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日常】讀音又改了?「俄」羅斯怎麼念才對?他查了民國六十三年的字典讀音,結果超傻眼。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 дек 2024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37

  • @lienlaoshi
    @lienlaoshi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餓的話每日熬一鷹

    • @江餅人-f2h
      @江餅人-f2h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找到癥結點了

    • @GoforTCSL
      @GoforTCSL  2 года назад

      最無辜的是「鷹」 🤣

    • @HingYok
      @HingYok 2 года назад

      八國聯軍……

  • @夜宣
    @夜宣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因為很多人不願意去查辭典就越錯越離譜,到最後反而覺得正確的才是"有問題"🤣
    想到了指鹿為馬、三人成虎,最常見的就是魯/滷肉飯,街上還是常常看到兩個字混淆的情況
    個人認為不管幾歲了家裡都應該放一本國語辭典大全,小學時候老師就說過,辭典就是老師的老師!

    • @GoforTCSL
      @GoforTCSL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其實語言會隨著時間改變的,我們現在寫的字也有不少是古人傳下來的錯字。
      小編個人覺得,寫錯字或念錯音,只要能達到溝通目的都還無妨,但是不能一發現跟規範的不同就怪到規範頭上。
      即使規範跟不上,還是得先有個規範當作標準再來補充例外,等這些例外「標準化」了再談,哈哈。

    • @FlyiangBoy
      @FlyiangBoy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GoforTCSL 題外話,我個人其實很討厭「語言會隨著時間改變的」這類的觀點的持續存在,我會認為這類觀點在現代社會而言是一種典型的為了「懶得校稿的便宜行事」去「推卸責任」所產生的論述。大清帝國時代,資訊的「傳播效率」想當然爾不如現代社會如此的速效,將錯就錯+積非成是,在所難免。來到民國世代了,文字資訊以電子數位化的方式呈現,相較於古早世代,透過網際網路(至少三十年了)真的是超快速傳播,只要有心,校稿這件事可以從源頭就非常的有效率,進而可以避免了很多原本不必要的將錯就錯+積非成是。總之,不要跟古代「比爛」,說古代可以將錯就錯+積非成是,為什麼現代不行?因為現代社會的資訊傳播相較於古代,真的太速效了!

    • @GoforTCSL
      @GoforTCSL  2 года назад

      @@FlyiangBoy 謝謝您的回覆,確實現在這個時代,很多以前寫錯字、讀錯音的原因都應該極力避免。不過「語言隨時間改變」(或者說語言是「約定成俗」)這樣類似的說法不只是積非成是的問題而已,它還包含了很多面向,像是各種新事物出現而產生的詞彙、不同語言和文化接觸後產生的語法等。
      偷偷說,其實身為語言教師,當然是希望語言能固定標準最好,這樣教學起來更方便些,哈哈。可惜事與願違啊……規範性和描述性終究都存在。

    • @FlyiangBoy
      @FlyiangBoy 2 года назад

      @@GoforTCSL 在「體制外」例如「流行次文化」的場合,民眾會怎麼二創用字遣詞,那是另一回事。然而在「體制內」「泛」公家機關可以伸手觸及的地方,「泛」公家機關本來就「有義務」把「校稿」這件事情做到好!我過去一個十年因為文書編輯之故,盡可能地去查閱公家機關官方網站公告的國語文「規範」和「範本」,然後我發現,「泛」公家機關自己公告的「範本」都「不符合」公家機關自己公告的「規範」,這種情境,例子「數以千計」。上行下效的結果,就是臺灣社會的用字遣詞一團亂!

    • @28907008
      @28907008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其實語文的標準是人為制定的...如果定甲為標準..其他乙丙丁就不標準...同樣的定乙為標準...其他的甲丙丁就不是標準

  • @stevenlien9336
    @stevenlien9336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我家裡這本民國五十二年出版的模範國語辭典的發音是ㄜˋ羅斯!

    • @GoforTCSL
      @GoforTCSL  2 года назад

      謝謝您幫忙查閱分享!

  • @ching-huanwang6019
    @ching-huanwang6019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我的理解是,最早的版本是 ㄜˋ羅斯,當初國語教育開始在推行的時候民眾是學四聲,所以後來在民間流傳的是 ㄜˋ 羅斯這個舊音版本。後來六七零年代雖然拿掉了四聲的讀音,可是大眾習慣了,而我們從小到大都聽爸媽、老師們把「俄」羅斯當成破音字來讀。大概只有小學會特別要求學生反覆抄寫日常詞彙的生字注音,所以只要六七零年代以後的小學「國語」科課本裡面剛好沒有出現「俄」在「ㄜˊ羅斯」這個詞裡,我們就不會知道「俄」不再是破音字,而只會靠日常經驗學到大眾間流傳的ㄜˋ羅斯。因此,我個人認為 ㄜˋ羅斯這個發音並非大眾的讀音隨時間改變了,而是大眾讀音「沒」改變。

    • @GoforTCSL
      @GoforTCSL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確實是這樣,在非常早期的官方舊版本(民國34年《國語辭典》原編本、民國35年《國音標準彙編》),「俄」都有去聲的「又讀」音。

  • @asd23952908
    @asd23952908 Год назад +1

    80 年的我讀書時印象中都是 ( 餓 ) 額的話對我來說就是中國那邊的讀音~

  • @pbrjh8893
    @pbrjh8893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台灣習慣讀 ㄜˋ 因為以前電視、學校老師都念ㄜˋ,反共抗俄ㄜˋ,音同"惡"或許是當時政府有意為之,底下連結早期的影片就是
    ruclips.net/video/dC75cTeyimw/видео.html

  • @緒山真尋Sunnyboy0926
    @緒山真尋Sunnyboy092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小時候就唸ㄜˊ

    • @GoforTCSL
      @GoforTCSL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是啊,雖然生活中不太習慣,不過確實規範一直存在。

  • @緒山真尋Sunnyboy0926
    @緒山真尋Sunnyboy092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鵝螺絲

  • @cipher3010
    @cipher3010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64年次,光注音我就從新再去改正一次。
    現在是念 ㄅ --- ㄅㄜ
    我以前家長教的,學校教的是念 ㄅㄡ,ㄆㄡ,ㄇㄡ,ㄈㄡ 。ㄉㄜ,ㄋㄜ
    對的。前面跟後面的子音不一樣
    ㄣ___恩。ㄥ__翁,ㄝ----耶。ㄛㄡ----一個短音,一個長音。

    • @GoforTCSL
      @GoforTCSL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是另一個有趣的語音教學歷史議題。
      嚴格來說,我想您以前學的應該是ㄅㄛ、ㄆㄛ、ㄇㄛ、ㄈㄛ、ㄉㄜ、ㄊㄜ、ㄋㄜ、ㄌㄜ,前四組加上ㄛ[o]的元音(母音)、後四組加上ㄜ[ɤ]的元音(母音),兩個元音的舌位是一樣的,只是圓唇與否而已。
      以前這樣念,都有相應語音的國字,例如:剝、波、摸、佛、的、特、呢、樂,反而現在用ㄅㄜ、ㄆㄜ、ㄇㄜ、ㄈㄜ來教就沒有對應的國字了。
      不過,實際上這個多出來的元音只是輔助而已,所以不必考慮對應的國字,重點在於和韻母的拼讀,而除了前面四組之外,後面的三組聲母(ㄍ、ㄎ、ㄏ)也用ㄜ來輔助,就這樣,在4比7的情況下,便簡化了,直接把前四組少數搭配ㄛ[o]的聲母也改用不圓唇的元音ㄜ[ɤ]來輔助聲母的發音。其實這個無關對錯,只是不同的語音教學方式。
      至於ㄛ跟ㄡ,一個是單元音「ㄛ」、一個是複合元音「ㄡ」(ㄛㄨ)哦!

    • @cipher3010
      @cipher3010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GoforTCSL 對喔!我搞錯了ㄡ--是"歐屋"。
      最近我又看了你們另一支影片,好像是關於口說的測試。聽完後,發現發音不好的問題是韻母搭起來不完整發完音。我是看影片才發現自己,很多韻母都懶得發,或合起來歪掉了。
      只是聽周遭同事,教小孩會很困擾。除了音不同外,就像我說的。我看影片才發現。有些技巧甚至是到我學習英文,才更明白發音可以用的位置,部位,方式。所以才想那些父母,真的很頭大,不知如何教。

    • @GoforTCSL
      @GoforTCSL  Год назад +1

      ​@@cipher3010
      謝謝您留言跟我們分享您的想法!我們的頻道建立初衷之一就是科普,讓大家可以發現生活中習以為常的語言問題或是華語教學的相關知識。
      小編自己也常常逛家長的社團或群組,經常有人問起「ㄝ/ㄟ」的不同,或是「ㄨㄥ」為什麼發音不一樣,這些其實都是韻母的發音問題。

  • @28907008
    @28907008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俄這個字本來就有兩種讀音....1ㄜˊ.....2ㄜˋ......
    第一種... 俄頃 讀ㄜˊ....
    第二種..俄羅斯 讀ㄜˋ....
    在民國七八十年代的國語辭典就是這樣標註的

  • @FlyiangBoy
    @FlyiangBoy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教育部用「舊音ㄜˋ」這樣的論述,基本上就是在誤導閱讀的民眾,會讓民眾「以為」「俄」這個字「官方舊版本」發音就是「ㄜˋ」。所以我會認為這就是教育部辭典論述的用字遣詞有問題,造成民眾第一時間不必要的誤會。至於該用什麼用字遣詞來論述可以避免誤會?這是教育部的辭典編輯人員要去想辦法動腦的部分。另外就我個人閱聽經驗,我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是在198X後半~199X前半,當時臺灣社會「體制內的教育」、和校外的社會環境,灌輸到我的耳朵裡的發音,我的印象全都是「四聲ㄜˋ」,沒聽過「二聲ㄜˊ」。我自己的發音感受則是,現在的臺灣社會網路流行文化,會把「俄羅斯人」形容為「戰鬥民族」,然而我覺得「戰鬥民族」這個形容詞彙在臺灣社會已經被使用到氾濫成災,我看到膩、看到煩了。然後我認為既然要把俄羅斯人形容為戰鬥民族,那麼使用聲調為二聲的「俄(ㄜˊ)羅斯」,聽起來真的一點戰鬥民族的感覺、氣概「都沒有」,乍聽之下真的「很虛弱、沒有氣勢」。聲調四聲的「俄(ㄜˋ)羅斯」,聽起來才會有「戰鬥民族」該有的霸氣。

    • @GoforTCSL
      @GoforTCSL  2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實在非常早期的官方舊版本(民國34年《國語辭典》原編本、民國35年《國音標準彙編》),「俄」確實是有去聲的「又讀」,不過一直都只是又音而已。

    • @FlyiangBoy
      @FlyiangBoy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GoforTCSL 所以官方辭典的用詞從「又讀」變成了「舊音」,很多第一時間不必要的誤會就是這樣的細節產生的。臺灣社會使用「ㄜˋ」這個發音從來沒有少過,口語唸起來也順,「ㄜˋ」這個發音一點都不舊。

    • @GoforTCSL
      @GoforTCSL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FlyiangBoy 我想,因為去聲的「俄」音在規範上已經刪去超過半世紀了,所以一般研究者並不會特別提起。然而,《國語辭典》修訂本作為紀錄歷史語言的資料,還是得紀錄它舊有曾經存在的讀音,所以列了去聲「俄」,不過按照規範來說,它既然已非「又讀」或「又音」,只好寫作「舊音」。

  • @grapes_pig
    @grapes_pig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ㄜˋ念那麼久了 況且音譯也沒有ㄜ的發音

    • @GoforTCSL
      @GoforTCSL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完全不反對念ㄜˋ,我們的重點是:讀音真的沒有改來改去,只是大眾習慣念的不同罷了。
      「俄」的讀音在「俄而、俄頃」這些詞都是念二聲的ㄜˊ。除了「餓」以外,多數有「我」部件的字也都是二聲:「鵝」、「娥」、「蛾」、「莪」、「峨」⋯⋯所以,在規範上「俄」是二聲,提供參考!謝謝您。

  • @francesca9513
    @francesca9513 Год назад +2

    在新加坡我们从来都是念2声. 谢谢这段影片让我知道我们的发音才是对的. 每每看到台湾的节目念俄罗斯四4声都听得别扭. 希望经过这次台湾主播被大陆网友狠狠打脸的事件后, 台湾人能把对俄罗斯的发音纠正过来.

    • @GoforTCSL
      @GoforTCSL  Год назад +2

      謝謝您的留言肯定,不過我想澄清兩點:一、兩岸的語音有不同的規範,比如「企業」在中國念3聲「企」、在臺灣則是念4聲「企」(關於這個,我們有另一支讀音查詢的影片,歡迎參考)。而「俄羅斯」這個詞,只是剛好兩岸的規範都是2聲的「俄」,所以被大陸網友打臉不是問題,跟字典規範不一樣才是問題。
      二、其實我拍影片的主要目的不是要「糾正」大家的語音,畢竟通俗的語音還是以溝通功能為主。我主要是希望大家能理解,語音的規範是一直存在的,不能老是念得跟規範不一樣就說是教育部又把讀音改了。

    • @asd23952908
      @asd23952908 Год назад

      @francesca9513 為什麼要感到彆扭? 每個地區有不一樣的音調不是很正常嗎
      最主要還是要看當地規範如何吧 要求糾正發音 統一發音不是像某國政權那樣嗎
      自己本身 如果聽到不同發音的音調 反而是覺得新鮮 可以學習 理解 應用

    • @GoforTCSL
      @GoforTCSL  Год назад

      ​@@asd23952908 謝謝您留言分享!
      其實我自己也經常因為聽到不同地區對同一個字(或同一個詞)的不同發音而覺得有趣,像是「地殼」在中國大陸的規範是「地殼(ㄑㄧㄠˋ/qiào)」,這個一開始就讓我覺得很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