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看看西方的工會集體罷工模式真的非常的團結又統一一致讓基本權益的觀感上就正面不少、反倒在亞洲國家某公司集體罷工外人反而還會酸說:如果你們不滿意這工作條件就換工作呀別妨害到別人的權益好嗎~😩
真的,很喜歡西方會團結爭取權益的風氣。如果在亞洲不只外人會覺得阻礙,內部也可能會分化就是了
很有感,以前在小公司待過,只是要爭取法律保障的休假時間,同事不肯站在一起,還嫌我事多,但是等我爭取到了之後他們就直接坐享其成,超不要臉。
華人基本都是這樣
資方聰明的在「潛在反抗軍」內威逼利誘、種下矛盾,也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我只想保住飯碗』導致工會最後就算組成也鮮少能成氣候。(還有轉嫁怒氣與責任給消費者、員工:你們看、就是這些搞事仔你們的飛機才會延誤。)
@@wynnewu2877 沒錯 勞工們還會互相鬥來鬥去 上面資方根本不痛不癢
好萊塢真的不只是好萊塢,希望台灣的勞工們,也會越來越有組織的罷工,跟企業家爭取權利
沒記錯組工會人數門檻至少要30位(沒記錯的話),之前博恩欸!勞權罷工有講過,我覺得這個議題應該要好好討論
你是台灣共產黨人?
@@邱文昌-z8g 你才共慘黨 , 看你頭像便知囉
國外的工會:在同產業工作的人,一起參與進來加入工會,不分是任職於哪間公司台灣的分兩種:(1)相同產業的資方,一起組成工會,在政策對產業造成衝擊的時候能跳出來靠北政府 (2)公司內部組一個工會,要做什麼事情,全部都在老闆眼皮底下為什麼私人企業的罷工,只有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有做到?他們走的是國外那套啊!!就算台灣鐵路工會也發起罷工,也只是依法休假,這麼疲弱的罷工強度蔡英文當初說那套自立自強,一半對一半不對。畢竟台灣在工會這塊,程度還在學說話的新生兒,連小學生都不到
然後企業家就會說, 我去越南囉. 掰~ 然後在海外賺到的錢, 再拿回台灣炒房, 再讓勞工們買....
罷工是最美麗的權力!需要大家,一起團結,勇敢向慣老闆說"不"
應該換個說法,是為什麼會賠錢?是薪資分配不均的問題吧?高層人士的薪水一直漲,但是卻壓縮基層的薪資,結果造成劇集品質參差不齊,完全是輪迴的死循環
我覺得未來持續性的通膨,這件事就不會有結局,資方投資收益減少,高層薪資變少一定都也會歪歪叫,不可能只有基層在叫,這行業收益少,資方也就不願意投,製片方就要想辦法找投資者。 總覺得未來多數行業都會走入這種局面,基層該捍衛權利的就捍衛權利,不過不要指望正義到來😢 現在這環境賺錢的方法已經變了。
@@ningning9104所以「收益減少、風險提高」企業就用「併購」消滅潛在競爭對手,而逐漸不敢「創新」,直接影響到的就是產業毫無活力、產出的東西一大堆同質化(打成功安全牌),最終讓消費者開始厭膩:目前電玩、電影產業都有類似傾向,所以這幾年一些「獨立製作」、「小型工作室」的成品有些根本碾壓大型企業&財團。
搶市佔率的時候 本來就會賠錢 而且假如高層薪水變得跟低層差不多 那誰要做高層 還要扛更多責任
高層人士的薪水一直漲但是卻壓縮基層的薪資
可以去查查看 hollywood accounting 然後再思考他們是不是真的在虧錢,還是只是在騙稅
資本家們最討厭的就是罷工、加薪、談條件
好萊塢還有一群比編劇及演員還要可憐,甚至因工作性質無法成立工會就是特效產業......
特效工作往往外包给东南亚艺术设计学院师生,这些学院还自豪地拿西方电影公司看上他们来当广告吸引新生报读课程,岂不知外包工作都是血汗工作,人家西方人不要做的苦活罢了。
特效師真的很悲催要哭了
真的, VFX 特效產業這次被影響很深,我好多朋友都被裁員。我們也沒有辦法組工會去爭取權益,是常常被忘記的一群人。
台灣就是一個很可悲的地方,哪個產業不是血汗來拼便宜大碗。打從科技業、醫療、服務業、影視、娛樂,每個行業都是靠低薪高工時在賺錢,真的慘
不是臺灣而已,是整個亞洲都是占人便宜給人骨頭,還要人家感恩他們那種價值觀才不斷壓窄各個階層的人向慣老闆低頭。
哈哈台積電3倍薪水5倍工作量輪一年班肝就變黑的
幫營造業哭哭😅標準的:自己在建房子卻買不起😂😂😂
@@engine3152 自己幫忙蓋了一堆房子 但沒有一棟是自己買得起的
簡直就是東亞漢文化圈“優良”傳統了害
資方的嘴臉一直沒變過 如果勞方不懂得爭取自己的權益 就只會看到老闆一直換新車而已 還賺錢分給勞方?
我相信他們說自家串流平台虧錢虧的跟無底洞一樣的說法啊,這些都是有財報跟數據能佐證的,但這就必須要問一個問題了明明知道串流平台超級燒錢,市場競爭激烈,資金需求更大,需要的人力會更多,短期內難見回本,為什麼還是一窩蜂一股腦的下去死命做?阿不就每家影視廠商都想要獨霸市場?每家都想要在新興的網路市場中站穩腳根,扶穩平台後自己就能處於一個非常有利的優勢地位而且雪球只會越滾越大你有本事每家都搞割喉戰競爭,就不要沒本事餵飽員工,員工工作量增加,薪資中位數卻降低成這樣,你自己對市場未來的投資怎麼變成員工要幫你吸收完全就有種以前還在公司上班的既視感,利潤是從剝削員工來的,而不是自己有本事
現在的串流平臺都開始主攻亞洲市場,包括台灣在内近期都出現很多不錯的作品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將步上好萊塢的後塵面對這些編劇演員的酬勞無法與作品數量受歡迎程度成正比再者如果真的出現這個問題那些A咖編劇與演員是否會到時連成一綫反抗不公待遇還是個未知數。。。
我並不覺得台灣的說法有道理,等到真正站穩的時候,說不定又用其他理由去減少工作人員的薪資
衝擊的是整個文創產業,都用AI重複創造後,如同文藝復興沒有發生過。
黑鏡都是真的
我也深有同感 對於未來世界的發展
國外罷工 看他們在爭取自己的權益 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 不要影響我們出國!!!
產業賺錢工作人員的條件就會改善就是一個天大的謊言。看看那些大公司CEO賺到的資產,願意因為賺錢而改善員工生活的高層根本是寥寥無幾。
不會啊,前幾年科技業、運輸業賺大錢底下員工也跟著分錢,所以還是產業的問題
产业不赚钱连工作岗位都没有,直接转移了。
每次台灣或亞洲國家,都靠這種內卷的方式在跟人家競爭,就只會破壞產業發展的環境,搞得愈來愈血汗,讓資方得寸進尺。表面上短期內看似自己的國家爭取到機會,但實際上是讓不良歪風在行業內蔓延,逐漸侵蝕破壞創造力。而且由於靠著『血汗觀念』打下江山的前輩,會將這種價值觀強加在後輩上,不論後輩願不願意,權力的大刀依舊會抵在年輕一代的脖子上。這就是台灣的悲哀。
所以不生孩子停止把人當養殖場,就是要對自己負責和交代,也不把冤枉和各種給下一代都處理自己這一代的事情。
每個底層都是獨立個體他們光是要能達到基本生活水平就會累得要死要活了他們才不會在乎整體勞工利益這種太遠的東西他們只想要能繼續有工作做
少子化、老齡化社會的形成其來有自。
然後過個幾年沒人,資方就跑國外找人力了,留下一堆老年人,和出國工作的青年人
底下有朋友提到日本的動畫產業也有便宜大碗,但打下一大片江山的狀況,還從1995的eva到現在。請問燃燒生命燃燒熱情的動畫師們薪水中位數有提高嗎?完全沒有,他媽的好像還血汗到比超商店員還低,特別是基本算打雜的基層畫師,不往死裡畫基本吃不飽。產業蓬勃後,營利會回流給員工就像是台灣政客的諾言,你可以直接當成放屁。老闆就算買了勞斯萊斯,他的下一步也不是加薪,而是信義區豪宅。只有嘴上說著要血戰出一片江山的資方主動退讓,提高工作人員薪資,讓更多新血願意投入,這樣才能從年輕族群中培養出足夠的軟實力。如果又出了個有才能的傢伙,那簡直不要太爽。整體的思路就跟台灣發展足球一樣,你得先提高基層風氣,讓人家願意讓小孩當編劇、當演員、當動畫師、當足球員,而且不會那麼容易餓死,政府再適度投資一下,怎麼可能發展不起來(doge
我只知道「臺灣土產」:+-元年😂😂😂
科技業不就是工程師爆肝的成就當然可以 但是做到某個程度後應該考慮薪資結構轉型
台灣勞工如果罷工,就會被一堆人酸言酸語,期許台灣也有更完善的勞工環境與制度
真的,台灣一定一堆人在那邊說不爽不要做,甘願做資方打手,可悲。
奴性過重
對照台灣,台灣只要有人要喊罷工,除了雇主,另外就是薪水較好的高級主管或是資深者,都會站在勞方反對側幫資方講話,所以台灣的罷工抗議,很常失敗,台灣勞工假如要真正去抗議工作環境的不滿,真的要組織公司以外的產業職員工會,只要有一家公司的員工被欺負壓榨,工會就有權要求其他會員一同罷工,讓其他公司老闆對該公司老闆抱怨,這樣才會有效給慣老闆壓力,台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為我們前一代的老人沒那觀念導致我們現在過得這麼辛苦……
自從在日本住久了 我就愈不喜歡所謂的日本式待客之道 當你知道那種所謂的禮貌或客人就是神的服務態度是從壓榨低層員工而來的時候 就寧願不享受那種服務了
日本本來就是噁心到極點的父權,對女人更加不用說。就是把有錢有勢力的人擺神臺,然後勢力眼對待員工和各種野蠻和剝削,根本很做作完全壓抑自己也壓抑別人,變成機器人比AI更加機器的人。禮貌這種行為應該是人與人都平等自然而做的友善行為,偏偏被強迫洗腦奴隸別人賣服務搞階級那種討好別人的奴隸。
@@samewish日本女權自己把自己搞掉的 訴求都搞不清楚
像南韓的電影產業雖然在整個亞洲都數一數二,但他們這個國家卻連職場環境都非常的糟糕(軍隊文化深入了他們這個國家的每一個角落)、問題比工作人員的收入多寡都還要更加的嚴重.
#METOO
媽的,一堆台灣老闆開著跑車,抱著小三小四跟你說公司賺不到錢大家忍一下景氣變好,公司賺錢就會加薪,只會畫大餅
好萊塢真是虛偽到令人作噁,一天到晚女權、同性戀、第三性、有色人種、膚色、宗教、兒童保護、環保....等等,好萊塢電影滿滿的人類愛、聖母心,但是一講到錢、收益分紅、財富共享,馬上就裝死,出一張嘴倡導關愛世界是不花錢的,但是替員工加薪是真的要花錢的,簡直是要命的!!好萊塢在全球化浪潮占盡便宜,從以前5億美金票房頂天到現在可以狂撈近20億美金票房,但是演員薪水一直停滯,湯姆漢克阿甘正傳當時拿2000萬美金,如今頂級演員還是2000萬美金左右,並沒有隨票房激增而提高薪酬,那其他編劇與幕後人員更是如此,沒有得到作品大賣的成果分享,好萊塢長期以來一直都倡導全球化,是理念最左的代表,但是全都是一些廉價的口水支持,左派理念的關愛、包容、世界彼此一家全都是要花大筆金錢去支持,比如你家願意讓敘利亞難民長期居住嗎??大量難民移民人口的犯罪你要用耐心去教導、理解他們,社會福利以移民難民優先你交稅卻享受不到福利,更別提工作機會被搶走了,所謂的無條件的讓難民來移民,其實就是愛心氾濫找了一堆不認識的人來瓜分你們家祖先建立的基業,反正好萊塢這些公司就是出一張嘴而已,愛心的代價都是普通人民去承擔就行,然後在家數鈔票還覺得自己思想人品很高尚!!
這三四年來好萊塢的電影劇情很多都慘不忍睹,哪怕是大卡司,大場景的高投入電影,劇情都像中學生寫的一樣膚淺,香蕉真的只能請猴子啊
台灣的醫療表現也是靠各種共體時艱換來的,實際上的一線醫療人員根本就沒有罷工的選項,我相信還有各行各業的突出表現也都是這樣拼出來的,兩難啊⋯⋯
老闆:【大家辛苦了,公司今年沒有賺錢,大家要共體時艱,年終只好取消了】......內心話:【省下的錢今年再來換一部車好了】XD
每個底層都是獨立個體他們光是要能達到基本生活水平就會累得要死要活了他們才不會在乎整體勞工利益這種太遠的東西他們只想要能繼續有工作做亞洲感覺特別嚴重這種內捲讓我們的就業市場變得更競爭因為“你不想做,一堆人搶著做”
華人基因:只要還沒到兵荒馬亂、路有凍屍骨這個臨界點,是很難出現大規模起義的。
@@engine3152沒辦法也就這樣
范姐,我是您馬來西亞的觀眾。最近留意到一件很特別的事情想請您在您的節目上談談,The Sound Of Freedom這部電影,中文圈好像都沒人在說這件事,電影周邊的陰謀論看來在美國好像越鬧越大了,還真好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謝謝您。
可去看最近的百靈果,Ken注意到了!
@@四隻虎斑貓的姊姊 前段時間退關了百靈果,一直開黃腔看得我實在是有夠累🤣我這就去瞧瞧。
不过不必把这电影当真。因为qanon是出了名喜欢幻想和无中生有。
@@rewer 不過左派直接說人口販賣是qanon陰謀論也挺有問題的明明就有實際案例與破獲的案件存在,而且富裕的購買端確實也推動部分類型的需求雖然說電影更多是改編,但把整個問題都當陰謀論也挺睜眼瞎的
@@rewer 想請問你看了嗎?還是像那些不希望大家知道真相的人一樣叫大家不需要去看?因為我聽說是真人真事改編,所以我真的很好奇到底是怎樣的一部電影才會讓好萊塢那麼多人去打壓。
在台灣要罷工很難的罷工也需要一定的規模跟人數才有影響力區區 10-100人是不會影響的 最少可能要500人才會對資方造成威脅。
罷工奏效的前提是無人可取代你,但是AI的發展迅速,已經威脅到了很多產業,下一波可能就是歌唱產業,當AI孫燕姿唱得比本人好時,沒人會去在乎孫燕姿罷不罷工!
初音,妳終於要佔領地球了嗎😂😂😂
標準的台灣短視思想;要是ai能取代真人,初音就不會退流行!只能說台灣不懂什麼叫做情感附加價值帶來的精緻文化,難怪永遠都只當廉價奴工。 事實是人類聽音樂,並不只講求完美,而是聽感情/聽每次演出聲音的不同變化,所以小甜甜就算消失十年一樣有人等她復出🤷🏻♀️這就是為什麼歌手是永遠不可能被替代😗
AI孫燕姿我聽過 , 音色幾乎達9成以上 , 很難聽出差別 . 而且現在AI就算不及本人 , 但我想AI會一直進步 , 孫燕姿會一直老 , 遲早AI孫燕姿會比本尊唱的好 .
@@Coalkuo 那你必須等到ai會因為 「感情」而出 「差錯」的那天才有可能取代😉
這次罷工其中一個非常大的訴求就是反對AI,因為AI會取代他們的工作
台灣🇹🇼的各種產業也需要工會獨立創業的設計師首次遇上差勁又慣的客戶。告上民事糾紛,沒有工會專業護航與保護,台灣🇹🇼的恐龍法官都是判小設計敗訴😢😢
台灣人:xx產業又害死人了,都怪政府不保護!也是台灣人:xx產業罷工礙到我!擾民啦!所以要知道台灣人是活該當低薪命賤奴隸的。 😀
謝謝並支持TODAY 看世界❤帶我看盡世界事💪🏻👏🏻👍🏻🙏🏻Like, comment ,share💪🏼💪🏼💪🏼💪🏼
我曾經在社群網站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人總是在生活中不斷的比較CP值......那你的薪水是不是也要CP值。
😅現實就是「人力密集產業」老闆就會嫌臺灣人CP值沒有外勞高(人家可以不爭取權益、隨時配合加班,臺灣人你可以嗎😅😅😅)反而「爭取正當、合法權益」妖魔化成為一種不耐操、爛草莓的象徵。
台灣一定都是不會罷工,所以才拍不了好萊塢級的電影(誤
那班演員們提早 了一小時而沒有開天窗,真不錯😂日本動畫產業不就是用廉價的肝打出天下了嗎?打出了文化軟實力但平均肝價仍然便宜大碗即使作品爆紅,因為一般動畫公司提供的製作資金不多,分紅也就不多,而從頭到尾前線動畫師都不會有分紅,有時看CAST都邊看邊心酸這不就跟Hollywood編劇的處境很像(甚至更肝)希望這場罷工可以啟發相似處境的人們爭取應得權益(來場日本動畫業世紀大罷工之類,渺茫到眼神死)
日本動畫是營利模式有問題,付費給電視台播出,我第一次聽到時還愣住這是不是說反了,主要營收靠賣碟,加入製作委員會的才有資格分潤利潤最高的周邊營收,不然就是相當低廉的製作費用,監督沒規劃好就會爆預算
日本出版社和漫畫家的關係也是長期存在的問題:《鬼滅之刃》儘管火爆了,聽說漫畫家本人也沒賺到多少,更別說長期高壓環境的趕稿、熬夜無形中也減損了鳥山明等一眾大師的「在職年限」;話說,酷拉皮卡要下船了嗎?(另一位受害者)
罷工也沒用,因為絕大多數動畫製作公司根本沒有本錢再向上施壓一罷工就破產然後被取代 (動畫製作公司在整體架構下也只是個打工的)而成功的動畫公司則忙著推自己的原創/合作計畫 賺分紅/周邊大錢營運模式已經完全不同,根本無法串連
日本的製作委員會是問題的關鍵。不過因為日本動畫真的有了全世界的影響力,造成如Netflix直接跟日本的動畫公司合作,給的錢多出非常多。日本的動畫公司,現在要想的是如何走出單一日本市場。
產業賺到錢,工作人員的條件就會改善,這是我聽過看似合理,實則根本不會實現的謊言可以看一下日本的動畫產業,每年產值二百多億美元的產業,最底下的畫師,賣了肝、付出了熱情,收入多麼微薄肉幾乎都被原創作者、製作委員會分走,製作公司喝點湯,到最下層的基層勞工,連渣都不剩了目前很多產業都是符合U型曲線,頭:研發、原創-高收入;中:生產、製造-低收入;尾:銷售、販賣:高收入在這條U型曲線上,從業人數最多的往往都是中段的生產、製造,頭+尾段加起來人數都不見得那麼多如果沒有把U型曲線的收入落差拉回來一些,低薪問題根本不會解決,社會依舊越來越M型化
我覺得台積電已經給出答案了 血汗的護國神山?
其實圖像演算法之後可以跑一集後,娛樂圈的人都會全部被取代,當然現在的情況是翻譯人員已經要消失了
但台灣的矽盾也是用便宜又大碗打下來的。
寧願不要啊!自己在幹保全,看到保全業這樣削價競爭非常無奈,老闆們個個開雙B動不動換車,這種無良企業主就讓他下去,演藝人員也是一樣啊,那些垃圾薪水動不動高得嚇人,跑龍套的還是新人演員都是高工時低薪,支持罷工!
無論是哪一個行業,我覺得還是回歸到老議題--當環境越來越M型化、不多元時,資方願不願意付出一定比例的成本:留住優秀人才、培訓新血員工(造就多元環境的可能)😂
台灣影視產業不是因為環境薪酬太差而沒有競爭本錢,而是從根本上的方方面面整體都很差,根本沒競爭力,Netflix、Disney+等串流,我基本上無視台劇。台灣電影勉強只有魏德聖夠格站在一線區域談競爭力。最近菲律賓有個電視劇非常火爆,voltes v legacy,查查看就知道裡面的演員全部混血俊男美女等級,影片的3D動畫特效也是台灣根本無法做到的。
連好萊塢都需要罷工爭取權益,其他國家的影視產業可想而知有多血汗了😢
我覺得可以影片少了製片方執行長的酬勞上升來顯示為什麼大家會罷工。 2022到2023年,娛樂產業的執行長所得的中間值是 2230萬美金, 跟2021年比上升7.7%。 2230萬美金是平均作家所得的384倍。其中Paramount CEO 薪資漲了60%, NCB CEO 薪資漲了47%。 看到這樣的薪資調整,再聽這些公司哭窮實在沒辦法服氣。 而且WGA也沒有獅子大開口。 薪資方面要求6%最低薪資調整(然後兩年5%調整),這其實也只是把薪資調回通膨(2021: 7%, 2022:6.5%)之前而已。Source: www.hollywoodreporter.com/business/business-news/hollywood-ceo-2022-chart-1235481300/amp/
台灣的影視產業慘不忍睹,幾十年前就一職被壓縮,幕後人員累得苦哈哈卻還要服侍幕前的人捧紅了幕前的咖讓他們賺的盆滿玻滿但自己卻窮得連租個房子都有問題退出這圈子的人不少但進去的新鮮的肝也不少,資方依然賺爽爽你說這產業還會有救嗎?
好萊塢不僅僅只是娛樂產業這麼簡單,它是美國文化底蘊,美國沒有悠久歷史沉澱,於是他們對很多情況和對於當下感受的描述,不是成語,也不是經卷典籍,而是引用電影台詞,說著那些經典的橋段可以說好萊塢相當於美國一半的歷史
血汗模式是不會有未來的,因為市場大餅越分越小,苦不堪言的工作不叫生活。
最後就變成金字塔底層都是「為了工作而生活」,我想這離機器人的概念也沒有多遠。
@@engine3152 自動化是趨勢,只是資源分配的問題
罷工呀!劇本寫的比遊戲劇本還爛…而且最重要的是大玩各種團體來亂搞…去電影院早就不是首選了!
資方以最低預算追求最高利潤、民眾以最小成本追求最大滿足,勞務報酬就會成正比壓縮。 早期生魚片產業是指科技業,每季都要創新革新,否則沒多久就被汰除,但現在時代是科技運動在各行各業,科技有多便利,一般人在資方面前就有多容易被視為過期品。
簡單的說電影就是奢侈消費,經濟不好就不會有人消費,更何況1個月後會上串流平台.....誰還會去電影院看,要把串流平台關閉才有機會回到過去的興盛
壓榨員工的產業就是有問題的,無論是影視或是醫護
會相信台灣傳產資方賺大錢之後會回饋員工的人都該去驗智商。尤其影劇這種產業,缺乏永續性和不可替代性,資方自己都只能賺一天算一天,所以與其相信那種遠在天邊的雲彩,不如抓緊每個月多點現金收入比較實際。
假如便宜是答案,真是笑死我啦!誰看不到資方住是信義區,開Tesla,保時捷,賓士,飛頭等客位,不從勞方身上拿下來,錢從何而來?資方賺一億已經可以過活,為何不在勞工身上榨取,由賺一億變成十億?
「壓搾勞工」短期肯定比「冒險創新」+「轉型」來得輕鬆容易,而對整個產業、整個社會就是個災難。
這讓我想到之前好萊塢也發生罷工,博恩在夜夜秀上說沒人幫康納寫腳本,他居然就玩攝影機玩了十幾分鐘。是的,沒有編劇幫忙寫腳本的情況,就是大家都成了廢物既然賠錢,高層還拿那麼多分紅,好萊塢就是一個超大的資本體制,真的要給它罷好罷滿
公司沒賺錢,老闆的薪水還是可以一直漲,你的臉我花你一天工資就可以用一輩子, 合理?
如果改善勞方的薪資條件,那資方怎麼換車換大房子
良好的收入以及工作環境才是保證人才源源不絕的先決條件
台灣要便宜大碗,房價卻沒有便宜大碗
因為錢都大老闆賺走,然後再拿去炒房炒地,就變成今天這樣了。
當政府還在搞「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貸款、「租屋租金補貼」時建商笑著100億爽賺50億:70%以上的資金還是用你們的:銀行貸款。快去貸款來買我的房子啊,青年們😂😂😂
術業有專攻,不是什麼產業台灣都要有位置
那些金主的鬼話千萬不要相信
很優的頻道,很優的影片,很優的主持
台灣影視產業就是一堆各種大大小小補助, 連薪資都有補助...然後補助大部份都是老闆自己的收入. 🍵
人人都說: 投資風險有賺有賠.但我不懂,一個長遠發展的產業,用大量廉價的勞工為前提打下基礎,這個風險難道不是巨大的嗎?
香港的TVB当初不赚钱吗?难道不也叱咤风云一时吗?结果大多演员的薪酬也还是不多啊。公司就是想挣钱来讨好股东而已 不要说得好像会对真正有在出力的人很公平一样
娛樂產業霸主好萊塢都會罷工了,每天苦苦掙扎的台灣人還在幫老闆講話
寧願不要因為台灣的資方不會有提升勞方權益的一天有的只是不斷的向下剝削沉淪
每個低薪都是這個問題...求生存消耗了所有時間何時可以上街頭
上班&上街:二選一😅😅😅
在AI浪潮下,只有做老闆才是最安全的。
謝謝!
台灣政府花錢補助影視作品根本是個爛方法,縮減頻道才是正確的做法,只是政府沽名釣譽,怕被批評干預媒體自由,無論哪黨執政都不敢做這個事,日本韓國對於電視台的設立有嚴格的標準並採取保護主義,本土節目製播率未達標準一率撤照關台。反觀台灣,有線頻道的普及率之高,早就跟無線頻道沒有區別,應該把有線頻道當作無線頻道來要求管理,而不是變相開放無線頻道也可以去買那些外來劇來跟有線頻道競爭,完全本末倒置。上百台的頻道導致各台分得廣告利潤少之又少、經費拮据,即便電視台有意願製播本土節目,也做不出什麼好節目,到頭來又靠挖東牆補西牆的「補助」這招。所以,縮減頻道讓電視台回歸正常的生態,才是正確的做法,但…永遠都不會有政府做這個事情的…
黑鏡最新一季的第一集就是關於AI製片😂
那不是台積電的現況嗎?成了龍頭,但員工待遇有比較好嗎?
「 便宜大碗」的,品質難兼顧!臺灣的產業,要不斷提昇技術,才是生存之道。
技術一直升啊,但搞人的方面不改就是不改明明搞定人的理論跟技術專業世界上早就已經搞得很成熟了,但台灣除了大企業還是很少小公司想用畢竟一堆人還是覺得生存幹嘛?快速賺飽後倒了也沒差
罷工要有效,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無法轉移或是取代在全球化下,常罷工或工會權力強的產業,就是企業死掉或是外移。最有名的就是UAW控制下的美國汔車業,連帶著整個城市UAW大本營底特律都沉淪。又或者是英國倫敦出租車抗議,結果是Uber用戶大漲850%。而歐洲勞工罷工能引起聲勢的,大多是當地無法外移或取代的當地交通業、基礎民生設施. Netflix這種全球化流媒體的掘起,大量從各國採購影片或製作,今天美國不能拍電影劇了,正好世界其它國家的娛樂業可以佔位,Netflix之前才大量投資韓國拍影片。Netflix有大量外國影片庫可以播,其它電視台沒有影片可以播,這時會不會很多人轉向Netflix,反而造成美國影視產業更萎縮?
便宜又大碗,第一時間想到半導體產業
關於編劇罷工 VOX有做一集 聽得懂英文的話可以去看~
公司如果真的賺大錢的確有可能加薪啦工作量翻兩到三倍 然後員工加薪5%上下然後公司營收下降在調回來 所以員工擺爛公司賺不賺錢不關心
有沒有因為政治正確讓編劇難寫?
應該還好,編劇也不是只有白人,有可能這些腳本是其他人種寫的
@@QAQ217 編劇只是老闆和觀眾的精神肉O器而已,無關乎編劇是甚麼膚色、性別
自由民主就是好 支持 加油
先求有市占率市場再求更上一層樓
台灣問題,是大家不團結,當然抗議沒有效果,一個是號召團結,另外一個,等你成功跟我說,我繼續工作,看送餐人就知道😅😅一定結果不高😢
必須團結,不配合工會罷工,就等著被踢出工會.....之後所有工會福利都享受不到。
聽到AI的部分,怎麽感覺好像賽博朋克裏的世界慢慢實現,極端的資本主義感覺真的很不舒服
說產業做大了賺錢了就會分錢的基本就是在上演動物農莊
看看台灣的台積電與美國的台積電差別之處吧!
當一個扭曲的價值被形成、被社會肯定,在組織內部的你「準時下班」於焉成了一種懶惰。
台積電不就這樣嗎?用血汗還有廉價勞工換來世界第一
大概就看哪一方撐得越久就那一方贏
9:00 重點
就不要這產業啦!
AI不會罷工、不會要求加薪、不會休息,還要顧你們幹嘛?
顧他們來跟AI溝通啊,不然你覺得老闆會講人話嗎?
@@Onio638 顧一個抵數十個人,這樣你是不是得走
1.產業賺錢也是資方在賺,很少真的能夠分給勞方,因為分下去,我能投資的錢就更少,等於我跟同行競爭力更差2.台灣要勞方合作真的很難,看看華航都馬自己人在扯後腿,要嘛就是媒體被嚴重操作,搞到勞方信心崩盤我只能說台灣要像美國這樣抗議幾乎不可能,公會參與率7%沒辦法團結組公會就跟華航一樣,參與就有風險,政府也不樂見大家罷工,隨便就有產業停擺,而且給錢最多的是財團,所以也不會有人修法台灣人要團結可能只有等到東西免費而且要排隊的時候了
如果美國🇺🇸電影越來越政治正確,越來越難看,自然會被淘汰!我記得底特律,也是一直抗議後,把這個城市玩完!
就算要共體時艱也要訂定一個實際的績效目標或加薪公式,不能只是空口說白話的承諾加薪,如果連加薪幅度都不確定,這跟承諾只要做善事來生會更好的宗教有什麼兩樣,也許最後都是一場空
看看台灣的老闆們有多少名車多少房子和多少女人? 但是員工們都在過怎樣的日子? 住在什麼樣的地方?😂 建議去看看cheap某部在講家奴家婢的影片,台灣慣老闆們的惡行惡狀從清朝起就是最惡劣最糟糕的!
那部我也有看。老實說,封建科舉、蓄奴制度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消失過;至少在臺灣。
宁可不要。 所有劳工要团结。
沒差了 現在電影工業真的低迷
台灣把這個行業害慘的就是補助
對於資方其實加薪理由不外乎1.老闆股東自己也想加薪2.業務擴張需要額外人手或增加產能3.為取得或保護特定技能知識勞工4.良心發現(?)5.勞方工會爭取
隔壁鄰居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嗎?只要肯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先前好萊塢獨霸娛樂產業 有了串流平台打破壟斷真好
看看西方的工會集體罷工模式真的非常的團結又統一一致讓基本權益的觀感上就正面不少、反倒在亞洲國家某公司集體罷工外人反而還會酸說:如果你們不滿意這工作條件就換工作呀別妨害到別人的權益好嗎~😩
真的,很喜歡西方會團結爭取權益的風氣。如果在亞洲不只外人會覺得阻礙,內部也可能會分化就是了
很有感,以前在小公司待過,只是要爭取法律保障的休假時間,同事不肯站在一起,還嫌我事多,但是等我爭取到了之後他們就直接坐享其成,超不要臉。
華人基本都是這樣
資方聰明的在「潛在反抗軍」
內威逼利誘、種下矛盾,
也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我只想保住飯碗』
導致工會最後就算組成也
鮮少能成氣候。
(還有轉嫁怒氣與責任給
消費者、員工:你們看、
就是這些搞事仔你們的飛機
才會延誤。)
@@wynnewu2877 沒錯 勞工們還會互相鬥來鬥去 上面資方根本不痛不癢
好萊塢真的不只是好萊塢,希望台灣的勞工們,也會越來越有組織的罷工,跟企業家爭取權利
沒記錯組工會人數門檻至少要30位(沒記錯的話),之前博恩欸!勞權罷工有講過,我覺得這個議題應該要好好討論
你是台灣共產黨人?
@@邱文昌-z8g 你才共慘黨 , 看你頭像便知囉
國外的工會:在同產業工作的人,一起參與進來加入工會,不分是任職於哪間公司
台灣的分兩種:(1)相同產業的資方,一起組成工會,在政策對產業造成衝擊的時候能跳出來靠北政府 (2)公司內部組一個工會,要做什麼事情,全部都在老闆眼皮底下
為什麼私人企業的罷工,只有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有做到?他們走的是國外那套啊!!就算台灣鐵路工會也發起罷工,也只是依法休假,這麼疲弱的罷工強度
蔡英文當初說那套自立自強,一半對一半不對。畢竟台灣在工會這塊,程度還在學說話的新生兒,連小學生都不到
然後企業家就會說, 我去越南囉. 掰~ 然後在海外賺到的錢, 再拿回台灣炒房, 再讓勞工們買....
罷工是最美麗的權力!
需要大家,一起團結,勇敢向慣老闆說"不"
應該換個說法,是為什麼會賠錢?
是薪資分配不均的問題吧?
高層人士的薪水一直漲,
但是卻壓縮基層的薪資,
結果造成劇集品質參差不齊,
完全是輪迴的死循環
我覺得未來持續性的通膨,這件事就不會有結局,資方投資收益減少,高層薪資變少一定都也會歪歪叫,不可能只有基層在叫,這行業收益少,資方也就不願意投,製片方就要想辦法找投資者。 總覺得未來多數行業都會走入這種局面,基層該捍衛權利的就捍衛權利,不過不要指望正義到來😢 現在這環境賺錢的方法已經變了。
@@ningning9104所以「收益減少、風險提高」
企業就用「併購」消滅潛在
競爭對手,而逐漸不敢「創新」,
直接影響到的就是產業
毫無活力、產出的東西
一大堆同質化
(打成功安全牌),
最終讓消費者開始厭膩:
目前電玩、電影產業都有
類似傾向,所以這幾年一些
「獨立製作」、「小型工作室」
的成品有些根本碾壓
大型企業&財團。
搶市佔率的時候 本來就會賠錢 而且假如高層薪水變得跟低層差不多 那誰要做高層 還要扛更多責任
高層人士的薪水一直漲
但是卻壓縮基層的薪資
可以去查查看 hollywood accounting 然後再思考他們是不是真的在虧錢,還是只是在騙稅
資本家們最討厭的就是罷工、加薪、談條件
好萊塢還有一群比編劇及演員還要可憐,甚至因工作性質無法成立工會就是特效產業......
特效工作往往外包给东南亚艺术设计学院师生,这些学院还自豪地拿西方电影公司看上他们来当广告吸引新生报读课程,岂不知外包工作都是血汗工作,人家西方人不要做的苦活罢了。
特效師真的很悲催要哭了
真的, VFX 特效產業這次被影響很深,我好多朋友都被裁員。我們也沒有辦法組工會去爭取權益,是常常被忘記的一群人。
台灣就是一個很可悲的地方,哪個產業不是血汗來拼便宜大碗。打從科技業、醫療、服務業、影視、娛樂,每個行業都是靠低薪高工時在賺錢,真的慘
不是臺灣而已,是整個亞洲都是占人便宜給人骨頭,還要人家感恩他們那種價值觀才不斷壓窄各個階層的人向慣老闆低頭。
哈哈台積電
3倍薪水5倍工作量
輪一年班肝就變黑的
幫營造業哭哭😅
標準的:自己在建房子
卻買不起😂😂😂
@@engine3152 自己幫忙蓋了一堆房子 但沒有一棟是自己買得起的
簡直就是東亞漢文化圈“優良”傳統了害
資方的嘴臉一直沒變過 如果勞方不懂得爭取自己的權益 就只會看到老闆一直換新車而已 還賺錢分給勞方?
我相信他們說自家串流平台虧錢虧的跟無底洞一樣的說法啊,這些都是有財報跟數據能佐證的,但這就必須要問一個問題了
明明知道串流平台超級燒錢,市場競爭激烈,資金需求更大,需要的人力會更多,短期內難見回本,為什麼還是一窩蜂一股腦的下去死命做?
阿不就每家影視廠商都想要獨霸市場?每家都想要在新興的網路市場中站穩腳根,扶穩平台後自己就能處於一個非常有利的優勢地位而且雪球只會越滾越大
你有本事每家都搞割喉戰競爭,就不要沒本事餵飽員工,員工工作量增加,薪資中位數卻降低成這樣,你自己對市場未來的投資怎麼變成員工要幫你吸收
完全就有種以前還在公司上班的既視感,利潤是從剝削員工來的,而不是自己有本事
現在的串流平臺都開始主攻亞洲市場,包括台灣在内近期都出現很多不錯的作品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將步上好萊塢的後塵面對這些編劇演員的酬勞無法與作品數量受歡迎程度成正比
再者如果真的出現這個問題那些A咖編劇與演員是否會到時連成一綫反抗不公待遇還是個未知數。。。
我並不覺得台灣的說法有道理,等到真正站穩的時候,說不定又用其他理由去減少工作人員的薪資
衝擊的是整個文創產業,都用AI重複創造後,如同文藝復興沒有發生過。
黑鏡都是真的
我也深有同感 對於未來世界的發展
國外罷工 看他們在爭取自己的權益 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 不要影響我們出國!!!
產業賺錢工作人員的條件就會改善就是一個天大的謊言。
看看那些大公司CEO賺到的資產,願意因為賺錢而改善員工生活的高層根本是寥寥無幾。
不會啊,前幾年科技業、運輸業賺大錢底下員工也跟著分錢,所以還是產業的問題
产业不赚钱连工作岗位都没有,直接转移了。
每次台灣或亞洲國家,都靠這種內卷的方式在跟人家競爭,就只會破壞產業發展的環境,搞得愈來愈血汗,讓資方得寸進尺。
表面上短期內看似自己的國家爭取到機會,但實際上是讓不良歪風在行業內蔓延,逐漸侵蝕破壞創造力。
而且由於靠著『血汗觀念』打下江山的前輩,會將這種價值觀強加在後輩上,不論後輩願不願意,權力的大刀依舊會抵在年輕一代的脖子上。
這就是台灣的悲哀。
所以不生孩子停止把人當養殖場,就是要對自己負責和交代,也不把冤枉和各種給下一代都處理自己這一代的事情。
每個底層都是獨立個體
他們光是要能達到基本生活水平就會累得要死要活了
他們才不會在乎整體勞工利益這種太遠的東西
他們只想要能繼續有工作做
少子化、老齡化社會的形成
其來有自。
然後過個幾年沒人,資方就跑國外找人力了,留下一堆老年人,和出國工作的青年人
底下有朋友提到日本的動畫產業也有便宜大碗,但打下一大片江山的狀況,還從1995的eva到現在。
請問燃燒生命燃燒熱情的動畫師們薪水中位數有提高嗎?
完全沒有,他媽的好像還血汗到比超商店員還低,特別是基本算打雜的基層畫師,不往死裡畫基本吃不飽。
產業蓬勃後,營利會回流給員工就像是台灣政客的諾言,你可以直接當成放屁。
老闆就算買了勞斯萊斯,他的下一步也不是加薪,而是信義區豪宅。
只有嘴上說著要血戰出一片江山的資方主動退讓,提高工作人員薪資,讓更多新血願意投入,這樣才能從年輕族群中培養出足夠的軟實力。如果又出了個有才能的傢伙,那簡直不要太爽。
整體的思路就跟台灣發展足球一樣,你得先提高基層風氣,讓人家願意讓小孩當編劇、當演員、當動畫師、當足球員,而且不會那麼容易餓死,政府再適度投資一下,怎麼可能發展不起來(doge
我只知道「臺灣土產」:
+-元年😂😂😂
科技業不就是工程師爆肝的成就
當然可以 但是做到某個程度後應該考慮薪資結構轉型
台灣勞工如果罷工,就會被一堆人酸言酸語,期許台灣也有更完善的勞工環境與制度
真的,台灣一定一堆人在那邊說不爽不要做,甘願做資方打手,可悲。
奴性過重
對照台灣,台灣只要有人要喊罷工,除了雇主,另外就是薪水較好的高級主管或是資深者,都會站在勞方反對側幫資方講話,所以台灣的罷工抗議,很常失敗,台灣勞工假如要真正去抗議工作環境的不滿,真的要組織公司以外的產業職員工會,只要有一家公司的員工被欺負壓榨,工會就有權要求其他會員一同罷工,讓其他公司老闆對該公司老闆抱怨,這樣才會有效給慣老闆壓力,台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為我們前一代的老人沒那觀念導致我們現在過得這麼辛苦……
自從在日本住久了 我就愈不喜歡所謂的日本式待客之道
當你知道那種所謂的禮貌或客人就是神的服務態度是從壓榨低層員工而來的時候
就寧願不享受那種服務了
日本本來就是噁心到極點的父權,對女人更加不用說。就是把有錢有勢力的人擺神臺,然後勢力眼對待員工和各種野蠻和剝削,根本很做作完全壓抑自己也壓抑別人,變成機器人比AI更加機器的人。禮貌這種行為應該是人與人都平等自然而做的友善行為,偏偏被強迫洗腦奴隸別人賣服務搞階級那種討好別人的奴隸。
@@samewish日本女權自己把自己搞掉的 訴求都搞不清楚
像南韓的電影產業雖然在整個亞洲都數一數二,但他們這個國家卻連職場環境都非常的糟糕(軍隊文化深入了他們這個國家的每一個角落)、問題比工作人員的收入多寡都還要更加的嚴重.
#METOO
媽的,一堆台灣老闆開著跑車,抱著小三小四跟你說公司賺不到錢
大家忍一下景氣變好,公司賺錢就會加薪,只會畫大餅
好萊塢真是虛偽到令人作噁,一天到晚女權、同性戀、第三性、有色人種、膚色、宗教、兒童保護、環保....等等,好萊塢電影滿滿的人類愛、聖母心,但是一講到錢、收益分紅、財富共享,馬上就裝死,出一張嘴倡導關愛世界是不花錢的,但是替員工加薪是真的要花錢的,簡直是要命的!!好萊塢在全球化浪潮占盡便宜,從以前5億美金票房頂天到現在可以狂撈近20億美金票房,但是演員薪水一直停滯,湯姆漢克阿甘正傳當時拿2000萬美金,如今頂級演員還是2000萬美金左右,並沒有隨票房激增而提高薪酬,那其他編劇與幕後人員更是如此,沒有得到作品大賣的成果分享,好萊塢長期以來一直都倡導全球化,是理念最左的代表,但是全都是一些廉價的口水支持,左派理念的關愛、包容、世界彼此一家全都是要花大筆金錢去支持,比如你家願意讓敘利亞難民長期居住嗎??大量難民移民人口的犯罪你要用耐心去教導、理解他們,社會福利以移民難民優先你交稅卻享受不到福利,更別提工作機會被搶走了,所謂的無條件的讓難民來移民,其實就是愛心氾濫找了一堆不認識的人來瓜分你們家祖先建立的基業,反正好萊塢這些公司就是出一張嘴而已,愛心的代價都是普通人民去承擔就行,然後在家數鈔票還覺得自己思想人品很高尚!!
這三四年來好萊塢的電影劇情很多都慘不忍睹,哪怕是大卡司,大場景的高投入電影,劇情都像中學生寫的一樣膚淺,香蕉真的只能請猴子啊
台灣的醫療表現也是靠各種共體時艱換來的,實際上的一線醫療人員根本就沒有罷工的選項,我相信還有各行各業的突出表現也都是這樣拼出來的,兩難啊⋯⋯
老闆:【大家辛苦了,公司今年沒有賺錢,大家要共體時艱,年終只好取消了】......內心話:【省下的錢今年再來換一部車好了】XD
每個底層都是獨立個體
他們光是要能達到基本生活水平就會累得要死要活了
他們才不會在乎整體勞工利益這種太遠的東西
他們只想要能繼續有工作做
亞洲感覺特別嚴重
這種內捲讓我們的就業市場變得更競爭
因為“你不想做,一堆人搶著做”
華人基因:只要還沒到兵荒馬亂、路有凍屍骨這個臨界點,是很難出現大規模起義的。
@@engine3152沒辦法也就這樣
范姐,我是您馬來西亞的觀眾。最近留意到一件很特別的事情想請您在您的節目上談談,The Sound Of Freedom這部電影,中文圈好像都沒人在說這件事,電影周邊的陰謀論看來在美國好像越鬧越大了,還真好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謝謝您。
可去看最近的百靈果,Ken注意到了!
@@四隻虎斑貓的姊姊 前段時間退關了百靈果,一直開黃腔看得我實在是有夠累🤣我這就去瞧瞧。
不过不必把这电影当真。因为qanon是出了名喜欢幻想和无中生有。
@@rewer 不過左派直接說人口販賣是qanon陰謀論也挺有問題的
明明就有實際案例與破獲的案件存在,而且富裕的購買端確實也推動部分類型的需求
雖然說電影更多是改編,但把整個問題都當陰謀論也挺睜眼瞎的
@@rewer 想請問你看了嗎?還是像那些不希望大家知道真相的人一樣叫大家不需要去看?因為我聽說是真人真事改編,所以我真的很好奇到底是怎樣的一部電影才會讓好萊塢那麼多人去打壓。
在台灣要罷工很難的
罷工也需要一定的規模跟人數才有影響力
區區 10-100人是不會影響的 最少可能要500人
才會對資方造成威脅。
罷工奏效的前提是無人可取代你,但是AI的發展迅速,已經威脅到了很多產業,下一波可能就是歌唱產業,當AI孫燕姿唱得比本人好時,沒人會去在乎孫燕姿罷不罷工!
初音,妳終於要佔領地球了嗎😂😂😂
標準的台灣短視思想;要是ai能取代真人,初音就不會退流行!
只能說台灣不懂什麼叫做情感附加價值帶來的精緻文化,難怪永遠都只當廉價奴工。
事實是人類聽音樂,並不只講求完美,而是聽感情/聽每次演出聲音的不同變化,所以小甜甜就算消失十年一樣有人等她復出🤷🏻♀️這就是為什麼歌手是永遠不可能被替代😗
AI孫燕姿我聽過 , 音色幾乎達9成以上 , 很難聽出差別 . 而且現在AI就算不及本人 , 但我想AI會一直進步 , 孫燕姿會一直老 , 遲早AI孫燕姿會比本尊唱的好 .
@@Coalkuo 那你必須等到ai會因為 「感情」而出 「差錯」的那天才有可能取代😉
這次罷工其中一個非常大的訴求就是反對AI,因為AI會取代他們的工作
台灣🇹🇼的各種產業也需要工會
獨立創業的設計師首次遇上差勁又慣的客戶。告上民事糾紛,沒有工會專業護航與保護,台灣🇹🇼的恐龍法官都是判小設計敗訴😢😢
台灣人:xx產業又害死人了,都怪政府不保護!
也是台灣人:xx產業罷工礙到我!擾民啦!
所以要知道台灣人是活該當低薪命賤奴隸的。 😀
謝謝並支持TODAY 看世界❤帶我看盡世界事💪🏻👏🏻👍🏻🙏🏻
Like, comment ,share💪🏼💪🏼💪🏼💪🏼
我曾經在社群網站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人總是在生活中不斷的比較CP值......那你的薪水是不是也要CP值。
😅現實就是「人力密集產業」
老闆就會嫌臺灣人CP值
沒有外勞高
(人家可以不爭取權益、
隨時配合加班,臺灣人
你可以嗎😅😅😅)
反而「爭取正當、合法權益」
妖魔化成為一種不耐操、
爛草莓的象徵。
台灣一定都是不會罷工,所以才拍不了好萊塢級的電影(誤
那班演員們提早 了一小時而沒有開天窗,真不錯😂
日本動畫產業不就是用廉價的肝打出天下了嗎?打出了文化軟實力但平均肝價仍然便宜大碗
即使作品爆紅,因為一般動畫公司提供的製作資金不多,分紅也就不多,而從頭到尾前線動畫師都不會有分紅,有時看CAST都邊看邊心酸
這不就跟Hollywood編劇的處境很像(甚至更肝)
希望這場罷工可以啟發相似處境的人們爭取應得權益(來場日本動畫業世紀大罷工之類,渺茫到眼神死)
日本動畫是營利模式有問題,付費給電視台播出,我第一次聽到時還愣住這是不是說反了,主要營收靠賣碟,加入製作委員會的才有資格分潤利潤最高的周邊營收,不然就是相當低廉的製作費用,監督沒規劃好就會爆預算
日本出版社和漫畫家的關係
也是長期存在的問題:
《鬼滅之刃》儘管火爆了,
聽說漫畫家本人也沒賺到多少,更別說長期
高壓環境的趕稿、
熬夜無形中也減損了
鳥山明等一眾大師的
「在職年限」;
話說,酷拉皮卡要下船了嗎?(另一位受害者)
罷工也沒用,因為絕大多數動畫製作公司根本沒有本錢再向上施壓
一罷工就破產然後被取代 (動畫製作公司在整體架構下也只是個打工的)
而成功的動畫公司則忙著推自己的原創/合作計畫 賺分紅/周邊大錢
營運模式已經完全不同,根本無法串連
日本的製作委員會是問題的關鍵。
不過因為日本動畫真的有了全世界的影響力,造成如Netflix直接跟日本的動畫公司合作,給的錢多出非常多。日本的動畫公司,現在要想的是如何走出單一日本市場。
產業賺到錢,工作人員的條件就會改善,這是我聽過看似合理,實則根本不會實現的謊言
可以看一下日本的動畫產業,每年產值二百多億美元的產業,最底下的畫師,賣了肝、付出了熱情,收入多麼微薄
肉幾乎都被原創作者、製作委員會分走,製作公司喝點湯,到最下層的基層勞工,連渣都不剩了
目前很多產業都是符合U型曲線,頭:研發、原創-高收入;中:生產、製造-低收入;尾:銷售、販賣:高收入
在這條U型曲線上,從業人數最多的往往都是中段的生產、製造,頭+尾段加起來人數都不見得那麼多
如果沒有把U型曲線的收入落差拉回來一些,低薪問題根本不會解決,社會依舊越來越M型化
我覺得台積電已經給出答案了 血汗的護國神山?
其實圖像演算法之後可以跑一集後,娛樂圈的人都會全部被取代,當然現在的情況是翻譯人員已經要消失了
但台灣的矽盾也是用便宜又大碗打下來的。
寧願不要啊!自己在幹保全,看到保全業這樣削價競爭非常無奈,老闆們個個開雙B動不動換車,這種無良企業主就讓他下去,演藝人員也是一樣啊,那些垃圾薪水動不動高得嚇人,跑龍套的還是新人演員都是高工時低薪,支持罷工!
無論是哪一個行業,我覺得還是回歸到老議題--當環境越來越M型化、不多元時,資方願不願意付出一定比例的成本:留住優秀人才、培訓新血員工(造就多元環境的可能)😂
台灣影視產業不是因為環境薪酬太差而沒有競爭本錢,而是從根本上的方方面面整體都很差,根本沒競爭力,Netflix、Disney+等串流,我基本上無視台劇。台灣電影勉強只有魏德聖夠格站在一線區域談競爭力。最近菲律賓有個電視劇非常火爆,voltes v legacy,查查看就知道裡面的演員全部混血俊男美女等級,影片的3D動畫特效也是台灣根本無法做到的。
連好萊塢都需要罷工爭取權益,其他國家的影視產業可想而知有多血汗了😢
我覺得可以影片少了製片方執行長的酬勞上升來顯示為什麼大家會罷工。 2022到2023年,娛樂產業的執行長所得的中間值是 2230萬美金, 跟2021年比上升7.7%。 2230萬美金是平均作家所得的384倍。其中Paramount CEO 薪資漲了60%, NCB CEO 薪資漲了47%。 看到這樣的薪資調整,再聽這些公司哭窮實在沒辦法服氣。 而且WGA也沒有獅子大開口。 薪資方面要求6%最低薪資調整(然後兩年5%調整),這其實也只是把薪資調回通膨(2021: 7%, 2022:6.5%)之前而已。
Source: www.hollywoodreporter.com/business/business-news/hollywood-ceo-2022-chart-1235481300/amp/
台灣的影視產業慘不忍睹,幾十年前就一職被壓縮,幕後人員累得苦哈哈卻還要服侍幕前的人
捧紅了幕前的咖讓他們賺的盆滿玻滿但自己卻窮得連租個房子都有問題
退出這圈子的人不少
但進去的新鮮的肝也不少,資方依然賺爽爽
你說這產業還會有救嗎?
好萊塢不僅僅只是娛樂產業這麼簡單,它是美國文化底蘊,美國沒有悠久歷史沉澱,於是他們對很多情況和對於當下感受的描述,不是成語,也不是經卷典籍,而是引用電影台詞,說著那些經典的橋段
可以說好萊塢相當於美國一半的歷史
血汗模式是不會有未來的,因為市場大餅越分越小,苦不堪言的工作不叫生活。
最後就變成金字塔底層
都是「為了工作而生活」,
我想這離機器人的概念
也沒有多遠。
@@engine3152 自動化是趨勢,只是資源分配的問題
罷工呀!劇本寫的比遊戲劇本還爛…而且最重要的是大玩各種團體來亂搞…去電影院早就不是首選了!
資方以最低預算追求最高利潤、民眾以最小成本追求最大滿足,勞務報酬就會成正比壓縮。
早期生魚片產業是指科技業,每季都要創新革新,否則沒多久就被汰除,但現在時代是科技運動在各行各業,科技有多便利,一般人在資方面前就有多容易被視為過期品。
簡單的說電影就是奢侈消費,經濟不好就不會有人消費,更何況1個月後會上串流平台.....誰還會去電影院看,要把串流平台關閉才有機會回到過去的興盛
壓榨員工的產業就是有問題的,無論是影視或是醫護
會相信台灣傳產資方賺大錢之後會回饋員工的人都該去驗智商。尤其影劇這種產業,缺乏永續性和不可替代性,資方自己都只能賺一天算一天,所以與其相信那種遠在天邊的雲彩,不如抓緊每個月多點現金收入比較實際。
假如便宜是答案,真是笑死我啦!誰看不到資方住是信義區,開Tesla,保時捷,賓士,飛頭等客位,不從勞方身上拿下來,錢從何而來?資方賺一億已經可以過活,為何不在勞工身上榨取,由賺一億變成十億?
「壓搾勞工」短期肯定比
「冒險創新」+「轉型」
來得輕鬆容易,而對整個
產業、整個社會就是個災難。
這讓我想到之前好萊塢也發生罷工,博恩在夜夜秀上說沒人幫康納寫腳本,他居然就玩攝影機玩了十幾分鐘。
是的,沒有編劇幫忙寫腳本的情況,就是大家都成了廢物
既然賠錢,高層還拿那麼多分紅,好萊塢就是一個超大的資本體制,真的要給它罷好罷滿
公司沒賺錢,老闆的薪水還是可以一直漲,你的臉我花你一天工資就可以用一輩子, 合理?
如果改善勞方的薪資條件,那資方怎麼換車換大房子
良好的收入以及工作環境才是保證人才源源不絕的先決條件
台灣要便宜大碗,房價卻沒有便宜大碗
因為錢都大老闆賺走,然後再拿去炒房炒地,就變成今天這樣了。
當政府還在搞「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貸款、
「租屋租金補貼」時
建商笑著100億爽賺50億:
70%以上的資金還是用你們的:銀行貸款。
快去貸款來買我的房子啊,
青年們😂😂😂
術業有專攻,不是什麼產業台灣都要有位置
那些金主的鬼話千萬不要相信
很優的頻道,很優的影片,很優的主持
台灣影視產業就是一堆各種大大小小補助, 連薪資都有補助...然後補助大部份都是老闆自己的收入. 🍵
人人都說: 投資風險有賺有賠.
但我不懂,一個長遠發展的產業,用大量廉價的勞工為前提打下基礎,這個風險難道不是巨大的嗎?
香港的TVB当初不赚钱吗?难道不也叱咤风云一时吗?
结果大多演员的薪酬也还是不多啊。
公司就是想挣钱来讨好股东而已 不要说得好像会对真正有在出力的人很公平一样
娛樂產業霸主好萊塢都會罷工了,每天苦苦掙扎的台灣人還在幫老闆講話
寧願不要
因為台灣的資方不會有提升勞方權益的一天
有的只是不斷的向下剝削沉淪
每個低薪都是這個問題...
求生存消耗了所有時間
何時可以上街頭
上班&上街:二選一😅😅😅
在AI浪潮下,只有做老闆才是最安全的。
謝謝!
台灣政府花錢補助影視作品根本是個爛方法,縮減頻道才是正確的做法,只是政府沽名釣譽,怕被批評干預媒體自由,無論哪黨執政都不敢做這個事,日本韓國對於電視台的設立有嚴格的標準並採取保護主義,本土節目製播率未達標準一率撤照關台。反觀台灣,有線頻道的普及率之高,早就跟無線頻道沒有區別,應該把有線頻道當作無線頻道來要求管理,而不是變相開放無線頻道也可以去買那些外來劇來跟有線頻道競爭,完全本末倒置。上百台的頻道導致各台分得廣告利潤少之又少、經費拮据,即便電視台有意願製播本土節目,也做不出什麼好節目,到頭來又靠挖東牆補西牆的「補助」這招。所以,縮減頻道讓電視台回歸正常的生態,才是正確的做法,但…永遠都不會有政府做這個事情的…
黑鏡最新一季的第一集就是關於AI製片😂
那不是台積電的現況嗎?
成了龍頭,但員工待遇有比較好嗎?
「 便宜大碗」的,品質難兼顧!臺灣的產業,要不斷提昇技術,才是生存之道。
技術一直升啊,但搞人的方面不改就是不改
明明搞定人的理論跟技術專業世界上早就已經搞得很成熟了,但台灣除了大企業還是很少小公司想用
畢竟一堆人還是覺得生存幹嘛?快速賺飽後倒了也沒差
罷工要有效,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無法轉移或是取代
在全球化下,常罷工或工會權力強的產業,就是企業死掉或是外移。最有名的就是UAW控制下的美國汔車業,連帶著整個城市UAW大本營底特律都沉淪。又或者是英國倫敦出租車抗議,結果是Uber用戶大漲850%。而歐洲勞工罷工能引起聲勢的,大多是當地無法外移或取代的當地交通業、基礎民生設施.
Netflix這種全球化流媒體的掘起,大量從各國採購影片或製作,今天美國不能拍電影劇了,正好世界其它國家的娛樂業可以佔位,Netflix之前才大量投資韓國拍影片。Netflix有大量外國影片庫可以播,其它電視台沒有影片可以播,這時會不會很多人轉向Netflix,反而造成美國影視產業更萎縮?
便宜又大碗,第一時間想到半導體產業
關於編劇罷工 VOX有做一集 聽得懂英文的話可以去看~
公司如果真的賺大錢的確有可能加薪啦
工作量翻兩到三倍 然後員工加薪5%上下
然後公司營收下降在調回來 所以員工擺爛
公司賺不賺錢不關心
有沒有因為政治正確讓編劇難寫?
應該還好,編劇也不是只有白人,有可能這些腳本是其他人種寫的
@@QAQ217 編劇只是老闆和觀眾的精神肉O器而已,無關乎編劇是甚麼膚色、性別
自由民主就是好 支持 加油
先求有市占率市場
再求更上一層樓
台灣問題,是大家不團結,當然抗議沒有效果,一個是號召團結,另外一個,等你成功跟我說,我繼續工作,看送餐人就知道😅😅一定結果不高😢
必須團結,不配合工會罷工,就等著被踢出工會.....之後所有工會福利都享受不到。
聽到AI的部分,怎麽感覺好像賽博朋克裏的世界慢慢實現,極端的資本主義感覺真的很不舒服
說產業做大了賺錢了就會分錢的基本就是在上演動物農莊
看看台灣的台積電與美國的台積電差別之處吧!
當一個扭曲的價值被形成、
被社會肯定,在組織內部的你
「準時下班」於焉成了一種
懶惰。
台積電不就這樣嗎?用血汗還有廉價勞工換來世界第一
大概就看哪一方撐得越久就那一方贏
9:00 重點
就不要這產業啦!
AI不會罷工、不會要求加薪、不會休息,還要顧你們幹嘛?
顧他們來跟AI溝通啊,不然你覺得老闆會講人話嗎?
@@Onio638 顧一個抵數十個人,這樣你是不是得走
1.產業賺錢也是資方在賺,很少真的能夠分給勞方,因為分下去,我能投資的錢就更少,等於我跟同行競爭力更差
2.台灣要勞方合作真的很難,看看華航都馬自己人在扯後腿,要嘛就是媒體被嚴重操作,搞到勞方信心崩盤
我只能說台灣要像美國這樣抗議幾乎不可能,公會參與率7%沒辦法團結
組公會就跟華航一樣,參與就有風險,政府也不樂見大家罷工,隨便就有產業停擺,而且給錢最多的是財團,所以也不會有人修法
台灣人要團結可能只有等到東西免費而且要排隊的時候了
如果美國🇺🇸電影越來越政治正確,越來越難看,自然會被淘汰!
我記得底特律,也是一直抗議後,把這個城市玩完!
就算要共體時艱也要訂定一個實際的績效目標或加薪公式,不能只是空口說白話的承諾加薪,如果連加薪幅度都不確定,這跟承諾只要做善事來生會更好的宗教有什麼兩樣,也許最後都是一場空
看看台灣的老闆們有多少名車多少房子和多少女人? 但是員工們都在過怎樣的日子? 住在什麼樣的地方?😂 建議去看看cheap某部在講家奴家婢的影片,台灣慣老闆們的惡行惡狀從清朝起就是最惡劣最糟糕的!
那部我也有看。
老實說,封建科舉、蓄奴制度
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
消失過;至少在臺灣。
宁可不要。 所有劳工要团结。
沒差了 現在電影工業真的低迷
台灣把這個行業害慘的就是補助
對於資方
其實加薪理由不外乎
1.老闆股東自己也想加薪
2.業務擴張需要額外人手或增加產能
3.為取得或保護特定技能知識勞工
4.良心發現(?)
5.勞方工會爭取
隔壁鄰居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嗎?只要肯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先前好萊塢獨霸娛樂產業 有了串流平台打破壟斷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