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视频已经发出,更换一下置顶评论,解释一下很多观众对这首曲子调性的疑问: 第一,有人说这首曲子就是b小/D大调。这是显然是不对的,原因在于,和弦进程明显是模进:b小i-V(bm-#F),A大I-V(A-E),G大I-V(G-D)。通过乐曲最后吉他的solo,也可以看出,曲子的和弦并不是一直在b小/D大调上。 第二,有人说是在b小/D大上借了个别和弦。首先这种分析方法没有把模进的特点解释出来,即使是“借和弦”说,音乐分析过程中,借的和弦的功能需要交代清。比如,有人说把曲子看成D大,它用到的二级和弦是E大,而不是原本的E小,这个操作在流行音乐中很常见。这个操作是常见,但这个说法需要说明为什么借E大?解释就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它临时在A调中。就像你向别人借钱,这个“别人”你得知道是谁,还得告诉别人为什么借,借了干什么用,对吧? 第三,有人说这属于调式插入(Modal Interchange)。这可以是一种解释,解释了借的和弦都是哪儿来的。然而,这种解释还是没有体现出和弦模进的逻辑关系。 最后,我在视频中提到的概念,既不是转调,也不是离调。我在视频3:38开始,介绍了和弦所在的几个临时性调性。但,临时性调性(Temporarily in X Key)并不等于转调(Modulation)。我在视频4:15开始强调了一下:“流行音乐中有个概念叫离调……可是您看这首曲子……”,如果您理解能力没问题的话,这里显然不是说这首作品是离调。 总结一下:同一首作品的分析,很多时候不只一种答案。但是,选择哪种分析方法能帮我们更好地厘清作品的内部逻辑,才是作品分析的意义。我选择的这种讲解方式,也是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和弦进程的模进关系。很多时候,更简单的答案虽然更便于理解,但是却容易忽略其中更为重要的逻辑关系。
这首歌歌词的写作手法是visual music,民谣摇滚风格,通过不连续的场景变换叙事,叙事当然就有寓意。这样的名作例子还有《sound of silence》。其他不是特别有名但是也非常精美的如bob dylan的 ballad of a thin man,desolation row等。dylan是鼻祖和大师。
我覺得辨識度在一開始的和弦: 6m 3 5 2 其中2和3是major這種平常不出現的和弦。 其實還有sweet child o mine也有類似移調的情形,前面的部分: D C G D ,本來D大調的忽然變成C大調,給個1-5進程後又回到D大調。 其實還有一些現代基督教詩歌也有類似進程,只是不那麼耳熟能詳。有一首叫做,本來是E大調,但在bridge的時候和諧變成G#大調的4-5-6進程,譜上調性沒變但是和弦進程變了。
Q&A视频已经发出,更换一下置顶评论,解释一下很多观众对这首曲子调性的疑问:
第一,有人说这首曲子就是b小/D大调。这是显然是不对的,原因在于,和弦进程明显是模进:b小i-V(bm-#F),A大I-V(A-E),G大I-V(G-D)。通过乐曲最后吉他的solo,也可以看出,曲子的和弦并不是一直在b小/D大调上。
第二,有人说是在b小/D大上借了个别和弦。首先这种分析方法没有把模进的特点解释出来,即使是“借和弦”说,音乐分析过程中,借的和弦的功能需要交代清。比如,有人说把曲子看成D大,它用到的二级和弦是E大,而不是原本的E小,这个操作在流行音乐中很常见。这个操作是常见,但这个说法需要说明为什么借E大?解释就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它临时在A调中。就像你向别人借钱,这个“别人”你得知道是谁,还得告诉别人为什么借,借了干什么用,对吧?
第三,有人说这属于调式插入(Modal Interchange)。这可以是一种解释,解释了借的和弦都是哪儿来的。然而,这种解释还是没有体现出和弦模进的逻辑关系。
最后,我在视频中提到的概念,既不是转调,也不是离调。我在视频3:38开始,介绍了和弦所在的几个临时性调性。但,临时性调性(Temporarily in X Key)并不等于转调(Modulation)。我在视频4:15开始强调了一下:“流行音乐中有个概念叫离调……可是您看这首曲子……”,如果您理解能力没问题的话,这里显然不是说这首作品是离调。
总结一下:同一首作品的分析,很多时候不只一种答案。但是,选择哪种分析方法能帮我们更好地厘清作品的内部逻辑,才是作品分析的意义。我选择的这种讲解方式,也是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和弦进程的模进关系。很多时候,更简单的答案虽然更便于理解,但是却容易忽略其中更为重要的逻辑关系。
哇,很荣幸被OP设为置顶评论。大家都是音乐发烧友,切磋一下,互相学习。
另一位樂理愛好者有類似的看法:ruclips.net/video/nnicGKX3lvM/видео.html
关注大佬很久了,第一次是从油管上看到的,非常干货!我要问的问题至今为止没有一个老师能给到我一个确定的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所以在这里请教一下!我是个玩了10多年的吉他初学者,主要是乐理这块没有好好研究过,都是东拼西凑的知识。其中有这么一个问题就一直困扰我-----我们都知道吉他里面有很多调的音阶,然后在一首歌中,和弦一直变换,但是调应该是不变的。那么就在我们想进行SOLO的时候,我到底是跟着和弦来变换我弹的音阶呢,还是说我只要在歌曲曲调内,随意弹奏音阶,就可以做到和谐呢。。。不知道我描述的是否清楚。请大佬看着回答一下吧!
可以分析這一首嗎
ruclips.net/video/65Smh8rwdJI/видео.html
想问问叨叨冯怎么看待小朋友学乐器这件事。
这首歌的合旋是由Eagles乐队成员Don Felder,在一次旅游的时候,录制在卡带的Demo。初阶的歌名代号是“Mexican Reggae",即“墨西哥雷盖”曲风的意思。在流行歌坛基本上是独一无二的曲风架构。
叨叨显然特别喜欢这个曲子,聊起来兴奋之情满到溢出😀
我知道你会讲的很专业,我也知道你也知道我会听个似懂非懂,但我知道你也知道我还是会来看,这是加州招待所的魅力,更是叨叨冯Sir的个人魅力。一个走了又回来的原因是,忘了点赞了👍
歌词也很经典,我是在西方文学鉴赏课上听一位英国老师深入讲解歌词后入坑哒!很感谢他~
我是一个非专业音乐爱好者,从古典到影视配乐再到小众或经典的流行 都有涉猎,我玩游戏看电影会优先关注音乐(当然不是以以音乐评价作品),但是我浅薄的音乐基础,只能听出大调小调,最近偶尔能听出多利安 但准确率不高。可以大致听出巴洛克风格、哥特风格、古典派、浪漫派、现代派,可以区分圆舞曲 小步舞曲 进行曲……但是都是半猜半分析,乐理只学了最基础的部分。
我喜欢可以通过自己的分析发觉音乐里 作曲家的设计与天赋,但我并不能想专业音乐人那样透彻清晰。
对于我来讲,自己的胡乱分析就足以获得足够的满足感。毕竟音乐最为“抽象”,在美学中是“最高级的朦胧 引发最高级的美,美的不论种族甚至不论是不是人类”
但我还想继续以业余爱好者身份去持续精进我的音乐鉴赏水平,除了多看乐评,还有什么“快速通道”?
我还订阅了很多古典音乐节目 比如【得到 雪风音乐会】,但如今作曲,尤其是日本的音乐,都喜欢加入各种各样的风格与表现手法,让我应接不暇……
打工人没有时间深入学习整套的音乐、作曲等知识,有什么更有效好用的学习方向推荐?的确是应该慢慢积累,但我也想了解更多偏门、小众、超前的各种风格有时候听到一种风格缺无从查询,比如哥特风格就是机缘巧合才对应上名字。
感谢回答
这个真是百听不厌。开在加州沙漠高速上听这歌,最爽。
另外,我对歌词的感觉就像是在说沾上了毒品(也可泛指其他诱惑)就戒不掉了😂
“加州招待所”,太逗了。长知识,听这所很多年、很多遍了,今天才找到点感觉。
加州旅馆
歌曲整体是 bm 小调,有几个和弦是用的Modal interchange
主歌
bm 在 bm 小调
f#7 是在 bm 和声小调 (因为 降7 a#)
A 是在 bm小调 (其实也就是D大调的5级)
E 是在 Bm dorisch (也就是A大调的2级)
G 是Bm 小调。(D大调的4级)
D 也是Bm小调 (降3级,D大调2级)
Em 是Bm 小调 (4级,D大调的2级)
F#7 又 Bm 和声小调
副歌也就是 G,D,F#7, Bm 也是上面的和弦分析。其实整首歌曲 就2个和弦, F#7 跟E 是用的 Modal interchange。
这首歌歌词的写作手法是visual music,民谣摇滚风格,通过不连续的场景变换叙事,叙事当然就有寓意。这样的名作例子还有《sound of silence》。其他不是特别有名但是也非常精美的如bob dylan的 ballad of a thin man,desolation row等。dylan是鼻祖和大师。
波希米亚狂想曲也是这种类型状态
非常喜歡這首歌,也非常喜歡叨叨的分析。
你說的非常清楚、有結構,是非常好的音樂老師,音樂固然有其神性不可學習之處,但也有其精緻理性可理解之妙。
叨叨的解說非常高明。❤️❤️❤️❤️❤️❤️只能比心表達
第一次听到大段的叨叨北京口音英语 太欢乐了
置顶收集问题,欢迎大家在这里给我提问!
点歌可以吗,陈勋奇的天地孤影任我行
冯老师您觉得李云迪和朗朗到底哪个弹的好呢?
冯老师您觉得戴玉强老师和廖昌永老师哪个唱的好呢?
冯老师您觉得费翔老师在百老汇里面唱的怎么样?
能不能分析下日本的音乐
解析得太帅了!每次看叨叨冯的节目,都觉得这些流行音乐巨擘真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音乐家啊!想起来小时候总有言论把流行音乐归为糟粕,真是太无知了!
喜歡Eagles的歌迷,一辈子至少要去看一次Eagles 演唱會~ 吉它手主唱 Glenn Frey 已不幸早逝,主唱 Don Henley 歌聲已日漸沙啞,但是整體樂團的表演質量,還是一流的棒,跟原版CD同樣迷人,令人震撼~👍!
生不逢时,没机会了😭
Feng is not only talented, he is good looking too
柯南那一集真的是印象深刻,配合这个歌曲也是绝了
當時聽這首歌有兩個途徑,一個是聽週日晚上余光的TOP 20,一個是去唱片行(公館)買黑膠唱片回家聽,順便用一把破吉他抓音爬solo,我抓的是Em。
我幾個月前還去看北卡州Eagles 演唱會,看幾場都值得,
我覺得辨識度在一開始的和弦: 6m 3 5 2 其中2和3是major這種平常不出現的和弦。
其實還有sweet child o mine也有類似移調的情形,前面的部分:
D C G D ,本來D大調的忽然變成C大調,給個1-5進程後又回到D大調。
其實還有一些現代基督教詩歌也有類似進程,只是不那麼耳熟能詳。有一首叫做,本來是E大調,但在bridge的時候和諧變成G#大調的4-5-6進程,譜上調性沒變但是和弦進程變了。
前段时间刚刚去了这个乐队的演唱会。开场曲就是加州旅馆。
這首歌是我爸小時候常聽的歌
現在也是我愛歌之一
以後別的小孩在聽兩隻老虎
我會讓他聽這個
叨叨冯是我认为情商最高的RUclipsr,谈音乐妙悟人生,但又不会解读过深,不亢不卑。不过另一方面,在版权和各种制度之下战战兢兢,总有一种看百科全书的感觉,有条不紊但稍欠音乐世界的自由奔放。或者你考虑忍姓埋名开另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副频道吧!
歌词,加州旅馆可以把人带入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感觉,又仿若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西方摇滚的歌词,很多充满哲理。
所以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好东西都写歌里了
音樂不是數學,不是/不能是唯一答案。你的蜜糖,可能是他人的砒霜。是否美女,每個人感覺不一樣,但你一定可以感覺到,她/他是不是女人。而且,過去的經驗中歷史中評價中,證明它就是經典。盡管你不懂英語,不明白它的歌詞,旋律就已經是經典。只聽開始三個音符,首經聽過的,都會聽得出是這那首歌。就算是不太熟音樂的,聽完第一句那七個音,如果都聽不出,就應該是從未聽過這首歌。歌中的明意喻意暗喻,也正是藝術中所說的啟發,深思。這首歌真的是經典!
>>> 加州旅館不插電
在聽過"老鷹合唱團”唱「加州旅館」這麼多版本中,許多人反映最是肯定1994年這個演唱版本。
為什麼呢?大部分的人並不清楚原因。
因為這次的演唱,是用不插電的形式來呈現音樂,用最原始的樂器來發聲。就是不帶任何電子器材硬擠出機械聲,來影響聆聽者對音樂的辨識能力。
加州旅館不插電,聽出來了嗎?木吉他取代電吉他,手鼓替代爵士鼓、主唱手搖的沙鈴...因為少了電子合成,讓所有的樂器都能被聽見。
你有聽見貝斯的彈奏旋律嗎?貝斯是音樂的靈魂,因為不插電所以在這裡很清楚地被人們聽見。
不插電的樂器所呈現出來的音樂,是不是很乾淨?
⏰祝您~早(日)安!
🎧喜歡音樂
ruclips.net/video/FpnGzLfIoz4/видео.htmlsi=D5eoP5HPZIxNkfU6
續一:你能辨識貝斯的聲音嗎?下面這首歌主唱就是貝斯手。最後和貝斯軋場的是第一吉他手...
ruclips.net/video/U4AdENGZCu4/видео.htmlsi=X0FsYJxFSyWzQeMC
續二:上面那首歌經常出現的鍵盤手,就是 the one you love 的主唱,剛往生沒幾年。
ruclips.net/video/qmV9vk2950o/видео.htmlsi=g536faKprjqBDk5U
🎹以上介紹的歌曲,是不是都很動聽?
高中时期 无限循环 此曲只应天上有
前两天听到加州旅馆还在想什么时候能听到叨叨来分析一下。结果就等到了。恭喜十万粉丝,这是我最喜欢的youtube channel。
这首招待所之所以脍炙人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的吉他solo 太炫酷了,成为吉他爱好者必学的曲子。
hmmmmm也不是必学,只觉得很诡异不是很适合表演
你这不是废话吗,怎么那么多点赞,你看人家下面几个从专业的角度分析
对啊,吉他solo刀刀锋没提啊。
仅仅是因为 好听罢了 还有另外一首 也很火
對對對,簡直深入靈魂🤓
最喜欢《加州旅馆》1994冰封地狱现场版
现场鼓点多乐器=hifi必备,经典指弹表演=吉他爱好者必弹,一曲掌握两大流量密码
特別喜歡的一首歌
最后的吉他solo也分析一下啊,加州旅馆成名有一半军功章也要归到尾奏solo上
哎呀终于在叨叨十万粉丝的时候等到了这首曲子。这也是之前我特意点低歌儿的一首啊,在被版权之前留个爪印!不过七点多时候是觉得前奏的那段打击乐着实带感希望叨叨能给解读一下。比起吉他那一段炫技,感觉那段打击乐的适时加入瞬间将人带到了另一个时空🤣🤣🤣
叨叨老师分析得非常精彩,受益匪浅。但是如果试图从中借鉴或者学到什么,则会被这些复杂的分析绕到找不着妈。
我个人的简化版的理解:经典和弦进行6-#5-5 #4 4-3-2-3, 各类欧美大师最爱的loop,一键到底。我认为不是大师乐理有多好,而是有灵气,这样的进行好玩又好听。最主要的是,这之前好像还没人这么玩过吧🤩。
歌词,本来就是画个框自己往里填的东西,大师避而不答就对了。想象,是可以不受贫穷而被限制的。
Solo,才是这首歌的精华,木电吉他都是,处处显示着乐手的灵气。之所以成为国人最爱,可能是因为旋律性强,几乎可以成为另外一首歌吧。
呃呃,和弦级数可不是这么算的
笑死了 这英语口音 值我一个赞
歌詞是引射吸毒後抽大麻後的幻覺, 如果你了是成長在70年代的美國就了解這歌的意涵
冯不叨叨!特喜欢您的节目,祝贺粉丝超10万!
叨老师真的太棒了 不光知识过硬 口条和思维也牛逼
流行音樂如果光有音樂沒有可以想像的故事就好像人沒有了靈魂。
加州旅馆已经听了万遍不止了
年青時喜歡的歌!
但對歌裏所形容的沙漠酒店不敢恭維! 邪的很!
甚麼的一間鬼酒店!
希望不要遇上,住上.
哇 超讚的 大大感動 謝謝叨叨大師
这首曲广为人知还是因为后来的现场音乐会版本,小时候听到前面长达两分钟的前奏让我颇为震惊。乐曲结尾的一大段吉他solo,也与前奏呼应。再加上歌词的晦涩难懂,整首曲子完全不像普遍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反而更像是音乐诗一类的体裁,让其独树一帜。后来又去听了原版,我更喜欢现场音乐会的版本,原版的摇滚味太浓,冲淡了这曲子给我感觉“神秘”的气氛。这首曲子火遍全球,我感觉一大半是现场音乐会版本的功劳。
我觉得开头举的例子,绝大部分观众不是因为进了和弦进程鼓的掌,而是因为吉他主旋律的响起才鼓掌的。有几个观众能听出这是哪个和弦,都是听的主旋律。
柯南那集的切入,点睛呀! 逻辑,音乐,幽默都懂的叨叨,brainy is the new sexy. 😍
没調!靠谱!感谢冯教授指点迷津 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
就喜欢叨叨卷舌音的英文,我脑海中一直在想你跟老美讲话时他们听的懂吗?
其实这首歌如果归纳在普通调式里还就是Bm/D。不过它不太适合这么分析,因为歌曲的旋律和和弦进程用了很多FLAMENCO元素,用的音阶是 "Flamenco Mode" 或者叫 ”吉普赛大调音阶“ - 非常像 Phrygian Mode (主音是大调的三度音),但是主和弦是大和弦。加州招待所是 Flamenco Mode (of the D Major scale) = F# Flamenco Mode,歌里所有的F#和弦都是7和弦而不是小三和弦或者小七和弦 。其实现场版的乐队加的引子的旋律和和弦就给我们暗示了: Bm- B7(+11)- Em - F#7。(iv -- IV -- vii -- I)
如果我们一定用 Bm/D Major 来理解也是可以的。加州招待所的INTRO, VERSE和BRIDGE部分的和弦进程所服务的是吉他旋律(而不是歌的旋律),因为像叨叨冯说的,歌的旋律太简单了。这个让人觉得大小调不太清楚的进程借用的是Flamenco的一种经典进程 “安达卢西亚终止式” - 从(这里用大调音程)VI 走到 III (Flamenco Mode 其实是 iv 走到 I, 因为以三度音为主音),每小节低半音下行(除最后两小节):B - Bb - A - Ab - G - F# - E - F#。这段在D大调上唱起来就是 La--降La--Sol--降Sol--Fa--Mi--Re--Mi. 是不是有点像西班牙美女摇曳的长裙了😁
于是INTRO+VERSE最原始的吉他和弦是这样的:Bm - F#7 - A9 - Bm6 - G - D - Em7 - F#7. 放在普通的大小调系统里就是Bm。当然后四个小节更有大调的气质。。。最后一个F#7 大和弦,是Bm的 V7,流行乐和爵士乐里常用的 V-i turnaround)。至于为什么很多谱子里Bm6 变成了E Major -- 因为在第一把位弹吉他比较容易🤣,第一把位常用和弦里有B和G#两个音的和弦是E Major🤣。那为什么要G#呢?F# Flamenco Mode 的二度音是G natural 啊?看上一段 - 那个小节主题音是 Ab = G# 。 就是说G# 是需要在和弦里强调的旋律音 (Bm 的六度音)而不是TRIADS的一部分。偷梁换和弦的时候恰好两件事一起干了。
还是用F# Flamenco Mode 解释最自然 😇。最后说如果第四小节弹 E大和弦,弹 E7(+9)更好听 🤔 - 强调 D 和 F#。当然只要不弹低音E弦,E7(+9)在吉他上就是Bm6 🤭。
這首歌總讓我想到一部電影From Dusk till Dawn
恭喜冯老师十万粉丝
順耳嗎???😎 順耳就是好歌!!!
我认真看完,好像若有所悟,心怀欢喜,但实际上我一句也没听懂🤣🤣🤣
小時候第一次聽到加州旅館時,想到的卻是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希望叨叨也講一下羅大佑的音樂。
可以做一期every breath you take吗,非常喜欢他的贝斯
当谈到听众对音乐的理解时,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语文课里总结中心思想和推测古人心境的场景,而且还得有个标准答案,现在感觉那是多么扯淡的事啊。
小時候上課就常覺得老師和課本講的不對
确实很扯淡 我小时候最讨厌语文课里的阅读理解 纯属后人想象 还必须有标准答案
义务教育讲究一个提高下限,见仁见智的东西往往代表着创造力,即上限。
歌词的暧昧隐晦,让我第一时间联想起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
分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荼毒心灵啊!经常搞的文章原作者看了都晕了,都答不上题目。这就是新时代的八股文做法啊,深恶痛绝。
感覺您說相聲也挺合適^^
這還是有一個挺明顯的調的吧,就是B minor,所有和弦都在B和聲小調裡面,除了第四個和弦(E)裡面有G#,可以說是借用了B dorian的和弦,也可以說是借用了平行大調B major的和弦。這個和弦進行因為想要突出半音階下行的bass(1 #7 7 #6 6 5)而有一些離調的和弦,感覺也不是非常不常見?有一些大調的歌曲也這麼寫
我也这么认为,按调高来算,当D调来弹就完了。第四个和弦E也就是D调的二级,但是用的是E不是Em,也没啥玄乎的,类似的例子也有,我马上就想到五月天的出道作品《疯狂世界》,那首歌开头第二个和弦也是这样。
确实,这歌没有那么强烈的离调感。而且前6个小节的模式是63 52 41(小调主为6),反而是很强的模进感
同意
时隔多年,没想到能在youtube视频推荐见到你XDDD(umd小伙伴)
适合早高峰,晚高峰,下午晒着阳光搬砖的音乐··
日本动漫歌曲催更,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火影忍者
我点过这首歌,终于轮到它了。谢谢老师
这首歌歌词很清晰地叙述了一个非常口语话的故事。
柯南那段太神了!
This is a fantastic analysis👍
叨叨什么时候做一期Beyond的视频啊?
博主的英文口音,真是太別緻了
看叨叨视频 总是叨叨一说 就恍然大悟 要是不说 就一脸懵逼
其实还是B小调了。有用B dorian和B和声小调音阶顺势变化了和弦,最有结束感的和弦还是Bm。另外vocal旋律又避开了这些跟B小调有差别的音,进行也用很多5级到1级这种“解决”。只能说和声用了3个小调音阶变化吧,都是B调的,也很难定义着调不着调。。。如果以vocal旋律判断,那是没离调的。
感謝您的教學!
真的想不到音樂有這麼多學問
這是很好的頻道!
用心解析
其实美国恐怖故事第五季:hotel是最适合这首歌的具象化的
收到算法推荐了,虽然不认识,还是恭喜一下up主
第一次来,那你可以讲一下许巍吗?才华怎么样,创作怎么样,也一直是同一种类型。
👍👍👏👏🙏🙏🤣🤣very cool song and band.
看了这两期节目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小时候看的杰克奥特曼片头曲。感觉乐曲风格非常独特,好像没有在其他地方听过类似的,不知道冯老师有没有机会做一个节目解析一下。
和弦一进,直想哭。
😆🤣哈哈哈,是幽默还是讽刺啊?美丽国从来没有招待所这个词,招待所体现计划经济中果特色,只有中果有这个词儿😂😂😂
能讲一下 zeppelin 的”stairway to heaven”吗?
爷爷泡的茶,哆哆哆哆哆哆哆哆。。。
哥们讲太好了,可惜我没看过柯南,不然得起鸡皮疙瘩🤣
这首很像Jethro Tull 的 we used to know,比加州旅馆早几年发表的
您这英语读音,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刘强东在警察局的那段录音
30岁了,学一个门乐器,还来得及吗?学习之路上有什么建议吗?谢谢
这歌原版电吉他的solo绝对是历史最牛逼之一
在这个世界乱糟糟的时候,看您的频道就像到了世外桃源!谢谢🎼🎹🥁🪘
其實我覺得這首歌是一個超tripping的故事 讓我想到America - A Horse with No Name
第一首加州旅館經典,最後一首Last Resort 更值得品味
最后一段英语solo是精华啊。
Dylan: “it’s just a trip…”
懂的留个爪吧。
叨叨这京片子英语 真亲切😂
叨叨馮優秀
祝贺祝贺👍👍👍
这首曲子从懂事的时候开始听,现在还是觉得经典中的经典
求分析sultans of swing!!!!太喜欢了
叨叨的英语发音真好听!
beautiful, thanks a lot!
希望有机会听叨叨冯聊齐柏林飞船的stairway to heaven
可以讲讲古典音乐史吗 为什么到了现代就没有了交响曲协奏曲 我们是如何从古典音乐过度到现代音乐的呢
去年底公司圣诞晚会我们演奏了此曲,大家没有时间排练,我看了十几版演绎,还是喜欢好像是俄罗斯那个带弦乐队有点交响氛围的版本,因为我弹键盘,在多数情况下大家认为这首曲子已经有三把吉他配置,我用弦乐增强Bass还是多余,于是我建议模仿非洲鼓来补点儿,演出前合了两次,赶脚爵士鼓太强,盖过了电子鼓音色,我就索性走钢琴低音和弦了,怎么就这么寸,演出时贝斯AMP自激了,我成了救火的啦……您说这键盘重要不?
请问你说的俄罗斯管弦乐队的版本哪里可以听到?谢谢!
@@jamiezhang9666 我在油管上看的,但刚刚搜了半天都找不到了,可能被下架了。以后如果看到我再告诉你,我是温村儿的北京人😎
@@dongzhou2879 幸会幸会!我是温村的广州人。
我个人认为,大部分乐队里键盘担任一个烘托出一首歌气氛的作用,让听众的代入感增强。但像深紫乐队的键盘除外。
@@history9697 是这样的,键盘特别是在低音部特别要小心,不能与贝斯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