有沒有全力以赴,忠於職守,無愧於人呢?往來的朋友們,都能信任我嗎?所學會的課業知識已經練習到不忘了嗎? 」
    ◆ 義解:
    俗話說:「人貴自知」,自信的人總是不敢忘了自己的斤兩,因為他常會自我反省,隨時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如果想要了解自己的斤兩,那就不能不好好秤秤啊!自省的人就是自秤,自秤之後才有自知,自知的人才有自信。
    自信的人才有不隨波逐流的定力,不必也不會淹死在他人的口水中。讀書明理的人,總該自知所學、自知所解、自知所想、自知所言、自知所行、自知所得,自知所受吧!有了自知以後,才有自我改正、自我提醒、自我管理的自覺智慧可言!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國,
      敬事而信,
      節用而愛人,
      使民以時。」
      ● 文意:
      孔子說:「領導一個大國(大企業、大團體)專心誠敬的處理政事,不敢分心。
      調查清楚,資訊明確,然後下令推行,決不會朝令夕改,失信於民。
      努力杜絕各種浪費及為了消化預算的種種工程建設(蚊子館)、慶祝活動……。
      珍惜民眾所繳納的稅金、充分使用在必要的建設(軟硬體)上。再想辦法減輕民眾的各種負擔、壓力,照顧弱勢團體並支持無力生存的個人或家庭,安慰人民鼓勵大眾,給予信心、給予支持。徵調民眾服役要避免影響民眾之就學或就業。」
      ◆ 義解:
      「千乘之國」,大約是今天的縣市級政府或省級單位,論其治理原則,也是古今略同耳。孔子強調領導人( CEO )或是國君(所有權人),只要掌握治理的大綱:
      第一說話有信,處事誠敬。
      第二杜絕浪費,視民如己。
      第三善用民力,避免擾民。
      如此治國,雖不能國富民強,但絕對足以保家衛國,免於滅亡的。
      ★ 原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
      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
      ● 文意:
      孔子說:「未成年的孩子,在家中時,要聽從父母的安排和規定。
      離家在外時,與長者同在應恭敬有禮,同行在路應隨後而行。與年幼孩子相處,要注意照顧。
      有所表達要說明清楚,同時謹慎用詞用語,不可錯誤示範胡言亂語。凡是有答應承諾,應當依禮(角色本分),並且守信不忘。
      對於一切眾人,乃至生物,都不能有傷害或玩弄的行為。
      更要遠離那些不懂事、喜歡傷害人、作弄人的孩子,而要多多參加和接近那些善良、有同情心的朋友或團體。」
      ◆ 義解:
      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生、有人養、有人護、有人教。在家行孝,出外知悌(序),謹言慎行、堅守信用、發揮同情心、斷絕傷害心,選擇朋友,受薰於善友們。如此紮根築基,就是平安且幸福的人生。
      ★原文:
      子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 文意:
      孔子說:「如果以上的要求都能做到了,才有條件再學其他的知識和技能,否則必將本末倒置,遺害人間(社會、國家)。」
      ◆ 義解:
      有德有才,眾人受惠;無德有才,眾人受害;無德無才,眾人相安。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原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 文意:
      子夏說:「從內心珍惜,尊敬並佩服有才德的賢人,如同喜好美色,得到美人那樣的心情。盡一切所能,以奉養父母為優先。效忠國君(領導人、上司)能完全投入,不會心有二志(私下為自己打算)。朋友往來,所言必信守不忘。像這樣的人,即使自稱沒有學過做人的道理,我也要說:『他是學過禮法的人,而且是學習有成的人啊!』」
      ◆ 義解:
      喜好美色、財物、貪圖享樂是凡夫俗子共同所有之心情。賢明的國君或領導人因為知道輕重緩急、先後高下,而不敢把私人領域的喜怒哀樂,利害得失,置於公領域的國家大事之上;更高明的國君,則是把私領域的部份約束,甚至放棄,而把公領域視為唯一僅存之大事,盡忠職守,絕不敢以私害公。
      所以,子夏才說:「像這樣的人是學禮有成的人,而他卻說沒有學過,那他一定是指其他才藝或技術吧?因為即使學過角色本分,也不見得可以做到這些事啊!」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文意:
      孔子說:「君子的言行舉止不穩重,就不能散發不怒而威的領袖氣質,而其所學也往往不能穩固不移、通過考驗。」
      ◆ 義解:
      人是動物之一,動是本能,但盲動、亂動、像毛毛蟲一樣躁動不安,則是病了。穩重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學習漸進而成的。先從模仿開始,叫做裝模作樣,或者有模有樣,如同扮戲一般。這是外在刻意的行為,只能勉強一時,還缺少內在氣質的動力來源。
      如果能進一步或同時學習禮法有成,達到心安理得,心平氣和,那麼心中安穩不動、行為自然不疾不徐,穩如立松。孔子所說的話,主要在說明學習不可急躁,冒進、要按步就班,一步一腳印,否則欲速則不達。此句可以反向演述為:「君子重則威,學則固。」所以毛毛躁躁、急切求成的人,反而不容易成就的。
      禮是傳統文化的中心思想,仁是從禮的基礎再提昇,稱為「不害」。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人皆有「將心比心」的能力,以此發展就成「恕道」。佛家稱為「自通之法」,心理學家稱為「自他換」。
      仁者的極至是「殺身成仁」,意謂遭生命之危,也不起害他之心。是故仁者之心,常在平和無諍之中。能貫徹執行於禮的人,稱為「行義」,而行義的內容就是「禮」。想法合於禮、說話合於禮、行為合於禮、則心常安定,是謂「心安理得」也。
      人類生存及發展的演化史,是由漁獵、農耕、 畜牧而成聚落、部族。文明的演進就如演化史一般,也是由自給自足到以物易物、分工合作的現代社會。藉此演進,人類從生物之一,進化到最強大的族群,但是以物易物僅可以幫助人類容易生存而不能超越生存。分工可以專業化工作內容,合作可以發展群體,發揮出1+1大於2的效果。
      人類社會的智慧精華,充分顯現在地球現狀的一切。可惜文明的腳步、方向,逐漸偏重物質的發展,而疏忽了精神世界的提昇和心靈的自覺。人類存有原始野性的求生本能,也有潛藏心靈的理性智能,如同寶藏礦物,亟待開發才能致用。
      如果極度的偏重物質發展,忽略了精神的提昇,那就像痛苦的富人,倒不如快樂的窮人。因為不平衡發展的下場,如雙軌火車因重心偏移,終將出軌,車毀人亡。又好像無智之子(孫),繼承龐大財富事業卻無力掌控,最後事業敗亡。因此沒有提升的精神,就不配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否則雖蒙其利,也必受其害!
      傳統文化中的禮,可以說是「分工合作」加上「角色本分」的代名詞。只要符合「分工互助、忠於角色」的原則,在國家則富強壯大,在企業則鴻圖大展,在家族則人丁興旺、富甲一方,違逆於禮,則國破家亡!
      另外,從自然界的生態鏈來對比人類分工的世界,便知生物的法則是大吃小、強欺弱、互相傷害、互相啃食。人類智能的表現確實是動物所不及,人類分工互助,動物強弱互害。互助是在「利他」之後換得「利己」,互害是在「害他」之後換得「利己」;目的同為自利,而方法手段卻有天壤之別。
      所以,人之不同於動物,且勝過動物,就是因為「利他」與「害他」之行為完全不同。但是也有雖是人的身形,而心卻等同畜牲的人, 只求自利,不知利他,甚至害人以求自利,這樣的人應該稱為「未受教化」的動物啊!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原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 文意:
      孔子說:「學禮當以忠信為主,要忠於職守,要得到他(對應角色)的信任。
      在學期間,千萬不要交往不如自己的人,因為恐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既然學習了禮法、名分,就了解是非對錯的標準所在,不管是他人的指教、批評,或是自我反省所發現的過失或不及(做的不夠好),千萬不要害怕改正。」
      (如果因為害怕有所損失或羞辱而不敢承認,那麼小過失將如星火之燎原,水滴盈滿大海,後果不堪設想!任何人都不願受損,但是犯了過失而不肯付出代價或接受處罰的人,他將面對「連本帶利」、「如滾雪球」的恐怖負擔,將在不可知的未來一次付清,又何必自找麻煩,自尋煩惱呢?)
      ◆ 義解:
      忠於職守,則能心安理得。得他信任,則事情好辦,且溝通無礙。初學之人,如薰布紙,氣味不定,雜味來染,學必不成;為護所學,是故擇友,當勝於我,非是輕鄙他人之義。學若有成,當教於他,賢愚不肖,不拒其來,春風化雨,各自有成。
      改過要先知過,不知有過,怎肯改過?知過者「智」,智者必「學」。過失就是「太過」與「不及」。先由角色定位,才能確定對應關係之範圍,然後以此標準釐清權責是否對等,一如天秤之平衡。
      人心之平,在心服口服,在公平公正,公平則相安無事,公正則天下太平,否則埋怨、報復、冤屈、紛亂、指日可待也。通常「太過」是指侵權奪利、竊權佔利,而「不及」是指責任盡的不夠、做的太少、做的不好。
      說的究竟些,即使盡責過了頭,也是不對;應得的權利,不聞不問、不取不得,也是錯誤。因為這會搞亂了是非標準,正是混亂之源。過與不及叫做「非」;無過、無不及則稱為「是」。是即對、非即錯;不害是「善」,害他是「惡」。善人即是好人,惡人即是壞(歹)人 (徒)。
      少欲知足者心富;廣有財富者身富;
      助人以財者為福德;助人解厄者為貴人;
      教人以智者為師;施而無求者為大德;
      斷欲無求者為天仙;自利利人者為修道;
      自覺覺他者為聖人。
      ★原文: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 文意:
      曾子說:「民眾之心如流水,流水要引導,民心要教導,想要讓民心從澆薄無情回歸到風俗醇厚(樂善好施、急公好義),那就要從領導人開始示範『慎始慎終,有始有終;察近追遠,清楚完整』的施政方式。」
      ◆ 義解:
      這是曾子告誡、教導領導人的施政原則,而非建議或觀察之心得。凡夫俗子,往往只有三分鐘熱度。施政初期大多正常,久了以後就鬆懈、怠慢了啊!另外最好的教化要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否則說一套做一套,絕對行不通!
      民心最不服的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道德的社會,民心厚道善良,人人喜歡做好事,人情味濃厚。現實的社會,民心奸詐,好佔便宜,好鬥好爭,欺詐傷害,錦上添花,落井下石,多是衰弱敗亡之象。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原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 文意:
      孔子說:「父親活著的時候,可以看到父親所做所為的想法,目標、志向;父親過世之後,也還能看到父親所做所為的績效、結果、影響。
      孝子不會在父親過世後,立刻改弦更張, 大刀闊斧的將人事大調整,整肅異己。孝子應當在父親過世後三年內,以繼承父親之志向為前提下,維持現狀,如同父親還活著,不忍心改變,這樣可以說是孝子了。」
      ◆ 義解:
      知道受恩的人才知道報恩,如同受害的人,念念想著報仇一樣。
      孝子的孺慕之情,可以推知父母慈愛的歷歷往事。
      所以強者知道施恩,如同父母(君子常施恩,是民眾之父母);
      弱者知道受他之恩,如同子女。
      強者願意施恩無求,弱者自知受恩思報,則天下太平也,世界大同矣!
      ★原文: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 文意:
      有子說:「一說再說,都沒有受到質疑,並能得到他人的信任,那是因為所說的話,都能符合自己的角色本分。
      一作再作,都不會受人指責、羞辱,並得到上司、長官的肯定,那是因為所有表現,總是根據角色本分作為標準。
      就是因為所作所為都不會違背角色本分的範圍,所以君子才會受到眾人的親近、喜愛,理所當然的就成為大家推崇敬重的人。」
      ◆ 義解:
      學過禮的人,才能知禮。禮就是名分。「名」是角色,「分」是權利責任。角色是對應又配合的關係,必須雙方同意之後,角色才能成立,然後權利及責任就會同步產生,如影之隨行。
      有人好評論他人是非對錯,而且以此為樂,甚至以此為業。竟不知道世界上只有父母與師長的角色,才具有評論指正孩子和學生的資格。
      即使是君臣的關係,也沒有資格批評。君王可以處罰、罷免臣子,臣子可以辭官、上諫,卻沒有相互批評、人身攻擊、毀謗的權力啊!
      天下之亂,正是沒有標準所造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人心昏亂,莫衷一是,日久天長,豈能不亂?
      《孟子》公孫丑篇(下)第八章:「沈同以其私…。」燕國雖有罪,卻不是身為臣子階級(角色)所可以征討的(無權)。
      譬如有人當街搶劫或暗巷偷竊,並非人人可以追捕或殺戮、收監、判刑的。要具備角色、身分如法官、檢警才有國家的授權來執行。
      現代人在生活及工作當中,從來沒有角色本分的觀念,更不會反省推求自己究竟有權或無權去批評他人或評論人事。受批評的人對於角色也是茫然無知,於是對號入座,照單全收,僅憑本能的逃避或反擊,有樣學樣,把這個互利互助的文明禮法社會,漸漸轉變成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
      由於自私害他的野蠻思想,形成大吃小,強欺弱的「食物生態鏈」世界,也就不得不受大自然物競天擇,優勝劣敗的淘汰法則,必然墮落退化,終將步入族群滅亡。
      ★原文: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 文意:
      孔子說:「立志成為君子而好學不倦的人,他在飲食的部份,不會在意吃的飽不飽、好不好;他在居住的方面,不會念念想要舒適、滿意。
      保持專注於勤快地處理自身角色的事務(解決問題);若有所交談或發言時,總是先考慮自己的身分立場後,才小心發言(不敢製造問題)。
      除了常自省所有言行外,還要把握機會,定時或不定時去請教有道德、有學問的先進,進而修正習以為常和自以為是的看法、想法、說法及作法。像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好學不倦了啊!」
      ◆ 義解:
      食衣住行,人生必要之事。若不知足,求好求完美,則必陷溺在其中,而忘忽更重要的人生大事。
      說到求生及求存,即使聖人也不會反對。但是人生如同一艘航向斷崖的單程之旅,如果只顧忙著船上的一切事物,忘記了「船毀(死亡)」的最終下場,浪費了尚未毀滅 (結束)之前,還有追求棄船上岸的平安方法和機會,豈不可惜?
      一個人能做到敏於事,慎於言,就可以心安理得,平安無事了。至於為什麼還要就教於有道之士呢?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無止盡啊!
      自我要求,自我提升的人是不會畫地自限的,除非確知已經達到完美無暇的境界了。
      譬如,池中蓮花,根莖沒入水面之下,爛泥之中,污穢不潔好比塵世,而仁人君子的立志好學,就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純淨鮮白,毫無染著,人見人羨,人愛人敬。
      從出污泥到污水,再到水面、到空中、層層關卡、一一突破,豈可得少便足呢?如果出汙泥後停留在污水中,這算是死在污水中了,因為忘記繼續提昇,所以喪失了達成最大成就的可能性。
      求生求樂要適可而止,更要知足少欲;好學好問要永不知足、永不厭倦。人的一生,財富地位,來來去去,變幻莫測,極不可靠。
      而智慧學問一悟永悟,就能不畏人言,不隨他變。立志成為君子的人,難道不是羨慕那像蓮花一樣純潔無染的美好成就嗎?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原文: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 文意:
      子貢問說:「一個人處在貧困無助的時候,並不會巴結諂媚有錢有勢的人,以求富貴;當他處於富貴得勢的時候,也不會氣焰囂張,驕傲凌人,這樣如何啊?」
      孔子說:「不錯,還算可以吧!不過如果在貧困的時候,還能好學不倦,甚至樂在其中;富貴的時候,也不忘省察自己的角色本分,修正改過,不是更好嗎?」
      子貢說:「《詩經》裡有一句詩這樣說:『把不是玉石的部份,先切除下來,然後打磨出預定的造型(雛形)。接著在細部的地方再整理修飾,最後進行玉石表面的拋光處理,按步就班,循序漸進,以至於完成』。老師您所說的莫非就是此意嗎?」
      孔子說:「賜啊!這樣就可以跟你談詩了。因為由單一事件而不能聯想到其他事物或領域的人,是沒有辦法來學習詩經的;一定先要俱備靈活的想像力,才能領悟詩裡無限的引申意。」
      ◆ 義解:
      人之常情是貧則易諂,富則易驕。所以,子貢自以為超越了這種一般人常犯的過失,而來孔子面前討肯定、求讚美。
      孔子滿了他的願,但又把飄飄然的子貢,澆了一盆冷水。意思是比下雖然有餘,比上則嫌不足啊!
      孔子真才實學正由此可見,子貢遇到好老師,才有機會成為學而有成的賢達之士。至於受學之人,有多少層次的內容,才算完成?
      儒家以仁為目的的學習,次序如下:
      貧→無諂→樂學→樂守→樂善(獨善其身)
      富→無驕→好禮→好仁→好施(兼善天下)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文意:
      孔子說:「不必擔心人家不了解我,而該擔心自己有沒有了解他人的能力啊!」
      ◆ 義解:
      了解別人的程度、能力是一種智慧,是努力學習的成果。如同見少知多,見來知去,都是推理而知的能力。想要了解別人的方法並不是去猜測或發問請教他人。而是先透澈認識自己,自然就能了解他人。
      如果對於自己尚且一知半解、模糊不清的人,是絕對不可能了解他人的。
      譬如,麵包店的學徒,在未學成之前,又怎能明白其他麵包店的麵包商品是好還是不好,是成功還是失敗呢?
      若是學成出師之後,有了自知的能力,就有能力評論他人的產品優劣了,但也不見得會說出來。所以先有了解自己的能力,自然就能了解他人了。
      了解自己的範圍很大,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明白,但就「原則」來說就容易了。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所學,因為有了所學,才算有所知,有了所知(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算有一定的見解(獨到見解),定見若成,就不會隨風搖擺,人云亦云了。接著還要能念念不忘,朝夕與共,與我同在,永不分離。
      從此在有所計畫,有所想法的時候,以此所知為根據、標準,既不敢也不會違背。倘若有所發言和作為時,更是遵循不敢有違;如同駕車於道路上,遵守各項號誌及規則、不敢違犯,以免付出慘痛代價。
      了解別人的順序是從自己的學習開始,同樣的,別人想要了解、認識我,也要從他學習自知開始,否則就算自己願意坦承以對,剖腹相見,他也還是不會明白的。至於為什麼自知便能知他呢?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啊!
      ~隨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