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stic 酷知識 028|射出成型不良原因分析.匯合熔接線(結合線)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2 дек 2020
  • 塑膠產品上看似刮痕的匯合線是如何形成的,無可避免嗎?
    匯合線影響的不只是外觀,還有成品強度的問題喔!
    本集將分享匯合熔接線的形成原因,以及四個解決對策~
    ▶︎本集內容📃
    ==================================
    • 常見的成品缺陷:匯合熔接線
    • 成因1:產品設計有明顯變化(孔槽、柱子)
    • 成因2:多點進澆
    • 成因3:模具困氣
    • 成因4:流動波前溫度過低
    • 對策1:匯合線的位置離澆口愈近愈好
    • 對策2:進澆口的數量能少就不要多
    • 對策3:模具的排氣一定要好
    • 對策4:模溫能高就不要低
    ▶︎不良原因分析系列🔎
    👉🏻《觀念篇》
    • 📌Plastic 酷知識 025|射出成型不...
    👉🏻《圖解篇》
    • 📌Plastic 酷知識 026|射出成型不...
    👉🏻《毛邊 Flash》
    • 📌Plastic 酷知識 027|射出成型不...
    ==================================
    ✅塑膠射出常見問題|bit.ly/2APsOrs
    ✅製作團隊-龍成塑膠|www.LCPF.com.tw
    ==================================
    ▶︎文字閱讀版 🔎
    本集影片要探討的是,塑料在模具內部充填流動時,「匯合熔接線」的形成原因與可能造成的缺陷。
    匯合熔接線,是塑膠在充填時很容易發生的一種現象。因為產品的結構設計與進澆點的位置,會直接導致塑料在充填時,產生分流後再匯流的現象。
    以產品設計來說,只要形狀有明顯的變化,或是有「孔槽」或「柱子」等設計,塑料在流動過程中,經過該區域時,就會產生所謂的匯合熔接線。
    另一種造成匯合線的典型原因,就是「多點進澆」。只要是兩點以上的進澆,成品就會在流動充填時,產生至少1條的匯合線。如果是3點進澆,就會產生2條以上的匯合線。
    「匯合熔接線」應該被稱作是一種現象,但因為這樣的現象可能會影響「產品的外觀」與「結合強度」,此時就會被歸類為「缺陷」的一種。
    以「產品外觀」為例,如果產品的表面越光滑,則外觀越容易看到這種細微的結合線,也常被誤認為是刮傷或斷裂等缺陷。而造成這種外觀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塑料匯合後,塑料不夠貼緊模面,而造成模面轉寫上的差異。
    另一種匯合線容易造成的缺陷則是「結合強度」,造成結合強度不足的原因,通常是因為有微量的氣體困在匯合線上,或是熔接時的波前溫度太低,進而導致結合不完全,一般俗稱「假性結合」。如果結合度越差,則強度就會越弱。
    「匯合熔接線」這個現象,所造成的「產品外觀」與「結合強度」問題,其實原因都是相同的。主要是「困氣」與「溫度」問題。因此,匯合線越明顯的地方,通常結構強度也會比較弱。
    根本的改善方式,還是必須從「產品設計」與「進澆點的位置、數量」來做綜合考量,以下做幾點說明:
    1、匯合線的位置離澆口越近越好:
    因為塑膠在常溫下都是呈固體狀態。雖然料管在加熱時,會將固態狀的塑膠粒子,融化成液態狀。但一旦被充填進入模具內部後,會因為模具的溫度低於塑料融熔的溫度,所以塑料才會開始慢慢冷卻。因此,結合線發生的位置越遠,則匯合時的流動波前溫度就越低。當匯合時的溫度較低時,結合後的強度也會較低。所以,離澆口近的匯合線,俗稱為「熱結合線」,離澆口遠的匯合線,俗稱為「冷結合線」。
    2、進澆點的數量能少就不要多:
    進澆點的數量越多,則所造成的匯合線位置就會越多,也更難預測。
    因此,進澆點數量能少就不要多。但是進澆點越少,充填時的「模腔內壓差」也會越大,所需要的充填壓力也較大,因此有時還會伴隨著成品翹曲變形的問題。這個矛盾點,也容易造成在模具開發時的兩難。
    3、排氣一定要好:
    誠如我們在第13集的影片《排氣篇》中所提到的,如果模具的排氣做的越好,則塑料在模具內匯合時,所包覆的空氣就會越少。不僅可以讓塑料在充填時可以更流暢,也可以減少假性結合的問題。
    👉🏻《排氣篇》
    • 📌Plastic 酷知識 013|射出成型穩...
    4、模具的溫度能高就不要低:
    當模具溫度較高時,塑料在充填時,「固化皮膚層」建立的速度較慢,可以幫助兩股塑料在匯合時,可以有比較好的結合性。因此,在實務操作上,當模溫變高時,匯合線的痕跡通常都會有所改善。
    以上就是針對「匯合熔接線」的說明,有任何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將在下一集說明:「進澆口痕跡」的不良原因分析與對策。
    《版權所有.複製必究》
    #匯合熔接線 #塑膠結合線 #匯合線
  • НаукаНаука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0

  • @user-tb2gf1qy6y
    @user-tb2gf1qy6y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哇,這集很棒,又學到東西了。原來模溫升高可以改善結合線的原理是這樣。請繼續努力更新,感謝。

    • @plastic1415
      @plastic1415  3 года назад

      請放心,我們不會像富堅義博老師一樣,ㄧ直遲遲不更新。哈哈哈...

  • @user-xu1cc1sq8g
    @user-xu1cc1sq8g 3 года назад

    这系列的视频很棒!

    • @plastic1415
      @plastic1415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非常謝謝您的肯定~我們會持續製作相關影片和大家分享!

  • @lovekevin6297
    @lovekevin6297 3 года назад

    學到很多東西呢 謝謝!

    • @plastic1415
      @plastic1415  3 года назад

      非常感謝您的回饋!:)

  • @jjl682
    @jjl682 2 года назад

    實務上操作還會調整射出參數,把結合線藏在一些不易看到的位置,這時候改善排氣跟模溫的用意主要在於使操作窗擴大。另外像是深色成品如果沒有太嚴重的結合問題,也是有可能置之不理。

  • @titangto22
    @titangto22 3 года назад

    棒棒

  • @user-yy9ui9ot2b
    @user-yy9ui9ot2b Год назад

    你好,想詢問下一般ABS母模溫你們經驗是能拉到多少呢? 我遇過上限90也遇過75就哀哀叫的...

  • @user-bamboo1204
    @user-bamboo1204 3 года назад

    我來啦!!!!!!!

    • @plastic1415
      @plastic1415  3 года назад

      Woo~老同學來報到了!(灑花)

  • @lix2444
    @lix2444 3 года назад

    下一集可以講解PU嗎?

    • @plastic1415
      @plastic1415  3 года назад

      很抱歉,我們沒有使用pu材料的相關經驗。

  • @a96561
    @a96561 3 года назад

    太棒了!
    希望還能有後續的影片。
    比如討論刀模、治具?

    • @plastic1415
      @plastic1415  3 года назад

      HI~您好:很抱歉,模具相關的加工知識,暫時尚未列入探討的題材中。謝謝您的支持!

  • @user-rl5vh5uf5v
    @user-rl5vh5uf5v 3 года назад

    如果要做報告附上來源可以參考嗎?

    • @plastic1415
      @plastic1415  3 года назад

      HI~您好:可以的,感謝您尊重史迪克的著作權:)

  • @williamang7299
    @williamang7299 3 года назад

    加Sub insert 的帮助大吗?

    • @plastic1415
      @plastic1415  3 года назад

      用鑲塊增加排氣ㄧ定有幫助,尤其是針對冷結合的位置,可以避免微量困氣的假性結合問題。但代價就是模具成本會提高。

    • @jjl682
      @jjl682 2 года назад

      insert還會造成外觀上的影響,甚至產生後續段差、毛邊,這也是要注意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