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hu1744 科普确实有时让人产生误解(或幻觉),我是在看你回复韦海同学时插了句嘴,而我想韦海估计还是高中或以下阶段的同学,不去崇拜霸道总裁,已经很不容易了。就我自己而言,我的专业是计算机,早在20年前,也触及一些本专业的前沿科技(当时的),自然知道科技(科学与技术)进步的艰难以及面临的各种困境,但到现在,却成了油腻中年了。对于科学知识,展现的确实不止是技术,还有广阔的关于未知领域的好奇,中国有句古话,叫隔行如隔山,跨领域理解问题,与一个高中生学习新知识无异,无论文科还是理科。然而,如果你注意观察那些涉及你自己专业领域的通俗传媒,你才发现到处是谎言与无知,甚至包括一些大V“专家”。我喜欢看科普,估计只是为了娱乐,与其说娱乐,我更愿意理解为消费,消费那些我们年轻时未曾触碰或曾经忽略的领域知识,让我们大脑运动起来,想想这个世界的奇妙,并对生命多一份眷恋。 Allen Hu 同学,必须要承认,这个世界依旧是社会分工极度精细的时代,跨了领域,即使一个在某阶段既有成就的科研工作者,除了他拥有更多的普适的方法与思维外,我们懂得的,与高中生差不多。如果你去问易中天,什么是“二叉树”,易中天会说,这个我不懂,You can you up(此处有掌声和笑声),可是,“二叉树”只是计算机入门,而且是最基本的一个概念罢了。但如果你对易中天讲解,如何快速在14亿个身份证集合中找到他自己的,估计他也听得懂,并连连称赞,好比他发现了宋朝为何如此繁荣的真谛一样。科学就是这么神奇,人类永远要对所有的知识保存一丝敬畏与渴求。
火星塞點火不是靠轉子的邊去碰觸汽缸壁的,是靠外部的點火線圈,轉子的邊是不能碰到汽缸壁的,只有轉子三個角的油封可以,做成有弧度單純是為了增加壓縮比的
就那么一个小点接触,不会漏气吗
勘误,以此条评论为准。同时感谢纠正
Apex seal?
我也是这么认为
@@feifeishuishui 因為油封會磨損,所以轉子引擎最後大部分壞的都是密封不足引擎沒力...(個人觀點,有錯請講)
视频中使用的软件为GeoGebra(建议中学教师使用),现将工程文件以及其他素材共享如下:链接:pan.baidu.com/s/1H-ohm1wnDDHjBKSWXkApvA 密码:adb7
感觉这个工具不只是教学能用,用于辅助工程分析似乎也不错。我也是较真儿的理工男,不过我的工作不是科普,而是研发。我的工作涉及电子系统的信号处理、机械的机构设计,很多具体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数学问题。机械领域从四连杆机构到多自由度并联机械臂的运动求解大家懂的,全是数学。但大学毕业若干年后仍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数学工具处理工程问题的并不多,所以市面上看到的很多“发明”实现方式其实都很粗劣。我虽然大学的数学知识也忘了不少,但在做机构设计的时候仍然坚持用作图辅助计算的方法来实现想要的运动形式。我常用的工具不能便捷地以点云的方式做运动轨迹分析,接下来我会试试GeoGebra,也欢迎朋友们推荐更多的分析工具。感谢妈咪叔的高质量视频,我的大学数学一点点又捡回来了,而且比当年多了好些干货。
可以讲一下用勒洛三角形传动轴的优缺点吗相比圆柱形?
@@alexyoung6418 支持多点运动分析工具
好东西
Alex Young 没错,民科很多完全不懂已发现的原理和知识。纯属做无用功。
我感觉妈咪叔的知识水平已经达到了科学家的水平了,可以搞科研了。妈咪叔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平时也喜欢看科普书籍,但只是停留在描述概念的水平。没有深入的追踪其数学本质。我觉得搞科普就应该结合数学公式,这才叫真正的懂。
韦海 要真的對科學有興趣,光看科普,包括媽咪說的視頻是遠遠不夠的。這種簡單問題,數學上解釋耗時不長,還能講清楚,如果講複雜的物理問題,大概講幾十個小時甚至更長才能把需要的數學大概介紹清楚,就沒有科普會講了。媽咪說的水平可能遠不止視頻裡表現出來的,但是視頻這點知識,跟科研差的遠了。
我不太明白Allen Hu同学的意思,你是说妈咪说的视频这点知识,是指知识点本身呢,还是妈咪说的科普教学水平?如果是后者,毋庸置疑,那是中国少有的几个牛人之一,如果是前者,估计这恐怕是最大的误解吧?我这样说吧,卫星上天是牛顿定律重要还是发射卫星所需要的空气动力学、材料学、推动发动机原理更重要?我的理解是都重要,无所谓高低,也无所谓”差的遠“了,但一定是前提条件。内燃机一个原理并不复杂,只要懂得这个原理,一个小工厂就可以从0开始生产出来,但要从0开始生产一个小体积的,高效率的内燃机(哪怕提高一个点的效率),估计就很难了,但它的实现并不比基本原理更高明。科学技术今天已经建立在大规模的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一个人穷其一生可能只能解决一个小领域的一个小问题,或者,一个科员人员可能穷其一生也一事无成。万维钢(得到APP的主讲人之一)自称是物理学家,可是在物理界却名不见经传,做起科普来,效果还真不错。
zhao wen 不,媽咪說的視頻都做的非常好。但是他為了讓普通觀眾都能看懂,所以有些更高深的內容難以涉及。這個視頻,當然可以把原理說清楚,但是如果要科普量子場論一類的東西呢?媽咪說再有水平,也很難通過幾個視頻讓觀眾學會。所以如果真的熱愛科學,還是需要拿起課本,系統學習。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很多以前覺得根本無法自學的東西其實普通人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量子物理,廣義相對論等)。如果你需要自學數學物理方面的東西,而且不介意讀英文教材,我甚至可以送你電子書。科普視頻有三重目的,一是娛樂,二是普及知識,三是激發興趣,使得觀眾自己願意去學更多的知識。前兩條大部分人都在受益,但第三條我覺得更為可貴。當然啦,實在太忙沒有時間,只看科普也很好啦。只是如果真的特別愛科學,真的想懂一些東西,光看視頻是不夠的。最後說和科研差遠了,也不是說媽咪說沒有水平。我覺得你是嚴重低估了前沿研究的難度。當然有一些研究內容確實可以跟普通人解釋清楚,但是大部分的難度都遠超這些視頻所涉及的難度。這完全沒有貶低媽咪說的意思。
@@allenhu1744 科普确实有时让人产生误解(或幻觉),我是在看你回复韦海同学时插了句嘴,而我想韦海估计还是高中或以下阶段的同学,不去崇拜霸道总裁,已经很不容易了。就我自己而言,我的专业是计算机,早在20年前,也触及一些本专业的前沿科技(当时的),自然知道科技(科学与技术)进步的艰难以及面临的各种困境,但到现在,却成了油腻中年了。对于科学知识,展现的确实不止是技术,还有广阔的关于未知领域的好奇,中国有句古话,叫隔行如隔山,跨领域理解问题,与一个高中生学习新知识无异,无论文科还是理科。然而,如果你注意观察那些涉及你自己专业领域的通俗传媒,你才发现到处是谎言与无知,甚至包括一些大V“专家”。我喜欢看科普,估计只是为了娱乐,与其说娱乐,我更愿意理解为消费,消费那些我们年轻时未曾触碰或曾经忽略的领域知识,让我们大脑运动起来,想想这个世界的奇妙,并对生命多一份眷恋。 Allen Hu 同学,必须要承认,这个世界依旧是社会分工极度精细的时代,跨了领域,即使一个在某阶段既有成就的科研工作者,除了他拥有更多的普适的方法与思维外,我们懂得的,与高中生差不多。如果你去问易中天,什么是“二叉树”,易中天会说,这个我不懂,You can you up(此处有掌声和笑声),可是,“二叉树”只是计算机入门,而且是最基本的一个概念罢了。但如果你对易中天讲解,如何快速在14亿个身份证集合中找到他自己的,估计他也听得懂,并连连称赞,好比他发现了宋朝为何如此繁荣的真谛一样。科学就是这么神奇,人类永远要对所有的知识保存一丝敬畏与渴求。
zhao wen 你說的這些我基本都認同,隔行如隔山是必然的,但是只是想多了解一下,用業餘時間學習,積累幾年,也能弄懂很多東西了。如果是數學,理論物理,或者經濟之類的學科,自學達到博士低年級水平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當然,要達到能獨立研究的水平,那就很難了。太多人都是覺得一些東西自己根本學不會,或者無法自學,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以我個人經驗來說,我是數學專業的,但是我們學校一些經濟物理的博士課程我也修過。我很清楚這些東西絕對沒有很多人想的那麼困難,當然也不簡單。我完全沒有上過課的計算機,但在alpha go出來後,我找到它的論文,又找了一些書來自學,基本弄懂了背後的原理,包括上世紀早期研究的一些重要的數學證明,然後我還自己訓練了一個小圍棋ai。當然這方面我肯定還是大外行啦,我只是想說,如果只是想大概了解,還是能做到的。我有數學基礎確實占便宜,但是這個基礎也是每個人花時間都可以獲得的東西。當然啦,我不是說每個人都一定要這麼較真,只是如果真的想較真的話,就一定要像那個專業的人學習那個東西一樣,而不能停留在科普。畢竟那個專業的人也是從什麼都不會過來的。
赞!以前看过很多关于转子发动机的讲解,都不如这个讲得好。主要是勒洛三角形的辩疑。我记得以前看过文章说压缩比不高是转子发动机的死穴。这应该是世界上唯一的量产转子发动机最终被放弃的原因。不过据说马自达还是没有完全放弃,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动车的增距发动机。
压缩比不高不是问题,不是还有涡轮增压吗?转子发动机的主要问题是磨损问题不好解决
Yisha Luo 活塞环密封很困难,圆形就容易得多。也好加工。这转子和气缸形状复杂,密封是直线的,高速下磨损当然厉害。
@@sunnine7251 是的。转子发动机的密封和润滑的确困难,三个棱边,两个侧壁都是挑战。
@@peterlution 还有个主因是点火爆炸总是发生在发动机的一个角落里,youtube上有好多转子发动机的拆解视频,就能发现总是一个角落磨损的特别厉害。
利用软件帮助讲解演示,档次和效率提高很多,加油吗咪叔。
上期刚看到勒洛三角形我就想起了转子发动机,然后还特意查了一下发现转子发动机并不是勒洛三角形,没想到这期就解开了我的疑惑
Prince Wood 對啊媽咪叔知道大家的疑惑🤔
听懂了
Prince Wood 向你学习,你的求知欲很强👍👍👍👍,我只是把视频看完,了解有这回事。
而且讲得很明白了
搞不好在每一個深夜,媽咪叔都會戴上鴨舌帽和口罩😷,跳上他的改裝車在街上炸街呢。
转子是靠顶点的密封片接触的缸壁。下面是有弹簧的。保证顶着缸壁。然后转子还有凹陷的。为了增加燃烧室容积。而且转自是二冲程发动机,需要消耗一部分机油参与燃烧。机油必须要勤换。配合涡轮增压就是天生一对。但是排放比较严格。最后一代的取消了涡轮增压。马自达之前研究的烧氢气的转子发动机,似乎很合适。
转子发动机的话题总是引发我的一系列哲学思考,比如说转子和冲程发动机就像是地心说的地心说。没有是对谁错,只是坐标系不同而已。日心说体系下,所有物体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地心说体系下,所有物体围绕地球做不规则运动。虽然都能解决问题,但是难度明显不同。转子发动机在设想阶段确实看起来比冲程发动机容易理解,但是殊不知这个看似简单的机械结构却因为几个无法克服的问题,最终拖垮了马自达。也正是一开始的追求简单的设计结构最后却让转子发动机从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问题上升到哲学问题的难度,或许这才是最难做到的。就像是哥德巴赫猜想从证明1+2到1+1是一道人类文明的天堑鸿沟,转子发动机这一工程难题将等待着下一次科技工业革命,由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吧。
重點是它的"角"邊磨面磨損只要他一磨損就必須要換轉子引擎只要一耗損只要其中一角磨損掉
它旋轉比重就會不穩定慢慢的就會造成承軸損壞反而會造成更多損壞與維修
必須整個更換固定時間就必須換引擎一般民眾這是負擔不起的這並不符合經濟效應
看来很多事情不能想当然啊。上期节目之后我就以为转子发动机用的是勒洛三角形,没想到其实是被削短了的。面对科学还是得谦卑一点。
很棒的說明,圖文並茂,謝謝。
對愛車的人 我愛這集 好希望繼續做
三缸的排量
四缸的声浪
六缸的动力
八缸的油耗
十二缸的保养费用
F1的寿命
看的出大大是有深入研究轉子引擎的特性。
@@Lee-zj9mn 哪个大大?~~
Simon Yu (信仰buff加持)跟我喊:转子不死/破音
@@LanClouds 發言的 老K 大大,因為轉子引擎真的有這些特性。
但轉子引擎就是因為與二行程一樣的潤滑方式,跟一般的四行程的潤滑方式完全不一樣,所以引擎運轉時需要添加潤滑油,不然引擎會GG的。
二行程引擎為何會被淘汰呢?
就是無法有效降低空氣污染問題,所以才會被淘汰。
魔鬼
9:43,确实是由轴的半径和圆孔半径大小决定的,但是看图形,齿轮传动比是24/16=3/2,那么输出轴转动一圈,三角形应该转动2/3圈,而不是1/3圈,做功次数就是3*2/3=2次,大家觉得我这样算的对不对?
很顶尖的理论与技术,常人难以理解。这孩子有头脑 ,好好学习,前途无量。
哎~这个小伙子讲的不错哎~我以前都只看李永乐的…这个主播也可以订阅了
妈咪叔的有一些视频比李永乐老师讲的还要好,比如他讲比特币的一系列我就特别喜欢
李永乐在黑板上写字,不如他在视频里插各种东西效果好
媽咪叔講數學理論,數學系的high起來
講物理理論,物理的high起來
講工程理論,工程科系的high起來
講科學史,理工組跟歷史系high起來
我一個法律系的點進來一臉矇的進來又一臉矇的出去wwwww
有沒有法律系朋友要來角落跟我一起瑟瑟發抖wwwww
小丑野鳥 你读法律的过来凑什么热闹啊,这不找削么……哎,我也是读法律的……
你还是一个人吧哈哈哈
@@ngflycloud 您是真皮沙發呀wwww真皮
@@zequnyu7085 我只是來看媽咪叔「廣闊的胸襟」XDDD
@@user-stevenlin123 XD
老师太帅了,从b站一直追到油管
這集非常有趣,也很實用。一般人也可以嘗試。
圖文並茂,十分專業
apex seal的确是转子的痛,但润滑做好的话,开到130k还是可行的。我一般用mineral的机油来搞我的RX8。虽然保养昂贵,但保养的好的话那个快乐,那个过弯,是真的让一个没有专业赛车背景的人着迷。
四衝程的點火系統,可惜卻是二行程的引擎模式。
因為空污問題無法解決導致該引擎不得不被淘汰掉的命運。
除非那天可以解決排污問題,這引擎將有機會再次稱霸汽車工業,取代部份的活塞引擎。
排氣後 出氣 外加一個能夠再燃燒的中尾段改善排氣應該就可以解了 可是燃料跟空間就不知道怎麼處理了 🤔 然後一定也會影響馬力 估計是就這樣子了 QAQ
@@哈博卡的奇幻旅程 加裝一個觸媒轉化器,燒掉多餘的油氣與機油,只不過增加更多的二氧化碳及有害物質到空氣中,無助於解決空污問題。
我覺得還有更好的方式是用一個特殊裝置將未燃燒完全的油氣(汽油+潤滑機油)收集在一個裝置裡,最後再集中做回收處裡,這樣也許會更好。
至於這個裝置可以參考無回收袋的吸塵器機構,相信這樣既可解決空污問題,又可回收多餘的油氣跑到空氣中污染空氣。
小時候看書就知道有轉子發動機,不明覺勵
看這個視頻終於明白了
感覺恍然大悟,大爽了
这是我看到过对转子引擎讲解最完整的视频
妈咪叔这个转子发动机讲的比很多专业的讲车人说的好!
汽车频道的主持人,国外的懂开车,国内的的很多连开车都不懂。他们别说理解引擎,连轮胎抓地和重心转移都理解不了,有些就算懵懵懂懂有个感觉也表达不出来,因为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都差太远。
你觉得马自达需要哪些人?
谢谢讲解,十分通俗易懂。
每次看妈咪叔讲科学,就想知道更多一点,突然妈咪叔说"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就有种失落感,恍然大悟原来妈咪叔也不是上帝啊
图演结合,通俗易懂,谢谢
这集真好。
讲的太棒了!谢谢你
最后一段的讲解大赞啊
轉子發動機適合輸送濃稠甚至是含有晶粒的液體!
轉子講的很棒!!
讲一下椭圆积分吧
可以讲讲利用Tusi couple方式把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吗?
看了个开头,比较有趣,晚上回家慢慢看。
很棒,0基础都能听懂 70-80%
妈咪叔,可以讲讲 热电材料 吗?
转子发动机优点是有的,但是缺点更大:使用时间一长,内转子三棱角磨损就有了,内部三区间的密封性就不行了,就是串流,即费油,又增加维修费用,而且很可能不是一般的维修,而是直接换引擎!所以“转子发动机”只能停留在理论上!
简单来说转子发动力可以实现高动力. 但是基于燃料转换比极差的情况下达成的. 除非未来有什么新科技, 不然转子发动机可能会被电动马达取代...
学霸的感觉 赞一个
我還是喜歡二衝程摩托車,
聲音動聽,馬力來得快。
125cc二衝程,末斷160幾公里。
有点想不明白,自转和公转比,只取决于偏心齿轮和转子内孔的半径比吗?
演示动画做得太好了,你是怎么做的?
哈哈哈,我上集留言了,我的车就是转子发动机!
你肯定有一个很棒的车库
不明觉厉 哈哈
@@Sci1729 Hoho 补充一些缺点:除了费油以外(我的1.3l的双转子(单转子650ml)发动机推动1.34吨风阻很低的小车在城市道路上百公里油耗18-20l 高速12-14l),由于密封条比活塞环实际使用效果更差,不仅让这发动机实际上成了混合燃料发动机,还非常脆弱,很容易出现润滑问题导致的抱缸。但优点也非常明显,由于转子转速只有轴转速的1/3,再加上没有活塞连杆这种不平衡的往复式结构,在对标活塞发动机的高转速时,运行非常平稳顺滑,声音也非常独特。并且如视频所说功率密度比较高,1.3l可以做出247匹马力。可惜乳模说rx9要抛弃wankel engine了。
高桥凉介,是你吗
@@Bianxingjingang 还是叔叔的大奔好啊
最好的科普频道
Fan Yang 真的⋯⋯
16分钟的发动机图片,点火器有2个,是不是先下面的那个点火,再几毫秒的时间内上面的点火?
然后汽车倒车时,先停止转动,由启动机带动轴反转,点火器的点火顺序反过来?
兩個是為了燃燒均勻 是同時點火的 倒車是靠變速箱齒輪來達成車輪反轉 不是內燃機本身
4:11 如果這麼做~完成之後~還是照常一樣會上下顛簸的..............
轉子引擎的三個接觸線很容易就磨損漏氣,技術難度在此
妈咪叔能讲一下纬度么 还有思维是已知维度加一么
淺顯易懂
太棒了,受教。
可还是不懂转子发动机是怎么传送动力的。视频里我能看明白它是怎么转起来的,可他只是绕着中间那个齿轮转啊,是怎么转动中间那个齿轮的呢
中间那个齿轮不动。伪勒洛三角形绕着中间那个齿轮转,就有一个稳定的圆心了,在那里圆心引出轴的
发动机竟然是这样的,太聪明了!
讲得很清楚
延伸一下,很多国外的把自行车轮子做成不同的形状,是什么原理?可以搞一集。。。
Rx8车主过了支持你的
马自达卖的最好的产品系列还是四冲程活塞发动机的。
这不废话吗 , 排放不达标, 没法卖的好
有許願有希望,真的講轉子發動機了 XDDDD
亲,能不能透露一下,你做这个动画的软件叫什么名字啊?
哈哈 昨天看了勒落三角形
也想到了馬自達的轉子引擎
你就不会把转子发动机放在圆里转啊?风车一样不可以吗?
科学家,牛
动画是用什么做的啊
偏心轴没有旋转啊
请教✋这个机械类的作图软件叫啥名🔎
GeoGebra
一個知名的數學繪圖軟件
转子发动机,马自达自己都放弃了吧?压缩比不能做的很高,磨损严重
厉害了!一直想了解下这个
非常好
为什么不改成更简单更好用的正方形呢?这样轴心既不会乱跑,内燃机的腔体还能使用更简单,体积利用更高的圆形,并且旋转一周四次做功😁😁😁
正方形的四個角可能會造成會嚴重積碳 再來是各個行程之間要如何達成密閉空間 還有方向腔室能夠製造夠高的壓縮比嗎
没有压缩...
和李永乐老师合作来一个讲座
請問其圖形模擬軟體是哪款?
詹易修 哈哈,也想知道。
用來做 單車的 大盤應該就可以吧
希望延伸讲讲 螺杆泵
接觸過VTEC之後
什麼轉子
什麼渦輪
一切都是垃圾!除了…………
展開
vtec is the best
这就是为什么燃油汽车发展缓慢的原因吗?看来还是要被电动取代了
电动发展不是因为内燃机发展慢,而是历史上电池技术落后和将来要面临的能源危机。
文化水平有限有字幕更好
胆子越来越大了,这种视频我也敢点进来。
高中时候和我扯这些 我压根听不进去。。。不过关于转子发动机了 反而有兴趣了
大神用的什么软件?
请问妈咪叔,划轨迹的是什么软件
好像是Geogebra
@@lylechen8881 谢谢!我才发现我书签里有
讲的不错,我还没尽兴,就结束了
這期竟然是我完全聽得懂的一期
我觉得转子发动机的高升功比做成摩托车最刺激了。
勒洛三角形做轮子的车,坐着一定很摇摆,很舒服~
解決壓縮比的問題 交給渦輪增壓來解決( ´Д`)y━・~~
转子发动机这么小的排量根本吹不动涡轮。机械增压可能更靠谱
年轻瘦版高亚麟
用增压方式 增加 压缩比 怎么样?
壓縮比是汽缸容積與燃燒室的比值 渦輪或機械增壓是增加進氣量還有空氣壓力 這兩個是不相干ㄉ
妈咪叔
可以有英文字幕吗?😉
有哪位知道视频中用的图形软件是什么吗?
Mapleafs Toronto 看到妈咪叔的评论了吗😂
@@brucehao6578 谢谢提醒。
先留言再看!
妈咪叔,么么哒!
轉子引擎,沒有活塞做功死點
转成了写轮眼
转子写轮眼~~
转子发动机能量密度大,重心更低,能够提高车子在弯道的性能。
我還滿好奇 為來除了活塞 轉子 還有沒有什麼引擎會發明 光子? 量子? 離子引擎?🤔
因為那些根本不是能做引擎的東西,就像章魚、鯨魚都不是魚
@@aladamir9747 我只是舉例 因為也不知道會是什麼
Rotary is the best,13b nb!
好看不火系列
但是粉丝的胸中都有一团烈火
多谢妈咪叔
就觉得转子发动机里的勒洛三角形,活得很辛苦😂转一圈被炸三次
yifan wang 它不辛苦不被炸就该你幸苦推车啦……😂
油管里徐晓冬要开打了
yifan wang 近似勒洛三角形
这集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