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我嘗試過不向別人抱怨,只努力想怎麼解決問題,持續2年以上,結果就是壓力越來越大,有種快瘋掉的感覺,後來才領悟到,其實「適度抱怨」跟「思考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這2個都是必要的,比例大約4:6,可以同時併行,這樣反而可以釋放壓力,心情比較好,心靈一樣能慢慢成長。
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 滿足對方要求嗎? 這樣對方會軟土深掘。 求解
@@奔四我認為跟討厭的人共處最好的狀態就是不表態,像成語不置可否一樣。他說什麼、做什麼都與我無關,反正我沒有承認或否認他們也就無話可說,
講得很好耶~~❤
@@gwentismorefunthanmtg 沒錯! 每個人的承受力不會是相同的,雖然「倡導不抱怨」但如果了解自己是個 不吐不快的人,那又何必忍著內卷自己?找個讓自己信任的對象 可以安撫自己情緒的對象 不會批判 不會被影響 真的就是當個聽眾的對象 一吐為快,垃圾倒空了 才能在裝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真的很難凡事順心 適當的當個抱怨者 並沒有哪裡有問題
其實雪力也有提到這點,只是比例偏低一點我自己也會覺得真的需要有一個情緒的發洩口,同時要學著思考自己可以怎麼避開目前的困境
以前我曾經是個滿腦滿嘴抱怨的人,且當時是隨意脫口而出都是抱怨的程度,可是自己渾然不知直到當兵,有位同梯突然對我一聲大吼"好了啦! 抱怨有什麼用!? 還不是一樣要做!!" 當下自己才驚覺,原來我無時無刻都在抱怨當然之後有一番起伏蠻大的歷練,後來我就幾乎沒有因為事情進行不順利而抱怨,然後面對討厭的人,我在YT影片學到一句話"我們要學習跟討厭的人相處" 我知道這句話看起來會讓人非常糾結,可是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出門在外或工作上班,絕對會遇到不喜歡的人,也可以帶著問自己為什麼的方式來看待這件事情"為什麼我會討厭?" "是什麼原因?" "我能夠找出原因嗎?"只能說必須好好靜下來,提升理解能力才會知道很多當初看不懂的事情說個之前在一本書上看到很欣賞的一句話 "任何事情都是我們的老師,或多或少能從中學到點東西"
我覺得是人都會有想抱怨的時候,而聽朋友同事偶爾的抱怨其實也還好,最受不了的是是一直講同個事件或抱怨同個人但自己卻不做出改變或轉念,只是要你認同他的想法或支持他,其實這樣就往往太鑽牛角尖了⋯
「不要害怕做選擇,做出選擇後才是開始」當卡在抱怨的狀態無法往前的時候,這句話總是給我勇很多氣。
我已經聽我父母抱怨幾十年了(情緒勞累),外加提油澆火的手足。在多個專業協助下,知道不論我多努力,都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讓他們滿意,畢竟抱怨指責對他們而言比較容易。於是現在定期簡單問候是愛他們也愛自己的行為。雖然有遺憾,但我努力試了許多年,無愧於人,現在也有平靜給自己。
距離產生美,遠離沒法溝通的父母。
會抱怨的原因大多都是因無法直接的去跟事件本身去做陳述而形成的一種循環能量,一直試圖去找出口卻還是在原地打轉,也是因為抱怨後不是根據事件本身去執行,效益幾乎沒有,唯一的方法地的確就是像您所說的,暫時或永久地放下,直接走下一步,讓未來去平復看會不會有出口。
適當的抱怨與情緒抒發是必要的,不然長期累積會對身體不好,但太多的抱怨使情緒陷入迴圈,也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我是一遇挫折就容易怨天尤人的個性,但我認為人需要成長進步,所以我會努力學習與無法改變的事物共處!
雪莉給出的切入點比較偏向是內心活動的觀測覺察紀錄。以我的個人經驗分享我的個人觀點,我觀察到的台灣人大多是比較缺乏的是講出來並溝通的勇氣,所以更偏向去做抱怨的動作,尤其是面對有權力的上位者(不管是主管還是父母)更會有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主動嘗試溝通的過程我不會覺得這樣的人生會比較好,會花更多的力氣在自我內耗。不管是在怎樣的人際關係,清楚表達自己要的,並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就算到最後對方也許根本不會改變,但至少對方知道你的看法,也許是亞洲文化的關係,在台灣的教育環境底下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是要你乖乖聽話,所以大部分的人抱怨多過尋求溝通。
直球對決真的需要勇氣台灣崇尚孝順聽話出現不同的聲音會覺得是對自己的挑戰挑釁溝通的人很怕被處理😅#講了會出事誰敢去溝通
@@99988Q別說上位者了,就連平輩、朋友也很難直接溝通,大家都要面子,而且對方之所以會「一直持續」做出我們厭惡的動作也代表他們沒有覺知跟自我覺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妥😂 直球對決結果是無效的,既然無果何必惹的一身腥呢!
直球對決的結果⋯我斷絕了所有的人際關係😂😂😂有時候一個人也會覺得寂寞,但又想到跟不適合自己的人相處,就會覺得一個人還是比較好😓
如果不去溝通或是勇敢講出來,那個點就會轉成抱怨,因為抱怨沒有適當的出口
曾經看過直接攤牌的結果.........直接趕出家門,斷絕父子關係
抱怨不是壞事,抱怨是宣洩負面情緒的重要管道。只是多數人沒有進行下一步,也就是思考解決方案,自然就成為負循環。如果懂得抱怨也懂得反思,其實會慢慢讓自己感到平衡,也更加能掌控周遭事物的發展。
我看完影片的理解是持續自我覺察,從抱怨裡面去覺察自己的想法:不喜歡什麼?為什麼?這樣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碰巧上星期工作上遇到機車的人,我走了一次覺察歷程:我先是在心裡惱火,然後找到機會跟同事抱怨。發洩完情緒之後,我轉念一想,我看出了這個人的虛偽、自卑又想討好他人,他會很想要得到上位者的權力,對於他來說我就是一個下位者,他要抓住機會使用權力,也可以證明他在工作中的價值。識別到這些後,我反而不會再抱怨了,運用課題分離,我將自己放在和他是平等的位置上,他再怎麼機車,我都能從容面對,不會再被他帶著走。
說的好棒與無力改變的人物事物共處,目的就是不再讓內心被不好的現況卡住、帶著走,進而覺察自我真實想法,最終重心回歸到推進自我目標的實現上!
近期公司的低調的大異動,被傳出來後,我也不小心跟其他人一起陷入抱怨的心態。但,當事情發生後我卻突然之間冷靜下來,為什麼我會這樣,我要停止抱怨。後來主管來找我聊,且對我抱歉。我當下回了主管說,我知道你的困難,這是你的選擇,請不要想太多。睡一覺起來後,那之前的負面複雜想法都散去了。今天打開YT第一個推播影片就是這則,進去後瞬間有點被療癒到,謝謝雪力❤
我一邊抱怨,一邊前進。因為抱怨是生命的哀號,怎麼可能不抱怨?我是人,並非機器。出一張嘴大家都會,叫別人不要抱怨,那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或許你的朋友的父母,對他的言行舉止、思想與價值觀,真的產生了不可逆的影響。而小弟最能體會此種感覺,家父與家母對我的高壓教育造成的心理創傷,讓在下必須靠閱讀哲學和邏輯學去撫平。而我到現在還沒辦法走出來,那種貶低、指責孩子的教育方式,讓我至今還有深刻體會。為什麼父母做錯可以不用受到指責? 在家徒四壁、一貧如洗的狀況下,把我生下來,在成長過程跟著他們去體驗貧窮,老實說,根本就沒有任何收穫。我看見了人性之惡,階級之間的欺壓、鄙視是窮人常見的狀況。為什麼墨子會說兼相愛,交相利 ? 因為他來自社會底層,深刻體會到被壓迫者的困苦,從而提出兼相愛,交相利,以解決社會的紛爭。儒家的愛是有差等的,這比較符合現實社會。這就是社會最慘忍之處,愛變成自私時,人就會無所不用其極地去獲取利益。人性非常現實,僥倖的心態讓人天真地以為,自己的利益將來不會被壓迫和犧牲。這就是為什麼人類只有生存,沒有生活的原因。
了解,所以我選擇了離職,選擇了重新評估我的人生坦白說我想做可以直接幫助他人的工作,現在的工作對我的人生不僅沒有幫助,還要不斷接受來自主管的PUA😂……如果是擋路的石頭,就應該用最無痛的方式繞過,不是嗎?
我覺得,許多高齡的人為何還再抱怨自己的父母,有許多原因是因為現況依然持續中...也就是當事人的父母,仍然持續對當事人進行各方面的剝削中..在當事人無法逃離被逼著持續面對這樣的情形時,當事人自然會無法停止不定期的抱怨。這是一個很難的議題。也不能全然去責怪這樣的當事人,怪他即使熟齡了還不成熟。畢竟我們不是當事人,不明白他是否持續正在被情勒,虐待與剝削。而通常越是善良孝順的孩子,內心越是苦。我覺得,面對這樣的當事人,我們不該立即給予評論。而是了解他目前的狀況再給予建議,而非批評。我們永遠都不會是當事者,也永遠無法理解對方承受的苦。
你说的特别对。 我从上大学起就离开家, 我的生活轨迹已经和原生家庭很远,但是这种从原生家庭 留下来的影响和痛苦是没有办法消除的。。。我倒是没有找人抱怨, 即使是我的先生也不太能理解。 但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 在每个不能回家探亲, 只能去故乡旅游的时刻, 在生活遇到困难需要自己面对的时候, 在理智分析一切做好最优选后, 人还是会有那个感性的时刻。 原生家庭里的那种痛苦的feeling 是会阴魂不散。。。人对美好的事物会记住那种幸福的感觉, 同样人对痛苦的感觉也会记住很久。。。我猜Sherry 是说不要让自己留在痛苦中。。。这是对的, 应该化痛苦为动力。。。我想说。。。让自己走出痛苦, 这不容易, 但是必须, 但是同时痛苦还在。。。只是我把它用小盒子包好, 留在了童年。。。不是當事者,也永遠無法理解對方承受的苦。
恭喜已經走出來的人,也慶賀沒遇過這些問題的人,也祝福仍有許多課題需要克服的人。佛渡有緣人,人要渡得了自己需有運也要有緣,我盡量要求自己不去批判別人,而是練習止損也能保護雙方。
我也是今年開始遇到了一個會職場冷暴力的同事最弔詭的是,他在其他同事面前都是一副好好先生好好小姐,被酸被開玩笑也都無所謂的樣子換到我身上就變了一張臉不友善的程度嚴重到我得了壓力性潰瘍,需要去看醫生說真的在這種環境下真的很難跳出一種情緒的框架,因為你每天上班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得面對這個問題加上我自己也有事情要忙,上班還要面對他那種擺臉色的行為真的很痛苦。他自以為只要不互動、不表態、不參與任何跟我有關的事情就是沒有問題的但當他於公於私都這麼做的時候,對我來說就是一種職場霸凌。一直到最近,手上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才真的有時間去放鬆自己的心情。甚至請個長假讓自己脫離工作環境也看了雪力老師2022年的年初書單,一本一本的看才終於有了時間去讓自己慢慢學習放下當然,我想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原諒他對我造成的傷害。我只能調整自己面對他的心態但如果要現在的我再經歷一次那段過程我想我還是會做出類似的反應吧。因為沒有人是值得或是活該被這樣對待的。
喜歡這個觀念❤怨天尤人,一談就談一輩子…我的情緒在告訴我什麼?因為有了這個阻礙的刺激,他激發了我的創意去繞路走持續平坦寬廣的道路,如我以為的他人總是得來的順風順水,也不會因此激發我的潛能
被討厭的勇氣裡面也有提到類似的概念👍
講到抱怨,就會想到...我在大學期間上台報告被教授電爆,報告五分鐘但被教授釘在講台上罵了30幾分鐘,下課後整個玻璃心炸裂,找課堂上的其他朋友討抱抱,結果不知不覺就變成聚在一起罵教授xD抱怨他點評明明可以不用那麼兇,課堂上那樣罵好嚇人,抱怨完我們就滿心舒服、開心地一起回去讀書了~
謝謝雪力的影片,也從書中獲得許多力量,期待開始書寫的過程。-之前聽過一個說法是,就是因為抱怨太有用了,以至於抱怨完後大家更有動力繼續待在這個環境裡。因此很多情況是,一直抱怨的人往往不會離職,不抱怨的默默遞辭呈,一直抱怨另一半的人往往也會繼續待在這樣的關係裡面。這也是平衡生命與生活的一種方式。-後來意識到就只是個性和遇到問題選擇處理的方式不同,人生是自己在過,只要自己心裡過得去就好(雖然我也還是常常卡關),總而言之,保護自己的界線和能量,也是我目前還在練習的功課。謝謝雪力。
抱怨是種情緒的抒發,我們都很需要! 只是要小心,不要把往前走的動力也在抱怨時一起消耗掉! 加油!
我有一個一起去歐洲自助旅行五次總時間超過五個月的朋友就是一直抱怨,十年了,越來越會抱怨,遇到事情不是處理而是抱怨,永遠都是別人的問題,而不是學習以後怎麼處理別人,所以..........我放棄,還是不往來比較快樂
在我看來,不適合的人就是不適合不必要委屈自己去聽別人抱怨放棄真的是比較好的選擇
我也放棄過一個愛抱怨的朋友。我尤其最不想聽到「我不是在抱怨,我說的都是事實」。如果是以抒發情緒為目的,抱怨完可以採取有意義的行動,我還願意聽聽。只想不斷證明別人多可惡、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對的,我最終會聽不下去。
朋友也要斷捨離
@@jennychoi4176 沒錯!
目前也遇到這個問題,真的超可怕,這種人都會重複抱怨一樣的事,一直講一直講...遇到的友人生活極度封閉,人生沒有任何新的人事物、也不願學習新知,甚至連新聞時事也不看,越來越難聊天,想開新話題也只會被敷衍,因為他只想講自己想講的感興趣的然後要別人認同,覺得非常可悲,已經減少接觸頻率到最低,但只要一相處跟談話腦子還是會時不時浮現出「這人是智障嗎...?」的想法😅 只能遠離跟繼續減少接觸不過也很感恩他讓我瞭解到我不要變得跟他一樣可悲👍🏻
蠻認同您的說法,做錯了事情面對他解決他,人要往前走,不是停在原地,而不是一直在抱怨以及情緒,每天的,實在很無奈
每一次都在適合的時候遇上你,感恩宇宙的安排,永遠都是最好的安排。🎉❤Amen…. Namaste.🌹
真的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在生活快樂是自己給的不是接受就是改變原地抱怨真的無意義而改變別人太難只好改變自己!!
前陣子才遇到這樣的問題,主管真的讓人很生氣,我的確也是一直找人抱怨,但同時間又很積極想完成主管的要求,最終是了解到這份工作不是我想做的事,所以選擇離職不再面對這個主管。抱怨不能解決問題,但如果能延長一些解決問題的時間,那我覺得抱怨是個不錯的方法
久違看這頻道🎉
謝謝你的支持!
多年來被可怕婚姻囚禁的我,終於對方願意簽字離婚了!婚姻關係的可怕是在於要離婚,必須兩人都要簽字。不幸福的關係,爭吵抱怨冷暴力疏離,永遠不斷的循環著...如今終究他願意放手,饒了彼此,我的內心不知道該感恩還是無奈。經歷這段婚姻,如同死過了一次。未來,再痛苦的事情,也會被磨練到安然以對了。抱怨,是因為想抒發,但是往往不會有好的結果,對方也不會因此改變。在無法改變的客觀情況下,只能好好滋養自己的能量,為自己未來的日子打好基礎。內耗只會得不償失,外耗也只會勞民傷財。想抱怨就試著寫下來,或是說給聽得懂,願意聽的人聽就好。說完,寫完,一次次的整理自己,再一次次滋養自己,所受的傷痛,就再也不會是白受的折磨了。
抱怨是情緒的發洩,沒有發洩負荷無法消除重點是不能抱怨重覆的事,抱怨完(發洩完情緒)之後,要接受或想解決辦法那個狀況,而不是永無止境的抱怨我有個室友就是這樣,如果她重覆抱怨,我會制止她,告訴她不要再講負面、沒有希望的話,只能講正面積極的話,再講的話我就不理她了
完全不抱怨是不合乎人性的,沒有人可以改變天氣,但熱昏時,都可能碎唸幾句,更何況長期相處討厭的人事物。有一種人成天高喊正能量,搞到人心情不好時,都自動遠離這類朋友。適當的抱怨是健康的,只是要找對對象,找願意傾聽、給建議的人講;但要自我提醒,不要成為習慣,沒有人可以一直聽自己倒心理垃圾。如果只是想講出來,也可以講給寵物聽或寫下來再撕毀丟棄,試著找方式轉移情緒,但情緒發洩完,一定要思考如何解決,看是要離開環境、斷絕關係,還是改變心境,抱怨是只是一時的宣洩,變成習慣就是問題。
之前在職場一直報怨,但抱怨又能怎樣?後來因緣際會被朋友點醒,於是決定跳脫舒適圈,雖然離開舒適圈之後也經歷過一段不好的時候,但這都是自己的選擇,至少我覺得我不是卡在那邊而不做任何動作只有抱怨別人轉不了,但我可以轉,雖然我還在諮商中有關於人際關係,但我可以看見我的進步,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以及生活♥️
改變自己比改變別人容易
謝謝。
抱怨有二種一種是問題不大,只是個話題,不需要解決,輕鬆看待即可。此話題不討人喜歡,因此只能在茶餘飯後聊天時提起,且佔比不能多(1成以下),回應就是…xxx就是機車!!! 喝啦喝啦~~~(下一題)一種是狀況嚴種需要解決的,那就會積極給反饋,收到反饋後請去實作,要有改善或者後續回報;千萬不要什麼都不做且同性質抱怨不斷重複出現(如標題所說的留在原地抱怨),這種真的只會希望請不要再散發負能量給我,失敗已經夠討厭了,我不想聽到你重複的失敗過程和狀況,超掃興
我不怎麼抱怨,因為我只要覺得不合理或不開心的事情時我會當下提出自己的想法或不高興的地方講出來,對方可以溝通就是講開就好,無法溝通的或無理取鬧,就表示對方的邏輯思考跟我不在同一條線上,那麼那種人我就會直接無視,既然是完全不在意的人,我就覺得對這種人抱怨都浪費時間
謝謝分享,這個探討的主題很受用
妳朋友只是歸因和表達,不代表他都一直在委屈情緒裡,事情是事情,他的感受是另一回事。抱怨如果是健康的,就做,沒什麼,打電動也打不出一朵花。需要抱怨就抱怨,需要打電動就打電動,需要運動就運動,不同時間點不同需求。
同意!只要有意識到除了抱怨有其他的選擇就好了!
打電動真的打不出一朵花❤
講得好理論喔,說教的感覺!道理都知道,要如何做呢?多舉例更好!
謝謝建議!
你的makeup 很特别,好看,适合你 by the way, 内容好
很喜歡妳的影片,偷偷跟妳說妳跟我們總經理長得很像,看完影片我都覺得剛開完一場會議的錯覺😅
抱怨是一種習慣,需要察覺。
謝謝Sherry老師的分享❤
最愛雪力老師❤我29歲ENFP
遠離那些令自己討厭的人包括家人,獨來獨往也不社交~生活自然開心又簡單.也不用抱怨了~😂
為了想保護自己而離開,但人生功課是要調整自己、抱抱自己,才能走得長遠……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同意!
有苦之人可不善,但不可影響傷害他人
誰還不是個寶寶
謝謝雪力老師,我要去買這本書😭
謝謝你的分享👍
面对无力改变的人事物,有时抱怨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如果抱怨获得了期待的回应,自己便得到了共情。需要知道的是,有时别人并不一定想听自己抱怨,对于没有兴趣跟自己一起抱怨的人来说,这就是负能量(我想,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跟一个常常抱怨的人相处吧)。另一方面,如果发现自己总是不停地抱怨同一个人事物,这时需要考虑的是:离开它,或与它和谐相处。
Thank you for reminding me 🙏🏻✨
感謝分享
我喜歡看傳記 我很少看見成功人士的家 是 完美的! 肯定都有大風暴!! 我特別喜歡我家庭 他們讓我成就更美好! 我若在太舒服家庭長大 今天不會是我現在的樣子 雖然我老闆真很機車哈哈哈哈
雪力雪力~ 你今天的唇膏顏色好美😍(這個留言會不會在其他認真分享心得的comments中顯得很沒營養🙈 但我真的一開場就被吸引到🤩)
謝謝你!☺️
我也是覺得很美,很適合sherry的知性美,還有沉穩。
真的很美!!
現在也面臨類似的情況,新工作進去半年,但自己很多事情還是沒有進入狀況,很焦慮也很疲累,自己是不是方向搞錯,還是那裡做的不夠好,煩躁感起起伏伏,心很累😞😞
抱抱你,我也是。或許可以找時間靜下來,釐清自己覺得困惑和疲倦的地方,一起加油~!
9:20 我们不能改变外部环境 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与其抱怨不如改变自己的情况) 要从情绪中找出问题 找出这件事情教会了我什么
抱怨就是因為不被理解啊😢
謝謝雪力!
我想要的又追求不到呢?
是空是無 如是我聞
機車是什麼意思?
令人反感,很難相處
難
這就是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吧???
😂
其實適度抱怨不是不好,只是完全不抱怨,或瘋狂抱怨,都容易讓讓生病😂前者讓自己生病,後者讓別人生病😂
我想问你一个职场的问题。我一个同事,年轻漂亮白人。她很狡猾,很会玩弄手腕,男女老少通吃。拿下一个人替她说话,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只要她喜欢,她能得到她想要的任何东西。她常与我对着干,背后讲风凉话,并且说谎言,告状我,很manipulative ,原本与我关系不错的人,只要她和那个人聊一下,那个人就很快成为了她的囊中之物。面对这样的人,我应该怎么应对?
原地抱怨那就抱怨你老母那片教女孩子要抱你不能抱怨你抱怨你那片因为你是从那边出来的!
所以無格父母不要生小孩
内容都不错,就是为何你的脸上那么有光?就缺好一点的设备?不明白
沒字幕不知道說什麼😂
自己可以按字幕呀!😂
說了半天,有說等於沒說。
分清事實與情感:在分析問題時,將事實和個人的情感分開。確保你的評估是基於客觀的數據和證據,而非個人的偏見和情緒。客觀評估:盡量使用數據和事實來支持你的觀點,避免因情感而做出偏頗的結論。
積極反饋:當你需要反饋時,使用積極和建設性的語言,專注於行為和結果,而不是個人。提出建議:與其單純抱怨,不如提出具體的建議來解決問題,這樣可以促進積極的變化
問題解決導向:專注於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問題。這樣可以使你更積極主動,並且促進事情的進展。協作:與他人合作,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這樣可以減少個人壓力並促進團隊合作。
這樣看得懂嗎?
可以具體講出建議,只有講一句,不夠具體也沒辦法幫助你可以學到東西和感想😊
先認知『世界是公平的』這句話是一開始就是錯誤的你一直相信,當然情緒跟不平等對待落差就超級大
抄袭别人
不共處
我知道阳阳说的治愈是什么意思了😂❤❤❤哈哈哈 🤣我也知道我的名字是什么意思了😂❤❤❤可是你们已经活成了不要脸又不要命的键盘小恶霸😂❤❤❤🎉🎉🎉🎉阿弥陀佛
我嘗試過不向別人抱怨,只努力想怎麼解決問題,持續2年以上,結果就是壓力越來越大,有種快瘋掉的感覺,後來才領悟到,其實「適度抱怨」跟「思考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這2個都是必要的,比例大約4:6,可以同時併行,這樣反而可以釋放壓力,心情比較好,心靈一樣能慢慢成長。
如何與討厭的人共處? 滿足對方要求嗎? 這樣對方會軟土深掘。 求解
@@奔四我認為跟討厭的人共處最好的狀態就是不表態,像成語不置可否一樣。他說什麼、做什麼都與我無關,反正我沒有承認或否認他們也就無話可說,
講得很好耶~~❤
@@gwentismorefunthanmtg 沒錯! 每個人的承受力不會是相同的,雖然「倡導不抱怨」但如果了解自己是個 不吐不快的人,那又何必忍著內卷自己?找個讓自己信任的對象 可以安撫自己情緒的對象 不會批判 不會被影響 真的就是當個聽眾的對象 一吐為快,垃圾倒空了 才能在裝呀!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真的很難凡事順心 適當的當個抱怨者 並沒有哪裡有問題
其實雪力也有提到這點,只是比例偏低一點
我自己也會覺得真的需要有一個情緒的發洩口,同時要學著思考自己可以怎麼避開目前的困境
以前我曾經是個滿腦滿嘴抱怨的人,且當時是隨意脫口而出都是抱怨的程度,可是自己渾然不知
直到當兵,有位同梯突然對我一聲大吼"好了啦! 抱怨有什麼用!? 還不是一樣要做!!" 當下自己才驚覺,原來我無時無刻都在抱怨
當然之後有一番起伏蠻大的歷練,後來我就幾乎沒有因為事情進行不順利而抱怨,
然後面對討厭的人,我在YT影片學到一句話"我們要學習跟討厭的人相處" 我知道這句話看起來會讓人非常糾結,可是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
因為出門在外或工作上班,絕對會遇到不喜歡的人,也可以帶著問自己為什麼的方式來看待這件事情"為什麼我會討厭?" "是什麼原因?" "我能夠找出原因嗎?"
只能說必須好好靜下來,提升理解能力才會知道很多當初看不懂的事情
說個之前在一本書上看到很欣賞的一句話 "任何事情都是我們的老師,或多或少能從中學到點東西"
我覺得是人都會有想抱怨的時候,而聽朋友同事偶爾的抱怨其實也還好,最受不了的是是一直講同個事件或抱怨同個人但自己卻不做出改變或轉念,只是要你認同他的想法或支持他,其實這樣就往往太鑽牛角尖了⋯
「不要害怕做選擇,做出選擇後才是開始」
當卡在抱怨的狀態無法往前的時候,這句話總是給我勇很多氣。
我已經聽我父母抱怨幾十年了(情緒勞累),外加提油澆火的手足。在多個專業協助下,知道不論我多努力,都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讓他們滿意,畢竟抱怨指責對他們而言比較容易。於是現在定期簡單問候是愛他們也愛自己的行為。雖然有遺憾,但我努力試了許多年,無愧於人,現在也有平靜給自己。
距離產生美,遠離沒法溝通的父母。
會抱怨的原因大多都是因無法直接的去跟事件本身去做陳述而形成的一種循環能量,一直試圖去找出口卻還是在原地打轉,也是因為抱怨後不是根據事件本身去執行,效益幾乎沒有,唯一的方法地的確就是像您所說的,暫時或永久地放下,直接走下一步,讓未來去平復看會不會有出口。
適當的抱怨與情緒抒發是必要的,不然長期累積會對身體不好,但太多的抱怨使情緒陷入迴圈,也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我是一遇挫折就容易怨天尤人的個性,但我認為人需要成長進步,所以我會努力學習與無法改變的事物共處!
雪莉給出的切入點比較偏向是內心活動的觀測覺察紀錄。以我的個人經驗分享我的個人觀點,我觀察到的台灣人大多是比較缺乏的是講出來並溝通的勇氣,所以更偏向去做抱怨的動作,尤其是面對有權力的上位者(不管是主管還是父母)更會有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主動嘗試溝通的過程我不會覺得這樣的人生會比較好,會花更多的力氣在自我內耗。不管是在怎樣的人際關係,清楚表達自己要的,並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就算到最後對方也許根本不會改變,但至少對方知道你的看法,也許是亞洲文化的關係,在台灣的教育環境底下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是要你乖乖聽話,所以大部分的人抱怨多過尋求溝通。
直球對決真的需要勇氣
台灣崇尚孝順聽話
出現不同的聲音
會覺得是對自己的挑戰挑釁
溝通的人很怕被處理😅
#講了會出事誰敢去溝通
@@99988Q
別說上位者了,就連平輩、朋友也很難直接溝通,大家都要面子,而且對方之所以會「一直持續」做出我們厭惡的動作也代表他們沒有覺知跟自我覺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妥😂
直球對決結果是無效的,既然無果何必惹的一身腥呢!
直球對決的結果⋯我斷絕了所有的人際關係😂😂😂
有時候一個人也會覺得寂寞,但又想到跟不適合自己的人相處,就會覺得一個人還是比較好😓
如果不去溝通或是勇敢講出來,那個點就會轉成抱怨,因為抱怨沒有適當的出口
曾經看過直接攤牌的結果.........直接趕出家門,斷絕父子關係
抱怨不是壞事,
抱怨是宣洩負面情緒的重要管道。
只是多數人沒有進行下一步,
也就是思考解決方案,
自然就成為負循環。
如果懂得抱怨也懂得反思,
其實會慢慢讓自己感到平衡,
也更加能掌控周遭事物的發展。
我看完影片的理解是持續自我覺察,從抱怨裡面去覺察自己的想法:不喜歡什麼?為什麼?這樣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碰巧上星期工作上遇到機車的人,我走了一次覺察歷程:我先是在心裡惱火,然後找到機會跟同事抱怨。發洩完情緒之後,我轉念一想,我看出了這個人的虛偽、自卑又想討好他人,他會很想要得到上位者的權力,對於他來說我就是一個下位者,他要抓住機會使用權力,也可以證明他在工作中的價值。識別到這些後,我反而不會再抱怨了,運用課題分離,我將自己放在和他是平等的位置上,他再怎麼機車,我都能從容面對,不會再被他帶著走。
說的好棒
與無力改變的人物事物共處,目的就是不再讓內心被不好的現況卡住、帶著走,進而覺察自我真實想法,最終重心回歸到推進自我目標的實現上!
近期公司的低調的大異動,被傳出來後,我也不小心跟其他人一起陷入抱怨的心態。但,當事情發生後我卻突然之間冷靜下來,為什麼我會這樣,我要停止抱怨。後來主管來找我聊,且對我抱歉。我當下回了主管說,我知道你的困難,這是你的選擇,請不要想太多。
睡一覺起來後,那之前的負面複雜想法都散去了。今天打開YT第一個推播影片就是這則,進去後瞬間有點被療癒到,謝謝雪力❤
我一邊抱怨,一邊前進。
因為抱怨是生命的哀號,怎麼可能不抱怨?
我是人,並非機器。
出一張嘴大家都會,叫別人不要抱怨,那自己也要以身作則。
或許你的朋友的父母,對他的言行舉止、思想與價值觀,真的產生了不可逆的影響。
而小弟最能體會此種感覺,家父與家母對我的高壓教育造成的心理創傷,讓在下必須靠閱讀哲學和邏輯學去撫平。
而我到現在還沒辦法走出來,那種貶低、指責孩子的教育方式,讓我至今還有深刻體會。
為什麼父母做錯可以不用受到指責?
在家徒四壁、一貧如洗的狀況下,把我生下來,在成長過程跟著他們去體驗貧窮,老實說,根本就沒有任何收穫。
我看見了人性之惡,階級之間的欺壓、鄙視是窮人常見的狀況。
為什麼墨子會說兼相愛,交相利 ? 因為他來自社會底層,深刻體會到被壓迫者的困苦,從而提出兼相愛,交相利,以解決社會的紛爭。
儒家的愛是有差等的,這比較符合現實社會。
這就是社會最慘忍之處,愛變成自私時,人就會無所不用其極地去獲取利益。
人性非常現實,僥倖的心態讓人天真地以為,自己的利益將來不會被壓迫和犧牲。
這就是為什麼人類只有生存,沒有生活的原因。
了解,所以我選擇了離職,選擇了重新評估我的人生
坦白說我想做可以直接幫助他人的工作,現在的工作對我的人生不僅沒有幫助,還要不斷接受來自主管的PUA😂……
如果是擋路的石頭,就應該用最無痛的方式繞過,不是嗎?
我覺得,許多高齡的人為何還再抱怨自己的父母,有許多原因是因為現況依然持續中...也就是當事人的父母,仍然持續對當事人進行各方面的剝削中..在當事人無法逃離被逼著持續面對這樣的情形時,當事人自然會無法停止不定期的抱怨。
這是一個很難的議題。也不能全然去責怪這樣的當事人,怪他即使熟齡了還不成熟。畢竟我們不是當事人,不明白他是否持續正在被情勒,虐待與剝削。而通常越是善良孝順的孩子,內心越是苦。我覺得,面對這樣的當事人,我們不該立即給予評論。而是了解他目前的狀況再給予建議,而非批評。我們永遠都不會是當事者,也永遠無法理解對方承受的苦。
你说的特别对。 我从上大学起就离开家, 我的生活轨迹已经和原生家庭很远,但是这种从原生家庭 留下来的影响和痛苦是没有办法消除的。。。我倒是没有找人抱怨, 即使是我的先生也不太能理解。 但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 在每个不能回家探亲, 只能去故乡旅游的时刻, 在生活遇到困难需要自己面对的时候, 在理智分析一切做好最优选后, 人还是会有那个感性的时刻。 原生家庭里的那种痛苦的feeling 是会阴魂不散。。。人对美好的事物会记住那种幸福的感觉, 同样人对痛苦的感觉也会记住很久。。。我猜Sherry 是说不要让自己留在痛苦中。。。这是对的, 应该化痛苦为动力。。。我想说。。。让自己走出痛苦, 这不容易, 但是必须, 但是同时痛苦还在。。。只是我把它用小盒子包好, 留在了童年。。。不是當事者,也永遠無法理解對方承受的苦。
恭喜已經走出來的人,也慶賀沒遇過這些問題的人,也祝福仍有許多課題需要克服的人。佛渡有緣人,人要渡得了自己需有運也要有緣,我盡量要求自己不去批判別人,而是練習止損也能保護雙方。
我也是今年開始遇到了一個會職場冷暴力的同事
最弔詭的是,他在其他同事面前都是一副好好先生好好小姐,被酸被開玩笑也都無所謂的樣子
換到我身上就變了一張臉
不友善的程度嚴重到我得了壓力性潰瘍,需要去看醫生
說真的在這種環境下真的很難跳出一種情緒的框架,因為你每天上班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得面對這個問題
加上我自己也有事情要忙,上班還要面對他那種擺臉色的行為真的很痛苦。
他自以為只要不互動、不表態、不參與任何跟我有關的事情就是沒有問題的
但當他於公於私都這麼做的時候,對我來說就是一種職場霸凌。
一直到最近,手上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才真的有時間去放鬆自己的心情。甚至請個長假讓自己脫離工作環境
也看了雪力老師2022年的年初書單,一本一本的看
才終於有了時間去讓自己慢慢學習放下
當然,我想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原諒他對我造成的傷害。我只能調整自己面對他的心態
但如果要現在的我再經歷一次那段過程我想我還是會做出類似的反應吧。因為沒有人是值得或是活該被這樣對待的。
喜歡這個觀念❤
怨天尤人,一談就談一輩子…我的情緒在告訴我什麼?因為有了這個阻礙的刺激,他激發了我的創意去繞路走
持續平坦寬廣的道路,如我以為的他人總是得來的順風順水,也不會因此激發我的潛能
被討厭的勇氣裡面也有提到類似的概念👍
講到抱怨,就會想到...
我在大學期間上台報告被教授電爆,報告五分鐘但被教授釘在講台上罵了30幾分鐘,下課後整個玻璃心炸裂,找課堂上的其他朋友討抱抱,結果不知不覺就變成聚在一起罵教授xD
抱怨他點評明明可以不用那麼兇,課堂上那樣罵好嚇人,抱怨完我們就滿心舒服、開心地一起回去讀書了~
謝謝雪力的影片,也從書中獲得許多力量,期待開始書寫的過程。
-
之前聽過一個說法是,就是因為抱怨太有用了,以至於抱怨完後大家更有動力繼續待在這個環境裡。因此很多情況是,一直抱怨的人往往不會離職,不抱怨的默默遞辭呈,一直抱怨另一半的人往往也會繼續待在這樣的關係裡面。這也是平衡生命與生活的一種方式。
-
後來意識到就只是個性和遇到問題選擇處理的方式不同,人生是自己在過,只要自己心裡過得去就好(雖然我也還是常常卡關),總而言之,保護自己的界線和能量,也是我目前還在練習的功課。
謝謝雪力。
抱怨是種情緒的抒發,我們都很需要! 只是要小心,不要把往前走的動力也在抱怨時一起消耗掉! 加油!
我有一個一起去歐洲自助旅行五次總時間超過五個月的朋友就是一直抱怨,十年了,越來越會抱怨,遇到事情不是處理而是抱怨,永遠都是別人的問題,而不是學習以後怎麼處理別人,所以..........我放棄,還是不往來比較快樂
在我看來,不適合的人就是不適合
不必要委屈自己去聽別人抱怨
放棄真的是比較好的選擇
我也放棄過一個愛抱怨的朋友。
我尤其最不想聽到「我不是在抱怨,我說的都是事實」。
如果是以抒發情緒為目的,抱怨完可以採取有意義的行動,我還願意聽聽。
只想不斷證明別人多可惡、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對的,我最終會聽不下去。
朋友也要斷捨離
@@jennychoi4176 沒錯!
目前也遇到這個問題,真的超可怕,這種人都會重複抱怨一樣的事,一直講一直講...
遇到的友人生活極度封閉,人生沒有任何新的人事物、也不願學習新知,甚至連新聞時事也不看,越來越難聊天,想開新話題也只會被敷衍,因為他只想講自己想講的感興趣的然後要別人認同,覺得非常可悲,已經減少接觸頻率到最低,但只要一相處跟談話腦子還是會時不時浮現出「這人是智障嗎...?」的想法😅 只能遠離跟繼續減少接觸
不過也很感恩他讓我瞭解到我不要變得跟他一樣可悲👍🏻
蠻認同您的說法,做錯了事情面對他解決他,人要往前走,不是停在原地,而不是一直在抱怨以及情緒,每天的,實在很無奈
每一次都在適合的時候遇上你,感恩宇宙的安排,永遠都是最好的安排。🎉❤Amen…. Namaste.🌹
真的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在生活
快樂是自己給的
不是接受就是改變
原地抱怨真的無意義
而改變別人太難
只好改變自己!!
前陣子才遇到這樣的問題,主管真的讓人很生氣,我的確也是一直找人抱怨,但同時間又很積極想完成主管的要求,最終是了解到這份工作不是我想做的事,所以選擇離職不再面對這個主管。抱怨不能解決問題,但如果能延長一些解決問題的時間,那我覺得抱怨是個不錯的方法
久違看這頻道🎉
謝謝你的支持!
多年來被可怕婚姻囚禁的我,終於對方願意簽字離婚了!婚姻關係的可怕是在於要離婚,必須兩人都要簽字。不幸福的關係,爭吵抱怨冷暴力疏離,永遠不斷的循環著...如今終究他願意放手,饒了彼此,我的內心不知道該感恩還是無奈。
經歷這段婚姻,如同死過了一次。未來,再痛苦的事情,也會被磨練到安然以對了。
抱怨,是因為想抒發,但是往往不會有好的結果,對方也不會因此改變。在無法改變的客觀情況下,只能好好滋養自己的能量,為自己未來的日子打好基礎。內耗只會得不償失,外耗也只會勞民傷財。想抱怨就試著寫下來,或是說給聽得懂,願意聽的人聽就好。說完,寫完,一次次的整理自己,再一次次滋養自己,所受的傷痛,就再也不會是白受的折磨了。
抱怨是情緒的發洩,沒有發洩負荷無法消除
重點是不能抱怨重覆的事,抱怨完(發洩完情緒)之後,要接受或想解決辦法那個狀況,而不是永無止境的抱怨
我有個室友就是這樣,如果她重覆抱怨,我會制止她,告訴她不要再講負面、沒有希望的話,只能講正面積極的話,再講的話我就不理她了
完全不抱怨是不合乎人性的,沒有人可以改變天氣,但熱昏時,都可能碎唸幾句,更何況長期相處討厭的人事物。有一種人成天高喊正能量,搞到人心情不好時,都自動遠離這類朋友。適當的抱怨是健康的,只是要找對對象,找願意傾聽、給建議的人講;但要自我提醒,不要成為習慣,沒有人可以一直聽自己倒心理垃圾。如果只是想講出來,也可以講給寵物聽或寫下來再撕毀丟棄,試著找方式轉移情緒,但情緒發洩完,一定要思考如何解決,看是要離開環境、斷絕關係,還是改變心境,抱怨是只是一時的宣洩,變成習慣就是問題。
之前在職場一直報怨,但抱怨又能怎樣?後來因緣際會被朋友點醒,於是決定跳脫舒適圈,雖然離開舒適圈之後也經歷過一段不好的時候,但這都是自己的選擇,至少我覺得我不是卡在那邊而不做任何動作只有抱怨
別人轉不了,但我可以轉,雖然我還在諮商中有關於人際關係,但我可以看見我的進步,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以及生活♥️
改變自己比改變別人容易
謝謝。
謝謝你的支持!
抱怨有二種
一種是問題不大,只是個話題,不需要解決,輕鬆看待即可。此話題不討人喜歡,因此只能在茶餘飯後聊天時提起,且佔比不能多(1成以下),回應就是…xxx就是機車!!! 喝啦喝啦~~~(下一題)
一種是狀況嚴種需要解決的,那就會積極給反饋,收到反饋後請去實作,要有改善或者後續回報;千萬不要什麼都不做且同性質抱怨不斷重複出現(如標題所說的留在原地抱怨),這種真的只會希望請不要再散發負能量給我,失敗已經夠討厭了,我不想聽到你重複的失敗過程和狀況,超掃興
我不怎麼抱怨,因為我只要覺得不合理或不開心的事情時我會當下提出自己的想法或不高興的地方講出來,對方可以溝通就是講開就好,無法溝通的或無理取鬧,就表示對方的邏輯思考跟我不在同一條線上,那麼那種人我就會直接無視,既然是完全不在意的人,我就覺得對這種人抱怨都浪費時間
謝謝分享,這個探討的主題很受用
妳朋友只是歸因和表達,不代表他都一直在委屈情緒裡,事情是事情,他的感受是另一回事。抱怨如果是健康的,就做,沒什麼,打電動也打不出一朵花。需要抱怨就抱怨,需要打電動就打電動,需要運動就運動,不同時間點不同需求。
同意!只要有意識到除了抱怨有其他的選擇就好了!
打電動真的打不出一朵花❤
講得好理論喔,說教的感覺!道理都知道,要如何做呢?多舉例更好!
謝謝建議!
你的makeup 很特别,好看,适合你 by the way, 内容好
很喜歡妳的影片,偷偷跟妳說妳跟我們總經理長得很像,看完影片我都覺得剛開完一場會議的錯覺😅
抱怨是一種習慣,需要察覺。
謝謝Sherry老師的分享❤
最愛雪力老師❤我29歲ENFP
遠離那些令自己討厭的人包括家人,獨來獨往也不社交~生活自然開心又簡單.也不用抱怨了~😂
為了想保護自己而離開,但人生功課是要調整自己、抱抱自己,才能走得長遠……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同意!
有苦之人可不善,但不可影響傷害他人
誰還不是個寶寶
謝謝雪力老師,我要去買這本書😭
謝謝你的分享👍
面对无力改变的人事物,有时抱怨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如果抱怨获得了期待的回应,自己便得到了共情。需要知道的是,有时别人并不一定想听自己抱怨,对于没有兴趣跟自己一起抱怨的人来说,这就是负能量(我想,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跟一个常常抱怨的人相处吧)。另一方面,如果发现自己总是不停地抱怨同一个人事物,这时需要考虑的是:离开它,或与它和谐相处。
Thank you for reminding me 🙏🏻✨
感謝分享
我喜歡看傳記 我很少看見成功人士的家 是 完美的! 肯定都有大風暴!! 我特別喜歡我家庭 他們讓我成就更美好! 我若在太舒服家庭長大 今天不會是我現在的樣子 雖然我老闆真很機車哈哈哈哈
雪力雪力~ 你今天的唇膏顏色好美😍
(這個留言會不會在其他認真分享心得的comments中顯得很沒營養🙈 但我真的一開場就被吸引到🤩)
謝謝你!☺️
我也是覺得很美,很適合sherry的知性美,還有沉穩。
真的很美!!
現在也面臨類似的情況,新工作進去半年,但自己很多事情還是沒有進入狀況,很焦慮也很疲累,自己是不是方向搞錯,還是那裡做的不夠好,煩躁感起起伏伏,心很累😞😞
抱抱你,我也是。或許可以找時間靜下來,釐清自己覺得困惑和疲倦的地方,一起加油~!
9:20 我们不能改变外部环境 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与其抱怨不如改变自己的情况) 要从情绪中找出问题 找出这件事情教会了我什么
抱怨就是因為不被理解啊😢
謝謝雪力!
我想要的又追求不到呢?
是空是無 如是我聞
機車是什麼意思?
令人反感,很難相處
難
這就是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吧???
😂
其實適度抱怨不是不好,只是完全不抱怨,或瘋狂抱怨,都容易讓讓生病😂前者讓自己生病,後者讓別人生病😂
我想问你一个职场的问题。我一个同事,年轻漂亮白人。她很狡猾,很会玩弄手腕,男女老少通吃。拿下一个人替她说话,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只要她喜欢,她能得到她想要的任何东西。她常与我对着干,背后讲风凉话,并且说谎言,告状我,很manipulative ,原本与我关系不错的人,只要她和那个人聊一下,那个人就很快成为了她的囊中之物。面对这样的人,我应该怎么应对?
原地抱怨那就抱怨你老母那片教女孩子要抱你不能抱怨你抱怨你那片因为你是从那边出来的!
所以無格父母不要生小孩
内容都不错,就是为何你的脸上那么有光?就缺好一点的设备?不明白
沒字幕不知道說什麼😂
自己可以按字幕呀!😂
說了半天,有說等於沒說。
分清事實與情感:在分析問題時,將事實和個人的情感分開。確保你的評估是基於客觀的數據和證據,而非個人的偏見和情緒。
客觀評估:盡量使用數據和事實來支持你的觀點,避免因情感而做出偏頗的結論。
積極反饋:當你需要反饋時,使用積極和建設性的語言,專注於行為和結果,而不是個人。提出建議:與其單純抱怨,不如提出具體的建議來解決問題,這樣可以促進積極的變化
問題解決導向:專注於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問題。這樣可以使你更積極主動,並且促進事情的進展。
協作:與他人合作,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這樣可以減少個人壓力並促進團隊合作。
這樣看得懂嗎?
可以具體講出建議,只有講一句,不夠具體也沒辦法幫助你可以學到東西和感想😊
先認知『世界是公平的』這句話是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你一直相信,當然情緒跟不平等對待落差就超級大
抄袭别人
不共處
我知道阳阳说的治愈是什么意思了😂❤❤❤哈哈哈 🤣我也知道我的名字是什么意思了😂❤❤❤可是你们已经活成了不要脸又不要命的键盘小恶霸😂❤❤❤🎉🎉🎉🎉阿弥陀佛
機車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