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真的很多人有糖尿病前兆卻不自知,台灣大多數的飲食習慣充刺著高醣/高糖飲食,胰島素抗阻問題,其實最重要還是正確的飲食概念,還有怎麼樣達到一個身心平衡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充斥
碳水早餐組之類的..意識到要注意蛋白質攝取比例的時候發現台灣早餐店都是碳水😧
@@迷途的羊羹 🥹🥹沒錯,而且早餐店大多使用劣質便宜的油,澱粉+劣質油不僅容易導致胰島素抗阻,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結果背鍋的以為是油的問題,其實還是澱粉跟油本身的品質! 但是大多數的人沒有這樣的知識導致誤導😭 其實重要的還是要知道基本的營養學知識,這個很少會教卻是最重要的觀念!
台灣的小吃的料理充斥著糖,台式麵包又是高糖高油,好喝的手搖飲又是一堆糖,罐裝寶特瓶又是糖然後別以為喝無糖飲料就沒事,裡面為了口感消除無糖的澀味,很多以代糖、甜味劑更糟
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懶得動,躺著滑手機+炸物+手搖飲,就是一天的生活
最近是有點怕怕的 然後就想說來個提早吃晚餐的斷食好了(可以的話建議在休假日用還可以看狀況延長) 例如PM5:00前完食 隔天PM5:00再用餐~ 搭配低醣有蛋白質量以及Omega369油飲食這樣~ 施行一天之後慢慢看狀況調整 1天1~2餐(低醣) 玫瑰鹽茶水咖這樣~~~ 要看自己身體狀況做好功課再來施行比較安全 要注意低血糖休克問題~~~
其實國人這麼不健康也和高壓榨高工時有關,很多人沒時間去飲食控制,便當來就吃不然就隔餐,高壓導致想吃重口味食物
工作壓力大,累了更想吃東西,看看做餐飲業的普遍廚師都肥胖,那是因為真的很累
正解
沒錯,糖尿病最大的迷思就是很多人以為是字面上的意思,更多是跟醣有關係。過30歲少吃精緻澱粉&高油脂的食物,節慶或聚會的時候再奢侈就好。
水果節制。但要補充好的油脂。
解釋得非常清楚👍🏾
過30歲會吃零食的、喝點微糖飲料又無運動習慣!驗個HbA1c可能都會偏高!這就是開始糖尿病前期了!!我30歲時驗也超過標準了!!後來才開始減糖!!
因為血糖問題,我三餐自煮,每天花兩個多個小時在弄吃的跟做便當,說真的好累,除了上班就是運動跟煮菜,跟機器人一樣活著,有人隨便吃也沒事,就是基因問題,還有學校沒教。
這樣努力肯定有幫助!不過應該準備2餐就好~不然真的太辛苦了!
@@林奕欣-r7e 確實有用,四年來每季回診都正常,不然我也堅持不下去。
基因沒辦法,累也得做
健康無價!妳很棒
現在外面有不少 在賣 健康低卡餐盒 有時候我懶得煮會去買 也不錯! 比自助餐好很多
這真的要重視
60歲能做引體向上, 不簡單
醣類可集中在社交日,非精緻澱粉和綠色蔬菜配著吃,晚上吃養生粥和蔬菜湯養脾胃。
會建議非精緻澱粉外, 白飯, 粥類, 白麵條其實也都是隱藏的高醣類! 會建議如果要吃碳水盡量選擇纖維質高的包含, 地瓜, 南瓜等! 給你參考~
少喝手搖飲,盡量不喝加糖。
引體向上太強了....我30歲還沒辦做他那麼標準
本片重點就是醫生好強。
前提是自己煮
在外勞力工作的 很難不吃醣一下就餓了 也沒有美國時間自己備餐
結尾結論不錯
生意人需(喉糖)黑糖薑茶,也是血糖上升原因
現在很多20出頭就有高血壓了
熬夜作息不正常。
很不錯的報導,國健署應該編列媒體預算,多增加這類報導,甚至餐廳應該像香菸一樣貼上攝取過量警語..
台灣算是蔬果很多的,飲食(相對)比國外清淡如果長大也照小時候家裡煮的那樣吃應該不至於 1/3 有糖尿病風險在國外生活時,外食沒什麼菜又重鹹早已學會自己開伙曾經跟同事交換便當菜色還被懷疑沒有調味 😆 覺得後天糖尿病真的就是影片中講的太多精製食物與過量這可能要從教育著手不單是認識各食材是代表什麼營養素跟卡路里更重要是加強「精製食物 不等於 享受」的認知看台灣人旅遊或是放假聚會哪一次不是「啊有什麼必吃?」「”吃大餐“ (
你們敢說台灣水果的甜度就是糖 而蔬菜最好多用橄欖油 加高熱量
這個吃法只適合不需要太多熱量的普通人
誰需要太多熱量?
@@henggo53 他的意思是有在運動跟健身的人需要多過普通人的熱量…
有些需要耗費大量勞力的工作也需要比常人多的熱量喔😊
所以一天攝取醣類的量是因人而異的。影片中的醫師其實他這樣碳水,我嚴重質疑就算60歲,40g碳水還是吃太少了!他還有做引體向上,這樣一餐的量根本連基礎代謝都吃不到......減醣並少吃精緻加工醣類是對的,但人體還是需要基本的熱量以供身體所需。你說增加蛋白質跟蔬菜也對,但蛋白質就算吃再多,就有「高強度」健身的人來說,我們最多也就一天吃到體重的2.2倍克數而已。(比如我65公斤,最多一天就吃143克的蛋白質而已)143克的蛋白質,熱量也才572克而已,這哪夠一天活動所需?請大家不要盲信權威。這位醫師說的概念是對的,但我看實際執行的飲食菜單,是有問題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遵循著168斷食法。一天那二餐的碳水就是吃地瓜為主的飲食。在斷食後去健身房運動,消耗肝臟的肝醣。那二餐還是一樣把該吃的熱量(含碳水、油脂、蛋白質與纖維)吃足。而168斷食的真正目的不光是減脂,更重要的是啟動人體在長時間斷食後,才能開始運作的自噬機制。
不要想得太複雜,精緻食物不要吃,原形食物不需要怎麼忌口,偶爾執行個168斷食,這應該不難吧。不要太刻意去計算熱量,而是去講究你吃下去的是不是你身體需要的營養和能量
工作要体力,下午两点以前会吃含糖食品,不然会撑不下去
醫生的黑白點點裝好酷😂😂
是101忠狗的愛好者嗎😆?!
高碳水的飲食如果吃完了能步行半小時,然後斷食23小時,還是可以將三高擋在門外
能餓24小時再說😅吃完一餐高碳,不到2小時就又會餓了
然後斷食23小時?
斷食23小時XDDDD其實不難,難的是維持多久而已
笑死,這樣早營養不良了
不三高 但沒營養 還是不健康 某些非洲難民😂
現在很多人對於飲食的觀念已經偏離身體的需求,顛覆你所認知的飲食觀念跟內容,有興趣的可以上網去查安東尼的飲食觀念,這將讓你對於飲食上到理解會非常的震撼,飲食不止是可以吃的開心吃的舒服更能找回健康。
我們的政府還在睡麻煩請制定法規所有餐廳必須要有一道至兩道少鹽少油少糖的餐點外食族想要不得慢性病幾乎不可能
笑死,政府還要管你吃什麼喔,要不要連你的食衣住行都幫你好了
@@台大醫院神經病科黄主 外食族買得到健康的食物嗎笑死真虧你還是台大主任
@@台大醫院神經病科黄主 你自己去逛街看看有幾家餐廳食物是少油少鹽少糖的去零售店逛逛有什麼東西是沒有糖沒有酒精沒有咖啡因沒有油的然後看一下這些商品佔整家店比例是多少醫生是畢業之後就跟社會脫節了是不是
台灣食物的費用在薪資的占比太高 只能買便宜的澱粉果腹
@@UTubeSOX3411外食也可以~我曾經兩整年都外食也順利減重減血壓小吃攤:點燙青菜、滷豆乾滷蛋滷海帶再加一碗蛋花湯,記得請店家不要放太多調味料麥當勞:點生菜沙拉、漢堡不加醬料、漢堡皮不吃只吃肉燒臘便當:都選炒青菜,請店家白飯一半或者不要白飯吃進去的食物是自己選擇的每個人都做得到!加油!
開頭的配樂好好聽 有人知道是哪一首曲子嗎?感謝
Inspired stories -frederic sans
這個餐我絕對吃不飽😂
其實可以喔~我自己實行減醣飲食前也覺得可能吃不飽,但習慣後是可以的,如果不飽蛋白質跟蔬菜也可以再加量。
@@z891120 我這幾天也試著吃更多蔬菜,洗菜切菜煮菜時間變一個小時😂吃完之後不滿足感很強,肚子也蠕動得厲害,有脹氣排氣問題😅
@@Yuanxinfighting 一開始不適應是正常的,因為身體長期習慣高醣飲食,需要多花時間適應。如果感到不滿足可以增加蛋白質的量(一餐以一個手掌為準,可以與蔬菜等比提高,也可食用豆漿豆腐等來增加飽足感)初期比例可以先2(蔬菜):1(蛋白質):1(碳水化合物)習慣了再將碳水逐量減少,但不能不吃。關於排氣這點,我減醣前是滿嚴重的,但減醣後有改善,我減醣後體重下降外身體數值也確實好很多,給您參考🤣
那是飲食習慣問題 如果你不是運動訓練員 需要更多熱量 那你吃進去多出來最後都轉成脂肪 都是增加負擔...
同樣的份量,「拉長時間、吃慢一點」,其實會飽,甚至會感覺撐
自己健康自己顧
有道理, 也叫做🐷lili的反省中...
人過40新陳代謝變慢,缺乏運動,又吃好吃滿,不胖也難!
如果人人都有時間誰不是自己煮健康的食物,現代人就是人生都在工作根本沒時間自己煮
外食也可以~我曾經兩整年都外食也順利減重減血壓小吃攤:點燙青菜、滷豆乾滷蛋滷海帶再加一碗蛋花湯,記得請店家不要放太多調味料麥當勞:點生菜沙拉、漢堡不加醬料、漢堡皮不吃只吃肉燒臘便當:都選炒青菜,請店家白飯一半或者不要白飯吃進去的食物是自己選擇的每個人都做得到!加油!
靠北澱粉就便宜啊😂 對吃肉菜就貴
勞力工作者吃這樣可能會餓死⋯⋯
勞力工作者 應該是不會德糖尿病 他沒有多餘的醣
@@陳瑪加 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前陣子才有工人得糖尿病的新聞
多吃一點肉類脂肪就會飽了
多吃蛋白質蔬菜,限量原形醣類
不要吃含糖飲料、喝酒
做工的,勞動量大
吃的東西容易得到,加上往往準備太多,或叫得太多又強迫硬要完食,但講到要運動的人就少了,不胖才怪!
哇 這個飲食不瘦都難😂
Two years only successfully reverse pre d to normal, anything can eat ?
蛋白質跟纖維都很貴
蛋秋刀魚豆漿豆類製品保久乳純奶粉豆芽根莖類糙米菜市場便宜的蔬菜水果
不一定但是得要慢慢去嘗試我在台北一個便當100若是自己煮:青菜一把25一盒豆腐28140克豬肉40再加1/4碗飯5總共98跟一個便當差不多但是健康非常多
張家兄弟知道呀~但還是繼續吃
嚇死人了,先來杯珍奶壓壓驚。
說不建議吃太多麵跟飯 可是會被罵啊
喝含糖飲料跟喝酒一樣不健康 科學研究的不用噴我 能接受就接受 不能接受就這樣吧XD
小胖弟:在新竹吃一天要花多少錢?
覺得有點悲哀 古代人為了一口吃的用命去換 現代人為了活久一點少吃一口
不是少吃一口,而是吃對吃足,古代人需要大量體力活所以吃的都能運用或排出,不像現代人活動量大不如前,全部轉化為指肪
@@Ray-kx1fv 唉~我的意思就是這 現代人居然是為了把~多餘的脂肪消耗掉~在再努力
這是現在吃太好了
吃飯是清淡為主,足夠就好。有氧運動有利心肺。負重運動有行肌肉。足夠睡眠。總之物極必反,平衡很重要。
@@zen7938不只是清淡還要攝取足夠蔬菜 蛋白質
我還是 覺得人生 及時行樂 普通的吃就好了= =
要是多一點這種新聞就好了
完全吃不飽
真的吃不飽
想瘦就不能吃飽
@@eddiej4049 在鬼島工作吃不飽
你應該工作蠻拼的喔...賺也不少吃多一點沒關係啦我窮B,慢慢瘦也省錢
@@eddiej4049 如果賺得多,怎麼會吃不飽???你的邏輯有問題
他應該先承認並道歉95%後天的糖尿病根本不用治療,靠改變飲食就會好,這是所有醫生貨色不敢說的,而很多營養師更是幫兇,他們都是受舊醬缸營養學教育的。另外他根本也不懂168的含意,會實施168或OMAD的人都是都是懂Keto,怎麼還會不知道控制碳水呢?
那是糖尿病前期但糖化血色素7之前有一點機會逆轉這時透過比較基礎的西醫藥 Metformin搭配患者飲食改變對於病患快點回到正常的血糖狀況是有幫助的而對於A1c已經高於7的患者不靠胰島素和其他藥物(SGLT2抑制劑)的治療光是靠飲食改變已經效用不夠了西醫治療並非你想像的邪惡醫學聲到主治養成十幾年你以為都在學空氣?各種方法都可以討論但要醫師道歉完全超出理性的範疇了後天糖尿病有些程度已經是病理性的需要嚴肅的醫療介入才能保持良好的預後
@@larghedoggo9607 你沒明白,既然這樣,他應該只要吃藥就好了,那為何要改變飲食?也期待你不要改變飲食,若有糖尿病(應該是症)你就繼續吃藥就好,不要改變飲食,千萬要記得你今天說的。別再傻了,請你舉出一個二型糖尿病例子,說改變飲食不會好的?不要跟我舉又洗腎,又有肝病問題的例子。
@@larghedoggo9607 我知道你是醫生,什麼是飲食控制與斷食?患者做對了嗎?你們真的有全面監控嗎?衛教有能力貫徹嗎?懂我的意思嗎?父母那一代可能無法實現(我有親戚就是你說的從糖尿病到洗腎,也不可能改變飲食,因為不懂,只能吃藥注射胰島素,相信這也是其最後沒幾年的宿命),但我們這一代聰明的很,我讀的書不輸你,更懂科學,年紀閱歷也不差。我是過來人,我現在身體控制的很好。要醫生道歉不是壞事,我也不是反醫界,而是要反省再思,醫學治療該修正就修正,正如當年肝病防治並不承認脂肪肝會發展成肝炎,結果呢?什麼是慢性病,什麼是身體系統?問題是你相不相信,我能控制飲食與斷食,為何我還要吃藥?
@@pollock1 額 那你又了解這位醫師或跟他結仇了嗎?為什麼要叫他道歉?在我看來 即使觀點不同,要求一個陌生人道歉真的滿不理智的...醫師那麼多人,他有你講過你說的脂肪肝不會導致肝病嗎?如果單靠飲食就能‘’控制‘’不吃藥 那當然很好,雖然我沒有糖尿病,但是我本人也得益於間歇性斷食和低碳飲食瘦了十幾公斤的,我本身也很推崇飲食方面的造成主要問題,預防勝於治療。再問一下您之前所謂發病時(開始飲食控制之前)的糖化血色素是多少呢?此外您的狀況能靠飲食達到‘’控制‘’,不但表所有不同程度和病程的糖尿病人都可以靠飲食控制住糖尿病使其不再惡化。而且因為您用詞是說‘’痊癒‘’,而不是控制,因此我才覺得很有必要跳出來澄清這個很常見的誤解。且就像您上面提到的,糖尿病人有的是滿嚴重的,或是急性期 靠藥的輔助渡過,甚至及早接受胰島素治療,保存胰島功能,他們都在糖尿病的範疇裡面,隨便舉例都是一堆一定要靠藥物或胰島素才能‘’控制‘’住不惡化的,但您以自己的狀況概括全部,這樣不太好吧?我也同意飲食佔了許多疾病的可能8成以上,但這完全不代表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單靠飲食控制 甚至說醫界幾十年來 那麼多菁英不斷研究的結果是‘’錯‘’的,然後您一人最正確吧...聽起來真的偏荒謬
@@larghedoggo9607 這就是文字描述的問題。請問我有說脂肪肝問題是他說的嗎?我有說跟他有仇嗎?我有說痊癒嗎?我說會好就是定義不用吃藥了!為何胰島素每況愈下?病人何以至此?不正是你說的飲食預防與翻轉最重要嗎?另外你說的8成,光是台灣不就是最少可救400萬人?
台灣太多人喝手搖飲
手搖飲可以喝無糖的,我現在都是喝無糖的,一開始喝不習慣覺得不好喝,喝久就習慣了。
珍奶我一定要喝甜的茶類我可以喝無糖😁
@@GaoGao0617 珍奶也可以喝三分糖,其實我覺得剛剛好。
全世界台灣台中市龍井區田中裡龍北路132號70年次5月19 麥當勞東看過我本人咖啡也看過 本人 光田醫院 看過我本人很多次每天在看的 童綜合醫院每天在看我本人 出門大家都看我本人天天在看的
人生,,,,,
研究這還滿好笑的 就是要做一些違反自己意願的事就好了 到底要研究什麼...
醣不等於糖
華人飲食都這樣
真的真的
有錢人才能自已煮好嗎?
有健身習慣所有的三高問題都不是問題zz
健身有效改善三高!在健身房看過三高的人逆轉人生!反倒一堆好吃懶動得到三高 把三高推給遺傳 我爸也有我阿公也有 誰誰誰有!
NO,應該是比較少問題!
我覺得是肌肉量高,很少會有這些問題
一樣,健身的TG高的嚇人一堆,健身沒辦法有效解決體脂問題
@@小東洋俱樂部 健身怎麼會沒辦法,大家飲食觀念都有,是很多人活動度不足才導致一堆症候群,
台灣很多吃到飽
醫生吃的很好,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
沒錢若還會肥胖 是自己的問題吧或是體質問題不就一些刷燙食材蔬菜而已 這算很好?多運動少吃油炸才是王道 🤔
台灣還算地獄的話 那就是自身能力的問題了😢台灣已經贏過世界百分之90的人生活水準了。與其抱怨環境不如讓自已進步吧不想當台灣人 想去歐美國家生活 台灣人的移民難度也很低啊。
@@Xx-pm8zz 我也想過移民,聽說去歐美不錯
@@Xx-pm8zz 我以前做過保全,那是人生的墳墓,我認為我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死了,被鬼島的社會逼死的
@@鬼島地獄生存者地獄の 可以的話就去試試吧 越年輕越容易成功 歲月不等人台灣其實機會很多 但能不能把握就看個人造化和運氣了。 台灣青年創業貸款其實超級容易就申請下來了 貸個50-100萬的1·3%無擔保貸款容易的程度在世界上真的不多。想出國留學基本上也有100萬額度無擔保可以貸2.3%左右寬限期很長的貸款。
水果呢?蜂蜜呢?我每天都和水果牛奶自己打還加蜂蜜
這樣太多了,因為你一天不可能只有這個蜂蜜水果牛奶有糖,你吃的其他食物都還是有糖。
水果多吃會導致脂肪肝,牛奶會養大癌細胞,蜂蜜雖好也不需要每天吃。
@@Pika-k9k 我都吃木瓜或蘋果牛奶
已經有水果加蜂蜜你一天的碳水化合物已足夠不要再吃澱粉類了
管好嘴邁開腿,真的就只是這樣
可是我都管好腿邁開嘴😅😅..
鬼扯家族史?最根本就是家族吃食物結構
很多家族很早就都分家吃不同食物了,但可以發現,有遺傳到3高基因的夫或妻,就算吃一樣食物也容易3高。以台灣的食物來說,有3高體質的人,沒控制飲食,絕對跑不掉。但代謝好的人,吃同樣的東西,卻沒事。
@@Anddyliu 哪裡不同 三餐都吃高碳水食物 沒在動早早三高,有在動的還很健康!!我外公外婆一起住每天吃一樣 外公三高 外婆沒三高 兩者差別一個沒在種菜種田 一個有在種菜種田.;你們這些不喜歡運動得到三高歸咎遺傳當藉口罷了!
@@白馬-q8x 嘿!就是有差,有遺傳基因的,必須比沒有的多動少吃,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別。
@@Anddyliu 你的意思是基因好不用什麼動 可以猛吃不會三高?不要鬧了!時間早晚而已🤣😂🤣🤣🤣
@@白馬-q8x 你的說法就像是把人丟到海裡,不管他會不會游泳,早晚他都會被淹死一樣可笑。
這是老人在吃的
你的菜太麻煩了。
台灣人縱慾無度
也就是胖子都會有糖尿病🤔
看怎麼定義胖,有些同事,不運動又愛喝甜的,也很容易QQ
其實很多瘦子以為自己瘦反而吃的不健康導致生病喔!
不一定 要看你的淨體重胖還是帶脂體重胖
台灣500萬人糖尿病???TVBS真的嗎?
前期 虽然是夸大了 但是也可以制止别乱吃东西 真正的糖尿病很可怕
一般人都會隨意的吃,吃太多熱量及不均勻的飲食都不會在意,因為沒有相關常識,得了糖尿病也不會知道
500萬是血糖異常,算是糖尿病前期應該是個推估值,因為沒有太嚴重的症狀,大多人不會去就診,也不會有糖尿病的紀錄,真正確診糖尿病人數是200萬
我跟我周遭朋友每年有做體檢,血糖偏高真的蠻容易的,28-35歲後沒運動習慣,飲食不節制,BMI在正常值上緣,蠻多就有了😭😭😭
個人做健診 光驗尿試紙都滿常驗到糖尿的 價數還頗高 這些人竟然還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前期了 還無關緊要覺得不用多作項目或者就醫 這些人就是浪費健保資源
真的很多人有糖尿病前兆卻不自知,台灣大多數的飲食習慣充刺著高醣/高糖飲食,胰島素抗阻問題,其實最重要還是正確的飲食概念,還有怎麼樣達到一個身心平衡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充斥
碳水早餐組之類的..
意識到要注意蛋白質攝取比例的時候發現台灣早餐店都是碳水😧
@@迷途的羊羹 🥹🥹沒錯,而且早餐店大多使用劣質便宜的油,澱粉+劣質油不僅容易導致胰島素抗阻,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結果背鍋的以為是油的問題,其實還是澱粉跟油本身的品質! 但是大多數的人沒有這樣的知識導致誤導😭 其實重要的還是要知道基本的營養學知識,這個很少會教卻是最重要的觀念!
台灣的小吃的料理充斥著糖,台式麵包又是高糖高油,好喝的手搖飲又是一堆糖,罐裝寶特瓶又是糖
然後別以為喝無糖飲料就沒事,裡面為了口感消除無糖的澀味,很多以代糖、甜味劑更糟
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懶得動,躺著滑手機+炸物+手搖飲,就是一天的生活
最近是有點怕怕的 然後就想說來個提早吃晚餐的斷食好了(可以的話建議在休假日用還可以看狀況延長) 例如PM5:00前完食 隔天PM5:00再用餐~ 搭配低醣有蛋白質量以及Omega369油飲食這樣~ 施行一天之後慢慢看狀況調整 1天1~2餐(低醣) 玫瑰鹽茶水咖這樣~~~
要看自己身體狀況做好功課再來施行比較安全 要注意低血糖休克問題~~~
其實國人這麼不健康也和高壓榨高工時有關,很多人沒時間去飲食控制,便當來就吃不然就隔餐,高壓導致想吃重口味食物
工作壓力大,累了更想吃東西,看看做餐飲業的普遍廚師都肥胖,那是因為真的很累
正解
沒錯,糖尿病最大的迷思就是很多人以為是字面上的意思,更多是跟醣有關係。
過30歲少吃精緻澱粉&高油脂的食物,節慶或聚會的時候再奢侈就好。
水果節制。但要補充好的油脂。
解釋得非常清楚👍🏾
過30歲會吃零食的、喝點微糖飲料又無運動習慣!驗個HbA1c可能都會偏高!這就是開始糖尿病前期了!!我30歲時驗也超過標準了!!後來才開始減糖!!
因為血糖問題,我三餐自煮,每天花兩個多個小時在弄吃的跟做便當,說真的好累,除了上班就是運動跟煮菜,跟機器人一樣活著,有人隨便吃也沒事,就是基因問題,還有學校沒教。
這樣努力肯定有幫助!不過應該準備2餐就好~不然真的太辛苦了!
@@林奕欣-r7e 確實有用,四年來每季回診都正常,不然我也堅持不下去。
基因沒辦法,累也得做
健康無價!妳很棒
現在外面有不少 在賣 健康低卡餐盒 有時候我懶得煮會去買 也不錯! 比自助餐好很多
這真的要重視
60歲能做引體向上, 不簡單
醣類可集中在社交日,非精緻澱粉和綠色蔬菜配著吃,晚上吃養生粥和蔬菜湯養脾胃。
會建議非精緻澱粉外, 白飯, 粥類, 白麵條其實也都是隱藏的高醣類! 會建議如果要吃碳水盡量選擇纖維質高的包含, 地瓜, 南瓜等! 給你參考~
少喝手搖飲,盡量不喝加糖。
引體向上太強了....我30歲還沒辦做他那麼標準
本片重點就是醫生好強。
前提是自己煮
在外勞力工作的 很難不吃醣
一下就餓了 也沒有美國時間自己備餐
結尾結論不錯
生意人需(喉糖)黑糖薑茶,也是血糖上升原因
現在很多20出頭就有高血壓了
熬夜作息不正常。
很不錯的報導,國健署應該編列媒體預算,多增加這類報導,甚至餐廳應該像香菸一樣貼上攝取過量警語..
台灣算是蔬果很多的,飲食(相對)比國外清淡
如果長大也照小時候家裡煮的那樣吃
應該不至於 1/3 有糖尿病風險
在國外生活時,外食沒什麼菜又重鹹
早已學會自己開伙
曾經跟同事交換便當菜色
還被懷疑沒有調味 😆
覺得後天糖尿病真的就是影片中講的
太多精製食物與過量
這可能要從教育著手
不單是認識各食材是代表什麼營養素跟卡路里
更重要是加強「精製食物 不等於 享受」的認知
看台灣人旅遊或是放假聚會
哪一次不是「啊有什麼必吃?」
「”吃大餐“ (
你們敢說台灣水果的甜度就是糖 而蔬菜最好多用橄欖油 加高熱量
這個吃法只適合不需要太多熱量的普通人
誰需要太多熱量?
@@henggo53 他的意思是有在運動跟健身的人需要多過普通人的熱量…
有些需要耗費大量勞力的工作也需要比常人多的熱量喔😊
所以一天攝取醣類的量是因人而異的。影片中的醫師其實他這樣碳水,我嚴重質疑就算60歲,40g碳水還是吃太少了!
他還有做引體向上,這樣一餐的量根本連基礎代謝都吃不到......
減醣並少吃精緻加工醣類是對的,但人體還是需要基本的熱量以供身體所需。
你說增加蛋白質跟蔬菜也對,但蛋白質就算吃再多,就有「高強度」健身的人來說,我們最多也就一天吃到體重的2.2倍克數而已。
(比如我65公斤,最多一天就吃143克的蛋白質而已)
143克的蛋白質,熱量也才572克而已,這哪夠一天活動所需?
請大家不要盲信權威。這位醫師說的概念是對的,但我看實際執行的飲食菜單,是有問題的。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遵循著168斷食法。一天那二餐的碳水就是吃地瓜為主的飲食。在斷食後去健身房運動,消耗肝臟的肝醣。
那二餐還是一樣把該吃的熱量(含碳水、油脂、蛋白質與纖維)吃足。而168斷食的真正目的不光是減脂,更重要的是啟動人體在長時間斷食後,才能開始運作的自噬機制。
不要想得太複雜,精緻食物不要吃,原形食物不需要怎麼忌口,偶爾執行個168斷食,這應該不難吧。不要太刻意去計算熱量,而是去講究你吃下去的是不是你身體需要的營養和能量
工作要体力,下午两点以前会吃含糖食品,不然会撑不下去
醫生的黑白點點裝好酷😂😂
是101忠狗的愛好者嗎😆?!
高碳水的飲食如果吃完了能步行半小時,然後斷食23小時,還是可以將三高擋在門外
能餓24小時再說😅
吃完一餐高碳,不到2小時就又會餓了
然後斷食23小時?
斷食23小時XDDDD
其實不難,難的是維持多久而已
笑死,這樣早營養不良了
不三高 但沒營養 還是不健康 某些非洲難民😂
現在很多人對於飲食的觀念已經偏離身體的需求,顛覆你所認知的飲食觀念跟內容,有興趣的可以上網去查安東尼的飲食觀念,這將讓你對於飲食上到理解會非常的震撼,飲食不止是可以吃的開心吃的舒服更能找回健康。
我們的政府還在睡
麻煩請制定法規
所有餐廳必須要有一道至兩道
少鹽少油少糖的餐點
外食族想要不得慢性病
幾乎不可能
笑死,政府還要管你吃什麼喔,要不要連你的食衣住行都幫你好了
@@台大醫院神經病科黄主
外食族買得到健康的食物嗎
笑死
真虧你還是台大主任
@@台大醫院神經病科黄主
你自己去逛街看看
有幾家餐廳食物是少油少鹽少糖的
去零售店逛逛
有什麼東西是沒有糖沒有酒精沒有咖啡因沒有油的
然後看一下這些商品佔整家店比例是多少
醫生是畢業之後就跟社會脫節了是不是
台灣食物的費用在薪資的占比太高 只能買便宜的澱粉果腹
@@UTubeSOX3411
外食也可以~我曾經兩整年都外食也順利減重減血壓
小吃攤:點燙青菜、滷豆乾滷蛋滷海帶再加一碗蛋花湯,記得請店家不要放太多調味料
麥當勞:點生菜沙拉、漢堡不加醬料、漢堡皮不吃只吃肉
燒臘便當:
都選炒青菜,請店家白飯一半或者不要白飯
吃進去的食物是自己選擇的每個人都做得到!加油!
開頭的配樂好好聽 有人知道是哪一首曲子嗎?感謝
Inspired stories -frederic sans
這個餐我絕對吃不飽😂
其實可以喔~我自己實行減醣飲食前也覺得可能吃不飽,但習慣後是可以的,如果不飽蛋白質跟蔬菜也可以再加量。
@@z891120 我這幾天也試著吃更多蔬菜,洗菜切菜煮菜時間變一個小時😂吃完之後不滿足感很強,肚子也蠕動得厲害,有脹氣排氣問題😅
@@Yuanxinfighting 一開始不適應是正常的,因為身體長期習慣高醣飲食,需要多花時間適應。如果感到不滿足可以增加蛋白質的量(一餐以一個手掌為準,可以與蔬菜等比提高,也可食用豆漿豆腐等來增加飽足感)
初期比例可以先2(蔬菜):1(蛋白質):1(碳水化合物)
習慣了再將碳水逐量減少,但不能不吃。
關於排氣這點,我減醣前是滿嚴重的,但減醣後有改善,我減醣後體重下降外身體數值也確實好很多,給您參考🤣
那是飲食習慣問題 如果你不是運動訓練員 需要更多熱量 那你吃進去多出來最後都轉成脂肪 都是增加負擔...
同樣的份量,「拉長時間、吃慢一點」,其實會飽,甚至會感覺撐
自己健康自己顧
有道理, 也叫做🐷lili的反省中...
人過40新陳代謝變慢,缺乏運動,又吃好吃滿,不胖也難!
如果人人都有時間誰不是自己煮健康的食物,現代人就是人生都在工作根本沒時間自己煮
外食也可以~我曾經兩整年都外食也順利減重減血壓
小吃攤:點燙青菜、滷豆乾滷蛋滷海帶再加一碗蛋花湯,記得請店家不要放太多調味料
麥當勞:點生菜沙拉、漢堡不加醬料、漢堡皮不吃只吃肉
燒臘便當:
都選炒青菜,請店家白飯一半或者不要白飯
吃進去的食物是自己選擇的每個人都做得到!加油!
靠北澱粉就便宜啊😂 對吃肉菜就貴
勞力工作者吃這樣可能會餓死⋯⋯
勞力工作者 應該是不會德糖尿病 他沒有多餘的醣
@@陳瑪加 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前陣子才有工人得糖尿病的新聞
多吃一點肉類脂肪就會飽了
多吃蛋白質蔬菜,限量原形醣類
不要吃含糖飲料、喝酒
做工的,勞動量大
吃的東西容易得到,加上往往準備太多,或叫得太多又強迫硬要完食,但講到要運動的人就少了,不胖才怪!
哇 這個飲食不瘦都難😂
Two years only successfully reverse pre d to normal, anything can eat ?
蛋白質跟纖維都很貴
蛋秋刀魚豆漿豆類製品保久乳純奶粉
豆芽根莖類糙米菜市場便宜的蔬菜水果
不一定
但是得要慢慢去嘗試
我在台北一個便當100
若是自己煮:
青菜一把25
一盒豆腐28
140克豬肉40
再加1/4碗飯5
總共98跟一個便當差不多
但是健康非常多
張家兄弟知道呀~
但還是繼續吃
嚇死人了,先來杯珍奶壓壓驚。
說不建議吃太多麵跟飯 可是會被罵啊
喝含糖飲料跟喝酒一樣不健康 科學研究的不用噴我 能接受就接受 不能接受就這樣吧XD
小胖弟:在新竹吃一天要花多少錢?
覺得有點悲哀 古代人為了一口吃的用命去換 現代人為了活久一點少吃一口
不是少吃一口,而是吃對吃足,古代人需要大量體力活所以吃的都能運用或排出,不像現代人活動量大不如前,全部轉化為指肪
@@Ray-kx1fv 唉~我的意思就是這 現代人居然是為了把~多餘的脂肪消耗掉~在再努力
這是現在吃太好了
吃飯是清淡為主,足夠就好。有氧運動有利心肺。負重運動有行肌肉。足夠睡眠。總之物極必反,平衡很重要。
@@zen7938不只是清淡還要攝取足夠蔬菜 蛋白質
我還是 覺得人生 及時行樂 普通的吃就好了= =
要是多一點這種新聞就好了
完全吃不飽
真的吃不飽
想瘦就不能吃飽
@@eddiej4049 在鬼島工作吃不飽
你應該工作蠻拼的喔...賺也不少
吃多一點沒關係啦
我窮B,慢慢瘦也省錢
@@eddiej4049 如果賺得多,怎麼會吃不飽???你的邏輯有問題
他應該先承認並道歉95%後天的糖尿病根本不用治療,靠改變飲食就會好,這是所有醫生貨色不敢說的,而很多營養師更是幫兇,他們都是受舊醬缸營養學教育的。另外他根本也不懂168的含意,會實施168或OMAD的人都是都是懂Keto,怎麼還會不知道控制碳水呢?
那是糖尿病前期
但糖化血色素7之前有一點機會逆轉
這時透過比較基礎的西醫藥 Metformin搭配患者飲食改變
對於病患快點回到正常的血糖狀況是有幫助的
而對於A1c已經高於7的患者
不靠胰島素和其他藥物(SGLT2抑制劑)
的治療
光是靠飲食改變已經效用不夠了
西醫治療並非你想像的邪惡
醫學聲到主治養成十幾年
你以為都在學空氣?
各種方法都可以討論
但要醫師道歉完全超出理性的範疇了
後天糖尿病有些程度已經是病理性的
需要嚴肅的醫療介入才能保持良好的預後
@@larghedoggo9607 你沒明白,既然這樣,他應該只要吃藥就好了,那為何要改變飲食?也期待你不要改變飲食,若有糖尿病(應該是症)你就繼續吃藥就好,不要改變飲食,千萬要記得你今天說的。
別再傻了,請你舉出一個二型糖尿病例子,說改變飲食不會好的?不要跟我舉又洗腎,又有肝病問題的例子。
@@larghedoggo9607 我知道你是醫生,什麼是飲食控制與斷食?患者做對了嗎?你們真的有全面監控嗎?衛教有能力貫徹嗎?懂我的意思嗎?父母那一代可能無法實現(我有親戚就是你說的從糖尿病到洗腎,也不可能改變飲食,因為不懂,只能吃藥注射胰島素,相信這也是其最後沒幾年的宿命),但我們這一代聰明的很,我讀的書不輸你,更懂科學,年紀閱歷也不差。我是過來人,我現在身體控制的很好。要醫生道歉不是壞事,我也不是反醫界,而是要反省再思,醫學治療該修正就修正,正如當年肝病防治並不承認脂肪肝會發展成肝炎,結果呢?什麼是慢性病,什麼是身體系統?問題是你相不相信,我能控制飲食與斷食,為何我還要吃藥?
@@pollock1
額 那你又了解這位醫師或跟他結仇了嗎?
為什麼要叫他道歉?
在我看來 即使觀點不同,要求一個陌生人道歉真的滿不理智的...
醫師那麼多人,他有你講過你說的脂肪肝不會導致肝病嗎?
如果單靠飲食就能‘’控制‘’不吃藥 那當然很好,雖然我沒有糖尿病,但是我本人也得益於間歇性斷食和低碳飲食瘦了十幾公斤的,我本身也很推崇飲食方面的造成主要問題,預防勝於治療。
再問一下您之前所謂發病時(開始飲食控制之前)的糖化血色素是多少呢?
此外您的狀況能靠飲食達到‘’控制‘’,不但表所有不同程度和病程的糖尿病人都可以靠飲食控制住糖尿病使其不再惡化。
而且因為您用詞是說‘’痊癒‘’,而不是控制,因此我才覺得很有必要跳出來澄清這個很常見的誤解。
且就像您上面提到的,糖尿病人有的是滿嚴重的,或是急性期 靠藥的輔助渡過,甚至及早接受胰島素治療,保存胰島功能,他們都在糖尿病的範疇裡面,隨便舉例都是一堆一定要靠藥物或胰島素才能‘’控制‘’住不惡化的,但您以自己的狀況概括全部,這樣不太好吧?
我也同意飲食佔了許多疾病的可能8成以上,但這完全不代表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單靠飲食控制 甚至說醫界幾十年來 那麼多菁英不斷研究的結果是‘’錯‘’的,然後您一人最正確吧...
聽起來真的偏荒謬
@@larghedoggo9607 這就是文字描述的問題。請問我有說脂肪肝問題是他說的嗎?我有說跟他有仇嗎?我有說痊癒嗎?我說會好就是定義不用吃藥了!為何胰島素每況愈下?病人何以至此?不正是你說的飲食預防與翻轉最重要嗎?另外你說的8成,光是台灣不就是最少可救400萬人?
台灣太多人喝手搖飲
手搖飲可以喝無糖的,我現在都是喝無糖的,一開始喝不習慣覺得不好喝,喝久就習慣了。
珍奶我一定要喝甜的
茶類我可以喝無糖😁
@@GaoGao0617 珍奶也可以喝三分糖,其實我覺得剛剛好。
全世界台灣台中市龍井區田中裡龍北路132號70年次5月19 麥當勞東看過我本人咖啡也看過 本人 光田醫院 看過我本人很多次每天在看的 童綜合醫院每天在看我本人 出門大家都看我本人天天在看的
人生,,,,,
研究這還滿好笑的 就是要做一些違反自己意願的事就好了 到底要研究什麼...
醣不等於糖
華人飲食都這樣
真的真的
有錢人才能自已煮好嗎?
有健身習慣所有的三高問題都不是問題zz
健身有效改善三高!在健身房看過三高的人逆轉人生!反倒一堆好吃懶動得到三高 把三高推給遺傳 我爸也有我阿公也有 誰誰誰有!
NO,應該是比較少問題!
我覺得是肌肉量高,很少會有這些問題
一樣,健身的TG高的嚇人一堆,健身沒辦法有效解決體脂問題
@@小東洋俱樂部 健身怎麼會沒辦法,大家飲食觀念都有,是很多人活動度不足才導致一堆症候群,
台灣很多吃到飽
醫生吃的很好,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
沒錢若還會肥胖
是自己的問題吧或是體質問題
不就一些刷燙食材蔬菜而已 這算很好?
多運動少吃油炸才是王道 🤔
台灣還算地獄的話 那就是自身能力的問題了😢
台灣已經贏過世界百分之90的人生活水準了。
與其抱怨環境不如讓自已進步吧
不想當台灣人 想去歐美國家生活 台灣人的移民難度也很低啊。
@@Xx-pm8zz 我也想過移民,聽說去歐美不錯
@@Xx-pm8zz 我以前做過保全,那是人生的墳墓,我認為我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死了,被鬼島的社會逼死的
@@鬼島地獄生存者地獄の 可以的話就去試試吧 越年輕越容易成功 歲月不等人
台灣其實機會很多 但能不能把握就看個人造化和運氣了。 台灣青年創業貸款其實超級容易就申請下來了 貸個50-100萬的1·3%無擔保貸款容易的程度在世界上真的不多。
想出國留學基本上也有100萬額度無擔保可以貸2.3%左右寬限期很長的貸款。
水果呢?蜂蜜呢?我每天都和水果牛奶自己打還加蜂蜜
這樣太多了,因為你一天不可能只有這個蜂蜜水果牛奶有糖,你吃的其他食物都還是有糖。
水果多吃會導致脂肪肝,牛奶會養大癌細胞,蜂蜜雖好也不需要每天吃。
@@Pika-k9k 我都吃木瓜或蘋果牛奶
已經有水果加蜂蜜
你一天的碳水化合物已足夠
不要再吃澱粉類了
管好嘴邁開腿,真的就只是這樣
可是我都管好腿邁開嘴😅😅..
鬼扯家族史?最根本就是家族吃食物結構
很多家族很早就都分家吃不同食物了,但可以發現,有遺傳到3高基因的夫或妻,就算吃一樣食物也容易3高。
以台灣的食物來說,有3高體質的人,沒控制飲食,絕對跑不掉。
但代謝好的人,吃同樣的東西,卻沒事。
@@Anddyliu 哪裡不同 三餐都吃高碳水食物 沒在動早早三高,有在動的還很健康!!我外公外婆一起住每天吃一樣 外公三高 外婆沒三高 兩者差別一個沒在種菜種田 一個有在種菜種田.;你們這些不喜歡運動得到三高歸咎遺傳當藉口罷了!
@@白馬-q8x 嘿!就是有差,有遺傳基因的,必須比沒有的多動少吃,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別。
@@Anddyliu 你的意思是基因好不用什麼動 可以猛吃不會三高?不要鬧了!時間早晚而已🤣😂🤣🤣🤣
@@白馬-q8x 你的說法就像是把人丟到海裡,不管他會不會游泳,早晚他都會被淹死一樣可笑。
這是老人在吃的
你的菜太麻煩了。
台灣人縱慾無度
也就是胖子都會有糖尿病🤔
看怎麼定義胖,有些同事,不運動又愛喝甜的,也很容易QQ
其實很多瘦子以為自己瘦反而吃的不健康導致生病喔!
不一定 要看你的淨體重胖還是帶脂體重胖
台灣500萬人糖尿病???TVBS真的嗎?
前期 虽然是夸大了 但是也可以制止别乱吃东西 真正的糖尿病很可怕
一般人都會隨意的吃,吃太多熱量及不均勻的飲食都不會在意,因為沒有相關常識,得了糖尿病也不會知道
500萬是血糖異常,算是糖尿病前期應該是個推估值,因為沒有太嚴重的症狀,大多人不會去就診,也不會有糖尿病的紀錄,真正確診糖尿病人數是200萬
我跟我周遭朋友每年有做體檢,血糖偏高真的蠻容易的,28-35歲後沒運動習慣,飲食不節制,BMI在正常值上緣,蠻多就有了😭😭😭
個人做健診 光驗尿試紙都滿常驗到糖尿的 價數還頗高 這些人竟然還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前期了 還無關緊要覺得不用多作項目或者就醫 這些人就是浪費健保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