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傳之合缽 譚穎倫 梁燕飛 郭啟煇 梁非同 劍麟 區文鳳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3 сен 2024
  • 傳統戲曲發展聯會2018年9月23日高山劇場演出
    區文鳳編劇及音樂設計暨曲式句格注釋
    譚穎倫 飾 許仙 梁燕飛 飾 白素貞 郭啟煇 飾 法海 梁非同 飾 小青 劍麟 飾 缽神
    區按:白蛇傳是我第一個撰曲編劇的劇本, 創作於1998年, 在這之前, 只寫過[刺秦]文學劇本, 一個完全不成熟的折子戲[追夫], 以及參訂改編過[洛水夢會]一場戲。編寫劇本, 真要十分多謝陳小龍師傅, 他一言點醒了我, 說梆王曲式句格, 是要[平仄相間], 就是這四個字, 我苦思多年梆王句格, 原來全是近體詩[即唐詩]格律, 豁然了解後, 我花了三個月時間, 參考唐滌生的[帝女花], [紫釵記], [蝶影紅梨記] 的劇本和錄映錄音, 由此學習編劇, 因當時先師靳夢萍先生已亡故, 也無人可問。基本上, 手上有什麼資料, 便參照思考, 竟然成功博得他人讚賞。因此, 此劇很有唐劇風格, 這也是演出此劇的任丹楓評語。回首廿六載春秋, 倍有感觸。
    劇中較特別的是困寺腔, 這是出自傳統劇目[廣東先生]其中[謀人寺]一場戲。今天看困寺腔, 知道是第三頓的擴充。在二王腔中, 專腔多是第一和第二頓, 從接腔逐漸成為專腔, 而另一類的, 就是困寺腔和教子腔, 都是下句第三頓的擴充。所謂擴充, 其實是按平仄相間的語音關係, 增加句子內容, 用贈板的方式演唱, 這和二王頭兩頓的專腔有點不同, 因為頭兩頓發展的專腔, 最初都是由拉腔演變出來, 如祭塔腔, 但困寺腔和教子腔, 開初便是增加句子內容, 贈板演唱。這種方式和梆子類專腔如木瓜腔類似。
    此外, 劇中的乙反戀檀快流水, 基本上是按小曲填詞方式創作。按前人所講, 這應由戲曲亂彈腔發展出來, 如果屬實, 明末的亂彈腔其實也是一種曲牌體和地方板腔體產生時期的一種雜交產物。古腔粵曲中只出現在蘇武牧羊中的一段猩猩追舟, 是猩猩女追趕離胡歸漢蘇武的一段唱詞, 今已無人懂得其句格方式。
    重看此劇, 才發覺演唱者甩了一句南音, 但因為思往辨今, 仍然上傳, 敬請莫怪莫怪。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