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也不可以亂來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5 фев 2025
- 🙏舉來便會何曾會 看去似知實未知🙏
🙏放下自己的意見,用真誠恭敬之心去諦聽^_^ 會有悟處 grateful Namo Amitabha 🙏
🙏高峯念佛堂🙏地址 : 香港九龍旺角道2A琪恆中心8樓全層 聯絡電話: 852 35650340🙏
• 神明也不可以亂來
【學性宗者,往往執性而昧種,如執性廢修。學相宗者,又往往執種而昧性,皆不明經旨之過也。】
這一段就是說對於教義沒有能夠圓融,於是發生所謂的偏見,這是錯誤的。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學佛一定要有圓滿的知見,圓知圓見,對於修行的功夫就不會產生障礙。就如《華嚴經》上所說,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自己所修學的法門都不相同,但是他沒有偏見,他沒有成見,而且每一位善友都非常謙虛,尊重別人,對於其他的法門、其他的修行人沒有不尊重的,決定沒有毀謗,決定沒有偏見。這些有執著、有偏見的,都是知見不圓,教理沒有真正通達。
像這個事情,自古以來就有。學性宗,禪宗是性宗,三論宗也是屬於性宗、天台也是屬於性宗,賢首屬於相宗,執性而昧種,性就是真如本性,他們很執著,就是要求明心見性,把「佛種從緣生」,往往他輕視了,他認為這個很淺,不值得學習。不曉得淺乃深之淺,深乃淺之深,深淺一如,深淺不二,他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於是有執著、有偏見,執性廢修,對於基礎的修學往往疏忽了。現在佛門裡面,我們也常常聽到有一些說法,說小小戒可捨,說可以不必重視,這也是錯誤的;實在做不到,我們要生慚愧心,不能有這種念頭,這個念頭很不好。世間法裡面都講,品德修養上說,要防微杜漸,小小的過失如果不能夠防止,慢慢他積成大的過失,就很難改,就要造罪業了。所以真正修行人,一定是從很小的地方他就很注意,就很重視,小過能夠改,大的過失就不會產生。學性宗的人往往不重小節,這是他的毛病。
學相宗的,往往他執著在小節上,眼光不大,不知道真如本性的重要性。於是相宗毀謗性宗,性宗毀謗相宗,這個我們在歷史上都能看到。諸位要曉得,這不是佛法裡面有過失,是修學的人知見不圓產生的偏見,佛法裡頭決定沒有這個過失。如果我們看看這些祖師大德們,他們沒有偏差,譬如禪宗的祖師對於教下的很尊重、很讚歎;教下的祖師大德對於禪宗的禪師,也非常尊重、非常讚歎,那就沒有了,只是他的學生們會有這種情形,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是事實。度眾生,實無眾生得度,這個說法初學人聽到之後很難理解,好像兩句話完全是互相矛盾的,又要度眾生,又實無眾生得度,這個話怎麼講?必須要明白其中真正的道理,實在在前面也曾經透過了不少,佛菩薩度眾生,是給一切眾生作增上緣而已。佛菩薩只是把理論告訴我們,我們不曉得這個道理,把理論告訴我們;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事實真相我們不知道,佛菩薩知道;把修行證果的方法告訴我們,佛對於我們的幫助就到此為止。真正修行要靠自己,自己不肯幹,那個等於零,沒有用處的。佛只為我們作增上緣,真正去修行一定要靠自己。大乘經上許多地方佛都說,佛不度眾生;眾生斷惑證真、修行證果,是他自己的成就,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我們肯精進、肯努力,佛菩薩保佑加持;我們不肯用功、不肯努力,佛菩薩也無可奈何,也沒有辦法。就像學校的老師對學生,學生很聽話、很用功,老師在旁邊指導他、幫助他;學生很頑皮不聽話,天天逃學,老師對他也無可奈何。佛菩薩是老師,大家要曉得,不是神明,其實神明對我們也幫不上忙,這是一定的道理。
我們學佛的人第一個要明理,神明說是保佑我們,其實是我們命裡頭有的。命裡沒有,我命裡頭沒有財富,我天天拜神,神就給我財富,沒這個道理。假如神明真的,我命裡頭沒有財富,祂可以給我財富,佛菩薩都去拜祂了,佛菩薩沒這個本事,祂有這個本事,那還得了,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做了好事,神明有獎賞,那是因為你做了好事,就像你對社會有很多貢獻,國家給你獎賞,就是這麼個道理。國家獎賞是有理由的、有條例的,不是隨便他喜歡你就可以給你,那個犯法,那個不可以的,你一定要有功勳,要有貢獻,你才能得到。功勳貢獻,還不是自己修的嗎?還不是自己命裡有的嗎?神明也不可以亂來的,理要搞得清清楚楚。
阿彌陀佛🙏
感恩師父,阿彌陀佛🙏🏻
感恩淨空法師!♥️ 阿彌陀佛!🙏🙏🙏
感恩老法师❤感恩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行善积德
感恩淨空法師,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