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成學生「學習疲勞」,在台灣當學生到底有多累?新課綱讓學生壓力變更大?|志祺七七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4 июн 2024
  • 🌪️ 強力震出吸除塵蟎,去除 99% 過敏原! 🌪️
    🌪️ 最新 IRIS 大拍 6.0,打造居家抗敏防護罩 👉🏼 presto.company/ezzbs
    ✅ 高頻率 1 萬 5 千次拍打
    ✅ 智能感應燈號
    ✅ HEPA13 清淨機等級濾網
    #可易家電 #大拍第6代
    本集廣告與「日本 IRIS OHYAMA 除塵蟎機台灣總代理 - 可易家電」合作播出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團隊製作,不代表「日本 IRIS OHYAMA 除塵蟎機台灣總代理 - 可易家電」立場
    ------
    🌟 English subtitle (auto-translated) is available.
    👬 如有業務需求,請至官網瀏覽「服務方案與說明」:bit.ly/2ZCQ5Jh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bit.ly/77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bit.ly/2ZpclGS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IG : / 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bit.ly/shasha77_fb
    🔥 加入志祺七七團隊: bit.ly/3pi8zrE
    【 志祺七七 Podcast 】
    🎧 Apple Podcast:apple.co/3sQ7jyH
    🎧 Spotify:spoti.fi/3Nu4jzH
    🎧 KKBOX:bit.ly/3sSRJlL
    🎧 RUclips Podcast 頻道:bit.ly/3PAd6Ca
    #108 課綱 #學生過勞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09 【IRIS除塵蟎機】廣告段落
    01:52 學生壓力越來越大?
    02:35 為什麼學生壓力這麼大?
    04:04 108課綱改了什麼?
    04:46 108課綱下,學生壓力更大?
    06:07 老師才是關鍵?
    07:13 新課綱之外,學校還有一堆問題!
    08:45 幫學生減壓,可以怎麼做?
    09:37 我們的觀點
    11:08 提問
    11:25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偶陣雨
    |腳本:偶陣雨
    |編輯:Wei
    |剪輯後製:歆雅
    |剪輯助理:ㄚ瑜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2023年臺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 - 兒福聯盟:bit.ly/48SAqnv
    → 108課綱觀察報告(2023) - EdYouth:bit.ly/47J3nS0
    → 600+高中生自白 我的108課綱心聲 - 聯合報:bit.ly/41VL4Yl
    → 108課綱三年困境 966所國高中完整民調解析 - 聯合報:bit.ly/48RIdlA
    【 延伸閱讀 】
    → 葉丙成教授臉書貼文@FB:bit.ly/3vx3Ysh
    → 新課綱首屆中部高三生發表兒少報告:拒學習歷程檔案變軍備競賽 - 親子天下:bit.ly/3HDR4vH
    → 【超載校園3-1】教改幾乎年年有新政 減不掉的行政負擔拖垮教師 - 太報:bit.ly/3RYZWRh
    → 【超載校園3-2】辦競賽、開課程…隔壁局處拜託一下做業績 學校慘淪政績提款機- 太報:bit.ly/3NZtgWz
    → 【超載校園3-3】百筆資料不斷重填 教師籲:減輕行政負擔,先從資訊整合開始 - 太報:bit.ly/3ShJuN5
    ※ 影片中部分影像素材來自 Shutterstock、Envato與 Midjourney 。
    \每週7天,每天7點,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 如有業務需求需要聯繫,請洽:hi77@simpleinfo.cc
    🔴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8 тыс.

  • @shasha77
    @shasha7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1

    🌪 強力震出吸除塵蟎,去除 99% 過敏原! 🌪
    🌪 最新 IRIS 大拍 6.0,打造居家抗敏防護罩 👉🏼 presto.company/ezzbs

    • @user-xo2og3il7p
      @user-xo2og3il7p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剩下的4成是學店?

    • @Yu-tl2xq
      @Yu-tl2xq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明顯的 因為找工作會看學校
      看學校是最快最明顯的第一篩選 (你都可以讀那些有的沒的了 學這份工作應該也可以吧 腦袋應該還行吧)
      個性、熱情、責任心...那些更難審查 公司並不想付額外的成本去招人
      進來又走就是浪費

    • @user-xo2og3il7p
      @user-xo2og3il7p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Yu-tl2xq 鄉下地方的工廠(高中職有畢業就錄取了(建教合作班率取率比大學畢業ㄉ高)

    • @Yu-tl2xq
      @Yu-tl2xq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xo2og3il7p好的 你要無聊拿這種來舉例也可以
      我就講現在社會的一個事實而已 你開心即可
      可以拿那個去應徵台積電、聯發科...看看吧

    • @user-xo2og3il7p
      @user-xo2og3il7p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Yu-tl2xq 但做工的就不太一樣了(建築、鐵工)

  • @ShenYue.Studio
    @ShenYue.Studio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281

    我本人現役高三生,五天後學測
    這兩年半以來我對108課綱的感覺就是
    理念是好的,不可否認他們有試圖在做改變
    但是在家長、學校底下實行起來真的是一坨狗屎,對,一坨狗屎,不是做不了,本人還是有把學習歷程好好弄好,學測也有在拼國英,但是我週邊幾乎半數以上的同學都沒打算弄學習歷程檔案,或者直接丟給補習班用(我滿頭問號)
    然後就像志棋講的,大部分老師的也都是一種消化不良的狀態,現在比較像是廚師(老師)都還沒把菜(課綱)炒熟就丟給客人(學生)吃,尤其是花椰菜(學習歷程製作)真的難以下嚥,導致我們客人都要自己回家慢慢研究怎麼自己炒花椰菜(自己做簡報)
    反正就是實行的成效爛到靠北,我其實真的很心疼這些基層的老師,常常還要被不明事理的鍋扣上,這邊向所有老師說一聲辛苦了
    然後還有很好笑的一點,就是108課綱要求的是多元入學,那我們就來講我們大部分人會走的個人申請
    請問個人申請第一關看什麼?
    看學測成績。
    對,你學測成績沒弄好,沒人在乎你後面弄得狗屁學習歷程跟自主學習,Nobody cares,you know?
    改的很好,下次別這樣改了

    • @LLL-vu4cs
      @LLL-vu4cs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14

      高三學測牲+1😢

    • @Liza-rd
      @Liza-rd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5

      啊個申,我應該有機會吧!
      (翻開一階入學成績標準
      …………QwQ

    • @ShenYue.Studio
      @ShenYue.Studio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76

      最後補充個,我覺得台灣教育制度對比周邊的韓國中國等地方是真的很好了啦,但還是老話一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但凡只要有家長、老師或官員,一日擺脫不了你那該死的大中華思想,你就是到永遠不可能達到歐美的的自主學習,因為至少從明清到現在,中華思想本身對於「自主」這個概念是幾乎被抹殺殆盡的狀態,在這種環境下你要小孩自主學習,那個不叫進化叫突變欸,所以比起說政府爛還是怎樣,我更傾向於把責任歸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礎中的基礎,從基礎、根部就爛掉的東西是要怎麼長得好?
      反正我個人覺得,未來有打算生小孩的各位大哥哥大姊姊們,只要你不是8+9,我強烈推薦你能把孩子丟到國外就丟到國外,沒辦法的話,如果他不排斥,從小就讓他培養二類的興趣,電機、科學、生物什麼都好,從小開始培養,然後去考某某高中科學班,總之就是不要丟在普通班,然後高中就是讓他全力往興趣做科展,拿全國獎,直接特殊選材上大學,學科除了必要的英文還有領域內知識以外都不用要求太多,就這樣,這都比他像我們這些庸才去跪著掙那一點點學分跟大學入場券來得好,以上

    • @azazelhuang1564
      @azazelhuang156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2

      我還看到有老師新學期就忽悠小高一,學習檔案很重要,比重拉的比考試成績高,未來考試分數不會超過40%⋯⋯一開始怎麼勸都不聽,一心認為學習檔案做好比考試還重要,直到我趕緊上網找了108課綱她想念的科系的錄取評比,才終於讓她冷靜下來⋯😂😂第一階段依舊是看成績,哪怕你學習檔案純金打造的,分數考不高就是直接下去,攏係騙郎欸⋯

    • @snorlaxmunchlax1886
      @snorlaxmunchlax188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

      ​@@azazelhuang1564 笑死,過了3年還沒改變😢😗🫠

  • @user-ep1py3jt2t
    @user-ep1py3jt2t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583

    新課綱的問題是,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卻又不打算完全廢掉過去的東西,結果就是全部都被放在一起比較,而學生學習學不到重點也讓基礎能力平均值下滑,遑論還有趕鴨子上架的雙語教育,在這屆大二已經很明顯了,希望108課綱即早止損修正不要像當年的建構式數學釀成悲劇後果

    • @ansenchen4394
      @ansenchen439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7

      簡單來說
      害108課綱變成不倫不類樣子的
      就是那些不支持108課綱的人

    • @1maoooo1
      @1maoooo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3

      現在大二的我:😢

    • @user-do5pw9rg3i
      @user-do5pw9rg3i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1

      下架108課綱!!

    • @snorlaxmunchlax1886
      @snorlaxmunchlax188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5

      ​@@1maoooo1 身為大二也中招,高中前的學習就很不一樣,不過從剛進大一就覺得同樣的課,每個人的基礎知識完全不一樣,真的感覺(雖然大部分本來就是)不是學生的問題……

    • @user-hv3nn5xu8q
      @user-hv3nn5xu8q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4

      過去的很多不再要求放在課本 但是多數老師跟補習班還是會要求學生學 結果還是在裡面

  • @z6131033
    @z6131033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48

    「學生有什麼好辛苦的,只要讀書就好,等你出社會就知道什麼叫辛苦。」
    抱有以上想法的人,我認為才是學生的壓力來源。

    • @user-vv4gd2dh9e
      @user-vv4gd2dh9e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8

      "只要一直讀書",沒有其他時間充實自己,出社會才辛苦

    • @user-ie8zp4in3x
      @user-ie8zp4in3x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真的

    • @SaeedHerr
      @SaeedHerr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8

      出社會比上學爽多了😂

    • @user-ke3ix7si8i
      @user-ke3ix7si8i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4

      現在學生真的很辛苦,我國中才學英文,現在幼稚園就要,以前物價低出門帶50元就爽爽的,我國中也打過工做塑膠射出薪水兩萬五,那年加蛋才五元

    • @user-ie8zp4in3x
      @user-ie8zp4in3x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MP-xn3dv 我覺得你可能沒看清楚他說什麼 XD

  • @Mike-qs3qq
    @Mike-qs3qq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38

    我覺得主要的問題是教育部一直加新的東西進來卻不想砍掉舊的
    1.表面上是砍了主科的節數,實際上教的東西一樣多,結果就是無止盡的趕進度,本來課堂上能完成的東西必須帶回家寫
    2.鼓(強)勵(迫)我們持續的學習專業科目並且產出成果,主科的東西還是一樣多、上下學時間也沒做相對幅度的調整
    3.比起傳統的作業更喜歡看報告(尤其是分組),然而報告一向比傳統的作業還要費時費力,團隊的磨合有時候也會出問題
    以上三點通通反芻回本來就很慘澹的睡眠時間,使得現在的學生連睡覺都是一種奢望
    總覺得108課綱就是把本來一個好好的高中生拆成高中生+高職生+大學生來用,又要讀書又要專業科目又要會生報告/小論文,又沒給我們足夠的課餘時間,請問教育部把高中生當成什麼了......

    • @blackleather3750
      @blackleather3750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3

      但是教育部把課本的舊東西刪掉結果考試照樣考

    • @juan-han
      @juan-han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如果老師有餘力和意願改變教學方式和內容其實都不是問題,1.2.主科讀起來會比較輕鬆 3.報告應該憑教學引導不會太累。 至於有些家長老師要求要探索出一些「好像很厲害」的東西,那完全是沒搞清楚探索的目的

    • @Mike-qs3qq
      @Mike-qs3qq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6

      @@blackleather3750 對,例如社會科的主題式教學,看起來好像變少了(不用一直死背年份)但實際上少了那個“連續性”變得更難理解了,同時考試考的還是因果/時代背景,因此新課綱反而變得更難更複雜了

    • @Mike-qs3qq
      @Mike-qs3qq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juan-han 其實新課綱表面上的“主科讀起來比較輕鬆”都是假象
      因為大考中心為了鑑別度考題還是一樣難(甚至因為“素養題”的加入變得更難了)所以實際在教學上為了要能符合學測難度(對我就是在說數A)都會補充舊課綱的東西,甚至教師自編講義直接把舊課綱的東西都編進去了
      至於第三點,跟一二點是同樣的問題:實際的成品一定要比學校引導的東西多很多,大家都想餵最好看最厲害的東西給教授看,以致108課綱變成大家多了一個東西內捲,壓力變得更大了

    • @Wendy-uv5uz
      @Wendy-uv5uz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

      教育部感覺沒有真正站在學生的立場為我們著想

  • @user-yx4qy8ub7w
    @user-yx4qy8ub7w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85

    時間:早8~晚9、中午休1小時
    回家後出現 "報復性熬夜"
    到學校睡1堂、睡2堂、睡3堂
    在校睡覺時間每天循環增加
    學習落後導致學習動機降低
    發現校外事務更能找到成就感
    以上循環快速滾學球
    不是天生奇才 或 提早放棄學業
    心理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如果身邊沒有人陪伴
    就會在某一天倒下去
    有當過上班族或許能共情這過程
    都能感覺到一股奴性
    可惜學生普遍有家長壓力
    沒有辭職換下一份工作的選擇

    • @superastronomyfan9312
      @superastronomyfan931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3

      太真實了

    • @user-yx4qy8ub7w
      @user-yx4qy8ub7w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1

      108課綱是能容許學生偏科
      也盡量給予廣泛的探索
      但偏科和探索有可能讓大考分數降低
      讓家長的心理很難接受
      自己家的小孩非龍即鳳
      科系也要選未來薪水最高的
      要接受小孩是平凡人是真的很困難
      長大過程中除了孩子需要學習
      家長也要磨練心性

    • @user-sv6dh7nn7k
      @user-sv6dh7nn7k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0

      昨天只睡四小時
      誰管我們學生的死活

    • @sakikimi3145
      @sakikimi3145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都能感覺到一股奴性XD
      這就是台GG 只有在台灣能成功的秘訣

    • @GGDioda
      @GGDioda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就算容許偏科還不是一堆人為了學分花錢重補修補學分

  • @user-ip2om4jb4q
    @user-ip2om4jb4q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30

    家長:我供你吃供你住有什麼好過勞的,現在小孩就是太不耐壓

    • @user-br4zx1cu3j
      @user-br4zx1cu3j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1

      真的,爸媽會覺得他們錢又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他們上班賺錢這麼累,小孩的工作只有好好當學生而已為什麼會過勞?然後就開始說他們當年怎樣怎樣還不是都熬過來了,現在的小孩就是過太爽,動不動就嫌東嫌西。
      要不然就是開始跟別人家的小孩比較…

    • @user-qy1qm2ry1w
      @user-qy1qm2ry1w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哈哈哈真的

    • @kris_358lo-20
      @kris_358lo-20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以前的壓力跟現在壓力不一樣啊,以前的壓力就是要生存下去現在壓力是能不能有錢但不至於生存不了,不能因為他們以前的方式加壓在現在小孩身上根本就不一樣概念!😢

    • @kris_358lo-20
      @kris_358lo-20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而且為什麼不可以自己選科目念這是個很重要,也是很致命的問題,以前因為要找到工作,所以才把全部學習,現在只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還有自己的方向選擇唸書不好嗎?😅不過這確實難而且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出現,雖然現在有一些職業學校是有這種模式,但是別的傳統學校是沒有的,因為就是大部分人都不同意這個模式就感覺上讓別人覺得很懶散,但在我們現在小孩的看法是一個很自由,然後很輕鬆就能找到自己喜歡的然後沒有壓力的工作還有學習😢,這確實是一個很難跨過的社會問題,不過現在有一些些高中可以選文科或者理科,不過內容還是挺難學的,而且升到大學之後又不一樣了,反而是大學最輕鬆,雖然要看自己學得是什麼科目,但是起碼如果沒有其他其他因素的話其實會挺輕鬆的😢

    • @africa-huh
      @africa-huh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啊現在年輕人就草莓族啦,這樣都吃不了苦,等以後你們出社會更苦
      課業壓力很大?我以前讀書都沒抱怨什麼了
      大概像這樣...

  • @user-is1uv5te5x
    @user-is1uv5te5x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99

    之前看到的分享:
    有學生問教授對於108課綱的看法
    教授講了一段很好的比喻:
    「國外的學習方法是以不變應萬變,而整個華人的學習方法都是以萬變應不變,其中那個不變的就是升學主義。
    升學主義就是一個很高很粗的柱子,當太陽照下來,在背面總是有陰影處,而陰影處的人便會跳腳抗議;教育部只好把太陽挪到其他地方,但其他陰影處的人依舊抗議。
    好那既然如此,我們就多了幾顆太陽,這樣就不會有陰影了。
    沒錯,多了幾顆太陽確實沒了陰影
    但把人熱死了。
    這就是108課綱,概念是好的,但你們會被累死。
    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把這個柱子移走,但這幾乎不可能實現。」

    • @eirene9430
      @eirene943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真是深有共鳴的分享🙏😭
      太淺顯易懂了,看著看著就
      哭了🤦

    • @CHICO55358
      @CHICO5535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最好的角度是"以萬變應萬變"

    • @Mountain_of_Book_is_to_Heavy
      @Mountain_of_Book_is_to_Heavy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8

      國外的方式首先把柱子變短,國小國中高中都是住那讀那。再來太陽太多會曬死人,他們乾脆只留一顆太陽其他換成幾乎不會有太多熱產生的日光燈,國小國中高中的學科不會太難壓力太大,主要重點放在自我探索。接著我覺得就其實就算到處都有光源如果這根柱子本身形狀就不規則的話也還是會有陰影,而他們卻從小就教他們怎麼在陰影中生存

    • @pzgsbde791
      @pzgsbde791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有沒有可能在這座島資源過於缺乏,導致所有人只能往醫牙電資跑?台灣人還是太多了,大家都在內捲😅

    • @ViolinLover365
      @ViolinLover36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pzgsbde791只有這幾個領域在台灣才有高薪和發展。因為台灣社會不重視文科。文科生如我,在台灣的薪資平均和中位數都遠遠比不上以上幾個科系。

  • @kasumisheee
    @kasumisheee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4

    我今年高三,在某市的第一志願,國中是前代課綱+沒補習,108課綱原先立意良善,但明顯感受到許多問題。
    ①周圍同學都有補習,補習班教已經被刪掉的,段考卻為了所謂鑑別度,考了那些仍存在於補習班的內容,還不如一開始就全教我們。
    ②自主學習成為新的壓力,一個禮拜一節(甚至老師有時候講很久,根本不到一節)只好利用假日來學,既然假日要學,我為何不自己學而要被制度逼迫?並且自主學習和學習歷程投資報酬率極低,老師總跟我們說教授一份最多看15分鐘,有些甚至不點開我們的檔案,實在不知道我們是否要投入這麼多心力在這。另外,雖有所謂講解學習歷程的講師來講上傳方式、截止時間等,但我這邊遇到的狀況是連老師都不清楚,學生發問結果被問倒。
    ③課程排版雜亂,尤其是歷史科,和舊課綱比起來,時間順序等跳來跳去,讀起來很吃力,並且有些重要的關鍵因素被刪除或是提到太少,導致事件前因後果的缺失,讀起來更艱難。
    ④雖非108課綱獨有,第八節幾乎是強制參加,老師仍會用來上正課或考試,若不參加等於缺失一大部分,另外刪除早自修導致老師表示沒時間安排小考,調走我們班會課等用來考試,或成為要算分的作業。大家的狀況大多看不完,因此利用本土語言、多元選修等課來看書...
    ⑤關於學習歷程檔案,許多人在高一、二尚未確定志願,像是我高二甚至還在考慮轉組,學習歷程檔案不知如何下手,另外學習歷程以我的角度來看像是軍備競賽,寒暑假營隊動輒數千元,對我家的家庭情況來說有些吃力,第一次參加營隊的經驗也並不良好,更像是校外教學而非學習。

    • @je5234
      @je523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我當年有位學測75的朋友一樣沒補習,以為台大二階筆試是課綱內容,事實上是更舊課綱的大一內容。結果學校老師不教、沒補習的情況下,他全部要考筆試的學系都落榜了。

    • @Loboojun
      @Loboojun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9

      身為國中舊課綱+高中新課綱的學生
      歷史科部分深有同感!
      國中用舊課綱照時間軸教學
      讀起來很順暢
      但高中的歷史科真的是超級混亂
      課本變輕了但感覺根本刪掉重要的東西😭
      段考還能應付
      但大範圍的學測真的比國中的時間軸教學模式要花更多時間去釐清
      課綱還能再改的話拜託回時間軸!不要再用什麼「主題式」荼毒學生了

    • @janetzzh
      @janetzzh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目前最中肯的發言🥺(我是國中舊課綱高中新課綱)
      另外我覺得新課綱雖然知識點看上去簡化了,但正是這樣反而造成需要深度理解理論時的困擾,因為課本都沒寫,最後一知半解,吸收的知識很散亂沒有架構,很多問題變成要自己找資料,費時又不一定正確,學習很沒系統和效率。現在回顧高中,我寧願課業壓力重,但是能紮實訓練學生的知識素質,也不想什麼都學不到像個笨蛋浪費三年大好時光😭(但是新課綱壓力也重,重在教材不好,學生要另外花時間花錢去補足不夠的部分)

    • @jevonlin7560
      @jevonlin7560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加油考過就自由了

    • @user-nn8nb9pz3e
      @user-nn8nb9pz3e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我也是國中舊課綱高中新課綱的高三生
      歷史科的改變真的是感受最深的(雖然我是自然組)
      歷史本來就有著一定的先後順序與因果關係,因此照著時間軸去講解我認為是最有效也最省時的教學方法
      然而新課綱卻以”主題式”教學,但這卻使得時間順序東一塊西一塊的,只是就我而言我的歷史比國中讀的還要辛苦
      而且高中學的內容比國中多,但使用的時間卻是國中的一半左右
      台灣學生所學的歷史科大致分”台灣史”、”中國史”、”外國史”,國中用了三年的時間教,但在高中卻把他濃縮成了三冊的內容
      不過現在說這些也沒用,有能力的人不朝好的方向改變,沒有能力的人只能抒發自己的想法、埋怨
      最後希望各位學測加油,擁有一個好成績🎉

  • @user-dh6cs2gy8f
    @user-dh6cs2gy8f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57

    就我身為一位幾天之後要考學測的應屆考生來說,我認為現階段學生的壓力來源主要是兩件事所共同造成的,分別是108課綱所引入的新元素,以及考試制度並未跟上。
    首先談到108課綱的自主學習、學習歷程、多元表現等等學科以外我們所需要準備的部分,這些事情其實在就讀高中的三年間,我還是沒有非常了解我們到底需要作出什麼,完成度需要到多少,又要分配多少的時間去做。我理解新課綱的理念是希望高中生能夠在日常學習之餘就同時累積學期報告的內容,但老實說,很多學生(至少我周遭的朋友)都只能夠在學期結束後短短幾天的時限內試圖趕出一份還能看、多少有些內容的報告。因為我們平常在學期中光是要處理段考壓力、考試進度等等,念書都要念不完了哪來時間處裡學習歷程?
    這也延伸到第二件事關於考試制度以及整個升學主義風氣的問題。其實身為課綱轉型過程中的學生,老實說我會對整個體制感到很不公平,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的感受是我們不僅僅是要去適應新課綱所帶來的挑戰與問題,但仍依然需要學習舊課綱的範圍(這裡我的意思是因為其實有許多的老師在段考、教學內容中還是會包含舊課綱的內容)進而導致我們需要背負更多的壓力。而有關於學測與分科這兩樣大考讓我看見的最大問題其實是他並沒有隨著課綱改變(這裡還想順便問號一下國文英文那一次定生死的新制度,我還是不能夠理解這項改變背後的原因),也就帶到我剛剛所說的,學生們現在需要做的事情更多,但舊制原有的壓力並未隨之減少。
    還有就是升學主義所帶來分數至上的社會觀,就算我自認為我自己和我的家人都還算是開明,但是我還是會覺得整個社會的風氣、與論都還是會讓我們感到分數至上的感覺。老實說我認為,只要考試主義還是我們升學的主要管道,這樣的社會觀應該是不會消失,因為考試分數帶給人們一種看似客觀的比較指標,令人下意識地去比較人們之間的優劣,進而助長了那種追求分數與好學校的價值觀。
    最後,就現階段而言,我認為課綱最需要改動的還是學習歷程,不僅僅是繳交時限應該更彈性,可能還要讓教育部與大學端真的有一個更明確的指引說我們到底需要在裡面呈現些什麼,然後重要性到底是多少(因為現在很混亂的還有學校裡的老師有的會跟你說超級重要,有的說教授根本不會看,都直接看二階口筆試,真的令我們感到超級混亂)至於志祺提到其他像是加深加廣課程的種種亂象其實也真的需要改進,教學品質、課程內容都有需要解決的問題,但礙於篇幅就寫到這。

    • @user-es3ml7uy3j
      @user-es3ml7uy3j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沒錯,超有感覺😢

    • @user-xu4wy2kw3y
      @user-xu4wy2kw3y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觸爛(113學測生路過)

    • @Cat_Weng
      @Cat_Weng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認同(同是113學測生)

    • @nancy_xiaoyi1123
      @nancy_xiaoyi1123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真的不能再認同了(113學測生)

    • @user-pg4pr3um4v
      @user-pg4pr3um4v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同為113學測生,觸🥲

  • @yu_night817
    @yu_night81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5

    作為一個剩5天學測的高三生,
    家裡雖然沒有給太大的壓力,
    但期待這一部分確實有很大的壓力
    學習歷程等108課綱新增的東西也讓我們壓力增大很多,
    我甚至到現在還沒有很清楚
    「學習歷程檔案」到底要做什麼,
    自主學習、學習歷程檔案、社團,
    全部都是以未來可能會選的大學科系做選擇...
    最後我呼籲一些人,沒有真正做過研究或者是體驗過,就別下定論說108課綱很好,完全沒有問題,都是我們的問題,最近真的很常看到這種人...

    • @tianli2253
      @tianli2253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尽力就行,加油

    • @Luya_
      @Luya_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

      真的…..完全不知道學習歷程檔案要幹嘛,多了一大堆沒有用的東西…完全沒幫助

    • @user-yd9ex9nw3c
      @user-yd9ex9nw3c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今年大四 剛忙完研究所推甄 基本上和大學推甄差不多 只是沒了一場定生死的學測 改成你大學3年來的成績百分比 和你的研究成果(正常學生保底一個畢業專題)
      自傳、基本資料表、學習歷程、讀書計畫、研究計畫、專題報告
      我也是焦慮了一整個暑假 不斷的爬文、查資料、跑實驗室直接問學長姊
      最後報的3間研究所都有備上 現在回頭看 當時的焦慮其實也很沒必要XD
      所以盡力吧 祝你也能陷入選擇困難的幸福煩惱中

    • @user-yd9ex9nw3c
      @user-yd9ex9nw3c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再補充個
      備審(學習歷程、審查資料)這種東西
      建議你如果膽子夠+有時間的話 直接進大學 找個該系的學生 通常學長姊都會分享踩雷經驗的 而且你也會想知道2階面試的細節吧?
      或寄信問教授(頂多石沉大海)

    • @arieschiu5359
      @arieschiu535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這就是階級差異。我主管就很清楚要怎麼幫助小孩去處理學習歷程,我聽他們的學習歷程真的傻爆眼,覺得我高中和他比也太魯蛇。
      他小孩是放學就來公司他爸的辦公室睡覺,他爸會每天親自替他鋪好床,就這樣每天睡飽飽然後煩惱夢幻科系要選哪一個。
      後來好像是加州理工資料科學,覺得很佩服

  • @wenyu330
    @wenyu33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9

    感覺起來台灣學生的“自由時間”真的太少了,學生很難做到真正的“自我探索”以及真正的、好好的放鬆,就算學校有做這方面的活動或課程,到頭來往往都還是純粹的將資訊丟給學生要學生想辦法消化,只有少數人能夠好好運用。
    所以個人認為除了家長與社會的升學至大的心態要改之外,台灣學生的學習時間也應該要減短,還給學生更多個人時間,同時也有助於減少報復性熬夜等等的情形

    • @africa-huh
      @africa-huh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課綱的教學內容量我覺得也得大砍,現行實在有點太多太冗餘
      108砍了一堆正課的教學時數,要學的東西卻還是一樣多

    • @user-lb2et1es6m
      @user-lb2et1es6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要花很多時間做學習歷程,真的有必要嗎?真正學習時間少了!

    • @myChen777
      @myChen77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要搞累死老師又不知道在上什麼的彈性課程,大家就可以提早一小時回家。

  • @thomashou252
    @thomashou25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9

    作為一個經歷過聯考的老人,突然覺得當時蠻幸福的,會讀書的其實也就讀那幾本,不會讀書就去高職高工!現在學生真的很辛苦⋯⋯

    • @zera4126
      @zera4126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主要是這個時代學費越來越貴的趨勢,稅率也是,然後課綱還越來越艱深,搞得好像讀書就要付出血的代價,試想這個時代大學半工半讀還有人繳的起?
      兼職的薪水如此之低,選正職還要讀書一天用掉20小時,恭喜只剩四小時可以睡,然後維持四年,這簡直是變態
      只能說這個時代,知識太貴了,窮人讀不起的,我到了這個年紀還在繳學貸,就離譜= =
      讀書現在對我來說,真的當興趣,偶爾翻翻化學課本,沉浸在夢想裡,然後回到現實繼續工作

  • @user-so6xz7uz5i
    @user-so6xz7uz5i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93

    最近在補習班打工,真心覺得學生很辛苦,為了讀無趣的基礎學科花上那麼多時間
    我覺得與其增加選修課程,不如根本上減少必修課程的時間,畢竟國高中能開的選修課非常有限,還不如把時間留給學生自己,才比較有機會去摸索興趣,否則只是增加了考試的科目數量

    • @user-cg4cb2ti5y
      @user-cg4cb2ti5y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科舉考試制度若沒有目的性和即時變現的價值,其本身就是一套操弄於人民的階層分配篩選系統而已。
      這套系統如果說要有效率,保留當下時代可用的人才,就失去了其他多元能力的可能性,例如共產主義國家教育系統。
      如果要選擇多元保留更多可能性的人才,沒有一個個詳細的系統管理,就會像是大染缸,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在瞎忙,出社會後不能完全實踐和永久性使用那些灌輸給學生的,說實在也沒什麼意義。
      如果不想過勞又花錢,最後拿到不怎麼樣的文憑,踏入企業後也沒有可以拿出來的能力和知識,那不如先去體驗社會,去工作一段時間,被社會打磨後就會知道自己需要和想要的人生是甚麼了。
      我認為整個教育系統上的灌輸、關愛、控制和監視太多,會造成更多人性上的反彈和壓抑,只會認真的人原有可能的才能無法發揮乃至於對於整個人生無能,會讓不太認真的人更厭倦讀書和考試。
      對於台灣的教育系統,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讓步。

    • @user-zf6uh7fi3h
      @user-zf6uh7fi3h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教的一直在變,考的還是一樣的東西,有什麼用?這次教改噁心的地方就在於,高中考大學是人生重要的分歧點,畢竟不是人人讀碩士,然後教改加了一堆不會考的東西美其名曰興趣探索,那跟打遊戲有什麼差別,投資的時間都對考大學沒什麼幫助。學習歷程會看這回事也是政府硬裝上去的,他爽也可以用打lol牌位啊,專注力、思辨能力、心性修養、團體合作,要胡扯誰都會胡扯,但沒用的東西還是沒用,起碼不該在這三年出現

    • @user-zf6uh7fi3h
      @user-zf6uh7fi3h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而且本人大三生,大學會有那麼多空堂不是沒道理的,那些時間就是拿來培養、探索興趣,參加社團學習合作辦活動,接觸社會調整自己的理想,我在考學測之前真的也沒多餘的心力去搞興趣,還好我那時沒有學習歷程檔案,不然我可能要重考才能考上現在的大學,只能說政府的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 @ameow8382
    @ameow838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77

    我想現在也有部分是不得不走向升學主義的學生/家長:大家會希望進到環境好一點的學校有時不是單純因為課業,有時是因為同學的素質

    • @user-ui5wo7fk4q
      @user-ui5wo7fk4q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7

      天啊~完全認同,不想再遇到那些差勁的同學了

    • @aimone3031
      @aimone303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5

      這個可以仿照國外的做法 學校專門設立一個類似於生教組的單位 班上如果有不守秩序的同學老師可以直接請他們把該同學帶去特定教室集中管理 當天都不會回到原生班級上課

    • @yunchingyei8756
      @yunchingyei875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6

      @@aimone3031那絕對會有人跳出來說歧視,光是成績分班都被幹到爆掉了,搞這個會更慘

    • @user-yw3zd9se4m
      @user-yw3zd9se4m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yunchingyei8756 當作沒這些人就好了,反正不管碰到什麼問題都會有智障出來講幹話,難不成討論一個國民應不應該吃屎的問題時,有一幫智障跳出來說大家就是應該像他們一樣吃屎,然後去凱道抗議一下,就要規定每個國民一起去吃屎嗎?

    • @good-klee-3years
      @good-klee-3years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

      真的!我高中同學還會在教室打籃球,還常常撞到桌子🙄

  • @user-so1zv3zx2e
    @user-so1zv3zx2e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5

    我直接高二休學鬼轉全聯當勞工
    我認真覺得現在工作比在學校壓力小太多了(也可能是全聯比較輕鬆或我這間全聯的工作環境很不錯)
    在學校每天都很憂鬱,兩次自殺行為、逃避學校、逃避一切跟學校有關的東西
    而現在整個人開朗多了,對生活更有動力
    現在工作了五個月,預計在今年九月復學。但老實說,我一點都不想回去

    • @jk_byc6739
      @jk_byc673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如果你只想領打工人的薪水 那就不需要回去讀書

    • @user-pk2mw5hy8x
      @user-pk2mw5hy8x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2

      ​@@jk_byc6739
      回去讀書後也可能還是領打工人的薪水啊~
      又不是只要有讀書就一定可以讓薪水變高或找到好工作

    • @jk_byc6739
      @jk_byc673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如果能讀研讀博 可能會不一樣的 @@user-pk2mw5hy8x

    • @sophia_jie_cook
      @sophia_jie_cook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如果要在全聯上班確實不用讀高中

    • @jo3bj61019
      @jo3bj61019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想知道你復學的原因

  • @sammyli4490
    @sammyli449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4

    身為高中生,我覺得高中的課業真的比國中重太多太多了。每天明明都很努力在讀書複習,但到了段考還是沒有一科讀得完,更不要說讀得熟了。
    我認為108課綱新添增的課程很好,確實有很多新的嘗試和有趣的課程,也有很多上台報告的機會。
    但問題就在這些原本要上正課的時間被抽走之後,主科都上的很趕,很多觀念老師總是草草帶過再讓我們自學,因為內容還是一如既往的又多又艱難。每次接近考試真的是緊繃到那種會發瘋的程度,本人就是一直很想一走了之的其中一人。
    如今除了主科要顧好,還要花時間去「探索」,無非是一種變相的負擔,在這種高壓環境下是妄想學生有什麼收穫?
    另外學習歷程我不能說他沒用,但真的偏爛。一個學期也就那些時間,頂多做出兩三份學習歷程,那這兩三份要怎麼分配?我想大部分人不會是拿自己有興趣想記錄的,而是猜想未來申請大學時教授會想看到的,選擇對未來科系有優勢的學習歷程。但問題又來了,如果說我根本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科系,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能力考得上,那學習歷程就會做的很茫然⋯⋯然後很多做了卻派不上用場。這不是浪費時間,什麼才叫浪費?到頭來我根本不想把心思花在學習歷程上面,因為學測沒考好什麼都不用說了。
    升學主義對學生而言真的是一個毒害,而這種教育制度既想要學生全能又想要學生發展多元素養,根本就是虐待。
    我的睡眠時間自從升高中以來,平常頂多七小時就要偷笑了,近段考時甚只睡四到六小時,八小時是一種奢侈欸,什麼時候健康變成我們升大學需要捨棄的首要條件了啊?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真的再不作出權衡取捨,那學生就是拿自己的命在換未來的出路,不覺得很諷刺嗎?

    • @user-pt5vn1mm8v
      @user-pt5vn1mm8v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辛苦了(拍拍

    • @yoyotseng4980
      @yoyotseng498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高二生在此
      有好多共鳴😢

    • @neolai5954
      @neolai595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1

      高三生表示: 高中到目前最大的遺憾就是什麼都沒做好。玩,被卡在家長壓力下要放鬆不放鬆。課業,又沒時間學全。課外的多元課程常常剛開學都有聽,後面幾堂都在背單字、念書。總之,三年下來一事無成。想做好所有終將失去所有。

    • @shan7381
      @shan738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我剛升上高中就覺得課業壓力變得好重😢 雖然老師教過我們如何去做學習歷程, 但是我還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拜託學長學姐們可以給我一些建議嗎😭

    • @wishnovember4929
      @wishnovember492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幹這我,明天要段考,但我還是感覺都沒唸,要記憶的東西太多了😅

  • @user-wd2kp3lg5t
    @user-wd2kp3lg5t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4

    身為高中生,能感受到新課綱想讓學生往更多方向探索興趣(例如選修與彈性課增加),
    但是考試體制與壓力卻沒有減少。就拿最近在吵的文言文該不該減少這件事,
    被文言文替代的白話文常難以與原本的文言文等值,這就導致許多老師反而讓學生自學白話文,
    把時間來上補充文言文,畢竟學測範圍還是一樣,導致功課變更多,學生壓力也隨之更大。
    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大家都對此句琅琅上口,卻沒有想過「成名」的定義究竟是甚?
    一昧地讓孩子不斷向前跑,到頭來卻是一場空,或是從來沒有問過孩子一句「想不想要」。

    • @ShenYue.Studio
      @ShenYue.Studio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

      其實我們小孩要求的很簡單,睡覺吃飯網路手機跟冷氣,不是嗎?
      但事實上這不可能實現,所以「小孩想要的東西」不是你所說的這麼簡單
      個人認為,家長的任務是「給予想法」和「給予支持」老師和學校是「給予物質支援」跟「給予環境」剩下的是小孩要自己決定「目標」是什麼,路要先給他看到,才讓他自己選,現在的問題普遍來說是「家長」搞不清楚自己的任務,導致小孩選擇目標的能力出現紕漏,導致後來在「自主」這塊凸顯問題,這才是108課綱失敗的主因之一

    • @longdanzhou
      @longdanzhou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你们可以看看对岸的简中,就知道你们其实还算仁慈了

    • @rubykao7528
      @rubykao752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108課綱標榜給我們更多探索興趣的空間,讓大家以為自己的人生自主權回來了,殊不知社會的價值觀依然是升學主義,再多的個人特色在一致化考試之前根本毫無用處。

    • @Hello-0-
      @Hello-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而且被刪掉的文言文還會再以另一本補充教材的形式重新回到上課、段考範圍orz

    • @ln340
      @ln34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真的,我們國文老師文言文講得很仔細,然後段考範圍內的白話文課文直接讓自學#

  • @user-ob7us8ck2c
    @user-ob7us8ck2c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9

    作為一個高中生,真心覺得升學主義是萬惡的根源
    小時候曾經有不少未來想做的職業,但都被家長否定掉
    他們認為只有讀頂大才是小孩該走的路
    從國中開始讀私校每天6.要醒來,而且一週有3天將近晚上11.才能回到家
    天天重複著密集的上課和考試
    原本以為考上高中就能減少疲累感,結果反而比國中更累
    剛剛好碰上108課綱,除了原本念書考試又多了要花很多時間心力做的報告
    再加上開學又有開學考,寒暑假根本沒什麼時間體驗課業方面以外的生活
    升到高三準備學測,又得密集地複習高一高二的課程內容和做題目,回到家就累到直接睡著了
    素養考題加了一堆廢話進入題目,會使比較適應舊課綱的學生在準備初期產生適應障礙而寫不完
    而且自然科考題文字數甚至比國文科還多,對自然組學生而言真的很痛苦
    這週六就要學測了,放眼學測後還需要整理繁雜的學檔,就覺得未來沒什麼希望
    回顧108課綱的高中生涯,我似乎真的沒機會學到什麼學科外的知識
    即使我沒補習都覺得被課本考卷壓得喘不過氣了,更遑論那些天天補習的學生了

    • @snorlaxmunchlax1886
      @snorlaxmunchlax188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身為首屆高中白老鼠,辛苦你了😢,考完後不管怎麼樣,就等到上了大學好好的,用喜歡的科系、其他事務慢慢療育自己,最後你會發現你從108、大學學到怎麼自主學習而已吧~

    • @Fim-August
      @Fim-August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升學主義才是萬惡的根源,寫歷屆還是覺得幸好自己是新課綱,舊課綱很死、都是背誦題

    • @Hello-0-
      @Hello-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snorlaxmunchlax1886
      勘誤一下 現在準備要考學測的113屆是108課綱的第三屆白老鼠🐁(第四屆白老鼠路過🐭

    • @user-pt5vn1mm8v
      @user-pt5vn1mm8v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辛苦了(拍拍

    • @briyantseon176
      @briyantseon17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唸頂大有什麼用?這個社會告訴一再用現實告訴你爸爸是誰比較重要。看看這次的選舉結果。有專業、有能力比不上有背景的

  • @user-tt4ym3ht2q
    @user-tt4ym3ht2q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0

    我是國三會考生,
    也是極少數平日有睡到8小時且沒有補習的學生,每天早自習都有各種不同的考試,我不想補習是因為會再壓縮到休息時間,我也跟大家一樣要讀很多書,也經常遇到會讀不完的狀況,但也不想影響睡眠時間,所以我只能想盡辦法提升讀書效率,如果作業寫不完,也只能犧牲下課時間。
    我認為要減少學生壓力要先從思想方面開始,要是父母都一直要求我們的成績,我們的壓力還是很大,課綱怎麼改都沒用。

    • @yume-wo-taberu
      @yume-wo-taberu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首先,就是要有一份決心
      要自律,像你能夠做到堅持睡眠
      很多人反而會覺得說:努力那麼久了,一定要玩回來😅

    • @morrischang6085
      @morrischang608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太奢侈了​@@yume-wo-taberu

  • @kiroro1024
    @kiroro102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1

    身為現處教育圈的我必須說,要不是薪水不錯+有寒暑假,鬼才會想在這裡工作
    上面教育部整天亂搞,為了這個為了那個要你做一堆資料跟報告,做出來的東西基本上都是拍拍照做做樣子
    說要避免成績壓力弄出一對科目,英文、國語、數學都分成兩種成績,結果到最後比的還不是考試成績
    下面一堆不受控的學生,學生資質普遍低下,說笨說傻說呆也還好,但遇到那種硬要搞事的家長或是完全不理的真的無可奈何
    家長連考卷都不願意簽名,連習作都不重視,你還有甚麼資格跟他要求成績呢?
    更不用說遇到那種本身頭腦很靈光的,吃定你不敢出手打人,罵得再大聲用在堅定的道理去要求也沒有用,你在他耳邊碎碎念就是敵人了,到了最後也不用想要不要救、要不要幫,最後你該擔心的是會不會哪一天他發瘋動手揍你,你不能還手就算告他他也不會怎樣
    我看過很多十分有熱情的老師,到了最後他們開始不問世事,沒有發生在眼前的就不處理、不是自己的課就不管了、不是自己班的小孩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學時間呢?最好永遠也不要遇到學生。
    我就看教育部再繼續改,再繼續改下去老師的作用就只剩下念念課文了,看看割喉案?誰搞出來的?
    不要說打學生,現在連罰站都不能罰了,老師有什麼方式可以制止這種遺憾?叫他抄課文嗎?喔抱歉,我忘了,也不能罰抄

    • @fusanling
      @fusanling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2

      蛤?現在學校還是一樣都馬罰站、罰抄、罰寫、然後生氣或學校有活動直接給你畫一個重大集會,你不到就是送你一隻小過,我還親身遇到,確診只能在家休息,班導硬要要求我去學校或抄東西,我硬撐著去,然後真的不行,結果搞半天又回家,那班導還跟我說不舒服幹嘛來????我不去學校了,然後結果他叫我一節課要抄他媽幾千字,當作我在家裡上課的證明?親自去學校的作業量跟這個差了10倍以上,我氣到直接一個檢舉,他也頂多就是寫寫檢討書然後沒了。
      我覺得在評論你們這些老師辛苦的時候,應該先看看現在的環境下老師都長什麼鳥樣,我國中的時候師資大部分都不錯,高中3年,遇到的老師、班導一堆,然後真的「會教」的老師只有2個,在這些師資的環境下學生本身的動力和學習熱情只會被逐漸消滅殆盡,然後老師再來怪學生都不認真上課,為難來上班的老師,老師跟醫生是同個概念的職業,不能改變這個人,但是能盡量的去改善,然而在我的學習經驗來看,好的老師少的可憐,如果師資正常的話,那些真的皮和不認真的學生還是少數的啦

    • @user-aiyafala
      @user-aiyafala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fusanling今天我大一,從國中開始就看到不少同學,一言不合打到教育部舉報、叫警察、上網參加連署、dcard或fb靠北的,現在只要有理我從沒看過學生被懲罰過的。我很好奇現在哪裡的老師還敢大小聲?一堆學生動不動叫警察,超凶

    • @user-zw5fl8cm1p
      @user-zw5fl8cm1p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朋友也在高中教書,他描述的場景跟你幾乎一樣……🫠

    • @cat_2384
      @cat_2384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user-aiyafala我也是現大一,我身邊的經歷也是問題學生多到我無法置信。我反而現在覺得在學校內老師反而是底層的很辛苦。

    • @K_RBY_o3o
      @K_RBY_o3o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fusanling那老師真的去死😍給我去死😍跟我遇到的一樣台灣一堆垃圾老師。師資素質真的很劣質。

  • @shikaiyang6431
    @shikaiyang643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6

    志祺還有一點沒補充到,現在大部分的家長其實對108課綱不太了解,都讓孩子自己解決課業問題,孩子在準備學習歷程時家長也不知何從下手,所以我認為如果家長能事先進一步了解108課綱在做什麼,再教導自己的小孩,或許能減輕孩子們的部分壓力。

    • @azazelhuang1564
      @azazelhuang156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6

      居然指望家長懂學生在學什麼⋯⋯身邊的經驗,家長都是一句:當學生很幸福好嗎⋯⋯哪有什麼壓力,然後下班回家後電視轉到最大,並數落孩子還不去唸書
      台灣能以身作則下班後繼續端起書本學習的家長,我認為跟日本製造的壓縮機一樣,更多是雙標對待自己的放鬆,然後轉頭要小孩即便放學也繼續學習

    • @shikaiyang6431
      @shikaiyang643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azazelhuang1564 現在家長分好壞兩類,主要希望真的關心孩子的家長能夠教導自己家的小孩,能幫一點是一點。那樣的想法我認為有點以偏概全了,至少讓家長能知道孩子真的需要什麼幫忙。

    • @azazelhuang1564
      @azazelhuang156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shikaiyang6431 比較值得開心的,越年輕的家長越多能像你說的去理解孩子在學什麼,不過如果是孩子已經國高中的這一批⋯我聽到的鬼故事還是很多

    • @ShenYue.Studio
      @ShenYue.Studio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我真的很幸運,生在一個教育背景良好的家庭,我能跟家人溝通並一同學習,但大部分家長做不到,我也沒那個自信能成為我爸媽那種人,但是這並不代表108課綱沒有問題倒是真的

    • @azazelhuang1564
      @azazelhuang156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ShenYue.Studio 我是屬於父母忙於工作,然後瘋狂釘我成績,最後發現依然無用才逐漸放棄的類型(我必須說後續再翻書本才發現其實自己能理解了,但當時的環境跟那個氣氛讓我對學校跟學習都感到痛苦,進而不想再碰。成長求學的路上一定不輕鬆,但真的真的不該是痛苦的,這非常有問題)

  • @mina-xm3hg
    @mina-xm3hg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7

    其實無論課綱怎麼變,台灣家長的心態不改變,孩子的高壓求學之路永遠不會變。
    自己的孩子之前小學選擇體制內公立學校但不跟隨潮流積極補習,還被其他人質疑耽誤孩子,但他其實蠻快樂的,多了點時間探索自己喜歡什麼,曾遇過家長讓孩子申請自學,但與一般申請自學的想法不同,幾位家長申請自學是要讓他學習能力不出色受挫的小孩別在學校浪費時間上美術、音樂和體育課程,而是要快送去國中補習班學國中重點課程,這樣的作法讓孩子更加辛苦...

    • @carter7346
      @carter734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小學還分體制內外

    • @user-yw3zd9se4m
      @user-yw3zd9se4m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深有體會,所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碰到無法溝通的父母,一律暴力解決,把它們痛毆到生活不能自理,就不會再當控制狂、虛榮婊,跑來妨礙自由、把生活搞得亂七八糟、把孩子當成滿足虛榮心的工具到處炫耀。
      凡事不能溝通解決的問題,一律暴力解決。

    • @user-iu1ex5fk6j
      @user-iu1ex5fk6j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體制內?不懂

    • @Hello-0-
      @Hello-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我覺得台灣的教育體系真的太高壓了,其實大學之前的排名根本不重要,開開心心的學習才最有效
      之前國中的時候為了應付家人、老師的期待努力拼到了拍名前幾的高中,考完當下很開心,卻不知道這才是惡夢的開始…
      排名前的高中考試、讀書壓力大到喘不過氣,甚至沒有時間學習額外的興趣。
      反觀我一個考社區高中的朋友,在那裡可以照自己進度讀書、還有時間學第二外語和其他興趣,培養其他能力真的超級羨慕的(好想轉學…
      覺得教育體制要改真的要從認為分數高、考到厲害的學校才是好的學生的這個根深蒂固的想法開始廢除

    • @svpotato
      @svpotato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老師也是啊!整個班級的成績差,就會被其他人比下去;說到底才不是為了孩子,是為了「自己面子」啦!我小孩(班級)沒有拿第一,我大人要怎麼拿來跟人炫耀?😃

  • @Falling_Heart
    @Falling_Heart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4

    作為某名校數理資優班的學生,我想從不太一樣的觀點來談這件事。
    基本上我們感覺不到必修的時數減少或者選修的時數增加,因為在我們的課程安排內根本沒有「選修」可言,所有的學分都掌握在老師的手上,更沒有所謂「自主探索」的時間,取而代之的是專題報告的製作,而專題報告同樣具有進度壓力,做不好還有機會被當掉、退班。
    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當然不是。我們和普通班的學生一樣要面對學習歷程,一樣要參加學校規定的社團活動,基本上就是數理科超修一整年的醫科生。
    然而,我們在自然科的節數更少,造就了我們必須以更少的時間上同樣的進度,和普通班考同一份考卷時還必須承擔著要「比普通班平均高十分」這種期望。更別提文科老師們也對我們抱有相當高的期望,歷史科老師希望我們班平均能像學長一樣考贏文組班的第一...總之,來自進度以及師長的壓力也十分龐大。更別提那些老師還會自己出考卷,一下來都是平均 4, 50 分,連信心都不可能建立。
    而平時作業主要也都集中在文科,包含國文、社會等志向在理工科系幾乎不採納的科系,光它們就佔去了我們一半以上的作業時間。以及,部分文科老師的教學品質相當低落,有時甚至還會借課來用。這樣上起來,非但沒有發揮108課綱「適性揚才」的精神,反而是讓每個人都累垮。
    我最希望改進的點就是將文科也列為選修,或者至少像數學一樣分成國文A、國文B,以期改善我們的睡眠時間。期望未來的教育能夠越來越好,以上。

    • @svpotato
      @svpotato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應該改進的地方是,叫你們老師不要對你們施加「無謂的情勒」,拿你們的考試成績來當成自己炫耀的本錢吧!?

    • @milzku6234
      @milzku623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svpotato你覺得學生有可能跟老師提出這個建議嗎…甚至老師還會承認並改進…

  • @uno4851
    @uno485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原因只有一個:父母
    其他都是假的,父母才是第一線有能力調適孩子壓力的人
    by 一個30年前國中時在陽台邊緣被老爸救下的人

  • @mantarayyu
    @mantarayyu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4

    非常認同「要幫助學生先幫助老師」這句話
    之所以學習要趁熱是因為學生時期更容易吸收知識,可是許多新內容甚至學生都跟不上了,更何況是老師們
    老師們不是樣樣精通也很難滿足所有學生的要求
    尤其是應付升學取向和興趣取向兩種完全相反的學生
    認為課綱有問題的除了學生以外當然也有老師
    上下都不滿意的情況下,課綱當然無法完美實施
    理想是美好的,但我們距離理想還很遙遠

    • @sa_aslan
      @sa_aslan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捕獲野生魟魚

    • @RainWu-ph7ec
      @RainWu-ph7ec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捕捉野生我大哥

  • @user-xf5eh3wn3t
    @user-xf5eh3wn3t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3

    身為一個國中生 我真的非常不喜歡108課綱 壓力都變得很大
    早上早早到學校後 早自習馬上就有考試要考 如果是段考前 一個早自習可能會塞兩三科的考卷 是很重的負擔 基本上每天一天到晚都會有各種大大小小不同的考卷
    而關於108課綱都一直在追求閱讀素養 真的覺得考卷寫起來變得痛苦很多 除了基本上國文題目更長了以外 所有科目的考題也都很長(數學也不例外)寫社會以為在寫國文 讀起來很辛苦 感覺老師找題目出題也很難出 學生就算知識點已經讀熟了 考出來也不一定會比較好 成績很難看
    我選擇不補習 但是回家後除了寫作業外 還要準備隔天的各種考試 真正要做到預習 複習 讀熟 刷題 不太能全面做到(也許有可能是我個人效率問題)但對我來說 全部做到就是要犧牲睡眠時間 (我個人是12點睡 6點半起床 如果可以睡久一點就好)
    大人常說:「你們這樣叫辛苦 那長大之後怎麼辦?」我們當然知道出社會後的壓力真的大很多很多 但是希望有更多大人能關注現代的學生 我們在學習的路上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edit+ 謝謝大家這麼安慰我和給我建議 也許我的敘述寫得不是很清楚 大家能夠理解真的很感謝
    總結來說我希望108課綱追求的不是素養 而是學生的幸福
    我改不了課綱 但可以改變自己 以後我也會盡量加油 更努力表現更好的

    • @Uui540
      @Uui54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5

      其實出社會壓力沒有學生那麼大⋯你爸嗎是騙你的,大人不爽可以拒絕,壓力大可以離職,沒有學生那麼苦,就像是大人不會挑食,因為他一開始就會買自己喜歡吃的,不愛吃的根本不會出現

    • @snorlaxmunchlax1886
      @snorlaxmunchlax188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辛苦你了,身為高中第一屆白老鼠,表示你更辛苦……

    • @snorlaxmunchlax1886
      @snorlaxmunchlax188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Uui540 不一定,如果變成夾心層就會很累了,不然還好(身為大學生的意見)

    • @c-h-c-c4944
      @c-h-c-c494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比你好一點多睡半小時,上輩子絕對是大善人

    • @superastronomyfan9312
      @superastronomyfan931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我是高一生,我們上課8節課裡就考7節,睡眠不足之外又心力交瘁。國中時期跟你一樣,我是撐下來了,以為考完會考後以為可以輕鬆了,結果是到了另一個考試地獄😭

  • @user-qf1fc6ii9q
    @user-qf1fc6ii9q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5

    我只知道,作為一個會考生,對現在的每日行程已經麻木了
    一到五
    早上7.前起床去學校3:55放學
    放學直奔補習班,6.上課至9.接著考試或自習到10.
    回家
    六日
    早上9.上課至下午5.
    如此重複
    有時候甚至會坐在位子上莫名想哭,但往往都會被一句話堵回來:「你經歷的這些我們都經歷過」
    自己本身也有一個學習很好的朋友,每次成績一出來總是被問,×××考的怎樣啊?
    而且因為跟家人相處時間太少,衝突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再加上課業越來越繁重,所以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跟家人關係惡化😢

    • @user-vf7vl5et6w
      @user-vf7vl5et6w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身為一個高二生,看到真的很有共鳴🥲 也想跟你說真的辛苦了~
      當初國三準備會考的時候也是這樣子呢 真的每天都被各種作業講義追著跑,每天都有來自老師、爸媽的壓力,還有自己對自己的期望,真的壓力很大…每天都很憂鬱,真的常常會莫名想哭🥺
      有時明明沒有什麼特別的事,但就會覺得真的真的好累……
      不只心理上的累、身體也很累(每天都睡不飽,還要從早讀到晚),但對於這種生活也很無力……
      不過現階段好像也無法解決,只能咬牙撐過去,這段時間加油啊!! 祝你會考順利!

    • @user-wd9ce2eu2k
      @user-wd9ce2eu2k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也是會考生,不要太在意別人說什麼做好自己就好,別人是別人不關自己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強的地方不需要把自己拿去跟別人比較,我以前也會被堵(你經歷過的我也經歷過)這種話,這種話不要去太在意,他們只是想不出話來嘴我們

  • @lee-youtube
    @lee-youtube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

    我身為一個高職生老師會跟我們說,如果要考上不錯的科大,大家的專業科目都差不多,一直叫我們把其他科目也讀好,又一直說專業科目出社會很重要,還說現在108課綱很注重學習歷程,是真的把我們當十項全能是不是,這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台灣目前的社會還是太看重考試成績,我認為考試當然要但應該要讓企業們知道這個人比較不善長的地方跟比較擅長的地方,這樣企業可以挑選我需要什麼人才,而不是一昧的看學校及科系

  • @claireyu1102
    @claireyu110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0

    我是108課綱第一屆
    108課綱的弊端太多,優點可以說是一個也沒有
    學習歷程檔案連老師都不知道怎麼做,只會丟給學生說「你們都比我厲害,你們一定可以」
    不同老師給的意見南轅北轍也是常有的事
    自主學習計畫不知道該找誰負責,教務處、圖書館互相踢皮球
    甚至排定的「自主學習時間」的老師專業科目跟我想做的不一樣他就不願意幫我的計劃簽名
    但負責那個科目、有指導到我們班的老師卻說他不負責我們班的「自主學習」,所以也不簽名
    這到底要學生做什麼好?
    多元選修能換到自己感興趣的課真的很幸運
    大部分的學生都是選到自己不喜歡、甚至不擅長的科目
    還要被迫承擔這堂課帶來的考試、報告壓力
    為了增加學習歷程的豐富度
    我們也必須花大把時間和金錢去參加營隊、校外課程
    表面上說不用,但大學端想看的到底是我們上課讀書的過程
    還是參加其他活動的心得?
    108課綱大幅刪減了學習應該有的脈絡
    說是要幫學生、老師減輕負擔
    實際上卻是讓老師上課時數不夠,還得補充一堆課外但必要的知識
    另外我個人認為學測只有在自然的考題上有做到「素養」
    其他科目都只是加了很多難以理解的敘述讓題目變長就說是在考素養
    而且我當年的考試(111學測)數學的出題方向完全背離課綱宗旨
    反而考了大量的計算,跟素養毫無關係
    進到大學以後,我與系上當初面試我的教授感情不錯
    她告訴我,他們幾乎沒有在看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
    因為真的沒有時間,了不起就是在面試的三分鐘翻看兩眼
    能夠停留在他們腦中超過一分鐘的屈指可數
    我不會說108課綱絕對是讓台灣學生過勞的原因
    升學主義、個人時間利用還是有影響
    但在我眼裡108課綱的教改太過理想,與教學現場完全相反
    真的很希望教育部的官員能夠親自體驗學生的生活再做對施行成果評斷
    而不是拿著校方逼學生做出來的數據大讚自己的改革

    • @snorlaxmunchlax1886
      @snorlaxmunchlax188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你說的這些剛好都是大學也有的缺點😢,不過中間說的只有前2 3鐘看,當初班上很多人也是這麼說的
      108課綱(X)
      提前體驗(大部分)大學老師(○)

    • @claireyu1102
      @claireyu110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snorlaxmunchlax1886
      我知道大學端也有很多這種問題
      但我覺得高中畢竟還是有升學考試,跟大學還是不太一樣
      大學更多的是要自己去探索該讀的書,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不是有標準答案的東西

    • @Openfor75
      @Openfor75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沒想到你竟然是學生! 講的超級好~~~身為老師真的覺得好累Q_Q

  • @linkiner9980
    @linkiner998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0

    能睡飽的只有天才跟擺爛,要考試又要有成果,三年沒有一刻能歇息,生活就是備考加報告,早自習讀書,上課筆記考試二選一,晚上補習班,回家自習又ppt,(自主學習還要想計畫規劃時程,落後同學進度壓力會更大,被老師退件重修也是機率事件),高中四~六個小時的睡眠才是常態,因為不敢放棄成績考核單做多元發展,假如以前課程量是100,那現在就是130,以前都要全力以赴了,那現在當然只能拼命啦~

    • @skajdkwkzkx5599
      @skajdkwkzkx559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我是擺爛,未來怎樣我不想管了,我覺得流落街頭都比未成年就猝死強。

  • @OnlineLibrary777
    @OnlineLibrary77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

    以前念書時被告知的是未來前景一片看好,用心拚出人頭地。現在念書時被告知讀大學沒用出社會低薪過勞,這樣能沒壓力念書才有鬼😮‍💨

  • @user-jo7oh4bo8y
    @user-jo7oh4bo8y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4

    身為高一生,學校不僅沒有讓學生選修課程,全部被拿去上正課,還加一堆以前的教學內容進來,變成要學習新課綱內容的同時還要學以前的東西,每天謝考卷就飽了,天天早自修考試,段考前更誇張,一添下來有時候只有兩到三節課能休息(不考試),基本上就是完全本末倒置的情況,108課綱在升學主義之下只會把學生搞得更累

  • @itsmaovinnehere
    @itsmaovinnehere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2

    不知道要從哪開始說起 但這是唯一讓我邊看邊哭的影片 這禮拜學測,同學我們一起加油吧 雖然我應該沒了未來

    • @joshuachen819
      @joshuachen81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學測考爆你還有轉學考 轉學考考爆你還可以洗研 壓力別太大

    • @user-kx8ho4jp6z
      @user-kx8ho4jp6z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joshuachen819洗研真的會讀到想死😢

    • @tianli2253
      @tianli2253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作为过来人,我只能说坚持学,学到的东西都是你未来社会生活的资本。

    • @Hackerchannel-apex
      @Hackerchannel-apex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分科啟動

    • @peterhong5983
      @peterhong5983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現在別難過了,我身為學測考很好的大學生可以誠實告訴你:以後讓你難過到哭的時刻多到爆。考上台大熱門系,然後呢?如果你不擅長讀書,考好學測,只是讓你進入更大型的修羅場感受更多的痛苦。就算畢業了,薪水很高機率會跟你的付出不成正比,只能跟大家一起無效內卷。所以阿,學測考不好,不代表沒有未來;考很好,反而落入好成績陷阱。好好過生活,愛你自己就好了,身為過來人,希望你不要成為現在痛苦卻逃出不來的可悲成年人。

  • @hdy-0116
    @hdy-011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7

    身為高中生的我,我對此挺有感的,我覺得108課綱想法上很好,但實際上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我的興趣卻要變成升學的壓力,偏偏自主學習許多老師拿來考試。學習歷程花了整學期辛辛苦苦製作,教授卻花不到30秒鐘就看完等。我的想法就如影片中說的,亞洲學習制度終究離不開“升學”兩個字。想學歐美的體制,但學一半,制度改變了,思想還沒跟上。我知道這些並非一朝一夕能改變,但還是希望108課綱可以加以調整❤

    • @longdanzhou
      @longdanzhou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们可以看看对岸的简中,就知道你们其实还算仁慈了

    • @user-sv5jh3gb7f
      @user-sv5jh3gb7f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longdanzhou是要越來越好,不要比爛

    • @wangleo6788
      @wangleo6788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sv5jh3gb7f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啊!!!
      你要想欧美那套快乐教育,你得完全离开中国圈,因为这是根植于语言文化里面的,不是说你“口头去中”就行了。
      还有,精英教育绝对不是快乐教育。看看那些大牛们,不是琴棋书画就是出口成章,真的是天生的吗?肯定是苦逼的学习中走出来的啊!

  • @user-no4xg6ms2c
    @user-no4xg6ms2c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身為2024學測生對這三年在高中的感想
    1.基本上每天都在考試:
    沒有考試的時間應該就只有寒暑假結束後開學前一兩個禮拜,等老師上完一課馬上就有源源不斷的考卷,越是接近段考,還會發生第一節上完課第二節就考試的這種情況,感覺老師只是要消耗考卷而已,還有老師會覺得考試就是在學習,與其上課還不如給我們考試,所以有老師就會照著PPT念完,給我們吵完筆記,就一直考試,或者是又趕課又想給我們考試,蠟燭兩頭燒,不應該是三頭燒,因為還有學分的問題
    2.拿學分、畢業、上大學:
    以上這三點是我們來學校的目的吧,那他們有什麼共通點呢,答案是「分數」,你要畢業就要有學分,你要學分就是要分數,上大學想上好一點的大學也是看分數,108課綱想讓我們以興趣專長來找學校,但現在的制度還是停留在以分數來決定將來的學校校系,這兩個矛盾點教育部就是想用學習歷程來解決,但是我們「課少又趕,考試又多又重要,上大學還是看分數」學習歷程就成了累贅
    3.學習歷程什麼時候做:
    以老師與教育部來講,課後空閒時,又或者是以報告當作學習歷程,好一點的有幹部證明之類的,但是!課後休息時間?有很多人都去補習哪有時間,既是有,也不會想在能休息的時候做這些功課吧!以報告當學習歷程更爛!假如今天寫的是自然相關的報告,但我想去社會組相關的科系,很抱歉,沒有,而且每人都有的東西,老師指定的東西,感覺教授不會覺得你這份學習歷程有多特別
    而且有些老師或是學長姊常說,學習歷程等學測後再做,這也證明學習歷程是累贅
    4.讀書疲勞:
    我覺得這是我個人問題,常常讀書會讀到覺得「讀這麼多有用嗎?以後出社會用的到嗎」我常常得到的回答是「不管用的用不到,反正學測是用的到」
    這讓我更加覺得我們台灣的升學制度真的有非常大的問題!而且在幾天就要學測的我,現在呈現著聽天由命的狀態
    總結:教育部想讓我們輕鬆,去提升我們的興趣專長,但要背負著名為「課業、畢業、升學」的大石塊去學習,前面行不好,後面又來搞破壞

    • @user-ll2dm2eb5p
      @user-ll2dm2eb5p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當年也是這樣呀 學習的分數會牽扯到就業市場 現在就業環境差 想要脫穎而出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學歷 沒有學歷年薪連50都困難 而且你做30年都不會加薪水 有學歷的人賺一年你要賺四五年 這就是政府給我們的台灣社會 適者生存😃

  • @user-ms8fc9no1b
    @user-ms8fc9no1b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7

    這屆高三,幾天後就要考學測了
    先不說平時在校內就常聽到老師們面對各種變動的煩惱,個人對學習歷程檔案真的感受特別深
    一般來說,學校每年都會有校內講座跟大家說明學習歷程應該怎麼做才能鶴立雞群,高一的講師說:「心得反思最重要」高二的講師說:「其實重點還是成績」高三的講師說:「整個排版最好幫忙畫重點,老師們喜歡一眼就抓到你的優點」也就是說,每一年、每一個講師說的都不同,而每一年聽了建議我們改了又改,卻始終很迷惘…

    • @user-pw5in9ey9t
      @user-pw5in9ey9t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標準,畢竟教授也是人,他們各自有自己喜好的格式和內容,不可能要求全部教授有一樣的標準,所以學習歷程根本是非常靠運氣、不公平、不可行的制度,只有108課綱把這垃圾撿來當寶

  • @user-ev5co3jq1d
    @user-ev5co3jq1d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8

    我們國中都是早自習違規考試的,而且之前教育局抽查被抽去問老師還叫我們謊稱早自習都不考試。

    • @Karforstin682
      @Karforstin68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

      說謊騙人從小教育起😂

    • @teng3150
      @teng315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記得國中時寫教學日誌 考試被要求要寫學習單 笑死誰信

    • @yu-hehu9069
      @yu-hehu906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以前國三早自習明明都在考試,比較小張的考三張,大張的考卷考兩張。

    • @945-justin
      @945-justin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真的同感😢

    • @c-h-c-c4944
      @c-h-c-c494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你放心大家都一樣,我國的法律和行政命令只是拿來當參考的

  • @zhixuan7285
    @zhixuan7285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1

    我是108課綱的第一屆白老鼠(現在大二),當時在申請入學的時候,最重要的依然是成績,一科沒過門檻後面免談。現在又在推行雙語教學,學校為了多領政府補助雙語教學的錢,就直接請外國老師來教,但我們中文學都不一定會的東西,我們卻要用全英文學(必修),為了考試還要額外去聽別人用中文教一遍。

    • @summerwang7169
      @summerwang716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同學您說的很真實,真心話

    • @arieschiu5359
      @arieschiu535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在你認為你是白老鼠之前,我們以前大學的雙語教育是老師用比外勞還破的英文在全英文上課

  • @user-um2nh6zd1y
    @user-um2nh6zd1y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

    我是高三生,壓力還可承受
    但我必須說台灣病態的升學壓力與整體社會,從工作到觀念,有大量關聯,台灣除了高科技產業有較高薪水外其他工作都很少
    補習班確實是壓力大的原因之一,在補習班時我常難以專注,如果可以自行學習,盡量不要補習
    升學管道也太過複雜,尤其是學習歴程,讓學生以功利方向選擇選修和自主學習
    但108課綱的大方向沒有問題,學校、學生及家長的理解整合只需要時間;而崇尚高科技的風氣需要改變(拒絕外勞,雇用台灣人)

  • @DoesTheBlackMoonHowl
    @DoesTheBlackMoonHowl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

    學校蠻強調「自主學習」的
    但說實話
    大部分人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更別提在忙課業的前提下
    很難兼顧自主學習的進度

  • @user-xq5hg6eg3u
    @user-xq5hg6eg3u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1

    C,先改變家長態度。
    台灣家長真的一言難盡,有的會在家裡加裝監視器,有的瘋狂情緒勒索,有的乾脆就8+9.....
    真的...災難...

  • @TFIG
    @TFIG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台灣教育的問題,在我當學生的時候就已經是這樣子了,教改改來改去,30年後依然沒有太大的變化。就像醜陋的市容一樣,除了歷史因素之外,也是社會價值觀共同造成的,很難改變。為了我孩子們快樂健康的成長,我也放棄了原本很有熱血投入也好不容易考上的教職,移居德國,目前看來這個決定太值得了🤓

  • @user-hu3nb8dk1o
    @user-hu3nb8dk1o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真的很多同學只在乎最快的解題法。我享受解題的過程,每次同學問我問題卻不聽我解釋原理,我都覺得他錯過了最精彩的地方。
    如果學生自己的心態不改變的話,那也很難減少壓力哦!我們做不到改變別人,那至少先改變自己吧!

  • @ahpk3518
    @ahpk351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0

    感謝志淇團隊願意做108課綱這個爭議滿滿的改革,我的學校這邊老師也有跟學生分享108課綱的問題點,包括素養考題或範圍,明明課綱內教的東西少了,但學測指考還是差不多的難度,等於說在學校內沒辦法學到的內容可能要自己找資源,此外,各校和家長或學生對於學習歷程確實也有不同的理解,導致方向混亂,我認為這稱不上是課綱本身的問題,確實是在事先的配套和宣導溝通上有沒做好的
    而學習歷程檔案,這類報告式的做法確實很難讓學生,放心去探索,畢竟這是攸關升學攸關未來的,當任何的好的想法被制式化都必然會有這樣的結果,更像是學生要在這之中找到最能展現自己的作法,但這部分也是配套沒有做好,導致學生像迷途羔羊,老師也不確定甚麼方向是對的,到頭來政府被罵,學生老師都壓力大
    最後,是升學主義,這方面更像是社會的結構性問題,當社會上各種工作薪資待遇明顯不同的時候,那自然會導致學生家長在選擇升學發展上的偏見跟擔憂,所以這並不是單論課綱就能改變的現狀,甚至可能需要數十年台灣才能跨過這樣的坎,但課綱的方向是值得努力也正確的
    .
    很多學生或家長可能會指責說,題目變長,考試很多,報告很多,但有沒有想過可能,原本的考試跟課業本來就不應該這麼多,只是報告變多後,才覺得東西太多太滿了,甚至這都不是108課綱的問題,而是升學制度下本來就常存的問題,跟108課綱完全無關,108課綱多的就是報告跟題型,那只有多這個樣子就無法負擔,是不是代表原本的學業負擔就太重了

  • @superastronomyfan9312
    @superastronomyfan931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

    我剛好就是高中生,影片真的很真實,讓我很感動😂但回到現實,三段剩下兩天了😱

  • @joanneshen
    @joanneshen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很好的影片,台灣需要多一點這樣的內容,救救下一代! 台灣的孩子真的太辛苦了,私校從國小開始全天上課再繼續補習家教,睡眠不足是常態,但大環境如此,父母和小孩們也習慣變成無感

  • @user-ij3wf9cc2c
    @user-ij3wf9cc2c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身為108交界的大學生 說真的 有些老師那時就已經在準備銜接108課綱了 但是我自己上起來的感覺就是 多了一堂需要額外耗費精力的課 我有學到新的東西沒錯 但是同時感覺自己的時間被變相的壓縮 不過在學習歷程上面我倒是覺得不錯 雖然強迫大家寫 但是這樣就不會有人因為資訊落差 少做了某些 在學習歷程上覺得低人一截 但是這也變相的來說有點強迫所有人走偏繁星的升學策略 不能再集中一起做 一起準備

  • @as784ds
    @as784ds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6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上課時間過長,應該減少在學校的時間,下午3點多就放學,然後鼓勵學生用多餘的時間自主規劃學習,重視成績的可以自己自習,重視學科的可以參加社團或是自己在家自學。
    上課時數減少也能減緩老師的備課壓力和人力問題,讓老師也有多餘的時間準備其他東西。

    • @user-he9ie7vn5b
      @user-he9ie7vn5b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回去就是玩手機啦誰跟你自習

    • @user-xs9th7hs3n
      @user-xs9th7hs3n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這應該不是最大的但也是滿重要的,我覺得對我們國中生最大問題是考試過多,導致好的科目更好,爛的更爛,老師們應該要取捨,而不是瘋狂塞考試。

    • @bridgejason8540
      @bridgejason854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user-he9ie7vn5b可能是因為學校壓力太大 所以就報復性玩手機吧

    • @as784ds
      @as784ds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he9ie7vn5b 環境很重要,當你的朋友同學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然就不會想要一直玩手機了,會看起來小朋友一直想玩是因為被限制了,當沒有人限制很快就會玩膩了

    • @user-hs9mq7nd2n
      @user-hs9mq7nd2n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3

      @@user-he9ie7vn5b 那是學生家裡管教問題
      從小就用手機來填充小孩的時間
      大人也是這樣 你要小孩不學?
      大人不能以身作則 怪小孩??怪制度??

  • @user-xf3tw5nj5d
    @user-xf3tw5nj5d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感覺現在當學生也真的很不容易,上學+補習的時間可能都超過我上班的時數了,明明學生時期是最應該開開心心到處玩的時期才對,結果卻被課業壓力搞得喘不過氣,真的很辛苦

  • @jackh0
    @jackh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部份台灣人似乎有種根深柢固的觀念,只要表現出很拼命的樣子,就算用錯方法效率差甚至瞎忙也沒關係。台灣許多公司會出現常態性低效率加班,甚至沒那麼多事也要演戲加班給主管看;企業主常表揚那些事前不做好準備,事後老救火救到半夜的員工。教育方面寧可孩子睡眠不足效率差,也要盲目增加孩子的讀書時數,從小就教孩子習慣過勞而不是思考效率改進。
    反過來這些人看到歐美低工時高獲利的好例子,就急著把他們抺成「想輕鬆、不願吃苦」,卻對他們的高獲利隻字不提。這種把「低效率瞎忙」包裝成「吃苦耐勞」還盲目崇尚的文化,真的很需要改變。

  • @user-xu4ge7gc7f
    @user-xu4ge7gc7f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108課綱真是謝囉

  • @user-mj3dz5pv1m
    @user-mj3dz5pv1m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我是高三生 高三的課有,家政,國防,美術。有些老師還不讓你讀學測。有必要在高三排這些嗎?而且一下要讀學測,又要準備高三段考,只有功課好的人才能兩邊顧到,不然很常一邊爆掉。
    自主學習,多元探索變多,必修課變少,但學測,指考一樣難,指考還沒有英文國文。想也知道(自主學習多元選修)只是變成自習課而已,只有少部分人真的可以好好的去探索。
    絕大部分的原因都來自考試,想一些取代部分考試分數,但同時需要學生能力的方法比較實際,否則效果微乎其微。

    • @ianchen7261
      @ianchen726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學測簽,課業都忙不完到底要怎麼探索興趣

    • @Liza-rd
      @Liza-rd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高三生簽,再同意不過。當了第三年高中生,有體會到教育部的用心,但真的對前線沒有幫助。我是社會組的,國英不能重考,真的是…只能學測就上。高三一下段考一下學測一下藝能科真的很頭大,我還有探究課報告,gg。
      我自己喜歡做報告多於讀書,但學測明晃晃擺在那,我不讀書真的不行,不然我好喜歡探究課實作課。就是我到現在還不知道自主學習到底可以幹嘛😂

    • @user-yb4io6tn5f
      @user-yb4io6tn5f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高三簽 我真的不懂邊上進度邊考學測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

    • @user-pt5vn1mm8v
      @user-pt5vn1mm8v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各位都辛苦了(拍拍

  • @DELTA-gf9ug
    @DELTA-gf9ug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身為高三學測生,只能說學習歷程是一個完全幫不上忙的改動,只會讓我們更忙,在影片裡提及的天天考試加上繁重的課業壓力,我們完全沒有多餘時間去處理那種東西....連成績都要顧不好了

  • @user-qx6em4uh6i
    @user-qx6em4uh6i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1.把讀書變成興趣能有效增加實力,但這並非人人都能達成
    2.手機容易吸引學生使用,如社群媒體和遊戲,無法好好控制時間將會大幅減少其他可用及睡眠時間,但這也是紓解壓力的一種方式
    3.讀書外的時間相對較少,通常要配合控制時間才能更有效率的增強自身實力

  • @tim31205
    @tim31205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我很慶幸我爸媽從來不會要求我考試要幾分,也不會要我考什麼學校,支持我喜歡的興趣,常常聽到其他同學爸媽都要求很高,分數都已經及格而且比我高出很多結果拿到考卷在哭

  • @xiaolin_ww
    @xiaolin_ww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0

    身為一個考到全台升學率第二的國中 又很雖考到資優班 我想講一些話.. 我們的學校就是一個升學學校 每天8節課+晚自習+寫不完的作業 隔天還要考試 幾乎每節都考 進度也是超到不知道哪去了 每天睡眠3小時就很好了 每天都是累積疲勞 簡單來說就是升學主義影響 因為我們的學校會考5A率60% 就是這樣 考試一堆 用題目砸出來的 在加上家長的期待 不考好真的很難也很痛苦 明明很多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能力 國中就賺到錢 但是因為升學主義影響 也被逼迫停止 乖乖讀書 這跟課綱多少也有點關係 我希望政府可以聽一下這些國中生的心聲 能不能請學校放寬一點 本土語課拿來上物理(我們才國一) 其他課也被當正課用..

    • @user-jj5qq9de5u
      @user-jj5qq9de5u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真的辛苦了

    • @cloud19757
      @cloud1975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你才國一,還要再被摧殘六年,加油

    • @user-iu1ex5fk6j
      @user-iu1ex5fk6j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辛苦你了,未來還會繼續。堅持下去

    • @user-kd9qx8od3s
      @user-kd9qx8od3s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怎麼感覺像是新竹的某私立x光國中(出獄五年的路過)

    • @OliChiu
      @OliChiu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辛苦了……😢
      多少人被父母的期待壓的喘不過氣…

  • @comeontw
    @comeontw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台灣離脫離升學導向的教育還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
    新課綱上路之後 國中開始一堆東西都刪掉 有些導師還要自行補充 甚至延長上課時間來彌補
    但是高中的課程並沒有簡化 那為何要把一些基本的東西刪除
    讓學生基礎打得不確實 導致學生在高中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及心力來學習國中本來應該學會的內容
    新課綱很注重素養導向 表面上說要生活化 但實際上
    題目根本就跟生活有明顯差距 甚至只是刻意加長題目字數 寫了一堆與作答毫無關聯的文字
    現在都注重學生的適性發展及生涯規劃 就算就讀技術高中(高職) 未來也是要考持續升學才有出路
    而且還要求學生做學習歷程 課業壓力都如此大了 難道不會增加他們的壓力嗎
    雖然有意改善以前傳統教育是件好事 但這個課綱還存在許多問題 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 @leviii1225
    @leviii1225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身為一位倒數兩天的學測生看到這部影片,真的必須說壓力很大,現在注重的多元選修考完學測第一階卻還是採納學測成績,我同時還是要繁星的人,高三進度也是各種選修,任何一科都不能放掉,只為了擠進4%取得理想大學的最低資格,學測和進度兩邊都要抓著,真的挺累的

  • @user-noelismywife
    @user-noelismywife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7

    簡單,刪掉學習歷程

  • @andrewlin5320
    @andrewlin532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突然好慶幸自己不是學生了,強迫加入那麼多只會讓人更不想學習,出社會就更是了
    現在依然會喜歡學習很大一部分是沒怎麼被逼過(應該說強塞)
    備審資料也是輕輕鬆鬆就完成(本來就有收藏自己作品的習慣)
    現在對於學習就是出於《喜歡而不被迫設目標》而去學的

  • @user-pt7ee4dy5p
    @user-pt7ee4dy5p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教改

  • @tsengkai7478
    @tsengkai747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身為這週六要考大學學測還偷偷跑來看影片的應屆學測生來說😅,這部影片確實完全說到重點!我其實真的一直對新課綱的改革方向與願景保持樂觀的態度,並看到學校中有許多年輕老師努力實踐新課綱的目標,自己也確實有感受到更加多元的學習!
    不過在學校、補習班雙重的學習壓力,外加「探究與實作課程」、「多元選修課程」乃至於「校本特色課程」這類的多元課程因為沒有「考試」來作為評分的標準,所以即使課程內容豐富,但因為無關考試,導致許多學生還是只會利用這些時間寫學科的作業,又或者是使很多老師變成要學生產出一堆報告來作為成績的評量依據,無異是徒增許多負擔,這都失去了這些課程設置的本意。
    還有新課綱因為刪減了必修課程的學分數,因此刪除了許多舊課綱原有課程的內容,但學校老師還是覺得「很重要」,導致「課本沒有、段考會考」的窘況,亦或是每個知識點都只觸皮毛,不夠深入,甚至還有「螺旋式教學」的規劃(因為現在高一數學大家都上一樣的內容,但高二數學有分比較難的數A與比較簡單的數B供不同數學需求的學生選修,所以在課程的安排上,變成有的觀念在高一會先有一個很簡單的章節,而同樣的內容在高二又會因著數A與數B而做延伸但不同難度的編排,雖說是希望能設計符合不同需求學生的課程,但就變成說在舊課綱中本來是同一個章節一起學的內容,在新課綱卻硬是被拆分了),都讓學校老師、學生、家長除了疲勞、倦怠外,更多無所適從。
    至於學習歷程檔案,其實對於有想法的學生而言,分三年下來做的確會有所減輕壓力,可是對於那些完全沒有想法、真的完全不理解要做什麼的學生來說,只變成每個學期會定期被催繳的一份作業,因為老師和學生確實都不見得真的理解教育部或大學端到底希望如何從學習歷程檔案進行選才,而且事實上後者才是多數人,那些真的有想法、願意依循新課綱願景並實踐的學生是少之又少,還都是菁英中的菁英,因此其實整套說下來,我只覺得厲害的人還是厲害,而那些人其實沒有這些東西也沒差,而其他人的潛力一樣沒有得到真正的發揮,我反而發現因為考制與課業壓力的關係,學校的一類組(人文法商)與二類組(數理電資)的班級數持續增加,而三類組(生物醫農)的班級銳減,這些新課綱的變革反而使學生在抉擇、懊惱與迷惘中浪費了更多探尋自我與精進學習的機會,因為新課綱的理念在實施的過程中,在教育現場反而變質了,因此願景雖然很美,但對於第一線的老師來說真的是突然又倉促,導致老師無法提供最精緻而又真正能夠帶給學生更多元學習的課程與探索的機會,使得學生真的扛下了更多有形與無形的壓力。所以我覺得108課綱只是不夠完善,並需要更積極的改良、調整與回收反饋,但絕對是沒有人希望徒增未來學子的負擔與耽擱臺灣的下一代的。

  • @user-yibrother
    @user-yibrother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8

    台灣父母教育要加強

    • @guixhjjg
      @guixhjjg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你甚麼時候出影片

    • @snorlaxmunchlax1886
      @snorlaxmunchlax188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就像
      生小孩不用學怎麼教小孩,猴子(表面上裝乖,實際上很皮的)很多
      考完就可以上路開 or 騎車 可以隨意騎、開,不管同為用路人
      很多都是大家(政府、人民、企業)一起造成的問題

    • @ShenYue.Studio
      @ShenYue.Studio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救不了了,只能從自己做起了,改變別人之前先思考自己有沒有辦法做到

    • @derchang3522
      @derchang3522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就是當父母不用考試

    • @DNAcat
      @DNAcat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別說當父母不用考試了,不想當還會有人逼著你當(轉頭看看催生狂魔)

  • @emo_comebac
    @emo_comebac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有沒有可能是這個社會本來就在增加所有人的壓力
    而教育制度不管怎麼改
    該捲的還是會捲起來

  • @weinichen8276
    @weinichen8276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今天看到這部影片時,我馬上想到的是這次學測的題目。
    本人是113學測的考生,這次似乎各個報章雜誌都說考試變簡單了,我卻覺得不以為然,舉例來說英文似乎都是考很簡單的生活題,可是這所謂的生活題正是學校、老師及大多數學生都沒有注意到的題目,除乎你家可以供你上家教,又或是你英文很好,否則當看到題目時,只有一片空白,每次大考中心都很剛好的可以跟大多數考生所準備的範圍背道而馳,至少我身邊的人都是這樣,課綱改了,結果學校無法跟上大考中心的腳步,還有每次學期末的學習歷程真的是我的一大噩夢,難怪高中生壓力會越來越大。

  • @yunchang8602
    @yunchang8602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可以請志祺七七團隊 做一個關於 前陣子護理師薪水調整政策的影片嗎? 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這塊話題。
    謝謝🫸🫷

  • @AisianPingu
    @AisianPingu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雖然減少了學科上課時間,但學測/分科測驗的考試內容範圍還是一樣多,對於升學重要性占比還是很大,
    等於現在的學生要用更少的時間研讀一樣龐大的考試範圍,真的會起肖

  • @cloud19757
    @cloud1975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多元選修又沒有好好上課,成績又是老師自己一個人看心情決定,繁星因為這樣被影響很多。我同學去上越南語幾乎人人都95以上,而我其他科學類的通常只給7、80,這樣落成就很大了。況且很多人根本不是看興趣去選,而是看老師給分方式選課。
    還有,繁星真的會造就奴性很重的人,很多人都為了分數而盡量討好老師,遇到問題也不敢聲張。

  • @antdogcat6910
    @antdogcat691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有一說一,身為在國際學校工作的人,國外沒大家想的那麼好,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也是先看成績(而且是在校成績)你成績不好課外活動再強也白搭,除非真的是那種超級厲害的 e.g. 世界等級競賽。
    我主管是美國人(UCLA的)他一天到晚在說我們學生過太爽,他以前高中整天都在忙,除了參加課業還要參加各種活動、做志工、兼差。他說那種快樂學習的當然有,但那些人就不一定會念大學或是就唸野雞大學

  • @kkkiiiraa
    @kkkiiiraa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有改變、能理性討論就是好事,這影片超棒!台灣討論的自由度也會很有幫助的
    當初考大學也是義無反顧選了自己的興趣
    父母有時候也不是刻意要給壓力,只是誰也無法保證哪個選擇是最好
    覺得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也是很重要的
    還沒探索到心之所向,也許認認真真把手上的事情做好,也是成長階段非常需要培養的能力,把事情做好並從中獲得成就感,減輕耗費精神力,真正投入做好事情,同時身心健康的成長,祝好!💙

  • @user-vu8kl1gu2f
    @user-vu8kl1gu2f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我也很想打一長串的文章,跟大家說我這個現役高中牲有多累、多絕望,但我期末快被當了所以還是算了

  • @user-wr2dl6pd4k
    @user-wr2dl6pd4k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1) 廢除高中 ,以及大學聯招 , 各校獨立招生 (2) 國中二年級開始專業化/高中化 , 大量選修課程 ,教材分A/B版本 , 想念難一點的選A教材,普通的選B教材(成績要達標才可選進階課程) 喜歡藝才的 可專心在體育藝才上 (3) 到了高中,全面選修課程 , 如果完全沒興趣, 可以完全不選

  • @user-mf3xj4ew1k
    @user-mf3xj4ew1k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去年考完學測的大一生路過,學弟妹們學測加油!
    我覺得學習歷程對我來說有一點點浪費時間,因為我是屬於找不到自己目標的學生(上了大學還是做不出自己的生涯規劃嗚嗚),學習歷程沒辦法依照某些特定的方向去做,變成說我每個學期每個領域都要做一點,真的很累。
    然後我一階過了之後發現我還是得重做,因為之前做的東西跟我錄取的校系幾乎沒有關聯......😢

  • @dorytsai2253
    @dorytsai2253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我是108第一屆,本人覺得很輕鬆,可以專注在自己喜歡想要的專業領域上,大部分學生覺得很痛苦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要和喜歡什麼,學習歷程的本質是諂媚報考的大學科系,但心裡可能根本不喜歡,當然會覺得噁心。

    • @user-uw7wq3qd1b
      @user-uw7wq3qd1b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好意思 想請問你能說說怎麼個獻媚法嗎

  • @ratchetlin5027
    @ratchetlin502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身為一個高三生,我覺得自主學習理念挺好的,但我們學校是一個禮拜只有排一節課,真的能做什麼嗎?是還有假日,但平時累到爆星期六到校自行剩下的時間休息都來不及還想要學生自主探索什麼?到頭來最大的問題還是升學,身為週末要去集體吹冷氣補眠的廢物到現在依然不知道現在學的除了為了所謂「好學校」有什麼用,真的值得浪費如此大量的時間嗎?這些觀念要改也許是需要好幾代人吧…

  • @dskfifjwmndjhch
    @dskfifjwmndjhch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以前國三的時候,一天上十節,遇上全市模擬考前各科的老師就提前開始給我們練考卷,從早上七點半考到晚上六點,有的科目還是一堂考兩張,聯絡簿的分數欄完全不夠用,考得有點過頭,連國考補習班也沒那麼誇張,說實在的出社會五六年後,考那麼多根本沒幫助,參加同學會的時候就發現過得比較好比較輕鬆的終究還是那些接手家庭事業的同學....

    • @fredwu9514
      @fredwu951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想贏富二代本來就是癡心妄想
      你就算當醫生也是一個人在賺很多
      公司小開是幾十個人幫他賺他的薪水

    • @user-kx8ho4jp6z
      @user-kx8ho4jp6z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讀書是一種自我投資
      但俗話說得好「投資不如投胎」

  • @user-it6ob5ed4q
    @user-it6ob5ed4q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上課時間過長,上課50分鐘下課10分鐘,有的時候老師還會拖堂,下課根本沒甚麼時間做什麼,午休就不到一個小時,尤其班上還純在那些比較''活潑''的同學該睡不睡,上下午的課根本精神折磨,很多晚上還要去補習班也是被家長逼迫去的,根本就在應付沒有效率

    • @winnieOwO
      @winnieOwO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高中午休才15分鐘😢

  • @as220534
    @as22053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我覺得學習歷程的本意是讓教授看到你高中時期做了哪些事情,發展出了哪些興趣,而不只是光看成績就決定你是哪種人,算是自傳的延伸形式,很可惜的是因為過去教育體制的僵化,讓很多學生產生適應不良的症狀,就算多了一個管道讓教授多了解你,各種學業成績和考試成績依然不能放掉,變相的是讓學生多了一個負擔,學生沒有多餘心力製作學習歷程、交給補習班來做,學習歷程的製作變得制式化,到最後教授也沒辦法透過新制度更加了解這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而對學生來說,也只是多了一個評分標準
    我能理解108課綱的豐滿理想,它是希望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去發展自己的興趣,為了將來大學選系做準備,但現實狀況是很多學生顧成績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還有時間來發展興趣?因為台灣過去的教育環境養出了很多很會考試但沒有什麼其他興趣專長的學生,或是通常只把興趣當成「才藝」,有些家長還會控制孩子的選擇,會跟你說「這個系不賺錢」、「選什麼什麼系對你的未來比較有幫助」,這其實是受到了傳統教育「篩選機制」的影響,形成一種「選了成績排名前段班的科系或學校的人才能有所成就」的想法,選了排名較後段或者偏門科系的學生都是拐瓜劣棗,沒辦法在社會中有一席之地,因此所有人都想盡辦法往熱門校系擠進去,這才營造出如此壓力龐大的教育環境
    台灣與西方不同,受儒家思想影響極深,小孩長大後要養育年老的父母親,也沒有相對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能幫助照顧好你的原生家庭,除非父母親有做好退休存款的規劃,否則所有的經濟壓力都由孩子來承擔,在「上有父母,下有妻小」的雙重夾殺之下,這也難怪很多人比較偏好選「更賺錢的系」而不是「比較有興趣的系」,就算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比較有興趣的科系,但因為就業相對困難也會讓很多人懷疑這樣的選擇是不是正確的,沒辦法真正實施以學生興趣為導向的教育系統
    總而言之,台灣教育體制是一個結構性問題,教育改革也是一個動輒數十年的社會工程,這之中必定有犧牲者與適應不良者,但這並不代表改革的方向是錯的,但可能改革過程中產生的許多問題是執政者沒有想清楚如何應對的部分;慶幸的是現在很多學生願意站出來為自己的權益發聲,政府應該察覺到這是一個變化的契機,廣納學生群體的意見(而不只是專家/學者/家長),台灣教育改革才有機會邁出成功的一步

  • @user-pz8dk4ge9c
    @user-pz8dk4ge9c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其實我覺得應該要跟高中(職)介紹一下科系不然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要讀這些,有一個方向會比較有動力也比較不需要擔心會不會考不上喜歡的科系

    • @user-kx8ho4jp6z
      @user-kx8ho4jp6z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當你選擇好興趣去讀高職 想著行行出狀元
      結果高中生歧視高職生
      就算考上科大前三志願 普大生還是覺得科大都是猴子
      連私立普大都能嘴國立科大是猴子
      頂大歧視普大 普大歧視科大 科大歧視私立 生生不息

  • @Rining_1037
    @Rining_103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不確定和108課綱有沒有直接關係
    但現在高中生每天能睡到6.5小時就很幸運
    更別提補習根本已經變成常態
    什麼都沒補的人反倒很稀有
    平日忙上學忙補習
    假日一樣忙補習跟忙學校作業
    總結來說上學時間沒變長
    但額外花費在課業上的時間搞不好根本沒有因為課綱改變而變少
    這和課綱改革的本意根本不一樣吧

    • @RYytchannel
      @RYytchannel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灣教育就長這樣啊 上大學之前都是要讀書有讀書 要考試有考試 要自我探索有考試

  • @HLooke
    @HLooke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我只知道
    永遠最有默契的二人組
    高中及國中
    高中老師說:這些東西國中就會教了,你們怎麼不會
    國中老師:這些東西高中老師就會教你們了,你們還不用會

    • @user-jf4of8ty1f
      @user-jf4of8ty1f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what the teachers say in high school are correct.

  • @useridcn
    @useridc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教育部專家團寫出來的課綱
    各學校採用的課程
    各老師實際實施的課程
    各學生感受的學習經驗
    吃瓜的看到聽到的抱怨
    同樣都可以叫做“108課綱”

  • @shinyulee636
    @shinyulee63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簡單來講:加了一堆東西,刪了一堆東西,然後加的忙死人,刪了還要考

  • @user-ro9gd6zr1q
    @user-ro9gd6zr1q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我是108課綱的第一屆白老鼠,我的想法是認為108課綱的方向是好的,但是真的執行的太趕了,導致很多老師根本來不及跟上課綱的腳步。台灣的"升學主義"問題也很大,我現在是大學生,相較於歐美式的教育,台灣的教育基本從小到大就是在讀書,從國小一路到高中都是讀書還有考試,根本沒有時間探索興趣,導致考大學選系時不知道要選什麼,我自己就是這樣,因為我是讀的不是普科,所以大學就直接選了跟之前相近的科系,結果讀了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這個科系,轉系轉學競爭者又太多,也只能硬讀到畢業。最後我對於學生的睡眠時間也很有感,我之前的國中規定是7點20前必須到校,否則就會被算遲到,而且前一天要從早上7點20一路上到5點,然後又要接著補習到9點,回家後又要寫功課,想要睡足8~10小時根本是做夢。

  • @QQegg541
    @QQegg541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謝謝!

  • @tang0907
    @tang090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家長:你要搬書還是搬磚頭
    我:你知道我現在的專業書比磚頭重嗎

  • @yomanlin1663
    @yomanlin1663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沒辦法,從二戰時期的軍備競賽到現在的整個升學制度,整個人類就是一個內卷的社會。高中就算內卷有小成,進到電機系還是要刷研究所,進到醫學系還是要當分奴,對在校成績一分都不能馬虎。只能看自己能不能拋脫社會的框架,去在意自己在意的東西。

  • @hellohi32799
    @hellohi32799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108課綱加了一堆不必要的東西,佔了主科的課。希望教育部能改上學時長,多數學生放學需要上補習班,沒有足夠時間休息。可增加重要或實用的科目,但真的不需要沒用的課。各位學生們加油吧,大家一起挺過去😊

  • @rywang1
    @rywang1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很現實的事情是台灣的一流企業也是挑學校的, 想要有一份好工作就要有一份好學歷, 從上到下這才是全體社會的壓力根本來源吧!

  • @user-ny3nj4ds1r
    @user-ny3nj4ds1r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覺得壓力大多是來自於這個大環境,大人對我們期待太高我們又不想讓他們失望,但是怎麼努力就是無法得到肯定

  • @judycheng760
    @judycheng76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之前有聽過有人說,萬般皆下貧,唯有讀書高,這樣子和孩子說
    都已經21世紀了,哪來這樣的八股思想😂
    108課綱真的讓老師 學生 家長們都辛苦了,
    希望也給學生們加油,能找到自己的目標,再過幾年他們也要出社會工作❤

    • @Yu-tl2xq
      @Yu-tl2xq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明顯的 因為找工作會看學校
      看學校是最快最明顯的第一篩選 (你都可以讀那些有的沒的了 學這份工作應該也可以吧 腦袋應該還行吧)
      個性、熱情、責任心...那些更難審查 公司並不想付額外的成本去招人
      進來又走就是浪費

    • @magic_mark54
      @magic_mark54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Yu-tl2xq 我覺得看學歷其實還好,最主要是要考到好的學歷所學的那些東西大部分工作根本就用不到,例如國文,國文學那麼高深根本沒意義,能溝通就好了,工作上完全不會用到,國中以上學的國文根本沒用,有工作需要用到文言文對話嗎😂

    • @Yu-tl2xq
      @Yu-tl2xq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magic_mark54 我只能跟你說
      你可以把他想像成
      記憶力、理解力、努力、意志力、願意做自己不愛做的能力
      的一種比拚
      畢竟大部分工作你並不愛
      文言文的部分我確實覺得沒有"必要"
      我覺得可以讓他當藝術欣賞類
      開發興趣 喜歡的去大學讀
      但現況不允許
      你看這次降個百分比就受不了 出來跳了
      只能期待你、未來社會共識的改變

  • @uminokanade
    @uminokanade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台灣教育教的東西多年來都是問題
    出來工作多年回頭看
    中學學習的能用在工作的只有英文、數學統計與國文文法(溝通技巧、敬稱等)
    從早學習到晚,只為了考試......,自己也曾因此得過憂鬱症與有自殺念頭
    個人覺得最好的教改方向就是將中學當大學,少數必修,多數選修,學分到就可畢業,
    升學考試以生活會接觸與未來工作有機會接觸的事物為主,
    讓學生有更充足時間休息、更多時間運動或社團活動,才是最適合的。

    • @Uui540
      @Uui54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數學統計也沒有,excel 直接套公式就會幫你了

  • @user-cr3df9kp3s
    @user-cr3df9kp3s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其實我對照了身邊朋友的經驗,「單純讀書」其實還可以,但真正麻煩的就是老師不管你而隨便叫你做的報告和作業,再加上學習歷程的加入,搞得學生必須兼顧月卡、作業、報告、學習歷程

  • @tsaitom2976
    @tsaitom2976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認為基礎的學識還是要有 但應該要給學生時間探索自己的志向 追根究底 家長的升學主義思想沒改 壓力一樣不會減少

  • @Peace-Yang
    @Peace-Yang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我是九年國教的中生代,當年最煩人的就是大學聯考,在國中畢業後,我們當時的氛圍是成績好的去念高中,次等的去念五專,成績最差的才念高職,小弟我就是屬於成績差的,真的不誇張,當時高中、五專、高職彷彿是有階級制度一般,刻印在學生和家長的心裡,我高職畢業快30年了,現在教改改得如何我是不知道,但聽說現在人人有大學念,學生卻還是一樣累。

    • @MiyuSeiBa
      @MiyuSeiBa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高中也有階級,你讀的高中排名第幾名,那時感覺自己階級地位很低。😅😅😅

    • @user-uu1cl9qe2x
      @user-uu1cl9qe2x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高中也是有第幾志願的問題,不同校同學之間的比較可能比較減輕了,現在在比較的通常是家長

  • @lisalin8599
    @lisalin8599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真的很過勞,下星期要期末考試,除了準考試還要寫作業,還要繳交學習歷程檔案,超級忙碌,怎麼做都做不完

  • @user-km4zr3vt6f
    @user-km4zr3vt6f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覺得政府在制定政策時需要對教育現況更加理解 以便提供老師們幫助和指導

  • @koohjk988
    @koohjk988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不錯新課綱篩選出了不少劣質基因希望明年突破30%大關

  • @allenyellow7708
    @allenyellow770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我從學生時期就感覺學生應該是過的比上班族還苦,直到我出了社會,
    才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以前學生時期(特別是升學時期)所受的苦難比起上班真的是多出了不知道多少倍X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