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為何越來越窮,忙碌的人為何越來越忙?|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了解匱乏的現象,幫助你擺脫貧窮的惡性循環!|匱乏經濟學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7 июл 2021
  • 窮人為何永遠為錢發愁,忙碌的人為何永遠忙不過來?為什麼嘗試著改變,結果又陷入同樣的循環?這些類似的問題,都困擾了人們許久。而接下來的影片,將能夠為這些問題提供很好的解答。
    大家好,歡迎來到艾倫的悅讀空間。今天,為大家帶來這本「匱乏經濟學」。這本書的作者是「森迪爾‧穆蘭納珊」Sendhil Mullainathan 與「埃爾達‧夏菲爾」Eldar Shafir。前者是美國哈佛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後者則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同時也曾是美國白宮與財政部的顧問。
    在書中,作者將一個人所擁有的資源多寡歸納於「匱乏」於「寬鬆」的類別。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面對匱乏的問題,貧窮的人,面對的是金錢方面的匱乏;忙碌的人,面對的是時間方面的匱乏;而正在減肥的人,面對的就是卡路里的匱乏。而「寬鬆」就是匱乏的對立面。
    所謂的匱乏,指的是「一個人所擁有的,比我們實際感覺所需的還要少」。而它就是造成人們陷入各種危機的罪魁禍首。事實上,這不只是一種普通的社會現象而已,匱乏不僅會因為擁有的東西太少而令人感到不愉快,甚至,它會改變我們的思考,佔據我們的心智,使人們進入「匱乏模式」,作出錯誤的決策,並陷入惡性循環中。在書中,這被稱為「匱乏陷阱」。
    在接下來的影片中,艾倫將為你講解匱乏對我們有何正面與負面的影響。接著,通過「匱乏陷阱」,進一步講解為何人們會陷入越來越窮,或是越來越忙的窘境。最終,提出一些解決方案。
    #匱乏經濟學 #擺脫貧窮 #行為經濟學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06

  • @jasonllee7573
    @jasonllee7573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光是拼命存钱,可能总也赶不上用钱的速度,到头来竹篮打水。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整个资源,找到过得更多资源的方法。开源总是比节流更有用。

  • @david79lam47
    @david79lam47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我們應該聚焦於財務保障的匱乏,我們解決這個人生最大的難關就可以了,壓縮消費,不斷累積金錢投資更多容易變現的資產,零負債

  • @thiswayneho
    @thiswayneho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关键不是你能够挣到多少钱,而是你能留下多少钱,你能让钱怎样努力地为你工作,这就是理财。

  • @7792cookie
    @7792cookie Год назад

    書摘重點節錄的很好,謝謝分享!👍

  • @liangmindset
    @liangmindset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学会了匮乏与宽松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利用匮乏以专注目标, 利用宽松来获得调整目标策略的弹性。 以理财为例就是要记账以了解自身在金钱上的匮乏,拥有紧急预备金以应付未知的风险。 很棒的知识点,谢谢艾伦😍

    • @AaronReadingZone
      @AaronReadingZo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不客氣喔,很高興影片能夠為你帶來價值 😁

  • @ptman591
    @ptman591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不錯!蠻有幫助的思維!

    • @AaronReadingZone
      @AaronReadingZo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謝謝你喔 😁 希望影片能為你帶來價值

  • @terencetee
    @terencetee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赞 ,让我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和资金

  • @micchok2968
    @micchok2968 2 года назад +10

    以前我在一家大企业上班,每天早上就要开会议,浪费了半天的会议,会议后又没有好的结果,晕了!会议很浪费时间和资源,最后没达成共识,生意溜走了!现在的我自己做生意,想对了就去做,直接就去做,现在生意做的很好!我发现大企业要做一个大决策和转弯,往往要开很多会议才可以达成协议,最后当答案出来了,生意和机会溜了。

    • @user-pm7ge5wg5d
      @user-pm7ge5wg5d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認同,會議討論出結論,卻又不勇於執行

    • @user-ct2rx3pj1t
      @user-ct2rx3pj1t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user-pm7ge5wg5d 關於這個問題 我們會再開一個會議討論

  • @user-uj1ql6fx1m
    @user-uj1ql6fx1m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寬鬆 ,就會造就 循環論證 ,跟 資產貧富差距擴大

  • @user-im5nj8js5s
    @user-im5nj8js5s Год назад

    雖然你講的不完全對,但大致上是正確的,讚

  • @homme3356
    @homme335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太棒了 匮乏思维正是自己目前面临的困境 感谢指点

  • @bowang3989
    @bowang3989 2 года назад +54

    如果匱乏到寬鬆有所謂的捷徑,那我的答案是自律

    • @pppo3146
      @pppo3146 2 года назад

      謝謝

    • @AaronReadingZone
      @AaronReadingZo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加油,通過自律,創造更多的“寬鬆” 👍 生活也將更輕鬆

    • @TheXbox3600live
      @TheXbox3600liv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幹!自律真的難...

    • @user-oo4fd5qv2g
      @user-oo4fd5qv2g 2 года назад

      認同你的想法

    • @user-iz7yp7dh8b
      @user-iz7yp7dh8b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認同 ! 自律的複利效應威力無敵強大

  • @mike6402
    @mike6402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忙碌的人為何越來越忙 一句話解決 "今日事今日畢"

  • @terencetee
    @terencete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匮乏是好的👌 可以将关注力加强

  • @teacherdavid--eatplaylearn5013
    @teacherdavid--eatplaylearn501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受益良多🤓👍
    耶穌祝福您 @艾倫 😇🧧💖

  • @cooxwyx3
    @cooxwyx3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真的.....
    我就陷入這種狀況
    難以脫出
    薪水太低 靠 其他收入 真的很辛苦
    金錢 匱乏 心理 也越來越差

    • @AaronReadingZone
      @AaronReadingZo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要改變心態,努力逃脫這種循環。 加油!💪👍

  • @limjohn992
    @limjohn992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很棒的影片,感恩,, 希望,艾伦你能做多几部这类型的影片。。加油↖(^ω^)↗

  • @tcuala
    @tcuala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隧道效應應該是速度對於視野跟注意力的影響,不是真的行進在隧道裡的關係

  • @mileshong
    @milesho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我覺得華人社會很避免討論錢的問題,尤其是小孩以至於基本的理財、經濟都不懂,即便我已經為人父,所以我不讓我小孩在這方面缺乏知識,很推薦大人小孩都可以看懂的10歲開始學理財、10歲開始學經濟這系列的書本來是讀給小孩聽得,沒想到裏面一堆本來應該知道卻還不知道的基本理財知識。

    • @AaronReadingZone
      @AaronReadingZo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華人會避免討論錢的問題,因為敏感。但是另一方面,又時常斤斤計較,精打細算 😅 實在有點矛盾。 但是我很認同你的觀念,應該從小就讓孩子接觸這些理財的資訊 👍

    • @teacherdavid--eatplaylearn5013
      @teacherdavid--eatplaylearn5013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Miles
      感謝您的好書推薦🤓🤗
      耶穌祝福您😇🧧💖

    • @teacherdavid--eatplaylearn5013
      @teacherdavid--eatplaylearn5013 2 года назад

      @@AaronReadingZone 精闢 😉

    • @user-no6eu9yu8e
      @user-no6eu9yu8e 2 года назад

      還好小時後父親有跟我討論如何賺錢,如何避稅

  • @wengyewwang7723
    @wengyewwang7723 2 года назад

    加多一个坏习惯

  • @user-mo6cy1ui1b
    @user-mo6cy1ui1b 2 года назад

    👍👍🙏🏻🙏🏻🙏🏻

  • @cfFinance
    @cfFinance 2 года назад

    思維㊙️

  • @calvin168100
    @calvin168100 Год назад

    林志堅的論文可以算是拋接球效應嗎?

  • @derrickwai6920
    @derrickwai6920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這麼多書說來說去都是指出同一結論
    “投胎比什麼都重要”

    • @king99333
      @king99333 2 года назад

      建議你看看現代貨幣理論,這套說法與主流(皇帝或貴族所掌握的傳媒)說法差異很大

  • @markhsieh189
    @markhsieh189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想知道關於人均gdp的影片~

  • @user-qh7mt7zl2t
    @user-qh7mt7zl2t 2 года назад

    生活態度 心態問題

  • @bowenwu7728
    @bowenwu7728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猜是“稀缺” 这本书的内容。 我最近也看了

    • @AaronReadingZone
      @AaronReadingZo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內容是一樣的喔,原文書都是同一本

  • @ccu627
    @ccu627 2 года назад

    影片說的真好,我就是😑

  • @user-mg3hk9ov6w
    @user-mg3hk9ov6w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看到這個視頻的人有福了

  • @uvz7381
    @uvz7381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影片稍長,但觀念不錯,想到2個現象
    部份學生平常打混/玩樂,等要考試時,才臨時抱佛腳 (例如我😂)
    有些人沒理財觀念,信用卡亂刷亂買 (即時行樂), 超過額度上限,帳單繳最低,產生信用問題...

    • @AaronReadingZone
      @AaronReadingZo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其實這就是過度“寬鬆”的問題,人們總是覺得時間還很多,或是遲一點才開始理財。結果到了事態緊迫的時候才來緊張,導致一連串的問題發生。另外,謝謝你的觀看喔 😁

    • @teacherdavid--eatplaylearn5013
      @teacherdavid--eatplaylearn5013 2 года назад

      @@AaronReadingZone 👍

  • @LOLLOL-ck8dh
    @LOLLOL-ck8dh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已点赞和订阅想看关于心态的视频
    和人生目标的视频谢谢

  • @owo5608
    @owo5608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看完這次影片覺得,很多人陷入貧窮的循環主要也跟它們貸款非常容易,卻不知道自己已經陷入老鼠賽跑的圈子裡了,希望之後也能繼續看到艾倫分享更多書籍~

    • @AaronReadingZone
      @AaronReadingZo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確實是如此,尤其是分期付款的誘惑。每個月只要花一點的錢,看似不痛不癢,但若稍微不注意,就會不自覺地買了許多東西 💲💲 還有,謝謝你的支持喔,我會繼續分享書籍的 😁😁

    • @teacherdavid--eatplaylearn5013
      @teacherdavid--eatplaylearn5013 2 года назад

      @@AaronReadingZone 👍

  • @lhchen0904
    @lhchen0904 2 года назад +16

    創造一些專有名詞來解釋簡單的事情並不會顯得比較專業,這是這本書的問題。

    • @king99333
      @king99333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一般主流傳媒都是貴族或皇帝所掌握的,這種經濟學是比較老舊了點,建議大家看看現代貨幣理論,跟主流說的是納稅人給錢政府有很大差異,那套理論的說法是貴族掌握政府,然後大量印鈔,導致貧富差距擴大,貴族安享其成,而現代貨幣理論有些是有平民議政想法的人,提倡由政府印鈔來解決貧富差距擴大與貴族議政的問題

  • @user-hi8zz4zp6f
    @user-hi8zz4zp6f 2 года назад

    只要能活下去
    匱乏或寬鬆
    都可以

  • @user-im1sm3pw9m
    @user-im1sm3pw9m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本書說的內容與某本書的內容所闡述的很類似。

  • @kevinhsu3171
    @kevinhsu3171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資本陷阱 QQ 學校中完全不讓你有機會往這個方向思考

    • @AaronReadingZone
      @AaronReadingZo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有很多東西,學校都是沒有教的 哈哈

    • @mileshong
      @milesho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查理蒙格也批評過學校的教育問題,並且說過很多知識都不是在學校學到的,而是透過大量閱讀,並且查理蒙格跟巴菲特都是書不離手的只要有空他們就是在讀書。

  • @user-kb5ij1vw4i
    @user-kb5ij1vw4i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不對啊10分鐘時開始的比喻,怎麼會預先設定菲利克斯是有能力用自己的儲蓄購買種子-肥料-土地
    而奧斯卡則設定為資金匱乏而選擇貸款呢? 這樣跟前面他們都是學生時功課量設定是一樣的不就相違背了嗎?
    倘若奧斯卡也有一樣的儲蓄能購買種子-肥料及相關生產工具,而他還利用了貸款來+大自己的生產量能!!!那照理來說他提供的產能應該是強過菲利克斯的阿?

  • @user-no6eu9yu8e
    @user-no6eu9yu8e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存錢不是用來救急的,是為了將來能過日子

  • @Mtrl-newer
    @Mtrl-newer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因为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拥有分配剩余价值的权力。

  • @user-go7mh7zk9d
    @user-go7mh7zk9d 2 года назад

    3:22
    反而越來越慢

  • @Alan-jr8rf
    @Alan-jr8rf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匱乏,太集中,借貸,還本息,不要遲還,窮者越窮

    • @AaronReadingZone
      @AaronReadingZo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不然就會掉進無盡循環的「匱乏陷阱」中

  • @user-tj3nl8ds9l
    @user-tj3nl8ds9l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錢,就是資源中的資源!
    資本主義的自由,讓資金被有錢人壟斷集中,放在銀行可能佔了地球人類付出的1/3,所以窮人越來越多,(世上苦人多)!
    簡單說,就是(貪婪的人性)造成的!
    現在,地球,已經受不了人類的(貪婪)!受不了了!反撲氣候變化帶來災難!危及人類生存的惡夢來臨了!

  • @saopengchio9984
    @saopengchio9984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減肥是卡路里的匱乏😂

  • @60dlau
    @60dlau 2 года назад

    穷不是罪过!为什么要富有?

  • @suyenliu4824
    @suyenliu4824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還是不懂這個中文解說,肥胖人的卡路里太多太高,為什麼是「匱乏」?

    • @AaronReadingZone
      @AaronReadingZo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肥胖的人要減肥的話,就需要減少卡路里的攝入。所以就是卡路里的匱乏

  • @user-ck3pe9zo2y
    @user-ck3pe9zo2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看不起那些假裝專業的概念,硬塞一堆專有名詞,以為自己很專業,不是channel的問題,而是市面上大多出書人的問題,人之所以又窮又忙就是因為花很長時間去看這些垃圾書,其實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作者往往會把概念複雜化和專業化,而讀者則要花更長時間和精力去理解,並且覺得很正常,我告訴你,這很不正常,你可以說我廢,但如果該書的宗旨是用來傳授道理,那就不應該再為一個簡單的概念再重新設計一個新的專業名詞,然後用一堆更加抽象的專業名詞解釋,把概念複雜化,因此知識傳播度才那麼低,講人話真的有那麼委屈嗎?還是連作者也是專業名詞的受害者?看多了專業名詞就不懂說人話了...
    總之我看完了,,接下來我開始說人話了,再沒有甚麼匱乏和寬鬆
    18min=人會低估未來風險
    解決方法(理財和做事):
    未雨綢繆
    提早規劃(要存錢)
    資源折分,再階段性工作和用錢

  • @aintai1112
    @aintai1112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是 #女朋友匱乏 #姻緣匱乏 ?

  • @linrobert6729
    @linrobert6729 2 года назад

    因為窮人都被富人剝削

  • @wildkidT
    @wildkidT 2 года назад

    減肥的人,卡路里匱乏??😅

    • @AaronReadingZone
      @AaronReadingZo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需要減少卡路里攝取才能減肥啊 哈哈

  • @s.y.chiang373
    @s.y.chiang373 2 года назад

    借錢要還那誰要借錢

  • @user-nn4xh9vl2j
    @user-nn4xh9vl2j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與友情慾看窮人不起司待遇會呀除非你是老天爺生出來的八仙過海的乾兒子財神爺

  •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2 года назад

    開會那段不完全對吧,通常一個議題,尤其是新的議題,本來就很不容易聚焦,因為與會者根本不知道那會是什麼,所以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討論發想發散,經過一番的天馬行空後,才有辦法在後面聚焦,有的時候議題太大,可能一次會議根本作不到,需要好幾次的會議以及會意外的時間,才有辦法真正確定議題的樣貌,怎麼能說是因為時間的壓力才讓人們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部分工作?除非所有與會者都在混時間。以個人來說,我並不覺得發想和不斷拋出問題是在混時間,而是釐清一個新議題到底是什麼。
    珊卓的問題根本不是隧道效應,而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直接明說的,就是他笨,他沒有理財天分,一個人沒錢就是因為他笨,跟一個人跳不遠就是因為他弱,畫不出素描是因為他沒美感一樣,每個領域都有少數天才和數不清的庸才,天才和凡人的距離就是無限和0,在科學領域愛因斯坦和凡人的距離是無限和0,在經濟領域也一樣,絕大多數的人根本不會理財,就跟珊卓一樣,所以一旦發生問題就GG,天才也會發生問題但是他們可以找到解決方法,像愛因斯坦也說他一生犯下大錯誤弄出個宇宙常數,結果這個搞不好變成他最大的貢獻也不一定,這如果放在經濟上來看,就是他突然破產負債累累然後最後又變回兆億富翁一樣傳奇。一切的問題就是天分。
    然後沒人願意明說問題癥結也就算了,還會進一步把問題掩埋在什麼整體大環境、突發狀況、人均GDP一堆大問題下面,我建議各位,要是跟我一樣是理財的白癡,那就大方承認吧,認清自己是最重要的一步,無法認清自己什麼事情都無法起步的。就像那群小販,他們就是理財白癡,所以即使有人幫他們,他們還是很快又會回到原來的狀況,結果作者不但沒有反省自己錯誤以及小販的真實狀況,還進一步幫他們找個另外的藉口(何況這些根本不是新發現的藉口,我相信他最開始去問那些小販為什麼會入不敷出時,小販給的就是這些答案),我相信就算作者也去解決他提出的新藉口,小販一樣很快又會變回一樣的狀況,到時候看作者還要找什麼新理由。個人覺得作者就像個好老師一樣,看到學生成績一直不好,就想,一定是我教得不夠好,所以就想辦法讓學生上課更開心,然後有點起色,但是大部分學生很快又回到原點,老師又去調查,發現是因為學生家裡的問題讓他們沒辦法好好學習,又想要去解決問題,解決以後有點起色,但是大部分學生很快又回到原點,而且幾乎所有學生畢業後,沒了這位好老師,都回到了原點。因為好老師固然真的是很好的人,但是很可惜他一直不肯面對真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