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3,大明曾統治大海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9 май 2024
  • 本集我們來談談鄭芝龍與荷蘭人的金門海戰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409

  • @SSChen-xe2we
    @SSChen-xe2we Месяц назад +60

    原來我們龍哥這麼強阿

    • @jk-lb1yg
      @jk-lb1yg 2 часа назад

      没有郑和,那有郑之龙,日本在明朝初期侵略朝鲜,郑和船队开到日本问罪,幕府当场宰杀20个将军以示道歉谢罪。

  • @jacky4090ultra
    @jacky4090ultra Месяц назад +85

    郑芝龙:我问妈祖能不能打,妈祖没说话,代表她没意见
    那就开打!

    • @Ted12299
      @Ted122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22

      我想天上聖母請示
      當天祂給我九個聖杯
      開打!

    • @user-pv4le1yk9y
      @user-pv4le1yk9y 29 дней назад

      支持美国共产党,支持川建国同志!

  • @LiboYin
    @LiboYin Месяц назад +24

    谢谢老师 这是一个非常福建的故事🎉

    • @Hank-qw5jl
      @Hank-qw5jl Месяц назад +11

      只要媽祖同意,一切都沒問題😆

  • @user-yp2xs7zt6v
    @user-yp2xs7zt6v Месяц назад +15

    後來,另一批「夷人」打到渤海口時,大清還打算用這種黃蓋戰法,但對面都已是鐵甲艦了

  • @user-xm8gq7vn3b
    @user-xm8gq7vn3b Месяц назад +14

    希望自己也能達到老師講故事的技巧,謝謝老師為我們說故事

  • @user-rx7tb2vq5c
    @user-rx7tb2vq5c Месяц назад +26

    未看先讚!老師出品,必屬上品!

  • @ranpla
    @ranpla Месяц назад +43

    可惜以17世紀中國對於海洋與商業的陌生與藩籬,加上已經崩掉半壁江山的大明,
    讓鄭芝龍沒辦法繼續在海上大展身手,
    鄭芝龍自己也可惜沒能緊握兵權帶著兵馬出走,落得晚節不保、家破人亡。
    不然到目前為止的系列故事聽起來,鄭芝龍的戰力是比鄭成功高上一大截的!

    • @user-ur6yn9td1o
      @user-ur6yn9td1o Месяц назад

      這沒辦法 畢竟當初南明政權就是個拖油瓶 三王各自為政 不彼此互相合作
      導致清兵打來的時候 就已經在家門口 逃都來不及 鄭芝龍無奈下只好投降清廷

    • @erich7833
      @erich7833 Месяц назад

      中國人自己把伊斯蘭海航家鄭和造的船沉掉,
      能怪誰?
      鄭成功沒有鄭芝龍的戰力,
      根本原因是,他居然蠢到照著聖賢書上寫的東西,
      去救援必然垮台的明朝,
      必然在陸上賠掉海洋民族閩越的生力軍

    • @a58602064
      @a58602064 Месяц назад +7

      他兒子也是可惜阿
      當年鐵甲部隊反攻就差那麼一點啊
      中了對方的緩兵之計
      真的注定大明該亡阿
      其實當時漢人的觀念還是沒改
      一樣是老觀念陸權為重
      不管在海上多厲害心裡還是念著土地
      出海只是被逼的
      有土斯有財的故土觀念級重

    • @robertspierre
      @robertspierre Месяц назад

      大明从郑和的下西洋,到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到海上商盗集团,都辜负了……彻彻底底的陆上国家

    • @aabb-fg1gp
      @aabb-fg1gp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福建归根结底只能起一个港口的作用,你的商品和市场都要依托一整个大陆才能运转起来。郑成功后来抗清的时候清朝让沿海居民迁界就把他搞得很难受了。

  • @chia-minlin6773
    @chia-minlin6773 19 дней назад +2

    這跟當年英國突擊西班牙停在比利時海灣內的無敵艦隊的戰術很類似,黑夜中先用火船攻擊停泊在海灣內的敵艦,讓移動半徑大的敵艦在窄海灣中無法組成隊形,再出動主力攻擊。不過西班牙無敵艦隊在此役的損失並不大,但由於事發緊急,西班牙艦來不及收錨,直接砍了與錨連結的繩索來應戰。由於出師不利,加上荷蘭方面的陸軍有一直沒來,西班牙艦隊只好回國,但不敢再穿越英吉利海峽,決定先往北,再繞過整的大不列顛群島回西班牙,結果在愛蘭外海遇到風浪,沒有錨的船艦無法固定,先避一下風頭,整個無敵艦隊沉沒

  • @user-nw8ux9jx8r
    @user-nw8ux9jx8r Месяц назад +56

    鄭芝龍真的是英雄

    • @mjk7530
      @mjk7530 Месяц назад +9

      沒有他,我現在就是荷蘭人了

    • @user-oy1lk2gt7y
      @user-oy1lk2gt7y Месяц назад

      @@mjk7530 被鄭芝龍害死誰想當華人

    • @grahamlee688
      @grahamlee688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mjk7530河南人😅

    • @user-fe6qn9iu3t
      @user-fe6qn9iu3t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因為他成功了所以是英雄?😂😂😂😂😂

    • @army8756
      @army8756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user-fe6qn9iu3t 本來就是以成敗論英雄的.

  • @linjiacong
    @linjiaco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谢谢天豪兄的分享

  • @shps100606
    @shps10060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9

    最近看好多鄭芝龍的歷史故事啊!超級大帥哥,超強海盜王,整個東亞海上霸主!
    但是,晚年卻沒有好結局,真的可惜!

    • @chenglongyin2232
      @chenglongyin2232 Месяц назад

      對,或者人生就是如此
      不能盡善盡美。

    • @axbsj4080
      @axbsj4080 24 дня назад

      投降北方的下场就是如此了

  • @wolfsrlay5019
    @wolfsrlay5019 Месяц назад +10

    按讚,看完廣告支持,頭香

  • @Jesu0040
    @Jesu0040 29 дней назад +5

    老師學問豐富,敬佩了,只有一個地方有待斟酌
    鄭芝龍應該不是從台灣出兵向大明水師開戰,當時台灣並非鄭芝龍軍隊的據點,縱有魍港的李旦舊部,數量也不多,去考察過南洋各地的鄭氏宗廟後,你就會發現鄭氏其實就是整個南海區域的大武裝海商集團,勢力遍及整個南洋大都市,收稅、搶劫敵對勢力、貿易,所以對大明水師開戰的軍隊,是從整個南洋一起調過來的,不會是從台灣,台灣反而是鄭芝龍勢力最薄弱的地方,因為當時台灣有荷蘭人及人數眾多且剽悍的原住民,鄭芝龍無法長期定點安寨,也沒必要

  • @DanielTFLu
    @DanielTFLu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謝謝!

    • @leecehao
      @leecehao  28 дней назад

      感謝您的持續支持 我非常開心

  • @a0921037403
    @a0921037403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真是精闢的解說

  • @seans2876
    @seans287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天豪老师历史故事讲的很生动

  • @jiangtao2990
    @jiangtao2990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讲的真好

  • @rubbishbin8855
    @rubbishbin8855 Месяц назад

    聽完老師的新版故事再聽老師的舊版故事,感覺特別好

  • @jolog6238
    @jolog6238 29 дней назад +1

    這集講的太精彩了!!!

  • @panshiun
    @panshiun Месяц назад

    太喜歡天豪老師公開課了,讚!

  • @wang8383
    @wang8383 Месяц назад +11

    22:02 哇塞~鄭芝龍簡直就跟四皇一樣了啊😂

  • @alexchen9988
    @alexchen9988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下班的突襲 老師總是會給我們驚喜

  • @chun-minchen464
    @chun-minchen464 28 дней назад +1

    真是精彩,聽得熱血沸騰,期待下一集😊

    • @leecehao
      @leecehao  26 дней назад

      很開心您喜歡這個故事 下一集見

  • @kenyang2440
    @kenyang244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謝謝!老師充實我的生活

    • @leecehao
      @leecehao  24 дня назад

      沒問題 我會一直努力的

  • @user-zg1zv8sx1j
    @user-zg1zv8sx1j Месяц назад

    真好看

  • @js740419
    @js740419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驚喜的時間

  • @taiwan_kuei
    @taiwan_kuei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能聽到天豪老師講述鄭芝龍的英雄事蹟,歷歷在目,太幸運了!

  • @linguangya
    @linguangya Месяц назад

    最爱天豪老师了!

  • @t.anderson4804
    @t.anderson4804 29 дней назад +2

    以前都不知道龙哥这些光辉啊失敬失敬😊😊

  • @DxDy777
    @DxDy777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想不到郑芝龙如此牛!

  • @a27938686
    @a2793868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7

    簡直是東方七武海

  • @wmfasf2143
    @wmfasf2143 Месяц назад +9

    24:58那一句「再不然還可以渡海來台灣發展阿」,硬幣上的頭像正呵呵地笑著~

    • @erich7833
      @erich7833 Месяц назад

      那時候台灣是荷蘭人的,
      明朝人說不是他們的土地,
      荷蘭人無主地先佔
      明朝人超無恥,鄭森要打台灣的時候,
      把明朝講過的話當作歷史文件,
      說「那個是大明神聖國土」,未見笑

    • @frankyan9596
      @frankyan9596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erich7833怎么无耻了呢,郑家在台湾有地不是吗

    • @erich7833
      @erich7833 Месяц назад

      @@frankyan9596 那是荷蘭人的,不是鄭家的,
      無恥大明

    • @China-loser
      @China-loser Месяц назад

      ​@@erich7833嚴格來說,臺南、基隆、北高雄是荷蘭的,雲林、嘉義是鄭家的。

    • @jimmyzhou5125
      @jimmyzhou5125 29 дней назад +2

      ​@@erich7833你的祖先是明朝人還是荷蘭人?荷蘭人從歐洲幾萬里來占東亞的土地根本是非正義的。

  • @paulchukc
    @paulchukc Месяц назад +25

    上一集聽了感覺普普,這一集聽起來感覺很有意思!

    • @leecehao
      @leecehao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收到您的支持
      很開心您喜歡這個故事

  • @superchocola
    @superchocola Месяц назад

    前十推!

  • @chiang_paul
    @chiang_paul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謝謝老師的分享與介紹❤

  • @Herbert5430
    @Herbert5430 Месяц назад

    太精采了

  • @wang8383
    @wang8383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23:59 這樣其實不錯啊

  • @wuwu365
    @wuwu365 29 дней назад

    精彩

  • @zuhakamin
    @zuhakamin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這麼好的題材怎麼沒拍成電影

  • @toddshih9350
    @toddshih9350 Месяц назад

    龍哥是個人才

  • @user-ir3sl4im6o
    @user-ir3sl4im6o Месяц назад

  • @taiwanhakkangin1688
    @taiwanhakkangin1688 Месяц назад

    17:19"標準的福佬"解釋很好

  • @JasperO180
    @JasperO180 29 дней назад +1

    大航海時代 好懷念 ~

  • @wang8383
    @wang8383 Месяц назад +7

    24:58 這樣的話應該是拿到他兒子 鄭成功跟蔣介石的 劇本 了吧

  • @user-wp8kd3ph4f
    @user-wp8kd3ph4f 29 дней назад

    鄭老大帥气啊

  • @user-vz2gh1zi9
    @user-vz2gh1zi9 Месяц назад +7

    福建人的高光時刻🎉老師說的好

    • @leecehao
      @leecehao  28 дней назад

      很高興您喜歡這個故事 收到支持了

  • @user-qc4ld4kc9u
    @user-qc4ld4kc9u Месяц назад

    点赞

  • @amos3927
    @amos3927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謝老師,blue Monday 不 blue啦!

  • @user-it7qo9zp6c
    @user-it7qo9zp6c 29 дней назад +3

    我看到 17:29 乾脆送出100個黃蓋,給荷蘭人送“溫暖”,我笑到肚子痛😂

    • @leecehao
      @leecehao  28 дней назад +1

      這個梗我想好久 哈哈哈

    • @user-it7qo9zp6c
      @user-it7qo9zp6c 28 дней назад

      @@leecehao 衝著這能會心一笑的“梗”我就馬上刷錢了,這年頭能笑也不容易,老師加油

  • @robertchen6974
    @robertchen6974 Месяц назад

    請問老師日後是否有機會講鄭和的故事呢?謝謝

  • @jeff1991521
    @jeff1991521 23 дня назад +1

    李老師能不能講講太平天國的故事 短短兩個月席捲了18省 能不能開個系列講講 謝謝🙏

  • @Yeye-rp6kw
    @Yeye-rp6kw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本来以为要等到明天,没想到周一老师就爱心大赠送。

  • @c9522046
    @c9522046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17:20 十七世紀的福佬live~
    21:49 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XD

  • @minitorachan
    @minitorachan Месяц назад

    頭香❤

  • @Housecat2388
    @Housecat2388 Месяц назад +6

    鄭芝龍的海戰戰術的確很出乎荷蘭艦隊意料。難怪能用落後的戰艦擊潰荷蘭艦隊。

    • @jackrobert4918
      @jackrobert4918 29 дней назад +2

      呃……我就整個鄭芝龍崛起和跟荷蘭人海戰的過程中解釋一下風帆時代這場海戰的價值
      不少人將這當作國姓爺他老爸生涯代表作,足以和他兒子媲美的抗荷神功。但正如天豪老師說的,東印度公司乃至背後的荷蘭六省政府可沒有和鄭芝龍玩命的打算,主要是因為長崎的貿易需求所以才算了。
      撇開大中華主義思想不看,這場勝利其實理所當然。荷蘭人在料羅灣海戰中所動員的規模根本不是他們十七世紀前期能制霸海洋的帝國本錢。給所有人科普一個數據,同時代的第一次英荷戰爭,英國人先後三次戰爭動員了60艘、40艘、45艘戰艦,荷蘭人先後動員了96艘、30艘、70艘左右的戰艦,還有其餘輔助船隻雙方總數皆落在三百艘軍艦上。
      不久後的第二次英荷戰爭,荷蘭總計131艘戰艦,英國139艘戰艦。
      這裡各位要注意,影片裡面天豪老師講的蓋倫帆船基本上就是高級一點的武裝商船,對標的使用者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這種殖民下轄單位。對,他雖然可以制定自己的司法體系、實施行政任命、發行貨幣跟擁有軍隊,但它終究不是荷蘭政府!武力上能招獲的規模和裝備的等級和荷蘭本身的“國防軍”不是一個等級。
      這裡我再強調一次,當時參與料羅灣和廈門戰鬥的蓋倫帆船只是武裝商船,不是海軍主力艦、不是主力艦、不是主力艦,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就像上面提到的,當時的主力艦已經是是風帆戰艦,也就是俗稱的戰列艦。英、荷、西在十七世紀所採用的海上國防武力主力都是這種。戰艦是什麼概念?各位可以參考一下英國人對在十八世紀中對海務局提交的研究,一百年內的海軍各式風帆艦種分級(實際上,1670年他們就建立系統了,後面只是不斷更新調整而已)。由高到低一到六級,三級以上才能被叫作戰艦。三級的門檻是什麼標準呢?三層甲板、保底50門加農砲,其中中吃水線以下全部都是36磅砲,其他都是24磅砲。(1650年代的標準來看,後世的標準那是越來越變態,一百年後的英國門檻是74門砲才能叫戰列艦)
      李老師影片裡提到的蓋倫帆船數據呢?兩層甲板、至多三十門火炮,口徑火力基本上沒有可能超過12磅。這裡講的全部都是作為主砲火力的側舷砲部分。
      12磅砲這種等級是不可能出現在戰列艦的側舷砲佇列裡的;多半只會擺個四五門在甲板上,作為前後端火力輸出的副砲,要作戰砲擊敵方的艦隊時,形成火網的戰列砲艦裡面沒有10磅砲以下的位置,這種火力的口徑全部都得滾去小孩那桌。而這種東西在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商船中卻是側舷砲,是主砲。
      這樣大家明白武裝商船和戰列艦的概念了嗎?前者是海盜、海商(包含東印度公司)規格,主要目的不外乎打劫、走私、遠洋生意和防止海盜或地方海上武裝襲擊;後者是純粹奔著幹架、弄死對方而去的。東印度公司在料羅灣戰役裡拿出來的軍艦,放在同等時代的正規海軍部隊裡連四級艦都算不上(四級艦至少也要40門火炮和夠厚的船體防護,作為巡洋艦快速馳援戰場。)
      最直接的體現在於英國皇家海軍在十八世紀初做的測試實驗,裝配12磅、8磅的蓋倫帆船,就是貼臉射,都打不穿三級戰列艦的船殼,遑論幾百米距離外的砲艦互轟?而戰列艦只要一輪齊射,蓋倫帆船的水手全員們就差不多可以出殯了。
      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好,抑或是荷蘭本土也罷,從來沒有“認真”打算與鄭氏集團或者大明朝廷在海上“武力解決”。還記得一開始給的數據嗎?一場戰役,動輒七八十艘“戰列艦”,每艘的規格是三層甲板、50門火炮,其中下層甲板全部是24磅、36磅砲,上層甲板18磅砲、最後才是少少幾門12磅砲。噸位動輒1600-1700噸。這是在大西洋,海上強權們要動真格輸贏的“基本門檻,如果東印度公司和荷蘭政府要認真,向上級求援把這種等級的艦隊開個5、60艘來東亞。
      那鄭芝龍就是有一百條命、幾千條船都不用混,連鄭成功想奪取台灣都是在送。連接舷戰什麼的也別肖想了,你近戰武力雄厚、你要接舷戰,一開過來才發現人家甲板上是滿滿的1000名左右的海軍陸戰隊,拿著新式燧發槍跟長戟給你遠道送驚喜……
      真的不用把17世紀中期的明朝海上勢力想的太美好就是。

    • @Q-lb6op
      @Q-lb6op 29 дней назад

      樓上這就是扯蛋啦,你會把本國舉國之力的國防艦隊送到遠東決戰嗎?,在歐洲的敵國不會趁機滅你,所謂的戰爭不是這樣看的,要看天時、地利、人和,從後方補給、到前線地形環境天候、主帥能力,以及後方國家支援和科技創新。如果光靠數數戰艦數量和火力就能看清戰爭輸贏,那西班牙無敵艦隊就該無敵至少300年。海軍發展要看現實需要,在大航海時代的歐洲殖民帝國本土,或者需要至少50艘以上的主力戰艦來攻擊防守或威攝對手,但依據農業時代的生產力,要維持本國防禦力,同時要在各遠洋殖民地,也保持與母國本土相同戰力,這就不可能了。更何況從16-17世紀海戰來看,16世紀末西斑牙無敵艦隊,17世紀初前後的英國的無敵艦隊,船艦數量都是不斷上升,其戰艦規模也是大小不一,要看料羅灣海戰時鄭芝龍戰力,對比也該是1633年時的荷蘭海軍實力,更應該比較是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軍實力,拿20年後荷蘭本土的國防軍戰力是沒有任何意義的。30年河東、30年河西,1633年的30年前荷蘭的海軍才剛開始發展,再30年前是西斑牙的無敵艦隊橫行世界海洋的時代。
      所以什麼是事實,在東亞海上貿易這一塊上,明朝鄭家海軍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這是當時荷蘭也無力改變的事實。

    • @jackrobert4918
      @jackrobert4918 29 дней назад

      @@Q-lb6op 神他媽要看就是要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實力
      還有你知道荷蘭東印度公司1604年就成立了嗎?
      整個17世紀上半葉都是荷蘭的黃金時代,你跟我說是荷蘭海軍剛發展的開始?
      沒聽過英西戰爭嗎?鄭芝龍西方的大前輩,法蘭西斯德雷克船長,一樣是海盜身份成名的那位他的成名戰是怎麼來的?1588年,一役也是用火船戰術把無敵艦隊打到幾乎全滅。
      之後西班牙又捲入英國後續的劫掠戰爭和入侵,然後緊接著又要面對荷蘭的八十年戰爭。國庫直接被打空,艦隊規模縮水到只剩三分之一。還在那邊西班牙無敵艦隊橫行海上的時代?你以為1650年代的荷蘭跟1633年的荷蘭海軍實力能差多少,八十年戰爭最後幾年西班牙完全是被荷蘭按在地上摩擦。就這還西班牙的時代。早就過了啦,老兄。

    • @jackrobert4918
      @jackrobert4918 29 дней назад

      @@Q-lb6op 再來,以西、荷、英這種海上強國送出個五、六十艘戰列艦遠洋作戰,叫作舉國之力喔?那你還好意思稱作海上強國?
      你知道第一次英荷戰爭,荷蘭有好幾支艦隊在印度、南非和美洲執行任務的同時,國內各省還在威廉二世的裁軍平衡政策下削減開支。就這,國內還能隨時騰出150艘巡洋艦以上的等級艦隊來對付英國嗎?
      然後一整次英荷戰爭,這150艘都沒有用完。然後我再強調一次,這150艘都是基本巡洋艦分級起跳,也就是保底四級,隨便一艘都比東印度公司的蓋倫帆船猛。
      你真的知道荷蘭全盛時期和英國崛起時期的艦隊規模?

  • @user-xm1rg4db3n
    @user-xm1rg4db3n Месяц назад

    好利害的的,的鄭成功的,老爸

  • @user-wi4ri9wx4f
    @user-wi4ri9wx4f 29 дней назад

    感佩鄭氏家族經營水軍武力,
    在明末清初時期產生的影響力。😎

  • @user-zu3uu9vo6f
    @user-zu3uu9vo6f Месяц назад

    账不是这么算的 每个盖伦船最少20门加农炮 但是分居船舷两侧的 所以一次齐射是一百多发炮弹

  • @CH-zv9zi
    @CH-zv9zi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李老師居然會知道KOEI大航海時代繞圈圈打法XD

    • @user-uk4rw6fy6e
      @user-uk4rw6fy6e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他是大航海四的死忠玩家。

    • @dmchang1009
      @dmchang1009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這種戰術用到Total War: Empire也沒問題。

    • @dennistang6459
      @dennistang6459 3 дня назад +1

      听起来超级有画面感,完全能理解战术

  • @Simon-kq2ti
    @Simon-kq2ti 24 дня назад

    老师,什么时候更新一期?😊😊😊😊

  • @TZX896
    @TZX896 Месяц назад

    以後會講鄭和下西洋嗎?

  • @wang8383
    @wang8383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24:56 怪就怪在 會在不對的時間點開啟死腦筋模式

  • @tomlark5280
    @tomlark5280 Месяц назад

    料羅灣海戰英文和荷文的維基百科是寫荷艦有五艘逃走,Hans Putmans帶著四艘 (Perdam, Zeeburg, Wieringen, Bleiswijk) 逃回大員,另外有一艘Zalm靠著順風逃過明艦的追捕,一直逃到越南那附近才輾轉開回去東印度公司。

  • @ericfan1323
    @ericfan1323 Месяц назад

    上班看一下歷史

  • @kidwuchi
    @kidwuchi Месяц назад

    大航海時代忠實迷

  • @marlboro5258
    @marlboro5258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才2分鐘,頭香就被搶走了?

  • @user-dm2gm7kj5b
    @user-dm2gm7kj5b Месяц назад

    這麼早就出片了

  • @runningcat3504
    @runningcat3504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6:35 麻豆传媒还有这么个同名的😂

  • @TellLaura
    @TellLaura 26 дней назад

    開個直播評論時事如何?

  • @user-jp7nq4xf9c
    @user-jp7nq4xf9c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李老師上片給我一個措手不及

  • @RCTUN748
    @RCTUN748 Месяц назад

    辛苦了

  • @user-lp3ms1eb2v
    @user-lp3ms1eb2v Месяц назад

    今天不是星期三耶😊

  • @awesomegmg956
    @awesomegmg956 Месяц назад

    爱拼才会赢

  • @user-pi6wk2xr6z
    @user-pi6wk2xr6z Месяц назад

    🥺

  • @zerou21
    @zerou21 Месяц назад

    咦不是星期一嗎

  • @user-xz6so9et2r
    @user-xz6so9et2r Месяц назад

    今天不是禮拜一嗎

  • @sophiscawu
    @sophiscawu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每次都講一半 心癢癢的 但我喜歡

  • @TaylorAmadeus
    @TaylorAmadeus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呃……我就整個鄭芝龍崛起和跟荷蘭人海戰的過程中解釋一下風帆時代這場海戰的價值
    不少人將這當作國姓爺他老爸生涯代表作,足以和他兒子媲美的抗荷神功。但正如天豪老師說的,東印度公司乃至背後的荷蘭六省政府可沒有和鄭芝龍玩命的打算,主要是因為長崎的貿易需求所以才算了。
    撇開大中華主義思想不看,這場勝利其實理所當然。荷蘭人在料羅灣海戰中所動員的規模根本不是他們十七世紀前期能制霸海洋的帝國本錢。給所有人科普一個數據,同時代的第一次英荷戰爭,英國人先後三次戰爭動員了60艘、40艘、45艘戰艦,荷蘭人先後動員了96艘、30艘、70艘左右的戰艦,還有其餘輔助船隻雙方總數皆落在三百艘軍艦上。
    不久後的第二次英荷戰爭,荷蘭總計131艘戰艦,英國139艘戰艦。
    這裡各位要注意,影片裡面天豪老師講的蓋倫帆船基本上就是高級一點的武裝商船,對標的使用者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這種殖民下轄單位。對,他雖然可以制定自己的司法體系、實施行政任命、發行貨幣跟擁有軍隊,但它終究不是荷蘭政府!武力上能招獲的規模和裝備的等級和荷蘭本身的“國防軍”不是一個等級。
    這裡我再強調一次,當時參與料羅灣和廈門戰鬥的蓋倫帆船只是武裝商船,不是海軍主力艦、不是主力艦、不是主力艦,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就像上面提到的,當時的主力艦已經是是風帆戰艦,也就是俗稱的戰列艦。英、荷、西在十七世紀所採用的海上國防武力主力都是這種。戰艦是什麼概念?各位可以參考一下英國人對在十八世紀中對海務局提交的研究,一百年內的海軍各式風帆艦種分級(實際上,1670年他們就建立系統了,後面只是不斷更新調整而已)。由高到低一到六級,三級以上才能被叫作戰艦。三級的門檻是什麼標準呢?三層甲板、保底50門加農砲,其中中吃水線以下全部都是36磅砲,其他都是24磅砲。(1650年代的標準來看,後世的標準那是越來越變態,一百年後的英國門檻是74門砲才能叫戰列艦)
    李老師影片裡提到的蓋倫帆船數據呢?兩層甲板、至多三十門火炮,口徑火力基本上沒有可能超過12磅。這裡講的全部都是作為主砲火力的側舷砲部分。
    12磅砲這種等級是不可能出現在戰列艦的側舷砲佇列裡的;多半只會擺個四五門在甲板上,作為前後端火力輸出的副砲,要作戰砲擊敵方的艦隊時,形成火網的戰列砲艦裡面沒有10磅砲以下的位置,這種火力的口徑全部都得滾去小孩那桌。而這種東西在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商船中卻是側舷砲,是主砲。
    這樣大家明白武裝商船和戰列艦的概念了嗎?前者是海盜、海商(包含東印度公司)規格,主要目的不外乎打劫、走私、遠洋生意和防止海盜或地方海上武裝襲擊;後者是純粹奔著幹架、弄死對方而去的。東印度公司在料羅灣戰役裡拿出來的軍艦,放在同等時代的正規海軍部隊裡連四級艦都算不上(四級艦至少也要40門火炮和夠厚的船體防護,作為巡洋艦快速馳援戰場。)
    最直接的體現在於英國皇家海軍在十八世紀初做的測試實驗,裝配12磅、8磅的蓋倫帆船,就是貼臉射,都打不穿三級戰列艦的船殼,遑論幾百米距離外的砲艦互轟?而戰列艦只要一輪齊射,蓋倫帆船的水手全員們就差不多可以出殯了。
    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好,抑或是荷蘭本土也罷,從來沒有“認真”打算與鄭氏集團或者大明朝廷在海上“武力解決”。還記得一開始給的數據嗎?一場戰役,動輒七八十艘“戰列艦”,每艘的規格是三層甲板、50門火炮,其中下層甲板全部是24磅、36磅砲,上層甲板18磅砲、最後才是少少幾門12磅砲。噸位動輒1600-1700噸。這是在大西洋,海上強權們要動真格輸贏的“基本門檻,如果東印度公司和荷蘭政府要認真,向上級求援把這種等級的艦隊開個5、60艘來東亞。
    那鄭芝龍就是有一百條命、幾千條船都不用混,連鄭成功想奪取台灣都是在送。連接舷戰什麼的也別肖想了,你近戰武力雄厚、你要接舷戰,一開過來才發現人家甲板上是滿滿的1000名左右的海軍陸戰隊,拿著新式燧發槍跟長戟給你遠道送驚喜……
    真的不用把17世紀中期的明朝海上勢力想的太美好就是。

  • @user-xj9pu4cf1x
    @user-xj9pu4cf1x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今天的收音不好

  • @a29227498
    @a29227498 21 день назад

    這,就是1633年的頂上戰爭....

  • @emo_comebac
    @emo_comebac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覺有點像田單的火牛陣
    反正先嚇你再說

  • @toddshih9350
    @toddshih9350 Месяц назад

    戰略利害

  • @MK-cp3zd
    @MK-cp3zd Месяц назад

    郑芝龙海贼王啊

  • @grahamlee688
    @grahamlee688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的确,福建人两个原则:1妈祖没有说不同意就行,2爱拼才会赢😅

  • @wang8383
    @wang8383 Месяц назад

    8:13鄭芝龍大明七武海

  • @user-pg4bv6bb6k
    @user-pg4bv6bb6k Месяц назад +6

    我大明 天下無敵

  • @u900240
    @u900240 Месяц назад

    從此,福建與廣東的大海,都姓鄭了

  • @user-sy4np9xz1d
    @user-sy4np9xz1d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說到毛袁的恩怨,眾所周知這是一件相當有名的歷史懸案。前陣子看到另一位頗有名氣的歷史學者說有關毛文龍通敵的確切證據已經被找到了,所以袁崇煥才敢下手。否則依照袁崇煥假傳聖旨擅殺朝廷要員的行為,被誅九族都是活該,請問李老師可以說一說這所謂"確切證據"的事嗎?

    • @00DavidBach
      @00DavidBach Месяц назад

      如果罪能成立抓回京審就好,不用羅織罪名殺人滅口,而且毛多次上書要去職返鄉都被拒絕

    • @user-hn1os6pt4m
      @user-hn1os6pt4m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我只知道【明冤】這本幫毛翻案的書😅

  • @user-ol1to8hy2f
    @user-ol1to8hy2f Месяц назад

    🎉🎉🎉🎉🎉🎉🎉🎉

  • @user-hn1os6pt4m
    @user-hn1os6pt4m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歐陽泰的【火藥時代】裡提到鄭芝龍在跟荷蘭人博弈時曾想過仿造西式的戰船,不過後來因為靠火燒船衝撞打贏荷蘭人而作罷,好可惜啊😅

    • @hahalee2169
      @hahalee2169 Месяц назад

      老實說這樣更神了…裝備落後一個世代 卻用奇技打贏

    • @user-hn1os6pt4m
      @user-hn1os6pt4m Месяц назад

      @@hahalee2169 有興趣可以去圖書館借這本來看,裏頭說的更清楚☺️(打完這條留言才發現原來影片裡也有聊到,但沒提到鄭曾想打造過蓋倫帆船的事)

    • @user-oy1lk2gt7y
      @user-oy1lk2gt7y Месяц назад

      @@user-hn1os6pt4m 主要是艦砲要仿製,仿造出倫帆船外型結果炮打不到別人一半遠一樣輸

    • @user-hn1os6pt4m
      @user-hn1os6pt4m Месяц назад

      @@user-oy1lk2gt7y 有興趣可以去圖書館找來看看,裏頭是不是有洗白的嫌疑不好說,可整本書的論點主要是在說明整體中國在火藥的使用上由於戰爭的需求而並未落後西方太多,反倒是康熙年間準備要打三藩時才發現已經造不出明末清初時期的紅衣大砲等相關火砲,連當初跟西方學習的相關火砲射控計算的方式都遺失😅

    • @a58602064
      @a58602064 Месяц назад

      @@hahalee2169 簡單說落後一個世代而以
      且差距不夠巨大 可以硬換
      就像還在單發槍時代
      可以靠人數戰法彌補硬要換都可以換贏
      機關槍出現後..........................
      這就是跨時代的差距了

  • @benchouchc7
    @benchouchc7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雖然都是微操大師 但崇禎沒有光頭的命啊😅

  • @crackersai
    @crackersai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520更新🤣

  • @g7030470636
    @g7030470636 Месяц назад

    首讚

  • @Ms12342234
    @Ms12342234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題外話 世紀帝國2中國的火戰船生命+50%的由來應該來自於此

  • @user-nk5pi2sd8k
    @user-nk5pi2sd8k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大明王朝要敗亡內鬥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缺少一個皇帝能信任的軍師大臣,或是崇禎無能沒辦法分辨是非變成偏聽皇帝了

    • @cbdgummy1300
      @cbdgummy1300 Месяц назад

      匹配到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宋明儒家,换谁都一样跪。

  • @wang8383
    @wang8383 Месяц назад

    17:17 這不就是現在台灣民眾的大部分 價值觀嗎

  • @ShawnLiang
    @ShawnLia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崇貞渡海來台發展😂害我噴笑

  • @dirtyoneee
    @dirtyoneee Месяц назад

    6:30 等等,麻豆部落?

    • @AfroJewelz
      @AfroJewelz Месяц назад

      🤣 所以我说 赚钱还是原住民思路活络

  • @user-AMT_C_Dada
    @user-AMT_C_Dada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船出去,糧進來,咨皐發大財~
    真,愛錢產業鏈

  • @user-kg4go3fz4y
    @user-kg4go3fz4y Месяц назад

    一代枭雄。郑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