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比燃煤乾淨?甲烷是低碳選擇,還是比二氧化碳可怕的溫室氣體?最先進的「藍綠氫」改造技術!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8 июн 2024
  • #老協珍熬雞精 暖薑口味 薑溫暖加倍!
    lxz.com.tw/product/OEC040
    建議開啟cc字幕,獲得最佳觀看體驗
    中研院、台電 共同發布去碳燃氫技術串接台電混氫發電
    www.sinica.edu.tw/News_Conten...
    勘誤:05:34 反應式中的水皆應為氣體(g),反應熱才會是正確的
    00:00 開場
    00:32 老協珍熬雞精 廣告段落
    01:18 天然氣發電真的有比較好嗎?
    02:49 灰氫
    03:43 去碳燃氫是什麼?
    04:57 去碳燃氫要怎麼做?
    08:05 我們會全面擺脫天然氣嗎?
    08:50 天然氣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嚴重?
    10:02 為何不發展綠氫?
    // 延伸閱讀 //
    邁向淨零排碳的未來:去碳燃氫技術!
    pansci.asia/archives/359801#g...
    供應鏈中的甲烷外洩,抵銷了天然氣的減碳效益
    pansci.asia/archives/145139
    // 參考資料 //
    research.sinica.edu.tw/methan...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
    unfccc.saveoursky.org.tw/nir/...
    www.science.org/doi/10.1126/s...
    link.springer.com/article/10....
    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
    www.scimonth.com.tw/archives/...
    // 製作團隊 //
    主持:泛科知識 #鄭國威知識長
    企劃:謝富丞
    腳本:謝富丞
    剪輯:朱傳勝
    想和我們有更多互動嗎?加入會員 ► lihi1.com/BWeoe
  • НаукаНаука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424

  • @yafin9780
    @yafin9780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6

    最後這收尾真的超好笑XD

  • @chenenjoytheluxury2668
    @chenenjoytheluxury266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1

    我記得沒錯的話混氫的比例大約10%出頭而已,主要是台電的機組沒辦法燒高比例的氫氣,所以後來有刻意減少去碳的比例。
    我覺得也不用刻意批評這去碳然氫的技術如何,以成本來說這技術的門檻真的很低,並且催化劑也很便宜,是台灣少數有競爭力的項目

    • @rgly
      @rgly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密度改變太多的話,機組的燃燒溫度容易受到影響,進而降低轉換效率,這也是為什麼那些氫氣車是用電池的型式去提供動力

    • @user-xw8tq8pj4t
      @user-xw8tq8pj4t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台電表示,去碳燃氫技術整合國內第1套65kW混氫型微氣渦輪發電機,2023年9月成已功混氫10%比例運轉發電
      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簡稱IRENA)等組織警告說,不要對天然氣管網輸送混氫天然氣的減排成效持樂觀態度。
      IRENA說,雖然在不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改造的情況下,將高達20%的氫氣(按體積計)混入天然氣管網在物理上是可行的,
      但20%混氫比的天然氣實際減排僅為7%,並伴隨著能源成本的大幅增加。

    • @yosuke6767
      @yosuke676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藍綠白太好笑😂😂😂

    • @hwalalatw
      @hwalalatw 17 дней назад

      不可能 別豆瞭台灣根本只是一座孤島而已

  • @Unholy203
    @Unholy203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那個一分為二真是來的猝不及防🫨

    • @andy79900
      @andy79900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太無情了2.5

  • @truthjustice8886
    @truthjustice8886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這頻道很有趣。氫能發電也分顏色.

  • @cj-vh6gi
    @cj-vh6gi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那些默默用科學改善推動這個國家進步的無名英雄,向你們敬禮😊

  • @geesummersnow947
    @geesummersnow947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天氣氣溫室氣體效應是二氧化碳的數十倍,從開採、運輸、儲存到使用過程中,只要洩露超過3%,溫室氣體效應就高於燃煤産生的二氧化碳,這也就是用了許多天然氣,世界氣溫還是持續上生的原因。

  • @mandanlasren5561
    @mandanlasren556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

    天然氣跟煤礦必然是天然氣環保, 但有個很嚴重的誤區, 都是要運輸甲地到乙地 就通通都不環保了

    • @PanScitw
      @PanScit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所以船運也得用生質燃料或氫

    • @Anzs1152
      @Anzs1152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只要是從地下挖的都是碳排
      台灣不改這個,要50年前淨零還是很長一段路甚至不可能
      歐盟已經設定超嚴格的碳稅,如果再搞這個"比較乾淨"的說法
      台灣再10年左右就會被拋在後面了...
      以後不用談什麼運輸成本,你挖非再生資源可能就會被國際打爛了
      天生沒有礦的國家卻不認必須用核能的事實

    • @cxcz5
      @cxcz5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Anzs1152 還在核能...,核電廠的高階核廢料都要滿出來了,低階的新北市長也不給放,能解決的核廢問題,誰不想用核電

    • @user-vy8hm2ml1z
      @user-vy8hm2ml1z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Anzs1152 核廢料放哪? 不反核反核廢料, 支持核能就要支持核廢料放在你家旁邊也沒問題,才有可信度吧....國外有很多荒廢土地可以丟核廢料,臺灣丟哪?? 跟被訪問的老伯一樣說台東嗎? 說安全的低階廢料 新北市都否決了.

    • @user-bu5ec4qo7q
      @user-bu5ec4qo7q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只能說各能源都有優缺點,每個國家環境特性也不盡相同,要達到2050淨零排放,需要政府與專家學者討論,參考國內情況與國際策略,訂出一個各種能源合理搭配的方案。我們須要知道:沒有完美的方案,相反地,它們通常都是利弊權衡下的產物,所以我認為「核能」是不能被排除的。目前,國際上也是在呼籲提高核能佔比的,比較好的態度是將其視為過渡方案,而不是排除核能,一條路走到黑。

  • @speedypard
    @speedypard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1

    直接電解水取得氫的第一個問題是,水資源足夠的地區也有限,不少地區無法直接取得純水

    • @Hetyr99
      @Hetyr99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台灣如果要發展綠氫 應該會以海水淡化為主 因為剛好可以搭配離岸風電與沿海的太陽能案場
      但這都還很遙遠 光是海水淡化目前技術還不到大規模商業化的價值

    • @user-os7oo7kg7n
      @user-os7oo7kg7n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中國那邊很多研究在做海水電解,目前有幾個試點的計劃了

    • @s9154001
      @s915400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電解水產氫 最大問題是非常耗能 不如靠石化產業
      水資源根本不是問題
      可以用氫燃料電池 回收水

  • @utobe0815
    @utobe0815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這些科學家

  • @honganer9598
    @honganer959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增加知识了,谢谢泛科学👏👏

  • @fenix1641
    @fenix164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8

    台灣用這技術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天然氣儲存槽不夠啊!
    如果全改用這技術,依照目前的儲氣量,燒不到一個禮拜就沒了😂

    • @qaz205
      @qaz205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沒有問題
      另一種技術是
      把CO2捕捉下來再跟H結合
      形成CH4甲烷
      簡單來說就是燃燒甲烷(天燃氣)
      產生的CO2捕捉下來後
      再製成甲烷
      以此不斷重複循環
      也就是一種碳循環
      所需要的能量
      就是使用多餘的再生能源
      ~~~~~~~~~~~~~~
      簡單來說就是
      再生能源並不是用在當成基載電力
      而是用在大量降低基載能源的碳排放量
      全球在2050年的淨零碳排標準
      也不是完全不排碳!
      🤗🤗🤗🤗🤗👍👍👍👍

    • @Guixu_cosmos
      @Guixu_cosmos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現在燒天然氣的速度也就七天呀
      在去碳燃氫 那只會更少 剩六~五天才對
      有一種是把煤催化出天然氣
      我們的煤炭庫存大約可以到30天

    • @fenix1641
      @fenix164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qaz205 我化學不太好,但聽你這樣講感覺都可以無限循環了😅

    • @fenix1641
      @fenix164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Guixu_cosmos 可能更少天,因為效率剩下6成電力左右 5:47

    • @Guixu_cosmos
      @Guixu_cosmos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fenix1641 只混和5~10%的氫氣呀 那就還有95~90%是用天然氣呀,並不是全都用氫氣。
      但是轉換有損失 及其他可能的損失等等
      所以我把預估加大一倍來看 可能是10~20% 所以...

  • @wonderlandllee3223
    @wonderlandllee3223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泛科學我每集都看😎🤟

  • @CheMinLin
    @CheMinLin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燃料轉換的過程還要考慮儲備量,固體能源的戰備儲量遠比氣體能源的儲量多,看看歐洲被斷供天然氣的結果,轉換燃料減碳的同時,還是要審慎評估連帶效應為上

  • @empty2017
    @empty2017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8

    幾年前氫氣車還在被大家嘲笑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現在不僅車即將要邁向普及,連主力發電都正在往氫氣發展了
    現在這個時代真的很有趣

    • @chenenjoytheluxury2668
      @chenenjoytheluxury266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其實也就商人在炒而已。這幾年也沒有甚麼重大的科技突破。主要還是消費端的產品變多,並且因為宣傳,可見度有增加。

    • @Dforce8787
      @Dforce8787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很正常吧…以前的人還覺得人類不能飛在天空不是嗎
      科技的進步就是這樣.只要一些關鍵技術有突破.會連帶一堆東西都跟著進步

    • @Yu-tl2xq
      @Yu-tl2xq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氫氣車撞到就不像電池車那樣燃燒而已
      想必馬路更加精采天天有煙火看了

    • @Kai-eg3oj
      @Kai-eg3oj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能移動的氫氣車跟廠區大小的發電廠的效率不能比啊。
      氫氣車考量體型安全等的因素受限,但發電廠的重點之一是高效運轉。

    • @weichun316
      @weichun316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氫氣車已經被淘汰了,能量轉換效率只比汽油車好一點,優點太少,目前趨勢還是電動車

  • @NewNew-ll2ec
    @NewNew-ll2ec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好精闢的說明!

  • @warmd
    @warmd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值得多看幾次的影片

  • @martinchang9181
    @martinchang918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哈哈 光是天然氣進口成本就非常不便宜😂

  • @kkim11764
    @kkim11764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天然氣這三年漲超過一倍了 大選完電價保證再調漲

    • @rock10061984
      @rock10061984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天然氣早就降到比開戰前還低了 也是目前除水力跟太陽能外最廉價能源
      美國能源局 電廠成本年報
      www.eia.gov/outlooks/aeo/assumptions/pdf/elec_cost_perf.pdf
      國際原子能組織年報 280頁發電成本比較
      www.worldnuclearreport.org/IMG/pdf/wnisr2022-v3-hr.pdf

  • @binladan911
    @binladan91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綠色藍色白色的氫,還好今年沒有橙色的氫出來選舉。期待之後介紹氫能的影片。

    • @jeffkevin3
      @jeffkevin3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粉紅氫:
      😂

  • @user-eg1zk7ds4i
    @user-eg1zk7ds4i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又長知識……

  • @bombmamma964
    @bombmamma964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學理上天然氣優於燃煤是沒問題的
    但實務上天然氣的儲存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必須要有儲槽)
    以目前煤改氣的政策因素下
    台灣目前的天然氣儲備量僅能供應3~5天不等
    而煤炭只要有地就能放(環保考量下需要建設煤倉 減少逸散)
    相對於儲槽來說 還是簡易很多 (儲備量可以很高)
    煤改氣在社會安定的情況下 當作過度能源不會有太多爭議
    但是當氣候、戰亂等因素導致燃氣斷供時
    已經停機的燃煤發電設備 有沒有辦法緩解燃眉之急呢

    • @freeinplay86
      @freeinplay86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那就改裝成燃煤燃氣通用的燃櫨技術難度不會高,煤作為戰爭儲備,平時就燃氣

    • @bombmamma964
      @bombmamma964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這是一種方式 但政策沒這樣選擇

  • @user-tq4hw3vu4l
    @user-tq4hw3vu4l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每次看泛科學的頻道
    可以學習到的知識還真不少
    只是
    每次都會一直想到股票的標的物耶
    哈哈哈

  • @stevenxia-ep2qx
    @stevenxia-ep2qx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Thanks for sharing.

  • @user-oy5uk3zk5j
    @user-oy5uk3zk5j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看完了
    通篇沒提到儲存問題跟國際天然氣價格的負面影響
    文案內容很美好
    現實生活很骨感

    • @user-qy8wv9fq5z
      @user-qy8wv9fq5z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畢竟泛科學拿了不少政府標案,必須幫政府宣傳,不過講的大致上都沒錯

    • @shao1423
      @shao1423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可以開個泛經濟

  • @sukuijul
    @sukuijul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臺灣是能夠發展綠氫的,不過大前題是如冰島一樣充分利用地熱資源。明明臺灣地熱資源很豐富,不止可用來發電,還有餘力製造綠氫推動氫能車普及,根本不用使用化石燃料去發電、去推動車輛,但臺灣對於地熱資源開發卻非常緩慢,實在是浪費了大好資源

  • @strasbourgchung4928
    @strasbourgchung492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哇! 一邊發電,一邊直接把甲烷生成為炭黑,以後中橡不用玩了。 中油的塔底油也不用賣了, 中碳的雜酚油可能也要找新的出路了。

  • @user-dh8on4lk7o
    @user-dh8on4lk7o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您好
    B
    當今已經過了考慮經濟因素的時候了
    重點該是排除溫室效應的變數
    據我所知台灣沿海底下也很多甲烷水合物(感覺是國安超級地雷)
    不過據我所知
    天然氣的密度很小
    難道不會像氫氣一樣飛到外太空嗎
    (不過這又有個疑問
    會停在反溫層成為電漿體嗎
    那麼電漿體規模越大對溫室效應有更大的影響力嗎)

  • @waichan9318
    @waichan931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選擇核融合需要使用的2種氫同位素

  • @Neo-vg3np
    @Neo-vg3np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聖誕節快樂🎉🎉🎉

  • @lincelia4871
    @lincelia487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

  • @Flyingstonez
    @Flyingstonez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既然都已純氫作為燃料了,地區化,規模化的燃料電池供電,也許也是個方向。可以減少集中式電網的風險,強化電網的韌性。也可以減少輸電時的線損。但若是去碳後的氫氣直接送入燃燒發電,那就另當別論,因為要把氫氣液化運輸的成本可能不划算。

    • @debr9797
      @debr9797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跟我想的一樣,氫這麼好不上直接入電網就好了嗎,我們最後還是要電啊

  • @ohioohiyo
    @ohioohiyo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覺這片之前有看過

  • @jhong-huan
    @jhong-huan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台灣本來燃氣發電成本就比現有電價高,現在再脫碳燃燒,成本又再往上了。
    少量實驗累積技術不錯,但全面實現對電價還是會有衝擊吧!

    • @rock10061984
      @rock10061984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美國能源局 電廠成本年報
      www.eia.gov/outlooks/aeo/assumptions/pdf/elec_cost_perf.pdf
      國際原子能組織年報 280頁發電成本比較
      www.worldnuclearreport.org/IMG/pdf/wnisr2022-v3-hr.pdf

    • @user-fu4zn9tx8g
      @user-fu4zn9tx8g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然環保捐客怎麼騙錢,風光電被搓破騙局,當然開始找新招騙,最近環團就在宣傳假氫能和儲能

  • @user-hx5km3xw8u
    @user-hx5km3xw8u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如果使用氢电的残热重新加热催化甲烷是否可行呢,还是说能量投入产出比太低?

  • @chuheihkg
    @chuheihkg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現在的問題主要在回收碳的速度遠低於燃燒傳統燃料的速度。 某基金會曾經說過,貨品例如香煙推出前,可能有方法減害但政府沒有要求賣方把減害方法同時投進去,只要求賣方展示如何減害。 基於該點,有理由相信,燃料這款貨品,不會有太大分別。

  • @user-jd7mb9li4q
    @user-jd7mb9li4q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請問各位
    天然氣相比煤炭在儲存上有爆炸風險,設計上理當不能一次存放太多量導致儲備使用週期短,且台灣天然氣供應來源應該也是從國外海運來,成本比傳統煤炭高很多,若戰略上或天氣影響下導致天然氣補給船隻無法順利補給,把天然氣比例拉太高的話是不是得考慮這些相關風險? 我想這些缺點應該也能討論

    • @user-gj7xb5tq8l
      @user-gj7xb5tq8l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以前就討論過,被反核勢力與台獨勢力合力,直接無視。能源轉型,台灣走的很亂,不用幻想台灣能搞出啥創舉。。。。個人估計,政府等國外有成熟方案,台灣大概率直接無腦引進。。。。

    • @DirtyBug
      @DirtyBug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討埨戰略的話,打綠電設施在國際人道上沒有什麼危機,是阿共打台灣CP值最高的目標。

    • @user-jd7mb9li4q
      @user-jd7mb9li4q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覺得打太陽能和風力那種綠電倒是不用太擔心 反正他不是基載能源 怕的是海域被封鎖或是颱風影響船根本進不來補

    • @rdy9811
      @rdy981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綠電設施分散在全台各地,而且全部加起來才占台灣整體發電的零頭。要阿共用飛彈去炸魚電共生太陽能、屋頂太陽能、海陸風機?浪費一堆錢還影響不到台灣供電,阿共是壞但不笨

    • @rdy9811
      @rdy981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台灣就是能源進口國,戰略討論的話,儲存量高的燃煤跟進口一次就能用上一兩年的核能是最佳解。

  • @henrychang1997
    @henrychang1997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小弟期待貴頻道找機會談談有關節約能源使用---建築保溫隔熱,到底可以省下多少能源開支。另外就是電網系統性的升級才是重點吧?難道鐵達尼號換了核動力爐,整艘船的動力系統都是原來的,就能讓它轉向速度快到可以閃過冰山了嗎?不能期待說換了一個能源來源,整個能源供應系統與末端都是漏洞百出的舊產物,這樣可以搭配得上?

    • @PanScitw
      @PanScit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收到,我們也很有興趣

    • @DoomsdaySpecter
      @DoomsdaySpecter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PanScitw 保溫隔熱最大的問題是,散熱會很慢
      像英國的房子很保暖,但熱浪來時簡直是桑拿房,不做任何散熱時輕鬆跑出46度

  • @user-mv1hb7rx9d
    @user-mv1hb7rx9d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你說的很好,那為什麼世界先進國家紛紛使用核能,日本也重啟了?

    • @PanScitw
      @PanScit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如果很多朋友有興趣的話我們來做一集。

    • @s9154001
      @s915400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因為 核能便宜又好用
      反正東電跟日本政府關係很好
      說排核汙水 就排核汙水
      寧願犧牲日本國家利益
      也不能讓日本五老星不高興

    • @user-oe1hk2mo4c
      @user-oe1hk2mo4c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就是為了降低發電成本,因為通膨抬升了國際能源價格。不過日本是原本就擁有停用了的核電廠的關係,因此只要重啟核能發電就行了。而歐洲則是受制於俄羅斯操控天然氣供應的關係,為了穩定能源供應問題因此被迫走回核電。

  • @gavinkao
    @gavinkao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只要是人控,ㄧ定會發生漏出意外,自然氣只能是過渡能源,代表它有不小的機會會被邊緣化

    • @y1008tube
      @y1008tube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只要科技還會進步,需求還會增加,什麼都嘛只是過渡的…

  • @cb6k4685
    @cb6k4685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老師最後好逗趣😂

  • @user-vn5by4dk3u
    @user-vn5by4dk3u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剛好今年化工的程序設計競賽是製造天然氣與蒸汽重組成氫氣的製程

  • @user-dw9uv6xp7t
    @user-dw9uv6xp7t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太會了

  • @aochill3659
    @aochill3659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喜歡帶梗的文案❤ 2.5條悟👍👍

    • @jeffkevin3
      @jeffkevin3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可惜其實要把分子一分為二,還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不然很多化學研究都不用那麼辛苦了 😅

  • @david2joe
    @david2joe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想請泛科學講解一個系列的一個動畫,系列上是稱呼 火柴人VS數學 跟 火柴人VS物理
    是將各種數學物理的公式弄成動畫的方式呈現,其專業細節很多,也不求一定要做,就當個分享,希望泛科學的成員看了會覺得喜歡

    • @PanScitw
      @PanScit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有看!覺得很厲害,謝謝你的建議,會來安排

  • @sx258258
    @sx25825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天然氣跟燒煤這兩個光是在最後排放的成本就差了10萬8千里 所以你認為呢?再說你光是要把氮氧化物跟硫氧化物處理掉就要花一筆然後底灰跟飛灰還有汙泥 廢水部分等等

  • @Chunleichen
    @Chunleichen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可以利用地熱裂解甲烷嗎?

    • @s9154001
      @s915400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為什麼不用地熱直接發電
      轉換越多次 損耗越多

  • @ibn5100_sg
    @ibn5100_sg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5甲烷

  • @aegis43210
    @aegis43210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把發電機組由水蒸氣改成由二氧化碳驅動,效率更高也可以減碳

    • @user-fu4zn9tx8g
      @user-fu4zn9tx8g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天才,請問固態碳燃燒成二氧化碳,化學能怎麼轉成動能,再轉成電磁能呢??

    • @user-xw8tq8pj4t
      @user-xw8tq8pj4t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user-fu4zn9tx8g 是將 水蒸氣推動發電機 改成 二氧化碳氣推動發電機

    • @user-fu4zn9tx8g
      @user-fu4zn9tx8g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xw8tq8pj4t 二氧化碳怎麼推?你要不要先搞清楚,水蒸氣的渦輪發動機和電磁發電原理,這些怎麼工作,再來重新發言呢?

    • @user-qy8wv9fq5z
      @user-qy8wv9fq5z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講白點,水蒸氣密度比空氣密度還低,所以會往上飄推動渦輪機發電,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只會蓄積在地表無法推動渦輪

    • @user-fu4zn9tx8g
      @user-fu4zn9tx8g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qy8wv9fq5z ......請先讀點液氣相轉移,質能平衡相關的資料,應該高中都有教

  • @saaf4027
    @saaf4027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對於未來一段時間的能源選擇
    資本市場(美股)是投了鈾

  • @user-ks5eu4pd9s
    @user-ks5eu4pd9s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台灣選地熱資源與洋流循環來發綠電!是😊

  • @skycloud0215
    @skycloud0215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個人淺見...在討論是否完全去媒轉天然氣之前,大家應該先了解台灣不產天然氣的狀況下,天然氣從何而來? 靠海運的話,那某國只要阻擋運輸船入港,那台灣的能源怎麼辦?
    與其只著重在"媒 VS 天然氣",應該更將討論層級拉到台灣的能源來源問題。台灣能源來源主要還是應該需要符合以下幾點:
    1. 盡可能達到自給自足,最少半自給自足
    2. 盡可能減少依賴國外原料來源
    3. 選擇對環境傷害最低的方式
    4. 電力來源穩定
    綠能大家都想,但在穩定上面,以及台灣缺乏地理優勢,該如何在科技足夠支援強大綠能之前,符合上述幾點的能源來源有哪些?
    這只是我這路人的想法,相信專家們跟決策人其實都知道那些選項最適合,只是每次搞到政治的時候,就進入為了反對而反對。

  • @Renzointhespace
    @Renzointhespace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那個驀然回首的碳做催化劑真的把我嚇壞😂

  • @user-xi8rc3sz5c
    @user-xi8rc3sz5c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氨燃燒
    得到是氮和水
    算是環保
    不過
    氨氣有毒性…
    研發的可能還是有的

  • @ronli6813
    @ronli6813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水蒸汽是温室气体吗?

  • @user-ys7ul5nh6h
    @user-ys7ul5nh6h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改变压力能不能让甲烷的分裂的反应加快呢?

  • @user-ks5eu4pd9s
    @user-ks5eu4pd9s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是利用分子結構重組技術嗎?

  • @Guixu_cosmos
    @Guixu_cosmos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洩漏的天然氣是否會聚集在大氣層的某個高度範圍內?是否可以研發太陽能浮空氣艇去那個高度採集集中天然氣?
    把大氣層中的天然氣採集富集到可以燃燒的程度,燃燒之後產生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比天然氣低
    某種程度上也等於是降低溫室效應。這是我個人想法。
    看來利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 還是不能少!這是最廉價的方式 但又有與人類爭地的問題。

    • @user-qy8wv9fq5z
      @user-qy8wv9fq5z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地球剛生成的時候大氣中倒是有一堆天然氣,但現今的大氣中沒有天然氣,跟氫氣一樣因為密度太低都飄到外太空了

  • @glenntw
    @glennt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探討技術可行與否,當然可行,另外泛科學也該關注 (1)天然氣槽倒底夠不夠燒,僅僅11天的存量 (2)燃燒後還是會有溫室氣體的產生 (3)天然氣的價格與用這技術的合理電價。影片中多次提到政府機關與台電,泛科學也得生存接業配這點沒錯,風骨還是得有一點才行

    • @PanScitw
      @PanScit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這集不是政府或企業的業配喔。我們若有業配都會清楚標注。
      感謝你提供其他值得關注的議題,(2)的部分影片中已經提及,至於(1)與(3)也想聽聽你的意見。

    • @user-xw8tq8pj4t
      @user-xw8tq8pj4t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是 天然氣槽 蓋的夠不夠吧?!...

    • @Hetyr99
      @Hetyr99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xw8tq8pj4t 被環團搞到 剩沒幾座儲存槽

    • @user-qy8wv9fq5z
      @user-qy8wv9fq5z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夠燒啊,經濟部之前說天然氣槽將來可以改為氫氣槽,但氫氣的密度比天然氣還低,以質量=密度*體積來看,與天然氣等重下的氫氣,其體積會比天然氣高,所以氫氣如果要能達到跟現有天然氣相等的儲量,需要的儲槽體積就比現有的天然氣儲槽體積還大

    • @glenntw
      @glennt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PanScitw (1) 是政治議題,只能與東亞其他國家比較,日本與南韓至少30天存量。台灣11天,是多是少,執政黨沒人說明,在野也沒人追問。
      (3) 新技術的報價,肯定是重點,即便普及後的可獲利價格與能接受的價格,也與政府政策上的補貼多少有關連。我不反對補貼,但總得反映市場價格。

  • @wingfufung4330
    @wingfufung4330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壓縮氫氣是不是比較危險?

    • @s9154001
      @s915400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會
      儲氫桶有做穿刺實驗
      氫太輕了
      燃燒會往外噴
      不會爆炸
      除非被子彈打到

  • @user-gn8lz7yl2x
    @user-gn8lz7yl2x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是不是該發展,溫室氣體捕捉技術
    目前只有聽到碳捕捉,為什麼沒有甲烷捕捉之類的?
    當然我也知道,要源頭減少,所以這技術只要改進就能繼續使用當然是希望加快建造
    但是不是也要有捕捉來應急這樣
    順便問下,難道真的沒有除了氫以外的化合物是不含碳,但是它可燃燒嗎??

    • @lee7411
      @lee741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氨氣也可以 但老問題 便宜的話早就拿來燒了

    • @user-gj7xb5tq8l
      @user-gj7xb5tq8l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有啊!!氨氣(NH4),但是氨氣大規模生產,目前都是哈伯法,相當""耗能""(若用火電生產氨,等於生產碳排),而且氨氣有毒,所以基礎設施投資不小。。。。。。

  • @我行我攝
    @我行我攝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天然氣發電成本就已經比較高了,為了捕捉碳還要再降低發電效率,請問台電以後一度電還要漲多少?

  • @ryanleung4228
    @ryanleung422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为什么不大规模种植海藻来提取生物柴油呢?

  • @louis8823
    @louis8823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但問題是一旦氫能技術成熟,儲氫技術又是另一個重點,光是建造油庫就容易被居民抗議,更何況又是容易爆炸的氫

    • @s9154001
      @s915400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儲氫不是問題
      問題是非常貴
      氫的取的困難

    • @user-qy8wv9fq5z
      @user-qy8wv9fq5z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自從興登堡號飛船火燒後大家聽到氫氣都怕得要命,就跟核能一樣,恐懼來自於無知,氫氣密度低就算外洩也很快就會跑到空中,安全性比汽柴油及石油氣還高

  • @C_Jia_Jia
    @C_Jia_Jia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和乾淨的煤能比嗎?

  • @user-pe4pw1jq7h
    @user-pe4pw1jq7h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其實很樂觀其成 但是就是錢的問題

  • @Weng-window
    @Weng-windo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現在可能靠蓝绿菌之類概念,實現小規模『大氧化事件』嗎?
    如可行,能源維持多元化比較好吧……
    萬一無法應付污染,可能要限制每人每年能量戶口配額?(會黑市+特權化)
    至少感覺比收碳定價好些(新國際垃圾黑市/金融手段/富人+優勢)

    • @Anzs1152
      @Anzs1152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環保的真諦就是減少生產,但這點跟資本主義背道而馳

  • @Monopuff1
    @Monopuff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真希望政府也能好好地跟民眾解釋說明這些...

    • @soar79063
      @soar79063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公務人員作的影片就像莒光園地一樣,除非你在當兵不然根本看不下去
      能把影片做得精彩,還是得交給專業人士來處理

    • @yasashidonn
      @yasashidonn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我覺得有領NCC新聞許可照的媒體有義務挪出固定的新聞比例做國策發展宣導,日本新聞台就有做到這點,法律也有規範,我們應該跟上

    • @yasashidonn
      @yasashidonn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反而都外包給自媒體,或讓自媒體自發宣導,領執照的則在播報各種垃圾新聞,如:假新聞、白飯之亂、為特定政黨造勢…

    • @yasashidonn
      @yasashidonn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沒理由沒職能沒權利的自媒體卻為社會做出更多的奉獻,那些領執照的傳統新聞則只要每天發垃圾就好了吧

    • @chenmark6031
      @chenmark603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首先,你要確定一般民眾的基礎知識能聽懂

  • @23E
    @23E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土星木星那邊很多😂

  • @jimmykirito0305
    @jimmykirito0305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我覺得台電要大規模採用的話
    先把電費提升一點吧

  • @user-mu7pv7bn1v
    @user-mu7pv7bn1v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學習到很多知識👍 對氫能沒研究😂

  • @ArthurKuo1981
    @ArthurKuo198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個技術已可大規模實施了嗎? 還是仍是僅實驗室等級的概念驗證產物呢

    • @PanScitw
      @PanScit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現在已經從實驗室出來,開始在電廠小規模進行。

  • @user-fz9iy3oe9n
    @user-fz9iy3oe9n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乾淨的碳

  • @user-tk7gw7ne4g
    @user-tk7gw7ne4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氫氣發電這東西 🤔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
    繳電費時:就知道 😭
    還是核發電乾淨、是最便宜的選擇
    時間會證明:
    氫、不是拿來全國發電用的 🤓

  • @user-tw3rp7pl6j
    @user-tw3rp7pl6j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結尾牛逼

  • @The_Flash87
    @The_Flash87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賴:我們的煤是乾淨的煤
    ?...

  • @singo1232001
    @singo123200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請細說五條悟 一分為二

  • @Farleyku
    @Farleyku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難決定呢

  • @jamehuang8901
    @jamehuang890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回一個氫氣問題,電動車也用氫氣,火力發電也用輕。那那個多

  • @killuaz5517
    @killuaz5517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最有效率不是氫核融合嗎

  • @engineallway
    @engineallway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技術不是新穎的創新,,但要怎麼製氫儲氫就是大問題。用氫氧氣混合天然氣,或是甲烷,燃燒三要素會使得燃燒效率更好,達到 1 天然氣 ,甲烷 乙烷..主燃料:14.7 氫氧氣「空氣」助燃劑,最佳燃燒比率,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曾經示範過的LPG車,與Stan Meyer 的Water Fuel Energy(沙灘車 只加水就能驅動,行駛),有實際的車輛做出,LPG因為設備價格高,危險,等於是載著超大瓦斯桶,有安全隱患,逐漸淘汰。而Stan Meyer 因為當人財路被扼殺了,與Tesla一樣,他實驗室所有的技術文件都被盜走。 11:43

  • @Genpatsu_wa_Mirai_no_Enerugii
    @Genpatsu_wa_Mirai_no_Enerugii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懶得選,我全都要

  • @juitingyen4007
    @juitingyen4007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去碳燃氫技術商業化還需要多久

  • @jjacky7560
    @jjacky7560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為何不發展過濾氣體場???🤔🤔

    • @PanScitw
      @PanScit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是什麼樣的技術呢?

  • @xiao2009
    @xiao2009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你們不講我還沒注意到這三個顏色真的是很眼熟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PanScitw
      @PanScit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們也是寫著寫著...

  • @loganlo2579
    @loganlo2579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燒純氫,高溫爐裂解成本不用算的嗎? 結果都是更高的成本,更低的發電量。 問題的核心在全球人口膨脹

    • @PanScitw
      @PanScit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也是要算,跟事後捕捉的成本來抵銷

  • @Renzointhespace
    @Renzointhespace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看來還是要蓋基隆的天然氣儲存槽

    • @user-oe1hk2mo4c
      @user-oe1hk2mo4c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然基隆的用電要從哪裡來呢?要繼續用犧牲其他縣市的環境嗎?這會被抗議吧!

    • @Renzointhespace
      @Renzointhespace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別緊張我是支持的

  • @user-rn8cl9rp4l
    @user-rn8cl9rp4l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請泛科學追蹤一下地熱發電的進度吧!
    因為地熱發電可以提供穩定的基載電力。

  • @wayne01wayne012
    @wayne01wayne012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最後一段我笑死

  • @freespacefrank
    @freespacefrank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藍氫+1

  • @davidtc1982
    @davidtc1982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課外討論:如果把2.5條拿去燒,會產生多少二氧化碳? (咦

    • @gura_no_ebi
      @gura_no_ebi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進階題:宿羅用一次開會消耗多少能量並放出多少熱能

  • @user-xb1fu7qb7g
    @user-xb1fu7qb7g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 @youweisyu3112
    @youweisyu3112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電價大概要漲個3倍以上才做得到

  • @yunisri1234
    @yunisri123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去碳 搞氫 , 要加高溫 , 不會爆炸 ??

  • @wcp1586
    @wcp1586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只知道这玩意很贵,我们需要的是廉价、稳定、清洁的能源,而不是昂贵、不稳定、看似清洁的能源

  • @zhanchen1880
    @zhanchen1880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氫能源未來發展潛力看好嗎

    • @user-gj7xb5tq8l
      @user-gj7xb5tq8l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沒有一個國家放棄,連中國也在做氫能,但為啥很少看到???因為氫儲存太昂貴,親眼去見(加氫站用)""氫液化壓縮機""等於一個大貨櫃,加氫站""難獲利""。但未來技術成熟,氫能依然會到來。。。。(不能把20年後才可行科技當現代投資法寶,TOYOTA就是這樣壓寶氫能車失敗)

    • @s9154001
      @s915400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氫燃料電池車非常貴 氫的取得只能靠石化產業 加氫站隨便都要破億才建得起來 車用儲氫桶也貴 放車上很佔空間 轉換觸媒是用鉑金 比黃金還貴 質子交換膜非常貴 要幾十萬 一般大眾商用車 不可能走氫燃料電池 大型車 公車 聯結車 大貨車 才有可能走氫燃料電池 因為他們路線單一 需要的加氫站很少 這些營業車 都使開一整天 充電太慢 載重太吃電 耗電快 用氫燃料電池 剛好彌補這些缺陷

  • @illumi_hisoka
    @illumi_hisoka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問就是核融合(

  • @TsaiShau
    @TsaiShau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樣發出來的高昂電費代價是誰要負擔

  • @m533m
    @m533m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所有的問題都是政治問題(嚼嚼) 那個一半真是來的太快了…

  • @search1788
    @search178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甲烷不是说污染比二氧化碳多二十几倍?
    二氧化碳少了,
    其他污染也是很多。
    而且氢气是那里来?
    制作过程产生多少污染,
    多少能源?
    如果不是用风电太阳能来制作氢气才是需要的氢气。

    • @PanScitw
      @PanScit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的確,影片中有討論喔

  • @patrick0302
    @patrick0302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小孩子才做選擇 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