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我連家裡的做菜胡椒粉都是中藥行買的,香氣跟大賣場賣的就是真的不一樣;從以前很愛喝飲料到手搖杯,有次意外在中藥行買到好喝的洛神、菊花、枸杞、乾牛蒡、烏梅;進而慢慢改變自己喜歡喝飲料的習慣,所以我真的很喜歡中藥行很不希望這樣子的店消失;從小我們家都是在中藥行抓的藥材燉的湯,實在很不能接受現在新興時代速食化學濃縮湯包,各種元素週期表,那樣子的產品我一次都沒有買過,曾經有次逛好市多看到兩個中年女性在討論羊肉爐不知道怎麼做結果他們就是想要買那種速成湯包,我很雞婆的上前提醒其實去中藥行抓藥材回家用電鍋跟肉一起燉香氣真的不一樣,不論他們是否有照做但是這也是我想要推廣中藥行不只是生病抓藥才有需要,中藥行的東西可以是很生活化的........甚至連熱紅酒的材料都可以在那找到更好更純的
我家就是做中藥的,我很想接手我爸的店,已經開了超過50年,真的不想看到把我養到大的店倒了,我今年15歲已經在努力學習中醫知識了,我好希望政府可以有所作為,我們家也有在努力轉型,但客群依舊是38歲以上的人,年輕人幾乎完全沒有,不想要看到這行沒落...
賣紅酒包跟香料啊😂開個網站搞行銷西方的花草香草也很受年輕一輩歡迎
你15歲嘛?加油哦,可以考慮讀相關科系或是學士后中醫你還有機會逆轉情勢。如果有家傳經驗的話學士后中醫讀什麼學校都可以,如果沒有前幾代人的臨床經驗累積建議至少還是讀中國醫藥大學老牌的好一點。長庚的學士后中醫課程設置看了之後西醫佔比一半,不中不西不建議(我自己吃了幾個長庚畢業的學士后中醫所開科中效果也不太行)。再不然就去大陸讀中醫
你可以考中醫
年輕人,加油唷!我母親煮鰻魚湯都會加入中藥材熬煮,那湯的香氣總是繚繞廚房,讓人食指大動😊前幾日一進廚房,又聞到那股香氣了,我興沖沖打開鍋一看...只有湯沒有鰻魚🥲雖然湯還是很好喝啦...但主角呢(哭)只有吃的和喝的永遠不會沒落。和中藥材結合不知有無搞頭,但我想成本一定不低吧😅
考試院的不作為,哪有一個超過百年的行業是因為要求需要執照但又不發放執照來做事的?大家去丟雞蛋,丟兩次就會有結果了,也解決雞蛋過剩問題
我是從業人員在中和開了間小小的中藥房,謝謝你們替這個行業發聲,我們也會繼續努力
我家現在還是中藥行,是老爸年輕當學徒一路到自己開店營業到現在,也有40年了。因為法規及政府不作為的時間太長,真的不是說想接就能接。這件事從我們還在國高中念書時期法規就搞不定了,更何況到大學選科系前都還沒個影。等到有個比較明確的法規方向出來,早就出社會工作了。底下網友講的輕描淡寫的只是單純你不懂這個產業和其中的過程及細節。人有百百種,醫生也有厲害的和不上心的,中藥行當然也存在差異,所以不用一干子打翻整艘船。至少我確信我老爸真的是很優秀的。很多西醫看不好的我老爸就看得好。連小到牙齒痛或胃不舒服,我家的藥都還比止痛藥及市售胃藥效果好非常多。另外傳統中藥行還會有自己加工草藥,所以傳統中藥行實際工作內容是中醫師+藥劑師+藥材加工,這樣的專業內容也沒有實際的學系或體制可以學習。然後有些藥材平平無奇但很貴的原因是有些藥材都需要很多加工手續後才有藥效,不然它可能原本有毒性或不具效果。最簡單的是曬乾磨成粉或切段切片,複雜起來的連我都說不清到底有多少手續,只知道我爸折騰那些藥材很久。提到中國藥材的問題,近年來藥材取得的品質和以前真的有差。藥材我從小看到大,有些藥材品質沒有以前好,甚至近期出現某些藥材缺貨的狀況。這些也是現存中藥行遇到的問題之一。
考藥學系壓,又不是多難😂😂
@@solo-qi9rn 藥學系專業項目不涵蓋中藥行所有內容,重點是你就算藥學系畢業,沒有對應的證照才是問題,會變違規職業。所有人都說無解的問題,你區區一句考藥學系又不是多難,是想表達什麼😀
@@張怡婷-j8k 是的,政府應該開設一門中藥學系,另外中醫其實是一門身心學科,中藥行店其實可以包容心理諮詢
@@solo-qi9rn中藥以草藥為主 而藥學則是需要化學合成 這倆者差異很大 一個更偏向化學 另外一個更偏生物
法規的部分,我也只能說,還在研議啦
家裡就是做這行的,別說我了,連父母都很不希望我接下店面,沒辦法考證照是其中最大的問題……
你可以考藥學系囉
台湾没中医医师资格准入考试?
我蠻喜歡去中藥行買香料泡茶或冬天當香包聞有些香料茶在飯店賣一壺(大約5G)350,買他的茶(散裝的)30g150元,在中藥行抓材料,所有材料買各一兩二兩一百塊就能搞定但最近發現裡面很多蟲很可怕
@@大貓-j4j 從小看到大,蟲子倒是習慣了,有個叫蛤蚧的東西倒是怎麼都習慣不了
@@大貓-j4j这个其实是药材店的药物管理问题。通常如果是有多年经验丰富的人管理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我對中藥行的印象是可以吃到仙楂餅、八仙果、羅漢果的地方😂😂
我舅舅在嘉義市開中藥行 他用葡萄柚做的八仙果超大 塡的藥也不一樣 切的也大塊 我都當口香糖來嚼
真的~而且便宜又超多 哈哈
@@丈八尺之偉丈夫 卡,改天去朝聖
@@丈八尺之偉丈夫配任何藥都很對味😊
@@丈八尺之偉丈夫 有皮的比較好吃w
我是復興的學生 我們的專題也是中藥材 之前有找過中藥行做採訪 學到很多知識 如果保持台灣對本土藥材的了解去做宣傳 讓這個文化傳承下去是很重要的 特別有些藥材不難採集 更多是需要觀察品種的能力 讓大家更了解本土資源 希望透過繪畫能力傳達藥材知識 也是我們的本意 所以特別喜歡志祺這次的分享 讓大家更了解台灣中藥行的現況
之前在宜蘭傳藝中心看到結合觀光、漢方手搖飲還有功能化小包裝的中藥花草茶包,對於現代人來說也有些吸引力。有不少中藥就是食材啊,搭配科學研究宣傳這些飲食的適用人群和建議症狀,或許能讓中藥以另一種形式存活下來
食材有毒的比比皆是,是藥的東西就不要亂吃,回歸醫藥專業。
@@tc99mtube不過敢在網路賣的通常都是藥食同源的食物
改賣東坡肉和當歸湯算了
@@KawafujiSoraza 也行啊,而且傳統中藥行店面都陰陰暗暗,根本不會讓人想走進進去
我從小就是中藥控,各種藥膳都是我的愛! 冰箱裡常備蔘鬚、黃耆、當歸、熟地、炙甘草、枸杞、紅棗....等希望中藥行千萬別消失!!!
真的 藥燉料理消失,我😢😢😢真的不習慣
我家也是這行的,平常在廚房就會看到一些胡椒、八角、肉桂等等香料
分兩個部分1.並不是所有夕陽產業都應該因為情懷而被特別拯救 那是市場的自然淘汰(書店、漫畫店、網咖、雜貨店等)2.但是 如果政府要監管 那發證應該是義務 一直不考試這是政府失職我認為根本問題在於定位如果把中藥定位在藥品 那就該有一定資格限制 這關係到醫療人員選擇職業(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分配醫療資源) 如果給他藥品定位但是沒有監管 結果也不會是中藥行獲利 而是那些保健品偽裝成藥品 用中藥名義包裝宣傳療效如果把中藥定義在保健品、補品也許會容易一點 不管是法規、經營模式或現代觀念 但經營上就不得宣傳"療效"、"治病" 某程度就是"政府認證中藥沒有醫療用途" 老一輩也許無法接受
又是補品又不能說療效,請問這部矛盾嗎?
定位問題真的是重點,名不正言不順。但中醫的特色在於“藥食同源”所以定位又很難界定.....菜市場商場賣的鹵包裡面加的都是可以治病的中藥,啊民眾又拿來當菜吃~這個就很難說
網咖和書店不是轉型成功了嗎
@@ronny6962 現在的中藥基本上就有毒性的歸為"藥",必須有中醫師處方才可給予,另一種是"食品",中藥行可以任意開立
就算不宣稱"療效"也會因為該中藥原料已被證實有特定療效,而被列入管制,而沒拿到藥師資格不得隨意進口販售。
胃炎看了兩個月的西醫完全沒改善,在死馬當活馬醫去看中醫,很幸運遇到一個很有實力的中醫師,症狀在一個禮拜內就緩解了,會看的中醫真的比西醫效果更好
相信中醫就對了👍如果遇到高手隔天就可以緩解了哦!
@@蔣自安 我也看過連脈都不會把,和連藥性衝突都不當一回事的年輕中醫師
@@蔣自安希望你哪天癌症或是中風看中醫也能好
我家是中藥行的另一種上游,中藥櫃廠商,那些木頭櫃子也慢慢隨著潮流、政策、環境資源等變遷,進入黃昏後的黑夜,身為第二代,我也被迫從古早的中藥櫃木工環境,轉身投入到新世代毫無相關的醫療器材設備領域,看著環境變遷,能撐下來的都是已經財富自由的,無力抵抗環境的,老一輩的嘆息聲,已經悄然無息的隨著灰塵,飄散在歷史陰暗的角落😢
現在連要秤1錢以下的計價秤都買不到了,沒有廠商做了...
木頭櫃子其實並不易保存中藥材,只剩下賣個情懷了,現在很多中藥行都用封口機或密封罐,或是只進貨一斤裝,而且現在中藥材逐漸地限制或禁止燻硫黃,就是因為藥材保存不易
中藥行現在對我的意義大概剩買香料了...每次買咖哩、滷味、西式料理香料都會去中藥行抓😅
不如轉型變香料行
還有胡椒
@@Nemo-my5jr 賣香料感覺可以做生意給印度人ㄟ
還有一些養生茶
我是去推拿
還有一個問題比較嚴重 !! 台灣幾乎不種植中藥藥材,大部分是從中國進口。但中國進口的又很多是重金屬汙染或農藥超標,而政府也只能針對進口偶爾抽驗而已,不可能每一項都檢驗。
是的 越吃身體越差
為何政府要用科學中藥把關的原因就在這裡😂
公視也報導過這樣問題 根本問題是解決不了 除非台灣種植
根本問題在於要讓實際最大獲利者去自行負責,建立監管制度,不然政府怎麼可能每批抽檢⋯⋯變成廠商協辦品管廠商是嗎?
@@巫嘉偉 台灣種植價格能讓消費者接受嗎⋯⋯
最根本的問題在於這些中藥/生藥究竟是要算是食品還是藥物。如果是藥物,那要不要接受藥事法等法規管理?如果是食品,那就不能宣稱療效等或是比照健康食品的方式來管理。美國那邊是偏向當成食品,台灣這邊還是偏向藥物。環節主要是卡在這邊導致很難處理。要鬆綁的話,舉例來說同樣補中益氣湯的內容,在中醫醫療院所跟在中藥行就會受到不一樣的管理。如果說要學習維他命那種依照劑量來劃分食品還是藥品,生藥的有效成分又很難每次都精準定量。難啊。
其實台灣也有規範,有些藥材是列在藥食兩用,這些就用食品管理,其他就是藥品管理
中藥上千種要制定真的是大工程
我們家也是三代傳承的藥行,到我爸那邊還多了西藥。但也只到我爸這一代了,之後我跟我弟都沒人想要讀藥師相關的科系。 我爸那代也有三兄弟,但只有我爸接手藥行,就算堂兄弟們也都沒人想回來接手。如果接手藥房很簡單的話,我相信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
好東西就這麼慢慢消失了,真的很可惜,唉中藥飲片有中藥飲片的好,有時科中是比不上的,只有懂的才知道寶
@@莊啟彬-w2k 水煎比科中有效得多,但繼承的新執照被拔掉103項,中藥行最重要的丸、膏、丹、散、煎藥都不能製作與販售新牌照等於有名無實
@@莊啟彬-w2k尤其養陰的藥,搞成粉劑什麼東西?這樣乾乾的還怎麼養陰?
@@ming7682 水煎這種東西就是偏差值太大,不同人來做差異太多,這很難成為標準化的藥品;我覺得不嘗試將水煎、炮製等老方法科學化,將傳統中藥走上科學中藥的路,那被時代淘汰也是沒辦法的事,
@@ballancheatropos8462 確實如此
我以前去打工過喔。老闆是門下有兩間店買,不過看他有三個兒子,就知道這家店不可能傳給外人了。
我家以前也是開中藥行的,爺爺奶奶做不動後就把中藥行收掉了,店面租給別人。家裡其實也不是沒人能接,我有個叔叔是中醫師,有個姑姑是藥劑師。只是他們都在外地的大醫院工作,然後在那裡成家立業,回來接手不划算。
衛生部門都是西醫把持,當然中藥房是沒前途了
A,我好幾十年沒去中藥行了,後來是因為家人車禍為了照顧家人煮藥膳排骨才知道哪裡有中藥行,後來後去是因為看了77老大的影片去抓藥材泡茶喝。後來要中藥行老闆聊天時他們有說77老大的影片有幫助他們開始吸引一些年輕人願意進來中藥行了。
77真的對中醫很有助益,我也是才剛去幾百年未踏入的中藥房抓藥,理解中藥房古老行業勢必式微,但沒想到會這麼嚴重
@@Tashizu 這讓我想到,其實消費端的部分可以透過現在流行的抖音或YT去讓更多人產生興趣進而讓更多人開始主動想去理解,接著發展出中藥行的社會第二價值。這是從近期看到不少餐飲、屠宰......等產業的抖音影片延伸出來的想法。
我也是因為77老大才去買過中藥但我早在2008年就有在夜市買過泡茶用的玫瑰花了我忘記那個攤位是不是在賣中藥材的
@@pingyeh978 夜市的話有可能比較偏一般花草茶類,畢竟太複雜的藥材搬去夜市賣比較不好賣,我是這樣猜想🤔但也有可能老闆自己本身是中藥店老闆然後夜市版攤兼職🤣
馬來西亞的老中藥行,很多會結合小型超市/雜貨店,甚至有的會結合海味產品 (就好像香港賣乾貨的那些店鋪)。 或許是個發展的路綫。新一代的中藥行,會打一個年輕化路綫,因爲年輕人並不懂太多中藥知識,因此他們會把店開在shopping mall裏面,或年輕人多的地區。 然後把基本的重要湯包,珍珠粉這類大衆化的東西packing得美美的,主打簡單快速養身。
以前有在「德利泰」這家中藥公司做過,老闆很用心地重金改造店鋪,也有吸引一些學校來參觀。希望這些新舊融合的產業可以被人看見他們的努力。
老闆阿鈕!
@@LoveTaiwan Yessssssss
主要觀感來說 收費不透明 專業受質疑
吃過兩次,沒Feel、身體也沒比較好、藥又貴,放棄
連國家考試都沒有他們想證明專業也毫無辦法啊
@@isfatmax7319 其實這點 我確實是認同且無奈但其他點就單純的主觀覺得而已
@@HuiMieAiQing 嗯 是阿 畢竟中醫 主打一點慢性調理 你不吃個一年半年 很多時候都是沒效果 但問題是我們沒那麼多時間去嘗試醫生的好壞..
@@isfatmax7319因為也沒有一個能夠證明有效的共同基準吧 這樣的話能力判斷之類的也很難 沒辦法👐
我去年車禍手骨折開刀,才去中藥行買可以消水腫的中藥,效果比西藥好
跌打損傷類的中醫真的比較有效果.西醫最多幫你上石膏固定, 有需要的話開點止痛藥給你, 然後等你的身體自然痊癒.
釘地蜈蚣消紅腫發炎超級有效
現在推拿也受限,很擔心以後的人要找到真的會推拿的難了,好在我現在還有找到。
@@莊啟彬-w2k 那對水腫有效嗎?
很多藥其實中藥效果也非常好
中藥行最大的問題是價格不透明, 消費者難以辨認藥材好壞以及中藥行自身的信譽也是問題之一西藥局就比較沒這些問題
一樣一帖藥你可以多去幾間配看看就可以比較可以慢慢理解差異了
@@Fish30La可是西藥沒有這個問題 頂多開的處方藥名不一樣 品質不會差很多
@@carus_us29Car 怎麼可能差不多 有差喔 而且差很多
@@carus_us29Car 西藥其實也是差很多XD,但反正大眾看起來都一樣,反觀中藥大家都多少看的出來藥長得好不好看哈
外國流行中藥的時候,中港台式微,頂尖人材藥材都外流了,本地都是有心無力的人在爭扎,所以中醫學在外國信譽和表現都比本土好
我聽錄音擋學些中醫基礎理論與傷寒論 ,感冒時自己也能處理8成的狀況, 會自己抓捕藥.會抓症狀的話對自己的感冒處理很快 ,去過馬來西亞跟中國廣東, 沒有地方跟台灣這抓中藥這麼方便.日本藥行賣的漢方科中很貴, 我日本朋友每次來台灣都會去迪化街買一堆科中帶回日本今年12月至1月去日本前感冒,準備的甘桔湯太少不夠用,這種簡單便宜的止咳化痰感冒藥,用錢的比例去抓一包10塊錢,在日本的藥行找不到,日本買到的止咳藥一盒都日幣2000,買了兩盒吃了兩週才漸漸有效.台灣未來抓不到中藥很可惜, 中藥行真的算是台灣特色.需要予以保存
我覺得中藥真的很有效,但是要遇到好的中醫師是非常困難的。我覺得一般民眾去中藥行抓藥並不妥當,畢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了解說自己身體的狀況以及如何知道要抓要的份量。
不止一般人,其實連很多中醫師,都不會開中藥材飲片
真的!中醫如果對症比西醫快速又有效!
@@莊啟彬-w2k 年輕中醫師專業度甚至遠不如老中藥商,同種藥材不同炮製法有不同療效都不知道的年輕中醫師我們也遇過聽起來很扯,但真的有這種,都不知道怎麼考過的
@@ming7682 照本宣科讀死書吧,可能跟老藥商是靠歷練去掌握藥材特性有實務上的差別
我遇上西醫不開藥,自己去看了幾次中醫,然後用試錯的方式,確定可以長期治標的中藥材
其實我覺得跟食品一樣轉成保健食品級的食材行就可以了😂
@@LazarusBell 衛福部已經有公布「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品項37項,超過這個範圍,就是屬於藥物會觸法
多賣些香料香草,西式料理很常用到
對傳統中藥行的印象就是...生活圈裡找不到QQ
其實最大的問題在於政府沒有依法行政,要求中藥房跟西藥房一樣轉型為藥師經營的藥局,而是每隔約20年就讓中藥房業者可以就地合法,加上中醫、中藥也沒有依法醫藥分業,導致藥師不願意賠錢進場經營中藥,讓中藥房不論是在專業或是營業形態上都無法進步,最終當然就很難躲過被時代淘汰的命運了!
中醫就偽科學倒光也沒差,一堆都是經驗法則沒有雙盲實驗,有沒有用都是玄學心理作用安慰劑效果居多
基本上不可能,這樣豈不是去年藥學系或中醫系的變白癡了
@@rainmountain 請問您是說哪裡不可能?
@@chenpohung 其實早期的很多西藥(現在仍在使用)也沒有雙盲實驗。而中藥有效的科學證據則是一直在增加,日本每年有都有漢方EBM的修訂,可以治療很多西藥力有未逮的地方哩!
@@謝宗穎-c1i 我是指就地合法的部分
小時候都會撿學校樹幹上的蟬殼去跟隔壁中藥行換仙楂餅的說🥲好懷念
居然有這樣的場景~
這個好像是治皮膚病,不過得去頭去腳。現代還有人敢吃這個嗎?
@@Linda-fx8gc 中醫裡面叫“蟬蛻”(意思就是唧唧叫的蟬脫下的殼,跟蛇蛻一樣)。到現在還是有在用而且算中醫常用藥,特別是covid後遺症很多人有皮膚異常問題出現或是聲音嘶啞是可以對證下藥的好東西。大陸每到夏天也是一堆小朋友去抓,不過他們有些地方是拿回家給媽媽烤炸加菜~
感覺女性的健康上跟中藥行比男性更有連結⋯從小月經不順、經期血崩、產後不明原因出血不停,另外還有不明原因的皮膚囊腫,西藥無法根治的,都是靠吃中藥好的⋯真的很希望好的中藥行能夠持續經營下去🙏 (明天就來去一趟中藥行)
皮肤囊肿无名炎症,那肯定得试试片仔癀。
講個題外話我是從事藝術展覽相關領域的還蠻常去一些有錢人家裡幫忙安裝布置藝術品有遇到過幾次不同的業主會專門收這些中藥行的藥櫃之類的回去當客廳或是餐廳的擺飾細問之後才知道他們會找那種非常古早的中藥櫃回來除了本身的歷史&觀賞價值之外其櫃體本身很多都是用很貴的木材製作有點類似中國古玩那些紫檀八角床之類的味道在這些藥櫃如果業主&設計師搭配得好的話擺在客廳或餐廳那種氛圍還真的蠻好看的實用性也很強
跟當年中醫納不納入健保一樣,中藥納入健保並連鎖藥局化,外加中醫系統改制整合,這些都說了十多年了。
時代的眼淚,西醫長期有科學化的研究跟改進,中藥完全跟不上這種趨勢,漸漸淘汰是必然的。看看以前有多少養生中藥養生茶,現在直接吃營養食品就好,以後年輕人不會對中藥有甚麼依戀。
是你们台药跟不上,被淘汰,中药在中国有很多专门的中药大型医院保存的很好哦
你要搞清楚中醫和西醫本來就不是互相淘汰和競爭的,反而是互補的,大家的職能都不同不過大部分民眾對兩者的性質和常識都沒有多少認知,加上健保不包括中醫,根源還是政府,即使政府有意為之,那麼淘汰可能真的是時間問題。但這個淘汰是“人為”的,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levelyour3dprinter169 健保有包括中醫,但只付科學中藥
@@levelyour3dprinter169 健保包括中醫啊!連針灸都有給付啊!只是不給付品質不穩定的水藥而已;而且中醫倘若真的被淘汰,那也不是甚麼人為,難道政府可以限定大家不要去看中醫嗎?不靠健保,靠市場競爭不就是這麼回事嗎?最後有能力的中醫師還是會活下來,那種人不看健保也無所謂。
@@ballancheatropos8462中醫健保給付上限120!怎能與西醫動則上千元健保費比較
個人的感想,主要也是因為台灣的健保制度,讓看醫生的門檻變低,藥局(不論是中藥行還是西藥局)本身的客群減少,以及有無健保給付的藥價差過大,只要健保不給付,下場結果其實跟不允許販售差不多,很快的就會被擠出主流市場。會感覺中藥行有所謂的"倒閉潮",其實也有部分是因為中藥行原本的數量就比西藥藥局少,倒閉數量相同的話,自然是基數少的會更明顯
A吧!(雖然現在頻率真的不高)我個人 應該 算 老中醫 成功調整過體質的受益者,調整後的體質,實話說 真的有差(過程真的 要有耐性)對 中藥 或 中醫師 有一定 概念以前 女性 月經結束 或 坐月子 一定要去中藥行(現在 有 月子中心月子餐 還是 大賣場 簡易中藥包,路邊攤有小吃做成 比如 藥燉排骨 四神湯 ....等等 完成品可以直接吃,民眾 現在 可購買到中藥 的 方式 更多元,不再單一 像以前 家裡媽媽煮飯 固定跑 中藥行 配藥)不過 有位高齡產婦,年輕時 開始賺錢後 也是 每次月經結束,都會去中藥行 買 四物、八珍、十全,一次月事後 固定 燉6包 補身體,40好幾歲 結婚 半年內 立刻 自然受孕,生了2個孩子,一個孩子 很會念書,一個孩子 是學校風雲人物。最近幾年 老闆的女兒,常常聽去 西醫院 住院,好像 身體沒有很好,後來 嫁 中藥商(以前曾經結過一次婚,當時 沒生小孩,後來離婚),是 二婚 再嫁中藥商,沒多久 最近 已經生了一個小孩,也是40歲 生小孩。後來仔細想 ...扣除不良 賣中藥灌水奸商中藥醫學 好像 是 幾千年 東方人 大量 人體實驗後 的 某個統計學 結果 ~(西方醫學,藥理 也是 統計學 為概念,都是 將自然內某個物質 製作成藥,經過大量 人體經驗反應,流傳下來 一套 有系統 的 醫學概念,只是 中醫 這部分 探討跟公開訊息,比較慢起步 ~ 但還來的及 ~)
小時父親開的藥方,很少的錢就可以治好我的感冒,肝膽炎等,凋零了真是國粹的損失
坐月子、調備孕、登大人 長輩都會去抓藥一般補元氣的雞湯也是去中藥行買的,非常大一包可燉一大鍋
轉型改賣食材類的保健食品(人蔘、胡椒、桂圓紅棗、....)。醫學的東西交給科學中藥來處理品管跟藥效比較有保障
但這就跟南北貨重疊了
科學中藥的藥效沒有煎藥好。
科中藥效不如水煎
所謂科學中藥, 也只是食品級的食品而已, 根本稱不上藥.市面上沒有一樣有經過完整藥物實驗的
@@jmmhlee 但科中只有藥廠才能生產
第三點就真的過分了我倒是認為第三點的考試能跟國家考試一樣分為甲乙丙級各個級數能調配的藥方受到控制讓丙級也能調配一些生活常用的基礎藥方並嚴格監管違法配藥這樣就能解決中藥行問題
只要能開店,就會有人偷調。Ex:拿丙級的證照去調甲級的藥所以要考就應該直接擁有甲級水準
我本身很不喜歡吃中藥,但很喜歡吃橄欖,所以以前常去中藥行買橄欖吃
你的橄欖有加草嗎(土黃色細短狀的)泡茶還直接吃,1把15棵約多少呢
!!! 跟我一樣
有親戚本身是藥師也是中醫師,本來小時候他也有開中醫診所和中藥行,現在好像沒有了。但是印象中中醫真的有很神奇的地方。舉幾個例子:我家裡的人開刀回家休養時都會喝他配的中藥,然後回診的時候都會讓西醫嚇一跳,因為復原速度太快~還有幾次醫院說沒救了,結果幾副中藥下去目前人還活著⋯⋯印象中那種煎的中藥都好苦,我拔智齒的時候,堅持拒絕苦藥,然後他配了一副甜甜涼涼很好喝的飲料⋯⋯總之覺得中醫和中藥是真有其神奇處。
前一陣子去看中醫 該診所也有附設中藥行 水煎藥28天 自費12700我想這個價位對很多人都來說都不便宜難怪很多人情願吃科學中藥
你是看失眠嗎...
@@冰心-o8p 皮膚過敏
真的賺錢的話去借張藥師中醫師牌照來登記負責人不就好了零售已經配好的藥包藥材又不需要調劑(藥)或診斷(醫)自己老闆登記成董事長不就好了,現在可以二處執業要請到人應該不難,知道的中醫診所真的老闆是裡頭的推拿師,中醫師來來去去推拿的都不會變。更何況衛福部兩年前就公告中藥行限定繼承的條件了。
我個人覺得中藥比西藥花費貴,而且治療方式有不同。尤其是有中醫在裡面弄一堆,結果出來結帳就花不少錢。當然不是說所有中醫不好,但是中醫給我感覺亂水沒有一個標準。韓醫也去過,還是覺得去看西醫勉強可以治療和照x ray之類的清楚病情一些。
5年前在香港看過中醫, 診金25港幣, 3天份的藥50港幣, 而且3天後回去看他幫我調整藥量也沒有另外收診金, 比西醫平宜多了 (當時看一次西醫, 兩天藥220港幣, 三天藥270港幣)Btw, 我是那種輕病會去看中醫, 病情比較重才會去看西醫拿病假紙休息的人.
因為中醫根本就是偽科學,大多都是安慰劑跟玄學,雙盲實驗通不過的比比皆是甚至有些都已經被科學證實無效但還是繼續在偷用或實用的大有人在....
雖然我沒去過中藥行,但中醫診所倒是有去過(落枕、撞到手的時候都有去看過),裡面的中醫師是真的專業,經過他的把脈和拔罐等調養,不管是我媽的中年亂經還是我的扭傷都好得很快,所以我是覺得中醫藥在某些場合其實是比西醫好很多的
各有擅场,中西融合最好
額額額扭傷之類的還是要去物理治療比較好,我自己也紐傷過手天天跑去中醫針灸+紅外線+包藥,根本沒用最後不去自己就好了,現在想想療程裡最有效估計只有紅外線熱敷而已
@@changeforworld 看也知道是西醫體系在滅中醫的主導權.本來就沒多少了
@@Si-vh7he物理治療只有徒手治療稍微有用,其他機器類的都沒什麼用,反而是中醫的推拿比較有用,不過也是要找對推拿師
这个应该要整骨或者推拿,反正我如果遇到和你哟哟情况,我不会第一个想针灸,这个比较接近外伤@@Si-vh7he
中藥的人被西藥的管理,一整個就沒辦法,中藥沒有這麼多文檔證明藥的功效,整個就團滅了,真的很可惜😅
醫療財團滅的~.~
本身台灣保留很多高手,但是制度下,部份還是回中國,在台灣有學到的基本上吃不飽,只能當額外技能,我是覺得很慘
文獻都在那裡,他們看不懂就說它不科學。國外都在研究的學問台灣卻棄如敝屣。至於中國更不用說了,根本把中醫當西醫搞⋯還弄出針劑!
@@f10020129 回中國更慘 !! 中國人是以看西醫為主,大部分的民眾更是把中醫當庸醫。
西醫表示:要抓戰犯請先搞清楚目標好嗎😅
我自己是看中醫,感冒吃西藥打針會嚴重過敏(還因為這樣送急診)如果去中藥行抓藥,只有四物或十全會去抓,自己煮,真的有效❤
雖然傳統中藥行逐漸流失很可惜,但中藥行配藥與納管,並且需要經過藥師訓練,我還是覺得是必須的因為中西藥的交互作用是存在的,並不是中醫師/醫院開立的中藥藥方系統上根本查不到 (且問病人你現在吃的中藥到底是什麼,也常常一問三不知,甚至因為怕被要求說不要同時吃中藥而刻意隱瞞,開藥的時候怕得要死,出問題的時候直接來個腎衰竭/肝功能出問題),而幫忙抓藥的傳統中藥行也不一定看的到顧客的西藥用藥資訊 (就算知道絕大多數也沒有足夠的西藥知識應對)且中藥西藥同時代謝後會產生什麼交互作用很多根本沒有研究過所以如果要允許中藥行開藥的話,必須納入健保的用藥資料,且開藥者必須學過一定的西藥訓練不然就是只允許開立驗證過的藥方或只能販售經過食品等級的安全驗證的保健/食品產品
可以去考藥學系,這樣就可以唸到專業的中西藥知識了⋯⋯
身為藥行二代其實很失望,以前有中醫特考,現在改制後消失了。即使有這些知識但因為一定要到大學中醫/後醫學歷才有報考資格,想要有個證書證明也沒辦法…說要有中藥師說好久了,但事實是在國會裡沒有什麼人願意為我們發聲,願意接這行業的後代也不多,實在可惜😢
可以去考中醫或藥師啊
@@zelpha985 要有大學/後醫系資格才能考,但自己在顧店面要暫時停業後再回來實在不太可能
小時候常常跟著長輩去中藥行抓藥,長大後發現吃西藥對我身體負擔太大。開始吃中藥調身體,到現在也兩年多了,身體也慢慢好轉,至少生理期來不會痛得要死XD
真的!覺得西醫只會讓你吃止痛藥之類的,婦科看了西醫都沒效,只有中醫才有調理的方子。
衛福部中藥部門也沒半個是中藥師,只是普通公務員和派遣員而已,好不容易之前清冠一號被注意到,可以製造的大廠搶著想要怎麼賺錢,根本上面就沒專業沒作為,下面的中藥商根本被犧牲😢😢
用之得當則為藥,用之不當則為毒是很基本的藥理概念,因此強制讓只有通過中藥國家考試的專業人員去開中藥行是很合理的事情
台灣沒有中藥國考只有藥師國考但藥師不想去,歸咎在健保給付過低我自己就是藥師 一張西藥處方箋40點中藥大概20出頭還很麻煩 誰要當
問題就是沒有考試可以考
@@wellowline6480 中醫跟藥師對您來說不算國考嗎?
@@zelpha985 這二個考到後,誰不去醫院領高薪,還去開中藥行啊,藥師是西醫為主的啊...每個醫院都搶人
@@wellowline6480 健保跟中醫阻擋藥師進入中藥怪誰囉 ???中醫自己都沒有醫藥分業了,還敢嘴藥師都以西醫為主你看看哪個中醫診所和中藥行有在請藥師的?
分享一下澳門人對中醫的看法。到目前為止,"看中醫吃中藥" 第一印象還是看中醫後, 拿着藥單到附屬的中藥局(或外邊) 抓藥, 可以把藥材包拿回家煎藥或者中藥局可幫你煎好, 一份份帶走。藥粉還是有,但不少人 (特別是老人家) 會覺得中藥原材料比較有效。 很記得我搬到台灣來第1次看中醫,還傻傻的問醫師我住在大學宿舍沒辦法煎藥怎麼辦.....
中藥行有代煎
我自己是中醫中藥的受益者,多位西醫完全無法解決的症狀因為看中醫吃中藥而治癒,所以希望中醫中藥能更有系統有效率地延續甚至擴大發展。特別是把脈、開藥、針灸,不同醫生的本事真的相差太大,我甚至看過年輕中醫不把脈就開藥的!中醫厲害的能有多厲害?有位相識慕名去找老中醫調體質,老中醫看診把脈後說她肚子裡長了東西建議趕緊開刀,大姐回台灣到醫院檢查發現子宮巧克力囊腫,開刀取出大大小小一堆東西,手術後月餘再去看老中醫,老中醫一把脈說她刀沒開乾淨,她到第二家醫院檢查發現第一家醫院的醫生動手術時把紗布棉花留在她肚裡!
假如說中藥行沒有的話 應該蠻多料理或是補貼要做也很麻煩 牛肉麵 藥燉排骨 四神湯 四物湯 之類的…😢
並不會除非你是自用不然店面的來源 懂得都懂😂
希望志祺也能講講台灣法醫師人才進用目前遇到的問題,跟中藥師面臨的問題有七、八成相似
我家中藥行傳了三代,到我這一代沒有人接手,只好租給同業經營🥲雖然我本身是個西式成藥重度依賴者,但對於中藥,我還是有許多特殊的情感,小時候別人玩車車娃娃,我則是從一整牆的藥櫃裡翻找動物的乾屍在玩,還偷了幾十隻海馬乾去送同學。或亂混藥材放進八寶粥罐裡點火燒,以為自己在煉仙丹...咦...我...我這樣算不算未成年治毒?🙊
我朋友就是開中藥行的,政府根本沒有正視這個問題。現有的調整措施也只是讓倒閉速度沒有那麼快而已,根本沒發新牌照,最多只能繼承現有牌照。
個人做市場的 其實菜市場的中藥攤都可以幫忙配藥 雖然不合法但他們很多都有讀過藥理 我個人每個月都會跟朋友買打好的藥粉來顧胃 天麻 粉光 珠貝 還有最重要的馬卡
我有去過中藥行,以個人體驗而言,最大的問題是詢問藥材相關問題老闆不會正面回答,後來就算想調養身體也會改成去看中醫,有健保補助也是醫生開藥比較讓人安心,而不是去中藥行了
小時候媽媽要燉湯的時候,總會叫我們去中藥行買藥包,真的很懷念
我28歲,前幾天才因為看77老大的影片跑去中藥行抓藥材,跟老闆娘聊才知道原來現在中藥行倒閉的速度快到無法想像!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台灣不承認外國中醫師的執照,這點也是非常頭痛,也間接限制了台灣對於中醫傳統產業的發展跟傳承。
外國中醫,是科技狠活,你吃嗎?
@@Taiwan1922美國也有中醫好嗎⋯⋯
@@Taiwan1922 如果你說的外國包含中國的話 那我承認啦😂
大部分的國家其實也不會讓外國的醫師在其國內行醫,就像美國醫師來台灣照樣只能站旁邊動口要動手或處方都要先考照或是通過審核或是特殊情形報備.國家機關還是有在把關的,甭管好不好,這都是必須的
對傳統中藥行的印象是....買食材的地方?
年輕一輩對中藥行真的只剩買四神、胡椒粉…最多有轉大人的藥湯
果然 現代人除了料理需求外幾乎不會去接觸中藥
我做熱紅酒的時候也會去中藥行找材料 (超怪www
其實中藥就是最強的食補全部都是動植物曬乾後的食材最強的藥也是食補最強的養生也是食補所以你答對了中藥行其實是買食材的地方
中醫的理論本來就是"藥食同源"阿所謂的病從口入就是這個道理中醫的醫理很好,是把人體看成一個整體來對待,重視平衡,其實可以互補西醫的見樹不見林,可惜中醫後來都沒有進步,也漸漸不被重視
近年和人討論發現現在年輕人沒多少人認得藥材和效用,甚至覺得中醫和中藥是落後且迷信的治療方式這樣氛圍持續下會越來越少人願意投身此行業……
中醫藥是個寶,唉,一堆人不懂
@@莊啟彬-w2k 建議人中黃多吃
式微是因為沒客源,家裡的生意不到全盛的4成,還好本身是藥師,等父母不經營後,,未來會把自營的藥局轉型為中西藥局,繼續服務鄉親, 感謝父母當年的栽培,中藥的未來還是要由藥師承接,讓學院教育成為培育主流,方能讓中藥不失傳
健保只給付科學中藥而排擠水藥真的對飲片生意很傷
傳統看病抓藥沒落,但轉型飲食的中藥可是欣欣向榮,麻辣鍋的湯底材料,肉羹店胡椒蝦的純白胡椒桂子散,薑母鴨羊肉爐的調料,中餐的紅棗黑棗荷葉八角花椒甘草,夏天的洛神花烏梅汁石花菜等,樣樣都是中藥行的業務,還有現代的科學中藥粉,就我所知的幾家迪化街中藥行一年營業額最少都破億的。
中藥行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家裡購買調味食材的地方,四神湯、十全大補湯、胡椒粉、花椒粉、八角、紅棗... ...
其實還有漏掉一點,政府根本不想要中藥行能開下去,因為不少中藥材(溫補類的),前幾年開始也課比較重的關稅了(藥用的關稅),導致中藥材的價格都變很貴,原本一兩十幾塊變成一兩接近一百,甚至有的從40幾元變成700多元,消費者怎麼會選擇中藥
哪種一兩十幾塊漲到一百多塊?哪種四十幾漲到七百多?
酸棗仁 夜交藤等等 理解一下XD
幹,這種文化資產不能失傳呀,全世界保存最好的草根漢醫學就在台灣了........,雖然韓國也保存的很好,但你總不會希望是別的國家來發揚這塊東西吧......
其實讓中藥行斷代的主因,我個人認為是佔位又不想做的藥師團體,讓中藥行無法有人繼承,當然打著維護民眾健康的口號。當然藥師對 西藥的專業不容質疑,也守護很多民眾健康。但絕大多數的藥師對中藥真的只是稍微了解,看看修習的學分就知道了。有很少數對中藥有興趣的藥師有深入研究,但只是很少數。對中藥的知識中藥行從業者絕對深入許多,當然也需要再進修校正,對西藥藥理的基本了解也是可以透過學分修習而保障民眾的用藥安全。而不是直接扼殺中藥行透過考試的傳承機會,然後又沒有要藥師想做,導致即使經營不錯的中藥行也直接斷代。
當年本來要開放中藥士考試,結果藥師反對,連中醫師也反對,講白了就是排擠多了分蛋糕的人,卻又假惺惺說為醫療品質把關,就像現在醫師擴招群起抗議的那種嘴臉
完全胡說八道藥師不是不想做是健保跟中醫阻止藥師進去做你看看中醫有沒有醫藥分業就知道誰才是罪魁禍首了西藥之所以能做這麼大,跟藥局的連鎖商業模式功不可沒,但是中醫自己沒辦法這樣做,自然而然就造成中藥行凋零了
娘家是中藥行,有深刻的感受,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這些相關的官員裡都是西醫,對於中醫不只不了解,甚至是看不起中醫,覺得中醫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東西,因而制定出來的法規對中醫都很不友善
小時候常常陪老母到中藥行抓藥,印象最深是某次老母在那買胡椒,我整個黑人問號,「蛤?中藥行買胡椒?」後來老闆解釋胡椒也是中藥
胡椒氣味芳香,可以『行氣』
07:22 研議啦 哪次不研議😂😂
明明是討論「中藥行」一堆人在那邊「去中國化」、「中國人」我不是指親中之類的而是中藥行也是和台語類似都是本土早期的文化像是福建人也是說閩南語但你不會叫人不要講台語來去中國化啊
这就是王局说的台湾人越发强烈孤岛意识不会对自己有很大好处
中藥沒什麻用 這個是主因
@@吉-y7e 畢竟是原材料級的,和西藥這種提取萃取物沒法比
@@吉-y7e 請問一下,你真的用過中藥嗎?
@@吉-y7e沒錯,中藥是來搞笑的😂撇除那些搞得人家重金屬中毒的案例,中藥是來盤人的
中藥材零售商基本上是一個商店,但是不能接受的是沒有配藥的執照,如西藥房必須要有藥劑師執照才能符合資格。總文如西藥或者健康食品認證差異性。
中醫減肥真的有用 中藥行 想辦法出各類商品 找網紅業配 一定很多人會願意試看看 畢竟中藥還是有優勢在
哭啊 這樣我冬天最喜歡的中藥燉雞湯 是不是將來就再也喝不到了😢
還記得小時候最愛的就是中藥行給的仙楂餅真的超級好吃
我自己是,因為沒有重要的基本常識,對於走進去會很有壓力,之前想做補湯,看有人推薦去中藥行買湯包,但是最後還是選擇全聯購買⋯⋯下次也許會鼓起勇氣去買看看❤
首先傳統中藥行並沒有健保給付 再來現在人的觀念生病就是去醫院而不是買中藥 以前的人習慣食補會到中藥材回家進補 現在人光是自己做3菜一湯就嫌麻煩了何況是花費時間烹調食補 何況現在外面餐廳林立 要吃啥直接外面吃就好 自己煮不但費工費時費用還比較高 頂多冬天時老一輩的會買薑母鴨 藥膳雞 羊肉爐回家自己燉
在我们中国大陆,中药和西药是一起卖的。柜台前面是西药,柜台后面摆着的就是抽屉里的中药
八角、胡椒、薑黃、咖哩、整顆羅漢果等香料家裡還是習慣去中藥行買(比較香)另外感冒時也習慣去中藥行買感冒引(一種水藥)個人體感效果比西藥來的好,價格也不貴100一包,通常吃個一包隔天就好了有些中藥行的老闆自己也懂藥理,吃中藥甚至比西藥好的快(僅代表個人體質)每一種東西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希望中藥還能繼續存在,提供消費者多一種選擇老祖宗的智慧也是有他好的地方不能全盤否定
消費模式也很重要,若能開放行動支付、開發票、入載具等等也許能增加一些消費者
其實很多病症中醫治療比西醫更有效,我超常去中藥行抓藥,我和家人已經有近10年沒有吃西藥了!
迪化街滿多中藥行都開始在賣花草茶了,我去那邊都是買玫瑰、薰衣草、洋甘菊回家泡花茶😂
如果是民眾生活習慣改變導致對中藥的依賴度越來越低而造成的沒落那只能說是時勢所趨但是現在顯然是政府的怠惰不作為在加速一個行業的沒落真的是需要檢討
中醫中草有效又便宜不像西藥能用專利賺暴利,擋人財路。各種打壓刁難不意外。
我爺爺那代家裡也曾開中藥行,不過我阿公很聰明當時就已經會偷加西藥在裡面,所以很有效XDDDD
奸😂
這其實蠻可怕的,偷偷加料...不敢信任中藥行就是怕這種行為
在中藥裡面加西藥真的很不妥!
我相信!不然草藥如何能迅速的藥到病除😂
不止中藥行,連厲害的中醫師,都有稀缺感了~😢個人很喜歡看中醫,當然要會把脈和開藥的~
現在的中醫師只會在電腦上點點點處方藥單,不會配藥
以前我感冒緩解之後,還是持續有咳嗽症狀,阿嬤就去中藥行幫我買了一種藥粉,吃了之後超有效
具体配方说说?
中醫告訴我,現在種植的中藥效果不好,他叫小孩去學西醫不要學中醫。
其實我是很歡迎藥學系投入中藥界,但問題是沒多少人願意,因為能選中西藥當然選西藥,就像中西醫雙主修的,一定大多選西醫,所以單要靠藥學系來挽救中藥,不太可能,況且還有非常多其他因素~
不是藥學系不投入中藥是健保跟中醫本質上就是排除藥學系介入中醫自己就想通通獨吃
@@zelpha985 藥學系還是可以開中藥房和中西藥局呀~
@@LoveTaiwan 你知道我開中西藥局執業了3年收到中醫診所的處方箋是0知道嗎 ???我還有接過獸醫的處方箋請問我開一個都接不到處方箋的中藥房幹嘛 ?
@@zelpha985 所以要努力呀,哪有整天挑輕鬆的做,還是有很強的中西藥局,我是建議所有藥師開的藥局都必須是中西藥局,因為藥不分中西,藥師學貫中西,應該每一間藥局都能有中西藥的藥事服務,而且如此一來等於中藥行多出好幾間,對中藥產業也是注入活水~
@@zelpha985 不接處方箋就做不起來不行啦,中藥有很多面向可以發展,既然藥局都可以賣奶粉尿布蔬菜了,中藥方面不是也可以賣八仙果、紅棗枸杞、寵物漢方藥浴包等等嗎?
中藥本來就是一種大多藥材沒有經過「科學檢測」藥材內含的「重金屬、有毒物質、藥用成分、營養成分....相關成分」而偏偏很多中藥材其實都是在生長過程中容易累積重金屬成分然後中醫中藥相關的「學術相關知識」或是「中藥調配相關知識」都是用口耳相傳的,或是所謂「玄學」理論(例如什麼滋陰補陽、什麼調理『氣』,當問到陰陽用科學解釋是什麼,氣用科學解釋是什麼,沒人能回答出來),這也導致現在社會在科學常識普及的情況下,年輕人根本不會傻到去隨便相信這些空口白話的玄學理論西醫是經過這幾百年來科學洗禮下的產物細到分子成分對應個別疾病的原理,根本不是重要這種玄學產物能去比的東西只能說要嘛就把所有市面上的中藥材全部拿去科學檢測看看內含成分到底有什麼東西到底哪些中藥有實際藥效成分而不是靠著中藥行或是中醫的口耳相傳,代代相傳而來的無法用科學佐證的理論來說服大家
ㄟ你說的這個還真的有做ㄟ,但是事實上以現代科技所能提煉出來的成分卻不能跟原中醫典籍上的實際效用畫上等號,而在事實上也是更貼近典籍上的效用,當科技與事實不符合的時候,究竟是事實正確而科技有問題or科技正確而事實其實不是事實,這我相信大家心照不宣,我只能說現代科技仍在進步,未來肯定有一天可以的,但就現在而言科技與科學仍有進步空間。別忘記現在台灣乃至全世界主流醫學與醫界領導都還是西醫,那西醫可能會拿這些東西宣傳說自己不夠強砸自己腳嗎....? 結果可想而知阿,所以反而這種藥理就只能丟給藥學系跟中醫系去讀去背,大眾根本就不會知道
我認為人類的儀器應該還沒強到能知曉一切,所以大家應該會因為藥效認定問題而吵成一團,畢竟人體被「科學」驗證有磁場和疑似經絡的東西是在最近10年左右
讓中醫師直接接手才是重點。
我也覺得中藥行淘汰就淘汰了,沒藥師可接就轉型販賣辛香料就好,中藥業務就交給中醫師接手,換成科學中藥也是時代趨勢吧。
我家附近還有,而且還開了分店,那間中藥行還兼賣飲料和推拿,25年前還是我們那邊附近唯一一間飲料店
中藥行可以推拿嗎?
@@ronny6962 我們那邊的可以,技術還不錯
我家對面就是中藥材行,同時也是中醫診所我如果有腰痠背痛、跌打損傷等症狀,也會去那裡求醫
這主題應該要請七七老大來談談他的感想,他常開養生藥方給大家抓,如果沒中藥行不就白講了😅
我連家裡的做菜胡椒粉都是中藥行買的,香氣跟大賣場賣的就是真的不一樣;從以前很愛喝飲料到手搖杯,有次意外在中藥行買到好喝的洛神、菊花、枸杞、乾牛蒡、烏梅;進而慢慢改變自己喜歡喝飲料的習慣,所以我真的很喜歡中藥行很不希望這樣子的店消失;從小我們家都是在中藥行抓的藥材燉的湯,實在很不能接受現在新興時代速食化學濃縮湯包,各種元素週期表,那樣子的產品我一次都沒有買過,曾經有次逛好市多看到兩個中年女性在討論羊肉爐不知道怎麼做結果他們就是想要買那種速成湯包,我很雞婆的上前提醒其實去中藥行抓藥材回家用電鍋跟肉一起燉香氣真的不一樣,不論他們是否有照做但是這也是我想要推廣中藥行不只是生病抓藥才有需要,中藥行的東西可以是很生活化的........甚至連熱紅酒的材料都可以在那找到更好更純的
我家就是做中藥的,我很想接手我爸的店,已經開了超過50年,真的不想看到把我養到大的店倒了,我今年15歲已經在努力學習中醫知識了,我好希望政府可以有所作為,我們家也有在努力轉型,但客群依舊是38歲以上的人,年輕人幾乎完全沒有,不想要看到這行沒落...
賣紅酒包跟香料啊😂
開個網站搞行銷
西方的花草香草也很受年輕一輩歡迎
你15歲嘛?加油哦,可以考慮讀相關科系或是學士后中醫你還有機會逆轉情勢。如果有家傳經驗的話學士后中醫讀什麼學校都可以,如果沒有前幾代人的臨床經驗累積建議至少還是讀中國醫藥大學老牌的好一點。長庚的學士后中醫課程設置看了之後西醫佔比一半,不中不西不建議(我自己吃了幾個長庚畢業的學士后中醫所開科中效果也不太行)。再不然就去大陸讀中醫
你可以考中醫
年輕人,加油唷!
我母親煮鰻魚湯都會加入中藥材熬煮,那湯的香氣總是繚繞廚房,讓人食指大動😊
前幾日一進廚房,又聞到那股香氣了,我興沖沖打開鍋一看...
只有湯沒有鰻魚🥲
雖然湯還是很好喝啦...但主角呢(哭)
只有吃的和喝的永遠不會沒落。
和中藥材結合不知有無搞頭,但我想成本一定不低吧😅
考試院的不作為,哪有一個超過百年的行業是因為要求需要執照但又不發放執照來做事的?大家去丟雞蛋,丟兩次就會有結果了,也解決雞蛋過剩問題
我是從業人員在中和開了間小小的中藥房,謝謝你們替這個行業發聲,我們也會繼續努力
我家現在還是中藥行,是老爸年輕當學徒一路到自己開店營業到現在,也有40年了。
因為法規及政府不作為的時間太長,真的不是說想接就能接。這件事從我們還在國高中念書時期法規就搞不定了,更何況到大學選科系前都還沒個影。
等到有個比較明確的法規方向出來,早就出社會工作了。
底下網友講的輕描淡寫的只是單純你不懂這個產業和其中的過程及細節。
人有百百種,醫生也有厲害的和不上心的,中藥行當然也存在差異,所以不用一干子打翻整艘船。
至少我確信我老爸真的是很優秀的。很多西醫看不好的我老爸就看得好。
連小到牙齒痛或胃不舒服,我家的藥都還比止痛藥及市售胃藥效果好非常多。
另外傳統中藥行還會有自己加工草藥,所以傳統中藥行實際工作內容是中醫師+藥劑師+藥材加工,這樣的專業內容也沒有實際的學系或體制可以學習。
然後有些藥材平平無奇但很貴的原因是有些藥材都需要很多加工手續後才有藥效,不然它可能原本有毒性或不具效果。最簡單的是曬乾磨成粉或切段切片,複雜起來的連我都說不清到底有多少手續,只知道我爸折騰那些藥材很久。
提到中國藥材的問題,近年來藥材取得的品質和以前真的有差。藥材我從小看到大,有些藥材品質沒有以前好,甚至近期出現某些藥材缺貨的狀況。
這些也是現存中藥行遇到的問題之一。
考藥學系壓,又不是多難😂😂
@@solo-qi9rn 藥學系專業項目不涵蓋中藥行所有內容,重點是你就算藥學系畢業,沒有對應的證照才是問題,會變違規職業。所有人都說無解的問題,你區區一句考藥學系又不是多難,是想表達什麼😀
@@張怡婷-j8k 是的,政府應該開設一門中藥學系,另外中醫其實是一門身心學科,中藥行店其實可以包容心理諮詢
@@solo-qi9rn中藥以草藥為主 而藥學則是需要化學合成 這倆者差異很大 一個更偏向化學 另外一個更偏生物
法規的部分,我也只能說,還在研議啦
家裡就是做這行的,別說我了,連父母都很不希望我接下店面,沒辦法考證照是其中最大的問題……
你可以考藥學系囉
台湾没中医医师资格准入考试?
我蠻喜歡去中藥行買香料泡茶或冬天當香包聞
有些香料茶在飯店賣一壺(大約5G)350,買他的茶(散裝的)30g150元,在中藥行抓材料,所有材料買各一兩二兩一百塊就能搞定
但最近發現裡面很多蟲很可怕
@@大貓-j4j 從小看到大,蟲子倒是習慣了,有個叫蛤蚧的東西倒是怎麼都習慣不了
@@大貓-j4j这个其实是药材店的药物管理问题。通常如果是有多年经验丰富的人管理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我對中藥行的印象是可以吃到仙楂餅、八仙果、羅漢果的地方😂😂
我舅舅在嘉義市開中藥行 他用葡萄柚做的八仙果超大 塡的藥也不一樣 切的也大塊 我都當口香糖來嚼
真的~而且便宜又超多 哈哈
@@丈八尺之偉丈夫 卡,改天去朝聖
@@丈八尺之偉丈夫配任何藥都很對味😊
@@丈八尺之偉丈夫 有皮的比較好吃w
我是復興的學生 我們的專題也是中藥材 之前有找過中藥行做採訪 學到很多知識 如果保持台灣對本土藥材的了解去做宣傳 讓這個文化傳承下去是很重要的 特別有些藥材不難採集 更多是需要觀察品種的能力 讓大家更了解本土資源 希望透過繪畫能力傳達藥材知識 也是我們的本意 所以特別喜歡志祺這次的分享 讓大家更了解台灣中藥行的現況
之前在宜蘭傳藝中心看到結合觀光、漢方手搖飲還有功能化小包裝的中藥花草茶包,對於現代人來說也有些吸引力。有不少中藥就是食材啊,搭配科學研究宣傳這些飲食的適用人群和建議症狀,或許能讓中藥以另一種形式存活下來
食材有毒的比比皆是,是藥的東西就不要亂吃,回歸醫藥專業。
@@tc99mtube不過敢在網路賣的通常都是藥食同源的食物
改賣東坡肉和當歸湯算了
@@KawafujiSoraza 也行啊,而且傳統中藥行店面都陰陰暗暗,根本不會讓人想走進進去
我從小就是中藥控,各種藥膳都是我的愛!
冰箱裡常備蔘鬚、黃耆、當歸、熟地、炙甘草、枸杞、紅棗....等
希望中藥行千萬別消失!!!
真的 藥燉料理消失,我😢😢😢真的不習慣
我家也是這行的,平常在廚房就會看到一些胡椒、八角、肉桂等等香料
分兩個部分
1.並不是所有夕陽產業都應該因為情懷而被特別拯救 那是市場的自然淘汰(書店、漫畫店、網咖、雜貨店等)
2.但是 如果政府要監管 那發證應該是義務 一直不考試這是政府失職
我認為根本問題在於定位
如果把中藥定位在藥品 那就該有一定資格限制 這關係到醫療人員選擇職業(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分配醫療資源) 如果給他藥品定位但是沒有監管 結果也不會是中藥行獲利 而是那些保健品偽裝成藥品 用中藥名義包裝宣傳療效
如果把中藥定義在保健品、補品也許會容易一點 不管是法規、經營模式或現代觀念 但經營上就不得宣傳"療效"、"治病" 某程度就是"政府認證中藥沒有醫療用途" 老一輩也許無法接受
又是補品又不能說療效,請問這部矛盾嗎?
定位問題真的是重點,名不正言不順。但中醫的特色在於“藥食同源”所以定位又很難界定.....菜市場商場賣的鹵包裡面加的都是可以治病的中藥,啊民眾又拿來當菜吃~這個就很難說
網咖和書店不是轉型成功了嗎
@@ronny6962 現在的中藥基本上就有毒性的歸為"藥",必須有中醫師處方才可給予,另一種是"食品",中藥行可以任意開立
就算不宣稱"療效"也會因為該中藥原料已被證實有特定療效,而被列入管制,而沒拿到藥師資格不得隨意進口販售。
胃炎看了兩個月的西醫完全沒改善,在死馬當活馬醫去看中醫,很幸運遇到一個很有實力的中醫師,症狀在一個禮拜內就緩解了,會看的中醫真的比西醫效果更好
相信中醫就對了👍如果遇到高手隔天就可以緩解了哦!
@@蔣自安 我也看過連脈都不會把,和連藥性衝突都不當一回事的年輕中醫師
@@蔣自安希望你哪天癌症或是中風看中醫也能好
我家是中藥行的另一種上游,中藥櫃廠商,那些木頭櫃子也慢慢隨著潮流、政策、環境資源等變遷,進入黃昏後的黑夜,身為第二代,我也被迫從古早的中藥櫃木工環境,轉身投入到新世代毫無相關的醫療器材設備領域,看著環境變遷,能撐下來的都是已經財富自由的,無力抵抗環境的,老一輩的嘆息聲,已經悄然無息的隨著灰塵,飄散在歷史陰暗的角落😢
現在連要秤1錢以下的計價秤都買不到了,沒有廠商做了...
木頭櫃子其實並不易保存中藥材,只剩下賣個情懷了,現在很多中藥行都用封口機或密封罐,或是只進貨一斤裝,而且現在中藥材逐漸地限制或禁止燻硫黃,就是因為藥材保存不易
中藥行現在對我的意義大概剩買香料了...每次買咖哩、滷味、西式料理香料都會去中藥行抓😅
不如轉型變香料行
還有胡椒
@@Nemo-my5jr 賣香料感覺可以做生意給印度人ㄟ
還有一些養生茶
我是去推拿
還有一個問題比較嚴重 !! 台灣幾乎不種植中藥藥材,大部分是從中國進口。但中國進口的又很多是重金屬汙染或農藥超標,而政府也只能針對進口偶爾抽驗而已,不可能每一項都檢驗。
是的 越吃身體越差
為何政府要用科學中藥把關的原因就在這裡😂
公視也報導過這樣問題 根本問題是解決不了 除非台灣種植
根本問題在於要讓實際最大獲利者去自行負責,建立監管制度,不然政府怎麼可能每批抽檢⋯⋯變成廠商協辦品管廠商是嗎?
@@巫嘉偉 台灣種植價格能讓消費者接受嗎⋯⋯
最根本的問題在於這些中藥/生藥究竟是要算是食品還是藥物。如果是藥物,那要不要接受藥事法等法規管理?如果是食品,那就不能宣稱療效等或是比照健康食品的方式來管理。美國那邊是偏向當成食品,台灣這邊還是偏向藥物。環節主要是卡在這邊導致很難處理。要鬆綁的話,舉例來說同樣補中益氣湯的內容,在中醫醫療院所跟在中藥行就會受到不一樣的管理。如果說要學習維他命那種依照劑量來劃分食品還是藥品,生藥的有效成分又很難每次都精準定量。難啊。
其實台灣也有規範,有些藥材是列在藥食兩用,這些就用食品管理,其他就是藥品管理
中藥上千種要制定真的是大工程
我們家也是三代傳承的藥行,到我爸那邊還多了西藥。但也只到我爸這一代了,之後我跟我弟都沒人想要讀藥師相關的科系。 我爸那代也有三兄弟,但只有我爸接手藥行,就算堂兄弟們也都沒人想回來接手。如果接手藥房很簡單的話,我相信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
好東西就這麼慢慢消失了,真的很可惜,唉
中藥飲片有中藥飲片的好,有時科中是比不上的,只有懂的才知道寶
@@莊啟彬-w2k 水煎比科中有效得多,但繼承的新執照被拔掉103項,中藥行最重要的丸、膏、丹、散、煎藥都不能製作與販售
新牌照等於有名無實
@@莊啟彬-w2k尤其養陰的藥,搞成粉劑什麼東西?這樣乾乾的還怎麼養陰?
@@ming7682 水煎這種東西就是偏差值太大,不同人來做差異太多,這很難成為標準化的藥品;我覺得不嘗試將水煎、炮製等老方法科學化,將傳統中藥走上科學中藥的路,那被時代淘汰也是沒辦法的事,
@@ballancheatropos8462 確實如此
我以前去打工過喔。
老闆是門下有兩間店買,不過看他有三個兒子,就知道這家店不可能傳給外人了。
我家以前也是開中藥行的,爺爺奶奶做不動後就把中藥行收掉了,店面租給別人。
家裡其實也不是沒人能接,我有個叔叔是中醫師,有個姑姑是藥劑師。只是他們都在外地的大醫院工作,然後在那裡成家立業,回來接手不划算。
衛生部門都是西醫把持,當然中藥房是沒前途了
A,我好幾十年沒去中藥行了,
後來是因為家人車禍為了照顧家人煮藥膳排骨才知道哪裡有中藥行,
後來後去是因為看了77老大的影片去抓藥材泡茶喝。
後來要中藥行老闆聊天時他們有說77老大的影片有幫助他們開始吸引一些年輕人願意進來中藥行了。
77真的對中醫很有助益,我也是才剛去幾百年未踏入的中藥房抓藥,理解中藥房古老行業勢必式微,但沒想到會這麼嚴重
@@Tashizu 這讓我想到,其實消費端的部分可以透過現在流行的抖音或YT去讓更多人產生興趣進而讓更多人開始主動想去理解,接著發展出中藥行的社會第二價值。
這是從近期看到不少餐飲、屠宰......等產業的抖音影片延伸出來的想法。
我也是因為77老大才去買過中藥
但我早在2008年就有在夜市買過泡茶用的玫瑰花了
我忘記那個攤位是不是在賣中藥材的
@@pingyeh978 夜市的話有可能比較偏一般花草茶類,畢竟太複雜的藥材搬去夜市賣比較不好賣,我是這樣猜想🤔
但也有可能老闆自己本身是中藥店老闆然後夜市版攤兼職🤣
馬來西亞的老中藥行,很多會結合小型超市/雜貨店,甚至有的會結合海味產品 (就好像香港賣乾貨的那些店鋪)。 或許是個發展的路綫。
新一代的中藥行,會打一個年輕化路綫,因爲年輕人並不懂太多中藥知識,因此他們會把店開在shopping mall裏面,或年輕人多的地區。 然後把基本的重要湯包,珍珠粉這類大衆化的東西packing得美美的,主打簡單快速養身。
以前有在「德利泰」這家中藥公司做過,老闆很用心地重金改造店鋪,也有吸引一些學校來參觀。希望這些新舊融合的產業可以被人看見他們的努力。
老闆阿鈕!
@@LoveTaiwan Yessssssss
主要觀感來說 收費不透明 專業受質疑
吃過兩次,沒Feel、身體也沒比較好、藥又貴,放棄
連國家考試都沒有他們想證明專業也毫無辦法啊
@@isfatmax7319 其實這點 我確實是認同且無奈
但其他點就單純的主觀覺得而已
@@HuiMieAiQing 嗯 是阿 畢竟中醫 主打一點慢性調理 你不吃個一年半年 很多時候都是沒效果 但問題是我們沒那麼多時間去嘗試醫生的好壞..
@@isfatmax7319因為也沒有一個能夠證明有效的共同基準吧 這樣的話能力判斷之類的也很難 沒辦法👐
我去年車禍手骨折開刀,才去中藥行買可以消水腫的中藥,效果比西藥好
跌打損傷類的中醫真的比較有效果.
西醫最多幫你上石膏固定, 有需要的話開點止痛藥給你, 然後等你的身體自然痊癒.
釘地蜈蚣消紅腫發炎超級有效
現在推拿也受限,很擔心以後的人要找到真的會推拿的難了,好在我現在還有找到。
@@莊啟彬-w2k 那對水腫有效嗎?
很多藥其實中藥效果也非常好
中藥行最大的問題是價格不透明, 消費者難以辨認藥材好壞
以及中藥行自身的信譽也是問題之一
西藥局就比較沒這些問題
一樣一帖藥你可以多去幾間配看看就可以比較可以慢慢理解差異了
@@Fish30La可是西藥沒有這個問題 頂多開的處方藥名不一樣 品質不會差很多
@@carus_us29Car 怎麼可能差不多 有差喔 而且差很多
@@carus_us29Car 西藥其實也是差很多XD,但反正大眾看起來都一樣,反觀中藥大家都多少看的出來藥長得好不好看哈
外國流行中藥的時候,中港台式微,頂尖人材藥材都外流了,本地都是有心無力的人在爭扎,所以中醫學在外國信譽和表現都比本土好
我聽錄音擋學些中醫基礎理論與傷寒論 ,感冒時自己也能處理8成的狀況, 會自己抓捕藥.
會抓症狀的話對自己的感冒處理很快 ,去過馬來西亞跟中國廣東, 沒有地方跟台灣這抓中藥這麼方便.
日本藥行賣的漢方科中很貴, 我日本朋友每次來台灣都會去迪化街買一堆科中帶回日本
今年12月至1月去日本前感冒,準備的甘桔湯太少不夠用,這種簡單便宜的止咳化痰感冒藥,用錢的比例去抓一包10塊錢,
在日本的藥行找不到,日本買到的止咳藥一盒都日幣2000,買了兩盒吃了兩週才漸漸有效.
台灣未來抓不到中藥很可惜, 中藥行真的算是台灣特色.需要予以保存
我覺得中藥真的很有效,但是要遇到好的中醫師是非常困難的。我覺得一般民眾去中藥行抓藥並不妥當,畢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了解說自己身體的狀況以及如何知道要抓要的份量。
不止一般人,其實連很多中醫師,都不會開中藥材飲片
真的!中醫如果對症比西醫快速又有效!
@@莊啟彬-w2k 年輕中醫師專業度甚至遠不如老中藥商,同種藥材不同炮製法有不同療效都不知道的年輕中醫師我們也遇過
聽起來很扯,但真的有這種,都不知道怎麼考過的
@@ming7682 照本宣科讀死書吧,可能跟老藥商是靠歷練去掌握藥材特性有實務上的差別
我遇上西醫不開藥,自己去看了幾次中醫,然後用試錯的方式,確定可以長期治標的中藥材
其實我覺得跟食品一樣
轉成保健食品級的食材行就可以了
😂
@@LazarusBell 衛福部已經有公布「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品項37項,超過這個範圍,就是屬於藥物會觸法
多賣些香料香草,西式料理很常用到
對傳統中藥行的印象就是...
生活圈裡找不到QQ
其實最大的問題在於政府沒有依法行政,要求中藥房跟西藥房一樣轉型為藥師經營的藥局,而是每隔約20年就讓中藥房業者可以就地合法,加上中醫、中藥也沒有依法醫藥分業,導致藥師不願意賠錢進場經營中藥,讓中藥房不論是在專業或是營業形態上都無法進步,最終當然就很難躲過被時代淘汰的命運了!
中醫就偽科學倒光也沒差,一堆都是經驗法則沒有雙盲實驗,有沒有用都是玄學心理作用安慰劑效果居多
基本上不可能,這樣豈不是去年藥學系或中醫系的變白癡了
@@rainmountain 請問您是說哪裡不可能?
@@chenpohung 其實早期的很多西藥(現在仍在使用)也沒有雙盲實驗。而中藥有效的科學證據則是一直在增加,日本每年有都有漢方EBM的修訂,可以治療很多西藥力有未逮的地方哩!
@@謝宗穎-c1i 我是指就地合法的部分
小時候都會撿學校樹幹上的蟬殼去跟隔壁中藥行換仙楂餅的說🥲好懷念
居然有這樣的場景~
這個好像是治皮膚病,不過得去頭去腳。現代還有人敢吃這個嗎?
@@Linda-fx8gc 中醫裡面叫“蟬蛻”(意思就是唧唧叫的蟬脫下的殼,跟蛇蛻一樣)。到現在還是有在用而且算中醫常用藥,特別是covid後遺症很多人有皮膚異常問題出現或是聲音嘶啞是可以對證下藥的好東西。大陸每到夏天也是一堆小朋友去抓,不過他們有些地方是拿回家給媽媽烤炸加菜~
感覺女性的健康上跟中藥行比男性更有連結⋯從小月經不順、經期血崩、產後不明原因出血不停,另外還有不明原因的皮膚囊腫,西藥無法根治的,都是靠吃中藥好的⋯真的很希望好的中藥行能夠持續經營下去🙏 (明天就來去一趟中藥行)
皮肤囊肿无名炎症,那肯定得试试片仔癀。
講個題外話
我是從事藝術展覽相關領域的
還蠻常去一些有錢人家裡幫忙安裝布置藝術品
有遇到過幾次不同的業主會專門收這些中藥行的藥櫃之類的回去當客廳或是餐廳的擺飾
細問之後才知道
他們會找那種非常古早的中藥櫃回來
除了本身的歷史&觀賞價值之外
其櫃體本身很多都是用很貴的木材製作
有點類似中國古玩那些紫檀八角床之類的味道在
這些藥櫃如果業主&設計師搭配得好的話
擺在客廳或餐廳那種氛圍還真的蠻好看的
實用性也很強
跟當年中醫納不納入健保一樣,中藥納入健保並連鎖藥局化,外加中醫系統改制整合,這些都說了十多年了。
時代的眼淚,西醫長期有科學化的研究跟改進,中藥完全跟不上這種趨勢,漸漸淘汰是必然的。看看以前有多少養生中藥養生茶,現在直接吃營養食品就好,以後年輕人不會對中藥有甚麼依戀。
是你们台药跟不上,被淘汰,中药在中国有很多专门的中药大型医院保存的很好哦
你要搞清楚中醫和西醫本來就不是互相淘汰和競爭的,反而是互補的,大家的職能都不同
不過大部分民眾對兩者的性質和常識都沒有多少認知,加上健保不包括中醫,根源還是政府,即使政府有意為之,那麼淘汰可能真的是時間問題。但這個淘汰是“人為”的,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levelyour3dprinter169 健保有包括中醫,但只付科學中藥
@@levelyour3dprinter169 健保包括中醫啊!連針灸都有給付啊!只是不給付品質不穩定的水藥而已;而且中醫倘若真的被淘汰,那也不是甚麼人為,難道政府可以限定大家不要去看中醫嗎?不靠健保,靠市場競爭不就是這麼回事嗎?最後有能力的中醫師還是會活下來,那種人不看健保也無所謂。
@@ballancheatropos8462中醫健保給付上限120!怎能與西醫動則上千元健保費比較
個人的感想,主要也是因為台灣的健保制度,讓看醫生的門檻變低,藥局(不論是中藥行還是西藥局)本身的客群減少,以及有無健保給付的藥價差過大,只要健保不給付,下場結果其實跟不允許販售差不多,很快的就會被擠出主流市場。
會感覺中藥行有所謂的"倒閉潮",其實也有部分是因為中藥行原本的數量就比西藥藥局少,倒閉數量相同的話,自然是基數少的會更明顯
A吧!(雖然現在頻率真的不高)
我個人 應該 算 老中醫 成功調整過體質的受益者,調整後的體質,實話說 真的有差(過程真的 要有耐性)
對 中藥 或 中醫師 有一定 概念
以前 女性 月經結束 或 坐月子 一定要去中藥行(現在 有 月子中心月子餐 還是 大賣場 簡易中藥包,路邊攤有小吃做成 比如 藥燉排骨 四神湯 ....等等 完成品可以直接吃,民眾 現在 可購買到中藥 的 方式 更多元,不再單一 像以前 家裡媽媽煮飯 固定跑 中藥行 配藥)
不過 有位高齡產婦,年輕時 開始賺錢後 也是 每次月經結束,都會去中藥行 買 四物、八珍、十全,一次月事後 固定 燉6包 補身體,40好幾歲 結婚 半年內 立刻 自然受孕,生了2個孩子,一個孩子 很會念書,一個孩子 是學校風雲人物。
最近幾年 老闆的女兒,常常聽去 西醫院 住院,好像 身體沒有很好,後來 嫁 中藥商(以前曾經結過一次婚,當時 沒生小孩,後來離婚),是 二婚 再嫁中藥商,沒多久 最近 已經生了一個小孩,也是40歲 生小孩。
後來仔細想 ...扣除不良 賣中藥灌水奸商
中藥醫學 好像 是 幾千年 東方人 大量 人體實驗後 的 某個統計學 結果 ~(西方醫學,藥理 也是 統計學 為概念,都是 將自然內某個物質 製作成藥,經過大量 人體經驗反應,流傳下來 一套 有系統 的 醫學概念,只是 中醫 這部分 探討跟公開訊息,比較慢起步 ~ 但還來的及 ~)
小時父親開的藥方,很少的錢就可以治好我的感冒,肝膽炎等,凋零了真是國粹的損失
坐月子、調備孕、登大人 長輩都會去抓藥
一般補元氣的雞湯也是去中藥行買的,非常大一包可燉一大鍋
轉型改賣食材類的保健食品(人蔘、胡椒、桂圓紅棗、....)。醫學的東西交給科學中藥來處理品管跟藥效比較有保障
但這就跟南北貨重疊了
科學中藥的藥效沒有煎藥好。
科中藥效不如水煎
所謂科學中藥, 也只是食品級的食品而已, 根本稱不上藥.
市面上沒有一樣有經過完整藥物實驗的
@@jmmhlee 但科中只有藥廠才能生產
第三點就真的過分了
我倒是認為第三點的考試能跟國家考試一樣分為甲乙丙級
各個級數能調配的藥方受到控制
讓丙級也能調配一些生活常用的基礎藥方
並嚴格監管違法配藥
這樣就能解決中藥行問題
只要能開店,就會有人偷調。
Ex:拿丙級的證照去調甲級的藥
所以要考就應該直接擁有甲級水準
我本身很不喜歡吃中藥,但很喜歡吃橄欖,所以以前常去中藥行買橄欖吃
你的橄欖有加草嗎(土黃色細短狀的)泡茶還直接吃,1把15棵約多少呢
!!! 跟我一樣
有親戚本身是藥師也是中醫師,本來小時候他也有開中醫診所和中藥行,現在好像沒有了。但是印象中中醫真的有很神奇的地方。舉幾個例子:我家裡的人開刀回家休養時都會喝他配的中藥,然後回診的時候都會讓西醫嚇一跳,因為復原速度太快~還有幾次醫院說沒救了,結果幾副中藥下去目前人還活著⋯⋯印象中那種煎的中藥都好苦,我拔智齒的時候,堅持拒絕苦藥,然後他配了一副甜甜涼涼很好喝的飲料⋯⋯總之覺得中醫和中藥是真有其神奇處。
前一陣子去看中醫 該診所也有附設中藥行 水煎藥28天 自費12700我想這個價位對很多人都來說都不便宜
難怪很多人情願吃科學中藥
你是看失眠嗎...
@@冰心-o8p 皮膚過敏
真的賺錢的話去借張藥師中醫師牌照來登記負責人不就好了零售已經配好的藥包藥材又不需要調劑(藥)或診斷(醫)自己老闆登記成董事長不就好了,現在可以二處執業要請到人應該不難,知道的中醫診所真的老闆是裡頭的推拿師,中醫師來來去去推拿的都不會變。更何況衛福部兩年前就公告中藥行限定繼承的條件了。
我個人覺得中藥比西藥花費貴,而且治療方式有不同。尤其是有中醫在裡面弄一堆,結果出來結帳就花不少錢。當然不是說所有中醫不好,但是中醫給我感覺亂水沒有一個標準。韓醫也去過,還是覺得去看西醫勉強可以治療和照x ray之類的清楚病情一些。
5年前在香港看過中醫, 診金25港幣, 3天份的藥50港幣, 而且3天後回去看他幫我調整藥量也沒有另外收診金, 比西醫平宜多了 (當時看一次西醫, 兩天藥220港幣, 三天藥270港幣)
Btw, 我是那種輕病會去看中醫, 病情比較重才會去看西醫拿病假紙休息的人.
因為中醫根本就是偽科學,大多都是安慰劑跟玄學,雙盲實驗通不過的比比皆是
甚至有些都已經被科學證實無效但還是繼續在偷用或實用的大有人在....
雖然我沒去過中藥行,但中醫診所倒是有去過(落枕、撞到手的時候都有去看過),裡面的中醫師是真的專業,經過他的把脈和拔罐等調養,不管是我媽的中年亂經還是我的扭傷都好得很快,所以我是覺得中醫藥在某些場合其實是比西醫好很多的
各有擅场,中西融合最好
額額額扭傷之類的還是要去物理治療比較好,我自己也紐傷過手天天跑去中醫針灸+紅外線+包藥,根本沒用最後不去自己就好了,現在想想療程裡最有效估計只有紅外線熱敷而已
@@changeforworld 看也知道是西醫體系在滅中醫的主導權.本來就沒多少了
@@Si-vh7he物理治療只有徒手治療稍微有用,其他機器類的都沒什麼用,反而是中醫的推拿比較有用,不過也是要找對推拿師
这个应该要整骨或者推拿,反正我如果遇到和你哟哟情况,我不会第一个想针灸,这个比较接近外伤@@Si-vh7he
中藥的人被西藥的管理,一整個就沒辦法,中藥沒有這麼多文檔證明藥的功效,整個就團滅了,真的很可惜😅
醫療財團滅的~.~
本身台灣保留很多高手,但是制度下,部份還是回中國,在台灣有學到的基本上吃不飽,只能當額外技能,我是覺得很慘
文獻都在那裡,他們看不懂就說它不科學。國外都在研究的學問台灣卻棄如敝屣。
至於中國更不用說了,根本把中醫當西醫搞⋯還弄出針劑!
@@f10020129 回中國更慘 !! 中國人是以看西醫為主,大部分的民眾更是把中醫當庸醫。
西醫表示:要抓戰犯請先搞清楚目標好嗎😅
我自己是看中醫,感冒吃西藥打針會嚴重過敏(還因為這樣送急診)如果去中藥行抓藥,只有四物或十全會去抓,自己煮,真的有效❤
雖然傳統中藥行逐漸流失很可惜,但中藥行配藥與納管,並且需要經過藥師訓練,我還是覺得是必須的
因為中西藥的交互作用是存在的,並不是中醫師/醫院開立的中藥藥方系統上根本查不到
(且問病人你現在吃的中藥到底是什麼,也常常一問三不知,甚至因為怕被要求說不要同時吃中藥而刻意隱瞞
,開藥的時候怕得要死,出問題的時候直接來個腎衰竭/肝功能出問題)
,而幫忙抓藥的傳統中藥行也不一定看的到顧客的西藥用藥資訊 (就算知道絕大多數也沒有足夠的西藥知識應對)
且中藥西藥同時代謝後會產生什麼交互作用很多根本沒有研究過
所以如果要允許中藥行開藥的話,必須納入健保的用藥資料,且開藥者必須學過一定的西藥訓練
不然就是只允許開立驗證過的藥方或只能販售經過食品等級的安全驗證的保健/食品產品
可以去考藥學系,這樣就可以唸到專業的中西藥知識了⋯⋯
身為藥行二代其實很失望,以前有中醫特考,現在改制後消失了。即使有這些知識但因為一定要到大學中醫/後醫學歷才有報考資格,想要有個證書證明也沒辦法…說要有中藥師說好久了,但事實是在國會裡沒有什麼人願意為我們發聲,願意接這行業的後代也不多,實在可惜😢
可以去考中醫或藥師啊
@@zelpha985 要有大學/後醫系資格才能考,但自己在顧店面要暫時停業後再回來實在不太可能
小時候常常跟著長輩去中藥行抓藥,長大後發現吃西藥對我身體負擔太大。
開始吃中藥調身體,到現在也兩年多了,身體也慢慢好轉,至少生理期來不會痛得要死XD
真的!覺得西醫只會讓你吃止痛藥之類的,婦科看了西醫都沒效,只有中醫才有調理的方子。
衛福部中藥部門也沒半個是中藥師,只是普通公務員和派遣員而已,好不容易之前清冠一號被注意到,可以製造的大廠搶著想要怎麼賺錢,根本上面就沒專業沒作為,下面的中藥商根本被犧牲😢😢
用之得當則為藥,用之不當則為毒是很基本的藥理概念,因此強制讓只有通過中藥國家考試的專業人員去開中藥行是很合理的事情
台灣沒有中藥國考只有藥師國考
但藥師不想去,歸咎在健保給付過低
我自己就是藥師 一張西藥處方箋40點
中藥大概20出頭還很麻煩 誰要當
問題就是沒有考試可以考
@@wellowline6480
中醫跟藥師對您來說不算國考嗎?
@@zelpha985 這二個考到後,誰不去醫院領高薪,還去開中藥行啊,藥師是西醫為主的啊...每個醫院都搶人
@@wellowline6480
健保跟中醫阻擋藥師進入中藥
怪誰囉 ???
中醫自己都沒有醫藥分業了,還敢嘴藥師都以西醫為主
你看看哪個中醫診所和中藥行有在請藥師的?
分享一下澳門人對中醫的看法。到目前為止,"看中醫吃中藥" 第一印象還是看中醫後, 拿着藥單到附屬的中藥局(或外邊) 抓藥, 可以把藥材包拿回家煎藥或者中藥局可幫你煎好, 一份份帶走。藥粉還是有,但不少人 (特別是老人家) 會覺得中藥原材料比較有效。
很記得我搬到台灣來第1次看中醫,還傻傻的問醫師我住在大學宿舍沒辦法煎藥怎麼辦.....
中藥行有代煎
我自己是中醫中藥的受益者,多位西醫完全無法解決的症狀因為看中醫吃中藥而治癒,所以希望中醫中藥能更有系統有效率地延續甚至擴大發展。特別是把脈、開藥、針灸,不同醫生的本事真的相差太大,我甚至看過年輕中醫不把脈就開藥的!
中醫厲害的能有多厲害?有位相識慕名去找老中醫調體質,老中醫看診把脈後說她肚子裡長了東西建議趕緊開刀,大姐回台灣到醫院檢查發現子宮巧克力囊腫,開刀取出大大小小一堆東西,手術後月餘再去看老中醫,老中醫一把脈說她刀沒開乾淨,她到第二家醫院檢查發現第一家醫院的醫生動手術時把紗布棉花留在她肚裡!
假如說中藥行沒有的話 應該蠻多料理或是補貼要做也很麻煩 牛肉麵 藥燉排骨 四神湯 四物湯 之類的…😢
並不會
除非你是自用
不然店面的來源 懂得都懂😂
希望志祺也能講講台灣法醫師人才進用目前遇到的問題,跟中藥師面臨的問題有七、八成相似
我家中藥行傳了三代,到我這一代沒有人接手,只好租給同業經營🥲
雖然我本身是個西式成藥重度依賴者,但對於中藥,我還是有許多特殊的情感,小時候別人玩車車娃娃,我則是從一整牆的藥櫃裡翻找動物的乾屍在玩,還偷了幾十隻海馬乾去送同學。
或亂混藥材放進八寶粥罐裡點火燒,以為自己在煉仙丹...咦...我...
我這樣算不算未成年治毒?🙊
我朋友就是開中藥行的,政府根本沒有正視這個問題。
現有的調整措施也只是讓倒閉速度沒有那麼快而已,
根本沒發新牌照,最多只能繼承現有牌照。
個人做市場的
其實菜市場的中藥攤都可以幫忙配藥 雖然不合法但他們很多都有讀過藥理 我個人每個月都會跟朋友買打好的藥粉
來顧胃 天麻 粉光 珠貝 還有最重要的馬卡
我有去過中藥行,以個人體驗而言,最大的問題是詢問藥材相關問題老闆不會正面回答,後來就算想調養身體也會改成去看中醫,有健保補助也是醫生開藥比較讓人安心,而不是去中藥行了
小時候媽媽要燉湯的時候,總會叫我們去中藥行買藥包,真的很懷念
我28歲,前幾天才因為看77老大的影片跑去中藥行抓藥材,跟老闆娘聊才知道原來現在中藥行倒閉的速度快到無法想像!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台灣不承認外國中醫師的執照,這點也是非常頭痛,也間接限制了台灣對於中醫傳統產業的發展跟傳承。
外國中醫,是科技狠活,你吃嗎?
@@Taiwan1922美國也有中醫好嗎⋯⋯
@@Taiwan1922 如果你說的外國包含中國的話 那我承認啦😂
大部分的國家其實也不會讓外國的醫師在其國內行醫,就像美國醫師來台灣照樣只能站旁邊動口
要動手或處方都要先考照或是通過審核或是特殊情形報備.國家機關還是有在把關的,甭管好不好,這都是必須的
對傳統中藥行的印象是....
買食材的地方?
年輕一輩對中藥行真的只剩買四神、胡椒粉…最多有轉大人的藥湯
果然 現代人除了料理需求外幾乎不會去接觸中藥
我做熱紅酒的時候也會去中藥行找材料 (超怪www
其實中藥就是最強的食補
全部都是動植物曬乾後的食材
最強的藥也是食補
最強的養生也是食補
所以你答對了
中藥行其實是買食材的地方
中醫的理論本來就是"藥食同源"阿
所謂的病從口入就是這個道理
中醫的醫理很好,是把人體看成一個整體來對待,重視平衡,其實可以互補西醫的見樹不見林,可惜中醫後來都沒有進步,也漸漸不被重視
近年和人討論發現現在年輕人沒多少人認得藥材和效用,甚至覺得中醫和中藥是落後且迷信的治療方式
這樣氛圍持續下會越來越少人願意投身此行業……
中醫藥是個寶,唉,一堆人不懂
@@莊啟彬-w2k 建議人中黃多吃
式微是因為沒客源,家裡的生意不到全盛的4成,還好本身是藥師,等父母不經營後,,未來會把自營的藥局轉型為中西藥局,繼續服務鄉親, 感謝父母當年的栽培,中藥的未來還是要由藥師承接,讓學院教育成為培育主流,方能讓中藥不失傳
健保只給付科學中藥而排擠水藥真的對飲片生意很傷
傳統看病抓藥沒落,但轉型飲食的中藥可是欣欣向榮,麻辣鍋的湯底材料,肉羹店胡椒蝦的純白胡椒桂子散,薑母鴨羊肉爐的調料,中餐的紅棗黑棗荷葉八角花椒甘草,夏天的洛神花烏梅汁石花菜等,樣樣都是中藥行的業務,還有現代的科學中藥粉,就我所知的幾家迪化街中藥行一年營業額最少都破億的。
中藥行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家裡購買調味食材的地方,四神湯、十全大補湯、胡椒粉、花椒粉、八角、紅棗... ...
其實還有漏掉一點,政府根本不想要中藥行能開下去,因為不少中藥材(溫補類的),前幾年開始也課比較重的關稅了(藥用的關稅),導致中藥材的價格都變很貴,原本一兩十幾塊變成一兩接近一百,甚至有的從40幾元變成700多元,消費者怎麼會選擇中藥
哪種一兩十幾塊漲到一百多塊?哪種四十幾漲到七百多?
酸棗仁 夜交藤等等 理解一下XD
幹,這種文化資產不能失傳呀,全世界保存最好的草根漢醫學就在台灣了........,雖然韓國也保存的很好,但你總不會希望是別的國家來發揚這塊東西吧......
其實讓中藥行斷代的主因,我個人認為是佔位又不想做的藥師團體,讓中藥行無法有人繼承,當然打著維護民眾健康的口號。當然藥師對 西藥的專業不容質疑,也守護很多民眾健康。但絕大多數的藥師對中藥真的只是稍微了解,看看修習的學分就知道了。有很少數對中藥有興趣的藥師有深入
研究,但只是很少數。對中藥的知識中藥行從業者絕對深入許多,當然也需要再進修校正,對西藥藥理的基本了解也是可以透過學分修習而保障民眾的用藥安全。
而不是直接扼殺中藥行透過考試的傳承機會,然後又沒有要藥師想做,導致即使經營不錯的中藥行也直接斷代。
當年本來要開放中藥士考試,結果藥師反對,連中醫師也反對,講白了就是排擠多了分蛋糕的人,卻又假惺惺說為醫療品質把關,就像現在醫師擴招群起抗議的那種嘴臉
完全胡說八道
藥師不是不想做
是健保跟中醫阻止藥師進去做
你看看中醫有沒有醫藥分業就知道誰才是罪魁禍首了
西藥之所以能做這麼大,跟藥局的連鎖商業模式功不可沒,但是中醫自己沒辦法這樣做,自然而然就造成中藥行凋零了
娘家是中藥行,有深刻的感受,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這些相關的官員裡都是西醫,對於中醫不只不了解,甚至是看不起中醫,覺得中醫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東西,因而制定出來的法規對中醫都很不友善
小時候常常陪老母到中藥行抓藥,印象最深是某次老母在那買胡椒,我整個黑人問號,「蛤?中藥行買胡椒?」後來老闆解釋胡椒也是中藥
胡椒氣味芳香,可以『行氣』
07:22 研議啦 哪次不研議😂😂
明明是討論「中藥行」
一堆人在那邊「去中國化」、「中國人」
我不是指親中之類的
而是中藥行也是和台語類似
都是本土早期的文化
像是福建人也是說閩南語
但你不會叫人不要講台語來去中國化啊
这就是王局说的台湾人越发强烈孤岛意识不会对自己有很大好处
中藥沒什麻用 這個是主因
@@吉-y7e 畢竟是原材料級的,和西藥這種提取萃取物沒法比
@@吉-y7e 請問一下,你真的用過中藥嗎?
@@吉-y7e沒錯,中藥是來搞笑的😂
撇除那些搞得人家重金屬中毒的案例,中藥是來盤人的
中藥材零售商基本上是一個商店,但是不能接受的是沒有配藥的執照,如西藥房必須要有藥劑師執照才能符合資格。總文如西藥或者健康食品認證差異性。
中醫減肥真的有用 中藥行 想辦法出各類商品 找網紅業配 一定很多人會願意試看看 畢竟中藥還是有優勢在
哭啊 這樣我冬天最喜歡的中藥燉雞湯 是不是將來就再也喝不到了😢
還記得小時候最愛的就是中藥行給的仙楂餅
真的超級好吃
我自己是,因為沒有重要的基本常識,對於走進去會很有壓力,之前想做補湯,看有人推薦去中藥行買湯包,但是最後還是選擇全聯購買⋯⋯下次也許會鼓起勇氣去買看看❤
首先傳統中藥行並沒有健保給付 再來現在人的觀念生病就是去醫院而不是買中藥 以前的人習慣食補會到中藥材回家進補 現在人光是自己做3菜一湯就嫌麻煩了何況是花費時間烹調食補 何況現在外面餐廳林立 要吃啥直接外面吃就好 自己煮不但費工費時費用還比較高 頂多冬天時老一輩的會買薑母鴨 藥膳雞 羊肉爐回家自己燉
在我们中国大陆,中药和西药是一起卖的。柜台前面是西药,柜台后面摆着的就是抽屉里的中药
八角、胡椒、薑黃、咖哩、整顆羅漢果等香料家裡還是習慣去中藥行買(比較香)
另外感冒時也習慣去中藥行買感冒引(一種水藥)
個人體感效果比西藥來的好,價格也不貴100一包,通常吃個一包隔天就好了
有些中藥行的老闆自己也懂藥理,吃中藥甚至比西藥好的快
(僅代表個人體質)
每一種東西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希望中藥還能繼續存在,提供消費者多一種選擇
老祖宗的智慧也是有他好的地方不能全盤否定
消費模式也很重要,若能開放行動支付、開發票、入載具等等
也許能增加一些消費者
其實很多病症中醫治療比西醫更有效,我超常去中藥行抓藥,我和家人已經有近10年沒有吃西藥了!
迪化街滿多中藥行都開始在賣花草茶了,我去那邊都是買玫瑰、薰衣草、洋甘菊回家泡花茶😂
如果是民眾生活習慣改變
導致對中藥的依賴度越來越低而造成的沒落
那只能說是時勢所趨
但是現在顯然是政府的怠惰不作為
在加速一個行業的沒落
真的是需要檢討
中醫中草有效又便宜不像西藥能用專利賺暴利,擋人財路。各種打壓刁難不意外。
我爺爺那代家裡也曾開中藥行,不過我阿公很聰明當時就已經會偷加西藥在裡面,所以很有效XDDDD
奸😂
這其實蠻可怕的,偷偷加料...不敢信任中藥行就是怕這種行為
在中藥裡面加西藥真的很不妥!
我相信!不然草藥如何能迅速的藥到病除😂
不止中藥行,連厲害的中醫師,都有稀缺感了~😢
個人很喜歡看中醫,當然要會把脈和開藥的~
現在的中醫師只會在電腦上點點點處方藥單,不會配藥
以前我感冒緩解之後,還是持續有咳嗽症狀,阿嬤就去中藥行幫我買了一種藥粉,吃了之後超有效
具体配方说说?
中醫告訴我,現在種植的中藥效果不好,他叫小孩去學西醫不要學中醫。
其實我是很歡迎藥學系投入中藥界,但問題是沒多少人願意,因為能選中西藥當然選西藥,就像中西醫雙主修的,一定大多選西醫,所以單要靠藥學系來挽救中藥,不太可能,況且還有非常多其他因素~
不是藥學系不投入中藥
是健保跟中醫本質上就是排除藥學系介入
中醫自己就想通通獨吃
@@zelpha985 藥學系還是可以開中藥房和中西藥局呀~
@@LoveTaiwan
你知道我開中西藥局執業了3年收到中醫診所的處方箋是0
知道嗎 ???
我還有接過獸醫的處方箋
請問我開一個都接不到處方箋的中藥房幹嘛 ?
@@zelpha985 所以要努力呀,哪有整天挑輕鬆的做,還是有很強的中西藥局,我是建議所有藥師開的藥局都必須是中西藥局,因為藥不分中西,藥師學貫中西,應該每一間藥局都能有中西藥的藥事服務,而且如此一來等於中藥行多出好幾間,對中藥產業也是注入活水~
@@zelpha985 不接處方箋就做不起來不行啦,中藥有很多面向可以發展,既然藥局都可以賣奶粉尿布蔬菜了,中藥方面不是也可以賣八仙果、紅棗枸杞、寵物漢方藥浴包等等嗎?
中藥本來就是一種大多藥材沒有經過「科學檢測」藥材內含的「重金屬、有毒物質、藥用成分、營養成分....相關成分」
而偏偏很多中藥材其實都是在生長過程中容易累積重金屬成分
然後中醫中藥相關的「學術相關知識」或是「中藥調配相關知識」都是用口耳相傳的,或是所謂「玄學」理論(例如什麼滋陰補陽、什麼調理『氣』,當問到陰陽用科學解釋是什麼,氣用科學解釋是什麼,沒人能回答出來),這也導致現在社會在科學常識普及的情況下,年輕人根本不會傻到去隨便相信這些空口白話的玄學理論
西醫是經過這幾百年來科學洗禮下的產物
細到分子成分對應個別疾病的原理,根本不是重要這種玄學產物能去比的東西
只能說要嘛就把所有市面上的中藥材全部拿去科學檢測看看內含成分到底有什麼東西
到底哪些中藥有實際藥效成分
而不是靠著中藥行或是中醫的口耳相傳,代代相傳而來的無法用科學佐證的理論來說服大家
ㄟ你說的這個還真的有做ㄟ,但是事實上以現代科技所能提煉出來的成分卻不能跟原中醫典籍上的實際效用畫上等號,而在事實上也是更貼近典籍上的效用,當科技與事實不符合的時候,究竟是事實正確而科技有問題or科技正確而事實其實不是事實,這我相信大家心照不宣,我只能說現代科技仍在進步,未來肯定有一天可以的,但就現在而言科技與科學仍有進步空間。別忘記現在台灣乃至全世界主流醫學與醫界領導都還是西醫,那西醫可能會拿這些東西宣傳說自己不夠強砸自己腳嗎....? 結果可想而知阿,所以反而這種藥理就只能丟給藥學系跟中醫系去讀去背,大眾根本就不會知道
我認為人類的儀器應該還沒強到能知曉一切,所以大家應該會因為藥效認定問題而吵成一團,畢竟人體被「科學」驗證有磁場和疑似經絡的東西是在最近10年左右
讓中醫師直接接手才是重點。
我也覺得中藥行淘汰就淘汰了,沒藥師可接就轉型販賣辛香料就好,中藥業務就交給中醫師接手,換成科學中藥也是時代趨勢吧。
我家附近還有,而且還開了分店,那間中藥行還兼賣飲料和推拿,25年前還是我們那邊附近唯一一間飲料店
中藥行可以推拿嗎?
@@ronny6962 我們那邊的可以,技術還不錯
我家對面就是中藥材行,同時也是中醫診所
我如果有腰痠背痛、跌打損傷等症狀,也會去那裡求醫
這主題應該要請七七老大來談談他的感想,他常開養生藥方給大家抓,如果沒中藥行不就白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