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自主化,對台灣封測產業是威脅還是機會?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7 фев 2025
- 2025年,中國加速推動半導體自主化,在美國持續封鎖先進製程技術的情況下,中國企業積極發展本土供應鏈,包括晶圓代工、IC設計、封裝測試(封測)等領域。這對台灣封測產業來說,究竟是市場被侵蝕的威脅,還是可以抓住轉單機會的契機?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中國半導體自主化如何影響台灣封測產業,以及2025年台灣封測業的機會與挑戰。
📌 1. 中國半導體自主化的背景
🔹 美國持續封鎖先進製程技術
美國政府已經限制中國企業獲取7奈米以下的先進晶片技術,導致中國不得不加速開發本土製程,並強化自己的封測能力。
🔹 中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扶植半導體業
中國政府透過「大基金」等補助計畫,提供數千億人民幣的資金,扶植本土晶圓廠與封測廠,如長電科技(JCET)、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希望打造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
🔹 外資與台灣業者進入中國市場受限
由於地緣政治因素,中國開始扶持本土IC設計公司與封測業者,部分外資企業與台灣封測廠商的市場可能被壓縮。
📌 2. 2025年台灣#封測產業的機會
🔍 哪些領域仍有發展空間?
✅ 高階先進封裝(如CoWoS、FOPLP)技術門檻高,中國短期難以取代
中國雖然積極發展封測技術,但在先進封裝(如台積電的CoWoS、台星科的FOPLP等)領域仍然落後,這使得台灣封測廠仍然握有技術優勢。
➡ 受惠企業:
#日月光投控(#3711) → 全球封測龍頭,擁有最完整的封裝測試能力。
#矽格(#6257) → 主要專注於高端晶片封裝,如AI晶片、HPC(高效能運算)應用。
#台星科(#3265) → 具備FOPLP(扇出型面板級封裝)技術,應用於AI與高效能運算領域。
✅ AI伺服器與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增加,帶動高端封測需求
隨著ChatGPT、AI運算、雲端服務的爆發,高階HBM(高頻寬記憶體)與AI晶片的封裝需求將持續增加,而這類產品仍需要台灣的高階封測技術。
➡ 受惠企業:
#京元電子(#2449) → AI晶片與先進封裝測試業務成長,主要客戶包括NVIDIA與AMD。
#力成(#6239) → 專注於HBM與先進記憶體封裝,為美國與韓國大廠供應鏈之一。
✅ 部分台廠仍可承接來自中國的轉單
由於中國企業在技術層面仍難以全面取代台灣,部分高端IC仍然依賴台灣封測廠商,中國IC設計公司仍有機會與台灣企業合作。
➡ 受惠企業:
#南茂(#8150) → 擁有成熟製程封測能力,仍可承接來自中國的訂單。
#頎邦(#6147) → 主要專注於面板驅動IC封裝,仍與中國企業維持合作。
📌 3. 2025年台灣封測產業的風險
🎤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