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篇二(全)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4 янв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7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原文: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 文意:
    孔子說:「執政的人(領導人)應當是以照顧、守護自己孩子的心情來服務百姓,不但不敢傷害到人民,影響民眾,而且是施恩無所求報的。
    自己就像北極星居其本位(角色本分)不逾越、不妄動。而由其他星辰(臣屬、部下)來配合他的指揮(行動)。」
    ◆ 義解:
    指揮的人自身不動,才能縱觀全局,掌握關鍵、輕重緩急。受指揮者,則展開行動,解決問題,完成各項任務。
    如果領導人忙碌的像個業務人員,拜訪市調,來來去去(美其名為視察),而被領導的下屬卻安坐不動、穩如泰山,專等民眾自動上門,被動以待;那麼民怨沸騰、不滿,時日既久,恐怕將被「取而代之」了。
    所以,領導人、指揮者應該居中不動如北極星,光芒四射照耀四方,像天地無心,施恩萬物而無所求回報。
    ★原文: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文意:
    孔子說:「《詩經》有三百多篇,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心思純正無邪(不害)。」
    ◆ 義解:
    人有喜怒哀樂,月有陰晴圓缺;又有:「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生是多苦少樂。
    道家隱士,藏於山林,吐納歸元,學道成仙。
    佛家比丘,出家受戒,修斷諸有,解脫生死。
    我輩凡夫,在於塵俗,智光暗蔽,迷昧貪求。
    隨順前境,而有取捨,以貪求心,行害他事,先是害他,後必自害。
    害他自害,從何而起?一言蔽之,曰所思邪。
    由所知邪,生諸邪思。欲得正思,唯有學習。
    正思無邪,正言無妄,正行無惡,是謂仁善。
    善人感天,天必賜福,平安長壽,蔭及子孫。
    思想邪曲,眾惡之源,言不及義,行皆求利,
    唯利是圖,殃必及身,民心邪僻、社會紛亂。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文意:
    孔子說:「用發布政令的方式來治理國家,而不管民眾的感受及反應;又用嚴刑峻法來管理大眾,而不在乎人民犯法違規的原因;最後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風氣下,百姓只求免除刑罰臨身。為求免除刑罰,則說謊、掩飾、賄賂、買通…種種無恥行徑,將瀰漫國家社會。
    如果以無所求報,施恩於民的心,解決民眾生活、工作、就學種種問題; 再用『角色本分』的是非標準來教育和管理大眾,並以身作則,演好角色;最後在『風行草偃、上行下效』的作用下,民眾有羞恥之心,互相勸勉。人民知恥,行為端正,社會當然安定。」
    (國家貧富強弱和經濟發展有關;國家穩固社會安定,則與禮法息息相關)
    ◆ 義解:
    彼此尊重,利他互助,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是大同世界。
    有禮國度,謹守名分,施者受者,公平交換,這是文明社會。
    刑法國家,各求自保,爭功諉過,相爭互害,那是紛亂的社會,緊張的世界。
    人類很難再回到小康社會,不分你我,共享共榮的大同世界;除非大戰、浩劫之後,人口銳減,才會回到人人相親相愛,互助合作,不分彼此,同心協力。
    在人口近七十億的時代,想要人人相安,互相尊重,就如同滿坑滿谷的車輛,卻仍保有暢通的車流與秩序,人人都能依序平安到達目的地;
    雖然所費時間較長,但是總比交通打結好得太多了,這也是多虧了交通規則的運作,否則絕不可能的。
    法律也如同交通規則的作用,強調無情執法,遵照實施,至於沒有法律規範或規範不及之處,則互相禮讓、絕不爭道,那就達到了「文明有禮」的境界。
    管仲曾說「禮義廉恥、四維不張」的國家一定滅亡,那麼試想一下,沒有「禮」的人,又該是怎麼樣的下場啊?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文意:
    孔子說:「我從十五歲的時候,就已經立定『終身學習』的志向。
    三十歲以後,能獨立的思考,不會再隨耳語謠言、人云亦云。
    四十歲以後,凡是學習中產生的問題都得到了解答,不再疑惑。
    五十歲的時候,明白了命運的定數和運作的原理,從此不再心存不滿、抗拒命運、怨天尤人。
    六十歲的時候,所有的音聲、語言,都不會逆耳擾心了。
    到了七十歲,終於從紛紛擾擾的感官世界中,突破重重纏縛,心不在焉,獲得寧靜,但也不會違背已有或既有的角色和本分。」
    ◆ 義解:
    孔子家境清寒,無親無靠,無財無勢,只有血統高貴的背景。所以若不立志向學,又怎能出人頭地、成聖成賢呢?
    他自稱資質普通,若不是立志終身學習,又怎能成為「至聖先師」呢?而且只花了十五年,就完成以「禮」為主的中心思想,如同編定有形可見的國家建設計畫書一樣,令人佩服!
    凡學者必有疑,若能不疑,無所疑者,可謂「學而有成」矣!天道命理與性命之學,非人人皆可學,若無慧根與悟性,則如觀「無字天書」,難入甚深妙境。
    孔子自稱已知天命,曾說:「命矣夫!」又說:「不為己甚也」(不逼迫自己,不勉強自己,按部就班,一切配合不強求)。
    耳之所聞, 言語音聲,心若不靜,所聞若刺;其心靜者,一切無礙;障在自心,並非在外。
    七十歲的孔子,身體機能隨時間的消逝而衰弱,但心靈智慧隨著自我提昇而強化。隨心所欲就是自在的意思(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好,無可無不可),而「不踰矩」則是說明自身扮演的「角色本分」綽綽有餘的意思。
    孔子說的「自在」,並不容易體會,必須藉助一般人共有經驗、常識來說明才能明白。
    譬如,一位莽撞的青少年,完全不知道交通規則,又沒有駕照,他趁父母不在時,把家中的汽車開上道路。上路以後,看到其他車輛有時前進、有時停、有時左轉、有時右轉、忽而在內車道、忽而在外車道。
    目不暇己的他,心慌意亂,嚇得他急踩煞車板或猛踩油門,終不免撞上他車或被追撞。等到被開罰單,吊扣牌照,又賠償他車的損失之後,也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呢?
    這位年青人,日後去學習一切交通規則及報考並取得駕照之後,便從事計程車事業,開設車行,申請各種加盟,終身不斷的執業五十年,直到七十歲時,在交通事業有關的經驗、歷練、出神入化、登峰造極,就是「隨心所欲」而「不踰矩」的自在境界!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原文: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 文意:
      仲孫何忌(孟懿子)向孔子請教如何盡孝。孔子回答說:「不要違背禮制中的規定就可以了。」
      孔子出來後,坐上馬車,學生樊遲替孔子駕著馬車,孔子對學生樊遲說:「剛才孟孫請教我如何盡孝?」我回答說:「不要違背禮制。」
      樊遲回答說:「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回答說:「活著的時候,用子女的禮節來對待父母;父母死時,用規定的禮來殯葬父母;往後的周年,用規定的祭禮來追思父母。」
      ◆ 義解:
      周公時代的制禮作樂,如同現今立法院中立法委員討論法案,形成共識,然後制定法案,最後依法行政。立法行政屬法律層級,有強制性,是自外而來的「他律」;而禮制非法律,是「自律」而非「他律」。
      個人可以透過參加學習「禮教」內容,進而了解「自律」的所以然,不久之後就會產生認同、深以為然的見解,最後成為行動上的「自律 」──自我約束、自我反省、自我改過、自我昇華。
      禮制必須從教育入手,誘發人的榮譽感、羞恥心,屬「自覺(省)式」的自我管理,能使人心安定、平服,所以社會就能夠安定不亂。法律是「他律」,民眾無力參與或明白所以然,故不可能自覺, 乃至自我管理……,頂多是基於利害的考量,衡量損益價值,被迫做出守法與否的抉擇。
      法治的社會國家,表面似乎亂中有序、序中有亂,其實是大亂未現、小亂不斷,而且社會人心,總是惴惴不安,憂鬱煩惱。
      人與人之間,勾心鬥角,以利害得失為敵友之分。所以人心日趨下流,日積月累毀滅的能量,只待成熟溢滿即便敗亡。
      有禮制的國家社會,是把經費資源投資在個人(教育民眾),而法制的國家卻把資源放在設備、立法、警力、司法等方面。動亂不安的源頭在人心,並非在行為上,解決之首要在教化、感化人心、疏導情緒,而非濫用資源在限制各種活動,以及處罰犯法的行為上。
      另外,極盡諷刺的是投入在司法、警力、設備……的經費,卻創造無數的就業機會與連動經濟,意外的形成了一股「地下經濟」,竟然成了照顧人民的另類德政(養家活口)。國家的存在是為人民服務,怎麼能忍心使民眾生活在恐慌與壓力的生活下呢?
      須知,追求「富而好禮」的祥和社會才是英明政府、睿智領導人努力的方向啊!
      ★原文: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 文意:
      孟孫的兒子孟武伯請問孔子關於盡孝的道理。孔子回答他說:「父母擔心子女的範圍太廣了,但最擔心的總是以健康為第一優先。」
      ◆ 義解:
      絕大多數的父母從孩子出生後,第一句話就問「孩子正常嗎?」、「孩子健康嗎?」由此可知,孩子的健康或疾病,永遠是父母首要掛心憂慮的第一大事。孟武伯問孔子「盡孝」的道理,孔子回答的卻是孟孫所擔心的事,豈不是答非所問嗎?
      由於孟孫是魯國大夫的貴族階級,兒子孟武伯是貴族之子,將來可以世襲大夫之職,除非他犯了重罪,罷除爵位,否則不至於喪失貴族之身分地位。既然孟武伯之條件如此,便可以想見「公子哥兒」、「王孫權貴」……,驕縱成性、奢侈糜爛的貴族生活習性,多多少少都會薰染一些;所謂傷身、敗德、豈能得免。
      孔子身為人臣,也不好直接指正他「這個不行、那種少碰」,所以用委婉的、繞圈子的方式,讓他體會父母總是憂心孩子的「身體健康」, 身為人子應該避免傷害身體的一切行為,使父母不必也不用掛念、擔心。
      其實,孟武伯也不是真心「問孝」於孔子的,因為篇中並沒有孟武伯回答「謹受教」的語句。所以孔子只是把孟武伯最嚴重的「傷身」、「親憂」說出來而已。但即使不肖如孟武伯,只要肯發問,孔子也有教無類平等視之,因材施教,婉轉點化。
      本篇之旨,本就不在孟武伯及其所問之「孝」,而是要體會孔子教人的「用心良苦」與「因材施教」的妙處!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原文: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
      ● 文意:
      子游請問要如何盡「孝」?孔子回答說:「現在的人,大多是把孝順父母的定義,放在物質方面的奉養無缺;
      但是想想家中所飼養的貓、狗、駕車用的馬,不是也給養無缺嗎?
      如果供養父母缺少了『感念恩德』的心情,那和餵養動物、牲畜又有什麼不同呢?」
      ◆ 義解:
      孝子的三階段:
      第一是供養父母衣食。
      第二是不忘親恩,視親如恩人。
      第三是有親無我(不惜一切,報答父母);如同施恩之三階段分享、奉獻、犧牲。
      由於時代不同,東西方文化衝擊明顯,社會環境變遷甚大,孝順之定義亦有說明先後順序之必要。
      譬如,頂客族、不婚族、單親族、宅男宅女族……。種種多元文化之演變下,產生了連古人也難以想像的生活型態(啃老族、失業族、網路族、暴走族、動漫族……)。
      在孔子的時代,以人皆善良而視之;今之社會,難可得聞「禮」之教化,是故應有下修之必要。
      若以前述三種層級之孝行為善,再配以相對應之三不惡為孝,亦聊以維繫傳統文化之不墜也。三不惡如下:
      一、無力奉養父母,但盡力自給自足,莫令親憂。(一時無力者無妨,不欲自立者為不孝)
      二、定時定期聯絡,了解父母之近況,待時而助。(突發意外者無怪,不聞不問者不孝)
      三、若遭父母虐待、棄養不顧,則應自力救濟,莫思報復。(公權力、法律介入者無過失,採取報復者不孝)
      由「天命」故,父母子女,各自無福,難享天倫,故不能近身奉養,隨侍在側。時處今日,歐美小家庭之風氣,勢無可擋,加上戰爭、動亂,使家族崩解,事業消亡,財富驟減,父母子女各自求生,尚且艱辛不易,遑論其他耶?
      偏遠鄉村,落後地區,求存覓生更是困難,履見親手推子女入於火坑者;或以家族模式經營不法之交易者,都使人性尊嚴,蕩然無餘矣。
      俗諺有:「寧為太平犬,不作亂世人。」孔子也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莫謂言之不誠,勸喻不深矣。
      ★原文: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 文意:
      子夏請問「孝」的道理。孔子告訴他:「最難是在表情和顏悅色,態度委婉順從。
      有累人的工作,由孩子晚輩來代勞;有美食的機會,讓父兄長輩們去享用,你以為這樣就算是盡孝了嗎?」
      ◆ 義解:
      雖知最難是在表情,但也不是要孩子巧言令色、裝模作樣地對待父母。因為只有「自知受恩」的人,才有「真正報恩」的心;而有報恩的思想,才有表裡如一、和顏悅色的表情態度。
      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孩子真正自知受恩時,就會有真心誠意的報恩行為。表現在行為就是隨侍在側、無微不至、噓寒問暖、不假他人;表現在容顏態度,就是輕柔和緩、和顏悅色了。
      所以,美食先請工作代勞是可以輕易做到,和顏悅色也許可以一時強行,但絕不可能持久的。譬如大樹若根,水源枯竭,豈得長久呢?
      「色恭」二字,在今天的時代,已經是難得一見了啊!反而在工作上、 服務時,視客人為衣食父母,總是能保持笑臉迎人,未言先笑。雖然也知道客人確實有恩於我,但豈能與「父母之恩」相提並論呢?
      所以人不學,不知義;因為不知義,所以不肯做、做不到、做不好;而究其根源,則是父母師長未曾教、不知教、不會教所致也。
      《詩經》云:「出乎爾者,反乎爾者。」為人父母者,能無懼乎?
      ★ 原文: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 文意:
      孔子說:「我和顏回在一起,說了一整天的話,顏回像個木頭似的,完全沒有反應;
      當他離開以後,我私下觀察他平日的表現,卻發現他能把所學的知識、道理,發揮出來。顏回這個人啊!並不像是表面所看到的那樣愚笨啊!」
      ◆ 義解:子貢曾說:「我自己可以聞一知二,但顏回竟然可以聞一知十,我實在不如他啊!」孔子也附和著說:「是的,你是不如顏回,連我也不如他啊!」顏淵的學識是經過程度相當的同學所認可的,甚至連老師也同意。
      像這樣學習已近乎聖賢的青年才俊,何故不出仕(作官)?為民服務呢?是天下無道嗎?所以選擇「獨善其身」!還是因為老師周遊列國的樣板,近在眼前,何必重蹈呢? 其實答案就在〈顏淵〉章中的「顏淵問仁,請事斯語」中。
      孔子曾讚嘆顏淵能「三月不違仁」,其餘的人,「日月至焉而已」。「仁」是愛人,也是「禮」的再昇華,如果不知或不再提昇的「禮」,則會因為理直氣壯而盛氣凌人、傷人、害人於無形,反而遭致敗亡的下場。
      譬如,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先由歐洲引進工業文明,然後又進行了所謂的「明治維新」。「維新」之後的日本,國力強大,卻以強者自居,思欲統領亞洲,創造東亞的「共榮圈」。
      雖然日本的改革,得到自身的富有強大,但卻沒有追求「仁恕」的提昇,反而以蠻橫自大的姿態,發動戰爭侵略各國,在亞洲進行「皇民化」的殖民改造計畫,這真是大大違背施恩無求的光明行徑啊!
      顏回在學習過程中,既不提問,也不質疑、反駁,真的是不多見。他沒有希求老師的勉勵、嘉許及肯定,卻能夠做到「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真是稀有難得啊!
      反觀今日從事學習的人,都是基於求生、求財、求名,乃至求樂者。各行各業如教師、醫生、企業人士、政府公職、法官、警察,大部分都是「生意人」的身分;好似臥底的人員,外飾以高尚之角色,內行求財、求名之行徑,如此自甘墮落,不久之後必遭災禍。
      現在的人重視利害得失,幾如孟子說的「上下交征利」,令人心驚不已!須知:樂道的人才可能安貧,好禮者方能守住富貴,好仁者是平安吉祥的,施恩者是眾人的依歸。人不能成聖賢,大多是不知因果法則、天命原理,所以想要改造現世的一切,而把仁義道德拋諸於腦後了啊!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 原文: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文意:
      孔子說:「推察他所作所為的動機、原因,然後觀察他所作所為的過程、方法,最後檢查他事後或收獲時的心情和態度;像這樣仔細而完整地去審查一個人,又有誰能遮掩、逃避的了呢?」
      ◆ 義解:
      孔子雖然是教如何觀察他人,但又何嘗不能用來「自我觀察」呢?普通的人都有好奇心,想要了解他人;但是如果沒有事先「學習」的基礎下,孔子教的方法雖然正確又簡單,也不是人人都會運用的。
      ★ 原文: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文意:
      孔子說:「重覆不斷地複習,進而領悟出級級深、層層新的道理,這樣就有條件成為引領或指導他人的老師了。」
      ◆ 義解:
      初學之人,先是從一片虛無飄渺的荒蕪世界中,逐步建立「既有」的思想體系,這個「既有」是先賢、是先進、是先師、先哲們所傳遞的文化精髓;
      但是在學的人只能照單全收,不但沒有過濾這些知識、文化的能力,更不知道為甚麼非要如此、這般。
      不得已,只能先進入無邊無際的知識大海,展開摸索蒐尋的探險之旅,然後漸漸能夠把現有斷章殘簡般的資料融會貫通;如果又能靠自力接續和填補那些拼圖缺塊的人,便能「觀想」拼圖大海的全貌(所以然)。
      剎那間就完全明白先哲引領學習的苦心孤詣,並且同時具備了指導他人的能力。
      凡是了知「原來如此」的學者,就是學而有成的人,或者可以稱為「明理大人」。像這樣的人,當然是「師」字輩的達人了,如果要作指導他人的老師,那也是綽綽有餘,毫無困難的!
      ★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 文意:
      孔子說:「君子立志弘大,不應該也不會畫地自限,得少為足的。」
      ◆ 義解:
      君子之所以異於他人,一開始的差別就在於「立志」。一般人的立志,大多只求自利,不為利他。即便利他,頂多是小利、或利於小眾、團體,而不能心懷天下、憂國憂民。
      顏淵曾說:「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可知聖賢也是從普通人學習而成的。所以,只要是人,就有成聖成賢的無限可能。當然,成為夏桀、商紂的機會也不是沒有啊!
      至於聖賢有何可貴?有何稀奇呢?他的外表和普通人差不多,但是心理的狀態是心安理得、心平氣和、無煩無憂、怡然和樂的。像大海平穩無波,像大山穩固不動;有誰能明白而且知道羨慕、尊重、敬佩呢?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原文: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
      ● 文意:
      孔子說:「由啊!讓我來教你甚麼叫做明白,什麼叫做不明白。
      當你學習之後,如果已經明白沒有疑惑,就說自己已經明白了;
      如果還不明白,就誠實的說自己不明白、不了解。
      這樣就能真正保持一直都是明白了(自知)。」
      ◆ 義解:
      保持明白的人才不會自欺,不肯自欺才不會欺人。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的叫做「愚」或「昧」。
      明知故作不知,叫做虛偽、欺詐。
      這些都是學習過程中,比較難以察覺的問題,其他像傲慢、輕他、無恆、自卑…等等都是。
      通常善良純樸的弟子、學生,不會有這類問題,但是總有一些「奇怪境遇」的子弟,在先受到環境的污染、扭曲之後才開始學習,於是就有這樣「不能自知」、不敢面對」的情形發生。
      子路年紀與孔子差距不大,從學於孔子時,早已歷盡滄桑,甚至敢在拜師之前,當面挑釁孔子,可想而知子路在學習過程中,有多少次的「不以為然」,而用「知不敢說知」、「不知不敢說不知」的模糊態度,所以孔子不得不挑明的說「誨汝知之乎」。
      子路的問題是自己完全不知不覺的,若非孔子發現之後主動教導,否則子路學到老,也不會知道自己竟有這層障礙啊!
      ★ 原文: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
      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 文意:
      子張向老師請教致仕(作官)之道。孔子說:「多聽聽民眾的反映及意見,把情況未明但不急切的先擺在一邊,再以謹小慎微的態度,為民眾說明政策內容,避免他們因誤會而抗爭。這樣處理政事,即使仍有不滿或怨恨,也不會太多了。
      多方打聽蒐集資料,用心發現問題,對沒有把握或尚未有對策的先放一邊,其餘的也要小心謹慎、按部就班的態度來完成。像這樣施政,即使還有不圓滿,或者造成遺憾的事,恐怕也不多了吧!
      說出去的話,不致引來怨恨,所做的事,自己不會後悔;言行沒有過失,就能保有作官的福祿了。」
      ◆ 義解:
      孔子所說從政的原則,竟沒有一句是「為己」,而是念念為民眾,用心避免傷害或妨礙民眾,真正是公僕式的服務態度。不但主動積極而不推諉,又能有序的處理輕重緩急,而非「急就章」的盲目行動。反觀今日,我輩汗顏以對!
      ★ 原文: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
      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 文意:
      魯哀公問孔子:「怎麼樣的施政,民眾才會心服口服呢?」
      孔子恭敬的回答:「選拔並任用才德兼備、正直無私的人,作為領導高層,那麼百姓自然就心服口服。
      如果是自私自利,公私不分的人被拔擢到領導(主官、主管)階級,那麼不必太久,民怨很快就來了。」
      ◆ 義解:
      魯哀公的問話,是從古至今,國內至國外,個人到政府的共同問題。從
      事於領導工作的人,必須具備才華、能力與正直無私的品德。可是偏偏才能的培養比較容易有成就,而品德的提昇卻是困難不易的。
      因為才能的培養是基於生存的需要,但品德的學習則是不肯屈就於生存,突破受制於求生的自我超越之路,所以從學之人,難免「知難而退」或「門外徘徊」;甚至還會遭到小人譏諷(嘲笑)為迂腐、古板,不知變通。
      當然,小人的這種看法並非全無道理,因為「近而易得」的不要,「遠而難求」的偏要,好像是跟自己過不去似的。
      但是當領導人在「有才無德」的時候,他怎麼可能去關心自身利益以外的事;所以自私自利的小人居於下位,就不致於危害大眾,一旦躍居上位,則百姓豈能不受傷害?
      至於「有德無才」的人,也不可以位居領導階層,因為總不能拿百姓當白老鼠,作為他學習的實驗品吧!
      所以孔子才會這樣回答魯哀公,強調有才能是不夠的,「有德無才」也不可以,一定要「有德又有才」,人民才會心服口服啊!
      ★ 原文: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子曰:「臨之以莊,則敬。
      孝慈,則忠。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 文意:
      季康子問孔子說:「讓百姓尊敬上級,而且忠心不二,又能彼此勸勉配合。應該怎麼做呢?」
      孔子回答說:「民眾從心裡尊敬上級,是因為上級在面對民眾的時候,態度莊重不輕浮,規矩有禮而認真。
      百姓對上級忠心不二,是因為領導人自己先做到孝順父母、慈愛子女,由這樣的身教,來啟發百姓對自身角色本分的實踐。
      民眾彼此互相勸勉、提攜,是因為領導人全心為民、服務大眾,任用『才德兼具』的賢者。 至於其他跟不上大家或程度較低的民眾,也要特別為他們安排課程加以補救,使他們能跟上大家,而不會棄之於不顧。 」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 原文: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
      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 文意:
      有人建議孔子說:「如果心懷國家,那何不出來服務民眾呢?」
      孔子回答說:「《尚書》裏不是有這樣的記載:『話說這孝順啊!知道孝順父母的人,必然了解父母心中所願,所以他友愛兄弟的表現,就是從順從父母心意這裡開始的!』
      父母兄弟也是萬民之一,雖然大小規模不一樣,但道理是相通的,又何必一定要出任公職,才算是服務民眾呢?」
      ◆ 義解:
      國以家為單位、社會以個人為基礎。孔子所回答的內容,雖然是在家庭的部份,但是學者要能舉一反三,明白一切是以修身為本。欲修其身,先學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之道。
      也就是先搞清楚各種「遊戲規則」,學會配合、掌握「運作法則」,然後就會像骨牌效應般的席捲而下,屆時還怕不能家齊、國治、天下平嗎?
      反觀今日,強調角色本分的單位,還勉強在少數的公司、企業、團體中見到吧?其他多數的家庭、廣大社會,都是無禮失序、衝突不安。但是原因何在呢?孔子是這樣說:「庶矣、富之、教之。」雖然答案清楚明白,但是誰會相信呢?
      大家都知道,如果人口不夠多,就不足以形成分工互助的社會基本型態。如果人口夠多,但生產力不夠,則必爭奪、劫掠。所以生產力夠,人民就會富足;富足之後,就要施以禮樂教化(角色本分的遊戲規則);若不及時教育,人民在富有之後一定荒淫好色、飲宴遊樂、搞怪作亂……過著物質氾濫,精神空洞、了無生趣的僵化人生,哪裡會知道還有「生命的意義」值得追求?
      任誰都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個人起伏不定的心情,完全看身處的環境是順、是逆、是苦、是樂、是好、是壞,一如落葉漂浮於大海,身不由己!
      但有誰知道,江湖之中,也有沙洲島嶼可得棲止,有大陸平原可供定居,有高山大岳可以登臨;有「天堂之好」可以追求,更有「煩惱漏盡」可以親證,何必一頭栽進「貧富」、「貴賤」的苦樂遊戲之中,流連忘返,遲遲不出呢?
      ~隨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