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付巧妹等人的古人類學研究來看,良渚文化是由OM119(南島語族)與OM95(南亞語族)的族群所建構[1],而相對舊的文獻則指出OM95是直到馬橋文化才出現的[2]。我覺得這要麼說明至少有兩群有不同文化風俗的人共同建構了良渚文化,要麼說明馬橋文化的衰退是來自於有南亞語系背景的族群入侵。 而如果從玉器的角度來看,確實良渚文化可能已經和紅山或凌家灘文化有所交流[3]。但是紅山文化位置在東北附近,而且時間順序還比較早,我總覺得不甚合理。照理說,良渚文化或多或少也該和時空關係較近仰韶文化有點交流,怎麼會跨度如此大,反而玉的來源是紅山文化。而且如果這些古史上的重要人物都是越人,那仰韶、紅山文化難道就沒有出爻人嗎? 如果從傳世文獻來看,黃帝的時空位置還蠻浮動的。一下子在堯舜的附近(如韓詩外傳:「舜兼二女,非達禮也,封黃帝之子十九人,非法義也。」如果黃帝早於舜數代,黃帝的兒子到舜的時候應該早就過世,還有在太平御覽引述歸藏中,巫咸同時在黃帝時候與堯時都當過祭司),一下子又列為最早的祖先(如史記所載)。我覺得周人應該有對整個世系做出一些改動,使得黃帝出現兩個。畢竟周人的祖先后稷也不知道是哪個后稷,棄甚至還沒有父親,黃帝自然也不知道是哪個黃帝了。但至少,我覺得炎帝的世系應該還是可追的。 1. Melinda A. Yang et al. ,Ancient DNA indicates human population shifts and admixture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Science369,282-288(2020) 2. Li, H., Huang, ., Mustavich, L.F. et al. 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Hum Genet 122, 383-388 (2007) 3. 李新伟《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兼论中国东部史前复杂社会的上层交流网》,《东南文化》2004年第3期,第71页。
我發現這部影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阿爾泰語」和「遊牧民族」兩個時常被混淆在一起的概念給徹底區分。雖然阿爾泰語和其代表的北方民族在5000年以來深刻的影響到華夏文明,但也並非是一開始就是在大草原裸奔的游牧民族,這個轉變的進程長達數千年,唯有不帶有任何政治立場的考古證據能夠接近真相。
听了您的节目 学到了很多知识,谢谢了,有些根据考古的推断确实以前没看到过,也确实很合理。关于游牧生活方式的产生,我个人也倾向先有自然条件更好的农业方式,具备一定基础后才发展出游牧业,等于北方民族确实一部分是由农业生活方式转换成游牧生活的,关于夏与雅的关系这回算是长知识了,赞
感謝先生辛苦證論,
先前石峁在YT上看考古研究,
就已深覺當時此文明的深度及廣大,
現又聽先生研究,
真的是已經到讓學生知道打破砂鍋之後的之後是什麼了,
太厲害!!!
厲害,這影片的訊息不知道考究了多少資料,真的是用心,專業
這裡好溫暖
背景音樂充滿品味
感謝老師的剖析,看了影片最大的收穫是,不需要盲目對漢文化的崇拜沾光,來證明母語的價值。
感謝大衛羊老師各項證據提供新知。每部内容令人愛不釋手。
如果從付巧妹等人的古人類學研究來看,良渚文化是由OM119(南島語族)與OM95(南亞語族)的族群所建構[1],而相對舊的文獻則指出OM95是直到馬橋文化才出現的[2]。我覺得這要麼說明至少有兩群有不同文化風俗的人共同建構了良渚文化,要麼說明馬橋文化的衰退是來自於有南亞語系背景的族群入侵。
而如果從玉器的角度來看,確實良渚文化可能已經和紅山或凌家灘文化有所交流[3]。但是紅山文化位置在東北附近,而且時間順序還比較早,我總覺得不甚合理。照理說,良渚文化或多或少也該和時空關係較近仰韶文化有點交流,怎麼會跨度如此大,反而玉的來源是紅山文化。而且如果這些古史上的重要人物都是越人,那仰韶、紅山文化難道就沒有出爻人嗎?
如果從傳世文獻來看,黃帝的時空位置還蠻浮動的。一下子在堯舜的附近(如韓詩外傳:「舜兼二女,非達禮也,封黃帝之子十九人,非法義也。」如果黃帝早於舜數代,黃帝的兒子到舜的時候應該早就過世,還有在太平御覽引述歸藏中,巫咸同時在黃帝時候與堯時都當過祭司),一下子又列為最早的祖先(如史記所載)。我覺得周人應該有對整個世系做出一些改動,使得黃帝出現兩個。畢竟周人的祖先后稷也不知道是哪個后稷,棄甚至還沒有父親,黃帝自然也不知道是哪個黃帝了。但至少,我覺得炎帝的世系應該還是可追的。
1. Melinda A. Yang et al. ,Ancient DNA indicates human population shifts and admixture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Science369,282-288(2020)
2. Li, H., Huang, ., Mustavich, L.F. et al. 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Hum Genet 122, 383-388 (2007)
3. 李新伟《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兼论中国东部史前复杂社会的上层交流网》,《东南文化》2004年第3期,第71页。
我原本是來學台語的,現在開始對歷史有興趣了XDDDD
謝謝大衛羊老師~為了回覆多數人的無知,做了許多研究,並拍成影片告訴大家,觀念一輩子受用無窮^^
真的好喜歡您的影片~
謝謝您用心製作,每次都很期待您的影片,客觀且專業的分析 講解,每回看完您的影片再去看陳X日月那位先生的,都會被他那種莫名的篤定莞爾一笑,不知哪來的自信說台語就是周朝的官話,雅言就是台語的讀音,您的影片對我最大的幫助就是能客觀且全面的去看待歷史!
@陳好遠 如果硬是套用你的說法,美國人只有英語沒有美語?只有印第安話才算美語?
@陳好遠
那閩南語也不該叫閩南語
因為有人說閩南語是中原話
並不是閩南當地土著的語言
如果小時候歷史老師這樣教歷史就好了。
您真的是一位很棒的老師!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频道,这里面可以说集文化历史之大成,包罗万象,长见识了。但我相信语言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研究语言是个很费力的事,到四川去看许多彝人藏人都讲四川话了。再次感谢大卫羊的奉献!新春愉快!
看完整段只能說,要不是有一些““台語能人””,我自己也很難找到問題,也辛苦他們跟老師你了。
在台灣,說「閩南語」或說「台語」,每個人聽到想的都是同一個語言。
若不是?建議你快幫這個人叫救護車。
@陳好遠 台語之於閩南語,就如同美語之於英語。分隔久了,台語一些用語和腔調,就已然和閩南語有差異了。
又,是不是當有人叫美語時,你也會跳出來糾正他說,不是美語,是英語,真正有資格稱為美語的,是印地安原住民祖先講的語言?
@陳好遠 可以有廈門話,但不能有台灣話?
若要講歷史脈絡,那我也能說,台灣一詞是清國命名的,但清國統治的台灣並不包含東部的原住民區域,那裡清國說是化外之地,住著化外之民,不屬於清國領土,只有西部的漢人區域,那邊才算是台灣府(清光緒升級叫台灣省,但東部依然是化外之地),原住民的語言,國際上一般稱作福爾摩沙語,福爾摩沙是當時整座島的稱呼。日本統治時代,日本把原本台灣區域的人所說的話,定名為台灣話,把原住民定名為高砂族,因為日本在荷明清國統治之前,是把台灣整座島稱作高砂,把上面某個原住民部落稱作高砂國。而日本在接收了清國割讓的台灣省(島的西部)之後,又憑藉的武力把化外之地的東部高砂族打下來,而高砂族說的話就是高砂話。閩南話一詞只是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對複雜的閩語系統給的一種模糊統稱,到現在在學術上,是不是要以方位區分(閩北、閩南、閩東...)已存在疑問,中國大陸最新研究應該是要以靠山靠海去區分(沿山閩語、沿海閩語),所以閩南語原本就是一個偽概念,更多的是政治宣傳上的概念,而且閩南語這個名詞也會在更科學的分類出現而消失。
在閩南語一詞出現之前,最大概稱就是閩語,閩語之下就是地名區分,福州話、漳州話、泉州話、廈門話...,台灣話一詞就只是在相同概念下的命名罷了。
更別提你所講的外省觀已經是早就被遺棄的概念,外省本省這些概念早就沒人在意,台灣的省級都虛級化了,現在的大多數人,誰還在意本省外省?
再換一個觀點,我用現行的國家語言法來說好了,目前明定的國家語言為:台灣華語、台灣閩南語、金門閩南語、台灣客家語、台灣原住民諸語、台灣手語、馬祖閩東語、烏坵莆仙語,現在大家都已經走向一個族群共存,多元包容的新價值觀去了,只要是在台灣生根並且開支散葉的,都是廣義上的台灣話,原住民早就住在台灣是事實,但華語在台灣被強迫植入了七十年並成為台灣人的日常語也是事實啊,難不成為了你的 真·本省人概念,通用語又要改成原住民語才正確是嗎?
別再老是搞這些什麼本省外省、誰才是唯一正統的東西,這樣只是把台灣的未來越走越窄而已,正本清源是好事,但因為正本清源而產生什麼優越感,就不是好事了,好好互相包容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哈哈哈!閩南語?你們確定你們會說““閩南語””?自己再多唸幾次,是唸““蠻南語””不是閩南語
太專業了!請收下我的膝蓋
請教老師如何自學台語,需準備哪些工具書呢?
前部跟這部看完後,我整理一下:
就是原本有個文明因為5000前的氣候大浩劫造成文化大毀滅,生存下來的末日倖存者在龍山文化的遺址裡廝殺爭奪資源,在某一段時間在這個地方出現的勢力以黃家幫、尤家幫及炎家幫最為強大!經過ㄧ段時間黃家幫成功滅掉其他兩大勢力,然後在良渚遺址建立了文明,其文明的科技發展都掌握在良渚這邊顯然當時良渚算是天龍國,同時也有一些親戚探險到陶寺跟石茆乾脆就在這邊定居下來也將文明也帶過去。直到全世界都發生八八水災良渚就被摧毀,剩下的親人就投靠比較沒那麼慘的,陶、石兩區居住,後來有一部分親人住不慣又回來原來的良渚改名為馬喬而定居。再過一段時間陶寺逐漸變成直轄市兼首都,石茆也只是個鄉,但是石茆長期跟外國人交流後代強壯有力,長期重東輕西,在一次選舉中石茆獲得多數席,在多數席當中大禹被推為議長!故事是這樣的嗎?我有哪邊脈絡有不對?
我覺得好棒!!!
先生引經據典、考證嚴謹,野雞資工博士及其信徒無地自容,以正視聽,令人佩服
……野雞資工博士……哈哈哈
後來又重看了一遍,那個關於"後"的片段被拿掉了,是不是那一段有什麼問題?
有爭議且離題,未免雜音而失焦,以後再找機會詳聊。
這幾集更新了許多小時候看到的東西,謝謝各位文化研究工作者的努力。
我在YT看到一部中國以前古文擬音 發影片是六年前 我真的不知道是否是有參考根據?現在這個資訊有沒有錯誤呢? "中国历代语音变化 Phonetic Change of Chinese"
小建議。我很喜歡您的節目,但文法及重學台語對我是很難的,所以十分鍾的觀看會讓我腦燒吸收不進,超過十分是否可分集?謝謝
感謝先生指導,影片內容讓人充實不少古歷史來龍去脈。
台語本質上也不用穿鑿附會,會認為沒水準或難登大雅之徒多有人在,不然如今為何沒落?(從一個本土強勢語言到式微)
我想會去附和或自吹者也就是在本身沒信心基礎下的產物,真的如影片說的徵兆一樣。
@陳好遠
你這種說法跟自以為是的帶入不是一樣
原住民各族說的根本就不是甚麼台語
也不是甚麼本省人
要先了解台語這個稱呼只有台灣在用……閩語會沒落一是當時國民政府遷台推行華語為官方認定語言 然後很大原因是因為沒有文字傳承 一個語言要能成為多群族的主語言一定要有文字傳遞才能拓展流傳 所以現在會說華語的人比閩語的人多 不只閩語會的越來越少 就連原住民族語也是會的人越來越少 這是很正常跟必然的現象 不然大家就能直接說幾千年前的古語了
好喜歡你所有的影片 真的好棒 對古語+歷史都敘述的很精闢 偶而還參雜現在流行語
真的是很用心在做頻道 難能可貴
19:43 「D呆」怎麼沒有順便附個字XD
純閒聊,是說歷史真的是藝術創作的最大來源。前腳看完「地平線:黎明時分」的劇情感想,後腳看了古代歷史,感覺就被自動推入一種頭腦風暴當中🤣🤣
「值Do 位」跟「值Da 位」唸快一點的連音與懶音,變成「Duei」跟「Dai」而已。
@@TaiwanHwa請問羊老師,茲是不是偕 tāi tsì 仝意思?
终于解除我对黄帝/皇帝的迷思🙏🏼
關中平原在宋朝之前可以種水稻,是氣候變遷讓水稲移出到溫暖的南方。
江南(良渚文化遺址)是人類最早馴化水稻的穀倉之一,年代早在新石器時代,5000年前。
老師好,不好意思想借這集請教一個問題。之前一時好奇在網路上查了一下瀑布的台語,發現其中有一種寫法是「水沖泚(chúi-chhiâng-chhē)」,這樣寫/發音是正確的嗎?(對「泚」這個字也有點好奇)或是未來會在別的影片中提到呢?謝謝!
Ok
@@TaiwanHwa 也就是說這樣寫沒問題嗎?非常感謝!
是說「我會安排介紹」。上面的字是錯的。
@@TaiwanHwa 原來是這樣,真是抱歉。那到時候再麻煩老師介紹了,謝謝❤
👌
上課啦!
謝謝大衛羊老師!
論述條理分明,令人佩服。👍
謝謝您的影片,非常用心。
想要請問一個問題,影片中提及唐宋時期對於閩語是不屑的,但是為何唐詩用閩語,或是說台語,卻又如此押韻呢?這一點讓我深感疑惑。
唐詩用台語正本音(白音)讀,很多是不押韻的。
@@TaiwanHwa 謝謝您的說明,但是,會識字作詩的人,應該都是讀書人,那麼用文言音(讀書音)來判斷唐詩的押韻與否,是否才更為恰當呢?
請先理解「文音」是怎麼來的,再來討論可能比較好。你對「文音」的認識,應該是坊間以訛傳訛告訴你的(所謂)「讀書音」。不是喔。
ruclips.net/video/VA_K3JQTqMI/видео.html
唐宋時期的語言,既不是古漢語、也不是閩語。你所知道的「現代中文」更是與差異甚大。這些要討論起來都很複雜。有興趣的話,請看完我的影片,我花了很長時間做影片分享這些知識。
好看喔,看完感覺滿滿足的~
一直很喜歡解說的內容,謝謝你製作這麼有內涵的影片❤️
有個小建議是背景音樂略大,不知怎麼了,旋律風格都會讓我覺得有點救護車經過的聲音...可能是我個人問題,仍期待可以有機會考慮換別的音樂🙏,不好意思
既然是你個人的問題(勾起救護車記憶陰影之類的),我便幫不上忙了。
可否請問九怪應該怎麼寫
這集有介紹。
ruclips.net/video/mctfAWTqozw/видео.html
想请教大卫羊,所以以前的人用汉字的方法除了原意之外是同声假借?
請參考接下來的影片,會談到漢字。
給您一百個讚!
看來我不但可以在這裡了解一下歷史,還能順帶學習一下台語😂
不過還請容許我問一下,請問您說的這些東西都是參考哪些資料的? 畢竟夏商周還是挺遙遠的,記載的東西好像也不多。
老實說我也非常疑惑。幾乎所有資訊皆有標明出處與典故。連古文都盡量不刪減。如果是其他集內容談過的,我也會標明是哪一集。沒有一個資訊是我妄想胡猜的。
為何還有人質疑我的「出處來源」?不是都標註得一清二楚了嗎?
是否你該先理清楚,是「記載不多」還是你「書讀太少」?記載不多,那我影片中引用的古文難道都是我瞎扯的?
很棒的推理
馴化馬傳到蒙古高原,印象中也是3000年前
是的,馬是關鍵。我沒有說明這部分。
影片所說的才是真正的歷史 閩南語是福建原住民的專屬語言 其他族群不能使用 因為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方言 閩南語的起源是閔越語 和溫州話頗有源源 官話也是方言是那個族群的和我們閩南族群有什麼關係 很多人都會添加有的沒的完全不對
不知道老師對水書文有什麼想法?該文字記載了失逸的易經文本而且與夏代陶紋有相似性
這跟接下來的主題有因果相關,但要放在一起講是離題的,所以我原本沒有安排。我思考看看如何介紹。
謝謝你 ❤
( 一切盡在不言中 )
軒轅氏當然是古越族啦,歸藏國在湖北宜昌秭歸。
我是舜帝後人,軒轅氏算是遠祖,舜帝葬於湖南九嶷山,九嶷山又稱蒼梧。
就本人所知黃種人的確是外星來的後裔, 黃種人來到地球的時間不過25000年前, 比其他有色人種大約20幾萬年前, 的確差很多. 但是由於20幾萬年前地球的環境不佳, 所以他們本來從外星帶來的科技大部分都消失殆盡, 反而是黃種人來得晚, 所以古代還傳承許多的科技下來, 例如中醫, 冶煉....等等.
你連「有色人種」也包含「黃種人」這個常識都沒有。
腦子根本沒洗乾淨還有坨屎!失敗中的失敗。
國外的學者(歐美、日本等)不支持夏朝的存在,因為夏朝沒有文字,所以不能證明「發掘的遺跡是夏朝的」。沒有文字、沒有紀錄怎麼復現夏的時候的語言?要是夏是華夏的起源的話,古漢語與漢藏語系的西藏文、緬甸文比較而復現嗎?
你知道你問了一個很寬廣的問題吧?
這集我僅回答「夏商周算不算朝代或國家」就做到這麼長。你的問題,回答沒那麼簡單。當然無法在留言區回應。
你的問題,我看留言同時馬上心中都有浮現答案。但我也必須時間來「沈澱」這些答案。因為我是第一次被問。
我先回答這個比較簡單的。
夏朝被認為是華夏的起源。那只是「名詞」跟「定義」的問題。就跟我影片中引用的「那位大陸學者」言論一樣。他認為夏是啟開始,不是大禹。不能說他錯;他的立場需要的「學術定義」跟我不同罷了。
計較名詞的定義,除非是為了「契合學術欄位」,否則多半都是一些「很沒必要」的意識形態的堅持。就好像「台語跟閩南語」的虛耗。
西方學術界不輕易認同夏朝,是因為沒有文獻可供比對。這個「智障」認知定義需要被修正,我相信是遲早的事,而且不會拖延太久。良渚不只一次被西方學術界「非正式地」稱為「文明」,代表是讓步的前奏。
那情調有點像台灣被「非正式地」善意稱為「國家」的感覺有點像。
会不会因为夏朝那时青铜器制作水平不高,所以没法把文字刻在上面啊,我十一去洛阳博物馆也看到了标注为夏朝的青铜器,但很粗糙只是日用品
心悅誠服,心悅誠服,心悅誠服。謝謝老師,謝謝老師,謝謝老師。
看完老師的影片之後,心裡有了以下這些疑問🙏:
1. 夏朝的宗族上承良渚,都流着古越的血,但已經經過了多重的混血。
所以平民百姓,應該是各地的本地人,而只是受古越後裔統治這樣?
2. 夏朝官話是某個諸侯的語言,是古漢語。而大禹說的是古越語,而且創立夏朝時,是用古越語(夏、雅)命名。
這是因為宗族移居中原,所以導致宗族母語與當地的語言分別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嗎?會不會是宗族融入當地,已經轉用古漢語而放棄祖宗伏羲的語言呢?
不然,如果夏朝雅言也有古越的基因,中原漢語、北方方言不也有古越的成分在裡面了?
3. 我們常常提到的周朝齊國的魯語算是古漢語嗎?今天會不會是演變成北方方言山東話呢?
謝謝!
一,平民百姓混血,其中也都留著東亞、南亞(古越)的血喔。
二,大禹為夏后氏,夏朝以此得名。「吳」、「越」、「夏」都是音譯自古越語。
我認為雅言是「約俗」而成的語言,照理是以「某強勢諸侯」的語言為主。這個強勢因素有可能是勢力、地利、或人數。這已不可考。雅言不是古越語。
夏朝沒有「移居」中原;夏朝本來就在中原發跡。
三,魯語(冀魯)不是古漢語。是現在的山東,但與古代差異,待考究。
@@TaiwanHwa
謝謝老師解惑!晚生看到以後花了一點點時間消化:
有關第二點,伏羲氏在良渚當地的語言是古越語。
而後裔遷徙到中原以後,就講中原的語言。至於祖先的古越語,就殘存在宗族的命名裡面。
接着以古越語為母語的,應該是馬橋文化。希望這個思路有想對。
而第三點的部分,在先秦的各個諸侯裡面,應該有某些諸侯的語言可以歸類成古漢語,有一些則是其他的方言(譬如魯語、楚語、還有相似的吳越兩語等)。只是哪些諸侯的方言是古漢語,已經不可考究。
不過想到這裡,晚生還有一個疑問,雖然說雅言到後來就失傳了,但夏至秦各個的朝代官話,應該都是古漢語?
非常非常感激老師與我討論!
不用太客氣。
接下來的影片,或許有些部分會回應到你的疑問。若還有其他想討論的,我們到時候再聊。(已錄好口白,正在剪輯,請稍侯。)
@@TaiwanHwa 謝謝。很高興能參與討論,也很期待。辛苦了。
重要的是,城市文化,秦始皇,帝國主義者
看了老師一系列的影片, 是不是台語在很早以前是有音無字, 而當時東亞大陸這邊的漢字正好是強勢文字可以書寫來表音, 再加上長時間的文化融合跟傳播, 所以台語很多音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漢字, 也當然有很多口語發音找不到相對應的文字? 在古代是不是也發生了很多像是「踹共」這種表音的書寫方式, 導致我們後人看不懂甚至自己亂解釋?
不是。
突然覺得孔子真的很不容易啊⋯⋯
大衛羊兒老師, 讚!!
哎呀,前陣子某個頻道還說黃帝就是那個時候的內亞游牧征服者,然後中國人都是他們奴隸之類的,雖然說這種東西看看娛樂一下也罷,但看到他中間居然提到甚麼「夏」出自阿爾泰語的「shar(黃色)」,「朕」出自蒙古語的「ezen(主人)」,我就看不下去了……只能說無論是「中國起源論」還是「中國否定論」,兩者的史觀都不是健康的史觀
更新了
讚讚讚
請教老師
1.台語應該是官方的命名吧?我們小時候(50年代)都說是河洛話(發音吧?),後來方為兩派一說是河洛話,一說福佬話。怎麼看都是應湊上的。實際上有正確的用字嗎?
2.詩經風雅頌中的國風應該各地民謠?是否可以找到跟台語接近的發音嗎?
3.台灣民間戲曲開演前排仙(?)小時候完全聽不懂,後來知道是北管或南管,只細聽不像台語反而比較像國語。
所以至少可以說台語是方言,南管北管是官話,但配合樂風及走音才有的差別嗎?
#最後請老師偶爾介紹考古的,台語等相關書籍
沒有台語這東西 台語跟國語都只有台灣這樣稱呼 在其他華人的地方 台語會被稱河洛或者福建話 國語則稱華語 國語的意思是當時國民政府為了推行官方語言把華語稱為國語而推行的官方認定語言 而台語並不是古語 而是河洛閩語等方言加上一些外來語組成 北管或南管那都是文讀音 跟華語的文言文一樣意思 都是官話
應該是在糾正那個男人吧。。。
要不要講一集有關「學老」、「福佬」、「河洛」的詞源?
北狄聽成北鼻...我還在想叫那麼親密...
我听一位蒙古族关于狄用蒙古语的发音,他读的是4个音节,听完他一读,就能把狄,丁零,铁勒很自然的归成一个词了。古人习惯上用单字命名这有点太懒了
謝謝大衛羊廣袤又細緻的介紹,請問想從書籍初步切入這門知識,有無推薦書單呢?
讚!我非常喜歡
先讚再說!
堯舜的禪讓政治是騙很大,舜放逐了堯,就是發配邊疆、海濱之處,下場很慘,禹也放逐舜,其實是大部落,武力統合小部落們,直到西岐周,才可能制定階級制度、婚姻制度。
社會階級的形成沒那麼晚,良渚文化就有了喔。
感謝~只能感謝~
‘鳩淺’的粵語發音同’勾踐’差不多的~
感謝分享
祖先神格化,時至今日依舊在發生、例如、林默娘、關羽、濟公、文武財神、冠上家族姓氏的某某千歲...這些崇拜祖先、甚至神格化的習俗依舊還有
影片最後的字幕有提到,道教神明「跳脫祖先崇拜」範圍更廣。我並沒有否認祖先崇拜依然存在喔。
真的太厲害👍
我靠...我怎麼現在才發現這個頻道
新知補充
閩南話
你這跟看了整場莫內展卻只注意到天花板的消防煙霧偵測器有什麼兩樣?
遠古之人還有所謂貴族義務,現在多是慣老闆之流。
我欣賞"你造,就那個",這是現在真的台灣話。
一个在北方中原腹地,一个在南蛮福建,海岛沿海,会有什么关系,肯定不是夏语
因為想學會正確的台語字所以準時來聽課
但最近這兩部「字」的比例真的有點少...
感覺就像國文課被歷史老師借去用一樣
對每次歷史課都會睡著的我而言實在很痛苦QQ
本頻道目的是台語。這個目標沒變。如果你希望學台語,建議你這幾集都不該錯過。學習任何學問,都有「看似無關」的基本功。
我影片說了,台語的根沒找出來,研究的路會走不下去。你懂就懂,不懂就只能請你等。
我本來也是為字而來的,國高中的時候也是歷史考三十分的「純語文人」,但這幾集大衛羊老師把歷史辨別真偽、再整理脈絡,對研究台語的意義真的很重大。若我們想成為真的「懂台語」的人,就不能把自己停留在「搜集正字」的層面,不然就會變成個沒有在用腦袋的語言使用者了。要了解台語是怎麼來的,才有辦法知道字為什麼要寫這個而不是別的、才有辦法保護好台語的價值。一起加油!
我倒是看得津津有味,我原本也是因為台語訂閱了這個頻道,後來發現台語碎碎唸系列真的好有趣,只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如果古人能預知所謂全球化的世代,會的語言不嫌多,只怕少;就算統治他國,但也能互相學習彼此的語言,這樣不是很好嗎?(馬後炮的廢話結束)。全世界的語言都是優雅的,讓人覺得不入流不舒服,都是從個人口中發出的吧!尤其是在謾罵斯殺時。
除了我們粵人,原來台灣人也會以華語正宗自奉
本頻道並沒有這種壞習慣。
这是古汉语? 不像粤,客,閩南话腔倒有点像越南腔。
ruclips.net/video/o0Pqd-3sUrQ/видео.html
白色字幕 看的很火大
對不起,之前試過螢光綠但感覺很醜。
@@TaiwanHwa 可以考慮 黑邊 黑色陰影 大一點的 白字
我上面是開玩笑的
像洨一樣
廖先生你的洨有黑邊?是遺傳嗎?
補充一點:
日語中,「雅」「正」都讀作「まさ」。
而「夏」在非史學範圍內都是「なつ」、只表示季節。
因此,「夏」在漢語中很大概率是「假借」。
夏是音譯。
怎麼留言板上這麼多語言魔人跟政治魔人,不喜歡別來看呀,又沒擋到你家的WiFi。大衛羊老師免費為大眾製作影片已經夠佛心了,怎麼還有人這麼無聊,重點是還胡亂攻擊,顯示自身素養與認知能力的貧乏。
人類從東非遷徙到全世界~不算遊牧民族嗎?~
你這是在耍嘴皮。明明談的就是特定意義的「遊牧民族」。
這麼弱來當酸民,是反串嗎?
台灣國語真的聽的有點痛苦...可以選擇全中文或全台語嗎.....???
可以關靜音。
@@TaiwanHwa 神回覆
可以轉台
為什麼歐洲史沒有朝代這種東西
@@張瑞志-q3y
這樣算有回答嗎
@@張瑞志-q3y
我去查了 原來王朝跟朝代是差不多的東西
也有朝代阿 只是名稱不同罷了 英國有都鐸王朝 法國有波旁王朝 這不就是朝代
@@yanchen8842 王朝跟朝代是不一样的,朝代是【时段+国号】的意思,比如明朝,也可以称为明帝国。而王朝只是【时段】,比如法國的波旁王朝,你不能称为波旁王国,只能称为波旁王朝,因为人家的国号是法兰西王国。
@@michaeltsai2796 西方国家只有王朝没有朝代,王朝和朝代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國台語参半的解說不得不說 聽起來很彆扭又不舒服
請轉台,別搞壞身體了。
@@許家源-j1r 受不了事實?你陳述一件事會國台各半?這不是一般生活對話 別搞不清楚狀況 還十有八九都是國台参雜?你是自我催眠嗎?
@@TaiwanHwa 沒本事就怕人說?真的要推廣台語你口白直接用台語啊 一邊說不要嘴巴又很誠實 好好說話而已 這種回覆?惱羞成怒?事實就是很多字你自己用台語都不會唸 這種旁述就四個字 不倫不類
我的頻道愛怎麼說是我的自由,你吃飽太閒來崩潰個屁?
中國在歷史上為何要稱朝代而不是稱國??
夏商周的立國宗族或主要種族都不一樣,為何不稱作夏國、商國、周國??
甚至蒙古人立國的元、滿人立國的清也稱朝,不稱國??
難道中文的朝=國??
你在這集下方留言,但其實你沒看影片對吧?不然怎麼會講出這麼沒常識的內容?拜託你看完影片,再自己羞愧地把這留言刪了吧。(但我這裡會自動備份)
別一直大陸大陸的,應該講中國
煩不煩?找點正經事來挑剔好嗎?
為什麼? 世界要以你為標準?
昨天剛好有新聞.."哥倫布發現新中國"
@@44song 世界標準就是稱呼中國.全世界沒有人稱呼大陸.希望你能有正常觀念
@@李雅比斯 別人怎樣講我不那樣講不代表我觀念不正常. 全世界講日本海只有韓國講東海, 你要糾正他們? 全世界講波斯灣只有阿拉伯人講阿拉伯灣, 你敢糾正他們就跟你翻臉, 而且阿拉伯還法定貨物進入不得在貨品本體和包裝有波斯灣字樣. 其實你堅持那樣稱呼只是政治理念操作而已, 你要是藍營的話我講大陸你絕對沒問題. 但是我沒有義務去跟隨你的政治理念. 所謂全世界如何你就該如何只是藉口幌子而已
要就全程台語
不要一半台語又一半國語
這樣只會讓年輕人通不喜歡用台語
我講話習慣就這樣,不習慣請你忍耐包涵,或關靜音。
何必用自己的標準求別人?你想讓年輕人喜歡「用台語」,請你自己開一個頻道、用自己的方法去教年輕人怎麼「用台語」......
這本來就是教導台語與上古漢語有沒有關聯,而且這樣說也能夠了解台語與國語的差異,並沒有覺得哪裡不好啊!
學習本來就需要耐心...語言沒有辦法一步到位
可以講純台語嗎?夾雜著講聽不懂
最好是會聽不懂。
@@TaiwanHwa 給你一個改善的方向罷了。自以為台語很好我也是笑笑罷了😂
@@SonyaCWang 你的聽力有問題嗎?你自己都說聽不懂了,是要怎麼嘴哪裡要改善?
@@SonyaCWang 雞蛋裡挑骨頭的嘲笑是最容易能做到的事情,說是改善的方向,恐怕你是對善有什麼誤解。
自爆聽不懂台語的人,譏諷別人台語不好。你真正故障的是邏輯。