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老師你好 你的課程台灣能看嗎
可以的,我主要在bilibili运营,可以在b站搜“天秤Dav”联系到我🤝
很棒的推薦
我也该换显示器了
Up主的内容非常实用啊, 有很多对组建个人工作室来说很重要的信息. 先握个手, 天秤座的! 看了您的视频感觉审美趣味很接近啊, 而且您的声音也很好听, 处理的也很舒服, 赞!作为也是多年的编曲者, 也顺便分享下这些年的设备经验.系统部分. 我也一直是Win系统, Win10已经是不可思议的稳定了. 我的配置大概还是3~4年前更新的吧, i7-9700K, 64G. 内存真的越大越好, 如果不是主板上限, 我还想加. CPU倒是还好, 如果是采样居多的话, CPU也帮不上什么忙, 还得靠内存. 除非是进行超多软合成器和上百个插件的项目, 那种就非常吃CPU了.宿主部分. 我用的是StudioOne, 它做以节奏为基准的音乐会差一点, 和Cubase很像, 比较线性和老派. 但混音界面是用起来很舒服的. 这次的6加入了一些以视频功能增强的升级, 会更面向于多媒体方面的音频后期. 从5开始就内置了输出时可以进行响度控制, 就说明它对自媒体和创作者还是比较友好的. 如果是做Beat为主的话, FL或Live, 如果是以线性进行的比如传统音乐或管弦乐, 可以考虑StudioOne(我也有一套Nuendo, 但用过S1的话, 真的不愿意用Cubase或Nuendo了, 太庞大太复杂).监听部分. 监听音箱的低频是问题最多的, 一个是房间的低频聚集, 再一个是箱体的下潜能力. 我也非常赞同尽量买大号音箱的建议, 之前买过Event的6寸音箱, 效果不错, 但低音就是不够厚重(听感上比较像耳机里的7506, 清晰结实, 但有压力). 不过我的房间就存在低频聚集, 大概在50Hz左右, 这个频率上我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毕竟是租用的工作室, 也实在不想花钱做声学改造了, 只能切掉那部分频点. 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使用SoundID(早期的SonarworksReference4)并选择耳机预置作为系统输出矫正, 然后, 在音频接口输出到音箱之前, 加载一个数字均衡器(我的是百灵达的DEQ2496), 再选择一些频率恒定的曲目播放, 反复对比耳机输出和音箱输出, 再调节DEQ使音箱输出的频响基本接近耳机, 之后用音箱大音量的播放, 找到最容易引起共振或聚集的频率50Hz, 挖去那个频点, 缓解了很多. 这样整体下来音箱和耳机相似度就较高了. 由于SoundID也有插件版, 加上我是用的StudioOne, 里面有监听专用Listen Bus, 可以加载SoundID作为监听矫正, 这样, 实际上在矫正耳机的同时, 音箱也跟着矫正了, 混音时就可以偶尔切换音箱缓解疲劳. 当然, 用EQ再去模仿矫正的方法, 也会由于房间结构导致相位有一些失真, 但瑕不掩瑜, 这个方法依然会很大程度拉近耳机和音箱的区别(我也试过用测量话筒来矫正, 但实际听感却完全和耳机不同, 而且还需要在音箱耳机间反复切换预置). 我的耳机是DT990PRO, 音箱是ADAMA8X, 现在音箱除了低频稍微欠缺结实和硬朗以外(毕竟被挖掉了一点), 中频到高频都比较接近耳机, 连人声的齿音位置都基本相同, 浅度混音可以一用, 或者用耳机混好了用音箱过一遍模仿现场播放效果还是可以的.另外, 关于DT耳机. 这家耳机什么都好, 就是耳罩和头梁容易磨损. 头梁可以在淘宝多买一些仿款备用(我是把原装头梁都收起来了哈哈), 耳罩在淘宝买听感还是有区别, 我比较过, 上面的透气孔排列和间距和原装的不一样, 所以耳罩可以在亚马逊买原装的.监看部分. 我也是BenQ的用户, 握手, 我的好像是EW爱眼系列, 大概是6年前的老款了. 如果长期做混音的话, 两台显示器会更好, 一个做Arrangement一个做Mixing(做视频音效或配乐后期, 也可以独立出来一个画面监看窗). 不过那样桌面要加宽, 而且要注意颈椎会长期左偏. 控制器. 由于桌面加宽, 太素, 我又加了台Faderport16, 感觉桌面有个会自己动的推子会很过瘾. 但其实...用了几个月就还是用回鼠标拉音量了(电动推子唯一的作用, 就是拍摄关于音乐制作的视频时, 推子一跳就很起范儿). 不过Elgato的一些小控制器也挺有意思的, StreamDeck可以整合一些宏编程, 来弥补DAW里面快捷键的不足.话筒. 我也有两只C414, 再次握手. 外型和黑金搭配简直太帅了, 这俩专门给客户用, 有时也会搬出去录合唱(录女声合唱很棒, 高频轻微提亮一点). 它不光造型酷, 声音甜, 它的低切, 增益和拾音模式转换都是按钮式的, 美观也便捷. Up主用的SE8我也很喜欢, 记得当时打算买小型对装话筒时, 就在它和Oktava, NT5中间挑来挑去, 后来还是舍不得钱包买了对RODE M5. 桌面话筒我用的是RODE的BroadCaster, 电容的, 由于以前在电台做过音乐编辑的缘故, 对主持人用的Brdcstr非常喜欢(更喜欢的其实是电台里的Dynaudio音箱), 所以后来做工作室时选择了Brdcstr放弃了SM7B(一部分原因是动圈话筒的中频实在太硬了,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看了SM7B去掉防喷罩后那怪异的造型)...不过也还是喜欢Shuer的其他话筒, 比如有复古的Super55, 常见的57和58.键盘部分. 我的主键盘是Arturia Keylab 61mkII黑款, 选它主要是看中了它的木纹边, 和与功能上与宿主的匹配度. 选择MIDI键盘一定要注意按键的结构, 虽然不能要配重, 但最好还是要有金属条的支撑. 由于我有时会制作管弦乐, 或者, 某些采样音色力度响应较弱, 时常会过份用力的敲击或轮奏键盘, 之前就直接弹废过一台, 键塌了. 还有一台25键的Arturia的MINI Lab mkII黑款, 放在桌面上. 因为主键盘在我左侧, 有时候一点小改动就要扭头扭身子其实很辛苦, 一台桌面小键盘弹旋律乐器会方便很多很多, 它的弯音和调制轮还是触摸条的, 对经常使用Lead或Mono Bass音色的朋友会很友好, 一拉就是一个8度滑音.踏板. 踏板看起来没太多技术含量, 但我还真用到过不靠谱的, 首先是买设备送的廉价踏板, 那种就是好一阵坏一阵. 其次是M-Audio的踏板, 虚位或接触不良也出现过(M-Audio的声卡我以前也吃过亏, 我买过一款很漂亮的Fasttrack C600, 但后来频频出问题不得不弃用). 自从买了个Nektar的踏板(对, 就是出P6那款白富美键盘的那家, 当时面世时死活买不起), 非常结实, 晃起来没有任何物体的摇晃声(哈哈哈哈, 我是怕了), 我就多买了一个, 一个在主键盘下当延音踏板, 另一个放在工作台下连接到Faderport分配给StudioOne作为走带控制. 现在就很方便, 不用动手一踩踏板就可以走带了(踏板接入DAW还有个好处, 就是可以当Talkback控制, 不过我也是开放式工作室, 简单隔吸音没有独立录音室). 还有一种是音量踏板, 由于Keylab支持4个Aux踏板输入(也是选它的原因之一), 我又买了4个On-Stage的音量踏板, 可以分配到键盘里做自定义参数, 这款踏板有矫正旋钮, 可以矫正归零, 非常方便. 虽然实用中我常常忘了哪个踏板对应哪个MIDI参数, 还不如鼠标, 但Nektar和On-Stage两个品牌的踏板我算是信赖了.音频接口. 我现在是RME的UFX+, 之前是PreSonus的1824, 但某天突然熄了, 感觉是烧了, 当时恨得牙痒痒, 我甚至拆了外壳看能不能看出来问题. 后来一狠心买了业界说是最稳定的RME, 现在发现大家说的没错, 用了一年多没关过机, 但界面真的是土, WinXP既视感(当时是在它和Antelope中做选择的, 后者有非常华丽的板载插件, 但看了一些评论说这机器的稳定性一般, 遂弃之).话放. 我是WarmAudio的273EQ, 用来配给C414. 我也给桌面话筒配了个DBX286s, 但当时是海淘日本的, 我还得整个变压器, 所以后来基本当摆设了. 现在如果是自己录制些范唱或别的, 我都直接用brdcstr话筒录音, 后面挂个Waves的Scheps OMNI channel插件, 再挂一台CLA2A收尾, 也算是够用了.目前我最渴望的, 就是很想有一台采样工作站, NI或是AKAI的. 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看起来很酷炫, 而是两个真实的原因, 一我想改变一下现在做创作总是蹲坐在电脑前一坐一天, 导致看到电脑就有疲惫感的状态(甚至有时工作变成刷了一天的油管), 二是采样工作站对于承接一些现场演出(并非现场DJ而是一些曲目或音效的播放)的工作比电脑稳定, 我也带过笔记本去现场, 但出现过的问题简直一言难尽, 当你举着一个3.5mm的插头时, 就会有那种不但很业余, 还很不祥的预感(加块声卡可能又会出现别的问题). 我有阵子还考虑过Cymatic Audio的硬盘播放机, 但那玩意儿感觉有二十年历史了. 那为什么不选一个专业的采样工作站呢? 不但能玩创作, 还能载入现场需要的采样, 然后用Pad触发, 而且都是专业的大三芯. 结果今天淘宝一看, 不是8000就是上万, 还是忍不下心. 毕竟现在这疫情, 活动都没有了, 害.看到Up主的视频, 很多理念都很在理, 加上设备和工作室搭建都有类似的经历, 说的有点嗨了, 期待Up主的更多节目.
老師你好 你的課程台灣能看嗎
可以的,我主要在bilibili运营,可以在b站搜“天秤Dav”联系到我🤝
很棒的推薦
我也该换显示器了
Up主的内容非常实用啊, 有很多对组建个人工作室来说很重要的信息. 先握个手, 天秤座的! 看了您的视频感觉审美趣味很接近啊, 而且您的声音也很好听, 处理的也很舒服, 赞!
作为也是多年的编曲者, 也顺便分享下这些年的设备经验.
系统部分. 我也一直是Win系统, Win10已经是不可思议的稳定了. 我的配置大概还是3~4年前更新的吧, i7-9700K, 64G. 内存真的越大越好, 如果不是主板上限, 我还想加. CPU倒是还好, 如果是采样居多的话, CPU也帮不上什么忙, 还得靠内存. 除非是进行超多软合成器和上百个插件的项目, 那种就非常吃CPU了.
宿主部分. 我用的是StudioOne, 它做以节奏为基准的音乐会差一点, 和Cubase很像, 比较线性和老派. 但混音界面是用起来很舒服的. 这次的6加入了一些以视频功能增强的升级, 会更面向于多媒体方面的音频后期. 从5开始就内置了输出时可以进行响度控制, 就说明它对自媒体和创作者还是比较友好的. 如果是做Beat为主的话, FL或Live, 如果是以线性进行的比如传统音乐或管弦乐, 可以考虑StudioOne(我也有一套Nuendo, 但用过S1的话, 真的不愿意用Cubase或Nuendo了, 太庞大太复杂).
监听部分. 监听音箱的低频是问题最多的, 一个是房间的低频聚集, 再一个是箱体的下潜能力. 我也非常赞同尽量买大号音箱的建议, 之前买过Event的6寸音箱, 效果不错, 但低音就是不够厚重(听感上比较像耳机里的7506, 清晰结实, 但有压力). 不过我的房间就存在低频聚集, 大概在50Hz左右, 这个频率上我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毕竟是租用的工作室, 也实在不想花钱做声学改造了, 只能切掉那部分频点. 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使用SoundID(早期的SonarworksReference4)并选择耳机预置作为系统输出矫正, 然后, 在音频接口输出到音箱之前, 加载一个数字均衡器(我的是百灵达的DEQ2496), 再选择一些频率恒定的曲目播放, 反复对比耳机输出和音箱输出, 再调节DEQ使音箱输出的频响基本接近耳机, 之后用音箱大音量的播放, 找到最容易引起共振或聚集的频率50Hz, 挖去那个频点, 缓解了很多. 这样整体下来音箱和耳机相似度就较高了. 由于SoundID也有插件版, 加上我是用的StudioOne, 里面有监听专用Listen Bus, 可以加载SoundID作为监听矫正, 这样, 实际上在矫正耳机的同时, 音箱也跟着矫正了, 混音时就可以偶尔切换音箱缓解疲劳.
当然, 用EQ再去模仿矫正的方法, 也会由于房间结构导致相位有一些失真, 但瑕不掩瑜, 这个方法依然会很大程度拉近耳机和音箱的区别(我也试过用测量话筒来矫正, 但实际听感却完全和耳机不同, 而且还需要在音箱耳机间反复切换预置). 我的耳机是DT990PRO, 音箱是ADAMA8X, 现在音箱除了低频稍微欠缺结实和硬朗以外(毕竟被挖掉了一点), 中频到高频都比较接近耳机, 连人声的齿音位置都基本相同, 浅度混音可以一用, 或者用耳机混好了用音箱过一遍模仿现场播放效果还是可以的.
另外, 关于DT耳机. 这家耳机什么都好, 就是耳罩和头梁容易磨损. 头梁可以在淘宝多买一些仿款备用(我是把原装头梁都收起来了哈哈), 耳罩在淘宝买听感还是有区别, 我比较过, 上面的透气孔排列和间距和原装的不一样, 所以耳罩可以在亚马逊买原装的.
监看部分. 我也是BenQ的用户, 握手, 我的好像是EW爱眼系列, 大概是6年前的老款了. 如果长期做混音的话, 两台显示器会更好, 一个做Arrangement一个做Mixing(做视频音效或配乐后期, 也可以独立出来一个画面监看窗). 不过那样桌面要加宽, 而且要注意颈椎会长期左偏.
控制器. 由于桌面加宽, 太素, 我又加了台Faderport16, 感觉桌面有个会自己动的推子会很过瘾. 但其实...用了几个月就还是用回鼠标拉音量了(电动推子唯一的作用, 就是拍摄关于音乐制作的视频时, 推子一跳就很起范儿). 不过Elgato的一些小控制器也挺有意思的, StreamDeck可以整合一些宏编程, 来弥补DAW里面快捷键的不足.
话筒. 我也有两只C414, 再次握手. 外型和黑金搭配简直太帅了, 这俩专门给客户用, 有时也会搬出去录合唱(录女声合唱很棒, 高频轻微提亮一点). 它不光造型酷, 声音甜, 它的低切, 增益和拾音模式转换都是按钮式的, 美观也便捷. Up主用的SE8我也很喜欢, 记得当时打算买小型对装话筒时, 就在它和Oktava, NT5中间挑来挑去, 后来还是舍不得钱包买了对RODE M5. 桌面话筒我用的是RODE的BroadCaster, 电容的, 由于以前在电台做过音乐编辑的缘故, 对主持人用的Brdcstr非常喜欢(更喜欢的其实是电台里的Dynaudio音箱), 所以后来做工作室时选择了Brdcstr放弃了SM7B(一部分原因是动圈话筒的中频实在太硬了,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看了SM7B去掉防喷罩后那怪异的造型)...不过也还是喜欢Shuer的其他话筒, 比如有复古的Super55, 常见的57和58.
键盘部分. 我的主键盘是Arturia Keylab 61mkII黑款, 选它主要是看中了它的木纹边, 和与功能上与宿主的匹配度. 选择MIDI键盘一定要注意按键的结构, 虽然不能要配重, 但最好还是要有金属条的支撑. 由于我有时会制作管弦乐, 或者, 某些采样音色力度响应较弱, 时常会过份用力的敲击或轮奏键盘, 之前就直接弹废过一台, 键塌了. 还有一台25键的Arturia的MINI Lab mkII黑款, 放在桌面上. 因为主键盘在我左侧, 有时候一点小改动就要扭头扭身子其实很辛苦, 一台桌面小键盘弹旋律乐器会方便很多很多, 它的弯音和调制轮还是触摸条的, 对经常使用Lead或Mono Bass音色的朋友会很友好, 一拉就是一个8度滑音.
踏板. 踏板看起来没太多技术含量, 但我还真用到过不靠谱的, 首先是买设备送的廉价踏板, 那种就是好一阵坏一阵. 其次是M-Audio的踏板, 虚位或接触不良也出现过(M-Audio的声卡我以前也吃过亏, 我买过一款很漂亮的Fasttrack C600, 但后来频频出问题不得不弃用). 自从买了个Nektar的踏板(对, 就是出P6那款白富美键盘的那家, 当时面世时死活买不起), 非常结实, 晃起来没有任何物体的摇晃声(哈哈哈哈, 我是怕了), 我就多买了一个, 一个在主键盘下当延音踏板, 另一个放在工作台下连接到Faderport分配给StudioOne作为走带控制. 现在就很方便, 不用动手一踩踏板就可以走带了(踏板接入DAW还有个好处, 就是可以当Talkback控制, 不过我也是开放式工作室, 简单隔吸音没有独立录音室). 还有一种是音量踏板, 由于Keylab支持4个Aux踏板输入(也是选它的原因之一), 我又买了4个On-Stage的音量踏板, 可以分配到键盘里做自定义参数, 这款踏板有矫正旋钮, 可以矫正归零, 非常方便. 虽然实用中我常常忘了哪个踏板对应哪个MIDI参数, 还不如鼠标, 但Nektar和On-Stage两个品牌的踏板我算是信赖了.
音频接口. 我现在是RME的UFX+, 之前是PreSonus的1824, 但某天突然熄了, 感觉是烧了, 当时恨得牙痒痒, 我甚至拆了外壳看能不能看出来问题. 后来一狠心买了业界说是最稳定的RME, 现在发现大家说的没错, 用了一年多没关过机, 但界面真的是土, WinXP既视感(当时是在它和Antelope中做选择的, 后者有非常华丽的板载插件, 但看了一些评论说这机器的稳定性一般, 遂弃之).
话放. 我是WarmAudio的273EQ, 用来配给C414. 我也给桌面话筒配了个DBX286s, 但当时是海淘日本的, 我还得整个变压器, 所以后来基本当摆设了. 现在如果是自己录制些范唱或别的, 我都直接用brdcstr话筒录音, 后面挂个Waves的Scheps OMNI channel插件, 再挂一台CLA2A收尾, 也算是够用了.
目前我最渴望的, 就是很想有一台采样工作站, NI或是AKAI的. 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看起来很酷炫, 而是两个真实的原因, 一我想改变一下现在做创作总是蹲坐在电脑前一坐一天, 导致看到电脑就有疲惫感的状态(甚至有时工作变成刷了一天的油管), 二是采样工作站对于承接一些现场演出(并非现场DJ而是一些曲目或音效的播放)的工作比电脑稳定, 我也带过笔记本去现场, 但出现过的问题简直一言难尽, 当你举着一个3.5mm的插头时, 就会有那种不但很业余, 还很不祥的预感(加块声卡可能又会出现别的问题). 我有阵子还考虑过Cymatic Audio的硬盘播放机, 但那玩意儿感觉有二十年历史了. 那为什么不选一个专业的采样工作站呢? 不但能玩创作, 还能载入现场需要的采样, 然后用Pad触发, 而且都是专业的大三芯. 结果今天淘宝一看, 不是8000就是上万, 还是忍不下心. 毕竟现在这疫情, 活动都没有了, 害.
看到Up主的视频, 很多理念都很在理, 加上设备和工作室搭建都有类似的经历, 说的有点嗨了, 期待Up主的更多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