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我是高中老師,這學年學校在高三開了沒有人上過的加深加廣課程,沒有課本只有課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要上什麼,然後就硬著頭皮上了上下學期共4個班選修,每週甚至每天都在想要上什麼
老師也真的很難帶Q___Q
還有學校能開什麼樣的選修也很受學校本身資源限制,沒課本就要自編教材,還要寫課程計畫,做的像大學教授似的,悲傷的是,其實是老師和學生ㄧ起賣命,卻又不知是否達到該有的成效
會在想要上什麼,108課綱起效果了,老師也是要思考的
you can teach the old textbook which are deleted.
什麼都不會當什麼老師啊 虧你還讀過研究所 只想照著課本爽爽念 誰不知道
很佩服也很贊同這些高中生的努力,但是政府不會改的。我是現任的師培生,之前修教育學程的課程發展與設計這堂課時,教授就在講說不要管外面怎麼批評108課綱,然後極力美言並介紹他們的108課綱,有夠無言。我要在這邊抱怨,該教授名字叫李X富,自稱「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主任」,參與108課綱的制定過程,然後重點是他真的有夠爛,教學態度又糟糕,以下分享他的豐功偉業:1.忘記來上課,早八的課坐在教室等2、30分鐘都沒人大家就走了,直到第二堂課緊急發公告叫大家上課。2.一份作業有不同的版本和不同的繳交日期,公告改東改西令人不知所措。3.每次一下課就急忙以開會為由跑走,似乎不太關心自己的教學問題。4.有一堂上課的時候計畫之後要上什麼並投票表決,等到了下一堂課根本沒照計畫走。5.公然嗆學生程度不好,「選擇錯超過五題的人不應該」、「要補考」...,面對一個每堂課教學目標都不清楚的教授,有什麼資格抱怨學生。
嘿嘿白老鼠一堆
嘿嘿,一堆白老鼠
這種人在意的是自己的仕途
這種人很多,外務太多的教授,教學品質不可能會好
當你做了將近3年的學習歷程,結果學測跟分科把你搞掉。當你以為新課綱要重視的是應用,結果考試考個很難你也是白做當你以為自己的學習歷程很有價值,沒想到更多特殊班或有錢人的同學光經歷就屌打我們普通同學當你看哲北部學校各種與大學的合作,中部根本沒有一間頂大可以供我們中部人參與課程當你想清楚這個考試制度,就知道這根本是加深階級複製108課綱老實講,對於普通學生來說徒增負擔,徒增一堆開銷然後再次被大考擊落,再擊落.....來自台中一中108課綱第一屆學生 現為某醫學系學生的心聲
太真實了^_^
同情你們!
我也想著學習歷程能否由補習班協助這樣商機很大
❤❤❤
@k❤ivenyllow3264
真佩服這群高中生!
比起放著不管,他們選擇起身發聲、試圖造成改變~希望可以成為調整課綱的契機,讓學習不再頭痛。
太真實了,身為108課綱第二屆,真的對108課綱很不理解,很多其實讓我們超迷茫
我曾經是師培的學生,後來畢業沒當老師,去師大某教授底下工作,剛好老闆跟其他教授開會有討論108課綱的東西,我在讀師培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素養教育在被提出,一直到推廣,最後被帶進到教育現場,中間有很嚴重的溝通問題,看到我老闆在開會的過程讓我更確定了那種荒謬感的來源,制度素養導向細節以及細項的過程其實是很缺乏謹慎的,白話說真的就是隨便教授講講。影片裡同學有講到一句話感觸很深「大學裡的教授真的懂教育現場嗎?」至於師培的老師,我印象深刻他表明教學現場有很多老師並不適應這樣素養導向的轉變,當他明確告訴我們這個現象時我就知道糟了,大學教授主張校園的老師應該放下考試導向的成見,但學校端的老師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輔導,只是被強硬塞入素養導向這樣的概念。我想推廣和執行真的太缺乏溝通以及輔導了,導致最後淪為素養導向只是畫大餅過度理想化的新課綱。
學者跟老師象牙塔跟第一線
亂源的課綱理論,學生圖像,教育目標,像極了粗製濫造的垃圾遊戲設定,整個新課綱裡面最沒用的東西,就是這個。
應審視108課剛參加決策的所有官員、委員。誰贊成誰反對誰提議?誰要廢除禮義廉恥?長久以來政府的一些決策就落在這些人!誰躲在黑暗中的委員?疫苗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些人儘拿好處,完全不受監督,完全不用負責。這次就認真的審視,到底是哪些人?做了這個決定這些人要找出來才能追根究底而不是整天和機關打迷糊仗,這樣很快大家就會忘記了
可是…即使在高中已經知道學習歷程怎麼做了,但是還是有一個問題點,大學教授真的願意買單嗎?我作為一個學生,其實很擔心做了結果教授不在意,好像是我們白做了一樣,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之前所說的到底是真話還是哄騙我們?
108課綱=>亂源是「學習歷程」=以前我們80%時間來讀書,現在是80%「時間在做「學習歷程」,徒增負擔,徒增一堆開銷,根本是加深階級複製
執政者希望下一代要夠蠢好洗腦,繼續投票。青鳥的學生們就是。然後這些活動裡面的領頭羊還能出來選民意代表。下一代的青鳥。😊
新課綱第一屆剛畢業不久的小白鼠在此,就我觀察,新課綱對學生的影響其實不止學習歷程檔案這麼簡單,還有眾多如繁星申請、分科測驗計分問題及課程安排等等等等族繁不及備載,理念對了,但方法不對,是我對108課綱微調使用心得。注意:我說的話僅代表我個人的主觀感受,如果你有其他想法歡迎留言,即使你我觀點不同,我依舊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B.T.W.政府官員少一點官僚氣息,多聽聽民眾的心聲、不要作秀、不要偶像化、不要嘴硬,才能成為真正打造有希望與未來的國家。
優秀的同學,非常佩服
期待接下來的教改之路會因為大家的努力,越來越順暢!
說實在的啦,不管學習歷程做再好,一階就是用學測成績去篩選的,換湯不換藥
我是私立高中的學生,我根本不知道我學習歷程要從哪開始做,自主學習該怎麼做,每週的彈性學習就只能拿來滑手機。我心想:乾脆恢復以前的制度好了,這根本就是高中生的負擔,我們學業都夠重夠難了還要多花這樣的時間去做這種東西,真心覺得浪費時間。
我也是私立高中學生,我們學校一年級2個學期都照段考總成績分班,拼出成績可以到前段班,掉出排名就去後段班,到二年級就不看成績分班了,一切固定,為了同學和班級不變,哪來的腦子做學習歷程。🥲
我也是私立高中,一開始本身就覺得這種東西對於我們這種天天讀書考試的人非常麻煩,再加上件數多,對自己未來迷茫的同學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或想要做什麼。而且我們的分班制度照成績排名,前段班永遠有更多的資源,但相對地必須花上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讓自己不要落下,那哪來的時間去做這種學習歷程?
那幹嘛自願讀私立讀私立不就是為了分科?你們想做學習歷程就應該來公立高中
單親家庭怎麼辦?經濟上不允許怎麼辦?
想玩手機是自己自制力問題
我覺得108課綱確實是一個需要的制度沒錯,但是實作制度確實是十分的不足,而且說到底,除了部分管道,台灣大學申請的大部分依舊是先比過了成績那一關教授才能去看到我們的學習歷程,我能了解有些科系需要一定程度的能力,但是學測分級也大多不是能力(過或不過)而是分數導向(高還是低)。那其實成績被刷下來,就算我的實作再優秀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我也覺得學自己喜歡的東西很好啊,做想做的事情很好啊,但同時又會收到提醒說,不是只做你喜歡的的事情就可以,我是唸自然組的學生,有不少同學都是為了自然組未來的升學而做自主學習,那真的是他們所喜歡的事情嗎?我不知道,就算我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自主學習做了那些事情,那對我的升學會有幫助嗎?我也不知道。身邊其實也很多人在迷茫自主學習該做什麼,不是私立學校而已,就連明星高中也是存在這些問題,我只能說在改革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很遠的路。
選擇了苦讀這條路而且剛剛才考完分科測驗的我,想對兩位說聲幸苦了!你們的行動真的可以造福臺灣爾後的莘莘學子
剛考完分科測驗辛苦了Q___Q值得一個好好的休息!
@@ptsyouthnews 我也這麼覺得🥹
我是108首屆白老鼠我還是覺得就是換湯不換藥因為其實大部分大學還是有成績門檻高職不能好好學技術還要念國英數希望要多元學習就真的要好好執行
高職念國英數會有問題嗎?
@@amr.5780 那要看個人情況通常會考20以上算很強17-18以上不會有太大問題15+就是普通10+就會比較難10-超級難只能看你是哪種
對....多元學習概念很好,不過如果沒有辦法實際落實,可能要再多多研究、調整QQ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useless.
監察院該主動調查教育部疏失了
都是同一陣線的,如果有也只是作秀😂😂😭😭
你們有想到我們高職生,我們不就是在國中就已經確定了方向,而且就算我們想反悔也來不及了,很多人到高二發現自己真的想換專業,但學習歷程根本來不及重來,後面的課程又與自己轉換的科系沒太大的關聯,就算統測考好,到甄選時會發現自己的學習歷程跟其他人的才了一大截,沒有專業領域的實作可以放
高職端的聲音真的也很重要!
所以你們選技職的人要想清楚
重考高職科系或高中,台灣30-40歲重考大學的很多,原因和你類似。
高職生就不要升學歐洲德瑞2囯高職生攏不升學
我覺得他們真的很勇敢於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v-b不過我覺得政府他們還是不會改,畢竟官員是官員,而底下被迫改的學生跟老師其實根本不會被他們放在眼裡......本人私立高中剛高一,覺得學習歷程這種事情超級麻煩,就算是一學年6件學習成果跟10件多元表現好了......多元表現對於我們有一些根本還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的根本沒有用,營隊之類的對於收入較低的家庭們一樣無法負荷。而且就算是私立高中內本身也有階級問題,成績越好所分配到的資源越多,成績越差呢?有時根本沒有資源可用......真心覺得乾脆恢復以前只需要考試定生死就好了......
108課綱就是打著好聽的名號,做跟以往一樣的事,以為重視學習歷程,重視應用跟精彩表現,結果才發現還不是都看成績
個人覺得學習歷程只是一小部分而已,畢竟分數要到了,教授才有機會去看,如果到時候用不到,就真的在浪費生命了,這可能就是學習歷程不足的點吧!而且很多學校的做法都不一樣,學校提供資源較少,就只能上課滑手機渡過。另外我只希望108課綱螺旋式教學可以改善(如果是引進國外的教學為什麼不完整引進ㄋ😰)這對高中學生是很困難的,螺旋式在高一不能完整上完一整個單元的概念架構,等到高二時,忘都忘光了,反而需要雙倍的時間複習,根本沒意義!不如一次上齊,這樣概念完整了,再上素養型的內容才會更輕鬆!不然每次都得以“補充”的方式學習,素養內容也得不到真正的重視。以上個人見解🙏歡迎指教
一年接一年...可憐的台灣學生當"教改教授的白老鼠"...學習壓力沒減輕, 迎來只是越來越明顯的"階級差距", 靠學習翻轉人生的機會越來越困難
這裡都是名校學生,要不要找中後段高中職學生的實際現象?
他們連表達都有問題 你確定要這些人上來?
樓主講的中後端高中職學生,有什麼升大學的困擾?
學歷跟表達能力無關@@陳奕惇
學生顯然比所謂的學者專家還懂!唉!
總之,立意是好的。但資源是不足的!😅
恢復聯考才是最好的方法,學習歷程城鄉差距對偏鄉的學生不公平
政府官員本身的職場倦怠,不積極,為了對上級及社會特定社會人士組成的團體交差了事,進而為改而改的教改,如何做到公平與不落下任何一個孩子,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並且讓多數家長與學生更累、付出更多金錢與心力
我感覺兩位是未來的政治人物
第一屆新課綱統測白老鼠來留言了~當初推這個學習歷程檔案是老師跟學生完全不清楚的狀況下一起努力做了三年,到統測結束後才說我們學習歷程是要什麼樣子的呈現給大學端教授,反正就是很莫名奇妙,結果到後來要用推甄之類的結果成績不夠第一階段被刷掉,學習歷程檔案直接報廢,最後只能用登記分發進入心中第一志願(實際為第二志願,因為有其他原因就填在第二志願)所以說這個108新課綱真的害人不淺,沒有什麼意義🤣
簡單都要自己自學。親身自立
跟當時由李遠哲主導教育改革第一屆一樣,真的這些人拍拍屁股就走,留下一堆高中生未來許多痛苦。
推
不可能會改!
都過了兩年了,有任何改變嗎
學習歷程方面個人看法:有些大學教授沒有在產業待過 不懂的面試不懂的學習美國制度 台灣學生卻媽寶居多 如產業進來學校建教合作 給學生打工實習接觸社會機會多一些會更好 1970以前高中打工 進醫學院的台清交的也大有人在
任何專門科系基本上都是有學術才有理論,在高中端這邊就提前填鴨式的塞一些實務,在沒有理論支撐下,終究會淪為垃圾進 垃圾出的情況,高中混實作,大學理論跟不上,出社會要國家考試或是職場上,要不是完全沒辦法通過理論至上的國考或是變成「很會唬爛」的職場實務家,是現在社會期許培育的人才嗎?我不知道其他行業如何,但我很確定都市計畫肯定是,實務>理論 造就你現在看到的台灣社會。
有改善嗎?
還是恢復純筆試的大學聯考
不獨書。下面ㄧ位。不愛孩子的老師~下面ㄧ位🎉🎉😂😂
其實聯考制度沒有比較108課綱好,前者只會訓練出考試機器,現在AI都比人還會聯考,學生們加油!
人生的義意,是所有人類的終極課題才高中就想要找到,好好享受過程就行了把108課網當成填鴨式教育的老師或學校或家長,才是問題
但是學生屁的還是很屁,學生沒有上傳學習歷程變成指責老師,老師要求學生完成報告,變成老師毛多加機車,結論全部都是老師的問題
個人認為學習歷程是一個垃圾,其中一個原因是他主要是學半套。學習歷程主要是想效法西方國家,可是他們完全忘了台灣的教育體制跟西方國家差距非常的大。西方基本下午下課,所以才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做研究。可是台灣呢,從國中開始大家只知道的就是考試,雖然不排除那些早就知道自己想讀什麼的那些人。從下午五點下課,六點趕去補習班上課,完全沒時間去做研究那些。而且你們認為每個禮拜那些時間能研究什麼?一堆高中生被考試壓得喘不過氣,還有時間去做學習歷程檔案嗎?更不用提你考試沒過,那些檔案是做心酸的嗎?那為何不要改回原本的成績決定一切呢?台灣學生本來就是以考試強著名的。幹嘛不繼續下去
阻礙階級流動,台灣可能再也看不到貧民總統,或小蝦米翻身的勵志故事了。😄 有經濟能力,有社會資源的家長,即使小孩差一點,也都可以用這制度消彌差距,進而靠家長延續優勢。
一年過了教育部還是沒有改變啊
廢多元改回聯考,才是最公平的。
要學這麼多 又導入美式升學 , 台灣沒有輝達 偉軟 英代爾' 品牌廠 ,只有 鴻海 宏碁 緯創 世芯 這些幫人做電腦 或搞買賣的 . 要拿諾貝爾 只能出國 , 台灣就是沒有環境 , 我以前 射頻研究所 出來 5x-58k, 現在 40k上下 ,大學出來更慘 以前 36-42K, 現在28-30K. 因為大家都是 大學以上.
有投票權就解決了
喔!operation research 原來怎可能?我用原文搜居然跑來四個方塊字,🙃🙃方法!沒錯!全世界的橡皮擦都用過了 好是你手指頭 最好檫🥳原來!?難怪?怎麼會好面熟剛好歌仔戲剛做完 這節奏😢每四年啦,只比愛迪生還可憐了解 委屈麻🥹。
我第一屆的覺得根本沒差假該而已
北一女老師背景紅通通? 108課綱爭議學生爆料其曾於課堂脫口"天安門事件是假的" 痛批: 這樣誤導學生有廉恥嗎
假消息要注意
不是理想是傷害,國中學生書包越來越重難以想像根本就是愚民政策這不是民進黨希望的嗎
搞的家長也心力交粹
政府真的有在意嗎😢
沒分學歷 智商 宗教 職業,人一摻了粉就完蛋。
以大人偏頗政策,害了後代子孫
陳樹菊女士不會文言文, 但她的身教比北一女老師正確, 更比許多政治人物還有善心.什麼課綱文言文,還不是出了一個總統說"鹿茸"是鹿耳朵的毛, 這人還哈佛畢業,叫馬英九. 他有在知恥嗎?? 說不知道很難嗎??所以讀書真的有用嗎??老師們, 道德不是讀出來的, 是做出來的.在生活中由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再由社會教育學習出來的.也要看國民黨是不是又在玩當初的"反共"橋段了,洗腦先.
您的留言就是在表演國民黨時代(勾當一堆超骯髒,卻滿口道德仁義)而看您的留言,滿滿被綠色洗腦馬先生至少在位時,沒死這麼人(高端發災難財)蔡女士,可以745天不用面對第四權的問題(好民主)綠色政權候選人,可以到各個學校直接面對學生演講但白色藍色的候選人,卻不可以,黨政軍退出校園結果您退我進 (綠能您不能)公視即將在總統候選人辯論時,卻只開放給有綠色媒體進場(三立、民視、鏡電視等等)而其他的媒體卻不開放,(好中立喔)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O Liberty, Liberty, how many crimes are committed in thy name! ---- 羅蘭夫人Manon Jeanne Roland 1754-1793絕對權力 絕對腐化
😂外遇更無恥
@@Love.Taiwan 吳育昇嗎??
悲哀也真會扯
封存論文叫有恥?
以前升學就看考試成績 後來教育部覺得 考試對學生的壓力太大 所以 創造出一個學習歷程 讓高中生能更多元的去學習 結果要升大學 依舊要考試 若考不好 學習歷程再漂亮也沒用 但若考得好 學習歷程就很重要了 結果讓高中生的壓力更大更累 我猜 教育部官員是不是高中時被霸凌啊 有這麼痛恨高中生嗎
不讓小孩從國小自主學習 到了高中才要自主學習 很可笑
機敗剛啦!趕羚羊撈急擺咧
我是高中老師,這學年學校在高三開了沒有人上過的加深加廣課程,沒有課本只有課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要上什麼,然後就硬著頭皮上了上下學期共4個班選修,每週甚至每天都在想要上什麼
老師也真的很難帶Q___Q
還有學校能開什麼樣的選修也很受學校本身資源限制,沒課本就要自編教材,還要寫課程計畫,做的像大學教授似的,悲傷的是,其實是老師和學生ㄧ起賣命,卻又不知是否達到該有的成效
會在想要上什麼,108課綱起效果了,老師也是要思考的
you can teach the old textbook which are deleted.
什麼都不會當什麼老師啊 虧你還讀過研究所 只想照著課本爽爽念 誰不知道
很佩服也很贊同這些高中生的努力,但是政府不會改的。
我是現任的師培生,之前修教育學程的課程發展與設計這堂課時,教授就在講說不要管外面怎麼批評108課綱,然後極力美言並介紹他們的108課綱,有夠無言。
我要在這邊抱怨,該教授名字叫李X富,自稱「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主任」,參與108課綱的制定過程,然後重點是他真的有夠爛,教學態度又糟糕,以下分享他的豐功偉業:
1.忘記來上課,早八的課坐在教室等2、30分鐘都沒人大家就走了,直到第二堂課緊急發公告叫大家上課。
2.一份作業有不同的版本和不同的繳交日期,公告改東改西令人不知所措。
3.每次一下課就急忙以開會為由跑走,似乎不太關心自己的教學問題。
4.有一堂上課的時候計畫之後要上什麼並投票表決,等到了下一堂課根本沒照計畫走。
5.公然嗆學生程度不好,「選擇錯超過五題的人不應該」、「要補考」...,面對一個每堂課教學目標都不清楚的教授,有什麼資格抱怨學生。
嘿嘿白老鼠一堆
嘿嘿,一堆白老鼠
這種人在意的是自己的仕途
這種人很多,外務太多的教授,教學品質不可能會好
當你做了將近3年的學習歷程,結果學測跟分科把你搞掉。
當你以為新課綱要重視的是應用,結果考試考個很難你也是白做
當你以為自己的學習歷程很有價值,沒想到更多特殊班或有錢人的同學光經歷就屌打我們普通同學
當你看哲北部學校各種與大學的合作,中部根本沒有一間頂大可以供我們中部人參與課程
當你想清楚這個考試制度,就知道這根本是加深階級複製
108課綱老實講,對於普通學生來說
徒增負擔,徒增一堆開銷
然後再次被大考擊落,再擊落.....
來自台中一中108課綱第一屆學生 現為某醫學系學生的心聲
太真實了^_^
同情你們!
我也想著學習歷程能否由補習班協助
這樣商機很大
❤❤❤
@k❤ivenyllow3264
真佩服這群高中生!
比起放著不管,他們選擇起身發聲、試圖造成改變~希望可以成為調整課綱的契機,讓學習不再頭痛。
太真實了,身為108課綱第二屆,真的對108課綱很不理解,很多其實讓我們超迷茫
我曾經是師培的學生,後來畢業沒當老師,去師大某教授底下工作,剛好老闆跟其他教授開會有討論108課綱的東西,我在讀師培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素養教育在被提出,一直到推廣,最後被帶進到教育現場,中間有很嚴重的溝通問題,看到我老闆在開會的過程讓我更確定了那種荒謬感的來源,制度素養導向細節以及細項的過程其實是很缺乏謹慎的,白話說真的就是隨便教授講講。影片裡同學有講到一句話感觸很深「大學裡的教授真的懂教育現場嗎?」
至於師培的老師,我印象深刻他表明教學現場有很多老師並不適應這樣素養導向的轉變,當他明確告訴我們這個現象時我就知道糟了,大學教授主張校園的老師應該放下考試導向的成見,但學校端的老師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輔導,只是被強硬塞入素養導向這樣的概念。我想推廣和執行真的太缺乏溝通以及輔導了,導致最後淪為素養導向只是畫大餅過度理想化的新課綱。
學者跟老師
象牙塔跟第一線
亂源的課綱理論,學生圖像,教育目標,像極了粗製濫造的垃圾遊戲設定,整個新課綱裡面最沒用的東西,就是這個。
應審視108課剛參加決策的所有官員、委員。誰贊成誰反對誰提議?誰要廢除禮義廉恥?長久以來政府的一些決策就落在這些人!誰躲在黑暗中的委員?
疫苗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些人儘拿好處,完全不受監督,完全不用負責。
這次就認真的審視,到底是哪些人?做了這個決定這些人要找出來才能追根究底而不是整天和機關打迷糊仗,這樣很快大家就會忘記了
可是…即使在高中已經知道學習歷程怎麼做了,但是還是有一個問題點,大學教授真的願意買單嗎?我作為一個學生,其實很擔心做了結果教授不在意,好像是我們白做了一樣,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之前所說的到底是真話還是哄騙我們?
108課綱=>亂源是「學習歷程」=以前我們80%時間來讀書,現在是80%「時間在做「學習歷程」,徒增負擔,徒增一堆開銷,根本是加深階級複製
執政者希望下一代要夠蠢好洗腦,繼續投票。
青鳥的學生們就是。
然後這些活動裡面的領頭羊還能出來選民意代表。
下一代的青鳥。😊
新課綱第一屆剛畢業不久的小白鼠在此,就我觀察,新課綱對學生的影響其實不止學習歷程檔案這麼簡單,還有眾多如繁星申請、分科測驗計分問題及課程安排等等等等族繁不及備載,理念對了,但方法不對,是我對108課綱微調使用心得。
注意:我說的話僅代表我個人的主觀感受,如果你有其他想法歡迎留言,即使你我觀點不同,我依舊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B.T.W.政府官員少一點官僚氣息,多聽聽民眾的心聲、不要作秀、不要偶像化、不要嘴硬,才能成為真正打造有希望與未來的國家。
優秀的同學,非常佩服
期待接下來的教改之路會因為大家的努力,越來越順暢!
說實在的啦,不管學習歷程做再好,一階就是用學測成績去篩選的,換湯不換藥
我是私立高中的學生,我根本不知道我學習歷程要從哪開始做,自主學習該怎麼做,每週的彈性學習就只能拿來滑手機。我心想:乾脆恢復以前的制度好了,這根本就是高中生的負擔,我們學業都夠重夠難了還要多花這樣的時間去做這種東西,真心覺得浪費時間。
我也是私立高中學生,我們學校一年級2個學期都照段考總成績分班,拼出成績可以到前段班,掉出排名就去後段班,到二年級就不看成績分班了,一切固定,為了同學和班級不變,哪來的腦子做學習歷程。🥲
我也是私立高中,一開始本身就覺得這種東西對於我們這種天天讀書考試的人非常麻煩,再加上件數多,對自己未來迷茫的同學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或想要做什麼。而且我們的分班制度照成績排名,前段班永遠有更多的資源,但相對地必須花上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讓自己不要落下,那哪來的時間去做這種學習歷程?
那幹嘛自願讀私立
讀私立不就是為了分科?
你們想做學習歷程就應該來公立高中
單親家庭怎麼辦?經濟上不允許怎麼辦?
想玩手機是自己自制力問題
我覺得108課綱確實是一個需要的制度沒錯,但是實作制度確實是十分的不足,而且說到底,除了部分管道,台灣大學申請的大部分依舊是先比過了成績那一關教授才能去看到我們的學習歷程,我能了解有些科系需要一定程度的能力,但是學測分級也大多不是能力(過或不過)而是分數導向(高還是低)。那其實成績被刷下來,就算我的實作再優秀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我也覺得學自己喜歡的東西很好啊,做想做的事情很好啊,但同時又會收到提醒說,不是只做你喜歡的的事情就可以,我是唸自然組的學生,有不少同學都是為了自然組未來的升學而做自主學習,那真的是他們所喜歡的事情嗎?我不知道,就算我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自主學習做了那些事情,那對我的升學會有幫助嗎?我也不知道。身邊其實也很多人在迷茫自主學習該做什麼,不是私立學校而已,就連明星高中也是存在這些問題,我只能說在改革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很遠的路。
選擇了苦讀這條路而且剛剛才考完分科測驗的我,想對兩位說聲幸苦了!你們的行動真的可以造福臺灣爾後的莘莘學子
剛考完分科測驗辛苦了Q___Q
值得一個好好的休息!
@@ptsyouthnews 我也這麼覺得🥹
我是108首屆白老鼠
我還是覺得就是換湯不換藥
因為其實大部分大學還是有成績門檻
高職不能好好學技術
還要念國英數
希望要多元學習就真的要好好執行
高職念國英數會有問題嗎?
@@amr.5780
那要看個人情況
通常
會考20以上算很強
17-18以上不會有太大問題
15+就是普通
10+就會比較難
10-超級難
只能看你是哪種
對....多元學習概念很好,不過如果沒有辦法實際落實,可能要再多多研究、調整QQ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useless.
監察院該主動調查教育部疏失了
都是同一陣線的,如果有也只是作秀😂😂😭😭
你們有想到我們高職生,我們不就是在國中就已經確定了方向,而且就算我們想反悔也來不及了,很多人到高二發現自己真的想換專業,但學習歷程根本來不及重來,後面的課程又與自己轉換的科系沒太大的關聯,就算統測考好,到甄選時會發現自己的學習歷程跟其他人的才了一大截,沒有專業領域的實作可以放
高職端的聲音真的也很重要!
所以你們選技職的人要想清楚
重考高職科系或高中,台灣30-40歲重考大學的很多,原因和你類似。
高職生就不要升學歐洲德瑞2囯高職生攏不升學
我覺得他們真的很勇敢於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v-b
不過我覺得政府他們還是不會改,畢竟官員是官員,而底下被迫改的學生跟老師其實根本不會被他們放在眼裡......
本人私立高中剛高一,覺得學習歷程這種事情超級麻煩,就算是一學年6件學習成果跟10件多元表現好了......多元表現對於我們有一些根本還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的根本沒有用,營隊之類的對於收入較低的家庭們一樣無法負荷。
而且就算是私立高中內本身也有階級問題,成績越好所分配到的資源越多,成績越差呢?有時根本沒有資源可用......
真心覺得乾脆恢復以前只需要考試定生死就好了......
108課綱就是打著好聽的名號,做跟以往一樣的事,以為重視學習歷程,重視應用跟精彩表現,結果才發現還不是都看成績
個人覺得學習歷程只是一小部分而已,畢竟分數要到了,教授才有機會去看,如果到時候用不到,就真的在浪費生命了,這可能就是學習歷程不足的點吧!
而且很多學校的做法都不一樣,學校提供資源較少,就只能上課滑手機渡過。
另外我只希望108課綱螺旋式教學可以改善(如果是引進國外的教學為什麼不完整引進ㄋ😰)這對高中學生是很困難的,螺旋式在高一不能完整上完一整個單元的概念架構,等到高二時,忘都忘光了,反而需要雙倍的時間複習,根本沒意義!不如一次上齊,這樣概念完整了,再上素養型的內容才會更輕鬆!不然每次都得以“補充”的方式學習,素養內容也得不到真正的重視。
以上個人見解🙏歡迎指教
一年接一年...可憐的台灣學生當"教改教授的白老鼠"...
學習壓力沒減輕, 迎來只是越來越明顯的"階級差距", 靠學習翻轉人生的機會越來越困難
這裡都是名校學生,要不要找中後段高中職學生的實際現象?
他們連表達都有問題 你確定要這些人上來?
樓主講的中後端高中職學生,有什麼升大學的困擾?
學歷跟表達能力無關@@陳奕惇
學生顯然比所謂的學者專家還懂!
唉!
總之,立意是好的。
但資源是不足的!😅
恢復聯考才是最好的方法,學習歷程城鄉差距對偏鄉的學生不公平
政府官員本身的職場倦怠,不積極,為了對上級及社會特定社會人士組成的團體交差了事,進而為改而改的教改,如何做到公平與不落下任何一個孩子,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並且讓多數家長與學生更累、付出更多金錢與心力
我感覺兩位是未來的政治人物
第一屆新課綱統測白老鼠來留言了~當初推這個學習歷程檔案是老師跟學生完全不清楚的狀況下一起努力做了三年,到統測結束後才說我們學習歷程是要什麼樣子的呈現給大學端教授,反正就是很莫名奇妙,結果到後來要用推甄之類的結果成績不夠第一階段被刷掉,學習歷程檔案直接報廢,最後只能用登記分發進入心中第一志願(實際為第二志願,因為有其他原因就填在第二志願)所以說這個108新課綱真的害人不淺,沒有什麼意義🤣
簡單都要自己自學。親身自立
跟當時由李遠哲主導教育改革第一屆一樣,真的這些人拍拍屁股就走,留下一堆高中生未來許多痛苦。
推
不可能會改!
都過了兩年了,有任何改變嗎
學習歷程方面個人看法:有些大學教授沒有在產業待過 不懂的面試不懂的
學習美國制度 台灣學生卻媽寶居多 如產業進來學校建教合作 給學生打工實習
接觸社會機會多一些會更好 1970以前高中打工 進醫學院的台清交的也大有人在
任何專門科系基本上都是有學術才有理論,在高中端這邊就提前填鴨式的塞一些實務,在沒有理論支撐下,終究會淪為垃圾進 垃圾出的情況,高中混實作,大學理論跟不上,出社會要國家考試或是職場上,要不是完全沒辦法通過理論至上的國考或是變成「很會唬爛」的職場實務家,是現在社會期許培育的人才嗎?
我不知道其他行業如何,但我很確定都市計畫肯定是,實務>理論 造就你現在看到的台灣社會。
有改善嗎?
還是恢復純筆試的大學聯考
不獨書。下面ㄧ位。
不愛孩子的老師~下面ㄧ位🎉🎉😂😂
其實聯考制度沒有比較108課綱好,前者只會訓練出考試機器,現在AI都比人還會聯考,學生們加油!
人生的義意,是所有人類的終極課題
才高中就想要找到,好好享受過程就行了
把108課網當成填鴨式教育的老師或學校或家長,才是問題
但是學生屁的還是很屁,學生沒有上傳學習歷程變成指責老師,老師要求學生完成報告,變成老師毛多加機車,結論全部都是老師的問題
個人認為學習歷程是一個垃圾,其中一個原因是他主要是學半套。
學習歷程主要是想效法西方國家,可是他們完全忘了台灣的教育體制跟西方國家差距非常的大。
西方基本下午下課,所以才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做研究。
可是台灣呢,從國中開始大家只知道的就是考試,雖然不排除那些早就知道自己想讀什麼的那些人。
從下午五點下課,六點趕去補習班上課,完全沒時間去做研究那些。而且你們認為每個禮拜那些時間能研究什麼?
一堆高中生被考試壓得喘不過氣,還有時間去做學習歷程檔案嗎?更不用提你考試沒過,那些檔案是做心酸的嗎?
那為何不要改回原本的成績決定一切呢?台灣學生本來就是以考試強著名的。幹嘛不繼續下去
阻礙階級流動,台灣可能再也看不到貧民總統,或小蝦米翻身的勵志故事了。😄
有經濟能力,有社會資源的家長,即使小孩差一點,也都可以用這制度消彌差距,進而靠家長延續優勢。
一年過了教育部還是沒有改變啊
廢多元改回聯考,才是最公平的。
要學這麼多 又導入美式升學 , 台灣沒有輝達 偉軟 英代爾' 品牌廠 ,只有 鴻海 宏碁 緯創 世芯 這些幫人做電腦 或搞買賣的 . 要拿諾貝爾 只能出國 , 台灣就是沒有環境 , 我以前 射頻研究所 出來 5x-58k, 現在 40k上下 ,大學出來更慘 以前 36-42K, 現在28-30K. 因為大家都是 大學以上.
有投票權就解決了
喔!operation research 原來怎可能?我用原文搜居然跑來四個方塊字,🙃🙃方法!沒錯!全世界的橡皮擦都用過了 好是你手指頭 最好檫🥳原來!?難怪?怎麼會好面熟剛好歌仔戲剛做完 這節奏😢每四年啦,只比愛迪生還可憐了解 委屈麻🥹。
我第一屆的覺得根本沒差假該而已
北一女老師背景紅通通? 108課綱爭議學生爆料其曾於課堂脫口"天安門事件是假的" 痛批: 這樣誤導學生有廉恥嗎
假消息要注意
不是理想是傷害,國中學生書包越來越重難以想像根本就是愚民政策這不是民進黨希望的嗎
搞的家長也心力交粹
政府真的有在意嗎😢
沒分學歷 智商 宗教 職業,人一摻了粉就完蛋。
以大人偏頗政策,害了後代子孫
陳樹菊女士不會文言文, 但她的身教比北一女老師正確, 更比許多政治人物還有善心.
什麼課綱文言文,
還不是出了一個總統說"鹿茸"是鹿耳朵的毛, 這人還哈佛畢業,
叫馬英九. 他有在知恥嗎?? 說不知道很難嗎??
所以讀書真的有用嗎??
老師們, 道德不是讀出來的, 是做出來的.
在生活中由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再由社會教育學習出來的.
也要看國民黨是不是又在玩當初的"反共"橋段了,洗腦先.
您的留言就是在表演國民黨時代
(勾當一堆超骯髒,卻滿口道德仁義)
而看您的留言,滿滿被綠色洗腦
馬先生至少在位時,沒死這麼人
(高端發災難財)
蔡女士,可以745天不用面對第四權的問題(好民主)
綠色政權候選人,可以到各個學校直接面對學生演講
但
白色藍色的候選人,卻不可以,
黨政軍退出校園
結果您退我進 (綠能您不能)
公視即將在總統候選人辯論時,卻只開放給有綠色媒體進場(三立、民視、鏡電視等等)
而其他的媒體卻不開放,
(好中立喔)
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O Liberty, Liberty, how many crimes are committed in thy name! ---- 羅蘭夫人Manon Jeanne Roland 1754-1793
絕對權力 絕對腐化
😂外遇更無恥
@@Love.Taiwan 吳育昇嗎??
悲哀也真會扯
封存論文叫有恥?
以前升學就看考試成績 後來教育部覺得 考試對學生的壓力太大 所以 創造出一個學習歷程 讓高中生能更多元的去學習 結果要升大學 依舊要考試 若考不好 學習歷程再漂亮也沒用 但若考得好 學習歷程就很重要了 結果讓高中生的壓力更大更累 我猜 教育部官員是不是高中時被霸凌啊 有這麼痛恨高中生嗎
不讓小孩從國小自主學習 到了高中才要自主學習 很可笑
機敗剛啦!趕羚羊撈急擺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