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價為何狂漲30年,歷任政府全都無解?高房價問題,有辦法改善嗎?《 蛤Huh? 》EP4|志祺七七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2 июн 2024
  • 👬 如有業務需求,請至官網瀏覽「服務方案與說明」:bit.ly/2ZCQ5Jh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bit.ly/77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bit.ly/2ZpclGS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IG : / 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bit.ly/shasha77_fb
    🔥 加入志祺七七團隊: bit.ly/3pi8zrE
    【 志祺七七 Podcast 】
    🎧 Apple Podcast:apple.co/3sQ7jyH
    🎧 Spotify:spoti.fi/3Nu4jzH
    🎧 KKBOX:bit.ly/3sSRJlL
    🎧 RUclips Podcast 頻道:bit.ly/3PAd6Ca
    #高房價   #房地產
    各節重點:
    00:00 開場
    01:02 台灣房價到底合不合理?
    03:19 政府賣地連帶炒高地價
    05:29 過去台灣房市飆漲的因素
    07:19 資金進入房地產的原因?
    08:10 馬英九時期的制度調整
    09:42 蔡英文時期的制度調整
    10:36 高房價依然存在的原因
    14:33 調高「利率」 能有效打房嗎?
    16:28 不打房是因「政商關係」密切?
    19:02 其實多數台灣人不希望打房?
    20:16 高房價問題,有解嗎?
    22:38 我們該如何看待房子?
    【 製作團隊 】
    Produced by 簡訊設計|志祺七七
    |創意總監:志祺
    |製作人:轟天雷
    |製作統籌:宇軒
    |專案經理:建潁、鯉鼬
    |企劃/文字腳本:宇軒、Wei
    |編輯:土龍
    |導演:Wendy
    |副導演:宇軒
    |攝影:柏宇
    |攝影助理:歆雅
    |燈光:柏宇、歆雅
    |場記:宇軒、Wei
    |場務:珊珊、銜允
    |動畫導演:Wendy
    |動畫分鏡:Wendy
    |動畫美術設計:姿吟、該逼
    |動態設計:柏彤
    |剪輯後製:柏彤
    |音樂:簡均芳、洪立
    |音效:簡均芳、洪立
    |混音:有事製作 UC Production
    【 本集參考資料 】
    → :《無住之島》,廖庭輝著,衛城出版,2022
    → :《房市風暴》,卓輝華著,經濟日報出版,2018
    → :Demographia 2023 Edition www.demographia.com/
    →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 pip.moi.gov.tw/V3/Default.aspx
    → :商業週刊 2022/5/5 第 1799 期 www.businessweekly.com.tw/Arc...
    → :全台縣市賣地大調查》台中賺最多、高雄賣最大
    一年進帳730億!政府炒地現形記 www.businessweekly.com.tw/Arc...
    → :「在台灣,有錢不囤房根本傻瓜」稅基不調,再打房也是蚊子叮 www.cw.com.tw/article/5118915
    → :揭高住宅自有率的真相 華昌宜:90%不滿意現狀 key88.net/article19412.html
    → :立委政商關係大搜查1》難怪居住正義法案過不了!建商背景立委全揭露 www.storm.mg/article/2660808?...
    → :獨家調查》六都加新竹808位議員候選人116位具地產背景,囤房稅在議會能出頭嗎? new7.storm.mg/article/4580677
    → :地產大亨押對寶!80間企業捐款蔡英文破百萬 前5大都是建商 www.storm.mg/article/2852282
    ※ 影片中部分影像素材來自 Shutterstock、Envato與 Midjourney 。
    \每週7天,每天7點,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 如有業務需求需要聯繫,請洽:hi77@simpleinfo.cc
    🔴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6 тыс.

  • @zxp931220
    @zxp93122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344

    Ted的言論真的就是既得利益者的最佳代表,他能這樣玩,還不就是歸功於台灣病態的房市。很多人用囤房做為資產分配,是現行制度之下這樣做的成本最低,不代表這整件事就是合理的!聽的好氣喔

    • @tetsuhiroliao7837
      @tetsuhiroliao783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78

      之前不認識這人 但聽他說的內容真的火都上來了 還覺得反胃😂

    • @kkkuo82167
      @kkkuo8216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05

      他收了建商不知道幾百萬的業配,當然要睜眼說瞎話啊😂不然他的資金那麼多為什麼不槓桿開滿去買滿房地產呢?

    • @user-se7ye2im7o
      @user-se7ye2im7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2

      存在本身就是合理

    • @vicky871217
      @vicky87121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1

      聽到他這樣講,真的火都上來了

    • @luthuthu
      @luthuth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7

      如果連網紅都知道的問題跟原因 為何高知識的政府官員們卻不知道?

  • @whitebridge0216
    @whitebridge021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988

    我個人認為房子本來應該要是一個"必需品"但許多人把它視為商品了,幾乎沒有人希望它的價格降低,於是房價持續漲高。我覺得這個系列超棒的~

    • @Tommy-zs7hx
      @Tommy-zs7hx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8

      不是應該 就是必須 食衣住行這些都是

    • @user-bw2lk8nh9h
      @user-bw2lk8nh9h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0

      就漲吧,等到漲到跟香港一樣就好玩了

    • @Lzainside
      @Lzainsid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7

      居住是必需的,但擁有土地跟房屋產權不是必須的

    • @user-ne4kj2uw8c
      @user-ne4kj2uw8c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9

      @@Lzainside認同,上面故意把使用與擁有混淆。

    • @imisfbi
      @imisfb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5

      TED的觀點就是資本家的觀點,甚麼都應該由市場決定,政府不應該干涉
      都給市場決定 一定會大亂

  • @mingming2472
    @mingming247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5

    不是政府無解,而是不敢解或是不想解,因為利益牽扯太廣,很多政府官員自己就是地主大房東,誰會斷自己錢脈。

    • @wxrms5448
      @wxrms544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6

      這些官員也是我們選出來的,可以問問那群投票給他們的人,這群人估計也是既得利益者

    • @user-le9xl7op3o
      @user-le9xl7op3o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是綁樁出去的

    • @BrandNewMind92
      @BrandNewMind92 Месяц назад +7

      認同,藍綠政客都是大地主或幾十間房產,而且還有政治獻金,都是很大的金額

    • @Mia-ig6ud
      @Mia-ig6ud Месяц назад

    • @emersonchao9372
      @emersonchao9372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另外一點是,房產泡沫一戳破,台灣的經濟大機率衰退,應該是沒有政黨會希望泡沫破在自己手上

  • @laumorgan2649
    @laumorgan264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5

    什麼都說,就是不敢說,像新加坡政府那樣,蓋大量的國民住宅,一家限制一戶便宜的供給一般民眾,這樣不僅可以解決民眾住房的需求,又可平衡過高的房價,但這會傷害到建設公司的利益,所以台灣的政客不會去這麼做,這會傷害到金主爸爸的利益,這才是真相

  • @RonnyWang
    @RonnyWan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98

    謝謝志祺這麼深入講這議題,現在建商對政治的影響真的非常大
    我自己對監察院公開的政治獻金有做過研究,在 2018 年建商對縣市長選舉的政治獻金是1.27億,約佔財團政治獻金的 24%,與第二名製造業的1.17億差不多,但是到了 2022 年建商的獻金成長到 1.53億,比重也提升到 31%,相對起來製造業降低到 20% ,兩者落差超過 10% (我推測差異變大的主因是因為徐旭東因為捐款給民進黨被習近平制裁,造成在中國有業務的製造業都不敢再捐款,相對起來建商生意都跟中國無關,因此不受影響)
    建商透過政治獻金對政治人物的影響越來越大,尤其上個月出包的興富發也一直都是政治獻金大戶
    我最近在 join 平台有發起一個提案「政治獻金企業大額捐款應該在選前就要公開」,因為我國政治獻金法規定選後最長九個月才會公開政治獻金申報資料,造成我們無法在選舉期間檢視候選人的金流來源,去年十一月的議員選舉到現在我們還看不到資料,希望大家可以來支持這個提案,不過因為 youtube 留言不能放超連結,麻煩支持這提案的朋友幫我 Google 搜尋「政治獻金企業大額捐款應該在選前就要公開」提案了,謝謝,希望可以降低建商對政治人物的影響力

    • @peggy2584
      @peggy258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已支持

    • @user-be9pq7lc4d
      @user-be9pq7lc4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已支持!!

    • @johnshao123
      @johnshao12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up up up

    • @augustlinmy
      @augustlinm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還需要快五千附議人數,還有一大截⋯

    • @mugshot777
      @mugshot77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推一個

  • @qqow327
    @qqow32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95

    Ted在影片中認為:
    1. 房市是自由市場。
    2. 房價並不是少數人刻意炒高的。
    3. 房市與金融體系密不可分。
    4. 打房會影響社會的穩定。
    5. 高房價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是提升自己的所得,以降低房價所得比。
    首先,3與5是矛盾的。房市與金融體系密不可分的原因是整個國家的企業融資非常依賴房地產,房地產佔GDP越多,則產業精進、提升的動機越薄弱,那麼勞工提升自身所得的能力當然只會越低。
    其次,1與2在寬鬆意義上是矛盾的。若將房市視為理想的自由市場,那麼寡頭的炒作,完全就是個超級合理的可預期景象不是嗎...?既然(我想)Ted都擁戴自由市場了,其實他直接在影片中大方合理化炒作行為即可,不必那麼畏縮,輕鬆化解此矛盾。
    再來,1與4也是矛盾的。社會的穩定固然很重要,我想Ted也這麼認為,所以適度的讓市場偏離自由未必是壞事,人們早就知道第三隻手的重要性了。我也相當同意打房會對社會造成衝擊,但如果放著不管,泡沫化的衝擊可能更恐怖喔。
    最後我想說,偶爾會看到有人搬出經濟學中自由市場那套,跟大家說這就是社會和經濟運作的全貌,然後請務必奉為圭臬,甚至是彷彿宇宙運作定理般不可違逆,但內容不過是經濟學前幾章的皮毛,此若非為對知識的一知半解,便是選擇性揭露資訊。

    • @joeyyeh4690
      @joeyyeh469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4

      資本運作的合理性和公平正義的合理性是兩回事

    • @longi8640
      @longi864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所以只要跟房市類型相關的那些百工百業GDP佔比降低後之後其他產業水平就會得到提升🤣?其他產業的薪水所得就能提高嗎😅台灣的房屋自有率達到8成耶~還是你要怪那些有能力購屋的中產階級說你可以不要買這麼高嗎!不然房價跌不下來啊我怎麼買得起😂?

    • @Charles_Chiu
      @Charles_Chi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7

      所見略同,小弟就多提點看法供參考:
      1.房地產淪為投資商品是政府縱容及不作為(稅制問題),姑且不論有些官員濫用都更圈地。
      2.新創公司&房地產的風險報酬比差距極大(創業倒閉的風險就不多贅述了)。
      3.低利率又促使投機客從銀行大量金錢投入房產而不是市場。
      4.認真的企業家獲利被租金吞噬更沒錢做企業轉型以及員工照顧福利。
      5.結果便是公司不賺錢,員工薪資凍漲,投機客一直從銀行搬錢炒短線抬高房價。
      ---------------------------------------------------
      最後,我用美國金融來比喻,面對金融風暴的危機,持續印鈔票超支未來,將通膨擴散到全世界,一旦美國信用破產或世界無法負荷這無敵龐大的泡泡,終有破裂的一天,而無人能倖免。所以,根本沒有所謂的"自由市場",若真有那政府就該放手,讓隨意放貸的銀行倒一倒,貪婪的槓桿超人就該食惡果,以上。

    • @user-ei6rq8ij7d
      @user-ei6rq8ij7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6

      ​@@Charles_Chiu終於有人懂了,一堆死投資客說幹話看了就氣

    • @user-vs2mx8qm5z
      @user-vs2mx8qm5z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5

      確實,正想留言嘴一下他...

  • @stevenkao8335
    @stevenkao8335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1

    這篇影片好棒
    找了很多不同專家學者
    做了各種角度的平衡報導
    但影片缺少了台灣的「租屋黑市」問題
    租屋族沒有品質
    出租房屋者不需課稅
    使租屋者為了居住品質被逼迫購屋
    這也是促使高房價的因素之一

    • @user-jf4of8ty1f
      @user-jf4of8ty1f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居住,開店and工廠all need the lands.How are the房屋not投資品?囯民党:[嫌貴就不要買,不要租阿]

  • @i19900824
    @i19900824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

    八歲跟著母親上台北生活
    在台北住了20多年 搬家十餘次
    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是我努力的目標
    但是年年高漲的房價
    真的讓我力不從心

  • @limitroy
    @limitro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19

    感謝志祺七七團隊製作的這集影片。我常常因為錄影、畢製甚至是論文接受訪談諮詢,但志祺七七團隊的諮詢是問得最深入最詳盡的,遠遠超過其他任何訪談。
    第一次聊完兩小時後(是的,不只聊過一次),我乾脆寫了一份四五千字的筆記給他們參考。因為我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們想要「完整掌握議題脈絡,再行製作影片」的企圖心,即便這些內容不可能在有限的影片篇幅與節奏中放進去,不過我還是非常開心,這是這份工作的醍醐味。
    台灣的住宅問題有很多非常畸形的情況。全國有大約920萬戶的住宅存量,但卻有117.5萬是空屋,但如果按照古典經濟學,「高房價」與「高空屋率」不應該同時存在。因為若市場空餘屋很多,代表供過於求,房價在供需法則下便會下跌;反之若房價高漲,房地產持有稅理應會連動調漲,空餘屋便會下降。而台灣會出現這種「違反經濟學原理的怪象」,核心就是影片提到的持有成本。
    所以,我並不同意 @35visitchannel Ted說的「這是自由市場導致的自然狀況」,又或者說得更精確一點,把住宅完全用自由市場看待,本來就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因為住宅同時具備「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同時居住又是每個國民的剛性需求。基於住宅的這種特殊性質,所以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制度在其中取得相對的平衡狀態,不會完全倒向某一方。
    而台灣在很長一段時間只有「房地產政策」沒有「住宅政策」的狀態下,嚴重向交換價值傾斜,造成社會許多外部成本與不良效應。甚至我們如果用租金投報率等數據觀察,這個「自由市場」其實也不健全且高度扭曲。除非只從交換價值或投資的角度來看,那當然是什麼價格都「合理」。
    在影片中,我來不及把我們對於「持有成本」的論述講得更清楚,評估囤房稅是否有效指標,應該是「能否改變住宅空置使用狀態」,目前所謂的「地方囤房稅」都無法有效達成指標,最多只能「稍微收點錢」。
    在稅基調整彈性不足且無法一蹴可及的狀況下,我們認為透過《財劃法》19條作為法源依據,由中央修法才更加有效,在房屋稅是地方稅的狀況下,過去中央與地方踢過太多次皮球大賽了。具體設計的概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這篇文章(reurl.cc/mDyGkj )。
    同時,也感謝公督盟張宏林執行長的呼籲,如果願意捐款給倡議居住正義的民間組織,也希望可以每個月定期定額支持OURs都市改革組織(lihi1.cc/xvjBs )。
    今年也有幾個大的倡議規劃,我們會不斷努力的。

    • @vivianliao9114
      @vivianliao911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推!

    • @melodyXD1216
      @melodyXD121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推~認同

    • @_hou_hou_
      @_hou_hou_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想請問這一段:
      --
      如果按照古典經濟學,「高房價」與「高空屋率」不應該同時存在。因為若市場空餘屋很多,代表供過於求,房價在供需法則下便會下跌;反之若房價高漲,房地產持有稅理應會連動調漲,空餘屋便會下降。
      --
      有個疑問是,對需要自住的人而言,「很多空房」才會象徵「供給過多」;但對於買房是為了投資的人而言,空房多似乎並不等於「供過於求」?
      如果大部分有能力買房的人都不是為了自住,空屋沒有導致房價下跌似乎蠻合理的?(也因此 Ted 的概念裡,才會認為房價「永遠都合理」?)

    • @limitroy
      @limitro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_hou_hou_當然,從投資的角度是這樣沒錯。一種投資物件持有成本低,又無需倉儲成本,還可以不需要全款進場,那麼這個投資物件當然什麼價格都合理。
      補充一個資訊,主計總處的普查中,台灣空屋率約13%,但內政部的進一步分析中,五年以內的新房子,空屋率則高達約37%,而若是持有10房以上的大戶持有的五年以內新屋,空屋率則是約62%。

    • @user-vw9lo6on6g
      @user-vw9lo6on6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5

      Ted根本在講幹話 22:27,老百姓辛苦賺錢,卻要拿很大一部分去繳房貸、房租。房價降了,錢才會往其他地方,促進經濟發展。試想一個老闆開了店,如果花了很多錢在付房租,還剩多少能給員工呢?即使提升了競爭力,還是會面臨高房價問題。

  • @superzack
    @superzack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88

    這一集的內容品質超好!很難得看到這麼專業度這麼高的高房價議題影片,不過這一集影片其實還少了一個核心重點,那就是〔租屋市場〕的問題。
    在台灣,因為租賃市場極度不保障租客,房東說漲價就漲價,說不續租你就得滾蛋,這種資源不平等的壓迫就導致大多數年輕人,永遠都生活在沒有安全感的租屋處,導致大家為了想要擺脫這種連居住都沒有安全感的日子,便會產生〔我一定要買一間自己的房〕的動力,才讓台灣無論房市熱還是冷,永遠都會有非常強大的購買需求。
    要改善的方式很簡單,直接參考日本1992年就推出的〈借地借家法〉,只要租客正常繳房租、正常使用,房東就不可以終止合約,就算要調漲房租也要經過法律流程跟提出相關數據才行,讓房地產不再是投資標的或是單純的私人資產,才是改善高房價根本問題的第一步。
    同時一定知道,影響房價的4大元素分別是:供給、需求、資金、利率,所以要讓房價穩定下跌,一定要針對這4大根本元素去處理。
    1) 供給:就讓建商盡量融資盡量蓋,不用去設限,大幅提高住宅的供給量;另一方面,那些做做樣子的囤房稅應該要提升,閒置的空屋更應該被課徵空屋稅,讓提供老百姓居住的房子,不再是有錢人的存錢筒。
    2)需求:比照借地借家法保障租客,從根本先降低老百姓因為不安全感所以得買房的動機;甚至可以參考新加坡大幅加稅,或是其他各國提高房貸利率的做法,提高買房的難度,降低買房需求與預算,然後才能讓供給方為了出售而降低售價、降低利潤。
    3)資金: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我們無法控制,但至少台灣央行不能再靠操縱匯率保護貿易,反而變相讓台灣內部不斷QE,導致氾濫資金一直往房地產湧入。
    4)利率:升息永遠都是降低通膨的最佳方法,自從去年全球進入升息循環以後,幾乎所有國家的房價都全面進入修正,不然至少也都是停止上漲,台灣的升息幅度實在太少太保守了,這也導致台美利差擴大,讓經濟越來越失去優勢。
    以上是簡單的幾個看法,雖然主觀上來看,從四十年前到現在,沒有人會在買房的當下嫌房價太便宜的(一定都說貴),但客觀數據來看,台灣的房價所得比一路飆升到將近10年的誇張數字,尤其是台北竟然還超過16年,這怎麼看都是不合理的房價(世界銀行認為健康的房價所得比是4-6年)。
    因此,台灣現在的房價絕對是毋庸置疑的貴,而且是超貴,貴的原因不但有聯準會2008與2020的瘋狂印鈔票,也有台灣政府20年來漫不經心做樣子的打房政策,再加上房地產本來就易漲難跌的屬性,才會讓這麼多年來的〔人禍〕累積到今日,害得現在不只是年輕人選擇躺平、不婚不生,連經濟能力較強的中年人與中產階級,在台灣想買房也都是相當吃力的事情。
    所以說,台灣房價客觀來說是真的貴,連外國人都會覺得貴,大家買不起房可以歸咎於政府歷年的錯誤政策,以及美國將通膨輸出全球所導致的,絕對不是因為買不起房的人自己沒有能力。
    我相信讓人人都安居樂業,能夠用月收入1/3甚至1/4以下的成本,繳得起房貸或房租,才是真正最合理的〔#居住正義〕。

    • @cooperwen2000
      @cooperwen200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贊成....有租過房的就知道,房客真的很慘,被趕一次搬家復原新家布置就是一筆大開銷,勞心勞力。如果是一家四口這個損失更大。而且對房東來說隨時可以收回來,所以沒有保養房子的誘因;房客隨時被趕走風險,也沒有提升居住品質的動力。
      以提高生活品質而言,就算租得起也不划算,不如買。變相推高市場需求。

    • @cupidinlove
      @cupidinlov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看到這個,
      第一個時間就想到Zack,
      怎沒找你,反而找那個某某。。。
      第二就是感謝他們有心做這集,
      但還是仰賴下面留言補充說明,
      這個不是小議題24多分鐘可以說明清楚,
      第三就是雖然找很多方說法,
      但沒有歸納怎理性解決的方式(如上),
      感覺就是一個敘事文章。

    • @user-vm6jn7wi6g
      @user-vm6jn7wi6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又在說幹話 , 2021 年你說 : 只要升息 房價就會下跌 , 結果勒? 等到了什麼??
      你只會說 , 我看的是大環境 , 對細節不熟 , 不然就是引用台南不動產估價公會的錯誤資料 , 貽笑大方
      如果兩年前 不聽你的話 , 先買下去 , 現在也笑哈哈了
      想害死多少人

    • @user-vm6jn7wi6g
      @user-vm6jn7wi6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台灣的升息幅度實在太少太保守了,這也導致台美利差擴大,讓經濟越來越失去優勢。" -- > 一聽就知道你根本外行
      對房地產外行 , 對台灣經濟也是外行 , 笑死人
      你知道台灣GDP還在成長 且超越韓國嗎? 直接打臉你
      連假時去哪都是人 , 餐廳還要先預訂 , 否則沒位置 , 你跟我說這是經濟越來越失去優勢 ??
      胡扯

    • @hao-tingliang7037
      @hao-tingliang703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哇竟然是zack耶

  • @c645615
    @c645615 Месяц назад +6

    有三分之二 的選民 是有房有地的
    由其是投票族群 是中高年
    任何政黨怎麼可能會去得罪
    這些人呢?
    另外 很多 立委議員 背後金主 跟房地產有關

    • @Antony8899
      @Antony88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這是兩代人都買不起的房價 高房價會亡國滅種的

  • @APPEALARMS
    @APPEALARMS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3

    高房價這個債務,就是用未來臺灣的孩子的命來還,
    歐洲先進國家生育率還有2,臺灣生育率只剩0.7,
    歐洲先進國家的住房政策做到了妳有孩子給妳免費住房,
    每個孩子出生給1百萬新台幣,每個月還有3萬元的育兒津貼直到孩子滿18歲。
    臺灣還停在0到6歲要不要國家養還是一起養的爭吵中,
    租公建社宅要用搶的,租民間社宅還要條件。
    台北市的人均中位數是57000元,台北市合理的房價應該落在25萬/坪。

    • @user-jn45jduc93jn
      @user-jn45jduc93jn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你以為歐洲人的補貼是從哪裡來的?還不是人民自己口袋掏出來繳稅的?台灣現在稅低,免稅額也高,人口數卻比很多歐洲國家還多很多,你覺得怎麼養?台積電工程師每天爆肝賺錢養底層一堆不工作打老婆的人就合理嗎?台灣高學歷高收入族群不見得想生,但那些嘴裡喊沒錢要政府補助的一直生,我個人是不鼓勵生育的,畢竟質比量重要,要論人口,台灣人口不算少了,歐洲比台灣土地面積大的國家人口都還比台灣少很多,台灣土地少還要一直生,拼命開發,然後再怪房價越來越高?

    • @APPEALARMS
      @APPEALARMS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jn45jduc93jn 糾正你,台灣的稅率全世界第一高,台灣的隱藏稅在匯率,新台幣合理的匯率應該是1USD=15NT,過低的匯率,就是在偷全民的錢。你已經每年都繳50%的稅給政府還渾然不知,笑死。

    • @APPEALARMS
      @APPEALARMS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ruclips.net/video/NQsB9fabF9g/видео.html

    • @APPEALARMS
      @APPEALARMS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只長期壓低利率還有超長期壓低匯率,央行真的非常可惡,A人民這麼多錢,低薪高房價都是央行搞出來的鬼,還有腦殘在幫政府說話,說臺灣是全世界稅率最低的國家。

    • @user-fw6qj5fp4i
      @user-fw6qj5fp4i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user-jn45jduc93jn 確實質比量重要,但是去年生育率14萬人,未來30年,1個年輕人要養3個老人,這已經是國安危機了,國家應該要把資源投入再生育問題,不要把問題丟給未來

  • @user-bn3gi3th7f
    @user-bn3gi3th7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14

    Ted前面說房價是自由市場導致的,後面又說房價跟金融體係連結是非常密切,如果房子打八折會導致很多繳不出錢,造成整個社會的不安,政府不能讓這件事發生???重點就是跌了政府要救,漲了就是自由市場真的好棒棒。

    • @user-hk8vm3lc7g
      @user-hk8vm3lc7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4

      我也覺得他有些說法看不下去,像是要大家加強自己能力,也就是說各位買不起是你們自己爛,問題是很多店家獲利被高房租吃掉,一般民間不敢消費因為要把錢拿去繳房租房貸,哪裡還有錢去增加生產或者增加薪資?

    • @Terry-ln4xp
      @Terry-ln4xp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2

      Ted噁心,問從業人員不準,幹

    • @s8030890
      @s803089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不動產跟金融體系本來就很密切了
      可以多看點書好嗎

    • @kinosaki0119
      @kinosaki011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3

      他現在就過的挺爽的,當然死要維護下去

    • @Ooobear
      @Ooobear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0

      22:25
      收入增加了
      結果房價漲更多
      可悲

  • @AIRJASON2002
    @AIRJASON200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07

    不是無解,是不想解決
    不想斷了自己財路跟建商、囤房客、炒房客的財路

    • @user-wp3pr2sg3h
      @user-wp3pr2sg3h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5

      是呀,利益共同體

    • @svpotato
      @svpotat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2

      同意,政府絕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打房,只是不想做而已!不想做就算了,人民跟著一起擺爛,我就看全台灣要怎麼一起沉淪🤣

    • @Matrixlin
      @Matrixli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亡國要來了

    • @DesignerQoo
      @DesignerQo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2

      就養肥建商然後找建商捐錢割韭菜, 某人還規定某場合, 各家公司的紅包要包多少...但這消息只會在知情人流通, 不會上電視新聞的.

    • @user-wp3pr2sg3h
      @user-wp3pr2sg3h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

      @@svpotato 除非像新加坡這樣
      是真的在打房

  • @vinceyang168
    @vinceyang16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5

    小時候我也曾經相信新聞是亞洲人愛買房才導致房價不斷上漲, 長大我常夢到是因為政治人物賺錢就是靠房價上漲(不只影片的土地財政,還包括政治人物知道哪裡會先開發就先去插旗, 另外政治獻金大宗來源就是建商),最近還夢到藍綠對抗只是表面, 實質上是利益共同體。

    • @bennys96043
      @bennys9604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陰謀論,但或許真有這回事

    • @user-ey7gu9cw2m
      @user-ey7gu9cw2m 11 дней назад

      @@bennys96043 我的夢則是藍綠能整合成白,但看來他們不想醒。

  • @angelko1628
    @angelko1628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6

    我記得曾經看過德國對租屋的強力保障,讓房屋自有率可以維持很低,讓民眾透過租屋保障而不必透過買房得到保障,我覺得這也是不錯的方式!

    • @user-zz4vl7wc8y
      @user-zz4vl7wc8y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現在問題就在台灣的買房跟租房環境都很糟糕._.

    • @2004huang
      @2004hua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那是奧地利

  • @22065183
    @2206518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85

    沒有講到最關鍵的核心問題:買房避稅
    三千萬的股票 課遺產稅就是300萬
    三千萬的現金 也是300萬
    三千萬的房子課稅大概是100萬 因為三千萬的房子公告現值大概一千萬
    因此政府課稅的所有稅率都是用一千萬下去算
    300萬跟100萬差多少 如果是有錢人呢? 那可能就是三千萬跟一千萬 三億跟一億的差別了

    • @sammychen367
      @sammychen36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0

      現金比較好避稅 每年轉244萬以下都免稅 或是買保險 受益人填後代 我爸媽都用這種方法把錢過給我了 一毛錢也沒繳

    • @08058804
      @0805880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4

      企業買房避稅更屌喔,舉個誇張一點的例子,假如公司賺一億本來要繳3千萬的稅,把一億拿去買房,喔耶,賺一億變賺0元,省3千萬的稅順便炒房

    • @Francis97630
      @Francis9763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3

      @@sammychen367 那些炒房一次交易動則千萬的人你跟他說244萬以下免稅?

    • @henrylin4667
      @henrylin466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8

      其實重點是不合理的土地稅制

    • @user-rm1ur9vb1i
      @user-rm1ur9vb1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0

      @@sammychen367 房屋也可以轉到孩子名下喔,而且3000萬房子是以1000萬每年244萬分5年免稅轉,但3000萬現金要轉13年,而且除了房子稅金低以外,還有很多減稅的效果

  • @Annie-xy7pg
    @Annie-xy7p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53

    "為了有一個殼、一個房子,因為這樣的壓力生病了,那你是不是只是住在一個表面上幸福的籠子裡?"
    聽了這段話實在感嘆

  • @thedandan
    @thedanda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8

    看了花65萬的預算回來看,這片真的好值得做
    謝謝志棋

  • @user-kc8yi3lv1e
    @user-kc8yi3lv1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5

    台房價炒作影響的是,全台灣所有的產業公司都要負擔很高一部分成本在租金和店面上面,產業很難發展而且創業風險高,資金也都流向炒房easy money,而不是用做創投或是其他提升人民本身或是產業的升級上。

    • @foresterweidy4112
      @foresterweidy411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我家附近曾經有很多不錯的餐廳,只要菜色豐富一點的都做不久

    • @user-kc8yi3lv1e
      @user-kc8yi3lv1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foresterweidy4112 想用心提供好服務的店,得到的回報只有巨大的風險,只有追求便宜好用的服務比較大機率存活,不是說便宜好用不好,而是台灣人少了能更好服務的選擇,就像健保的便宜藥物一樣,不過那又是另外的狀況了。不管哪個狀況,我都希望能被大家有意識的重視,並且一起思考和執行能讓事情更好的辦法。

    • @windstar2006
      @windstar200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其實台灣在台北來說、該做的根本不是壓房價、而是必須學一些國家做管制租金抑制瘋狂的租金調漲、當租金難以隨意調漲、房價自然就無法一直炒上去、因為投機客不是白癡、不能亂漲租金就會好好考慮該不該買來炒。
      一堆人在喊要壓房價、但基本上、如果你說的是台北市、最好先洗洗睡認清現實、那就跟你要紐約倫敦房價有可能腰斬一樣的基本是天方夜譚。至於新北除了某些地方~說真的、與其擠那麼多人在那裡打算搞成大型九龍城寨、不如想想有沒其他地方更適合自己去發展。不然人口那麼多、密度那麼高、需求那麼高你要期待他會便宜?
      所以台北新北與其要求房價買得起、還不如先去要求政府管制租金。
      很簡單一句話(房價就算跌了甚至腰斬~你還是買不起~所以你在爭取的是無用的東西~至少對台北是這樣)

    • @richardhsiao7060
      @richardhsiao706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

      你說中了,房地產真的是金融鴉片
      投資不一定成功,炒房穩賺,誰還要投資實業?

    • @user-fo1hk9js1w
      @user-fo1hk9js1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房東看你生意好下個月就給你漲房租,想要生意好賺錢也難啦

  • @nagi1176
    @nagi117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41

    我不認識那位網紅
    但我以後會記得他
    房價掉不下來的原因
    就是因為既得利益者是這樣的態度跟想法
    感謝他來這裡提供
    對於解決問題沒有幫助
    還把錯推給買不起的人
    的這種觀點

    • @Francis97630
      @Francis9763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5

      他只是講出了事實! 藍綠都希望房價漲,房價要怎麼跌呢

    • @yuanyuan524
      @yuanyuan52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除了房屋應該要課該有的稅金以外,他只是從一個資產階級的角度出發而已
      試想你今天有一個價值1萬元的東西,如果不是因為他被市場唾棄才變成5千元,是政府強制介入說你不準賣1萬,你真的可以接受嗎?

    • @user-sw1ph6co8v
      @user-sw1ph6co8v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7

      他是房仲…

    • @xun1104
      @xun110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6

      他是ted 自己就是做房地產相關行業的

    • @ichen3754
      @ichen375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6

      覺得那番話滿荒唐的,如果只要是自由市場決定的價格就是合理的,那政府根本不應該在發生天災的時候做任何穩定物價的措施,甚至之前疫情剛爆發缺口罩的時候也不該實施口罩配給制,就讓市場決定口罩價格就好了,買不起、買不到的人就活該去死。
      好奇他是真心覺得可以讓市場決定所有物品的價格還是純粹為了自身利益才說出那種言論。

  • @peng8089
    @peng8089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

    很用心製作的影片!!!
    明白知道高房價成因
    也因爲這影片更有方向去努力💪
    謝謝志祺七七團隊❤❤❤

  • @accacc841
    @accacc841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房屋、地價稅,其中一大部分是拿來養護當地的基礎建設,所以不應該與美澳等地廣人稀來類比。

  • @200428zzzzz
    @200428zzzzz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15

    先說我80年代年輕人
    在慢慢存錢的期間
    本來是想看林口的房子
    幾年前同一個建案同一格局坪數差不多
    至今3年內硬是漲了300-400萬
    說真的 , 已經選到離台北市比較遠的地方了
    想說可以增加通勤時間 換取較便宜的房子
    結果存到現在 即便我可以簽下預售屋
    看著日後巨額的貸款壓力 ,
    這間房 我是要拿來住的 , 根本沒有投資心態
    漲不漲 對我來說真的一點也不重要
    現在看著之前夢想的建案
    同一個東西漲了30-40%
    漲了這麼多 真的買不下去
    乾脆繼續存錢租屋好了
    每當晚上騎著摩托車經過一座又一座的住宅大樓
    只有幾間燈是亮的 也是固定那幾間
    看著賣屋網 都銷售一空
    他媽的裡面到底住誰? 蚊子?
    心中只有絕望 還有咒罵投資客的心態而已
    只能希望換個政黨 用力打房
    至少回到幾年前的水準
    回到合理的房價
    讓年輕人有個自己的家
    而不是住爸媽的家或是租房

    • @user-lz7yw7eb3l
      @user-lz7yw7eb3l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8

      當初竹北也一樣,看點燈率🤣

    • @dannytseng7013
      @dannytseng701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1

      ​@@user-vm6jn7wi6g重點在"3年內硬是漲了300-400萬"
      你是看不懂是不是
      3年前有多少人還在當兵讀書
      3年內單純靠上班工作投資可以賺到300-400萬?
      月薪假設5萬 要多久可以存到300????
      看懂字好嗎

    • @wowho0801
      @wowho080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

      ​@@user-vm6jn7wi6g看來你很多房囉😂

    • @user-ml6xn3dr7g
      @user-ml6xn3dr7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user-vm6jn7wi6g偷換概念的白癡

    • @user-xo1vj9tg8z
      @user-xo1vj9tg8z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跟你說個秘密,房價在跌的時候你不會買,2014-2018都在跌

  • @kaejyl
    @kaejyl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6

    難怪那麼多優秀人才逃離台灣
    離開台灣買的起自己的家
    薪資跟工時合理
    房子也又大又舒適

    • @whpai
      @whpai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可以介紹去哪裡嗎?謝謝

    • @GuestG8
      @GuestG8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US and A

    • @bennys96043
      @bennys9604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whpai美國、加拿大

    • @kobeiholland
      @kobeiholland Месяц назад

      美加好冷

  • @Wish_you_have_a_good_day
    @Wish_you_have_a_good_day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非常喜歡這影片,製作的很用心,深度知識量都超夠,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系列影片,讓更多人探討這些問題,期望台灣居住環境能有更好的一天❤

  • @user-cv7hn8qg7d
    @user-cv7hn8qg7d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擁有三間以上房子採大幅加稅,影響層面就不到10%,這點可以做,不要把擁有房佔70%,所以不能有任何動作,這樣政府失職又失能。

  • @pupuyes6627
    @pupuyes662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7

    我家這2年正在進行都更會議中,曾經有5~6家建商來談失敗,這次自主都更大家非常有共識,而且還換位思考了,只要有點利益灑在自己身上,大家真的不一樣了⋯曾經非常排斥都更的鄰居,現在都同意了(另方面是老房子漏水怎樣都修不好,不會越住越增值)因為房價越來越高,現在營造費一坪大概32萬以上,本來想說我們這原本的房價估價下來大概貼不過營造費吧,其實平時就安穩的一直住,未曾去了解太多我們房子的價值⋯沒想到我們住戶裡有「投資客」他們也會炒一下房價,曾經人人厭惡的投資客,鄰居突然感恩了他們起來,因為這樣我們有了足夠的營造費⋯每個住戶再自貼幾百萬,選新房多退少補,就能有新大樓房子可以住,算起來還是比自己花2~3千萬再買一間新房划算,這下子真的很少人反對了,已經進入事業計畫階段,建築設計圖都快好了⋯都更後一坪估計賣65萬(學區又臨捷運站),這時候外人就說好貴很坑買不起,這種心情也是我們原住戶以前的心情,而且好像有聽到大人們說,現代都更的房子,要有一小部分作為「社會住宅」就是必須要有「公益性」~
    如果原本家裡就有一間房子,比較推自主都更,找在地營造,自主都更拿回來的坪數跟原本的不會差太多,不過還是看條件,地基夠大、住宅300%、只有4層樓的,比較有機會一坪換一坪(但還是會多退少補,看你選的房型,加上當時的營造費)如果是住商225%很難換回原有坪數,除非你家一坪本來就100多萬⋯
    反正這個上下左右說起來⋯都水很深,一旦有點利益甜頭,腦袋就馬上換位思考了⋯
    還有人感恩我們房價很貴
    (以上是我參加都更會議、了解房價⋯看到大家的反應)

    • @user-tp1cl4mc7l
      @user-tp1cl4mc7l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你說的很實際 人啊每當有利益甜頭 真的馬上換位思考了

    • @PanPinka
      @PanPinka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營造費現在這麼高了嗎?😮這樣鄉下是怎麼蓋房子的?

    • @pupuyes6627
      @pupuyes662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PanPinka 所以南部如果要都更很困難,大部分都是地主自建,應該就沒有使用大樓規格的材料吧,像我台東花蓮雲林的親友,他們幾乎都是自己建造房子,地也大,都可以蓋得很漂亮,有的像別墅,有的就是4層樓豪華透天這樣~~
      但如果像台南高雄市區,都更大樓機會都比較大,主要看周圍環境的經濟效益

    • @user-vm6jn7wi6g
      @user-vm6jn7wi6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說得很好啊 , 人性就是貪啦
      一堆人在靠北居住正義 , 要他們便宜自售的時候一定跟你翻臉

    • @MinTsanWu
      @MinTsanW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營造費一坪32萬是在蓋帝寶嗎?

  • @tatraqushie
    @tatraqushi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3

    那位網紅所提倡的房地產就是自由經濟,民眾必須靠自己救自己的方式,會讓台灣走向貧富擴大,弱肉強食,和社會分裂的狀態。我不贊成給後代一個這樣的世界,也不覺得這國家的民眾只剩下貪婪。這個國家需要的是民眾更多的政治參與和公民意識的強化,謝謝志祺製作的節目,比起看網紅賞屋來的有價值。

  • @peggy5578
    @peggy5578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高房價的問題再不解決,已經動搖國家安全,因為多數受薪階級都買不起房、都不敢生小孩了,大家一起躺平吧⋯⋯

  • @corri9669
    @corri9669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影片沒提到房價所得比失衡直接導致生育率低落,短視近利的結果就是動搖國本。未來幾年貧富差距繼續擴大,富者更富、中產階級越來越窮、底層人民繼續被剝削。

  • @AMaoish
    @AMaoish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3

    那個網紅的意思就是,有問題的不是房價太貴,是你買不起

    • @MrRayWu
      @MrRayW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正解

  • @youyiamy
    @youyiam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6

    做了個這麼好的影片 讓很多人一起討論
    說出不同論點及看法 才是解決方法的開端
    志祺七七的團隊真的很棒
    這是一個很難營利又吃力不討好的議題
    我家也沒有房子 但媽媽就是一直執著於要買房
    單親家庭只有我們兩個人工作 沒有娘家或婆家
    沒有其他靠山跟足夠的經濟實力下 只靠我們兩個
    就算硬買了 先不論生活品質下降到完全沒有辦法存錢
    只要一個意外發生 或是又一個疫情級別的事件發生
    可能又要被強迫法拍 這真的只會讓人更絕望而已
    所以基於這樣 其實租房目前還是比較合理的價格
    雖然租金也是在緩慢上漲....
    我很認真的希望可以把收入先安排在別的地方
    讓我媽先存下未來退休基金
    但在台灣人強烈的人生必須有房才完整的想法下
    我媽甚至不擔心沒有退休金 只擔心沒有房!!!
    我只是會讓媽媽覺得我對她不想負責 不孝順
    只能說 真的是個難題鴨

    • @85116124
      @85116124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她讓妳背債活不下去就是好媽媽?

  • @user-oq5oe5ql4t
    @user-oq5oe5ql4t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三十年前我爸出社會第一份薪水兩萬多,買的第一間透天房子100萬台幣,現在普遍薪資還是兩萬多,一樣的透天要花800萬,說要增加自己的薪水別追求房價下降根本是幹話,誰不知道

  • @user-nz3vf4mq4k
    @user-nz3vf4mq4k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提高利率以及蓋足夠且良好的社宅,才是最有效又正義的政策,
    台灣不只房貸不合理,利率也超不合理!!!

  • @user-gu7yw1sk7w
    @user-gu7yw1sk7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4

    社會在乎的不是認真工作的人,而是懂的賺錢的人

    • @common2929
      @common292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因為共產主義失敗了

  • @YJ-oz5yi
    @YJ-oz5y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68

    打房要分三種人
    1. 沒有房的人
    2. 只有一棟房的人
    3. 有很多房子的人
    第一種的人,政府要給他租的起房子。第二種人,政府不該去打他們房。第三種人,比如建商財團,才是政府重點打房對象,這時候囤房稅就該加重修法。但是民進黨過半立委席次,就是不願意去修法囤房稅,打擊建商財團。

    • @hcz-zd9oo
      @hcz-zd9o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2

      對所有政客來說炒房囤房是他們主要收入來源,要是過了囤房的法案,不就是等於打斷自己的雙腿!政客怎麼可能提這種法案🤫

    • @a1s2d36831146
      @a1s2d3683114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7

      想法很美滿 現實和骨感

    • @user-qe1jt4bz7o
      @user-qe1jt4bz7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1

      不要說政客了自己哪天擠進上流社會開始玩炒房遊戲你捨得自己房價被打???

    • @92439375
      @9243937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

      現實是建商財團交稅誠實, 你說不該打的第二種人, 去591看一下就知不到5% 誠實報稅的

    • @yamada7446
      @yamada744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

      但事實是政府最需要拉攏的是第3種人然後是第2種人再來才是第1種人
      哪個黨哪個政府都一樣要財團要有權有勢的人支持且在上位的過程中也受到各權勢跟財團幫助能不還人情?
      你幫我選舉出錢出力我選上了反過來打你?

  • @chungzai5666
    @chungzai5666 28 дней назад +1

    沒錯,最後那句說了重點,對於社會底層來說我要怎麼樣確保我老了即時沒房我也能有個穩定且安靜的窩。這才是大家所關注的。

  • @7xlive
    @7xlive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七七團隊感覺真的很用心,把艱澀的題目整理編排,讓完全不懂的我也可以理解內容,謝謝七七團隊☺️

  • @chinnywenwen
    @chinnywenwe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9

    上次金錢支持是租屋那篇。人活下去最基本就是食衣住行。明明是很有錢的國家,但台灣大多人都負擔不起“住”這塊,真的很悲哀。這篇觀點、影像編排都很全面性,邏輯也很清晰,把複雜簡單化,志祺七七的影片又更上一層樓了。加油,是個優質的頻道😊

    • @Vash-pn8fw
      @Vash-pn8f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大多人負擔不起住這塊?短短一句話就兩個謬誤。大多人負擔不起住那肯定滿街遊民囉,明明用相對其他國家還算低的負擔就可以住在首都,還是房子不是你的就不能住?如果說要擁有,七成以上的人都有自用住宅,所以肯定不是大多數人。

    • @andys9423
      @andys942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台灣從民國40年代開始,每年都約有「40萬左右」的新生兒(多一點到42萬,少一點則有37萬),持續至少三十年,直到「民國73年」 的37萬人後快速下降。民國73年後人口出生數如以下概述:
       民國74到86年:多在30~32萬人左右
       民國87到96年:從30萬一路跌到20萬人
       民國97到108年:多在17~21萬人左右
       民國109年:16.5萬人
       民國110年:15.3萬人
       民國111年:13.9萬人(歷史最低)
      少子化只是當今看到的問題,但衝擊通常要等一段時間後才會出現
      少子化海嘯的最前緣「民國73年」 現在也才38歲,剛剛要進入買房階段而已,而38歲以上的各年齡幾乎都是出生最多的人群,這也就是台灣長期以來房價不跌的原因:需求一直在增加
      所以,台灣房價還可以上漲、或撐一段時間,大約5~10年左右;但等到八年級生開始步入中年後,買房需求人口總數將逐年快速下降,屆時房價就會真的像日本一樣撐不住,開始緩步往下.....

    • @user-vm6jn7wi6g
      @user-vm6jn7wi6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大多人都負擔不起“住”這塊 ==> 該檢討的是你自己

    • @user-nc9ey5xy7k
      @user-nc9ey5xy7k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andys9423 少子化各種學店也會逐步收攤,稅制不公,高收入中產也移民
      大學學區套房->鄉下->郊區->六都老舊公寓->市中心
      差不多照這順序開始跌,跌到最後台灣剩地主跟底層在住,出生率全給8+9扛,中產跑了政府收不到稅,全島爛掉

    • @JKT3699
      @JKT369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蔡英文 陳菊 蘇貞昌 民進黨就是個騙子 吃相難看 柯P加油

  • @SmoothApple666
    @SmoothApple66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3

    主要是
    1.社會風氣:大多人會希望有房=安心,導致長輩會一直催促要購買房子,造成房價一直上升
    2.立委利益:政治獻金大多來源來自建商,會造成拿人手短,更不要提有些自己就開建設公司的立委
    對於立委而言,除了會造成下一屆選不上,且因為得罪金主,很有可能造成自己政治生涯結束,為何要提出法案?
    而且,台灣民眾普遍很容易被洗腦(看晚上新聞台的政論節目,老人家很信,而且大多數是既得利益者),就算通過了修改法案,找幾個民眾說稅務變很重...,很容易就又走回頭路

  • @cognitivedimension5532
    @cognitivedimension5532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在利益既得者的面前,老百姓的呼聲不值壹提

  • @user-fo2mt8ts9r
    @user-fo2mt8ts9r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

    謝謝志祺七七特別拍攝台灣重要議題之一,如此專業並有深度的內容讓台灣市民及政府進行反思的機會,帶給我們豐富的知識,謝謝!

  • @godlychen
    @godlyche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

    TED 22:27 講那個話真的是...
    如果連收入級距在前20%的人, 要在新北市買間房子都要13年不吃不喝, 跟我說還要再提升平均收入~ 請問你怎麼提升?
    是台灣受薪階級的前20%能力不夠?
    還是企業主給的薪水不高?
    還是因為這十幾年來資金大多都進入房地產炒房, 才讓企業越來越難獲利 ?
    是不是因為房東收的房租月收越高, 才讓店面獲利空間越來越小?

  • @crazy26621
    @crazy2662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22

    那位網紅真是語出驚人⋯各位聽好了,房市是自由市場,買不起是你們自己的問題~就算以後屋齡100年的老公寓也要賣你個5000萬也是很正常的唷🎉

    • @MrRayWu
      @MrRayW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6

      跟九妹一起出個課程,教你如何第一次當盤子就上手!

    • @YaI08
      @YaI0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3

      什麼都自由市場那還要政府幹嘛

    • @user-cr5wf3xh2j
      @user-cr5wf3xh2j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

      錢賺的容易就覺得這些錢小錢....網紅也是推升房價的推手 因為錢來的太容易了

    • @trafficchaos4649
      @trafficchaos464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好慘的發言= =

    • @112Nousagi
      @112Nousag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買不起不是本來就你的問題嗎?

  • @certainlynotmaindenless2315
    @certainlynotmaindenless231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人生必需品被搞成幾乎沒人有, 那不就是國民基本生存條件都無法保證, 不就代表政府無用失能

  • @tc-kq9rt
    @tc-kq9rt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只要業內的人都知道很多建案都是1:5在蓋,所以剩下的4都由民眾買單,簡單的說你一棟1500萬的房子實際上只要300萬,合理賣價頂多400萬。

    • @shanechen2064
      @shanechen2064 Месяц назад

      差不多 成本含人工大概就是這比例 人工物料漲1 價格就給你漲5

  • @user-ls2xd8pq9h
    @user-ls2xd8pq9h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15

    製作這議題應該很讓人心絞痛,謝謝你們團隊的付出。希望這議題能持續被更多人討論,也希望關心這議題的人能團結起來。
    關於高房價的聲音也一直存在,但這國家有能力改變這件事的共犯團體選擇用無視的態度讓社會轉為靜默。哀莫大於心死這就是他們要的,他們要我們打不贏就加入,繼續迫害我們的後代。
    如果你要討論經濟理論,以下開放論戰

    • @user-ls2xd8pq9h
      @user-ls2xd8pq9h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garlic5558 如果你的角度是這樣想,不該為他們鼓勵嗎?你可以表達看看你的觀點

    • @user-yy4ku7rd6s
      @user-yy4ku7rd6s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garlic5558 又要抹成側翼?

    • @d1325879
      @d132587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

      台中前市長打房,結果被房地產商討厭,因而換盧秀燕上來,盧秀燕不打房所以能連任,所以房地產相關都很感謝她,讓捷運事故三天就沒新聞了

    • @jpmgd
      @jpmg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d1325879 不只盧,藍綠在興富發都有拿政治獻金,他們都有幫忙

    • @al0807
      @al080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屯房稅是地方稅,先從地方政府要求開始。如果大家都不支持地方首長調高屯房稅,誰還願意替這條政見呢?

  • @gon198955
    @gon19895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4

    這個房價問題真的是很嚴重,跟人心也有關係,在我們爸爸阿公的年代房子價錢便宜很多,但當我們長大(20~30年中)變成十幾倍到幾十倍的價差。
    所以我們爸媽年輕時買不起房的話下一代用現在的薪水買房不是買不起,而是買下去會很痛苦。
    但現在要讓價位變低,身為屋主又不願意,畢竟能賺多誰也不想少賺……
    想想現在想買房真的很辛苦……

    • @QQ-ql4qr
      @QQ-ql4qr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就 上面講的東風飛一顆過來房價就掉了。打房飛彈。有夠可悲的台灣。人民要的合理房價還要別國幫忙

    • @popularrrrrrrrrr
      @popularrrrrrrrrr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不要亂說 你阿公房子很便宜
      那當時怎麼不多買幾棟?
      每一個時代買房子都是不容易的事
      沒有存在以前房子比較好買這件事

    • @opp847
      @opp84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popularrrrrrrrrr 民國71年,仁愛路、光復南路口某大廈58坪「三衛五房」只要470萬元,在新生南路的22坪大廈只需130萬元
      以前沒有比較好買?這句話你自己相信嗎

    • @popularrrrrrrrrr
      @popularrrrrrrrrr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opp847
      71年這些價格不貴嗎??
      當年一般人收入多少?
      就今日你要叫很多人拿出150萬頭期都拿不出來

    • @etoro8161
      @etoro816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popularrrrrrrrrr你既然知道現在很多人150萬都拿不出來,那現今的房價的價格不就很明顯太高了嗎?

  • @wenyichen360
    @wenyichen36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非常優質的影片,謝謝用心的團隊!

  • @80719good
    @80719good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牌照稅會比房屋持有成本高完全合理,因為每增加一部車輛就會產生外部成本,以課稅克制車輛數量比起未產生外部成本的房屋是完全合理的。
    要打擊囤房要課的是空屋稅,也就是說你的房子很多但都有租出去的話是不用增加持有成本的,只有持有而不使用讓房子空在那邊才要額外課稅。
    想要用課稅解決居住問題必須用對方法,當然最有效的做法是擴大房屋供給,讓消費者的選擇變多。把北部的工廠全遷往南部,工業用地全變成住宅商業用地,這樣房子不可能不夠住。

  • @mendy0323
    @mendy032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7

    太誇張了…竟然第四間房才開始算非自住,而且稅率還這麼低😮 在美國第二間就開始算了,而且我住的州property tax 就2%

    • @azulchen3186
      @azulchen318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所以台灣是資本家跟地主的天堂

  • @Ray-hk7ww
    @Ray-hk7w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0

    很顯然現在的政府就沒有真心誠意要解決居住正義的問題 就算有提出一些法案也幾乎都是影響不大煙霧彈或是留後門 問題點和解決的工具大家都知道 要不要做而已

    • @user-HansT-TaiOanSiauLianKe
      @user-HansT-TaiOanSiauLianK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曾經有任市就調高過地價稅(也就是影片中的稅基),也規劃了交通方便的社宅給青年成家 結果就沒有下一任了 下一任市長一上任就降低地價稅並出售社宅土地給建商炒房 這就是政府打房的結果

  • @hetitamaw7330
    @hetitamaw7330 Месяц назад +21

    [他怎麼可能˙會去訂一個法律去砸自己的腳]
    本日金句

  • @shanda4099
    @shanda409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現今的人都忘了早期的民生政策了~耕者有其田 住者有其屋...了!!
    一切的改變就在於政治(選舉資本)+資本(資本主義 財團)了......

  • @xiaohsiao1144
    @xiaohsiao114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3

    這問題8年前我剛畢業的時候就一直存在而且越來越嚴重,只能說裝睡的人叫不醒,我們政府只會拿打房當口號,沒有任何實質作為,要讓房價降低最好的方法就是破壞市場,很遺憾沒有半個領導者有那個膽,就算真的蓋社宅讓大家都有地方住,但房子不是自己的誰住的安心==,說白了就是應該讓房子不能變成投機物件,這種穩賺不賠的金融產品根本就是經濟鴉片

  • @user-oz2ic8bf5f
    @user-oz2ic8bf5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0

    人生第一次yt donate就獻給你們了。針對房價問題有來自不同角度的分析,也有帶出不同層次的看法,更是針對房價問題的歷史根源(特別是政府賣地籌措財源這段)和不同方法(課稅,升息,供需)分析其利弊,完全是一流新聞媒體的水準了!這種水準一定要支持你們繼續作下去!
    或許我們對候選人的要求,不應該問他們牛肉是什麼,而是問他們為什麼養不出好牛。畢竟無法正確了解問題的政府怎麼可能拿得出正確的政策呢?

    • @andys9423
      @andys942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台灣從民國40年代開始,每年都約有「40萬左右」的新生兒(多一點到42萬,少一點則有37萬),持續至少三十年,直到「民國73年」 的37萬人後快速下降。民國73年後人口出生數如以下概述:
       民國74到86年:多在30~32萬人左右
       民國87到96年:從30萬一路跌到20萬人
       民國97到108年:多在17~21萬人左右
       民國109年:16.5萬人
       民國110年:15.3萬人
       民國111年:13.9萬人(歷史最低)
      少子化只是當今看到的問題,但衝擊通常要等一段時間後才會出現
      少子化海嘯的最前緣「民國73年」 現在也才38歲,剛剛要進入買房階段而已,而38歲以上的各年齡幾乎都是出生最多的人群,這也就是台灣長期以來房價不跌的原因:需求一直在增加
      所以,台灣房價還可以上漲、或撐一段時間,大約5~10年左右;但等到八年級生開始步入中年後,買房需求人口總數將逐年快速下降,屆時房價就會真的像日本一樣撐不住,開始緩步往下.....

    • @TPEhighspeed
      @TPEhighspee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先想辦法選出正確的政治人物 才有辦法得到正確的制度
      偏偏一堆人選舉的時候自己就眼瞎 再來怪政府沒做事 那不是當然的嗎..

    • @Tube-bh5ud
      @Tube-bh5u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andys9423 我們這邊還有50幾歲一直要買房子的

    • @SRJ_tw
      @SRJ_t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andys9423真期待你說的那天趕快到來😢

  • @Fhfddsdhjkkuytfc
    @Fhfddsdhjkkuytfc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謝謝志祺團隊
    希望政府能重視這個問題

  • @women888
    @women88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台南新建案飆到60萬一坪了,3,40年中古大樓開在一坪30萬以上,薪資水平還跟不上,還許多認為南部投資房市還有漲幅空間的,歡迎來追買吧!反正就算打5折也不打算買

  • @user-qf1ol7tr9o
    @user-qf1ol7tr9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6

    我還是認為房屋最主要的功用是居住,因此居住正義應該是政府必須優先的選項。而我認為的居住正義是必須讓所有人都可以買得起、住得起房屋。當房屋或土地被當作投資商品的時候,在沒有嚴格規範下,都容易被成為炒作的對象,受益者絕大多數不會是ㄧ般民眾。

    • @Vincent-pt7hc
      @Vincent-pt7hc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確實,炒作不動產來賺錢的這種毫無生產力的行為,賺的錢都是吸其他產業的血,只會拖累其他產業的發展

    • @fork9453
      @fork945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居住正義不等於買房正義,居住是必須,但買房不是必須。

    • @nekochino3634
      @nekochino363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fork9453 是沒錯,但是買房的價格提高,一定也會連帶租金的上漲

    • @arieschiu5359
      @arieschiu535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政府:你沒注意到房價在下降嗎?(翻譯:我沒有要處理

    • @user-vm6jn7wi6g
      @user-vm6jn7wi6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放屁哩, 居住正義應該是人人有房住 ,而非人人買得起
      不然今天有人領基本薪資, 也吵著買不起, 這要怪誰??

  • @user-gy2yi3dn8d
    @user-gy2yi3dn8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63

    我個人是覺得「空屋稅」比「囤房稅」更應該推動,並且加強「租賃申報」的實質管控。
    持房很多但是都租出去並且乖乖申報租賃所得繳稅的那種人,不應該是現階段打房的目標。房屋有沒有在使用,水電表應該很好抓才是呀?

    • @alanke8223
      @alanke822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他們就是看不到

    • @DDD.ChenLittleD
      @DDD.ChenLittle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5

      台北市試行空屋稅的結論已經有了:為了逃稅,許多房東寧可不怕麻煩定期去流一點水、耗一點電。所以並不好抓。
      也許有人會想:那設定水電錶門檻阿!但其實這不實際,因為可能影響到省水省電的租房者、經常外地出差的人...等等這些真的有居住的人。再說要門檻要設多少?怎麼設?這樣深入思考就會發現空屋稅其實很難施行。

    • @kayun630
      @kayun63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6

      租賃申報真的很重要。很多包租公都是一整棟。或是隔間出租
      一年租金上百萬 卻都一毛錢不用報稅

    • @sunrain520
      @sunrain52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6

      柯P在北市都有做,「囤房稅」(多屋稅),他已經徵到地方政府能徵收的最高的額度3.6%了,但他只能管到台北市的房子,屋主的其他房產在別的縣市就沒法了。
      「空屋稅」也有收,但失敗了,因為判斷空屋的標準是有沒有使用水電,結果屋主就打開水龍頭漏水。

    • @WillyChen17
      @WillyChen1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認識的台北市大房東真的是故意點燈+流水去避免稅務的產生....

  • @realAir1024
    @realAir102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最不合理應該是政府與建商關係利益,企圖用這個理由來阻擋大眾持續追究政府問題並拋給建商擋刀。如果政府因建商關係不做任何改變,政府不為人民服務反倒為建商服務,還需要人民做什麼?
    謝謝,影片看完想努力的人也躺平了。

  • @user-qz5mi3xf7n
    @user-qz5mi3xf7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每次看到Ted以房仲的身份滿嘴鬼話,覺得就只是個投機客在維護自己的收益來源

  • @seapeclucas
    @seapeclucas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3

    這影片非常棒~
    節節高升的房價源於節節高升的土地價格,根源是炒地皮,高房價只是結果。
    黃耀輝教授點出核心問題,持有稅太低,不是囤房稅問題,而地價稅的「稅基」過低,過最爽的是全台大地主,可以不務生產卻過的比努力新創的公司好非常多。
    因為各地方政府不作為或不夠積極,讓「公告地價」調漲幅度不足,遠遠低於市價,造成地主持有成本低,養地、空地被閒置,閒置在那邊都不痛不癢,使得土地無法被活用。地方政府甚至調降公告地價。
    剛需買房的民眾也因此只能往更偏遠的地方購屋,使得通勤時間大增,也降低了人民的生產力。早一輩的造成期待有房有車才能結婚,在高房價的現在,卻使得結婚率低,進而導致少子化。高房價圖利了地主,卻埋葬了台灣下一代的未來
    住宅總量的不足,造成租屋的租金也不斷上漲,使得一般民眾薪水都用於租金了,可支配的消費力疲弱。但奇妙的是,台灣頂端消費力卻驚人,手遊課金全球第五。
    當炒地皮賺的比創辦實業賺的多時,台灣就會喪失的國際競爭力
    土地增值稅降低後,地價一路走高,帶動房價走高 www.macromicro.me/time_line?id=22&stat=637
    提高利率的確能抑制房價,但提高利率也會影響各經濟層面的副作用。而央行的工作主要是穩定匯率和物價,維持金融市場穩定,高房價不該由央行負責。
    而要降低房價,就調高公告地價 跟 廣蓋社會住宅 以及恢復土地增值稅,才能給予民眾合理的房價和居住品質。 不懂的人一直要課徵囤房稅,但課徵囤房稅,雖然房價會短期下跌,但會造成房子每年新屋的供給會變少,會進一步造成供不應求,使得房價進一步飆高。大家需要的是合理價格的新房,而不是背著30年房貸買搖搖欲墜的60年老屋。

  • @rengo3r149
    @rengo3r14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7

    簡單說結論,高房價雖然是共犯結構,但只要放任低薪、高房價、少子化繼續下去,那麼
    「全台灣就一起接受整個國家必然走向衰敗的結果!」
    高房價導致大家將收入都拿去繳房貸,可分配所得變少,
    低薪高通膨更讓消費力降低,
    進而導致生育率降低、產生少子化現象!
    現在幼稚園、學校、補習班已經因為少子化關門,
    未來人口越來越少,台灣將步入比日本更嚴重的失落30年.....
    其實,沒有打不下來的高房價,「只看政府有沒有決心」
    1限制房貸: 第二戶只能貸房價5成,第三戶禁止貸款
    2針對第二戶房貸利率: 第二戶房貸利率15%以上
    3中央課累進式屯房稅: 第二戶開始40% 50% 60% 以此類推無上限
    4大幅調高不動產稅基: 至少市價20%,並依年度調整
    5租屋市場實價登錄: 嚴查逃漏稅房東,並設高額逃漏稅罰鍰,設立檢舉獎金
    6興建大量社會住宅: 只租不售,並嚴格篩選租客條件,弱勢族群、學生、社會新鮮人優先

    • @user-mb4id9ne6i
      @user-mb4id9ne6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全台灣就一起接受整個國家"菲律賓"化

    • @HandlesSucks1
      @HandlesSucks1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低薪是因為實業家的錢都拿去交租了,沒錢給員工
      少子化是因為人們沒房子根本不敢養小孩
      歸根究底都是房屋問題

  • @hisemail
    @hisemail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有些國家明白立法,認定房屋是不得作為投資商品,只要有買賣過份獲利,將視為違法,需要罰款處罰。如此,房地產才不會變成社會上吞噬窮人與投資資金的黑洞

  • @user-so5bl4du8s
    @user-so5bl4du8s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真的要謝謝志祺這影片讓我對房市問題比較了解
    很多人都說房市高價是自由市場造成的
    所以高房價是平衡所造成的
    這觀點對一半
    那是因為把房子當金融商品來看的話這會合理 因為持有成本相對低所以我有錢為何不持有 我甚至還想多持有一點 因為比起持有其他金融商品 持有成本更低(基於台灣法規)
    然而房子這項產品並不是跟其他一般產品一樣 只有單一需求 它牽扯到 人民的居住正義
    這時 房子的內容就有 居住正義:金融商品
    兩種比例的層面
    那其實歸根究底 就是該去tune那個比例
    因為房子是特殊商品
    調高持有成本的稅收 以及下修條件
    舉例一人只能買兩間 第三間開始課稅3成 逐年增加
    那這樣房價其實也會被 持房者最愛掛嘴的 自由市場修正

  • @aa0913
    @aa091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我本身是營建業,房屋建築成本一坪目前大約是11~13萬,而建商定價如果高出成本太多會被盯上,新聞也時有所聞,而土地售出收入是目前全部地方政府最大的財源收入(遠遠高過罰金稅金)所以之中的關聯性???桃園最近重劃一堆區,看看航空城...很早就沒人抗議...因為錢到位大家滿意了,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重劃後賺一堆錢....航空城的原居民現在才在找房的全都後悔了..因為房價比幾年前的預估(最大)值都高出1.5~2倍....沒政治立場,只能說照這個因果關係如果真的打房政府應該就倒了..(這句話也曾聽小官員喝酒時說過)...

  • @kllcoo1300
    @kllcoo130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1

    感謝製作該議題,也透過不同面向去解釋高房價,住真的是基本需求,房價不只影響到居住問題,其實也跟民生息息相關,許多做生意的店家光租金不知就被吃掉多少,大家都不去做生意一起來炒房,亞洲的首富有多少人是房市大戶,反觀美國的有錢人很多都是實業家,希望有生之年房子可以回歸正常價格,而不是這樣貴到給有錢人買來當花瓶展示。

    • @JKT3699
      @JKT369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蔡英文 陳菊 鄭文燦 蘇貞昌 民進黨就是個騙子 吃相難看 柯P加油

    • @112Nousagi
      @112Nousag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店面的租金沒有多少好嗎… 頂多佔10~15%
      而且美國炒房的多的是 川普就炒房的啊 炒到可以當總統 反觀台灣整天在那邊假道學

    • @user-wy9jx8zg4x
      @user-wy9jx8zg4x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2Nousagi看按讚數就知道你講的是少數人的屁話

  • @augustineyuan2763
    @augustineyuan276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8

    一個人持有第二間屋子本來就應該加重課稅,而不是等到第四間,因為第二間就已經脫離了個人的基本居住需求,不論第二間的用途是公司、出差、旅遊、給子女住,如果登記在同一個人的名下,就應該讓增加持有成本這件事成為一個基本觀念。但政策被民眾反彈的影響力不是取決人數,而是人,即便台灣90%的人覺得房價過高不合理、間接影響到各企業及個人薪資,台灣人也不會真的去做動盪社會的事,在各政黨都與建商有利益關係下,選舉的政見也只是一種嘴砲,政府跟10%的既得利益者永遠有方法安撫民眾。而真的要讓有效打房決策執行前的關鍵,就是要讓政府覺得應該得利益的人已經佔好了他們可得利益的位子。就像大麻合法化的關鍵就是政府要搶先佔好市場的先機。

    • @jay116992
      @jay11699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真正的民意需要被看見並且執行

    • @user-os7oo7kg7n
      @user-os7oo7kg7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資金沒有那麼笨,這樣子可以買很多就是去炒店面辦公室,等到比價效應出來了住宅還是會漲,過去房市循環就是這樣子住宅漲了--打房政策--廠辦開始漲--廠辦漲不動了開始冷盤---到下一次住宅啟動

    • @HandlesSucks1
      @HandlesSucks1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台灣人也不會真的去做動盪社會的事」

    • @meow-ci9vw
      @meow-ci9vw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好,不太懂這句意思:「就是要讓政府覺得應該得利益的人已經佔好了他們可得利益的位子」。
      另外,大麻對應到這影片的主題,會是社會住宅嗎?

  • @velventliang1889
    @velventliang1889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北捷出租的房子,今年度對於已承租5年前租客續租時,提出調漲14.5%多😢
    說是反映市場價格
    但當初是以毛胚屋來出租的(冷氣、熱水器、燈座都要自理的)

  • @user-ot4ic2dn3m
    @user-ot4ic2dn3m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謝謝這麼詳細的蒐集資料整理資料,很棒

  • @user-yx3mo7fk8f
    @user-yx3mo7fk8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73

    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政府跟財團勾結嚴重,執政黨7年了囤房稅實坪制空屋稅死都不過,然後改的利率制度完全對於首購族不友善。台灣普通人年薪差不多60萬,然後現在新房子差不多都2000萬以上,都市鄉下都如此,而且地價高的誇張,平常人根本買不起。況且其實很多時候根本就是政府在帶頭炒地皮。舉個例子,有一塊土地,未來做個重劃或都市計畫,再搭個公共運輸。那些消息都會被地方性的官員先知道,然後再聯合建商一起獵地,等到開發後再炒高轉賣,再不斷轉手之下,價值水漲船高,錢賺到翻掉。新莊副都心就是這樣被炒高的,活生生的例子,所以這國家悲哀就是這樣。居住是人民基本需求,而房子不是拿來商業化炒作的,而是拿來住的,雖然不能強力干預自由市場,不過政府總該有些作為吧去制衡房價吧?反觀我們的政府眼裡只有利益,沒有人民

    • @Konata
      @Konata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哪次房子不是


    • @jerrywang9547
      @jerrywang954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9

      噓! 不要把猴猴的秘密講出來啦!

    • @liang-yenlin6185
      @liang-yenlin618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您說的很有道理..這次準備政黨輪替了嗎?

    • @tony_chiao
      @tony_chia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說得好。房價漲了幾年?屯房稅卡了幾年?哪一個縣市選前屯房稅過了,選上後馬上降低?我相信你不會只有7歲😊,做好政黨輪替了嗎?

    • @Raphael_1024
      @Raphael_102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0

      喔是喔
      國民黨也一樣啦

  • @okchen4075
    @okchen407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3

    台灣的人民素養跟文明進程 真的需要太多這樣的節目了 也許我這代沒辦法實現,但我希望未來的年輕人可以不要再經歷我們這代人的心酸與無奈。

  • @user-bu7nz2rg3d
    @user-bu7nz2rg3d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感謝分享這麼優質的影片

  • @LinZarshi
    @LinZarsh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謝謝志祺七七團隊,這個議題需要持續被看到、被討論!

  • @user-qp5tn4hr9r
    @user-qp5tn4hr9r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8

    這集做得太好了,安居樂業,我認為政府至少減少來自無論政還是商的過份套利以及其中的資訊不對稱,我就能夠覺得政府是有心在做了,薪資增加來應對固然是個人的責任,目前狀況是一個人努力平均下得到的增益多呢?還是房價層層套利下的漲幅高呢?尤其這不只是這近年房價漲幅及薪資增幅的問題。

    • @kilinrose
      @kilinros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有心在做了? 笑死,完全執政多久了,實價登錄修成什麼樣了? 花敬群被質詢時那個輕挑嘴臉有沒複習一下? 快選舉搞個房租補貼,側翼網紅小罵大幫忙出影片,事實上完全不敢動建商民代的乳酪,有夠可悲的還想騙票

  • @Polaris1218
    @Polaris121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5

    謝謝志祺團隊的用心製作,從各個觀點分析房價問題,讓更多人看到這個議題。
    如果房價高是市場機制下必然,那麼不買不生也是年輕人對現況做出最好的選擇。

    • @user-qp7xh6kw2w
      @user-qp7xh6kw2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3

      還有一個就是戰爭型打房
      台海正式開戰 房子就會跌到人人買得起了
      不是搞笑 我真心認為財富重分配最快方式就是打仗

    • @joshchang3876
      @joshchang387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user-qp7xh6kw2w少那邊幻想戰爭你買的起,你到底有啥自信戰爭來臨你就能翻身?

    • @5720872
      @572087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其實不必打仗,只要央行願意升息
      升多一點就一定會有人繳不出房貸拋售,這時就不是想不想賣的問題,不想賣就是等法拍
      房價這麼高就是長期低利率環境養出來的,大家都覺得貸款成本這麼低就越貸越多,建商跟賣屋者就把賣價越開越高

    • @chienlinyu
      @chienliny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房價飆漲的主因是每一個屋主都想賣高價,其他都是其次其次的問題

    • @teepool3576
      @teepool357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買得起房的年輕人一大堆,真的不必把年輕人都講得這麼沒用

  • @jqy-wv7nm
    @jqy-wv7nm 17 дней назад +2

    感觉可以设置人均住房面积阶梯,根据阶梯来定制房产税成本,人均住房面积大的缴费比例提高。当然,执行的最难点还是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

  • @s564782
    @s56478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其實比照日本那樣,制定租屋強制維護評估鑑定就好,當房東的所需的維護成本及麻煩度增加,就可以逼迫囤屋的房東放手。

  • @as19900803
    @as1990080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2

    政府不是房價飆漲的助力...
    是主力!!!

  • @Wolf_BK
    @Wolf_BK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1

    關於房價甚至其他的社會議題 希望你們未來能持續深掘 能讓更多人意識到現在社會的問題 讓人民能為自己發聲 也能讓政府看見目前多數人為社會現狀的不滿
    還有你們的影片品質越來越高了
    各種題材都很讓我提起興趣 也很直擊現代人的痛點!超棒的
    真的讓我越來越覺得不掏錢支持 有點對不起自己🤣

    • @JKT3699
      @JKT369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蔡英文 陳菊 鄭文燦 蘇貞昌 民進黨就是個騙子 吃相難看 柯P加油

  • @lykengb
    @lykengb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稅基調整會影響到70%家庭?那不是包含只有一間房屋的家庭嗎?
    所以說把持有數量的標準從3間降到2間,甚至1間,到底難在哪裡???

  • @fenix20075
    @fenix2007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高地價並非由政府造成,相反如果政府去抽稅,並不能降低房價,反而會將稅收轉架給下一手買家從而再將房價推高。房價推高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是地方開發使土地實際價值提升,例如地方公共配套和交通本身就值錢,當地方尚未開發時買下土地和房子,再等到政府開發土地加入公共配套,方便了交通和居住環境,就會造成當地房價上升;第二是銀行無上限放水借錢給買家,地產商就會不斷鼓勵買家買入房屋後提高價格再轉手賣出來推高樓價,而賣方只要沒留意銀行利息的變化就會以高樓價買入樓宅,再立即被地產商鼓勵提高價格再轉手賣出,這使得銀行買家和介紹找客的地產商三方都可以不斷賺到轉手費,而轉手費由買家和銀行承擔了;基於第一個原則,對銀行而言這種借錢是長期穩賺不賠的策略,但這情況會造成泡沫化,但泡沫爆破時期前都可以讓人繼續那樣玩下去。

  • @ani5855
    @ani585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4

    用市場自由當作是炒作房價的遮羞布有夠無恥,尤其是把房子當作金融商品投資的那些投資客更是罪惡,不僅影響大家買房的意願,更讓大家感受到對未來絕望的感覺。看到Ted 我就知道建商的嘴臉就是這樣,政府不出手干預台灣遲早會泡沫化和黑化。政府有效的出手干預未必不是好事…看看新加坡就知道。

    • @RyuseiLikesN3DS
      @RyuseiLikesN3DS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

      他不可能講違背建商利益的事,不然就沒有建商要讓他開箱房子了🤭🤭🤭

    • @SmallNatto1029
      @SmallNatto102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看看點燈率就知道有沒有住人了
      整棟樓每天經過
      會開燈的就那幾戶而已
      附近一堆社區
      卻連便利商店和早餐店都養不活
      要蓋給誰住?蚊子嗎?

    • @user-xi9db1xg8w
      @user-xi9db1xg8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他開箱房子的影片,我不是很喜歡看

  • @herbherb1480
    @herbherb148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4

    1. 社會住宅真的很重要,讓老百姓能安居樂業的有效方式
    2. 持有成本太低,稅制要改革
    3. 用每"人"幾棟來算囤房稅有漏洞,不知道改成每戶幾棟來算會不會準一點
    4. 房子要降價很難,但有沒有辦法管制漲幅不可以超過每年的薪水增加幅度(或不能超過通膨)
    5. 要給民眾一個觀念,想買房就要努力提昇自己,但政府也要給努力的人機會圓夢

    • @mumuboss2324
      @mumuboss232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房子肯定會降價,降回2019哪時候
      但不用期待炒房黨執行有用的政策
      只有老百姓自己殺價、拒買,最終手段就是少子化速度加快,房價就跌的更快了
      如果要靠政府,那就只能換掉現在的炒房政府囉
      選一個會落實
      實價多房稅、囤房稅、空屋稅的政治家
      私心推薦柯P喔😛

    • @herbherb1480
      @herbherb148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mumuboss2324 房子要降有難度,除非建商願意虧錢賣
      少子化只會帶給蛋白區房價有影響而已,蛋黃區影響有限,甚至繼續漲

    • @classichuang5567
      @classichuang556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可以去鄉下買房圓夢啊,所得比才6倍

    • @popularrrrrrrrrr
      @popularrrrrrrrrr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每個人都想住蛋黃區
      為什麼要便宜賣二手給你…

  • @st606062004
    @st606062004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謝謝志祺團隊願意做這樣的影片

  • @NancyChen-ep2cv
    @NancyChen-ep2cv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政府執政應該顧及大眾民生的基本生存需求而不是只顧及和保障少數人的利益而犧牲多數人的福祉和權益!

  • @ww8818
    @ww881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31

    房屋是人民的必須品不應該是投資品
    謝謝志祺團隊願意把台灣最嚴重的問題拿出來讓大家知道
    志祺七七是跟錫蘭是我最近小額捐款最多的頻道。
    #有社會正面貢獻的KOL

    • @user-nu2lz1pm3m
      @user-nu2lz1pm3m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聯考低分想上台大無不無恥?我認為很無恥?沒錢想買市中心無不無恥?我認為一樣無恥,當聯考8分不是上私立爛大學,而是可以上台大,台大就是濫大學了。房子如果是必需品?名下沒房子的就不能活?一般人應該至少有幾十年以上名下沒有房子?甚至有人一輩子名下都沒房子,所以他就死了不能活了?

    • @skywolf3221
      @skywolf322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4

      @@user-nu2lz1pm3m 少偷換概念,你認為房子不是必需品那你去住天橋底下要不要?

    • @tonyb5421
      @tonyb542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0

      @@user-nu2lz1pm3m 偷換概念無不無恥?我認為也很無恥。蛋殼區都貴到靠背了還在那說每個人都想住蛋黃區?

    • @Vash-pn8fw
      @Vash-pn8f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skywolf3221 你才不要偷換概念,人需要居住的地方,但不一定要擁有房子。難道現在名下沒房子的都睡天橋嗎?

    • @KICAHZ
      @KICAHZ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user-nu2lz1pm3m 聯合壟斷更無恥,
      因為他們沒有下限而且已經在做了

  • @h1j41j41j4
    @h1j41j41j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8

    個人覺得還是先把囤房稅立出來再看成效決定要不要繼續加強,畢竟能囤房就是把房子當商品,那現在社會在訴求居住正義的情況下,首當其衝的就必須是把需求當商品來看的人。

    • @Satera9803
      @Satera980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

      我只能說無法
      主要是屯房稅不防操作(房子持有者轉讓其他親戚)
      最好的方案就是現有房子以區域市價課稅(跟日本一樣
      這樣房子持有成本會變高,但房價會變回該有的樣子
      屯房稅治標不治本,持有成本變高才是解

    • @windstar2006
      @windstar200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問題是不管任何一黨、真搞了都得先想政治後果。老實說我覺得從台北開始試辦、而不是全國直接搞會好點、因為其他縣市未必都有台北問題嚴重、直接搞全國、大概不用選了。

    • @chu630
      @chu63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早就有囤房稅了好嗎...

    • @weng-yuan
      @weng-yua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

      @@chu630 六都剩新北還沒有,市長是超級包租公,可以去查一下地方政府決定囤房稅%

    • @user-nd5po5xp9n
      @user-nd5po5xp9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chu630
      新北市沒有 其他縣市多是 五戶六戶以上才會課到3.6% 目前台北市三戶以上就有3.6%,已經是全台灣最嚴苛的

  • @ultrageo1
    @ultrageo1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1.國土重規劃北北基合併,遷都中部(可參考李鴻源教授的主張),紓解北部人口壓力及南北城鄉差距
    2.公告現值調整為接近市價(目前大多數可能差異10倍什至百倍),依價課稅
    3.依住戶人口每人設寬減稅額,讓居住成為人權
    4.調降增值稅,讓更多土地願意投入市埸
    以上應是解方

  • @EllenYAsVideo01
    @EllenYAsVideo01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謝謝志祺七七的團隊用心製作,這集真的很有深度。

  • @HakumaTaTa255
    @HakumaTaTa25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

    感謝77找某網紅來當對照組
    相比剛出片那一陣子的他,現在的嘴臉真的是既得利益者的樣子
    果然人有錢都會大聲,整篇所謂的"專家"只有他講不出任何建設性或專業發言。

    • @infinitytechcorp
      @infinitytechcorp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他們有一起做過一集不是嗎?

    • @evotemplar
      @evotemplar 23 дня назад

      留言搞錯焦點
      網軍打網紅沒有用的
      真正搞你們是你們投的藍綠和建商

  • @yelim1023
    @yelim102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6

    謝謝團隊做了這麼龐大但重要的議題 深入又詳細 也不是單一立場
    超級不認同唯一解是提升自己的平均薪資 揍人的人說誰叫你那麼遜一樣
    這是社會問題 大家都想過得好 可是有人要太多了

  • @Calicido
    @Calicido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19:52 〈給金鐘地鐵站車廂內的人〉My Little Airport
    曾經 你都是 夾在月台上的人
    當時 你覺得入了車廂內的人
    有責任盡量前行
    如今 你經已是 進入了車廂內的人
    但你 忘記了 四班車之前
    你的月台人身份
    機會來了 你變更
    你不再為後面的人諗
    曾經你是月台上有理想的人
    對月台人充滿憐憫

  • @frankyoung1271
    @frankyoung1271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只要立一條法就可以解決問題! 每個家庭要依據家庭人口數來購買房產!
    例如:一家五口、可以買一間房屋,一家十口、最多可以買二間房屋,
    一家十五口、最多可以買三間房屋,以此類推!
    多出來的房產限期賣出,每年至少賣出一間。若不賣的由政府適價強制購買!

  • @user-qp7xh6kw2w
    @user-qp7xh6kw2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1

    TED 說這種話當然可以理解
    畢竟他搞房仲
    價格越高抽得越爽

  • @aa19970405
    @aa1997040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提高自己競爭力、一直提高自己的平均收入」 這觀點乍聽合理,但對於社會受薪階級的大部分民眾而言,真的聽君一席話,猶如一席話~
    普遍薪資就是低,調薪也是伴隨通貨膨脹,提高收入的同時支出也不斷提高,就算提高收入又如何?依舊被基本開銷追著跑啊

  • @user-nz3vf4mq4k
    @user-nz3vf4mq4k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連租金都那麼貴(薪水那麼低),想租個像樣又負擔得起的房子也好難,
    租客可能要發起一個街友運動,難道政府要等一堆租客都變成街友,
    然後台灣因街友太多,才來想辦法解決嗎?
    選擇就說要蓋社宅,只蓋個幾間應付一下,有解決住的問題嗎???
    要做事,就做到有解決問題的程度,很難嗎???

  • @archi4122
    @archi412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2

    中央版的囤房稅真的很重要,夫妻持有第3房以上就開始類計課重稅,比如第3房起課30% 第4房課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