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解讀|史上最準確的心經解讀,第二期(色即是空,竟然指的是涅槃?) |破解心經的秘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正確解讀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4 дек 2024
  • 心經解讀|史上最準確的心經解讀,第二期(色即是空,竟然指的是涅槃?) |破解心經的秘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正確解讀
    之前做了一期心经的解读,讲了第一句,至今也有一段时间了,播放量的话说实话比较一般,当然,播放量这个问题除了内容之外跟帐号也有很大关系,不过观众的总体反馈还是比较强烈的,不少网友表示终于能看懂心经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了,更多的则是直接各种催更。
    在各种评论反馈中,我个人比较喜欢两种类型, 一种是有独立思考,能够问到一些关键问题点上的,还有一种则是直接问禅修冥想的方法,在佛教中有闻思修三种智慧,这两种类型分别对应了思慧和修慧(其中修慧是波惹智慧)......
    频道主耗时两年多,写出了一本用科学思维(方式)解析灵性体系的书,定价33美元,感兴趣的可以支持一下。
    知识星球:t.zsxq.com/Kl4EA
    电子书版本链接(Kobo):www.kobo.com/u...
    歡迎關注我的頻道,帶你瞭解真正的佛法。
    心經解讀系列:
    第一集: • 心經解讀|史上最準確的心經解讀,沒有之一! ...
    第二集: • 心經解讀|史上最準確的心經解讀,第二期(色即...
    佛經中的【無常】到底是什麼意思?
    • 佛經中的【無常】到底是什麼意思,真的是世間萬...
    佛經中的經常出現的【法】是什麼意思?
    • 佛經中的【無常】到底是什麼意思,真的是世間萬...
    八萬四千法門的謠言與真相,佛教真的有那麼多的法門嗎?
    • 八萬四千法門的謠言與真相,佛教真的有那麼多的...
    佛,菩薩,阿羅漢誰的境界更高?分別指的是什麼,他們有什麼區別?
    • 佛,菩萨,阿罗汉谁的境界更高?分别指的是什么...
    你真的瞭解佛教戒律嗎?對於佛教戒定慧中戒的理解
    • 你真的瞭解佛教的戒律嗎?對於佛教戒定慧中戒的理解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 @jianxueli9516
    @jianxueli9516 3 года назад +56

    不玩文字游戏,用现代语言和逻辑解读心经,为你点赞

  • @四维空间
    @四维空间 3 года назад +47

    我曾经听过一个高僧讲法,他说每个人理解的佛经都不一样,当你理解的时候,就是用你自己能理解的例子在你自己脑子里给自己举例说明了,所以佛教里有个说法,就是你开悟了是不能说出来的,说出来别人也不理解,会觉得你在胡说,因为那份开悟是你自己吸收的东西分享不了,一旦用文字表达出来就一定有误,因为文字表达是有局限的不能表达佛经里你开悟的全部意思

    • @yuyingliu5831
      @yuyingliu5831 3 года назад +13

      即便是有偏见的解读,用大白话说出来,也比“不可说的真相”要更能帮助新手找到方向吧。

    • @MrMine-sz6os
      @MrMine-sz6os Год назад +3

      确实... (老实说 我最近也开始修) 也对这些有一点点的见解...
      你所强调的 就是所谓的“不解释”

    • @浩-g8z
      @浩-g8z Год назад +2

      道本自然!南無阿彌陀佛!

    • @laiyongtee9737
      @laiyongtee9737 Год назад +2

      开的悟是没有言语,无從说起只有自己去体脸才能了解。

    • @mktam3355
      @mktam3355 Год назад +2

      我相信开悟见性;
      和中医学的对症下药,
      是异曲同工之妙的。
      要通过先人的指点,实践,寻找对症,和下药。。
      或者黄帝外径,先对症,根据类似经验再预判是否适合开刀动手术。。
      开悟是一回事; 见性就是实修,没得偷懒取巧

  • @jasonchen9001
    @jasonchen9001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很佩服你的解讀,所以我本來從不留言的在此想跟大家分享我個人對心經的解讀: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簡單的來講就是色界一切的事物是一種客觀的存在但因為個人主觀的看待而產生意義,進而產生情緒.
    五蘊皆空,講的不是五蘊停止運轉(五蘊停止運轉等於肉體死亡)而是五蘊的運轉不再產生任何自在以外的情緒是一種般若波羅蜜的境界.所以色界的一切是因人本身在心中賦予它內在的意義而產生各種情緒進而出現各種喜樂與苦厄,本身其實是中性的,如果你對它不再有任何情緒,那即是空.有情緒,空即是色.
    你可以發現我是將情緒引進來解讀心經.整部心經很白話的講就是在講如何修我們的情緒.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情緒一詞很好理解沒甚麼,但是深入去探討的話這裡講的情緒其實就是我們心的一切感受還是很深奧的,因為還有潛意識,以及我們自己都難以覺察的情緒等等.所謂有情眾生,那是因為眾生只要活著都是處於一種情緒的狀態而且每天都在變化.用這個角度去解讀心經結合我們日常的生活經驗細細體會就很容易豁然開朗.正所謂是旗動,風動還是心動?就是這個道理.

    • @juliazheng2316
      @juliazheng2316 Год назад

      我喜欢你的这个解释;不过不是情绪,应该是情感,情感包含情绪,感受。

  • @王星-s3m
    @王星-s3m Год назад +5

    谢谢作者的认真的翻译和解答,这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加油!

  • @陳素珠珠
    @陳素珠珠 Год назад +7

    感恩您的存在!讓我知道自己並沒有走錯路,而且有人懂得!

  • @南無阿彌陀佛-c3q
    @南無阿彌陀佛-c3q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誠心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
    願此功德
    供養佛 供養法 供養僧
    迴向冤親債主
    迴向歷代祖先
    迴向法界眾生
    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普皆迴向♾️️🙏🌸💰🌷⭕️

  • @TheZhaowrj
    @TheZhaowrj 4 года назад +21

    解釋的沒有錯誤。佛法就是解釋內在世界的。往往人們混淆內外而不能理解佛法。感謝分享

  • @王陆超
    @王陆超 Год назад +2

    这种解说风格很适合年轻人,比较有意思,可以让年轻人爱上佛法

  • @吳世雄-j6o
    @吳世雄-j6o 2 года назад +43

    1觀自在普薩
    做自我修行的眾生
    2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修行的眾生領悟到了深層事物的發生與消滅
    3照見五蘊皆空
    就會發現所有一切事物就是因果
    4度一切苦厄
    知曉因果就可以脫離所有苦痛
    因為前因才有後果。所有後果都是前因所為。所以這些苦痛只是還前因
    5舍利子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及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6舍利子啊
    有形的事物與因果是無差異
    因果無別與事物
    事物就是因果,因果就是事物
    所以包涵感受,想法,行為,結果也是如此都沒有差別。
    7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舍利子啊
    所有事物都是因果產生的面相
    沒有產生就不會滅亡
    沒有乾淨就不會骯髒
    沒會增加就不會減少
    8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所以沒有因果就沒有事物
    沒有感受想法行為結果就沒有因果
    沒有看到聽到聞到嘗到沒有觸到沒有感覺到
    沒有形狀沒有聲音沒有香臭沒有味道沒有碰觸沒有方式
    眼睛看不到的世界
    甚至連意識想不到的世界
    沒因果就沒一切
    9無無明亦無明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前世想不通的事未來想不通的事
    一直到死甚至無窮死盡想不通的事如果沒有了解一切是因果循環即使再無窮盡的時間一樣解不開
    如果不了解一切是因果造成
    即使受再多的苦用再多的策略方法一樣不會改變。
    10以無所得故普提薩捶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境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得阿縟多羅三藐三普提
    沒有因果就沒有什麼可獲得改變
    所有修行的眾生啊
    當你修行到深層事物道理時知道一切是因果而生因果而滅時
    心裡就沒牽連
    沒有牽連的事物就不會恐懼害怕
    就可遠離這些沒意義的事物
    達到無我無因果循環這個境界
    三世修為的自己修行到深層事物發生規則時,了解一切是因果而生時就悟的天道真理
    11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如果了解深層事物發生道理是因果而生因果而滅時就知道他是最大的一句話是最大的光明話是無上的一段話
    是無法比喻的一段話
    能消除一切苦難,是真的你要相信
    12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普提薩婆訶
    所以說因果而生因果而滅這段話
    就說
    來吧來吧所有修行的眾生啊
    眾生啊讓我們放下因果讓我們一起來到苦海的對面達到極樂世界
    心經裡有幾句話幾個字是不容易解釋
    1色就是有型的事物
    2空就是因果
    3般若波羅密多就是事物發生的規則
    4阿縟多羅三藐三普提就是天道真理
    5涅槃就是無我境界脫離因果循環
    經書就是佛祖留下給後人的地圖
    讓後人透過經書找到寶藏
    心經就是佛祖用最少的言語告訴後人一切是因果而成,只有放下因果才能達到無慾無循環的涅槃世界,才能真正脫離痛苦悲傷離合。
    為什麼會再輪迴
    因為放不下因果所以才再進入輪迴。
    如果放下因果就會到無慾的涅槃世界

    • @Dong0630
      @Dong0630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謝謝🙏

    • @kamlai2177
      @kamlai2177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感恩提點,多谢

    • @李小白-r1c
      @李小白-r1c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你的瞭解有誤,心經講的是十二因緣法還有與六識一起運作的五蘊,不是在講因果不要亂講誤人子弟!

    • @davidrelaxing9264
      @davidrelaxing9264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心經是用心去體悟,人類的頭腦解讀其實有限,涵蓋範圍的不只是物質世界所見,只要念了眾菩薩會前來守護

    • @laidown_life
      @laidown_lif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不昧因果

  • @wai9883
    @wai9883 4 года назад +15

    色与空都是真心投射的,本源是一样,无须解释分别的,而眼识不明真性,才生出所谓的色与空分别对立,这是人性操作,接着的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是在说,它们都是真性的同时呈现,而生起这一系分别的是人性通过六识各自以的分别取舍,主持人,不要用你的意识心去解佛法。

    • @王拾二
      @王拾二 4 года назад

      WOW~正解!!色与空都是真心投射的,本源是一样,无须解释分别的。它们都是真性的同时呈现

    • @leburonjames6387
      @leburonjames6387 4 года назад

      青梅岂可与人?罪过

    • @felf4014
      @felf4014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换句话说,一切真如,事物皆无关联,关联了就反应出你的认知的局限性,封闭性,也就是轮回的原因,也就是缘聚缘散的原因,阴阳和合的原因。理论都是关联的学说,自无己,真无理!所以 真 “”不可说不可说“”,就用了 空 字,无限可能,说了就说定型了。😁

    • @laidown_life
      @laidown_life 2 года назад

      緣起性空

    • @johnsnow3602
      @johnsnow3602 Год назад

      何为真心?何为意识心?拿来看看😂

  • @akirawang7350
    @akirawang7350 3 года назад +8

    我看佛经也是在尝试用现代的我能理解的言词来重新解释佛经。
    你上一集里面关于五蕴的解释我就很赞同。啊毗达摩里面对五蕴的解释就不如你的解释更清晰更易懂。

  • @mq338
    @mq338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楼主解析的非常好,特别适合我这种好奇又不懂佛的人。
    我已经关注了公众号并且立刻推荐给父母。希望楼主多发一些可以开启我们智慧的文章和视频

  • @numberoneboss
    @numberoneboss 3 года назад +9

    講得很好。這個解讀對大家很有幫助。十分感謝!有人將”空“理解為”有“的相對,即是”無“,這不是佛陀的本意。”空“是對”有“的一種否定:我們以為的”有“其實是虛幻不是的。我們的意識其實就是是一些列生化反應的結果。有了對“空”的理解,我們才有可能超然面對一切。

    • @wiskeymah4079
      @wiskeymah4079 2 года назад

      心经三个重点講的,
      佛性,空性,唯識?

  • @liferetriever4188
    @liferetriever418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很喜歡你的解讀,以現代人的科學智識來看佛經,可能會近一點。我信無論怎樣解都是不完美,最好的是以禪修的方法去領會。

    • @yangwang8324
      @yangwang832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慈诚罗珠堪布关于心经的见解可以看看,油管2018香港 讲座。

  • @賴威仲-q8l
    @賴威仲-q8l 4 года назад +11

    感恩!幫助凡夫的意識心.更好的理解契入了.經典𥚃的名相與文義.看後豁然開朗對經義有了貫穿全文的理解!功德無量啊🙏進一步的相應與印證.只能靠行者.自我修為體驗.他人無法代勞.感謝您擦亮了指月之手.明確了方向!阿彌陀佛

  • @kelixu7958
    @kelixu795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感恩您的解读更容易了解佛法的含意❤❤❤🙏🙏🙏

  • @江信宏-t3g
    @江信宏-t3g 4 года назад +10

    老師好:第三集可不可以教我們如何讓五蘊停止運作的技術方法,這可是千百年來修行人最重要的關卡與里程碑,謝謝!

    • @曲程麟
      @曲程麟 4 года назад

      你若是认真的,去读杰德麦肯纳的书

    • @黃筱雪-o9j
      @黃筱雪-o9j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在此視頻主「心經」部分的留言有寫下三篇,裡面有說到如何契入自性,這是我實修實證所寫下,希望對想修行的人有幫助!

    • @曾宇寧
      @曾宇寧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停止五蘊是不可能,因為你要食,而不貪,不求,不胡思亂想,懂得五蘊給你的頓悟,自然就會懂色五蘊皆空的真義。
      顯意識:無靈魂之肉體
      潛意識:零魂

  • @leaderc4761
    @leaderc4761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感激up主,带我从不迷信的角度学习佛学的哲理,已经点关注公众号

  • @王拾二
    @王拾二 4 года назад +8

    視頻跟評論都很精采,經典的美好之處就是其中的智慧取之不盡,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其中受用的部分。贊成佛法本就應該讓大家都聽得懂,有說斷人慧命實在太沉重,佛法不應該沉重,佛陀證悟後,會沉重嗎?會莊嚴嗎?
    版主~從頭腦意識運作分析的角度切入理解也是一個好方法,很適合現代人透過觀照理性觀察五蘊運作,進而對佛法產生興趣。版主講述也很活潑有條理方便理解。聽了心經第一集就果斷訂閱了,感恩喔。加油!

    • @lunawalisa
      @lunawalis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小心不要輕易下評斷 請了解 真實義 再下評斷

  • @chileungcheuk3813
    @chileungcheuk3813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闻汝演说后所給出的4个建議思維点:
    色不異空,空不異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怎樣才是先说"色不異”,后才说"色即是"來把"空"拉上関係的緣因?
    二)空在"色不異"中的定位時,其狀態下是給人甚麼的感觉? 又
    空在"色即是”的存在定位中,跟"不異的定位"有何区別,而空发生在"色即是"時的定位所給人之感覺又是一件什麼的事情?
    三)"不異"与"即是"二詞是從何而有的?是為形容什麼事態而產生的?
    附注:需了解物质世界中含的色"是萬有形成因而展示出來給予衆生发現和掌握的媒體(示現世间)。生物有心,心又有如鏡照物的功能故,因心有照從而產生出的心识活行介面(內心世界),稱名谓"蕴"。一切衆生心中皆有如來的見性,而蕴是佛性中的附屬品,或名衆生知見。蕴是鏡所照物与物(身中含見性,見性经何身而出才是佛法的主題)二不可分而來的創造。當然,靈魂界中各別个体緊持五蕴识心獨自運轉時的自家貨存(言说自性),便可稱之谓"五陰”了! 如是色(物质介面),蕴(屬活生生的知覺)与陰(指念的相續中,自言说不断的行持感)三者組合成一者,便是
    我们現在的生命狀態(中有聖凡之別)了。
    四)说空者的本身与空的用詞本身就是"不空"的,然而经中以"不空來解空"道理何在呢?
    ••"空”的實相,根本就是沒有色中所指的"異与不異"和"即是与即不是"的解讀哦!為何要把它們三者拉在一起來搞場大龍鳳呢?!••
    @假借因緣而起的色器世界+上緣起而有的五蕴有情空间,再+上妄想而來(性空)的五陰心识載量=空無所有的清淨(釋出唯人類可以造到的"不攝受貪慾,唯攝受法"的行為), 便是佛法寄存人類世界中的真正希望了! !
    🌄佛教中的一切经典的力量,其存在之目的是為人類放下一條还需用腦思維的伏綫(方便法),來邦助人類處理"我还相在和未離有所"時,人该持有的正念思維"。當然,也包括埋心经在內呵! 🙏 哈哈!🤭

  • @dachiknots
    @dachiknots Год назад +4

    色即是空這四句,解釋物質世界是"有為法","有為法"就是眼前所見的每一瞬間,都是因緣際會使然,過了這一瞬間,下一秒又是另一個因緣際會,就像一張一張的照片從眼前不斷經過,但眼前的每一瞬間永遠不會重來,每一瞬間都是獨一無二的"緣"造就出來的,緣生相生,緣滅相滅(就是色相的生滅),六祖說,不是風動,是心在動,人心不隨境轉,心不動,就是"戒、定、慧"當中的"定",而過去每一瞬,不論是榮辱、喜樂、痛苦、悲傷,都不必執著,過去了就放下,這就是"戒、定、慧"當中的"慧"
    人生每一瞬間看到的場景,就是色相(緣起),必須把它當成轉瞬即逝的"空"(緣滅) -->色即是空
    金剛經裏已經說過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長智慧
      @長智慧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色即是空.
      心經是二轉法輪般若系的經典.依末學所學所釋義的(空).不是現象界(有為法)生滅法相的 空.應該主講(不生不滅)無為法·體性空。 以上淺見切磋之。 故緣起的色相.到終滅的緣滅..-非是「心經」示義的(色即是空)。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是示義不要認有為法為(真)。還有個(無為法)自性如來等你去證呢!。若以色求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自性佛).開悟的(真心)。

  • @cl76877
    @cl7687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感谢您做了这个视频!我好几年前看过也有认真的琢磨,无奈理解得较浅。几年后感觉意识状态有进步但是还是觉得被潜意识束缚,就想着回来再把这个心经系列仔细看一遍,这次更能理解并且真的觉得理解了五蕴的运行模式后我更能控制它们不让自己盲目地被牵着走。

  • @truecynosure
    @truecynosure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关于用现代化的词语来解析这一点我特别赞同!我一直认为,应该用科学、现代的生活方式以及事物去解析佛经中的哲理,并且不用担心会有冲突的问题。我对佛法很多的理解其实都来自于对现代事物的理解,特别是AI人工智能等,很多科学的常识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佛法,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甚至很多电影也给了我同样的启发。

  • @林嫆英
    @林嫆英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聽了2集決定訂閱,說的清楚聽得明白,謝謝。

  • @ZAZIE-gt7pe
    @ZAZIE-gt7pe 3 года назад +7

    這個影片真有趣~ 從多個面向看待一件事情原來這麼有意思,感謝受益匪淺

  • @在等等
    @在等等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實修者,總用大白話,把話說得清楚,感謝分享

  • @zhichen1416
    @zhichen1416 3 года назад +6

    置於死地而後生,先認知ㄧ切都是虛幻,ㄧ切都是無的境界,便能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覺悟無上正等正覺智慧,更高境界是再開悟無上正等正覺也是一種無的境界

  • @GD-np4ki
    @GD-np4ki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開智慧的人才能有這番見解,支持!盲目求道、為罪惡感、為死後極樂淨土而抱有目的的求佛,仍是凡夫,即使敲再多木魚、念多少經,心若不通,道則不通。另外除了佛法,也希望樓主講解下道德經,其實道德經雖是老子道家學說,但也和許多佛法相通

    • @ct9245
      @ct9245 4 года назад

      道德经是外道思想,不需拿来混说
      这是沙子要来与金子相混

    • @GD-np4ki
      @GD-np4ki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ct9245 金 與 沙 也是人的標準去界定,萬物沒有高低之分、學問沒有內外之說,一切都是人的定義。這番道理這麼淺顯卻沒理解...

    • @ct9245
      @ct9245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GD-np4ki @当然有标准,因为佛法论的善恶是以利益佛法传播与为众生开智修佛而定的,这就是事物的价值观。吃饭来滋养身体,吃沙伤身又痴笨。滋养身体才能修佛传播佛法。改造人类的共业。

    • @GD-np4ki
      @GD-np4ki 4 года назад

      @@ct9245 以為自己吃飯滋養身體還教人只吃飯,的確像吃沙之人會堅持的。

    • @ct9245
      @ct9245 4 года назад

      @@GD-np4ki @你连比喻都不会听懂, 果然是吃沙子饭长大的

  • @c645615
    @c645615 3 года назад +8

    讀懂很簡單,難在 是否花時間 去禪修。
    誦經、禪修、冥想 這都需要花時間的。
    就如 懂的怎麼投籃 及 百分百命中進籃,這兩者是有距離的。

    • @laidown_life
      @laidown_lif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時間並不存在 禪修也不需時間 當下禪修 就行了

    • @c645615
      @c645615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laidown_life 過去 不存在 ,未來 不存在 ,真正存在 是當下
      當下 人事物 ,才是存在。
      所以 真正決定未來 ,是當下。
      所以 過去未來不存在 時間就不存在

  • @Bobi-kw5ec
    @Bobi-kw5ec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讲得非常好,不用理会别人不理解的声音,

  • @劉心如-p8s
    @劉心如-p8s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您解說的內容直指矢的,我的心靈感受到光明。感謝。

    • @易远道长徒弟-c9b
      @易远道长徒弟-c9b 4 года назад

      生辰八字,简称八字,文化久远,可通过八字推测人命运的事业财运感情祸福等。两个人缘分深不深,首先是看两人八字合不合,八字不合肯定不会长久;其次看两人运势是否同步,运势如果能够同步,那么就可以长久的在一起。想知道自己八字中的五行缺失、感情事业运势自己与另一半八字合不合等,我推荐一位资深八字命理道长,他薇信:20882988

  • @howardhao2345
    @howardhao2345 4 года назад +8

    谢谢您的开示。您辛苦

  • @黃瑤池
    @黃瑤池 3 года назад +8

    前面說的色空論後來就說它「是諸法空相」,是做為後續主題「以無所得故」做鋪路的準備。

  • @布魯哥
    @布魯哥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沒什麼對不對的問題,境界不一樣所體會出來的也不相同,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見山不是山,三種境界各不相同,光是菩提樹,悟性境界不同就有不同的結果出現,身是菩提樹與菩提本無樹的偈頌,一個僅從表面另一深入究竟悟性高低深淺僅此而已,昔日世尊拈花示心,僅有迦葉知曉微笑,誰又懂了誰呢?佛法深究的是心法,阿隬陀佛🙏🏻🙏🏻🙏🏻

  • @raktem5792
    @raktem5792 3 года назад +3

    真是一個良師益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12:42講到佛法是向內覺知
    而非向外探索的,這句話有點到我。

  • @wwt586
    @wwt586 3 года назад

    本来如此,条理清晰,不错,值得推荐。慧根好的人更容易看明白。

  • @las3456
    @las3456 3 года назад +5

    色空指生滅本無常!。
    無常即不二真理,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就要活在當下,色空兩意不執得以清静無為,才能了脱生死無常輪迴,修真歸元之真!

  • @LIXIAOLUN9XZHANMA
    @LIXIAOLUN9XZHANMA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您的講解很通俗易懂而趣味無窮,感恩分享!🙏

  • @xuejunzheng3674
    @xuejunzheng3674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感谢博主的分享!关于心经的第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请问博主是如何断句,第一个观是一个动词,这个博主在第一集已经说了,自在,菩萨,博主也分别解释了,连在一起如何解释呢?

    • @意识与认知
      @意识与认知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好像第一期的时候有连在一起说过哦,不过那句话禅修者的体会就深些。因为那个与禅修有关。

    • @xuejunzheng3674
      @xuejunzheng3674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意识与认知 我会把第一期再认真看遍,看完再跟你讨论交流。

    • @陈晓鸣-t2c
      @陈晓鸣-t2c 4 года назад

      从”菩萨“的角度来审视自己(观自)。而菩萨有一个特点是 没烦恼。(一念无明)。
      佛=没烦恼,如果你没烦恼,你就是佛。修佛其实就是 去除你烦恼的过程。
      比如,没钱,很烦恼。那么给你钱了,会不会还有烦恼?
      而后面告诉你,烦恼跟五蕴有很大关系。(一念无明),还有一种烦恼叫无始无明。
      你可以搜一下 佛教的 随烦恼。
      不同的佛法针对是不同的人。需要找到适合的法门。也就是说的”有缘人“
      有一些”十戒“之类的,就是更具体的让人找到适合去掉烦恼的方法。
      佛教讲的是”空“这个很难理解,后来 分化出了“破”,
      (普贤的法门)不做,禁止,受戒。“立”观音的法门(救助)。还是很难懂,就继续分出更多详细的做法。

  • @朱旺-b7g
    @朱旺-b7g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根据质能方程,物质即能量,能量即物质,同时根据微观粒子的研究,一切微观物质都是不停震动的,再细分,发展微观物质都是以波的形势存在,这很好的解释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adamtan7004
    @adamtan7004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心经有三卷,希望你可以做中卷和下卷哦,这两卷很多人没发现,连和尚都开书关书机器人念经,没研究了

  • @馬玉庭-u2x
    @馬玉庭-u2x 3 года назад

    听受了你的解释,让我想行識出,般若波罗蜜多,是从菩萨修行过程中提供的心得以及途径中,融会贯通得到自我解脱不被五蕴所愚弄而得不到自在的能力,提供参考与分享,敬请指教谢谢

  • @黃世賢-z5v
    @黃世賢-z5v 4 года назад +12

    修行目的在息滅我們的苦、煩惱。也因此就算不認同對方但也得尊重對方意見,畢竟每個人因缘不同,思惟不同。

    • @樂趣共享音
      @樂趣共享音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感恩的心以上,慈悲的朋友所有解讀,學習感念,不同解讀也並是那麼重要,重要是心會說話,有心人一定平安福慧圓滿。

  • @cheegeokkimkim4266
    @cheegeokkimkim4266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学者您好,诚意敬请你解读阿弥陀经 感恩 谢谢

  • @WilonVives
    @WilonVives 3 года назад +21

    当你越深入探讨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 , 你越发现两千多年前,有人在信息科技不发达的时候已经看透了一切

    • @yuyingliu5831
      @yuyingliu5831 3 года назад

      可是光看透有什么用呢

    • @riannon8
      @riannon8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yuyingliu5831 看透自然不執著🙂

  • @古典吉他之梓潼篇
    @古典吉他之梓潼篇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共同探讨的精神可嘉,比一些只知道诅咒的人好多了

  • @李泽宇-u7x
    @李泽宇-u7x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理解的开悟是要解析自己内心,而这种解析不能依靠大脑去想,一但有心产生意识,那就成佛了🙏🙏🙏

  • @christinawu9408
    @christinawu9408 3 года назад +10

    悟到心不自心则慈悲自現.... 无慈悲亦无不慈悲,一切如是自自然然🙏

  • @于无声处-q1m
    @于无声处-q1m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醍醐灌顶

  • @Base5566
    @Base5566 3 года назад +11

    你真的太強、太厲害了💯!!!
    沒有你「解釋」
    我念了一輩子的心經,也不會知道是這個意思❌
    感謝您的教導!法布施➡️功德無量🎯

    • @chingchen3427
      @chingchen3427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請到 👉 雙生紫焰👀
      講非同凡響的👍心經👏👏👏

    • @tomkyo41
      @tomkyo41 3 года назад

      見到普遍的人都是這樣真的 很令人火大- -....

    • @邱祈銘-c9k
      @邱祈銘-c9k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實證才有能力有擇法眼!知道誰對誰錯!五蘊皆空不是停止運作!行深般若波羅蜜就能找到答案!因爲有這樣實證的智慧!回過頭來反觀現行以佛言解釋佛經的說法實在是差之毫釐 繆以千里!

    • @周沅逵
      @周沅逵 3 года назад

      @@邱祈銘-c9k 即不是停止,那可有立意否?

    • @邱祈銘-c9k
      @邱祈銘-c9k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是你觸證到本體後回頭觀照原來五蘊都不存在的!若想得證請參修止觀六妙門的次第裡面說的非常清楚!除此別無實修之法!

  • @maggieyang8080
    @maggieyang8080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你只是看了一下心經,就敢這樣講解,很是佩服。

    • @w462dh
      @w462dh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也不敢认同他所说的,对佛的缘起法不通透,曲解了色即是空的意思

    • @stari8763
      @stari8763 Год назад

      為了名利 膽子就大 甚麼事不敢作 這種人你也佩服? 八大地獄有很多

  • @amtbdsgx4091
    @amtbdsgx4091 4 года назад +21

    不管大家修什么,希望大家得受用,烦恼轻,智慧长,你懂的再多,烦恼不减,反重,有害无益

  • @james7882962
    @james7882962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云何應住 云何降伏其心。
    應如是住 應如是降伏其心。
    行住坐臥間都能觀照期心
    -------------------
    這是我看完的想法,謝謝你的分享,我覺得這很棒

  • @charlielee111
    @charlielee111 4 года назад +15

    提壺灌顶, 难得有人达如此意境.但有一点, 色的根本是"空"(意解为信息断而无为空不准). 佛语中的"空"不是没有, 空虚之意, 是"不定", "不长久'之意.

    • @wai9883
      @wai9883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色的根本不是空,不然为什么会有色即是空,又空不異色呢!色与空本来一体,而眼识自取分别

  • @Harvey10-l5d
    @Harvey10-l5d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超級厲害,看了多次都有不同的領悟!

  • @yangoncrown6565
    @yangoncrown6565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感恩您分享第二期。很喜欢。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第三期。很期待

    • @意识与认知
      @意识与认知  4 года назад +8

      第三期要等视频数据达到一种门槛先,第三期很重要,是心经的核心关键,要憋一下。
      不过在第三期之前我打算做一期讲佛祖成佛之路的视频,应该很多人会感兴趣。

  • @1750710673
    @1750710673 2 года назад

    真的解析得很好,听完你的视频再回看太乙金华宗旨,有新的体会。感谢分享

  • @raymondeng4302
    @raymondeng4302 4 года назад +8

    這個講者絕對是有高超的分析能, 智慧比ㄧ般人高很多很多。

  • @杰金-e7s
    @杰金-e7s Год назад

    南无阿弥陀佛🙏🙏🙏

  • @jasonsim9094
    @jasonsim9094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那个工厂的比喻很好,我好像突然就明白了一些事情,但佛法还是要实践,才能更体会,以前都唸心经,近来都想弄明白,也有看其它的,弄不太懂,一些小编一讲就明白了,本来今天早上要开youtube看剧,之前想理解心经,就开了小编的視屏。。。
    心经很重要,祂讲了小乘如何修,声闻,圆觉,辟之佛如何修,菩萨如何修,佛如何成。。。

  • @霞姐-u1x
    @霞姐-u1x 2 года назад

    講解的 很清楚 有很多人不了解心經 就像在背書一樣 唸了一輩子還不知道裡面的含義 感謝 師傅的分享解釋 如果能夠在 解釋的時候講慢一點會更好 人們聽了會更清楚 感恩

  • @telejacky
    @telejacky 4 года назад +7

    非常精彩。我是基督徒,也很享受你的讲解,也感觉其他兩者也有不少可以对话的地方。期待你的下一集

    • @意识与认知
      @意识与认知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也觉得有一点相通,不过那方面研究不多,以后研究分析过后再聊一下。

    • @pingzhou9804
      @pingzhou9804 4 года назад

      @@意识与认知 你很聪明,但不实在,浮躁,自大,你自误业重,误他重上加重!此时此刻我也业障深重。🙏阿弥陀佛

    • @numberoneboss
      @numberoneboss 3 года назад

      你是一位對修行認真的基督徒。可喜。

  • @tsyong500
    @tsyong500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建议你精进再看多几部佛经深入体悟里面精华尤其是楞严经,楞伽经,金刚经,唯识等等然后再看回你的视频。。。。阿弥陀佛!

    • @tsyong500
      @tsyong500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一切无自性只有属性所以=空

  • @朱麗瓊-x4t
    @朱麗瓊-x4t 3 года назад +5

    感恩您和大家還在佛法路上修行並且如此用❤️

  • @港湾灯塔
    @港湾灯塔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谢谢,解读很好,心经密意的解读,也是实修方法,观行照度。

  • @c645615
    @c645615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感謝! 與我緣見 佛學 相同

  • @鄧榮輝-s9r
    @鄧榮輝-s9r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山高月遠覺越小便道此山大於月!佛法無邊能感便無錯!

  • @點線
    @點線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您好,非常喜歡您對心經的解釋,不過這集我有些困惑,為什麼「空」解釋為「停止運作」?如果用此解釋,那麼「照見五蘊皆空」該怎麼解釋呢?謝謝您

    • @意识与认知
      @意识与认知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我想了一下,发现你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我以为我分析到那么细很多人看不到那么细节的程度,没想到你扣得比我还细。五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处理系统,但是古代好像没有系统这一概念,自然也没有系统停止运转这一概念,并且或者说所以他们将五蕴和五蕴的产物混在一起了。当五蕴停止运转时,就不会有任何五蕴产物的产生,只有无边的寂静,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才称为五蕴皆空,这也是为什么心经下面的内容一直在说没有这个,也没有那个的原因,照见五蕴皆空指的是体悟到这种(没有任何五蕴产物)无边空寂的状态。

    • @點線
      @點線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纯正的佛法 您好,謝謝您耐心回覆,我會提出這個疑問是因為我看過「薩古魯」的很多視頻,他提到修行冥想時並不是要做到讓腦袋裡的思想停止,因為只有當死掉時腦袋才會停止運轉,所以他說修行是要練習不讓自己受到感受與想法的影響,因為這些不是真相,因此,當我讀到「五蘊皆空」時,我用修行冥想的經驗來解讀的話,「空」就是「虛擬的」,因為這些五蘊的產物通常是經由個人潛意識虛擬出來的,只存在於個人腦中的過去與未來,在「當下」並不存在,呼應禪宗「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思,不曉得這樣的解讀是否合理?

    • @意识与认知
      @意识与认知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前半部分的内容会在心经第三集深入分析涅槃时解答,后半部分的内容的话应该是在分析潜意识本质时讲解最清楚。但那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

    • @翱翔-c6y
      @翱翔-c6y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點線 空不是真的空,什麼都沒有。世尊,六祖指的是不執,不取,不著念,相。無住生心,才能覺見真空,見心,見真理。如果一直想知道空的意義,就會執空生煩惱

    • @rikio2009
      @rikio200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意识与认知
      我觉得这里“五蕴皆空”的“空”,不该解释为“就不会有任何五蕴产物的产生,只有无边的寂静,什么都没有了”。因为“空”不是“无,没有”,“空”解释为空虚的虚,也就是无自性,不固定,无常。这样理解比较好?

  • @johnsoncheung2113
    @johnsoncheung2113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播主閣下上根, 可喜。
    在下有建議
    開公眾私密咨詢, 內容整後上傳
    (1)留Whatsapp/微訊号, 作聲明, 給大眾作個別私密咨詢
    (2) 此舉可作驗証閣下之對佛法之理解可否/如何於大眾的生活應用, 可提升實踐能力。幫人。
    (3) 個案整理後, 上傳。

  • @ongleeliw3382
    @ongleeliw3382 3 года назад +4

    佛法是含慈心❤,但你还是有我慢心,佛法是有内涵的,不只是 this break- down

    • @avonso
      @avonso 3 года назад

      放輕鬆,再健康的食物也需要一丁點的調味,「我慢」放一點,無傷,好吃好消化.

  • @Chinese.Destiny
    @Chinese.Destiny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這一篇『史上最準確的心經解讀』是我第一次看您的視頻,
    當然一開始我也覺得標題怪怪的… 而看到前半部的內容,我就已知道「真的夠準確!」
    自小我對心經感興趣並早年就經常背誦,但一直無法了解其經義,看了一些解說,
    的確仍不明其理。而後來仍然對佛學保持著學習的態度。
    .
    直到前年2019年底,我去參加了"10日禪修" (依2500多年阿育王遣僧團至各國,
    2500年後再由緬甸傳回印度的最純淨原始的佛陀修行教導),
    發現【心經】根本就是【禪修】的介紹/心法,『教法和內容的精神一模一樣』,
    教授如何觀察自身實相,在過程中衍生發展出智慧。
    今年3月10日,我又第二次開始 "十日禪修" (禁語-茹素-打坐…等戒律),
    真正的撥出時間來【實修】,而不是只有聞慧和思慧。
    .
    在數年前,我對我的網友表達想為大家寫一篇"心經解說",
    但一直因為工作和社團忙碌而無法付諸實行…
    看到你的這幾部心經視頻,我非常感謝、我也不必再寫,
    我不必用我的言語耗費時間心力去寫、出這個風頭(爭譽)。我沒有執著~
    直接將你的解讀,從我自身這個平台推廣出去!
    你說的東西,已經比目前我能說的東西更為具體和完善了。感恩合十
    若有機會,希望能夠結識你。 (有 FB / LINE 或微信)
    .
    也希望許多學佛卻「沒有實修」過 (或只實行了某種法門) 的朋友,
    不要用 [我執]來看待這篇,因為你們還沒有接觸過2500多年前,
    世尊是如何教導大眾解脫痛苦~
    .
    『這幾部心經解讀』和「作者的思辨」,在下100%認同。謝謝你。
    在這邊向大家立誓,我不是幫手、也不認識作者。今天我第一次看到此視頻~
    在FB上,我已經很多年宣揚佛的智慧和經典,可以去用我的名字來查詢FB。

    • @twtv4gary
      @twtv4gary 3 года назад

      淨空法師主講
      劉承符居士記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此段經文說明五蘊皆空的道理,空不當作無講,如果空是什麼都沒有,就不難懂,不需要世尊用二十二年時間來解釋。難的是不離色相以了解空義,也不是色相消失說它是空,而是講空有同時,空與有是一樁事。世人的觀念空與有是對立的,有不是空,空不是有。如說有就是空,空就是有,很難使人了解。般若講空,是即色之空,謂之真空,即空之色,稱為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因為色是四大組合的現象,空是般若真空之理,法空是中道第一義空,絕不是偏空。本經五蘊皆空是主題,下面色不異空四句是註解。一切諸法,世出世法,皆為一合相,皆是幻有,皆無自性。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佛)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四句合起來看,即心經的四句話。佛所講的色、空、名、中道,皆說一樁事,我們不能領會,我們把這四項看作四件事情,不知佛說的是一樁事。色法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細說之,把色換成受想行識就行了,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其餘依此類推。
      第一句色不異空,空是真如、是自性、是本體,色是一切現象。現象是依真如本體變現出來的,體既不可得,相當然亦不可得,是從假入空,照了實性。第二句相反,空不異色,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現象均是由真如本體變現出來的,是從空出假,照了因緣。下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兩句是空假相即,說明它是一不是二。一法如是,法法如是,無一法例外。佛在華嚴經說: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又說:一毛孔中轉大法輪。如色空不相即,性相不相即,如何可能有此奇妙現象。知此事實後,佛在經中所說種種不思議境界均可以接受。
      般若經所說五蘊皆空的總綱領與念佛求生淨土有重要關係。從前我在台中蓮社求學時,李老師對我說:念佛人多,往生者少。蓮社有二十多萬人,真正念佛往生者不過三五人而已。他說的非常保守。據我所知,台中念佛往生的人相當可觀,如果說每萬人中有三五人乃接近事實。但是這個比例仍然很小。何以念佛人多而往生者少?其關鍵就是看不破放不下。般若經能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故對經典不得不重視。我們的身心都不是真的,身體有老病死,剎那變化,均屬假有。
      心理方面,受想行識,念頭剎那生滅,我們都能體會到。保持念頭不失叫「三昧」,又叫「作定」。定功不過是一個念頭的相續相而已,定的境界有得必有失。世間四禪八定,非想非非想天能持久到八萬大劫,定功不失,而八萬大劫之後還會失掉。自性本定無生滅,沒有入定出定,如楞嚴經所說的「首楞嚴大定」。「性定」與「修定」完全不同,性定不是修來的,那一天照見五蘊皆空時,性定即現前。我執若空,煩惱障沒了,法執若空,所知障沒了,自性本空自然現前。此話說起來容易,作起來可不容易,凡夫無始劫來,我執習氣非常重。
      古德說:理可頓悟,事須漸修。根性利、善根厚的人,在理論上可以接受,如果要把境界轉過來,還要有相當時間的修行。理與事是一不是二,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心中時時提起觀照功夫,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一切人事物皆是諸法空相,把自己無始劫來錯誤的見解思想,逐漸在般若智慧光明中淘汰的乾乾淨淨,這是真修行。華嚴經末後一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一個歷事練心真實修行的好榜樣。多思維,多體會就能斷煩惱習氣,看破放下。然後對於彌陀的願行,才能有真實的體會,決志求生淨土,這一生中自然能有成就。般若對我們有極大的幫助,極大的利益。
      五蘊的根源是重疊生起的,一念不覺把真如自性轉變為無明業識。這些話要仔細聽,不可思維想像,一想就錯了。例如說:今天陰天,太陽被雲層遮蓋著了。細心一想,太陽比地球大若干倍,焉能被雲層遮蓋。真如自性永遠不會變成無明業識。無明業識就是一念不覺,謂之無明本。真如自性起作用,在作用上帶上這個東西。如同眼能見,眼是自性,帶上眼鏡,仍然可以看到外面境界,眼睛透過眼鏡見到外面境相,叫作無明業識,又叫第八識。眼鏡是否真正妨害了眼睛呢?並沒有。
      此中關係要搞清楚。一有識就是阿賴耶識,所以有行,一有行才有想,一有想才有受,一有受才有色,這是從五蘊上講,從八識上講,就是「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說法雖然不一樣,意思是一樣,同樣說出事實真象。世間人不了解,以為是有一個神明在那裡安排。他不曉得大自然的演變是有一定次序的,如人穿衣服,先穿內衣,再穿外衣。脫衣時先脫外衣,逐漸到內衣,次第不能錯亂。
      迷的時候先有無明,發展到粗相,回歸自性的時候,先由外面下手,先除色蘊,然後次第再除受想行識。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日常用功有很大幫助,對一切色法不執著,對自己的色身以及世界一切人物皆屬色法,均可放下。進一步受也能放下,不再追求享受,苦樂憂喜,能隨緣而不攀緣,隨順眾生,隨喜功德,心地平等。順境不起樂受,逆境不起苦受,受即放下了,其餘想行識依此類推。
      報佛恩網

  • @吳致富
    @吳致富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分享一個在 幫助我們入靜的方法 可以用來配合念經 或是念咒 或是心靈音樂
    禪定 禪修養生法-入靜的十個方法
    每個人在初練時要達到入靜的階段,其進度的快慢,程度的深淺,時間的長短,均與各人的神經類型、年齡、所處環境、實際經歷、體質好壞等許多因素有關。當然,要取得良好的預期效果,這同靜丵坐時間的長短,靜丵坐前的準備,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靜丵坐要領的掌握有著重要的關系。
       為了使初練者掌握入靜的方法,下面介紹十種初步的入靜方法和一種中級程度的入靜方法,以便使初學者在入靜不佳的情況下選擇使用。
       1.入靜十法
       (1) 默念法:當靜丵坐時雜念較多時可默念一些短小精悍的詞句,如“松……”“靜……”“松靜……”“松靜消雜念……”“身體安靜……”以上例句,擇一而用,念時不出聲,尾聲拖長,以自己聽得見為度。也可以根據自己在靜丵坐中出現的急燥情緒而引起思想分散和具體情況,默念“不要急……”“慢慢練……”,字數不要太多,一般以五六個字(不宜超過)為適量,以助入靜,以此來替代那雜亂的思想。
       (2)數息法:在練功時,默念呼吸的次數(一呼一吸為一次)“一,二,三,四……”從一至十,從十至百,用單純的默念呼吸來轉移雜亂的思想,有幫助入靜的作用。逐漸雜念沒有了,數念也逐漸地被自己忘記,漸漸地進入安靜階段。
       (3)數字法:在雜念叢生,上述手段失敗時,可以用這個方法,即反覆默念“一,二,三,四,……十”,念時不能太快,太快了會影響入靜,反而起副作用,要在心中默念,音調要由高到低的似帶弧形,長而柔和,但千萬不要出聲,如此由一到十,反覆默誦。這一辦法,過去有人用來做催眠,當可用在此以助入靜。
       (4)自訓法:這是一種自我激勵的辦法,當上述三種入靜法均告失敗,一般是暫不練功,把功收掉在下一次再練習,不予勉強。本法是用一些捫心自問的話來激勵自己,如“修禪威力無量,勤修苦煉堅持內外合煉……”“自持三尺劍,斬盡九丈妖”等等,或用自己喜愛的名句、名詩,默念默誦。這是由一次入靜過渡到另一次入靜過程中,控制雜亂思想的另一手段,使之達到漸漸入靜。
       (5)天地存一物法:在自然界有的一些
    文章過長 請點入網址看全部 blog.udn.com/twkang8888/151585787
    如果你有因此受益 在跟我一樣 幫忙分享點讚 讓更多人也受益

  • @MrEugeneleo
    @MrEugeneleo 2 года назад

    喜欢你这种具体的以当下实例解读的方法,请务必继续。

  • @andywang8823
    @andywang8823 4 года назад +11

    心存善念大無敵,就夠了

  • @Marice-vk2zk
    @Marice-vk2zk 3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是几天前才有缘收看到您的视频的,真心觉得您讲解得透彻有理有据,希望您继续创作此类视频,谢谢啦

  • @云伊娜
    @云伊娜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好可爱,谢谢你。我也理解了

  • @lierongshen6025
    @lierongshen6025 27 дней назад

    首先感谢🙏 赞赏博主,感觉是永远用自己真实的觉悟去参照外在的一切,包括佛法。我自己认为凡是写成文字的,即属于外在。我也永远不会理会那些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无论它来自被认为最伟大的或者是必须的。最正确的,或者至亲挚友,仍然要以自己的理解为主,而把对方的东西当成外在。所谓心外无物。或者在某时刻我确实错了,但绝不会因为害怕犯错而在没有体悟的情况下去附和另一个更可能正确的说法或做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接受我犯下的所有错误,并且认为在某时某刻犯下莫个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真正的勇气是永远守住自己的良知与觉悟,并且低调到知道自己即使修炼到最高境界,也可能在不经意间犯下最严重的失误,因而谨言慎行,这才是走在正确的修行道上。我话说得多了,实在因为看了博主视频有感而发,胡说了几句,不好意思。再次感谢博主的开悟❤

  • @taiwanhakkangin1688
    @taiwanhakkangin1688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期待

    • @意识与认知
      @意识与认知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铁粉,你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 @m3s69ll
    @m3s69ll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過去這三年也經歷了你之前的這段歷程,哲學、科學、人文、經濟、歷史、科技,宗教繞了一圈,雖然還不算真正的開悟,可是看開了許多。能淡定去面對人生一切,我覺得這是一種智慧,還無法完全五蘊皆空,但對凡夫俗子來說,已經很夠了,因為下輩子輪迴時,還可以繼續修行
    輪迴已經可以被科學證實了。很多人會很鐵齒,但在西方沒有任何佛教背景的科學人士已經認可這些事情
    其實宗教沒有那麼怪力亂神,都是人操作出來的
    魂魄,意識,磁場,宇宙

  • @bridgetl1967
    @bridgetl1967 3 года назад +6

    up主功德无量🙏 我可算能从一个人这里听明白了 求持续更新 带领思考 可以接受收费

  • @evansmu6724
    @evansmu672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圈粉了。全网最有意思的讲解。

  • @許唐嘉
    @許唐嘉 3 года назад +3

    顏色就是顏色不會是空……靈性不修會是黑靈魂體,有修者有澄,黃,藍,紫,白個種不同靈魂體……

  • @大山あき-r4t
    @大山あき-r4t 2 года назад

    讲的非常好,给您点赞

  • @林煜山
    @林煜山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色法不異是空性心如來藏
    空性心如來藏不異是色法
    因為色法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所生所顯!
    色法跟如來藏不一亦不異

    • @numberoneboss
      @numberoneboss 3 года назад

      這樣講也沒什麼“不對”,只是很難接引大家。

  • @bc9885
    @bc9885 2 года назад

    別介懷別人的評論,你的解說其實很好。

  • @ct9245
    @ct9245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大乘的思想: 生死輪迴與涅槃、污染與清淨、迷與悟等從根本上說是沒有分別的
    不二法门

    • @user-ll6vc3tx5i
      @user-ll6vc3tx5i 4 года назад

      您說的正確 無善無惡 才是真解脫

    • @ct9245
      @ct9245 4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ll6vc3tx5i @ 重点是要从佛性照的十界,把十界的佛性全都拿出来,所以每一朵花都坐一尊金佛,经书上的每一个文字都成了一尊金佛

    • @user-ll6vc3tx5i
      @user-ll6vc3tx5i 4 года назад

      @@ct9245 可以這麼說 一切法為一切生眾生 無一切眾生無一切法 您說的佛性因該是只一切法

    • @ct9245
      @ct9245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user-ll6vc3tx5i @ 佛性在无为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
      佛陀成佛后,他的身在有为法,他的心识在无为法。实相观他在一切法

    • @user-ll6vc3tx5i
      @user-ll6vc3tx5i 4 года назад

      您真的了不起 你是解脫之人 但很少人能了解您的境界

  • @user-perry3087pro
    @user-perry3087pro 2 года назад

    請問您是否願意製作幾期視頻,講解太上清靜經?

  • @陈智生
    @陈智生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期待续集

    • @易远道长徒弟-c9b
      @易远道长徒弟-c9b 4 года назад

      生辰八字,简称八字,文化久远,可通过八字推测人命运的事业财运感情祸福等。两个人缘分深不深,首先是看两人八字合不合,八字不合肯定不会长久;其次看两人运势是否同步,运势如果能够同步,那么就可以长久的在一起。想知道自己八字中的五行缺失、感情事业运势自己与另一半八字合不合等,我推荐一位资深八字命理道长,他薇信:20882988

  • @clareylim6861
    @clareylim6861 3 года назад

    感恩师兄解释🙏大智慧啊!南无阿弥陀佛🙏

  • @tarzanlin
    @tarzanlin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六根是心的延伸,心是六根的源頭,沒有心就沒有六根,就解脫了,就涅盤了.六根所接收到的訊息跟發出去的訊息由心接收叫萬法,萬法接收沒有形色,經過心處理也沒有形色,由六根製造形色,想像形色,但都來自於心,心在處理萬法時,都在一瞬間,也就是如夢幻泡影,萬法在發生時也是如夢幻泡影,沒有任何一法,可以永遠在心裡,理解的話,就入門了,要實際跟心裡作比對,會發現一切都是空.丫~注意力就是心~

    • @ultraeleven11
      @ultraeleven11 4 года назад

      六根與五蘊有關係嗎?😏😏😏

    • @ct9245
      @ct9245 4 года назад

      如来的心是遍整个宇宙, 你的心与如开的心,不就是一样吗?大乘佛教如何解释心字? 去读读

  • @夏欣-o7l
    @夏欣-o7l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喜欢你的解读,与范跑跑解读相似,他认为荣格心理学,佛经,老庄都探索人的从心角度的寂灭

  • @eva5694
    @eva5694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辛苦啦 期待下一期

  • @黃淑慧-j5n
    @黃淑慧-j5n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終於聽懂了心經
    謝謝您

  • @alenh720
    @alenh720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心经是观世音菩萨对舍利弗说的,弗是子的意思,舍利弗的母亲叫舍利,舍利弗就是舍利的孩子意思,所以可以翻译成舍利子。

    • @ct9245
      @ct9245 4 года назад

      心经,背境后面有佛陀的佛力的加持,菩萨才能借力传解

  • @zenwatson9052
    @zenwatson9052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你超级有慧根啊!想必也是修行很多世的!用现代诙谐幽默的语言把佛法讲的深入浅出,醍醐灌顶。不得不赞叹,听起来您的年纪不大。但,开悟这回事真不是年龄能决定的啊!有的人生下来就悟道了,哈哈。订阅了并点了小铃铛,加油哦😉😁

  • @jiqz
    @jiqz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拨云见日

  • @lovekibainuzuka
    @lovekibainuzuka 3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感覺在這裡留言令我覺得平安
    阿彌陀佛

  • @vinsung
    @vinsung 4 года назад +12

    別把佛法當學問來研究,尤其是般若,開口便錯!!路過地球時不要錯過佛陀的智慧。 錯過事小,誤導事大(斷人慧命)!

    • @ct9245
      @ct9245 4 года назад

      磐若是指大乘佛智之一的涌现,不修大乘佛法是不可能实现

    • @andy_yeung
      @andy_yeung 4 года назад

      師兄言重,文字聲音也只是外相,不要被塵所束縛,重要的是要有好心態,止惡行善,阿彌陀佛。

    • @andy_yeung
      @andy_yeung 4 года назад

      @@ct9245 小乘渡己不渡人,大乘渡己渡人才得圓滿。

    • @ct9245
      @ct9245 4 года назад

      @@andy_yeung @是方便的与佛法结缘,是可以的,但有些佛教的专用词不好乱用,不修佛法的人也说磐若,何德何能? 磐若是佛智,不达三摩地何来涌现佛智?

    • @andy_yeung
      @andy_yeung 4 года назад

      @@ct9245 從錯誤中學習,有何問題,不明白者再講也不明白,明白者你亂講也是明白,只是分享,人一出生已經被自心誤導了,世界萬物皆空,看空了就懂包容,般若就是圓,別人説方的那就一切隨緣。

  • @user-ei5vo7qw2y
    @user-ei5vo7qw2y 3 года назад

    昨天看你講心經第一段那四句,我真的是對你讚嘆到不行,但現在這二段只看到你講舍利子這部份,就馬上想要把白眼翻到後腦去了..............
    舍利子是對五蘊皆空這個「境」的形容,我在沒讀懂心經前因為沒搞懂這意思,所以在讀懂前讀心經讀了28年都不明究理,因為如果舍利子是在講人名或你所謂的「諸比丘」的話,那就無法跟後面的「色不異空、色即是空」那整段連結起來。
    所以我直到聽到某位大修行者對舍利子的開示是在形容五蘊皆空的「境」之後,我才整個瞬間豁然開朗能夠將心經前後整個串連起來,所以將舍利子解釋為舍利弗或「諸比丘」,根本上是無法跟後面整段連結起來的。
    看到舍利子這段後我暫時不想再看下去了,不是因為後面可能都是錯的,而是所有對心經錯誤的解讀,幾乎都只出現在「觀自在菩薩」跟「舍利子」這部份,我所看過所有解讀心經的版本,除了「觀自在菩薩」跟「舍利子」常出現錯誤解讀外,只要第一段跟第二段的心經其他部份都沒有解讀錯誤的話,基本上整部心經大概都不太可能出現錯誤解讀的部份了。
    所以我本來在昨天看完你對第一段心經的解讀感到非常讚嘆後,想說今天的重點就是來看你對「舍利子」的解讀跟我所聽到的開示是否一樣而已,所以暫時不再看後面的解讀絕不是對你的貶抑,畢竟你能正確解讀出一堆人都無法正確解讀出的前四句,就已經是讓我非常讚嘆了,所以還是非常隨喜你的功德,感恩。

  • @sikhinwo
    @sikhinwo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第一講(中文字幕)
    聖一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