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超棒超實用的影片QQ小小整理1.|方位|坐西北朝東南=冬暖夏涼2.|棟距|不一定景觀戶就好(往後有可能會有別棟蓋起來,這也是可以議價的地方),永久棟距較保值(棟距越大越好)3.|窗戶|開窗數量(只有一面窗的話無法對流,窗戶多比窗戶少好)、廁所是否開窗,最好每間廁所與房間都有對外窗;若一層3戶,其中有一戶可能只有一面採光,另一面面對廊道,價格會相對較低4.|樓層|1-4F較容易潮濕、不通風,甚至影響採光,頂樓最有隱私性,但須考量防水、隔熱問題(樓層越高越貴);預售屋尤其要注意樓層視野,可請公司提供相關保證;12、13、14樓可能有中繼水箱有噪音問題(可議價空間);車道上的2樓也需要注意噪音問題(但最便宜)5.|注意|附近嫌惡設施注意、停車場出入口馬路不要太小6.|技巧|想買便宜,可以說出那些不好的點,所以想要拿到更便宜的價格
這集才是真正的議價技巧😂😂
我個人補充 一下1.房間與電梯共用牆的...電梯運轉聲音2.戶數與電梯比例...上下班等電梯時間3.超高大樓會有中繼機房...運轉聲音4.低樓層...易有蚊蟲,採光,通風5.車道正上方...噪音與風水6.總戶數...太多太少都不好
為什麼太少不好?不是比較單純嗎?
太少管理費高哦!
@@35visitchannel 看情況,我哥家住的是小建案,共5層,每層兩戶,有車位,管理費7、8百元
孫喬伊 這種就不是大樓,不同產品,樓高只有5,戶數才10,根本不用雙逃生梯,出入口只有一個,停車場也不用車道哨,更不會有大型公設,我們稱之為電梯公寓,和大樓不能比較哦!
請問總戶數太多太少的範圍是指多少??
我喜歡有水而且面對陽光的地方,這樣會令我感到精神振奮! 我都簡稱水野朝陽
現租的屋子記得是大約有15坪露臺的10F,想講幾個露臺缺點。1.颱風:低樓層還好,中樓層一有颱風就必須把露臺的盆栽、小設施等等全都收到室內,否則會被吹走...2.維護和清掃:一般來說低樓層的露臺常常樓上會有垃圾掉下來,現住的頂層是12F所以還好,但偶爾還是會有菸蒂之類的垃圾。如果有養殖物,落葉和淤土也是一個問題,尤其是會堵塞排水孔,甚至在一連幾天的雨季常常會需要冒雨清掃。3.漏水:樓下會幹譙,雖然自己感覺不到......4.噪音:客廳噪音太大而窗戶又沒關會吵到樓上。大致上這樣。
身為南部人,夢想當然是前有庭園後有草坪的透天,無奈十年前還是小朋友來不及買,現在真的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了…
很喜歡這個頻道,內容實在、網紅賞屋也有趣,Ted主持不油膩還頗誠懇的,👍 讚啦
這集做得真好,實用性很高,搭配選擇建商那一集服用效果更好留言做個紀錄
陽光講錯囉,是東南往西南。另外台灣地形複雜,其實各城市的風向各不相同,雖然整體大氣是夏天西南、冬天東北,但實際上如台北盆地,冬天是從基隆河谷地吹東風進來。簡單判斷該城市風向的方法,可看距離最近機場的跑道方向,跑道都會跟設跟風向平行的方向。
住的地方坐北朝南,後面面海,有海風,前面面山,有山風格局規劃好其實很涼爽. 但是冬天是真的冷.
我姑姑住四樓,她說她歡買四樓,因為"事事如意",住了大半輩子了,事事順利',現在還是又買四樓
哈哈好可愛的見解
任何数字都有好和不好的谐音,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啦
我有4樓的賣不掉,台灣人大多無腦不懂4樓好,請問可以賣你姑姑嗎?
@@jim3326 傲誒昂昂嗯啊昂愛昂昂永安恩暗暗愛安因子安恩昂昂二月澳網易安嗯
真的!
住頂樓的會在電梯裡面遇見各樓層的住戶,接觸住戶最多最高,然後從下層到上層開始拉仇恨值。仇恨值最高點的是頂樓,問題多多,搭電梯也最久,很熱又怕漏水。
聽版主的簡介自己的住宅~面河第一排,有露台,明堂寬廣無無障礙是一個好風水的富人宅喔~進財順利,前途無量啊…面相也圓潤富態相應輝~真是有福有富之人喔~😅😵👍👍👍
我很想知道是哪個建案?
@@anastasiazou7733 八里關渡大橋 5大社區之一 嘻嘻
看您的影片絕不快轉~對RUclipsr最大的敬意!
請問可以做一集有關買中古屋的注意事項嗎
點音源......聲音強度隨二倍定律減少6dB線音源......與距離的二倍減少3dB 面音源......強度不變以上是樓層戶測得的(地面、空中)噪音分貝原則。基本上15/15樓且臨近機場/航道上,聽到飛機起降噪音(90~140dB)大過於地面車流噪音(50~70dB)。
感謝專業講解
看屋時第一時間的感覺很重要,心裡有一點小意見請選擇放棄,例如看十分鐘甚至看第一眼都有意見了,未來怎麼可能不介意
跟選老婆一樣唄
@@owenccy5162 那要買預售屋了 處女最緊
老房換新房,"黑心都更2"作者說:第37講用「小算」替代「大算」用「小算」來替代「大算」,也可以說,只要對我來講是「划算」的結果,我就支持,至於別人賺得多,是對方的能力,我並沒有意見。當然如果「小算」還可以變成「免費算」,或者是我自己可以學會怎麼算,我會更努力地去加以學習,當然我也會試著認識這些有經驗的人,拿這些「數字」當「備胎」,可以減少自己的很多煩惱。其實我的最早的一個「都更議題」,並不是想蓋新大樓的問題,其實事有點類似海砂屋的問題,只不過我的問題沒有那麼嚴重,也就是磁磚地震剝落的問題,我擔心的是萬一有人受傷,我賠不賠得起的問題,後來有朋友建議我去申請政府補助,也就是拉皮的作法,所以我去深入了解了一下,我發現我們兩棟透天厝,需要花將近250萬左右。後來我看到隔壁的老爺爺,自從生病後,就再也沒有下樓來逛逛公園,接著又有朋友跟我建議去申請政府補助,也就是增設一台電梯,如果以「一隻樓梯八戶」來看,平均每戶是30萬,可是我是雙棟透天,所以我的預算也是被拉高到250萬元左右。基本上,因為我的透天厝沒有「違建」,且有保留法定空地的關係,所以跟政府申請一半補助,擺一隻小電梯是沒有問題的,加上如果我將這隻電梯改成雙方向進出,聽說隔壁棟的住戶也願意出125萬,也就是說,我的預算可以進一步降低成125萬,如果我願意將其他的二個樓層賣掉,留下一樓與四樓,我只要出四樓的30萬,就可以滿足全家目前的居住需求。後來又有朋友建議我搞「危老」,我覺得目前的騎樓平面停車的兩個車格要遠比機械停車好,加上如果有電梯與大廳,我的一樓店面就不見了,加上我是磁磚剝落,因為地震所導致的一小部分面積撥落,我可以透過陽台外推來加以解決,不是類似海砂屋的整個陽台與浴室天花板整片掉下來的大問題,所以危老鳥籠屋根本就不在我的選項裏。最後只剩下都市更新,這是我唯一可以接受的選項,但因為房子的狀況還非常好,所以我在等待,順便提前學習都更有關的知識。所以,只要我的週邊鄰居友人有發生所謂都更危老重建案,我都會試著利用各種不同管道,來了解地主們的考量,並了解何謂有良心與有誠意的建商,自然也就發現更多沒有誠信的建商。舉例來說,有一個仲介推銷我的一個親戚,購買一間都更宅作投資,我的建商朋友給我一個公式,說這個公式可以打破一切幻想。假設地主與建商是6比4的分法,假設每坪25萬的造價,只要問一下該地區的預售屋平均單價,就可以知道建商是否可能進來整合都更,百試不爽。每坪25萬 ÷ 0.4(建商分配) = 62.5萬62 坪 × 1.3(三個10%風險/建築/代銷) = 81.25萬當地代銷均價75萬 > 81.25萬,表是建商根本就不會進入當地,來整合都更,也就是仲介騙你進來買房,「都更與危老」都是「可利用的藉口」。後來又有一個朋友(于導演),告訴我一個實例(原屋買1890萬元):舊權狀坪數是38.37坪,土地持分是9.83坪,都更獎勵是36.26坪,重建後是蓋成48.22坪(9.83×2.25×1.3626×1.6),如果跟建商約定是65%地主分回,地主只可以取得31.34坪,扣除公設比(36%)後只剩20坪左右的室內空間,也可以說,如果他想取得「權狀坪換權狀坪」,需要「80%的地主分配比」。(永遠沒有機會可以達成「室內坪換室內坪」的夢想。)所以他選擇以「委建」的方式,參與都更的權利變換,興建費用貸款1700萬,用以取得一個未來市價4822萬的新成屋(預估市價是每坪100萬。)換句話說,屋主面臨兩個選擇,也就是:1. 不花錢,取得31.34坪的3,134萬的新成屋(原屋買1890萬)。2. 貸款1700萬,取得48.22坪的4822萬的新成屋。但如果以上一個「算式」來算,48.22坪 × 25萬(每坪) × 1.3(建商風險管理費) = 1567萬。重點是25萬每坪,如果變成是21萬每坪,這中間又可以多出160萬。筆者想說的是,在參與都更之前,地主們都可以想盡辦法去取得「所有可能性的免費數字」(付小錢、付1%簽約金、遞延付款、政府補助付款或條件付款),三不五時的算一下,等待最佳的進場時機,這就是用「小算」來代替「大算」的具體作法。這就好像懷生忠孝危老案一樣,如果18戶的店面地主在面臨建商壓迫下,沒有花一點小錢來找估價師算一下,他又怎麼來對抗建商所請的估價師呢?(可笑的是,危老建案根本就沒有權利變換計畫,而沒有經過都審的估價師估價,又如何取得公信力呢?有三家估價師算過嗎?又誰來指派估價師,是不是建商選一家,市政府抽一家,地主們也選一家,最後再來投票表決呢?)最後,再來想一下,萬一上述的例子(于導演),不是在大安區的連雲街,而是在信義區的忠孝東路三段附近的話,假設預售屋每坪單價是250萬(像鑽石塔大廈),前一項選擇是7835萬不付錢,後一項選擇是12055萬但貸款1700萬,後面這組數字是一樣的,這個就是億萬富翁的都市傳說,也可以說,懷生忠孝危老案爭執的重點所在。
頂樓依樣會有上面的干擾 現在很多都在屋頂做公共設施了 小孩子能在上面跑 或者不能在家跑怕干擾樓下的 通通帶去頂樓花園跑河道旁的房子盡量別買..土質問題 另一個是地下停車場長期在土質潮濕的環境地基壽命問題.還有一個就是當河溢滿或潰堤的問題...最後 河岸邊通常是低窪處..
西曬的房子不好嗎?我買過2次房子都特別選坐東向西客廳西曬的,有西曬的房子不潮濕,光線充足,不管是客廳還是陽台植物都很茂盛,風水極佳😁
沒錯
以前我媽看房時曾經看到一戶感覺不錯(格局方正、地理位置佳)叫我去看的時候,我順手打開後面一個房間的窗戶...旁邊一座電塔然後就不考慮了😅
閱
我真心覺的你、Allen和布萊恩,很棒👍👍👍😎
大叔YTr!
Allen是哪一個頻道?沒找到。
Hp Fu man’s game😃
這集真的講的很好,收穫很多,謝謝分享。👍
南應該偏點西 比較好 大約200度到210度 主要的面向 可以這樣。次面向 房間次臥那些。超東 或 西都各有特色喔
非常感謝你分享介紹買屋細節優質內容,期待下一集創作作品上映。
不管你怎麼嫌棄,建商也不是笨蛋,大不了不要賣你!這是我聽過的代銷說出最難聽的話,我曾經還被代銷嫌:差10萬而已就在那邊嫌東嫌西,沒錢幹嘛買房子!後來我還是簽約了,因為我打賭他蓋不好,違約金15%!當一個建商愛說謊時,你就越可以大膽地跟他賭完工期!建商輸了,正在跟我協商賠償金折半,我不同意!誰叫當初建商在合約上有很多法律漏洞!我只是遵照他的舊式合約走!館他新北政府延宕兩年幾年,因為房子不是政府蓋的,沒有職責催促建商蓋好!律師說是建商違約,因為不管是安檢沒過,或是使照沒下來,都在違約條例內
今天經過RUclips運算法推薦,知道你的影片之後,就一直看,真的很有興趣,如果能更早知道你的頻道就好,還好還沒買房,還有機會惡補相關知識
6:24 感覺A1格局最好 離電梯、樓梯最近,有玄關,客廳有前陽台,進門不會直接看到廚房,浴室跟兩個房間都有對外窗,每個區塊格局方正。
氣密窗那里好好笑哈哈
看過一些新建案,一層住戶太多,6~8戶,容易出入吵雜複雜難溝通,我看成屋的時候看見住戶門口有一堆鞋子和鞋櫃就想立刻離開不看,代表鄰居素質不好,大樓社區管理差,買房最最最重要的還是鄰居素質,千金難買好鄰居。 有惡鄰居,房子再優秀也沒有用
學到很多 超讚👍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再做選擇才能選到相對適合自己的真的沒有完美的房子很喜歡你們的頻道
我的新家是兩面採光,一邊面西北一邊面東南。噪音部分之前查過資料,如果噪音源距離20米,那麼噪音最大值會出現在高度30米到80米的樓層,如果噪音源距離200米,那麼樓層越高,噪音值越高,所以樓層高不一定就比較安靜,當然周邊環境條件也會影響噪音的表現,不知道這個資料正不正確,大家還是要再多查資料多求證,只是先給大家參考。
感謝提供資訊
@@35visitchannel 感謝你們的影片,受益良多
想看針對小坪數的主題
很棒很實用!很喜歡你們的節目,很喜歡TED
謝謝分享 分析的很清潔 好棒👍👍👍
如果戶數不多,但是地主戶多的大樓可能也要想ㄧ下,尤其是家族地改建的。 但是如果是戶數多,且有地主戶的大樓,遇到地主戶轉售的通常議價空間可能比較多。
买高买低,向左向右都好... 好邻居最重要
謝謝分享,真的很好,很實用👍👍👍
2:45 「音速僅次於光速」大哥你這個比喻好像不太對.....😅先說兩者速度可是相差了約一百萬倍,按比例換算這句話差不多等於在說蝸牛爬行的速度僅次於戰鬥機,怪怪的吧?不過真正的問題是噪音的大小跟音速沒有關係啊!真正的關鍵在於聲音傳遞時能量(震幅)的衰減。一般來說距離發音源越遠,能量衰減的就越大,所以聽到噪音就會越小。但如果僅只是住得高,由於居住地與噪音源(例如街道)之間只有空氣,所以能量衰減的效果很可能不如在平地來得明顯。所以結論應該就如同版主所言,在十樓以內住戶對噪音的感受可能都是差不多的,比起為噪音挑樓層還不如挑個好氣密窗。(因為好的氣密窗可以更有效幫你吸收掉這些噪音的能量
不好意思 大哥沒讀書
高樓層中繼水箱真的會被遺忘😢 我們大樓總共16層,我買13樓,然後都沒去問過中繼水箱在哪層😂
謝謝分享,很詳細的解說。😀
顶楼特别注意漏水、高热传导。品质再好的开发商也有可能中招。一般我们不碰。有些人喜欢买X-1层。
重點是頂樓需要加壓馬達,一開始建商會付,但以後壞了要自己花錢修,漏水也是自己挖錢修,現在防水都只給一年,真的太少了
其實台灣北部一年四季都是吹東風,只是冬天風比較大,中南部才是夏天南風冬天北風。可以參考風花圖。
聽你在亂講...... 北部夏天本來就是吹南風. 冬天吹 北風 不然就東北季風
買房的時候明明東北方,賣房子說不會啦東方啦,吃東北季風真可惡,風從廚房抽風機排煙孔吹進來
這集我喜歡,收穫很多
感謝你喜歡☺️☺️☺️
非常有參考價值 這真的是很有心的一集 不過4樓我們家族都不太在意 我現在的住家和父母還有祖父母家都在4樓 尤其我家是新北市區四樓面超大公園第一排 幾乎無殺價空間
其實4F是剛好可以看到樹梢有綠意的,不在意數字的話,是很棒的!
自住不在意就沒關係,但要注意賣的話就不好賣了
4樓真的沒有忌諱拉,古人說四四如意,四季平安,四時吉祥。對一些老人反而是吉利的數字。說四不吉利大概是這三四十年才有的東西,也有人說是廣東人帶來的習俗,總之這不是什麼漢人傳統文化,真的不用忌諱這數字。
我住的社區八樓突然走了⋯⋯七樓老公也是五十幾⋯⋯六樓住一個怪怪⋯⋯五樓普通人⋯四樓事事順心⋯福地福人居啦🎉🎉🎉❤
完全不藏私,超棒的
冬季的太陽,是從東南方升起 ,西南方落下。很多沒注意到。 不信的你自己觀察
露台最好不要買,我們社區的露台不能自己做(天蓬,台語)只要有一戶沒公德心的,一天到晚往樓下丟垃圾,你光是清垃圾就會清到火大,每次開區權會,二樓的住戶都一直極力爭取可以自己搭建,可惜那是有消防問題的,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受益良多 真的謝謝你
超級受用謝謝分享🙌🙌🙌
7:29 這裡Ted說錯了 台灣在北半球 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 所以冬天日出是東南方 日落是西南方不是西北方
還是有例外,像是信義區的冠德信義是在巷弄裡要從外面的大馬路進去要一直繞來繞去但還是貴的要死因為相對夠隱密而且面對興雅國中,還有就是桃園藝文特區的藝文一二街是單向道也是那裡豪宅大門和車道出入口所在因為車流相對少
很棒的知識。
選擇14樓層 總樓層22 😊
基地台其實沒差吧,家裡裝wifi基地台都沒在介意了,除非棟距小剛好在眼前例外
這集很實用
讚!說的好詳細!
可以特別講一集 關於頂樓與電梯井噪音相關的議題嗎
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要滿分的房子也請準備好滿分的錢
嗯
都是有優缺點,只是缺點能不能接受!
準備滿分的錢,直接蓋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
讚
頂樓缺點還要再加一個 有可能會因為電梯機房在運作 造成噪音
各種維修,住戶上去拍棉被,加壓器輪流壞掉等等😭
內容豐富實用,剪輯配樂也很棒耶,謝謝你們的影片~
這一集蠻實用的!很不錯
講得很好唷
實用!
謝謝你很專業的分享
請問車道上的6樓自住ok嗎?仍有汽機車進出燥音廢氣問題嗎?
單面採光 ,客廳暗廳~房間才有窗🪟,所以還是看房間窗戶為坐向嗎?????
14 15樓有中繼水箱好厲害喔⋯⋯ 車道上的2樓最便宜😝⋯⋯ 又不是醫院4樓有什麼關係😜⋯⋯ 這節目真的好棒喔⋯⋯真的好幸運不小心找到你的頻道😊
好優質的解說
請問10:42秒是哪個建案呢
謝謝分享!請問:大樓的1樓在裝修時需要注意什麼?
住高樓層還有熱的缺點,不過冬天很溫暖
謝謝,受益良多
真的很喜歡
想要知道公社設備跟環境造景的議題,由此延伸的維護費用跟居住外部性的差異。以及戶數多寡的選擇,戶數多平攤管理費好還是戶數少人流較不複雜等等,如果有機會想了解,謝謝
我買了重劃區建案,不知道未來景觀戶面向會有什麼新蓋的建物或設施,所以保守買了面中庭的戶。 但心裡還是會有一點點想要景觀的悸動哈哈
這集真是太棒太實用了!但樓層部分如果能將地震的元素分析進去就更好了。我買二十樓以上,當初被家中長輩強烈反對,就是因為地震的原因。
但是現在的新大樓,比較有質感的建設公司,基本上都是筏式施工,所以上下樓層高低樓層所受到的影響基本差別不大喔
@@35visitchannel 現在大樓筏式基礎不是必備的嗎?另外,現在建商都很愛打制震、隔震的噱頭,究竟裡頭的眉角在哪裡?有真的會比沒有好嗎?TED要不要專門開一集,講耐震、制震和隔震,還有基腳、筏基、基樁這些主題呢?
不好意思晚一點才看到你這則留言,我昨天剛好看到東京都評估高樓層在大震中影響(六級強以上),可以參考漫畫「太陽默示錄」中地震中描述的東京都廳「盪擺」效應。我看到你寫你買20樓,其實高樓層對地震的感受是值得考慮的,制震結構不代表沒有盪擺效應,台北市等地震帶其實不適合太高的住宅,不過目前臺灣國土規劃應該不在乎這些,只要房子不倒就好了,至於裡面住的人是否會發生危險似乎只能從日本經驗來研究。
請問坐西南朝東北的面向需要注意什麼呢?
注意東北季風,很冷
如果在台中 CP值最高的 還是歸海景第一排莫屬走在中港路上對路人比個中指 或開車按個3秒喇叭就可以擁有了零頭期款 無限棟距 即刻交屋 立即享受顏氏營造 品質保證
看了您的影片非常受用謝謝您專業的分享!請問總樓層23樓哪幾個樓層的範圍是可以下手的呢?避掉揚灰層中繼樓層級噪音污染的部分不好意思麻煩您幫我解答了謝謝您!
說明的很仔細,受教了!
可是我住的這棟,坐西北朝東南反而不是太熱就太冷,坐東南朝西北反而冬暖夏涼,是不是可能前方有無遮蔽物有差啊?😅
請教您,冬天是東北風,夏天是西南風。您建議座西北朝東南,那是否可以座東北朝西南。這兩者差異?為何座西北朝東南最理想? 謝謝您
座東北冬天東北季風直灌~冷。朝東南,冬天會有陽光照到室內~溫暖。
20秒處...我沒看錯嗎?1個人月收入$6萬;1/3房貸還要X雙人=$4萬房貸...這並非一般人所及啊。
氣密窗梗很可愛
謝謝 很受用
好久沒有賞屋😭
快了,準備中,11月中旬過後應該會一連串!
買林口房子要買什麼方向呢?
有聽說過,當官的不要選七樓,因為七上八下?
第一次看你的頻道,很熟。。。玩物誌的朋友。拍过空拍机的
嗨嗨!
你的那隻 Ted 熊是不是在日本買的?我有一隻一模一樣的在日本夾娃娃機夾到的 haha
請問一下,社區內大概有一百米棟距 但是窗戶是朝西邊 有西曬 這樣的屋子適合買嗎?優點:永久棟距 約100公尺缺點:客廳窗戶朝西邊 有西曬問題房屋位於中樓層7/15 窗戶面向中庭 對向棟距大樓最高15樓謝謝
謝謝分享,但音樂以及音效太吵了(特別是音效)
請問戶型臨電梯間真的會有共振噪音問題嗎? 很喜歡某一個戶型的五樓,但朋友覺得這未來會有很多問題...
若臥室鄰電梯,晚上就不用睡了....
中繼水箱的問題, 以目前的技術, 我查到是 20樓以內的, 不太需要有, 這是正確的嗎?
請問可以找華夏或大廈的房子嗎?因為看了很多你的賞屋介紹幾乎都是我們平民百姓難買得到的天價,更何況我們是一薪家族,上有老下有小😭
因為現在新房子才比較能拍,舊房子多有管委會控管,只要有住戶不同意就不能拍了
为啥不要面对加油站?
谢谢分享,学到很多
上次去看預售屋他說已無中繼水箱?
很棒的分享👍
超棒超實用的影片QQ
小小整理
1.|方位|坐西北朝東南=冬暖夏涼
2.|棟距|不一定景觀戶就好(往後有可能會有別棟蓋起來,這也是可以議價的地方),永久棟距較保值(棟距越大越好)
3.|窗戶|開窗數量(只有一面窗的話無法對流,窗戶多比窗戶少好)、廁所是否開窗,最好每間廁所與房間都有對外窗;若一層3戶,其中有一戶可能只有一面採光,另一面面對廊道,價格會相對較低
4.|樓層|1-4F較容易潮濕、不通風,甚至影響採光,頂樓最有隱私性,但須考量防水、隔熱問題(樓層越高越貴);預售屋尤其要注意樓層視野,可請公司提供相關保證;12、13、14樓可能有中繼水箱有噪音問題(可議價空間);車道上的2樓也需要注意噪音問題(但最便宜)
5.|注意|附近嫌惡設施注意、停車場出入口馬路不要太小
6.|技巧|想買便宜,可以說出那些不好的點,所以想要拿到更便宜的價格
這集才是真正的議價技巧😂😂
我個人補充 一下
1.房間與電梯共用牆的...電梯運轉聲音
2.戶數與電梯比例...上下班等電梯時間
3.超高大樓會有中繼機房...運轉聲音
4.低樓層...易有蚊蟲,採光,通風
5.車道正上方...噪音與風水
6.總戶數...太多太少都不好
為什麼太少不好?不是比較單純嗎?
太少管理費高哦!
@@35visitchannel 看情況,我哥家住的是小建案,共5層,每層兩戶,有車位,管理費7、8百元
孫喬伊 這種就不是大樓,不同產品,樓高只有5,戶數才10,根本不用雙逃生梯,出入口只有一個,停車場也不用車道哨,更不會有大型公設,我們稱之為電梯公寓,和大樓不能比較哦!
請問總戶數太多太少的範圍是指多少??
我喜歡有水而且面對陽光的地方,這樣會令我感到精神振奮! 我都簡稱水野朝陽
現租的屋子記得是大約有15坪露臺的10F,想講幾個露臺缺點。
1.颱風:低樓層還好,中樓層一有颱風就必須把露臺的盆栽、小設施等等全都收到室內,否則會被吹走...
2.維護和清掃:一般來說低樓層的露臺常常樓上會有垃圾掉下來,現住的頂層是12F所以還好,但偶爾還是會有菸蒂之類的垃圾。如果有養殖物,落葉和淤土也是一個問題,尤其是會堵塞排水孔,甚至在一連幾天的雨季常常會需要冒雨清掃。
3.漏水:樓下會幹譙,雖然自己感覺不到......
4.噪音:客廳噪音太大而窗戶又沒關會吵到樓上。
大致上這樣。
身為南部人,夢想當然是前有庭園後有草坪的透天,無奈十年前還是小朋友來不及買,現在真的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了…
很喜歡這個頻道,內容實在、網紅賞屋也有趣,Ted主持不油膩還頗誠懇的,👍 讚啦
這集做得真好,實用性很高,搭配選擇建商那一集服用效果更好
留言做個紀錄
陽光講錯囉,是東南往西南。另外台灣地形複雜,其實各城市的風向各不相同,雖然整體大氣是夏天西南、冬天東北,但實際上如台北盆地,冬天是從基隆河谷地吹東風進來。
簡單判斷該城市風向的方法,可看距離最近機場的跑道方向,跑道都會跟設跟風向平行的方向。
住的地方坐北朝南,後面面海,有海風,前面面山,有山風格局規劃好其實很涼爽. 但是冬天是真的冷.
我姑姑住四樓,她說她歡買四樓,因為"事事如意",住了大半輩子了,事事順利',現在還是又買四樓
哈哈好可愛的見解
任何数字都有好和不好的谐音,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啦
我有4樓的賣不掉,台灣人大多無腦不懂4樓好,請問可以賣你姑姑嗎?
@@jim3326 傲誒昂昂嗯啊昂愛昂昂永安恩暗暗愛安因子安恩昂昂二月澳網易安嗯
真的!
住頂樓的會在電梯裡面遇見各樓層的住戶,接觸住戶最多最高,然後從下層到上層開始拉仇恨值。仇恨值最高點的是頂樓,問題多多,搭電梯也最久,很熱又怕漏水。
聽版主的簡介自己的住宅~
面河第一排,有露台,明堂寬廣無無障礙是一個好風水的富人宅喔~進財順利,前途無量啊…
面相也圓潤富態相應輝~
真是有福有富之人喔~😅😵👍👍👍
我很想知道是哪個建案?
@@anastasiazou7733 八里關渡大橋 5大社區之一 嘻嘻
看您的影片絕不快轉~對RUclipsr最大的敬意!
請問可以做一集有關買中古屋的注意事項嗎
點音源......聲音強度隨二倍定律減少6dB
線音源......與距離的二倍減少3dB
面音源......強度不變
以上是樓層戶測得的(地面、空中)噪音分貝原則。
基本上15/15樓且臨近機場/航道上,聽到飛機起降噪音(90~140dB)大過於地面車流噪音(50~70dB)。
感謝專業講解
看屋時第一時間的感覺很重要,心裡有一點小意見請選擇放棄,例如看十分鐘甚至看第一眼都有意見了,未來怎麼可能不介意
跟選老婆一樣唄
@@owenccy5162 那要買預售屋了 處女最緊
老房換新房,"黑心都更2"作者說:第37講
用「小算」替代「大算」
用「小算」來替代「大算」,也可以說,只要對我來講是「划算」的結果,我就支持,至於別人賺得多,是對方的能力,我並沒有意見。
當然如果「小算」還可以變成「免費算」,或者是我自己可以學會怎麼算,我會更努力地去加以學習,當然我也會試著認識這些有經驗的人,拿這些「數字」當「備胎」,可以減少自己的很多煩惱。
其實我的最早的一個「都更議題」,並不是想蓋新大樓的問題,其實事有點類似海砂屋的問題,只不過我的問題沒有那麼嚴重,也就是磁磚地震剝落的問題,我擔心的是萬一有人受傷,我賠不賠得起的問題,後來有朋友建議我去申請政府補助,也就是拉皮的作法,所以我去深入了解了一下,我發現我們兩棟透天厝,需要花將近250萬左右。
後來我看到隔壁的老爺爺,自從生病後,就再也沒有下樓來逛逛公園,接著又有朋友跟我建議去申請政府補助,也就是增設一台電梯,如果以「一隻樓梯八戶」來看,平均每戶是30萬,可是我是雙棟透天,所以我的預算也是被拉高到250萬元左右。
基本上,因為我的透天厝沒有「違建」,且有保留法定空地的關係,所以跟政府申請一半補助,擺一隻小電梯是沒有問題的,加上如果我將這隻電梯改成雙方向進出,聽說隔壁棟的住戶也願意出125萬,也就是說,我的預算可以進一步降低成125萬,如果我願意將其他的二個樓層賣掉,留下一樓與四樓,我只要出四樓的30萬,就可以滿足全家目前的居住需求。
後來又有朋友建議我搞「危老」,我覺得目前的騎樓平面停車的兩個車格要遠比機械停車好,加上如果有電梯與大廳,我的一樓店面就不見了,加上我是磁磚剝落,因為地震所導致的一小部分面積撥落,我可以透過陽台外推來加以解決,不是類似海砂屋的整個陽台與浴室天花板整片掉下來的大問題,所以危老鳥籠屋根本就不在我的選項裏。
最後只剩下都市更新,這是我唯一可以接受的選項,但因為房子的狀況還非常好,所以我在等待,順便提前學習都更有關的知識。
所以,只要我的週邊鄰居友人有發生所謂都更危老重建案,我都會試著利用各種不同管道,來了解地主們的考量,並了解何謂有良心與有誠意的建商,自然也就發現更多沒有誠信的建商。
舉例來說,有一個仲介推銷我的一個親戚,購買一間都更宅作投資,我的建商朋友給我一個公式,說這個公式可以打破一切幻想。
假設地主與建商是6比4的分法,假設每坪25萬的造價,只要問一下該地區的預售屋平均單價,就可以知道建商是否可能進來整合都更,百試不爽。
每坪25萬 ÷ 0.4(建商分配) = 62.5萬
62 坪 × 1.3(三個10%風險/建築/代銷) = 81.25萬
當地代銷均價75萬 > 81.25萬,表是建商根本就不會進入當地,來整合都更,也就是仲介騙你進來買房,「都更與危老」都是「可利用的藉口」。
後來又有一個朋友(于導演),告訴我一個實例(原屋買1890萬元):
舊權狀坪數是38.37坪,土地持分是9.83坪,都更獎勵是36.26坪,重建後是蓋成48.22坪(9.83×2.25×1.3626×1.6),如果跟建商約定是65%地主分回,地主只可以取得31.34坪,扣除公設比(36%)後只剩20坪左右的室內空間,也可以說,如果他想取得「權狀坪換權狀坪」,需要「80%的地主分配比」。(永遠沒有機會可以達成「室內坪換室內坪」的夢想。)
所以他選擇以「委建」的方式,參與都更的權利變換,興建費用貸款1700萬,用以取得一個未來市價4822萬的新成屋(預估市價是每坪100萬。)
換句話說,屋主面臨兩個選擇,也就是:
1. 不花錢,取得31.34坪的3,134萬的新成屋(原屋買1890萬)。
2. 貸款1700萬,取得48.22坪的4822萬的新成屋。
但如果以上一個「算式」來算,
48.22坪 × 25萬(每坪) × 1.3(建商風險管理費) = 1567萬。
重點是25萬每坪,如果變成是21萬每坪,這中間又可以多出160萬。
筆者想說的是,在參與都更之前,地主們都可以想盡辦法去取得「所有可能性的免費數字」(付小錢、付1%簽約金、遞延付款、政府補助付款或條件付款),三不五時的算一下,等待最佳的進場時機,這就是用「小算」來代替「大算」的具體作法。
這就好像懷生忠孝危老案一樣,如果18戶的店面地主在面臨建商壓迫下,沒有花一點小錢來找估價師算一下,他又怎麼來對抗建商所請的估價師呢?(可笑的是,危老建案根本就沒有權利變換計畫,而沒有經過都審的估價師估價,又如何取得公信力呢?有三家估價師算過嗎?又誰來指派估價師,是不是建商選一家,市政府抽一家,地主們也選一家,最後再來投票表決呢?)
最後,再來想一下,萬一上述的例子(于導演),不是在大安區的連雲街,而是在信義區的忠孝東路三段附近的話,假設預售屋每坪單價是250萬(像鑽石塔大廈),前一項選擇是7835萬不付錢,後一項選擇是12055萬但貸款1700萬,後面這組數字是一樣的,這個就是億萬富翁的都市傳說,也可以說,懷生忠孝危老案爭執的重點所在。
頂樓依樣會有上面的干擾 現在很多都在屋頂做公共設施了 小孩子能在上面跑 或者不能在家跑怕干擾樓下的 通通帶去頂樓花園跑
河道旁的房子盡量別買..土質問題 另一個是地下停車場長期在土質潮濕的環境地基壽命問題.還有一個就是當河溢滿或潰堤的問題...最後 河岸邊通常是低窪處..
西曬的房子不好嗎?我買過2次房子都特別選坐東向西客廳西曬的,有西曬的房子不潮濕,光線充足,不管是客廳還是陽台植物都很茂盛,風水極佳😁
沒錯
以前我媽看房時曾經看到一戶感覺不錯(格局方正、地理位置佳)
叫我去看的時候,我順手打開後面一個房間的窗戶...旁邊一座電塔
然後就不考慮了😅
閱
我真心覺的你、Allen和布萊恩,很棒👍👍👍😎
大叔YTr!
Allen是哪一個頻道?沒找到。
Hp Fu man’s game😃
這集真的講的很好,收穫很多,謝謝分享。👍
南應該偏點西 比較好 大約200度到210度 主要的面向 可以這樣。次面向 房間次臥那些。超東 或 西都各有特色喔
非常感謝你分享介紹買屋細節優質內容,期待下一集創作作品上映。
不管你怎麼嫌棄,建商也不是笨蛋,大不了不要賣你!這是我聽過的代銷說出最難聽的話,我曾經還被代銷嫌:差10萬而已就在那邊嫌東嫌西,沒錢幹嘛買房子!後來我還是簽約了,因為我打賭他蓋不好,違約金15%!當一個建商愛說謊時,你就越可以大膽地跟他賭完工期!建商輸了,正在跟我協商賠償金折半,我不同意!誰叫當初建商在合約上有很多法律漏洞!我只是遵照他的舊式合約走!館他新北政府延宕兩年幾年,因為房子不是政府蓋的,沒有職責催促建商蓋好!律師說是建商違約,因為不管是安檢沒過,或是使照沒下來,都在違約條例內
今天經過RUclips運算法推薦,知道你的影片之後,就一直看,真的很有興趣,如果能更早知道你的頻道就好,還好還沒買房,還有機會惡補相關知識
6:24 感覺A1格局最好
離電梯、樓梯最近,有玄關,客廳有前陽台,進門不會直接看到廚房,浴室跟兩個房間都有對外窗,每個區塊格局方正。
氣密窗那里好好笑哈哈
看過一些新建案,一層住戶太多,6~8戶,容易出入吵雜複雜難溝通,我看成屋的時候看見住戶門口有一堆鞋子和鞋櫃就想立刻離開不看,代表鄰居素質不好,大樓社區管理差,買房最最最重要的還是鄰居素質,千金難買好鄰居。 有惡鄰居,房子再優秀也沒有用
學到很多 超讚👍
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再做選擇
才能選到相對適合自己的
真的沒有完美的房子
很喜歡你們的頻道
我的新家是兩面採光,一邊面西北一邊面東南。噪音部分之前查過資料,如果噪音源距離20米,那麼噪音最大值會出現在高度30米到80米的樓層,如果噪音源距離200米,那麼樓層越高,噪音值越高,所以樓層高不一定就比較安靜,當然周邊環境條件也會影響噪音的表現,不知道這個資料正不正確,大家還是要再多查資料多求證,只是先給大家參考。
感謝提供資訊
@@35visitchannel 感謝你們的影片,受益良多
想看針對小坪數的主題
很棒很實用!很喜歡你們的節目,很喜歡TED
謝謝分享 分析的很清潔 好棒👍👍👍
如果戶數不多,但是地主戶多的大樓可能也要想ㄧ下,尤其是家族地改建的。 但是如果是戶數多,且有地主戶的大樓,遇到地主戶轉售的通常議價空間可能比較多。
买高买低,向左向右都好... 好邻居最重要
謝謝分享,真的很好,很實用👍👍👍
2:45 「音速僅次於光速」大哥你這個比喻好像不太對.....😅
先說兩者速度可是相差了約一百萬倍,按比例換算這句話差不多等於在說蝸牛爬行的速度僅次於戰鬥機,怪怪的吧?
不過真正的問題是噪音的大小跟音速沒有關係啊!
真正的關鍵在於聲音傳遞時能量(震幅)的衰減。
一般來說距離發音源越遠,能量衰減的就越大,所以聽到噪音就會越小。
但如果僅只是住得高,由於居住地與噪音源(例如街道)之間只有空氣,所以能量衰減的效果很可能不如在平地來得明顯。
所以結論應該就如同版主所言,在十樓以內住戶對噪音的感受可能都是差不多的,比起為噪音挑樓層還不如挑個好氣密窗。
(因為好的氣密窗可以更有效幫你吸收掉這些噪音的能量
不好意思 大哥沒讀書
高樓層中繼水箱真的會被遺忘😢 我們大樓總共16層,我買13樓,然後都沒去問過中繼水箱在哪層😂
謝謝分享,很詳細的解說。😀
顶楼特别注意漏水、高热传导。品质再好的开发商也有可能中招。一般我们不碰。有些人喜欢买X-1层。
重點是頂樓需要加壓馬達,一開始建商會付,但以後壞了要自己花錢修,漏水也是自己挖錢修,現在防水都只給一年,真的太少了
其實台灣北部一年四季都是吹東風,只是冬天風比較大,中南部才是夏天南風冬天北風。
可以參考風花圖。
聽你在亂講...... 北部夏天本來就是吹南風. 冬天吹 北風 不然就東北季風
買房的時候明明東北方,賣房子說不會啦東方啦,吃東北季風真可惡,風從廚房抽風機排煙孔吹進來
這集我喜歡,收穫很多
感謝你喜歡☺️☺️☺️
非常有參考價值 這真的是很有心的一集 不過4樓我們家族都不太在意 我現在的住家和父母還有祖父母家都在4樓 尤其我家是新北市區四樓面超大公園第一排 幾乎無殺價空間
其實4F是剛好可以看到樹梢有綠意的,不在意數字的話,是很棒的!
自住不在意就沒關係,但要注意賣的話就不好賣了
4樓真的沒有忌諱拉,古人說四四如意,四季平安,四時吉祥。對一些老人反而是吉利的數字。說四不吉利大概是這三四十年才有的東西,也有人說是廣東人帶來的習俗,總之這不是什麼漢人傳統文化,真的不用忌諱這數字。
我住的社區八樓突然走了⋯⋯七樓老公也是五十幾⋯⋯六樓住一個怪怪⋯⋯五樓普通人⋯四樓事事順心⋯福地福人居啦🎉🎉🎉❤
完全不藏私,超棒的
冬季的太陽,是從東南方升起 ,西南方落下。很多沒注意到。 不信的你自己觀察
露台最好不要買,我們社區的露台不能自己做(天蓬,台語)只要有一戶沒公德心的,一天到晚往樓下丟垃圾,你光是清垃圾就會清到火大,每次開區權會,二樓的住戶都一直極力爭取可以自己搭建,可惜那是有消防問題的,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受益良多 真的謝謝你
超級受用謝謝分享🙌🙌🙌
7:29 這裡Ted說錯了 台灣在北半球 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 所以冬天日出是東南方 日落是西南方不是西北方
還是有例外,像是信義區的冠德信義是在巷弄裡要從外面的大馬路進去要一直繞來繞去但還是貴的要死因為相對夠隱密而且面對興雅國中,還有就是桃園藝文特區的藝文一二街是單向道也是那裡豪宅大門和車道出入口所在因為車流相對少
很棒的知識。
選擇14樓層 總樓層22 😊
基地台其實沒差吧,家裡裝wifi基地台都沒在介意了,除非棟距小剛好在眼前例外
這集很實用
讚!說的好詳細!
可以特別講一集 關於頂樓與電梯井噪音相關的議題嗎
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
要滿分的房子也請準備好滿分的錢
嗯
都是有優缺點,只是缺點能不能接受!
準備滿分的錢,直接蓋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
讚
頂樓缺點還要再加一個 有可能會因為電梯機房在運作 造成噪音
各種維修,住戶上去拍棉被,加壓器輪流壞掉等等😭
內容豐富實用,剪輯配樂也很棒耶,謝謝你們的影片~
這一集蠻實用的!
很不錯
講得很好唷
實用!
謝謝你很專業的分享
請問車道上的6樓自住ok嗎?仍有汽機車進出燥音廢氣問題嗎?
單面採光 ,客廳暗廳~房間才有窗🪟,所以還是看房間窗戶為坐向嗎?????
14 15樓有中繼水箱好厲害喔⋯⋯ 車道上的2樓最便宜😝⋯⋯ 又不是醫院4樓有什麼關係😜⋯⋯ 這節目真的好棒喔⋯⋯真的好幸運不小心找到你的頻道😊
好優質的解說
請問10:42秒是哪個建案呢
謝謝分享!
請問:大樓的1樓在裝修時需要注意什麼?
住高樓層還有熱的缺點,不過冬天很溫暖
謝謝,受益良多
真的很喜歡
想要知道公社設備跟環境造景的議題,由此延伸的維護費用跟居住外部性的差異。以及戶數多寡的選擇,戶數多平攤管理費好還是戶數少人流較不複雜等等,如果有機會想了解,謝謝
我買了重劃區建案,不知道未來景觀戶面向會有什麼新蓋的建物或設施,所以保守買了面中庭的戶。 但心裡還是會有一點點想要景觀的悸動哈哈
這集真是太棒太實用了!但樓層部分如果能將地震的元素分析進去就更好了。
我買二十樓以上,當初被家中長輩強烈反對,就是因為地震的原因。
但是現在的新大樓,比較有質感的建設公司,基本上都是筏式施工,所以上下樓層高低樓層所受到的影響基本差別不大喔
@@35visitchannel 現在大樓筏式基礎不是必備的嗎?另外,現在建商都很愛打制震、隔震的噱頭,究竟裡頭的眉角在哪裡?有真的會比沒有好嗎?
TED要不要專門開一集,講耐震、制震和隔震,還有基腳、筏基、基樁這些主題呢?
不好意思晚一點才看到你這則留言,我昨天剛好看到東京都評估高樓層在大震中影響(六級強以上),可以參考漫畫「太陽默示錄」中地震中描述的東京都廳「盪擺」效應。我看到你寫你買20樓,其實高樓層對地震的感受是值得考慮的,制震結構不代表沒有盪擺效應,台北市等地震帶其實不適合太高的住宅,不過目前臺灣國土規劃應該不在乎這些,只要房子不倒就好了,至於裡面住的人是否會發生危險似乎只能從日本經驗來研究。
請問坐西南朝東北的面向需要注意什麼呢?
注意東北季風,很冷
如果在台中 CP值最高的 還是歸海景第一排莫屬
走在中港路上對路人比個中指 或開車按個3秒喇叭就可以擁有了
零頭期款 無限棟距 即刻交屋 立即享受
顏氏營造 品質保證
看了您的影片非常受用謝謝您專業的分享!
請問總樓層23樓哪幾個樓層的範圍是可以下手的呢?
避掉揚灰層中繼樓層級噪音污染的部分
不好意思麻煩您幫我解答了謝謝您!
說明的很仔細,受教了!
可是我住的這棟,坐西北朝東南反而不是太熱就太冷,坐東南朝西北反而冬暖夏涼,是不是可能前方有無遮蔽物有差啊?😅
請教您,冬天是東北風,夏天是西南風。您建議座西北朝東南,那是否可以座東北朝西南。這兩者差異?為何座西北朝東南最理想? 謝謝您
座東北冬天東北季風直灌~冷。朝東南,冬天會有陽光照到室內~溫暖。
20秒處...我沒看錯嗎?1個人月收入$6萬;1/3房貸還要X雙人=$4萬房貸...這並非一般人所及啊。
氣密窗梗很可愛
謝謝 很受用
好久沒有賞屋😭
快了,準備中,11月中旬過後應該會一連串!
買林口房子要買什麼方向呢?
有聽說過,當官的不要選七樓,因為七上八下?
第一次看你的頻道,很熟。。。玩物誌的朋友。拍过空拍机的
嗨嗨!
你的那隻 Ted 熊是不是在日本買的?
我有一隻一模一樣的在日本夾娃娃機夾到的 haha
請問一下,社區內大概有一百米棟距 但是窗戶是朝西邊 有西曬 這樣的屋子適合買嗎?
優點:永久棟距 約100公尺
缺點:客廳窗戶朝西邊 有西曬問題
房屋位於中樓層7/15
窗戶面向中庭 對向棟距大樓最高15樓
謝謝
謝謝分享,但音樂以及音效太吵了(特別是音效)
請問戶型臨電梯間真的會有共振噪音問題嗎? 很喜歡某一個戶型的五樓,但朋友覺得這未來會有很多問題...
若臥室鄰電梯,晚上就不用睡了....
中繼水箱的問題, 以目前的技術, 我查到是 20樓以內的, 不太需要有, 這是正確的嗎?
請問可以找華夏或大廈的房子嗎?因為看了很多你的賞屋介紹幾乎都是我們平民百姓難買得到的天價,更何況我們是一薪家族,上有老下有小😭
因為現在新房子才比較能拍,舊房子多有管委會控管,只要有住戶不同意就不能拍了
为啥不要面对加油站?
谢谢分享,学到很多
上次去看預售屋
他說已無中繼水箱?
很棒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