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究竟是個什麽存在:經典理論與量子力學的最後一戰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7 июл 2023
  • 成為此頻道的會員並沒有福利,純屬用愛發電。如果你確實有能力又想支持一下也可以加入:
    / @kxml
  • НаукаНаука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49

  • @sapphirn
    @sapphir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5

    爱因斯坦的第三个思想实验是叫EPR(Einstein-Podolsky-Rosen paradox),不是ERP。另外EPR用来加密也只是产生一个安全的随机密钥,这称为Quantum Key Distribution。这之后的加密过程还是经典过程。此外EPR pair还可以用来实现Quantum Teleportation,这是目前前沿课题量子网络的基础。

    • @dyiyuzhouqishi
      @dyiyuzhouqish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那你也开个视频看看吧。

    • @sapphirn
      @sapphir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dyiyuzhouqishi 我没有开视频的动力和时间。像up主这样花大量时间查资料科普的人,值得点赞

    • @flashflexpro
      @flashflexpro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瑕不掩瑜

    • @samuelyu6093
      @samuelyu609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dyiyuzhouqishipo

    • @user-xu4we2mu1q
      @user-xu4we2mu1q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他声音的频率是最吹眠的😂

  • @jianhualiu1553
    @jianhualiu1553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最清晰的量子解释。Well done .谢谢。🎉❤

  • @HentaiFly
    @HentaiFl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長時間的視頻很棒👍希望能繼續聽到量子計算。

  • @katiemorgan1456
    @katiemorgan145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0

    清醒时候听启蒙科学,迷糊时候听有助睡眠😊

    • @Aulkk
      @Aulk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
      睡不着的人有救了
      科學家發明了新不
      吃不喝的安眠藥?😂

    • @adamalston7829
      @adamalston782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屢試不爽😂😂😂

    • @Wssws007
      @Wssws00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现在不听视频都睡不着了

    • @steven20031166
      @steven20031166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靠我剛睡著…

    • @user-nd7zn9fk9i
      @user-nd7zn9fk9i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真的有人跟我一模一样啊😂

  • @faye1116
    @faye111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真的是講得太好了, 被你圈粉了

  • @user-cr5en4rx1k
    @user-cr5en4rx1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理論與推論,接受與質疑,謝謝你給我們製作這麼優質的解說

  • @hoksungyau8973
    @hoksungyau897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说得挺好的,听得津津有味😊

  • @_n2d2
    @_n2d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很多人混淆了测量与观察。测量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发送与接收。发送出光子、电子之类的,然后接受它们返回的信息。然而,观察只是接收,观察月亮是我们被动的用眼睛接收返回的光子,我们的眼睛没有主动发送光子去月亮。概率波在被发送出去的粒子扰动的那一刻就坍缩了,根本不是因为接收。很多民科网红总是混淆这两个概念,甚至装神弄鬼的把意识混入其中,就是因为他们根本混淆了测量与观察的构成

    • @Aleph-Omega-0
      @Aleph-Omega-0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許多人開口閉口就是“物質”、“客觀”,視之為“理性”、“科學”,然而可笑的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感知過‘’物質‘’,也無人有所謂“客觀視角”,“物質”和“客觀宇宙”才是“玄之又玄”。

  • @user-wn1ue2yc3t
    @user-wn1ue2yc3t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聽得懂,以前看過艾英史坦的廣義,俠義相對論,英文的,原著,兩周看完病了一個月。鉉學理論,每次彈琴都想到玄學理論。我是英文系,藝術系的,獨對這些理論,實驗,學說,現象感興趣,感覺比小說,電影,詩文都有趣,又比藝術還美麗,在這些知識點的支撐下,很容易認知世界,觀察世界,移民美國後,在藝術領域獲得藝術一等獎,在一美國東部的城市,西方藝術多以科學的方式表達,如若不去追究科學的深邃理論,又怎能細緻觀察千變萬化的世界萬物,有怎能畫好畫呢,智慧在各個不同領域都是同等重要的,智慧的學習,理解前沿科學,精緻學說,是開啟任何學術的必要條件。
    聽您的課,如同回到了大學時代的課堂,思緒與教授同步,特有趣,只怪發現您的視頻晚了那麼久。
    文字,影像,理論,解說,列舉,比較,縱橫聯繫,交叉,透視,穿插,推理,公式,等等論述手法,可見您用心良苦,只想告訴您,我一英文系藝術系的學生都聽懂了,剩下的就是讓更多的學子們能夠找到您的視頻,使他們能從中獲益,對嚴酷的物理,天體,量子力學,數學感興趣,學習起來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由忠的感謝您辛苦製作視頻傳授科學知識。
    上帝保有您喜樂安康。祈禱上帝給您更多的智慧錄製更多的科學前沿的教學視頻。

    • @qichen6756
      @qichen6756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即然听懂了,还相信上帝?😅

    • @zoeliu6072
      @zoeliu6072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就是學英美文學系的,這個頻道講得很好,算是在一片散彈式解說的物理天文頻道中,最為深入淺出,又有focus敘述能力的頻道主。
      昨晚才訂閱,馬上看到同系的,這種學問真的很有意思,不過我常會讓自己看看與向前所學完全不同的事物。😂🎉❤

  • @bennywai6595
    @bennywai6595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Very very good presentation, make it easier to understand classic mechanics and quantum mechanics..

  • @kate20236
    @kate20236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是個很棒的量子文學老師!

  • @496415014
    @49641501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這影片說的好清楚啊,超強!
    42分鐘聽起來好像一下就過了,完全不覺得有那裡不順

  • @maskerzhang7789
    @maskerzhang7789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電子究竟是個什麽存在:經典理論與量子力學的最後一戰
    这让我更加理解周哲老师在量子擦出实验那个视频的讲解了,谢谢。

  • @user-bk4ho4zg4f
    @user-bk4ho4zg4f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物理学中真的包含哲学思想,能启发和塑造人的三观。

  • @user-um3fe7ob9r
    @user-um3fe7ob9r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你的視頻我幾乎都看完,內容及表達方式都很讚,但是你的標題不夠聳動,以至你的流量平平

  • @changhsiao2132
    @changhsiao2132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Thanks!

  • @kueichenglee7583
    @kueichenglee7583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

  • @juanshi1784
    @juanshi1784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请老师继续讲量子计算机!

  • @sienzhang8589
    @sienzhang8589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把这么科学的知识,用那么认真的口吻,讲得如此有文学意味,赞赞赞👆👍👋

  • @user-fi5ys4wh6s
    @user-fi5ys4wh6s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感谢老师的视频,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我不认为,经典世界与量子力学没有什么不一样?我感觉经典物理学,每时每刻都 在使用概率统计,科学的真正含义是寻找适应性,大多数的物理学家都认为经典物理有着精确 的因果守恒系统但实际是恰恰相反,1÷3等于多少?0.00……1是不是被上帝拿走了?地球质量多少克?日地距离多少米?都能拿出精确的数据吗?因此,精确这两个字对于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是同样的模糊,科学的目的只有一个问题寻找适应性提高精度等级,

  • @kennyzhou3766
    @kennyzhou376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最近更新的又频繁又有质量呢

  • @raysun2519
    @raysun251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讲的挺明白!

  • @hayama2363
    @hayama236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

    毫不夸张地说,up主对量子力学的深入浅出的解说,比老高都厉害!!

    • @kerrywang8241
      @kerrywang824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你是不是对老高有什么误解?老高的影片是在科普吗?

    • @Aleph-Omega-0
      @Aleph-Omega-0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老高厲害嗎😂😂😂

    • @yich2444
      @yich2444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老高真是误人子弟

    • @polyf1115
      @polyf1115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被拿來跟他比較絕對不是稱讚….

    • @user-tp9dy5lx9n
      @user-tp9dy5lx9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呃~ 老高不就是個說書的 不同領域啊

  • @76097
    @7609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谢谢

  • @jyfuxc
    @jyfuxc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所以,什么样的实验,可以证明量子是在观测的那一刻才决定了自旋方向的呢?

  • @AlexFreeman117
    @AlexFreeman117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角量子数那里讲错了,是l(大写为L),不是i(大写为I)

  • @sglyoutubevizitor7089
    @sglyoutubevizitor708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举镀银镜子的那个例子里,光子应该是玻色子,而例子中说到的相位差又是费米子的特征。这里希望能解释清楚一点。

  • @AllenKuokwyshell
    @AllenKuokwyshell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棒的文章。不過EPR不是ERP。不影響科普知識。自己替換一下即可!很棒的文章。量子世界實在令人難以理解。但是我們卻能拿來用。畢竟未知的疊加只要依然嚴格遵守未知疊加,這樣依然是個世界的自然現象。無止盡微觀粒子聚沙成塔,量變帶來了質變更產生了萬千世界。人們的眼界隨著文明的積累不斷的提升。最早的天圓地方,地球為圓,星體運行等等,再到微觀世界的各種反直覺的結果,其實都只是告訴我們對深奧世界的理解依然有限。我們存在的目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學習與探索這世界的真實樣貌與邏輯。即便哪天我們或許理解到我們只是存在一個虛擬世界計算的一瞬,但是就是這麼一瞬間的存在也起了關鍵的作用。

  • @linkenhuang
    @linkenhuan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爲什麼找不到2個不同的電子?因為宇宙是虛擬的,就好像電腦系統的“1“都是一樣的

  • @kevinxu3335
    @kevinxu3335 19 дней назад

    能把复杂的事物说得更复杂,不得不说是一项本领。

  • @VA7GCE
    @VA7GCE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想猜想一下人类一旦知道了宇宙的底牌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或者更具体一点,一旦一小部分人知道了,会发生什么?

  • @user-ut6dj2kx4k
    @user-ut6dj2kx4k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 @jptuangoujptuangou7108
    @jptuangoujptuangou7108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即使是反对,也是科学的反对。 会用超越常人的智慧,设计一些可证实或可证伪的实验。 这种反对,大大的推进了科学的进展。

  • @user-sc1yn7zx5v
    @user-sc1yn7zx5v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大界王,讓我富有

  • @user-jd8qf8cg2f
    @user-jd8qf8cg2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好抽象,機率被看見?

  • @wildkidT
    @wildkidT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應該是引力越大的地方時間越慢

  • @johnchen8645
    @johnchen8645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聽起來就是只要被打過一次光子的透鏡 就會改變透鏡的性質 讓第二個光子只能走一邊 所以你不論怎麼打偶數光子 都會倆倆走相同方向

  • @hayama2363
    @hayama2363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5:46 因為光子和電子本身都是光速,所以在他們自己的角度都是瞬間,沒有時間前後,所以結果可以變,看上去在我們觀察前改變是波還是粒子,改變量子糾纏

  • @user-oo2ld3nj9e
    @user-oo2ld3nj9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理解,第四种情况的负号和第三种情况的正号相互抵消了,但是为什么第二种的负号和第一种的正号没有相互抵消呢?求解

    • @kor-pl3by
      @kor-pl3b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光子之间不相互作用。

  • @gr82moro
    @gr82mor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微观粒子的全同特性是体现在空间上,那么时间维度呢? 比如上一秒发射的光子和下一秒发射的光子能否区分开吗?
    这涉及到如何解释杨氏双缝干涉的结果,在单个光子的实验中,仍然产生条纹。这是假设不同时间发射的光子是不同的个体,所以必然“自己”和“自己”发生干涉。
    如果时间维度上,光子也是无法区分,那意味着,光子在和上一个已经发射的光子,也是和“自己”产生干涉,这里的意义是不同的,所以惠勒才是这么想的。

    • @oood8424
      @oood842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觉视频里的实验完全没有证明两个光子不可区分,两个光子同时到达反射面,在空间上他们已经相遇了,两个光子产生了相互影响,不知道怎么推论出不可区分了?

  •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其實量子的這些現象,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容易理解的範例,就是數學本身啊,比方說,1+1,在沒有計算之前,你能說他是2嗎?我想不能吧,算式和結果畢竟是有差別的,計算之後得到2,1+1消失了嗎?也沒有啊,將來還會有其他的小朋友,繼續去做這個問題,然後得到一樣的答案。同樣的,波函數就是這樣啊,在沒有觀測之前,是不會有答案的,觀測之後,波函數依然是波函數啊。而等於就是那個坍縮啊。用比較神祕的說法,就是我們起心動念了,一法界就瞬間變成眼前的十法界,每個人就生活在他們業力所現前的世界中。全同粒子就更好理解了,我寫一個1,跟你寫一個1,跟一百年前有個人寫的1,在這個數學框架下,就是全同的啊,不會分成我寫的1或你寫的1,否則我們的計算就不一樣了。還有光子實驗,光子的確是自由的啊,但是不會因此影響到結果啊,就好像A平方=4,所以A=+-2,有兩個解,B平方=4,B=+-2,但是X平方=A平方XB平方,X=+-4,還是兩個解,不會因為A有兩個解,B有兩個解,所以X就有4個解啊。不過這是比喻而已,數學和電子或其他,都只是我們能夠理解觀測到的一小部分,也請不要把數學當作本質,數學就是一個計算工具,如果數學有計算之外的功能,就會邏輯爆炸。但是科學家一直使用數學這個好用的工具,卻又一直說量子世界好詭異,但是數學就是這樣啊,到底哪裡詭異了,還是他們壓根害怕相信量子其實就唯心表現出的一種現象,如同數學也是。我們可以從中瞭解,數學是純唯心的工具,量子世界的現象和數學如此相似,因為量子世界是純唯心往物質轉變的中間過程,量子世界既不是純唯心,但也不是真正的物質,但是繼續轉變就會呈現我們看到的物質世界。物質和數學的本質都是唯心,世界是唯心的,物質世界只是唯心表現出來其中一個樣貌。

    • @dyiyuzhouqishi
      @dyiyuzhouqish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唯心主义是强调思维,“心外无物”但如果按您的说法,好像是把唯心也当成从一种物质角度看待。

    •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dyiyuzhouqishi 想必您一定知道我們都身在梵天所做的一個夢(當然也可能是阿撒拖司的夢中(發抖))

  • @kueichenglee7583
    @kueichenglee7583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cute!!!
    41:40

  • @zoo0602
    @zoo060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我個人的想法
    光子等等是一維體
    質子中子可看作是二維體
    這些一維和二維組成的東西原本就互相干涉也互相交互作用其本質都是一維而來的就是全同
    什麼鬼魅般的超光速其本質就是一維世界的一個點在三維世界看起來鬼魅
    但在一維世界裏本就是一體的一個點無距離無時間,你在三維世界對一個一維世界的東西在三維世界的展開量測最終都是反直覺的
    二維是由無數個點組成本質還是一維疊加在一起才有了距離長度,普朗克常數很可能就是二維體在三維世界中的最小基本單位
    這些一維二維的宇宙共同組成三維宇宙於是有了時空
    三維世界必然本質上都可視為一維世界,量子力學最終還是在研究一維的世界的作用表現在二維三維上的交互作用的現象
    黑洞也很可能是一個在三維世界中的一維最小基本單位能看到的表面現象。

    • @kazamajinbba
      @kazamajinbba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懂得很少也很粗淺, 但是我在看完這集影片時也試著思考了全同粒子是否就是量子糾纏的本質。

    • @raylin6502
      @raylin6502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kazamajinbba说的应该是同一件事😂。阐述不一样。不明白的为了让你明白就用纠缠。然后还是不明白。明白一点又不能全明白就用全同来形容。然后还是有一大段路要走。全明白了的就是看懂那些公式然后用一条公式来表达全同这个感念的人。所以要弄懂就得从公式入手。难😢

  • @kevinx310
    @kevinx310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道可道, 非常道。我们能知道的只是测量的结果, 而永远不可能知道本体是怎样的, 因为测量系统和本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是现象, 即可道之道(不是原来的道本身, 所以是非常道), 而不是未被测量的本体(常道)。

  • @OmAmoghaVairocana
    @OmAmoghaVairocana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惠勒说得对!

  • @vinpaul9998
    @vinpaul999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有个问题就是没有生物存在的时候,时空切片是怎么存在的?例如地球刚诞生的时候(假设是45亿年前)。难道说观测者不一定是生物类型的存在?太阳也可以作为观测者?

    • @oood8424
      @oood842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没有所谓的观察者,只有波,粒子或者任何其他叫法产生了相互影响,没有生物波函数照样坍塌,照样会形成恒星

  • @sywaddr11
    @sywaddr11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量子不是應該用集合觀念嗎?
    所有問題不是都能在集合的理念下回答嗎?

    • @sywaddr11
      @sywaddr11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糾纏基本立足於同一系統
      檢視時就不應該用非同一系統的基礎

  • @Aulkk
    @Aulk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電子旋轉應該是最外
    層電子受到干擾而出
    現不穩定的狀態走來
    走去,從而又會影響
    內層電子互相排斥而
    走動起來??😅😅😂
    否則電子應該是固定
    的因為原子核裏的質
    子和中子它們都沒走
    動自然它們抓捉每個
    方向的力度也不會變
    所以電子會動完全是
    受到外層電子(它也
    是被別干擾的!)干擾
    而全部出現不平𧗽的狀
    態下走動起來(目的是
    為了達至平衡可惜最外
    層電子太8掛什麼事都
    要參與總是閒不下來)!
    👌👌😂😂😅🤭

  • @playgamecat
    @playgameca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一個電子(波),遍及宇宙😮

  • @brookriver7314
    @brookriver731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电子是女娲的智慧脉轮,电子云充满暗物质

  • @user-di3op7fw1p
    @user-di3op7fw1p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可以傳遞訊息啊!先確定並選擇是不是向上,在執行傳遞
    我認為愛因斯坦是對的,一定還有未解之謎,量子力學還未完善,如果完善了,到十一顆原子就能星際旅行了

  • @hayama2363
    @hayama2363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由於听了一点就能睡着,所以不得不一次一次重听…

  • @babybokchoiii
    @babybokchoiii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我都不记得高三的时候化学老师到底怎么解释泡利不相容理论了…反正当时就囫囵吞枣的理解了…计算电子云啊什么的 都学得挺溜的😂 鬼知道原来这后面有那么多神秘现象……最感慨的是我09年的时候看我爸70几年的化学书,说的电子还是围绕轨道的粒子,到我们这辈就是电子云的概率了😂 所以科学真的非常有意思

    • @zoeliu6072
      @zoeliu6072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 我哭了,我是學軌道的,你講出我昨晚聽另外一片的OS了。從前老師要是敢教電子沒有體積的話,我說什麼就要去考物理系。😮
      説:出來出來歐,這樣。😡

    • @babybokchoiii
      @babybokchoiii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哈哈哈 你厉害哦~@@zoeliu6072

    • @zoeliu6072
      @zoeliu6072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babybokchoiii 😂,我昨晚就跟你想的差不多,在想簡直見鬼了,物律定律一變再變,真會使人瘋,但也很有意思,同時我很景仰物理天文學家,那種人大概算一件理論是屬於邊走邊吃,邊隨便活著邊算理論的狀態,旁邊需要有人護關,跟佛教的閉關差不多。馬幹畫馬竟然自己變成馬了,就是這種的,還有愣嚴經內的水關也是。

    • @babybokchoiii
      @babybokchoiii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zoeliu6072 是的呀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后,算出了椭圆形的彗星轨道,但是他不是更加信仰上帝了嘛,还相信各种炼金术。因为懂越多,问题越多,现在的工具和理论只能提高精确度,但是却不是完完全全的一模一样,魔鬼就在小数点后几百位里等着搞你心态呢。大到宏观宇宙中,真空还有零点能量,小到量子纠缠,需要的是人不断的求索。用科学来提问来求证,用信仰防止人类发疯🤣

  • @hwangfongmain7326
    @hwangfongmain7326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电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shaloihui394
    @shaloihui394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那个盒子里的猫就是属于用宏观世界规律去解释微观世界规律。所以越说越糊涂。

  • @xingfangtang38
    @xingfangtang3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N✖️N方格与数字填空,N代表任何一个自然数字相乘。即N平方的乘积。从3✖️3=9,
    4✖️4=16,
    5✖️5=25,
    6✖️6=36……到无穷∞大的任何一个数字平方的乘积。将1到它们的乘积数字在它本身的方格做“数独”
    填空(每个方格一个数字)填入到方格当中都有维一一个“定数”值。即每一行,每一列,和斜边方格数字相加都能相等的数字。将总数之和除以N即可得到。3平方格是15。4平方格是34。5平方格是65。6平方格是111。……以后数字依次类推。数字在方格中行,列,斜相加相等。它充分揭示了平行宇宙,量子力学,弦理论。等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古语有云:“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从3✖️3。(九宫格)开始到无穷大的数字平方乘积在它自身的方格中做数独填空,都有行,列,斜相加相等于它自身定数的结果。冥冥中世间万物都是有它的定数。数独填空的过程就是量子纠缠最后平衡,对称相等的过程。任何数字的平方方格与数字做数独填空都能够在方格中看得一清二楚。66✖️66=4356。我将1到4356全部数字在它的方格中做数独填空,得到每一行,每一列,斜边相加都能相等于它自身的定数值。143781。方格平方数再大我都能够将它们一一排列清楚。一理通,百理用。任何方格数字都能用直填法一步到位来完成。

  • @ishidam5721
    @ishidam572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牛掰❤

  • @lirenwu8109
    @lirenwu810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是因为分辨力够不到那个尺度吧。我们不够快。

  • @reck1esss164
    @reck1esss164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主要是电子没法直接观测,只能用他表现出的性质来反推他是什么

  • @wiejjjgg
    @wiejjjgg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們眼前的太陽跟電視螢幕裡的太陽都只是一團電子,所以有科學家說我們只是活在虛擬實境裡。

  • @vibrate1978
    @vibrate1978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量子力學是統計的科學。

  • @stephenzhao5809
    @stephenzhao580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00 整个宇宙中只有一个电子的量子场。

  • @user-nm4cd8wt2u
    @user-nm4cd8wt2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神秘干涉現象:
    如果你喜歡的偶像喜歡吃某個食物,但那原本是你討厭的食物,會在得知偶像喜歡該食物後突然變得不討厭吃了😏

    • @Aulkk
      @Aulk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意思是:A 、C互相排斥
      A、B互相吸引,B、C也
      是互相吸引,只要B出現
      在A、C之間,那麼A和
      C就不會出現排斥現象了?
      🥹🥹👌👌🤣

    • @user-nm4cd8wt2u
      @user-nm4cd8wt2u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Aulkk
      哈哈,上面原本是故意惡搞推論😆
      實際上,你的B也要夠大,不然A和C也是會打起來,B大到跟超級偶像那樣,下面一堆電子粉絲就會聚一起

    • @Aulkk
      @Aulk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nm4cd8wt2u,
      🫨🫨🤣🤣「聲明:B不
      是我的!」👌👌🤣

  • @jgl7190
    @jgl719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究竟是电子全同还是光子全同?

  • @oood8424
    @oood842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接受了量子力学的结果不代表不能问符合人类直觉的问题,不然就是不可知论了,比如量子纠缠究竟是什么机制导致超光速作用的?这个问题不问,那人类探索这个世界的旅程可以说结束了。

    • @Aulkk
      @Aulk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

    • @ZNWMYOY
      @ZNWMYOY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时空隧道

  • @user-gv2bn5ix7r
    @user-gv2bn5ix7r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四個量子數沒有i而是l

  • @hayama2363
    @hayama2363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不相信泡利不经过外星人能想到扩展一个维度再提出不相容原理

  • @Aleph-Omega-0
    @Aleph-Omega-0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真相是個完全透明的東西,沒有人能作出“還沒到達真相”的判斷,因為要判斷這一點,你需要先知道“真相”的規定性是什麼,否則談不上判斷。
    然後科學假設“真相”存在於表象背後,再宣稱我們對“其”一無所知,這操作很怪異,這不就是康德的不可知版本的“物自身”嗎?

  • @Aulkk
    @Aulk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5:32🫨🫨🤣🤣🥹🥹

    • @Aulkk
      @Aulk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管你看不看發生的事情
      是不可改變的?!👌😂
      只是量子力學裏能干擾量
      子的物質太多而已,能全
      面找出會干涉到它的全部
      條件會很困難,因為它幾
      乎是以最小粒子存在什麼
      風吹草動都關它的事?!😅
      光子折射和反射的實驗中,
      一個光子由上而下照射
      另一個則由下而上照射,
      不出現第三和第四種情
      況是它們相遇時互相干
      涉要麼一起往上或一起
      往下走,不會我在我們
      能量相若👈的情況下還
      各自安好走各自的路線?
      😅😅😅🤭🤣

    • @Aulkk
      @Aulk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有沒有想過2個意見不同
      「來自相反方向的光子」
      相遇時,要麼你跟我走要
      麼咱們就干一架後,誰還有
      剩餘的力氣就各自安好「
      各走各的路」??👌👌🤣
      光子之間也存在能量損耗
      不一的情況下相遇了??😂

  • @jwh001
    @jwh001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这一集好难,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听不懂😂

  • @kennyzhou3766
    @kennyzhou376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觉得物理学可能遇到了个大乌龙。我认为爱因斯坦是对的,人们对他说的隐变量有误解,也许叫隐函数更贴切一些。贝尔不等式有漏洞,但不是大贝尔实验里超距通信的漏洞,他不能彻底否定隐变量理论,这一点青岛大学的谭天荣教授在他的论文《前人对贝尔不等式的误解》里有说。

    • @sapphirn
      @sapphir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民科太多

  • @user-du1kh6pg5q
    @user-du1kh6pg5q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薛定谔方程系数是复数,复数模的平方代表概率密度,文稿错了还是读错了呢?其实基本粒子为全同粒子就暗示了基本粒子本质上是一数学概念,道理很简单,就算是上帝亲自动手,他也造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物质,因此它只能是一数学概念,是虚无。

  • @kor-pl3by
    @kor-pl3b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泡利不相容用一般人的物理知识也可以理解成,不同“轨道”中的能量可以维持电子的数量--越低的维持数量越少。那个实验,明显还有银原子在起作用。这只说明,这个50%的概率不是次数而言的,而是对状态而言的。波函数的改变,是对银原子,而不是外的光子。哪个全同粒子,完全就是胡说八道,是用粒解释不同而逼出的胡话。量子世界与传统的区别是实验环境也受到改变,而这个环境改变有多大范围,对现在的人类是未知的。

  • @user-oo2ld3nj9e
    @user-oo2ld3nj9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有个地方没有说清楚:第四种情况下面的光子和第三种情况的光子抵消了,这里没说清楚,是和第三种情况里上面的光子抵消了,还是第三种情况下面的光子抵消了? 如果是第三种情况下面的光子和第四中情况下面的光子概率相互抵消了,那么第一种和第二种也会相互抵消吧。

    • @sapphirn
      @sapphir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因为第三种和第四种情况两个光子通过镜面后的整体状态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相当于是在一个相同的基向量上,所以它们的正负号才会互相抵消。第一种情况和第二张情况两个光子通过镜面后的整体状态是不同的,一个是两个都在上一个是两个都在下,这相当于是互相正交的两个基向量,因此这种情况正负号不会抵消,它们还是两个互相正交的向量。

    • @user-oo2ld3nj9e
      @user-oo2ld3nj9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sapphirn 看你的回复,你的意思是第4种情况下,上面的光子和下面的光子抵消了。但是视频里说第4种情况下面的光子和第三种情况的光子(没说哪一个)相互抵消了,视频里口误么?

    • @sapphirn
      @sapphir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user-oo2ld3nj9e 你理解错了。不是上面的光子和下面的光子抵消了,而是这两个光子作为整体处于一个和第三种情况完全相同的基态中,这在数学上的表示是一个向量空间中的同一个基向量。但是这两种情况下的波函数(基向量的系数)大小相同符号相反,因此这两种情况下的波函数相加就变成0,这表示这个基向量的系数变成了0。

    • @QSX99
      @QSX9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理解的是第三和第四这个两个前后发生的事件本身给抵消了,所以我们看不到那两种情况发生。

    • @zoo0602
      @zoo060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sapphirn 回答正確向量概念。

  • @KamfongLee-tk5bn
    @KamfongLee-tk5b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默认0交流

  • @user-wq7fp7ds4i
    @user-wq7fp7ds4i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正统的物理学家不是先有了数学再找到去找到公式的物理意义,你说的正好相反!

  • @baifriend
    @baifrien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超大宏观尺度,和超小微观尺度都有现象是我们这个尺度所不能理解的, 没什么奇怪。
    理解不了就接受吧。

  • @wiejjjgg
    @wiejjjgg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講了老半天都還在古典物理學,普朗克不就早就說超過他的常數35次方,宇宙跟電子尺寸沒有大小之分嗎?一切時間物質都沒有任何意義嗎?原來數學家才是解開宇宙奧秘的國王😂

  • @user-gc8zd9xp1w
    @user-gc8zd9xp1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i? 是l吧

    • @jih-runtsai262
      @jih-runtsai26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是啊, 把 l (the quantum number for angular momentum)當作 i, 小編完全沒讀過quantum mechanics.

  • @littlelailai
    @littlelailai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爱因斯坦不知道道可道非常道,也不知道穆斯林有关真理的理解。

  • @user-vj2rs1ig1v
    @user-vj2rs1ig1v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 @EternalPleija
    @EternalPleija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量子纠缠不能传递信息只是目前没找到适当的用法,这在星际文明时代是真正的刚需自然会找到适当的方式。就像古人自然觉得想不到现代人用手机可以实现的事情一样。

  • @JasonSmith-vu5vo
    @JasonSmith-vu5vo 6 дней назад

    你的嘴能不能离话筒远一点?

  • @richardyeung270
    @richardyeung27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先有公式,然后再去猜有什么意义,算哪门子鸡巴物理学家。物理物理,物之原理,不懂原理就会来回来去导公式,那说明你们并没有真正理解物之原理

    • @raylin6502
      @raylin6502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他之前说过啦。物理学家很多都是从物推出理的呀。然后再从理反推物。不断循环往复,不停纠错不停前进。

    • @richardyeung270
      @richardyeung270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raylin6502 你根没懂我说的

    • @jih-runtsai262
      @jih-runtsai26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量子力學開始時就是先有了物理現象,再用數學公式去湊,湊的準了就先拿來用, 譬如說黑體輻射的公式與薛丁格波動方程式。然後一大堆理論與實驗物理學家蜂擁而上,拼命的解釋與驗證,到普遍或大咖物理學家能接受的程度才算塵埃落定。

    • @richardyeung270
      @richardyeung27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好吧,这只能说明,我们目前啥都不懂。@@jih-runtsai262

  • @VeteransdeceivedbytheCCP
    @VeteransdeceivedbytheCCP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这个 你之前的节目说和速度 (速度与时间) 可是我问了一下专业物理教授和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 你这个所谓的和速度并不存在 兄弟你别拿着你的臆想跟我们胡说八道呀

  • @user-no3ic7jf7b
    @user-no3ic7jf7b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简短一点啰嗦废话少说

    • @hazzaheureka6573
      @hazzaheureka657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漫聊啊,兄弟。

    • @user-oo2ld3nj9e
      @user-oo2ld3nj9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啰嗦废话那么多,我还听不懂呢,你如果是大牛,自己做一个给我们讲讲啊

    • @user-dr8lv6qd2c
      @user-dr8lv6qd2c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看妳的廢話才多!

    • @QSX99
      @QSX9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短视频刷多了

    • @user-dr8lv6qd2c
      @user-dr8lv6qd2c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愛看又愛酸~我們就喜歡聽直播主講多一點!妳要簡短自己去做視頻阿!跑來這幹嘛!

  • @user-zu6cz5xt8k
    @user-zu6cz5xt8k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科学家都不如我聪明,两个光子不是不能区分,而是两个光子能互相作用,这都理解不了吗!用比喻:光子就像水滴,二个水滴碰一起就成为一个水滴,光子与光子也相融一起。说世界就一个电子,惠勒真是错得离谱。电子按能级排就是因为电子之间会相互作用。

  • @user-bf1ux6nt8u
    @user-bf1ux6nt8u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正统的物理学家,应该先想到物理意义,然后用公式去验证。你这是什么垃圾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