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高,要先控制"心率"?若心跳不低於這個範圍,不用太擔心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30 май 2024
  • #高血压 #心率 #疾病预防 #心脑血管 #老年健康 #健康科普 #老年健康 #心跳 #养生
    血壓高,要先控制「心率」?若心跳不低於這個範圍,不用太擔心!
    劉大爺今年60歲,一年前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等不適症狀就診,去醫院系統檢查後確診高血壓,當時血壓已經有168/98mmHg。
    劉大爺知道高血壓的危害,有鄰居因為高血壓未進行控制而發展為腦出血,雖撿回來一條命,但大家都知道已經沒什麼希望了。
    因此劉大爺在醫院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後,回到家也格外注意,每天按時按點吃藥,在飲食上也慢慢改變了之前的不良習慣,劉大爺患上高血壓很大原因就是飲食引起,長期高脂肪高熱量高鹽飲食。
    但有時候劉大爺測量血壓還是會出現血壓偏高的情況,他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明明有按時吃藥,所幸沒出現什麼不適症狀,劉大爺也就沒過多在意。
    這天到了劉大爺該複查的時候,到醫院後醫生給他做了四測,血壓有152/98mmHg,心率有86次每分,大爺正好想問:「醫生,我有些時候血壓升高,這是怎麼回事」?
    醫生說:「血壓升高,要先控制心率啊,你看看你現在的血壓,對於正常人來說現在的心率是很正常的,但對於你這種高血壓人群來說這已經算高的了」。
    劉大爺之前測血壓時從來沒關注心率的數值,「血壓高,為什麼要先控制心率?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劉大爺表示很疑惑。
    醫生解釋道:「心率加快,就會導致血壓升高啊,你有時候血壓升高有可能就是心率未進行控制的原因,這並不利於控制你的病情發展,而且心率加快還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劉大爺聽得迷迷糊糊,只知道為了避免血壓升高,要先控制心率加快。
    很多高血壓患者應該也跟劉大爺一樣,並不了解血壓與心率之間的關係,沒有注意心率的變化,才會出現高血壓病情加重的情況。
    今天這個視頻我們就一起深入了解血壓與心率之前的關係,為什麼血壓高,要先控制心率?
    心率又是什麼,心率有高有低,我們應該控制在多少範圍內才不用擔心。
    一、血壓升高的原因。
    血液循環通過血管內流動,流動時會對血管壁產生一種側壓力,當壓力持續高於正常值時,就會認定為高血壓。
    人體的理想血壓為120/80mmHg,在沒有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不同時間測量3次血壓均高於140/90mmHg,就可以判定為高血壓。
    引發高血壓的原因有很多,在遺傳因素方面,高血壓存在家族遺傳性,當家中有親屬患有此病,特別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親屬,相比於正常人,其後代患上高血壓的幾率會顯著提高。
    環境因素是影響高血壓的危險因素,現在大多數的繼發性高血壓都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引起。
    長期食用高脂肪高熱量高鹽食物,沒有合理膳食,往往會導致血壓升高,還容易引發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隨着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體力活動逐漸減少,這也是危險因素之一,在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共同影響下,體重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也在增加。
    情緒變化也會影響血壓升高,當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焦慮、暴躁等狀態下,長時間壓力過大,得不到釋放等。
    當然情緒過於興奮、激動對血壓控制也不利,致使體內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引發高血壓。
    當然有很多情況會造成短暫的血壓升高,比如劇烈運動、大量飲用咖啡濃茶、寒冷刺激等,解除這些情況後血壓可恢復正常,如果沒有出現身體不適症狀,不需要服用藥物。
    確診高血壓的患者,即使血壓已經控制穩定,也需要長期服藥,這是需要注意的。
    大家通過血壓計等工具測量血壓時,往往只會關注血壓的變化,但其實心率也是需要關注的,血壓高的人群,會出現心率加快的情況,血壓高,要先控制心率。
    二、血壓高,要先控制「心率」?
    在了解血壓與心率的關係前,我們應該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心率。
    大家都知道正常人的心臟會跳動,而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就是指心率,它與體溫、血壓、呼吸同為人體基本生命體徵,心率的高低次數反映着人體的健康狀態。
    正常人心臟每分鐘搏動60-100次,心率超過100次,在臨床上被稱為心動過速。
    心率加快有兩個因素影響,其一是生理因素,與血壓升高的因素差不多,比如情緒激動、突然受驚、體育運動等狀態下都會出現心率加快,休息後可恢復正常。
    其二是病理性因素,患有一些基礎疾病會導致心律加快,比如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當心率高於150次每分,可能會發生室上性心動過速、房顫等,出現胸悶胸悶、心悸等不適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就診。
    有心動過速就有心動過緩,心率低於50次每分被稱為心動過緩,心率過低也受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的影響,通常長期鍛煉者,心臟功能相對增強一些,因此心率變緩。
    人在睡眠狀態時,機體活動水平降低,心率會變緩。
    還有患有冠心病等心臟疾病的人群,需要服用比如洋地黃類藥物、B受體阻滯劑等藥物,這些藥物也有降低心率的功效。
    普通人心率在80次每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這個心率已經比較危險了。
    心率加快,會導致心臟射血量增加,內分泌系統激活,各種激素分泌增加,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另一方面心率加快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心臟耗氧量增加,心肌受損,也會升高血壓,還容易引發其他心臟疾病。
    高血壓患者心率高於85次每分時,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是高血壓合併冠心病、心衰等心臟疾病時,心率即使在85次每分以下,也會導致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大增加。
    因此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應將心率控制在60-80次每分,才能有效控制血壓升高。
    心率慢一些不僅有控制血壓升高的好處,還有延長壽命的作用。
    中國醫藥大學及台灣衛生研究院聯合做了一項研究,通過200萬提交資料的數據表明,心率越高,往往減壽越長,心率超過70次每分,之後每多跳一次,平均壽命有可能減少4個月。
    心率達到100次每分以上,有可能會縮短13年壽命。
    長期心率過高會升高血壓、減少壽命,長期心率過慢也不是一件好事,心率過慢會導致心臟供血、供氧不足,人體長時間缺氧、缺血,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甚至發生猝死。
    不管是高血壓患者還是健康人群,只要心率不低於50次每分,未達到心動過緩的程度,就不用太擔心。
    當然只要出現任何身體不適症狀,建議及時就診。
    血壓高,要先控制心率,那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哪些可以穩定心率的措施呢,接着往下看。
    三、控制心率加快的措施。
    首先穩定自己的情緒,精神壓力過大、生氣、焦慮等狀態下都會導致心率加快,這也是為什麼往往人在情緒激動時會出現心臟不適等症狀的原因,日常生活中儘量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消極情緒,當情緒壓抑激動時可以通過聽音樂、靜坐等方式平緩心情。
    其次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像熬夜、吸煙、飲酒等行為,還有經常喝濃茶、咖啡等,都會導致生理性的心率加快,雖短暫時間內就會恢復正常,但對於高血壓患者,血壓的不穩定也會影響病情發展。
    日常生活中可以堅持規律運動,有研究表明,堅持規律運動三個月以上,其心率會下降4-5次每分。
    這是因為運動會增強心肺功能,心臟供血、供氧增加,心率會穩定下來。
    而且溫啟邦研究發現,心率保持在80-89次每分的人群,如果有經常運動的習慣,相比不運動的人群,平均壽命會增加5年。
    運動應循序漸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最合適的運動,比如游泳、快走、太極拳等。
    要注意的是運動過程中也需要關注自己的心率變化,一般運動狀態下的心率比靜息心率高20次左右。
    通過運動減輕體重,降低心臟負擔,也是一種減緩心率的方法。
    最後一些患有疾病的人群需要服用藥物,而這些藥物可能會增加心率,比如感冒藥、哮喘吸入劑等,在服藥前諮詢專業醫生,遵醫囑服用,避免出現心動過速等情況。
    通過劉大爺的例子,我們學習了血壓升高的相關因素。
    血壓升高有很多原因,有些時候需要先控制心率,才能控制血壓升高。
    各種因素導致心率加快,會直接影響到血壓升高,這樣並不利於高血壓患者控制疾病發展。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採取控制心率加快的措施,將心率穩定在正常範圍內,既能控制血壓,還能延長壽命。
    只要心率不低於50次每分,也不用太擔心。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